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強市范文10篇

時間:2024-01-31 17:49: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工業強市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工業強市

工業強市晚會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觀眾朋友們:

今晚,我們歡聚一堂,在這里舉辦市“工業強市”納涼晚會,我代表市經貿委向參加晚會的各位來賓、各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在投資興業的各位企業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年是我市打造工業強市的提升之年,也是我市加快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去年以來,我市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的決定》和《市優秀企業和優秀經營者評選表彰辦法》,強化市領導聯系重點企業和項目制度,落實各項扶持企業政策,大力開展工業經濟提升年活動。各級、各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強力招商引資,培育主導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園區建設,搭建融資平臺,扶持重點企業,抓重點項目建設,市工業經濟整體實力得到明顯提升。年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工業用電量的增幅均居滁州市第一位,利用外資在滁州市位居第一、在全省處于前列。

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全面啟動實施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開展“五大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工業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快車道。1-6月份,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產值19.6億元,同比增長71.9%,實現工業增加值5.1億元,同比增長57%;規模企業凈增16家,總數達90家;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2億元,增長45.5%(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8億元,增長38.7%,增幅居滁州市第一),技術改造投資完成3.62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億元,同比增長18.7%;進出口總額為866萬美元,同比增長25.6%。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農副產品深加工、機械電子、礦產品深加工、日用化工、新型材料、服裝玩具六大主導產業;工業園區面積已達10平方公里,投產企業42家,在建企業41,簽約企業32家;在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上,澗溪凹凸棒粘土加工、明西礦產加工、橋頭糧油加工、張八嶺鑄造加工等特色鄉鎮集中區已經初具雛形;三友電子二期、高盛材料科技等一批大項目開工建設,欖菊日化一期、屹洲銅業、滁州潤海一期工程等一批大項目竣工投產。

年是加快推進工業強市戰略、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態勢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實現“”計劃目標的重要一年。我們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高揚工業強市主旋律,圍繞“135”追趕跨越和“追盱眙、增兩倍、爭上游”目標,大力開展“工業經濟大突破行動”,進一步擴張經濟總量、壯大主導產業、推動產業升級、突破發展瓶頸,促進工業經濟追趕跨越發展。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同心同德,扎實苦干,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奮力開創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新局面!不斷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成就!

最后,祝晚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觀眾工作順利、幸福安康!

查看全文

市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黨的十七大昨天開幕,總書記的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給我國今后發展指明了方向,解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市政府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目的是進一步統一思想,鼓舞干勁,加大力度,推動工業強市戰略。剛才,大家參觀了禹城的現場,聽取了禹城市政府、德城區政府和永鋒、古貝春兩家企業圍繞做大做強和節能降耗的發言,我感覺很受啟發和鼓舞,大家要認真學習借鑒。月明主任通報了前三季度全市工業運行情況,肯定了成績,提出了問題,實事求是。總的看,今年以來,我市工業經濟出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工業強市”戰略,之后又出臺了《關于培植骨干企業和優勢產業的意見》、《關于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意見》等文件,目標更明確,措施更有力;開展了以工業為主體的“南融北接”、江浙兩省六市考察等多項重大活動;召開了規模大、規格高、內容實的“7.31”大會;實行了市級領導聯系包扶骨干企業制度;今年的德洽會,所有活動安排都以企業為主運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大家應該清楚地看得,市委、市政府的整個工作重點是十分明確的,就是緊緊圍繞增加財源來布局、謀劃、運籌,這就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把工作重點放在了抓財源建設上,也是放在了抓工業上。對這一點,全市上下、方方面面對市委、市政府的這一決策表示了高度認可和贊同,并對全市的工業發展給予了很大關注和支持,已初步形成了人人關心工業、人人支持工業的良好環境。

二是成功破解了一些難題。市直各部門和各金融單位圍繞“工業強市”戰略調整工作思路和重點,增強了服務工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想方設法破解各種難題和瓶頸制約。雖然國家宏觀環境趨緊,但是,我市發展工業的小氣候逐步升溫。尤其是各金融單位,在支持工業發展,增加信貸規模的同時,先后成功化解了幾個大企業的金融風險,貢獻大,成效好。

三是企業加快發展的熱情空前高漲。全市企業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大上工業、上大工業的號召,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上新項目、搬遷擴建、對外合作、拓展國外市場等,呈現出多年來少有的高昂發展激情和勢頭。現在看,我們確定的主要工業發展目標,包括市屬工業“四年翻番”目標、50家骨干財源企業梯隊發展目標等等,都有希望提前實現。恒升、永鋒、恒源等一批百億元企業有望形成,群山無峰的局面近年內將得以改變,*工業將進入一個快速膨脹、加速發展的新時期。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現在這種良好的局面,還僅僅是個開始,我們固有的經濟總量小、結構不合理、經營效益差、財政貢獻低等問題仍然很突出,尤其是在發展速度方面,面臨著相當大的壓力。從1-9月份的各項指標看,在西部幾個市,我市在發展上表現出幾點不合諧現象:一是區位最優越,但發展最慢。幾項大的指標的增幅我們都在全省排后幾位,有的是末位。二是我們多年叫響“超常發展,跨越前進”的口號,卻被別人超過了。我市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0.5%,低于全省平均增幅近4個百分點,全省倒數第一,泰安、濱州、菏澤增幅都在30%以上,聊城是25.2%;在總量上,聊城、菏澤歷史上第一次超過了*,分別比我們多5000萬元、9000萬元,和泰安、濱州的差距則在進一步拉大,泰安比我們多19.4億元,濱州比我們多10.2億元,總量除比日照、萊蕪多之外,排在倒數第三。三是我們GDP最高,但財力最小。我市地方財政收占GDP的比重只有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個百分點,比全省占比最高的低個百分點。四是我們規模以上企業最多,但實力最小。目前我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453家,比泰安、濱州、聊城、菏澤都多出1000多家,但沒有一家百億企業。從產業上講,無論是六大支柱產業,還是四大新興產業,每個產業都還沒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規模,更談不上集群效應。就規模最大的農產品深加工業來說,共有536家企業,僅占總數的21%,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三項主要指標占總量的比重分別只有19.5%、18.5%、17.3%;而規模最小的新能源產業,只有12家企業,僅占總數的0.37%,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三項主要指標占總量的比重分別只有1.4%、0.9%、0.9%,目前還根本算不上產業。五是我們的名牌、品牌數量居全省上游水平,但企業效益與其他市同水平企業差距很大。

查看全文

項目立市打造工業強市戰術報告

提升產業特色。首先是要抓“原創”把產品質量搞上去,實施品牌戰略。把品牌數量積起來。要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要幫助企業關注科技場,捕捉科技信息,主動積極尋找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合作伙伴,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要鼓勵企業主動靠大投強,以特色創優勢,以優勢創品牌。其次要抓“整合”利用已有的特色品牌資源,實行品牌擴張,發揮品牌價值倍增作用和行業帶動效應。第三要抓宣傳和服務,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場占有率。第四要抓獎勵,對拿到省以上知名品牌的企業要分層次給予重獎。同時,要引進和培養一支高技能的人才隊伍,積極實施“名企、名牌、名人”工程,不斷提高企業的對外影響力和品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產業特色的不斷提升。

市大力實施“項目立市、工業強市”戰略,這些年來。立足本地資源和產業特色,突出抓好工業園區建設,營造優良政策環境,積極招商引資和激活民間資本,工業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經濟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民營企業已成為市域工業經濟的發展主體。從2000年起,現狀:民營企業迅速崛起。該市大力推進“國退民進”兩個置換”產權多元化”等改革措施。2003年底,全市工業企業改革基本完成,國有、集體企業全部退出市域經濟舞臺,取而代之的一批民營企業和產權清晰的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的蓬勃生機全面激發了市域工業經濟的發展活力,市域工業經濟駛入了快速發展期。目前全市共有規模工業企業43家,工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由2000年的17%增加到37%規模工業實現的產值由2000年的5.48億元增加到13.4億元。全市工業稅收由2000年的980萬元增加到3000萬元,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0%增加到44.4%

該市著力抓好太子廟生物醫藥園、蔣家咀棉麻紡織工業園、城關鎮楊木及食品加工工業園的建設,工業園區已成為市域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近三年來。培育了棉麻紡織、食品加工、黑楊加工、生物醫藥、汽車制造及新材料、精細化工六大市域支柱產業。從入園企業戶數來看,三大園區規模企業戶數較3年前增加了一倍。2000年三個園區僅有規模企業18家,目前已達36家。從園區工業產值看,三大園區規模企業產值是3年前的近三倍。2000年末三個園區規模企業產值不足3個億,今年可達8.5億元。目前三大園區規模工業實現的現價總產值占全市規模工業的90%從入庫稅收來看,三大園區規模企業入庫稅收較3年前翻了三倍。2000年末三個園區規模企業入庫稅收只有500萬元,今年將達1500萬元。從園區工業投入來看,三大園區近3年新增項目投入5億元,前20年工業投入總和的1.3倍。

其中規模企業26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成為市域經濟的主要特色。目前全市擁有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239家。出口規模企業5家。2003年全市產值過1000萬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7家,其中產值過5000萬元的2家,產值過億元的2家。榮祺牌”茭頭、紅菱牌”水生蔬菜、福景牌”木制品等成為場上的知名品牌。黑楊加工產業發達,全市楊樹面積達50萬畝,目前全國最大的黑楊生產基地市,并獲得了中國黑楊之鄉”美譽。苧麻加工業已與全國20家大型紡織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產品遠銷安徽、廣東、上海等10多個省,并出口西歐、北美、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去年苧麻產品出貨值1320萬元,出口創匯150萬美元,特色產業規模集群效應初步形成。

把投資商請進來;創造優良環境,良好的政策環境成為市域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制定優惠政策。讓投資商留下來;提供優質服務,使投資商富起來”已成為全市招商引資、發展市域工業經濟的共識。主要的政策有:一是引導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出臺了加快工業發展的決定》扶持、指導規模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見》優化經濟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等政策文件。二是鼓勵企業發展的獎勵政策。全市設立了納稅大戶獎、企業上臺階獎和創品牌獎,重獎對工業發展有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主。2003年市政府財源建設獎勵支出200多萬元。同時,給予民營企業主相應的待遇,積極推選他擔任省、市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并在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上重點宣傳推介,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保護企業發展的服務政策。全市實行了市級領導聯點企業、一站式”審批、重點企業掛牌保護、經濟環境“黃牌警告”等政策制度,打造誠信政府,強化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為民營工業的發展保駕護航。通過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全市工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對投資者吸引力不斷增強,4年來,全市引進投資300萬元以上項目52個,投資額5.3億元。

查看全文

三大工程推進工業強市講話稿

今天上午書記做了重要講話,提出了總的工作思路,為我們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各鎮處、各部門也相繼做了表態發言,講的比較誠懇,聽了很受啟發,希望大家會后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共同把我們今年的經濟工作做好。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就今年的經濟工作重點,講幾點意見。

一、以“三大工程”為支撐,全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

工業是區域經濟的命脈,也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要把工業作為“一號工程”,堅持“工業強市”發展戰略不動搖,通過調結構、抓項目、育骨干、降能耗,促進整個經濟快速協調發展。首先要加快調整工業內部結構。當前我市經濟發展正處在爬坡階段,面臨的最大制約就是工業的支撐力不強,行業結構、產品結構不合理。因此,要繼續按照膨脹提升食品行業,重點突破機械、化工行業,大力發展新興行業的思路,集中優勢資源,拉長產業鏈條,壯大產品集群,促進食品、機械、化工三大支柱行業的快速發展,不斷提高工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到年底,食品、機械、化工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的比重要由年的55:22:8調整到56:22:12;三大行業要實現銷售收入441億元,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90%以上。食品行業,要繼續實施“6221”工程,加快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調理食品、有機食品、保健食品和FD食品,堅持國外、國內兩個市場并重,不斷完善銷售網絡,擴大國內市場的銷售比重。

國外市場,要在鞏固市場的同時,加大開發、市場的力度,逐步改變國外市場單一的狀況。要不斷加強標準化體系建設,積極實施規范化管理和生產,抓好資質認證,全面提升食品行業的質量和水平。機械行業,要繼續實施“3210”工程,努力實現三個突破。整車整機要加快“三車兩機”的培育和膨脹,年內重點抓好重卡的新廠區建設,XX重工的旋挖鉆機、小型挖掘機等新產品的批量生產,舒馳客車的增資擴股和對外出口,XX歐Ш發動機試制和批量生產,XX大中拖的達產和登陸國家目錄等重點工作。促進國內銷售。加快80—120馬力拖拉機的開發,實現向等批量出口,年內生產大中拖3000輛。以擴大配套半徑為重點,推動零部件加工突破,逐步實現零部件由農機配套向汽車、工程機械配套,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方向轉變。

努力實現配套多元化。打破配套半徑制約,立足市內配套,面向市外和國外配套市場,加快設備更新改造,抓好活塞、鋁質缸蓋、散熱器、氣門座、大拖覆蓋件等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增加一汽等重點企業的配套份額,擴大對等地的出口比重,努力實現配套多元化,年內新增零部件企業10戶。加快零部件由農機配套向汽車、工程機械配套,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方向轉變,面向市外和國外配套市場,加快設備更新改造,擴大對等地的出口比重,努力推動零部件加工突破。化工行業,要繼續實施“3361”工程,加快推進TDI“一擴二”和金和化工擴產,年內巨力大顆粒尿素等項目要完工投產,中鑫東泰產品實現批量出口。

加快對骨干企業的提升改造,進一步膨脹規模總量。要以醫藥中間體、上下游產品的開發為重點,積極引進建設新項目,拉長產業鏈條。要積極發展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整合提高服裝行業,改造升級建材、輕工等行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重點抓好無堿玻璃纖維、生物柴油、環保節能木結構樓、真空鍍塑、橡膠布等項目,全面優化我市工業結構。其次要堅定不移的實施項目經濟。各級各部門都要進一步強化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就是抓財源的觀念,深入開展好項目推進年活動,確保年內落實重點項目200個,總投資達到120億元。一要加快項目引進步伐。對食品行業要發揮現有合資企業較多的優勢,積極開展以商招商,形成以貿招商、以商促貿的良性發展格局。機械行業整車整機要立足于國內招商,與一汽、吉奧等國內知名的汽車生產廠家在合資合作上取得實質性進展。零部件主要圍繞三車兩機引進外地2—3家配套企業,加速推進汽車零部件基地建設。化工行業要以TDI等大企業為依托,在引進上下游產業鏈企業上實現破題。同時要重點抓好生物多糖多肽、汽車零部件加工等38個過1000萬元項目的簽約落地,年內爭取引進投資過億元項目10個,其中過5億元的項目2個;實現利用外資1.41億美元。

查看全文

書記在工業強市推進會發言

同志們:

這次全市工業強市推進大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和市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全市工業發展任務。為了開好這次會議,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臺推進工業跨越式發展兩個意見和六個方案的基礎上,最近又研究制定了推進工業轉型跨越發展若干政策和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促進工業轉型跨越的政策措施。年前,馬書記專門聽取了會議籌備情況的匯報,對會議組織的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對全市工業發展作了重要批示,大家一定要領會精神實質,抓好貫徹落實。剛才,副市長總結了去年全市工業發展情況,對今年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增強加快工業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在年前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省上明確今年全省經濟增速平均要達到13%以上,特別強調東、西兩翼經濟增速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以上。是“西翼”的核心,按照省上要求,增速要達到17%以上。在省政府第八次全體會議上,省上與我市簽訂了目標責任書,確定今年我市第二產業增速是22%,居全省之首。前天,省委書記在調研時,給提出了三點希望,其中第一點希望就是強化擔當意識,要求我們在轉型跨越上挑大梁,在開發開放上做標桿,在富民興隴上走前列,特別要求的發展速度要更快一點,無論轉型還是跨越,無論速度還是效益,都要在全省擔當重任,這對我們來講既是壓力,更是動力,可以說對我們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做強第二產業,這是完全符合省委領導要求和現階段發展實際的重大決策。做強二產,提升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扭住工業發展不放松。從目前我市工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來看,我們有自身的基礎和優勢,但差距和不足明顯,潛力和機遇同在,總體上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

一是從發展進程看,我市已進入工業化中期后半階段,但總量和規模較小,加快工業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而繁重。國內外發展實踐表明,工業是現代經濟增長的主體,無工不富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和落后地區追趕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的共識。通過多年的發展,我市工業化水平大幅提高,已實現由傳統農業經濟向現代工業經濟的轉變,“十一五”時期,共建成投資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300多個,投資總額780億元,產能規模迅速擴大,2011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10億元,位居全省第三,人均工業增加值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非農就業比重和城鎮化率均超過50%,領先全省工業化水平約35個百分點,這個比例標志著我市已進入工業化中期的后半階段。但工業基礎還不牢固,特別是過度依賴資源開發和投資拉動,自主創新能力和內生增長動力不強,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只有20.3%,低于全省35.7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比重不到10%,資本產出率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51.3%,這說明我市工業發展的基礎依然薄弱。因此,我們要以更大的魄力、更高的要求,加快推進新興產業培育、傳統產業改造、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盡快把工業打造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是從發展現狀看,我市工業的主導地位已經確立,但粗放型特征明顯,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工業是強市之基、富民之業、和諧之本,是實現跨越崛起的重要保證。近年來,我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4.8%提高到2011年的43.8%,高于全省2.3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石油化工、電力能源、有色冶金、建筑建材、裝備制造等支柱產業發展壯大,占到規模以上工業的76.5%,特別是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快速崛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確立了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但客觀地講,我市工業結構層次較低,加工制造業發展落后,整體帶動效應不強,突出表現是輕工業輕,重工業重,輕工業僅占工業比重的10.5%,其中農產品加工業占90%,加工增值率不足50%,比全國低10.3個百分點;重工業比重高達89.5%,大多為采掘業和能源、原材料工業。近年來,在風光電產業的帶動下,新能源裝備制造業雖然有了較快發展,但主要為設備組裝工業,缺乏核心技術、配套產業和產業集群的支撐,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不足15%,特別是農礦資源和風光電能優勢未能轉化為經濟優勢,工業效益水平低下,成本利潤率只有3.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改變這種重型化、粗放型、低效率的工業結構,根本出路就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集約綜合利用資源,這既是跨越轉型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們發展的潛力所在。

查看全文

工業強市建設工作計劃

建設和諧社會,年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加強民生工作。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今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工作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財政總收入實現8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2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13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30元,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低于上年實際漲幅,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按照上述目標任務要求,今年政府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科技城建設開創新局面

完善科技城體制機制。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中國()科技城建設的意見》,推進科技城體制、機制、政策和評價“四大創新”。完善工作平臺和運行機制,全面落實省政府授予的19項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強力推進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年內掛牌運營,確保50%以上的資金用于科技城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加快園區管理體制調整,引導產業向園區集聚,建設專業化產業園區。確保科技城生產總值增長30%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40%以上,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50%以上。

建設五大支撐平臺。設立科技城軍轉民及科技成果孵化轉化資金,以科技城孵化中心、省軍轉民技術轉移基地、西科大國家大學科技園等為載體,加強綜合和專業孵化器建設,建設科技成果孵化平臺。以企業為主體,以省內外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為支撐,以中科院電子設計自動化中心為載體,建設利益共享、政策引導支持的產學研對接平臺。以國家軍轉民科技園、中物院民品生產基地、29基地軍民共建共享試驗基地等為載體,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設立軍轉民創業和科技項目孵化風險投資機構,以科技城產業基金為依托,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投融資平臺。聘請“兩院院士”等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組建科技城顧問團,以各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交流培訓機構為載體,搭建人才支撐平臺。

促進軍民結合成果轉化。加大人才和信息交流力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快推進院地、軍地合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加快建設以利益為聯結的軍工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激勵機制,支持軍工科研單位以技術入股等形式,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以軍民結合為重點,圍繞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積極開展聯合攻關,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積極爭取“委省共建”軍民結合產業項目來綿發展。加快建設國家軍轉民科技園、中物院技術轉移中心、29基地空氣動力學國家實驗室,引導在綿國防科研院所的軍轉民項目加快轉化步伐。

查看全文

建設工業強市交流材料

發展市域經濟,工業是支撐,項目是關鍵。年,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兩市一極”目標,抓住工業經濟這一龍頭不動搖,全力以赴抓招商,壯大市場主體規模,真心實意扶企業,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市域經濟保持了增長較快、質量提升、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33億元,同比增長18%;規模工業總產值175.9億元,增長28.7%;財政總收入8.89億元,增長19.5%;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69億元,增長2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1.2億元,增長31.3%。

一、堅持工業主導發展,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一是抓產業,發展集群經濟。制定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市域經濟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全面推行“支柱產業工作法”,加大政策、項目、資金支持力度,強化產業配套,延伸產業鏈條,著力壯大食品釀造、化工、紡織、機械電子四大支柱產業。年,四大支柱產業聚集規模企業113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50.19億元,增長26.7%,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85.4%。繼酒業產業集群之后,奧美醫用紡織產業集群被列為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目前,“引項目—興集群—建基地”的發展格局正在逐漸形成。

二是抓骨干,做大市場主體。大力實施“優強企業倍增工程”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對酒業等7家優強企業和今貝飲品等25家成長型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實行“直通車”服務,強化政策引導和要素傾斜,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年,全市規模工業產值過億元企業27家,稅收過1000萬元企業7家,其中過億元企業1家。酒業與維維集團成功進行戰略合作,酒業集團實現產值41億元、稅收1.92億元,分別增長32.4%、5.72%。三寧化工步入發展快車道,投資14億元的“2030”工程建成投產,投資5億元的68萬噸磷復肥項目正在加緊建設,100萬噸二甲醚項目全面啟動,建成后年產值將突破100億元,建成全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年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22.7億元、稅收4926.75萬元,分別增長42.2%、43.44%。

三是抓創新,爭創核心競爭優勢。充分利用金融危機的倒逼效應,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鼓勵企業提檔升級,擴大出口,較好地規避了金融危機的沖擊。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引進聯合為重點,加快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年投入科技三項經費1073.5萬元,同比增長16.7%。認真實施《市質量振興和品牌經濟發展五年規劃》,每年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獎勵企業爭創名牌。堅持內培外引結合,積極培育本地品牌,大力引進知名品牌。酒業被列為國家首批“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企業、省專利技術明星企業。奧美醫用衛材先后通過了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行業專業認證和產品質量認證。目前,全市擁有中國名牌產品2個,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名牌產品13個,省著名商標9件,注冊商標365件。

二、堅持項目帶動發展,著力增強發展后勁

查看全文

團建促進工業強市調研報告

為了推進團建創新,更好地適應工業強市的要求,團組織必須建立起以工業強市為核心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團組織運行機制,創新出以吸引成員自覺參與為主的管理模式和自我發展的工作方式。“兩新”組織團建創新工作是一個探索性的工作。“兩新”組織是指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新經濟組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財務公司、房地產經紀、公證業、會計審計統計咨詢業、商業經紀與業、社會調查、其他信息咨詢服務業等新社會組織。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不斷深化,“兩新”組織發展迅猛,“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兩新”組織團的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緊迫性、現實意義的熱點話題。結合市委和團省委的有關要求,*團市委今年將在全市“兩新”組織中開展團建創新工作。

為進一步理清思路,推進我市“兩新”組織團建創新工作,我對“兩新”組織團建創新工作的相關問題進行了一些思考,現與各位同行一起探討:

一、關于開展“兩新”組織團建創新的目的和原則

通過開展“兩新”組織團建創新工作,更好地團結、凝聚“兩新”組織中的團員、青年,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和認同感、歸屬感,加強基層團組織的建設,促進“兩新”組織的發展壯大,為構建和諧*作貢獻。“兩新”組織團建創新工作要堅持“黨建帶團建”、立足“兩新”組織發展、服務青年需求”、“示范帶動、穩步推進”的原則。

二、“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應具有的六種功能

一是塑形:通過多種活動,搭建“兩新”組織與社會各界溝通的橋梁和展示的平臺,樹立“兩新”組織的良好社會形象。

查看全文

民政干部工業強市半年匯報會講話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線上半年工作向大家作個分析和匯報,并就下半年*線工作談幾點想法。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上半年的農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位市長和在座全體同志的大力支持下,*線各局緊緊圍繞“工業強市,和諧惠民”的工作主線,以“四化一保障”為抓手,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組織化生產,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平穩運行的良好態勢。平穩運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農業綜合經濟指標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業生產總值*億元,同比增*%;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元,同比增*%;農產品加工園區新增技改投入6647萬元,同比增6.6%;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億元,同比增*%,實現利潤*萬元,同比增*%。1-5月農產品自營出口*萬美元,同比增*%;向上爭取財政資金*萬元,其中到位水利補助資金*萬元。

2.農業生產平穩發展。一是主導產發業平衡展。加快現代農業新基地建設,出臺現代農業扶持政策和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管理辦法,開展茶葉、香榧、菜蔬、長毛兔等科技示范園區建設,新發展各類基地1.56萬畝,新增外拓基地*萬畝。二是農業產業化進一步推進。結合集聚區建設,全市已有*家企業獲得QS認證;開展茶葉品牌建設有關工作,舉辦“華發杯”第十屆龍井炒制茶王賽、*龍井采摘大賽;加大專業合作社建設力度,全市新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創建市級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威達糧食機械合作社的做法得到了茅臨生副省長的批示并在全省推廣。三是重點工程進展順利。中國茶葉城一期已完成投資*萬元;上俞堰壩引水工程東陽段已完成年度計劃的*%;清風樞紐建設已接近尾聲;前巖水庫、南山水庫大壩除險加固工程已經動建,*和*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昨天已通過太湖局的初設審查,4座水庫的千庫保安項目已完成*;建設清水河道*公里,完成年度計劃的*%;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已解決或改善3.2萬人的飲水條件;今年我市由財政撥出專項資金對山塘水庫開展了除險加固,上半年已完成47座病險山塘水庫的加固,這一做法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盛市長在全省強塘固房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全面完成綠化造林任務。四是抓農業安全。抓防汛準備工作,重點是分解落實工作責任、山塘水庫巡查人員及巡查責任,完善應急預案,舉行水上應急救援和預防超強臺風演練,開展防汛安全大檢查,特別是對全市中心水利員、村主任和小(二)型以上水庫巡查人員進行防汛業務巡回培訓。部署開展“綠劍”春季集中執法行動,完成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區域站前期工作;深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有效地遏制了農機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切實抓好動植物防疫、森林防火等工作,上半年沒有發生重大疫情和重大森林火災。

查看全文

落實工業強市發展戰略 加快工業發展創新步伐

突出工業強市,加快**發展,關鍵是要按照“實施千億工程、建設工業**”和“工業強市、民營富民”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加大推行力度,務必在操作層面出實招、求實效。

1、加強領導,關鍵是要集中精力。調整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點,切實把工業發展擺在整個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各級黨政領導一定要更加重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用更多的精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用更大的力度抓好項目建設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實行主職主頭主抓,安排精兵強將專抓,拿出1/3以上的時間具體抓,確保各項工作落地生根。

2、加大投入,關鍵是要突出重點。要痛下決心,加大對工業園區的投入。市本級重點支持德山開發區建設,城建資金、工業發展基金都要向項目傾斜、向產業傾斜、向園區傾斜。確保用兩年時間,全面完善德山科技工業園的各項基礎設施。各區縣(市)也要集中財力,加強園區建設。對招商引資工作,要安排專門的經費,保證必需的開支。尤其是對有合作意向的大項目,更要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確保配套建設到位。要加大對項目開發的投入,組織專門班子,優化項目包裝,增加項目儲備,切實改變目前有資金無項目、有項目無包裝、有包裝無檔次的狀況。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3、改進方法,關鍵是要建好園區。要以政府投入為主導,采用市場化的辦法,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園區基礎建設,盡快提高園區硬件建設的標準和水平。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園區興工管理機制,賦予園區更大的自主權;進一步配套落實好園區的優惠政策,增強園區吸引力;進一步健全園區服務體系,為入園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要把推進產業建設作為園區工作的重中之重,創造工業發展的集群優勢。從2006年開始,要將園區建設情況納入區縣(市)目標管理考核和工業發展考核,對成績突出的園區和個人要給予重獎。

4、狠抓落實,關鍵是要多上項目。突出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領導主要圍繞項目轉,工作主要圍繞項目干。總的目標任務是,用2—3年時間,使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去年的400家發展到600家以上,實現1萬人口擁有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3—5年時間,使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200家以上,實現5000人口擁有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要將這個指標任務分解到各區縣(市)和開發區,實行半年一調度、一年一考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