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2 17:40: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古代文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古代文學德育滲透
我國學校教育非常注重德育,尤其在高校設置思想教育專業,培養了龐大的專職德育隊伍。但高校的德育卻是飽受詬病的一種教育形式,原因何在?怎樣增強高校的德育實效性?關鍵在于探究德育之本原,在學科德育方面著力,尋找回歸德育之本原的平臺,認真實踐。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現象剖析
1.1具體表現
1.1.1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輕視道德教育我國傳統德育范圍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紀教育、道德教育。我國古代的德育因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會意識并沒有完全從道德中分離出來,而現在的中國已經有比較完備的政治法律體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著狹義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隸屬于廣義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會功能。德育的目標是人的道德的養成,使之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國德育的現狀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從小學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視了真正的德育目標。
1.1.2重視適應現實而忽視德育的底線———求真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為美。我國目前的社會現狀卻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線———求真,說真話者不如說謊話者更具備社會適應能力,青年人失去熱情純真,變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為就業現狀艱難,將“求真”引向了一個誤區:摒棄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結果使得不少大學生認為只要能謀得職業,不管什么虛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觀、價值觀模糊。所以,回歸德育的本原———進行真善美的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綜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進行德育建設,首先要抓住德育之關鍵,目標才會明確,才不會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古代文學德育滲透
我國學校教育非常注重德育,尤其在高校設置思想教育專業,培養了龐大的專職德育隊伍。但高校的德育卻是飽受詬病的一種教育形式,原因何在?怎樣增強高校的德育實效性?關鍵在于探究德育之本原,在學科德育方面著力,尋找回歸德育之本原的平臺,認真實踐。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現象剖析
1.1具體表現
1.1.1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輕視道德教育我國傳統德育范圍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紀教育、道德教育。我國古代的德育因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會意識并沒有完全從道德中分離出來,而現在的中國已經有比較完備的政治法律體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著狹義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隸屬于廣義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會功能。德育的目標是人的道德的養成,使之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國德育的現狀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從小學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視了真正的德育目標。
1.1.2重視適應現實而忽視德育的底線———求真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為美。我國目前的社會現狀卻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線———求真,說真話者不如說謊話者更具備社會適應能力,青年人失去熱情純真,變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為就業現狀艱難,將“求真”引向了一個誤區:摒棄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結果使得不少大學生認為只要能謀得職業,不管什么虛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觀、價值觀模糊。所以,回歸德育的本原———進行真善美的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綜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進行德育建設,首先要抓住德育之關鍵,目標才會明確,才不會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古代文學主體論
眾所周知,文學創作是和創作主體密不可分的,它集中表現了創作主體對客觀世界的審美體驗和認識。從古至今,創作主體在整個文學創作活動中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古代文論始終將對創作主體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深入探討創作主體的德才和學識、情操和稟賦等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及這些因素與作家創作的關聯性與復雜性。本文集中探討的是中國古代創作主體的人品與文品的具體關系。“文德說”是中國古代作家論中的一個很有影響的命題。它的實質是說創作主體的道德修養決定文學創作成就的高低,這在文學史上確是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文學現象,先秦開始一直為歷代文論家所重視并且不斷地加以發揮,“德”與“文”的關系隨著其內涵的發展也是在不斷地演變。“文德說”就其源,起自先秦時期的言、德之論,它最早出自《周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這里的“文德”,不是專門針對文人而言的,不專指作者,而泛指一種美德。《禮記·表記》中說“君子恥有辭而無其德,有其德而無其行。”
這既表明了德行第一、言辭第二的思想,又強調了德、行、言必須統一。雖然“文德說”在先秦并不專指文學,卻對后世文學主體論的“德”與“文”的關系發生了直接的影響。漢代王充在《論衡》的《佚文》等篇中明確地提出了“文德”的概念,他說:“《易》日:‘大人虎變其文炳,君子豹變其文蔚。’又日:‘觀乎天文,觀乎人文。’此言天人以文為觀,大人君子以文為操也。”“以文為操”,就是以禮樂規定的文飾為儀表,而這種禮樂規定的文飾是合乎道德規范的。在《書解》篇中又說到“人無文德不為圣賢”。這里將道德和文章看成一體,當然這一命題也引起了后世批評家們的爭議。然而我們必須承認文人的感情意念通過文辭都充分表露出來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承“文德”之論的文論家頗多。魏文帝曹丕在《與吳質書》中提出的“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成了一個時期評論文人無德或少德的理論依據。
劉勰的《文心雕龍》除了有很多篇目論及文德之外,還有專篇論及文人品德,其論文人德行的專文是《程器》篇,借用《尚書·周書》上的比喻,說明人材要“貴器用而兼文采”,不能象近代詞人那樣“務華棄實”,本末倒置,強調文人要注重品德的修養。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對于陶淵明的評價算是真知灼見,準確地論述了文與德的關系。陶淵明不僅詩品高潔,人品也一直為后世的人稱道,特別是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令人敬仰。因此蕭統不僅為他編文集,而且在序言中高度評價了陶淵明的文品和人品,這也是歷史上最早的高度評價陶淵明詩品和人品的論文。唐宋時期,古文運動興起,主張“文以明道”、“文以載道”,強調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對作家道德修養的要求更為強化。唐代的韓柳及其門人對于“文德“作了更深一層的論述。韓愈在《答李翊書》中從古文運動的角度,闡述了學習古文須以“立行”為本,而以“立言”為表。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說明只有“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進入了“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境界,達到了“取于心而注于手”的熟練程度,并且還要再修養若干時日,“然后浩乎其沛然矣”,才能寫出出色的文章。明清時代,文論家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等的觀點,尤以宋濂為稱首,其《文原》上下篇提出了文章的寫作要崇實務本,合義理、事功、文章為一體的主張,認為文章的成敗高下不能僅僅從文字上去下功夫、而要從根本上著手,十分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縱向觀察,中國古代文論家都把“文德”說作為中國古代文學主體論的重要內容,認為文品是人品的反映,只要道德修養好的人才能創作出優秀的文學作品,因此對于進行文學創作的主體而言必須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這樣對于“文品”的提高也有積極的意義。中國古代文論中所出現的“文品”、“賦品”、“詩品”、“詩格”等概念,實質都是與“人品”對應而言的,以“立德”為創作主體的首要條件,古代文學創作中對創作主體德行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論對主體性的深刻認識,對自身人格及創作的關系的認識。文學創作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評價它的作用和價值,既不能采取絕對肯定的態度,也不能采取簡單的否定態度,而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文學創作的成敗顯然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是畢竟會有一個主導因素制約著,創作主體的品格是絕不容忽視的,主體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預先規定了作品審美價值的高低,創作主體借其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表現自己的審美情趣,因此表現主體的情志、個性、理想,始終是文學創作的基本特點之一。所以古代主體論對作家品格的重視,成為一個良好的導向,這使得作家不斷地修身養性、加強道德修養,表現自己高尚的情操,這對社會風氣的加強、文學的發展都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過分強調“立德”的作用,而忽視創作中的特殊性,這將無疑會阻礙文學的發展,如果完全用“德”、“人品”來衡量一個人的創作成績,這也是極不公允的。因此我們必須強調創作主體既要重視道德修養,又要不斷在實際中開闊自己的學識視野、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堅持不斷創作、重視創作中的文辭表達,只有將這幾者緊密結合,才有好的文章產生。
古代文學教學革新構思
在高校中文系中,古代文學是基礎性的主干課程,它具有傳承性。古代文學是我國民族文學的燦爛遺產,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肩負著傳承文化的重要任務和使命。因此,對于高校中文系的學生而言,掌握文學史知識并且學會如何鑒賞文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知識經濟的發展以及功利主義思潮等影響,高校的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但是,古代文學在現代的高校教育中正在“邊緣化”,所以,作為高校為了加強學科的建設以及人文學科的影響力,應該加大對教學改革力度,從根本上扭轉現階段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現狀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現狀分析在經濟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趨于實用性和多樣性,而作為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古代文學面臨著壓縮學時的困境,從教學內容上來說,對這門課大多是從重點詞、句的解讀的教授,其并沒有注重對其內在的文化內涵進行理解性教學;從教學手段來說,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記相結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學擴招,學生的基礎下降,這就造成了高校學生專業課學習的不合格。簡單枯燥的教學方法也使很多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生反而追求一些對自己具有實用價值的英語等級考試和計算機等級考試。
2.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隨著大學生價值觀的發展變化,許多大學生都沒有看完四大名著,學生對于古代文學的學習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并不是為了獲得文學修養,學生甚至認為學習古代文學沒有前途,因而對其的學習熱情也不高。這樣的教學顯然不利于學科體系建設,因此對高校古代文學教育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改革構想與實踐
1.改革教學方法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方法上應該突破單一的教學模式而將現代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交叉融合,優化組合教學方法。古代文學的教學內容復雜且涉及面廣,這也就要求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各種途徑使學生具有文學基本功。比如要求學生誦讀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韻美,體會作家的風格特征。教學實踐表明,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古代文學課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它還是存在著信息獲取量小的特點,沒有注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使古代文學的學習成為死記硬背,為了避免這樣的后果,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介入,這樣能夠從視覺、聽覺和觸覺各個方面使學生進行信息接收,這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代文學教學技術
古代文學系列課程是中文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從內容看有古代文學史、古代文學作品選;從課程性質看有基礎課、選修課、專題提高課等。其課堂教學達成課程目標的主要手段,各門課程之間也有著內在的共通性,所以本文在課程具體內容方面不作過細的區分,而統稱為古代文學課堂。
一、高校古代文學課堂教學現狀
古代文學課程是一門建立時間早,積淀深厚的課程。在以往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該門課程“以文學史為講授的基本線索,作品閱讀分析為主體教學內容,選修課為補充”的基本知識模塊,在教學觀念上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和扎實的文史基礎,要求學生博聞強識。是比較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類型。因此,目前古代文學的教學,基本上是課堂講授為主,學生的學習主體沒能得到應有的體現,教師們從頭至尾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講述,學生則始終以聽課和記筆記為主,一直處于被動接收信息的狀態。現在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多媒體課件,也只不過是披著高科技外套的板書而已。傳統的古代文學課堂的狀我們對課堂教學的研究還沒有上升到教學技術的層次。很顯然,這種課堂存在著明顯的缺陷:
一是忽略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尤其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是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課堂的時間全被教師所占用,而課后又不能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學生實踐的機會很少,很難使課堂向課外有效延伸,也很難使學生的知識有效遷移和內化,培養出來的學生則只會掉書袋,缺乏創新能力。
三是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從當今社會對人才需求看,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受到嚴重挑戰,隨著人才的社會化、市場化,一方面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另一方面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調專業素養、綜合能力和創造意識。總體看來,高校古代文學傳統的課堂結構還是比較單一的,在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和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方面存在明顯缺陷,強化課前預習,課中提高教學技術含量,課后練習,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將是我們教學改革努力的方向。
古代文學課教學研討
中國古代文學課是最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科目,這門課一直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課。它的責任和義務之一就是從民族文化典籍中挖掘優秀的文化思想,引導當代青年到經典作品中去了解中華文化,到經典作品中去了解賢者們的聰慧,到經典作品中去體味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研究古代文學課的教學現狀與發展定位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現狀分析
1.時代變遷與認識偏頗導致古代文學教學方向迷失隨著社會經濟的急劇膨脹,整個社會更趨于物質化、技術化、工具化。實用主義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已經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在大學校園,古代文學遠不如經濟、法律、新聞、公關、市場營銷等課程來得實在。學生普遍認為多背幾首唐詩宋詞不如多考過幾個計算機等級證書和英語等級證書更能獲取就業機會,所以,在古文學課上看外語書、背外語單詞的大有人在,在下面看小說、雜志的也不乏其人。多數學生認為古代文學可學可不學,更不愿在古代文學的學習上投入時間和精力。多數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認為對外漢語教學只是一種語言教學,教學內容就是語言。一些教師和學生認為古代文學這門課離現實太過遙遠,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用途不大。這恰恰是忽視了文學與語言的必然聯系,忽視了文學是語言載體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其實語言和文學是彼此關照的。尤其是古典文學,它不僅包含著文學意味,又不失中國古文明文化和經典語詞。
2·教學時數的縮減導致古代文學教學流于條框的闡釋經過幾輪的教改,一般院校的古代文學課均降到200課時左右,甚至更少。于是,為了保證古代文學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只能停留在對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的簡單勾勒。教師講授的主要是《古代文學史》,而與之配套的《歷代文學作品選》則很少有時間顧及,即使對部分作品進行分析,也只能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很少有時間對具體作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分析和闡釋。另外,課堂上教師為了節省時間也總是把結論性的東西以最簡潔的方式交代給學生,至于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來對作品進行更多的剖析和理解只會使已經很緊張的課時變得更加緊張。正因為如此,學生在課后很少關照古代文學,考試的時候,也只是提前幾天苦背,在考場再一股腦地全部交給老師。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很少有機會得到訓練和提升。
3·少數民族文學的缺失導致古代文學教學的單一性使用最多的文學史教材有四部:第一部是游國恩等人編寫的《中國文學史》(1964),這部文學史目前是受批評最厲害的一部教材。第二部是章培恒、駱玉明編撰的《中國文學史》(1996),但教材內容偏重“心理”或“人性”。第三部是郭預衡主編的《中國文學史》(1998),但疏誤不少。第四部是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1999),這是一部現在使用較多的一部教材,包容性較強,吸收了大量較新的研究成果,但也因此出現了明顯的拼合、觀點重復和論證混亂等現象。該文學史試圖把具體細節和對整體的理解與把握聯系在一起,而整體的復雜性總是使簡單的概括顯出不足。另外,《中國文學史》從其涵蓋的范圍來看,應該是指整個中國(包括少數民族)在鴉片戰爭之前的文學流派、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的綜合。而已使用過的四部教材無一例外的都只有漢族文學,對少數民族的文學很少提及。其實,少數民族并非沒有藝術水平比較高的文學作品,比如《格薩爾王傳》等等。中國文學多樣性的特點除文體的多樣性外,更主要的應該體現在民族的多樣性上。各少數民族的文學對文學史上所強調的主流文學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而少數民族的文學創作以其特殊的民族風格和氣質展示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標準,豐富了華夏文學寶庫。在教學中如果加入少數民族文學教學,只能使課時更加緊張;如果不加入,少數民族文學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創作技巧以及所蘊含的民族個性就會悄然流逝。
二、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文學課程的教改設想
談古代文學教學
中國古代文學課是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的專業基礎課,跨度大,課時多,從先秦到近代,歷時千年,內涵豐厚,包括文學史和作品選兩大塊。通過對中國古代文學中作家、作品的介紹、分析、品評,以及對文學規律的展示,使學生了解古代文學的發展狀況,獲得相關的基礎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的閱讀鑒賞、分析評價能力,提升其人文素養。
一、備課求深,授課以精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50分鐘的課堂,需要課下多天的準備。教師備課要有深度、廣度,即將文本讀厚,發現、挖掘文本中深蘊的信息,授課時得以厚積薄發。例如,《詩經·豳風·七月》表面看僅是描寫周代早期的農業生產情況,敘述“農夫”一年中所從事的農業勞動,反映當時的生產關系和人民的艱苦生活。全詩八十八句,是《國風》中最長的一篇。教師備課時會發現,此篇詩作不僅僅是農事詩,而且內涵廣博,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信息點密集。其中鳥獸草木蟲魚等自然界名物,衣食居住勞作等生活的名物,官制車服、禮樂祭祀等典章制度的反映等,名目繁多。天文星宿如:“火”,衣物如“衣、褐、裳、裘”,農具如“耜”,工具如“斧、戕、绹、索”,獸名有“狐、貉、鼠”,鳥名有“鸧鹒”,昆蟲有“蜩、莎雞、蟋蟀”,植物有“桑、郁、茅”,農作物有“葵、菽、棗、稻、瓜、禾、麻、麥”等,建筑物有“向、場、圃、公堂”等,祭祀有“獻羔、祭韭”,器皿有“兕斛”。此外,文中的“七月流火,九月的授衣。”句中“授衣”的內涵,不能如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簡單地傳授予學生“以物予人”之意,而應大量查閱資料,從《毛傳》、《睡虎地秦簡》,以及遼寧大學張震澤先生曾引用的《金布律》中,都足以證明古代有授衣制度的存在。又如《七月》詩第二章末“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內涵也并非如作品選中注釋曰:“采桑女心里傷悲,害怕自己被公子們擄去。”的釋義,若教師認真研讀《毛詩傳箋》、《公羊傳·莊公十九年》、《儀禮·士昏禮》,以及方玉潤的《詩經原始》中《七月篇》“集釋”的解釋即可提煉出深層的意蘊,“殆及公子同歸”實則表明,從西周開始,既有媵妾制的存在。通過備課中的深入思考,教師將文本解讀透徹,這樣,傳達給學生的并非僅是一首農事詩,而是名物繁多,文化制度包蘊豐厚的,既有文學因素,又有歷史文化底蘊的一篇文章。從而以點帶面,由《詩經》中《七月》的學習,帶動對整個先秦文學文史哲不分家,文學尚未獨立的總體特征的理解。因此,教師只有課下四面出擊,各有所得,長期涵泳,深入體悟,睿智地思考,開掘古代文學的價值,授課中才能把古典文學的精華授予學生,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鑒賞涵泳,美在其中
古代文學內涵深刻,題材豐富,情感復雜,形式多樣,師生在鑒賞時,涵泳其深味,發掘其審美意蘊,從而提高對作品的理解,鑒賞能力。中國古代文學各段中都有作家的情感美,作品的語言美,風格美等,所有這些精彩紛呈的美,為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提供了富于彈性的能源。比如先秦文學中,孟子的論辯藝術,莊子的詼詭譎怪,《詩經》的現實美,《離騷》的浪漫美,可與日月爭光的屈原的人格美等;漢魏六朝段中,曹公的古直,阮籍的隱晦曲折,陶潛的一片神行,謝靈運詩句的雕刻繪畫之美等;唐代文學中,王維詩中的詩意美,繪畫美,音樂美,李白醉態思維的美,“清水出芙蓉”的語言美,杜甫的律詩精嚴之美,憂國憂民的情感美,韓愈散文的氣勢美,柳宗元山水游記的清冷幽邃之美等;宋代文學中,秦觀詞的婉約美,蘇軾詞的豪放美,曠達美,辛棄疾詞用典的含蓄美,剛腸似火,色貌如花的豪婉相濟之美等。此外,唐詩整體性的“風神情韻”之美,宋詩“筋骨思理”取勝的理致之美都讓我們陶醉其中,涵泳咀嚼,韻味久在。通過師生對古代文學作品的欣賞、品味,使整個教學成為靜態和動態的和諧統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學習中體味到無窮的美感,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提高了能力,亦豐富了知識,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理想效果,將美感內化,最終提高學生的審美創造力。
古代文學教學革新構思
在高校中文系中,古代文學是基礎性的主干課程,它具有傳承性。古代文學是我國民族文學的燦爛遺產,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肩負著傳承文化的重要任務和使命。因此,對于高校中文系的學生而言,掌握文學史知識并且學會如何鑒賞文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知識經濟的發展以及功利主義思潮等影響,高校的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但是,古代文學在現代的高校教育中正在“邊緣化”,所以,作為高校為了加強學科的建設以及人文學科的影響力,應該加大對教學改革力度,從根本上扭轉現階段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現狀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學教育現狀分析在經濟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趨于實用性和多樣性,而作為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古代文學面臨著壓縮學時的困境,從教學內容上來說,對這門課大多是從重點詞、句的解讀的教授,其并沒有注重對其內在的文化內涵進行理解性教學;從教學手段來說,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記相結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學擴招,學生的基礎下降,這就造成了高校學生專業課學習的不合格。簡單枯燥的教學方法也使很多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生反而追求一些對自己具有實用價值的英語等級考試和計算機等級考試。
2.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隨著大學生價值觀的發展變化,許多大學生都沒有看完四大名著,學生對于古代文學的學習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并不是為了獲得文學修養,學生甚至認為學習古代文學沒有前途,因而對其的學習熱情也不高。這樣的教學顯然不利于學科體系建設,因此對高校古代文學教育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改革構想與實踐
1.改革教學方法高校古代文學教育方法上應該突破單一的教學模式而將現代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交叉融合,優化組合教學方法。古代文學的教學內容復雜且涉及面廣,這也就要求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各種途徑使學生具有文學基本功。比如要求學生誦讀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韻美,體會作家的風格特征。教學實踐表明,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古代文學課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它還是存在著信息獲取量小的特點,沒有注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使古代文學的學習成為死記硬背,為了避免這樣的后果,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介入,這樣能夠從視覺、聽覺和觸覺各個方面使學生進行信息接收,這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綜述
中國古代文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祖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積淀,為后人蘊蓄了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在高等學校,中國古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最重要的主干課程之一,是傳統的基礎學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學好其它各門課程的基礎,它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乃至整個社會科學領域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傳統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側重于理順文學史的發展線索,側重于對文學作品思想內容及其藝術特點的掌握,教學中僅僅滿足于局部知識的傳授,未能高屋建瓴地宏觀地對待文學遺產。這樣,勢必會挫傷學生學習古代文學課程的積極性,影響教學質量。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重新把握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實質,總結古代文學的教學特點,探索適合古代文學的教學方法,已成了學界同仁共同面臨的課題。古代文學學科的教學目的,應該是知識與能力兼顧,重在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認識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演變與審美特征,提高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能力與審美感受能力,在潛移默化的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成為知識基礎雄厚、能力素質良好的新型人才。對于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的改革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更新觀念,增強古代文學教學的現代意識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大潮的沖擊與現代西方思潮的涌入,中國古代文學這一古老的學科日受冷落,古典文學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度有所動搖,部分學生產生了古典已成過去,沒有必要再鉆故紙堆的想法,厭學的情緒有所增強,這不能不引起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者的深思。而在反思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少有識之士都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觀念的落后和教學方法的陳舊,是導致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滑坡的重要原因;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只有站在歷史的高度,更新觀念,增強古代文學教學的現代意識,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出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興趣。古代文學這一學科其內容凝聚著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其知識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封閉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變動性。說它穩定、封閉,是因為古代文學的基本框架、基本體系是已經成型了的。說它變化、開放,是因為對古代文學的詮釋都會有那個時代的影子,因此,在挖掘古代文學課程中精華的同時,運用現代意識對古代文學進行詮釋就成為本學科課程的主要內容。古典文學教學內容的重點在于通過對古代作家作品的閱讀,把握文學發展的進程。早在戰國時代,《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論世”的批評原則,指出與古人對話不僅要“頌其詩,讀其書”還要“知其人”“論其世”。然而古代作家生活的年代距離現代已經相當遙遠,古人的思想觀念、處世原則、文體形式甚至語言習慣都與當今現實生活存在著相當的距離,因此我們與古人對話的障礙不僅僅是文字上的。
在教學中找到一些至今也仍有現實意義的話題切入,不失為消除障礙,進而激發學生興趣的途徑。例如講授《離騷》以及先秦諸子散文,就可以把表現在屈原、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莊子身上各有側重的那種對國家、民族的強烈責任感,對現實的積極參與意識,以天下為己任的豪邁氣概,憂世與憤世精神凸現出來,而這些正是當代知識分子依然承襲著的美德。可見知識分子階層與它誕生時期的春秋戰國時代的士階層之間有著割不斷的血脈聯系。當今知識分子的許多優秀品質,正是士階層某些特質的延續。這樣便拉近了古代與現代的距離。學生會理出從屈原的“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到杜甫的“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東林黨人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樣一條一脈相承的紅線,從而理解了古人對“士”的種種解釋,如“士,事也”,“凡能事其事者曰士”,“通古今,辨然否,謂之士”等等;也更加深切地認識到弘揚古代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在當今振興國家與民族大業中的現實意義。在講述古代文學作品時,要著重于對作品的現代闡釋,發掘其民主性的精華和藝術上的創造性成就,突出對于現實和未來具有重要意義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能運用現代意識觀照古代文學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例如《老子》有云:“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我們不能只認為它是玄而又玄的玄學,其實這里含有宇宙形成的科學。試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世界科學報告〉摘要》中這樣一段話:“(宇宙)大爆炸以前是什么樣子?嚴格地說,什么也沒有,就連空間或時間也沒有。”這段話的意思與兩千多年前的老子的認識竟有著驚人的相似!這正說明我國先哲的高度思辨的偉大成就。《詩經》中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人這種提倡、崇尚、高度重視創新的思想正是推動我們中華民族進步和發展的動力。對此我們都要用現代意識加以闡發。一部中國古代文學史,其實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一種新的文學體裁的誕生、新的文學觀念的形成、新的文學思潮的出現,無不包含著創新意識和創造活動。我們也要把古代文學教學視為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它的作用不僅在于闡明作者和作品原來怎么樣,更在于闡明文本及各種文學現象對我們有什么意義,或者說,通過教師運用現代意識,創造性的闡釋、激活作品,使之與現實世界發生意義聯系,并轉換成一種精神滋養。這樣,古代文學教學也就成為一個創造性過程,一個審美過程。例如,蘇軾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傳統的解釋是表達了蘇軾思想的苦悶,反映了它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這個說法自有其道理,但僅僅這樣理解顯然是不夠的。有一位老師通過對此詞的深入鉆研,聯系現實的人生體驗,在講課時著重分析了它的動人之處:一是揭示了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生哲理:人生的缺陷是絕對的,我們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無缺,只能在絕對的缺陷中尋求相對的完滿;二是蘇軾以博大的胸懷對人們發出的深情的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因為人生的缺陷難以避免,人與人之間更需要互相關懷和撫慰。因此蘇軾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終撥動著人們的心弦。由于教師注意用現代意識對古代作品作合乎情理的闡釋,激活了作品的內在價值,拉近了古代作品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從而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共鳴,取得了育化心靈的效果。可以說這是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所追求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文史結合,加大與歷史學科的橫向聯系
播音專業古代文學教改
古代文學是大學里最為典型的傳統學科,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程,但當前很多高校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古代文學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課時卻相對有限;教材不實用,難度大,不能精益求精;學生不讀原著,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興趣銳減;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刻板,考核方式傳統、呆滯等。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屬應用型的本科專業,需要培養的人才是“應用型人才”,教師在古代文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立足專業特點、時代特點,明確教學目的,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采用多種手段,改革完善教學方法,才能走出教學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明確教學目的,更新教學觀念
教學目的是我們預期在教學過程結束時所要達到的效果,它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統貫全局的作用,只有目的定位準確,我們方能把握好總體方向,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都必須以適應學生將來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從近年來筆者所在學校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他們畢業后多數在電臺、電視臺、編輯出版社或其他網絡媒體從事主持、記者、編輯等不同類型的工作,他們經常反饋,良好的專業素質是能夠勝任本職工作的基本條件,其中包括開闊的視野、良好的人文素養、嚴密的思維邏輯及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創作能力等等。基于專業能力培養的需求,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古代文學教學目的首先應該定位為“知識的累積、思維的訓練、能力的培養”,配合專業課程教學,努力打造適合時展的專業人才。
二、調整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
當前很多高校都存在這樣一種普遍現象:很多老師不愿意擔任藝術類學生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認為學生課堂紀律差,上課遲到、曠課現象嚴重,學習熱情不高,教學質量無法保障。其實陷入這種困境不能只在學生身上找原因,為人師者應該在自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多做思考。“因材施教”從古至今都是教學致勝的法寶,但有的老師不能立足專業特點、時代特點,不能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就很難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更談不上讓他們獲得最佳的發展。筆者以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古代文學教學不能像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教學一樣以文學史為主,需文史結合,更要以文為主,讓學生回歸文本閱讀,在文本的字里行間去思考人生,體驗萬千情感,經歷世事滄桑。這不僅要求我們的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做到“入乎其內”,即正確把握和傳達古代文學的真實信息,有意識地把作品還原到當時的歷史和社會,讓學生感同身受作者和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同時還要做到“出乎其外”,激活作品,貼近當下,用今天的眼光給予審視和評價,以創造性的解讀讓學生理解古典作品的當代意義,深刻感受到經過時代的大浪淘沙后,這些經典作品還能對自身的價值、思想、情感建構有重要的意義,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
三、改革完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