卵巢癌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05:57: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卵巢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卵巢癌早期診治思索

1卵巢癌的早期診斷

卵巢癌在診斷時多為晚期,晚期患者五年存活率小于30%,而在Ⅰ期就明確診斷的患者通過常規的細胞減滅術和鉑類藥物為基礎的聯合化療,其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近年由于對腫瘤標記物的研究,為卵巢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可能性。

1.1存活素(survivin)

存活素是新近發現的一種細胞凋亡抑制基因,因其具有組織學分布的特異性和強大的抗細胞凋亡能力,現已被廣泛關注。大量研究認為存活素可作為上皮性卵巢癌的標記物,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診斷和良惡性鑒別。LiguangZ等通過RTPCR測定114例卵巢組織樣本的存活素mRNA,并測定這些樣本中存活素mRNA的水平。結果顯示,在正常的卵巢組織中沒有存活素mRNA表達,在良性腫瘤中表達率為19%,在交界性腫瘤中表達率為47%,在卵巢癌中表達率為73%。故認為存活素mRNA的水平與卵巢腫瘤的不同的分級和臨床分期有著顯著的相關性。KleinbergL[3]對220份卵巢腫瘤滲出物、60份原發癌、103份轉移病灶進行免疫組化分析存活素的表達,發現存活素的細胞質在88%(194份)的卵巢腫瘤滲出物、92%(55份)的原發癌、99%(102份)的轉移癌中有強烈的表達,而在正常的卵巢組織中沒有表達,在47%的交界性腫瘤中有表達。這些研究證實存活素可作為卵巢癌的早期診斷指標之一。

1.2CA125CA125是目前研究最深入、應用最廣泛的血清腫瘤標志物,也是最普遍使用的早期診斷工具之一。BenjapibalMB等為了證實在CA125水平超過35u/m時提前診斷卵巢癌的敏感性、特異性、精確性,采取120例卵巢腫瘤患者血清樣本,測定其CA125水平,結果發現卵巢癌59例占49.2%,卵巢良性腫瘤61例,占50.8%。其敏感性、特異性、精確性分別為83.1%、39.3%、60.8%。

MilojkovicM對212例卵巢腫瘤患者研究發現卵巢癌Ⅰ、Ⅱ期患者術前CA125血清水平高于35u/m和65u/m的患者分別為67.8%和52.5%,而Ⅲ、Ⅳ期患者則為96.1%,認為術前測定CA125可以對腫瘤的良惡性作出早期診斷。同時,術前CA125血清水平也可以作為判斷一期卵巢癌的預后指標,CA125>65u/m的存活率明顯低于CA125<65u/m患者[6]。不足之處,是CA125的診斷特異性較低,僅為39.3%,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有混淆的可能。故提高它的特異性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近來的研究表明,將CA125與,CA724,CA153等血清腫瘤標記物檢查聯合應用可以明顯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診斷。

查看全文

卵巢癌術后護理

1密切觀察病情

術后應嚴密觀察病情,特別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保持呼吸通暢。保持尿道通暢,并密切注意尿色和尿量,并作詳細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防止膀胱充盈,影響傷口愈合。

嚴密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有無感染等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并及時處理。

2保證輸液通道暢通無阻

術后給藥途徑大多是靜脈給藥或補充體液。因此,保證輸液通道通暢,用藥時要做到“三查七對”,注意觀察藥物反應,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在靜脈給藥時,切忌漏于皮下或穿破血管,避免引起局部組織壞死。要重點保護靜脈,以利繼續給藥。

3生活起居方面的護理

查看全文

卵巢癌靶向治療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療化療耐藥臨床試驗

【論文摘要】化療是目前卵巢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但卵巢癌細胞對順鉑等化療藥物產生耐藥,對卵巢癌MDR以及靶向治療的研究日趨激烈,大量的臨床試驗已經開展,通過單劑靶向藥物、靶向聯合化療、靶向聯合靶向等各個方面尋求更多的卵巢癌治療手段,輔助診斷及預后因子方面也有新的,發現尋求更多卵巢癌治療的靶標及相應的靶向治療藥物對卵巢癌患者尤其重要。。

近年來,卵巢癌診療出現了很多新進展。卵巢癌在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占第三位,但病死率卻居第1位[1]。因卵巢癌臨床早期無癥狀,行剖腹探查術中發現腫瘤局限于卵巢的僅占30%,大多數已擴散到子宮雙側附件,大網膜及盆腔各器官。鉑類和紫杉醇聯合是目前治療頑固性卵巢癌的首選方案,但大部分患者對鉑類藥物存在耐藥性[2]。為提高治療效果,應從分子水平上了解卵巢癌對化療耐藥機制并尋找更有效的藥物作用于卵巢癌耐藥靶點。本文就近年來相關研究做一概括。

一.卵巢癌化學治療

卵巢癌的化學治療從上世紀60年代的烷化劑到70~80年代的鉑類,再到90年代的紫杉醇,不斷進展。Vieira等針對鉑類敏感(經鉑類初治后≥12個月復發)卵巢癌患者,評估了常用二線化療方案的療效,認為鉑類藥物仍是敏感卵巢癌復發后的主要治療藥物,但經治療患者復發后5年生存率很低。目前,多項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如:GOG182-ICON5等)表明:紫杉醇聯合卡鉑仍然是晚期卵巢癌治療的金標準,TC方案中加入其他化療藥物并不能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療效[3]。新輔助化療對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價值一直存在爭議。

盡管近年來化學治療進展較快,但卵巢癌確診時就已為晚期,化療耐藥亦是導致卵巢癌綜合治療失敗,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肺耐藥蛋白(LRP)是化療耐藥譜主要為鉑類的多藥耐藥蛋白,可能通過以下兩種機制引起多藥耐藥[4]:(1)使以胞核為靶點的藥物不能通過核孔進入胞核,即使進入也可在其發生藥效前被泵出胞核,降低藥物的核質分布比率,從而降低藥物的絕對濃度。(2)使胞質中的藥物進入胞囊,并通過胞吐作用排出細胞外,導致細胞內藥物聚集缺陷,降低藥物的有效濃度。而且化學治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造成損害,常常引起骨髓抑制、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脫發、腹痛腹瀉等的不良反應,而靶向給藥是將藥物選擇性分布于病變部位以降低其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并使病變組織的藥物濃度增大,從而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5]。

查看全文

卵巢癌影像學診斷誤診原因分析

卵巢癌是一種惡性卵巢腫瘤,癌癥早期缺乏特異性的臨床癥狀,很難被發現,早期診斷困難,多數患者在就診時已發展為卵巢癌晚期,目前臨床上對卵巢癌癥晚期的治療方法尚不成熟,造成卵巢癌雖發病率低于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但死亡率卻超出兩者一大截,成為死亡率最高的婦科癌癥,威脅女性身體健康[1-2]。根據卵巢癌的組織學類型可將其分為四類:來源于卵巢生發上皮的腫瘤、來源于卵巢生殖細胞的腫瘤、來源于卵巢特異性性索間質的腫瘤和來源于其它器官的惡性腫瘤,多數患者為卵巢原發性癌癥,只有5%~10%的患者腫瘤來源于消化道和其它婦科器官[3-4]。

1病例來源及特征

2016—2021年間醫院采用影像學方法確診的30例卵巢癌患者,后期經其它方法診斷及病情觀察,發現誤診患者4例。患者平均年齡為45.97±4.91歲,平均體質量指數為21.9±1.3。根據組織學特點,將患者分為以下四類:腫瘤來源于卵巢生發上皮的患者25例,腫瘤來源于卵巢生殖細胞的患者2例,腫瘤來源于卵巢特異性性索間質的患者2例,腫瘤原發于其它器官的患者1例。其中誤診患者4例,1例來源于卵巢生殖細胞,3例來源于卵巢生發上皮。

2影像學檢驗方法

對就診的30例患者實施影像學檢驗,在進行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檢查的前一天晚上8點后停止進食行為,檢查前1~1.5小時內口服1000~1500ml3%的泛影葡胺溶液,隨后仰臥于檢查床上,使用CT機對患者自膈頂部開始至恥骨聯合下緣進行腹盆腔聯合掃描,自髂嵴開始至恥骨聯合下緣進行盆腔掃描。

3誤診原因

查看全文

卵巢癌早期診斷與治療透析

摘要:卵巢惡性腫瘤發病率在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中所占百分率為2.4%~5.6%.在女性生殖道腫瘤中占第3位,僅次于宮頸癌和宮體癌,成為嚴重威脅婦科腫瘤患者生命的惡性疾病。近年來,對于卵巢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有了顯著的成效,提高了這類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將對這一進展作一綜述。

關鍵詞:卵巢癌;早期診斷;治療

1卵巢癌的早期診斷

卵巢癌在診斷時多為晚期,晚期患者五年存活率小于30%,而在Ⅰ期就明確診斷的患者通過常規的細胞減滅術和鉑類藥物為基礎的聯合化療,其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1]。近年由于對腫瘤標記物的研究,為卵巢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可能性。

1.1存活素(survivin)

存活素是新近發現的一種細胞凋亡抑制基因,因其具有組織學分布的特異性和強大的抗細胞凋亡能力,現已被廣泛關注。大量研究認為存活素可作為上皮性卵巢癌的標記物,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診斷和良惡性鑒別。LiguangZ[2]等通過RTPCR測定114例卵巢組織樣本的存活素mRNA,并測定這些樣本中存活素mRNA的水平。結果顯示,在正常的卵巢組織中沒有存活素mRNA表達,在良性腫瘤中表達率為19%,在交界性腫瘤中表達率為47%,在卵巢癌中表達率為73%。故認為存活素mRNA的水平與卵巢腫瘤的不同的分級和臨床分期有著顯著的相關性。KleinbergL[3]對220份卵巢腫瘤滲出物、60份原發癌、103份轉移病灶進行免疫組化分析存活素的表達,發現存活素的細胞質在88%(194份)的卵巢腫瘤滲出物、92%(55份)的原發癌、99%(102份)的轉移癌中有強烈的表達,而在正常的卵巢組織中沒有表達,在47%的交界性腫瘤中有表達。這些研究證實存活素可作為卵巢癌的早期診斷指標之一。

查看全文

卵巢癌腸研究論文

【關鍵詞】卵巢癌

卵巢癌較易發生腸道侵犯,而侵犯至腸實質時,常需要切除受侵腸管,否則既不能達到有效的減瘤目的,又容易引起術后腸梗阻等并發癥。本院自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共收住卵巢癌386例,其中62例有不同程度的腸實質侵犯,現對本組患者作回顧性分析,以期對卵巢癌伴腸實質侵犯的手術可行性和手術技巧作一評價,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62例患者;年齡25~72歲,中位年齡51歲。其中上皮癌58例,生殖細胞惡性腫瘤3例,惡性顆粒細胞瘤1例。38例為首次手術,24例系二次手術,包括本院和外院手術未能切除腫瘤,化療3~6次后轉本院8例,術后復發16例。侵犯乙狀結腸21例,直腸16例,乙狀結腸、直腸均有侵犯9例,肝曲6例,脾曲8例,回盲部2例,其中伴有小腸侵犯5例。所有病灶>2cm,侵犯深度達到或超過深肌層。

1.2手術方法

查看全文

卵巢癌治療進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療化療耐藥臨床試驗

【論文摘要】化療是目前卵巢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但卵巢癌細胞對順鉑等化療藥物產生耐藥,對卵巢癌MDR以及靶向治療的研究日趨激烈,大量的臨床試驗已經開展,通過單劑靶向藥物、靶向聯合化療、靶向聯合靶向等各個方面尋求更多的卵巢癌治療手段,輔助診斷及預后因子方面也有新的,發現尋求更多卵巢癌治療的靶標及相應的靶向治療藥物對卵巢癌患者尤其重要。。

近年來,卵巢癌診療出現了很多新進展。卵巢癌在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占第三位,但病死率卻居第1位[1]。因卵巢癌臨床早期無癥狀,行剖腹探查術中發現腫瘤局限于卵巢的僅占30%,大多數已擴散到子宮雙側附件,大網膜及盆腔各器官。鉑類和紫杉醇聯合是目前治療頑固性卵巢癌的首選方案,但大部分患者對鉑類藥物存在耐藥性[2]。為提高治療效果,應從分子水平上了解卵巢癌對化療耐藥機制并尋找更有效的藥物作用于卵巢癌耐藥靶點。本文就近年來相關研究做一概括。

一.卵巢癌化學治療

卵巢癌的化學治療從上世紀60年代的烷化劑到70~80年代的鉑類,再到90年代的紫杉醇,不斷進展。Vieira等針對鉑類敏感(經鉑類初治后≥12個月復發)卵巢癌患者,評估了常用二線化療方案的療效,認為鉑類藥物仍是敏感卵巢癌復發后的主要治療藥物,但經治療患者復發后5年生存率很低。目前,多項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如:GOG182-ICON5等)表明:紫杉醇聯合卡鉑仍然是晚期卵巢癌治療的金標準,TC方案中加入其他化療藥物并不能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療效[3]。新輔助化療對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價值一直存在爭議。

盡管近年來化學治療進展較快,但卵巢癌確診時就已為晚期,化療耐藥亦是導致卵巢癌綜合治療失敗,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肺耐藥蛋白(LRP)是化療耐藥譜主要為鉑類的多藥耐藥蛋白,可能通過以下兩種機制引起多藥耐藥[4]:(1)使以胞核為靶點的藥物不能通過核孔進入胞核,即使進入也可在其發生藥效前被泵出胞核,降低藥物的核質分布比率,從而降低藥物的絕對濃度。(2)使胞質中的藥物進入胞囊,并通過胞吐作用排出細胞外,導致細胞內藥物聚集缺陷,降低藥物的有效濃度。而且化學治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造成損害,常常引起骨髓抑制、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脫發、腹痛腹瀉等的不良反應,而靶向給藥是將藥物選擇性分布于病變部位以降低其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并使病變組織的藥物濃度增大,從而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5]。

查看全文

卵巢癌護理論文

【關鍵詞】腹腔化療

腹腔化療作為惡性腫瘤綜合治療的一部分,已越來越多地運用于臨床。但大多數患者在化療期間,由于腹腔化療管阻塞,影響著化療繼續進行。因此我院對卵巢癌腹腔化療護理做如下報告。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18例,行腹腔化療100次,平均每人接受6次,16例患者按時完成全部療程,僅2例患者因交通不便、經濟困難或導管阻塞等原因沒有完成全部治療,但最少也接受了2個療程治療。化療結束隨訪近期有效率74%,5年生存率63%。

1.2方法取無菌硅膠管一根,將硅膠管的一端置于盆底,另一端引出腹腔后,用絲線縫合固定于腹壁上,待切口愈合后開始腹腔局部化療。將順鉑50mg+生理鹽水500ml腹腔注入×2天,水化3天,共5天為一療程,每月一療程。共需8~10療程。化療前后檢查血常規、GPT等,每月復查肝功、B超、血清癌胚抗原(CEA)1次,便于對腫瘤的追蹤觀察及療效的評價。

1.3療效評價標準術后腹腔化療期間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工作,無原發病的癥狀及轉移病灶的出現,腹水消失,血常規、電解質和CEA正常評為優;不能恢復工作生活,但其他檢查均正常評為良;有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病灶或腹水不能消退或其他輔助檢查不正常者評無效。

查看全文

卵巢癌患者心理護理論文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2002年4月~2005年4月,我科確診38例卵巢癌患者,年齡為38~65歲,平均年齡51.5歲。其中<40歲5例,<50歲12例,<60歲13例,≥60歲8例。

1.2臨床分期

按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1986年)標準分期,38例卵巢癌患者臨床分期

1.3調查方法根據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2002年4月~2005年4月我院婦產科治療的38例卵巢癌患者進行測量,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調查結果

查看全文

健康教育對卵巢癌術后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究互聯網+延續性健康教育對卵巢癌術后病人卵巢儲備功能及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卵巢癌術后病人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健康教育)和研究組(互聯網+延續性健康教育),每組30例,比較兩組病人出院當天(干預前)和出院后6個月(干預后)的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抗繆勒氏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和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結果:干預后兩組E2、LH、AMH、FSH均高于干預前,并且研究組E2、LH、AMH、FSH均高于對照組;兩組SRS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并且研究組SRS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互聯網+延續性健康教育可明顯改善卵巢癌術后病人的卵巢儲備功能,提高睡眠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延續性健康教育;卵巢癌;卵巢儲備功能;睡眠質量;護理

卵巢癌為婦科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統腫瘤中第3位,死亡率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給女性健康帶來極大威脅[1-2]。卵巢癌根治手術是治療卵巢癌的有效手段,但病人術后恢復時間較長,使得院外康復指導顯得尤為重要。常規健康教育注重住院時期的健康指導,出院后僅有電話隨訪,院外健康教育力度不足,病人出院后健康意識較薄弱,依從性降低,手術預后欠佳[3]。基于此,探尋一種有效的、延續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互聯網+延續性健康教育是一種基于微信、QQ等互聯網平臺的溝通交流,其可突破經濟、地點及時間的限制,將健康教育延伸至病人出院后居家康復階段中的教育方式[4-5]。目前,有關互聯網+延續性健康教育對卵巢癌術后病人的研究少有報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互聯網+延續性健康教育對卵巢癌術后病人的影響,為促進卵巢癌術后病人的康復提供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卵巢癌術后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過影像學和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為卵巢癌[6];②符合卵巢癌根治術治療指證;③卡氏(KPS)功能狀態評分超過70分,預測生存期>6個月;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意識、聽力或言語功能障礙;②腫瘤出現多處轉移;③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器質性病變;④凝血功能異常;⑤任何原因不能如期接受隨訪;⑥不會用智能手機者。最終納入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1.2方法1.2.1對照組出院當天給予常規健康教育,包括在藥物使用、生活作息、飲食、康復活動基礎上的健康指導,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詢問病人出院后康復狀況,解答病人疑問,提醒病人按期復查。1.2.2研究組在對照組的方案基礎上給予互聯網+延續性健康教育。①成立延續性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包括4名醫生(其中2名婦科腫瘤副主任醫生,1名腫瘤化療科醫生,1名睡眠醫學醫生)和5名護士(其中1名為護士長,其余護士均為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臨床護士),在病人出院前1d,小組成員組織病人開展病因、術式、預后康復等方面相關內容的宣教,并發放卵巢癌術后康復指南相關資料。②網絡隨訪平臺的建立:通過互聯網建立微信群(區醫院卵巢CA之家)健康教育平臺,定期對病人進行網絡隨訪,隨訪時間定為每周二、四、六的19:00~20:00,其間通過微信網絡平臺詢問病人健康狀況,耐心與病人溝通和交流術后病情,通過傳輸文字、圖片、視頻等給予健康指導。③互聯網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普及卵巢癌的臨床醫學基礎知識,講解卵巢癌術后注意事項及復發的臨床表現,增強病人對卵巢癌患病機制、臨床癥狀、日常注意事項等方面的認知度,有利于病人在發生異常狀況時能夠做出基本的自我判斷和評估,增強病人遇到突發狀況及時就醫的意識。引導病人保持心情舒暢,減輕壓力,注意規律休息,避免午睡時間過長,保證休息環境安靜舒適,睡前6h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晚上睡覺前洗溫水澡,避免在床上看手機或工作,每天睡眠不少于7h,病人根據自身情況每天適當參加不少于30min適宜強度的體育鍛煉(包括散步、跑步、騎自行車、跳舞、瑜伽等),增強免疫力;外出時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避免感染。飲食以清淡為主,品種多樣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避免進食過于油膩及高膽固醇食物;每周瘦肉不超過500g,可吃海鮮。理解營養支持的重要性,食物攝入不足時,可補充特醫食物。每天飲水量不少于1500mL。維持良好的體重。④叮囑病人在我院微信公眾號上預約醫生定期回醫院門診復查,減少在醫院候診時間。⑤鼓勵康復理想的病人在微信、QQ聊天平臺分享個人康復經驗和感想,增強其他病人康復的信心;小組成員耐心傾聽病人需求,給予鼓勵,正確引導積極面對;指導并鼓勵家屬經常與病人溝通交流,讓家屬給予病人足夠的家庭關愛和心理支持。兩組病人干預時間均為出院當天(干預前)至出院后6個月(干預后)。1.3觀察指標在出院當天(干預前)和出院后6個月(干預后)對相關指標進行檢測和評估。①卵巢儲備功能相關指標:包括雌二醇(estradio,E2)、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抗繆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hormone,AMH)及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水平。方法:抽取病人肘部靜脈血5mL,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測定E2、LH、AMH、FSH水平。②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elfRatingScaleofSleep,SRSS)評分:采用SRSS量表評估病人干預前后睡眠狀況,總評分50分,評分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7]。1.4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定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取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取配對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較采取χ2檢驗,理論頻數<5時采取連續校正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取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