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作用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7 12:13: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保肝作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關龍膽的保肝作用研究論文
1材料
1.1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20.0±2.0)g,雌雄各半,哈爾濱市獸醫研究所,動物質量合格證號:黑XCXK20020001。
1.2試劑四氯化碳(CCl4),哈爾濱市新達化工廠產品(分析純),批號000718;硫代乙酰胺(TAA),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分析純),批號20040102;D-半乳糖胺(GlanN):北京化工廠,批號870522;聯苯雙酯,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40410;甲醇,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分析純),批號20011222;谷丙轉氨酶(ALT)試劑盒、谷草轉氨酶(AST)試劑盒、堿性磷酸酶(AKP)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20040915。
1.3藥材關龍膽,采自哈爾濱市蔣化龍膽種植基地,經哈爾濱商業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沈志濱副教授鑒定為關龍膽。
2方法
取關龍膽根浸膏0.90g,加蒸餾水配成0.015g/ml溶液備用。給小鼠按20ml/kg灌胃給藥(相當于生藥5g/kg給藥)。分別取關龍膽地上部分浸膏30.4,15.2,7.6g加蒸餾水配成0.5,0.25,0.125g/ml溶液備用。給小鼠按20ml/kg灌胃給藥(分別相當于生藥25,50,75g/kg給藥)。
關龍膽保肝作用分析論文
1材料
1.1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20.0±2.0)g,雌雄各半,哈爾濱市獸醫研究所,動物質量合格證號:黑XCXK20020001。
1.2試劑四氯化碳(CCl4),哈爾濱市新達化工廠產品(分析純),批號000718;硫代乙酰胺(TAA),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分析純),批號20040102;D-半乳糖胺(GlanN):北京化工廠,批號870522;聯苯雙酯,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40410;甲醇,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分析純),批號20011222;谷丙轉氨酶(ALT)試劑盒、谷草轉氨酶(AST)試劑盒、堿性磷酸酶(AKP)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20040915。
1.3藥材關龍膽,采自哈爾濱市蔣化龍膽種植基地,經哈爾濱商業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沈志濱副教授鑒定為關龍膽。
2方法
取關龍膽根浸膏0.90g,加蒸餾水配成0.015g/ml溶液備用。給小鼠按20ml/kg灌胃給藥(相當于生藥5g/kg給藥)。分別取關龍膽地上部分浸膏30.4,15.2,7.6g加蒸餾水配成0.5,0.25,0.125g/ml溶液備用。給小鼠按20ml/kg灌胃給藥(分別相當于生藥25,50,75g/kg給藥)。
枳椇屬植物研究論文
【關鍵詞】枳椇屬植物化學成分藥理活性
鼠李科枳椇屬HoveniaThunb.植物全世界有3種,2個變種,主要分布于中國、朝鮮、日本和印度。我國除東北、內蒙古、新疆、寧夏、青海和臺灣外,各省區均有分布[1]。枳椇屬植物始載于《唐本草》,以果實、木汁、木皮入藥,現由《中國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材》收載。到目前為止,國內對該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研究的植物有北枳椇HoveniadulcisThunb.、枳椇HoveniaacerbaLindl.和毛果枳椇HoveniatrichocarpaChunetTsiang3個種,植物研究的主要部位以葉和種子為主,到目前為止共從該屬植物中分離出70多種成分,主要為三萜皂苷類和黃酮類化合物;藥理研究表明,三萜類和黃酮類為該屬植物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甜味、抑制組胺釋放和保肝解酒等作用。為了進一步深入對枳椇屬植物進行綜合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筆者對近年來有關枳椇屬植物的研究進行了收集。現綜述如下。
1化學成分
1.1三萜皂苷類該類成分在枳椇屬植物中廣泛存在,也是其活性成分之一。如已發現的hodulosidesⅠ-Ⅴ,hodulosidesVII-X,saponinC2,saponinE,saponinH和jujubosideB。經實驗表明,它們具有顯著的抗甜味活性[2,3]。據報道hovenidulciosideA1,hovenidulciosideA2,hovenidulciosideB1和hovenidulciosideB2有顯著的抑制組胺的釋放作用[4]。已發現的這些三萜皂苷類在結構上都屬于達馬烷型或變型的達馬烷型三萜皂苷,具體化合物及存在的植物見圖1、表1。
1.1.1該屬植物所得的三萜皂苷的波譜特征紅外光譜:該屬的三萜皂苷類化合物,雙鍵吸收峰在1655cm1,羰基吸收峰在1730cm-1,其中四環三萜在紅外指紋A區:1355~1392cm-1和B區:1245~1330cm-1都有一個較強的吸收峰,另外以Ⅲ型結構為母核的皂苷在1768cm1處有五元內酯吸收峰,915cm1和827cm1有環氧化物的特征吸收峰。
1H-NMR:該屬植物皂苷比較有特征的質子信號為雙鍵質子,甲基質子和糖端基質子。如Ⅰ,Ⅱ,Ⅲ均有7個甲基氫質子信號,其δ值一般在0.7~1.8ppm,而與雙鍵相連的甲基質子比其它五個要低場,δ值大于1.5ppm,ⅢB中只有4個高場區的甲基質子信號,烯氫的化學位移值一般在5.0ppm左右,糖的端基質子常出現在δ4.0~6.5ppm,還可以根據其偶合常數來判斷端基構型,測試的溶劑會影響化學位移值,如在C5D5N中比在DMSOd6中低場0.7ppm左右。
植物藥紅絲線研究論文
【關鍵詞】植物藥紅絲線
紅絲線,爵床科紅絲線草屬植物Peristropheroxburghiana(Schult)Brem。別名:紅絲線草、山藍、紅藍、青絲線、四川草。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其性味甘、淡、涼。具有清熱解毒、行氣止血之功效,民間多用于治療毒蛇咬傷、中暑、扁桃體炎、傷風、氣喘、小兒驚風、散瘀止血。用于肺結核咯血、肺炎、糖尿病;外用治跌打損傷腫痛。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紅絲線的研究日益增多,筆者現就研究概況做簡要綜述。
1紅絲線化學成分
研究紅絲線(Lycianthesbiflora)的化學成分,楊光忠等[1]采用硅膠柱色譜法進行分離,從紅絲線氯仿提取物中分得了5個化合物,經波譜分析化合物分別鑒定為:香蘭子酸(1),正二十四烷酸(2),β-谷甾醇(3),β-胡蘿卜甙(4),丁香脂素(5),這5種化合物都是首次從紅絲線中分離到的化學成分。
2紅絲線藥理作用
2.1絲線草提取物(Peristropheroxburghiana,HSX)對胰島素抵抗脂肪肝大鼠具有調脂保肝作用劉月麗等[2]利用高脂高糖飲食建立胰島素抵抗脂肪肝動物模型,并連續8周預防性灌胃給予HSX處理。8周后測定糖耐量,處死大鼠,取血測定FFA、TC、TG、HDL-C、LDL-C、AST、ALT、FBG和FINS,并計算ISI:取全肝稱重,計算肝指數;取肝左葉相同部位組織,常規HE染色,光鏡下評估肝組織脂肪變性的程度。觀察HSX對胰島素抵抗脂肪肝大鼠胰島素敏感性、血脂和肝臟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HSX高、低劑量處理后,模型組大鼠空腹血清胰島素,血漿FFA、TG水平基本恢復正常,并提高血漿HDL-C水平,降低ALT和AST活性,降低肝指數,防止肝組織脂肪性病變;同時,低劑量的HSX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糖耐量。HSX對高脂高糖飲食引起的胰島素抵抗脂肪肝大鼠具有調脂保肝作用,其作用可能與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關。
中藥所致肝損害分析論文
1臨床資料
1.1診斷標準(1)給予藥劑后,大約于1~4周內出現肝損害表現,但也可于數月后才出現肝病的表現。少數的潛伏期可更長。(2)初發的癥狀可有發熱、皮疹、瘙癢等。(3)周圍血液嗜酸粒細胞大于6%。(4)有肝內膽汁淤積或肝實質細胞損害的病理和臨床特點。(5)巨噬細胞或淋巴細胞轉化試驗陽性。(6)HBsAg、抗-HBc、抗HAV-IgM、抗HCV、HDV、和抗HGV陰性。(7)偶然再次給藥后可發生肝損害。如有:(1)加上(2)~(7)條中的任何2條,即可考慮為藥物所致的藥物性肝病。本組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
1.2一般資料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28~74歲,平均43.4歲。
1.3中藥治療疾病的種類骨質增生11例,白癜風5例,類風濕性關節炎5例,乳腺增生4例,肥胖4例,銀屑病3例。
1.4服藥后出現肝損害時間2周以內3例,2~4周18例,4~8周8例,8周以上3例。
1.5臨床表現尿黃32例,乏力31例,納差28例,上腹不適17例,發熱14例,皮膚瘙癢12例,嘔吐9例,皮疹7例。
中藥木回春治療慢性肝炎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木回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及作用機制。方法用中藥木回春以疏肝解郁、益氣健脾為法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虛證患者30例,并以逍遙丸為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組顯效率為43.33%,有效率為43.33%,總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顯效率為30.00%,有效率為46.67%,總有效率為76.67%,經統計學處理,兩組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均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此外,治療組在減輕癥狀、體征,改善肝功能、肝脾B型超聲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中藥木回春是中醫學院院長楊世忠教授經驗方,經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有明顯的疏肝解郁、益氣健脾功效,臨床用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虛證收到很好的療效。中藥木回春具有明顯的保肝降酶、改善臨床癥狀、體征的作用,臨床觀察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極具研究價值及開發前景。
【關鍵詞】慢性乙型肝炎;中藥木回春;臨床觀察
慢性乙型肝炎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是一種病機錯綜復雜、病情極易反復、臨床難以治愈的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會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甚至危及生命,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縱觀祖國醫學和現代醫學,目前國內外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和特效藥物,慢性乙型肝炎已成為世界范圍流行的免疫性疾病。慢性乙型肝炎的難治性,已成為醫學界普遍關注的問題。
筆者在導師指導下,以“疏肝解郁、益氣健脾”為法,將中藥木回春應用于臨床,對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了系統的臨床觀察,并進行了相關的動物實驗藥效學研究。旨在探討慢性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并通過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了解中藥木回春的作用機制,以完善該藥的機制和實踐,為完成科研開發、臨床推廣奠定基礎,并為臨床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推動中醫藥治療慢性肝炎的進一步研究。
1臨床試驗研究
1.1一般資料本研究共60例均為2002年8月~2004年2月來源于長春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門診及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病例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按隨機抽簽分組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病人治療前后的自然情況、癥狀、體征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敵敵畏中毒患者藥學監護
敵敵畏是一種廣譜有機磷殺蟲劑,廣泛用于農作物殺蟲,還有家庭滅蚊、蠅。其毒性較大,可經消化道、呼吸道、皮膚等處吸收,在生產、使用過程中,如防護不周或誤服、誤吸、誤觸可導致輕重不等的危害,中毒后搶救難度大,可造成中毒事故。本文通過對1例敵敵畏中毒伴電解質紊亂患者的用藥分析,探討臨床藥師在實際工作中,對有機磷中毒患者的藥學監護點,從而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性,減輕患者經濟負擔,促進整體治療水平的提高。
1病歷資料
患者男,44歲,因口服“敵敵畏”后神志不清ld入院。患者情緒波動自HI~30mL,服藥后出現神志不清、呼之不應、伴大汗并肌束顫動,無惡心嘔吐、無嘔血、無流涎、無抽搐及尿便失禁,服藥后約30rain到當地縣醫院洗胃,并應用阿托品(劑量不詳)治療。為求系統治療轉入我院,急診經血液透析治療人院。查體:神志清楚,一般狀態欠佳,皮膚干燥無汗,雙側瞳孔等大同圓,直徑約3.Omm,對光反射靈敏,心率8O次/分,雙肺呼吸音粗。人院查血膽堿酯酶57IU/L(正常107-4201U/L)。
2主要治療經過
患者入院后主要給予抗膽堿酯酶治療,同時預防應激性潰瘍、營養神經、保肝,促醒、補充電解質等輔助治療。抗膽堿酯酶方案是:第1天每4h肌內注射阿托品lmg,第2天每6h肌內注射阿托品lmg,第3天每12h肌內注射阿托品lmg,每天監測膽堿酯酶的血濃度并隨時調整阿托品的用量及給藥頻次。輔助治療方案主要是對癥治療,如每日2次給予泮托拉唑注射液80mg預防應激性潰瘍;甲氯芬酯促醒;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促進細胞代謝;硫普羅寧保肝治療;患者經過6d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膽堿酯酶恢復至137IU/L,出院。
3用藥分析
藥學監管論文:肺部感染的藥學監管綜述
本文作者:李莉顧萬紅工作單位:甘肅省中醫院藥學部
患者入院后給予鹽酸莫西沙星抗感染及保肝、祛痰等對癥治療并繼續予硝苯地平緩釋片(Ⅱ)、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潑尼龍片等藥物治療基礎疾病。患者2011年11月17日夜間出現寒戰,高熱,考慮陽性球菌感染可能性大,遂加用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11月18日血培養結果回報: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菌落數大于15個。11月22日因腎功能不全停用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改為注射用夫西地酸鈉,患者感染控制尚可。11月27日患者病情穩定停用莫西沙星。后又因發生黃疸停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鈉,并給予保肝藥物治療。經上述治療,患者病情穩定,無發熱,精神,飲食,睡眠可,于2011年12月16日出院。基于肺部感染相關指南,評價初始抗感染方案該患者為老年人,合并多種基礎病且既往多次住院,有銅綠假單孢菌感染危險因素,根據200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1]可選用的藥物有:1)具有抗假單孢菌活性的內酰胺類抗生素聯合靜脈注射大環內酯類,必要時還可同時聯用氨基糖苷類;2)具有抗假單孢菌活性的內酰胺類抗生素聯合靜脈注射喹諾酮類;3)靜脈注射環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聯合氨基糖苷類。綜合考慮患者既往有頭孢類抗生素過敏史,應盡量避免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患者在急診使用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抗感染并對癥治療后,有所好轉,入院查體,體溫為36℃,所以初始抗感染繼續給予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2011年11月17日夜間患者出現寒戰,高熱,考慮陽性球菌感染可能性大。根據我國2010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報告[2]:在年齡>65歲的老年患者中,進入分離菌株數前10位的革蘭氏陽性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屎腸球菌、糞腸球菌。MRSA和MRCNS的分離率分別為69.9%和83.3%;未發現耐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屬,腸球菌屬對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的耐藥率均<6.2%。基于以上分析當日夜間經驗性給予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次日血培養結果回報: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患者體溫有下降趨勢,故繼續原方案治療。綜上所述評價此階段患者抗感染方案合理,藥物選擇適宜。
萬古霉素血藥濃度監測長期以來的報道顯示,萬古霉素的腎毒性和耳毒性,可通過監測藥物濃度進行干預,以降低毒性。早期普遍認為萬古霉素血清谷濃度≤10μg/mL,較安全且能達到治療效果,>30μg/mL,可出現腎、聽力損害等副作用。近年來,萬古霉素在治療葡萄球菌、特別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感染時出現部分臨床治療失敗病例,同時藥物敏感監測顯示,盡管萬古霉素對MRSA仍在敏感范圍之內,但其最小抑菌濃度(MIC)逐年上升,形成所謂“MIC漂移”現象。因此,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萬古霉素常規治療劑量能否達到理想治療濃度,以及萬古霉素在感染組織中能否達到有效治療濃度。2009年美國多家學會聯合制定了《成人萬古霉素治療與監測實踐指南》[3],指出萬古霉素血清谷濃度是監測療效最準確而實用的方法。萬古霉素峰濃度監測并不能降低腎毒性發生率。對于接受較大劑量萬古霉素來維持谷濃度在15~20mg/L的患者,或正同時接受其他腎毒性藥物治療的患者,最適合監測血清萬古霉素谷濃度來降低腎臟毒性。對于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患者應進行每周一次的谷濃度監測。而對于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建議進行連續監測(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需要每日監測)谷濃度。目前甘肅省中醫院尚未開展血藥濃度監測工作,為了監測萬古霉素療效,降低腎毒性的發生,采用1g,ivgtt.q12h給藥,嚴格控制滴注速度大于60min,密切觀察患者體溫、白細胞、C-反應蛋白等感染指標及其他生命體征,并嚴密監測腎功能。萬古霉素相關的腎損害萬古霉素主要以原型從腎小球濾過,經近端腎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而排泄,還有少部分由肝代謝,有腎毒性。國外多項前瞻性研究已證明,由于萬古霉素藥物純度的提高,腎毒性的發生率是很低的,平均發生率是5%,而且即使發生,病情也較輕。高齡、長期治療、高谷濃度(30~65mg/L)等,是發生萬古霉素腎毒性的危險因素[4]。本例中患者為老年患者并合并多種基礎疾病,長期使用多種藥物治療,易發生腎損害,在治療過程中監測了患者腎功能。患者入院血肌酐48.3umol/L,根據Cockcroft公式計算內生肌酐清除率Ccr為91.34ml/min,提示患者腎功能正常。2011年11月18日復查血肌酐50.8umol/L。11月22日(使用萬古霉素第5天)實驗室檢查回報:血肌酐94.6umol/L,計算Ccr為46.64ml/min,提示患者腎功能中度損害。期間未加用其他藥物,感染控制尚可,無法用患者本身疾病進展解釋,根據《成人萬古霉素治療與監測實踐指南》若患者經過數天萬古霉素治療后,多次監測(至少2~3次連續監測)顯示,血清肌酐濃度增高(絕對增加值大于0.5mg/dL或超過基礎水平50%以上)且沒有其他原因解釋時,應視為發生了與萬古霉素相關的腎毒性[3]。綜合考慮患者繼續使用此藥會加重腎損害,且患者體溫明顯下降,基本在38℃以下,故當日停用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換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鈉以覆蓋陽性球菌,并繼續嚴密監測腎功能,之后患者血肌酐逐漸下降,2011年12月16日復查血肌酐:60.3umol/L,計算Ccr為73.17ml/min,提示患者腎功能已恢復正常。
抗生素相關的肝損傷患者入院時肝酶輕度升高(AST73.5U/L、ALT43.2U/L),已給予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復方甘草酸苷片保肝治療。2011年11月30日查體發現患者雙側鞏膜黃染。急查血生化回示:ALT103.0U/L、AST47.8U/L、總膽紅素136.5umol/L、直接膽紅素98.5umol/L。此時,患者已停用其他抗感染藥物,從2011年11月22日開始單獨使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鈉治療。夫西地酸主要經肝臟代謝,幾乎完全由膽汁排泄。由于其代謝和排泄特性,《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注意事項中提示:黃疸第19期李莉等:基于1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探討其藥學監護特點153及肝功能不全者應慎用;用藥前后以及用藥過程中應監測血清膽紅素濃度以及肝功能[5]。曾有報道個別病人用藥后出現可逆行黃疸,若黃疸持續不退,需停用夫西地酸,則血清膽紅素會回復正常[6]。考慮患者肝損傷可能與夫西地酸鈉相關,當日停用夫西地酸鈉,并給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00mg,iv.qd保肝、退黃治療,次日遵消化科意見改用多烯磷脂酰注射液465mg,iv.qd。經上述治療,患者肝酶,膽紅素逐漸下降,2011年12月16日復查結果示:ALT94.7U/L、AST46.6U/L、總膽紅素25.5umol/L、直接膽紅素18.4umol/L,提示患者肝酶、膽紅素等指標明顯下降,在恢復過程中。也有報道莫西沙星肝損害主要是膽汁瘀積型或肝細胞-膽汁瘀積混合型,發生率均高于肝細胞型。癥狀一般在3~10d內出現,也有個例報告遲發性肝毒性作用,一般發生在停止莫西沙星治療后5~30d[7]。患者黃疸發生在停用莫西沙星4d后,且肝損傷表現為肝細胞-膽汁瘀積混合型。故本例患者肝損傷不除外與莫西沙星相關。
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有著特殊的生理特點:機體老化、功能障礙。一般患有多種疾病,且癥狀常不典型不明顯,病情可突然變化,在用藥過程中由于多種疾病的存在使藥物的體內過程復雜化。易發生變態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臨床藥師應根據患者的生理狀況、用藥相互作用、臨床特殊癥狀等,利用藥學信息優勢,對其進行全程的藥學監護和及時的用藥分析指導,以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蛇菰的化學成分研究論文
【摘要】綜述了近年來蛇菰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抗炎、抗腫瘤、保肝等藥理活性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蛇菰化學成分藥理活性
蛇菰科為雙子葉多年生寄生肉質草本植物。全株供藥用,具有補肝益腎,止血生肌,調經活血,清熱醒酒之功效[1]。又為民間補藥,可作行氣止痛劑,治痔瘡[2]、虛勞出血和腰痛等癥[3]。據最近有關部門研究,本種對肝炎[2]的療效頗為顯著[3]。隨著蛇菰應用范圍的擴大,它將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它還具有何種功效成為新的研究熱點。為了探索蛇菰的化學成分形成的內在機制,指導不同地區的蛇菰開發不同的藥用價值,本文對近20年來有關蛇菰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活性的研究進行綜述。
1蛇菰科植物
蛇菰科有18個屬,全世界約120種,分布于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只有2屬,約20種,產自中國臺灣、香港、廣東、福建、江西、湖北、四川、西藏、貴州、云南等地[4,5]。其在我國的主要分布情況見表1。我國是把蛇菰入藥最早的一個國家,歷代本草也有記述,《本草綱目》有較詳細記載,書中第28卷菜部稱蛇菰為“葛花菜”和“葛乳”,并詳細指出,“諸名山皆有之,惟太和山采取,云乃葛之精華也”,又稱“秋霜浮空”如芝菌涌生地、其色赤脆、蓋罩類也[3,6]。目前出現最多的俗稱為“鹿仙草”。其原植物的形態特征在《中國植物志》等文獻中有詳細描述。
2菰的化學成分的研究
三種中藥材可能致肝損害
大量臨床和動物實驗證明,許多中草藥具有保肝作用,但延邊大學藥學院在對50余種中草藥進行保肝藥物篩選工作中卻意外發現,覆盆子、夏枯草和陰行草等能加重小鼠CCl4(四氯化碳)性肝損傷。為了解這三種藥材本身的毒性,研究人員又進行了這些藥材水提物對正常小鼠血清丙氨酸基移換酶(ALT)和血清天門冬氨基移換酶(AST)影響的實驗。
研究人員將小鼠隨機分為藥材組、藥材+CCl4組、空白組和CCl4組,每組12只。藥材組和藥材+CCl4組用藥材水提物灌胃(Q,2毫升/10克體重),每天早晚各一次,連續給藥4天,其他兩組給同體積自來水。于第5天灌胃兩小時后,藥材+CCl4組和CCl4組腹腔注射0.1%CCl4色拉油溶液(O.1毫升/10克體重),藥材組和空白組注射同體積生理鹽水。24小時后(取血前禁食12小時)從眼眶取血,離心分離血清測定ALT和AST。
結果發現,覆盆子和陰行草水提物對小鼠ALT和AST無顯著性作用,而夏枯草水提物使小鼠ALT值明顯升高(P<0.05),并使AST值升高非常顯著(P<0.01)。覆盆子+CCl4、陰行草+CCl4、夏枯草+CCl4及CCl4組ALT值和AST值均較空白組明顯升高(P<0.05~0.01),且覆盆子+CCl4、陰行草+CCl4和夏枯草+CCl4組較CCl4組ALT和AsT值也有明顯升高(P<0.05~0.01)。
目前認為,CCl4通過破壞肝細胞及其內膜結構,損傷或殺死肝細胞,致使胞漿中的酶如ALT、AST等溢至血中。因此,血清中ALT和AST水平高低可以敏感地反映肝臟損傷的程度。本實驗表明,夏枯草水提物使小鼠ALT和AST值明顯升高,說明夏枯草有肝臟毒性作用。另外,覆盆子+CCl4、陰行草+CCl4和夏枯草+CCl4組較CCl4組ALT值和AST值也有明顯升高,提示這三種中草藥可加重CCl4性肝臟損傷。“公務員之家有”版權所
國內的資料顯示,中草藥引起的肝病在我國藥物性肝病中占有不小比例。國外中藥安全性探討中,中藥性肝損害也是重點涉及內容。而目前國內文獻多數側重病例的報告和總結,中藥安全性研究較少,故應重視中藥性肝病或肝損害的研究和防治。本實驗提示,夏枯草本身具有不可忽視的肝臟毒性,所以臨床應用中應注意用法、用量,從而避免引起中藥藥源性疾病。當然,此次研究僅對夏枯草的肝毒性進行了初步了解,對其肝損傷機理和病理變化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另外,當今中西藥聯合使用日趨普遍,中西藥合理的聯合應用可以增效或減毒,而不合理的合用可能造成更多的不良反應,包括肝損傷等。本研究揭示,覆盆子和陰行草本身對小鼠ALT和AST沒有影響,但卻加重小鼠CCl4性肝臟損傷,故也應重視聯合用藥的毒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