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利潤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1 03:51: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操縱利潤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操縱利潤

利潤操縱研究論文

摘要:上市公司利用關聯方交易達到利潤操縱,以實現配股、保牌等目的的行為已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嚴厲查處,文章就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以及利用關聯方交易進行利潤操縱等問題,以特殊的視角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關聯方關系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

證券界專家和業界人士在研究上市公司時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而又非常奇怪的現象,這就是上市公司每一年的財務報告中凈資產收益率在10%-11%之間的占了絕大多數,而在9%-10%之間的卻幾乎沒有。難道真的就那么巧合,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都會以近乎相等的比例運作?就沒有幾個“歪鼻子斜眼睛”而千人一孔、萬人一面?常人一看便知,這里有“貓膩”。貓膩就是利潤操縱。傳統的利潤操縱方法如“地道走”、“海上飄”、“空中行”的“陸海空”模式,在日趨完善的法治建設中幾乎走上了絕路,難得見到“加大庫存,少計成本,虛增利潤”、“多攤多提,多計費用,截留利潤”等利潤操縱的報道,隨之而來的是關聯方交易下的利潤操縱,即利用關聯方交易粉飾業績或輸出利潤,從而達到特別目的的行為。

一、關聯方交易

《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對關聯方交易的定義為:“關聯方交易是指在關聯方之間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理解這個定義的關鍵點應該把握兩點:

第一,關聯方交易同時受《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的約束。眾所周知,盡管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準則沒有就關聯方的定義作出明確界定,但給出了判斷關聯方關系的標準,即“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的視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的也視為關聯方。事實上,關聯各方既是會計主體,又是法律主體,關聯方交易屬于《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界定的交易范圍。收入準則第一條規定:“本準則規范企業在下列交易中形成的收入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①銷售商品;②提供勞務;③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該準則還明確規定了確認收入應具備的條件,如第五條規定:“銷售商品的收入,應在下列條件均能滿足時予以確認:①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②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③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④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由此可以看出,關聯方之間的資源或義務轉移,其風險和報酬也隨之相應轉移,這也關聯方交易的主要特征。

查看全文

利潤操縱的成因、手段及治理

一、利潤操縱的動因

利潤操縱的動因主要是企業通過利潤操縱最終實現自身利益(經濟的和非經濟的)的最大化。具體地說:

1、國有企業通過“調高”利潤,以“完成”承包利潤,通過“凋低”利澗,以“藏匿”利潤和資產,達到偷逃稅費的目的,或為下年完成經濟指標留下空間。

2、上市公司在初次發行階段,證監會要求公司有連續3年盈利,為了能上市,就需要進行財務包裝:在配股階段,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凈資產盈利率近3年平均不低于10%,且每年達到6%才能配股,為實現配股,上市公司也要進行財務包裝;股票市場流通價格同市場(投資者)對其預期盈利信息密切相關,從而促使一些公司通過財務包裝這一"捷徑"達到抬高股市價格的目的。

3、為給會計信息使用者以各會計期間前后一致、穩定增長,即所謂的“利潤平滑”感覺而調節盈余。有的企業盈余變化很大,給人以不安全的感覺,有的企業損益情況不能與本行業或國家整體經濟狀況同步,給人以不可理解的感覺。由于人的風險厭惡感,使這類公司在資本市場缺乏吸引力。而管理者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讓投資者以為企業的業務發展穩健,往往會進行盈余調節,以豐補歉,給人以穩中有升的感覺。

4、由于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性,經營者無法將他們所掌握的內部信息傳遞給資本市場(投資者),采取人為調節利潤的手段傳遞信息。

查看全文

簡述企業會計操縱利潤動機

摘要企業會計報表應該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但實際生活中,企業管理層也會為了某種目的而進行利潤操縱。本文就企業常見的利潤操縱方法進行了初步的會計分析,并試圖給報表的使用者一些恰當、合理的建議。關鍵詞會計報表利潤操縱會計分析分類號

企業會計報表是綜合反映一定時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財務狀況變動的書面文件,編制和提供會計報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現有和潛在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機構都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能夠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現實生活中,企業管理層為了達到獲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飾會計報表,通過各種辦法來進行利潤操縱。本文就試圖對企業常見的利潤操縱方法予以簡單的會計分析,從而對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有一個更加清醒、正確的認識。

1、通過掛賬處理進行利潤操縱

按新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所發生的該處理的費用,應在當期立即處理并計入損益。但有些企業為了達到利潤操縱的目的尤其是為了使當期盈利,則故意不遵守規則,通過掛賬等方式降低當期費用,以獲得虛增利潤之目的。

1.1應收賬款尤其是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長期掛帳。應收賬款是企業因銷售產品、提供勞務及其他原因,應向購貨方或接受勞務的單位收取的款項,因它是企業的銷售業務也是企業的主營業務,因此,一般而言,應收賬款能否收回,對企業業績影響很大。但對于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收回的可能性極小,按規定應轉入壞帳準備并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按規定三年以上的應收帳款轉為壞賬的話,有人曾計算過,1997年深滬市上市公司虧損數將由42家改為114家,虧損面將由5.2%擴大至14%。由此可見,應收賬款對收益的影響極大。在現實中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即企業為了虛增銷售收入的需要而虛列應收賬款,因此,對于由于“應收賬款”科目而導致的利潤操縱一定要引起特別的注意。

1.2待處理財產損失長期掛賬。這種損失是由于當期某種原因造成的,應在當期處理,但若有意不在當期處理,使當期費用減少,從而達到虛增利潤之效果。

查看全文

證券市場利潤操縱思考

摘要:上市公司利用關聯方交易達到利潤操縱,以實現配股、保牌等目的的行為已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嚴厲查處,文章就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以及利用關聯方交易進行利潤操縱等問題,以特殊的視角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關聯方關系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

證券界專家和業界人士在研究上市公司時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而又非常奇怪的現象,這就是上市公司每一年的財務報告中凈資產收益率在10%-11%之間的占了絕大多數,而在9%-10%之間的卻幾乎沒有。難道真的就那么巧合,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都會以近乎相等的比例運作?就沒有幾個“歪鼻子斜眼睛”而千人一孔、萬人一面?常人一看便知,這里有“貓膩”。貓膩就是利潤操縱。傳統的利潤操縱方法如“地道走”、“海上飄”、“空中行”的“陸海空”模式,在日趨完善的法治建設中幾乎走上了絕路,難得見到“加大庫存,少計成本,虛增利潤”、“多攤多提,多計費用,截留利潤”等利潤操縱的報道,隨之而來的是關聯方交易下的利潤操縱,即利用關聯方交易粉飾業績或輸出利潤,從而達到特別目的的行為。

一、關聯方交易

《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對關聯方交易的定義為:“關聯方交易是指在關聯方之間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理解這個定義的關鍵點應該把握兩點:

第一,關聯方交易同時受《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的約束。眾所周知,盡管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準則沒有就關聯方的定義作出明確界定,但給出了判斷關聯方關系的標準,即“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的視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的也視為關聯方。事實上,關聯各方既是會計主體,又是法律主體,關聯方交易屬于《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界定的交易范圍。收入準則第一條規定:“本準則規范企業在下列交易中形成的收入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①銷售商品;②提供勞務;③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該準則還明確規定了確認收入應具備的條件,如第五條規定:“銷售商品的收入,應在下列條件均能滿足時予以確認:①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②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③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④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由此可以看出,關聯方之間的資源或義務轉移,其風險和報酬也隨之相應轉移,這也關聯方交易的主要特征。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利潤操縱探析論文

摘要:企業會計報表是綜合反映一定時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財務狀況變動的書面文件,編制和提供會計報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現有和潛在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機構都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能夠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關鍵詞: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方法和動機;會計分析

企業會計報表是綜合反映一定時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財務狀況變動的書面文件,編制和提供會計報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現有和潛在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機構都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能夠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現實生活中,企業管理層為了達到獲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飾會計報表,通過各種辦法來進行利潤操縱。本文就試圖對企業常見的利潤操縱方法予以簡單的會計分析,從而對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有一個更加清醒、正確的認識。

1利潤操縱的方法

(1)利用關聯交易操縱利潤。關聯交易是指在關聯方發生的轉移資源和義務的事項,而不論其是否收取價款。關聯方主要是指在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決策中,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的有關各方。從理論上說,關聯交易是一種中性交易。而事實上有些公司在關聯交易中利用協議定價,實現利潤在關聯方之間的轉移。

①利用關聯購銷業務操縱利潤。例如:ST蘇三山,1997年銷售一批貨物給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的子公司,銷售收入16002萬元,銷售成本14002萬元,產生凈利潤2000萬元,交易價格由協議確定。這項交易利潤占公司1997年利潤總額的23.5%。②關聯企業收取資金占用費。按照有關法規規定,企業之間是不允許相互拆借資金的,但實際上關聯企業間的資金拆借現象非常普遍。如某公司對關聯企業進行長期債權投資,按20%的比率收取固定回報,為企業創造了一大塊利潤。③利用關聯企業間的托管經營調節利潤。目前,由于我國證券市場還缺乏托管經營方面的法規及操作規范,托管經營就成為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另一方式。一些上市公司將不良資產委托給關聯企業經營,定額收取回報,使上市公司既回避了不良資產的虧損,又憑空獲得了一塊利潤。反之,關聯企業也可以通過把獲利強較的資產以較低的收益由上市公司托管,直接為上市公司注入利潤。

查看全文

關聯方交易與利潤操縱分析論文

一、關聯方交易

《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對關聯方交易的定義為:“關聯方交易是指在關聯方之間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理解這個定義的關鍵點應該把握兩點:

第一,關聯方交易同時受《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的約束。眾所周知,盡管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準則沒有就關聯方的定義作出明確界定,但給出了判斷關聯方關系的標準,即“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的視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的也視為關聯方。事實上,關聯各方既是會計主體,又是法律主體,關聯方交易屬于《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界定的交易范圍。收入準則第一條規定:“本準則規范企業在下列交易中形成的收入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①銷售商品;②提供勞務;③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該準則還明確規定了確認收入應具備的條件,如第五條規定:“銷售商品的收入,應在下列條件均能滿足時予以確認:①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②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③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④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由此可以看出,關聯方之間的資源或義務轉移,其風險和報酬也隨之相應轉移,這也關聯方交易的主要特征。

第二,關聯方之間資源或義務的轉移價格是關聯方交易的關鍵。一般而言,關聯方交易能在一般商業條款中使參與雙方受益。所謂一般商業條款,是指那些不會比與非關聯方交易可望合理受益更多或更少的商業條款。換言之,交易雙方不存在關聯關系時,其交易的價格具有公允性,即按公平價格進行交易;如果交易雙方存在關聯方關系,一般也能按公平價格進行交易。但例外情況時有發生,有時關聯方交易是為了使交易的一方受益而進行的,因而其交易的價格就會有一定程度的彈性,可能高于公平價格,也可能低于公平價格;有時因為存在關聯方關系交易才會發生,因而交易的價格按成本進行計價;有時出于某種特殊的需要,其交易不進行計價。因此,關聯方交易的價格可歸納為非關聯價格和關聯價格兩大類,其中非關聯價格一般是指公平價格,關聯價格又有三種形式:變種公平價格、成本價格和零價格。目前,關聯方交易價格在我國的相關會計準則中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實際工作中的關聯方交易價格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相當的不穩定性。

二、利潤操縱

操縱,意即用不正當的手段支配、控制。利潤操縱,就是用不正當的手段支配和控制利潤,以達到操縱者不正當的目的。

查看全文

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研究論文

摘要:上市公司利用關聯方交易達到利潤操縱,以實現配股、保牌等目的的行為已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嚴厲查處,文章就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以及利用關聯方交易進行利潤操縱等問題,以特殊的視角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關聯方關系關聯方交易利潤操縱

證券界專家和業界人士在研究上市公司時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而又非常奇怪的現象,這就是上市公司每一年的財務報告中凈資產收益率在10%-11%之間的占了絕大多數,而在9%-10%之間的卻幾乎沒有。難道真的就那么巧合,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都會以近乎相等的比例運作?就沒有幾個“歪鼻子斜眼睛”而千人一孔、萬人一面?常人一看便知,這里有“貓膩”。貓膩就是利潤操縱。傳統的利潤操縱方法如“地道走”、“海上飄”、“空中行”的“陸海空”模式,在日趨完善的法治建設中幾乎走上了絕路,難得見到“加大庫存,少計成本,虛增利潤”、“多攤多提,多計費用,截留利潤”等利潤操縱的報道,隨之而來的是關聯方交易下的利潤操縱,即利用關聯方交易粉飾業績或輸出利潤,從而達到特別目的的行為。

一、關聯方交易

《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對關聯方交易的定義為:“關聯方交易是指在關聯方之間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理解這個定義的關鍵點應該把握兩點:

第一,關聯方交易同時受《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的約束。眾所周知,盡管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準則沒有就關聯方的定義作出明確界定,但給出了判斷關聯方關系的標準,即“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的視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的也視為關聯方。事實上,關聯各方既是會計主體,又是法律主體,關聯方交易屬于《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界定的交易范圍。收入準則第一條規定:“本準則規范企業在下列交易中形成的收入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①銷售商品;②提供勞務;③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該準則還明確規定了確認收入應具備的條件,如第五條規定:“銷售商品的收入,應在下列條件均能滿足時予以確認:①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②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③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④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由此可以看出,關聯方之間的資源或義務轉移,其風險和報酬也隨之相應轉移,這也關聯方交易的主要特征。

查看全文

遏制企業利潤操縱行為論文

內容提要]文章主要介紹說明社會處于轉型階段,許多相關的法律、制度等體制還不健全成熟,企業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操縱利潤的風氣越來越盛,給授資者和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它導致資本市場信任危機,嚴重影響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文章從企業操縱利潤的行為動機出發,通過對利潤操縱方法的分析,提出了遏制利潤操縱行為的對策劃建議。

[關鍵詞]利潤操縱;掛賬;避稅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獲得更多自身利益而進行利潤操縱。利潤操縱行為一般是指企業為了某種目的,運用各種手段人為地調節企業實現利潤的行為。這種行為掩蓋了企業本身的真實經營管理狀況,給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嚴重的危害。

一、利潤操縱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上市公司為了融通資金或維持上市資格而虛增利潤

根據《公司法》規定,企業必須在最近三年連續盈利且經營狀況較好才能上市。而一些達不到標準的企業只能通過虛增利潤來實現上市目的。由于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要對一個公司投資往往要根據投資報酬率來做判斷,而投資報酬率=凈利潤(或營業利潤)/投資額(或經營資產)×100%。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虛增利潤提高了投資報酬率從而欺騙投資者達到了企業的融資目的。《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證監會將暫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虧損,否則將停止公司的上市資格。上市公司為了避免被停牌的命運只有虛增利潤。

查看全文

公司利潤操縱行為財務特征研究論文

我國股票投資者目前面臨的一個與投資決策分析有關的問題就是相當多的上市公司利潤指標被人為操縱,利潤指標內含的企業獲利能力不具有長期穩定的特性,用這種不具有穩定性的利潤指標預測未來,其結果的正確性將難以保證。每個企業采用的利潤操縱手段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如果這些操縱手段能夠在財務指標上反映出來,那么只要我們能夠發現財務指標異常的規律,就可以快速地判斷企業是否有操縱利潤的嫌疑,從而提高分析的效率。在本文中,筆者試圖對可能存在利潤操縱行為的企業進行總體財務指標特征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規律,從而揭示這些企業可能采取的調整凈收益的手段,引導投資者在財務分析時關注容易體現利潤操縱行為的財務指標,迅速有效地甄別上市公司真正的獲利能力。

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1996、1997和1998年之間,凈資產收益率在10%區域集中的上市公司均達到上市公司總數的20%,甚至更多。這些上市公司具有相當大的操縱凈收益的嫌疑,因此筆者選取這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包括資產負債表數據和利潤表數據分別進行財務指標特征的分析。

一、研究的方法和反映操縱手段的財務指標的選擇

筆者借鑒國外對失敗企業和收購及被收購企業的財務指標特征的研究方法,針對有操縱利潤嫌疑的企業,設計出財務指標特征分析的步驟如下:第一,根據理論常識分析凈資產收益率受到人為操縱的企業其可能的操縱手段,然后選擇與操縱手段相對應可能受到影響的財務指標。第二,按照特定的標準選取作為對比研究所需要的標準企業。第三,計算出可能存在利潤操縱的企業以及作為對比的標準公司各個財務指標的平均值。第四,將兩類企業同一個財務指標的平均值進行對照,觀察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第五,為了排除因個別極值無法刪除,或統計樣本內部的數據比較分散對統計結果的干擾,筆者同時采用“十分法”對各樣本的全部數據進行排序,直接觀察各樣本數據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分布狀況,比較兩組數據在分布上的差異。“十分法”的原理是,將樣本的數據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進行排列,然后找出樣本中每十個百分點的數量位置所對應的財務指標,10%位置的財務指標數值表示有10%的企業該財務指標值低于該數值,而90%的企業該財務指標高于該數值,以此類推。每相鄰的兩個十分點位置上的財務指標表示有10%的企業該財務指標數值分布在這兩個數值之間。最后,對得出的統計結果進行解釋。

根據近年來一些研究人員的研究發現和對企業可能采取的操縱凈收益指標的手段的分析,企業可能采取以下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的手段,并且這些手段可能導致相應的一些財務指標出現異常:

1、通過非營業活動提高凈利潤。包括諸如出售資產、出售投資、改變投資的核算方法等提高營業外收入或投資收益等活動。為避免所得稅率差異對分析的影響,筆者選用營業外收入占利潤總額的比重、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的比重和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三個財務指標。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越高,說明企業靠經營正常業務取得利潤的比例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的凈收益的質量較好;由于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較易受到人為的操縱,因此這兩部分的比例越大,企業凈收益指標被認為操縱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非正常經營業務調整利潤的現象,則從總體上看,這些企業的營業外收入或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可能會較一般公司高一些,而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相對低一些。

查看全文

防范利潤操縱管理企業會計報表實效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我國中小企業現狀說明;中小企業利潤操縱的相關概念及背景;利潤操縱的常規方法探析;遏制利潤操縱行為的對策;結束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小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是大型企業發展的補充、中小企業是技術創新的生力軍、利潤操縱的概念、盈余管理是巧用會計政策、利潤操縱的客觀環境、企業內部組織機構重迭,分工不清,業務范圍不明,權限和職責混亂、生產經營和會計核算被弱化,缺乏剛性的標準和機制、企業領導為追求政績而提高企業利潤、應收賬款尤其是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長期掛帳、規范資產評估會計處理準則、保證會計核算方法的延續性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企業會計報表是企業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是根據日常會計核算資料定期編制的,綜合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總結性書面文件,是企業向外傳遞會計信息的主要手段。本文就試圖對中小企業常見的利潤操縱方法進行分析,進一步揭示中小企業操縱利潤的動機、手段等,從而對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能有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

關鍵詞:中小企業;利潤操縱;現狀

0引言

中小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大企業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現階段我國存在著大量的中小企業,然而,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規模小、底子薄,企業管理層法制觀念還較淡薄、各種規章制度不太健全、會計核算缺乏規范等,管理層常常根據自身的需要指使財務人員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致使會計報表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資產、負債和盈利等情況。對于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利潤操縱等問題,目前研究的人員不多,論著也較少,基于這樣的原因,筆者選擇這樣一個課題來進行研究,希望能對完善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一定的幫助。

1我國中小企業現狀說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