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05:29: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病名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加強中醫標準病名的透析
摘要:針對中醫病名的現狀,從歷史和臨床實踐的角度論證了病證結合是中醫診斷學的精髓,從認識論和方法學上比較了中西醫病名的異同,闡述必須堅持中醫病名,繼承和發展中醫理論,規范中醫病名學術體系,推動中醫走向世界。
關鍵詞:中醫病名;診斷;標準;病證結合
病名是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重要概念,是中醫學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辨病是中醫臨床不可缺少的內容[1]。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可查、病機可究、規律可循、證候可辨、治法可用、預后可測,臨床治療的目標主要也是針對病。但目前中醫病名幾乎處于被取消的狀態,臨床診斷、論文著作、科研課題等,大部分都使用西醫病名,中醫病名被棄而不用,或僅稱屬中醫“范疇”。因此,必須制定中醫標準病名,作為國家標準加以頒布實施,以保護中醫藥知識產權,維持中醫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1病證結合是中醫診斷學的精髓
中醫對疾病本質的認識最早即是確定病種,并賦予病名。《黃帝內經》所記述的病名逾200種,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無論是《傷寒論》論外感病,還是《金匱要略》論內傷雜病,都是以病為綱,病脈證治并重。此后歷代醫著如《諸病源候論》、《景岳全書》、《醫宗金鑒》、《證治準繩》等,以及近代臨床各科的中醫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癥)為綱,進行辨證論治。因此,繼承中醫學的病名及診斷十分必要。
病證結合是中醫認識疾病本質的基本方法,診斷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過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證候又能準確地把握疾病某一階段的病位與病性等主要矛盾。對病和證的分層認識,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二者的關系猶如經緯縱橫交錯,使中醫對疾病本質的認識在病位的表里上下與臟腑經絡,病性的陰陽寒熱虛實,以及病勢的進退深淺3方面達到3維統一。中醫病名融于中醫理論體系,能正確引導臨床辨證與施治。與證名診斷一樣,病名診斷是中醫臨床診療不可或缺的內容,取消中醫病名不僅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醫認識疾病本質的病證結合診斷特色也沒有了,更談不上中醫的優勢、生命力和發展。
中醫病名的翻譯方法
摘要:本文探討了中醫病名的翻譯原則和方法。在翻譯中醫病名時,我們應遵循忠實、準確和比照的原則,并適時采用直譯法、意譯法、音譯法和象譯法的翻譯方法。
關鍵詞:中醫病名;原則;方法
中醫根源于中國文化,學習中醫實際上就是學習中國的文化。以中國文化為載體的中醫藥學的發展必然要依賴翻譯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國目前的翻譯工作中,大部分的中醫病名都是在比照西醫的病名,用西醫的概念來解釋中醫。筆者認為,這一點不利于中醫發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筆者認為翻譯中醫病名應有自己的原則和方法。
一、翻譯原則
1.1“信”——忠實
醫學英語的翻譯不同于日常英語或文學英語。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討論科學事實,因而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對其準確性也要求較高。在中醫病名的翻譯工作中,忠實應是首要原則。所謂忠實性原則是指譯文必須正確地傳達原文的內容,包括思想、感情、風格等。中醫是與西醫完全不同的一個醫學體系。它有許多獨特的概念,在用英語解釋時必須保留中醫原有的概念,忠實于中醫特有的理論。如“白癜風”這個病,它的西醫名稱為vitiligo。如果照此翻譯,那么就很難理解為什么醫生給出祛風的治療原則。但如果翻譯成whitepatchwind,就輕而易舉地了解其中的原因,進而了解相應的中醫處方。
肝癌的中醫病名病因分析綜述
摘要:該文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基于導師周仲瑛教授診治研究疑難雜病的學術思想及對原發性肝癌的認識,以“癌毒”為主線,探索中醫藥對肝癌的病名、病因的認識。論文著眼于肝之生理、病理及其與它臟的關系,從理論上系統探討原發性肝癌的病名及病因,為肝癌治療奠定基礎。
關鍵詞:原發性肝癌;中醫病名;中醫病因
原發性肝癌(以下簡稱肝癌)進展迅速,療效較差,生存期短,流行面廣,是世界上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最常見的10種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每年新發病人約為14萬,年死亡率為20.4/10萬,約占全世界肝癌發病數及死亡數的50%[1]。近20年來,病死率又有上升趨勢,已成為我國第2位惡性腫瘤致死原因[2,3]。目前,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但此法多適合于亞臨床肝癌和小肝癌,其治愈率亦僅為15%~30%,5年復發率達40%~80%。而且,由于肝癌起病隱匿,缺乏特異性癥狀,發現時多數已是中晚期,故相當一部分患者已失去手術切除機會[4]。姑息性介入手術或化療等法又有明顯的毒副作用,許多病人難以耐受。因此,中醫藥及其他新技術、新藥物有機結合的綜合治療措施已得到腫瘤治療界廣泛認可。中醫中藥是我國的傳統醫學,作為惡性腫瘤綜合治療措施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預防肝癌發生、減少復發轉移、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隨著社會進步、社會環境的變化,肝癌發病率逐步提高,肝癌的中醫藥研究亦若雨后春筍。然而,對肝癌病因、發病、病機、病理因素、治則治法,皆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尚未形成系統和規范的認識。因此,如何更加深刻地認識肝癌,中醫藥治療肝癌的作用機理是什么,如何使中醫藥防治肝癌的潛在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提高防治肝癌整體水平,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探索的重大課題。導師周仲瑛教授業醫近六十載,學驗俱豐,以治療疑難雜病見長,對原發性肝癌的研究頗有心得。導師在幾十年的臨床工作中,遵循“實踐出真知”的準則,勤于實踐,不斷探索。在臨證時,強調“審證求因”“辨證施治”的重要性,重視肝癌致病“癌毒”的多樣性、復雜性、多變性,不斷探尋肝癌的病因、病理及卓有成效的治療方法。本文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在導師數十年研究本病的基礎上,總結繼承導師的學術思想,分析歸納肝癌病名及病因,為臨床治療的合理性有效性奠定基礎,目的在于不斷提高臨床療效。
1肝之生理病理
肝居中焦,具有主疏泄、主藏血之功。其為剛臟,體陰用陽,喜條達而惡抑郁,郁則氣滯或化火、生風、動陽,故而肝病病理因素復雜、兼夾;肝之性易動而難靜,因五行生克乘侮的關系,肝病多延及他臟,諸如肝病及脾,肝病及腎等。臨床可多見濕熱毒瘀蘊結肝膽脾胃、肝腎陰虧、肝血不足之證。
2癌毒特性概述
慢性前列腺炎中醫病名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在癥狀上與古醫籍中的“精濁”“白淫”“勞淋”相似。現代醫家在治療本病時,多從古籍中汲取經驗,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對于疾病的原始概念、病名出現時間等問題卻失于考查。筆者在閱讀相關文獻時發現兩處疑問,因這些問題對于醫學史、疾病史的研究較為重要,故撰文提出以下商榷。
1“白淫”的早期認識
《素問•痿論》云:“思想無窮,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1]。”根據這段描述,一些學者稱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機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這種說法似有不妥。其一,痿論篇主論“五臟使人痿”,分論“痿躄”“脈痿”“筋痿”“肉痿”“骨痿”五種證候,從“思想無窮”至“宗筋弛縱”當屬筋痿(陽痿)病因,不是“白淫”的病因。其二,檢閱《黃帝內經》,“白淫”僅于《素問•痿論》中出現過1次。王冰注曰:“白淫,謂白物流衍,如精之狀,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陰器中綿綿而下也[1]。”則“白淫”不專指男性疾病。其三,有的文章稱中醫將慢性前列腺炎歸屬于“白濁”“精濁”“勞淋”等范疇[2],未將“白淫”囊括在內,卻以《素問•痿論》“白淫”一句作為慢性前列腺炎的源頭,這在概念上是含混的,在邏輯上也是說不通的。此外,《針灸甲乙經》在“熱在五臟發痿第四”和“婦人雜病第十”兩次提到“白淫”,前篇與《素問•痿論》內容一致,后篇則云:“女子疝,小腹腫,赤白淫,時多時少,蠡溝主之[3]。”女子疝下赤白淫的說法也見于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婦人病》。明代汪綺石在《理虛元鑒》中談到,白濁、白淫有別,在于發病的新與久:“初出莖中痛而濃濁如膏,謂之白濁。久之不已,精微弱而薄,痛亦漸減,至后聞淫聲、見女色,而精下流,清稀而不痛,則謂之白淫也[4]。”《女科精要•帶下門諸論》則謂:“白淫者,白物淫衍,如精狀,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陰中綿綿下也……男子遺精白濁,女子赤下白淫,皆因喜怒憂思,產育房勞傷其榮衛[5]”。古人對“白淫”的認識尚且不統一,以《素問•痿論》中“發為筋痿,及為白淫”一句作為慢性前列腺炎最早記載的觀點有待商榷。
2“精濁”病名的出現時間
精濁,為尿道口常有白色黏液溢出而尿色不見渾濁的一類病證,與西醫學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相似。現代中醫學者探討慢性前列腺炎,常以“精濁”相關的古代文獻作為理論基礎。《論精室瘀阻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機》言:“慢性前列腺炎屬于中醫精濁的范疇。”這種對應太過籠統,不再贅言,又言本病首見于《證治匯補•下竅門•便濁•附精濁》[6]。《證治匯補》一書撰于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作者李用粹匯合古人之精義,而補古人之未備,故名“匯補”。書中明確區分了“精濁”與“便濁”,認為心腎二經之火是“敗精”誘因,并按敗精顏色分“精濁”為“白濁”與“赤濁”,如其言:“精濁者,因敗精流于溺竅,滯而難出,故莖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竅端時有穢物,如瘡膿、目眵,淋漓不斷,與便溺絕不相混,此心腎二經火起精溢,故敗精流出而為白濁。虛滑者,血不及變,而為赤濁[7]”。本段醫論誠然精當,但“精濁”病名并非首見于《證治匯補》。明代王紹隆所著《醫燈續焰》(公元1652年)中已有“精濁脈證”一節,詳細論述了“精濁”概念、病因、脈象、“精濁”與“便濁”的鑒別診斷以及“精濁”治法,如其言:“精濁,腎之液也。所以精濁者,心為之也,一動其心,而天君搖搖,則精濁走失矣……遺精白濁,微澀而弱。火盛陰虛,芤濡洪數……精濁與便濁不同,便濁是便溺渾濁,即前之膏淋也,乃是胃中濕熱,滲入膀胱,與腎經絕無相干。精濁則牽絲黏膩。雖不便溺,亦是有之。此是腎水不足,淫火易動,精離其位,故令漸漬而出耳。治此者,宜滋腎清心,健脾固脫[8]。”《景岳全書•雜證謨•淋濁》對“精濁”病因與治法亦有論述,如其言:“濁在精分者,必因相火妄動,或逆精而然……命門虛寒,陽氣不固,則精濁時見,而久不能愈者,但當培補命門[9]。”而《景岳全書》比《醫燈續焰》的年代要更早一點(公元1640年以前)。“精濁”首見于《證治匯補》的論斷從何而出?因作者未列參考文獻而不得而知。筆者考查發現,《中醫內科學》有“精濁名見《證治匯補》”的說法[10],和“首見”有所不同。又《中醫內科疾病名稱規范研究》一書中,《景岳全書》與《證治匯補》的相關論述均列于“精濁•正名”之下,將《證治匯補》作為第一條引文,《景岳全書》作為第三條,并沒有按照時代順序排列[11]。編者這樣處理,或是由于“精濁”之名沒有體現在《景岳全書》的章節標題中,且《證治匯補》的論述更詳盡、更接近現代認識。相較于“精濁”首見于何書這一問題,另一則材料或許更值得注意。《證治準繩•赤白濁》(公元1602年)云:“溺與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濁病在精道。”根據濁物有血與無血,分為赤濁與白濁,又言“今患濁者,雖便時莖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竅端時有穢物,如瘡膿、目眵,淋漓不斷,與便溺不相混[12]”。實際上,“精濁”為尿道口有濁物而小便自清的特點,王肯堂早就說清楚了,李用粹“瘡膿、目眵”的形容并非原創。在內涵上,《證治準繩》中的“赤白濁”與后來張景岳、李用粹的“精濁”并沒有本質區別,作為病名的“精濁”二字已是呼之欲出。
3商榷
頭痛病名考管理論文
【摘要】頭痛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證。關于頭痛一名,古代又有疾首、首疾、偏頭痛、頭項強痛、頭項痛、頭囟項痛、頭項肩痛、頭頂痛重、頭背痛、頭項幾幾、沖頭痛、厥頭痛、真頭痛、頭痛如破、溺時頭痛、頭痛如錐刺之、微頭痛、頭卓然而痛、頭目碎痛、頭風、首風、腦風、腦痛、大頭風、搖頭風等多個相關的名稱。隨著時代的不同,各個病名的含義也不盡相同。弄清與頭痛相關病名的內涵及歷史沿革,對于研究頭痛病證的發展概況,開展對該病的各項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頭痛大頭風
前言
頭痛又稱為頭疼,疼,義同痛,是指整個頭部以及頭的前、后、偏側部的疼痛總稱,其性質可呈跳痛、灼痛、脹痛、重痛、針刺痛等,甚則伴惡心嘔吐,難以忍受。頭痛是臨床常見疾病,在歷代的醫學文獻中,關于頭痛病名有著多種不同的稱謂。為了準確把握疾病的內涵,必須對其病名加以考證。
1頭痛病名的演化
1.1早期與頭痛相關的病名
缺血性腦中風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缺血性腦中風病因病機辯證論治
【論文摘要】根據腦為元神之腑的理論,本文提出缺血性腦中風的中醫病名,明確本病的病位在腦,并在病機上提出陽亢血菀、痰瘀互結、氣虛血瘀、肝腎陰虛、氣血兩虛等,致腦絡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發諸癥,并在辯證上分清病情之輕重,分為陽亢血菀、痰瘀阻絡、氣虛血瘀、肝腎陰虛、氣血兩虛、氣虛陽脫等六個基本證型進行施治。
缺血性腦中風屬傳統“中風”范疇,部分屬“眩暈、頭痛、風痹”等范疇。其實在《內經》里面已認識到重癥中風病位在頭,如“大怒則形氣絕,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這個“上”指的就是頭部,菀者,盛而上沖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雜病論》“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風使然。”這是典型的腦中風癥狀。但遺憾的是后世沒有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內經》“血菀于上”學說,而逐漸形成了中經絡、中臟腑之說,并沿用至今。由中經絡的癥狀描述來看,則似乎與腦無關。明代李時珍提出“腦為元神之腑”學說,對腦的作用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動,為今天的腦中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清代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進一步認識到腦的作用,腦為生命之中樞,腦主神明,統管思維、運動、語言、功能協調等一切活動。但近代對這些的認識卻沒有進一步發揚,一直沿用古代之說,中風的學術理論千百年未變,阻礙了缺血性腦中風研究的進一步發展,雖然現代醫學“腦梗塞”的診斷已十分明確,但中醫學界時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腦中風”的確切診斷。
1病名新論
“中風”是傳統中醫病名,隨著醫學的發展,現代中醫學引用了現代醫學的特殊檢查,上世紀末行業標準將中風分成“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種,但還沒有明確指出病位在腦。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腦中風”則進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長處,突出了“腦”的作用,更進一步準確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腦,雖然只是在傳統病名前增加了一個“腦”字,但卻是現代中醫學在該病認識上的重大突破,是時至今日中醫學最為合適的病名,最終完善了該病的診斷命名。如果基層無影像學支持,只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難以明確是否缺血,則只能統稱為“腦中風”,即使臨床癥狀不典型,如只有頭暈頭痛,沒有肢體不利、語言不利等癥,只要影像學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腦病,亦能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只有如此,中醫學才能與時俱進。
2病因病機探討
中藥對頸椎病的治療策略探討論文
【摘要】頸椎病是現代社會多發病、常見病。在祖國醫學中的“痹證”、“萎證”、“眩暈”、“頭痛”等證中有類似論述。其發病概由外感風寒、氣滯血瘀、肝腎不足等因素所致頸肩疼痛、頭暈目眩、上肢麻木等臨床癥狀。筆者針對病因將其分為風寒痹阻、氣滯血瘀、肝腎不足三型,運用中藥內服治療對于不耐受外治的患者產生了較好療效。
【關鍵詞】頸椎病;中醫藥;內治法
頸椎病是現代社會的多發病、常見病,原多見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現今、甚至中學生亦有發生。祖國醫學雖無“頸椎病”的病名,但在“痹證”、“眩暈”、“頭痛”、“萎證”等證中有類似論述。筆者吸收前輩和同仁的經驗,在臨床工作中將頸椎病分為三型,中藥內服治療對于不耐受外治的患者產生了較好的效果。現概述如下。
一、風寒痹阻型
2.1癥狀要點頸、肩、背等處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遇冷加重,頸項強硬,可觸及頸部有條索狀物,一側或雙側上肢無力、麻木或肌肉萎縮,指端麻木,舌質正常或暗,苔薄白,脈沉遲或緊。
2.2治法祛風寒,通筋脈,止痹痛。
缺血性腦中風分析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缺血性腦中風病因病機辯證論治
【論文摘要】根據腦為元神之腑的理論,本文提出缺血性腦中風的中醫病名,明確本病的病位在腦,并在病機上提出陽亢血菀、痰瘀互結、氣虛血瘀、肝腎陰虛、氣血兩虛等,致腦絡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發諸癥,并在辯證上分清病情之輕重,分為陽亢血菀、痰瘀阻絡、氣虛血瘀、肝腎陰虛、氣血兩虛、氣虛陽脫等六個基本證型進行施治。
缺血性腦中風屬傳統“中風”范疇,部分屬“眩暈、頭痛、風痹”等范疇。其實在《內經》里面已認識到重癥中風病位在頭,如“大怒則形氣絕,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這個“上”指的就是頭部,菀者,盛而上沖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雜病論》“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風使然。”這是典型的腦中風癥狀。但遺憾的是后世沒有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內經》“血菀于上”學說,而逐漸形成了中經絡、中臟腑之說,并沿用至今。由中經絡的癥狀描述來看,則似乎與腦無關。明代李時珍提出“腦為元神之腑”學說,對腦的作用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動,為今天的腦中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清代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進一步認識到腦的作用,腦為生命之中樞,腦主神明,統管思維、運動、語言、功能協調等一切活動。但近代對這些的認識卻沒有進一步發揚,一直沿用古代之說,中風的學術理論千百年未變,阻礙了缺血性腦中風研究的進一步發展,雖然現代醫學“腦梗塞”的診斷已十分明確,但中醫學界時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腦中風”的確切診斷。
1病名新論
“中風”是傳統中醫病名,隨著醫學的發展,現代中醫學引用了現代醫學的特殊檢查,上世紀末行業標準將中風分成“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種,但還沒有明確指出病位在腦。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腦中風”則進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長處,突出了“腦”的作用,更進一步準確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腦,雖然只是在傳統病名前增加了一個“腦”字,但卻是現代中醫學在該病認識上的重大突破,是時至今日中醫學最為合適的病名,最終完善了該病的診斷命名。如果基層無影像學支持,只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難以明確是否缺血,則只能統稱為“腦中風”,即使臨床癥狀不典型,如只有頭暈頭痛,沒有肢體不利、語言不利等癥,只要影像學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腦病,亦能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只有如此,中醫學才能與時俱進。
2病因病機探討
缺血性腦中風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缺血性腦中風病因病機辯證論治
【論文摘要】根據腦為元神之腑的理論,本文提出缺血性腦中風的中醫病名,明確本病的病位在腦,并在病機上提出陽亢血菀、痰瘀互結、氣虛血瘀、肝腎陰虛、氣血兩虛等,致腦絡阻塞,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發諸癥,并在辯證上分清病情之輕重,分為陽亢血菀、痰瘀阻絡、氣虛血瘀、肝腎陰虛、氣血兩虛、氣虛陽脫等六個基本證型進行施治。
缺血性腦中風屬傳統“中風”范疇,部分屬“眩暈、頭痛、風痹”等范疇。其實在《內經》里面已認識到重癥中風病位在頭,如“大怒則形氣絕,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估”,這個“上”指的就是頭部,菀者,盛而上沖也。估,就是不用的意思,偏估就是半身不利或不遂。《雜病論》“或左或右,……歪僻不遂……邪入于腑,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中風使然。”這是典型的腦中風癥狀。但遺憾的是后世沒有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內經》“血菀于上”學說,而逐漸形成了中經絡、中臟腑之說,并沿用至今。由中經絡的癥狀描述來看,則似乎與腦無關。明代李時珍提出“腦為元神之腑”學說,對腦的作用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元神”即人的真神、主神,元神主宰人的一切活動,為今天的腦中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清代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進一步認識到腦的作用,腦為生命之中樞,腦主神明,統管思維、運動、語言、功能協調等一切活動。但近代對這些的認識卻沒有進一步發揚,一直沿用古代之說,中風的學術理論千百年未變,阻礙了缺血性腦中風研究的進一步發展,雖然現代醫學“腦梗塞”的診斷已十分明確,但中醫學界時至今日才形成“缺血性腦中風”的確切診斷。
1病名新論
“中風”是傳統中醫病名,隨著醫學的發展,現代中醫學引用了現代醫學的特殊檢查,上世紀末行業標準將中風分成“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種,但還沒有明確指出病位在腦。本文命名的“缺血性腦中風”則進一步吸取了古今病名的長處,突出了“腦”的作用,更進一步準確地反映了本病的部位在腦,雖然只是在傳統病名前增加了一個“腦”字,但卻是現代中醫學在該病認識上的重大突破,是時至今日中醫學最為合適的病名,最終完善了該病的診斷命名。如果基層無影像學支持,只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難以明確是否缺血,則只能統稱為“腦中風”,即使臨床癥狀不典型,如只有頭暈頭痛,沒有肢體不利、語言不利等癥,只要影像學支持,又能排除其它腦病,亦能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只有如此,中醫學才能與時俱進。
2病因病機探討
溫補腎陽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分析論文
1膝關節骨關節炎屬于中醫骨痹的范疇
1.1古籍研究中醫古籍中并沒有“膝關節骨關節炎”這一病名的記載,但對相關疾病的描述與之頗為相似。《內經》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骨髓酸痛”與本病的膝痛、受寒加重癥狀類似。《中藏經》說:“骨痹,乃嗜欲不節,傷于腎也”。骨痹,骨痛也。嗜欲不節則腎精虧虛,這與本病多發于年老體衰相符合。
1.2現代研究影像學發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后期多有明顯的增生病變,所以稱之為膝關節骨質增生癥、膝關節肥大性關節炎(病)。因其發病與年齡老化和既往的關節創傷有密切關系,臨床也稱之為膝退行性骨關節炎(病)、老年性膝關節病骨關節炎。國家標準《中醫疾病診療術語·疾病部分》[1]將骨關節炎的中醫病名規范為“骨痹”(自注的西醫對應病名“退行性骨關節炎”),將膝關節骨關節炎具體地稱為“膝痹”(自注的西醫對應病名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所以目前一般認為該病屬于中醫學“痹證(病)”的范疇,臨床上多以“骨痹”稱之。
2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機概要
本病是由于年老體弱,用力不當、勞損過度,肝腎虧虛,元陽不足,溫煦鼓動無力,致氣血淤阻,筋脈凝滯,筋骨失養,加之寒濕乘虛侵襲,留注關節導致經脈淤滯而發病。正虛為本,是發病基礎,其涉及到肝脾腎三臟,寒濕邪侵是其誘因。
2.1寒濕在陰早在《內經》就有本病類似證的病因病機的相關論述。《素問·痹論》就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可見痹的發生與風寒濕關系密切。明代醫家孫一奎解釋這段話為:“行痹者,行而不定也,今稱為走注疼痛,及歷節風之類是也。痛痹者,苦楚,世稱為痛風及白虎飛尸之類是也。著痹者著而不移,世稱為麻木不仁,必著而不移。啟玄子曰:‘風則陽受之,故為痹行。寒則陰受之,濕則皮肉筋骨受之,故為痹著而不去也。’大抵固當分其所因,風則陽受之;痹感風寒濕之氣,則陰受之。為病多重痛、沉著,患者難易得去。”(孫一奎醫學全書·赤水玄珠)。《靈樞·壽夭剛柔篇》曰:“在陽者命曰風,在陰者命曰痹”。張景岳說:“本皆由感邪所致,但外有表證之見,而見發熱頭疼等證,或得汗即解者,是皆有形之謂,此以陽邪在陽分,是即傷寒中風之屬也,故病在陽者命曰風。若既受寒邪,而初無發熱頭疼,又無變證,或有汗,或無汗,而筋骨之痛如故,及延綿久不能愈,而外無表證之見者,是皆無形之謂,此以陰邪直走陰分,即諸痹之屬也,故病在陰者命曰痹。其或既有表證,而疼痛又不能愈,此即半表半里、陰陽俱病之證,故陰陽俱病者命曰風痹。此所以風病在陽而痹病在陰也。然則諸痹者,皆在陰分,亦總由真陰衰弱,精血虧損,故三氣得以乘以之而為此諸證”(景岳全書)。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具體病位來看,首先病在下肢,其次本病有固定不移、著而不行的特點,可見本病與“風”關系不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