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5 05:09: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CT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CT維修管理策略

1CT維修及管理策略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醫院對于CT設備管理方法存在漏洞

在現在各大醫院中,CT設備的管理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尤其,本身有的醫院規模大,人員多,又很多人會逃避責任,學會偷懶。所以,對于醫院設備管理方法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次,就是醫院人員對于CT管理這方面缺少高科技的人才,有很多的人對于這方面不了解,有時候善意的'維修'只會越幫越忙。還有就是一些人員在對于CT維修及管理方面存在著誤區,認為'不需要天天檢查,維修那么昂貴,它不會隨便都會壞的"等等。更有的人缺少對于其關注,都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壞了。

1.2醫院忽視對CT設備維修

在現在的大、中、小的醫院中,對于CT的設備的維修是很不被重視的。尤其,現在的CT設備有很多人對于它的設備的原理,性能,以及特點等都不是很了解的。再者,CT設備在中國的使用也不是很長久,所以一些人認為這些儀器是很難維護和修理的以及對于它維修的價格昂貴,從而在心理上對于CT維修及管理產生了恐懼感。

1.3國家對于CT不重視

查看全文

CT檢查護理干涉

隨著影像醫學的不斷進步,CT掃描在臨床檢查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逐漸成為了臨床診斷的重要檢查手段。CT檢查具有成像速度快、安全可靠的優點,檢查圖像生動、清晰,病變定位也更加精準,CT檢查的價格比核磁共振檢查要低,所以在臨床檢查中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然而,CT檢查也有一些缺點,在檢查前患者容易產生恐懼、緊張等負面心理,在檢查時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程度的不適感,從而影響了CT檢查的效果。因此,醫護人員不僅要牢固掌握CT檢查的各項操作技術,還須要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以提高CT檢查的準確性。筆者所在醫院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90例CT檢查患者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1年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CT檢查的180例患者。其中,男98例,女82例;年齡最小5歲,年齡最大78歲,平均(43.0±5.7)歲;上腹部CT檢查82例,頭顱CT檢查78例,其他部位CT檢查20例。180例接受CT檢查的患者被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試驗組各9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全程護理干預,即在CT檢查前、檢查過程中、檢查后均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認知護理、環境護理等護理干預。

查看全文

肺癌判斷CT運用

肺癌為惡性腫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呈逐漸增高趨勢。全世界每年有大約三百萬新增肺癌患者,25%的女性癌癥死亡是因為肺癌,而男性的該比例達到了32%;我國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提高,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目前CT技術是早期發現和診斷肺癌的最普及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發展為肺癌的診斷提供了方便實用的新手段,也為了解癌癥的發展提供了醫學影像學證據。本文就CT技術在早期肺癌的診斷中的相關應用綜述如下。

一、低劑量CT

由于早期肺癌往往缺乏臨床癥狀,病人就診時發現的肺癌多已是中晚期,五年存活率僅為12%一15%。早期肺癌(I期),特別其直徑小于2cm的肺癌往往無遠處及淋巴結轉移,手術切除有良好的預后,五年存活率可達70%。1990年Naidich等提出肺部低劑量CT(LDCT)這一概念,其對于早期肺癌的發現率沒有顯著性差異,而CT輻射劑量卻較常規劑量降低了一個數量級。美國在1993年啟動“早期肺癌行動計劃(EarlyLungCancerActionProject,ELCAP)”中對1000例肺癌高危人群(吸煙者)的調查中提出,采用低劑量CT能有效的檢查出早期小肺癌的存在,相比之下,x光胸片僅在23例I期肺癌患者中查出了4例。同時,低劑量CT的假陽性率僅為3%,遠小于胸片的23%。

二、早期肺癌的篩查診斷

Rusinek等分別用常規劑量掃描421個結節,低劑量掃描432個結節,結果顯示其特異度為91%與88%,敏感度為63%與60%,這與Naidieh等1990年提出的結論一致。同時在直徑>1cm的軟組織密度結節的對比中,低劑量CT與常規劑量CT的發現率差異無顯著性。對于<5~10mm的結節的對比研究也證實了其可靠性。對于<5mm的結節,低劑量掃描也可發現,但發現率較低。目前,有國內學者認為50mA是一個較穩定的低mA界限值,并指出20mA會出現線束硬化偽影,干擾肺部病變的診斷,而螺距>1時,影像顆粒會變粗,5mm的肺結節顯示率將會下降,因此50mA,螺距=1是發現肺結節的可靠條件J。Lee等在報道25個參與者中篩查到的78例非鈣化真結節時也提到,在不同管電流時,結節檢出的敏感性也不同。

三、相關肺癌的CT診斷

查看全文

CT引導治療肝癌護理

肝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年病死率位居惡性腫瘤的第2位,CT引導下的腫瘤射頻消融術(RFA)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微創治療肝癌的新技術,應用在直徑<3mm的腫瘤。我院2010~2011年對9例不適于手術切除的肝癌患者采用了RFA,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9例肝癌患者在介入科住院期間,接受了RFA治療后直接回病房觀察和治療。男7例,女2例。年齡46~72歲。其中原發性肝癌3例,轉移性肝癌6例,所有患者行RFA前均獲得病理診斷。

1.2方法

患者取平臥位,體外電極置于腹部,CT定位下確定進針的位置、角度和深度。而后進行消毒、鋪洞巾,局麻,由CT引導下將射頻消融電極經皮穿刺插入腫瘤組織中。在探針前段2~3cm處,射頻能量經分子摩擦產生熱能,使腫瘤細胞經50℃~100℃的高溫燒灼而凝固性壞死,達到腫瘤治療的目的。治療后回病房常規應用止血、護肝、抗感染、補液等對癥支持治療。

查看全文

醫用CT檢測模體演進分析

[摘要]計算機體層攝影(ComputerTomography,CT)是最常用的放射診斷手段之一,其輻射劑量和圖像質量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話題。本文通過總結分析常規CT劑量模體、加長CT劑量模體、常規影像質量模體和自動管電流調制模體以及仿真人體模體共5種醫用CT檢測模體演進與發展方向,為研制新型CT劑量模體與影像質量模體提供指引。

[關鍵詞]醫用CT;劑量模體;影像質量模體

計算機體層攝影(ComputerTomography,CT)檢查的頻次逐年增加,CT檢查也成為最常用的放射診斷手段之一。Smith等[1]的調查指出CT檢查的數量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長。王彬等[2]的研究也顯示2009年上海接受CT檢查的人數是1996年的4.2倍。ICRP87號報告和UNSCEAR2008報告指出CT掃描涉及輻射暴露,在大多數情況下輻射劑量水平高于其他X射線檢查[3]。故與此同時,與CT掃描相關的劑量和風險一直是醫學物理學家和其他專業人士關注的問題。在盡可能降低受檢者劑量的同時保證更優質的圖像質量是CT的發展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超寬探測器、自動管電流調制技術、插值迭代重建算法等新的CT軟硬件技術層出不窮。而每一種新的診斷技術的出現,都意味著需要對影像質量和輻射劑量進行新的研究[4]。由于CT的影像質量和輻射劑量測試主要依賴檢測物理模體,故CT的質量測量方法和檢測模體也同樣隨著CT技術的革新而不斷發展,本文全面梳理CT檢測模體發展歷程,并提出當前CT檢測模體所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方向。

1常規CT劑量模體

20世紀70年代,隨著CT的問世,研究者們針對CT的輻射劑量表征與測量提出了多種方法,但這些方法基本都與Shope提出的CT劑量指數(CTDoseIndex,CTDI)的概念相吻合[5-7]。CTDI的出現滿足了量化X射線扇形束在體模內劑量分布的需求[8]。CTDI=∫(1)+∞-∞NTdZD(Z)其中,T代表標稱斷層厚度,N代表一次掃描斷層層厚數,D(Z)代表垂直于斷層的Z向剖面的劑量分布。美國醫學物理師協會(AmericanAssociationofPhysicistsinMedicine,AAPM)的第96號[9]和第111號報告[10]中對CTDI定義和CT劑量學的演進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CTDI的測量主要由CT劑量模體[11]和輻射測量系統組合。輻射測量方法主要分為兩種:通過陣列探測器測量CT劑量曲線和使用電離室對平均信號積分[12-13]。傳統的劑量曲線的測量方法是使用熱釋光劑量計[14],但現在的一些研究中也采用光釋光劑量計[15]、輻射感光膠片[16]或者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劑量計[17]進行測量。目前CT劑量日常檢測中最廣泛使用的劑量計是100mm長的筆型電離室,用來測量平均劑量或者積分劑量,這種劑量計的使用最早是由Suzuki等[18]提出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IEC)建議CTDI測量模體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作為材料[19]。傳統的劑量模體設計是由直徑為16cm和32cm的PMMA圓柱構成(圖1),分別代表成人的頭部或軀干/腹部(直徑16cm的圓柱體也可代表兒童的軀干部)。這些模體一般配有適合于插入筆型電離室以及其他位置敏感劑量計或其他陣列式探測器的孔道。為了獲得更詳盡的劑量信息,從傳統模體演變而來的新型模體也不斷應運而生。圖2和圖3分別是由PMMA材料組成的兒童/成人嵌套CTDI劑量測試模體和錐形束CT頭部劑量模體。圖3中的SedentexCTDI頭部劑量模體由一組直徑為16cm的PMMA板堆疊,不同的板塊之間可以互換,便于放置不同種類的劑量計,該模體為筆形電離室布設的孔道直徑和位置與傳統模體也不相同。

2加長CT劑量模體

查看全文

探討腦血管瘤的CT影像特性

【摘要】目的結合病理分析腦顏面血管瘤綜合癥的CT表現。方法回顧分析8例腦顏面血管瘤綜合癥的臨床和CT資料。結果腦顏面血管瘤綜合癥8例CT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現,為一側或兩側頂枕葉或額頂顳枕葉表淺部位的腦回或彎曲條帶狀鈣化伴病側大腦半球發育不全或萎縮。同時合并腦軟化灶者2例,合并同側顱骨增厚者2例。結論CT能夠很好地顯示腦顏面血管瘤綜合征的寬大腦回狀及彎曲條帶狀鈣化的特征。論文百事通診斷具有特征性。

【關鍵詞】腦顏面血管瘤綜合征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腦顏面血管瘤綜合征屬先天性神經、皮膚及血管發育異常,臨床并不多見。筆者自1994~2001年共搜集8例腦顏面血管瘤綜合癥病例,回顧分析其臨床特點及CT表現,并結合文獻進行討論。

一、資料與方法

本組8例,男5例,女3例,年齡3.5個月~9歲。8例均以間斷性抽搐就診,其發病時間長短不一,最長時間達3年,最短時間為2個月。5例患兒可見部分或全部面部“葡萄酒色”血管痣,同時合并眼脈絡膜血管瘤1例;4例智力發育遲緩;1例有一側肢體活動不靈;1例運動發育遲緩(1歲仍不會坐,不能翻身)。

二、結果

查看全文

小議腎上腺的CT檢查方法

一、腎上腺的生理功能

腎上腺雖是一個腺體,但其皮質和髓質從胚胎發生、細胞成分、分泌的激素以及調節機制上卻是兩個獨立的內分泌腺,其生理功能主要通過其分泌的激素或介質發揮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隸屬于類固醇激素,均以環戊烷多氫菲為基礎,以四個環相連。這類激素包括球狀帶分泌的以11-去氧皮質酮為代表的鹽皮質激素;由束狀帶分泌的以氫化可的松和可的松為代表的糖皮質激素;由網狀帶分泌的雄激素和雌激素為代表的性激素。鹽皮質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水電解質平衡,具有強烈的儲鈉排鉀作用;糖皮質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動員脂肪,促進蛋白質分解,糖原異生等。腎上腺分泌的性激素量很少,但卻具有顯著的生理效應。雄激素促進性器官發育與男性第二特征的發育,參與物質代謝中的蛋白質合成、脂肪分解代謝;雌激素不僅具有促進和維持女性生殖器官和副性征的生理作用,對于機體代謝、內分泌網狀內皮系統、心血管系統、骨骼的生長和成熟、皮膚等各方面也有顯著的影響。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兒童期以去甲腎上腺素為主,成人則以腎上腺素為主,其分泌受交感神經和ACTH及糖皮質激素的調節,主要作用是維持血管的緊張度和血壓。

二、CT檢查方法

與上腹部其他器官CT檢查方法相似。檢查前20~30min口服1%~2%的泛影葡胺500~800ml,以充盈空腔器官,其中200~300ml如能在臨檢前口服效果更好。由于腎上腺器官受呼吸運動的影響較大,應在檢查前和檢查當中指導患者平靜呼吸和屏氣,以減少呼吸運動的影響。

檢查前一般不需要使用其他藥物,但對于需做增強檢查的患者,應給予地塞米松5mg口服,并應做碘過敏試驗。應當提出的是在懷疑有嗜鉻細胞瘤的患者,應避免使用可誘發高血壓危象的藥物。

CT掃描方法:患者取仰臥位,以劍突為解剖標志,先掃定位像,在定位像上確定掃描范圍。通常掃描上界定在第11胸錐下緣,下界定在第1~2腰錐之間,應包括雙側腎上極,最好至腎門。掃描層厚和間距一般在3~5mm,在懷疑有醛固酮增多癥時,掃描層厚可為2~3mm無間隔或重疊掃描,掃描窗寬為300—500,窗位為10~50,當發現病變較大時,可調整掃描層厚和間隔達8~10mm。當懷疑有異位嗜鉻細胞瘤時,除可增加掃描厚度及間隔外,同時需加大掃描范圍,甚至全腹部掃描。

查看全文

腹部CT在急性腸系膜血管栓塞的應用

急性腸系膜血管栓塞屬于急腹癥,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快的特點,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需盡早明確診斷并積極進行治療。既往主要以剖腹探查的方式為主,雖然準確率高,但是診斷用時長、失血量大、并發癥風險高,尤其是老年患者不耐受的情況較明顯[1]。本文探討腹部CT在急性腸系膜血管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8—2019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腸系膜血管栓塞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6~68歲、平均(56.6±5.6)歲,合并癥:風濕性心臟病8例、冠心病5例、肝硬化3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5~69歲、平均(56.8±6.5)歲,合并癥:風濕性心臟病7例、冠心病4例、肝硬化2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剖腹探查,采用微型腹腔鏡,Troca直徑為3.5mm。輔助患者取平臥位,全麻后于近病灶處行長1.0cm的切口,氣腹針插入腹中形成氣腹,有助于Trocar置入切口檢查,鏡下觀察病灶并確定診斷。觀察組行腹部CT檢查。輔助患者取仰臥位,腹部行螺旋CT增強平掃,應用造影劑碘海醇85~100ml、注射3.0~3.5ml/s。自第10胸椎至髂嵴連線水平行多平面掃描,厚度6mm、準直器寬度為1.5mm,掃描后行冠狀面及矢狀面等多平面成像,采用相關軟件進行圖像處理后進行診斷。

查看全文

脊柱創傷患者MRI及CT表現特點

【摘要】目的研究脊柱創傷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及計算機斷層掃描(CT)表現特點。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本院診治的62例脊柱創傷患者的臨床資料,全部患者都進行MRI及CT檢查,比較MRI及CT脊柱創傷檢出情況,并總結MRI及CT表現特點。結果MRI脊椎骨折、韌帶損傷檢出率明顯高于CT,碎骨片檢出狀況明顯低于CT,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RI共檢出脊椎骨折62例,均伴有后緣碎骨片移向椎管,椎體中均出現T2WI高信號、T1WI低信號或等信號,其中,椎管容積改變有28例,韌帶損傷有44例,神經根損傷有12例,椎旁軟組織損傷有46例;CT共檢出脊椎骨折56例,均伴有椎體楔狀壓縮變化或椎體變形,有3例沒有顯著骨折征象、3例表現為頸椎滑脫,其中,椎管容積改變有28例,韌帶損傷有7例,神經根損傷有10例。結論MRI在韌帶損傷與脊椎骨折檢查方面優勢顯著,CT在脊柱創傷患者碎骨片移位狀況的檢查方面優勢顯著,臨床實踐中可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使用MRI及CT這兩種檢查方式。

【關鍵詞】脊柱創傷;磁共振成像;計算機斷層掃描;表現特點

脊柱創傷屬于骨科常見疾病,會造成殘廢,甚至威脅生命[1]。臨床一般通過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Tomography,CT)、X線、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頸靜脈加壓試驗等方式檢查此病,其中比較常見的有MRI及CT檢查[2]。MRI能準確鑒別脊髓損傷情況,可將早期脊髓損傷的出血、水腫等狀況及諸多病理變化顯示出來[3]。CT在移位骨折塊侵犯椎管程度判定方面優勢顯著。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在本院診治的62例脊柱創傷患者的臨床資料,研究脊柱創傷患者MRI及CT表現特點。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杭州市臨平區第一人民醫院診治的62例脊柱創傷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沒有認知功能障礙;②有完整的臨床資料;③均行MRI及CT檢查;④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年齡小于18歲;②有精神疾病;③伴有嚴重臟器病變。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齡19~71歲,(47.26±5.33)歲;21例重物砸傷,29例車禍撞擊,12例高空墜落;損傷位于胸段10例,頸段21例,腰段31例。本次研究經臨平區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會審核同意。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及CT檢查,具體方法如下:①MRI檢查:選擇GE磁共振成像儀1.5T,對脊椎損傷處進行常規的矢狀、軸位掃描,同時根據病患實際病情實施冠狀位掃描。將矩陣設置為256×256,層間距、層厚均設置為4mm。選擇自旋回波T1加權成像(T1weightedimage,T1WI),之中恢復時間設置為10~20ms,重復時間為450ms,選擇短時間反轉恢復序列,之后選擇快速自旋回波T2加權成像序列(T2weightedimage,T2WI),之中恢復時間設置為105~120ms,重復時間設置為2330ms。將數據上傳到對應工作站,由2位資歷較高的醫師共同閱片。②CT檢查:選擇GE公司生產的64層螺旋CT機Light-speed,橫斷位掃描病患病變脊椎,管電流、管電壓設置為220~300mA、120kV,層間距、層厚均控制為3mm,與患者實際狀況相結合,重建矢狀及冠狀位等進行圖像。1.3統計學方法:統計分析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計量資料表示用(x±s),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用[n(%)],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腎結核的CT診斷與誤診分析

結核病防治知識

目的探討腎結核的CT表現及其診斷價值。方法搜集病例26例,對照手術病理及臨床追蹤,分析腎結核的CT表現。結果26例病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例中,CT診斷單側腎結核22例,經手術病理證實21例為腎結核,1例為假性動脈瘤;雙側腎結核及腎囊腫各2例,經輔助檢查及臨床追蹤均確診為腎結核。腎結核多發空洞CT特征表現為斷面上聚集成“花瓣”狀多發低密度區,但也可有多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種多樣的不典型表現。單發空洞僅表現為囊狀低密度影時,注意與腎囊腫鑒別。而早期腎結核可僅表現為腎包膜下大量積液。結論CT掃描對腎結核診斷具有特殊價值,密切結合臨床資料可對不典型腎結核做出診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