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7 16:56: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感染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感染病

弓形體病與藍耳病混合感染病治理研究

2010年11月初,江西省某規模化豬場發生一起弓形體病與藍耳病混合感染的情況,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控制了病情的蔓延。現將診治經過介紹如下。

1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

江西省某規模化養豬場,現有生產母豬500頭。2010年11月初該豬場商品豬(約50kg)陸續出現高熱稽留現象,體溫41~42℃,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部分豬先出現拉稀后轉為便秘。隨后大部分豬出現嚴重的腹式呼吸、氣喘、咳嗽,眼分泌物增多,部分病豬臥地不起,鼻端、耳后、腹下、臀部及四肢內側出現紫紅色斑塊,呼吸困難,鼻腔有粘性液體流出。發病后用頭孢、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拌料,拉稀的豬只肌肉注射黃連素,均未見好轉,發病豬不斷增多,陸續出現死亡,死亡率高達60%。

2剖檢癥狀

剖檢瀕死豬,氣管、支氣管有大量泡沫樣粘性分泌物;肺臟水腫、瘀血,明顯的間質增寬,肺門淋巴結、腸系膜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充血并腫大;心肌癱軟,心冠脂肪消耗殆盡;肝臟腫大,表面有白色蟲斑;脾臟腫大且邊緣有梗死灶;腎臟呈土黃色有白色壞死灶,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膀胱黏膜有小出血點;胃表面漿膜出血,胃基底黏膜出血、脫落。

3實驗室診斷

查看全文

肺炎疫情對感染病學教學的反思

摘要: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使我們重新審視感染病學的重要性。自誕生之日,傳染病學就承載者培養傳染病防治專業人才的重任。隨著人類疾病譜的改變和時代的需要,傳染病學被改為感染病學。然而,面對近年來不斷新發的傳染病威脅,該學科在教學方面的問題逐漸顯現,例如學科降級、課時不足、內容不全面、教學模式單一和教學投入不足等。因此,我們提出必須提升感染病學的學科地位,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加強傳染病的科學研究,加大傳染病學的教學比重,以期短時間內提高醫學人才培養的質量,滿足現代社會防控傳染病之急需。

關鍵詞:病毒肺炎;傳染病教學;反思

截止2020年3月1日24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疫情[1],國內報告肺炎累計確診病例80026例,現有重癥病例7110例,累計死亡2912例。其中,醫務人員感染的情況更是令人擔憂,據中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考察專家組報告,全國共有476家醫療機構的3387例醫務人員患肺炎(包括2055例確診病例,1070例臨床診斷病例和157例疑似病例);90%以上的醫務人員(3062例)來自湖北[2];令人痛惜的是有12名醫務人員死亡。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經濟文化生活的巨大影響,更是給人類健康和發展敲響了警鐘。作為從事傳染病臨床救治和教學的一線醫生、教師,我們也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思考疫情過后醫學教育的改革問題,尤其是在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對感染病學的定位和教學問題,提出變革思路,以提升我國醫學教育的水平。

1從傳染病學的形成到感染病學更名

1.1傳染病學形成。回顧人類的生存發展史,就是與疾病斗爭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與傳染病斗爭的歷史。幾千年來,人們先后面對鼠疫、霍亂、天花、流感等多種烈性傳染病威脅。每一次的瘟疫流行,人類總是要付出從數萬到千萬甚至到上億人生命的代價。與此同時,人類從來都不是束手就擒,而是總結經驗、積極面對,不斷地在實踐斗爭中用自己的智慧總結出了傳染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預防治療策略,傳染病學這門作為最重要的醫學課程也就應運而生。傳染病學最早起源可追溯到16世紀,當時傳染病頻發,尤其是鼠疫等烈性傳染病,危害嚴重,意大利內科醫生G.Fracastoro在實踐中提出“隔離”的概念,而隔離的運用在傳染病防治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此后,隨著人們經歷由不同病原體引起不同傳染病,傳染病學的內容逐漸豐富起來。值得稱道的是,中國醫生伍連德在領導防治1946~1948年東北鼠疫時首次提出“戴口罩”在預防呼吸道傳染病中的作用。這是人類在切斷傳播途徑方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直到今天還被廣泛使用。至此,人們基本上對傳染病的三個基本條件有了完整的認識,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新中國建立以后,傳染病作為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大類疾病,備受重視。此時,傳染病學作為一門二級學科,被納入醫學教育的必修課程。進一步明晰和豐富了傳染病的理論與實踐,形成了從病原、流行病學特點、診斷、治療和預防規律科學體系。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先后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傳染病學專家。在他們的指導和廣大醫務工作者及民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消滅了天花和脊髓灰質炎,使以往舊中國常見的麻風、鼠疫近乎絕跡,瘧疾和血吸蟲病的發病率也大幅度下降,從而使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烈性傳染病得到了控制。所以說到了七十年代末我國在傳染病防治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1.2更名為感染病學。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前期傳染病工作的基礎和人民物質及衛生水平的提高,疾病譜發生改變,傳染病學面對的主要疾病是病毒性肝炎等慢性傳染病和一些地方性傳染病,如在陜西、東北等地流行的流行性出血熱等。此外,抗生素濫用導致的細菌耐藥問題,也是傳染病學涉及的重要內容。基于人類疾病譜的改變和醫學發展的客觀形勢,傳染病學也與時俱進,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infectiousdiseases”的概念,也就是感染病學,關注的疾病包括了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感染病。1999年,在第六屆全國傳染病會議上與會專家一致通過了學科更名的決議,將以往的傳染病學科更名為感染病學科,相關醫學教材也隨之更名,教學內容亦有所變動[4]。自更名至今20年,經過這20年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實踐,感染病學的確在防治常見慢性傳染病方面以及抗生素合理使用方面功不可沒,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上世紀末至今,雖然古有烈性傳染病得到控制或消亡了,然而,新發傳染病或者再發傳染病在全球或者我國接踵而來、屢見不鮮,例如2003年SARS、2009年流行性感冒(H1N1)、2012年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不斷地威脅著民眾的健康。但是,一次次的疫情暴發并沒有引起人類足夠程度的重視,絕大多數人甚至包括很多醫務工作者可能僥幸地以為像2003年SARS這樣的疫情不會再發生了,傳染病距離自身還較遠。我國的現有傳染病教學也沒有隨機應變。

2加強感染病學教學科研

查看全文

傳染病流行病學防制論文

提要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及兩個影響因素(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疫源地、流行過程、流行強度;傳染病的防制辦法(綜合辦法、主導辦法);預防接種、計劃免疫;消毒。疾病監測。

案例某縣C村共有64戶,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發生腹瀉病人252例,罹患率高達71.79%,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為2個月,15歲以上的罹患率為68.12%,15歲以下為78.69%。主要癥狀為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病程短暫,一般3~4天即恢復健康。經調查全村351人均飲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數人飲用1號和2號井水,飲用者罹患率為77.81%;而飲用其他井水者為2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x2=48.8、P<0.01)。病前有飲冷水習慣者罹患率為81.45%;無此習慣者僅為39.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x2=50.9、P<0.01)。于發病后10天采水樣,從水源中分離到1株大腸桿菌。

你認為這次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流行面貌呈現什么型?它的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進行病因學調查?怎樣控制及消滅這類腹瀉病?(摘自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1,12(5)摘要:319)

第一節傳染病流行病學

傳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發生,必須具備三個相互連接的條件,即傳染源、傳染途徑和對傳染病易感人群。這三個條件統稱傳染病流行過程三個環節,當三個條件同時存在并相互功能時就造成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把握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和影響因素,有助于制訂正確的防制辦法,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

一、傳染源(sourceofinfection)

查看全文

公共衛生管理在傳染病預防中的定位

【摘要】自從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人民不再處于一個水深火熱的生活環境,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然而在良好的生活條件下,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并不算好,這些使得各種各樣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反復出現,傳染類疾病增長速度持直線穩定上升。因此,我國國家疫情防控中心為了控制與抑制傳染病的發展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我國公共衛生管理部門要求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措施必須要按照國家的要求標準來進行:第一,國家傳染病疾控中心要求隨時做好衛生處理工作,以防止傳染類疾病廣泛爆發與集體爆發的現象。第二,國家衛生部門要注重具有特殊類疾病的病患,以防止他們的疾病性質改變,或者是誘發傳染類細菌的產生。做好這兩方面的公共衛生管理工作,就能夠有效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關鍵詞】公共衛生管理;傳染病;傳染病預防

1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要點概括

1.1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的內容

公共衛生管理工作是一項為了服務社會而設立的工作任務,它的主要內容是針對我國社會衛生方面出現的傳染類疾病進行控制,即控制傳染病疫情的發展和控制傳染類疾病的傳播方向。除此之外,公共衛生管理工作還會涉及到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有關藥品安全監督方面。可以說,公共衛生管理的工作范圍很廣,涉及到我國衛生安全的方方面面,它的出現使我國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安全有了保障。

1.2公共衛生管理工作的目前狀況

查看全文

全區傳染病防治指導意見

2012年是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衛生的重要一年。要繼續認真落實《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預防控制霍亂、流行性出血熱、流感/人禽流感、狂犬病等為重點,制定和完善相關重點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技術方案,加強傳染病防治工作的規范化建設,加強技術指導和督導,落實各項防制措施,及時做好突發疫情處理,確保重點傳染病不發生暴發流行。

一、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規,加大傳染病防治監測管理力度

組織本單位和轄區醫療機構業務人員學習和培訓《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依法開展傳染病監測、預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工作,提高重點傳染病監測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加強對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的檢查指導,除不定期的檢查指導外,每年最少組織兩次傳染病防治工作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通報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

二、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源地處理,防止傳染病暴發流行

依據《全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工作規范》,結合我區的具體情況,在接到各種急、慢性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不明原因疾病有暴發流行趨勢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死亡病例報告時,要按規定時限逐級報告并趕赴現場進行調查處理。對本轄區發生的所有暴發疫情(包括非法定報告傳染病)均要立即上報并迅速趕赴現場查明原因和傳播特征,采取果斷有效的措施盡快控制。在疫源地調查處理中,要認真規范填寫流調表。除甲類及比照甲類管理的傳染病以外,其它傳染病流行病學調查處理必須于3日內完成。

三、霍亂、腹瀉病防治工作

查看全文

傳染病流行病學研究論文

提要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及兩個影響因素(社會因素與自然因素)。疫源地、流行過程、流行強度;傳染病的防制措施(綜合措施、主導措施);預防接種、計劃免疫;消毒。疾病監測。

案例某縣C村共有64戶,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發生腹瀉病人252例,罹患率高達71.79%,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為2個月,15歲以上的罹患率為68.12%,15歲以下為78.69%。主要癥狀為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病程短暫,一般3~4天即恢復健康。經調查全村351人均飲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數人飲用1號與2號井水,飲用者罹患率為77.81%;而飲用其他井水者為2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x2=48.8、P<0.01)。病前有飲冷水習慣者罹患率為81.45%;無此習慣者僅為39.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x2=50.9、P<0.01)。于發病后10天采水樣,從水源中分離到1株大腸桿菌。

你認為這次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流行面貌呈現什么型?它的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進行病因學調查?怎樣控制及消滅這類腹瀉病?(摘自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1,12(5):319)

第一節傳染病流行病學

傳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發生,必須具備三個相互連接的條件,即傳染源、傳染途徑和對傳染病易感人群。這三個條件統稱傳染病流行過程三個環節,當三個條件同時存在并相互作用時就造成傳染病的發生與蔓延。掌握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與影響因素,有助于制訂正確的防制措施,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

一、傳染源(sourceofinfection)

查看全文

我國豬傳染病防治對策研究論文

養豬業是我國的傳統產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農業和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是世界養豬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豬存欄、出欄總量世界第一,豬肉產量世界第一,占世界豬肉總產量的46.7%。養豬業的發展不僅滿足了人們對豬肉及其產品的消費需求,為農民增收致富、農村勞動力就業、糧食轉化、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國的養豬業持續高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我國的畜牧業(養豬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影響我國畜牧業(養豬業)發展的因素還較多,對養豬業來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豬疫病的發生和流行,已是許多規模化豬場十分棘手的問題,在抓養豬發展的同時,必須抓好豬疫病的防治工作。現就我國目前豬傳染病的發生特點、流行態勢和防控對策作一簡析,以供養豬生產者和疫病防治同行參考。

1目前豬的傳染病防制和發病現狀及特點

1.1豬傳染病防制的總體狀態

我國規模化養豬單位增多,生產規模較大,養豬數量多,豬及產品流通渠道多而頻繁,有利于豬的疫病發生和傳播;其次,很重要的一點,養豬經營主體多元化,規模化豬場和個人擴大生產,外出引種,忽視防疫工作,特別是廣大的個體養豬戶,普遍存在忽視疫病防制工作的傾向;第三,我國對疫病的防控基礎比較薄弱,防疫、檢疫、監測手段不夠健全和完善,基層防疫隊伍不穩定,也缺乏大規模控制疫病的手段和經驗;第四,我國養豬的規模和體例很不相同,差異較大,除有規模化的養豬方式外,廣大農村仍以散養為主,總的來說養豬業總體條件較差,由于這種規模化和散養并存,規模化豬場除了要防止本場疫病的發生和從外地傳染病的傳入外,還要防止從周圍農村傳染病的傳入,這為規模化豬場傳染病的防制增加了壓力和難度。因此,要求各級主管部門和專業人員,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必須樹立全方位的防疫觀念,多方面切實做好防疫工作,以保證養豬業順利、健康的發展。

1.2豬傳染病的種類多,新病不斷出現,危害甚大

查看全文

醫療預檢分診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規范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工作,有效控制傳染病疫情,防止醫療機構內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

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當設立感染性疾病科,具體負責本醫療機構傳染病的分診工作,并對本醫療機構的傳染病預檢、分診工作進行組織管理。

沒有設立感染性疾病科的醫療機構應當設立傳染病分診點。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診點應當標識明確,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離條件和必要的防護用品。

第三條醫療機構各科室的醫師在接診過程中,應當注意詢問病人有關的流行病學史、職業史,結合病人的主訴、病史、癥狀和體征等對來診的病人進行傳染病的預檢。

查看全文

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

第一條為規范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工作,有效控制傳染病疫情,防止醫療機構內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

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當設立感染性疾病科,具體負責本醫療機構傳染病的分診工作,并對本醫療機構的傳染病預檢、分診工作進行組織管理。

沒有設立感染性疾病科的醫療機構應當設立傳染病分診點。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診點應當標識明確,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離條件和必要的防護用品。

第三條醫療機構各科室的醫師在接診過程中,應當注意詢問病人有關的流行病學史、職業史,結合病人的主訴、病史、癥狀和體征等對來診的病人進行傳染病的預檢。

查看全文

衛生局傳染病病人收治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傳染病病人的收治管理,規范醫療機構的收治行為,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與蔓延,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傳染病病人的收治管理工作。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傳染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所規定的法定傳染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病種以及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常見、多發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傳染病防治工作納入本地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傳染病防治工作方案,保障傳染病預防、控制、監督工作的日常經費。

第五條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傳染病病人收治管理工作。衛生監督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法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傳染病病人收治的監督、監測、指導等管理工作。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實施傳染病病人醫療保障的有關規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