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7 19:00: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肝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肝臟儲備功能護理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06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11例肝臟疾病的患者,年齡16~75歲。其中,肝癌患者387例(合并肝硬化93例),肝內外膽管結石97例,肝血管瘤27例。ICG排泄試驗檢測顯示:493例順利測出結果,17例二次檢測才有結果,1例未出結果。
1.2檢測方法
1.2.1檢測準備正確連接DDG分析系統,打開分析儀和電腦,打開打印機,啟動數據管理軟件,正確安裝鼻探頭并予固定,正確輸入患者資料(身高、體重、血紅蛋白、ICG量、住院號碼)。
1.2.2檢測囑患者平臥,平靜呼吸,身體放松,勿咳嗽,護士消毒留針后,將抽有ICG針筒妥善連接,并抽回血,在機器出現提示音后,快速(<10s)推入ICG溶液,推液完畢后將準備好的10ml生理鹽水推入,以確保留置針管道內的ICG完全推入靜脈,然后將留置針封管,觀察DDG分析儀出現的ICG濃度趨勢圖,過6~7min后根據提示先后按下Stop鍵和Print鍵,取下鼻探頭,數據管理軟件接受信息,填寫患者相關信息后將結果打印出來。
2護理要點
精準肝臟外科現念與實踐
近年來,隨著生物醫學的不斷發展、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疾病病理特性的深刻認知以及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和計算機輔助外科技術的臨床應用,傳統粗放外科模式正在向現代精準外科模式轉變。在肝臟外科領域,精準外科理念已經引發了以現代科技與傳統外科整合應用和集成創新為特征的技術革命‘1—3|。
1精準外科理念與精準肝臟外科的內涵
精準外科是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現代科技與傳統外科融合及集成以及優化形成的低耗、高效、優質的新型外科模式和技術體系。精準外科以對病情的精確定性、定量分析和預后的準確判斷為基礎,兼顧病家心理、精神及社會狀況的綜合考量對治療方案做出個體化循證決策;繼而高精度和高效率地規劃與實施以定量化、微創化、可視化、可控化、標準化為特征的手術及圍手術期處理;旨在實現以最小創傷侵襲、最大臟器保護、最低醫療耗費、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的理想目標(簡稱4M目標)。這一全新的外科理念涵蓋以手術為核心內容的外科治療全過程。與傳統外科模式比較,精準外科一系列特征包括遵從以恢復人體結構功能完整性為核心的全維健康理念,強化循證外科決策與基于循證評價的外科技法優化、實施精確量化的標準診斷和治療流程、重視手術損傷控制和微創化外科處理、推行針對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的個體化醫療實踐、倡導現代科技與傳統外科經驗的融合并追求效益/耗費比最大化等MJ。精準外科理念在肝臟外科的演繹即精準肝臟外科。精準肝臟外科旨在追求徹底清除目標病灶的同時,確保剩余肝臟解剖結構完整和功能性肝臟體積最大化,并最大限度控制出血、減少肝臟組織損傷和全身性創傷侵襲,最終使患者獲取最佳康復效果。精準肝臟外科作為一種全新的外科理念和技術體系,是21世紀進一步提高肝膽外科疾病手術治療效果的必由之路。
2精準肝臟外科理念的技術支撐
精準肝臟外科模式是科技進步的產物和歷史發展的必然。精準肝臟外科理念必須依托現代科學技術的平臺才能轉化為具有實用價值的技術體系。隨著解剖影像技術、功能影像技術、計算機輔助外科技術、高效能外科手術器械以及微創外科技術的發展,現代外科技術呈現出定量化、微創化、可視化、可控化、個體化和標準化的發展特征。在肝膽外科相關技術領域,解剖影像和功能影像技術的發展使得外科醫生能夠在術前精確評估肝臟病變范圍、預測剩余肝臟體積及代償功能,從而確定充分、必要和安全的肝切除范圍。現代影像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結合催生了基于肝臟影像學檢查的集三維重建、幾何測量以及虛擬手術為一體的數字外科平臺,藉此可以準確分析肝內復雜管道系統的分布、走行、變異及其與病灶的毗鄰關系,為制訂精準的肝臟手術規劃提供了高效率、智能化輔助工具‘5|。控制出血、肝實質離斷和術中信息導航等外科技術的成熟、精密手術器械的發明和專科麻醉技術的進步,為實施精準肝臟手術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條件。
3精準肝臟外科理念的臨床應用
肝臟儲備功能檢測和護理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06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11例肝臟疾病的患者,年齡16~75歲。其中,肝癌患者387例(合并肝硬化93例),肝內外膽管結石97例,肝血管瘤27例。ICG排泄試驗檢測顯示:493例順利測出結果,17例二次檢測才有結果,1例未出結果。
1.2檢測方法
1.2.1檢測準備正確連接DDG分析系統,打開分析儀和電腦,打開打印機,啟動數據管理軟件,正確安裝鼻探頭并予固定,正確輸入患者資料(身高、體重、血紅蛋白、ICG量、住院號碼)。
1.2.2檢測囑患者平臥,平靜呼吸,身體放松,勿咳嗽,護士消毒留針后,將抽有ICG針筒妥善連接,并抽回血,在機器出現提示音后,快速(<10s)推入ICG溶液,推液完畢后將準備好的10ml生理鹽水推入,以確保留置針管道內的ICG完全推入靜脈,然后將留置針封管,觀察DDG分析儀出現的ICG濃度趨勢圖,過6~7min后根據提示先后按下Stop鍵和Print鍵,取下鼻探頭,數據管理軟件接受信息,填寫患者相關信息后將結果打印出來。
2護理要點
肝臟疾病免疫學診療研究論文
摘要: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而肝臟免疫學亦成了臨床醫學的重要分支。該文從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乙肝病毒以及逐步被重視的肝臟移植兩方面入手,闡述了乙肝免疫治療中的相關事項,以及肝臟移植中免疫學的重要性。
關鍵字:免疫學肝臟乙肝病毒肝臟移植
免疫學稱得上是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學科,其發展日新月異,現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廣泛滲透到其他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領域之中。而肝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目前臨床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不斷提高肝臟疾病免疫學診療的質量,可為臨床提供必要的診療指標。下面筆者就從普遍存在的乙肝病毒和肝臟移植著手,談一談對有關免疫學的認識。
一、乙肝免疫治療之相關事項
乙肝病毒在全球有將近4億的感染者,每年發生與乙肝相關的肝硬化和肝癌而導致的死亡人數在一百萬以上,其數目駭人聽聞。現階段,對乙肝病毒理想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激活足夠的免疫細胞,盡可能減少肝細胞的損傷,并能中止這種持續的感染。免疫治療前患者體內抗原與前體DC系統的親和積處于平衡改造狀態,平衡常數L1q1L2q2=K,假設從體外補給A的替代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其濃度為△X,免疫治療效果C的增加濃度為N。由于B的群體中個體的親和力呈正態分布,所以認為B數量的減小倍數等于平均親和力的減小倍數,假設C的生理流量不受影響,q1不變,那么,N=L2{1-[L1/(L1+△X)]1/2},當L1越小,由于L1q1L2q2=K,所以L2越大,并且當△X越大時,N越大。所以免疫治療要大劑量給藥,同時大劑量給藥活化勢越大,活化速度也就越大。免疫治療需先降低血液中HBV-DNA水平,所以有必要使用核苷類似物使L1減小,同時為了加速L2的增大,可能有使用免疫或血液系統興奮劑的必要。又成熟DC數量=N×發生體積,所以有靜脈給藥或者多點皮下給藥的必要。在慢性乙肝病人體內,由于存在靜息活化平衡常數,那么在抗原濃度和親和力相同的情況下,前體DC的濃度和親和力之積為定值。前體DC濃度越大,親和力越小,此時給藥的途徑的區別大大縮小。
乙肝病毒的各種抗原都對促進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作用。拉米夫定能使乙肝病毒各種抗原的表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從而能降低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乙肝病毒能通過提高腫瘤壞死因子相關的調亡誘導受體和死亡受體4的表達而增強腫瘤壞死因子相關的調亡誘導配體毒性,人肝細胞中HBV復制水平升高能增強腫瘤壞死因子相關的調亡誘導配體誘導的調亡;HBV感染時肝細胞可強表達CD95L和CD95,相互作用可引起肝細胞調亡。所以拉米夫定的使用能減少肝細胞的調亡。拉米夫定治療還能降低淋巴細胞的調亡敏感性,并且拉米夫定不會妨礙免疫系統對乙肝病毒的成功清除。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有選擇地予以護肝防纖維化治療。
依賴者肝臟損傷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本地區海洛因依賴者肝臟損傷與HCV、HBV感染關系及人群分布。方法對182例依賴者肝功能、HCV、HBV感染及相互關系進行檢測分析。結果HCV、HBV感染較普通人群明顯增高,陽性率分別為36%和30.9%。HCV、HBV重疊感染占17.6%。靜脈注射者HCV、HBV單項或重疊感染較燙吸明顯增高。常用肝功指標僅ALT和AST兩項異常。結論海洛因依賴者肝臟損傷指標以ALT和AST異常為主。嗜肝病毒感染(HCV、HBV)加重肝臟損傷,尤以重疊感染為甚。靜脈吸毒,共用注射器是HCV、HBV感染重要因素。應加強對高危人群的宣教工作,及早戒毒。
【關鍵詞】依賴者;HCV、HBV;肝臟損傷;人群分布;吸食方式
吸毒已成為世界性公害,的依賴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近年本地區吸毒者呈上升趨勢。分析本地區吸毒對人體損傷,特別是靜脈注射引起嗜肝病毒(HCV、HBV)感染或雙相重疊感染現象尤為突出。探討的吸入方式、吸食時間長短等因素與肝臟損傷、嗜肝病毒感染的關系,無論從流行病學調查,還是預防宣傳、教育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現將182例血清肝功能(12項)和HCV、HBV檢測結果及臨床資料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均來自我鎮收容所。所有病例均符合DSM-Ⅲ-R阿片依賴診斷標準。排除其他疾病。其中男101例,女81例,年齡在16~40歲之間,平均28歲。無業者占76%,高中文化或以下者占81.5%。
1.2濫用情況吸毒年限:2個月~15年不等,平均6.5年。方式:燙吸72人,占39.5%;靜脈注射110人,占60.5%,約30%以上人員承認有性亂史或多個性伴侶。
肝臟外科技術的發展
1歷史的步調
至19世紀的末期,通過動物實驗研究,已經確立通過肝實質切開是可行的,切
除肝臟的3/4后,動物仍可活存,并且余肝可以再生以達到其原來的體積。CarlL
angenbuch(1888)被認為首先施行成功的肝左葉切除,但Langenbuch的“病人”是
一30歲的婦人,因為腹痛而剖腹,他發現在肝左葉上的一腫塊,將其蒂部結扎后,
切除重370g的組織,術后認為是由于束腰過緊肝受壓迫所致,但手術后發生肝門處
肝臟免疫學認識論文
摘要: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而肝臟免疫學亦成了臨床醫學的重要分支。該文從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乙肝病毒以及逐步被重視的肝臟移植兩方面入手,闡述了乙肝免疫治療中的相關事項,以及肝臟移植中免疫學的重要性。
關鍵字:免疫學肝臟乙肝病毒肝臟移植
免疫學稱得上是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學科,其發展日新月異,現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廣泛滲透到其他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領域之中。而肝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目前臨床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不斷提高肝臟疾病免疫學診療的質量,可為臨床提供必要的診療指標。下面筆者就從普遍存在的乙肝病毒和肝臟移植著手,談一談對有關免疫學的認識。
一、乙肝免疫治療之相關事項
乙肝病毒在全球有將近4億的感染者,每年發生與乙肝相關的肝硬化和肝癌而導致的死亡人數在一百萬以上,其數目駭人聽聞。現階段,對乙肝病毒理想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激活足夠的免疫細胞,盡可能減少肝細胞的損傷,并能中止這種持續的感染。免疫治療前患者體內抗原與前體DC系統的親和積處于平衡改造狀態,平衡常數L1q1L2q2=K,假設從體外補給A的替代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其濃度為△X,免疫治療效果C的增加濃度為N。由于B的群體中個體的親和力呈正態分布,所以認為B數量的減小倍數等于平均親和力的減小倍數,假設C的生理流量不受影響,q1不變,那么,N=L2{1-[L1/(L1+△X)]1/2},當L1越小,由于L1q1L2q2=K,所以L2越大,并且當△X越大時,N越大。所以免疫治療要大劑量給藥,同時大劑量給藥活化勢越大,活化速度也就越大。免疫治療需先降低血液中HBV-DNA水平,所以有必要使用核苷類似物使L1減小,同時為了加速L2的增大,可能有使用免疫或血液系統興奮劑的必要。又成熟DC數量=N×發生體積,所以有靜脈給藥或者多點皮下給藥的必要。在慢性乙肝病人體內,由于存在靜息活化平衡常數,那么在抗原濃度和親和力相同的情況下,前體DC的濃度和親和力之積為定值。前體DC濃度越大,親和力越小,此時給藥的途徑的區別大大縮小。
乙肝病毒的各種抗原都對促進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作用。拉米夫定能使乙肝病毒各種抗原的表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從而能降低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乙肝病毒能通過提高腫瘤壞死因子相關的調亡誘導受體和死亡受體4的表達而增強腫瘤壞死因子相關的調亡誘導配體毒性,人肝細胞中HBV復制水平升高能增強腫瘤壞死因子相關的調亡誘導配體誘導的調亡;HBV感染時肝細胞可強表達CD95L和CD95,相互作用可引起肝細胞調亡。所以拉米夫定的使用能減少肝細胞的調亡。拉米夫定治療還能降低淋巴細胞的調亡敏感性,并且拉米夫定不會妨礙免疫系統對乙肝病毒的成功清除。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有選擇地予以護肝防纖維化治療。
肝臟疾病診斷研究論文
ADA是一種與機體細胞免疫活性有重要關系的嘌呤核苷代謝中的重要酶類,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結含量最高,肝、肺、腎中含量較低;血液中ADA主要存在于紅細胞、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其活性約為血清的40~70倍[1]。ADA有三種同工酶,分別為ADA1,ADA1+CP,和ADA2,ADA1+CP實際上是由2條單鍵的ADA1和一個不具酶活力的200kD結合蛋白結合而成[2]。近年來測定血液、體液中的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對肝臟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和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病、腫瘤、傷寒的診斷及漿液腔積液[3]的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ADA對上述疾病診斷作用的研究日趨受到臨床的重視。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以2007年2月~2008年1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病人為檢測對象,共212例,其中男135例,女77例,年齡35~55歲,平均(39.6±5.5)歲,其中急性肝炎65例,慢性活動性肝炎50例,慢性遷延性肝炎45例,肝硬化32例,其診斷根據1995年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會議修訂標準,原發性肝癌20例,均經臨床和生化、B超及病理證實。標本為病房護士采集送檢,獻血員100例為正常對照。
1.2儀器與試劑
1.2.1儀器日本國奧林巴斯(OLYMPUS)公司產AU1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2.2試劑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液體試劑盒。
肝臟移植者胃失去功能的護理論文
【摘要】通過對我院3例肝移植術后胃癱患者的觀察與護理,認為肝移植胃癱患者的護理中通過有效的胃腸減壓、加強全腸道外營養(TPN)及腸內營養(EN)、輔以運動療法、循序漸進的飲食護理、做好心理護理、指導病人進行早期活動等綜合治療,胃腸功能均能在2~6周內全部恢復。
【關鍵詞】肝移植手術;胃癱;觀察;護理
術后胃癱是一種腹部手術后因胃腸動力紊亂導致的胃排空延遲證候群。肝移植已成為治療終末期肝病療效確切的方法,我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行原位肝移植術301例,其中術后出現胃癱3例,通過加強心理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輔以運動療法以及結合腸內外營養治療,患者均順利康復出院。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齡38~62歲,平均50歲。
大黃蟄蟲丸對慢性肝病核素肝臟功能顯像定量分析結果的影響
【關鍵詞】大黃蟄蟲丸;肝/細胞學;核素顯像
InfluenceofDahuangZhechongPillonquantificationanalysisofliverfunctionwithscintigraphyinpatientswithchronicviralhepatitis
【Abstract】AIM:ToobservetheeffectofDahuangZhechongPill(DZP)onthequantificationanalysisofliverfunctionwithscintigraphyinthepatientswithchronicviralhepatitisandlivercirrhosis.METHODS:ThirtysixpatientswithchronicviralhepatitisandlivercirrhosisweretreatedwithDZPandmeanwhileunderwentquantificationanalysisofliverfunctionwithscintigraphyaswellasroutineliverfunction,fibrosisindexesandBmodeultrasound.RESULTS:Thepeakvalue(PV),uptakeindex(UI)anduptakespeedindex(UsI)inthetreatment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normalcontrolgroup(18.94±6.80vs29.67±18.98,P<0.01;10.84±5.99vs18.41±13.87,P<0.05;0.58±0.39vs1.23±0.81,P<0.01),butthepeaktime(PT)andmeanresidencetime(MRT)werelongerthanthoseinthenormalcontrolgroup(16.83±4.89vs10.95±2.79,P<0.001;5.93±2.96vs2.74±0.97,P<0.01).Anddescendspeedindex(DsI)waslowerthanthatinthenormalcontrolgroup(0.07±0.09vs0.18±0.14,P<0.001).AftertreatmentwithDZPforabout6months,PT,MRTandrelativeuptakeindex(RUI)wereremarkablyimproved(9.05±2.03vs15.45±5.16,2.07±0.69vs6.11±3.19,3.64±1.91vs1.62±0.85,P<0.01).CONCLUSION:DZPcouldimprovethequantificationanalysisofliverfunctionwithscintigraphyaswellasroutineliverfunction,fibrosisindexesandBmodeultrasoundinthepatientswithchronicviralhepatitisandlivercirrhosis.
【Keywords】DahuangZhechongPill;liver/cytology;scintigraphy
【摘要】目的:觀察大黃蟄蟲丸對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核素肝細胞功能顯像定量分析結果的影響.方法:在常規觀察肝功生化指標、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和B超等指標的同時應用核素肝細胞功能顯像定量分析法對36例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服用大黃蟄蟲丸的療效進行治療前后比較.結果: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肝細胞攝取峰值(PV),攝取指數(UI)、攝取速度指數(UsI)均低于正常對照組(18.94±6.80vs29.67±18.98;10.84±5.99vs18.41±13.87;0.58±0.39vs1.23±0.81,P<0.01,<0.05和<0.01),高峰時間(PT),平均殘存時間(MRT),排泄速度指數(DSI)分別較正常對照組延遲或降低(16.83±4.89vs10.95±2.79;5.93±2.96vs2.74±0.97;0.07±0.09vs0.18±0.14,P<0.001,<0.01和0.001).大黃蟄蟲丸治療半年后,隨著患者肝功生化指標、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和B超等指標的改善,反映肝細胞代謝功能的核素肝細胞顯像包括PT,MRT和相對攝取指數(RUI)等指標亦明顯有所改善(9.05±2.03vs15.45±5.16;2.07±0.69vs6.11±3.19;3.64±1.91vs1.62±0.85,P值均<0.01).結論:大黃蟄蟲丸不僅對慢性肝病患者肝功生化、肝纖維化標志物、B超等指標有改善作用,而且在核素肝細胞功能顯像定量分析方面能夠提供好轉的臨床證據,說明該藥具有改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細胞代謝功能的作用.
【關鍵詞】大黃蟄蟲丸;肝/細胞學;核素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