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技術范文

時間:2023-04-09 20:00: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加固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加固技術

篇1

關鍵詞:舊橋加固;增大構件截面加固;體外預應力加固;改變結構體系加固

中圖分類號:K928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著手對舊橋加固改造技術進行研究。對公路舊橋的檢測、評價和加固方法進行了研究和工程實踐,舊橋加固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2008年國家出臺了第一份行業推薦性標準《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范》和《公路橋梁加固施工技術規范》,使得橋梁加固有了共同遵循的規范。

1.舊橋加固技術

在舊橋加固改造工程中,每座橋舊橋梁的情況各不相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常用的加固、改造技術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1增大構件截面加固技術

(1)橋面補強加固法

將原有的橋面鋪裝拆除后,在梁頂面加鋪一層鋼筋混凝土面層,使其與原有主梁形成整體,共同受力,達到增加主梁高度、增大梁的抗壓截面以及提高抗彎剛度的目的,從而提高橋梁的承載力和抵抗變形的能力。

(2)增大構件截面和配筋加固技術

當梁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抗裂性能不足時,通常采用增大構件、增加配筋、提高配筋率加固,在梁底面或側面加大尺寸、增配主筋,提高梁的有效高度和抗彎強度,從而提高橋梁的承載力。其主要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混凝土受壓構件,有比較成熟的設計施工經驗,不足之處主要是構件截面增大導致結構自重增大,施工工期長,施工空間大。

1.2粘貼加固技術

(1)粘貼鋼板加固技術

粘貼鋼板加固法采用粘貼劑及錨栓將鋼板粘貼錨固在混凝土結構的受拉緣或薄弱位置,使其與結構形成整體,設計成僅承受軸向應力作用,已達到提高梁的承載能力的目的。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受彎、受拉和偏心受壓構件。該方法不需要破壞被加固的原結構的尺寸,施工工藝簡單,施工質量較容易控制,施工工期短。不足是鋼板端部加強錨固時需細致,使用中防腐養護任務突出。

(2)粘貼纖維復合加固技術

該方法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受壓柱,以提高延性、耐久性的加固;亦可用于梁、板的加固;不適用于素混凝土構件(含配筋率不滿足最小配筋率的的構件)以及受沖剪作用和支座局部承載力不足的構件。纖維復合材料為承拉材料,應將其沿受拉方向或圍束粘貼。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輕質高強、耐腐蝕、耐久性好、強度重量比大、施工便捷、加固后結構承載力明顯提高等優點。不足是該材料一般各向異性、抗剪強度低,防火性較差,對施工要求嚴格,而且工程造價較高。

1.3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

體外預應力(簡稱體外索)加固是通過增設體外預應力索(包括鋼絞線、高強鋼絲束和精軋螺紋鋼筋)對既有混凝土梁體主動施加外力,以改善原結構的受力狀況的加固方法。主要由預應力鋼筋(束)、錨固系統、轉向塊或滑塊、水平束減震裝置和梁體組成??捎糜阡摻罨炷良邦A應力混凝土簡支梁、連續梁及連續剛構橋,可改善構件的抗彎、抗剪性能,可用于加固上部的梁結構,加固橋墩及索塔部位以及無法加固或加固效果不理想的較高應力下的大跨徑橋梁。體外預應力加固自重增加很小,能夠大幅度改善和調整原結構的受力狀況,提高承重結構的剛度、抗裂性能,且對墩臺及基礎受力狀況影響很小,可節省對墩臺及基礎的加固;對橋梁營運影響較小。不足是體外索要具有可更換性和很好的防腐性,體外索后期養護會產生一定的費用;體外索預應力損失的計算與常規體內預應力鋼筋有所不同,計算時需注意。

1.4改變結構體系加固技術

該方法采用一定技術措施改變原結構受力體系,降低控制截面內力,提高橋梁結構整體承載能力,是一種變被動為主動的加固方法。它包括將多孔簡支梁改為連續梁,將單孔簡支梁改為支撐梁,將中、下承式拱改為拱—斜拉組合體系,將連續梁、連續剛構橋改為矮塔斜拉橋,將帶掛梁T形剛構改為連續剛構以及其他增設構件(桿件)而使原結構受力體系發生改變的方法。經常與增大截面法、粘貼加固法等綜合使用。其中簡支變連續加固和增設支承結構加固是傳統而成熟的加固方法,而索塔加固組合體系加固、采用斜拉索加固梁式橋及其他外力體系加固橋梁尚處于探索中,如需采用需要進行專門的研究論證。

(1)簡支變連續加固技術

簡支變連續加固是將相鄰簡支梁墩頂部位結構上緣縱向用普通鋼筋或用預應力鋼筋加以連接,并現澆接頭混凝土形成結構連續體系。該法可提高結構承載力,增大結構剛度,減小撓度,加固效果好,需要注意的是簡支變連續后應對中間支點梁段的抗剪能力進行驗算,必要時對其抗剪區進行加固處理;支點連續構造的縱向受力鋼筋(預應力鋼束)要有足夠的布設長度,而且此處橋面的防裂和排水也很重要,不足之處是一般會拆除并重新鋪裝部分橋面,增加了工程量和費用,加固效果受支點連續構造處的施工質量影響較大。

(2)增設支承結構加固技術

增設支承結構加固是通過在原結構下增設支承結構及構件,減小被加固結構的跨度或位移,來改變結構不利的受力狀態,以提高其承載力,按支承結構及構件受力變形性能的不同分為鉸支加固和固結加固。鉸支加固是主梁與新構件以鉸形式連接,支座位置由該點主梁截面所容許承擔的彎矩和剪力來確定。該法適用于對外觀和使用功能要求不高的梁板等結構的加固,具有加固效果好、簡便、可靠、易拆的優點,可臨時性加固嚴重超載的橋梁,常用于搶修工程。不足之處在于橋下施工影響通航,加固后結構占用橋下空間,減小了橋下的凈空。

常用的還有增設主梁加固、噴錨混凝土加固和增加橫向聯系加固等,要對加固后的橋梁進行檢測和觀察,以確定加固的效果,上部結構通常采用靜載或動載試驗,將試驗結果與加固設計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判斷加固成功與否;下部結構不便進行荷載試驗,通過其頻率變化來定量評估橋墩的加固效果。

2.工程實例

某高速公路跨河特大橋全長1163.5m,寬24.2m,下部結構為雙柱式墩或獨柱墩,樁徑為120cm、150cm、180cm三類,主橋跨徑為5×35m,北岸引橋由3聯6孔20m一聯的連續工字梁、2聯4孔20m一聯的連續工字梁及183.5m的連續箱梁組成,南引橋由2聯7孔一連聯的連續工字梁組成,北岸跨公路段K10+908.5~K11+092.0段合計183.5m為31.5+35.0+50.5+35.0(30.0)+31.5(36.5)m(括號內為左幅尺寸,括號外為右幅尺寸)的連續預應力箱梁。每跨由8片預應力工字梁組成,先簡支后連續,20m橋面板為現澆,橋面鋪裝為8cm的鋼筋混凝土。該橋于1996年8月建成通車,已運營十幾年,隨著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不斷增長,超載車輛普遍增加,橋梁的結構安全受到了威脅。主要表現為:各孔跨中附近底板U形裂縫,底板縱向裂縫,腹板豎向裂縫等;結構驗算分析也表明,箱梁底板壓應力儲備不足,只能滿足規范規定的預應力B類構件的要求。現對其進行加固設計處理:

(1)橋梁結構出現的裂縫壓漿或封閉;

(2)在主橋箱梁內布置體外縱向預應力鋼束改善橋梁的受力狀況,提高橋梁結構承載力,增加截面的壓應力儲備;

(3)引橋橫隔板裂縫粘貼鋼板補強;

(4)主橋腹板外側出現的斜裂縫、橋底板外側出現的縱、橫向裂縫粘貼碳纖維布補強;

(5)支座部分脫空加墊薄鋼板,支座變形、老化的更換;

(6)蜂窩、麻面、空洞的鑿毛、砼填充;對掉塊、露筋的鑿除、清洗、環氧砂漿修補;

(7)20m和15m工字梁腹板增設剪力槽、梁端和隔板增大截面加固處理、隔板增設橫向預應力鋼筋;

(8)蓋梁上增設防震錨栓。

3.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橋梁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越來越重視,橋梁加固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橋梁進入運營使用階段,舊橋的加固與改造的任務更加艱巨。應該積極引進和開發舊橋加固、改造的先進技術、材料和設備,合理確定加固、改造方案,盡可能的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發揮橋梁的最大作用,讓有限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使我國橋梁建設真正步入“建養并重”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諶潤水,胡釗芳,帥長斌.公路舊橋加固技術與實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

[2]張俊平,周建賓.橋梁檢測與維修加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04

[3]稅銀平.對橋梁加固技術的探討.魅力中國.2009.第7期

[4]梁建.公路舊橋的加固與管理.公路.2001.第四期

作者簡介:

篇2

Abstract: The long-term erosion of coastal levee by the tide makes the serious damage to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coastal embankment, there is large area of security risks for embankment slope. At present, sea embankment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fail-safe operation, extended service and so on, so the sea embankment project needs the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engineering parameters and field survey, this paper calculates and analyzes the transfus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sea embankment seepage and put forward the feasible measures.

關鍵詞:海防堤工程;加固;滲流;穩定;計算

Key words: sea embankment project;reinforce;transfusion;steady;calculate

中圖分類號:TV69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20-0120-03

0 引言

完整的海防堤工程可以減少風暴潮等自然災害帶來威脅,降低潛在的自然風險,給農業、養殖業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保障,在促進海產養殖、拉動區域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1世紀以來,由于全球環境的惡化,許多海防堤工程遭受潮水災害,這是歷史上少有過的[1-2]。海防堤工程年久失修,對區域范圍內的農業生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因此對侵蝕嚴重的海防堤工程進行加固已刻不容緩。

1 工程概況

受侵蝕較為嚴重的海堤段為80年代建設的長為20km的防潮堤。堤頂寬2.5m,高程4.5m,邊坡1:1.5。由于缺乏防護措施,迎水坡受風浪沖擊形成陡坎,每年都要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搶險加固維護。因此必須對工程進行加固,使之成為完備的海防堤。該項工程的改造建設,不僅為發展水產養殖業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保護著2萬多人口,4萬畝耕地,7萬余畝水產養殖業,對保護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工程所在區域屬北溫帶季風區海洋性氣候,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646.8mm,年平均氣溫為8.4℃,年平均風速4.4m/s。平均位1.45m,平均低潮位-2.4m。海堤加固工程區土壤屬鹽緘土,主要以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和粉土類粉質粘土組成,承載力在60~110kPa之間。由于海防堤屬于均質土壩,海浪對均質土壩沖刷可能會造成堤壩的滲透變形,因而應進行護坡防護,并應注意堤壩的不均勻沉降影響。

3 工程主要建筑物

工程位于地面高程1.5~2.0m的濱海灘涂上,海防堤斷面呈梯形,總長3800m,由于缺少砂石料,所以就地取土填筑。

3.1 主要建筑物設計參數

1號站設計標準值為10年一遇,其監測潮位特征值見表1。

根據氣象站提供的實測資料,擬建海防堤最不利風向為SSW,最大風速為20m/s。應用皮爾遜曲線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風區波浪要素見表3;波浪的淺水變形計算,計算成果見表4;海防堤風浪爬高計算結果見表5;海防堤堤頂高程按海防堤設計潮位加堤頂超高來確定,海防堤堤頂高程計算結果見表6。

6 結語

工程中80年代建設的的海防堤段年久失修,一旦發生潰堤現象,將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加固工程的實施迫在眉睫。文章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對海防堤加固工程滲流情況和穩定性進行計算分析,并設計了具體加固方案。經過加固后的海防堤在擋潮過程中其背水坡不再出現滲流,主體工程基本趨于穩定,達到了預期要求。海防堤加固工程是一項重要的人防工程,工程的建設應該符合自然的發展規律,并與自然環境相協調。注意工程對環境工程的影響,由于迎水坡采用砌石護坡,所以不會造成水土流失,但背水坡無護砌,必須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可選用植被作為堤防背水坡的護坡,海防堤加固工程建成后,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性影響。

參考文獻:

[1]汪益敏,張麗娟,陳頁開,郭柏林,童明,劉煒.離子土固化劑加固堤壩道路路面的路用性能[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9):56-61.

[2]黃麗珠.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壩防滲加固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9):204-205.

[3]賈玉杰.堤壩防滲加固技術綜述[J].中國科技信息,2013(24):60-61.

[4]弋丹.水利工程中堤壩加固技術探究[J].化工管理,2016(08):101.

篇3

【關鍵詞】建筑結構;碳纖維;加固技術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新工藝新設備的不斷出現,一些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變,廠房升級改造,橋梁超負荷運行,增加荷載,導致原結構不滿足安全實用要求,或原結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壞,難以滿足當前使用的需求,亟需進行維修、加固,經過加固處理后可以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結構的加固技術很多,根據結構構件的受力特性,選用合適的加固技術尤為重要。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很多,如:加大截面法、外包鋼加固法、粘鋼加固法、碳纖維加固法等。碳纖維加固技術應用成熟,碳纖維加固修補結構技術是繼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鋼之后的又一種新型的結構加固技術。

1 技術應用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建筑為鋼筋混凝土建筑,建筑材料老化,施工缺陷,荷載增加導致了結構安全性不滿足要求。碳纖維加固技術碳纖維與傳統的加大混凝土截面或粘鋼混凝土補強相比,具有節省空間,施工簡便,不需要現場固定設施,施工質量易保證,基本不增加結構尺寸及自重,耐腐蝕、耐久性能好等特點。另外,采用該工法,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降低加固成本。因此,碳素纖維作為劃時代的補強材料,而備受青睞和關注的應用。

1.1 材料特點

(1)抗拉強度高,是同等截面鋼材的7-10倍。

(2)重量輕,密度只有普通鋼材的1/4。

(3)耐久性好,可阻抗化學腐蝕和惡劣環境、氣候變化的破壞。

(4)施工方便快捷、省力節時、施工質量易于保證。

(5)適用范圍廣,混凝土構件、鋼結構、木結構均可進行加固??纱蠓忍岣邩嫾某休d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能。

1.2 適用范圍

(1)碳纖維加固法可用于混凝土結構抗彎、抗剪加固,同時廣泛用于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筑物、構造物的防震、防裂、防腐的補強。

(2)混凝土結構物、橋梁及建筑物的梁、柱、面板加固。

(3)隧道、港灣設施、煙囪、倉庫、廠房的加固。

(4)受鹽害的混凝土、橋梁以及河川構造物的防護和加固。

1.3 工藝原理

將抗拉強度極高的碳纖維用環氧樹脂預浸成為復合增強材料(單向連續纖維);用環氧樹脂粘結劑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縫方向粘貼在要補強的結構上,形成一個新的復合體,使增強粘貼材料與原有鋼筋混凝同受力增大結構的抗裂或抗剪能力,提高結構的強度、剛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碳纖維復合材料安全性能指標

2 注意問題

碳纖維加固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要根據其材料性能對加固構件進行加固。加固前需要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實測待加固構件的實際尺寸,強度及配筋情況并出具檢測報告,不可按照圖紙的尺寸,強度及配筋對構件進行加固。經過長時間的使用,鋼構件表面被銹蝕,混凝土構件表面被碳化,鋼筋被銹蝕,材料強度降低降級使用。

(1)一般情況按加固期30年考慮,到期后,若重新進行的可靠性鑒定認為該結構工作正常,可繼續延期實用。

(2)承重結構加固用的碳纖維必須選用聚丙腈基小絲束纖維,嚴禁使用大纖維。

(3)碳纖維加固技術不能用于素混凝土構件及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低于最小配筋率的構件加固。

(4)被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構件現場實測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15。

(5)加固構件長期使用環境溫度不得高于60度。

(6)按照檢驗程序檢驗碳纖維材料力學性能。

(7)碳纖維材料不能破損,避免陽光直射,雨林和浸水。

(8)碳纖維膠粘材料滿足安全性能指標

(9)根據耐火要求對加固后碳纖維材料外表面進行防護處理。

3 結論

碳纖維加固是一種新型的結構加固技術,在越來越多的項目中得到應用,其優異的性能在混凝土結構加固中得到充分的應用,產品性能優越,施工簡便,安全可靠。與傳統的方法相比較,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是未來結構加固中采用的不可或缺的新型材料,還有待于更廣泛,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GB/T 21490-2008,結構加固修復用碳纖維片材[S].

篇4

【關鍵詞】舊橋梁;加固;評價;養護

1 橋梁加固的必要性

(1)在橋梁使用期間內,任何橋梁都會成為舊橋。早期修建的橋梁,由于當時人們對鋪裝功能、病害認識有限,往往存在配筋偏小,鋼筋直徑過細,鋪裝與承載構件的界面連續不牢靠等問題。由于橋梁是建在大地上的特殊產品,不僅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如大氣腐蝕、溫度、濕度變化等),而且還受到使用環境的影響,難以避免產生損壞現象。這使橋梁的維修、養護、加固、改造已成為必然。

(2)從經濟上分析,橋梁加固可以節省大量投資,收到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采用適當的加固技術和拓寬措施,不僅可以避免因拆除舊橋與重建新橋而增加工程費用;而且對現有交通運輸影響有的甚至可以在不中斷交通的情況下完成,早期設計施工的高速公路的橋梁在長期大交通量、重荷載的運營情況下大部分出現了病害;同時也恢復和提高了舊橋的承載能力及通行能力,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滿足現代化交通運輸的需求。

(3)橋梁的改造和加固,不僅可以提高公路橋梁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而且在更大程度上能夠消除交通安全隱患。從發展中分析,舊的公路橋梁加固有利于促進橋梁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以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使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2 加固改造工程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

(1)橋梁經加固改造后,其結構性能、承載能力與耐久性等都能滿足使用上的要求。

(2)具有較明顯的經濟效益。對于橋梁結構物的加固改造可以采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廢棄原有結構物進行重建,這就相當于建造一座符合新的使用要求的新橋,但還要包括拆除原橋的工程內容;另一種是充分利用原橋,進行補強加固,若需加寬則再行拓寬,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橋梁技術改造。橋梁技術改造的經濟效益就反映在它的耗資明顯低于新建,否則就無法體現其優越性與基本原則。從多年來的工程實踐看,橋梁技術改造的經濟效益是明顯的。對重建與加固改造進行綜合經濟效益分析時,應當包括相應交通受阻的經濟損失以及拆除原橋所需的費用等。一般認為技術改造比重建能節省50%~60%以上時,經濟效益已相當可觀,此時以采用加固改造方案為宜,否則可采取重建新橋的方案。

3 橋面鋪裝層加固

橋面鋪裝層開裂或剝離等病害,對于鋼筋混凝土梁板橋容易使鋼筋銹蝕,減弱橋梁的橫向整體性;對于石拱橋,由于橋面雨水下滲,加大了拱上填料的含水量,使拱圈出現滲水現象等;同時由于橋面鋪裝層的破損,引起橋面平整度差,車輛通行時,使橋梁產生震動,對橋梁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又加重了橋面鋪裝層的病害。根據橋梁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對于使用年限長、破損嚴重的采用拆除、修復的加固方案。而對于病害較輕,使用年限短,且混凝土強度仍符合設計要求的則先處治病害,在不降低設計荷載標準的前提下可采用加鋪瀝青碎石層的方案。

4 橋梁的下部結構加固

組成橋梁的下部結構的部分主要是橋墩、橋臺以及基礎等。橋梁的下部加固主要分為兩個基本方面,即墩臺加固和基礎加固。在橋梁的墩臺受到嚴重損害的情況下,會影響到橋梁的車輛通行安全,一般會進行徹底全面的維修。在徹底和全面維修之前可以采取臨時加固的辦法。一般會在墩臺旁增加設立排架,來共同承受墩臺載重壓力。橋梁的墩臺如果已經發生損壞,則需要安裝鋼軌骨架。但我們在橋梁加固過程中,遇到墩臺損壞的情況是比較少的。

橋梁的基礎加固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出現基底承受能力不足時,可以采用擴大基礎或壓注漿料的方法加固土層。第二,淺基墩臺由于河床受到沖刷,可以采用橋底鋪底和隔水墻的防護措施,同時還可以用加深基礎的方法來進行加固。對于墩臺基礎可用分段開挖的方法加深基礎,施工時采取臨時措施保護原有的墩臺,不使原有墩臺受力加重。第三,也可以在墩臺周圍布置鉆孔樁,在樁頂上修筑鋼筋混凝土,然后與原墩臺連成整體,形成共同受力,以加固基礎。

5 舊橋基礎加固

橋梁基礎特別是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由于埋置深度較淺,易受河水沖刷而沖空。受河水改道沖刷橋梁引道,導致橋臺基礎沖空,引道被毀。橋梁地基局部軟弱,致使橋臺發生不均勻沉降,引起橋臺開裂等。針對以上病害,我們采取對河床用漿砌片石進行鋪砌,上游河床設置丁壩,打木樁擴大橋臺基礎等方法進行加固。對于跨徑較小的橋梁,由于河水改道,洪水直接沖刷橋臺基礎,導致基礎沖空甚至掉腳,可采取在橋跨范圍內滿鋪15號片石混凝土的方法進行加固,鋪砌厚度為30cm,鋪砌兩端設置截水墻,截水墻的深度為1m,寬度為0.6m。對于橋梁上游河床變遷、水流改道,洪水直接沖刷橋臺基礎和橋臺引道,導致橋臺基礎沖空、引道被毀的橋梁,采取在橋梁上游適當位置設置丁壩等調治構造物,將河水導入主河道。

6 加固方案與加固效果評價方式

加固方案的選擇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主要應該包括橋梁所處的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水文情況和自然狀況等。還要對橋梁的現狀和使用過程進行精確的分析和研究。另外,施工的現實條件、交通狀況以及預期的維修和加固效果等都要做一個全面的規劃和考慮。同時,現有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水平也應該是一個需要注意的條件。橋梁合理的維修和加固方案是在對上述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優化組合的產物,應該體現出加固的效果,還要體現出適當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橋梁的加固與維修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并且要在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基礎上形成明確的規范。更需要對橋梁的維修與加固之后進行質量的跟蹤與檢查。

橋梁加固后的上部結構通常是用靜載或動載試驗,將試驗結果與加固設計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來對橋梁的加固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但是對于橋梁的下部結構則不應該進行荷載試驗,而是要通過其頻率變化來定量評估橋墩的加固效果。

7 加強舊橋養護管理

加強公路舊橋的管理,并進行維修和加固,使其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充分發揮舊橋的作用,是公路管理部門的一項主要任務。加強舊橋養護管理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1)對于經常過大件的路段,橋梁進行重點檢查和管理,收集原始檔案材料,掌握其動態;

(2)重視加固工程中原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為今后的加固工程積累經驗;

(3)在施工中注意抓重點、制約工程;

(4)充分調動基層單位的積極性,正確處理責、權、利的關系。應充分重視公路舊橋的管理工作,加大資金投入,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確保公路運輸的安全。

8 結論

從目前我國基本建設投資來看,大量的資金用于新建高等級公路,用于國、省道,特別是縣鄉道路的技術改造的資金相當有限。由于資金短缺,不可能對技術狀況差的橋梁進行拆除重建,因為這樣做不僅要耗費大量投資,而且工期也較長,因此世界各國都按照充分利用和革新的原則,對舊橋采取適當的加固改造措施,以滿足橋梁營運和延長其使用年限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陳志英.談談橋梁加固維修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04).

篇5

關鍵詞:公路舊梁 加固 技術

前言:

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事業蓬勃發展,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十五”期間,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但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瓶頸”仍然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現有的公路上,許多舊橋,因使用年代較長,特別是在上個世紀60-80年代中期修建的橋梁,當時設計標準低,正在逐步成為危橋,并已成為制約公路提升技術等級的因素,已不適應交通量日益增長和大噸位運輸車輛的要求。而許多舊橋,由于資金等因素的影響,不能及時與道路的拓寬改造同期進行,這就使得舊橋加固、維修更加重要,特別是對貧困地區,既能節約大量投資,又能收到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消除交通安全隱患,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一、橋梁加固的基本原則和特點

首先,必須以原橋結構的設計圖紙和檢測報告為依據,在對舊橋使用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之上才能對加固設計有的放矢。在加固的過程中不能損傷原有結構,在加固完成后結構在最不利荷載組合作用下其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都能滿足適用要求。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證新、舊結構的結合面應有足夠的抗剪能力,保證應變傳遞的可靠性,使新舊結構能夠一起承受荷載的作用。同時加固設計應考慮結構的耐久性要求,施工工藝要簡單可靠,并且盡量減小對交通的影響。橋梁加固必須在原有結構上進行,加固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必受到原結構形式、結構材料和環境的制約,舊橋加固的特點是加固空間有限,包括施工空間和使用空間的限制,加固后的結構高度要滿足橋下通車和同行的相關要求。對資料比較欠缺的的舊橋要通過荷載試驗等手段掌握舊橋的工作狀況,同時要考慮新舊結構的共同作用,對加固設計中涉及新、舊設計規范的交叉問題要注意應用和比較。

二、加固方法

加固,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定的措施使構件乃至整個結構的承載能力及其使用性能得到提高,以滿足新的要求。目前加固方法有:

1、橋梁下部結構加固法

橋梁下部結構加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橋墩的整體承載能力。如橋墩發生了結構性損傷,可以用外包混凝土、粘貼鋼板或碳纖維的方法進行加固。但是對于實體橋墩等橫向剛度比較大的結構,其狀態變化主要是由地基所引起,此時可重點從回填硬土或者對地基進行注漿等方法提高其約束橋墩的能力,提高橋墩的整體承載能力。抬樁就是通常使用的一種有效的加固方法。另一種樁基加固方法是鋼筋混凝土套箍。由于下部樁基施工等原因,造成樁基縮徑,采用的加固方法是清除樁體虛浮物,通過植筋后,外抱箍微膨脹混凝土。

2、橋面鋪裝加固法

1)局部修復鑿補法。將水泥混凝土鋪裝層的表面鑿毛,深度以使骨料露出為準;用清水沖洗干凈斷面并充分潤濕,涂刷上同標號的水泥砂漿(或其他粘結材料),最后在橋梁承載能力容許領域內,鋪筑一層1~5cm厚的水泥混凝土鋪裝層。

2)重新澆筑混凝土面板。橋面板的決裂和其他損壞特別嚴重,混凝土質量或施工狀態特別不良,且無實用的修補方法時,就必須采用重新澆筑新的混凝土橋面板的措施,施工時,將原有的行車道鋪裝全部拆除,再將行車道表面清掃干凈,必要時鋪入適量短鋼筋,配置上1~2層鋼筋網,澆筑整體化混凝土。

3)橋面補強層加固法。即在舊有橋面上,重新加鋪一層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補強層,此方法既修補已涌現裂縫、剝離等損壞的橋面板,又能加高原有梁板的有效高度,增長梁板的抗彎能力,改良鉸結梁板的荷載橫向散布,從而進步橋梁的承載能力。

4)其他方法。如加鋪一層瀝青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粘結劑或環氧樹脂材料修補法,鋼纖維混土修補法,聚合物混凝土罩面法等。

3、粘鋼加固法

結構粘鋼加固是一種建筑結構工程的加固新技術。用特制的結構膠粘劑,將鋼板粘貼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表面,能達到加固和增強原結構強度和剛度的目的。結構粘鋼加固方法,與其他的加固方法比較,有許多獨特的優點和先進性。

1)堅固耐用:經過多年來的工程實踐,已經證明完全能保證加固工程的質量,結構的強度和剛度都能滿足設計的要求。膠粘劑老化試驗耐久性能滿足要求。粘鋼加固后的結構試驗,也證明強度和剛度的設計方法是正確的和可靠的。

2)施工快速:在保證粘鋼加固結構質量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施工任務,并能根據業務要求,在不停產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完成施工。

4、噴射混凝土加固法

噴射混凝土是借助噴射機械,利用壓縮空氣或其他動力,將按一定比例配合的拌和料,通過管道運送并高速噴射到受噴面上凝結硬化而成的一種混凝土,它不是以振動來搗實混凝土,而是在噴射時,由水泥與集料的反復連續撞擊而使混凝土壓實,同時又可采用較小的水灰比,因而它具有較高的力學強度和良好的耐久性。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噴射合成纖維混凝土,也就是在噴射混凝土中摻入三維分布的合成纖維來改善混凝土性能。噴射合成纖維混凝土具有被噴射混凝土抗壓、抗拉、抗剪、抗彎、粘結強度高的優點。

5、增大截面加固法

也稱為外包混凝土加固法,是用增大混凝土結構物的截面面積和配筋進行加固的一種方法。加大截面加固法一般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加厚橋面板;另一種是加大主梁梁肋的高度和寬度。該法工藝簡略、適應性強,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實用于較小跨徑的T梁橋或板橋的加固。采用此法加固后橋梁剛度明顯進步,承載能力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較長,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必定減小。

6、碳纖維加固法

碳纖維加固技術是近幾年內才由國外引進的一種新技術,因其強度高,耐腐蝕,且施工簡便等優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實際工程中。碳纖維材料具有優異的物理力學性能。其力學特點是應力應變量完全線彈性,不存在屈服點或塑性區。加固混凝土構件所用的碳纖維布,是由碳纖維長絲經編織而制成的柔軟片材。

三、加固方案選擇與效果評價

加固方案與諸多因素有關,??紤]的主要因素有:橋梁結構型式;橋位地形、水文、自然狀況;橋梁現狀分析研究結論;施工技術水平;能否封閉交通;預期加固效果;資金投入量等。

橋梁加固應在不斷總結經驗和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形成專門規范,同時要重視對加固后的橋梁進行檢測和觀察,以確定加固的效果。橋梁加固后的上部結構通常是用靜載或動載試驗,將試驗結果與加固設計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來判斷橋梁加固成功與否。但對下部結構而言,不方便進行荷載試驗,通過其頻率變化來定量評估加固效果。橋梁的加固技術是新技術,,為指導加固技術的應用,需提出一整套完整的實用性橋梁檢測、評定與加固成套的技術規范,為我國危舊橋的改造提供技術支持,確保危舊橋的改造工作科學合理,使橋梁加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四、結束語

總之,公路老橋的維修加固同樣屬于橋梁建設工程,不能重建輕養,老橋的加固往往比新建還難,因為老橋的維修加固,沒有現成的規范,更沒有可供使用的標準圖集,橋梁的病害又錯綜復雜,病害原因難以確定。因此,應充分重視公路老橋的管理工作,加大資金投入,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確保公路運輸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楊文淵.橋梁維修與加固.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2]王鐵夢.建筑物的裂縫控制[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3]張雪華,史麗遠.高強復合纖維在橋梁結構加固中的應用,東北公路.2001.07.

篇6

【關鍵詞】建筑;加固;技術

在人為影響中,主要由場地勘察,設計、施工、使用和維護管理等方面的不當所造成的。

1 建筑物裂損,傾斜的原因

1.1 設計工作的失誤

設計工作失誤:許多設計人員對地基基礎問題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常把復雜的地基問題簡單化處理。據建設部2003~2006年的重大工程事故統計,由于設計工作失誤導致建筑物發生質量事故的約占事故總數40%。

1.1.1 建筑物基礎設計時,沒有掌握地基土性,缺乏認真方案比選、專家論證,采用的基礎形式不當而發生事故

1.1.2 在深厚淤泥軟土地基上,錯誤選用沉管灌注樁、沉管夯擴樁等基礎形式,經常發生縮頸、離析、斷樁和樁長達不到持力層等事故。

1.1.3 在填土、軟土或濕陷性黃土等厚薄不均地基上,采用條形或筏板等基礎方案,導致建筑物傾斜。

1.1.4 采用強夯處理地基時。由于夯擊能量不足,影響深度達不到加固深度的要求,沒有消除填土或黃土的濕陷性,如果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地基浸水,必然造成建筑物下沉、傾斜或裂損。

1.1.5 對于欠固結的填土、淤泥等軟土地基,地面大量回填堆載,采用樁基方案時,如忽視負摩擦力的作用與計算,常發生布樁數量不足,導致樁基過量沉降、斷樁等嚴重事故,使建筑物開裂或傾斜。

1.1.6 同一棟建筑物上選用兩種以上基礎形式或將基礎置于剛度不同的地基土層上,易發生嚴重事故。

1.1.7 對于軟土地基或建筑物形體復雜、高度變化較大時,必須按照變形與強度雙控條件進行設計,以確保建筑物的整體均勻沉降。如只做強度驗算,將會使建筑物發生不均勻或過量沉降。

1.1.8 設計人員不熟悉或沒有認真學習、掌握國家頒布的現行有關技術標準。等等。

1.2 施工方面的失誤

1.2.1 基礎工程施工質量低劣:施工部門偷工減料,弄虛作假,隨便減少配筋,降低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劣質鋼材乃至縮小基礎尺寸,減少基礎埋深,基礎施工放線不準確等。

1.2.2 地基處理方面的原因:目前地基處理手段多,這方面的問題也很多,如樁端未進到設計持力層;樁徑未滿足設計要求;強夯未達到有效的影響深度;振沖碎石樁未達到振密效果;檢測手段不合理或未能正確反映實際情況等等。

1.2.3 地下開挖引起地面建筑物的裂損:城市由于修建地鐵、地下街等地下建筑物,或者礦區開挖采礦、采煤巷道引發地面沉降,造成地面建筑物的下沉、開裂、傾斜等損害。

1.2.4 相鄰深基坑施工引起建筑物的損壞:在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中,由于深基坑的開挖、支護、降水、止水、監測等技術措施不當,造成支護結構倒塌或過大變形,基坑大量漏水、涌土失穩,基坑周邊地面塌陷,以及相鄰建筑物基礎工程的施工相互影響,都會對已建成或正在建造的相鄰建筑物造成威脅與損壞,引發嚴重的事故。

1.3 工程勘察方面的失誤

1.3.1 如若勘測點布置過少,或只借鑒相鄰建筑物的地質資料,對建筑場地沒有進行認真勘察評價,提出的地質勘察報告不能真實反映場地條件,如巖溶土洞、墓穴等沒有被發現,甚至舊的人防地下道也被忽視,使新建的建筑物發生嚴重下陷、傾斜或開裂。

1.3.2 勘察資料不準確,結論不正確、建議不合理,給結構設計人員造成誤導。

2 裂損,傾斜建筑物治理技術

2.1 制定建筑物正式糾傾扶正和加固方案時,應當充分掌握并具備以下各項條件:業主的要求和建筑物重要程度;實際傾斜和開裂情況;建筑物糾傾時是否有人居住,周圍環境條件;地基土質和新補充的勘探資料;基礎的損壞情況;原建筑物發生傾斜原因的分析結論;原建筑物檢驗鑒定結果及糾傾可行性的報告;經現場試驗驗證的糾傾技術的可行性;與糾傾工程有關各方的協議書等。

2.2 制定糾傾扶正和防復傾加固技術方案,要在有經驗的專家指導下,進行反復分析比選。承擔糾傾工程的技術主管應當充分熟悉各種糾傾方法,并對其適用條件有正確判斷。對于重要建筑物已確定的糾傾工程技術方案還應通過專家論證,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不斷改進充實完善,盡可能避免疏忽漏洞。

2.3 在制定糾傾時,應按照建筑物的結構特征和高度條件,分別依據相關規范對其糾傾后允許殘留值作出規定,以便確定糾傾工程的實施標準與計算工程量值,同時也是糾傾工程驗收的技術標準。

3 糾傾技術

根據糾傾工程設計方案應編制施工計劃,并要注意以下內容:

3.1 對整體剛度較差的建筑物,糾傾施工前先進行破損部位或建筑物整體的加固施工,防止建筑物在施工時發生倒塌。

3.2 要考慮建筑物地基在糾傾施工時可能產生的附加沉降,并估計糾傾后建筑物地基可能持續的變形(即滯后的回傾量),在糾傾施工時及施工后要加強現場觀測,并要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3.3 施工前要對相鄰建筑物及地下設施進行一次檢查或測量,要與對方協商或簽訂協議,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

3.4 對于糾傾后的復傾可能性,應根據防復傾加固設計,在糾傾施工前或施工后進行加固處理。

3.5 糾傾扶正施工前要進行現場試驗性施工。以便選定施工參數,驗證糾傾扶正的設計方案可行性,進行必要的調整與補充,使其更臻完善。

3.6 應當具體安排現場監測方式,監測點,監測內容和手段,布設回傾率的控制裝置,以便通過監測,控制回傾速率,調整施工進度與施工方法,掌握糾傾復位結束的時機,預留滯后回傾量。密切觀測建筑物裂縫變化情況,根據裂縫變化規律,調整糾傾速率或采用相應的輔助措施。

4 防復傾技術

為了防止糾傾后建筑物再度傾斜,應在糾傾施工前或施工后,進行防復傾的加固。防復傾加固有以下幾種常用的方法:

4.1 抬墻梁法:采用預的鋼筋混凝土梁或鋼梁,穿過原房屋基礎下,置于基礎兩側預先做好的鋼筋混凝土樁上或支護墩上。

4.2 錨桿靜壓樁法:利用房屋自重,在原房屋基礎兩側,鑿壓樁孔,埋入錨桿,借錨桿反力,通過千斤頂進行壓入預制樁加固地基,該法適用于有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或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的建筑物加固。尤其對地下水位較高不便于開挖加固的地基更有效。如原為磚基時,應首先對磚基礎進行外包鋼筋混凝土套加固,為壓樁創造條件

篇7

【關鍵詞】建筑結構;加固技術;結構使用要求

0.引言

建筑結構在其使用期間,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會因劣化、損傷造成使用功能下降,或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而無法繼續使用。目前,建筑行業的發展的主要方向一方面是不斷開發采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等來滿足新建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通過檢測、鑒定和加固改造技術使現有建筑符合使用要求。如果能夠科學地分析現有建筑劣化損傷的規律和程度,及時采用有效處理措施,就可以延緩結構損傷的進程,達到延長結構使用壽命的目的。

目前我國已有建筑物加固的方法很多,如增大截面法、預應力加固法、改變結構受力體系加固法、外包鋼筋加固法,分別適用于不同的情況。加固方法的具體選擇,應根據可靠性鑒定結果、結構功能降低情況及其他加固后建筑的功能要求,按加固效果可靠,施工方便、經濟合理等原則,綜合分析確定。

1.建筑結構加固原因

1.1人為因素

首先,設計人員原設計有誤,考慮不周。設計出現失誤常常是由于設計人員對結構承受的載荷和作用力估計不足,考慮載荷漏項,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實際載荷遠遠超過設計值等原因造成的。其次是施工質量差。由于施工管理混亂,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不高,施工企業未能把好質量關等原因造成的施工質量差在已有工程事故原因統計中占有較高的比例。第三是使用管理不當。主要表現為:建筑物建成交付使用后,使用部門管理不善,擅自改變建筑物的用途或使用環境管理不善,不進行定期維護,因侵蝕性物質進入結構構件造成損害等。

1.2環境因素

在長期的外部環境及使用環境條件下,建筑結構材料每時每刻都受到外部介質的侵蝕,導致材料狀況的惡化,可分為以下三類:

(1)化學作用: 例如化工車間的酸、堿氣體或液體對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的侵蝕。

(2)生物作用: 如微生物、細菌使木材逐漸腐朽等。

(3)物理作用: 如高溫、高濕、凍融循環、晝夜溫差的變化等, 會使結構產生裂縫等。自然災害如風災、地震等的破壞,重者可使建筑物毀于一旦,輕者會降低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有必要對受損建筑物進行必要的維修和加固,以提高工程結構的安全性,延長其使用壽命。

1.3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人為因素和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外,在建筑使用期內由于結構使用要求和設計標準的變化,使原有建筑滿足不了繼續使用要求,因而需要對其進行加固改造。

2.建筑結構加固原則

(1)結構體系總體效應原則。盡管加固只需針對危險構件進行,但同時要考慮加固后對整體結構體系的影響。因此,在制定加固方案時,應對建筑物總體考慮,不能簡單采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

(2)先鑒定后加固的原則。結構加固方案確定前,必須對已有結構進行檢查和可靠性鑒定分析,分析結構的受力現狀和持力水平,為加固方案的確定奠定基礎。

(3)材料的選用和取值原則。原結構的材料強度應按規定取用,如原結構材料種類和性能與原設計一致,按原設計(或規范)值取用;當原結構無材料強度資料時,可通過實測評定材料強度等級,再按現行規范取值。

(4)加固方案的優化原則。建筑結構加固方案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已有結構實際現狀和加固后結構的受力特點,對建筑結構整體進行分析,保證加固后結構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度。此外,要考慮綜合經濟指標、施工特點和技術水平,在加固方法的設計和施工組織上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對使用環境和相鄰建筑結構的影響,縮短施工周期。

(5)與抗震設防結合的原則。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為了使在地震高發地帶上的建筑物具有相應的安全儲備,在對其進行承載力和耐久性加固、處理時,應與抗震加固方案結合起來考慮。

3.常用建筑結構加固方法及其特點

3.1直接加固法

3.1.1增大截面法

增大截面法是用同種材料加大構件截面積來提高承載力,工藝簡單、適應性強, 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不僅可提高被加固構件的承載力,還可加大其截面剛度,改善使用性能。適用于梁、板、柱、墻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加固。

該方法的優點是工藝簡單,適用范圍廣。其缺點是現場濕作業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長,對建筑物的使用環境影響大。此外,還會減少建筑物凈空,使結構自重增大。

3.1.2外包鋼加固法

外包鋼加固法是在結構構件(或桿件)四角(或兩角)包以型鋼的加固方法,分為干式外包鋼和濕式外包鋼兩種形式。它可在基本不增大構件截面尺寸的情況下提高承載力,增大延性和剛度。該方法適用于混凝土柱、梁、屋架、及砌體柱和窗間墻以及煙囪等構筑物的加固。

該方法的優點是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施工周期短,受力較為可靠;缺點是用鋼材的使用量較大,加固維修費用較高。

3.1.3預應力加固法

預應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預應力鋼拉桿或型鋼撐桿,在被加固構件體外增設預應力拉桿或撐桿,通過施加預應力,提高建筑物體承載能力和剛度的方法。該方法被廣泛用于加固砼梁、 板等受彎構件以及砼柱等。預應力加固具有卸荷、 加固及改變結構受力等功能,特別適用于大跨度結構以及采用其它方法效果不佳的較高應力應變狀態下的大型結構加固。

該方法的優點是:可在幾乎不改變使用空間的條件下,改變原結構內力分布并降低原結構的應力水平,提高構件的承載力。其缺點是:施工時需要增加預應力工序和設備,對施工技術要求高,預應力桿與被加固構件的連接(錨固)處理較復雜,施工難度大。

3.1.4外部粘鋼加固法

外部粘貼加固法是用粘結劑將鋼板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等粘貼到構件需要加固的部位,以提高構件承載力和剛度的一種加固方法。這種方法在提高承載力的同時, 還可以約束核心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強度和構件的延性。這種方法常被用來加固承受靜力作用下的砼 (或型鋼)受彎及受拉構件。

但它要求環境溫度不超過 60℃,相對濕度不大于70%,無化學腐蝕的影響。此外,本方法對施工工藝要求高,需要專業的施工隊伍。該法施工簡單、周期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較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顯著影響。

3.2間接加固法

3.2.1增設構件加固法

該方法是通過在原有構件基礎上增加新的構件,改變構件剛度比等途徑,減少受荷面積,從而達到結構加固之目的。采用該方法一般不會損害原結構,且易于操作,但需增加新構件,有時會對原有的構件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3.2.2增設支點加固法

增設支點加固法是通過增設支承點來減少結構計算跨度,達到減小結構內力和提高其承載力的加固方法。按照增設支承結構的變形性能可分為剛性支點和彈性支點兩種。該法簡單可靠,但對建筑物的外觀和使用功能影響大,同時對使用空間也有影響,適用于梁、板、桁架等水平結構的構件。

3.2.3增加結構整體性加固法

增加結構整體性加固法即通過增加支撐等措施使結構構件形成整體,共同作用。因整體結構構件被破壞的概率遠遠小于單個構件,所以可以達到結構加固的目的。

3.3綜合加固法

綜合加固技術就是同時采用多種加固技術增強結構某一方面的性能,進行綜合加固設計的關鍵是利用各種加固方法的優勢,其基本思路為:

(1)充分利用單一加固法法的優點。例如,預應力加固法可以克服其它方法不能克服的應力應變滯后,減小撓度和裂縫寬度;碳纖維材料比常規材料(如鋼材)抗腐蝕能力要強得多,尤其適用于腐蝕性環境以及沿海的混凝土結構。

(2)彌補單一加固方法的缺陷。例如,增設支點加固法通過增設支點以改變結構的受力體系的加固方法,此方法可以減小結構構件的計算跨度,大幅度地提高結構構件的承載力;但采用這種方法會減小建筑結構的使用空間。因此,必須考慮輔以其它加固方法。

篇8

關鍵詞:粘鋼技術施工工藝建筑加固

中圖分類號: U215.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建筑物是有一定的壽命的,建筑物中的鋼結構或是鋼部件損壞老化,就是影響建筑物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現行的辦法中最有效的是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有效的加固,使其的耐久性增強。工程施工方一般使用的方法有鋼筋置換法、預應力加強法、外包鋼加固、加大橫截面加固法等等,但是目前最常用的辦法是粘鋼加固法,這種方法是最直接的、最簡單的方式,對建筑物的外觀影響很小,而作用卻是很明顯。此方法的使用需要注意一定的問題,比如在后粘鋼的部分,鋼板是否能夠與原來的鋼結構融為一體,是否會承當應當承擔的應力作用,都是需要注意的。粘鋼的膠質物,我們一般選用新型的乳膠水泥或是環氧樹脂,這樣不僅能夠起到粘貼的效果,還可以增加所粘貼部分的延展性。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介紹一下粘鋼工藝。

一、粘鋼技術的實用性

我國的粘鋼工藝始于民國時期,在上世紀末期開始廣泛的應用。通過大量的實驗室工作與實地的實際應用,施工單位以及科研部門對于粘鋼工藝有了一定的認識,其在應用中存在著如下幾個方面的優點:在我國,粘鋼加固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形成規模研究,通過大量試驗與工程實踐,已被廣泛地運用于工程實際中,粘鋼加固比較其它加固方法具有下述實用性:

第一,可以不必增加荷載設計,不用重新對于原來的設計進行變動,就可以增加其荷載能力;

第二,硬化的周期短,施工的周期短,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小施工對于正常使用的影響;

第三,連接劑或是膠黏劑的強度以及延展性可以很好的傳導應力,能夠使后來的粘鋼與之前的鋼結構融為一體;

第四,在粘鋼的過程中,不僅對于原來的結構進行了優化與強化,對于原來的鋼結構本身也是一種保護,增加了原結構的抗開裂性與抗震性;

第五,節約成本,由于對于建筑結構原本的結構沒有進行大幅的改造與重新設計,節約了很大一部分成本,比其他的方法經濟實用。

二、粘鋼工藝的施工標準研究

(一)施工工藝流程標準

粘鋼施工有著嚴格的工藝流程,首先要進行放線、驗線的工作,其次是應用電錘進行打入膨脹螺絲,接下來是將混凝土的預備粘結面進行打磨平整,繼而進行鋼板下料、鉆孔固定、刷酒精,最后拼裝粘貼鋼板。在工作結束之后,進行報驗。

(二)施工工藝的具體要求

1.鋼板下料處理

鋼板下料處理中,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圖紙進行施工,形態、標號以及釘孔的位置都必須嚴絲合縫,這樣才能有助于下一步的工作。

2.建筑基底處理

基底處理分為加固件的結構表面處以以及鋼板的表面(黏合面)處理,根據實際中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無論使用何種方案,施工中要注意如下的問題:

(1)如果在混凝土表面有油污等有機物的存在,要用硬毛刷與沾丙酮溶液進行處理,這樣做可以有效的清除油污,又不會對混凝土表面造成二次污染。待清理結束時,要對表面進行2-3毫米的打磨,使新的混凝土面。如果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打磨之后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以使用環氧樹脂進行找平。

(2)如果是單純的舊混凝土,可以通過打磨去掉2毫米左右的舊有層,并且用清水沖洗出的新墻體,沖洗之后用風機或是壓縮風機吹干。

(3)上述兩種方法都操作之后,都可以看見的新混凝土面,這個時候可以用鋼絲刷將表秒的雜質刷去,再用清水清洗,用風機吹干或是完全晾干。

(4)如果混凝土過于陳舊,用環氧樹脂類的膠泥進行粘貼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可以選用黏貼型更好的,但是延展性一般的普通膠泥進行粘貼,并且在黏貼的時候注意墻體的濕度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盡量減少粘結面的水分保有量。

(5)如果遇到混凝土表面有的鋼筋時,要首先將鋼筋表面的銹跡清除,并且做防腐處理,之后用高強度的防水樹脂砂漿做以修補。

(6)原建筑物本身存在空鼓的,要找到空鼓并且用混凝土砂漿填充進去,去除空鼓的現象,在進行混凝土的補強作業。

(7)如果表面是被銹蝕的鋼板,且為輕微的銹蝕,可以采用砂紙或是砂輪打磨的方式進行除銹,并且在除銹結束之后,用棉球沾丙酮溶液進行簡單的防腐處理。

(8)如果遇到大面積高度銹蝕的鋼板,可以考慮使用鹽酸浸泡除銹,如果鋼板的銹蝕程度太高,則可以考慮廢棄不用。

3.膠體的配置

粘鋼的膠劑分為主膠和固化劑兩種,在配置的時候,要求不能夠有油污進入膠體溶液,可以用手提電鉆或是人工進行攪拌,待膠體完全的融為一體,沒有分層的現象時,意味著膠體配置成功。

4.粘貼鋼板

粘鋼工程最重要的核心工程就是粘貼鋼板,膠體配置好后,用抹刀或是其他的工具涂抹在鋼板以及混凝土的表面上,抹膠的厚度要保持均勻,不能夠太厚,也不能夠太薄,一般保持在2毫米到3毫米左右的厚度。為了防止膠體的流淌,可以加一層玻璃絲布在邊緣。

5.鋼板的加壓

鋼板粘貼好之后,要用U形夾以及膨脹螺絲等去固定鋼板與混凝土,并且要進行加壓,保證更好的粘結,在國內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壓強一般為1.5帕,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可以在加壓的時候觀察,直到膠體剛好溢出鋼板邊緣為止。

6.相關的固化信息

(1)在粘貼完畢后,20攝氏度的時候,需要靜置一天的時間(以24小時計),這樣可以達到60%的固化效果。在48小時之后,完全固化,72小時之后,建筑物可以恢復正常的使用。

(2)實驗室中的數據表明,結構膠一旦混合,就會迅速的固化,當外界溫度為10攝氏度的時候,需要90分鐘可以達到固化;而如果環境溫度升至30攝氏度時,固化的時間只需要30分鐘。

(3)在使用結構膠的時候,一定要對上述的數據進行考慮,一定要在需要使用結構膠的時候在進行結構膠拌合,并且根據需用的量進行,如果拌合過多而不能夠及時的使用,就會造成結構膠的固化,繼而產生了浪費,增加了工程的施工材料成本。

7.粘鋼防腐的處理工藝

在粘鋼結束之后,按照要求,要對鋼板采取防腐工藝的處理。首先要噴涂一層防火涂層,其次要對鋼板的表面進行環氧樹脂的涂抹,再次進行抹灰掛網,最后還要定期進行檢查,看看是否出現了銹蝕的現象。

(三)其他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因素

第一,由于在施工的過程中使用了很多的膠體,使得工程出現了一些特殊性,這種特殊性表現在膠體固化的放熱過程會使其他的結構迅速的固化,故此對于固化的時間是不好掌握的。還有一點關于膠體的應用,需要注意防火。因為膠體本身屬于易燃品,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明火進行防范。

第二,在鋼板上與混凝土上涂抹的膠體,厚度為2-3毫米,涂抹的方式為從中間向兩遍逐漸減小厚度,也就是中間的厚度保持在3毫米,而四周的厚度為2毫米左右,中間呈漸變厚度。在加壓固定的時候,先從中間開始加壓,逐漸向四周擴展,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空鼓現象的產生以及加壓不到位的問題出現。

第三,鋼板的面積比較大的時候,要先從一側開始迅速的斜向下放置鋼板,這樣做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將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氣體排除,以免出現空鼓現象。

第四,在對鋼板加壓的時候,可以利用工具,比如壓條和夾具,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壓更加平均,使鋼板與混凝土的粘貼更加緊密,避免在內部的膠體分布不均,這對于日后的建筑物使用是很有幫助的。

第五,施工的過程中,要注意計算應力的承載,如果鋼板與混凝土接觸的不是很好,這樣就可能出現鋼板與混凝土承受的應力不一致的狀況,一旦出現了超荷載或是接近荷載的現象,就有可能使混凝土與鋼板在內部分離,形成空鼓。處理的辦法是將鋼板的荷載與混凝土的荷載盡量的保持一致,選用適合的鋼板,避免出現上述的情況。

第六,在特殊的情況下,比如鋼板較厚或是混凝土的透水性較好,可以適當增加膠體的涂抹厚度,但是不宜過厚,以免導致膠體固化不及時。

結語

粘鋼技術在房建加固中是十分常見的,也是最有效的加固補強方式之一。我們國家在近些年對于粘鋼技術的處理加固房建有了較大范圍的使用,但是技術上卻沒有大的進步,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寫作,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能夠使各位同仁對此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優化粘鋼加固技術,使之適用的范圍更廣、效果更優。

參考文獻

[1]梁紅星.粘鋼加固技術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1(23)

[2]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GB50367--2006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s].北京:國家質檢總局(SBTS),2006.

[3]李如斌.粘鋼加固施工的質量控制[J].建筑技術,2012,34(6).

篇9

(1)復合注漿適用加固地層范圍廣,既可適用于加固滲透性大的地層(如砂卵石層),又可適用于滲透性較差地層(如粘土、粉土和粉細砂層),還可以用來加固溶巖地層的地下溶洞和溶蝕裂隙。復合注漿法既能形成較高強度的旋噴樁固結體,又能通過滲透、劈裂和擠密的方式提高巖土層的強度。(2)復合注漿適用加固工程范圍廣,可用于對既有建筑物(如房屋、公路、橋梁)地基基礎進行加固,也可用于樁基(如大口徑鉆孔樁、挖孔樁)缺陷的加固處理。(3)復合注漿漿液擴散范圍大,不僅對高壓噴射流噴射破壞土體的極限范圍之內土體進行置換加固,而且對噴射破壞土體的極限范圍之外的土體以充填、滲透、擠密和劈裂等方式進行注漿加固,在成樁的同時對地基土有灌漿加固作用。(4)復合注漿能定向定位。能形成連續的圓柱狀的旋噴樁體,旋噴樁直徑為400mm—1200mm,其注漿固結體頂部無收縮,與原基礎混凝土或樁混凝土結合緊密。能直接承受上部荷載,并將荷載傳遞到深層土層中去,保證荷載傳遞均勻、有效;復合注漿形成旋噴樁的單樁承載力較高。(5)復合注漿形成的旋噴固結體強度較高,且固結體強度可根據設計需要通過改變漿液材料和工藝參數來進行調節。(6)復合注漿鉆孔施工口徑較小,對既有建筑物基礎和地面損害和擾動很小,可調節漿液凝固時間施工期建筑物附加沉降小。經濟可靠,且耐久性好。

2復合注漿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的施工順序

2、1注漿鉆孔施工

對既有建筑物地基進行加固時,先采用地質鉆機鉆穿既有建筑物原基礎或承臺,然后根據設計注漿深度要求,選擇采用地質鉆機或高壓旋噴鉆機鉆孔到設計深度。一般以土層或強風化巖層作為注漿持力層時可采用高壓旋噴鉆機直接鉆孔,若以中風化以上巖層作為注漿持力層時需先采用地質鉆機鉆至終孔,若地層中有卵礫石層也需采用地質鉆機鉆孔。鉆孔孔徑一般開孔為llOmm,終孔直徑為91mm,鉆孔垂直度保證<1%。對巖層或混凝土層采用金剛石鉆頭鉆進,對卵礫石地層采用合金鉆頭鉆進行,采用泥塞漿護壁或套管護壁,鉆孔后需保證鉆孔不跨孔不堵塞。

2、2建立孔口注漿裝置

注漿鉆孔施工完成以后,在注漿孔口建立注漿裝置??卓谧{裝置需既滿足靜壓洼漿要求又滿足高壓旋噴注漿管可以從其中下鉆的要求。孔口注漿裝置可采用單管接頭式或混合器式,單管接頭式用于單液注漿,混合器式用于雙液注漿??卓谧{裝置采用預埋設的方式固定在注漿孔口,采用水泥漿或水泥水玻璃漿液將孔口裝置與鉆孔之間的間隙固定密封。

2、3采用高壓旋噴注漿方式進行注漿

孔口注漿裝置埋設1—2天后,先采用高壓旋噴注漿方式進行旋噴注漿,旋噴注漿需按設計規定的工藝參數(噴射壓力、提升速度、旋轉速度、漿液水灰比)進行注漿,將注漿管分段下人孔底,每段注漿鉆桿需連接緊密并采用麻絲密封。旋噴注漿按從下而上的方式。為了減小建筑物的附加沉降,旋噴一般采用單管旋噴注漿方式,下鉆時盡量快速且盡量小壓力小流量噴水,旋噴時采用不噴水而直接噴漿一遍的方式,在底部和頂部需噴漿2遍。在對建筑物進行糾偏加固時,為加速漿液凝固,有時采用先噴一遍水泥漿液后噴射一遍水玻璃的方式,進行雙液旋噴。

2、4采用靜壓注漿方式進行注漿

高壓旋噴注漿結束后,利用孔口注漿裝置封住孔口進行靜壓注漿,通過靜壓注漿可以擴大漿液的注入范圍,防止旋噴固結體收縮從而增加旋噴體與原基礎混凝土結合緊密性。靜壓注漿開始時采用較稀的漿液和較低的注漿壓力,隨后逐漸增加漿液濃度及加大注漿壓力,直至設計注漿量和注漿壓力為止。一般靜壓注漿在漿液終凝前需進行2—3次灌注。靜壓注漿可以采用單液也可采用雙液注漿。

2、5封孔

靜壓注漿結束后,若注漿孔口冒漿,需對孔口進行封閉處理,防止漿液流出。若注漿結束后孔內漿液有流失需補灌漿液到注漿孔內漿液飽滿為止。復合注漿順序有時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有時需采用先靜壓注漿后高壓旋噴注漿的方式進行注漿。

3復合注漿的施工方法

3、1施工準備

(1)組織施工人員:復合注漿法加固地基施工時,設備班需配備施工隊長、工程技術人員、高壓泵工、電工、修理工各1人,鉆工3—6人,注漿工4人,共12—15人。(2)現場施工前準備:施工前應組建隊伍、清理施工場地、作好機械檢修和保養、布置好孔位、以及搭設工棚、備好材料等。(3)確定施工程序:①鉆孔:按設計鉆孔到一定深度,鉆孔孔徑為91(或101)mm,垂直度保證<1%。②建立孔口灌漿裝置:孔口灌漿裝置需滿足靜壓灌漿要求,又需滿足高壓旋噴注漿管可以從其中下鉆的要求。③采用高壓旋噴注漿法進行噴射注漿,注漿從下而上,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一般采用單管旋噴方式注漿。在缺陷樁基加固中,先噴高壓清水一遍到三遍后再注漿。④高壓旋噴注漿結束后,利用孔口注漿裝置封孔進行靜壓注漿,靜壓注漿可以采用單液也可采用雙液注漿,根據需要,漿液終凝前可進行多次灌注。⑤注漿結束后,若注漿孔口冒漿,需對孔進行封閉處理,防止漿液流出。(4)復合注漿施工中出現問題的處理:①注漿深度大時,易造成上粗下細的固結體。影響固結體的承載能力,因而需在深度大的地層中注漿時采用增大壓力或降低提升速度的方式補救。②當發現返漿量不足或不返漿時,可采用降低提升速度或復噴方式處理。③當冒漿量過大時,可采用提高注漿噴射壓力、縮小噴嘴直徑的方式處理。④在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處理時,為防止產生附加沉降,施工時應跳孔施工,同時應在漿液中加速凝劑或采用雙液旋噴注漿。⑤靜壓注漿時如出現冒漿,可采用多次灌注的方式進行注漿,待第一次灌注的漿液終凝堵塞冒漿通道后再進行第二次注漿。同時注意將孔口注漿裝置與孔壁密封牢靠,防止漿液從孔口冒出。

篇10

關鍵詞:路橋;加固;碳纖維;施工工藝

1引言

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極為迅速,一些早期修建的公路橋梁在承擔日益增加的交通荷載時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為保證我國交通運輸網絡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我國交通運輸部門開始將舊橋的維護加固當作一項重要的任務進行全面推廣。伴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全國通車里程數持續增加,再加上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進程不斷加快,橋梁總數也在逐年遞增,因此危舊橋的維護加工工作就變得更加艱巨。本文,將對我國路橋加固技術及其應用進行簡要說明。

2路橋加固技術介紹

2.1橋面補強層加固技術

橋面補強層加固主要是針對橋面病害而采取的一種加固技術,具體實施方法如下:首先將待加固橋面鋪裝層進行鑿出或鑿毛,然后在鑿毛處加鋪一定厚度的補強層,以增加主梁有效高度。該法可改善橋梁橫向荷載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橋梁結構整體承載能力的目的。

2.2粘貼鋼板加固技術

黏貼鋼板加固技術是通過樹脂的粘結力將鋼板和混凝土結構進行緊固的一種技術,可適用于承受靜力作用,且處于正常濕度環境中受彎或受拉構件的加固維護。該技術的優點是施工速度快,現場施工時對周邊影響較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的外觀及凈空影響甚微。其缺點是該技術的加固質量具有不確定性,膠粘工藝和操作技術都會對加固效果產生影響。

2.3加大截面加固技術

加大截面加固技術是利用增加混凝土結構物的橫截面積進行加固的一種方法,除增大橫截面積外,還可通過增加配筋達到加固的目的。使用該法時需要注意,被加固的橋梁下部結構具有足夠的的承受力,否則應當慎用此法。一般來說,常用的方法是加厚橋面板或者加大主梁的梁肋寬度。

2.4錨噴混凝土加固技術

錨噴混凝土加固技術源自于隧道施工技術,當混凝土橋梁出現因支點截面尺寸過小而影響抗剪強度的大小時,可選用錨噴混凝土加固技術對其進行加固維護。

2.5增加受力構件,改變結構體系的加固技術

當橋梁承載力不足時,或者由于其他外力作用導致橋梁破損時,可采取一定的工藝,在原有結構上增加新的受力構件,從而解決原有結構承載力不足的問題。改變結構體系的主要方法有利用梁的連續作用、梁和板組合作用、拱梁組合作用等,改變原有橋梁結構的受力體系,提高橋梁的荷載能力。

2.6增加橫向聯系加固技術

近年來,橋梁加固施工中應用增加橫向聯系技術的較多,其加固原理是增設橋梁的橫向聯系,改變橋梁上部結構荷載橫向分配情況,從而達到提高橋梁結構整體承載能力的一種加固技術。該技術可適用于T字型或工字型截面梁式橋,施工時常在相鄰主梁之間增設現澆混凝土橫梁以提高橫向抗彎強度;條件允許時,還可增設鋼橫梁。該技術的不足是會對原橋梁結構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若橋梁內部配筋分布復雜的區域不宜采用該法,以免引發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2.7復合材料加固技術

復合材料(FRP)由纖維和網型樹脂組成,常見的有E-玻璃纖維、碳纖維、勞倫纖維三種,其中碳纖維材料是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加固材料,加固時,以樹脂類膠結為基體,將碳纖維布粘貼在混凝土結構表層,固化后具有高強度、高彈性模量,能夠起到加強混凝土結構物荷載承受能力的目的。

2.8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

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是將預應力筋布置在主體結構外,一般在梁底或梁側下部增設預應力加勁鋼絲索(粗鋼筋)補強,并分別固定在梁的兩端,然后設置聯結構件將其構成一個折架體系,從而起到抵消恒載應力,保護橋梁結構的目的。

2.9粘貼碳纖維增強塑料加固技術

碳纖維具有材質輕、強度高、耐腐蝕的特點,應用范圍較廣。該法的優點是不增加橋梁結構的自重和截面尺寸,對凈空高度無影響,是哦概念股方便,對原結構的損失小,并且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多層粘貼補強,施工靈活方便;不足之處是彈性模量和強度比值較低,高溫時(>60℃)會出現軟化現象,因此無法應用于橋面加固。加固原理為:用樹脂將碳纖維粘貼在混凝土結構受拉表面,待樹脂固化后碳纖維和原結構形成新的受力整體,共同承擔荷載,降低了鋼筋應力,從而達到了加固補強的效果。

3橋梁加固技術的應用

本文以碳纖維加固技術的應用為例,對其施工中的相關事項進行分類介紹:

3.1材料介紹

根據以上介紹可知,碳纖維加固技術主要用到的材料是碳纖維材料和樹脂材料。碳纖維材料一般為片材,其拉伸強度能達到2400-3400MPa之間,比普通的碳素鋼(240MPa)拉伸強度更具優越性。碳纖維材料的彈性模量不同,按照其力學性能可分為高模量、高強度和中等模量三類,彈性模量較高的高模量碳纖維片材,其伸長率較低。碳纖維片材化學性質穩定,能耐酸堿鹽及其他化學品的腐蝕,耐寒性和耐熱性也較好。

樹脂類材料包括底層涂料、油灰、浸漬樹脂或粘結樹脂。底層涂料用于滲透過混凝土表面,促進粘結;油灰用于填充待加固部位的空隙,已形成平整表面;浸漬樹脂用于粘貼碳纖維布;粘結樹脂用于粘貼碳纖維板。

3.2施工工藝

3.2.1基底處理

首先,根據橋梁故障情況確定粘貼碳纖維的范圍,然后將砼構件表面的破損處、殘缺處以及碳化層部分進行清潔處理,直至達到結構密實部位為止;檢查鋼筋外漏部分是否銹蝕,若有銹蝕應該除銹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

其次,裂縫處理。對出現裂縫的部位應該進行修補處理,若裂縫寬度小于0.2mm,用環氧樹脂涂刷表面即可;若裂縫寬度超過0.2mm,需要用環氧樹脂灌縫。

再次,對構件進行打磨處理,將表面凸出部分進行修整,并確保段差的平順度。一般可利用磨光機將棱角部分進行磨光處理,使之成為半徑大于30mm的圓角。

最后,對打磨后的構件表面進行清洗,然后進行充分干燥。

3.2.2底層涂刷

首先,配置涂料。將主劑和固化劑按照比例稱量后放入容器中,攪拌均勻待用;然后,用滾筒刷蘸取涂料將其均勻的涂刷在構件表面;最后,待涂料固化后,用砂紙進行磨光處理。在這一步操作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配置涂料量不宜過多,應在規定時間內用完;二施工條件進行嚴格控制,當氣溫低于5℃、相對濕度大于85、砼表面含水率超過8時不宜施工。

3.2.3構件表面殘缺修補

構件表面凹陷部位、段差或起拱引起的內角要用環氧膩子修復至表面平整、順滑之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3.2.4貼碳纖維片

碳纖維在運輸、儲存、裁切和粘貼過程中都要做好各項保護措施,防止彎折受損;貼片前用鋼直尺和壁紙刀按規定進行切割,每段長度控制在6cm左右;碳纖維接頭搭接長度至少為10cm,橫向不需要搭接;按比例加入主劑和固化劑,配置樹脂,用滾筒刷將配置好的樹脂均勻的涂刷在貼片處;貼片時,將碳纖維片和樹脂之間的空氣趕盡,可用羅拉沿著纖維方向反復碾壓,使樹脂能充分的深入到碳纖維中。

3.2.5養護管理

碳纖維片粘貼完畢后,需要進行24h的自然氧化,才可達到初期固化。在初期固化階段,一定要排除外界干擾因素。

3.2.6涂裝

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可在樹脂固化后加固補強,涂刷耐火涂層和色彩。

3.3碳纖維加固技術應用評價

碳纖維加固技術就其施工工藝、施工難度、加固效果而言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對周邊環境影響較??;但由于材料多為進口材料,因此技術的經濟性較差。碳纖維加固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橋梁維修技術,在我國應用還未全面普及,需要結合工程實際不斷探索和研究,以提高我國舊橋加固維修技術。同時,我國還應加快碳纖維類材料的研發進度,縮短與國外技術的差距,降低該技術應用成本。

4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現代交通運輸速度和承載量越來越大,對交通運輸基礎配套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保證我國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需要對早起的舊橋進行加固處理。加固處理技術種類較多,其中碳纖維加固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技術,具有施工方便、影響小、加固效果好的特點,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全界.路橋施工中加固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4,(7):72-73.

[2]于清源.路橋施工中加固技術的應用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5):178-178.

[3]李青.加固技術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5):77-78.

[4]宋鐵剛,郭超.基于路橋施工的加固技術應用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4,(16):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