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代表作范文
時間:2023-03-21 10:21: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岑參代表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岑參,約生于715年,卒于770年,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太宗時的功臣岑文本的重孫,后徙居江陵。
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因其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后人多并稱“高岑”。
代表作:《感舊賦》、《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火山云歌送別》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白雪歌》在唐代眾多的送別詩篇里確是以其詩境奇特引人注目,以致論者多以“尚奇”論其創作主題。本詩常被稱道的用筆之奇主要集中在三處:開頭以梨花喻雪是一奇;中間寫餞別宴席上的音樂是一奇;結尾寫風雪中的紅旗又是一奇。但筆者認為,既然它是一首送別詩,詩人所使用的任何詩歌意象說到底應該都是為送別主題服務的,單單就“尚奇”來理解此詩特點有失偏頗。并且說作者把這種“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美麗精神境界”貫串了全詩,也還存在難以詮解之處。
全詩開篇即從送別時的天氣寫起:“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梨花喻雪可謂別開生面。但這并非詩人寫進此詩中的刻意求奇之句,遍覽岑詩可以看到,花是其詩歌的中心意象之一。據筆者統計,出現在岑詩中花的意象有23種之多,如蘆花、荻花、桃花、松花、槐花、、梅花、橘花、牡丹花、海棠花等等,而岑參最喜歡的莫過于梨花了。在創作時間早于《白雪歌》的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多次寫到了梨花意象,如“長安柳枝春欲來,洛陽梨花在前開。”(《送魏四落第還鄉》)“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聞。”(《登涼州伊臺寺》)“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歸。邊城細草出,客館梨花飛。”(《河西春暮憶秦中》)“野曠不見山,白日落草頭。客舍梨花繁,深樹隱鳴鳩。”(《冀州客舍酒酣貽王綺寄題南樓》)“梁園二月梨花飛,卻似梁王雪下時。”(《梁園歌送河南王說判官》)“梨花千樹雪,柳葉萬條煙”(《送楊子》)等等。除了梨花,岑參甚至還寫梨葉梨果,如“客舍梨葉赤,鄰家聞搗衣。夜來常有夢,墜淚緣思歸。”(《楊固店》)“林晚梨初拆,枝寒梨已紅”(《秋夜宿仙游寺南涼堂呈謙道人》)等等。
由此可見,花意象,尤其是梨花于詩人的印象何等深刻。有意思的是,詩人寫梨花(如上所舉)常常是在他遠離故鄉的時候,而且從詩意看,他筆下的花總是和思春念歸、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動聯系在一起。反過來再看《白雪歌》中的梨花意象,它看似神奇,就詩人而言實則信手拈來。這大雪飄飛恰似梨花盛開的自然景觀,對在內地少觀雪景而多看花開的詩人來說,不能不勾起他對往昔生活的憶念和對關中春光的眷顧。這種情愫的產生應該是和他久居塞外(寫此詩時岑參已經是第二次出塞)且又送武判官東歸長安的活動有關。所以,以梨花喻雪并不是單純詠雪,它實際上寄托著詩人由送人東歸引起的對家鄉故土的思念。如果再進一步就全詩詩意的跌宕和情感的起伏來看,說它是為造成詩歌抒情結構上的揚抑頓挫也未嘗不可。因為,產生于雪后美景的這一點驚喜,很快便被難耐的嚴寒所取代了。詩人接著寫道:“散人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賞閱雪境的美麗心境很快就變成了對難以抗拒的自然力的著意刻畫,正是在這寒入肌骨、陰云籠罩的環境氛圍中響起了音樂之聲:“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周嘯天先生指出:“‘胡琴琵琶與羌笛’句,并列三種樂器而不寫音樂本身,頗似笨拙,但仍能間接傳達出一種急管繁弦的場面,以及‘總是關山舊別情’的意味。”(《唐詩鑒賞詞典》)此說比較中肯。唐詩里吟詠胡琴琵琶羌笛的篇章不少,但是借助這類樂器之聲表達喜悅之情的不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李益的《從軍北征》,王維的《隴頭吟》,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高適的《塞上聽吹笛》,王昌齡的《從軍行》其二,王之渙的《涼州詞》,王翰的《涼州詞》等等,都是借琵琶、笛子之聲傳遞愁情怨緒的。正如林庚先生所云:“笛子的愛好起源于北朝的《折楊柳》。”(《詩的活力與詩的新原質》)而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詞》所吟詠的恰是非常哀怨的情緒:“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下馬吹長笛,愁殺行客兒。”這說明出現在詩歌里的塞外笛聲自古以來就不是抒寫奇麗心境的。
岑參在自己的邊塞詩里亦多次寫到琵琶與笛子。如“天門街西聞搗帛,一夜愁殺江南客。長安城中百萬家,不知何人夜吹笛。”(《秋夜聞笛》)“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胡笳一曲斷人腸,座中相看淚如雨。琵琶長笛曲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等等。詩人以“頗似笨拙”的筆墨點出席間音樂的急管繁弦,確實是苦寒氛圍中的一處奇筆。但是如果離開了對軍帳中別離雙方彼時彼地情緒脈搏的把握,忽略了“胡琴琵琶與羌笛”在詩歌里只是作為表達愁情別緒的符號存在,又怎么能理解詩人為什么不寫音樂本身而僅僅點出樂器名稱的原因呢。餞別之時席間響起的音樂之聲確實打破了環境氣氛的沉悶,但詩人寫音樂顯然不是從“尚奇”角度考慮的。
全詩最后六句集中寫雪中送別場面,尤其是詩人寫到了雪幕中的紅旗。“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論者多以為這雪幕中的紅旗也體現了此詩“尚奇”的特色。因為在茫茫雪天里這紅旗的顏色太鮮明顯眼了。其實先不說在風雪迷天的薄暮時分這蒙雪僵硬的紅旗是否還那么耀眼,單就被別情籠罩的別離者而言,此時是否有心欣賞這景色也還難說。周振甫先生說:“《白雪歌》用‘風掣紅旗凍不翻’來寫苦寒也極為突出。”(《談岑參的邊塞詩》)這倒是中的之見。詩人用此句不僅照應了上文因寫軍中餞別而中斷了的對嚴酷的自然氣候的進一步描寫,而且與下文的“雪滿天山”之景互為表里,傳達出對東歸之人雪天出行的隱憂和關照之情。詩人緊接著詳寫道:“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在遼闊的背景中,山回路轉,行人已經消失,而送人者仍久久佇立風雪之中不愿離去,他注視著眼前的一行馬跡,若有所思,若有所失。這種情景和“美麗的心境”,“尚奇”的風格又怎么能聯系到一起呢?它分明表達的是獨特深長的離情別緒。
綜觀全詩,以詠雪而寫天氣的寒冷倒是作者寫景抒情的一條線索,而對別情離緒的抒發也可謂一波三折。雖然離別之情沒有被過分渲染,但它卻始終如千里伏流之涌動,貫串于詩歌的字里行間。全詩所抒寫的是一個久戍邊塞之人,在功名未就、回歸不得而又送人回歸的特定情景氛圍與氣候條件下產生的別情,它那么清新,又那么凝重,如塞外愁云一樣翻卷在詩人心頭,在歷經了奇寒的鍛造和思鄉念遠情結的蕩滌之后,顯得既慷慨無悔又意緒綿長。
注:①見《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第424頁。
篇3
在學習本課的前一小周,就做好安排。本班60名學生,按平時的歷史學習的六個小組,分了六個專題研究小組,對本課內容做了六個專題的劃分: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小組負責兩個專題,即各小組有一個必做的研究專題,還有一個選做的。選好后,各組成員再具體分工協作,查找相關資料,準備發言稿。
二、課上交流研究專題
課上的交流分三步走:
1、歷史教材中怎么說?介紹各自專題涉及的基本內容。比如《詩經》,關于詩經的“六義”:風、雅、頌、賦、比、興。詩經的藝術特點:四言為主,重章疊句。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基礎,被奉為經典。
2、語文課本上怎么說?就是讓學生將同一類知識,從不同的角度挖掘、補充、深入理解和領會。比如楚辭,代表人物屈原,在語文課本里學過他的代表作《離騷》(節選),是我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的政治抒情詩,代表了浪漫主義的詩風。詩人先從自己的身世和理想寫起,楚王昏庸、群小猖獗、朝政法度混亂,自己雖被奸小陷害,仍要堅持“美政”理想,一方面抨擊了黑暗現實,一方面表達了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3、你作為學生怎么學?關于同一個歷史人物的話題,作為學生,如何整合兩個學科的教材,將知識完整系統地掌握,就是學生要研究的問題。比如歷史教材中關于“蘇軾”,提到他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創者。“他豪邁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繪雄渾壯觀的景物,給詞注入了強勁的生命力。”那么,在語文課本里學到了他的哪些詩詞,可以得到印證呢?學生在搜集整理后交流如下:必修四中還選了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本詞借詠史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郁悶心情。其豪放的詞風一方面表現連各方面:一是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二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詞的開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而且江山、歷史、人物逐一收入眼底意境開闊,氣象恢弘。“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則是對古戰場險要地勢的勾畫。對于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周瑜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瀟灑氣度予以高調贊美。稱贊周瑜,實際上表明了詞人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心志。整首詞氣勢恢宏、格調雄渾、境界宏偉,代表了蘇詞豪放派的風格。經過學生如此一分析、整理、交流,學生就將歷史與文學很好地融為了一體。一方面把分散到兩個學科中同一類的知識做了很好的補充與融合,另一方面,學生在整理和研究的過程中,鍛煉了組織協調能力,提高了篩選、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課后拓展研究專題
本節課后,學生興味盎然,都反映時間太短,還有好多內容沒有與大家好好分享。于是,我綜合了學生們的意見和建議,在課后開展了一系列拓展與延伸。比如關于元曲,歷史教材中只提及了一點內容,其實,學生準備的交流資料很豐富。比如:他們收集了元曲的杰出代表關漢卿的《竇娥冤》,在語文必修四的第一單元。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竇娥”這個悲劇主人公形象,使其成為元代被壓迫、被摧殘婦女的典型代表,代表了元代社會底層善良、堅強且具有反抗精神的婦女形象。等等。鑒于這種情況,我引導有興趣的同學在下午自主活動時間,展開小組間的專題交流,資源共享活動。(本文來自于《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簡介詳見)
篇4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和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題解),以及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唐詩三百首》,在講析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歌《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的頸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時,均認為詩作“詩人將筆鋒從自身轉向對方,從此處轉向彼處,虛擬設想別離之后對方的相思情況,采用了古詩中常用的‘從對面寫起’的筆法,即所謂‘心已馳神到彼,詩從對面飛來。’”將詩句理解“(對方)曉起攬鏡,只擔心因相思之苦而青春消逝、容顏憔悴;(對方)涼夜吟詠,也應因為心情悲愁而覺得月色凄寒、孤寂冷清。”認為“這樣寫,既寫出了對方對詩人的灼灼思念,更曲折地表現出詩人對對方的一懷深情。既可收一石雙鳥之效,又可見抒情婉曲之妙。”中學的教材亦沿襲上述注解。然而,圍繞作品主題,筆者認為,上述對頸聯的理解有不妥之處,現提出來,希望各位教育界同仁批評指正。
關于《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主題,舊注家多說有具體政治寓意,現在多數人把它作為愛情詩對待,筆者也傾向這一說法。首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平常之中見不朽,流傳千古;頷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同樣是古今傳誦的名句,表達著至死不渝的綿邈深情;未句“篷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在無望中流露出執著的希望與追求。以上三句確定了詩歌的愛情主題,而頸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通過對作品主人公具體行狀的描述,加深了綿綿情思。但是,筆者認為,作為動作的出發者,“攬鏡”與“夜吟”并非指同一個人物,兩種迥異的情態不會在同一個人物即“對方”身上表現出來。一場真摯纏綿的愛情,應當由兩個人來共同完成,尤其是詩人(化身為詩作中的男主人公)通過寫對方(詩中的女主人公)的具體情思來反映彼此之間真摯的感情,亦離不開對男主人公真誠感情的描寫。以下試論析之。
首先,“曉鏡”,曉起攬鏡,顧鏡憐影,“云鬢”,女子豐美如云的鬢發,將“曉鏡但愁云鬢改”理解為“(對方,詩中的女主人公)曉起攬鏡,只擔心因相思之苦而青春消逝、容顏憔悴。”理通言順;而“夜吟應覺月光寒”中的“吟”字,使我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月下獨酌》,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古代“吟”者,或為失意,或為思家,或為戀親,或為懷友,或為抒情,或為言志,或為助興,墨客騷人,舞文弄墨,吟者不一,但多作為男性的形象出現。女性教育在盛唐也只是作為點綴升平的象征,是少數人享有的權利,不可能大規模實行,女子“吟”的機會非常渺茫。
其次,關于本詩的主題,如前所敘,是抒發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而女性對戀人思念的情態,在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和李清照的詞《鳳凰臺上憶吹蕭》“……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等作品中,都是以一種含蓄和內隱的方式曲折地表現出來的。
第三,與岑參并稱的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代表作《燕歌行》有云“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鐵衣借指出征的戰士,玉箸比喻思婦的眼淚,“遠戍”“應啼”由戰場寫到了閨中;二句“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一反前句人物描寫順序,先寫,次寫征人,“欲斷腸”“空回首”,通過對主公具體形狀的描述,從戰事轉寫征人及妻子的兩地相思,幽怨纏綿,氣氛悲涼,將真摯美好的感情與不息的戰爭聯系在了一起,真實地再現了士卒在激烈的戰爭進程中內心情感的種種變化。
篇5
主題詞:衛校;語文教學;新說
G633.3
現如今,國家提倡國學。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語文教材總計四冊,包含許多國學內容。唐詩宋詞是國學中最為耀眼的、最為璀璨的明珠。從李白的《將進酒》到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都可以從水系的譜系脈絡角度劃分歸類。打破冊數限制,我們沿著水系的迷蹤溯流而上,可作如下解讀:
一、衛校語文教學的長江譜系
長江包括楚江、荊江、潯陽江、揚子江等地段別稱的干流,還包括岷江、涪江、澧水、沅江、資水、湘江等支流。涉及的詩人有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李商隱、杜牧、劉禹錫等;宋朝的有蘇軾、王安石、柳永、楊萬里、陸游等,他們或吟詩或作詞賦描摹歌頌秀美江山,有的干脆辭官不做歸隱而寄情青山綠水。
在我們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語文教材里,情系長江譜系的文化大咖是李白和蘇軾。
1.干里楚江天際流――李白與長江的情緣
李白不僅是熱愛祖國的道德模范,也是廣交天下朋友的旅行家級的鐵桿驢友,更是情系祖國壯麗江山的國際文化名人。
復習小學至初中的文化知識,李白描繪謳歌長江譜系的詩作俯拾即是。例如《峨眉山月歌》:這是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表露了對故鄉的深切眷戀之情。而因為迎送友人,李白的詩在贈友的同時,往往又與祖國的秀美山川有不解之情緣,確乎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一點是其他任何詩人所無法企及的。如膾炙人口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李白的《贈汪倫》、《望廬山瀑布》、《渡荊門送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等等沒有一首離開過長江流域的山山水水。
2.雪浪千堆淘英雄――蘇軾的“長江勝景圖”
正像李白的詩達到唐詩最高峰一樣,蘇軾的藝術成就則代表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蘇軾是中國歷史上屢遭貶謫且貶得最遠的一位文壇泰斗。蘇軾的詩詞恰如其人,豪爽、豁達、樂觀向上,他在被貶的任上,一面理政一面整山治水,一面又吟詩填詞作賦為文,人與自然結合到蘇軾的程度,確乎達到了“物我無間”的境界!
蘇軾為在故鄉的岷江是長江的正源而驕傲和自豪的同時,正流露出一代文化大咖對長江的執著的民族情結。豪邁奔放的感情,坦率開朗的胸懷,是蘇詩蘇詞蘇賦蘇文浪漫主義的基調。而作為豪放派詞的開山鼻祖,最能代表蘇軾一代豪放派詞風的,恰是他老人家揮毫寫下的歌詠長江的鴻篇巨著,選入第二冊《語文》教材的,當然是他的為人們所傳誦的代表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從如椽大筆描繪出一幅巖崖峨峨、雪浪重重的“長江勝景圖”之外,又破天荒地在詞中塑造了一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儒將周瑜這一典型歷史人物的形象,于寫景詠史中抒發了無辜被貶、壯志難酬的概嘆,真可謂是一石三寫、一舉多得。把長江攝錄得如此波瀾壯闊、聲形并舉的詩詞確屬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無怪乎俞文豹在《飲劍錄》中要重重涂上幾筆呢。
唐李白、宋蘇軾以外,涉足長江的另一位超級明星非三星拱照“李杜白”中的白居易莫屬。我們第二冊《語文》教材選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詩中“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的秋情,“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的意境,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一道成就了白居易詠嘆長江譜系的千古絕唱!
白居易《琵琶行》之外,吟唱長江的詩歌比比皆是,如著名的《暮江吟》、《憶江南》等等。從長江譜系角度,杜甫的《聞官軍伐河南河北》、《登高》;崔顥的《黃鶴樓》;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等無不各得其宜,各盡其妙。由于篇幅有限,不再展開詳述。
二、衛校語文教學的黃河譜系
黃河包括黃河干流以及洮河、渭河、涇河、洛河、汾河、泗水等支流。上古的黃河只稱河,流域內水土尚未流失,人們在水草豐美的黃河流域繁衍生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我國第一本詩集《詩經 周南 關雎》即是最好的明證。
僅就唐詩宋詞而言,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蘇軾、王安石、陸游等都與黃河有著濃烈深切的情緣。
1.天上來水水不塞――李白與黃河的情緣
李白的江河情緣本來就是最濃重而不可分割的,在此再重續前緣,接著將李白與黃河的不解情緣說開去。李白是將黃河描述得最為壯闊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典型代表首推被選入我們中等衛生學校第二冊《語文》教材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作者用黃河起興,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與煙波浩淼、奔騰不息的黃河雜糅一處,可謂是心有千千結、意冗萬萬重!類似的還可接到初中的《行路難》: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 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該詩雖透露出幾多失意,幾多彷徨,但就像冰期的黃河終會融釋一樣,一切的不如意又會像不舍晝夜的黃河水一樣一去不返。
篇6
唐代新興的今(近)體詩中,七律起步最晚。國初三十余年間即高祖、太宗時期(618-649),是唐詩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這時五律已初具規模(如王績《野望》),而七言八句之體僅見楊師道《詠馬》、陳子良《于塞北春日思歸》及稍后上官儀《詠畫障》等。這些詩并不講究平仄粘對規則,從格律角度看仍處于陳隋時代水準。七律之醞釀建創乃在初唐后期唐詩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即高宗、武后時期(包括中宗、睿宗)。由于武后雅好藝文,宰臣文士同聲相應,詩壇逐漸活躍起來。但這時期成就著聞的詩家如王楊盧駱四杰和陳子昂等,都崇尚五言體(包括五古、五律及長律);在他們留存的詩集中,竟沒有一首七律。七言律的興起,應當歸功于武后的提倡和詞臣應制聯唱。則天久視元年(700)武后游幸嵩山平樂澗,自制《石淙》七言(可能是上官婉兒)。時為太子的李顯(中宗)、相王李旦(睿宗)同題奉和,侍臣武三思、狄仁杰、張易之、張昌宗、李嶠、蘇味道、姚崇、閻朝隱、崔融、薛曜、徐彥伯、楊敬述、于季子、沈期、宋之問各有《嵩山石淙侍宴應制》。這些作品內容并無足觀,但對七律格式(對偶、粘對)的形成起了有力推進作用;而且由于寫作者們的顯赫身份和地位,其于詩壇創作導向(詩體趨尚)影響深巨。
這個時期的七律作品,格律形式正在演化,題材多為宮廷侍宴陪游;聲華競逐,藻麗相尚,尚帶齊梁余習;不乏佳句,而完章者較少。李嶠、杜審言、宋之問、沈期為代表作家。杜審言寫于則天天授元年(690)的《大》,聲律完全合協,實為初唐七律首倡之作。“梅花落處或疑雪,柳葉開時任好風”及《春日京中有懷》“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均稱秀朗之句。許學夷說:“杜獨挺蒼骨,是唐律之始。”(《詩源辯體》卷十三)肯定了他初啟門戶的作用。沈期繼揚宗風,他的七律(存15首,在初唐數量最多)可以用“吞吐芳華,安詳合度”來形容。其應制作“富麗之中稍加勁健”(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七),如“云間樹色千花滿,竹里泉聲百道飛”、“漢家城闕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名篇《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借詠戍婦懷夫,寄托知己相思之意。帶有樂府歌謠情調,筆意流宕,沈德潛謂“色澤情韻俱高”(《說詩語》卷上),姚鼎言其“高振唐音”(《今體詩鈔序目》),被明人何景明等推為“唐律第一”。又《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吐屬從容,能在平樸的句調中寫出貶逐蠻荒的凄感(雖然他的受謫為罪有應得),通篇振拔流利。這些詩作在選材和寫法上都已經突破侍宴應制的藩籬和鐫琢的刻板作風,“體就渾圓,語就活潑”,對于七律境域具有開拓的意義。胡應麟說“七言律以才藻,則初唐必首云卿”(《詩藪》外編卷四),是允當的。
二、盛唐(713-755),七律的成熟期
進入開元、天寶時代,七律應制馀風雖然仍存,但已不居主流;寫作上也脫卻以縟為工的涂澤氣息,重在抒懷達意;其詠山川行旅風物名勝,表現了渾厚高逸的氣象和奔放風格。毛奇齡《西河詩話》卷二云:“神(龍)、景(云)律如縷金斫石,開、寶以后便如冶金削石條條矣。”說明從雕鐫到不刻琢的轉變。這時期七律總數不多,而品質極高,名章互見,呈現出少而精的創作效應。崔曙、祖詠均孤篇橫絕名垂后世;崔顥存4首,其中兩首有“唐人七律第一”之譽;王維的“渭水自縈”、“居延城外”分別被推為“應制詩第一”、“關塞詩第一”。這種“少而精”的創作現象,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七言律還不是盛唐作者所致力寫作的主要詩體,對于李白、高、岑等人來說不過是才華“旁溢”偏師致勝而已。第二,顯示了這一詩體潛在的藝術魅力和廣闊發展前景,這一點很快就為杜甫的創作令人信服地得到證明。本期從創作傾向看可分為格律派和寫意派。格律派講求聲律諧協(合平仄,無復字),對仗工穩,章法嚴整。李頎是其代表。崔曙的《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祖詠的《望薊門》和李頎的《送魏萬之京》,都是純雅圓熟之作,可稱盛唐正聲,足為矩。李所存七律7首,篇篇森整合協,當世無有其二,在七律體的規范化建設上功不可沒。明代嘉隆諸子正是從格律程法著眼,奉為圭臬“正鵠”。但李詩法律嚴而韻意稍嫌不足,王夫之指出已微見“制藝”氣味(《唐詩評選》卷四)。我們比較他的《宿瑩公禪房》與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即可判然。
寫意派注重意氣神理,放筆揮灑,不拘束于對偶聲律。崔顥、李白、高適、岑參均屬此派(他們當然也有合律的作品)。崔之《黃鶴樓》、《雁門太守歌》,李之《登金陵鳳凰臺》,皆以歌行體調入律,雖“律非純雅”,而渾灝流轉,讀之自有一種豪宕磊落神理飛揚的感覺。高、岑另為一格。高之“黃鳥翩翩”、“高館張燈”,岑之“相國臨戎”、“柳鶯嬌”、“滿樹枇杷”等作,并不嚴守粘對規則。然高詩平樸中饒有情致,又善用虛字斡旋,運脫輕妙,彌見姿態;岑詩長于設色,辭采綺婉,筆情流逸,各具特色。高如“只言啼鳥堪求侶,無那春風欲送行”,岑如“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馬去遲”,并為情景相映的佳聯。高、岑送別詩中聯多嵌用地名為對:“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云開汶水孤帆遠,路繞梁山匹馬遲。”(高)“朝登劍閣云隨馬,夜渡巴江雨洗兵。”“到來函谷愁中月,歸去溪夢里山。”(岑)原亦渾成非出湊泊;但后人競相仿襲,演為贈酬詩之活套,致葉燮諷刺說:“行中攜《廣輿記》一部,遂可吟詠遍九州。”(《原詩》卷四)
盛唐七律作手中,王維最稱大家。他的七律既有嚴整的一面,又不為法度所局限。王世貞謂“兼有李(頎)岑(參)之長”(《藝苑言》卷四),即言章法、情韻二者并美。在王維現存20首律作中,風格多樣:“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高華富麗,氣象萬千;“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秀淡和細,隱含比興;“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寫“積雨”神理,森然生動;“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狀塞外異景,雄邁壯觀。其次是技巧具備,如對仗中流水對、當句對、借字對、疊字對、掉字對等俱見典型。三是意趣自然,神韻天成,不見烹煉之跡。的確,在杜甫未全力投入七律創作之前,王維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陸時雍說:“后人因絕愛少陵,遂至忽視摩詰耳。”(《唐詩鏡》卷十)
三、中唐前期(756-770),七律的高峰期
這是杜甫的時代。杜甫現存七律151首(據浦起龍《讀杜心解》),安史之亂(755)前所作僅5首,不過“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小巧之句。從至德二載(757)至大歷五年(770)逝世止,十四年間寫作146首,以豐富的篇什,深刻博大的內容和高度表現技法,將七律藝術推向高峰,影響了大歷以后中國古典詩歌詩體的發展走向。杜甫七律的成就,我們用“空用絕后”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后來詩家竭盡全力,都只能得其一體,沒有人能夠跨越這個高峰。
杜甫的創造性貢獻表現在:
(一)境界大開。他用七律敘寫時事,議論時政,嘆息民生凋蔽,反映艱難時世。由于他的努力,使七言律體從初唐時代的宮廷奉制和盛唐時代的抒寫個人情感,走向更加廣闊的社會生活領域,發揮了這一詩體的最大功效。王禹說:“子美集開詩世界”,七律的演化進程正是如此。
(二)詩律精美。杜律分正、變二體。從嚴格意義說,七律體式到了杜甫手里才完全穩固并臻完美。森嚴的格律形式,杜甫運用起來驅遣自如,頗有掉臂游行之樂。藝術上達至精醇境地,可舉為正體典范的篇制,不勝枚舉。其次是變體的創立,即有意打破律詩的通常格式,規矩繩墨中錯以散行古調,造成奇縱突兀的態勢,朱熹稱“橫逆不可當”;而又渾融一片,讀之抑揚鏗鏘如出金石,即王士說的“蒼莽歷落中自成音節”,真正做到“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戛”。《白帝城最高樓》、《暮歸》、《曉發公安》三詩,可稱拗體律之絕唱。杜甫藝高膽大,他創拗格是“以拗折之筆寫拗折之情”(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系從內容和感情表達的需要出發,故能聲情并茂,出神入化。后來許渾的拗救句法和杜牧的拗峭作風,無不從中獲得啟示。宋代黃、陳一派更是專意仿效,演為律體中以奇制勝的別調。
(三)變化百出的技法。新穎獨創的句法,如“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本云葉吟風,梢滴露,倒換錯出,化常為奇。意出不測的對法,如“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宋人詩話指為“一句在地,一句在天”。打破常規的章法,如《曲江二首》之一:“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只一落花,連下三句。第一句是初飛,第二句是亂飛,第三句是將盡。反復層折,一句深一句,寫出既怕看花,又欲看飛花之盡的傷春惜春情懷。再第四句插入強借酒解愁,黯然欲絕。你看他顛倒縱放又極自在。不拘一格的筆法,如《詠懷古跡五首》同是借古跡而詠懷,寫法卻各不同。第二首宋玉宅,將自己懷抱與宋玉故事引為同調,雙管夾寫,賓主兼到,寄慨遙深。第三首明妃村,則專詠明妃事,始終無一語涉議論,無一字及己懷,而句句暗地比托,從無限低回中透出負才不偶的抑郁情懷,讀來更覺深沉。
(四)琳瑯滿目的精品畫廊。“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大筆淋漓,氣象籠罩,“此等氣魄從前未有”(趙翼語)。這是杜律中高渾雄大之體,代表了他的主體風格,后人稱為“杜樣”。“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這是峭險兀戛的拗體。“萬里秋風吹錦水,誰家別淚灑羅衣”,氣調流便,啟大歷之體調;“路經滟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鍛造奇警,辟義山之門徑。而《卜居》、《堂成》、《江村》等作,又引出張、王、元、白近易之風和唐季宋元“千家詩體”。
四、中唐中期(771-804),七律的變化期
篇7
洪敏,江蘇省昆山中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碩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蘇州市教育學會世界遺產教育專業委員會(首屆)理事,蘇州市學科帶頭人,蘇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為學校多項省級立項課題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承擔者之一;曾在《人民教育》《教學與管理》等報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四十余篇:先后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二等獎、江蘇省“新世紀園丁”和“五四杯”論文競賽一等獎、江蘇省教育學會“優秀校本課程”評比一等獎。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學資源的使用者,也是教學資源的開發者,而且教師要注重開發自身教學資源。所謂教師自身教學資源,是指教師自己動手,直接開發蘊藏于自己生活環境、人際交往、工作學習、愛好特長、經驗教訓、日常用品之中的教學資源。開發這樣的教學資源,可以拉近教學與生活的距離,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而且有利于形成課堂教學的個性特色。同時,由于學生天然具有“向師性”及“親師性”的特點,因而這樣的教學資源還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
2014年8月,筆者應邀赴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三中學,在陜西師范大學中學教學參考雜志社主辦的“2014全國高色課堂展示交流研討會”上開設了《文化在交流中傳播》一課。下面,結合此課談談教師如何開發自身教學資源。
一、從方言中開發教學資源
方言是寶貴的文化資源和教學資源,可為教師授課所用。如今,由于多種原因,有許多學生已經不能流暢地說自己家鄉的語言了。
在《文化在交流中傳播》一課中,為了說明口語在文化傳播中存在的不規范、易失真、多樣多變等不足,筆者以昆山方言為例引導學生開展探究,使他們對這一道理有了直觀的體驗和感受。
【案例一】說出以下昆山方言的意思。
嫩阿是迪為格?(你是不是故意的?)阿是要吃生活?(是不是想挨揍?)我們來猜東里猜(我們來類似石頭剪子布的游戲)小明,不許講張!(小明,不許講話)
課堂上,盡管學生大聲地學說、熱烈地討論、認真地猜測,但還是搞不清這四句話的確切意思。在這樣的探究和體驗中,學生不僅真切地感受到了方言差異對文化傳播的不利影響,而且明白了“文字”等其他文化傳播手段對文化傳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使課堂教學自然過渡到了下一個知識點。
在開發方言教學資源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要緊扣主題,既要讓學生感受方言的獨特魅力,更要讓方言為教學服務,而不能喧賓奪主,沖淡教學主題;二要緊貼生活,盡量選用活態的方言表達;三要引導學生重視方言,使他們懂得方言既具有實用價值,也具有文化價值,是活著的文化遺產,是文化發展多樣性的體現。讓學生學方言、講方言不僅是對方言的弘揚和保護,也是對地方知識、智慧、記憶、特色的弘揚和保護。
二、從人際交往中開發教學資源
任何人的閱歷、知識都有一定的限度,教師也不例外。這時,從他人身上尤其是自己的同事、親朋那里獲取有用的信息和資源,無疑是一條便捷而又可靠的途徑。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一課強調,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教科書通過我國歷史上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說明其對文化變遷的影響,雖然令人信服,卻缺乏生活感和親切感。在備課過程中,我家飯桌上的一碗熏腸給我帶來了靈感。熏腸正來自貴州,是不久前,我的一位在昆山打拼多年的貴州朋友送給我的。于是,我將這一碗肉拍下來,放進了PPT中,成了信手拈來卻又自然貼切的教學資源。
【案例二】熏腸是怎么來到我家的?
請大家看這張照片,有哪位同學知道這是什么?讓我來告訴你們,這正是你們貴州的熏腸,而且這張照片是在我家餐桌上拍的。我待在昆山的家里,為什么能品嘗到貴州的關味佳肴,感受到貴州的飲食文化呢?大家肯定覺得這沒什么稀奇,因為我們剛剛知道了商業貿易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其實不然。在此之前,我沒有來過貴州:當然,這也不是我在昆山的商店里買的。那么,它是怎么來到我家的呢?它是我的一個從貴州到昆山落戶多年的朋友送給我的。而且,這個熏腸還是他自己在昆山做的。所以,貴州熏腸這門技藝已不是貴州獨有了。請大家想一想,這說明了什么道理?
學生通過思考和議論,很快就得出了“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的結論。
人際交往方面教學資源的開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借鑒交往對象的人生經驗和教訓;二是借助交往對象的知識、技能,包括教學內容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以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三是利用交往對象的職業;四是使用交往對象直接提供的與教學有關的物質資源。
開發和利用教師人際交往方面的教學資源的主要形式是“引進來”和“走出去”。前者是讓教師的交往對象走進課堂,包括交往對象本人直接走進校同、登上講臺。后者主要是讓學生走進教師交往對象的生活、學習、工作場所,使學生獲得更直接、更真切的體驗和感受。通過這“一進一出”,可以豐富教學資源,開拓教學時空,增加實踐環節,提升教學品質,同時也能使學生結交新的良師益友。
三、從工作經歷中開發教學資源
教科書強調,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教學中,向學生介紹學校的做法、成果以及教師在其中所做的工作,一定能更加生動地說明教育對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
【案例三】在校園中傳播江南水鄉文化。
首先,筆者對學生說:“老師工作的學校叫江蘇省昆山中學,這所學校地處江南水鄉,為了傳承江南水鄉文化中的優秀元素,學校正在建設江蘇省級的江南水鄉文化課程基地。”
接下來,筆者利用PPT,向學生展示了昆山中學已建成的江南水鄉文化展覽廳的圖片,校園內江南園林和江南水鄉文化專用教室的圖片,專業團體到校表演并教唱昆曲這一發源于昆山的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圖片,以及《江南古建筑》校本課程的圖片。
最后,播放了一段筆者的學生介紹昆山古鎮周莊的視頻,引起了六盤水三中學生的濃厚興趣。筆者覺得,這段視頻至少具有三個作用:一是說明學校、教育是文化傳播的主陣地:二是鼓勵學生成為文化傳播的主力軍:三是推介江南水鄉文化,使文化傳播產生實際效果。
教師在將自己的工作經歷、工作內容和工作業績開發為教學資源時,要注意兩個方面:一要有機滲透,二要恰如其分。
教師自己的工作經歷以及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取得的工作業績,是教師日常生活的主體部分。其中蘊含著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能夠方便、快捷地引入課堂教學。而且在此過程中,還有利于實現教師對自己承擔的角色和工作的反思。
四、從愛好特長中開發教學資源
健康積極的愛好和特長,能豐富教師生活,塑造教師的氣質、素養、胸懷,幫助教師克服職業倦怠。同時,如能善于開發和運用那些愛好和特長,就會使之成為有效的教學資源。
筆者平時很喜歡古典詩詞,尤其喜歡唐詩。于是筆者便在教學設計時,著力尋找與文化傳播相關的唐詩,如用其設置情境等,產生較好的效果。
【案例四】用唐詩印證教科書的觀點或結論。
為了快速而又有趣地引入口語這一傳播媒介,筆者讓學生閱讀了下面這首淺顯易懂的唐詩。
逢入京使
岑參(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學生閱讀后,筆者問他們,這首詩說明口語這一傳播媒介具有什么特點。學生根據“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兩句詩,很容易就看出了口語快捷方便的特點。同時.也有學生由此看出了口傳信息在傳播效率、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此外。在這節課中,為了印證“烽火狼煙”在傳播中的作用,筆者引用了王建的《贈李想仆射二首(其一)》: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遙看火號連營赤,知是先鋒已上城。
由于長年堅持讀詩,筆者也有了寫詩的特長。于是,筆者便開始摸索將自己的這一特長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把一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編成一首或一系列的數首詩歌。在展示給學生時,將關鍵概念或結論留白,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整理、填充,受到了學生的歡迎。筆者通過自編詩歌總結《文化在交流中傳播》的主要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了課堂小結的學習任務。
鑒于教師個人的愛好特長對自身及教學的價值和作用,教師應積極主動培育和運用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一要培育健康向上的愛好特長,摒棄不健康的愛好特長,減少缺乏積極意義(如打麻將)的所謂愛好特長。二要有意識地培育與學科教學有關的、能滿足學生需要的愛好特長。三要根據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培育新的愛好和特長。如筆者所在的學校由于開設了水鄉文化方面的校本課程,許多教師便主動根據這一需要調整方向、認真鉆研,很快就對水鄉文化有了較多較深的了解。四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愛好特長,使之在拉近師生距離、優化課堂生態、形成教學特色、發展學生特長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五、從經驗教訓中開發教學資源
教師在為人、處世、讀書、做事等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無疑是教師本人的寶貴財富。同時,教師如能將其與課堂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介紹給學生,又會成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寶貴資源。如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非常注重將自己記憶知識的方法告知學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執教“矛盾的基本屬性”時,由于“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這一觀點較難理解,所以有些學生老是搞不清哪一個是相對的,哪一個是絕對的。于是,筆者便將自己獨創的方法教給學生――用“相同”和“決(絕)斗”兩個詞來記憶,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文化傳播的問題上同樣如此。從一定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是文化的傳播者。因而,每個人都要注意傳播優秀的文化和有用的信息,努力提高傳播的效果。教師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是文化的傳播者。教師如能有意識地將自己在文化傳播中的表現、做法、經驗和教訓展示給學生,一定會讓學生形成傳播文化的意識,提高文化傳播的能力。
【案例五】在傳播文化時,應該怎么做?
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傳播意識,筆者告訴他們,在上課前,筆者已經將六盤水三中的美麗景致發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筆者在昆山的同事、朋友們,幾乎與筆者同時欣賞到了你們校園的美麗。
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文化傳播中的責任意識,筆者向學生介紹了自己在傳播昆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爆炸事件相關信息時的做法:只傳播真實的、具有正能量的信息,不傳播明顯虛假的或搞不清真假的信息,不傳播起副作用的信息。
為了提高學生文化傳播的能力,筆者將自己微信的經驗拿出來跟學生分享:盡量確保的內容真實無誤:及時或適時:適當留白或設置競猜,造成懸念;圖文并茂:及時回應他人的評價,等等。
教師在開發自身經驗教訓方面的教學資源時,要注意經驗的適應性,即教師引入課堂的經驗要與學生的年齡、能力等相適應;要注意經驗的多樣性,即教師提供給學生借鑒的經驗應包括做人、做事、做學問等多個方面;要注意經驗的清晰性、可操作性和系統性,即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經驗能夠講得清楚、做得出來,而且最好是有組織、成系列的;要正視自己的教訓,與學生一起剖析錯誤產生的原因,一起討論避免產生同樣錯誤的措施。
六、從日常用品中開發教學資源
日常生活用品雖然普通,但卻蘊含著大量的知識和方法,如能巧妙運用,一定能使課堂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次上課,筆者根據一位初中物理教師的課堂實驗,設置了一個命題讓學生判斷:一個生雞蛋經過甩動后能夠較容易地豎立起來。起初,絕大多數學生不相信這個結論,或表示說不清楚。于是,筆者便拿出兩個生雞蛋,請學生嘗試,但未能成功。這時,筆者拿出了一塊布,鋪在桌上,讓學生再試。這次終于成功了。據此,大家得出如下結論:在硬桌面上要將雞蛋豎起來難度很大,但加上一塊布后,就容易得多。這使學生明白了實踐是認識來源和檢驗標準的道理。
【案例六】拍賣奧灶面。
奧灶面是昆山人的日常面食,又具有昆山地方文化特色。為了說明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徑,筆者首先通過PPT向學生介紹了奧灶面的特點并配上誘人的圖片。其次在于該面澆頭有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制作,鹵鴨則以“昆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奧灶面還注重“五熱一體,小料沖湯”。“五熱”是碗熱、湯熱、油熱、面熱、澆頭熱。“小料沖湯”是指根據來客現用現做,以保持原汁原味。
當學生的“胃口”被調動起來后,筆者突然說:“其實,筆者今天把奧灶面帶來了。”聞聽此言,學生一陣歡呼。筆者接著說:“不過,筆者帶來的是具有奧灶面特色和味道的方便面,不知道大家想不想品嘗?”此時,學生依然表示想要品嘗。筆者便問他們:“僧多粥少、供不應求怎么辦?”學生幾乎異口同聲道:競拍。于是,一場熱火朝天的拍賣開始了。不知不覺地,奧灶面文化便通過一個普通的生活用品和一次模擬的商貿活動留在了六盤水學生的心目之中
開發日常用品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具有以下作用:一是簡單方便、成本低廉;二是有利于課堂教學的生活化,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知識來自生活、知識用于生活的道理;三是有利于增強高中政治課的實驗性和操作性,改變課堂上只有想和說,只有理論論證的“空對空”局面;四是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五是有利于組織學生參與教學設計和教學準備,從而使學生的主體作用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