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0 20:35: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岑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岑參邊塞詩探析論文

如果說唐詩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頂桂冠的話,那么邊塞詩就是這頂桂冠上最奪目的一顆寶石<補之一>。通過學習這門課,我對以前并沒有太多概念的邊塞詩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非常喜歡。岑參是邊塞詩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也是我們湖北江陵的文化名人。我選取了岑參的兩首邊塞詩結合詩人本人的一些經歷和當時的時代背景簡單評析一下。雖然由于篇幅原因,只選取了兩篇,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是能明顯感覺到從這些詩中對詩人和邊塞詩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先來說一下岑參的生平,我覺得這對理解一個詩人的作品風格是有幫助的。岑參(約715—770),唐代詩人,湖北荊州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但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至幼從兄受書,讀遍經史。二十歲至長安,獻書求仕。但是沒有成功,所以就各地游歷。三十歲的時候中了進士,任參軍。其后,兩次出塞,前后兩次在邊塞共6年。晚年辭官后,客死在旅舍中。

《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首句寫詩人一行人正騎著馬奔馳在渺無人煙的茫茫戈壁中,一路向西,途中都不曾做過多的停留,仿佛已經快走到天的盡頭了,但是還沒有到達目的地。這其中可以看出路途的遙遠,旅途的艱辛,似乎隱隱看出詩人對遙遠的未知的前途的那么一點點擔憂,但更多的是我們可以感覺到詩人在奔赴他的夢想所在地的那樣一種豪情壯志。作者此時已經三十多歲,雖然到了而立之年,但是還沒有建立他自己渴望的業績。內心對建功立業可以說是非常的渴求。次句,這時候天空可能已經升起了一輪明月,詩人看到明月,想到自己已經離家將近兩個月了。這句話照應了首句詩文中的路途遙遠,同時我們也看出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雖然詩人此時身在戈壁,可能有那么一會兒,在他仰望明月的時候,他想到了家中的父母和妻兒。雖然為了建立功業而奔走在外,但是家鄉仍然無時無刻不在自己的心中。這一句也使作者的形象更加立體和豐富。第三句:今夜不知何處宿。我們從上一句中分明看出了詩人內心的那么一片柔軟的地方,我們還意猶未盡,詩人卻戛然而止。詩人筆鋒一轉,說到了眼前面對的現實問題,今晚還不知道在哪里安歇呢。雖然這可能真是詩人正在思考的問題,但我不禁猜想詩人似乎是有意讓自己思考這樣一個現實問題來讓自己忘掉對家的思念,來擺脫家鄉對自己內心的羈絆。末句:平沙萬里絕人煙。詩人的筆又回到了一望無際的沙漠。是寫景,但寫的相當有深意。我們從前面的三句中可以看到詩人很多不同層次的情感,幾乎是每一句展現給我們的都不一樣,甚至是一句詩也蘊含了幾種不同的感情。在這最后一句中,當我們隨著詩人指的方向將目光再一次投向戈壁的時候,我們似乎也看見了作者的所有的感情都慢慢地彌散在沙漠中了。作者將他的感情都投射到了沙中。突然體會到這個似乎就是傳說中的融情于景。

查看全文

高適岑參詩歌風格比較分析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適岑參詩歌風格差異

論文摘要:文章認為高適、岑參詩作的風格差異在于?高是冷眼觀時勢因而情理相濟?岑是熱眼看世界所以情景相融。

高適最后“召還為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封勃海縣侯”’受到李唐3代皇帝禮遇岑參雖也做到一方牧守—刺史一級終因朝中李輔國等小人弄權“儒生有民策無處豁懷抱”2在郁悶孤苦中客死他鄉終未走通復興“世業”之路。在什途高“達”而岑“窮”但在詩作上我以為岑的數量和質量應在高之上。高適現存詩200余首邊塞詩20余首約占1/10岑參現存詩403首邊塞詩80首約占1/5。當時之所以“高岑叼}二稱大概是因為2人有相同的從戎生活均有邊塞詩杰作在詩壇同享盛名而非他們的詩歌成就少I=駕齊馭。歷代的研究者已看到他們的詩歌個性頗有不同。陳繹曾說“高適詩尚質主理岑參詩尚巧主景”工世貞說“高岑一時不易上卜岑氣骨不如達夫遒上而婉緝過之”工士慎說“高悲壯而厚岑奇逸而峭”。3應該說這些見解不無道理。但是不能到此為止結合具體的作品來進一步準確地認識高、岑詩歌風格的差異正是我們今大的學人應當繼續完成的工作。

冷眼觀時勢與熱眼看世界

高、岑都是在20歲時踏入社會走上游宦之路的II.均首試失意便進入了漫民的邊隱邊游的躋蹌歲月。從此也都開始了用詩歌記錄自己的行跡與心聲。

作為將門之后的高適“丈夫志四海”、“男兒當縱橫”是盛唐氣象與家庭的熏染給他掃一卜的基調。而對人生的第一次碰壁他用冷峻的眼光審視著時勢敏銳找到了失意的原因在歌舞升平、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寒士無錢即失路。在《行路難_首》中寫道“一朝金多結豪貴百事勝人健如虎。子孫成氏滿眼前妻能管弦妾歌舞。自矜一身忽如此卻笑旁人獨愁苦。東鄰少年安所如席門窮巷出無車。

查看全文

談論甘肅文化旅游發展

在中國文學地圖上,甘肅古代文學的地域特色無疑是十分明顯與獨特的。隴籍作家如東漢趙壹、王符,南北朝皇甫謐、傅玄,唐代“隴西三李”、“二牛”,宋代及以后如李夢陽、胡纘宗等,代表了甘肅古代文學風貌;此外王之渙、岑參等邊塞詩人,杜甫、范仲淹、元縝、李商隱等文學家、政治家,他們或是旅居隴上,或是從軍而來,或是來隴做官,都留下了相關絕唱,豐富了甘肅古代文學內涵,在文化旅游中具有多元價值和重要地位。

一、甘肅古代文學地域特色

反映獨特的地域風貌和山川風物“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盧思道《從軍行》)是西部典型氣候的寫照。“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胡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表現奇寒奇麗的景象;還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闊“,黃沙直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的悲壯,“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的勁拔警策,“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岑參《磧中作》)的蒼涼等。來濟《出玉關》、盧照鄰《隴頭水》、王之渙《塞下曲》、薛逢《涼州詞》等對“隴坂”、“沙塞”、“黃沙”、“九曲黃河”等甘肅特有自然風物的描寫,準確捕捉到甘肅文化的精髓。㈡體現特有的地域物產甘肅自古是名馬的養殖基地,馬文化是獨特的民族文化景觀,如西漢的《郊祀歌·天馬》、盛唐詩人張仲素的《天馬辭》、晚唐詩人翁綬的《白馬》等。還有苜蓿、石竹、鸚鵡、麝香、駱駝等隴物的記載和描寫。

如“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杜甫《山寺》)、“羌女輕烽燧,胡兒掣駱駝”(杜甫《寓目》)。甘肅是葡萄、葡萄酒、夜光杯的主要產地,王翰的一首《涼州詞》,不僅是其生動的記載,而且把邊塞戰士的豪放曠達之情渲染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甘肅各民族有著悠久的酒文化,每個民族都有他們的“酒歌”,并伴有優美的舞蹈,如元縝的《西涼伎》。㈢傳達獨特的地域人文景象和精神隴人在與大自然感應交流中積聚形成了隴人獨特的精神氣質和人格魅力,作為詩文則自然流露出獨特地域特色。西部浩瀚的戈壁沙漠、連綿的群山培養了西部人豪放樂觀、直爽簡約、奔放流動、耿介正直、倔強頑強的品質;隴中隴東黃土高原積淀了隴人篤厚務實、和諧柔順、韌性頑強的性格;蘊育出隴人熱愛家園民族,關注民生疾苦的自覺而強烈的憂患意識。甘肅是古絲綢之路要塞,是東西文化交流碰撞之地和中西經濟貿易黃金地帶,使隴人胸懷天下、謙虛包容、處世不驚、關懷蒼生的品格境界由是而生。

常年的民族戰爭煉就了英勇剛毅、尚武衛國的精神風尚,隱含的離別、望鄉情感表達對和平的向往,令人蕩氣回腸。如朱慶馀《自蕭關望臨洮》、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權德輿《嶺上逢久別者又別》等。又如趙壹《刺世嫉邪賦》、胡纘宗《白龍吟》《不寐》、張澍《天心篇》、任其昌《流民嘆》等。㈣具有強烈濃郁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特色甘肅自古就是多民族聚集地,各民族既保留其文化獨特性,又相互融合成多元交融的獨特文化體系,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的奇葩。所以一方面是“烽火照山燃,鼙鼓聲不斷”“、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的戰爭慘狀;另一方面是“多來中國收婦女,一半生男為漢語”、“洛陽家家學胡樂”(王建《涼州行》)等民族融合的勝景。“刀劍作鋤犁,耕田古城下。高秋禾黍多,無地放羊馬”(唐·劉駕《田西邊》)是西部獨特的民族人文景觀的典型寫照。現存最早漢字記錄的少數民族歌謠《匈奴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體現出濃郁獨特的民族審美文化。諸如“西涼伎”“、胡騰舞”、“獅子舞”、“胡旋”等民族特有的歌舞,羌笛、琵琶、胡琴、畫角等特殊的西域樂器演奏、急管繁弦的場面等,都是甘肅文學所特有的表現內容。

二、甘肅古代文學的文化旅游發展意義

查看全文

探討古代文學教學法

作為高校中文專業主干課程之一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如今面臨著如何適應教育新形勢的嚴峻考驗。和以前相比,學生學習的內容更為豐富了,形式也更為靈活了。可謂“電腦”與“外語”齊飛,“自考”與“考研”一色,一片繁忙的景象。這是一種好現象。但由于學生精力的分散,加之古代文學課時較以前減少,而課后學生投入的時間又很有限,倘若還是按照以前那種四平八穩、細嚼慢咽的方式組織教學,那么自然是難以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在教學方法上下一番功夫。因此,近年來筆者積極嘗試運用“講評”教學法、“比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結構”教學法、“歌訣”教學法組織教學,五法并用,有所側重,靈活掌握,因文而異。通過實踐,已初見成效。今不揣谫陋,聊陳拙見,公諸同好,以為引玉之磚耳。

1“講評”教學

培養學生的鉆研精神所謂“講評“教學,即指學生講解與教師評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克服學生“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依賴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漸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潛心鉆研的精神。以往授課,大多是“一言堂”、“滿堂灌”,僅僅滿足于學會“應知應會”內容即可。學生總是停留在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學習上的主觀參與意識受到了約束,獨立思考的空間縮小了。這是傳統的學院式講授方式的不足之處。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教學最優化理論的倡導者與實踐者巴班斯基指出:“教學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活動,而且需要學生的活動。如果學生沒有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組織這種活動,教學的最優化是不可思議的。”其實,早在《禮記·學記》中已有關于教學相長的重要理論見解,所謂“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2]614“學學半”,也就是教學相長的意思。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只有讓學生的求知欲處于一種亢奮不衰的精神狀態中,他們才能占領知識峰巒的制高點,才能學得主動、學得深入、學得扎實。在古代文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試循著這樣一種教學思路,即:先由教師導夫先路,在教師對某一作家作品全面介紹與評析之后,讓學生從宏觀與微觀兩方面對某作家作品的精神實質、藝術特征等有一個大體的了解,胸中有數。然后,從該作家之作品中選擇1篇與教師所講之篇目在思想與藝術方面都較為相似的代表作,布置學生寫好教案,進行講解。此之謂:要求明確,有的放矢,學以致用,立竿見影。在講授了陶淵明及其代表作《歸園田居》(其一)、《飲酒》(其五)、《歸去來兮辭》之后,便讓學生分析陶淵明《讀山海經》組詩中的第一首《孟夏草木長》。

一周之后,從中選出學習成績為優、良、中的三位學生代表,分別由他們上臺講解。聽講之后,總的印象是,備課都很認真,都能把握此詩“讀書樂”的主題,并能指出此詩以白描手法寫景,以歡快筆調抒情和以由衷感嘆議論相結合來寫“樂”的藝術特征。在三位學生講析之后,請其他學生作補充分析,在此基礎上,再作“總評”。通過學生的“講”、大家的“議”和教師的“評”,學生們對詩歌的理解也就較為全面和充分了。可以說,陶詩分析課的成功,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這種講評結合的教學方法打破了“滿堂灌”的僵化被動局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因素,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善于思考、樂于鉆研、勇于探索的良好學風。像這種師生攜手、講評結合的教學活動,一般每學期以進行兩次為宜。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2“比較”教學

查看全文

詩歌意境比較管理論文

提及唐代的邊塞詩人岑參,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對于他那雄奇闊大的詩歌風格以及他的邊塞詩歌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句傳承悠遠的千古名句。今天,筆者要分析的正是岑參的邊塞詩歌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在兩種不同的版本中的意境比較。

這兩種版本:一種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11月第一版、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四冊(以下簡稱《初中語文第四冊》;另一中版本是由華書局出版、1957年11月版的《唐詩三百首詳析》(以下簡稱《唐詩三百首詳析》)。

同一首詩歌在兩種版本中,雖然只是存在一個字的差別,但是意境卻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對其分析比較如下:

一、在《初中語文第四冊》中“將軍角弓不得控,都戶鐵衣冷難著。”一句,在《唐詩三百首詳析》中卻是“將軍角弓不得控,都戶鐵衣冷猶著。”。兩種版本中,除了這一句不同之外,詩歌的其余部分完全相同;并且,這一句在兩種版本中,僅僅是一個“難”字與一個“猶”字的區別而已。

二、文學作品中的意境,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作品中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那么,作者的思想感情必然與文學作品的意境的構建起著必然的聯系和一定的決定作用。在作者生活的哪個年代,當時的西域邊境的民族關系還是比較融洽的,保持著穩定局面,加之詩人懷著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對前途充滿信心,因此,其邊塞詩中洋溢著的理所當然是一種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精神。也正是如此,詩人才會以大膽的想象、新穎的比喻將嚴寒的大雪比著春天遍野的梨花、蕭瑟的冬日才會演化為一片溫馨的春光,用絢麗多姿春來替代寒風蕭索的冬。從而為全詩奠定了樂觀向上的精神世界和藝術氛圍;從而使得讀者在作品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冬天的寒冷和蕭瑟,而是春天的絢麗多姿和溫馨。

三、從美學的角度來看,那掛滿的枝條的雪花在形狀和色彩上與春季怒放的梨花是那么的相似,簡直可以假亂真。那“千樹萬樹梨花”正迎著“春風怒放”已經成為了詩人對象化的活動,也即是說,詩人歌頌著掛滿枝頭的雪花的美景、頌揚“梨花”的迎春怒放,實際上是他自己本質力量——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精神對象化的結果,從而使得作者的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精神與大雪掛滿枝頭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這必然構成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這種奇異多姿的藝術境界。此時文學作品中那“樹萬樹迎著春風怒放的梨花”已被建構起來成為現實審美對象,那隱含與文學作品中的“我”,則成為了與被建構起來的現實的審美對象相統一的審美主體,從而確定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審美關系。因此,那掛滿雪花的枝條在那嚴寒蕭索的冬季之所以會轉化為絢麗多姿的迎風怒放的梨花,正是由于審美對象的性質(掛滿枝頭的雪花與春季迎著溫馨的春風怒放的梨花在形狀和色澤上都極為相似。)與審美主體的本質力量(積極樂觀、昂揚奮進、向上的精神。)相統一的結果;也正是隱含于文學作品中的“我”的審美活動得以展開的結果。嚴寒的大雪之所以成為“遍野的梨花”;蕭瑟的冬日之所以與“溫馨的春光”聯系起來,這是審美活動產生的必然結果;這是審美主體本質力量對象化的必然結果。也正是由于詩人具備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全詩才會呈現出積極樂觀、昂揚、奮發向上的藝術氛圍。也正是作品中的“我”(審美主體)以一種審美的眼光去看待那蕭瑟的冬、漫天的大雪,蕭瑟的冬日才會和溫馨的春光聯系起來;在那嚴寒的冬季掛滿枝頭的大雪才會被詩人用大膽的想象、新穎的比喻比作春天遍野的梨花。

查看全文

古代待歌的鑒賞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高中語文課本的指導思想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育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城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語的規范意識,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詩歌是文學領域里一順璀璨奪目的明珠。詩歌鑒賞不但能提高人們的文學審美情趣,而且能培養人們的良好文化涵養,但由于考生文化底班薄弱,詩歌鑒貧鹿的得分率一直偏低。

特別是近幾年來商考的詩歌鑒賞題打破以往客觀選擇題的命題方式,以主觀表述的形式考察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這種命題方式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詩歌鑒賞的難度。面對新的題型和要求,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圓滿完成詩歌鑒賞的答卷呢?根據平時的體會,我認為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要學會讀準一首詩

當我們面對一首自己未曾見過的詩,對其意思不甚明了時,除了反復吟誦,還須借助和運用已有的信息,我們常說理解詩歌要知人論世,詩的標題往往會透露歷史年代、地點、人物、情感傾向,揭示詩的思想內容,甚至屬哪類詩。詩的作者往往會調動我們已儲備的文學知識,知道詩歌的背景,作者的風格和傾向。對于注釋也莫要輕易放過,它會幫助我們理解內容,還可能暗含答題的信息。

二、積累、運用鑒賞知識

l、文體知識:中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鑒賞古詩,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詩詞文體知識,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動。首先,應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流變有相當清晰的認識,不僅要掌握現實主義和浪饅主義這兩大文學源頭,還要按照歷史的順序理清詩歌發展的脈絡;其次,還應對詩詞的格律知識有比較清楚的了解,諸如句法、用韻、對仗、詞牌、曲牌等知識。再次,還要充分把握詩詞特點:高度的概括性、生動的形象性、強烈的抒情性、鮮明的音樂性。

查看全文

語文雨詩例說管理論文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寫詩人身

在屋內,夜眠曉起,身不出戶,眼未外望。夜間,用聽到的處處風雨聲寫春風春雨吹打花落;

晨曉,用聽到的處處鳥啼聲寫雨后清晨樹枝花葉、春鳥飛跳。這就讓讀者從風雨、鳥叫的聲音中,聯想到花鳥樹木在夜間、早晨構成迷人春景,喚起心中愉悅春意。

“酒泉太守能劍舞,高堂置酒夜擊鼓。胡笳一曲斷人腸,座上相看淚如雨。”岑參《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寫酒泉太守夜晚于高堂之中為客人置辦了豐盛的酒宴,并親自舞劍、擊鼓以助酒興。在這盛大的宴會上又奏起了胡笳,那慷慨悲壯的樂曲,使人肝腸欲斷,座上之人被這悲壯的樂曲所感動,相對而視,淚如雨下。至于是什么原因使人淚如雨下,詩中沒有說明,也許這雄壯的樂曲,表現了悲壯的戰爭生活;也許是這慷慨之音,傳達出了邊塞的蒼涼,抑或是這低沉的曲調,引發出人們無限的鄉思之情。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容猶眠。”王維《田園樂》

查看全文

淺析唐代詩人的稱號

閱讀唐詩之余,發現唐代詩人的名號極為豐富,可謂是多種多樣,五花八門。除“名”“字”之外,還有許多其它的稱號,當然各有其來歷及意義。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風操》中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字,也叫“表字”,它是根據人名的詞義另取的別號。可見古人的名與字在含義上是有一定關聯的。除此之外,唐代詩人的稱號大致有兩大類。一大類是自己稱的號,叫“自號”“別號”;另一大類是別人稱的號,一種是“綽號”,另一種是死后別人贈的“謚號”。這里首先談自己稱的號,通俗的講就是“自號”。一般說來,取自號的詩人,大都是用自號來寄情托意,或則見性知人。它大致有以下四種情形。一、純粹是自我性情、志趣的表露。元結,自號“浪郎”“浪士”,他從小喜歡浪游各地,取此自號意為不忘愛好之故。可朋,則自號“醉髡”,其好酒性情表露無遺。此外還有張志和自號“煙波釣徒”,秦系自號“東海釣客”,陸龜蒙自號“江湖散人”等。二、以山水、地名取號,意在寄托鄉情鄉思。大詩人李白,自號“青蓮居士”,是因為他幼年隨父遷居四川青蓮鄉,又常喜與采蓮人一起交談。羅隱,自號“江東生,”因他是余杭人,屬江東之地,故取地名以寄托情思。另外還有袁皓自號“碧池處士”,李涉自號“清溪子”,盧仝自號“玉川子”,劉叉自號“彭城子”,朱灣自號“滄州子”等,都與此類同。三、地名與自我性情的合二為一者更多。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他晚年還鄉為道士,又好飲酒,兼家住四明山,故取此號。杜甫《飲中八仙歌》列他為首:“知章騎馬似乘船,酒酣落井水底眠。”李白也在《對酒憶賀監》中云:“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賀知章愛飲酒喜放狂的性情躍然紙上。李瑞,他辭官隱居衡山,愛其地清幽,而與自己幽隱志趣相同,于是“衡岳幽人”的自號應運而生。除此還有劉長卿自號“隨州釣徒”,顧況自號“華陽真逸”,杜荀鶴自號“九華山人”,盧照鄰自號“幽憂子”,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等。四、表達詩人的志向及氣節。黃巢,目睹唐的黑暗統治,自號“沖天大將軍”,寄托了他對唐統治者的切膚之痛,也表達了他強烈的反唐情緒。后來他領導農民起義,建立大齊國,使其志向得到了實現。其次談一下別人稱的號。別人取得“綽號”,一般具有諧謔的風趣,無論是表尊敬或表輕視,都不如自號莊重一些。在各類稱號中,此類最為復雜。茲將之歸納如下。一、習慣稱。詩人以自己作詩習慣聞名于世,而為人以此相稱。駱賓王,因他寫詩喜歡用數字成對,時人給他雅謔的稱號“算博士”。溫庭筠,因其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號“溫八叉”。還有唐求,因其作詩“有所得則將稿捻為丸,納入大瓢中”,為后人稱為“詩瓢”。二、形體或性格稱。詩人因自己的形體特征性格特點而得名。李紳,他長得短小而精悍,故人們謔稱為“短李”。蘇味道呢?他處世圓滑,曾對人說“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故人們以“蘇模棱”嘲之。三、官地稱。以詩人做官任職的地名相稱,格式為“姓+官地”。柳宗元,曾在柳州做過刺史,人稱“柳柳州”,岑參,曾在嘉州做過官,人稱“岑嘉州”。另外還有,韋應物人稱“韋蘇州”,劉長卿人稱“劉隨州”,韓愈人稱“韓潮州”等,均如此。四、官銜稱。以詩人做過的官銜相稱,格式為“姓+官銜”。此類稱號較多。杜甫,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人稱“王右丞”。此外還有李白稱“李翰林”,張籍稱“張水部”,鄭谷稱“鄭都官”,白居易稱“白太傅”,高適稱“高常侍”,賀知章稱“賀秘監”,張旭稱“張長史”,劉禹錫稱“劉賓客”,賈島稱“賈長江”等,這就多了。五、籍貫稱。以詩人的祖居或出生地相稱,格式為“姓+籍貫”。如柳宗元,是唐代山西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孟浩然是湖北襄陽人,人稱“孟襄陽”。六、特長稱。以詩人在某些方面的特長而稱呼。劉長卿,因長于五言,人稱“五言長城”。王昌齡,擅長七絕,世稱“七絕圣手”。七、有的是針對詩人詩歌明顯的傾向和風格而言。“詩仙”李白,年青時就才華橫溢,剛到長安就被老詩人賀知章贊為“謫仙”,稱他是天庭降落到人間的仙才。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寫道“昔年有狂喜,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些都是說明李白的詩神奇、飄逸、豪放、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詩仙”則是李白性格和詩的浪漫主義風格的寫照。此外還有杜甫的“詩圣”,孟郊的“詩囚”等稱號,都是針對他們詩歌的明顯特征而言。八、更有趣的是有的詩人以詩或詩中佳句贏得聲名。趙嘏的詩《長安秋望》名重一時,更因詩句中有“長笛一聲人倚樓”的佳句,為他贏來了“趙倚樓”的稱號,鄭谷時稱“鄭鷓鴣”,是因為他以《鷓鴣》詩著名。另有崔鈺人稱:“崔鴛鴦”,許棠人稱“許洞庭”,韋莊人稱“秦婦吟秀才”,都是這方面的原因。九、也有兩人或多人合稱的。王維和孟浩然都以山水田園詩著名,合稱“王孟”,高適和岑參,則以擅長寫邊塞詩出名,合稱“高岑”,此外“郊寒島瘦”是孟郊、賈島的合稱。“元白”是指元稹、白居易,“皮陸”是指皮日休、陸龜蒙,“韓柳”指韓愈、柳宗元,“初唐四杰”是指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文章四友”指杜審言、李嶠、崔融和蘇味道。此類例子在唐代還有許多。十、有的稱號是用以區別他人的。杜牧,人稱“小杜”,以區別于“大杜”杜甫。李商隱,人稱“小李”,則是區別于“大李”李白。最后,談一下“謚號”。封建帝王把爵位賜封大臣,依其生前事跡,死后賜“謚”,用來指陳死者的善惡,但大多是歌功頌德。韓愈,死后被謚為“文”,世稱“韓文公”,充滿了對他的尊重敬仰意思。貫休,則因他名望很高,為前蜀王劉建優禮相加,賜號“禪月大師”。值得指出的是,在唐代還有一種私人“謚號”。如孟郊死后,韓愈為贊揚他貧且艱的性格,私謚為“貞曜先生”。方干,則被門人私謚為“玄英先生”,稱贊他是通玄入妙突出的人。值得補充的就是,有的詩人稱號有許多,自號、綽號、謚號兼有二到三種,有的還和他人有合稱,更增添了其稱號的復雜性。例如李白,自號“青蓮居士”,綽號“李翰林”、“詩仙”,又是唐代“大小李”中的“大李”。韓愈,綽號“韓潮州”,謚號“韓文公”,又是“韓柳”合稱中的“韓”。以上所舉,僅是唐代詩人中少數的例子,但唐代詩人稱號的豐富多彩由此可見一斑。

查看全文

語文發散性思維管理論文

發散性思維是指從已知信息中產生大量的變化的獨特新信息的思維方法,它是對同一個問題從多種角度著眼,搜尋多種可能性,從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維過程。它是創造思維的起點和核心。

心理學研究的資料表明:中學生思維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了一定的發展。這就為發展發散性思維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完全可以通過質疑的形式來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關于質疑的教學,古已有之,《禮記》要求“博聞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其中的“審問”就是指要善于從閱讀中仔細審查,提出疑問。北宋的張載更進一步強調“學則質疑”,他認為“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步”。現代的教育家也提出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來自己解答的觀點。由此可見,質疑教學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性。

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之力。創新的關鍵是人才,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質疑的內涵有了新的發展,它的作用不僅僅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更側重于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通過質疑的形式來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就應該按照質疑的規律以及學生的發散性認識事物的規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以閱讀教學為例,學生的質疑大致有以下幾個階段。

一是表層質疑階段。

查看全文

思鄉詩例說研究管理論文

《詩經·陟怙》寫一個服役遠征的士卒思念父母兄長的心情,愁腸百結,情意深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廣大人民對黷武戰爭的不滿情緒。《詩經·東山》寫一個戰士服役期滿,還鄉途中想象家中荒涼殘破的景象和夫妻團聚后的幸福情景,委曲周到,凄婉動人,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是一篇藝術性較高的作品,這些詩歌開了古代“思鄉詩”的先河。

社會動亂,戰爭頻仍,征人背井離鄉,百姓流離失所,思親詩就多。東漢王贊的《雜詩》“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生動地表現了一個久在戍邊的戰士懷鄉思歸的心情,而王粲的“荊蠻非吾鄉”則以荒涼的筆調傾訴了時代給詩人心靈上造成的憂傷和痛苦。蔡琰的《悲憤詩》則把一個流落異域,無時不在思念故土、親人的詩人的強烈感情淋漓盡致地訴諸于筆端:“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隋代薛道衡《人日思歸》詩曰:“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詩人抓住“雁后”“花前”這些形象事物,深刻地寫出自己思念故鄉,急切思歸的心情,委婉含蓄,頗近唐人五絕。

唐代岑參《渭水思秦川》詩寫道:“渭水東流去,何時到澭州,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詩人用憑添兩行眼淚,隨水流向故園,來表達自己思念故鄉的情愫,形象而又深刻。

清朝袁凱《客中夜生》:“落葉蕭蕭江水長,故園歸路更茫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落葉蕭蕭,觸動詩人歸思,但歸路茫茫,回歸無望,夜雨聲中,又傳來一聲雁叫,更使詩人愁腸欲斷,歸思難收。

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時李白25歲出川,東游淮揚,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萬,竟至囊篋空虛,又得了一場大病,躺在客店里,見明月而思故鄉。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評說:“前兩句,取喻殊新,后兩句,在舉頭低頭俄頃之間,頓生鄉思。良似故鄉之念,久蘊懷中,偶見床前明月,一觸即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