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演奏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13:29: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古箏演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古箏演奏

古箏演奏探析論文

器樂演奏是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與實踐。古箏演奏正是古箏音樂藝術實踐的核心。音樂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它的演奏之中,存在于以音調方式將它的思想內容展示給聽眾的過程之中。可見,演奏是音樂作品能否得到社會認可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當作曲家將自己的藝術構想用樂譜寫下之后,這些樂譜標記便是固定的,但接下來把這些標記轉化為音響運動的過程又從來不是固定的。“是將這些音響關系升華為瑰寶,還是將它們淪為俗物,是有關智慧的問題,是有關心地、技藝和天才的問題,是有關藝術敏銳感及其審美觀的問題”①這里道出的正是演奏藝術的二度創作性質問題。

古箏演奏者作為審美對象的創造者,應不斷地累積、挖掘和研究具體的演奏方法、技巧、音色以及對樂曲的處理、音樂形象的塑造等各個環節,以期達到演奏水平的完善。可以說,古箏演奏者本身的知識結構、音樂感受、藝術修養等等方面對于其整體演奏水平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

音樂演奏事實上是一個過程,一個發展和相互關聯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演奏前的準備階段,然后便是登臺演奏的瞬間,最后是演奏之后的總結階段。這三個階段總是作為一個循環體而出現,第三階段實則是再次演奏前的準備階段,這樣的循環伴隨了古箏演奏者演繹每一首音樂作品的始終。

一、演奏苗階段要做到對于音樂作品本質、風格的思考與把握

在這個階段中,演奏者要完成“將樂譜標記轉化為個人的內心聽覺”,再“把個人內心聽覺化成為實際音響”的雙重任務。

在古箏演奏的二度創作中,首先需要演奏者去認真傾聽樂譜,完成將樂譜轉化為個人內心音樂的第一重任務。演奏者會遇到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箏樂作品,這些作品體現了不同的時代及地域風格。箏樂在其近三千年的發展過程之中,逐漸形成了河南、山東、浙江、潮州及客家五大流派。而從五十年代至今的半個世紀中,古箏藝術更是不斷從新樂曲的創作到演奏技巧的發展等諸多方面大力尋求創新,直至達到今日“多元化”的新格局。因此,演奏者在進行二度創作時,要尊重作品的歷史地域特征、音樂創作的特點,從歷史的角度把握住作品風格,再現作品的歷史風貌,這是演奏者傾聽樂譜之時必須經歷的思考分析過程。

查看全文

古箏演奏藝術論文

摘要:古箏是我國最為古老的民族樂器,它具有廣泛的世界性和鮮明的民族性。本文針對古箏演奏時的音色、樂曲的理解、情感的投入、呼吸的運用這幾方面對古箏演奏做出一些剖析與探索。

關鍵詞:音色,二度創作能力,情感,呼吸

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樂器,它源于秦而盛于唐。在近幾十年來,箏的如雨后春筍,非常迅速。這種盛況與古箏本身典雅柔美的音色、日益開拓的的技法及不斷豐富的曲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這種發展狀況也大大加強了古箏的音樂表現力。其中古箏表演藝術方面的問題是值得我們去不斷的探索與研究的。

古箏音色的解析

音色是音樂表現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每個演奏家所追求的。好的音色可為優美的音樂錦上添花,差的音色會掩蓋音樂的光彩。就古箏來說這個樂器分為高、中、低三個音區,其各音區的音色特點是:高音區清脆明亮,中音區圓潤柔和、低音區渾厚深沉,且弦的數量較多,音域寬廣。其二、古箏的共鳴相箱較大,弦很長所以音色厚實響亮。其三、箏的琴碼較高,不僅使得聲音響亮而且許多特殊的指法(按、滑、揉等)為古箏的音色提供了特有的變化。當然這是樂器本身的音色屬性,然而這種彈撥樂器的音色在人為的演奏上又有很大的關系。首先是發力的問題,我們在演奏時盡量使用巧力、爆發力,使音色感覺聽去明亮集中。手指觸弦發力對音色的控制分為:點、面、角、速、力。也就是說手指觸弦不僅有力點、角度、力度的變化,還要富有彈性,更有“輕重”、“緩急”的區別。輕而不浮,在輕中不失清亮,即使是在極細微之處,手指也能彈出清亮而飽滿的琴音;重而不滯、強而不燥,雖有“力拔三兮”之勢,卻不能給人鹵莽之感。總的來說古箏演奏時音色的把握需要不斷地、細致入微地去體會和研究,它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提高。

對樂曲的理解及創造力

查看全文

古箏演奏藝術論文

摘要:古箏是我國最為古老的民族樂器,它具有廣泛的世界性和鮮明的民族性。本文針對古箏演奏時的音色、樂曲的理解、情感的投入、呼吸的運用這幾方面對古箏演奏做出一些剖析與探索。

關鍵詞:音色,二度創作能力,情感,呼吸

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樂器,它源于秦而盛于唐。在近幾十年來,箏的如雨后春筍,非常迅速。這種盛況與古箏本身典雅柔美的音色、日益開拓的的技法及不斷豐富的曲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這種發展狀況也大大加強了古箏的音樂表現力。其中古箏表演藝術方面的問題是值得我們去不斷的探索與研究的。

古箏音色的解析

音色是音樂表現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每個演奏家所追求的。好的音色可為優美的音樂錦上添花,差的音色會掩蓋音樂的光彩。就古箏來說這個樂器分為高、中、低三個音區,其各音區的音色特點是:高音區清脆明亮,中音區圓潤柔和、低音區渾厚深沉,且弦的數量較多,音域寬廣。其二、古箏的共鳴相箱較大,弦很長所以音色厚實響亮。其三、箏的琴碼較高,不僅使得聲音響亮而且許多特殊的指法(按、滑、揉等)為古箏的音色提供了特有的變化。當然這是樂器本身的音色屬性,然而這種彈撥樂器的音色在人為的演奏上又有很大的關系。首先是發力的問題,我們在演奏時盡量使用巧力、爆發力,使音色感覺聽去明亮集中。手指觸弦發力對音色的控制分為:點、面、角、速、力。也就是說手指觸弦不僅有力點、角度、力度的變化,還要富有彈性,更有“輕重”、“緩急”的區別。輕而不浮,在輕中不失清亮,即使是在極細微之處,手指也能彈出清亮而飽滿的琴音;重而不滯、強而不燥,雖有“力拔三兮”之勢,卻不能給人鹵莽之感。總的來說古箏演奏時音色的把握需要不斷地、細致入微地去體會和研究,它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提高。

對樂曲的理解及創造力

查看全文

古箏演奏改革研究論文

箏,是民族樂器中的瑰寶,雅俗共賞的奇葩,它源于秦而盛于唐,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正如唐代詩人吳融在《李周彈箏歌》的描述,"五音六律皆生之,就中十三弦最美妙"。箏,這件古老的樂器,以清麗柔和優美悅耳的音色,清韻迷人豐采多姿的表現,贏得了海內外的眾多知音。古箏在其漫長的演變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外觀構造和技法,都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和演奏體系。

一、古代演奏方法

“箏”一詞最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中《李斯·諫逐客書》"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可見春秋戰國之際,箏已在秦地廣泛流傳。實際上,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箏的流傳范圍也擴大到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貴州、云南和內蒙古等地。伴隨著箏的流傳與普及,這件樂器本身也得到不斷地發展完善。從最開始的五弦,經九弦的過渡,到戰國末期發展成十二弦。十二弦箏在形制外觀和音樂表現上可能都已相當成熟,所以穩定地流傳了八百多年。最早的古箏演奏技巧是很簡單的,兩手分工極為明確,右手彈奏,左手以韻補聲,曲調也極為簡單,基本上是慢節奏單音調。隨著時間的推移,古箏曲目難度越來越大,彈奏技巧越來越復雜,表現力越來越強,表現內容越來越豐富,經歷了從單手簡單彈奏到雙手復雜彈奏,從簡單彈撥按技巧到復雜顫撥推揉技巧的發展過程。到了唐代,箏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發展到了十三弦,不僅應用廣泛,而且在彈奏技法與指法上,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唐代的一百二十首箏詩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指法有掩、抑、按、抽、撥、打、拍、遏、撮、拂、撫、挑、捻、推、彈、回旋等十八種之多。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箏的表現能力與藝術效果。如白居易的詩作《箏》:"慢彈回斷雁,急湊轉飛蓬。"吳融的《李周彈箏歌》:"有時上苑繁花發,有時太液秋波闊"。到了元明之際,箏在弦制和表演方式上都有極大的發展,出現了十四弦箏和十五弦箏。在表現形式上,元代又出現了兩面箏對彈的表演程式。元代著名詩人楊維楨的詩《春夜樂》,便提到"雙箏對彈"的表演:"雙箏語鳳凰柱,彈得新聲奉恩主"。"雙箏對彈"豐富了箏的表現力。到了清末,箏又增加了一跟弦,發展成十六弦箏,一直沿用至今。

二、箏傳統演奏技法的發展

隨著歷史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古箏藝術不斷地發展、演變。古箏的演奏技法,在一代代的彈箏人的傳承和創造中,在古代演奏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它已不僅僅局限于古代以大、食指彈奏為主,左手為輔的演奏方式,而是以琴碼為界,分為左右兩個演奏區域,這在傳統箏曲中定位十分明顯,并由此發展了兩套不同的演奏技法,這兩套技法各有側重,分工不同。

(一)傳統的右手技法:

查看全文

古箏演奏要素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技法、樂感、風格是古箏演奏必須把握和運用好的三個基本要素。技法是古箏演奏的基礎,樂感是古箏演奏的靈魂,風格是古箏演奏的個性表現,三者是有機結合的統一體。

關鍵詞:古箏演奏技法樂感風格

器樂演奏是一門非語言的音樂表演藝術,是演奏者詮釋樂曲精髓、讓作曲家與聽眾進行雙向交流的“橋梁”。從這個角度講,演奏者既是樂曲的表現者,又是樂曲的二度創作者。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如何,是樂曲能否得到聽眾認同甚至傳世的關鍵。通常來講,不管何種樂器,衡量其演奏水平往往要看演奏者的技法、樂感、風格三個基本要素。古箏是我國民族樂器中的瑰寶,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及其魅力和價值。在古箏演奏中,能否把握和運用好技法、樂感、風格三個要素,對于表現箏曲的內涵來說至關重要。

一、技法是古箏演奏的基礎

古箏本身就是一種以音響效果命名的彈撥樂器,其清越高潔的音色、音質必須靠演奏者運用技法來實現,即演奏者對指法的編排、技巧的處理和音色、音準、力度的選擇。如何掌握技法的要領,是每個演奏者首先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古箏演奏的技法源遠流長,復雜多樣,經歷了從單手的簡單彈奏到雙手的復雜彈奏,從簡單的彈撥按弦到復雜的按、顫、揉、推等技巧的發展過程,且傳統技法和現代技法各有特色。傳統技法是用右手彈撥箏弦演奏旋律,左手在碼外弦段上以按、顫、揉、推等技法裝飾旋律,即右手彈弦、左手按弦。而左手的吟揉滑按,以韻補聲,是傳統技法的主要特色所在。“名指扎樁四指懸,勾搖剔套輕弄弦,須知左手無別法,按顫揉推自悠然。”這首流傳民間甚廣的彈箏詩,正是傳統技法的如實寫照。現代技法是在廣泛借鑒和吸取其他樂器的演奏技巧基礎上發展的,如指序彈法、雙手輪指、雙手搖指、敲擊琴弦琴板等,使古箏的表現力有了突破性進展。其中指序彈法根據旋律進行的規律來安排用指的順序,專門用于彈奏特殊音列和快速多變的旋律。按照指序彈法的要求,彈弦的手指不再局限于右手的大、中、食三指,而是雙手的十個手指,強調手指的功能和獨立性,給現代箏曲的表現賦予了新的意義。當今變化多端的演奏技法,極大地豐富了古箏的表現力,無論是如泣如訴的樂曲,還是慷慨激昂的樂曲,都可以表現得淋漓盡致。所謂“輕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掃勢若山崩海嘯”,正是當今箏樂演奏的生動反映。隨著古箏曲目題材日益廣泛,演奏技法將會進一步完善創新,箏曲的表現手段將會更加豐富。

查看全文

小議古箏演奏延展與改革

箏,是民族樂器中的瑰寶,雅俗共賞的奇葩,它源于秦而盛于唐,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正如唐代詩人吳融在《李周彈箏歌》的描述,"五音六律皆生之,就中十三弦最美妙"。箏,這件古老的樂器,以清麗柔和優美悅耳的音色,清韻迷人豐采多姿的表現,贏得了海內外的眾多知音。古箏在其漫長的演變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外觀構造和技法,都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和演奏體系。

一、古代演奏方法

“箏”一詞最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中《李斯?諫逐客書》"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可見春秋戰國之際,箏已在秦地廣泛流傳。實際上,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箏的流傳范圍也擴大到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貴州、云南和內蒙古等地。伴隨著箏的流傳與普及,這件樂器本身也得到不斷地發展完善。從最開始的五弦,經九弦的過渡,到戰國末期發展成十二弦。十二弦箏在形制外觀和音樂表現上可能都已相當成熟,所以穩定地流傳了八百多年。最早的古箏演奏技巧是很簡單的,兩手分工極為明確,右手彈奏,左手以韻補聲,曲調也極為簡單,基本上是慢節奏單音調。隨著時間的推移,古箏曲目難度越來越大,彈奏技巧越來越復雜,表現力越來越強,表現內容越來越豐富,經歷了從單手簡單彈奏到雙手復雜彈奏,從簡單彈撥按技巧到復雜顫撥推揉技巧的發展過程。到了唐代,箏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發展到了十三弦,不僅應用廣泛,而且在彈奏技法與指法上,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唐代的一百二十首箏詩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指法有掩、抑、按、抽、撥、打、拍、遏、撮、拂、撫、挑、捻、推、彈、回旋等十八種之多。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箏的表現能力與藝術效果。如白居易的詩作《箏》:"慢彈回斷雁,急湊轉飛蓬。"吳融的《李周彈箏歌》:"有時上苑繁花發,有時太液秋波闊"。到了元明之際,箏在弦制和表演方式上都有極大的發展,出現了十四弦箏和十五弦箏。在表現形式上,元代又出現了兩面箏對彈的表演程式。元代著名詩人楊維楨的詩《春夜樂》,便提到"雙箏對彈"的表演:"雙箏語鳳凰柱,彈得新聲奉恩主"。"雙箏對彈"豐富了箏的表現力。到了清末,箏又增加了一跟弦,發展成十六弦箏,一直沿用至今。

二、箏傳統演奏技法的發展

隨著歷史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古箏藝術不斷地發展、演變。古箏的演奏技法,在一代代的彈箏人的傳承和創造中,在古代演奏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它已不僅僅局限于古代以大、食指彈奏為主,左手為輔的演奏方式,而是以琴碼為界,分為左右兩個演奏區域,這在傳統箏曲中定位十分明顯,并由此發展了兩套不同的演奏技法,這兩套技法各有側重,分工不同。

(一)傳統的右手技法:

查看全文

傳統藝術在古箏演奏的表現與應用

摘要:合理應用虛實差異,妥善處理二者矛盾,是我國傳統藝術理應遵循的原則。古箏演奏更需正確認識虛實理論,只有將“虛”與“實”的定義放置在演奏實踐的不同層次上,才可達到特定的藝術效果和藝術感染力。反復斟酌解讀虛實概念,把握中國藝術理論中的核心問題,將其貫徹落實到古箏演奏中,對這些問題加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解讀與實踐,創作出更高水平的藝術作品,應當是我們這一代青年古箏從業者的基本任務與專業目標。

關鍵詞:古箏;傳統藝術;虛;實;虛實相生

中國傳統藝術理論中,虛與實的概念貫穿始終,關乎繪畫、書法、音樂等藝術表現形式。古箏是一種高雅的民族樂器,“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坐客滿筵都不語,一行哀雁十三聲。”古人精美的詩句傳達了古箏演奏令人神往的藝術境界。不僅如此,古箏還在歷史長河中被賦予陶冶情操的作用和啟智教化的功能,在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意義。目前古箏專業研究的相關文獻,多側重于樂曲個例分析、單一技法的運用研究,同時也有少量的箏派研究。雖然音色虛實的概念常被提及,但鮮有將藝術虛實理論與古箏演奏結合起來進行專題研究。本文以我國傳統藝術中的虛實觀念為理論視角,以不同種類箏曲的虛實應用為研究對象,表達自己的一些初步見解,以期對古箏演奏有所啟迪和裨益。

一、中國傳統藝術中的虛實觀念

在中國眾多傳統文化藝術中,虛與實是一對極其重要且內涵復雜的范疇,妥善處理二者矛盾,是我國傳統藝術理應遵循的原則[1];虛與實二者對立統一,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促進了祖國傳統藝術的創新和繁榮[2]。虛實思想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也為人津津樂道,例如書法與繪畫中常用來表現虛實的留白,音樂中的此時無聲勝有聲,舞蹈中的動靜結合等。虛實相生已成為中國傳統藝術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國傳統藝術思想的核心部分。在哲學層面上,虛與實是一個關涉宇宙世界觀的形而上問題。中國最早的虛實論可上溯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有無論[3]。對此文藝評論家有著不同的解讀和推論。一派為“老莊”,一派為“孔孟”。老莊派認為:虛比實更真實,是一切真實的源頭與起因,沒有虛的存在,萬物就不能繁衍生息,更側重于無中生有。“孔孟”派則以“實”為美,但認為事物的發展不應該只停留在實的層面,而是要以實傳虛,從而形成神妙的虛無意境。老莊與孔孟雖分兩派,但從本質上來看,二者并不矛盾,都認為宇宙是虛和實的結合,也就是《易經》上的陰陽結合,虛實相生[2]。中國古代繪畫講究視無形為有形,常以虛實對立的繪畫視角進行藝術創造[4]。虛實對立可理解為客觀形象的描繪與畫面所傳達意義之對立,也可理解為筆畫緊密處與留白之對立,充實之美與空靈之美之對立,更可理解為筆墨之痕與筆墨之下氣韻之對立。古代繪畫立足于“實”,而追求“虛”,充分展現了“實”與“虛”之間的藝術張力。書法是更廣泛、集中表現虛實相生的藝術。例如書法藝術中的布白,是指字與字之間的參差錯落、行與行之間的安排布局、字體本身的上下結構、筆畫之間的疏近遠離、不同字體的變換、字體大小的搭配等。作書時,若可因字生勢,合理安排虛實,就可以使整幅作品協調美觀,字與字就可以相互呼應。而對于習書者來說,一幅作品中黑色的字為“實”,隱藏在黑色字體下的留白與不同字形之間的搭配為“虛”,只有在黑與白相互依存、相互烘托的情況下,才能使整幅作品共耀風神,達到一個陰陽結合、虛實相生的整體效果[5]。中國傳統音樂中,虛實相生最典型的范例大概就是“余音繚繞”與“此時無聲勝有聲”了,在白居易《琵琶行》中,我們可以全然感受到音樂的“此時無聲勝有聲”之美,領略到音樂創作中虛處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無聲”似“有聲”之中的無聲,同時又以“無聲”填補了“有聲”,有余音繞梁之感。琵琶女將整個音樂的“無聲”運用到了一個極其高妙的境界,將“虛”的概念上升至整個演奏過程中,“無聲”也成為樂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給聽眾留下無限遐想空間[6]。進入新時代,我國更加重視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古箏藝術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熱潮,全國習箏者已達數百萬之多,其繁盛景象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這樣的發展趨勢要求古箏從業者必須具有更加嚴謹的教學態度與專業的教學能力。而虛實觀念對于古箏演奏來說就是一項極其專業化的要求,需要古箏從業者加以重視與研究。

二、以實傳虛———運用音樂之聲傳達思想與意境

查看全文

古箏演奏音樂教學論文

一、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

(一)對傳統演奏技法的繼承和創新

當前我國的古箏彈奏技法雖然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但傳統彈奏技法依然居于重要地位。在古箏演奏中,運用較多的仍然是點、揉、吟、顫等傳統的演奏技巧,這些傳統技巧凝聚了古箏彈奏技巧的精髓,在古箏彈奏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傳統技法又具有較大的地域性特征,這顯然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多元化音樂藝術需求。因此,古箏演奏技巧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革創新,當前古箏演奏在規范基本演奏手型和姿勢的基礎上,又著重發展了左手演奏技法,使得古箏彈奏更加靈活多變。

(二)借鑒吸收其他樂器的演奏技法

古箏演奏技法的產生和發展都是遵循樂器自身特點和音樂發展規律的,在此基礎上吸收和借鑒其他音樂元素加以融合,促使古箏演奏更有包容性和豐富性。古箏演奏對其他樂器的吸收一方面表現在對民族樂器技巧的借鑒上。例如吸收利用琵琶的掃弦法以及木魚的敲擊技巧等。另一方面是融合運用西方樂器演奏技巧,例如利用除了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參與演奏,同時,充分發揮左手在演奏中的功用。

(三)演奏技法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查看全文

古箏教學中審美教育探究

摘要:古箏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民族樂器,有著較強的傳統美學特點及審美價值。通過學習古箏,不僅可以有效地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其情操,而且還能夠帶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培養人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培養人們對美的追求。因此在古箏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開展審美教育活動,以此來有效地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培養人們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本文分析了古箏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重要價值,介紹了在古箏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夠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古箏教學;審美教育;音樂鑒賞能力;審美能力

所謂的審美教育,即以美作為對象,然后開展一系列的審美實踐活動,在此活動中能夠有效地實現審美教育目標,有效培養人們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1]。在古箏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審美教育,主要是基于審美這一視覺,根據古箏教學的實際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審美觀,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鑒賞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

一、古箏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價值分析

(一)引導學生感受美

由于古箏采用五聲音階定弦,旋律優美動聽,因此在古箏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審美教育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感受美,使其在鑒賞古箏樂曲的過程中深刻地領略到古箏所創造的優美意境,能夠體會到古箏發出的優美旋律,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體會到美的存在。

查看全文

古箏審美教育論文

一、認識古箏外觀的器形美

在古箏制作工藝中,首先注重的是面板的制作。面板的制作,要求紋理細膩,弧線優美。面板的材質,一般選取10年樹齡的桐木,以陽面中段為最佳。所謂陽面,是指將一株桐木置于水中,浮上水面的一面為陽面;所謂中斷,是將一株桐木斬頭鋸尾,余為中段。其次是箏碼。碼者,馬也。箏碼分列在面板上,有如馬隊騎行在廣袤的沙漠。箏碼的材質也是很講究的。一般來說,選用珍貴的紅木、楠木、雞翅木、紫檀木等制作箏碼。箏碼制作中,要求木材的紋理垂直向下,上嵌牛骨,并切出對應琴弦的1/3深度的擱弦槽。第三是琴弦。琴弦在面板上拉直后,由箏碼將其分隔成兩段,形成高低起伏、曲折有致的箏面,有如湖面的漣漪。箏弦的材質,也在不斷變化。早期的琴弦以馬尾、鹿筋為原料,到了近期以尼龍鋼絲弦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韻味。第四是外觀工藝。古箏上常見的工藝,主要有雕刻、挖嵌、貝雕、刻字、點螺等。這些工藝,主要是點綴了古箏這件樂器的外觀,給人以高尚雅致、賞心悅目的觀賞感受。

二、感受古箏音樂的音色美

音色即音品,聲音的屬性之一。古箏的音色,可分為樂器音色和演奏音色。前者為古箏這件樂器本身所具有的音色,后者為古箏學習者在演奏樂器過程中所獲得的音色。樂器音色,由古箏的材質和制作工藝決定。演奏音色,則來源于演奏技巧。古箏的演奏音色包含基本音色和變化音色兩種。基本音色是古箏學習者彈奏古箏的聲音“底色”,是古箏學習者基本功的最初體現,也是古箏學習者駕馭樂器音色和熟練掌握演奏技法的一種能力。古箏學習者在演奏中要獲得這種好的基本音色,關鍵是要學會手指彈弦的基本方法,即“大動作松,小動作活,力沉指尖”。古箏彈奏中彈弦角度和彈弦方法是決定基本音色好壞的兩個基本問題。變化音色是指在古箏演奏中所使用的符合音樂內容、音樂情感和音樂風格的各種音色,又叫應用音色。而在實際的演奏學習中,基本音色和變化音色又是結合在一起的。在古箏演奏中,手腕的運動變化、指尖的剛柔程度、觸弦的位置深淺、撥弦的速度快慢、彈奏的力度大小,都決定了音色的好壞。同時,也只有對音樂形象和思想內容有了很好的把握,在演奏中有飽滿鮮活的情緒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才能表達出音色的美。

三、理解古箏表達的形象美

在許多古箏名曲中,撫琴彈奏,時而高山流水,時而低音回旋。表現的自然景象氣象萬千,塑造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態。要讓古箏演奏學習者理解眾多的各具個性的音樂形象,首先必須對箏曲的故事有基本的了解,同時還要調動學習者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化的源。”理解古箏表達的形象美,聯想和想象是樞紐。如在古曲《將軍令》的演奏中,學習者首先要有對古代冷兵器時代戰場的基本感知和聯想,才能在演奏中通過一串密集的重復音,加上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多種指法結合的變化,表達出沙場征戰、奮勇殺敵的情節和古代將軍的形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