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設計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18:06: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加固設計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加固設計論文

篇1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的加固砌體結構的加固鋼結構加固

混凝土結構加固篇

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分為直接加固與間接加固兩類,設計時可根據實際條件和使用要求選擇適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術。

一、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加大截面加固法

在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受壓區加混凝土現澆層,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擴大截面面積,從而提高構件正截面抗彎,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剛度,起到加固補強的作用。

在適筋范圍內,混凝土彎變構件正截面承載力隨鋼筋面積和強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原構件正截面配筋率不太高的情況下,增大主筋面積可有效地提高原構件正截面抗彎承載力。在截面的受拉區加現澆混凝土圍套增加構件截面,通過新加部分和原構件共同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構件承載力,改善正常使用性能。

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適用于梁、板、柱、墻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

2、置換混凝土加固法

該法的優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響建筑物的凈空,但同樣存在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的缺點;適用于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有嚴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構件的加固。

3、有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

外包鋼加固是把型鋼或鋼板包在被加固構件的外邊,外包鋼加固鋼筋混凝土梁一般應采用濕式外包法,即采用環氧樹脂化灌漿等方法把型鋼與被加固構傭粘結成一整體,加固后的構件,由于受拉和受壓鋼截面面積大幅度提高,因此正截面承載力和截面剛度大幅度提高。

該法也稱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于600C以上高溫場所;適用于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4、粘鋼加固法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外部粘鋼加固是在構件承載力不足區段(正截面受拉區、正截面受壓區或斜截面)表面粘貼鋼板,這樣可提高被加固構件的承載力,且施工方便。

該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濕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顯著影響,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膠粘工藝與操作水平;適用于承受靜力作用且處于正常濕度環境中的受彎或受拉構件的加固。

5、粘貼纖維增強塑料加固法

外貼纖維加固是用膠結材料把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貼于被加固構件的受拉區域,使它與被加固截面共同工作,達到提高構件承載能力的目的。除具有粘貼鋼板相似的優點外,還具有耐腐濁、耐潮濕、幾乎不增加結構自重、耐用、維護費用較低等優點,但需要專門的防火處理,適用于各種受力性質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和一般構筑物。

6、繞絲法

該法的優缺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適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斜截面承載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對受壓構件施加橫向約束力的場合。

7、錨栓錨固法

該法適用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結構的改造、加固;不適用于已嚴重風化的上述結構及輕質結構。

二、間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預應力加固法

(一)預應力水平拉桿固法

預應力水平拉桿加固的混凝土受彎構件,由于預應力和新增外部荷載的共同作用,拉桿內產生軸向拉力,該力通過桿端錨固偏心地傳遞到構件上(當拉桿與梁板底面緊密貼合時,拉桿會與構件共同找曲,此時尚有一部分壓力直接傳遞給構件底面),在構件中產生偏心受壓作用,該作用克服了部分外荷載產生的彎矩,減少了外荷載效應,從而提高了構件的抗彎能力。同時,由于拉桿傳給構件的壓力作用,構件裂縫發展得以緩解、控制、斜截面抗剪承載力也隨之提高。

由于水平提桿的作用,原構件的截面應力特征由受彎變成了偏心受壓,因此,加固后構件的承載力主要取決于壓彎狀態下原構件的承載力。

(二)預應力下撐拉桿加固法

鋼筋混凝土構件采用預應力下撐式拉桿加固定后,形成一個由被加固構件和下撐式拉桿組成的復合超靜定結構體系,在外荷載和預應力共同作用下,拉桿中產生軸向力并通過與構件的結合點(下撐點和桿端錨固點)傳遞給被加固構件,抵消了部分外荷載,改變了原構件截面內力特征,從而提高了構件的承載能力

該法能降低被加固構件的應力水平,不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還能較大幅度地提高結構整體承載力,但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有一定影響;適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結構的加固以及處于高應力、高應變狀態下的混凝土構件的加固,但在無防護的情況下,不能用于溫度在600C以上環境中,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縮徐變大的結構。

2、增加支承加固法

增設支點加固法是通過減少受彎構件的計算跨度,達到減少作用在被加固構件上的載載效應,提高結構承載水平的目的。該法簡單可靠,但易損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減小使用空間;適用于具體條件許可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3、其它加固法

輔助結構加固法是采用另制的輔助構件,如型鋼、鋼桁架或鋼筋混凝土梁,部分或全部分擔被加固梁的荷載。

在支座附近加腋后,支座附近截面的有效高度提高了,因此,截面的抗彎和抗剪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與混凝土結構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術一般有:

1、托換技術

系托梁(或桁架)拆柱(或墻)、托梁接柱和托梁換柱等技術的概稱;屬于一種綜合性技術,由相關結構加固、上部結構頂升與復位以及廢棄構件拆除等技術組成;適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與傳統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時間短、費用低、對生活和生產影響小等優點,但對技術要求較高,需由熟練工人來完成,才能確保安全。

2、植筋技術

系一項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已廣泛應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筑增設剪力墻的植筋等。

3、裂縫修補技術

根據混凝土裂縫的起因、性狀和大小,采用不同封護方法進行修補,使結構因開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復的一種專門技術;適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類裂縫的處理,但對受力性裂縫,除修補外,尚應采用相應的加固措施。內部修補法。

內部修補法是用壓力泵把膠結材料壓力混凝土裂縫中,結硬后起到補縫作用,并通過其膠結性使原結構恢復整體性,該方法適用于裂縫寬度較大,對結構的整體性和安全性及耐久性等有影響,或有防水防滲等要求的裂縫的修補。

4、碳化混凝土修復技術

系指通過恢復混凝土的堿性(鈍化作用)或增加其阻抗而使碳化造成的鋼筋腐蝕得到遏制的技術。

5、混凝土表面處理技術

系指采用化學方法、機械方法、噴砂方法、真空吸塵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跡、殘渣以及其它附著物的專門技術。

6、混凝土表層密封技術

系指采用柔性密封劑充填、聚合物灌漿、涂膜等方法對混凝土進行防水、防潮和防裂處理的技術。

7、其它技術

如結構、構件移位技術、調整結構自振頻率技術等。

砌體結構篇

四、砌體結構加固方法:

砌體結構的加固分為直接加固與間接加固兩類,設計時,可根據實際條件和使用要求選擇適宜的方法。

(一)適用于砌體結構的直接加固方法一般為:

1、鋼筋混凝土外加層加固法

該法屬于復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種。其優點是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砌體加固后承載力有較大提高,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適用于柱、帶壁墻的加固;其缺點是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

2、鋼筋水泥砂漿外加層加固法

該法屬于復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種。其優點與鋼筋混凝土外加層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載力不如前者;適用于砌體墻的加固,有時也用于鋼筋混凝土外加層加固帶壁柱墻時兩側穿墻箍筋的封閉。

3、增設扶壁柱加固法

該法屬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種。其優點亦與鋼筋混凝土外加層加固法相近,但承載力提高有限,且較難滿足抗震要求,一般僅在非地震區應用。

(二)適用于砌體結構的間接加固方法一般為:

1、無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

該法屬于傳統加固方法,其優點是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和濕作業少,受力較為可靠;適用于不允許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卻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載力的砌體柱的加固;其缺點為加固費用較高,并需采用類似鋼結構的防護措施。

2、預應力撐桿加固法

該法能較大幅度地提高砌體柱的承載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適用于加固處理高應力、高應變狀態的砌體結構的加固;其缺點是不能用于溫度在600C以上的環境中。

(三)砌體結構構造性加固與修補

1、增設圈梁加固

當圈梁設置不符合現行設計規范要求,或縱橫墻交接處咬搓有明顯缺陷,或房屋的整體性較差時,應增設圈梁進行加固

2、增設梁墊加固

當大梁下磚砌體被局部壓碎或大梁下墻體出現局部豎直裂縫時,應增設梁墊進行加固。

3、砌體局部拆砌

當房屋局部破裂但在查清其破裂原因后尚未影響承重及安全時,可將破裂墻體局部拆除,并按提高砂漿強度一級用整磚填砌。

4、砌體裂縫修補

在進行裂縫修補前,應根據砌體構件的受力狀態和裂縫的特征等因素,確定造成砌體裂縫的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裂縫修補或采用相應的加固措施。

鋼結構篇

五、鋼結構加固方法:

鋼結構加固的主要方法有:減輕荷載、改變結構計算圖形、加大原結構構件截面和連接強度、阻止裂紋擴展等。當有成熟經驗時,亦可采用其它加固方法。

1、改變結構計算圖形

改變結構計算圖形的加固方法是指采用改變荷載分布狀況、傳力途徑、節點性質和邊界條件,增設附加桿件和支撐、施加預應力、考慮空間協同工作等措施對結構進行加固的方法;

改變結構計算圖形的一般加固方法:

(1)對結構可采用下列增加結構或構件的剛度的方法進行加固:

A、增加支撐形成空間結構并按空間結構驗算;

B、加設支撐增加結構剛度,或者調整結構的自振頻率等以提高結構承載力和改善結構動力特性;

C、增設支撐或輔助桿件使結構的長細比減少以提高其穩定性;

D、在排架結構中重點加強某一列柱的剛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減輕其它柱列負荷;

E、在塔架等結構中設置拉桿或適度張緊的拉索以加強結構的剛度。

(2)對受彎桿件可采用下列改變其截面內力的方法進行加固:

A、改變荷載的分布,例如將一個集中荷載轉化為多個集中荷載;

B、改變端部支承情況,例如變鉸接為剛結;

C、增加中間支座或將簡支結構端部連接成為連續結構;

D、調整連續結構的支座位置;

E、將結構變為撐桿式結構;

F、施加預應力。

(3)對桁架可采取下列改變其桿件內力的方法進行加固:

A、增設撐桿變桁架為撐桿式結構;

B、加設預應力拉桿。

2、加大構件截面的加固

采用加大截面加固鋼構件時,所選截面形式應有利于加固技術要求并考慮已有缺陷和損傷的狀況。

3、連接的加固與加固件的連接

鋼結構連接方法,即焊縫、鉚釘、普通螺栓和高強度螺栓連接方法的選擇,應根據結構需要加固的原因、目的、受力狀況、構造及施工條件,并考慮結構原有的連接方法確定。

鋼結構加固一般宜采用焊縫連接、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有依據時亦可采用焊縫和摩擦型高強度螺栓的混合連接。當采用焊縫連接時,應采用經評定認可的焊接工藝及連接材料。

4、裂紋的修復與加固

結構因荷載反復作用及材料選擇、構造、制造、施工安裝不當等產生具有擴展性或脆斷傾向性裂紋損傷時,應設法修復。在修復前,必須分析產生裂紋的原因及其影響的嚴重性,有針對性地采取改善結構實際工作或進行加固的措施,對不宜采用修復加固的構件,應予拆除更換。

參考書籍:

《結構可靠性鑒定與加固技術》曹雙寅邱洪興王恒華編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金偉良編

篇2

(1)積雪引起的壓強取0.50kN/m2,由于大風造成的壓強取0.50kN/m2;(2)恒荷載數值應以廠房實際工作情況確定;(3)屋頂積雪分布系數按照設計規范中給出的系數適當提高,以項目所在地的積雪分布荷載為基礎,該項目取2~4,承重鋼件的重要性系數取1.1;(4)計算檁條過程中,積雪荷載取值可參照本次雪災的積雪分布規律進行計算;(5)未受損的部件和各部件連接處也可能受損,加固設計中也應考慮這部分因素;(6)加固方案應保證實際工作方便,可操作,減少加固工程對正常生產運行的影響;(7)加固過程中應保證生產安全、方案合理可行;(8)根據實際情況,可將修復、加固工作分階段實施操作。

2鋼架加固

2.1加固設計方案

按照上述工程實例情況,基于目前加固設計標準和操作規范,結合事故檢測報告中提及的問題進行分析,本文設計了2種鋼架加固方案,進行篩選。方案一:通常廠房荷載計算只選取恒荷載,一般為50年最大風雪荷載量進行計算。這種方案計算所得的輕鋼廠房強度并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求,也不能達到設計標準。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方案對承重梁進行加腋處理,以緩解焊接重量,柱翼緣選擇對稱焊接,以提高承載能力。該方案所需焊接工作量大,對生產過程的影響也大。方案二:對上述工程實測數據分析可知,廠房懸掛荷載較低,鋼架所承受恒荷載為0.3kpa。按照上述數據可知,輕鋼廠房外部構件穩定性不達標,在柱翼緣處加入剛性系桿,以緩解這一問題。該加固方案工作量較少,對廠房內部設備生產運行影響也小。對廠房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分析,在廠房運行過程中不能有灰塵產生,兩種方案進行對比分析,選取方案二進行加固處理。

2.2荷載取值范圍

在計算過程中確定荷載取值范圍,選擇輕鋼結構設計可以按照相關設計規范選取合理數值。通常情況,雪壓、風壓選取50年內最大值,本工程分別選取0.5kpa和0.55kpa;恒荷載量取0.3kpa,懸掛荷載量取0.1kpa;房屋自重計算得0.2kpa。按照上述荷載取值范圍進行核算,該數值是按照單向剛接計算所得,而實際工作中是雙向剛接,應對上述數據進行處理。根據上述數據可見,輕鋼結構中主要存在超負荷工作現象,大部分鋼架外部穩定應力超過承受限值。經分析可知,保證鋼架柱穩定應力不超過1,面部長度應取5.5米進行計算。此外,鋼架梁所承受的應力也超極限運行,要保證穩定性達標,面外長度應取3米進行計算。

2.3剛架結構的加固

如圖2所示,剛架結果加固處理即在柱間設置剛性系桿,以降低軸面外部的長度,設計規范中規定,面積應小于5.5m2,該工程計算0.9m×5.85m=5.25m2,符合規范條件。

3維護結構的加固設計

3.1檁條的加固設計

在對檁條進行加固設計中,應首先確定檀條部分的荷載數值。參考本次雪災積雪分布規律進行計算。在進行加固處理時,應輕輕揭開廠房外頂板,為確保廠房能夠正常運行,廠房內部環境不受影響,應將廠房內頂板留于廠房頂部,為緩解承載應力作用,應增加檁條數量。檁條加固設計時應結合實際積雪荷載量和分布范圍,選擇最為經濟合理的檁條位置和數量進行加固設計。積雪較少的位置處檁條可以不改變布設位置,在原檁條位置加設2.5毫米厚的C狀檀條;在積雪符合較大的區域,在原檁條處加設3毫米厚的C狀檀條,加設的C狀檀條高度應與原檀條保持一致;在積雪最嚴重的區域,可利用25a熱軋槽或者H型鋼檁條焊接到原檀條位置,對受損部位進行焊接修復處理,以加強原檁條的承載能力。

3.2其他結構的加固設計

屋面支撐材料的加固應遵循設計規范中規定的設計方法進行設計,加設剛性系桿以提高屋面整體的承載能力,同時,設計者還應考慮實際加固施工的可操作性,選取最方便可行的設計方案。墻梁加固設計中,可在需要加固的墻梁部位增設一道墻。懸掛梁加固時應在連接處加設剛性系桿,以增強梁的承載力。雨篷加固,可將槽鋼焊接在橫梁上,增大衡量的抗扭強度。

4結束語

篇3

1.1水文氣象

江門市合山水電站位于廣東省開平市蜆崗鎮潭江干流上游合山河段,距開平市區25km,距恩平市恩城鎮41km,水電站總集雨面積1383.8km2,干流河長77.33km。潭江是珠三角水系的一級支流,位于東經111°56′21′′~113°03′14′′,北緯22°0′0′′~22°45′56′′,流域面積6026km2,主河道長248km,上游多高山峻嶺,植被良好,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本流域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夏季以東南季候風為主,冬季以東北季候風為主;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終年無雪,無霜期長。據統計,多年平均氣溫22℃,極端最高氣溫39.2℃,極端最低氣溫-0.7℃,多年平均相對濕度80%左右。

1.2工程地質

本區大地構造屬華南褶皺系(Ⅰ級),粵北、粵東北~粵中拗陷帶(Ⅱ級),粵中拗陷(Ⅲ級)的增城~臺山隆斷束(Ⅳ級)的西南部。區內地質構造較復雜,北西向、北東向、近東西向、近南北向斷裂及褶皺構造均發育,它們構成了本區的構造格局,并控制了第四系沉積層的分布和厚度,尤以北東向恩(平)-從(化)斷裂規模最大,距場區最近,影響最大。站址區第四系覆蓋層厚度普遍小于3m,土類型以中粗砂、礫砂、填土和殘積土為主,多屬中軟土。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閘址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調整為0.45s。

2工程施工與設計

2.1水閘除險加固工程主要項目

更換水閘和船閘工作閘門、重建水閘工作橋、新建水閘船閘啟閉室、閘室加固、重建上游鋪蓋和下游消能防沖設施、加固西閘交通橋、更換水閘船閘機電設備、新建及加固水閘護岸、改建防汛公路、新建管理房、新建自動化監控系統。

2.2導流建筑物設計

2.2.1圍堰設計

施工導流上下游橫向圍堰均采用土圍堰。閘下施工期最高水位為3.04m,根據施工期過閘流量、閘下水位,分別計算利用西閘和東閘導流時的閘上施工期水位,經計算,一期上游圍堰施工洪水位為3.38m,二期上游圍堰施工洪水位為4.05m。導流圍堰堰頂寬度均為4m,一期上游圍堰堰頂高程為4.10m,二期上游圍堰堰頂高程為4.80m,下游圍堰堰頂高程均為3.80m,邊坡1:2.5,圍堰迎水坡采用復合土工膜防滲,0.5m厚砂袋護坡,砂袋高出堰頂0.5m,做為防浪墻,堰基表面有沖刷出來的砂層時需將其挖除,然后堰身填粉質粘土。一期上游圍堰在圍堰上游堰基做截水槽并鋪設防滲土工膜一層,截水槽底寬2m,深2.50m,邊坡1:2.5。二期上游圍堰右岸42m范圍采用高噴灌漿防滲墻做堰基防滲,灌漿孔底部進入強風化粉砂巖約1m即孔底高程為-5.40~-4.40m,頂部伸入堰體內約1.5m,灌漿孔沿堰體中心線布置一排,孔距1.5m,灌漿材料為純水泥漿,灌漿采用雙管旋噴樁。

2.2.2圍堰復核計算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堰頂高程=靜水位+波浪爬高+安全超高,本工程采用土石圍堰,圍堰級別為4級,安全超高為0.5m。圍堰邊坡抗滑穩定系數不小于1.05。波浪爬高根據《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相關公式計算,圍堰抗滑穩定計算采用瑞典圓弧法。

3現場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3.1工程預算問題

工程預算中缺少圍堰土方材料費,需另行考慮土方購置問題。解決方案:由于工程施工現場附近有三個土料場,分別是13公里的金雞,7公里的蜆岡,0.5公里的合山,因此,取合山江心島原山頭作為土料場,開挖山頭取土填筑圍堰。方案實施效果:不用增加土方材料費就能提供足夠土料填筑圍堰,既節省了預算的開支,又有足量的土料進行填筑圍堰。

3.2工程交通問題

本工程對外交通方便,東、西泄洪閘均有交通橋與縣級公路連接,西閘交通橋現已成危橋,禁止重車通行,故工程對外交通重車均從東閘交通橋通過,但由于東閘交通橋限寬、限重因素,原兩交通橋無法通行工程車輛。解決方案:經過對車輛載重、橋身的限重以及圍堰設計的綜合考慮,決定將圍堰原設計頂寬4米增加到6米,用于臨時交通通道。方案實施效果:工程車輛行駛圍堰臨時交通通道,保證原兩交通橋安全。因此,在預算方面就應該相應增加。

3.3工程滲水問題

圍堰填筑完成后,滲水情況嚴重,使用9臺合共51.5kw水泵抽水也未能抽干基坑積水,致使基坑內的水下工程無法施工。解決方案:經過對圍堰填筑設計以及滲水情況的綜合分析,決定以增加上游圍堰鋼板樁的方式來解決滲水問題。方案實施效果:能較好地防止滲漏,基坑內水位能滿足水下工程施工要求。因此,在預算方面就應該相應增加。

4結束語

篇4

發展永無止境,改革也不會一勞永逸。財富“蛋糕”做大了,“怎么切分”的問題隨之而來。解決制約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涉及經濟社會各領域,要深化改革,不可避免地會觸動既有利益格局,使得進一步深化改革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這是改革步入“深水區”后風險增加、難度增大的一個新的特征。

近年來,改革繼續以不可逆轉之勢向前推進。同時由于改革尚不到位,某些地方和部門出現了“公共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苗頭,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遭遇行政權力的不當干預,致使一些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難度加大。加強改革的“頂層設計”,增強改革的科學性、系統性、協調性,著力突破改革瓶頸,既是過去攻堅克難的成功經驗,也是繼續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

加強“頂層設計”,必須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必須同基層干部群眾的實踐探索相結合。政策的生命力總是源于實踐。從安徽小崗村村民探索“大包干”到深刻變革農村經濟格局的,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農村改革、經濟體制轉軌等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釋放出巨大的經濟社會活力,關鍵在于改革領導者對群眾意愿的深度關切,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對基層探索實踐經驗的及時總結。尊重群眾首創精神,鼓勵地方大膽探索,重視基層鮮活實踐,是確保“頂層設計”符合實際的重要條件,更是推動改革不斷深化的智慧之根、活力之源。

“頂層設計”意味著決策者具有敢于擔當的歷史責任感。改革攻堅期的“頂層設計”既需要執政為民的情懷、科學合理的謀劃,也需要堅定篤行的勇氣和決心。根據中央決策部署,今年政府改革確定的重點任務分別涉及財稅金融、價格、收入分配、事業單位和政府自身等方面,并將制定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列入年內重點工作。這種直面難點矛盾、回應民眾關切的鮮明態度,扎實穩健、攻堅克難的務實作風,必將有力推動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為深化改革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篇5

【關鍵詞】房屋建筑建筑施工加固技術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常用的加固技術主要有加大截面的加固技術,柱外包(粘)型鋼加固技術,外粘碳纖維布加固技術,植筋加固技術,托換加固技術,無損開孔成洞加固技術,基礎加固技術等,粘貼鋼板加固法,是指用膠黏劑將鋼板粘貼在構件外部的一種加固方法。這種方法在建筑領域及其橋梁等工程項目中的加固、補強、修復中應用較為廣泛。如何加固受損建筑?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不同性質的建筑采用的加固修復技術不同。相比于傳統加固修復技術,新的加固技術逐步得到應用,碳纖維技術引領建筑物結構補強加固趨勢。此外,加固是提高現有房屋抗震能力的最有效途徑。

二.我國工程建設面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當前國內發展生產,提高生產力的重心,已從新建工業企業轉移到對已有企業的技術改造,以取得更大的投資效益,按一些資料統計,改建比新建可節約投資約40%,縮短工期約50%,收回投資的速度比新建廠房快3倍至4倍,同樣,對民用建筑進行改造的要求,在我國也日益迫切。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盡管興建了大量的住宅和相應的配套措施,但無房、缺房和租戶仍達20%以上。而且隨著城市房價的上漲,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新房。為緩解這一矛盾,抓好舊房的改造,向現有房屋要面積,可有效降低工程造價,顯然是一條重要出路。我國城市現有的房屋中,有20%―30%具備改造的條件。舊房改造不僅可節省投資,同時,可不再征用土地,對緩解日趨緊張的城市用地矛盾,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常用的加固技術主要分類。

1.外粘碳纖維布加固技術。

外站碳纖維布加固技術的主要原理是通過配套粘結材料將碳纖維片材粘貼與構件表面,使碳纖維片材承受拉力,并與混凝土變形來協調,共同受力,因為纖維布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腐蝕以及抗疲勞等優異的物理學性能,以及良好的粘合性和廣泛的適用性,用碳纖維布取代鋼板加固混凝土結構是近幾年來國際上興起的一門新技術。主要的適用于建筑梁、板、柱、墻等的加固以及對一些其他土木工程的加固補強。主要的施工工藝為表面處理涂刷底膠修補找平膠料配制粘貼碳纖維表面防護檢驗。

2.加大截面加固技術。

增大截面加固技術,也稱為外包混凝土加固技術,它是增大構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構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抗裂性,也可用來修補裂縫等,這種加固技術適用范圍較廣,可加固板、梁、柱、基礎和屋架等。根據構件的受力特點和加固目的的要求、構件幾何尺寸、施工方便等可設計為單側、雙側或三側的加固,四側包套的加固。

根據不同的加固目的和要求,此技術又可分為加大斷面為主的加固,和加配筋為主的加固,或者兩者兼備的加固。加大截面為主的加固,為了保證補加混凝土正常工作,亦需適當配置構造鋼筋。加配筋為主的加固,為了保證配筋的正常工作,需按鋼筋的間距和保護層等構造要求適當增大截面尺寸。加固中應將鋼筋加以焊接,作好新舊混凝土的結合。 增大截面加固技術缺點是現場濕作業工作量大,養護期較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此技術增大截面尺寸,有時影響房屋的外觀和凈空。

3.植筋加固技術。

"植筋"技術又稱鋼筋生根技術,在原有混凝土結構上鉆孔,注結構膠,把新的鋼筋旋轉插入孔洞中。此技術廣泛用于設計變更,增加梁、柱、懸挑梁、板等加固和變更工程。 主要的性能和特點為植筋加固技術具有較高的承載力,對固定的基材不產生膨脹力,較適宜邊距以及邊距小的部位,再加上植筋加固技術施工簡便、耗時較短。

4.無損開孔成洞加固技術。

無損開孔成洞技術主要是針對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上開洞時為了避免錘擊等在施工時的具有破壞性的施工方法造成結構損傷而提出的,同時對洞口周邊的加固方法,此技術已經在高層建筑樓板、剪力墻、核心筒上面開始了大量的應用。

5.微細、深層裂縫灌漿加固技術。

微細裂縫灌漿加固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對結構中出現裂縫大于0.05mm的裂縫,可以進行灌漿密實,然而灌漿后的混凝土結構完全可以恢復其整體性,當其再次受到破壞時,新產生的裂縫將不在原裂縫的斷面上。

而對于深層裂縫灌漿加固技術而言,它可以對其產生的深層裂縫進行灌漿補強處理與滲透水止漏,從而恢復其結構的整體性,而對于灌漿之后混凝土的密實度以及強度都滿足施工要求。

6.托換加固技術。

結構托換技術是指對原有影響建筑使用功能的承重結構采用改變受力體系的方法進行的功能改造,目的是獲得更大的理想使用空間。結構托換采用的方法一般為型鋼托換、鋼筋混凝土托換、桁架托換等。 地基基礎托換技術是指因城市修建的地鐵或地下隧道不可避免地從樓房底下穿過,為了避免拆除重建必須對地面上的樓房進行樁基托換。該技術主要是對地下隧道穿過需切斷的樓房樁基,先在其承臺附近采用梁式轉換層將此部份樁基承受的上部荷載傳遞到隧道外側的新建樁基礎上,由托換梁—新加樁組成的托換結構體系代替。同時為了確保被托換樓房在斷樁和隧道通過后不產生開裂、傾斜等破壞,采取了托換梁預應力張拉、千斤頂預頂、樁底注漿等技術,樁基托換可應用微型嵌巖鋼管灌注樁、砼界面連接技術等多項專利技術。

三.對現有房屋建筑加固必須要滿足的要求。

加固的方法必須要進行綜合評定分析之后再來確定,分別采用房屋的整體加固或者分段進行構件的加固,加強房屋建筑的整體性、改善構件的受力程度,提高房屋建筑的綜合能力。新增的構件和原有的構件之間應該具有可靠的連接性。在對房屋建筑進行加固時,如果加固所用的材料和原有的建筑材料是相同的,那么加固所用的材料強度不得低于原結構材料的實際強度。新增的加固墻必須要具有可靠的基礎。對可能導致傾斜、開裂或者局部倒塌的現象,應該要預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并對加固技術進行篩選尋求最佳加固技術,最大限度的延長其房屋建筑使用價值。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國內外對房屋建筑加固的不斷研究和討論,使房屋建筑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原理不斷的在改進和完善,在具體施工中,加固的方法較多,但在具體的加固施工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建筑物本身的性能和其本身的強度結構,在加固工程施工中要進行綜合的評定和篩選,對房屋建筑加固的方法、方案進行比較、優化,尋求最佳方案,更大限度的延長房屋建筑的使用壽命,進而發揮出房屋建筑的使用價值,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

參考文獻:

[1] 謝建軍 淺談房屋建筑結構加固技術[期刊論文] 《廣東建材》 -2012年8期

[2]文進軍 碳纖維加固技術在房屋建筑中的應用[期刊論文] 《現代企業文化》 -2010年8期

[3]湯炬喚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的加固技術[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1年23期

[4]朱超前 岳從軍 房屋建筑結構加固技術探析[期刊論文] 《中華民居》 -2012年5期

[5]師云科 論房屋建筑的幾種加固工程技術方法[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20期

篇6

上世紀70年代項劍鋒在浙江省寧海縣工作時,當時機械化施工水平較低,鋼材、木材和水泥的供應也相對匱乏,為了提高工廠化生產水平,節省三材,加快施工進度,他大膽創新,大力推廣適宜于縣城和農村使用的冷拔絲預應力預制構件,并創造了“冷拔絲預應力雙L形梁”新結構,在一九七八年召開的浙江省科學大會上榮獲三等獎,他負責編制的重復使用圖于1984年榮獲華東地區優秀標準設計三等獎。

1981年,項劍鋒從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第一屆研究生班畢業,獲得了碩士學位。在研究生學習期間,他刻苦鉆研,對現行規范中一些不合理的計算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部分預應力梁開裂以后截面應變和剛度的直接計算法――雙折線法》。分配到浙江省建科院工作后,他研制了“預應力帶翼圓孔板疊合板”、“預應力帶肋板疊合板”和“V級鋼配筋的雙匚形空腹組合框架梁”等新結構,這項技術獲得了“1987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他總是在探索中不斷創新,從不畏懼困難。為了克服我國加固規范中以低強鋼筋作為補強拉桿的傳統預應力加固法的一系列缺點,1988年他創造了用光面高強鋼絞線作為補強拉桿的“鋼筋砼大梁高強鋼絞線預應力加固法”。該技術于1994年在上海舉辦的“94江、浙、滬城鄉建設新產品、新技術展示會”上榮獲金獎。當無粘結鋼絞線面市以后,他又用它取代光面高強鋼絞線,并將應用范圍擴大到樓面板加固和拔柱、拆墻、斷梁、減小梁截面高度等高難度的改造加固工程中,創造了一套較完整的“無粘結鋼絞線預應力加固改造技術”。該技術于2006年1月份通過浙江省建設廳組織的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專家們一致認為該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無粘結鋼絞線體外預應力加固法”已被建設部納入我國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的修訂稿中。

1995年,項劍鋒創造了“底層圈梁輪番頂升糾傾法”,成功地糾傾了2座八層磚混樓房,論文已被收入《中國建設科技文庫》。他還創造了截樁糾傾法,成功地糾傾了三座采用樁基的七層樓房。項劍鋒還將加固工程中使用的錨桿靜壓樁技術大面積應用到新建的多層房屋工程中,以取代傳統的砼灌注樁。

多年來,項劍鋒在國內各級刊物上和國際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共發表了10多篇論文,將他的技術傳授給別人。

篇7

關鍵詞:基坑,應急加固,施工方案

 

擬建某住宅項目由2#住宅樓、3#住宅樓以及地下車庫三部分組成。其中地下車庫地下2層,筏板基礎,設計基底標高-10.0m,基坑深度9.4m;基坑支護方案為土釘墻護坡。護坡施工完工后第16天,該邊坡發現不明水源,造成土釘墻墻面潮濕,并有滲水現象,施工方通過增設導水管,對其進行導水。第二日晨發現此段邊坡頂局部出現裂縫,通過邊坡位移觀測,發現邊坡水平位移突然增至64.0mm,并有繼續增大的趨勢。論文格式。施工方馬上在坡腳進行堆土反壓加固,第三日凌晨5點,回填至地表下2.5m位置,通過持續監測表明邊坡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基坑變形沒有發展。

根據現場情況編制如下應急預案: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

1、場地條件分析

擬建場地地形較平坦。論文格式。在勘察深度范圍內按地層沉積年代、成因類型及巖性將其劃分為人工堆積層、新近沉積層、第四紀沉積層三個大層。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資料,場地天然地表下4.00~6.00m時見地下水,靜止水位1.40~2.20m,標高42.57~43.29m,為上層滯水。地下水對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在干濕交替狀態下均無腐蝕性。現場已采取了降水措施,施工過程中,現場出現局部滯水已經完全排干,根據導水管出水量判斷導致坡面變濕邊坡位移的水源為非上層滯水。論文格式。

2、周邊環境分析

基坑上口線距離建筑紅線(圍墻)3.1m;紅線外3.7m有一座二層住宅樓,基礎埋深2.0m;建筑紅線內圍墻腳下有一高壓電纜,埋深0.5m;建筑紅線內距圍墻1.0m有兩道150mm直徑天然氣管線,埋深1.2m。

3、邊坡加固方案:

施工再次開挖基坑時,擬采用鋼花管加錨桿加固措施,以增加支護結構的整體強度和對變形的約束力。

鋼花管:設三道鋼花管,采用直徑1.5寸鋼管,水平間距2.0m,鉆孔直徑Φ120,鋼管內外注M10水泥漿。

第一道鋼花管:長9.0m,布置在地表下2.3m處(2.7m以上),傾角15度;

第二道鋼花管:長9.0m,布置在地表下4.1m處,傾角15度;

第三道鋼花管:長6.0m,布置在地表下7.3m處,傾角15度;

錨桿:設兩道錨桿。

第一道錨桿,錨桿長度為18m,兩根Φ15.2鋼絞線,自由段長度5.0m,水平間距2.0m,鎖定荷載250kN。錨桿布置在地表下2.7m處,傾角15度;腰梁采用22b槽鋼;承壓板規格:200×200×16mm;錨具規格:QM15-2。

第二道錨桿,錨桿長度為15m,一根Φ15.2鋼絞線,自由段長度5.0m,水平間距2.0m,鎖定荷載150kN。錨桿布置在地表下5.6m處,傾角15度;腰梁采用20b槽鋼;承壓板規格:180×180×16mm;錨具規格:QM15-1。

4、現場風險分析

鑒于目前基坑邊坡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形(坡頂水平變形最大變形70mm),根據目前狀況,加固施工期間可能發生的風險有以下幾點:

A.基坑變形繼續發展,導致坍塌;

B.基坑東側建筑物傾斜,造成無法正常使用;

C.天然氣管線泄漏;

D.高壓電纜無法正常使用。

5、應急物資準備

現場安排挖掘機、推土機挖土運土機械應急使用;

現場備錨桿鉆機、壓力注漿機應急臨時支護使用;

現場安排面包車、小客車運送人員;

聯系附近旅館安置居民,聯系社區醫院做好居民保健工作;

臨時支護材料:φ60鋼管、錨桿、水泥;

消防器材:防止電源短路、煤氣泄漏起火;

防汛器材:防止自來水、雨水、污水等管道破壞斷裂,造成漏水,準備足夠的潛水泵、污水泵、排水管、電纜等。

6、應急預案的啟動前提

(1) 坡頂水平位移增量大于等于1.5mm/日,總位移累計大于90mm;

(2) 建筑物傾斜達到0.2%時或沉降速度達到1.0mm/d;

(3) 突降大雨、暴雨(大雪、暴雪);

(4) 意外事故造成邊坡局部塌陷、崩塌。

(5) 煤氣公司、供電局檢測數據表明,煤氣管線、高壓電纜等生活設施出現險情:

(6) 建設單位、總包、監理單位認為需要的其他緊急情況。

7、管理措施

① 加固施工引起邊坡水平變形及坡頂沉降、引起煤氣管線及高壓電纜的變形的指揮與控制。

通過變形監測,若發現坡頂水平位移增量大于等于1.5mm/日,總位移累計大于90mm;時,采取的措施如下:

A 立即停止基坑開挖,聯系煤氣公司人員檢測煤氣管線運行狀況,聯系供電公司檢測高壓電纜的運行情況;

B 根據煤氣公司檢測人員的意見,采取煤氣管線加固措施,或斷氣處理;

C 根據供電公司檢測人員的意見,采取電纜加固措施,或用備用電纜替換,保證供電安全;

D 據現場情況采取進行堆土反壓(加高、加寬)措施。

② 加固施工引起地面不均勻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的傾斜的指揮與控制。

當發現附近建筑物傾斜達到0.2%或沉降速度達到1.0mm/d時,采取的措施如下:

A 立即停止基坑開挖,加強基坑加固方案;

B 邀請有關專家或加固單位共同制訂建筑物的糾偏方案并組織實施。

C 建筑物墻體發現裂縫時,聯系物業、餐館,組織建筑物內住戶外遷。

② 突降大雨或大雪時,立即起動備用水泵抽水(突降大雪或暴雪時,立即組織清掃、外運坡頂積雪),并安排專人不間斷觀察基坑的穩定情況。

8、公共關系

項目部辦公室為項目部各信息收集和的組織機構,人員包括,辦公室屆時將起到項目部的媒體的作用,對事故的處理、控制、進展、升級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進行判斷,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內部如實的上報,向內部上報主要是向項目部內部各工區、集團公司的上報等,外部主要是向建設、監理、設計等單位的上報。

9、預案解除

充分辯識加固過程中存在的危險,當監測數據表明邊坡處于安全穩定狀態時,經甲方、監理工程師認可,由現場緊急搶險組長宣布解除緊急搶險狀態,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參考文獻】

[1]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GB50330—2002.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

篇8

關鍵詞:植筋膠,植筋,抗剪力,粘結劑強度,錨固深度

 

1、前言

近年來,混凝土新技術和新材料在橋梁工程改建和加固中普遍開始應用,植筋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加固技術,不僅具有施工方便、工作面小、工作效率高的特點,而且還具有適應性強、適用范圍廣、錨固結構的整體性能良好、價格低廉等優點。由于在橋梁鋼筋混凝土結構上植筋錨固不必進行大量的開鑿挖洞,而只需在植筋部位鉆孔后,利用化學粘合劑作為鋼筋與混凝土的粘合材料就能保證鋼筋與混凝土的良好粘接,從而減輕對原有混凝土結構構件的破壞,也減少了加固改造工程量:又因植筋膠對鋼筋的錨固作用不是靠錨筋與基材的脹壓與摩擦產生的力,而是利用其自身粘接材料的錨固力,使鋼筋錨桿與混凝土基材有效地錨固成一體,產生的粘接強度與機械咬合力來承受受拉荷載,當植筋達到標準的錨固深度后,植入的鋼筋就具有很強的抗拔力,從而保證了錨固強度。工程實踐證明,植筋技術不失為一種處理建筑及橋梁混凝土結構缺陷的好方法。將鋼筋、螺栓等牢固地埋置于混凝土基材的化學植筋技術,近幾十年來已被我國建筑業廣泛的應用于各類建筑加固、改造與維修中。在目前應用化學植筋技術的橋梁加固、改擴建工程中,存在兩種主要的植筋施工方法:按生產廠家提供的標準機具操作方法和人工操作方法。無論是施工操作程序,還是植筋粘合劑材料,這兩類施工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機具標準操作方法則是配備專用施工工具,同時粘合劑在出廠時已經做好定量包裝;人工操作方法的施工方式為現場手工稱量,均勻攪拌,手工填充。對兩種施工方法進行對比分析,機具標準操作方法費用相對要高很多,但是便于施工操作。

一、化學植筋錨固技術簡介

化學植筋錨固技術原理;化學植筋錨固技術是一項新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是對混凝士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它是在已有混凝土結構或構件上按適當的直徑和標準要求的深度鉆孔,采用專用植筋膠,利用其粘結和鎖鍵原理使設計圖紙要求的鋼筋與原混凝土粘接牢固,使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通過化學粘接劑向混凝土傳遞,從而形成受力整體。目前,已廣泛地應用于橋梁擴大加寬基礎、加層改造、新舊混凝土連接、漏放鋼筋添加、節點連接加固、增梁加梁、柱及橋欄桿安裝固定等工程處理中應用,并得到廣泛的應用于新建和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其工作原理是:在施工加固過程中,新舊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力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界面混凝土內部結合力,界面摩擦力,植筋的抗剪力。當外力作用達到一定程度,界面混凝土內部結合力被抵消,新增的混凝土與原混凝土界面理論上分離,產生相對位移,此時植筋受拉力和剪力產生彎矩作用,作用值的大小依賴于界面的粗糙度和強度。如果界面足夠粗糙,新增的混凝士與原混凝土界面粘和力足夠大,此時會產生附加的混凝土層間自內連鎖作用(包括摩擦力和內部結合力),起到部分抵消外部剪力的功效。

2.化學植筋錨固技術優點;

設計的靈活性:根據需要可以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多數位置,根據結構受力特征而設計植筋的數量及規格。可靠性優于預埋件: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在需要與其他結構連接處均預留預埋件,但預埋件位置不易確定,混凝土澆注成型后及調整使用功能后預埋件的位置難以改變且施工繁瑣,而植筋具有靈活性,其可靠度與預埋件基本相同。比一般的鉚、焊方法相比受力均勻,材料不會產生應力集中現象(如焊接時的熱應力等),化學植筋比較耐疲勞。承載力大,按標準規范計算施工的植筋完全能滿足承載力的受力要求。工藝簡單,可大大縮短工期,往往在2~3 天或更短時間內就可使用。鉆孔直徑、深度范圍廣、施工靈活,抗高溫,可近距離焊接施工。新增混凝土結構基本沒有滑移。造價較低:以應用植筋技術最多的框架柱與砌塊填充墻之間的錨拉筋(ф6㎜)為例。經過施工單位使用情況調查,一般每公斤結構植筋膠可植近100根錨拉筋,植筋所用結構膠成本還不到0.6元,由于植錨拉筋工藝簡便,一般鋼筋工都可以操作,且每個工日至少可植50~60根,每根鋼筋綜合成本也就在1~2元左右,比其他施工方法相對經濟。

3.化學植筋錨固技術影響及不利因素

植筋技術的成敗主要取決于混凝土基材質量、鋼筋質量、粘結劑強度、鋼筋植入混凝土的深度(錨長度)、施工溫度、成孔質量、孔內潔凈程度、孔內干濕程度等諸多因素。施工時應滿足《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的要求。混凝土本身強度如果很低,植入高強度鋼筋沒有實際意義。論文格式。所以根據《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程》規定,混凝土強度不宜低于C15,混凝土強度宜采用C20以上。鋼筋一般選用I級、II級鋼筋,其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即《普通碳素結構鋼技術條件》的規定。粘結劑膠體的自身抗拉強度、抗彎強度及劈裂抗拉強度和粘接性能強度必須滿足使用要求。混凝土化學植筋的破壞形式則主要取決于植筋的錨固深度,就植筋的埋置深度而言,試驗研究表明,埋深較小時,植筋發生混凝土錐形破壞,承載力較低,不但不能發揮鋼筋的作用,而且脆性破壞:埋置深度過深時,鋼筋發生斷裂破壞,鋼筋植入部分沒有發生絲毫滑移,強度未充分發揮,容易造成材料浪費:只有埋置達到適當的深度時,植筋破壞始于鋼筋屈服,有明顯的屈服破壞預兆,符合工程需要。論文格式。這個“適當的深度”就是滿足《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的要求。施工溫度及濕度。植筋的施工溫度直接影響粘結劑的固化時間。一般情況下,植筋所用粘結劑的固化時間隨溫度的升高而縮短:植筋的環境濕度也直接影響粘結劑的固化時間和粘結力學性能的發揮,故應確保環境溫度不致過高及濕度相對低些。化學植筋錨固工藝對操作者來說存在一定的危害,施工時應做好個人安全防護,現場要保持通風良好。

4.化學植筋錨固技術施工要求

工藝流程: 植筋錨固鋼筋混凝土工程設計→定位→鉆孔→清孔→注膠→除銹后在鋼筋上標記埋深刻度,→植入鋼筋→留足夠的時間固化并防止流膠→現場檢測固化效果→檢測合格→對結構表面進行鑿毛處理→清潔表面→澆筑新增結構混凝土。施中應注意的問題:①按設計要求定位布孔。②鉆孔與母體表面垂直,孔徑比鋼筋直徑 5㎜左右,注意鉆孔位置應避開結構內鋼筋,尤其是受力主筋,一般采用鋼筋探測儀定位。采用水鉆鉆孔時,應對孔壁進行打毛及干燥處理。③用刷子及清潔的壓縮空氣清干凈塵土,不能用水洗,鋼筋表面要除銹,不能存在浮銹或油污。④從孔底開始注膠,待孔內注膠達到80%以后即將鋼筋緩緩旋入孔中,以表面稍有溢出為宜,整個植筋過程應連續進行。⑤植筋膠凝固硬化前不得施加荷載。植筋錨固在潮濕的混凝土中時,干燥后再施工,硬化時間必須加倍。

二、適合于工程應用的植筋錨固項目

1.用于橋梁病害治理。根據橋梁橋面鋪裝層不同程度破壞的情況,如產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橋面鋪裝層與梁頂面粘接不良。通過對橋面鋪裝層鉆芯可以看出,橋面鋪裝層與頂梁的結合性很差,主要原因是施工中澆筑鋪裝混凝土前對梁板頂面鑿毛及清理不當,鋪裝層與梁板之間出現夾層,未能緊密結合成整體,形成分層,在機動車輛行車震動的作用下發生疲勞破壞。采用化學植筋技術,可使橋面鋪裝與梁板結合緊密,兩者共同參與受力,同時固定橋面鋪裝鋼筋網的位置。論文格式。采用化學植筋技術的固定橋面鋪裝鋼筋網的結合層運行效果良好。

2.用于加固新舊混凝土結合部強度。如橋梁擴大基礎、承臺、蓋梁和臺帽等部位。通過在擴大基礎、承臺、蓋梁和臺帽等不同部位的植筋施工體現化學植筋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新舊混凝土結合部位粘接性能強度,施工部位,新舊臺帽結合部位極少數出現裂隙。

3.用于對一些老舊廠房、住宅、辦公樓等的改造:由于一些舊有建筑結構不能適應使用需求,需要進行改造,而距使用年限還有一定的時間,使用化學植筋的方式進行建筑結構改造,如接柱、加梁、后加樓梯、電梯井、內外裝飾錨固等,這樣能節省大量的資金及時間。

4.用于橋梁加寬。傳統方法是先做好橋下安全維護工作,再鑿除防撞欄和橋面懸臂板混凝土,安裝加寬部分鋼筋并與舊橋鋼筋綁扎固定,最后支模澆注混凝土。從節約投資、減少施工難度、縮短工期等方面考慮,采用化學植筋方法施工更實用、有效。具體作法是在需加寬的構件上植入一定數量的鋼筋,再支模澆注混凝土,從而加大橋面寬度。在橋梁加寬工程上應用化學植筋方法具有不錯的效果。

三、結束語

化學植筋技術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效果可靠,其施工要點在于鉆孔深度、孔徑及垂直度一定要保證符合設計要求,且施工中植入鋼筋一定要保持潔凈,對植筋膠的選用一定要嚴格,施工前必須先做試驗,若能保證以上措施,植筋效果能達到《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的要求。總的來說植筋技術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解決既有工程結構由于使用功能變化、不可抗力(指地震、水災、火災等自然災害)、結構老化等原因而需結構加固的問題,而且,還能解決由于設計缺陷、裝潢、施工遺漏等原因造成的需要結構加固問題。同時,隨著更多需要結構加固工程和改造工程的出現和化學植筋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其可靠性被工程界和開發商的認可,為化學植筋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但是,隨著化學植筋技術的廣泛應用,應努力解決好以下問題:植筋技術應用的方法、手段、設備、儀器,通過研究和實踐形成成套的更為先進的化學植筋技術,從而使該技術進一步理論化、規范化。相信,隨著化學植筋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不斷降低,它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將越來越普遍。

結論;由各種工程的實際應用的數據分析可知,嚴格按照施工要求,不同的操作方法對粘合劑的承載力影響是有限的,各種結構用化學植筋粘合劑用于建筑物結構改造中鋼筋的種植完全是可行的,而且在承載力上區別不大;不同的操作方法決定了粘合劑的可操作性、固化時間、環保安全性、價格等等,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得知如果在施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化學植筋技術粘合劑具有更大的市場,而且這種優勢會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漲、工程質量的要求、環保的要求的不斷提高而不斷擴大,最終混凝土化學植筋技術將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04

[2]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

[3]市政橋梁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CJJ2-90

[4]城市橋梁養護技術規范 CJJ99-2003

篇9

關建詞: 概念風管工程安裝方案 總結

中圖分類號:U260.4+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 暖通空調安裝概述 

1.1 現在,暖通空調是人們所使用空調中最常用的一種,暖通空調以其獨特的優勢而獨占市場。其將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三大功能結合在一起,并以能創造一種比一般的空調更舒適的室內環境而著稱響著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進度。通常所說的暖通空調設計主要包括制冷供暖系統設計、新風系統設計、排風系統設計等,其所涵蓋的范圍不僅僅是供暖這一個小范圍,所以暖通空調安裝工程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要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保證安裝質量。同時施工準備工作對于一個項目的順利施工以及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應注意抓好。以下是關于通風空調施工工程方面的一些大概流程:

熟悉審查圖紙施工機具和人員準備配合土建預留預埋風管及支吊架制作、放線、吊桿(支架)安裝風管與部件制作風管與部件安裝風管漏風量測試空調設備安裝安裝粗、中效過濾器風口安裝空調設備試運轉空調系統調試

通過以上的程序進行通風風管以下的實操:

2.分項工程施工方法

風管路安裝施工,采用工廠和現場相結合方式進行,即所有風管道和吊筋、風口及閥門等組件均在場外加工,經質檢合格后運往工地現場安裝,并按照下列方法進行施工:測量放線:由專業技術人員確定管道的位置,并在兩端定位中拉線以確保管道安裝平直。以下是風管安裝:

3.1首先進行風管檢測

風管系統安裝完畢后,應按系統類別進行嚴性檢驗,風管的強度應能滿足在1.5位工作壓力下接縫處無開裂。矩形風管的允許漏風量應符合規范要求。低系統風管不得有死彎及癟陷。

4.風管的安裝

1.4.1風管加工的劃線方法可用直角線法。展開方法采用平行線法。根據大樣圖風管不同的幾何形狀和規格,分別劃線展開,并進行剪切。下料后在軋口之前,板材必須倒角。

1.4.2風管外觀質量應達到折角平直,圓弧均勻,兩端平行,無翹角,表面凹凸不大于5mm,風管與法蘭連接牢固,翻邊平整,寬度不小于6mm,緊貼法蘭。風管法蘭孔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焊接應牢固,焊縫處不設置螺孔,螺孔具備互換性,矩形風管邊長大于630mm時應在彎頭處增加導流片,使氣流能夠順利通過降低風阻。

1.4.3做好審好圖紙,按設計圖紙提前放好安裝線,支、吊架的標高必須正確。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蘭上。

1.3.管與部件和設備的連接主要用軟管連接,風管安裝視施工現場而定。可整體吊裝也可以分節吊裝;一般安裝順利是先干管后支管,豎風管的安裝通常由下而上進行。

1.4.5在風管穿過防炎墻體或樓板時,應設預埋管或護套管。其鋼板厚度不應小于1.6mm,風管與防護套管之間,應用不燃且對人體無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風管安裝工藝流程:風管(確定標高制作吊架設置吊點安裝吊架安裝就位找正找平)(同步進行風管排列和風管連接)檢驗。

5.風管連接方式

1.5.1當矩形大邊≤800mm時,風管之間的聯結可用“C”形插條聯結或藍法連接:對矩形風管大邊長>800mm以及風管與設備、以及風閥、消聲器、防風閥等通風配件的聯接采用法聯接。

1.5.2風管及風管與設備、風閥、消聲器、防風閥等通風配件之間采用法藍聯接時,其法藍墊片厚度為3~5mm法藍墊片的材料采用8501材料,墊片安裝時不應凸入管內,也不宜突出法蘭外,連接法蘭的螺栓兩側應加鍍鋅墊圈。連接法蘭的螺栓應均勻擰緊,其螺母應在同一側。

1.5.2風管采用“C”型插條連接時接口處應嚴密、牢固,矩形風管必需有定位及封密措施,風管連接兩平面因平直,不得錯位與扭曲。以下是風管安裝示例圖:

6.風管安裝

1.6.1風管加固

.風管大邊尺寸在630~1600mm時,直按在生產線壓筋加固,排列應規則,間隔應均勻,板面不應有顯的變開

.當風管大邊尺寸在1600mm以上時,可采用角鋼、扁鋼、鋼管、Z形糟、加固筋、通絲螺醇桿等進行管內外加固。如圖所示

角鋼或加固,其高度應就于或等于風管法蘭高度,排列應整齊,間隔應均勻對稱,且不大于220mm,與風管的鉚接應牢固。

管內骨通絲螺桿支撐加固,其專用墊對外保溫風管置于風管內壁,對不保溫風管或內保溫風管,則放在風管外避,通絲螺桿宜設置在風管中心處,風管斷面較大時,應在靠近法蘭的兩側各加一根通絲螺桿支撐加固。

由于風管生產線與施工場地不可能在一處,應在車間先按繪制草圖加工成半成品,并按系統編號,在工地上按照編號進行風管的組裝。

分支管與主管連接采用聯合咬口或反邊用接釘與主管鉚接,并在連接出用玻璃膠迷封以防漏風。風管法蘭與法蘭間的連接采用特制的TFD法蘭角,用榔頭輕擊將之敲入法蘭中在用螺栓連接。

4.風管安裝要求

名裝風管水平安裝,水平度的偏差≤3/1000,總偏不應大于20mm,。以下是舉例說明:

制作:查國標通風部件標準重量表尺寸為D320的圓形蝶閥的單體重量為5.78kg/個。總重為:5.78kg/個×6個=34.68(kg)。 安裝:直徑320mm圓形蝶閥6個。 矩形空氣分布器制作安裝600×300,6個

制作:查國標通風部件標準重量表尺寸為600×300矩形空氣分布器的單體重量為12.42kg/個。總重為:12.42kg/個×6個=74.52kg。 安裝:周長為:2×(600+300)=1800(mm)矩形空氣分布器,6個。 矩形空氣分布器支架制作安裝 。

5.總結

綜上合上面所述關于風管工程安裝技術施工技術上,相信大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針對暖通空調系統在建筑節能中占據重要的位置,起著重要的作用,節能技術的研究開發和運用是暖通空調系統、建筑系統節能的基礎,政府職能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則是實現大幅度節能、產生顯著的環境和社會效益、推動經濟發展的保證。相信以后的將來,暖通工程方面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劉秋紅 《 談現代暖通空調設備安裝的施工問題與解決方案》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篇10

【關鍵詞】市政道路;軟體地基;加固技術

1.軟土地基簡介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政道路的施工進行的如火如荼,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國的幅員遼闊,地質條件也較為復雜,尤其在內地的湖河沉積地區以及沿海地區軟土地基的分布情況十分廣泛,在市政道路的施工過程中也常常會遇到軟土地基的問題,這種地基的含水比大、承載力差、壓縮比高,空隙比約為1.0,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變大,難以滿足現階段市政道路施工的要求。為了保證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必須采用相關的方式加強軟土地基的穩定性,防止沉降問題的發生。目前,我國國內在處理市政道路軟地基的加固方面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就針對軟土地基的加固技術進行進一步的介紹。

2.市政道路軟土地基的處理原則

對于市政道路軟土地基的處理,首先要遵循經濟性的原則,即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要優先使用天然的材料進行加固,如工業廢料、建筑垃圾等符合加固標準的材料進行加固,但是在材料的選擇中要避免選擇具有腐蝕性或者有機含量較高的垃圾,防止地基的加固難以達到規定的標準;其次,要遵循目的性的原則,即軟土地基的處理必須要達到減小下滲、改善抗剪性、動力性的目的,防止地基出現變形以及液化的情況,將地基的壓縮性控制在標準范圍內,保證市政道路的后續使用質量。

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軟土地基加固技術

3.1 換填法

換填法是軟土地基常用的加固方式,即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將固定深度和范圍內的軟土地基挖出,進行換填,換填的材料需要選擇穩定性高、強度好的材料,如石灰、砂石等等,在選擇的過程中要遵循三個標準:

3.1.1 因地制宜的原則

在選擇換填材料時,要根據施工場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材料,以保證材料可以滿足當地道路建設的需求,并做好材料中石頭含量、粒徑以及配級的檢驗,確定好材料之后,就可以將淤泥軟土使用挖掘機挖除,用天然的材料進行置換,一般,開挖深度宜控制在2m以內,使用分層填筑、壓實和檢測進行施工,以便提高地基的承載力。

3.1.2 逐層加固的原則

在進行換填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壓實的質量,必須對置換材料進行逐層壓實,在換填的前期,需要對換填的面積和深度進行計算,再進行下階段的換填和加固的工作,在第一層換填完成后,用機械碾壓法將其反復壓實,再進行逐層換填。

3.2 排水固結法

3.2.1 袋裝沙井固結法

排水固結法包括袋裝沙井固結法以及砂墊層處理法,袋裝沙井固結法就是將符合標準要求的砂裝入具有透水性的編織袋中,再利用輔助設備將沙袋侵入軟土地基之中,這種固結的方法比較適宜用在厚度大于5m的軟土層中、且地基承載力小于路堤建筑自重的情況中,具備施工效率高、施工費用低、用料少的特點,也是軟土地基加固的常用方法之一。

3.2.2 砂墊層處理法

砂墊層處理法就是在軟土地基的表面鋪設好砂層進行排水的方式,令軟土地基中的水分在上層荷載的影響下排水,從而達到地基加固的目的,使用這種加固方法時要注意,要保證排水固結的速度與路基填筑速度保持一致性,保證在填筑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實現排水,同時,避免上層荷載過大導致路基遭到破壞。

3.3 機械碾壓加固法

機械碾壓加固法是利用土壤中水分的特征來進行加固的一種方式,由于土壤中的水分是與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存在,但是不管何種形式的水分在外力的作用下,也會被排擠出來,使用機械碾壓就可以有效的排除地基中多余的水分,起到地基加固的作用。在進行加固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驗數據來決定碾壓的工藝,確定好碾壓的力度、次數以及范圍,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要先使用小噸位碾壓機進行碾壓,進而使用大噸位碾壓機進行碾壓,碾壓完成后再使用光輪碾壓機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要遵循邊線大到中的碾壓原則,以1/3重疊的方式進行遞進式碾壓。

3.4 化學加固法

化學加固法就是利用化學材料對軟土地基進行固結的處理方法,目前常見的化學加固法包括深層水泥加固法、石灰攪拌樁法以及灌漿法三種。

3.4.1 深層水泥加固法

使用深層水泥加固法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需要的地基強度,使用該種方式加固后的地基具有變形小、無公害的優點,在北歐、日本、芬蘭等國家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國國內雖然應用時間較短,但是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4.2 石灰攪拌樁法

石灰攪拌樁加固法是依靠石灰和土之間的物理反應形成所需的強度,應用在不同的地基中會產生不同的加固效果,加固的深度可以達到20m。在加固的過程中要通過機械攪拌的方式,在機械鉆進時向地基內噴射壓縮空氣,在鉆進要適度的標高后,要將鉆頭進行反向旋轉,將生石灰輸送至地基內,讓土體和石灰進行充分的攪拌,形成具有水穩性、整體性以及一定強度的石灰樁。由于石灰樁具有膨脹擠密的作用,因此,在設計石灰樁是要遵循密布樁和小樁徑的原則,樁間距和加固的深度應該按照沉降驗算和穩定驗算來確定,在驗算完成后再進行施工。

3.4.3 灌漿法

灌漿法就是利用液壓、氣壓以及電化學的原理,將一些可以固化的漿液注入到軟土地基中,以便改善地基物理力學性質。在灌漿工程中,使用最廣泛的漿材就是水泥,水泥的力學強度好、無毒、使用壽命長、材料價格低,但是在沉淀析水的影響下具有穩定性差的弱點,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可以在水泥漿中加入砂、粘土以及粉煤灰等材料,或者摻入附加劑來改善漿液的性質。

4 結語

軟土地基的加固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關鍵性因素,關系著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以及使用壽命,目前,對軟土地基的加固技術較多,需要根據施工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周圍環境進行綜合判斷和選擇,保證軟土地基加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紅梅.淺談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基加固技術[期刊論文],科學之友,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