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語言交際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08:54: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非語言交際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非語言交際與文化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除了要懂得語音、語法、詞匯等基礎語言知識外,還必須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蘊含了許多文化因素的非語言交際手段。從而就體態語、副語言、客體語、環境語等幾方面的文化差異及其引起的交際障礙來闡述文化在非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意義。
一、非語言交際的定義與種類
人類交際是語言交際與非語言交際的結合,非語言交際是整個交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學者對于非語言交際的研究始于上個世紀。Samovar認為,在面對面的交際中,信息的社交內容只有35%左右是語言行為,其他都是通過非語言行為傳遞的。有關非語言交際的定義有很多。根據Samovar的觀點,非語言交際指的是“在一定交際環境中語言因素以外的,對輸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價值的那些因素。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為生成,也可由環境造就”。非語言交際涉及文化、民俗、社會學、人類學等許多領域,運用范圍廣泛,其語義也很復雜。非語言行為只能在一定的語境中才能表達明確含義,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語言行為的含義常常是難以奏效的。
關于非語言交際的涵蓋范圍,其分類方法有很多。胡文仲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出發,將非語言行為大致分為四大類:體態語、副語言、客體語和環境語。體態語包括基本姿勢、基本禮節動作以及人體部分動作所提供的交際信息;副語言包括沉默、話輪轉接和各種非語義聲音;客體語包括皮膚的修飾、身體氣味的掩飾、衣著和化妝等所提供的交際信息;而環境語則包括空間信息、時間信息等。前兩類可稱為非語言行為,而后兩類則指非語言手段。
二、非語言交際與文化
文化與非語言交際是密不可分的。許多非語言行為都是文化習得的結果,人們的非語言交際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環境所決定。文化和絕大多數非語言交際行為都是代代相傳和后天習得的,都是長期歷史和文化積淀而形成的某一社會共同的習慣。在非語言交際中,有關文化的表達方式異常豐富,以至于文化學習的障礙主要來自于非語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語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認為,沒有一種表現行為是適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為都是文化的產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遺傳或天生的。因此,通過非語言方式表達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認為,通過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語言表現的基本模式,我們可以探尋人們的舉止態度;通過非語言行為模式可以了解一種文化的價值體系;通過對非語言行為的研究可以排除狹隘的文化優越感。非語言行為的差異比語言行為差異所引起的文化沖突更為嚴重,因為非語言行為一般是情感或情緒的表露。由此可見,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和錯誤破譯信息是顯而易見的。
1.體態語中的文化差異
體態語指的是傳遞交際信息的表情與動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體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動作。它包括身體語言、手勢語、態勢語和體語等。體態語和有聲語言一樣,它也是文化的載體。在體觸行為方面,中西文化差異體現得尤為突出。不少美國學者將英美文化列為非體觸文化。在西方國家,人們對近體交際的親密距離非常敏感,人們不才慣相互擁擠,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在捍衛屬于自己的領地。尤其是同性之間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為都被視為禁忌。而在東方的傳統文化中,近距離體觸并不屬于異常現象,人們甚至認為這是一種親密、溫暖的表現,如父母與子女之間,同性朋友之間的體觸都被認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語言交際行為。 2.副語言中的文化差異
副語言又稱伴隨語言,它一般指伴隨話語而發出的無固定語義的聲音。副語言中同樣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最顯著的方面之一是對沉默的不同態度。Hall曾把“沉默”作為他劃分“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一條重要標準。在他看來,東亞文化如中國、日本、朝鮮等屬于高語境文化。在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過手勢、對空間的利用甚至沉默來傳遞的,因此對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語言行為以外的語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語國家的人對中國人經常采取的沉默態度很不習慣。西方有的學者將東方人的“沉默”視為在人際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認為東方人的沉默態度是對交際對方的蔑視或侮辱。而中國人卻很重視交談中沉默的作用,認為停頓和沉默具有豐富的含義。恰到如處的停頓能產生驚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魅力。
3.客體語中的文化差異
客體語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妝品、修飾物、服裝、衣飾、家具等。這些物品具備雙重功能:實用性與交際性。以交際角度來看,這些用品都可以傳遞非語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個人特征。東西方文化對嗅覺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樣。中國人適應人身體的自然氣味,中國人很少習慣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國家,人們對這種人體的自然氣味是很難接受的。因而無論男女都注重對身體氣味的掩飾,都習慣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需要注意正確對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體氣味,即身體氣味的文化差異,不能從本民族的喜好出發去厭惡、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習慣。
4.環境語中的文化差異
環境語也是非語言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從非語言交際的角度來看,環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環境。環境語包括時間、空間、顏色、信號等。這些環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際信息,所以環境語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無聲的語言》中對不同文化對于空間、領地、近體距離等的不同認識作了詳盡研究。他認為,人的空間觀念是后天習得的,因此人們的領地要求和空間關系在每種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規則與程序。文化不同,人們對空間的需求和與空間有關的交際規則也不同。在中國,人們比較能夠容忍擁擠;而在英美國家,一旦公共場合出現擁擠,人們會馬上盡量回避,因為他無法適應過近的近體距離與體觸。西方人的領地觀念明顯強于東方人,如果他們認為自己無形的領域被侵犯,就會馬上采取各種反應進行維護。領地觀念最突出的心理反應是對待隱私的不同態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視保護自己的隱私,這也是他們與中國人交往時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沖突之一。東西方文化對待時間的觀念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講,西方人具有更強的時間觀念性,他們非常注重守時,并十分珍惜時間。
篇2
關鍵詞:非語言交際 跨文化商務溝通 情感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具備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合作日益頻繁;跨國企業由于其國際擴張與合并,企業內部員工背景也趨于國際化。在這種大環境之下,企業之間與企業內部的文化融合與文化沖突也成為商務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文化的融合與沖突解決的根本是通過有效而正確的跨文化交際。交際分為語言交際與非語言交際。語言交際早已為人們所熟悉,但非語言交際作為溝通中的必要一環卻常常由于其內隱性而被人們所忽略。然而,非語言交際在商務溝通中有著實際語言無法替代的作用,它是人們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同時還可以加強和補充語言表達,使溝通更為流暢。西方學者的研究表明,在人們的交際行為中,語言交際所傳達的信息僅占35%,而65%的信息是通過非語言交際來傳遞的。不論這一研究結果的可信程度如何,但非語言交際的重要程度卻是毋需置疑的。
非語言交際的界定
從廣義上來說,一切不使用語言進行的交際活動都可以統稱為非語言交際,它包括表情語言、手勢語言、體態語言、空間語言、形象語言和首語等。據統計,一個人的面部就能表達25萬多個表情,用手可以做出1000種不同的姿勢。可見表情語言與手勢語言的強大交際能力。體態語言是通過人的姿勢來傳遞某種信息的非語言符號。空間語言是指講話人之間的距離、人們之間的身體接觸等。形象語言是指人們的服裝打扮可能會傳遞出的信息,它既與先天素質有關,也受文化修養影響。首語是人們通過點頭、搖頭等方式發出的信息符號。以上所涉及的各種非語言交際方式是跨文化商務溝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溝通雙方的儀態和舉止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大大超過他們談吐所提供的信息量。
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語言交際方式的差異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類互相傳遞信息中最重要且變化最多的一種交際方式。大多數面部表情由于人們的生理特性的制約而呈現相同的意義。但是,面部表情也是會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約的。西方人認為缺乏目光交流就是缺乏誠意或者是逃避,而中國人卻會為了表示禮貌、尊敬或服從而避免直接的目光交流。如果在中英商務交往中,中國人的禮貌就容易被誤解為沒有誠意,而西方人頻繁的目光接觸卻會被中國人扣上沒有禮貌的罪名。這種商務談判終會由于不必要的誤會而失敗。一般來說,西方人的外露型性格給他們帶來了豐富而夸張的面部表情,而東方人的內斂型性格則常常提醒他們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隱藏真實情感。因此,這是東方人在與西方人進行商務溝通時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
(二)手勢語
手是表達情感和愿望最有效的肢體部位。打手勢時,動作稍有不同,就會與原來的意圖有所區別,對某種手勢理解錯了,也會引起意外的反應。就商務溝通中最為常見的握手而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它的方式與含義也不盡相同。如美國男人之間的握手一般十分有力,而中國人握手往往是輕握一下,因為緊緊握手可能表示一種挑釁。在法國,在客人進來與離別之時都應與主人握手,但在德國只是在進門之時與主人握手即可。由此看來,握手的文化是如此豐富,在跨文化商務溝通中應該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以免文化沖撞與誤會。
(三)體態語言
姿態動作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姿勢和坐立習慣也能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態。例如在動作幅度方面,南歐、中東、拉丁美洲地區人們講話時動作幅度較大;而北歐、英美、中國、日本等國家就屬于動作較小、幅度較小的一類。這些體態語的不同可能是源于東西方人士由于價值觀念上的差異。西方人崇尚自由、平等,認為個體具有至高無上的內在價值和尊嚴。因此人與人之間是平等而非等級的關系。但是,東方人士受到幾千年封建制度的影響,形成了重群體輕個體,等級分明的社會觀念。在商務交往中,不僅要看到不同的體態語表現,同時也應關注造成這些不同的深層原因進而指導正確、適度的商務交往。
(四)空間語言
不同的文化群體對于空間的使用具有不同的看法,這包括個人的領域、體距、位置的意義等。有學者研究顯示西方人奉行的是一種獨立的、外向的、有冒險意識的精神,長期形成一種“離散型”行為模式;而中國人群體觀念強,往往把自己看成是群體的一部分,奉行一種“聚合型”行為模式。在不同的行為模式的指導之下,人們對空間的要求也有所區別。例如,西方人在交談時不喜歡離得太近,會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中國人這種概念就比較淡薄。如果在商務交談中,中國人以主動靠近而表示親切,而英國人卻為這種靠近而感到不適進而本能的后退,但中國人可能會把這種后退解讀為有意疏離。
(五)形象語言與首語
自古以來服飾都是人類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服飾作為文化標志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在現代社會中,衣著也象征著身份和地位。在西方國家,政府工作人員、律師和大公司員工衣著一般比較正式;在中國,這種工作對服裝的要求相對較少,特別是政府工作人員衣著比較隨意。但如果是在跨國商務會談中,中西方的服裝應該協同,為表示尊重而著裝正式。在形象語言之外,首語也值得關注。雖然在大部分文化中點頭都表示同意或打招呼;搖頭表示“不”或不贊同,但這種情況也有例外。在北美,上下點頭表示“我同意”,但在日本,上下點頭只是表示我正在聽呢。
在跨文化商務溝通中,對第二語言形式(如英語)的理解只是成功商務溝通的第一步,而緊接而來的則是對不同文化中非語言形式的了解以及運用恰當的方式進行非語言交際的能力。
體態語對跨文化商務溝通的影響
在商務溝通過程中,交際雙方豐富的非語言行為可以促進他們之間的感情交流,加大溝通信息量。優秀的商務溝通者除了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外,他們一般都很重視非語言交際在實際溝通中的作用。對這些細節的注意往往成為他們溝通中無往而不勝的法寶。
正確、恰當的體態語溝通能夠促進跨文化交際雙方的情感交流,成為一種感性的潛移默化的強大力量。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的表情、眼神、身姿、手勢無不影響著他們各自的心境和態度,進而對雙方的情緒產生極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積極的非語言符號會使對方產生一種輕松愉快的情感,為有效溝通創造理想的環境。一次適度的握手,一個恰當的微笑都會促進溝通的和諧。和諧的溝通氛圍更加有利于信息的傳遞。同時,恰當地把握非語言符號,必然會贏得交際雙方的信任和喜愛,使他們能最大程度的發揮思維潛力,進而形成活躍的溝通氛圍,這對整個溝通的成功無疑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體態語可以傳達更為豐富的信息,加大交際信息密度。正確接受這些信息可以使商務溝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多種形式的信息同時作用于人腦,可以刺激人腦兩個半球同時活動,使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得到和諧的統一。這樣產生的溝通和交流往往效率更高而且信息更多。而且,非語言符號與有聲符號相比,更加直觀,能生動、準確的表現人的內心活動。有時還能夠避開委婉甚至虛假的語言信息而看到事物的本質。由于非語言符號更大程度上是一種人體本能。所以,在人們言行不一致的時候,非語言信號較之于語言符號更容易反映人們的真實想法。同時,非語言交際,如眼神、身體姿態等可以表現微妙模糊的思想變化,有利于傳遞深層復雜的整體及內涵意義。從上述這些方面來看,非語言交際完全可以加大交際的信息量,使我們的商務溝通更加順暢。
綜上,人類的交際與文化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際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一方面,各國的不同文化逐漸融合,但在另一方面,非語言交際現象畢竟是體現各國不同文化和習俗的窗口,幾千年的文化沉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因此,對于不同國家的非語言交際方式的差異應該采取包容和學習的態度,通過了解和理解這些差異調整交際方式以便達到更好的交流效果,促使跨文化商務交流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程同春.非語言交際與身勢語[J].外語學刊,2005(2)
2.王軍.中西體態語差異的文化透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5)
3.石定樂,彭春萍.商務跨文化交際[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論文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運用能力
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普遍比較弱,部分學生相當于從零開始學習英語。還有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根本不愿學習。身為中職英語教師的我們面臨著許多教學難題。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入學成績參差不齊,不少中職學生對英語的厭學思想嚴重,老師在課堂上維持紀律就要占用不少課堂時間。由于這些因素的制約,中職英語教學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是否合格,忽視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重視向學生灌輸英語基礎知識,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教育的本質是幫助人獲得生存能力的社會獲得。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是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學英語教學論文,中職英語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和模式,不斷探索出能加強中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重語言知識輕語言應用
由于教學設備的不足和教學課時的限制,中職英語教學課堂仍然沿用以“詞匯”、“課文”、“語法練習題”為教學重點內容的教師主講模式。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側重語言知識的傳輸,學生大多只是被動接受,練習語言技能的機會很少,語言交際活動缺乏。沒有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學生在沉悶壓抑的課堂環境中學習,感到枯燥乏味沒有興趣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學生要么講話開小差,要么在課堂上消極麻木,無精打采,或是昏昏欲睡。即使是那些掌握了一定英語知識的學生,就算是能輕松應付學期考試或者畢業考試,他們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也普遍不高,遠遠達不到中職英語的培養目標。
(二)重知識傳授輕情感投入
多數中職教師把精力放在了對教材和教法研究上,作業和練習的批改中,而很少去研究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情感因素。在教學中,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有接觸外,課外與學生接觸中學英語教學論文,交流和溝通很是不夠。有的甚至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需求,因而無法進行因人施教。對厭學和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教師若不及時和他們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因勢利導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將會大大影響中職英語教學的效果。
(三)重教學輕科研
目前很多中職教師在對科學研究的認識上存在一些偏差,沒有充分認識到科研對提高學校發展和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性。他們認為科研是學術性研究性大學的專利,僅僅把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作為完成了教師的本質工作。再加上大部分中職教師教學任務重,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搞科研。同時中職教師培訓進修的學習機會較少,也嚴重影響了教師的科研水平。近年來,部分中職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欲望雖有所增強,但由于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科研知識培訓,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部分教師只是在單干科研,集體合作搞科研的較少,大大影響了整個中職英語教學的科研水平。
二、跨文化交際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各類交際活動中涉及文化的種種問題。波特和莫瓦把影響交際的因素分為三個方面:(1)觀察事物的過程,其中包括信念、價值觀、態度、世界觀及社會組織;(2)語言過程,其中包括語言與思維模式;(3)非語言過程,其中包括非語言行為、時間觀念和空間的使用。外語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交際的人才,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中職英語教學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基本能力包括:
1、語言和非語言行為能力
2、文化能力
3、相互交往的能力
4、認知能力
三、以跨文化交際理論為指導,加強中職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
(一)轉變思想中學英語教學論文,更新英語教育和學習觀念
首先,應從師生的意識形態上消除語言僅僅是一種交流工具的陳舊觀念。語言與文化是相輔相成的,語言絕不是獨立于文化之外的單純的符號系統。戚雨村先生認為語言是一種文化,而且是最初始的文化,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重要作用。人們在語言中儲存了前人的全部勞動和生活經驗,詞語則記下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態度,記敘了民族和社會歷史發展進程,后人通過語言學習才能掌握前人積累下來的整個文化。反之,語言包括語言的使用方式均不能超越文化而獨立存在,不能脫離一個民族流傳下來,文化是決定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風俗習慣的信念體系。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學習英語就必須學習其文化背景知識。中職英語教師不僅自己要轉變這一英語教學理念,更應讓學生充分理解學習掌握英語文化的重要性。
(二)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單純的知識傳輸性教學會使課堂沉悶乏味,學生往往失去聽課的興致而攪亂課堂教學紀律,造成課堂教學缺乏實效。因此,教師在講授英語語言知識點時,應結合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傳輸和講解,讓所講的語言知識點在豐富趣味的文化內涵中娓娓道來中學英語教學論文,栩栩如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詞匯教學
在講解英語生詞時,應采用英漢對比法,結合詞匯文化內涵進行講解。目前,許多英語教師講解詞匯多以概念意義為主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而語義學告訴我們,英語詞義有七種之多,只講解概念意義而不解釋其它意義是不能達到對詞義的全面理解的,當然也就影響了學生對詞匯的深刻記憶和鞏固。詞匯的文化內涵是各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對特定事物的獨特感情評價及聯想等。對此,我們可以采用對比教學法。例如:中國文化中的“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形象,漢民族一向以“龍的傳人”自稱。相反,在英美文化中,dragon 是民間傳說中兇殘的怪獸。在史詩Beowulf 等傳說中有敘述為證。再例如,漢語里說一貧如洗,而英文卻用as poor as thechurch mouse,因為西方人信佛基督教,常見建筑物是教堂。由于教堂里通常沒有可供老鼠吃的事物,所以形容一個人極度貧窮在英文中就被比喻成了教堂里的老鼠。
2、語篇分析和講解
除了詞匯講解,在做語篇講解和分析時,更要重視文化因素導入。對于課堂教學而言中學英語教學論文,語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課文(text)。對此我們可以采用“文化旁白”法給學生就課文有關內容加入文化介紹和討論。例如,在講授中專英語課文All about Me時,教師可以介紹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各自的家庭模式,生活方式等內容。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辯論,看看哪種家庭模式或是生活方式更好。既讓學生學到了規定所學語言知識點,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交際運用能力。
3、跨文化交際情景對話練習,強化英語實用能力培養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除了教師的科學合理講授傳授知識和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還要有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才能讓學生記住所學的,運用學到的。在教學活動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境,但我們可以營造一個基本接近于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例如,當學生遲到時,一定要鼓勵學生用英語說出“May I come in?”如果他不會說,老師可以教授幾遍,等他會了,然后再讓他進教室。這樣他再遲到,就會想起并運用這句話來進行交際了。這對其他的同學也是一個教育學習的實情實景機會。中職英語教師應充分運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和“參與式”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英語跨文化交際實用能力的培養。例如運用角色扮演活動進行跨文化交際打招呼的練習。教師安排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外國學生Tom、中國學生Lingling、外國老師Mr.Brown中學英語教學論文,給出早上在學校見面的情景, 讓學生做跨文化打招呼表演。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擴展對話內容,除了用“Good morning”或者是“Hello/Hi”向對方打招呼,還可以與對方進一步交談,例如討論對方的穿著服飾,或是當天的課程等等。而基礎較差的同學,則鼓勵其說出“Good morning” 或者是“Hello/Hi”即可。
(三)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來了解英語民族文化知識
中職英語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來了解英語民族文化背景知識。如向學生介紹一些簡單有趣的英美文學作品和報刊雜志,并督促他們在早讀時注意文化知識的積累,或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聽原版錄音或看原版錄像、電影以及多媒體畫面,通過真實的交際情景,通過視聽感官對學生大腦進行刺激,加深對英語語言和交際運用的印象。在逐步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價值道德觀等基礎上,又不斷促進自身英語交際實用能力的培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四)、強化閱讀輸入
閱讀和記憶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閱讀可以強化鞏固記憶,閱讀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中職學生閱讀英語主要從早讀和課外閱讀來實施落實。英語早讀是學習英語的有效方式之一,中職學校應該把學生的英語早讀當成一件堅持不懈的長期工作來抓。英語教師應該在早讀時間進班輔導。中職學生自律能力差,早讀的場面往往是老師前腳剛走,教室里要么是鴉雀無聲中學英語教學論文,要么便是亂哄哄的說閑話。因此英語教師應當為負責的班級制定行之有效的早讀計劃,并按計劃逐步實施落實。做到早讀有安排,有檢查。這樣才能有早讀的實效性。學生只有通過英語早讀,記住了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詞匯和句型,才能學以致用。除了早讀,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讀一些趣味性強,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英美報刊小說和書籍。既可以豐富課外生活,也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眼界。同時對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也是一個積累和促進。
四、結束語
跨文化交際理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理論,它具有多學科性質,與它關系最為密切的就有四個學科,即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社會語言學和傳播學。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和研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何充分利用跨文化交際的理論促進中職英語教學,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交際實用能力有待于學者、教育家以及工作在中職英語教學一線的教師們的合作和研討。
參考文獻
[1]胡文仲.文化與交際[A]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2]何自然.語用者與英語學習[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張靜.強化高職英語日常教學實效性的策略探討[J]上海翻譯,2011(03)
[4]張書青.加強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的教學探索[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01)
[5]王曉軍.語言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研究[J]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學報,2003(02)
[6]馬玉梅.跨文化交際與大學英語教學[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1)
篇4
論文關鍵詞:語域偏離,喜劇小品,幽默
一 語域及語域偏離理論
語域理論起源于應用語言學的“語言變體”的概念。根據韓禮德的界定,語域指的是“語言的功能變體”[1]。所謂功能變體,就是因情境語境的變化而產生的語言變化形式。情境語境指語言活動的直接環境,包含三個因素,即語場、語旨和語式。
語場即為話語范圍,主要指交談話題以及場地等情境因素。語旨即為話語基調,指交際雙方的社會角色關系和語言活動的目的。語式即話語方式,指語言活動所采用的媒介或渠[2]論文提綱怎么寫。
語言的運用必須適合各自的語言環境。但在日常交際中,人們會為了某種特定的語言交際目的而部分或整體借用另一語域中的語言形式,這就產生了語域偏離。語域偏離是一種文體中借用其他文體或語域的表達方式[3]。
在實際的語言交際中,經常會出現語域的轉換和語域混合或語域借用的現象,指一個話題借用另一話題的語言形式特征,形式上常體現為語言使用者使用的語言不符合他所處場景的任意一個因素,如在談論一個話題時使用另一話題的專業術語或表達格式,或在正式場合或嚴肅的話題中使用非正式的語言,或在口頭語言中使用書卷氣十足的正式語言,或使用的語言不符合話語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及身份地位,都會給人造成不得體、不協調的感覺。這種不得體、不協調的語言即語域偏離[4]的現象。
二 喜劇小品
喜劇小品是中國大眾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形式。小品之所以受歡迎在于演員滑稽可笑的表演和風趣幽默的語言。言語幽默是喜劇小品的核心藝術手法,是喜劇小品的生命線,是喜劇小品吸引觀眾的重要藝術手法。隨著喜劇小品的日臻成熟,小品中的言語幽默也成了學者研究的對象。謝旭慧在其碩士論文《喜劇小品語言幽默藝術研究》中以大量的實例分析了喜劇小品語言幽默的特點和策略。[5]謝旭慧、牟玉華在《構造喜劇小品語言幽默的語音手段》一文中分析了構造喜劇小品語言幽默常見的語音手段,包括壓韻、別解、飛白、不規則停連、方音土調的運用等。鄧夢蘭在《喜劇小品語言世界的“偏離”與幽默》一文中分析了喜劇小品幽默風趣的表達效果,產生于對語言世界的語音、語義、語法、語體等各種層級結構中的“偏離”手段[6]。
本文主要運用語域偏離理論,選取小說劇本“唐僧收徒”來分析通過語域轉換,混合和借用產生的幽默效果。
三 語域偏離理論在喜劇小品中的運用及其產生的幽默效果
1.語域轉換
語域轉換,指的是講話者從一個語域轉入另一個語域,如秘書把領導的口頭演講稿改寫成新聞廣播稿,或國際學術會議上的聽眾由原來的專家同行變成了初學者而導致發言人對發言內容所做的修改[7]論文提綱怎么寫。
觀音:悟空!
悟空:又是你?這五百年來文學藝術論文,你每個星期都要來一次,你知不知道你很煩啊?
觀音:這就是你的錯了,我今天來是要告訴你一件好事的!
悟空:要不是放我出去,免談。我現在很忙,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邀請我做形象代言人, 特奧會都請阿諾德了,我只是掙些零用錢而已嘛。
觀音和悟空都是古時之人,悟空對觀音一直都是畢恭畢敬的。但是在這個對話里,悟空和觀音的對話沒有了尊敬的意味,還有一些不耐煩的意思。屬于語旨轉換。這樣的關系轉換讓人感覺很搞笑,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另外他們之間的對話本來應是用古文的形式,但是卻用了純現代的語言,如“免談”“掙些零用錢”文學藝術論文,具體來說屬于語式轉換。
悟空:那你今天來是要告訴我什么呢?
觀音:你聽著。(說話間,從兜里掏出一個小本本) ……孫悟空,男,因五百年前大鬧天宮而被壓在五行山下,現經天竺地區街道管理委員會全體大媽舉手表決,將此人指派給唐朝一僧人做徒弟。
這段中,觀音把孫悟空要給唐僧做徒弟這一事用現代的任命某人官職的形式宣布出來,屬于語場的轉換,使古代的故事具有了現代的意味,讓人忍俊不禁。
2.語域混合
所謂語域混合,指的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語域在同一個語篇中交錯使用的現象[7],如在白話文中混入文言文文學藝術論文,在書面表達中混入口頭表達。
悟空:大山?要不是為了給如來一點面子,我早就變成一只蒼蠅飛走了。只是住在別的地方還要收費,這里山清水秀,又有觀音MM來看我,我就只好白天上班,晚上回來睡覺了?
觀音:那你今天為什么沒有上班呢?
悟空:雙休日,understand?
觀音:SURE!
在上面一段對話中,既有白話文又有英語,具體的說應該屬于語式混合,雖然感覺有些無厘頭,但是卻可以博得觀眾一笑,起到幽默的效果。
3.語域借用
所謂語域借用文學藝術論文,指的是講話者在進行語言交際時使用了與已選語域不同的語域,比較常見的是在講話過程或行文過程中借用其它語域的某個說法[7]論文提綱怎么寫。
悟空:這難道就是江湖中失傳已久的“搖頭咒”?
唐僧:不錯,這搖頭咒你一經聽過,你就會立刻上癮而無法自拔。一日不聽就會筋脈倒流;兩日不聽就會周身潰爛;三日不聽就會氣血兩虧,臉上長出黃褐斑,前列腺腫大,還會伴有更年期癥狀,就算吃了哈爾濱制藥六廠生產的蓋中蓋口服液也救不了你了!
悟空:好狠毒!
唐僧:呵呵,正所謂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
在這段對話中,唐僧借用現代的廣告詞,把緊箍咒的作用描述一番文學藝術論文,令人印象深刻。同時還伴隨著對現在一些廣告夸大其詞的諷刺,讓人笑,促人思。
四結語
語域偏離作為一種交際手段在語言交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域轉換,混合和借用通過改變語場,語旨和語式來違反語域常規,起到幽默的效果。喜劇小品的幽默可以通過很多形式來實現,但是語域偏離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策略。文章通過分析小品劇本“唐僧收徒”,更好的展示了這一點。還有很多的例子,有待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The user andusers of language”in M.A.K.Halliday,A.McIntosh and P.Stevens.(eds.)The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J].London:Longman,1964.
[2]胡壯麟,朱永生,等.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Leech,G.N.AlinguisticGuidetoEnglishpoetry[J].London:Longman,1969.
[4]Leech,Geoffrey.A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Longman,1969.
[5]謝旭慧.“喜劇小品語言幽默藝術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6]鄧夢蘭.喜劇小品語言世界的“偏離”與“幽默”[J].宜春學院學報,2008(6).
[7]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篇5
關鍵詞:學術話語;讀者意識;功能語言學;語篇體裁理論
一、引言
英語在學術知識傳播中成為主要媒介語言,大多數全球交流的學術論文都是使用英語的。非英語母語(NNS)學者在進行國際學術對話時,就要了解為學術團體所接受和認可的學術寫作的范式,并按照這種約定的范式寫作。傳統論文寫作觀認為,客觀、非人稱和信息傳遞是學術話語的主要特征,然而,這種觀點忽略了學術話語的交互性特征。Halliday認為語言是社會人的有意義的活動,是做事的手段[1]。Hyland也認為,寫作是為了達成某一目的:寫作是完成某任務的手段[2]。學術寫作是有寫作目的的一種寫作行為,是與讀者具有互動的寫作過程,本文將結合Halliday系統功能語言學的人際意義理論和Swales[3]和Bhatia[4]的語篇體裁理論語,論討學術論文寫作過程中的讀者意識。
二、寫作中的讀者意識
在20世紀60年代末,美學家Iser提出了“暗隱的讀者”(Implied Reader)[5]的概念,這一概念符合藝術規律,也對作家寫作和創作有借鑒意義。從寫作創作角度看,所謂讀者意識,就是寫作過程假想讀者對象,寫作過程傾訴或交流的目標人群。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始終存在著“隱在讀者”,這一“讀者”存在于作者創作的任何一個環節。從寫作教學角度看,讀者意識是一種寫作教學觀,是從讀者角度思考,根據讀者閱讀期待、審美標準、知識水平等不斷質疑和完善寫作過程的訓練方式。從寫作“讀者”角度看,讀者包括“自己”和為不同的讀者寫作的“他者”。針對不同的讀者,結合不同的寫作目的,寫作的內容和過程也會不同,本文討論論文寫作中的讀者對寫作內容和體裁的影響。
(一)Halliday系統功能語言學人際元功能角度
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言學,把語言從系統和功能角度劃分為三個語言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1]。語言是對存在于客觀世界的事物和過程的主觀反映,是說話人對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的經驗,被稱為語言的“概念功能”。而語言又是社會人的有意義的活動,是做事的手段,所有語言使用都表達一定的社會和人際關系,即語言的“人際功能”。用語言表達人類完整思想,概念功能與人際功能結合,即語言的“語篇功能”。
傳統的觀點認為,學術語言是用非人稱的客觀語氣傳遞客觀信息的,因此學術話語被認為是以“概念功能”為主要特征。然而,這種觀點忽略了學術話語的交互性和目的性,學術話語與其他的語言使用領域一樣,作者在與讀者進行交流信息,表達個人觀點,進行學術對話,使自己的學術見解得到認可肯定或者討論質疑。在學術交流中,作者的目的是展示讀者其觀點的可信性,并說服讀者接受其觀點,這就要求在寫作過程中語言考究,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學術話語含有命題內容,也包含Halliday所提出的語言的人際功能。
(二)語篇體裁理論角度
以Halliday的功能語言學理論為基礎,Swales[3]和 Bhatia[4]建立了自己的語篇體裁理論。體裁理論強調語篇的功能性,語篇與語境聯系在一起為不同的語言社區服務。Swales在其所著Genre Analysis中將體裁解釋為:“一系列交際事件,交際成員共享某種交際目的,這些目的職能為該話語社團所承認,因為構成某一體裁存在的基本理論。這一基本理據形成體裁的圖式結構,并影響、限制內容以及文本的選擇。”每一個專業領域的語篇都共享一定的程序、目的和語篇形式,這些都是由該專業領域的話語社區約定承認并共同使用。Swales提出“體裁教學法”,根據語篇的“語步”和“步驟”作為語篇分析的基本單位,對語篇的各部分的體裁特征作了概括總結。
三、論文寫作中的讀者意識
大學生在應試級作文寫作中,關注寫作最終成品,讀者也只有閱卷人。論文寫作與應試作文寫作在寫作過程、寫作目的和目標讀者方面都有不同,而三者又是互相影響,并相互作用的。以科研為目的的研究生階段學習,更重視其在學術研究的發展,其論文撰寫過程也是要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應試寫作是在考試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文寫作。二者在寫作過程方面不同,前者需要經過文獻查找、文獻閱讀、形成研究問題、研究設計、論文初稿撰寫、再閱讀、修改、反饋、再修改等復雜往復的過程,才能夠形成最終的論文。應試作文寫作要經過審題、作文大綱、初稿、終稿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論文寫作的目的較多元,包括:結業畢業、學術交流、職稱評定等,其動機也可以是其中幾種的結合;應試作文的目的是完成考試考核,取得理想成績。論文寫作與應試作文在目標讀者上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強調讀者意識非常重要。
需強調論文寫作中讀者意識,是因為傳統論文寫作觀往往忽略學術話語的交互性特征。論文寫作需要說服讀者,使讀者相信其論證過程的邏輯性。論文寫作并非完全客觀、無人稱的客觀陳述,因此學術寫作是有寫作目的的一種寫作行為,是與讀者具有互動的寫作過程。
四、結語
學術話語的作者與讀者之間進行交互性的交流,學術話語是作者用以說服目標讀者接受其論點正確性的手段,為了有效地達到說服讀者的目的,作者需要使用能夠被學術社團成員接受的方式表達其觀點,因此需要尊重該專業領域的話語社區約定承認并共同使用的范式。學術寫作是作者與讀者就學術領域的某些問題進行磋商的過程,這個過程要求參與者使用特定的社會與文化語境中規約性的表達方式。在論文寫作中,強調論文寫作中與讀者的交互是達成學術交流目的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 Arnold Ltd.,1978.
[2]Hyland,K.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4.
[3]Swales, J.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篇6
關鍵詞:二語習得;交際策略;綜述
作者簡介:馬星星(1986-),男,江西景德鎮人,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人文學院,助教。(重慶 402160)陳世芳(1986-),女,江西九江人,南昌職業學院公共教學部,助教。(江西 南昌 300500)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5-0224-03
交際策略這一概念最早由Selinker(1972)在Interlanguage中提出,用于解釋它是構成學習者中介語的五個主要過程之一。Faerch、Kasper(1983)把交際策略定義為學習者在第二語言或外語有限的情況下,為達到交際目的彌補其語法或詞匯知識而采用的方法。許多研究者已經證實交際策略尤其是成就策略的運用在提高外語學習者的交際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交際策略的運用并非外語交際有的現象,在用母語交際時也會不時用到交際策略。不過本文整理分析的所有文章都僅限于二語習得中的交際策略研究。20世紀80年代,國外交際策略研究就進入了高峰,“但交際策略研究在我國相對來說還是一個空白”。(戴煒棟、束定芳,1994)本文通過對2000年以來二語習得中交際策略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和回顧,發現了十年來國內有關交際策略研究的特點和走勢,為今后該領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鑒、參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CNKI數據庫進行檢索。通過對文章內容初步整理和分析,剔除了非學術論文和會議論文摘要,最終整理出有關交際策略研究論文25篇,全部來自于外語類核心或主要期刊、學報。最后從研究趨勢、研究方法、研究所關注的對象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展開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1.總體趨勢與特點
表1 2000~2009年交際策略研究數量分布情況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總計
數量 2 2 3 2 2 6 3 0 2 3 25
總體來看,十年來交際策略研究趨勢是先升后降,2005年達到峰值(見表1)。不過從總的數量來看,交際策略研究并沒有在外語界引起廣泛的關注。
2.研究方法的特點
隨著外語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外語研究方法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借鑒高海虹等人(1999)有關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的分類標準將研究方法分為兩大類:非材料性研究和實證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25篇交際策略研究文章進行了整理歸類。非材料性研究即不以系統收集材料為基礎的研究,具體包括理論及應用、操作描述(對教學具體環節的操作性描述)以及個人經驗與見解。實證研究即以有計劃的收集和分析材料為基礎的研究,具體包括人們熟知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
表2 十年間交際策略研究方法分布情況
方法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總計
非材料性研究 數量 1 1 0 0 0 1 1 0 0 0 4
實證研究 定量
研究 0 1 1 1 1 2 0 0 0 1 7
定性
研究 0 0 1 0 0 0 1 0 0 1 3
定量與定性相結合 1 0 1 1 1 3 1 0 2 1 11
有調查結果顯示,在1990~1999十年間國內共發表有關交際策略研究論文13篇,其中8篇(61.5%)為非材料性研究,表明國內交際策略研究在起步階段主要以介紹、引進和總結國外研究理論和成果為主。而從表2可以看出,在2000~2009年十年間實證研究卻成為交際策略研究的主要方法,達到了84%。表明越來越多的外語研究者開始關注交際策略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其中實證研究主要采取教學實驗、問卷、訪談、錄音文本分析等手段。
3.研究所關注的對象
表3 研究所關注對象的分布情況
大學生 中學生 小學生 混合
群體 未指明
對象
研究生 本科生 專科生
非材料性研究 0 0 0 0 0 1 3
實證研究 3 15 1 0 1 1 0
合計 3 15 1 0 1 2 3
表3列出了25篇交際策略研究論文所關注對象的分布情況。不難看出,該領域的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關注的對象主要是大學生(76%),以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幾乎沒有。通過對文獻進一步分析發現在針對大學生的研究中,以本科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占此類研究的78.95%,而對研究生、專科生的交際策略研究卻寥寥無幾。可見交際策略研究關注的對象主要是大學生,而對中小學生等群體關注嚴重不足;同時在研究大學生群體中,本科生是關注的焦點,對研究生尤其是專科生關注不足。
4.研究內容的特點
表4 10年間交際策略研究內容分布情況
研究類別 主要特征 數量
1 調查描述學習者在不同具體情境下的交際策略使用情況及培訓建議 4
2 交際策略培訓前后之使用情況比較及培訓效果 5
3 調查描述不同學習者全體或個體的交際策略使用情況 5
4 研究影響學習者習得或使用交際策略的相關因素 6
5 關于交際策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 1
6 國外二語習得中交際策略研究述評 1
7 介紹交際策略的定義、分類以及與交際能力之間的關系和策略培訓方法 3
從表4可以看出,在實證研究(前5個類別)中除類別5之外其他4個類別的研究發展比較均衡。不過類別7在非材料性研究(類別6、7)中占到了75%。本文將逐類對上面7類研究內容及結果進行總結評述。
(1)類別1:調查描述學習者在不同具體情境下的交際策略使用情況及培訓建議。張永勝、張永玲(2003)通過一份“交際策略使用情況”問卷調查了84名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交際策略使用情況。結果發現學生的交際策略使用頻率較低,沒有真正意識到交際策略的性質和作用。最后筆者對如何培養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交際策略使用意識提出了四個建議。
盧植、劉友桂(2005)調查了學習者在計算機輔助交流(CMC for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中交際策略的使用情況。結果發現:學生在CMC環境中使用了與面對面交流中相類似的交際策略;同時作為一種新的交際平臺的CMC,因為其為學習者提供了“虛擬的真實”,能夠幫助學習者克服面對面語言交流中的心理障礙和焦慮情感,因而對于學生交際策略的能力發展和使用具有促進作用。
劉建軍(2009)基于口譯考試語料對學生在同聲傳譯中交際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學生使用最多的是成就策略,其次為減縮策略。同時還發現高分組和低分組學生的成就策略和減縮策略使用在整體上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在近似策略使用上存在顯著差異(P
(2)類別2:交際策略培訓前后之使用情況比較及培訓效果。王立非(2002)通過交際策略教學實驗,把1、2班作為實驗組,3、4班作為控制組,并對實驗組進行了一個學期的交際策略教學。實驗前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三種策略(話題回避與轉換、迂回及停頓填補)使用頻率及進步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三種交際策略使用頻率顯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流利度和自然性;問卷調查顯示,75.5%的受試贊同交際策略教學是提高口頭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
孔京京(2004)對205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開展了為期四周的交際策略培訓。筆者對培訓前后的兩次問卷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交際策略培訓有助于學習者克服交際障礙、增強學習者進行口語交流的信心,對口語學習有促進作用;81.7%的學生認為開展交際策略培訓的適宜階段為中學階段,而只有18.3%的人認為大學階段是適宜階段。王金安(2008)雖然對160名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了為期八周的交際策略培訓,可是研究結果與孔京京(2004)的幾乎相同,就連在開展交際策略培訓的適宜階段中的人數比率也相差無幾(王金安研究發現78.7%的學生贊同在中學階段開展交際策略培訓,21.3%的學生認為大學階段是適宜的階段)。
曾路、李超(2005)通過運用仿真情景對話對英語專業新生進行了交際策略培訓。筆者對訓練前后學習者交際策略使用頻率統計分析發現,總體來說學生成就策略的使用頻率明顯上升,減縮策略使用明顯減少;高分組和低分組學生訓練后,減縮策略的使用都明顯減少,不過高分組學生的成就策略(除直譯外)使用頻率顯著增加,而低分組學生只有在成就策略中的求助策略、拖延策略使用頻率上明顯增加。
(3)類別3:調查描述不同學習者全體或個體的交際策略使用情況。高海虹(2000)通過問卷和訪談調查了164名大學生的交際策略觀念和使用情況。結果發現,中國學生較多使用減縮策略;受語言學習環境和策略能力的影響,中國學生不經常使用成就策略,但他們傾向于認同它;在成就策略中,求助策略、拖延策略、副語言策略的觀念和使用頻率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劉乃美(2006)對273名英語專業學生的交際策略態度及使用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所有年紀的學生對成就策略都持積極態度,對減縮策略持消極態度;不過所有人都傾向于使用減縮策略,年級越高,其使用頻率越低;交際策略觀念與其使用頻率并無顯著相關。
孔京京(2006)對幾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與外國人的談話進行了錄音分析。結果發現,研究生大量使用基于母語的策略和求助策略。筆者分析發現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中國幾乎沒有一本英語教材介紹交際策略概念;其次,許多學生錯誤地以為自己不能正確表達是因為本身詞匯量的不足;再次,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導致學生碰到困難時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求助于教師或身邊的人;最后,因為中國學生很少有口語鍛煉的機會或環境,所以交際策略從母語向外語遷移的現象很難在中國學生身上發生。
(4)類別4:研究影響學習者習得或使用交際策略的相關因素。姚鴻琨(2001)以Lotfollaah、Shahrzad和Rajai所做的兩個調查為出發點,探析了求成策略的選用與交際類型(口語、書面語)和學習者語言水平之間的關系。分析發現有些求成策略諸如合作策略和非言語策略只適用于口語,而直譯、轉述和迂回策略在書面語中運用的頻率明顯高于口語中;在口頭交際中低水平的學生更多地運用求助策略,中等水平的學生更多地借助直譯和語碼轉換策略,而高水平的則大多使用話題轉換策略。
李麗(2003)通過認知方式分析(CSA)問卷和概念識別任務對100名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了數據收集和分析。結果發現認知風格與交際策略的運用呈正相關,即整體型認知風格的學生更傾向于使用整體型交際策略,分析型認知風格的學習者更傾向于使用分析型交際策略。
王艷(2005)調查分析了第二語言程度和性格因素對不同學習者在交際策略使用上的差異性。結果發現語言程度較高的學習者更多選擇使用以目的語為基礎的成就策略,而水平低的學習者更多選擇以母語為基礎的成就策略和減縮策略;外向型性格的學生傾向于使用以目的語為基礎的成就策略,而內向型性格的學生傾向使用減縮策略。
王莉梅(2008)通過對209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進行了13周的“策略取向教學(SBI)”。比較分析男女生策略培訓前后使用頻率,筆者發現教學實驗對女生產生了更好的效果,即女生的減縮策略使用明顯減少、轉述策略使用頻率顯著增加,而男生僅減縮策略使用減少,轉述策略使用未見顯著變化。
林意新、李雪(2009)通過問卷、訪談以及口語任務探究了學生的性格與交際策略使用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外向型性格的學生更多使用成就策略中的模仿策略和合作策略,而內向型性格的學生更依賴減縮策略。
(5)類別5:關于交際策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由于當前許多研究者使用交際策略問卷調查,張荔、王同順(2005)對交際策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了檢驗分析。筆者對30名博士研究生進行了2次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顯示,前后兩次問卷每一個選項的相關性達到了0.6,即交際策略問卷調查方法基本有效。
(6)類別6:國外二語習得中交際策略研究述評。王立非(2000)對國外二語習得中交際策略研究做了述評。本文首先對交際策略的界定和分類做了詳細的介紹,然后評述了國外二語習得中交際策略研究的現狀,最后指出交際策略對交際能力的培養和外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7)類別7:介紹交際策略的定義、分類以及與交際能力之間的關系和策略培訓方法。Zhao Li、Guo Wei(2006)首先闡述了交際策略的定義和分類,然后探討了其與交際能力之間的關系,最后筆者通過實例講解了各種交際策略的教授方法。
王艷(2001)、劉乃美(2005)都是首先介紹了交際策略的定義、分類以及培養策略能力的意義,最后筆者對如何培養交際策略能力提出了個人見解。
三、總結
1.我國近十年的交際策略研究歸結
一是交際策略研究從20世紀90年代的理論引進、研究到近十年的消化吸收并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是一次巨大的飛躍。二是在交際策略研究方法中,大多數研究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這對于發現EFL學習者交際策略發展規律有積極的作用。三是許多實證研究證實交際策略使用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強調交際策略教學和培訓的必要性,提倡在我國外語教學中進行交際策略培訓。四是許多交際策略研究逐漸從單純調查描述學習者交際策略使用情況轉向影響其使用因素的研究,該領域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科學的交際策略研究體系。
2.問題與不足
一是口語教學中的交際策略研究成為熱點屬于情理之中,但語言交際包括理解和表達兩個方面。目前研究中對語言理解中的交際策略和書面語中的交際策略研究較為缺乏。二是交際策略的可教性幾乎在所有研究中都給予了肯定,然而交際策略尤其是公認的減縮策略的負面影響卻無人探究。三是問題性質或學習環境與交際策略使用的相關研究在國內幾乎沒有。四是交際策略教學、培訓教材在國內很少見,統一的交際策略培訓標準探討更是沒有。
參考文獻:
[1]Faerch, C.,Kasper,G.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M].London:Longman,1983.
[2]Lin Weiyan.An Analysis of a Chinese Child's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English Conversations[J].CELEA Journal,2002,(1):41-44.
[3]Liu Naimei.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A study of English Majors in a Normal University[J].CELEA Journal,2006,(2):10-19,26.
[4]Liang Hongmei.Effectiveness of Dictogloss in Creating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J].CELEA Journal,2006,(5):59-69.
[5]Faerch, C.Kasper, G.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M].London:Longman,1983.
[6]Selinker,L.Interlanguage[J].IRAL,1972,(10):209-230.
[7]Zhao li,Guo Wei.Theories and Effective Teaching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J].CELEA Journal,2006,(3):118-123.
[8]戴煒棟,束定芳.外語交際中的交際策略研究及其理論意義──外語教學理論研究之三[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4,(6):27-31.
[9]高一虹,李莉春,等.中、西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發展趨勢[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2):8-16.
[10]高海虹.交際策略能力研究報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2):53-58.
[11]何蓮珍,劉榮君.基于語料庫的大學生交際策略研究[J].外語研究,2004,(1):60-65.
[12]孔京京.開展交際策略教學的一項研究[J].外語界,2004,(5):33-39.
[13]李麗.認知風格與交際策略傾向性關系的相關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3,(3):16-21.
[14]劉乃美.交際策略研究對我國外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2005,(3):55-59.
[15]盧植,劉友桂.英語學生在CMC中的交際策略運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5,(2):18-22.
[16]劉建軍.同聲傳譯中交際策略的使用及其與口譯成績的關系[J].外語界,2009,(4):48-55,76.
[17]林意新,李雪.交際策略研究新探[J].外語學刊,2009,(1):136-139.
[18]王立非.國外第二語言習得交際策略理論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2):124-131.
[19]王立非.大學英語口語課交際策略教學的實驗報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6):426-430.
[20]王艷.學習者的第二語言程度和性格差異對交際策略選擇的交互影響[J].外國語言文學,2005,(4):249-254,233.
[21]王莉梅.EFL學習者習得交際策略的性別差異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8):37-41.
[22]王金安.英語交際策略教學實踐的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5):140-144.
[23]王艷.在口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策略能力[J].外語界,2001,(3):41-45.
[24]田金平,張學剛.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使用交際策略的研究[J].外語界,2005,(3)61-67.
[25]姚鴻琨.論求成策略選用與交際類型和語言水平的關系[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2):45-49.
[26]譚雪梅,張承平.非英語專業學生交際策略能力現狀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2,(3):11-14.
[27]張永勝,張永玲.交際策略與小組討論[J].外語界,2003,(2):61-65,80.
篇7
論文摘要:現代翻譯界認為翻譯是一種原作者,譯者和讀者之間的三元交際過程譯者和讀者特別是譯者都要理解原作者在原文中表達出來的各種意義,而關聯理論認為人們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包含明說(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兩種意義,叫交際者不但要理解對方的明說還要理解言外之意,所以在關聯理論的指導下翻譯可以給目的語讀者提供充分的語境效果而達到最佳關聯,實現互明。
一、翻譯的定義
對于翻譯的定義不同時期人們有著不同的界定,隨著時間的發展翻譯理論也不斷在前進發展。根據不同年代著名翻譯人士對翻譯的定義現綜述如下:
(一)傳統翻譯的定義
首先不同國家的不同翻譯人士對翻譯都有不同的定義如嚴復對翻譯的界定是“信、達、雅”,一樣每個人幾乎都有自己的看法。以下是由《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1988年)給翻譯下的定義:把已說出或寫出的話的意思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的活動(倪家耀, 2001)。而前蘇聯翻譯家巴爾胡達羅夫在《語言與翻譯》中給翻譯所下的定義是:翻譯是把一種語言的連貫性話語在保持其內容即意義的情況下改變為另外一種語言的連貫性話語的過程(束學軍, 1999)。而中國翻譯界前輩張今先生也曾于1987對翻譯作了如下定義:翻譯是兩個語言社會間的交際過程和工具,其目的是促進本社會內的政治、經濟或文化進步,把原作的邏輯、藝術影像完好無損的從一種語言譯注到另一種語言中去。美國翻譯理論家E·A·Nida給“翻譯”的定義為:“Translating consists of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s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謝榮貴, 2005)同時奈達也認為:翻譯是接受語尋找和原語信息盡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對等話語(周雷云, 1996)。翻譯是指用接受語復制原語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首先在意義方面,其次在文體方面(段超英, 2004)。雅可布森(Jacobson)給翻譯的定義是:翻譯就是通過某種別的語言解釋詞匯符號。彼得?紐馬克認為解釋(interpretation)也不失為譯者的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翻譯方法(the last resort),肯定了解釋也屬翻譯之列(趙明,王慧娟,呂淑文, 2005)。Caford給翻譯下的定義是:“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of substituting of an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 language (targetlanguage) for a textual material inanother (sourcelanguage)(汪精玲, 2001)。綜上所述廣義的翻譯是指語言與語言、語言變體與語言變體、語言與非語言等的代碼轉換和基本信息的傳達,它包括語際翻譯(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如英漢互譯、中日互譯等;語內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如古今語言、不同方言的互譯(孟祥春, 軍,沈文潔, 002)。綜上所述傳統翻譯的界定無一例外都認為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所表達的信息專碼成另一種語言的過程,通過語碼轉化實現意義傳遞的一種手段。所以翻譯首先要忠實于原文,盡量表達原文中所包含的意義,其次還要在行文方面盡量做到與原文保持一致,但是在傳統翻譯理論指導下的翻譯過程卻很少與文化聯系在從而使得翻譯出來的作品要么比較生硬,要么基本脫離原文含義是翻譯大致相當于改寫范疇。與傳統翻譯的定義不同現代翻譯更強調文化層面的翻譯,現將現代翻譯的代表人物對翻譯的定義綜述如下。
(二)現代翻譯的定義
Tourcy 認為翻譯是 “taken to be any target-language utterance which is presented or regarded as such within the target culture on whatever grounds.” (Tourcy 1985: 20)。而Nord 則認為翻譯是: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 text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 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 (Nord 1991: 88)。Lefever認為翻譯是:A rewriting of original text. All rewriting whatever their intention, reflect a certain ideology and a poetics and as such manipulate literature to function in a given society in a given way. Lefevere 1992 VII。當代翻譯家Baker M. 在其著作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更認為:“Translation theories encourages the translator or interpreter to reflect on what they do, how they do and why they do it in one way rather than another. (Baker 1992: 2)。由上述翻譯人士對翻譯的定義我們可以發現現代翻譯界認為翻譯是一種是以推理性的交際過程和交際行為,其具有跨文化跨語言的特點,主要任務是保證和促進原文作者和譯文作者交際的成功。相對于傳統翻譯理論更強調文化層面的翻譯而不再過分拘泥于句法和行文格式,它強調翻譯在文化層面的等值等效性,所以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在語用方面的關聯理論就可以在現代翻譯中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二、關聯理論的定義
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是D. Sperber和D.Wilson在Grice的語用相關準則(Relevance Maxim)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們在1986年出版的《關聯性:交際與認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專著中首次提出交際和認知有關的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認為話語的理解是一種包含有“明示(ostentation)和推理(inference)”連個方面的“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關聯是一種涉及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的明示和推理過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他們把關聯定義為:假設同一系列語境之間的關系,即會話過程中的后一話語與前一話語以及會話賴以存在的語境在語義和語用方面的關系(卜杰民, 2004)。即語言交際看作是一個明示推理過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并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提出語言交際是按一定的推理思維規律進行的認知活動。所謂明示,是指說話人明白的表達信息意圖,而推理則只聽話人根據說話人的明示行為(contextual assumption),理解說話人的交際意圖。除此之外關聯的定義也被認為是:命題和一系列語境之間的關系.命題即新信息,語境是一種心理構建體,不僅包括交流中作為語言的話語的上下文,即物質語境,也包括聽話者通過經驗或思維已經內在化和認知化的其它具體語境。并且關聯理論認為交際者對聽話人的認知環境和交際情景加以評估,并據此通過話語向聽話人示意/傳達自己的交際意圖;聽話人則結合該話語提供的信息和相關的語境信息,在關聯原則的指導下進行解碼和推理最終實現對交際者交際意圖的知識(何自然, 2003)。
三、關聯理論對當代翻譯的指導作用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關聯理論可以指導交際者如何進行解碼和推理并最終實現交際意圖,而在現代翻譯界看來翻譯活動也是一種交際活動,而譯者要保證作者和讀者交際的成功就必須能明白作者的示意以及作者所處語境,并將自己理解信息明白的傳達給讀者。關聯理論認為人們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包含明說(explicature)和暗示(implicature)兩種意義,語言交際雙方不僅要了解對方的明說,還要理解對方的暗示,這樣才能了解交際意圖。關聯理論將翻譯看成是認知推理的交際過程,是一種三元關系之間的雙重明示——推理過程。這一過程既包括譯者對原文明示信息后的暗含意義的推理,又涉及到譯者對譯文讀者進行的明說及暗含意義的表達,還涉及到譯文讀者對譯者隱含于明說之后的暗含意義的推理。Ernst-August Gutt率先將關聯理論應用于翻譯研究,指出翻譯是一種言語交際行為,使大腦機制密切聯系的推理過程,它不僅涉及語碼,更重要的是根據動態的語境進行動態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據的就是關聯性。Gutt在《翻譯與關聯》(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的論述中指出翻譯中譯文是否能踢過最佳語境效果、尋求譯文的最佳關聯是翻譯成功的決定因素(Gutt, 2004)。
四、小結
綜上所述當代翻譯理論家認為翻譯是一種交際活動,而關聯理論對交際有著指導作用,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利用中明說和推理做到使“譯文讀者產生充分的關聯”,“讓讀者無需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即可成功完成與原文作者之間的交際。在這一原則下,譯者應以尋求最佳關聯作為翻譯的指南。以關聯理論“最大最小”原理對翻譯闡釋。
參考文獻:
Gutt, E.-A. (2004).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 Press.
卜杰民. (2004). 關聯—順應語用模式的研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何自然. (2003). 語用學與英語學.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束學軍. (1999). 淺議翻譯中的語用學原則. 淮南公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汪精玲. (2001). 對比語用與翻譯等效.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
篇8
【論文摘要】本文從語用預設的角度,結合語言和文化的基本定義,對跨文化交際中失誤現象的產生進行分析,從語言學的角度揭示了跨文化交際失誤產生的原因。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社會性決定了語言系統并非像索緒爾說的是“一個封閉系統”,它不可能在真空中獨立發展,自生自滅,而是和其他系統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人們的語言表現形式總是受到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的制約,語言系統內部諸要素(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無一不與社會文化因素發生錯綜復雜的聯系。薩丕爾(Sapir)在《語言論》中指出:“語言有一個底座,說一種語言的人是屬于一個種族(或幾個種族)的,也就是說,屬于身體上具有某種特征而不同于別的群的一群。語言也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就是說,不能脫離社會流傳下來的、決定我們生活面貌的風格和信仰的總體。”因而,研究語言只有把語言系統放到社會大系統中去考察,才能更好地揭示語言的本質和語言系統的內部規律。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人們通過他們的創造性活動而形成的產物,因此,文化是相對于自然而言的。基于以上理解,從語用學和社會語言學的角度,我們認為文化具有如下特征:文化包括語言,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
語言和文化一樣是社會的產物,是生活在該社會的人們世代沿襲下來的符號體系,薩丕爾說:“語言是純粹人為的,非本能的,憑借自覺地制造出來的符號系統來傳達概念、情緒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種文化功能,不是一種生活遺傳功能。”在人類學中,文化指的是社會共同體的一個成員受全體成員制約的全部生活方式,很明顯,按照文化的這種概念來看,語言就是文化的一個部分,而實際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憑其符號作用而跟整個文化相聯系的一部分。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的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
交際一詞在英語里是communication,含義比較復雜,其基本的含義是“與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交際活動的本質就是把單個人聯絡在社會的關系網絡之中。人是社會的動物,單個人必須通過交際活動同他人結成某種關系,構成社會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這里我們把交際定義為: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受者(這里指人與人之間,不指組織之間)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會文化活動。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交際不等于溝通。發出信息,對方懂了,這是交際,也是溝通;發出信息,對方莫名其妙,這不是溝通,只是交際——不產生效果或產生反效果的交際。在不同民族之間,這種事例屢見不鮮。語言交際是跨文化交際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交際者的外語知識掌握得不夠,或交際者不了解異族文化的特點,或者說文化背景不同,經常會在交際中出現語言運用上的失誤,造成交際的失敗或交際沖突。論文范文
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發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包括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之間和同一文化體系內部不同亞文化之間,本文指前者)的交際活動。當一種文化信息必須被另一種文化加以解釋時,跨文化交際就發生了。
所謂語用預設,主要是說話人主觀上的一種預設,指語言交際活動需要滿足的恰當條件。基南(EdwardL.Keenan)指出:“有許多句子的言語要得到理解則要求先滿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條件或情景。因此,這些條件也就自然地被稱作該句子的預設。如果它們沒有得到滿足,那么所說的話語不是無法理解,就是不按原意來理解的。”這些條件比如:
(1)參與者的地位及其關系種類。
(2)參與者的年齡、性別及其輩分關系。
(3)參與者和句子中所提及的個體之間的地位、親屬、年齡、性別、輩分的關系。
預設也可看作是話語跟使用語境之間的關系,說出一句話就其語境來說是合適的。如法語的“你真討厭”預設“聽話人是動物、孩子、社會地位比說話人低或者跟說話人關系很密切。”
總之,語用預設涉及說話人、聽話人和語境三個方面。因此預設關系不能單靠語義分析,必須聯系說話人、聽話人和語境才能全面正確地理解會話的含義。
語用預設的主要特征可以歸納為兩個:合適性與共知性(何自然,1988:111)。
第一,合適性。所謂合適性是指預設要跟語境緊密結合,是言語行為的先決條件。如:
(1)請把那扇門關上。
(2)兒子,把房間打掃一下。
要實現以上請求就必然要求例(1)預設那扇門是開著的,例(2)預設房間是臟的,母親知道兒子有打掃房間的能力等。如果說(1)時門是關著的,那么發話人就不可能發出上述言語行為。同樣,如果要求打掃的房間剛剛打掃過很干凈,或者兒子的年紀還小,尚無打掃的能力,那么說(2)就毫無意義。
第二,共知性。語用預設必須是交談雙方所共知的。預設是談話雙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它與語境緊密結合,預設明確,則說話人說出來的話,受話人可以根據語境和預設做出不同反應。
語用失誤是跨文化交際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一位中國教師給日本學生講完“龜兔賽跑”的故事后,讓學生談談感想,一個女學生說:“我是多么愿意做一個大烏龜呀!”讓老師聽后哭笑不得。產生這種交際失誤的原因是共知預設不同。這位日本學生語句表達本身沒有問題,這當中主要反映了中日兩國文化觀念、文化習俗上的差異。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日本,烏龜都是耐力、長壽的象征意義,所以日本學生會說出“愿意做一個大烏龜”(意即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兒地學習)的話。中國教師聽后所以有哭笑不得的感覺,是以現代中國人的文化習俗、文化心理來理解日本學生這句話的。從語用預設的共知性的角度來看,烏龜在現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另有象征意義,用來暗指妻子有情夫的男子。這就是不同民族的人員在交際中,由于語用共知預設不同所造成的交際障礙,這種語用失誤在不同民族間的人員交往中隨時隨處可見。
從廣義上來說,任何語言環境、交際背景都屬于語用預設的廣義范疇,因此,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溝通時,不能忽視語用預設的共知性的要求,否則不但不能達到交際的目的,還會引起交際上的失誤。
【參考文獻】
[1]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篇9
關鍵詞:順應論,人稱指示,交際
一、前言
指示語是語言的普遍現象,是語言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用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它直接涉及到語言結構和語言使用語境之間的關系。它是語言與語境之間關系在語言本身結構中得以反映的最明顯的方式。指示語研究的是這樣一種語言結構:即能夠將言語活動參與者的社會身份、角色、以及言語活動參與者所涉及到的人和實體之間的社會關系進行編碼的結構。(Levinson 2000:89 )由于人稱指示語涉及交際雙方的人稱與社會因素、社會角色之間的相互關系,所以它常常成為人們研究的對象。本文就順應理論和交際中的人稱指示語用現象展開研究。首先,就順應論內容及其產生的理論進行闡述;接下來對人稱指示進行了順應性研究。
二、順應論回顧
1、順應論理論介紹
維索爾倫先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醞釀順應理論,并于1999年出版了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書,他以一種新的視角和途徑來考察語言使用。這進一步發展了他在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Linguistic Adaptation中提出的順應理論。他認為應該從多角度對不同的語言現象進行科學的研究,所以語用學是從認知、社會和文化的角度對語言使用行為的綜觀。(Verschueren2000:7)這種綜觀是順應理論的最根本指導思想。
維索爾倫先生在語用學綜觀下的順應理論,給予了語用學研究一個新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首先,順應理論是一種新的角度,一種語言綜觀,全面地照顧到了語言的各個層面、各種語言活動及語言現象.。其次,順應理論的語用綜觀為研究其它語言方面的問題提供了依據。
維索爾倫的語言順應理論以“綜觀”為主導,較為全面地闡釋了人類使用語言的各種現象,深入探究了人類語言交際的心理機制及其過程以及社會、文化的作用,揭示出語言運用的實質。順應理論的建立豐富了當代語用學的理論,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對語言交際的研究與實踐探討均具有很高的方法論價值和啟發意義。
2、順應論的理論基礎
(1) 認知心理學
維索爾倫認為順應不斷創造新的可能。他認為順應既可以是語言順應環境,也可是環境順應語言,或者兩者同時順應,還可以是交際主體的彼此順應。無論何種順應,其過程都是動態的。在語言使用的順應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是意義的動態生成。(Verschueren2000:267)所以,時間、空間、語境、結構客體、言語活動以及交際策略等都是動態的。人類的語言交流是時時刻刻處于動態變化之中的。
(2) 社會語言學
以格萊斯為代表的社會語言學家們于20世紀70年代在考察人的言語運用變異時,根據社會心理學中的相似吸引原則、社會交換原則、歸因原則和保持群體特色原則,提出了言語順應理論。社會心理學中的相似吸引原則就說明了語言趨同對人類言語交際所帶來的好處,當人們想要得到交際對方的信任和好感以便交際繼續進行下去時,便會采用語言趨同以求在語言上和對方接近,減少雙方言語上的差距。言語順應理論的目的是要解釋各種社交場合中人們言語風格變化的動機以及這些變化所帶來的社會后果。因此維索爾倫的“選擇-順應”理論與格萊斯等人的言語順應理論在理論目標和研究內容上有相似之處。
(3) 功能主義語言觀
功能主義將語言看作是一種能在社會交際中提供不同功能的工具。維索爾認為語言可從它在人類活動中所服務的目標的角度去觀察,語言是完成語言社團賦予其基本職能的工具。同時他又把語言看成是一種能起各種作用的社會工具,是人類生活的一種方式,認為語言是語言和文化允許人選擇的選擇范圍。(Verschueren2000:147) 這與順應論研究將語言置于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動態研究的思想是完全相同的。
三、交際中人稱指示的順應
1.第一人稱指示語的順應
(1)用第一人稱的復數形式代替單數形式
a)We have done this research for couple of years, but until now we still havesome different ideas.
這種用法常常出現在發話人獲得好評與表揚的情況下。出于謙虛,表明成績的取得還要靠其他人的幫助。此時用復數形式會使聽話者產生一種同類感,承認發話者的權勢和交際的主體地位。這順應了聽話人希望交流雙方互相平等、不存在權力高低差別的思想。
(2)泛指用法
b) We know not what is good until wehave lost. (失去了才知可貴。)
復數第一人稱代詞用于泛指的情況是指將其用于指代包括發話人在內的所有人。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在一些習慣用語如口語中或者成語中。論文參考網。此時用復數形式只為了表明這是個普遍的真理,而不是某個人的經驗總結。它順應了人們心理世界。
(3) 空指用法
c) We have 366 days in a leap year. (閏年有三百六十六天。)
英語中根據其語法規范的要求,主語不明確或者根本不需要主語時,往往必須增補主語。有時為了表達個人的情感,順應自己的心理愿望。人們常常用復數第一人稱代詞來代替物質主語,但它并非指某個確定的人,也不是指某固定的群體。這種情況下的復數第一人稱代詞并無實在意義,僅僅是出于表達感情的需要,這就是空指。發話人想要得到聽話人的認同,體現出交際雙方的和諧。
2. 第二人稱指示語的順應
(1) 第二人稱指示語泛指任何人
a) It is impossible for you to have thesame idea.
這里的第二人稱單數形式可以表示任何人稱,實際是指發話人的第一人稱單數或復數形式。有時發話人為了避免過于強調自己的感受,就將這種自己的想法擴大為大家的想法,將其表達為眾多人的一種共識。這順應了人們的心理愿望。在英語中“you”多用于口語交流中,在書面語中則多用“one”來代替。
(2) 第二人稱指示語用作呼語
b) You,let the old lady have theseat.
呼語包括“你”、“你們” 姓名、官銜等等。這里的用法是為了使聽話人了解到自己已經被包括在語言交流之中了,已經是本次交流的對象了。論文參考網。這為語言交流規定了語境、順應了語境的需要。
3. 第三人稱指示語的順應
(1) 用于非面對面交談時
a) Hello! This is Anthony Lee.或( Anthony Leeis speaking.)
此時,人名在交談中則代替了第一人稱“我”,一位在電話交談中,交際的雙方很難從聲音來判斷“我”這個人稱代詞的指示內容(或所指),于是就需要將人名加入到對話的開始部分,即交際雙方確認交際對象的過程中。并且有時還需要一些特定的限制,例如美林公司的某某。
(2) 專有名詞和稱謂詞用做第三人稱指示語代替發話人、聽話人
b) Someone could not do the jobproperly.
在這種用法中,第三人稱不直接參與會話而是局外人,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發話人、聽話人和局外人的交流距離相對就遠了些。語言就會表現出一種諷刺與幽默的效果,使指示變得模糊,將語句中的指示變得間接。這樣語言中牽扯到的與個人有關的事件表面上似乎看起來就與個人無關。這為所指對方留下面子和余地,也順應了別人的內心愿望。
(3) 第三人稱指示語泛指任何人
c) One cannot do job in a right waywithout these principles.
在語言交際中甚至是一些正式場合,人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總愿意使用一種第三人稱指示。有時是為了淡化自己在語言中的決定作用,證明自己的觀點不起決定作用,順應自己不想過分暴露自己的態度和觀點一種心理,而有時是為了使得自己所說的話更像真理而不是自己一時的信口開河。
四、結束語
本文對維索爾倫的順應論進行了回顧。論文參考網。語言的使用是一種語言選擇的過程,語言使用者在不同的心理意識下對語言的使用進行持續不斷的選擇,每一個語言使用者在語用語言的時候都是在遵循著一種動態的順應。在順應理論的框架下,人們交際中的人稱指示要時時刻刻地動態順應交際的語境和交際對象的心理認知程度。 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人稱指示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順應時展的,是時時變化的。只有更好的了解人稱指示語順應理論,才能更加準確地運用語言使交際和諧地進行進而正確表達自己的愿望、交流思想和順利地完成交際。
參考文獻:
1.Brown, P, Levinson. 1988.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Language Us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Fasold, R. 2001.The Socialinguistics of Languag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Giles, H. 1979.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M]. Oxford: Blackwell.
4.Leeeh, G. 1983.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M]. London:Longman.
5.畢繼萬, 漢英社交稱謂的差異,語文建設,1997(1).
6.陳治安、彭宣維, 人稱指示語研究,外國語,1998 (3) .
7.崔希亮, 人稱代詞及其稱謂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 (1) .
8.何自然,于國棟, 《語用學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評價,現代外語,1999 (4).
篇10
論文摘要:網絡媒體的高度互動和參與性,促進了網民之間的人際交流,在這種新型的人際交流空間里,形成了具有獨特形式和規則的網絡語言,并隨著網絡的普及迅速流傳開來。網絡催生了語言的新語體—— 網絡語言,而網絡新語體也正對傳統的應用文語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影響。
1語體的定義
語體是言語交際的體式,它是根據言語風格的異同劃分出來的類別。換言之,語體,即人們根據不同的交際領域、交際目的、交際方式使用不同語言材料所形成的不同特點的語言體系。它是語言特點的綜合。如交際領域有不同環境、不同范圍、與表達者的不同關系之分;交際目的有或要人理解,或要人感動,或要人行動,或要人回答等等的千差萬別;交際方式有書面、口頭、屏幕、電碼等方式和媒介的區別。這些在語言運用上有不同的特點如調音、選詞、擇句、構篇等,反復出現形成一定的體系既是語體。
在實際生活中,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來有效地進行語言交流,不僅涉及內容,而且也涉及語言的本身,涉及語言材料及其表達手段、組合方式等等的準確選擇。這就是語體學所要研究的課題。因此,語體學可以說是現代語言學中緊密聯系社會交際環境來研究語言可變性規律的一門分支學科。
2網絡媒體對應用文語體的影響
網絡媒體的高度互動和參與性,促進了網民之間的人際交流,在這種新型的人際交流空間里,形成了具有獨特形式和規則的網絡語言,并隨著網絡的普及迅速流傳開來。比如美眉(長得漂亮的女生)、偶(我)、886(拜拜嘍,再見之意):)(笑臉)等等,原本是人們在網上社區、網絡聊天室、BBS等開放式網絡空間進行信息交流和人際溝通時所使用的專用符號,現在流行開來,甚至滲透到傳統媒體之中。
網絡語言主要是一種通過文字進行口語式溝通的工具,保留了人際傳播口語化的許多特點。比如,人們口語表達比較隨意,不像寫文章那樣注意語法、邏輯關系,甚至字斟句酌。不少網絡語言也頻繁運用倒裝、省略等形式,只要清楚表達意義,不講求規范規則。再如,在網絡語言中諧音詞特別多,這也符合口語傳播重發音,不重文字的規律。另外,口語中常用的象聲詞、方言等,在網絡語言中也被大量應用。如:后后(模擬笑聲)、偶灰常灰常生氣樂(模擬福建話發音)、就醬紫(就這樣子,臺灣話發音)。網絡語言的口語特征營造了一種輕松、隨意的交流氛圍,這也是它受到網民們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3網絡流行新語體的演變
網絡語體特指在網絡聊天、網絡論壇、各類BBS及網絡文學中表現出來的風格、格調、氣氛。以下是最近流行的網絡新語體。
3.1 知音體
2007年8月,天涯社區有人發帖:請大家用無敵、優雅、冷艷的“知音體標題”給熟悉的童話、寓言、故事、名著等重新命名。發帖者首先把《白雪公主》改名為“苦命的妹子啊,七個義薄云天的哥哥為你撐起小小的一片天”,激起無數網友的創作欲望。《嫦娥奔月》被改為“鑄成大錯的逃亡愛妻啊,射擊冠軍的丈夫等你悔悟歸來”,《唐伯虎點秋香》被改為“我那愛人打工妹喲,博士后為你隱姓埋名化身農民工”……一場大賽后,留下無數經典笑料。
知音體就是指用這種用煽情的標題來吸引讀者的文章風格,名稱來源于著名雜志《知音》。《知音》的創始人之一—— 胡勛壁先生曾率先在中國期刊界提出了具有哲學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辦刊理念,雜志《知音》以刊登情感故事,宣揚人性美為宗旨。這種煽情的文章風格被稱為知音體,這種風格的標題就叫知音體標題。
3.2 梨花體
“梨花體”諧音“麗華體”,由女詩人趙麗華的名字諧音而來。趙麗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曾擔任第二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評委。趙麗華的某些作品形式比較另類,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網友們以嘲笑的心態仿寫了大量的口語詩歌,并把趙麗華的詩歌風格和仿制她創作的詩歌,戲稱為“梨花體”。梨花體語言直白、簡單,似乎一覽無余,又似乎蘊涵深意。
例如趙麗華的《我愛你的寂寞如同你愛我的孤獨》:“趙又霖和劉又源/一個是我侄子/七歲半/一個是我外甥/五歲/現在他們兩個出去玩了。”有網友“展袂舞翩翩”仿寫了《下班》:“還有四分鐘/六點了/老板還在催我/把文件整理完/嗚呼。”
3.3 腦殘體
在QQ空間、論壇以及“X舞團”等網絡游戲中,有不少玩家大量使用非正規漢字符號作為個性簽名。這類文字的來源五花八門。大多出自繁體漢字、日文漢字和生僻字,也有部分簡體漢字,甚至還有日文假名、漢語拼音字母等,有時還夾雜一大堆雜亂的符號。網友們只能通過文字的偏旁猜測其大致的讀音,有網友將此類文字戲稱為“火星文”,也有人斥之為“腦殘體”,并把使用腦殘體的人稱為“腦殘兒”。因為獨特、另類,腦殘體被許多追求個性的網友視為一種時尚、一種風格,競相模仿。例如:“莓天想埝禰已?k??.種?d慣”(每天想念你已成為一種習慣);“1.??鯖.1.種顏銫..Me的?F??n囿壹?彥頁色”(一份感情,一種顏色,我的世界只有一種顏色)。
4網絡語體的應用分析
從網絡新語體的命名看,“知音體”借用《知音》雜志名稱命名;“梨花體”由女作家的名字諧音而來;“腦殘體”用“腦殘”比喻難認難懂。語體的命名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既貼切恰當,又生動形象。
新語體的層出不窮體現了使用者很強的創新意識。語言的變化發展與社會變遷緊密相連,網絡時代的到來,反映在語言上就是一種力求變化的創新心理。《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顯示:我國的互聯網用戶男性占59.3%,女性占40.7%;年齡大多在18至35歲;學歷在高中至大學本科之間。正是這樣一個特殊社會群體組成了網絡社會,他們追求個性,在網絡交流和傳播過程中閃爍出許多智慧的火花,帶著一種顛覆和創新的,創造屬于網絡的新新詞語和語言風格。
網絡新語體反映了一種叛逆思想,是一種被壓抑心理的釋放。每一種新語體誕生之初,往往摻雜著些許無奈、些許嘲諷、些許戲謔、些許叛逆,而這些成分更容易激發年輕一族的從眾心理。同時,由于網絡隱匿了人們的社會背景、職業、年齡等情況,復雜的人際關系簡單化,網絡成為一個自由、輕松、想象的空間,這種特定的交際途徑、交際環境和交際主體,促使網絡語體呈現出與日常用語不同的風格一幽默、簡捷、夸張。
5網絡語體的應用展望
對于網絡新語體的層出不窮,有很多專家學者很是擔心,認為它們的流行勢必影響青少年的語言學習,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規范發展非常不利。筆者認為,這些新語體積僅是些非主流的網絡語體,難登大雅之堂,不妨保持寬容、多元的態度。網絡世界的語言有自身的游戲規則和發展規律,隨著它的不斷發展,一定會走向更良性、更規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