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濟效益范文
時間:2023-03-30 10:43: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經濟效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0年布置在廣東省湛江農墾局火炬農場19隊,位于湛江市雷州半島龍門鎮,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太陽年總輻射量452~489kJ/cm2,年平均氣溫22℃、積溫約8382.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711.6mm,降水年際變化大,相對出現干、濕季。
1.2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對比研究法,在2年生幼齡橡膠樹行間間種甘蔗,以不間種為對照,3次重復。試驗地橡膠種植時間為2009年3月,栽培品種為湛試327-13,株行距3.0m×7.0m。橡膠樹行間距離橡膠樹行50cm間種甘蔗,甘蔗種植時間為2011年春。橡膠與甘蔗按照常規生產管理。
1.3樣品采集
土壤樣品于2011年6月開始采集,以后每季度采集樣品1次,共6次。采用5點取樣法,每個點用土鉆取0~20、20~40cm土層樣品,同層混合裝袋,3次重復。帶回實驗室處理備用。
1.4測試方法
土壤溫、濕度采用土壤溫濕度記錄儀(TZS-3X)測定;土壤樣品分析指標參照文獻[7]。橡膠樹苗木增粗以離地1m處的莖圍表示,采用皮尺測量。間種甘蔗投入與產出是對廣東省南華農場、五一農場、火炬農場和友好農場調查統計所得。
1.5數據分析
2011年6月、9月、12月和2012年3月土壤養分含量數據引自文獻[8]。數據分析采用Excel2003和SAS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分析,Duncan's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結果與分析
2.1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土壤溫、濕度的影響可以看出,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膠園0~20cm土壤溫度和濕度影響不大。在間種甘蔗前期膠園土壤溫度高于對照,甘蔗生長中后期由于其蔭庇度大于對照,其土壤表層溫度低于對照,但其升降變化幅度很小,在1℃以內;間種甘蔗后膠園表層土壤濕度增大,但增加幅度較小,在1%左右。經研究,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經濟作物對于膠園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興隆試驗站在膠園間種矮化胡椒發現:間作胡椒膠園地面覆蓋度達82%,比不間作膠園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6%,地面水量流失減少了7%~26.6%,地表土壤流失量減少了82.12%,降低水土流失顯著[9]。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在甘蔗生長期和收獲期也提高土壤濕度。綜合上述,濕度增加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在甘蔗生長期和收獲期覆蓋度較高,減少了地面的蒸騰作用;二是地面水量流失減少,保持了土壤水分。
2.2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土壤有機質、養分含量及pH值的影響土壤有機質是表征土壤質量與肥力的重要因子,其含量的高低與土壤肥力水平緊密相關[10]。由表1可以看出,幼齡膠園間作甘蔗后0~20cm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間種第一年度有機質含量下降幅度較小,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異不顯著;間種第二年度有機質含量下降幅度增大,平均為15.3%。全氮含量的變化趨勢與有機質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在間種甘蔗第一年度全氮含量降低,與對照相比未達到顯著水平,下降幅度為10%左右;間種第二年度全氮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約為20%。方差分析表明,2012年9月取樣的全氮含量與對照差異顯著。幼齡膠園行間間作甘蔗后,土壤堿解氮含量比對照明顯降低,除2011年9月取樣的間種甘蔗堿解氮含量比對照略有增加外,其他季度堿解氮含量比對照依次降低36.0%、25.7%、17.1%、25.6%、45.4%,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間種甘蔗后膠園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均明顯降低,其中有效磷含量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鉀含量下降幅度在60%以上,最高達到80.22%,與對照存在極顯著差異。由表1還可知,0~20cm土壤交換性鈣含量在間種后波動幅度較大。土壤交換性鎂含量比對照降低,在0~20cm土層降低幅度較小,差異不顯著。
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后,在0~20cm土層土壤pH值整體表現為降低,但降低幅度較小。幼齡膠園間作甘蔗后,20~40cm土層土壤的有機質及養分含量的變化趨勢與0~20cm土層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但變化幅度不同。間種甘蔗的土壤各養分含量指標下降幅度均高于0~20cm土層。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經濟作物對于膠園土壤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膠園間種矮化胡椒比不間作膠園磷提高了0.0037%,鉀提高了0.0027%,有機質提高了0.056%,地面水量流失減少了7%~26.6%[9]。本研究發現,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土壤養分含量、有機質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相反,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方面:①膠園土壤肥力持續下降。根據何向東和吳小平對海南墾區1954年到1990年的36年間膠園肥力演化分析發現: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下降約1個百分點,幅度為25%~44%;全氮質量分數下降約0.05個百分點,幅度為22%~40%,有效磷在鐵質磚紅壤和鐵鋁質磚紅壤土壤類型中下降13%~18%;速效鉀含量的下降幅度為10%~55%[11];麥全法研究發現,海南墾區部分植膠區土壤有機質、全氮和速效鉀也低于最低養分標準,分別為1.307%、0.058%、39.291mg/kg[12];而廣東植膠區土壤有機質、全氮和速效鉀在刺激割膠生產以后迅速下降,根據對照的分析測試結果顯示,有機質含量在0.7%左右,全氮含量在0.035%左右,均低于膠園土壤分級標準中低肥型的養分標準[13]。②間種甘蔗所施肥料的養分量比甘蔗生育期所消耗的養分量少,是造成膠園土壤肥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2.3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橡膠樹苗木生長的影響
幼齡膠園間種經濟作物可以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橡膠樹的生長。長達7年以上的橡膠非生產期,在幼樹定植的前3~4年,行間有大面積的空地,這些空地陽光充足,養分和水分豐富,間種/套種農作物或經濟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光、熱、水等自然資源,構建一種新的人工生態環境,調節氣候,促進膠林自身的養分循環和生態平衡[14]。國內外資料也表明,膠園間作胡椒不僅促進膠樹莖圍增粗快和開割率的提高,還提高了膠樹的產量。紀力仁[9]、陳漢中等[15]研究發現:間作胡椒的膠園膠樹年增粗提高了10.8%;幼齡膠園間種花生、番薯,橡膠樹莖圍增長量比不間作的大13%~14%。而間作茶后,橡膠樹莖圍增長量比不間作的增粗3%~30%;而在膠園間作時,實行豆科和非豆科的輪作,更有利于橡膠樹的生長,比單一作物連作的橡膠幼樹生長的快[16]。本試驗研究發現,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橡膠樹增粗具有一定的影響:間種甘蔗后,2011年橡膠樹增粗比對照少0.6cm,2012年橡膠樹增粗比對照少0.4cm,2013年橡膠樹增粗比對照多0.2cm,2011~2013年間種甘蔗平均年度增粗比對照少0.3cm。原因可能是間種甘蔗后由于土壤肥力較低,與橡膠樹“搶肥”造成的。
2.4幼齡膠園間種甘蔗的投入產出分析
幼齡膠園間種經濟作物可以增加膠園的經濟產出。經核算,每公頃的膠茶間作在橡膠投產之前,茶樹4~5年的收益除開荒定植和8年的膠茶撫管費用外,還盈利5700元,而純膠園8年投資每公頃5595元。膠茶間作既增加了利潤又合理利用了土地,經濟效益較為顯著[15];間作矮化胡椒平均每公頃每年凈收益191元,半柱胡椒2985元,從而大大提高了橡膠非生產期經濟效益[9]。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后,通過對不同農場不同農戶的間作投入與產出進行調查分析,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當年種植)總成本為16305元/hm2,其中主要為肥料(主要包括尿素、鉀肥、磷肥、生物肥和復合肥)費、種莖費和人工費,所占比例分別為32.38%、22.30%和25.76%,合計占總投入的80%以上,隨著勞動用工的緊缺,砍蔗費用在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間種甘蔗產量和價格折中計算每公頃產值為30000元,扣除成本16305元,每公頃凈收益為13695元。對照膠園每年需要除草控芒2~3次,每公頃藥劑費用約375元,人工費約900元,合計需要支出費用1275元/hm2。
3結論
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在甘蔗生長期和收獲期都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但土壤濕度提高的幅度較小,在1%左右;土壤養分含量、有機質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機質含量在0~20cm土層降幅在2.04%~20.37%之間,20~40cm土層降幅在19.29%~36.59%;全氮含量在0~20cm土層降幅在6.99%~30.44%之間,在20~40cm土層降幅在12.78%~27.23%之間;堿解氮含量在0~20cm土層降幅在17.11%~45.45%之間,20~40cm土層降幅在9.46%~42.76%之間;有效磷含量在0~20cm土層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鉀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在0~20cm土層降幅在62.75%~80.22%之間,20~40cm土層降幅在49.72%~83.73%之間。
篇2
關鍵詞:林業生態系統 經濟效益 補償機制 涵養水源 固碳制氧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02-01-01
一、林業生態經濟效益的基本內涵
林業生態建設的主體是森林建設,它具有涵養水源、固碳制氧、固土保肥、固沙防風、凈化環境等一系列的生態效益,同時還能夠有效保護生物資源的多樣性。 在此,我們對林業生態經濟效益的基本內涵做一概述:
第一,涵養水源的效益。
林業資源具有涵養水源的功能,森林生態系統在洪水季節能夠有效地實現蓄水防澇的功能,而在干旱季節又可以及時地達到供水抗旱的效果,因此它也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涵養水源能力最大的一種資源。
第二,固碳制氧的效益。
從生物學角度看,林業資源在生長過程中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其主要產物是氧氣,同時又通過自身新陳代謝以凋落物的形式將部分二氧化碳以有機物質的形式貯于林地土壤。因此,林業生態系統成為全球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有助于緩和全球的溫室效益,有利于人類社會、整個生物界以及全球大氣平衡。
第三,固土保肥的效益。
林業生態系統具有固土保肥的基本功效,主要表現為減少風雨對土壤的侵蝕,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災減災等。尤其是枝繁葉茂的森林資源,能夠憑借粗壯而密致的植物枝干和深厚的枯枝落葉層,有效地截留和儲存天然降水,減輕雨滴對土壤的直接沖擊,達到固土保肥的作用。
第四,固沙防風的效益。
森林可以有效地減低風速和改變風向。當風經過森林時,只有一部分進入樹林內部,經由樹干和枝葉的阻擋以及氣流本身的沖撞、摩擦,將氣流分為眾多細小的渦流,這些小渦流彼此之間存在著互相摩擦與消耗,致使風力逐漸降弱,風速逐漸變小;對于另一部分風,則被迫沿林緣上升,消耗了一部分能量,降低了風速。
第五,凈化環境的效益。
首先,樹枝樹葉的表面比較粗糙,絨毛較多,并且能夠分泌黏性油脂和汁液等物質,因此可以吸附、粘著一部分粉塵,從而降低大氣含塵量。其次,林木可以依靠生態系統的特殊結構和功能,通過吸收、過濾、阻隔、分解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使環境中的部分廢氣物得到有效的降解和凈化;第三,許多植物能分泌殺菌素,具有滅菌功能;第四,林業生態系統可以有效地減輕噪聲污染和磁波輻射。
林業生態系統還具有改良土壤、保護生物物種多樣性等多方面的經濟效益。例如,森林植物的凋落物以及腐根等,經過分解與礦化,逐漸形成各種富含氮磷鉀的有機營養物質,供給植物生長吸收利用,極大地減少了施肥投資。另外,有研究表明,林業生態系統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方面也具有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二、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的途徑
通過查閱資料,筆者對當前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的途徑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一)建立林業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
近幾十年,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煤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的消費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我國開始面臨資源不足的瓶頸問題。與此同時,我國的土地資源、水資源也出現了較大的缺口,林業資源的分布不均以及數量稀缺逐漸成為決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短板因素。鑒于此,我國應該盡快建立林業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以此來彌補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具體包括:第一,建立能夠客觀真實反映各項林業資源的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系,以及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機制;第二,建立并嚴格執行資源開采權的有償獲得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護石油、煤炭、天然氣和各種有色金屬等不可再生資源;第三,充分發揮政府的財政職能,做好林業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管理工作;第四,加強對林業資源的開發管理和宏觀調控。
(二)健全林業生態環境的補償機制。
生態補償機制通過綜合運用政府、法律和市場的手段,落實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建立了林業生態環境的補償機制,就要對那些損害林業生態環境、降低林業經濟效益的行為或產品進行收費,而對于那些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行為或產品則要進行獎勵,同時對那些因此而受到損害的人群進行合理補償,進而激勵市場主體能夠自覺地保護林業生態環境,促進林業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林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具體包括:第一,建立健全林業生態環境補償的長效機制,通過法律法規對林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制度化、規范化、市場化進行支持和約束;第二,科學實施林業生態環境稅收制度和生態補償保證金制度,從而保證補償資金的長期穩定;第三,建立橫向轉移縱向化的補償支付體系,在財政轉移支付項目中增加相應的生態環境補償項目;第四,形成生態保護職責和生態補償對稱的評估體系,加快建立科學的生態環境評估體系,推動生態環境的定性評價向定量評價的轉變。
(三)正確認識并持續經營林業生態系統。
林業生態系統是一種內容極其豐富的可再生資源,是建設綠色屏障、搞好綠色產業、發揮三大效益的基礎。但是,林業資源的生產周期普遍較長,而且具有“易破壞,難恢復”的特點,因此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要實現對林業生態系統的持續經營,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認識林業資源的再生性、持續性以及發展潛力,認識林業資源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優化林業生態系統的結構,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培育速生的優質新品種,促進森林資源總量的增長;第三,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并將生物措施側重在生物種群選擇和種群匹配等工程。
(四)依靠科學技術開發林業生態系統。
現代林業的核心問題是發展生產力,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要實現林業資源的持續經營,獲得更大更環保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全面實施科教興林的發展戰略。科技興林,顧名思義,就是要在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全面貫徹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緊緊圍繞林業的良種壯苗選育、速生豐產園林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提高造林成活率等方方面面開展科學的研究和科技的攻關。以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為主導,不斷地在林業生態建設中應用高新技術及其研究成果,全面依靠科技進步,大幅度提高林業科技總體水平和林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三、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的意義
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對我國的林業生態建設及其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是人類遵循自然生態規律的重要體現。
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有利于樹立生態生產力的科學理念,能夠促進人類堅持用生態文明的思維謀劃林業建設與發展,保持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
其次,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有利于提高林業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森林資源是林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命脈,更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有利于完善林業資源的采伐管理制度,推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林業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第三,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有利于進一步壯大林業產業整體實力。
提高林業生態經濟效益,能夠促進人類對區域林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加快林業經濟結構調整,豐富林業產業建設內涵,提高資源利用效益,發展循環經濟。
參考文獻
1.賀景平.基于生態經濟的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J].商業研究.2010年10期
2.黃世聰.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林業經營探究[J].考試周刊.2009年32期
3.詹昭寧.現代林業與生態經濟林業理論和實踐[J].林業經濟問題.2007年06期
篇3
生態城市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個概念,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結果,是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與人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結構。一直以來,對生態城市的內涵有著多種多樣的解釋,但都離不開“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這個核心,即城市中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作為生態城市,有著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和諧性。生態城市的和諧性,主要反映在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表現在自然與人共生、人回歸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多個方面。
二是可持續性。生態城市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的,同時兼顧不同時間、空間,合理配置資源。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保證其健康、持續、協調的發展。
三是整體性。生態城市不是單純追求環境的優美或自身的繁榮,而是兼顧社會、經濟和環境三者的整體效益,不僅重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更注重對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在整體協調的秩序下尋求發展。
二、生態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科學化和理性化,建設生態城市將成為許多城市的選擇和追求。建設生態城市,在西方國家已經實踐多年,我國的城市雖然起步晚,但進步很快、成效顯著。推動生態城市建設熱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人類社會在經歷漫長的農業文明后,走進了經濟發達、科技先進和民眾富裕的工業文明時代,這個階段雖然推進了社會的飛躍進步,并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實現了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奇跡。但負面效應也十分突出,尤其是人類對自然資源進行的掠奪式開采,造成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和環境污染。在這種背景下,倡導和發展生態文明顯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只有建設生態文明,才能有效治理傳統工業文明的弊病,才能使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走向和諧。生態文明主張人類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反對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舊的發展模式。而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城市的生態化建設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和關鍵。如果生態城市建設失敗,則生態文明根本無從談起。反之,則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是實現城市持續發展的需要。近年來,隨著快速的工業化、城市化和大量的人口向城市的快速聚集,城市的生態系統遭到的破壞比較嚴重,比如城市綠地減少、水源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等,既影響到人居環境,也間接制約到資金、技術和人流的集聚。對一個城市而言,哪個城市生態環境好,就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資金和物資,就能處于競爭的有利地位;城市生態不優,則對以上三種因素是阻礙。以深圳為例,深圳當前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中后期階段,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任務遠沒有完成,但又沒有當年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過程中所享有的豐富資源和巨大的環境容量。導致本世紀初的幾年來深圳以歷史上最脆弱、最嚴峻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承載力,勉強承載著歷史上最大的產業規模與人口規模,發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問題。面對困境,只有下大力氣實現生態上的優化和重塑,才能真正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
三是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需要。城市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這也是對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思想的深入貫徹。而生態環境質量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指標,“生活質量是反映人們生活和福利狀況的一種標志,它包括自然方面和社會方面的內容。生活質量的自然方面是指人們生活環境的美化、凈化等;生活質量的社會方面是指社會文化、教育、衛生、交通、生活服務狀況、社會風尚和社會治安秩序等。”尤其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轉變,生態休閑成為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城市的生態休閑空間多少和質量高低,直接決定著能不能滿足居民的需要、能不能起到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作用。
三、生態城市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因為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城市宜居、宜業,是消費者的首選之地,強大的需求也帶動投資者產生巨大的投資動力,從而催生出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一是生態條件好的地塊是房地產業發展的首選。房地產業是最追逐利潤的行業,而地塊位置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利潤的多少,而衡量地塊好壞的重要標準就有生態環境因素,包括綠地、水域、景觀和空氣質量等。一般意義上而言,生態環境好的地塊表現出“雙高”:地價和房價都高,間接的匯報給投資者的利潤也高。以深圳南山區沙河高爾夫周圍區域為例,該處的地塊毗鄰風景秀美的深圳灣畔,有著美麗宜人的蔚藍海洋和紅樹林濕地,和占地38萬平方米的沙河高爾夫球場相接,生態環境絕佳,十分適宜居住,是開發商和消費者都十分青睞的目標。因此,該處地價和樓價近年來一直雄距深圳房產市場之首,是多次產生全市“地王”的區域。在今年的一處地塊拍賣中,樓面地價超過了3500元/米,而在附近開盤售樓的幾個小區,樓房均價達到了1.8萬元/平方米以上,和去年深圳全市的平均房價12788元/平方米相比,高出了5000多元/平方米。
二是生態條件好的地塊是快速發展商業的前提。如今,隨著商業發展模式的轉變和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提升,商業品牌開始向生態環境好、人流聚集的地方集中,雖然這其中無法忽視行政力量的主導和驅動。從深圳東門商圈、華強北和南山商圈對比中就可以明顯看到商業發展中有目的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中生態環境成為主要的吸引力。深圳東門商圈和華強北是深圳歷史上悠久的商業區,但因為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均表現出人多路窄過分擁擠,與商業環境的遠期需求不相符,以及四周市井形象濃厚、商業現代感不高等缺陷,加上城市重心的轉移,致使該商圈近年來相對有所衰落,表現在缺少大型品牌商場為代表的場所,以零散的批發為主;消費的檔次不高。而與之相比,深圳南山商圈卻以后起之秀,發展勢頭兇猛。究其原因,南山商圈毗鄰深圳灣畔,地理區位好,加之區域內有南山書城、南山博物館、歌劇院、保利文化大廈、新一佳等項目,生態環境十分優良,是打造“購物天堂”的最佳目的地。故在很短的時間內從一個偏僻的地方發展成一個繁華的商業圈,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著名品牌的入住,比如銅鑼灣、家樂福和曼哈等,也極大地強化了商圈的消費品味,匯集了更多的人流,成為深圳消費商圈的“第三極”。
三是生態良好有助于推進生態旅游業快速發展。近年來,生態旅游成為旅游的重要方式,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睞,而且因為便捷性,城區中或近郊的生態旅游景點成為居民的首選。這種趨勢也直接推動了生態旅游項目的快速發展,城市中生態良好的區塊也成為發展生態旅游業的不二之選。比如,依托深圳灣畔的良好生態環境建設成的深圳華僑城,相繼建成了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歡樂谷等四大主題公園以及何香凝美術館、暨大中旅學院、華夏藝術中心、華僑城生態廣場、華僑城高爾夫俱樂部、華僑城雕塑走廊、華僑城燕含山郊野公園等一批旅游文化項目設施,形成一個集旅游、文化、購物、娛樂、體育、休閑于一體的,面積近5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度假區。該景點成為深圳最著名的旅游景點,年吸引游客達1000萬人次,旅游年收入達到300億元人民幣,而且發展前景良好。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又帶動了附近商貿、酒店業的發展。
四是生態良好能夠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資環境。良好的投資環境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高端產業和外資都對環境有著比較苛刻的要求,生態環境良好的城市對先進產業和外資的吸引表現得十分強勁。比如深圳通過大力創建生態城市,增強了對先進產業和外資的吸引力,推動了產業的升級調整,實現了經濟的良性發展。和周邊的東莞等城市相比,深圳的產業結構表現得比較合理,具體來講,在三產比例上,2008年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0.1:48.9:51.0,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符合成熟經濟發展的模式。在工業結構上,重點培育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精細化工三大戰略產業發展壯大,保持電氣機械及器材、黃金珠寶、印刷包裝、服裝、鐘表、家具六大優勢傳統產業的穩定增長,基本淘汰了低附加值的落后產業,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產業的優質化和高端化。在去年下半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中,深圳受到的沖擊相對比較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產業結構的合理和高端。另外,深圳利用外資質量比較高,具體表現為世界500強外資企業投資多、外資投資高科技產業多和增長幅度快的特點。
通過以上論述也可以得出結論,推動生態城市建設,不僅是提供優良人居環境的需要,更是促進經濟增長需要。因此,要提高建設生態城市的迫切性和積極性,推動生態城市建設制度化、長效化,切切實實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城市生態學》,楊小波著,科學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一版
[2]《城市的理性——生態城市調控》,馬道明著,氣象出版社,2008年版,
[3]《城市競爭力與城市生態環境》,康曉光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
[4]《生態城市論》,董憲軍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5]《生態城市建設經濟效益的動態評估》,(《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第5期),陳乃玲著
篇4
【關鍵詞】信貸 支持 三農
廣西基層農村信用部門根據國家的資金投向政策,積極扶持農民承包種植經濟山林,綠化美化荒山,力爭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信貸調查報告如下:
現有個體種植經營戶李某,因經營承包經濟山林,需購買樹苗資金55多萬元,自籌有資金17多萬元,資金出現缺口,特向我社申請抵押貸款38萬元支持。經我社審核研究,同意受理該戶借款申請。
一、基本情況
李某,男,已婚,現年45歲,從事個體經營種植業,身份證號碼為45xxxxxxxxxxxxxxxx,系廣西桂平市xx鎮xx北路114號人,家庭人口四人,其中勞動力三人。
鑒于目前經濟林木價格不斷提升,為增加收入,借款申請人李某于2013年06月25日投資接手承包位于桂平市xx鎮xx村魚乍屯附近山林,預測年純收入可達25多萬元。李某承包經營的山林,經營場所位于廣西桂平市xx村魚乍屯附近,種植總面積約800畝(其中:黃樟樹350畝,黃樟樹苗約2000株,多桿黃樟樹約2500株,全冠香樟1500株;桂樹約450畝,桂樹苗約3000株,一米高以上小桂樹約3000株)。現因擴大經營購買一批樹苗,需資金55萬元,借款人李某自籌資金17多萬元,尚欠轉讓費38萬元的資金缺口,故向我社申請抵押貸款38萬元。
二、項目市場前景分析
黃樟樹是生產樟腦、樟油的著名經濟樹種,木材也有廣泛的用途,其生態適應性強,是廣西重要的造林樹種;桂樹是我國中醫藥材主要原料之一,也是美化環境、園林綠化速生經濟林的理想樹種。該項目投資符合國家資金投向政策,從市場需求看前景十分廣闊,是農村信用社應當支持的“三農”項目。
三、收入情況分析
借款申請人李某從事個體經營,經營項目涉及多個方面,家庭收入較為可觀:李某和妻子唐某現在桂平市xx鎮xx街開設一間衛生診所,經營狀況穩定,收入頗豐,每年在該診所年純收入超過15萬元;目前借款申請人李某投資承包山林,該項目預測年純收入可達25萬元。李某家庭的以上各項投資經營年純收入預測可達45萬元,第一還款來源有保證。
四、信用情況分析
借款申請人李某在各種社會經營活動中,從沒有拖欠款項行為,經過其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沒有顯示任何不良記錄,個人信用良好,社會信譽較高,經過本社信用等級評定為A級,是符合信用社貸款支持的對象。
五、抵押物評估
李某申請該筆貸款提供的抵押物為其夫妻權屬所有的土地一宗,該土地座落于桂平市xx鎮鎮門垌,該土地使用面積78.4平方米,使用權類型: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號:潯國用(2006)第xxxx號;并辦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門面向西街道30米,北面街道16米,東面7米街道,屬三面光戶型,交通十分便利,可做商鋪,經我社信貸人員對該房屋進行實地評估,土地按10000元/m2計算,價值78.4萬元。作為李某向我社申請38萬元貸款的抵押物,抵押率48.47%,沒有超出上級要求比例上限。抵押物合法、有效、足值,變現能力強。第二還款來源有保證。
六、貸款合理性與支付
李某向我社申請抵押貸款38萬元,用于支付購買樹苗費用。該戶所申請貸款,經營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借款用途合理。
李某所借貸款用于支付購買樹苗資金費用,金額共需55萬元。尚欠費用17萬元的資金缺口,貸款將使用委托支付方式發放,信貸資金將由委托支付方式直按劃轉到該戶的交易對手馮某賬戶。
根據該戶提供的交易對手資料,李某與馮某簽訂有購銷合同。所以采用貸款人受托支付方式,符合貸款資金支付管理規定。
七、綜合評價
經調查該戶所述情況屬實,該戶具有:(1)個人信譽好,經評定屬A信用等級,風險度為0.24。(2)自有資金真實,所經營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前景廣闊。(3)項目預期效益可觀,年利達25萬元以上。(4)借款申請人家庭收入可觀,家庭年收入達45萬元,還款來源有保障。(5)貸款抵押物權屬清楚無爭議,合法有效足值,變現能力強,第二還款來源有保證。
篇5
廣泛宣傳。提高認識,營造發展與環保的濃厚氛圍
設施瓜菜生產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在我縣發展勢頭很好,讓許多農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找到了擺脫貧困的途徑。我們運用實實在在的典型事例,高效誘人的經濟效益,增強農民對設施瓜菜和運用環保技術的直觀感受,變被動為主動,搞好項目推動。同時,積極做好扶貧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統一廣大干部思想,轉變工作作風,使鄉村干部既是發展設施瓜菜的組織者又是環境保護的責任人。
加強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快現代農業生產步伐
為搞好扶貧開發與環境保護工作,我們同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簽定了合作協議,蔬菜所專家負責為我們提供技術咨詢,給我們提供新技術新產品信息,并根據生產需要及時舉辦科技培訓班,縣扶貧辦成立了農業技術培訓中心;同時我們在全縣每個鄉鎮都安排了一名專業技術人員,具體指導。項目實施以來,我們成功的推廣了秸稈生物反應堆、營養塊育苗、配方施肥、滴灌節水、生物防治等先進的實用生產技術。
加強產地建設和管理,把好源頭關
篇6
關鍵詞:退耕還林還草;效益評價;塔里木河中下游
中圖分類號:F301.24;X8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2)19—4440—03
荒漠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在中國干旱地區有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不僅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而且也使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威脅和破壞。因此,荒漠化防治是實現這一地區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1]。退耕還林還草作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對策之一,已在中國全面展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能否長久持續,使得退耕地“退得下、穩得住、不反彈”[2],退耕還林還草后生態和經濟效益的評價是關鍵。本研究對塔里木河中下游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進行生態和經濟效益評價,旨在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和保證。
1 研究區域概況
研究區域位于新疆塔里木河中下游,86°15′— 88°00′E,40°30′—41°30′N,包括尉犁縣和農二師31~35團。屬于暖溫帶大陸荒漠氣候,氣候極端干旱,年降水20~40 mm,蒸發量2 965 mm;光照充足;年平均溫度高于10 ℃,最低氣溫—20 ℃,最高氣溫39 ℃;無霜期平均184 d。風沙危害是該區域的主要自然災害。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于塔里木河上游過度的水土資源開發利用,使得中下游水量大幅減少,水質下降,上游補給干流水量年遞減約3 000萬m3[3]。上游來水量的不足直接導致該地區的濕地萎縮、植被衰退、荒漠化加劇,導致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3—5]。在沙塵暴天氣的影響下,的地表部分形成流動沙丘,惡劣的生態環境直接威脅到塔里木河中下游綠色走廊的存亡,影響到該區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樣地選擇與調查
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縣和農二師31~35團范圍內,選取51塊樣地,分為4種人工植被類型 (包括混交林、純林、經濟林和牧草)。由于種植的株行距不同,各塊樣地的面積也不一樣,其中生態林的樣地面積為20 m×30 m、20 m×40 m、20 m×50 m,每塊樣地內按對角線法設置3個10 m×10 m的喬木和灌木樣方,8個2 m×2 m的草本小樣方。經濟林樣地面積設為8 m×24 m、7 m×42 m、6 m×48 m,每個樣地內設置6個1 m×1 m的草本小樣方。牧草地內設置6個1 m×1 m的草本小樣方。調查內容包括樣地內植物物種的組成、株高、冠幅、數量和蓋度。在樣地中心作垂直土壤剖面,每30 cm深度為一個剖面,采集土樣550份,水樣30份。
3 實例分析
3.1 生態、經濟效益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
綜合前人的研究[6—11],結合該地區退耕還林還草情況確定了15個生態、經濟效益評價指標(表1)。
均方差決策權法是將原始數據經過標準化處理后計算出各指標的平均值和均方差值,再計算出各指標的變異系數,然后確定各指標的權重[12—14],其計算方法如下:
Bj=Cj/Dj,Ej=Bj/∑Bj
其中:Bj為第j指標的變異系數;
Cj為第j指標的均方差值,Cj=[∑(Zij—Dj)2]1/2;
Zij為第i類、第j指標的標準化數值;
Dj為第j指標的均值,Dj=(∑Aij)/n;
Ej為第j指標的權重值。
其評價模型為:Wi=∑Zij×Ej
其中:Wi為第i類型的綜合評價值。
3.2 數據處理
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方法如下:
①對于數值越大效益越好的指標:
Zij=(Aij—Ajmin)/(Ajmax—Ajmin)
其中:i=1,2,3,…,n; j=1,2,3,…,m。
②對于數值越小效益越好的指標:
Zij=(Ajmax—Aij)/(Ajmax—Ajmin)
其中:i=1,2,3,…,n; j=1,2,3,…,m;
Zij、Aij分別為第i類、第j指標的標準化數值和原始值,Ajmax、Ajmin分別為第j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5—17]。
運用該方法,得到各指標的權重值(表1)和效益值(表2)。
3.3 結果分析
通過對該地區不同植被類型的生態、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得到各指標權重的排序如下:每公頃產值>產投比>植被蓋度>投資回收期>多樣性指數>地下水埋深>土壤有機質>鹽漬化面積比率>防風效應>固沙效應>土壤pH>每公頃灌溉量>土壤總鹽量>地下水pH>地下水礦化度。由各指標所占權重可知,在經濟效益指標中,每公頃產值是影響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區經濟的主要因素。在生態效益指標中,植被蓋度、多樣性指數、土壤有機質等是影響該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加植被覆蓋率、改良土壤環境狀況是改善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
各種模式的生態、經濟綜合效益如下:經濟林>混交林>純林>牧草>棉花。其中,經濟林的生態、經濟綜合效益最大,但生態效益所占的比重比混交林和純林所占的比重小。退耕還林還草雖然應兼顧經濟效益,但生態效益是第一位的。在退耕還林中大面積種植經濟林難以實現改善生態環境的預期目標,因此,退耕還經濟林時應適當控制其比例。所有類型中以混交林的生態效益最大。因此,退耕還林時以營造混交林較為合適,同時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退耕還林還草類型[18]。
4 小結與討論
退耕還林還草是一項范圍廣、時間長、集農業技術、林業技術、生態技術和信息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它所產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如何對其效益進行短期、中期和長期評價,是繼續進行研究的內容之一。由于研究的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的改變,評價指標的選擇和評價方法也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的確定一定要客觀、準確,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新榮,張景光,劉立超,等.我國干旱沙漠地區人工植被與環境演變過程中植物多樣性的研究[J].植物生態學報,2000,24(3):257—261.
[2] 李育材.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回顧與總體思路[J].林業經濟,2001(9):1—3.
[3] 宋郁東,樊自立,雷志棟,等.中國塔里木河水資源與生態問題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4] 馬俊杰.論西北地區持續發展研究的基本問題[J].干旱區地理,1996,19(1):64—67.
[5] 毛德華.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環境與管理[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8.
[6] 代力民,王憲禮,王金錫.三北防護林生態效益評價要素分析[J].世界林業研究,2000,13(2):47—51.
[7] 吳貽名,李元紅,朱 強,等.干旱區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1(1):25—30.
[8] 賈寶全,慈龍駿,高志海,等.綠洲荒漠化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探討[J].干旱區研究,2001,18(2):19—24.
[9] 王讓會,樊自立.干旱區內陸河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為例[J].生態學雜志,2001,20(3):63—68.
[10] 師彥武,康紹忠,簡艷紅.干旱區內陸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對水土環境效應的評價指標體系設計[J].水土保持通報,2003,23(3):24—27.
[11] 王葆芳,劉星晨,任培政.烏蘭布和沙地人工綠洲防護林體系模式生態和經濟效益評價[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2(2):27—30.
[12] 陳東景,徐中民.西北內陸河流域生態安全評價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張掖地區為例[J].干旱區地理,2002,25(3):219—224.
[13] 王鳳仙,王元仲,徐文中.生態農業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0.
[14] 吳建軍,王兆騫,胡秉民.生態農業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及其權重[J].應用生態學報,1992,3(1):42—47.
[15] 卞有生,宋秀杰,金冬霞.大中型農場生態經濟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J].生態與農村生態環境學報,1994,10(2):10—14.
[16] 吳佐禮,陳聿華.農業生態系統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J].生態農業研究,1996,4(2):28—31.
篇7
關鍵詞:藥劑防治;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對策
隨著棉鈴蟲的抗藥性不斷增強,對棉花生產的破壞程度越來越嚴重,破壞時間主要集中的8月至9月,若遇陰雨天氣,危害更為嚴重。相對其他防治方式而言,藥劑防治能夠較好的防治棉鈴蟲,能夠最大程度上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一致性。本文通過對藥劑防治棉鈴蟲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措施,進一步提高藥劑防治的質量和效率,為棉花生產提高較好的支持,從而提高棉農收入,實現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
1藥劑防治棉鈴蟲的經濟及生態效益
1.1降低治蟲成本
藥劑防治棉鈴蟲的費用主要由器械費和防蚜等構成,相比其他防治方式而言,所需輔助工具較少。同時,在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下,精準把握防治時間和防治手段,能夠減少藥劑使用頻率,節約了藥劑成本。而且在政府政策支持棉花產業的發展前提下,棉農所需承擔的費用大大降低。從經濟效益來看,藥劑防治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治蟲成本,減少棉農在棉鈴蟲防治上的支出,從而實現收入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
1.2提高棉花產量和質量
棉鈴蟲的危害不僅表現在對棉花的破壞上,同時也會危害小麥、玉米、大豆、向日葵等作物生長。我國西北等地區棉花種植面積大,一旦遭受棉鈴蟲災害,將對棉花等作物產生極大的影響。使用藥劑方式防治棉鈴蟲,能夠降低棉鈴蟲在棉花生長期間的損失,從而提高棉花生產的產量和質量。棉花產量和質量的提高,能夠提高棉農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帶動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我國整體經濟的協調發展。
1.3有利于降低對生態的破壞程度
在防治棉鈴蟲的技術等研究上來看,防治方式從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對棉鈴蟲卵、幼蟲、蛹、成蟲的控制。從最初的農藥方式防治到新的科學防治手段的產生,保護了生態環境,做到人畜無害,減少了農藥污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人民財產和生活安全。同時,相對農藥防治方式而言,使用藥劑能夠保護生物多樣性,對其他生物的危害程度比使用農藥防治低得多。在使用藥劑防治的基礎上,科學完善的防治方案還能最大程度的對棉鈴蟲進行針對性防治。
2進一步提高棉鈴蟲防治的對策
2.1加強科學預測,制定完善的防治及預警方案
要實現對棉鈴蟲的有效防治,必須加強科學預測,制定嚴謹完善的防治方案,從而提高棉花生產的產量和質量。在不同的種棉地區,由于溫度、降雨、作物結構等產生的差異,各個地區發生棉鈴蟲災害的萌芽期及高峰期也不盡相同。因此,針對不同的地理區域,結合當地的棉鈴蟲侵襲時間,結合現實情況,提高預見性,加強科學預測,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尤其是針對突發棉鈴蟲侵襲事件時,能夠第一時間提供指導方案,這就要求當地政府部門加強突發應急方案的制定,這樣在面對突發災害侵襲時,能夠最大程度的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協力面對突發事件,縮短反應時間,從而降低棉花產量和質量的損失。
2.2加強科技創新,提高技術水平
加強科技創新,提高相關設施設備的使用效率是進一步提高棉鈴蟲防治的必要保障。只有加強科技創新,從技術層面解決設施設備的難題,提高防治技術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其決策依據的作用。吸收相關領域高層次科技人才,培育和構建創新團隊,在設施設備的研發創新和后期維護階段實現新的突破。同時致力于新的防治方式的研究,盡可能的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大統一。加強有關高校科研與技術創新的結合,為棉鈴蟲防治提供堅實的技術后盾。
2.3提高棉農的科學種植與防治意識
藥劑棉鈴蟲防治工作的切實實行離不開棉農的積極參與,棉農科學種植和防治知識的提高是改善棉花產量和質量的重中之重。當地政府部門應當積極廣泛的宣傳和普及棉鈴蟲防治的相關技術和政策支持,高度重視棉農的參與,實行每個干部與棉農進行一對一幫助,開展試點工作,讓棉農真實感受到在技術支持、科學種植等方面的幫助下帶來的巨大收益,從而發揮帶動效應,更好地實現推廣以藥劑方式防治棉鈴蟲。
3總結
藥劑防治是目前我國普遍采用的一種防治棉鈴蟲的方式,相對其他防治方式而言,藥劑防治棉鈴蟲能夠大幅度降低滅蟲成本,提高棉花生產的產量和質量,同時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也比較小,能夠有效維護生物多樣性,實現生態效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礎上,在藥劑防治棉鈴蟲上,必須做到科學預測,提高技術水平,加強對棉農科學種植及防治的意識的宣傳,從而實現我國棉花產業的優質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嚴克華.性信息素在棉鈴蟲預測預報與誘殺防治中的作用[J].現代農業,2012(8):107-110.
篇8
1.恭城縣生態農業主要發展模式
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恭城縣因地制宜,結合本地自然氣候特點和經濟資源稟賦,建立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多種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社會經濟效益。目前,全縣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主要有三種:豬―沼―稻(農作物)―果―魚模式;豬―沼―稻(農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牛(豬)―沼―果―林模式。
1.1豬―沼―稻(農作物)―果―魚模式
恭城縣有豐富的小河溪流資源,有得天獨厚的淡水魚養殖條件。目前,全縣有15%的農戶采用這種生產模式。利用人畜糞便作沼氣池原料,沼氣用于生活燃料,沼液用于農作物殺蟲、沼渣用于施肥、喂魚,具有良好的經濟、生態效益。
1.2豬―沼―稻(農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
采用這類模式的農戶主要分布在城鎮附近,利用城鎮旺盛的農產品市場需求種植蘑菇、菌類和蔬菜等經濟作物,養殖蚯蚓喂豬、雞、鴨。該模式是一個物質流封閉循環鏈,具有相對穩定性。
1.3牛(豬)―沼―果―林模式
恭城縣有大面積山地,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果園、畜牧業自然地理條件。該模式主要由山區農戶采用,能夠用來發展經濟林、果樹產業,采用農戶約占6%左右。
2.恭城縣生態農業建設途徑
恭城生態農業圍繞沼氣池建設展開,通過結合地方農業特色和自然地理條件,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配置農業生產資源,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也促進了地方生態健康發展。總體而言,恭城縣生態農業建設主要沿著以下幾條路徑推進:
2.1大力推行以沼氣為主的新型能源
過去以來,恭城縣農戶生活能源主要以木柴為主,這導致本縣森林資源濫砍濫伐十分嚴重,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不斷惡化農業生產環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恭城縣自2000年以來開始大力推廣沼氣、發展小型水電站,以緩解森林資源保護壓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動下,恭城縣逐漸形成了“一池帶四小”即一個沼氣池帶一個小豬圈、一個小果園、一個小菜園、一個小魚塘的庭院經濟新格局。
2.2開展農作物秸桿還田培肥工程
將農作物秸桿漚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有效降低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目前恭城縣秸桿還田率超過90%,適用田地面積超過300平方公里。有學者估算,連續三年進行秸稈還田造肥,土壤有機質增幅能夠達到0.22%~0.48%,這不僅可以減少化學農藥和肥料使用量,降低環境污染程度,還有利于改良耕地土壤土質,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
2.3推廣和普及病蟲綜合防治技術和作物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
農業技術部門提供準確的病蟲害預報服務和除害技術指導,指導農戶科學使用農藥,降低不合理使用農藥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通過開展土地普查,結合具體耕地土質情況指導農戶進行平衡施肥法,避免過度施肥、盲目施肥對土壤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2010年,全縣組織500人次農技人員深入到農戶指導病蟲害和平衡施肥,全縣水澆地施肥面積183公頃,平均每畝增產5-7%,平均每畝節省化肥成本110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環保效益。
2.4普及無公害水果標準化栽培技術
2000年以來,恭城縣開始大力普及和推廣無公害水果標準化栽培技術,通過科學剪枝、嫁接,改善果樹采光、通風條件,有效抑制病蟲害發生,果樹增產效果明顯。目前,全縣共已有3763公頃果樹采用無公害水果標準化栽培技術。通過科學栽培和施肥,大力推廣配方施肥技術、采用生物病蟲害防治法,大大減低了化學農藥和化肥使用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生產安全性、環保性,也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
2.5加強增幅政策和財政資金支持
恭城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農業發展,將農村能源推廣、科學種田、無公害種植技術普及納入到各級政府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當中。同時為其提供各種政策支持,例如金融政策、水利政策、新農村建設政策,為開展生態農業建設奠定了堅實政策基礎;在資金方面,縣財政就生態農業發展編制了專門的預算,僅2012年縣財政直接投入到生態農業建設資金就有700余萬元,主要用于沼氣池建設補貼、新型種植技術補貼和無公害施肥技術獎勵等。通過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為本縣生態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效。
3.建設生態農業的效益分析
經過多年努力和發展,恭城縣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了可喜成就,不僅促進了生態系統平衡發展,又促進地方農業經濟發展,實現了經濟、自然、人口可持續協調發展目標。總體來說,恭城縣主要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生態農業發展效益:
3.1生態效益
恭城縣通過大力推廣沼氣池建設,有效化解了農戶能源需求與林地保護矛盾沖突。截止到2012年,全縣林地面積16.7萬公頃,較1990年增加了3.8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6.8%,較1990年增加6.2個百分點。農村綠化率超過96%,草地面積超過2000公頃,生態林面積達到6.95萬公頃。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災害得到有效遏制,廢舊礦山開墾面積達到573公頃,開復率46.1%。2013年,恭城縣被國家環保部評為西南地區首個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縣。
3.2經濟效益
自2000年恭城縣發展生態農業以來,全縣農業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勢頭,農戶收入增收明顯。2012年,全縣農民年人均收入為3012元,較2000年增加了1560元;生豬出欄45萬頭,肉豬出欄28.9萬頭;果園種植面積2.3萬公頃,水果總產量38萬噸,分別是2000年的7.1倍和19.1倍。2000年以來,全縣果業產值增加22.2億元。貧困線以下人口占比從2000年的35%下降到2012年1.2%,脫貧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3.3社會效益
恭城縣發展生態農業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經濟發展首先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2010年恭城縣被民政部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光榮稱號;其次帶動了農業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生態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讓廣大農民更加意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今后普及和推廣農業科技打下了良好群眾基礎;再次,進一步促進了本縣人口結構優化,隨著農民經濟收入、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為計生政策的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最后,通過開展生態農業建設,進一步改進了政府與民眾的關系,提高了政府威信力和形象,為貫徹落實各項方針政策創造了良好條件。
篇9
關鍵詞:縣域經濟;區域差異;協調發展
一、引言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位于渤海南部黃河入海口沿岸地區,北鄰京津冀,與天津濱海新區和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東連膠東半島,南靠濟南城市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時該地區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地理區位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具有發展經濟的良好基礎,因此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并納入國家戰略發展中。按國務院的部署,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包括山東省的東營、濱州和濰坊、德州、煙臺市的部分地區,共涉及19個縣(市、區),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六分之一,總人口985萬人。該區域縣級地區有15個,其中在2007年各個縣級地區面積占到全區面積的80.6%,人口占整個區域的85.4%,由此可見縣級地區在整個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中所占的比重不可小視。因此研究縣域經濟差異,不僅利于認清當前縣域經濟現狀,而且有利于整個區域未來的發展。
二、基于綜合指標的差異分析
以人均GDP這一單指標作為區域經濟差異的衡量指標往往存在局限性,不能較全面地反映地區差異程度,以下通過結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縣域經濟特點,設立指標體系,運用因子分析法來綜合地考察縣域經濟差異。
(一)選取的指標
根據上述選取原則并結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縣域經濟特點,本文選取人均GDP、城鎮化率、人均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第三產業比重、人均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人均普通中學專任教師數、第二產業產值、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個指標。
(二)運用因子分析對縣域經濟差異進行分析
考察原有變量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首先考察收集到的原有變量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線性關系,是否適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這里借助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度檢驗方法進行分析。運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KMO and Bartlett’s Test檢驗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通過表1可以看到KMO值大于0.6,符合因子分析KMO值大于0.5的要求,因此適合做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方法提取因子,前三個因子的方差占到樣本方差的84.778%,一般來說,累積方差百分比達到70%以上,即認為比較滿意,因此可以提取三個因子。
采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實施正交旋轉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釋性。指定按第一因子降序的順序輸出旋轉后的因子載荷以及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圖,可以發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人均GDP、第二產業產值、人均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在第一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一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幾個變量,可解釋為經濟發展水平;第三產業比重、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在第二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二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兩個變量,因此可解釋為人民生活發展水平;人均普通中學專任教師數、城鎮化率在第三個因子上有較高比重,因此可以解釋為社會發展水平。
采用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系數,并輸出因子得分系數,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函數:
F1=-0.053X1-0.151X2+0.017X3+0.220X4+0.310X5+0.206X6-0.004X7-0.058X8+0.388X9+0.242X10
F2=0.247X1-0.122X2+0.242X3+0.093X4-0.105X5-0.454X6+0.069X7+0.038X8-0.296X9+0.067X10
F3=0.182X1+0.593X2+0.030X3-0.143X4-0.039X5+0.104X6+0.328X7+0.341X8-0.026X9-0.157X10
由此,將標準化后的原始數據帶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F1、F2、F3的數值,然后以每個主成分所對應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為權重進行加權求和,可以求出泰安市各區域經濟水平的綜合得分,即:F=0.6479F1+0.20218F2+0.1502F3
將相應的F1、F2、F3的值帶入公式,得到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15各縣市的綜合值,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是萊州市,而排名最后一位的是陽信縣,前者綜合值1.332,而后者綜合值-0.922,二者差距體現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縣域經濟差異程度較大。同時從三個主因子得分上,還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到各縣市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哪些方面存在優勢。以綜合值排名第一的萊州市為例,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因子上萊州排名第一,但在人民生活水平發展因子上,萊州為-0.77475,排名第一的利津縣為1.700515,體現出萊州在人民生活發展水平上的“短板”。綜合值排名13的樂陵市,雖然在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因子方面排名比較落后,但是在社會發展水平因子上排名則比較考前,體現出樂陵市在社會發展水平因子上的比較優勢。其他縣市也存在像萊州、樂陵市類似的內部因子差異,各縣市都有所謂的“短板”,也有相對的比較優勢,從這一點看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各縣市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優劣勢所在,并對縣域經濟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行深入剖析,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補救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三、基于縣域經濟差異現狀的協調發展對策
區域經濟差異是各地經濟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但是鑒于過大的縣域經濟差異對全市經濟、社會、政治等各方面所可能造成的嚴重影響,協調發展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我們要盡可能地為縣域經濟的增長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又應注意不要把縣域差距拉得太大。只有把兩者限定在一個適度的范圍內,才能促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針對前面的分析,下面提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高效生態經濟區高效生態經濟區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政府協調作用,促進整個區域的要素流動
隨著山東省相關措施的進一步實施,縣級政府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職責與權力也越來越大。縣級政府在縣域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上級政府政策指令的傳達者,同時也是調整縣域經濟發展的操作者。當前縣級政府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往往存在幾個誤區。一些縣級政府為了超越其他縣,盲目地進行招商引資和基礎建設,并極力地爭取優惠政策,這種行為造成了縣域經濟結構雷同,基礎設施得不到共享,政府的精力放在優惠政策的爭取上產生尋租行為,最終這種以鄰為壑的政策導致整個區域發展受到損害。因此縣級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統籌整個區域的規劃,站在整個區域的角度來制定政策,放棄損害其他縣的發展途徑。同時,政府在促進要素流動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政府可以通過加大政策力度,減少行政壁壘,促進整個區域的人流、物流、財流的流通。
(二)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建設,保證農村健康快速發展
農業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縣域經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基礎性的一環。農業的發展不僅保證了農民的利益,也有利于整個區域的穩定發展。因此,農業的發展必須放到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區域發展重點上來。農業產業化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適度規模經濟為基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將農業的生產環節鏈接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建設、系列化加工、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實現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形成農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和自我調節的良性循環機制。其實質是將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農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從事農業的農民較多。因此從農業上著手發展農村經濟,不僅利于縮小縣域經濟差異,同時也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但縣域要致富,只有農業是不夠的,還必須依賴于農村工業化。只有農村實現工業化,才能使落后的農村真正走出落后,走向富裕。工業化是增強縣域經濟的關鍵手段。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各縣域可利用自身相對優勢,大力發展中小型企業,特別是以農民為主的股份合作企業,逐步形成企業集群,加快農村的工業化進程。
(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生態化發展之路
在發展縣域經濟過程中必須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不能以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土地鹽堿化程度較高,林木覆蓋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資源人均303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低41立方米,屬于淡水貧乏區。因此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在開發中要不斷加大對這一地區資源開發和工農業生產的限制,不斷提高水源保護標準,迫使經濟模式轉型,縣域經濟發展必須要走生態化之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生態經濟,一要建設生態農業示范區、優質畜牧生產基地和綠色果品生產基本,把林果業和畜牧業作為區域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的一個結合點,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統籌解決區域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的問題;二要大力提升傳統工業,加快石化、建材、汽車零部件、電力、醫藥、紡織等重點行業循環式改造,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鼓勵循環式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要大力發展低耗能、低耗水、高產出的行業,如生態旅游業等,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四要增加對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建設的資金投入,通過成立環保基金等方式,保障資金在生態環境投資上的寬裕。
參考文獻:
1、李克新,王振辰.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成國家戰略[EB/OL].news.省略/c/2009-12-04/075119188404.shtml,2009-10-04.
2、薛薇.SPSS統計分析方法及應用[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3、李廣杰.推進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的路徑與對策[J].生態經濟,2009(4).
篇10
[關鍵詞]高效生態經濟;發展趨向;研究展望;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6X(2012)06-0034-03
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進展,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已由最初的農業經濟形態逐漸演變為工業經濟形態、信息經濟形態。當前,生態經濟逐步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一、我國高效生態經濟的實踐探索與發展趨向
對于我國的生態經濟理論,學者們一般分為三個階段:以維護生態平衡為核心的研究階段(1980-1984)、以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為核心的研究階段(1984-1992)、以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研究階段(1992年以來)。近年來,我國積極進行試點探索,不斷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步伐,在湖北武漢城市圈和湖南長株潭城市群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批準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等。2009年11月,國務院通過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的開發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此,高效生態經濟建設在國家層面掀開了嶄新的一頁,高效生態經濟理論與實踐加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著能耗高、污染大、產業結構層次低、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尤其是在能源資源豐富的地區,經濟發展過分依賴于能源,當地政府或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過度開采、無序開采,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十分嚴重。這種發展模式既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又不利于提高中國的整體競爭力。基于此,我國政府站在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將高效生態經濟建設納入國家經濟發展宏觀戰略全局之中,為大力推動區域、縣域經濟高效生態化發展研究與實踐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論奠基。
(一)發展高效生態經濟既具有客觀必要性,又具有現實可能性
一方面,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只有部分資源轉化為有用物品,其余則被浪費或是轉化為有害物質,影響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無論是基于政府主導即通過行政手段進行污染控制,還是基于市場手段即控制企業排放廢棄物,均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法制的不斷健全和全體公民自律意識的不斷提高,逐步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態化只是時間問題。
(二)發展高效生態經濟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并逐步得到全社會的支持
如果說20世紀60年代初一些學者提出生態經濟的概念,是旨在擺脫當時社會面臨的困境,那么,時至今日它已經成為一種符合時展要求的理論體系。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高新技術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努力提高區域經濟的總體競爭力,逐步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已得到人們的廣泛共識。在現實生活中,避免生態環境惡化、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正逐漸成為人類的共識,政府的推廣和實業家的力行,已成為現實社會朝著高效生態經濟形態的方向發展的助推器。
(三)高效生態經濟的實踐正在黃河三角洲區域如火如荼地展開
黃河三角洲的開發與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與長三角、珠三角的發展模式不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以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改善為主線”,力爭到2015年,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國家級高效生態經濟區。由此可見,“高效生態經濟”已成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主題。在國家戰略的發展背景和政策支持下,2010年下半年,黃河三角洲首個低碳村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建。該項目以低碳、生態為主題,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在發電制冷制熱、水環境、氣環境、聲環境、廢棄物管理等多個系統實現了循環利用,標志著黃河三角洲定位“高效生態”的建設理念已滲透至諸多建設和發展領域,并取得明顯的節能減排效果。
二、我國高效生態經濟的理論研究展望
過去的三十多年,我國生態經濟學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生態經濟學的發展,不僅是理論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所以,中國的高效生態經濟學研究應始終堅持以中國為本,以人為本,在吸收和借鑒西方生態經濟理論的同時,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高效生態經濟模式。
(一)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含義可概括為三點:一是堅持發展這一主題,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重建設,謀發展;二是堅持全面發展,即要著眼于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的發展;三是堅持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即各方面發展要相互銜接、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首先,發展經濟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發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就是指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于人。因此,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只是經濟的量的增長,還包括經濟結構的優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環境的改善、社會的全面進步等,是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觀體現了生態文明內在的、本質的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自覺性,用積極超前的辯證思維,準確地把握未來的發展大勢,統籌兼顧增長與發展、局部與全局、平衡與不平衡、當前和長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關系。
(二)要堅持國際化和本土化
一是國際化。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事業,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基礎的生態經濟學也是一門世界性的學科。因為各個國家的生態經濟學研究所針對的生態與經濟不協調問題和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任務在總體上是共同的和統一的,所以在客觀上存在著世界性的統一生態經濟學的理論和原則,它是各個國家生態經濟學研究的綜合與概括。因此,各個國家生態經濟學的發展,也需要吸收其它國家研究生態經濟學的經驗互相啟發和借鑒。這就決定了世界各國的生態經濟學研究必須進行經常的、緊密的交流與合作。堅持國際化,既可以使中國的生態經濟學更快地走向世界,也可以促進中國生態經濟學研究的更快發展。二是本土化。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地域遼闊,自然資源和自然生態系統多種多樣,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具有恢復重建生態系統的經驗。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正在進行著大規模的生態環境經濟~-i,St,諸如進行西部大開發以生態環境建設為基礎,大面積退出種植糧食的坡耕地,實行還林還草建設國民經濟的生態屏障,以及建設生態經濟省(市、縣)和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畜牧業、生態漁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等,諸多方面生態經濟問題的解決都必須立足于本國實際,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進行理論加工和理論創新。
(三)要緊密結合高效生態經濟建設的實踐,擴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其一,要加強工業生態經濟的研究。過去,我們在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等方面研究的較多,而在生態工業等方面研究的相對較少。因此,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工業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其二,要加強微觀層次的生態經濟理論研究。過去,我們在宏觀與中觀層次的研究較多,而在微觀層次的研究相對不足。企業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的微觀主體。因此,我們要加強企業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系統理論研究。其三,必須深入實踐,解決實際問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今中國,要加強高效生態經濟建設,仍然面臨著許多重大的困難和挑戰。這其中既有理論方面的,又有實踐方面的。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更離不開實踐,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創新和發展。
三、我國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對策建議
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生態經濟建設,政府、社會和全體公民必須步調一致,廣大理論工作者和一線實際工作者必須緊密結合,切實投入到生態經濟建設的實踐中,去了解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總結經驗,提升理論研究和指導實踐的能力與水平。
(一)培養生態文明意識
我國經濟已保持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長,但進一步發展受到能源、資源和環境的制約。生態保護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實現高效生態經濟的發展需要提高公眾意識和吸引公眾參與。脫離了公眾的廣泛參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問題的解決就是一句空話。雖然我國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在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生態文明意識的教育體系,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文明教育和評價體系,不斷加強生態科學知識的教育,完善普及制度及其機制,不斷增強全體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
(二)轉變消費模式和消費理念,提倡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是指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購買和消費活動,是一種具有生態意識的高層次的理性消費行為,是人們追求美好、潔凈環境,既滿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費資源和不污染環境的消費模式。綠色消費是從滿足生態需要出發,以有益健康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基本內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的統稱。它不僅包括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和物種的保護等,可以說涵蓋生產行為、消費行為的方方面面。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構建中國的新倫理、新制度、新文化,使中國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管理方式日趨生態化,是建設高效生態經濟的內在要求。
(三)提升科技水平,發展生態科技
努力提升科技水平才能為高效生態經濟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一方面,要針對我國科技不發達的現狀,按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論,進行科學研發和技術創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離不開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科技支撐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另一方面,要圍繞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核心要求,拋棄技術成果應用的功利性,大力進行基礎性科研,大力發展生態科技,即要實現科學技術發展的生態化,使現代科技更好地為我國高效生態經濟建設服務。科技在不斷演化,人類文明也在不斷演化。一定的科技系統,指向一定的資源范圍。傳統工業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續的資源范圍,而生態工業文明科技則指向豐裕、清潔、可永續利用的資源范圍。科學技術的靈魂在于以人為本,而不在于單純地推動經濟、追求GDP。為了對中華民族負責,為了對人類負責,為了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人類科技必須超越傳統工業文明的科技模式,大力發展生態文明的科技模式。
(四)踐行“包容性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