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6 20:16: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進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旅游精準扶貧進展研究
[摘要]在對我國旅游精準扶貧研究文獻梳理的基礎上,總結了前人關于旅游精準扶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個領域:旅游精準扶貧概念的界定,及其內涵;旅游精準扶貧機制研究;旅游精準扶貧模式研究;旅游精準扶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實現路徑;旅游精準扶貧的案例研究;旅游精準扶貧的其他研究。而關于旅游精準扶貧的核心內容(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以及旅游精準扶貧的績效考核與評估等研究涉獵較少,需要進一步深入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旅游扶貧;精準;研究進展
1引言
旅游扶貧作為一種特殊的扶貧方式,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關于旅游扶貧的研究既有定量研究,也有定性研究;既有理論研究,也有實踐研究,無論對業界還是學界都有重要的貢獻。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確保我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2020年我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讓我國貧困群眾與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2013年考察湘西地區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概念,他要求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喊口號和好高騖遠。2014年《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旅游精準扶貧”,強調旅游扶貧要精準。基于以上三個大的政治環境,全國各地,各地政府積極推進“旅游精準扶貧”項目,希望通過發展旅游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旅游精準扶貧的提出除了得到政府、企業等業界的響應,也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
2旅游精準扶貧研究述評
本文針對旅游精準扶貧研究的文獻進行述評,所得文獻主要來自“中國知網”,通過中國知網,主題搜索“旅游精準扶貧”共有412篇文獻。縱觀這些文獻,可以看出我國旅游精準扶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內容:旅游精準扶貧含義的界定;旅游精準扶貧機制研究;旅游精準扶貧的模式研究;旅游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以及實現路徑;旅游精準扶貧開發的案例研究;旅游精準扶貧開發的其他研究等。2.1旅游精準扶貧的含義與內涵。旅游精準扶貧的提出,雖然引起了業界與學界的廣泛關注,但是目前并沒有統一的定義。對此,不同的學者給出了各自的理解。熊林海、張樂認為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有別于一般的輸入式扶貧方式,是一種“授人以漁”的造血式扶貧方式,是指充分挖掘當地的資源優勢,發現和培育鄉村價值,通過鄉村價值與旅游相結合帶動經濟發展,并通過貧困戶的精準識別,有針對性的幫扶貧困戶,惠及真貧困戶,實現精準扶貧的一種“真扶貧、扶真貧”的旅游扶貧方式。楊靜則認為精準化旅游扶貧是指在具有資源優勢的欠發達地區,通過政府、社會、企業、民眾的力量,科學合理的大力發展當地旅游業,通過旅游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此外,馬勇提出了旅游精準扶貧內涵的三維價值,認為旅游精準扶貧不僅僅只強調依托旅游業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還需要從時間維、空間維和關系維三個維度解釋旅游精準扶貧是有長遠利益的扶貧,是產業聚集的扶貧,是有尊嚴的扶貧。2.2旅游精準扶貧機制研究。關于旅游精準扶貧機制,應依目的地、目的地情況而定,不同學者也提出了不同扶貧機制。張春美提出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運行機制: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的幫扶下,識別出該地區適合開發的旅游項目、貧困人口,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采取科學、合理的開發方式發展鄉村旅游,建立健全的管理手段,確保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脫貧致富的目的。吳亞平提出少數民族村寨“農旅融合”機制,即通過發展山地綠色有機農業,就地把農產品轉化為附加值較高的旅游消費品,極大的提高農業產出效益,使貧困人口在不需要做出重大改變的情況下實現脫貧的目標。龍祖坤提出旅游精準扶貧機制:政府識別出貧困戶,針對不同的貧困戶采取不同的幫扶措施,并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逐步使貧困戶脫貧。楊海平提出了武陵山片區的旅游精準扶貧機制,包括議事決策機制、利益協調分配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馬芬認為南江縣旅游精準扶貧的機制應該是政府主導實現旅游扶貧跨越發展,市場主導精準定位,景區幫扶助力當地貧苦人口脫貧。2.3旅游精準扶貧模式研究。旅游精準扶貧的模式是由當地的政策、地理、資源、社會環境等因素決定的,并沒有統一的模式。李靜以米倉山大峽谷旅游景區為例,提出米倉山大峽谷旅游精準扶貧模式:統籌精準利用專項基金,引入市場主體搭建旅游精準扶貧平臺,通過公私合作保障旅游精準扶貧的可持續性。邢惠斌提出河北省連片特困區旅游精準扶貧的模式:協調環境保護和旅游發展關系,拓展鄉村旅游產業鏈,將強政府精準扶貧的引領作用,加強對居民旅游素質和能力培養,構建旅游扶貧監管體系。羅興構建了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精準扶貧模式:①全域覆蓋、拓展扶貧廣度和深度(旅游扶貧路徑),加強當地與周邊市縣的聯系、建設公路,充分發揮地理優勢、挖掘旅游資源潛力,把旅游業作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和發展;②全要素參與,構建“旅游+”精準扶貧平臺(精準扶貧方式),旅游+購物、旅游+互聯網、旅游+生態;③全產業融合,延長精準扶貧產業鏈(精準扶貧產業),以旅游業為依托,打造旅游農業、旅游輕工業、旅游地產等特色旅游產品。楊袆分析了六安市旅游精準扶貧的模式有政府主導型、市場主導型、鄰里互助型和景區幫扶型。桂拉旦提出了旅游精準扶貧的文旅融合模式:在市場需求、產品創意、科技進步等推動下,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及其價值,與旅游要素內外融合,實現向新業態,新產品升級的融合過程,帶動經濟發展,實現脫貧目標。2.4旅游精準扶貧開發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實現路徑。在不同地區,旅游精準扶貧存在不同的問題與難點,既有主觀方面也有客觀方面。董藝婷總結了龍潭大峽谷西南岸青牛山村旅游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①思想意識落后、缺乏發展思路,村民對鄉村旅游的認識不高、發展鄉村旅游的意識薄弱,大部分居民認為發展鄉村旅游與自己關系不大,參與積極性不強,處于觀望狀態;②駐村幫扶存在問題;③扶貧資金出現問題,補助資金不匹配。曾茗芹介紹了廣西鄉村旅游生產要素在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旅游資源開發欠缺科學性導致旅游精準扶貧效益低下,旅游產品開發深度不夠導致旅游精準扶貧內容單一、沒有特色,旅游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導致旅游精準扶貧外部主體作用力有限,旅游人力資源缺乏導致旅游精準扶貧缺乏保障,旅游投入相對不足導致旅游精準扶貧進程緩慢。洪業應分析了涪陵區旅游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①多頭管理、責任不明確、缺乏科學的規劃;②旅游資源開發和資源保護村在沖突;③產品結構單一、缺少創意;④人才匱乏,服務水平低;⑤政府引導不力,融資困難,缺乏資金。彭婷認為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困境有規劃開發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完善、服務管理不規范、旅游產品缺乏特色、宣傳效力不理想、旅游扶貧被動化。鄧偉杰、楊佳潤則認為旅游精準扶貧扶貧存在的難點主要是:①精準識別存在難點,扶貧對象識別和扶貧項目識別存在難點;②精準幫扶中存在需求排斥和市場排斥;③精準管理中存在難點。為了解決旅游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更好地實現精準扶貧的目的,不同學者提出了不同實現旅游精準扶貧的路徑。針對旅游精準扶貧中精準識別、精準幫扶和精準管理存在的問題,薛定剛、吳靖南、劉民坤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①精準識別扶貧對象與項目資源,要扶真貧、全方位扶貧;②精準制定旅游精準扶貧的幫扶措施,建設旅游精準扶貧的政策環境;③完善旅游精準扶貧的管理體制,精準實施旅游扶貧動態管理,精準實現旅游扶貧目標考核,保質保量。林移剛則認為鄉村旅游扶貧是典型的產業扶貧,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關鍵是“扶業”,而生產要素的不合理配置制約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發展,因此提出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實現路徑:合理規劃旅游生產要素;升級旅游生產要素的配置;創新旅游高級生產要素。李榮菊進一步補充旅游精準扶貧需要多舉并施、創新發展:創新開發方式,提高組織化程度;強化旅游精準扶貧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服務能力;突出旅游產品特色,提高產業競爭力。陳秋華、劉陽提出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實現路徑:①“三產”融合,延伸農村產業鏈;②因地制宜,實施精準幫扶;③樹立“五化(鄉村化、創意化、土木化、低碳化、景村一體化)”理念,打造鄉村旅游精品。2.5旅游精準扶貧案例研究。荷茜靈、彭華、毋佳佳分別以葫蘆島市建昌縣玉帶灣村、巴中市恩陽區萬壽村、莊浪縣為例對其旅游精準扶貧進行SWOT分析,并提出了各地旅游精準扶貧的發展思路與對策。白麗分析了山西省實施旅游精準扶貧的條件:旅游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機遇良好、需求旺盛;并提出了推進山西省旅游精準扶貧發展的建議。卞茜燕總結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雙廊村的扶貧狀況,認為雙廊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困境主要有社區居民從旅游中的獲益不均貧戶差距拉大、資源破壞嚴重、社會問題突出、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并提出了社區參與旅游精準扶貧機制。曾茗芹介紹了廣西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現狀與旅游精準扶貧的優勢,并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提出了廣西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思考。黃文嬌以六納村為例,分析六納村致貧的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六納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對策:雙向定位、精準識別,扶正思想、拔掉窮根,多模式結合、融資促發展。楊娜介紹了六盤水市旅游精準扶貧的現狀,并對旅游精準扶貧的開發條件進行精準識別分析,主要包括資源條件分析、配套條件分析。龍曉春分析了南丹旅游業的發展優勢與現狀,介紹了南丹發展生態旅游的主要問題,同時提出了南丹區域旅游精準扶貧的對策。2.6旅游精準扶貧的其他研究。蔡克信認為旅游精準扶貧要厘清三方面的內容:①社區貧困居民是旅游精準扶貧的重點對象;②社區居民參與才能確保貧困居民能從旅游開發中獲益;③政府角色轉變是旅游精準扶貧的關鍵,隨著旅游管理的規范化和運行的有序化,政府要逐漸從“主導者”向“引領者”角色轉變。鄧小海闡述了旅游扶貧精準識別的概念和意義,提出旅游扶貧目標人群識別的市場甑別機制和“意愿—能力”識別模型及旅游扶貧項目識別的“RHB”框架。鄧小海構建了旅游扶貧精準幫扶的“三位一體”體系,即地區層次幫扶、社區層次幫扶和個體層次幫扶;精準幫扶的主體為政府部門、旅游企業、非政府組織、貧困人口和旅游者。龍祖坤運用數據包絡分析(DEA)分析了武陵山區旅游扶貧效率,結合MI指數評價其效率形態分為潛力型、朝陽型、黃進型和夕陽型;并提出了各類效率形態適宜的旅游扶貧模式分別為產業聯動模式、戰略聯合模式、政企合作模式和項目支撐模式。
創先爭優進展情況報告
縣教育系統能夠貫徹落實省市縣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各總支、支部能夠緊密聯系實際,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科學發展貫穿創先爭優活動始終,堅持以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維護和促進教育公平。針對各支部自身特點,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把創先爭優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一、進展情況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組織。依據鐵市教黨發[2010]12號《關于成立市教育系統創先爭優活動指導小組的通知》精神,教育局黨委成立了以局長、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副書記為副組長、局領導班子成員為組員的“縣教育局創先爭優活動指導小組”。對全縣學校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情況進行了解、溝通和指導。各學校以支部為單位均成立了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結合自身實際制訂了詳盡的活動實施方案。
二是結合實施,開展工作。各基層學校黨組織能夠緊密結合實際,圍繞開展爭創“十星”基層黨組織、黨員和黨務工作者開展各具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如:開展“五比五爭當、崗位建功”主題實踐活動。比思想,爭當時代先鋒;比業務,爭當行家里手;比作風,爭當勤廉表率;比奉獻,爭當道德楷模;比業績,爭當崗位標兵。教育局機關支部圍繞服務中心、建設隊伍,開展“全面提升素質,服務科學發展”主題實踐活動。深化學習型機關建設,開展“創優新環境、樹立新形象”競賽和最佳實事評選活動。
二、典型培養,示范帶動
郜家店小學在全校營造出“人人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首先召開全校黨員擴大會議,進行大力宣傳、動員,明確開展此項活動的重大意義,并運用黑板報、宣傳欄、校廣播站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動員,讓全體黨員明確目標,統一了認識,掀起了創先爭優活動的新高潮。釣魚小學把創爭活動與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相聯,創造性地開展活動。二高開展了每人為高考進位“獻一策、出一題”活動,共組題27套,提出自由復習階段建議25條,為高效率自由復習奠定了基礎。鴻志小學將學習資料及時進行下載,并裝訂成冊,制定了學習進度說明,下發到每位黨員手中。目前,全校黨員的學習筆記都超過了5000字,趙書記記了近1萬字的學習筆記。除深入學習外,該校還開展了“境界升一些、作風實一些、標準高一些、奉獻多一些”的四個一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開展“理論多學一些、備課精心一些、課堂高效一些、批改細致一些、輔導耐心一些”的教學水平提升活動。縣幼兒園帶領黨員們重溫了黨章,并且在全園開展了“一對一”教學幫扶活動和黨員教師帶頭深入教科研一線活動。東方紅小學圍繞本校中心任務,開展“雙爭”工程。即,學校黨組織在加快學校“全面發展、均衡發展、內涵發展、安全發展和創新發展”中爭當表率、再立新功;在學校黨員中開展“強素質、鑄師魂,爭當科學發展時代先鋒活動。一中要求每個黨員加強學習,對照優秀黨員標準找出差距,作好述職,向社會公開承諾,堅決做好“五帶五爭”,干一流工作,創一流佳績,在“比、學、趕、幫、超”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郜家店中學黨支部通過評選先進和表彰優秀黨員,并結成結對幫扶對子,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抓好整建工作,對照工作標準查找自身差距,以達到整體提高,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黨的生日獻禮。二中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黨員大會,進行分析,認真總結、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長效機制,組織黨員并請群眾進行評議,將此項活動向縱深推進,力爭見實效,迎接建黨90周年,向黨的十八大獻禮作出貢獻。高中能夠做到“四到位”:宣傳措施到位、組織措施到位、評選先進、典型,推廣到位、階段性總結和督查到位。
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報告
根據《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報送2020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的通知》要求,結合《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縣2020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作內容,進行了認真梳理,現就相關重點工作任務貫徹落實進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重點工作任務及落實情況
(一)農村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情況
本年度初,聯合縣市場監管局對縣域內現有農村燃煤鍋爐進行了全面排查摸底,經排查,目前我縣現有農村燃煤鍋爐共46家,按照市環督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燃煤鍋爐污染問題整改方案》及縣環督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印發《縣燃煤鍋爐污染問題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通過下發《督辦通知書》及現場指導方式督促相關鎮政府對各自管轄區域內燃煤鍋爐盡快開展整治工作,至目前,46家農村燃煤鍋爐中已通過提標改造和實現集中供暖方式整治完成22家,剩余24家均采用潔凈煤燃燒方式完成整治任務。
(二)煤質管控情況
目前,我縣已經建成1個煤炭集中交易市場和12個二級煤炭配送網點并投入運營,實現了煤炭市場對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民用煤配送全覆蓋。縣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規范煤炭經營行為,暢通舉報渠道,對無證照經營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切實保護合法經營者的權益。對不入駐煤炭集中交易市場或不屬于二級配送網點和無證無照從事煤炭經營活動的進行依法查處和取締,引導煤炭集中交易市場和二級配送網點發揮好煤炭交易市場供應、配送的主渠道作用,并加大對一級市場、二級網點和使用單位入場煤質量檢測頻次并及時更新煤質監測報告,實行一級市場、二級網點煤質監測全覆蓋、無遺漏;同時,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大對儲(售)煤場地、煤炭集中交易市場和二級配送網點內灑水降塵、噴淋、覆蓋等有效防揚塵措施落實情況巡查檢查力度,確保揚塵得到有效管控。
小議番茄紅素研究進展綜述
【摘要】:本文首先綜述了番茄紅素在國內外的研究動態,并且介紹了其分布、理化性質、化學結構以及生理功能,最后對番茄紅素的用途作出了展望。
【關鍵詞】:番茄紅素,類胡蘿卜素,癌癥
前言:番茄紅素(lycopene)是膳食中的一種天然類胡蘿卜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人體內各組織器官也有較多分布。由于番茄紅素沒有維生素A的生物活性,所以其作用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并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但近幾年的研究發現,番茄紅素有比其他類胡蘿卜素更好的生物活性,并且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功能因子,已成為目前國際上功能食品成分研究的一個熱點[1]
1、番茄紅素的國內外研究歷史
1873年,Hartsen最早從TamuscommunisL.中分離得到深紅色的番茄紅素結晶。1875年,Millardat從番茄中獲得一種含有番茄紅素的粗提物,當時命名為Solanorubin。1913年,Dugger根據它對生長條件的影響,又把它命名為lycoperison。而Schunck(1930年)的“lycopene”名稱(中文即番茄紅素)一直沿用至今[2]。
1.1國外對番茄紅素的研究現狀
招商引資進展報告
根據要求,現在將我鄉今年月份招商引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1、取得實效
月份共簽訂外商投資協議4份,協議資金1000萬元,已落地的有2家,已開工的有1家,共完成招商引資任務600萬元,占全年任務50%,主要是:公司三期技改280萬,采石場40萬,養豬場50萬,木業三期投資180萬元,煙花炮竹廠投資50萬元。
2、主要做法
(1)健全組織。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的招商引資領導組;我們以“為投資者著想、幫投資者盈利、促投資者成功”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信條,成立了招商引資小分隊,已外出招商1次;
(2)加大宣傳力度。對內,通過標語、宣傳欄和村組干部會議,營造人人關心招商、參與招商的氛圍;對外,鄉政府安排干部摸清旅外人士情況,制作了柏溪鄉投資環境簡介,連同祁門縣投資環境簡介一起,發給全體干部職工,方便大家熟悉招商政策。依托縣信息網,重視網絡外宣作用,及時更新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信息。
雙向社會支持研究進展
社會支持一詞在20世紀70年代由國外學者Raschke率先提出,被定義為人們主觀感知到的來自他人的關心和支持[1]。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明了社會支持與健康和幸福之間關系的重要性[2]。更多的人認識到給予和接受社會支持所帶來的好處[3],這種雙向的性質稱之為互惠性。事實上,很多的證據已經表明,過度受益可能會對一個人的健康產生有害影響。只有當支持受援者從支持提供者那里體驗到互惠時,支持才會產生積極的心理和健康后果,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心理產生的負債感就會減少[4]。社會支持的效果可能取決于在人際關系中給予和接受支持之間的感知平衡[5]。有關社會支持的維度劃分,目前尚未達成共識,但多方學者普遍認同社會支持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都會產生影響。互惠被廣泛認為是社會滿意度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但對社會支持的互惠性的研究較少,目前國內外對社會支持的研究集中在人們所獲得的社會支持,本研究旨在綜述了國內外有關雙向社會支持的研究現狀,擬為今后的護理工作提供新的方向。
1社會支持的分類
社會支持主要分為工具支持與情感支持。工具支持指的是實際的,有形的幫助,如人力、物力。情感支持指的是抽象的無形的幫助,通常指的是親密的人給予的支持。
2雙向社會支持的內涵
雙向社會支持指的是提供社會支持和獲得社會支持。盡管有關社會支持的研究傾向于接受支持帶來的好處,但很多學者注意到了這個結構的雙向性質,認識到給予和接受支持的優勢。有研究表明,給予社會支持與降低死亡率有關。盡管對給予社會支持的益處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這些益處已經在許多不同的領域得到了證實,例如可降低死亡率[6]。社會支持的互補性反映在雙向支持假說中[7],該假說表明,與單純給予或接受支持的人相比,隨著時間的推移,提供和接受支持的人會獲得更大的心理益處。
3雙向社會支持的測評工具
研究進展啟示論文
內容摘要:股利之謎的探索是近30年來財務研究的熱點和難題。本文從信號傳遞假說、成本假說和行為學解釋等解析股利之謎的主流理論出發,回顧和評述了西方近年來探悉股利之謎的最新進展。并分析了這些理論對解析我國上市公司股利行為的啟示。
關鍵詞:股利之謎信號傳遞成本迎合理論
為破解股利之謎,學者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解釋公司支付現金股利原因的理論。近年來取得重要進展的理論主要包括信號傳遞假說、理論解釋和行為學解釋等。
信號傳遞假說
在財務經濟學家們提出的諸多股利之謎的解釋中,受到廣泛關注的是關于公司通過發放現金股利可以傳遞未來盈利能力的思想,即信號傳遞假說(signalinghypothesis)。該學說認為管理當局與企業外部投資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管理當局占有更多的有關企業前景方面的內部信息。現金股利是管理當局向外界傳遞其掌握的內部信息的一種手段,如果他們預計到公司的發展前景良好,未來業績有大幅度增長時,就會通過增加現金股利的方式將這一信息及時告訴股東和潛在的投資者;相反,如果預計到公司的發展前景不太好,未來盈利將呈持續性不理想時,他們往往維持甚至降低現有股利水平,這等于向股東和潛在投資者發出了利淡信號。因此,現金股利能夠傳遞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從而現金股利對股票價格有一定的影響。
股利信息傳遞思想的萌芽早在1956年林特勒(Lintner)有關股利政策的經典研究中已經出現。巴恰塔亞(Bhattacharya,1979)借鑒斯彭斯(Spence,1974)的信號模型思想,創建了第一個股利信號模型,這標志著從信號角度研究股利政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農民政治參與進展思索
一、農民政治參與取得的進展
公民政治參與的程度和規模是區分傳統國家和現代國家的重要標志。在我國傳統社會中,參與政治的權利被部分人所壟斷,而占我國人口80%的農民卻處于弱勢狀態,他們中間只有極個別人才能有資格影響農村之外的政治生活。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農民政治參與創造了政治前提。但是,由于民主制度遭到破壞,農民政治參與只能停留在政治動員層面。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民主化政治取向和農村經濟體制的轉軌為農民政治參與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農民政治參與隨著農村經濟、文化和社會的進步不斷增長。然而,由于眾多因素的影響,農民政治參與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第一,農民政治參與主體逐步擴大化。一個國家,參與政治的農民人數的多少決定了農村政治發展水平的高低。在改革開放以前,人們公社體制阻礙了農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雖然農民可以通過社員代表大會參與到村務的管理中來,可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只有少數干部有權力管理公共事務,絕大多數農民的政治權利流于形式,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受到了壓抑。但是,20世紀70年代末,農村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農民政治參與主體不斷擴大。農村經濟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體制徹底瓦解,這也同時打破了農民政治參與的障礙。農民對于參與政治生活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開始運用自己的合法權利,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利益要求和愿望,積極地影響利益分配,政治參與的主體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國家也以法律形式正式確立了農民的民主自治權利———“鄉村村治”,廣大農民政治參與熱情進一步提升,政治參與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據民政部提供的資料顯示,2005年江蘇省第七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時,參選率達93.8%;無錫市參選率達98.2%。同時,隨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司法制度等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第二,農民政治參與渠道日益多元化。沒有參與渠道,農民就不能合理的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參與渠道過窄,農民就不能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要求,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甚至會抑制農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不利于農村的民主建設。農民政治參與渠道的多少以及暢通與否與政治體系的結構密切相關。亨廷頓認為:“一個傳統的政治體制,其結構越是多元化,權力越是分散,則其政治現代化引起的動亂就越小,適應政治參與的擴大也就越容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主政治發展較快,基層民主制度初步形成。例如基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信訪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政治結構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農民對于政治生活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信訪組織、社會團體等參與國家和地方基層政治生活。國家政治生活逐步走向民主化和法治化,農民也可以通過合理的渠道表達自己的利益要求,實現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多樣化的組織為農民政治參與提供了多樣化的渠道,農民政治參與的外在環境得以改善。第三,農民政治參與形式更加多樣化。改革開放以來,在各個方面,農民參與政治的形式多種多樣。首先,農民通過選舉、決策、管理、監督等形式參與村莊政治生活。其次,農民中的黨員可以在村黨支部會議中提出自己的意見,影響組織決策的過程,也可以直接通過選舉村黨支部成員來影響組織的選舉和監督。近幾年,農村基層黨內民主發展迅速,普通的農民黨員對村黨支部決策的影響越來越大。再次,農民還通過選舉、監督、對話等形式參與鄉鎮政治生活。有的鄉鎮在配備人員的時候,不僅要征求農民中非黨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更要吸取農民黨員的寶貴意見。有的鄉鎮直接選舉鄉鎮長。例如,2004年,云南省紅河州七個鄉鎮長直選。鄉鎮實行政務公開,鄉鎮行政事務要接受其監督。最后,隨著國家民主化進程的加快,農民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形式也更加豐富多彩。一是接觸活動。農民與黨政干部接觸,反映村莊中的不合理現象和生產、生活中的難題,雖然方式很不正規,但具有簡便、快捷的優點,對決策能夠產生重大影響。二是民情表達活動。這種通過大眾傳媒工具和信訪部門表達民意的參與形式能夠接觸無限多的受眾,透明程度高,震懾力強,傳播速度快,是農民政治參與的常見形式。三是訴訟活動。農民通過法律手段影響政府部門的決策及黨政干部的行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四是代表參與活動。農民可以直接或間接推舉出自己的農村代表參與政治活動。第四,農民政治參與過程逐漸自主化。在時期,開會、聽報告接受教育是農民參與政治的主要方式。簡單地說,就是黨號召什么,我們就做什么。當時,農民的政治意識較為樸素,通常以政府為主導,自身較為被動,缺乏參與政治生活的高度熱情。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農民經濟上的獨立,使農民參與政治生活的自主性逐漸顯現出來,他們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逐漸參與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來。首先,由于市場經濟實行等價交換,這時,農民就會產生民主和平等的要求。而農村經濟體制的轉軌造就農民維護自身利益意識的覺醒,他們開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家和鄉村的政治生活中。其次,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農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思想逐步走向開放與成熟,自身的責任感增加,他們對參與政治體現出高度的熱情。最后,農民參與政治的最普遍、最常見的形式是村民自治,對于村黨支部的選舉體現了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它有效地保護了農民參與政治的基本權利,有力地推進了農民政治參與的自主化道路。村民自治為億萬農民群眾提供了學習社會主義民主的大課堂,農民正在學習用民主方法解決政治和社會問題,農民參與積極性逐步提高。
二、當前農民政治參與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政治參與的演變從總體上說是令人鼓舞的。它表明了占我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參與政治生活,并逐步實現由政治邊緣階層向政治核心階層轉化。它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向前推進的重要標志,也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村級治理的變遷和民主政治的發展。但是,兩千年封建文化傳統的積淀、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均衡的狀況不是一時可以改變的,任何過高估計當前村民政治參與的想法都是不客觀的,應該看到,當前我國村民政治參與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家族、宗族活動以及黑惡勢力的干擾
腫瘤轉移的臨床檢測進展
腫瘤轉移是惡性腫瘤最基本的生物學特征,是一系列具有內在聯系的多個步驟
相互作用的結果,最早是Liotta提出的粘附、降解、移動學說,每個步驟也是有多
個因素的共同參與,因而其具有復雜性。它是目前腫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當前
確定腫瘤轉移主要是依據常規病理切片的結果,但有些患者雖進行了根治手術,且
常規病理切片淋巴結無轉移,但隨后仍出現腫瘤轉移。所以單純根據常規病理切片
來進行預后的判斷往往欠科學,因此急需發展新的手段來檢測腫瘤的轉移。近年來
痛風的防治進展研究透析
摘要:痛風(Gout)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造成血尿酸水平過高,和/或尿酸排泄減少而導致尿酸鹽沉積伴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有高尿酸血癥、急、慢性關節炎、腎功能不全、腎結石等,但大多數人是因為發生急性關節炎才發現。目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診斷多參照1997年美國風濕協會制定的分類標準[1]而定。我國高尿酸血癥的診斷標準一般以1980年全國正常人血尿酸調查均值,男≥420μmol/L,女≥360μmol/L。
關鍵詞:痛風;尿酸;治療
近幾年來,國內外痛風患病率逐年增加為0.84%,人口普查發病率約占9.6%[2,3]。目前發病較前年齡更小,病情嚴重性越重[4]。其增高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1)某些疾病如:肥胖,代謝綜合征,胰島素抵抗、高血壓、器官移植等。(2)某些藥物的使用會提升血尿酸水平。如:利尿劑,脫水劑、低劑量水楊酸的使用。(3)普查面比以前更深入,或高發地區人口向低發地區移民增多等因素。(4)部分病人就診太晚,已存在腎功能不全,尤其終末期腎病使血尿酸排除減少,生成增加,使痛風變得更加難治[5]。有人證明血尿酸水平與以后痛風發生率和首次發作的年齡之間均有直接關系[6]。目前痛風尚無根治辦法,現行治療的目的是及時控制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并降低尿酸水平,以預防尿酸鹽沉積導致關節破壞及腎臟損害,本文綜述了近年痛風防治的主要概況。
1預防為主
1.1控制痛風,首先是每日的身體鍛煉和控制體重在60多個臨床試驗基礎上[6],1項前瞻性研究觀察了50000名男性12年,觀察中有730例新發病例。后者僅有痛風石或尿酸鹽結晶。從飲食角度研究提示:紅肉類飲食會增加痛風的風險,不能作為健康飲食。但日常1-2樣菜品并不會增加痛風的風險,可能是因為低脂攝入的結果。魚是一種重要的食物,可以增加痛風的風險。但很多前瞻性研究認為它有較強的心臟保護作用。如果確實需要,可以將魚油作為代替品,因為它不含嘌呤。堅果、豆類、和富含嘌呤的蔬菜,盡管它們能增加痛風的風險,但發現它們對痛風的發作并無影響。同時還因為它們對防病有益,如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癥的風險,綜合考慮可以放開食用。最近有人認為維生素C能增加尿酸鹽性痛風的發生,同時也能降低尿酸鹽的水平,總的認為每天在0.5克的用量是安全的。
酒精攝入與高尿酸血癥相關,并可誘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研究證明[7],乙醇代謝能使乳酸濃度增加,乳酸可抑制腎小管分泌尿酸,降低尿酸的排泄。同時乙醇能促進腺嘌呤核苷酸加速分解,使尿酸合成增加。啤酒是增加痛風風險的重要物質,但通過對酒量的隨訪,發現每天1小杯白酒不會增加痛風的風險[6]。如果患者需要心血管保護作用,可以適量飲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