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7 10:05: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肝膽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英雄肝膽壯山河
(1929-1948),1929年秋天出生于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村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他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的性格。19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華北之后,家里生活更加困苦不堪。心里充滿了對村里的漢奸地主的仇恨。
1940年,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建立了龍(關)、延(慶)、懷(來)聯合縣抗日民主政府,南山堡一帶成為抗日游擊區。聯合縣民主政府農民委員、三區區委書記兼武委會主任王平,經常半秘密半公開地來南山堡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有一次,王平為日軍追捕,機智勇敢地掩護王平脫險。事跡傳開,被大家稱贊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3年春天,在王平的指導下,南山堡村的二十多個窮孩子組成了兒童團,是兒童團團長,他帶著大家站崗放哨、查路條、看籠頭(南山堡一帶各村都將籠頭掛在桿上,立在山頭,看到敵人出來掃蕩就放倒,傳遞消息)、送雞毛信,非常認真。
這年秋天,王平在反“掃蕩”戰斗中犧牲。決心為王平報仇,堅決要求參加民兵。但這年他才14歲,村干部只讓他當“見習民兵”,但他參加民兵活動,寸步不挪,終于當上了正式民兵。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斗爭中,迎著風浪成長。
1945午夏,還不滿16歲,他偷偷地離開了家,參加了區小隊,不久就編入龍、延、懷縣大隊。抗日戰爭勝利后,搶奪人民的勝利果實。為了保衛解放區,縣大隊編入大部隊,在六連九班當戰士,終于實現了當一名解放軍戰士的心愿。
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里,上了第一課。部隊攻入龍關縣城后,撿到了一支勃郎寧手槍,他想留下來自己用。在連長和戰友們的耐心幫助下,他才懂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切繳獲要歸公。把手槍上交后,高高興興地領到了一只小馬槍。從此,自覺地用革命戰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肝膽術后引流管監護思索
在肝膽外科手術中,引流管的放置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它對于保證手術效果,防止膽管狹窄、梗阻等并發癥的發生尤為重要.選用合適的引流管可提高療效,減少并發癥甚至避免再次手術,術后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是肝膽外科病人能否順利康復出院的重要因素[1]。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護理肝膽手術后病人80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護理肝膽手術帶管病人50例。年齡25-68歲,其中男39例,女11例。其中單純放置腹腔管者18例,同時放置腹腔管和T管者32例。
2引流管的護理
2.1腹腔引流管
①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引流管應低于出口平面,防止逆行回流造成感染。觀察引流口周圍有無引流液外漏,皮膚有無紅腫,破損。②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量、色、質、氣味,手術前期正常色澤為淡紅色,后期為黃色,清亮液,每日0-100ml,若每小時大于50ml,持續3小時且呈紅色則為異常,或顏色混濁均為異常,應立即告訴醫生[2]。如引流量突然減少,病人感到腹脹,伴發熱,應及時檢查引流管有無堵塞或脫落。③要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壓,折疊。在病人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將床頭抬高,使其體位高于引流管,以利于引流。④注意傾聽病人的主訴,評估疼痛原因和性質,引流口疼痛是引流管過緊壓迫或引流液刺激所致。引流后其他部位疼痛,可能繼發感染或遷移膿腫所致。劇烈腹痛突然減輕,應懷疑膿腔或臟器破裂,即使報告醫生。⑤一般情況下,引流管在引流停止后24小時拔除,通常是在術后2-3天可拔除腹腔引流管。
護理干預在肝膽管結石圍手術期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肝膽管結石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進行肝膽管結石手術的72例患者臨床手術資料。將36例接受常規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將圍手術期內接受預見性護理的36例患者納入觀察組,比較兩組營養狀況改善情況[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水平]、負性情緒改善情況[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版(HAMD-17)得分]、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活質量核心問卷(EORTCQLQC30)評分]及并發癥(切口開裂或感染、胸腔積液、腸梗阻、膽漏)的發生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PAB、ALB水平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AMA及HAMD-17得分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EORTCQLQC30中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及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78%,低于常規組的1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于肝膽管結石患者圍手術期內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可改善其肝功能及營養狀況,減輕負性情緒對其身心狀態的影響,減少膽漏、切口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生,促進其生活質量獲得顯著提升。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肝膽管結石;前白蛋白;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活質量核心問卷
肝膽管結石患者的肝功能已遭到嚴重損傷,需通過手術治療來清除肝膽管處病灶,解除局部梗阻狀態。由于多數患者對于此疾病或相關手術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患者較易出現消極情緒,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常規護理較重視流程性,護理人員多基于臨床表現去展開護理;預見性護理能夠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構想針對性干預措施[1-2]。為進一步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肝膽管結石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本文選擇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進行肝膽管結石手術的72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對其施以常規護理及預見性護理,得出以下研究結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
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進行肝膽管結石手術的72例患者臨床手術資料,將36例接受常規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將圍手術期內接受預見性護理的36例患者納入觀察組。常規組男15例,女21例;年齡為28~69歲,平均(44.83±6.18)歲;入院時前白蛋白(PAB)水平為96~185mg/L,平均(131.73±45.04)mg/L。觀察組男16例,女20例;年齡為27~71歲,平均(45.13±6.09)歲;入院時PAB水平為97~188mg/L,平均(131.62±46.17)mg/L。兩組性別、年齡、入院時PAB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在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后開展。
增強肝膽外科教學質量策略
改革開放30余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在醫學領域里來華留學交流的人員也日益增多。2007年,我國教育部制定了《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質量控制標準暫行規定》,為規范、提高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的教學質量,規定了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目前,我國已有40余所高等院校開展了留學生的臨床醫學本科教育[1],更多的醫學臨床和科研機構則開展了留學生的專科專業培訓和訪問學者交流。如何提高醫學留學生非本科教育的教學質量成為各單位面臨的新課題。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長期承擔醫學留學生的臨床教學工作,對地方和軍隊交流項目的留學生進行培訓。筆者自2009開始,參加了醫療、護理和醫院管理3個專業,共6批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15個國家30余名留學生的肝膽外科臨床教學。通過教研室全體教師的努力,以及對教學方法、內容的改進和完善,所教授的留學生到期全部順利畢業歸國,學生反饋良好,筆者還曾受到某國軍隊衛生部部長的接見。該文從授課教師的角度,就提高醫學留學生肝膽外科教學質量的方法予以探討。
1區分不同教學對象與目標,選定合理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是第二軍醫大學的附屬專科醫院和臨床學院,醫院所承擔的留學生教學培訓任務主要是畢業后教育,其中既有來自軍隊的外軍交流項目,又有國家部委的交流培訓計劃。留學生的肝膽外科教學,既有作為外科醫療、護理、醫院管理的內容,也有獨立的肝膽外科專科醫師培訓。因此,必須先區分教學對象的性質特點,確立相應的教學目標,然后選定合理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我們根據醫學專業、學制類型、年級批次、培訓要求等區分學生的學習性質,對學生的班級人數、性別年齡構成、醫學職業身份、教育背景、學習工作語言、國籍宗教等特點進行綜合分析,依據不同的學習性質、培訓要求,結合我院肝膽外科教學優勢,參照2007年教育部《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質量控制標準暫行規定》,制定了具體的教學目標。然后,對教學的內容與方法進行合理的篩選。比如:在臨床高級護理班的臨床實習教學時,按照掌握常見肝膽外科疾病的綜合治療護理目標,選取肝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的內科治療護理、肝移植術后ICU護理、肝癌介入治療護理和膽管癌內鏡治療護理等內容,采用專題講座、病例討論、病區見實習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結合經典的中英文專著,編制專用的英文教材
在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留學生肝膽外科教學實踐中,沒有現成的英文或中英文雙語專業教材。學生來華以后,只進行過簡單的漢語培訓,因此,肝膽外科教學只能采用全英語進行教學。由此,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參考經典的中英文外科學教材[2]和肝膽外科學專著,融合醫院的臨床教學特色,編制肝膽外科教學的專用英文教材,并不斷進行改進。在高級護理班肝膽外科教學的教材制定中,根據掌握常見肝膽外科疾病護理的教學目標,以Townsend主編的《SabistonTextbookofSurgery》第17版和吳孟超院士主編的《肝臟外科學》第2版作為主要參考教材,結合基礎護理、肝膽胰疾病專科護理、護理管理內容,融合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肝腫瘤手術切除、動脈介入、射頻消融治療護理,膽道疾病手術以及膽道放射介入、膽道內鏡治療護理等臨床教學的特色,制定專用的教材。在醫院管理班的教材制定中,重點納入了醫院行政管理的醫療過失、事故報告、突發事件報告、醫療糾紛登記等制度,醫療工作管理的首診負責、三級查房、疑難病例討論、術前討論、會診等核心醫療制度的內容。而在制定肝膽外科專科醫師培訓教材時,按照教學目標側重在專科領域更深入的知識、能力的掌握,我們參考了Blumgart主編的《SurgeryoftheLiver,BiliaryTractandPancreas》第4版,Kuntz主編的《Hepatology,TextbookandAtlas》第3版,并融合醫院特色,增加了國際主流期刊的研究報告、前沿進展。在教學實踐中,編制的專用教材讓授課教師有了依據和規范,也便于留學生預習和復習[3],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提高教師的英語技能,加強師生的語言溝通
肝膽科術后膽漏成因及措施
膽漏是肝膽外科手術發生率相對較高的一種并發癥[1],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引發醫療糾紛的發生,為減少膽漏的發生,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肝膽外科手術后發生膽漏患者21例,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并總結其治療對策,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肝膽外科手術后發生膽漏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齡20~71歲,平均56.6歲。所有患者均經B超、CT檢查確診,確診時間在術后3~6天,平均4.9天。膽漏的原因:膽囊切除術后發生膽漏5例,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后發生膽漏9例,肝癌患者進行肝葉切除術后發生膽漏5例,肝外傷手術后發生膽漏2例。
二、治療方法
21例患者先予以非手術治療,其中18例未拔除腹腔引流管的患者仍使用引流管引流膽汁,禁食、同時給予營養支持、抗炎治療、預防感染;3例已經拔除引流管的患者在B超引導下重新穿刺并置管引流膽汁,初期采用負壓引流的方式,直至引流量明顯減少,再改為常壓引流。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引流的情況以及腹膜炎癥狀。其中1例拔除“T”管后發生膽漏[2],B超引導下重新穿刺并置管引流膽汁過程中腹膜炎癥狀加重,甚至出現黃疸,則進行手術治療。結果21例患者經過非手術或手術治療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討論膽漏多在起病后短期內出現,常急驟發生,不具備瘺管,只有膽汁漏出,常見于創傷性或手術后數日之內。膽管或膽囊因急性炎癥或其他病變所致穿孔或破裂發生膽汁漏出,初期亦屬膽漏。膽外漏持續日久即稱之為膽外瘺,但膽內漏卻很少演變成膽內瘺。形成膽漏的常見原因:①副肝管的損傷及遺漏:膽管副肝管存在解剖變異、局部粘連致解剖不清、在處理膽囊管時誤將開口較低的右側肝管切斷,而術中未及時發現;②T管放置的技巧,不同情況下置放T管時注意事項,T管材質、T管的修剪、粗細合適,掌握最直、最短原則,縫合時技巧以及拔T管時觀察與造影等;③患者體質及疾病因素。因外傷患者情況復雜,肝臟外傷時有膽道損傷術中未能發現,未作相應處理所致。國外報道最多的是腹腔鏡(LC)術后,其發生率為0~2.7%,較開腹膽囊切除(0.2%~0.5%)有所增加,其次為肝癌切除術后(3.1%~15.6%),肝外傷術后(10%~25%),膽腸吻合術后(0.4%~8%),以及肝移植病人。
三、針對上述膽漏形成的原因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小議肝膽管結石的診斷與治療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肝膽管結石診斷治療
摘要肝膽管結石在我國是常見病,也是膽道外科領域的治療難題,發病控制率約為95.3%,傳統的手術治療由于對于肝膽特殊生理特點,給手術治療帶來一定的限制性和盲目性,術后殘石率為30%左右,從而導致手術治療后復發,進行再手術發生率增加,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1];隨著對該病認識的深入、影像學診斷技術的發展、手術技術的進步,以及設備條件的改善,新手段、新技術的應用,治療效果有了顯著提高,結石殘留率、復發率及再手術率均有下降。本文就肝內膽管結石的診斷及治療進展綜述如下。
1診斷
1.1臨床表現
肝內膽管結石病根據病程及病理的不同,其臨床表現可以是多方面的,從早期的無明顯臨床癥狀的局限于肝內膽管某段肝管內的結石,至后期遍及肝內外膽管系統甚至并發膽汁性肝硬化、肝萎縮、肝膿腫等的晚期病例,故臨床表現十分復雜。在病程間歇期,可無癥狀,或僅表現為上腹輕度不適。但在急性期,則可出現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癥狀,或不同程度的Charcot三聯征,多數可能是合并的肝外膽管結石所造成。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急性膽管炎,包括膽道梗阻三聯癥:疼痛、寒戰發熱、黃疸;重癥膽管炎的五聯癥。在無合并肝外膽管結石的病人,當一側或一葉的肝內膽管結石造成半肝或某一肝段的肝內膽管梗阻,并繼發感染時,可出現畏寒、發熱等全身感染癥狀,甚至在出現精神癥狀和休克等急性重癥膽管炎的表現時,病人仍可無明顯的腹痛和黃疸。體檢可捫及肝臟不對稱性腫大和壓痛,常易誤診為肝膿腫或肝炎。這種周期性的間歇發作是肝內膽管結石的特征性臨床表現。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表現以間斷右上腹痛伴發熱為主要特點。無感染癥狀時,病人可自覺周身發熱,往往無明顯黃疸。但部分病人膽道感染使整個膽道系統梗阻時會出現黃疸表現。有些病人只有輕度上腹部不適,早期無典型膽道感染癥狀,后期,結石遍及肝內外膽道系統時可出現膽汁性肝硬化、肝萎縮、肝膿腫等嚴重并發癥。
1.2影像學診斷方法
分級護理管理在肝膽外科護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淺析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肝膽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納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7年1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間90例肝膽外科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其中45例納入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另45例納入實驗組,接受分級護理;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各項術后恢復指標、相關并發癥與滿意度差異。結果實驗組病區護理、健康宣教、護理查房、護理記錄、心理護理五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住院用時、排氣用時、下床行走用時均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級護理可促進肝膽外科患者術后更快恢復,保障護理質量,臨床應用滿意度高。
關鍵詞:分級護理;肝膽外科;護理;并發癥;護理質量
肝膽外科患者病情往往較為嚴重,圍治療期接受科學的護理支持,可鞏固療效,提升患者圍治療期生活質量。目前國內醫院存在護患比失衡的問題,護理資源不足,導致相關護理工作的開展,實施效果難令人滿意,最終激化護患矛盾[1]。分級護理是基于循證醫學基礎之上開展的細化護理模式,結合患者病情程度,分配合適的護理資源,做到保障護理質量的同時,節省有限的護理資源[2]。國內一些學者已經證實了分級護理管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3],但關于分級護理在肝膽外科中的應用研究,臨床開展較少。故本文開展以下研究,試論分級護理在肝膽外科中的應用價值,論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90例肝膽外科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其中45例納入對照組,另45例納入實驗組。對照組男女比例25∶20;年齡32~71歲,平均(52.38±7.14)歲;手術類型:肝臟手術16例,膽囊手術13例,胰腺手術11例,脾臟手術5例。實驗組男女比例24∶21;年齡33~73歲,平均(53.26±7.34)歲;手術類型:肝臟手術17例,膽囊手術14例,胰腺手術10例,脾臟手術4例。研究上報本院倫理委員會且獲得批準,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各類肝膽疾病的診斷標準符合《外科學》要求[4];②均自愿接受外科治療,無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腹腔感染、麻醉藥物過敏等相關手術禁忌癥;③成年者;④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并自愿簽字入組;⑤全程參與研究;⑥聽覺、視覺等感官功能正常;⑦擁有良好的護理依從性。排除標準:①肝膽外科手術史;②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③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④嚴重全身性感染;⑤妊娠、哺乳期女性。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不對護理資源進行分級,護理資源的分配采取隨機模式,在護長領導下,予以肝膽外科手術患者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康復護理等護理支持。實驗組采取分級護理,①護理分級:在護長領導下,基于科內護理人員的學歷、業務能力表現、年資、理論與實踐考核結果、自評與他評結果等內容,對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進行分級,共分1~3級,其中1級護理強度最高。②患者分級:基于患方的年齡、病種、手術執行情況、術后恢復情況、情緒狀態等指標考慮,將患者分為1~3級,對應病情危重需要絕對臥床靜養者、病情較重生活無法完全自理者、病情較輕生活能夠自理者。③分配資源:患者分級與護理人員分級配套、對應,如1級患者安排1級護理人員組成的小組,提供系統的護理服務。④方案檢查:1級護理方案由護長與患者責任醫師共同審核,批準后規范執行;2~3級護理方案由護長、責任醫師、護理主任共同審核,批準后規范執行。⑤業務培訓:科室內部業務培訓根據護理人員分級,制定具體內容與強度,1級護理人員培訓以基礎護理知識為主,高階護理知識為輔;2級護理人員培訓以高階護理知識為主;3級護理人員可作為帶教,在教學中回顧知識內容,院方定期組織高級護理人員的院際間業務交流與學習。⑥質量提升:每支護理小組在工作中,就所遇問題進行記錄,隨后由組長上報護長,尋求護理問題的解決途經,典型問題納入培訓教案,在后續予以系統性的推廣教學,在不斷的工作中尋求護理水平突破。⑦等級變化: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出現護理等級變化的情況,需要及時與上級或下級護理團隊做好護理交接,確保分級護理的連貫性,不同級別的護理資源始終物盡其用。1.3觀察指標。護理質量評分:護方指導患方就本次手術治療期間,所感知的護理服務質量進行評價,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由高至低分別代表“非常差”至“非常好”五種主觀態度,涉及維度有病區護理、健康宣教、護理查房、護理記錄、心理護理。術后恢復指標:住院用時、排氣用時、下床行走用時。并發癥: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便秘、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滿分95分,用于評估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內含19小項,各項1~5分,代表著“非常不滿意”至“非常滿意”五種主觀態度,分值與滿意度成正比;基于分值定義,細化滿意度分級;0~38分為差,39~76分為良,77~95為優,滿意度=(優+良)例數/總例數×100%[5]。1.4統計學處理。經SPSS21.0統計軟件處理所得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x±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肝膽胰外科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本院肝膽胰外科住院治療的肝膽胰外科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時間順序進行編號,根據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1.2±9.5)歲,受教育年限(10.7±3.2)年;觀察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3.1±9.7)歲,受教育年限(11.5±3.5)年。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本項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本方案已通過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內容為:PICC維護方法,PICC相關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如何正確攜帶導管淋浴,PICC出現異常情況應如何及時匯報等;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采取自我管理模式,主要實施措施為:(1)建立PICC自我管理小組:由本科室責任護士、主治醫生和具有一定治療經驗的肝膽胰外科患者共同組成PICC自我管理小組;(2)制訂具體計劃及實施方式:由責任護士負責制訂相關計劃及實施方式,組員充分理解和掌握自我管理模式的內涵;(3)定期授課,每周定期授課1次;(4)定期隨訪:指定一名本科室護士對自我管理小組進行相關指導,每周通過電話形式定期隨訪1次。(5)患者互助及交流:每兩周開展1次患者互助及交流活動,以自我發言的方式介紹各自導管維護的經驗。
1.3觀察指標
肝膽外科護理風險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對肝膽外科護理應用風險管理的價值進行分析探討。方法本院在肝膽外科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對容易出現的安全隱患的一些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提升防范意識,并對其的效果進行分析探討。結果護士的防范意識顯著的升高了,依法實施護理自律行為明顯的提高了,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有了顯著的下降,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不斷的升高。在臨床護理中沒有發生嚴重的糾紛與護理差錯事故。臨床護理質量的各個指標都已達到了標準,收到了很好的護理效果。結論在肝膽外科中實施臨床護理風險管理,能夠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發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以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風險管理;肝膽外科;護理
當前,肝膽外科的臨床手術是比較復雜的,此科的高齡患者數量是比較多的,所以臨床醫療護理存在著諸多的風險,因此,我們要求臨床的護士要具備高超的護理技術,使得護理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確保患者的就醫安全[1]。我們在肝膽外科應用風險管理,對那些存在安全隱患的環節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增強護士的防范意識,對取得的效果進行分析探討,現將有關的情況匯報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肝膽外科的患者的相關情況作為臨床研究資料,收治的患者主要是外傷或者是癌癥患者。患者的年齡為12-80歲,哪個年齡段的患者都有,患者的情況一般是比較嚴重的,這就使護理存在著很大的風險隱患。
肝膽外科腹腔鏡運用觀察思索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醫療科技的進步,作為現代外科一項成熟技術,腔鏡技術因具有微創、大幅度降低手術創傷的特點,已在外科領域普遍開展應用[1]。肝膽外科發病人數在近年來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2]。手術是治療中的首選方法,但因患病器官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傳統手術操作存在創傷大、術后痛苦大恢復慢,病人難以接受的弊端,腹腔鏡參與肝膽外科的診療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肝膽外科患者80例,隨機分為2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對2組臨床結果進行回顧性比較分析,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齡34~79歲,平均(54.3±10.1)歲。均依據臨床體征、癥狀、核磁共振、CT、B超及相關影像學檢查及血、尿膽紅素等化驗檢查確診。其中肝癌12例,為2.5~4.3cm病灶直徑,肝囊腫23例,為直徑>5cm病灶、肝內外膽管結石34例,門脈高壓、肝硬化11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2組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40例依據病情不同采取常規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40例依據病情分別行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和膽囊切除術,術中應用纖維膽道鏡(或輸尿管鏡)配合取石和檢查,大部分病例行T管放置,對少數病例取石后膽總管行一期縫合。肝切除患者中,局部切除位于Ⅱ~Ⅳ肝段和Ⅶ肝段的病灶,有患者病灶位于Ⅱ、Ⅲ肝段行肝左外葉切除。肝囊腫患者行腹腔鏡下囊腫開窗引流或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