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式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11:45: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階梯式教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階梯式教學論文

篇1

主要的做法是,與教材相比較,對權威工具書中“以”的用法進行匯總,總結得出7~9年級《語文》所包含的詞語意義及用法。結果如下:

(1)介詞“以”意義眾多。

虛詞的意義更要根據語境來判斷,需要成熟的語感。“以”可以解釋為“用”、“把”“、憑借”“、按照”等,需要補充提供典型的文言語境。

(2)“以”兼屬連、介兩類詞。

無論連詞、介詞,“以”皆可譯為“因為”。辨別“以”作為“因為”解釋時的詞性一個難點,需要極典型的例句來解釋。

(3)“以”還有動詞用法。

詞典解釋為:“(動詞)用”;“介詞,用”。根據教材選篇情況,只需強化“以”的介詞用法。等到虛詞使用積累至一定的程度后,解說虛詞的來源,說明其從動詞虛化而來,再介紹其動詞用法。

二、縱向比較:對初中段的虛詞用法加以辨析

主要的做法是,找出7~9年級教材中的所有“以”的例句,歸納整理,時時注重“溫故而知新”。

(1)七年級內容:“以”的介詞、動詞、連詞詞性。

第一“,以”作介詞,表示“用、把”,如七年級下冊《狼》。第二,“以”作連詞,表示“以便,用來”,如七年級下冊《狼》中反復用到。第三“,以”作動詞,表示“認為、以為”,如七年級上冊《孫權勸學》、《口技》。因此,七年級的文言文教學要緊緊圍繞《狼》、《孫權勸學》、《口技》三篇課文,講授和及時復習“以”的常用意義。

(2)八年級內容:介詞“以”的典型用法。

分別是“憑借”、“按照”、“因為”,如《小石潭記》、《岳陽樓記》、《滿井游記》。《送東陽馬生序》是特殊的選篇,共出現七次“以”,并包含了“是以”的用法,可以作為虛詞用法的總結課程。

(3)九年級內容:“以”與“所以”的聯系。

本階段總結復習,選篇中的虛詞用法比較綜合。如《出師表》中出現“以”12次,“所以”也有用及。文言文中的“所以”與現代漢語不同,也需要做充分的講述。

三、疑難解析

(1)“以”譯為“用”,它是動詞還是介詞?

“以”作介詞,一般在名詞之前,形成介賓短語,充當狀語、補語。句子中有突出的謂語動詞的情況下“,以”作介詞為常見。例如“:辭以軍中多務”中“辭”作為謂語動詞,可譯為“推辭”,用“以”引出介賓結構“以軍中多務”來推辭,“以”是介詞。

(2)“以”譯為“因為”,它是介詞還是連詞?

“以”作介詞,與其后的詞語或短語組成介賓短語,一般充當句子的狀語。例如“:夫不能以游墮事”(《滿井游記》)。“以”后緊跟名詞“游”,組成介賓結構,充當狀語,所以“以”是介詞。“以”作連詞,可連接詞與詞、短語和短語、句子和句子,譯為“因此”、“以致”,前后多為因果關系。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連接兩個因果關系的短語,“以”為連詞。

四、結語

篇2

一、初、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及目的的差別

通過對比初、高中教學大綱對教學目標及目的的闡述可知,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從教科書及教學實際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學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及國防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要會對所學知識能運用于解決具體問題,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新。

二、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識水平及初中化學作為入門學科的限制,較多地采用灌輸式的講解方法。進入高中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是從“經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采取啟發式,啟發、激發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

為了能順利地開展高一年級的教學工作,教師應:

1.通覽教材、大綱

教師要熟悉初、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綱中對各部分知識的要求情況。確定新學年開始的教學內容及訂出教學計劃,使得所教學的內容有利于高中化學的學習,有利于初、高中的銜接。

2.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

教師對高一新生的中考情況要進行認真分析,對中考中與高中學習密切相關的內容的掌握情況要心中有數,以便在教學中有的放矢。

另外,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志向。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學生受家長、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多數學生有了一定的理想和抱負,作為一名教師,正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有責任、有義務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次,仔細觀察學生行為,了解學生性格特征。學生受環境,家庭,遺傳等因素影響,性格迥異,有的學生大膽,活潑開朗,有的學生性格膽小自卑,作為教師必須認真了解學生性格特征,針對不同性格學生,給以適當的教育方式,才能因材施教,性格活潑開朗的學生,我們盡量要求她們沉著冷靜,膽大心細。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做到活而不浮,自卑、膽小的學生,教師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敢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第三,了解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對腦子靈、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適當增加其難度,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開發學生智力。對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同學,教師多放些耐心,給這些學生多講基礎知識,在基礎知識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興趣,使這些學生也有一定的成就感,提高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

3.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科素養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表、演示實驗、教學模型等直觀材料,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經濟有著重要的聯系,以此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講授《鹵素》時,可介紹氯氟烴對臭氧層的破壞原理,講授《硫酸》時,可介紹有關環境污染及環境保護及我國的有關環境政策,講《物質結構》時,可介紹北約對南聯盟轟炸時所使用的貧鈾炸彈及其對人類、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等等,讓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學好化學就必須有腳踏實地、勤奮苦讀的態度。

4.良好習慣的養成,能力的培養應自高一始

良好習慣的養成可使學生受益終生,高一時要注意學生閱讀習慣、作業規范、實驗規范等的教育和養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養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的不同教學內容擔負著培養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

三、學習方法的銜接

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新的要求。高一年級的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

課堂上教學生學會某些知識,是為了課外學生會學更多的知識。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應結合課本各種內容給學生各種知識予具體指導。

古人說:授人以魚,只備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生受用。教學生如何學習,使學生能有效、正確地進行各種知識及技能的學習是授人以漁之舉。

篇3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主要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手術室實習護生152名,年齡為18歲~21歲,均來自不同的醫學院校,中專31人,專科81人,本科40人。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將學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年齡、學歷、入科實習時摸底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入科后直接分給帶教老師進行實習帶教,觀察組根據實習護生在手術室的實習目標采取兩段式階梯教學方法進行帶教,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1.2.1制訂計劃所有實習生進入手術室實習,時間均為4周,入科后第1周由手術室專職的帶教教師負責為期2d~3d的集中示教,短期集中培訓結束后隨機分配給各帶教老師,再由帶教老師實行一對一的帶教。第4周由專職帶教老師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1.2.2工作流程制定詳細的帶教工作流程,并按照實施計劃進行帶教。

1.2.3帶教的內容與形式第一階段集中授課,入科后,第2天、第3天由手術室專職的帶教教師負責為期2d~3d的集中示教,此期重在幫助護生全面了解手術室環境、三區劃分、各類工作制度和各級人員職責分工、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和工作流程、正確外科刷手、無菌技術、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手術鋪巾、倒取無菌溶液、鋪無菌器械臺等手術室專科護理操作,正確使用高頻電刀及氣壓止血帶等各類專科儀器,正確擺放手術,了解手術室常用的手術器械(名稱、使用及清洗方法);手術包的準備、器械包的準備、手術后對污染的器械的處理方法,了解手術室內手術臺面、地板及墻壁的消毒方法。模擬手術配合,要求學生查找一些與手術有關的資料,如手術圖譜、相關的解剖知識、手術操作步驟、手術配合的注意事項等,使他們在配合手術時更加主動。第二階段進行一對一帶教,帶教中采取跟人跟班的帶教方法,帶教老師堅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則,隨時注意手術進展情況,并督促和提示指導護生術中配合工作。培訓護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并提高無菌操作的意識,了解各班次的職責范圍與帶教老師共同值班,參與急診手術搶救配合,提高分析、判斷、解決急診手術中應急問題的能力,帶教形式結合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教學,由手術室專職帶教教師進行詳細的講解和示范,跟班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的講解和示范,然后讓護生進行逐一的操作,同時對于出現問題的部分及時進行更正和指導。在手術室帶教過程中,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方法,讓護生自己模擬病人或家屬,感受具體的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的職責,感受應該如何與病人及家屬溝通交流。術前接病人時、手術開始前、病人離開手術室前時如何按照《手術室安全核查表》和《手術風險評估表》的要求落實查對;感受如何在手術開始前、手術關腔前、手術關腔后、縫合皮膚后《手術護理清點單》的正確核查清點填寫;感受如何做好手術前和術后的訪視工作。

1.3觀察指標

出科前由護士長和帶教組長對護生進行理論和操作的考核,重點考核無菌技術操作,結合實習生的工作能力和態度給出評分,同時學生給帶教老師評分,反饋其優點和不足,不足之處不斷改進以提高帶教質量。通過考核成績、對科室滿意度、對老師滿意度的評分(每項賦分均為100分),觀察組采取兩段式階梯教學與對照組采取的傳統帶教方法的效果。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生的考核成績和對科室滿意度以及對老師滿意度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室實習帶教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段式階梯教學法使護理教學有計劃、有內容,具有全面性、整體性。通過總帶教集中培訓學習,再實行專人帶教,讓他們的每項工作都變得具有條理性;增加了每個實習生對手術室的親切感,使實習生在短時期內更快地適應環境,樹立了無菌觀念,掌握了手術室基本技能和操作,進而更好地把理論用到實踐中;同時也對帶教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更新知識和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才能適應臨床教學的需要,給老師與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進一步增加了老師和學生的感情。運用考試等方法來強化每個實習生對手術室里工作細節的記憶,也可以讓他們更加熱愛學習,努力提升自己;并且還能很快看清問題,進而根據發現的問題,不斷改良自己教育學生的辦法,提升教育學生的質量,達到臨床帶教的最終目的。帶教老師盡量參與護生在手術室實習的全過程,在實際工作中邊示教邊講解,使護生能盡快地融入手術室的實習生活,有步驟地進行學習。由于手術室與其他病房有所不同,大部分學生會有緊張、恐懼的心理。作為帶教老師應熱情接待,讓實習生倍感親切,用柔和的語調,并耐心地疏導護生,緩解他們的恐懼心理,以便迅速地使護生進入手術室實習的角色,共同落實并完成教學計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師生互動,觀察實習護生的反應,活躍學習氣氛。在角色扮演護生運用語言性溝通和非語言性溝通知識和技巧的過程中,感受了病人、家屬和護士等各種角色的內心世界,角色間的矛盾與沖突,使他們不斷地反思作為病人和家屬的苦衷,從而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對護士職業有更深刻的認識。而傳統的帶教方式一般很難達到滿意的帶教效果,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兩段式階梯教學在各科室的帶教工作中逐漸得到應用。

4小結

篇4

關鍵詞:高中舞蹈;藝術;教學問題;解決措施

高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繁重,空閑時間少,舞蹈練習的時間減少,難免在舞蹈教學中會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兩者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的。高中生學習舞蹈對自身也有很多好處,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對他們今后的人生發展具有極大的好處。

一、高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舞蹈的定義是:美感、藝術,舞蹈從誕生開始,就被人們比作是曲線美的代名詞。然而,面對升學考試和分分重要的中國教育體系來說,舞蹈被冠上占用學習時間的帽子。所以在舞蹈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耽誤正常教學。這門學科的教學也處于在一個相對尷尬的境地。

1.學生沒有科學地認識舞蹈

就舞蹈特長生來講,舞蹈這門學科可以為他們增分。他們學習舞蹈的目的是升學而不是藝術,有的學生還認定舞蹈就是以后的職業。在這樣的心態下學生課堂的學習情況可想而知。舞蹈是藝術的一種,有藝術的存在就需要具有審美的發現,要是沒有審美的心態,藝術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對它的理解不深入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績。

2.學生的舞蹈素養差

在對舞蹈基本動作進行訓練的時候,有不少學生因此身體比較僵硬,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柔軟度的訓練。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有不少學生難以忍受訓練過程中的“苦”,沒有繼續堅持。在進行壓腿或者開胯等基礎動作訓練的時候,有的學生由于難以忍受疼痛而大哭,其實,動作要求每天堅持,一段時間后并不像當初那樣疼痛,但是學生很難堅持。這些普遍的現象都是因為學生舞蹈素養差。

3.舞蹈教學缺乏硬件設施

舞蹈是藝術的一種,雖然高考文化課考試中沒有對其作出要求,但是就其藝術地位來講,具有自己的規則和尊嚴。高中學校中沒有必要的舞蹈教學設施,這嚴重阻礙了舞蹈學習。舞蹈教學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并不是僅僅教幾個動作,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提高舞者自身的氣質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在很多學校并沒有完備的舞蹈訓練設施等,這讓舞蹈老師的教學工作難以有效地開展。

二、舞蹈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法

1.要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高中階段,學生要面臨升學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讓學生全身心練習,必須對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進行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可以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深入挖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學習之中。不僅如此,還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培養他們堅強、勇毅、知難而進的品格,讓他們懂得艱苦的訓練是為了舞蹈動作的提升。要是連最基本的壓腿、拉腰等基本動作都堅持不下來,何談成為舞蹈大師。讓學生對舞蹈課有積極的心態和正確的認識。只要端正學習態度,教學才會取得有效的成果。

2.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強化舞蹈實踐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現有的器材進行充分的利用,用多媒體播放渲染力較強的舞蹈,讓學生對舞蹈的美具有直觀的認識。學生在練習的時候,要做到心無旁騖。同時,在學校舉辦的各類文藝表演中,鼓勵舞蹈生走向舞臺,展示自己,讓他們對舞蹈學習充滿自信。創新是藝術的生命線,在現有條件的允許下,鼓勵他們自編、自導、自演,在舞臺上的經歷能讓他們增強應對突況的能力,對舞蹈基本規律的把握更準確。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在身體上,舞蹈對他們成長的促進是其他所不能比擬的。

在學習任務較重的高中開設舞蹈課,不僅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培養。舞蹈在所有藝術中是最美的,它可以對生命、人性、人格的真諦進行折射,在表達內心情感的時候用肢體進行比用其他方式更為優美。舞蹈的學習不僅可以釋放心中的壓力,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如今,在高中進行有效的舞蹈教育雖然還有很多的困難,但是我們應該通過努力,讓更多的學生認識舞蹈、學習舞蹈并熱愛舞蹈。

篇5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 模式 內容 器材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24-0019-02

當今社會的競爭,不僅僅是人才的競爭,更是體質、體能的較量。為了適應社會需求,作為人才接受系統體育教育最后一站的高校體育,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歷史使命,它在培養德才兼備、體能健全的人才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現狀與培養優秀人才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高校體育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十分有必要采取相關措施,對癥下藥,使高校體育適應于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傳統

技能掌握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一直沿用的教學手段,它注重運動技能的傳授,主張遵循運動技能掌握的規律性來安排教學過程。即便到了高校的體育課堂,體育教學也依舊沿襲著小學、中學一樣的步驟:集合――列隊――跑步(熱身) ――關節活動――某一項運動的技術講解、示范――學生練習――列隊、解散。此等陳舊的教學年年如舊,使學生不厭其煩,既不利于運動技能的掌握,又不利于預期教學效果的實現。

2.教學方法死板、陳舊

由于固有觀念的影響,在現行的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只關注學生的體能與運動技能的掌握,過分注重技術教學和運動外在的表現,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多以專項化的體育教學方法為主;教師一味地按照大綱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和興趣,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由表達,也忽視了傳授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與手段;并且還把“考試”作為評價學生體育成績的唯一方式和目標,一味追求考試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關心的是教學指標的完成以及本節課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好壞,學生所關心的是所學項目的標準及分數,很多學生對所學內容缺乏足夠的興趣和熱情,學生的體育潛力得不到應有的挖掘。所以,也就很少有人去考慮所學內容對他們今后產生的影響及自身運用的價值,致使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能力難以形成。

3.教學內容繁雜重復

我國大部分高校體育課程內容設置以達標為體育鍛煉的目的和根本任務,大綱對學生要學習的體育項目做了明確規定,使得體育教學內容偏多,在規定時數內難以完成,造成每個項目只能是走馬觀花地表面學習,效果不佳。中小學里學習過的競技體育內容到大學又要重復學習,甚至使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就只有走、跑、跳、投等幾個有限的項目。而對一些健身效果好、趣味性強、群眾基礎廣的體育運動項目沒有進行合理的設置,分不清主次,多是以提高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為主的項目,休閑體育、生活體育、民族體育等相關的內容涉及較少,不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和能力,使得大學生畢業后沒有1~2個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長此以往就會造成體育絕緣,對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培養十分不利。

4.體育教學場地器材缺乏

要保證高校體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就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教學場地及教學器材做基礎和后盾。但由于我國經濟水平發展還比較落后,很多高校都還不能滿足體育教學標準所需要的教學場地與教學器材等硬件設施,與新課程改革標準規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別是一些大學生比較喜歡的運動項目,如乒乓球、網球、足球、游泳等項目的鍛煉場地明顯不足。

5.教師的整體水平與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不相適應

高校體育教師中絕大多數都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以競技體育為主線的課程體系中培養出來的,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和競技運動技術知識的影響,知識結構偏重于競技技術,對健康教育了解甚少,從而造成教師業務水平與終身體育教學的要求不相適應的狀況,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和發展。

6.理論教學缺失

現代高校體育已不是狹義上的體育(即單純的體育鍛煉或體育運動的教育),它應該是廣義上的,不僅包括身體鍛煉的教育,還包括衛生保健教育。前者側重于學生機體的培育,后者側重于學生機體的保護,這兩方面都是互相結合,互相促進,密不可分的。然而,現階段我國的高校體育教育只重視前者,對于后者,最多也不過是象征性地發一本有關運動衛生保健方面的教科書。這本書,課上不講,考試不考,一般無人問津。體育理論知識是體育鍛煉的向導,理論教學的缺失使眾多學生不知如何參加體育鍛煉,不知如何在體育運動中更好地保護自己,面對意外受傷也往往束手無策。

二 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措施

1.完善課程教材體系,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以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在追求課堂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實用性、娛樂性、健身性、文化性的同時,立足于系統設計、科學選擇和整體推進。大學體育應在保留具有較高鍛煉價值,又深受廣大學生喜歡項目的基礎上,增加娛樂性體育項目,加強非競技運動項目,個人運動項目,以利于畢業后堅持體育鍛煉。應將終身體育思想貫穿于整個體育教育之中,充分挖掘和發揮體育對大學生素質養成的潛移默化作用,使新的教材體系更緊密地與健康教育相結合。因此高校體育課程的設置,在內容上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及運動習慣的養成,尤其是終身體育的內容要不斷增大,使學生體會到運動的價值不僅在于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健康運動的科學方法,提高其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激發其鍛煉的動力。組織形式上要豐富多樣,如必修制、選修制、俱樂部制,應適當減少體育必修課的比例,增大選修課的比例,加強課外體育鍛煉的組織與實施,建立以健身為主要內容的新體系。

2.建立新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

伴隨素質教育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也應加以改進,要結合現代化的技術,創造新方法進行教學。例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運動場安裝投影儀,方便教師播放課件或相關的影視、圖像資料,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更為形象、生動地掌握技術動作和所需學習的理論知識。另外,討論式教學模式可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分組式教學,培養學生競爭、團隊意識,小組競賽式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也應引入高校的體育課堂。形式是外因,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體育教育教學的效果,可作為本質內因的教學內容無疑對教學起著更大的作用。要做到“健康第一”,要樹立起終身體育的理念,就要豐富原有枯燥的教學內容。競技田徑的眾多項目雖然在鍛煉身體素質、培養健康體格、磨煉精神意志等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考慮到體育的終身性、鍛煉的健身性和休閑的娛樂性,可多開設一些學生所喜愛的新興項目,如健身健美操、街舞、大眾交誼舞、軟式網球等。此外,也可結合自身實際挖掘發展一些具有地方和民族色彩的體育項目,以豐富我們的大學體育課堂。

3.加強體育師資建設,促進教師素質能力的發展

第一,加強職業道德規范,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定期舉辦師德培訓與交流會,制定職業道德評價依據,輔以相應的獎懲辦法;將師德考核納入年度考核工作;將兩種獎項作為職稱評定參考依據。

第二,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用以防治教學示范中由于教師態度不當而引起的不良行為。為體育教師的繼續學習和進修搭建良好平臺,制定相關制度;在職稱評定中加大教學成果的所占比例。

第三,轉變教師的思想認識,明確體罰尤其是變相體罰并不等同于嚴格要求;制定相關規定與措施,對于課堂中存在的懲罰行為給予防范與禁止;積極倡導民主的教學作風。

第四,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功,定期開展教師相互聽課,相互交流學習,舉辦教學研討會和教學基本功大賽等活動。

第五,強調教師要重視學生在教學質量監控中的作用,讓學生在教學評價中充分發揮作用。

4.加大體育教學的投入力度,增大體育場館的設施投資

現在很多高校都存在體育教學設施不足的問題,這就使得體育教學活動難以有效地開展,使學生們想進行體育運動卻找不到合適的場所。所以,各高校應重視體育教學,提高體育課程在高校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位置,大力發展體育設施建設。高校可對學生進行調研,找出大學生們最喜愛的體育項目和最缺乏的體育設施,然后投入專項資金進行建設,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還應引進更多的體育人才,提高體育老師的福利待遇,以激發其教學積極性。增加學校體育活動的項目,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開展體育活動,爭取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感受體育的樂趣。

5.充實理論課內容,加大理論課教學時數

高校體育是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意識、習慣以及獨立進行身體鍛煉的能力,進而達到終身體育目的的一門課程,不僅只是傳授給學生運動的技能,而且還要傳授給學生體育的理論知識。長期以來,我們對體育課程的知識體系一直有誤解,把一些純概念的內容、單項競技體育的發展史、競賽規劃和裁判法當做體育的基礎知識,使其缺乏實效性、針對性和長遠性,實用價值不高,未能形成一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大學生體育理論知識體系,達不到終身體育的目的。要想提高學生對體育理論課的興趣,就應適當增加理論課程學時,充實理論課程內容,將社會體育、體育文化與教育、體育心理與保健、娛樂體育、休閑體育等方面的理論與知識融入其中,不把目光只盯在跑、跳、投、踢球上,體育教育的根本在于體育文化,沒有文化就難以形成體育,沒有文化也就無法發展體育。

6.改革成績考核標準,重視因材施教

高校體育教學要突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根本宗旨,摒棄過去那種通過期末測試來評定成績的一元化標準。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條件都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對所有學生采用同一種考核標準,而是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后再采取不同的考核標準。重在考查學生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出勤次數、學習過程中的態度等,同時結合同學對其的相關評價得出最后的期末成績。一個公平公正的考核標準不但有助于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曾黎、李軍亞.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8)

篇6

一、 “問題”的分類:

作為問題解決的核心——問題,有著各種各樣的分類方法,但大體上可分為兩類:

1. 為了學習探索數學知識,復習鞏固所學內容而主要由教師構作的數學問題,如教科書,復習參考書中的練習題和復習題等;這類問題往往是已完成數學抽象和加工的成品問題。

2. 出現于非數學領域,但需用數學工具來解決的問題。比如來自日常生活、經濟、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中的應用數學問題;這類問題往往還是“原坯”形的問題,怎樣將它抽象轉化成一個相應的數學問題是關鍵。當然,這兩類問題是有交集的,它們彼此的邊界也是模糊的,如可列方程(組)求解答文字應用題的一部分就在這個交集中。

二、 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目標:

1. 會審題——能對問題情境進行分析和綜合。

2. 會建模——能把實際問題數學化,建立數學模型。

3. 會轉化——能對數學問題進行變換化歸。

4. 會歸類——能靈活運用各種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進行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并能進行總結和整理。

5. 會反思——能對數學結果進行檢驗和評價。

6. 會編題——能在學習新知識后,在模仿的基礎上編制練習題;能把數學知識與社會實際聯系起來,編制數學應用題。

三、 “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

教學流程:

創設 嘗試 自主 反饋

情境 引導 解決 梳理

1.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從生活情境入手,或者從數學基礎知識出發,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學生實際的基礎知識之中,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求知欲。

創設問題情境的主要方法:(1)通過語言描述,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問題情境;(2)利用錄音、錄象、電腦動畫等媒體創造形象直觀的問題情境;(3)學生排練小品,再現問題情境;(4)利用照片、圖片、實物或模型;(5)組織學生實地參觀。

2. 嘗試引導,把數學活動作為教學的載體。

學生在嘗試進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常常難以把握問題解決的思維方向,難以建立起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難以判斷知識運用是否正確、方法選擇是否有效、問題的解是否準確等,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啟發引導。

常用啟發引導方式:(1)重溫與問題有關的知識。(2)閱讀教材,學習新概念。(3)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聯想、猜測、類比、歸納、推理等。(4)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

3. 自主解決,把能力培養作為教學的長遠利益。

讓學生學會并形成問題解決的思維方法,需要讓學生反復經歷多次的“自主解決”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把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作為長期的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培養意識。

常用方式:(1)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使學生體會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快樂。(2)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應該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再進行嘗試解決。(3)對于思維力度較大的問題,應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共同解決。

4. 練結,把知識梳理作為教學的基本要求。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選擇和設計例題與練習,培養主動梳理、運用知識的意識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達到更好地掌握知識及其相互關系和數學思想方法的目的。

常用練習形式:(1)例題變式。(2)讓學生進行錯解剖析。(3)讓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命題,相互考察。

篇7

    【論文摘要】通用技術課程是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個新課程,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但目前其教師的培養問題急待解決。文章將從通用技術的發展現狀出發就其存在的教師培養問題及通用技術教師所應具備的素質為基礎,討論教育技術學在通用技術教師培養方面的優勢。

一、問題的提出

    通用技術課程是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個新課程,其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但通過對文獻及實時對一線通用技術教師的訪談我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現在很多通用技術的老師都是從其他的學科臨時調過來的,大部分都是在學校擔任化學、物理、生物、數學、信息技術、勞技教學工作的教師及近年從非師范類專業招進來工科類大學生等經過短期學科培訓轉型而來,很少從校外有一定的技術實踐經歷的人員中聘請的。這樣任課教師本身對于通用技術課程里面的很多知識自己理解也不夠,更不用說對技術課程中的教材教法深入掌握了,俗話說老師有一桶水,才能倒給學生半桶水,而且教師的轉型也困難重重。這樣的觀點在很多的文獻都提到過,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此外,在我們對西安某所重點高中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師訪談時,老師說道:“我們學校現在有6位通用技術教師,分別來自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有兩個原來是化學老師、一個是語文老師、還有我是計算機老師,現在想引進一至兩位教師,專業一點的,但不知道該從哪所學校什么專業去找,因為現階段好像沒人搞這些問題。”我們還從一些服務于通用技術課程的公司了解到,“他們的培訓人員有很多次都被臨時請去做通用技術教師。”雖然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到了通用技術教師的培養存在問題,但都沒有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所以現階段要促進通用技術課程有效實施與發展,解決通用技術教師的培養問題才是關鍵。

二、問題的解決

    1通用技術教師的基本要求

    通用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它有別于以往傳統的學科課程,那么對通用技術任課教師的條件要求有哪些呢?《普通高中技術課程(實驗)》指出:普通高中技術課程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是對學科體系的超越,它強調各學科、各方面知識的聯系與綜合運用。要求通用技術教師具有數學、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和文學、技術等人文知識。具備相當水平的有關當代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基礎知識,這也是通用技術教師維護正常教學和不斷自我學習的基本前提}s]。所以對通用技術教師應具備以下的基本條件:

      (1)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現代的教學觀念

    這些基本觀念包括:終身教育的思想、終身學習思想、大眾教育的思想、學習化社會的思想、主體教育的思想、多元智能的理論、后現代主義課程觀、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團隊學習理念等。各種思想理論的發展都有相應的心理學作為基礎,教學過程教師只有在掌握學生學習心理情況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實施有效性的教學。

      (2)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廣博的知識

    從通用技術的課程性質來看,它強調各學科、各方面知識的聯系與綜合運用。學習中,學生不僅要綜合運用已有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社會、藝術等學科的知識,還要融合經濟、法律、倫理、心理、環保、審美等方面的意識。學生的技術學習活動不僅是己有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俗話說:只有擁有100分能力的老師才能帶出90分的學生,你讓一名本身只具備60分能力的教師去帶出90分的學生,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廣博的知識。

    (3)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合理選擇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以及衛星傳輸技術的發展,比較成熟的現代傳媒技術被應用于教育教學,推進了包括多媒體教室、電子板書、電子習題、投影演示等現代教學方式的豐富和發展。而其對教學的優化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教學設備可以降低學習技術的難度,提高學習技術的效率。

      (4)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具備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首先,對于通用技術教師來說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是順利開展教學的基礎。通用技術課程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每個學習者通過觀察、調查、設計、制作、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進而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展。其次,高中學生正處在創造力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精神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這就要求我們通用技術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要經常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通用技術課程教材培訓、教學研究活動,還有校本培訓和研究等,不斷獲取、擴充新知識新技能、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思想體系。以一個新的視角,進行和完成教學工作,啟發學生創造性的學習和動手實踐,引導學生學會創新。通用技術教師作為課程的引導者,學生學習過程的協助者,由此看來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是必不可少的。

      (5)通用技術教師要有教科研意識,應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教育教學研究能力是專業化教師的必備素質。通用技術教師應該依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立足于教學中的具體問題,通過討論、聽課、公開教學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課程的教學研究,開發課程資源做一名“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

    2教育技術學的優勢

    回過頭來看看始終致力于以優化教學為最終目的教育技術學。教育技術學專業在這方面有哪些優勢,對應與上文所說到的對通用技術教師的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觀念方面

    教育技術學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跟隨不同教學觀念發展的歷史。教育技術學科開設的大量課程都涉及到有關理念的學習,例如:《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研究》(李克東、桑新民)、《學與教的基本理論》等。教育技術學從最早的行為主義提倡的程序化教學,到認知主義再到建構主義提倡的學生的學習是基于以有原有知識的認知,再到終生學習的學習觀,各方面都有研究。通過四年的學習,其畢業生不僅掌握了相關教學理念發展歷史優缺點而且懂的其適應的應用情景。

    (2)廣博的知識

    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知識涉及面非常的廣博。教育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大致有:攝影、攝像、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高級語言、網站設計、平面設計、基本的物理電路知識、視音頻的采集與處理、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導論(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及相關理念的學習)、學與教的理論、遠程教育等。從內容上涉及到了計算機、物理、教育學、心理學、文學等多方面的知識。

    (3)對現代教學設備的應用

    首先,教學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其實質之一即研究如何合理選擇教學設備以優化教學。其次,教育技術學畢業生掌握了現代教學設備的功能操作,理解其優缺點及適應情景。這無疑能保證教學設備在教學中有效的應用,所以教育技術學定能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合理充分而且有效地應用現代媒體教學設備。

   (4)科研創新及動手能力

    首先,教育技術學是一門正在發展的學科,他要求學生具備創新思維能力。隨著學習的深入和新知識體系的更新,要求學生善于學習善于思考,迅速掌握新知識體系,并且勇于探索發現新體系中的問題。其次,教育技術學學科要求學生熟悉國家關于教育,教育技術方面的政策、法規,了解教育的一般規律,具有較好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從事教育教學的能力,教育研究和科學研究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協作溝通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美學修養。最后,教育技術學學科很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課程中大量的實驗學生都必須通過實踐才能掌握。如攝影攝像技術、專業音視頻制作、網站制作、電路基礎實驗、機器人搭建編程、教學實踐等。

  3教育技術學指導下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的建議

    在具體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育技術學的畢業生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科優勢,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結合現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

    ①結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學習環境以學生為中心。通用技術課程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其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當然還可以適時結合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強化學生的學習成果。②結合教學系統設計理論分析教學過程。首先要分析學習內容和學習者現狀,看如何安排教學順序,了解學習者的原有知識水平,以決定教學深度及廣度。促進學生有意義的學習而非死記硬背。其次,根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結合不同的學習理論安排相應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生主動性強時主要結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啟發式的教學形式為主;而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時,我們可以結合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幫助學生設定小目標,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學習方式多樣化、評價方式多樣化

    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分析學習內容難易度、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決定如何組織教學。當完成一些比較簡單的項目時,同學們可以通過個人努力完成,但隨著項目難度的增加,學生們不可能單獨完成時,教師可以讓他們以團隊的形式完成學習項目。例如:在滅火機器人完成過程中,由于牽扯的知識很多,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學生無法單獨完成。這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團隊,讓他們共同努力完成項目。這樣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較容易地完成學習項目,維持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促進他們之間的相互學習,并在潛意識里掌握團隊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從而為他們的掌握團隊學習理念奠定基礎,服務于他們的長遠發展。此外由于每個學生的喜好特長不同,單一的評價手段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教學的開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種評價手段相互結合,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習內容難易度對學習者進行合理的評價。

    (3)合理選用現代教學設備優化教學

    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教學設備可以降低學習技術的難度,提高學習技術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壞境,結合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優缺點及適用情景,合理選擇現代化教學設備,讓技術充滿整個學習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技術類課程的興趣。例如在搭建滅火機器人課程開始時,我們通過視頻向同學們展示最終要完成的任務,讓他們看到最終所要完成的功能,激發他們學習興趣或者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現代教學設備展示操作過程,維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是教育技術學學科畢業生的特長,建議在過程中教師可以自己做flash課件、視音頻等,輔助學生的學習。

      (4)培養專業技能,做善于動手有創新意識的研究型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反思,發現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聯系教學系統設計理論、學與教的理論及時地解決問題,并且要有科研意識及時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通用技術教師。做一名優秀的“研究型”、“專家型”的通用技術教師。

    (5)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

    由于通用技術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十分的廣泛,作為通用技術教師平時應該注重各學科知識的積累,而且隨著科學技術和教育觀念的革新,通用技術未來的發展必將日新月異,通用技術教師必須堅持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不斷用新的知識新的技術來裝備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始終走在教學研究的一線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篇8

多媒體技術具有形象、生動、直觀的特點,能夠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教授《安塞腰鼓》這一課時,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腰鼓演出的壯大場面,使學生領悟到生活在高原之上的安塞人激情四射的活力,領略到中國腰鼓的迷人魅力。

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具有音像并茂的特點,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口技》這篇課文的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經典相聲段子《洛桑學藝》,引導他們了解口技藝術的精妙,體會這一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如此一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被迅速點燃,學習動機也更加明確。

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中學生的學習障礙大多是由于缺乏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所造成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把難理解的內容變為直觀動態的畫面,化抽象為具體,便于學生接受。例如,《北京的立交橋》一文,雖然課文對北京的立交橋介紹得非常詳細,但是農村學校的很多學生都沒有見過立交橋,這樣他們就很難理解這篇課文的內容及主旨。這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北京立交橋的圖片或錄像片段,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北京立交橋的宏大氣勢。

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了落實這些教育理念,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合作探究習慣和主動探究能力。首先,教師要示范多媒體的應用方法,教給學生在網絡材料中篩選信息、組合加工信息的方法,培養他們共享信息、合作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的習慣。其次,教師要誘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探究性閱讀,引導學生把課堂閱讀延伸到更廣闊的生活空間。如學完《孔乙己》時,要求學生閱讀《儒林外史》,從而深刻認識到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摧殘和毒害。最后,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水平時,要求學生對感興趣的課題進行專題研究和鑒賞。

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作文評改效率

傳統的作文批改方式,往往只是教師寫批語學生看評語,缺乏師生間的互動,費時費力,效果卻不理想。利用多媒體評改作文,能調動起學生參與評改作文的興趣,提高作文評改效率。筆者的具體做法是:每次作文收上來后,先把所有學生的作文瀏覽一遍,找出優秀作文和有典型問題的作文,把它們掃描進計算機,在講評課上進行展示交流。對優秀作文,找學生談讀后的收獲,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以后努力的方向。對有典型問題的作文,發動全班學生給其診斷,通過個人自改、同學互改、小組修改和教師評改等方式,進行修改專項訓練。這種作文評改方法,能大大激發學生評改作文的興趣,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

用多媒體技術,拓展課堂教學容量

篇9

【關鍵詞】中學化學 實驗課教學 培養能力

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實驗課存在的最顯著的問題往往是課堂紀律不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分析出現紀律不好的原因,常常是由于教師未使學生充分認識實驗課的意義,忽視學生實驗課的準備和組織指導工作等因素而造成的。例如,教師忽略了指導和嚴格要求學生認真預習實驗教材,以致不少學生對實驗目的、內容、操作步驟不甚明確。有的學生只是抱著“好玩”的態度來實驗。到實際操作時,就形成盲目混亂。又如,教師在課前沒有準備好實驗用的儀器和藥品,到實驗開始時,學生發現沒有某種儀器或藥品,或儀器已有破損,就會圍住教師要這要那,造成混亂局面。再如,教師沒有根據實驗目的要求和學生實際,作好周密的指導計劃上課時,往往顧此失彼,陷于被動、忙亂。有困難的學生常因得不到及時指點而呼喊教師;實驗技能比較好的學生,又因提前完成了實驗而未得到很好安排,就無事可作,互相談論,甚至來回走動,影響別人操作等等。因此要上好學生實驗課,提高學生實驗課的質量,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作好課前準備工作

首先要求教師做好實驗的預試。與演示實驗,邊講邊實驗的預試相比,對學生實驗課的預試實驗的要求應更高一些。除掌握實驗成敗的條件和關鍵外,還要估計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時可能發生的困難,擬出上課時向學生交待的注意事項,并作好課中巡視指導計劃。指導計劃應包括重點指導實驗內容和操作技能,重點指導的學生以及巡視指導的路線等。

其次,應充分準備好儀器、藥品和器材,并將儀器,藥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實驗室的清潔、整齊。最后按實驗內容的多少和難易程度,以及實驗室的設備情況將全班學生合理分組。盡量照顧人人都有動手的機會,防止造成某些同學只能作“觀察員”或“記錄員”的機會,還要擬訂實驗思考題,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實驗教材和學習有關章節內容,要求學生在預習中作到明確實驗目的,搞清實驗內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驟,實驗裝置和注意事項(包括操作、儀器的使用和安裝、藥品用量、觀察現象、廢物處理,安全防護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項),扼要地作好筆記,為能自覺地、有目的地、獨立地進行實驗打好基礎。

2.加強上課時的組織指導

實驗課開始時先要提問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有時還要進行課前討論和個別操作示范,然后掛出事先寫好了實驗項目以及重點內容與安全注意事項的小黑板,待學生檢查實驗用品齊全后,再允許學生動手實驗,檢查時間不宜過長,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和思考。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通常采用重點深入與普遍照顧相結合的方式巡視指導,即在重點指導的學生中發現問題,立即普遍巡視,如發現某個問題具有共同性,則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一般應著重從下面兩個方面巡視指導。

2.1 指導學生嚴格遵守化學實驗操作規程。在中學里,學生違反操作的情況是存在的。例:未墊上石棉網,就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燒杯,不按需要量取藥品,常將剩余的藥品倒回原瓶,不是用手腕而是用整個胳膊的活動來振蕩試管;手握試劑瓶傾倒液體藥品時,瓶上的標簽不是向著手心,而是向著下方,面部靠近瓶口去聞氣體,用同一支滴管吸取一種液體試劑后,未經沖洗清潔,又去吸另一種液體藥品等。指導學生遵守操作規程是一項必須堅持不懈進行的重要工作,指導中既應重視使學生明確每一個正確操作所依據的原理,認識錯誤操作可能發生的危害,更要多給學生練習的機會,嚴格要求學生養成正確操作的習慣和熟練的技巧。不能代替學生操作如需教師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學生重做,在糾正錯誤中向學生分析說明原理。

2.2 通過答疑與質疑,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和積極思維。教師在巡視指導中,要善于根據實驗內容和學生情況給學生恰當地揭示觀察要點。例如,觀察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某些特征性質,反應中發生的某些特殊現象等。要善于對學生恰當地啟發提問。例如,在講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引導學生觀察黑色粉未逐漸變為亮紅色,證明有銅生成,同時試管口有水珠,證明反應后有水生成,概括出發生的現象,以及化學反應方程式等;要善于及時啟發學生解決實驗失敗的問題。例如,當學生觀察到反常現象或實驗失敗而不知如何解決時,教師必須及時地給予提示,或從理論方面,或從儀器裝置方面,或從操作方面去仔細檢查,找出原因,使之重新做實驗并獲得成功。這樣,既保證了實驗進度,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實驗課的質量。

2.3 指導學生作好實驗記錄。記錄的主要內容是實驗題目,所用儀器、藥品、操作步驟,觀察到的現象和實驗數據,對現象的分析解釋和結論。四是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實驗習慣。教師在巡視指導中,應隨時記下學生在以上各方面的具體表現并作為小結中講評的依據。

3.實驗結束后要認真總結

篇10

內容提要:本文對目前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途徑,以期幫助青年教師能夠順利地過好教學關。

1.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1.1教學意識欠缺

    青年教師參加工作后,除上課外還需面臨著來自于申報課題、職稱評定以及買房成家等方面的壓力,而且部分老師又急于成才,造成青年教師往往不能將精力集中在教學工作上,忽略了重要的一線教學,僅僅把教學當作一項任務,以應付完成任務不出教學事故為準,只是把教師這份工作作為一份謀生的手段。

    1.2備課不到位

    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陣地。一堂精彩的講課,需要教師在講課前對所講授內容進行充分準備。課前準備充分,上課時就能得心應手,思路流暢,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些青年教師由于工作重心及職責不清,或忙于科研工作,或忙于雜事,備課不認真,無法對每節課的講授內容熟記于心,無法做到在不看教材和講稿的情況下能夠完整地、條理清楚地講述內容,控制好節奏,把握好授課的時間,做到授課前胸有成竹,授課時出口成章。在上課時經常出現一些思路短路,敘述紊亂,影響到整個課程的流暢性,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1.3教學手段運用不當

    多媒體教學手段,集聲音、圖像、視頻和文字等媒體為一體,具有形象性、多樣性、直觀性和豐富性等特點。青年教師一般都具有較好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充分發揮好這方面的優勢,把多媒體手段運用好,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的青年教師不分情況和效果,盲目套用。例如像高等數學等強調公式推理與證明過程的課程,并非多媒體的優勢,由于過多使用,不能很好地把推理、證明的過程比較清楚地、一步一步地展示出來:有的教師把多媒體變成一種愉懶的工具,把書上的內容原封不動地復制屏幕上,課件僅僅只是課本搬家,沒有加入新的知識,擴大學生的信息量;有的課件幾年一個樣,從不更新,只是改一改封面。

    也有許多青年教師因為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引入,完全忽略板書的功能,對板書不甚關心,板書時雜亂無章,主次不清,字跡潦草,隨意性很大,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寫哪就寫哪;有的甚至沒有寫板書的習慣,一節課下來僅隨手到黑板上寫下幾個字。

    1.4教態方面欠妥

    由于缺乏教態訓練,許多新教師初登講臺時教態不好,手不知放在哪里好,講課的過程中有一些多余的動作,給人做作的感覺。有的教師上課時發音吐字不清晰,或普通話不標準,有很重的口音,或說話速度較快,學生聽課感到很吃力;有的教師教學語言欠簡練,缺乏必要的抑揚頓挫,語言表達詞不達意,枯燥乏味,喜歡使用“啊、嗯、是不是、對不對、這個、那么”等口頭禪。

    有些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多數時間不能正面對著學生,或者側視窗外,或者面對計算機;有的眼睛不敢離開講稿,恐怕自己講錯,而不注意學生的表情反映;另外有些老師不夠注重儀表,在衣著上過分華麗新奇甚至暴露,或者過分隨便,甚至有些邀里通遏,不修邊幅。

    1.5課堂駕馭能力不夠

    有些青年教師盡管對主講教材內容非常熟悉,但由于涉入課程不深,缺乏對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的潛心研究;缺乏對講授內容的精選、加工和改造,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融會貫通,另外,由于參加科研活動的時間和涉及的深度不足也限制了他們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因而青年教師往往對教學時間、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的編排和運用等方面不合理,在調動學生聽課積極性、控制教學節奏和管理課堂等方面把握及控制不力。上課時往往出現照本宣科的現象,對教材中的謬誤之處缺乏鑒別力,以訛傳訛。講授過程中,主次不清,重難點不突出。對學生學過的知識不能及時歸納、總結、慨括,幫助學生穿成線,連成片。講服力。教學手段單一,仍大多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沉悶。

    1.6虛心學習不夠

    青年教師雖然精力充沛,但畢竟閱歷經驗不足。有的青年教師雖然意識到自己教學經驗不足和授課質量不高,但缺乏主動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的意識,尤其缺乏向一些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的老教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表現在不能主動切磋教學經驗和主動觀摩授課學習。也有不少青年教師自我感覺良好,不愿向老教師取經。

2.改進的措施

    2.1積極調整心態

    青年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站穩講臺,這需要的不僅是時間和外力,而且更需要自身的努力,首要的一點就是要解決好自己思想上的問題。“思想是行動的源動力”,只有當深刻認識到教育事業的重要性時,才愿意付出時間和辛苦,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才會自愿自覺地采取各種措施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教學工作是教師的本職工作,搞好教學工作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開始,就要牢記自己的職責,明確自己的任務,努力做到教好書育好人。也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才能真正安心于教學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要正確處理好教學工作與個人成才方面的關系。首先應站穩講臺,做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再爭先創優,促進個人的成才。另外,作為青年教師不要只想著上好課就是一個好教師,而要不斷加強師德修養,要在教書的同時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另外,對于所面臨的經濟壓力,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力求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去獲取人生的滿足感、成就感。

      2.2認真充分備課

    常言道: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因此備好課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特別是有的新教師剛開始所上的課可能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專業,這樣就更需要認真學習,否則無從說起講好課。教師備課要以教材為中心,進行知識儲備。一本教材是很多專家經過一個相當的過程對歷史以來某一學科知識的總結整理,有它全面、完善、系統的特點。因此,既要全面把握教材的慨況,結構層次,又要抓住它的重點、難點和前后的聯系。但是,知識更新是每天都在進行,以前特定條件下正確的理論在今天的條件下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教師也必須跳出書本的框框,站在世界現代科技發展的前沿,掌握本專業領域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及時把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動態、研究成果以及有待攻關的重大課題在教學內容卜反應出來,以引導學生去探索發展新知識,幫助學生學會預測、預見和構想未來事物的發展變化,從而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的自覺性和創造性。

    2.3鉆研教學方法

    講課是一門藝術。備好課只是講好課的基礎。把課講好還需要有正確的教學方法。雖然教無定法,但教學又不能沒法。因此,青年教師要想教好一門課,除需要博覽群書外,更需要研究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知識,同時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去創造新知識,最后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由教到不教。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構成的,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共同活動。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采用研究型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單向性講授為主,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雙向交流的方法,在“活”字上下功夫,使課堂真正活起來,動起來,并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這種方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還能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當然使用各種教學手段的同時也要把握好分寸。例如在使用案例教學法中,不能過多地注重案例的使用,因為教學畢竟不是評書演講,除了生動的案例外,應該更多地告訴學生這門課涉及的是什么知識,應用這些知識我們能夠解決什么實際問題。

    另外,講課時要注重邏輯性,重視課堂內容的有機銜接,突出整堂課內容的條理性,重點是把難點講通,重點講透,關鍵講清。

    多媒體雖在信息傳播上豐富了許多,但絕不可以無選擇地濫用,而應當根據所授課程的特點,突出地使用更利于傳遞本課程內容信息的手段,亦不可一味地追求教學媒體形式,而忽視了對教學基本功的訓練,這樣將會事與愿違,得不償失。在一次課中,擦除板書內容時,要始終注意保留梗概性的題目或關鍵詞,一次講課結束時,黑板上能夠留下整堂課內容的概況。

    2.4培養良好教態

    教學語言是師生實現溝通交流的主要載體。教學語言應當注入一定的感情,才會生動,具有感染力,產生深刻印象,而不應平鋪直敘,仿如背書。課堂用語應使用普通話。語速宜適中,過快別人聽不清楚,過慢別人聽著著急。關鍵的地方,要略作停頓,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記憶。音量、聲調宜適中,要保證坐在后排的學生能聽清所講的內容。抑、揚、頓、挫的運用要自然合乎情理。語言應保持清楚流暢,略帶一些文采。上課時精神飽滿,表情輕松愉快,面帶微笑。打扮則得體、大方,穿著端莊,符合教師的職業要求。講課時正面學生,視線隨時自然地關注全體學生,即可隨時洞察課堂動態,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映,又能使學生思想不易開小差,不敢輕易搞小動作。

    2.5虛心學習、善于學習。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借鑒是最有效的學習手段。青年教師要虛心向老師學習,善于從其他教師特別是優秀的教師身上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這些教師所擁有的教學技能、教學方法和教育智慧都是青年教師所欠缺的。但是學習別人不必“邯鄲學步”,機械地照搬,要懂得別人為什么這樣做,而后從自己的情況出發,創造性地運用別人的先進經驗。應該對比他人的成功經驗分析自己的不足,通過分析、比較和嘗試,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才能使課上得越來越加越圓滿,并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向其他教師學習其中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聽課”。聽課時要確立清晰的聽課目的,要有科學的聽課方法,及時“換位”聽課。通過聽課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包括課堂的導入和結束、教材重點難點的處理、語言表達技能、多媒體的制作、板書的設計及課堂組織互動等等。此外,青年教師之間也可開展教學研討與觀摩,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6積極反思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圈,思而不學則殆。教學正是如此。有總結才能有提高。總結的過程是對教學工作理性思考、積累經的過程。因此,教學反思是教師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提高教學素養的有效方法。青年教師要養成反思的習慣,這樣就可以幫助教師經常自學地總結教學情況,糾正教學行為中的偏差,尋找提高教學效果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