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礙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03:57: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障礙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障礙管理論文

篇1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愈來愈清醒地認識到:未來世界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黨和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素質教育受到人們普遍重視。數學作為自然科學最基礎的學科,“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很強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邏輯性”[1],是中小學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礎學科,對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特別是在培養人的思維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替代的特殊功能”[2]。我們研究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與消除的目的是:(1)便于對數學教學活動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反思,以總結經驗,找準問題,發揚成績,糾正錯誤;(2)把握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狀態,加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提高數學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益;(3)試圖探討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因素及與素質教育相悖的有關問題,使數學學科價值能夠在教育過程中得到充分展現和有效發揮,更好地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現代化建設服務。

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是指影響、制約、阻礙中學生積極主動和持久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訓練創造性思維、發展智力、培養數學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即是中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誤會”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理現象。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依賴心理

數學教學中,學生普遍對教師存有依賴心理,缺乏學習的主動鉆研和創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師對數學問題進行歸納概括并分門別類地一一講述,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二是期望教師提供詳盡的解題示范,習慣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實上,我們大多數數學教師也樂于此道,課前不布置學生預習教材,上課不要求學生閱讀教材,課后也不布置學生復習教材;習慣于一塊黑板、一道例題和演算幾道練習題。長此以往,學生的鉆研精神被壓抑,創造潛能遭扼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漸喪失。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不可能產生“學習的高峰體驗”——高漲的激勵情緒,也不可能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樂趣”[3]。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筆,導致解題出錯。一是未弄清題意,未認真讀題、審題,沒弄清哪些是已知條件,哪些是未知條件,哪些是直接條件,哪些是間接條件,需要回答什么問題等;二是未進行條件選擇,沒有“從貯存的記憶材料中去提缺題設問題所需要的材料進行對比、篩選,就“急于猜解題方案和盲目嘗試解題”[4];三是被題設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層次的抽象、概括、判斷和準確的邏輯推理;四是忽視對數學問題解題后的整體思考、回顧和反思,包括“該數學問題解題方案是否正確?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該方案有什么獨到之處?能否推廣和做到智能遷移等等”[5]。

3.定勢心理

定勢心理即人們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思維定勢。在較長時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習慣性教學程序影響下,學生形成一個比較穩固的習慣性思考和解答數學問題程序化、意向化、規律化的個性思維策略的連續系統——解決數學問題所遵循的某種思維格式和慣性。不可否認,這種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格式和思維慣性是數學知識的積累和解題經驗、技能的匯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數學問題,比較順利地求得一般同類數學問題的最終答案;另一方面這種定勢思維的單一深化和習慣性增長又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如使學生的思維向固定模式方面發展,解題適應能力提高緩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等。

4.偏重結論

偏重數學結論而忽視數學過程,這是數學教學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從學生方面來講,同學間的相互交流也僅是對答案,比分數,很少見同學間有對數學問題過程的深層次討論和對解題方法的創造性研究,至于思維變式、問題變式更難見有涉及。從教師方面來講,也存在自覺不自覺地忽視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忽視結論的形成過程,忽視解題方法的探索,對學生的評價也一般只看“結論”評分,很少顧及“數學過程”。從家長方面來講,更是注重結論和分數,從不過問“過程”。教師、家長的這些做法無疑助長了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偏重結論心理。發展下去的結果是,學生對定義、公式、定理、法則的來龍去脈不清楚,知識理解不透徹,不能從本質上認識數學問題,無法形成正確的概念,難以深刻領會結論,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啟迪,思維的方法和習慣得不到訓練和養成,觀察、分析、綜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還有自卑心理、自諒心理、迷惘心理、厭學心理、封閉心理等等。這些心理障礙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制約、阻礙著中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數學教學效益降低,教學質量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中學生產生數學學習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教師、家長、社會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學生自身的因素。具體地講,存在的影響因素有如下一些:①“應試教育”大氣候影響,片面追求升學率、題海戰術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忙于應付;②對素質教育缺乏科學的全面的理解;③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和標準有待于進一步完善;④數學學科價值還未真正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認識;⑤教法單調死板,缺乏針對性、趣味性和靈活性;⑥學法指導不夠,學生學習方法不對頭;等等。

如何引導中學生克服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增強數學教學的吸引力?這是數學教法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堅持“四重、三到、八引導”,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真正領悟和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進而愛學、樂學、會學、學好。

“四重”,即重基儲重實際、重過程、重方法。

1.重基礎

就是教師要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嚴格按照大綱提取知識點,突出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清楚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體系及其各自在結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實際

一是指教師要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實際,包括學生學習、生活、家庭環境,興趣愛好,特長優勢,學習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數學教學內容要盡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三是要加強實踐,使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初步體驗到數學的實用價值。

3.重過程

揭示數學過程,既是數學學科體系的要求也是人類認識規律的要求,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需要。“從一定意義上講,學生利用‘數學過程’來學習方法和訓練技能,較之掌握知識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義”[6]。一是要揭示數學問題的提出或產生過程;二是要揭示新舊知識的銜接、聯系和區別;三是要揭示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四是要對解題思路、解題方法、解題規律進行概括和總結。總之,要“以啟發誘導為基幢,“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來揭示獲取數學知識的思維過程,進而達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7]。

4.重方法

“數學方法是在數學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的具體途徑、手段和方式的總稱。”[8]所謂重方法,一是要重視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學生接受理解,又不包辦代替,讓學生充分動腦、動口、動手,掌握數學知識,掌握數學過程,掌握解題方法;二是要重視學法指導,即重視數學方法教學。數學學法指導范圍廣泛,內容豐富,它包括指導學生閱讀數學教材,審題答題,進行知識體系的概括總結,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定,對解題過程和數學知識體系、技能訓練進行回顧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師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夠真正做到想學生所想,想學生所疑,想學生所難,想學生所錯,想學生所忘,想學生所會,想學生所樂,從而以高度嫻熟的教育技巧和機智,靈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導學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調節學生的意志,用自己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用自己的心靈呼應學生的心靈,使師生心心相印,肝膽相照。課堂步入一個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學成為一種賞心悅目、最富有創造性、最激動人心的‘精神解放’運動”[9]。

“八引導”,即學科價值引導、愛心引導、興趣引導、目標引導、競賽引導、環境引導、榜樣引導、方法引導。

1.學科價值引導

就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的學科價值,懂得為什么要學習數學知識。一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的悠久歷史;二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與各門學科的關系,特別是它在自然科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在工農業生產、現代化建設和現代科學技術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讓學生明白當前的數學學習與自己以后的進一步學習和能力增長的關系,使其增強克服數學學習心理障礙的自覺性,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

2.愛心引導

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特別是對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更應主動關心他們,征詢他們的意見,想方設法讓他們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向他們奉獻一片摯誠的愛心。

3.興趣引導

一是問題激趣。“問題具有相當難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經努力可以克服困難,但并非輕而易舉;可以創造條件尋得解決問題的途徑,但并非一蹴而就”[10];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創設生動形象、直觀典型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有語言激趣、變式激趣、新異激趣、遷移激趣、活動激趣等等。

4.目標引導

數學教師要有一個教學目標體系,包括班級目標、小組目標、優等生目標和后進生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都有前進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標要既有長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總體性的又有階段性的,既有現實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對于學生個體,特別是后進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過“暗示”和“個別交談”使他們明確目標,給他們加油鼓勁。

5.環境引導

加強校風、班風和學風建設,優化學習環境;開展“一幫一”、“互助互學”活動;加強家訪,和家長經常保持聯系,征求家長的意見和要求,使學生有一個“關心互助、理解、鼓勵”的良好學習環境。

6.榜樣引導

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自己心中的榜樣,一是要在教學中適度地介紹國內外著名的數學家,引導學生向他們學習;二是要引導學生向班級中刻苦學習的同學學習,充分發揮榜樣的“近體效應”;三是教師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競爭引導

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建立競爭機制,引導學生自覺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學、趕、幫爭先進。

篇2

(1)便于對數學教學活動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反思,以總結經驗,找準問題,發揚成績,糾正錯誤;

(2)把握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狀態,加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提高數學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3)試圖探討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因素及與素質教育相悖的有關問題,使數學學科價值能夠在教育過程中得到充分展現和有效發揮,更好地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現代化建設服務。

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是指影響、制約、阻礙中學生積極主動和持久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訓練創造性思維、發展智力、培養數學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即是中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誤會"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理現象。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依賴心理

數學教學中,學生普遍對教師存有依賴心理,缺乏學習的主動鉆研和創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師對數學問題進行歸納概括并分門別類地一一講述,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二是期望教師提供詳盡的解題示范,習慣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實上,我們大多數數學教師也樂于此道,課前不布置學生預習教材,上課不要求學生閱讀教材,課后也不布置學生復習教材;習慣于一塊黑板、一道例題和演算幾道練習題。長此以往,學生的鉆研精神被壓抑,創造潛能遭扼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漸喪失。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不可能產生"學習的高峰體驗"--高漲的激勵情緒,也不可能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樂趣"。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筆,導致解題出錯。

一是未弄清題意,未認真讀題、審題,沒弄清哪些是已知條件,哪些是未知條件,哪些是直接條件,哪些是間接條件,需要回答什么問題等;

二是未進行條件選擇,沒有"從貯存的記憶材料中去提缺題設問題所需要的材料進行對比、篩選,就"急于猜解題方案和盲目嘗試解題";

三是被題設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層次的抽象、概括、判斷和準確的邏輯推理;

四是忽視對數學問題解題后的整體思考、回顧和反思,包括"該數學問題解題方案是否正確?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該方案有什么獨到之處?能否推廣和做到智能遷移等等"。

3.定勢心理

定勢心理即人們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思維定勢。在較長時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習慣性教學程序影響下,學生形成一個比較穩固的習慣性思考和解答數學問題程序化、意向化、規律化的個性思維策略的連續系統--解決數學問題所遵循的某種思維格式和慣性。不可否認,這種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格式和思維慣性是數學知識的積累和解題經驗、技能的匯聚,它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數學問題,比較順利地求得一般同類數學問題的最終答案;另一方面這種定勢思維的單一深化和習慣性增長又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如使學生的思維向固定模式方面發展,解題適應能力提高緩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等。

4.偏重結論

偏重數學結論而忽視數學過程,這是數學教學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從學生方面來講,同學間的相互交流也僅是對答案,比分數,很少見同學間有對數學問題過程的深層次討論和對解題方法的創造性研究,至于思維變式、問題變式更難見有涉及。從教師方面來講,也存在自覺不自覺地忽視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忽視結論的形成過程,忽視解題方法的探索,對學生的評價也一般只看"結論"評分,很少顧及"數學過程"。從家長方面來講,更是注重結論和分數,從不過問"過程"。教師、家長的這些做法無疑助長了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偏重結論心理。發展下去的結果是,學生對定義、公式、定理、法則的來龍去脈不清楚,知識理解不透徹,不能從本質上認識數學問題,無法形成正確的概念,難以深刻領會結論,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啟迪,思維的方法和習慣得不到訓練和養成,觀察、分析、綜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還有自卑心理、自諒心理、迷惘心理、厭學心理、封閉心理等等。這些心理障礙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制約、阻礙著中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數學教學效益降低,教學質量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中學生產生數學學習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教師、家長、社會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學生自身的因素。具體地講,存在的影響因素有如下一些:

①"應試教育"大氣候影響,片面追求升學率、題海戰術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忙于應付;

②對素質教育缺乏科學的全面的理解;

③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和標準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④數學學科價值還未真正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認識;

⑤教法單調死板,缺乏針對性、趣味性和靈活性;

⑥學法指導不夠,學生學習方法不對頭;等等。

如何引導中學生克服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增強數學教學的吸引力?這是數學教法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堅持"四重、三到、八引導",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真正領悟和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進而愛學、樂學、會學、學好。

"四重",即重基儲重實際、重過程、重方法。

1.重基礎

就是教師要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嚴格按照大綱提取知識點,突出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清楚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體系及其各自在結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實際

一是指教師要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實際,包括學生學習、生活、家庭環境,興趣愛好,特長優勢,學習策略和水平等等;

二是指數學教學內容要盡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

三是要加強實踐,使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初步體驗到數學的實用價值。

3.重過程

揭示數學過程,既是數學學科體系的要求也是人類認識規律的要求,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需要。"從一定意義上講,學生利用’數學過程’來學習方法和訓練技能,較之掌握知識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是要揭示數學問題的提出或產生過程;二是要揭示新舊知識的銜接、聯系和區別;三是要揭示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四是要對解題思路、解題方法、解題規律進行概括和總結。總之,要"以啟發誘導為基幢,"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來揭示獲取數學知識的思維過程,進而達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

4.重方法

"數學方法是在數學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的具體途徑、手段和方式的總稱。"所謂重方法,一是要重視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學生接受理解,又不包辦代替,讓學生充分動腦、動口、動手,掌握數學知識,掌握數學過程,掌握解題方法;二是要重視學法指導,即重視數學方法教學。數學學法指導范圍廣泛,內容豐富,它包括指導學生閱讀數學教材,審題答題,進行知識體系的概括總結,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定,對解題過程和數學知識體系、技能訓練進行回顧和反思,等等。

"三到",即教師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夠真正做到想學生所想,想學生所疑,想學生所難,想學生所錯,想學生所忘,想學生所會,想學生所樂,從而以高度嫻熟的教育技巧和機智,靈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導學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調節學生的意志,用自己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用自己的心靈呼應學生的心靈,使師生心心相印,肝膽相照。課堂步入一個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學成為一種賞心悅目、最富有創造性、最激動人心的’精神解放’運動"。

"八引導",即學科價值引導、愛心引導、興趣引導、目標引導、競賽引導、環境引導、榜樣引導、方法引導。

1.學科價值引導

就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的學科價值,懂得為什么要學習數學知識。

一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的悠久歷史;

二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與各門學科的關系,特別是它在自然科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在工農業生產、現代化建設和現代科學技術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讓學生明白當前的數學學習與自己以后的進一步學習和能力增長的關系,使其增強克服數學學習心理障礙的自覺性,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

2.愛心引導

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特別是對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更應主動關心他們,征詢他們的意見,想方設法讓他們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向他們奉獻一片摯誠的愛心。

3.興趣引導

一是問題激趣。"問題具有相當難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經努力可以克服困難,但并非輕而易舉;可以創造條件尋得解決問題的途徑,但并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創設生動形象、直觀典型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有語言激趣、變式激趣、新異激趣、遷移激趣、活動激趣等等。

4.目標引導

數學教師要有一個教學目標體系,包括班級目標、小組目標、優等生目標和后進生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都有前進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標要既有長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總體性的又有階段性的,既有現實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對于學生個體,特別是后進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過"暗示"和"個別交談"使他們明確目標,給他們加油鼓勁。

5.環境引導"加強校風、班風和學風建設,優化學習環境;開展"一幫一"、"互助互學"活動;加強家訪,和家長經常保持聯系,征求家長的意見和要求,使學生有一個"關心互助、理解、鼓勵"的良好學習環境。

6.榜樣引導

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自己心中的榜樣,一是要在教學中適度地介紹國內外著名的數學家,引導學生向他們學習;二是要引導學生向班級中刻苦學習的同學學習,充分發揮榜樣的"近體效應";三是教師以身示范,以人育人。

7.競爭引導

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建立競爭機制,引導學生自覺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學、趕、幫爭先進。

篇3

[論文關鍵詞]無障礙設施;無障礙服務;觀念無障礙

一、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廣東省法制辦、廣州市規劃局、廣州市建設委員會等相關部門人員一致認為《規定》頒布實施以來,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為殘疾人出行提供了較大方便

廣州市為了迎接“全國無障礙城市”創建工作,按照《規定》要求,對全市的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居民小區和住宅等相關設施進行了無障礙改造。在城市的道路上共計對城區七條主次干道無障礙設施進行了全面維修改造。在城市公共建筑上,共計對16家政府機關辦公樓實施了入口坡道改造、無障礙廁所改造;對165家公共服務窗口單位建設改造了低位服務窗口、無障礙廁所;對10處主要交通路口設置盲人按鈕及過街音響裝置;對24處公共場所進行了入口坡道改造,對20處主次干道室外公廁進行了無障礙廁位改造。這些舉措都為殘疾人的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

(二)保證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

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人員在訪談中透露,自《規定》實施以來,廣州市政府和建委都很重視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只要是新建的市政建設,無障礙設施的合格率都要求達到100%,對既有的相關設施也進行了合理的改造和維護。目前無障礙設施已覆蓋城市中心的公園、綠地、商店、碼頭、車站、地鐵、機場和火車站等。同時相關部門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建設,比如在地鐵設有呼叫系統,公交車上也設有盲人語音系統方便盲人出入。

(三)無障礙服務不斷提升

經過幾年的不斷努力,廣州市的客運及公交站場的無障礙設施漸趨完善,盲道可以與路面盲道相銜接,有盲文提示,扶手電梯有輪椅鎖定以及低位飲水器等。經過“創文”時期進行的改造,現在客運站的無障礙設施是比較齊全的,包括盲道、坡道、扶手、無障礙洗手間、低位洗手臺、升降梯等。在服務方面,對于重點旅客服務,設置求助鈴,有服務員進行全程服務。

(四)為廣州社會文明進步提供支撐與動力

《規定》施行8年來,廣州市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經過亞運會及亞殘會和創文活動后,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更為廣泛普及,管理也更為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廣州市獲評全國唯一一個由國家殘聯授予的“愛心城市”,廣州也因為在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管理等關愛弱勢群體方面做出的重大努力與突出成績而被評為全國10個“文明示范城市”之一。

二、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規定》出臺以后,廣州市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管理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相比內地城市而言,廣州市在無障礙建設方面也走在前列,但相較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城市,廣州在這方面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具體而言,廣州市無障礙設施在建設和管理中還存在如下問題:

(一)某些無障礙設施不符合《規定》的要求

1.盲道問題。有的盲道中間會冒出電燈桿,有的盲道磚在施工時就不夠平整,不少盲道磚已經被損壞,很不便于盲人行走。更有的盲道時斷時續,經常失蹤,存在導向誤區。盲道被占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特別是在某些商業區內的街道,經常能夠看到盲道被擺攤商販霸占,或被用于停靠摩托車等。

2.坡道問題。有些地方的坡道設計嚴重不足,甚至有的公共建筑未設坡道。很多商場、銀行、酒店、公共事務機構營業大廳等地都未設置坡道,入口都是高高的臺階,肢殘者根本不可能單獨進入。而有的地方雖有坡道,但不設扶手,或未設休息平臺,或坡道比例過大,這些都使得使用輪椅者望而卻步。

3.無障礙廁所問題。番禺區內的很多商場、銀行和公共事務機構營業大廳都未設置無障礙廁所。而有些公園、醫院雖然設有無障礙廁所,但部分設置不合理。比如有的座便器旁雖然安裝了拱形扶手,但缺少防滑設計,容易導致使用者摔倒。又比如有的殘疾者專業衛生間出入口的有效寬度不能達到80cm以上,且存在較大高差。

4.低位服務臺問題。即使在無障礙水平相對較高的各公共建筑內也經常存在低位服務臺等無障礙盲點。由于沒有專為殘疾人設計的接待臺,高高在上的提款機、收銀臺、咨詢臺、售票處等給輪椅乘坐者帶來了較大的不便。

5.無障礙電梯問題。除了個別高層商品住宅樓、醫院、酒店已經安裝上符合要求的無障礙電梯外,無障礙電梯的普及率并不如人意。但已安裝的殘疾人電梯也仍有部分存在按鈕過高、梯廂內未安裝鏡子等現象,導致輪椅乘坐者使用不方便甚至困難。

(二)設施的日常管理與維護問題

最常見的是路上的盲道等無障礙設施常有被損壞、占用的問題。更嚴重的是問題的反應渠道不夠暢通,在問題出現之后不知道應該向哪個部門反映。即有重建設,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之嫌。同時,無障礙設施的利用率不夠高,殘疾人群體習慣于求助服務員,很多人不了解一些指示牌、顯示屏和有關標志的具體含義。

(三)無障礙設施的整體規劃問題

根據殘聯的調查,現在廣州所有的城區道路無論寬與窄都有盲道,甚至在羅崗那邊的高速路上都有盲道。但有些地方確實是沒有盲人去的,那些盲道就只是擺設了。而同時在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地方的無障礙建設又存在較大的盲點,基本很難看到與城區對應的一些基本無障礙設施。另外 某些無障礙設施在與其交接的地方存在斷層,比如有些地鐵站與天橋、客運站的盲道銜接有問題。這些都缺乏整體的規劃和協調。

(四)關于技術標準的問題

無障礙設施的具體建設標準不明,除了廣州市的《規定》,2001年有《城市道路與建設無障礙設計規范》等標準,對此驗收部門表示不知道該按照哪個標準進行無障礙設施的檢查。在竣工驗收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難度,主要體現為具體標準很復雜。如果將一些規定設計為強制性規范,則會帶來一些實際問題和困難。比如有的小區一個盲人都沒有,盲道的設置則略顯多余。如每個天橋都設置電梯,成本太高,與社會發展水平也不適應。

三、完善無障礙設施的具體意見和建議

針對該《規定》存在的問題,綜合各訪談對象的意見,筆者提出以下完善該《規定》的具體建議和想法:

(一)加強無障礙設施的建設與改造

圍繞公共交通方面,建立全方位的無障礙設施與環境。范圍覆蓋到廣州市的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客運碼頭等,達到有坡道、盲道、有輪椅水平及垂直通道、低位售票口、無障礙廁所或廁位、有盲文站牌等無障礙要求。在城市道路方面,除了要加強坡道和盲道建設以外,還應在主要道路的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設置輪椅坡道和安全梯道或者直接設置垂直升降電梯。在公共建筑方面,新建、擴建、改建的辦公科研建筑、商業服務建筑、醫療建筑等各類公共建筑的無障礙設施建設率要盡量達到100%。在特殊設施無障礙方面,80%以上的特教學校、福利企業、康復中心、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養老機構等都要達到無障礙化。

(二)通過教育與宣傳使社會觀念無障礙深入人心

可以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渠道,用不同的形式開展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宣傳。把“助殘日”等時間開展的集中宣傳與日常宣傳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建筑規劃設計人員和廣大市民的無障礙環境認識,讓大家都能意識到選擇使用無障礙公共環境是殘疾人、老年人等應有的一項重要權利,是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條件。各行各業應力爭做到觀念無障礙、信息交流無障礙,并從某種意義上將它們作為單位考核的一項指標。只有不斷地完善無障礙設施,同時加大教育與宣傳力度,提升市民對于無障礙環境的認識,才能真正地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狀態。

(三)注重無障礙設施的整體規劃與協調

對于無障礙設施的規劃,要由中心城區向鄉村發展,齊抓共管,力求覆蓋鄉村的重點區域,掃除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的盲點。對于具體的需求,可組織殘障人士參與對無障礙設施進行體驗評分和評價,以最大程度實現其利用價值。

(四)各機關嚴抓落實并各盡其責

各級職能部門(包括殘聯)一定要落實好《規定》的執行力度,對沒有配套相應無障礙設施的任何新建和改建項目不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不予頒發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不予進行竣工驗收等,通過這些手段來確保這些新建和改建項目的無障礙設施的配套性。要提高無障礙設施的使用率,不能僅僅在要接受檢查的時候才開放這些無障礙設施。對于在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管理方面存在重大違規或者嚴重不作為的部門與人員,應該嚴肅追究其相關責任。

(五)注重投入以完善財政保障機制

因為作為公共物品的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其投入主體大多為各級人民政府,因此政府部門必須明確認識。完善財政保障機制,確保無障礙建設的資金專款專用。

篇4

論文關鍵詞:十二五,國企,上市,重組

一、國企上市重組的現狀

(一)國企上市重組的歷史進程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先后走過了放權讓利、承包經營責任制、股份制試點等階段;90年代,國有企業改革朝著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的方向邁進,公司治理結構開始融入到改革的進程中;21世紀,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攻堅克難階段,如何完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結構,實現國有企業產權結構多元化,增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影響力和控制力,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而以中國神華為代表的眾多大型國有企業通過自己的上市實踐,成功探索出一條依法治企、規范運作的國有企業改革之路。

準確地講,國企上市這個概念應該既包括子公司上市,又包括國企集團整體上市。但由于在過去,最流行的國企上市模式是子公司上市,以至于國企上市這個概念本身大都指的是子公司上市。我之所以特別強調國企集團整體上市,是因為子公司上市和集團整體上市的差別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在現實中的意義十分重大。子公司上市通常是將不良債務、富余人員等歷史包袱剝離給國企集團,這種做法對證券市場微觀基礎改造確有積極作用,但此時的國企集團卻往往不堪重負、難以為繼,形成了國企上市最典型的“小船逃生、大船擱淺”現象。實際上,小船也不能輕易逃生,許多集團無法生存時,就通過關聯交易等各種方式掏空上市公司,最后小船大船一起沉沒,這樣的歷史教訓已非常深刻。因此,只有整體上市,才能避免過去大量存在的不正當關聯交易,促進國企的整體搞活和長遠發展,維護投資者的利益和資本市場的良好秩序。

(二)上市國企的現狀

1.行業覆蓋面寬

目前,共有92家國有集團公司的157只股票進行上市交易,在數量上占A股總數的8.1%。上市國企主要集中在航天軍工、信息技術、石油化工、電力煤炭、汽車、重型機械、有色鋼鐵、航運、地產、農業、旅游、紡織、建材、醫藥等14大行業,覆蓋面較寬,其中航天軍工、信息技術、石油化工、電力煤炭、有色鋼鐵是上市國企較多的5大行業。

表1 上市國企行業分布情況表

行業

航天軍工

信息技術

石油化工

電力煤炭

汽車

重型機械

有色鋼鐵

其它

股票數量

36

19

14

17

9

13

16

行業

航運

地產

農業

旅游

紡織

建材

醫藥

2

股票數量

9

7

2

2

1

6

5

2.發行規模不大

國企上市公司的發行規模普遍不高,總發行股本5572億股,占A股總發行股本32017億股的17.4%,總流通股本2542億股,占A股總發行股本22471億股的11.3%;總股票市值56799億元,占A股總市值238740億元的23.8%,總股票流通市值26502億元,占總股票流通市值152413億元的17.4%。其中,航天軍工、信息技術、汽車、建材、醫療等行業以中小盤股居多,大盤股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電力煤炭、有色鋼鐵、航運、地產等行業。由表2可見,國企上市公司流通市值主要集中在200億元以下,其中100億元以下的為109只,100億元—200億元之間的為28只,200億元—1500億元之間的為20只論文開題報告范例。

表2 上市國企流通市值分布情況表

3.盈利能力較低

截至2011年3月(一季度)現代企業管理論文,上市國企中虧損企業家數為24家,占總數的15.3%,平均靜態市盈率為124倍,遠遠超于A股30倍的水平。由表3可見,有67%的上市國企每股收益在0.3元以下,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表3 上市國企每股收益分布情況表

二、國有上市公司兼并重組的目標

(一)數量精簡

國資委計劃在2010年將現有的129家國企減少至100家,這為國有上市公司兼并重組定下了減量的基調,但這并不是唯一指標和最終目標,減量是為了整合那些規模較小、微利、效益差、應退出市場和主營業務不符合國家十二五規劃對產業布局調整和升級換代要求的國企,從而促進國有資產的優化合理配置。

(二)質量提高

有針對性地剝離不良資產,合理注入優質資產,使重組后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特色突出、優勢明顯;在國內甚至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財務狀況和盈利水平得到較大改善,資產負債率達到50%以下,資產收益率達到10%以上。

(三)模式轉變

十二五后,國企“集團公司+上市公司”的經營模式將被顛覆,國資委未來的目標是要消滅集團公司,逐步消化包袱,只保留中間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完全按照資本市場的要求進行運作。

三、國有上市公司兼并重組的路徑

(一)上市國企之間進行整合

國家直接監管的100多家企業中,少數壟斷行業外,多數企業是處于同一競爭行業,國企之間橫向聯合、 縱向重組的空間很大。 國企之間合并的模式有三種:

1.主營業務整體上市。

第一,主營業務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公司,著力整合旗下子業,發揮主業拉動作用,如中化集團,在能源領域,已發展為具有國際化經營特色、營銷能力突出的國家石油公司,承擔著我國戰略石油儲備的重要任務,并走出國門在海外開發油氣資源。

第二現代企業管理論文,殼資源重組。尋找殼資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在集團中定位不清晰,國資委所持股權比例低的公司。(2)集團內部整合難以提升價值的公司。(3)當前涉足主營業務與政府產業政策相違背的公司。(4)負債比例低、訴訟少、沒有B股的公司。如上海國企重組中可關注的殼資源就有上海金陵、飛樂音響、飛樂股份、金豐投資、錦江投資、中西醫藥、上工申貝和*ST二紡等。2010年11月,友誼股份以每股15.57 元向百聯集團發行3.024 億股,收購集團持有的八佰伴36%股權和投資公司100%股權;并以1 股百聯股份換0.861 股友誼股份之比例吸收合并百聯股份,合并組建新百聯。

第三,全行業合并重組。

“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設定了節能減排的一系列量化指標,其中鋼鐵、電力行業等是實現全社會、各行各業減排的重要橋梁,為此鋼鐵、電力行業實現全行業重組迫在眉睫。

以電力行業為例,其重組的趨勢有三:一是基于國資委已經明確提出未來央企的整合要求從150家減至100家左右的政策導向以及目前電力行業結構過于分散的事實,未來第一、二、三梯隊各發電集團有可能在政府部門的主導下進行整合,以提高行業集中度。二是各大發電集團公司為降低經營風險、加快業務擴張而對外的收購兼并活動。具體包括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比如煤炭企業以及對中小電力企業(電源點)的收購。三是各大發電集團內部,以整體上市為目的、以資產注入為手段的集團內部資產的整合和有效配置,如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正在醞釀將旗下電力、煤炭板塊的兩家上市公司國投華靖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投電力”)和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投新集”)合二為一,其合并后的新公司將成為國投整體上市的資本平臺。

(二)地方國有企業合并重組

國務院國資委于2011年4月18日公布了《地方國有資產監管工作指導監督辦法》,與同時廢止的2006年《地方國有資產監管工作指導監督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令第15號)相比,此次公布監督辦法細化了指導和監督的具體事項,并進一步完善指導監督的方式和途徑。新辦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由于地方國有資產的總量大于中央企業,因而可供注入上市公司的地方國資潛在數量更加驚人。新辦法的出臺有利于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改制上市步伐、推動不同地區和層級國資監管機構監管企業按市場化原則進行合并與重組,隨著新辦法的施行,地方國資將再掀重組熱潮。

(三)民營、外資企業收購國企。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專門用一個章節闡述如何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第四十五章第三節提出,“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消除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制度性障礙,全面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論文開題報告范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文禁止準入的行業和領域,市場準入標準和優惠扶持政策要公開透明,不得對民間資本單獨設置附加條件。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完善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優化外部環境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指導和規范管理。改善對民間投資的金融服務。切實保護民間投資的合法權益”。明確鼓勵民企參與國企改制重組。目前,民企對國企進行整體并購主要有兩類方式。一類是“協議轉讓法”,就是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雙方“一對一”談判訂協議實現產權交易。另一類是“市場拍賣法”,即讓民營企業在自由競標的狀況下收購國企。

此外,中國在“十二五”時期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的水平。在2011年3月16日公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有關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內容包括,要引導外資更多投向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先進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鼓勵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理念、制度、經驗,積極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優化投資軟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做好外資并購安全審查等等。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要以平常心態,以全球視野看待外資并購。既不要把它妖魔化,也不要輕視它。首先要加強對并購的研究,完善并購的法律法規,健全產業安全和反壟斷預警機制。其次,要促進公平競爭、營造有利于并購方式發展的投資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占濤,利用外資并購提升我國國有企業綜合競爭力,企業技術開發,2009.11

2.李棟,跨國并購對我國的影響及相關對策研究,技術與創新管理,2010.1

3.張晗,試析國企重組改制中資產流失的原因和對策,法制與經濟,2010.5

篇5

論文提要綠色營銷在中國起步較晚,雖得到一定發展,但面臨著全社會性綠色消費需求尚未形成、絕大多數企業綠色營銷理念仍未確立、生產管理方式滯后、營銷組合策略不相適應以及政府措施不力等障礙。必須采取相應對策,積極創造條件,努力使綠色營銷逐步成為本世紀中國市場營銷的主流。

一、綠色營銷及其特征

綠色營銷是在綠色消費的驅動下產生的。所謂綠色消費,是指消費者意識到環境惡化已經影響其生活質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業生產、銷售對環境影響最小的綠色產品,以減少危害環境的消費。所謂綠色營銷,是指企業以環境保護觀念作為其經營哲學思想,以綠色文化為其價值觀念,以消費者的綠色消費為中心和出發點,力求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需求的營銷策略。綠色營銷是現代市場營銷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傳統營銷的延伸與擴展。綠色營銷的目的是可持續發展,綠色營銷進行的前提是生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與傳統營銷相比,綠色營銷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征:

1、綠色消費是開展綠色營銷的前提。消費需求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是不可逆轉的客觀規律,綠色消費是較高層次的消費觀念。人們的溫飽等生理需求基本滿足后,便會產生提高生活綜合質量的要求,產生對清潔環境與產品的需要。滿足綠色需求,是綠色營銷的出發點。

2、綠色觀念是綠色營銷的指導思想。綠色營銷以滿足綠色需求為中心,為消費者提供生產、流通、消費過程中能有效防止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及損害健康的產品。綠色營銷所追求的是人類的長遠利益與可持續發展,重視協調企業經營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力求實現人類行為與自然環境的融合發展。

3、綠色體制是綠色營銷的法制保障。綠色營銷是著眼于社會層面的新觀念,所要實現的是人類社會的協調持續發展。在競爭性的市場上,必須有完善的政治與經濟管理體制,實施環境保護與綠色營銷的方針、政策,制約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的短期行為,以全社會和全人類的共同努力,維護全社會和全人類的長遠利益。

4、綠色科技是綠色營銷的物質保證。技術進步是產業變革和進化的決定因素,新興產業的形成必須要求技術進步;但技術進步如背離綠色觀念,其結果有可能加快環境污染的進程。只有以綠色科技促進綠色產品的發展,促進節約能源和資源可再生、無公害的綠色產品的開發,才是綠色營銷的物質保證。

二、我國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的障礙

綠色營銷是市場營銷的發展趨勢,雖然我國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盡管理論上已具備了可能性,但在實施過程中,我國綠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尚處于萌芽階段,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從政府方面看,主要采用經濟手段來保護環境,執行過程中,以權代法、以言代法、有法難執的現象普遍存在。一些經濟手段標準模糊,行政干預手段難以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由于地方保護主義和發展區域經濟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從局部利益出發,忽視環境保護,使企業沒有外部壓力去實施綠色營銷。同時,由于綠色產品的營銷涉及到供應、生產和銷售等各個環節,涉及的環節多,內容復雜,最終導致政府不能從客觀上有力調控企業實施綠色營銷。

第二,從企業方面看,絕大多數企業仍未確立綠色營銷理念,企業的生產管理方式落后。我國企業由于生產方式滯后,投入高、產出低,不僅浪費能源,同時還產生大量的工業“三廢”。如果繼續沿用這種舊的生產管理方式,必然對環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所生產的非綠色產品也將逐漸失去市場。

第三,從消費者方面看,綠色產品由于相對而言成本高,從而價格高。由于我國消費者整體消費水平不高,再加上政府和企業對綠色產品宣傳力度不夠,致使目前大多數消費者還沒有把環境保護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缺乏環保意識,對企業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還不能做到自覺抵制和進行有理有力的監督。同時,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素質偏低,綠色消費意識淡薄,這種狀況直接影響了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選擇。

三、企業實施綠色營銷對策建議

1、增強環保意識,積極主動開展綠色營銷,培育企業的綠色文化。企業承擔環保義務是其義不容辭的職責,如果企業仍然無法擺脫“外部不經濟性”的束縛,不僅與綠色營銷,更與時展相悖。因此,要開展綠色營銷,企業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加強環境管理和對污染物的治理凈化,促使外部不經濟的內部化,積極主動出擊,適時適地地調整營銷戰略,樹立全新的綠色營銷觀念。

2、潛心開發研制綠色產品,加快綠色產品創新。所謂綠色產品,指對社會或環境的改善有所貢獻的產品或減少對社會和環境所造成損害的產品,或指對環境及社會生活品質的改善優于競爭者所提供的產品。綠色產品同傳統產品一樣,具有下列三個表現:第一,主要表現——核心產品成功地符合消費者的主要需求;第二,技術表現——是指產品各種技術質量標準;第三,策略表現——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而且有利于企業實現贏利目標。綠色產品除具有上述三種表現外更重要的是加上第四個表現,即綠色表現。

從產品能否維持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及從企業應負的社會責任來評價,綠色產品必須體現以下四種綠色理念:一是企業在選擇生產何種產品及應用何種技術時,必須考慮盡量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二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要考慮安全性,產品在消費中要考慮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三是業設計產品及包裝時,要降低原材料消耗,并減少包裝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四是產品整體概念考慮產品的設計、產品形體及售后服務,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

3、加強對綠色營銷組合的研究,靈活運用綠色營銷組合策略。企業的綠色產品需求與綠色價格、綠色通道、綠色促銷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消費者廣泛注意。綠色價格的制定要樹立“環境有償使用”的新觀念,同時注意綠色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利用人們求新、求異、崇尚自然的心理來定價;綠色渠道的通暢是成功實施綠色營銷的關鍵,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決定是否選用中間商,如選擇則要考慮中間商的綠色信譽;綠色促銷則需要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綠色形象,要與環保部門保持良好關系,尋求支持,并積極參與各種與環保有關的活動,以擴大企業綠色影響。

4、積極采用環境標志,認真貫徹執行國際環境公約、ISO14000國際環境管理體系系列標準和綠色標志制度。環境標志,又稱綠色標志、生態標志,是由政府部門或其授權的部門按照一定的環境標準頒布的特定圖形,用以表示某種商品不僅質量合格而且生產使用和處理過程等也符合環保標準。要想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企業必須花大力氣發展符合“綠色標志”的拳頭產品,同時認真貫徹執行ISO14000環境質量管理標準,實行清潔工藝生產,在國際上為我國企業贏得良好的海外形象。

當今,在可持續發展日益成為世界主題背景下,實施綠色營銷戰略,樹立企業綠色營銷和品牌形象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有助于企業順利進入國際國內市場,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泰鋒.綠色營銷與我國企業發展[J].上海企業,2000.6.

[2]吳玉珊.綠色營銷——21世紀的營銷主流[J].江蘇商論,2003.11.

篇6

關鍵詞:高師生;頂崗實習;班級管理能力

一、頂崗實習高師生班級管理能力

班級管理(classmanagement)是圍繞班級目標所進行的組織管理、活動管理和制度建設等方面的總和〔1〕。教師的班級管理能力是教師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國的《威斯康辛州教師資格專業標準》中規定,教師應“具有管理課堂的能力,理解個人和群體動機及行為,以便創造一個鼓勵積極的社會交往、主動參與學習與自我激勵的學習環境”〔2〕。鑒于頂崗實習生僅在實習學校工作數月,其參與的班級管理工作具有漸進性、局限性和特殊性〔3〕〔4〕。頂崗實習高師生班級管理能力是頂崗實習高師生在原有班級建制基礎上,快速進入角色,協調各項教育資源,采取恰當方式,有計劃地推進課堂管理、組織活動管理、學生心理教育等工作,并完成教育任務的能力,見下圖。

二、頂崗實習高師生班級管理能力培養方略

頂崗實習開展以來,為優化實習效果,提高頂崗實習高師生的教育教學能力,諸多專家學者獻計獻策,提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頂崗實習培養方略〔5〕〔6〕。筆者結合自身頂崗實習經驗及訪談調查結果,在原有培養方略的基礎上創新培養思路、改善培養方法,并利用駐縣管理工作的方便,在頂崗實習高師生中實施培養方略。方略一:搭建平臺。利用QQ群、微博、博客、微信等網絡媒介,搭建獨具特色功能的長效網絡平臺,定期進行問題答疑和主題討論,邀請管理專家答疑解惑,及時解決班級管理問題,不留問題死角。建立如此之多的網絡平臺看似冗贅,但利用多元網絡平臺進行交互,可以使頂崗實習高師生積極工作,快速找到自己所需、對號入座,及時解決問題。方略二:專家引領。為頂崗實習高師生和國培教師之間搭建橋梁,充分利用“國培計劃”資源,在頂崗實習中,邀請年輕“國培教師”對頂崗實習高師生進行班級管理經驗交流和問題解答。定期邀請管理專家(心理學專家、教學論教師、優秀班主任)對頂崗實習高師生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引導,督促他們快速進入角色,明晰班級管理相關事宜,增強班級管理洞察力,先讓其“敢管”,而后再通過針對性的指導,達到“會管”和“管好”。方略三:多元活動。一方面,組織頂崗實習高師生進行獨具地方特色的頂崗實習班級管理經驗分享,使他們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每月經自我舉薦或同學推舉,選出班級管理能力突出的頂崗實習高師生為大家撰寫經驗分享報告;另一方面,組織頂崗實習高師生進行以班級管理為主題、以情境模擬為形式的競賽,在競賽中增長能力。

三、頂崗實習高師生班級管理能力的培養效果探析

本研究遴選河北師范大學45名頂崗實習高師生分兩個階段(頂崗實習前、頂崗實習后)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基于測評目標具體化、結構化的訴求,參照成熟班級管理相關量表〔7〕,依據頂崗實習高師生班級管理能力要素,整合生成了《頂崗生班級管理能力測量量表》。該量表由26個項目組成(2項測謊題),其中課堂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分別由8個項目進行測量。調查對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賦值規則為:非常不符合=1,不符合=2,一般=3,符合=4,非常符合=5)。量表采用積分法,分數越高,說明能力越強。本次調查于頂崗實習初期、末期分別發放問卷45份。頂崗實習初期回收問卷45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4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56%;頂崗實習末期回收問卷45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4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3.33%。經篩選,形成42個配對。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頂崗實習高師生班級管理能力測試分數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按照95%的置信區間,測量頂崗實習對高師生班級管理能力的影響。

(一)課堂管理能力

表1顯示,頂崗實習高師生課堂管理能力提升顯著,頂崗實習前后的課堂常規管理能力、課堂事件處理能力、課堂秩序維護能力、課堂活動開展能力均值差分別為-2.23810、-2.57143、-2.42857、-2.07143,T值分別為-14.396、-16.035、-17.211、-13.802,Sig(雙側)為0.000。由此可見,課堂事件處理能力提升最為顯著。課堂管理指為實現預定教學目標而建立并維持課堂秩序的師生互動過程〔8〕。課堂管理能力是教師最基本的班級管理能力。雖然,頂崗實習高師生在高師院校學習過很多相關理論知識,但由于沒有直接課堂管理經驗,在頂崗實習初期就顯得尤為無助和迷茫,特別是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時易出現手忙腳亂等尷尬局面。而頂崗實習后,經歷了一個學期的培養,加之指導教師的熏陶和自己的探索,頂崗實習高師生已經基本了解中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及個性特征,在預設課堂活動及處理課堂事件時基本能夠考慮全面,可以較為輕松地維持課堂秩序并開展課堂活動。此時,頂崗實習高師生可以將更多精力用于學科教學及其研究,以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二)溝通協調能力

表2顯示,頂崗實習高師生溝通協調能力提升較為顯著,頂崗實習前后的快速樹立威信能力、處理學生矛盾能力、融洽親師關系能力、組織學生活動能力均值差分別為-0.59542、-1.04762、-2.16641、-1.29200,T值分別為-5.803、-5.814、-13.307、-6.916,Sig(雙側)為0.000。由此可見,頂崗實習高師生融洽親師關系能力提升最為顯著。溝通協調能力是教師在工作中妥善處理好親師、師生等各種關系,調動各方面工作積極性的能力,是教師班級管理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9〕。訪談發現,部分頂崗實習高師生在實習初期不能迅速轉換角色,導致失去個人威信、師生關系緊張、親師關系不和諧。在組織學生集體活動時往往考慮不周、顧此失彼,導致“領導急、學生亂”的局面出現。經過一個學期的培養和鍛煉后,頂崗實習高師生已經基本完成角色轉換,在與人溝通協調方面也基本能顧全大局,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做人、行事,在面對家長時也能以教師身份與之輕松相處、交談。可見,頂崗實習對頂崗實習高師生協調溝通能力具有正影響,但是,相比課堂管理能力而言,此項能力得分增長幅度不是很大。溝通協調能力受個人先天綜合素質影響較大,其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

(三)心理教育能力

表3頂崗實習高師生心理教育能力測試分數統計表3顯示,頂崗實習高師生心理教育能力有所提升,頂崗實習前后學生心理狀況能力、感受學生心理變化能力、數到學生心理障礙能力、培養學生健康心理能力均值差分別為-0.26190、-0.47619、-1.02381、-1.66667,T值分別為-3.122、-5.594、-6.805、-7.083,Sig(雙側)為0.000。由此可見,頂崗實習高師生培養學生健康心理能力提升最為顯著。心理教育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順利完成心理教育活動所需的操作技能和個性心理特征的綜合〔10〕。頂崗實習后,高師生的心理教育能力平均提升較低。通過深度訪談發現,頂崗實習高師生在高師院校學習心理學理論知識時,多數高師生沒有引起重視,從而導致理論匱乏,頂崗實習之初容易出現想干預卻不知學生心理狀況、想教育卻不懂輔導方法的尷尬局面。經過班級管理能力培養后,頂崗實習高師生往往會主動向實習學校指導教師了解狀況,研究診斷策略并制定專屬教育方案。隨著頂崗工作的深入,頂崗實習高師生的心理教育能力有了普遍提升,能夠基本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助他們疏導心理障礙,特別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能夠結合所學和自身體驗對學生進行初步教育。訪談中,很多頂崗實習高師生表示:要珍視自己的學生生涯,認真學習每一門課,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班級管理能力是教師必備的教育教學能力之一。通過對河北師范大學頂崗實習高師生的調查、比較和統計得出:頂崗實習對高師生班級管理能力具有正影響。其中課堂管理能力提升最為顯著,溝通協調能力次之,心理教育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誠然,班級管理能力的培養是一項復雜并艱巨的工程,它的發展不僅與外在的教育、培養方式有關,也與自身的綜合素質、目標追求休戚相關,單靠頂崗實習是遠遠不夠的。但是,頂崗這一平臺助推頂崗實習高師生的班級管理能力是顯在的。實踐中,需要實習學校、頂崗實習高師生本著雙贏目標,從實際出發,投入熱情、付出精力,才能把頂崗實習建設成為一項真正提升高師生綜合能力的職前培訓。

作者:楊 震 王勇鑫 張麗萍 單位:河北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張麗萍,王嫣,高立中等.對師范院校學生教育實習的探索與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3):90-93.

〔2〕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0.300.

〔3〕葉瀾.中國教師新百科———中學教育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

〔4〕鐘啟泉.班級管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8.

〔5〕于健.頂崗實習崗前培訓“TPTW模式”的構建與例析———以河北師范大學為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6〕黃學兵,董博青,蔣麗輝,張麗萍.頂崗實習模式下師范生課堂教學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6):75-78.

〔7〕劉建.班級管理創新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8〕田慧生.教學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32.

篇7

一、煤炭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1.內部物流管理體制沒有理順。雖然有些煤炭企業特別是一些大型煤業集團,建立了一整套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但是,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相當多煤炭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過程中的一系列物流定制論文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完成,物流活動還沒有成為企業管理者關注的重點,企業缺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內在動力和手段。

2.物流管理缺乏科學性。由于新老體制的更替,很多煤炭企業供應計劃與生產計劃、銷售計劃脫節,可靠性降低;物資采購手段、方法落后,缺乏規范化;庫存管理方面仍采用傳統的儲備資金管理辦法,無法及時、準確地反映實際庫存動態等。從煤炭企業內部信息傳遞和處理技術來看,相對于物流系統合理化的要求有較大差距,制約了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3.物流系統整體效益不佳。絕大多數煤炭企業在品質要素方面有較好的基礎,如在物資保管保養、回收復用方面已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和效果,但在倉庫布局、物資存放、裝卸搬運環節等方面存在許多不合理、不配套的現象。同時,傳統倉儲管理的落后方式短時間內不易改變,為現代物流管理手段的引進設置了障礙,企業內部的采購、倉儲和配送職能未能進行充分整合,無法實行一體化的內部供應鏈管理,最終導致煤炭企業內部物流系統整體效益不佳。

4.物流管理技術滯后。煤礦企業目前的物流管理手段還比較傳統。物流設施的現代化程度不高,特別是信息化建設滯后、采購物流、銷售物流信息還停留在手工記賬階段,難以達到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整合管理要求。雖然極少數大型煤業集團通過ERP系統的上線,實現了集團內部計劃上報、審批、采購、供應的計算機管理,并實現了內部信息、庫存資源共享。但是,大多數煤炭企業物流缺乏相應的信息交換平臺,信息技術管理水平和手段還比較落后。

5.物流成本核算缺乏財務標準,物流管理效益難以體現。“物流冰山說”指出在企業財務統計數據中,只能看到支付給企業外部運輸的委托物流費用,而實際上這些委托物流費用在整個物流費用中猶如冰山一角,真正的大頭是潛藏在海水中的冰山主體,即企業內部發生的物流費用。

比如物流基礎設施的折舊費、企業利用自己的車輛運輸與配送、利用自己的庫房保管貨物、由自己的工人進行裝卸等費用都計入了原材料、生產成本、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等科目。目前,工業企業成本核算體系中,沒有把物流成本明確地列出來,也沒有正規的專門負責物流成本核算的會計人員和機構,計算方法不標準,因而物流管理效益難以體現。

6.物流人才缺乏。企業物流人才缺乏,愿意到煤炭企業來工作的物流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培養的物流人才不僅數量不夠,而且結構單一,主要面向社會物流。

煤炭企業物流領域需要熟悉煤炭行業,又通曉企業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復合型人才。

二、煤炭企業物流管理的對策

1.強化供應鏈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組織化程度。在物流活動優化重組中,煤炭企業應成立專門的物流管理機構,在信息系統的支撐下,將采購供應環節、生產環節、銷售環節的物流職能集成,對企業內部供應鏈物流一體化,實施具體的規劃設計、組織、控制和管理,從根本上改變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傳統物流運作模式,縮短整體供應鏈中的物流沉淀,加速物流周轉,減少不必要的存貨風險。

2.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獨立的物流經營公司。鑒于我國物流市場還很不成熟、很不規范的現狀,煤炭企業特別是大型煤業集團可以采取介于自營和外包之間的辦法。將企業現有物流服務資產和人員分離出去,成立獨立核算的“物流中心”或“物流事業部”,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獨立的物流經營公司。新公司為企業自己的物流業務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在市場上攬業務,以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利用率。

3.加快物流信息系統網絡化建設,實現物流信息化。物流的管理效率體現在對信息的采集、傳遞、處理加工過程中。煤炭企業要依托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平臺,建立與現代物流發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統與網上交易系統,并與遍布全國乃至全球的采購網和客戶服務網對接,建立功能齊全、資源共享、服務便捷的物流服務網絡,以客戶定單信息流帶動配送物流的實現。

借助于準確的信息傳遞,將傳統的、粗放式的物流送貨形式,上升為“門到門”、“庫到庫”甚至“線到線”的精細物流方式,實現物流信息化。

4.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指標考核體系,科學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進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礎。

在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時,壓縮煤炭生產過程中成本的空間越來越小,而降低材料成本、采購成本以及運輸、倉儲、裝卸、庫房管理費用等物流成本的潛力巨大。因此,煤炭企業應建立相應的物流費用會計核算機構,選擇正確的核算方法,了解煤炭企業物流成本結構,制定物流活動計劃進行調控,正確計算反映物流成本,并評估物流部門對煤炭企業效益的貢獻程度,注重物流成本效益,科學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

5.進行科學的采購分析,加強庫存控制。采購分析需要考慮的基本信息包括所采購物料的成本分析、交貨時間和地點、交易的付款期限等等。在采購分析時,首先根據企業生產需要,通過參考過去“一定時間內”物料使用量的平均值和變化幅度,確定未來的需求計劃。其次需要考查供應商的歷史供貨情況,即“一定時間內”供貨數量的平均值和變化幅度,制定合理的儲備量。物流部門要結合以上兩個方面,計算出比較合理的交貨周期和經濟訂購批量。

篇8

關鍵詞: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問題根源創新

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是指高職院校憑借其結構和制度,通過組織、計劃和實施等行動,積極發揮管理功能,引導全體師生員工,充分利用學校所有的資源,有效完成學校以教學為主中心的各項任務,實現其預定目標的組織活動。高職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標是通過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實現高職院校的目標。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是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運行的保證,因此,合理的行政管理體制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關鍵。

1.當前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的主要問題。

我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辦學方向不明確,辦學定位不清晰,辦學特色不突出,教學改革不深入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反映出高職行政管理體制上所存在的缺陷。

1.1行政效率低下。

現有的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是由中等專業學校改建而來的,機構臃腫、管理理念落后和制度建設不健全是常見的弊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拖拖拉拉、辦事程序復雜、管理職能交叉。這種局面的直接結果就是導致管理決策不科學,管理組織執行力欠缺,行政效率低下。

1.2行政權力泛化。

行政權利泛化是我國高校行政管理中一直存在的問題,而高職院校尤為突出。行政權力的泛化導致學術權力縮減,進而形成了學術權利日漸服務于行政權力的局面。“官本位”而不是教學、科研本位的觀念普遍存在,具體表現在一線教師的業務訴求無法得到滿足,或者是學術專家的合理意見無法有效地被采納。行政權力泛化成為影響我國高職院校發展的重大障礙。

1.3行政管理專業化程度不高。

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化是世界范圍內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趨勢,主要體現在組織機構機構專業化和行政管理人員專業化兩個方面,其中關鍵是后者。行政人員的專業化欠缺突出表現為行政人員通常是管理和教學雙肩挑、教師和行政人員之間轉換頻繁和行政人員進入門檻低。我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通常有兩個極端,或者轉為專職教師,或者充滿“官本位”

的思維,缺乏服務意識。

1.4行政組織結構不合理。

我國高職院校組織結構大都沿用傳統的金字塔式的科層治理結構,其特點是由高層到底層層層節制,呈金字塔狀分布,權力集中向塔尖的高層,學校通過行政命令,利用行政組織實施管理職能。這種組織結構的弊端是容易滋生權力崇拜,結構呆板,阻礙組織成員的創新能力。我國高職院校除了上述問題外,長期學術權力附屬于行政權力的現狀與現行的行政組織結構是密不可分的。

2.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存在問題的根源分析。

2.1定位不明確。

我國高職院校通常沿用中專的管理模式或借用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體制,辦學定位不準,辦學理念模糊,具體體現在專業設置、課程開設、師資配備、基礎教學設備建設、學生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或者沒有達到高等職業教育水平,或者不能滿足當前高職院校教學與實習的需要。

2.2行政管理體制落后。

我國教育體制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與所屬高職院校之間是領導與服從關系,具有明顯的科層制管理特征。學校活動大都遵循國家或主管部門的指令,形成了按行政機構規則辦事的運行機制,這種局面自然地延伸到學校內部管理之中,從而形成高職院校行政人員官僚化,形成體制創新的障礙。

2.3行政人員績效考核方式陳舊。

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行政人員的積極性,發揮組織的創新功能。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采用的是傳統的績效考核標準,該標準用于政府機關公務員考核,按照“德、能、勤、紀”進行考核。顯然,該評價體系存在指標粗放,沒有體現高職院工作的特點等問題。

3.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

3.1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基本理念。

3.1.1服務型行政管理理念。

“服務行政”一詞最早由德國行政法學家厄斯特·福斯多夫于1938年提出,國內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學者陳新民對“服務行政”概念進行的介紹。此后,大陸的一些學者意識到建立服務行政的必要性,作了一些列研究,大致總結如下:(1)在市場經濟中,最好的政府應是以行政權力為人民權利服務的政府;(2)要不斷創新行政體制,增強其適應性,使之適應人民群眾、社會組織和企業單位不斷增多的對政府行政服務功能的需要;(3)要使公共行政由國家權力的載體過渡為為公眾提供服務的實體;(4)人類社會行政模式經歷了從“統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務行政”的演進過程,建構“服務行政模式”是人類行政發展的必然趨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主要圍繞高校自下放、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人事與分配制度改革、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健全與完善、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等主題而展開。其中,加強高校行政部門的服務職能是一個具有共性的問題。

3.1.2“扁平化”組織結構。

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公共管理運動風起云涌,很多學者認為官僚體制模式不能解決后工業化時代政府面臨的效率和責任兩大核心問題,于是提出了組織結構“扁平化”。組織結構“扁平化”要求打破現行的部門界限,繞過中間管理層次,直接面向服務對象和組織目標。組織結構“扁平化”的現實意義是:

減少中間層次,管理中心下移,節省管理成本,促進信息有效溝通,等等。我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層級多、等級森嚴的問題,這不僅增加了學校的運營成本,而且束縛了學校行政組織的創新能力。實施“扁平化”組織結構,可以有效解決傳統組織結構帶來的諸多弊病。

3.1.3知識管理理論。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知識管理理論。知識管理不僅包括對知識進行管理,而且包括對與知識有關的各種資源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涉及知識組織、服務、資產、產權、人員的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管理,包括知識開發、分類、加工、共享等環節。知識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它繼承了人本思想的精髓,又通過知識經濟形態進行了創新。知識管理重視知識的共享和創新、重視人才和管理知識、重視組織文化建設、重視領導方式的轉型。我國高職院校知識管理的理論和實踐更為滯后,國外的高校已經開展得很好,它們主要強調促進知識交流與共享的技術手段在學校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將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于學校,把學校建設成學習型組織。

3.2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措施。

3.2.1轉變管理理念,增強服務意識。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要按照服務型管理理念的要求,杜絕“官本位”思想,摒棄教育管理官僚化的作風,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意識,主動服務教學,服務師生;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管理中實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目的。要總結管理經驗,從實際出發,探究高職院校運行規律,完善高職院校行政管理工作。

3.2.2正確處理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之間的關系。

高職院校必須努力形成學術權力決策、行政權力服務的學術管理模式。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高校行政部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為學術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各種服務。通過完善辦學制度,改變目前高職院校評價制度過于功利、用人制度價值錯位的現狀,凈化校園學術環境,保證學術質量,促進學術活動為科研服務、為教學服務、為生產服務。現實的做法就是通過切實推行專家或教授治校等措施來推進進政管理體制改革。

3.2.3改革現行的行政人員績效考核體系。

高職院校行政人員人事管理是改革行政管理體制的保障,績效考核體系是行政人員人事管理的基本標準,因此,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是高職院校行政人員人事管理的關鍵。改革現行的行政人員績效考核體系首先是要進行考核方式的改變,根據崗位的不同要求,設置細致的考核標準,合理體現考核結果的差異,結合有區別的激勵措施,充分調動高校行政人員的積極性。

3.2.4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管理創新。

隨著高中畢業生規模的減少和社會對高等教育要求的提高,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高職院校取得競爭優勢的有效的方式是學校管理創新,即先進的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創新的有機結合。信息化的實施使管理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上都有所改變,為學校帶來了直接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直接構成了高職院校的競爭力。

3.2.5加強質量管理意識,提升辦學水平。

高職院校應當借鑒和學習現代質量管理的先進理念,增強教職員工的質量意識,在“質量工程”推進過程中逐漸提煉并形成有各自高校特色的核心價值觀,建立適宜的質量文化。

當務之急是構建以學習為中心的高等教育,實現從以教學為中心向以學習為中心的轉變,將教育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學習,以及學生的需求上,以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對于有人提出引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學校管理,我認為是一個具有創新性的建議。

4.結語。

我國大規模開展高職教育發展時間僅十余年。從高職院校產生來看,有的是中專合并升格而來,有的是普通高校開辦的高職學院,以及民辦新設改制院校。我國高職院校發展的時間短、來源復雜和規模龐大決定了其行政組織結構的復雜性。本文只是對我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作了一般的探討,具體到每一所高職院校,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須作具體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李小芬。新形勢下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7):46-47.

[2]張秋霞。論高校行政管理質量的有效提升[J]。航海教育研究,2009,(4):111-113.

篇9

相關熱搜: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專業

近年來,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問題研究得到了諸多教育和科研人員的關注,并獲得了一些成果。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主要培養旅游業的專業管理人才,有很強的實踐性。參加實習是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教學環節,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專業人才,檢驗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就率業的重要途徑。加強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管理,加強對學生實習的研究對提高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質量、培養優質的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現狀

1.目前,諸多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習生與實習單位通過雙向選擇,簽訂實習協議。實習結束后,部分優秀的實習生就留在實習單位工作。有一些企業與學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成為學校的實習基地。

2.隨著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以及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加之許多實習學生有多方面的要求,所以學校一般采取統一安排或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地相結合的模式。

3.實習生自主聯系實習單位。許多高校組織實習時都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旅游企業也從經濟利益出發,不愿意接受剛畢業的實習生或收取實習費,導致學校或學生付不起高額的實習費。學校只好讓學生個人聯系實習單位,采取分散實習模式。但實習生的積極性不高。

二、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1.從校方來看。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度不夠。一些高校領導認為旅游行業就是當服務員,不需要太高的專業技能。二是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大多數高校實踐經費短缺。三是實踐教學的操作過程不規范。缺乏系統的組織過程。除此之外許多高校由于師資多無薄弱、實習單位比較分散等因素的制約沒有能力派出專業的指導教師進人企業一對一的指導學生實習。對實習生遇到的生活、工作,心理等問題未能進行疏導,導致學生工作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退出實習狀況,嚴重影響了實習效果。'

2.從學生方面看。實習生對實踐教學認識不足,缺乏對專業實踐的正確認識和理解。二是隨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我國旅游企業數量大大增長,競爭激烈,利潤逐漸微薄,旅游從業人員告別了高新的待遇。人們對服務業存在著偏見,覺得旅游從業人員地位較低。學生是知識掌握者、能力培養的接受者。他們的學習狀態、學習效果以及能力程度等直接影響著學校教學質量。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僅體現在理論學習的高水平,對旅游實踐、操作技能等的掌握程度也有體現。此外實習生從學校到企業的轉換過程中,其生活環境、工作流程、g動能力、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有大大改變,很多學生都會出紐不適應的情況。

3.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關于完整、合理的校企合作準則和指導手冊,企業與校方沒有_立專門的校企合作機構來負責監督以及考核和推行校企合#工作,導致使高校的許多合作項目難以獲準推行,極大地阻礙了校企合作的發展。

4.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質量問題。一是教師素質:教師的責任感、師德修養、教學態度等方面依然存在著問題。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具備基本素質的同時,應有較高的專業知識素質。但目前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還很薄弱。二是實踐教學模式單一,針對當前旅游專業的發展特點,諸多高校都安排實踐教學的計劃,大都是從認知實習、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等三個方面去組織并安排。旅游專業在實踐教學中就應注意實踐教學的方式。目前仍有很多高校因各種條件限制,如資金短缺等,只安排實習生到酒店實習,而很少在校內進行實踐學習。三是實踐教學的效果較差。旅游專業在開展實踐教學的時候,必須綜合靈活應用各種方式或選擇適當的各種場所進行,以確保實踐教學的成效。

三、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問題解決對策與建議

第一,加強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和監控體系的完善

1.抓好專業教學的規律和特點。旅游業的迅猛發展需要高技能、高復合、開放實踐型的專業人才,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人才計劃必須能夠反映當時人才市場的需求,因此形成了專業教學規律和鮮明的特點。案例教學、開放式教學、情景教學、實習實踐教學是最主要的專業教學方法。專業教師不僅是理論知識傳授者,更是實踐教學的示范者。因此在旅游管理教學質量的監控體系中避免以往的過分注重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和服務,輕視多樣性教學方式的現象。

2.做好定性與定量的結合。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多變的系統,許多因素都會因主觀和客觀情況的變化而受到很大的影響。教學狀態、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的調整,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起伏、都會因為自身或者外界的影響而會出現波動,教學設施的調換等都會影響教學質量的穩定與實效。因此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標準必須是彈性和靈活的,針對不同的狀況,要實行定性與定量結合的原則。

第二,加強高校對實習生的過程跟蹤指導

學生實習期間,尤其是初期、學生心理變化轉折期和實習后期,學校需主動給予實習生及時的心理咨詢與業務指導,解決實習生在轉型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問題以及障礙。最好是派專業教師深人企業進行全程跟蹤指導,指導教師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等途徑主動指導,提供咨詢等協助指導。

第三,加強學校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

1.認真簽訂實習協議。實習協議是校企合作和保證實習工作順利進行的,有法律保障的文件,學校與企業應在充分協商、不斷溝通的同時應簽訂協議。學生應清楚協議條款、包括實習環境、時間、待遇、安全保障、違約責任以及學校與企業在對學生實習指導方面的條款,還包括學校派出指導教師的情況,企業給實習生安排的具體崗位、負責人等內容。明確實習過程中學校與企業的責任,保障實習的順利進行。

2.推動校企雙贏的合作制度。校企雙贏是學校和企業建立穩定和互利的合作制度,校企雙方應主動尋找彼此間的利益共同點。

第四,企業應完善責任

1.應重視培訓。企業高質量的培訓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質量,也能對實習學生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專業技能、開闊視野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應主動組織實習學生的崗前培訓、技能培訓以及其他各種綜合培訓。_

2.薪酬激勵。企業應采靈活的方式給學生支付勞動報酬,基本工資、獎金、級別工資等方面要靈活掌握。調動學生的實習積極性。另外,企業還可以通過讓學生享受相應的獎金、補貼、帶薪假期等福利,從而增強其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與信任感。

3.滿足心理需求。實習學生除了得到相應的經濟收人的滿足外,也有強烈的精神需求,企業應注重實習學生的心理需求,變化并通過人性化的,以人為本的關懷來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了解他們的困難、要求及對企業管理的意見與建議;對“優秀實習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并頒發榮譽證書;提拔工作。出色的學生進入到管理層崗位工作。

第五,實習模式應走向國際化

旅游業是我國對外開放度很高的行業,更是大量借鑒外國先進的管理模式的行業之一。中國加人WTO后,旅游業對外開放度越來越大,同時國際化趨勢越來越顯著。這說明我們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必須具備國際標注,旅游管理教學要引進國外先進的策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方面,讓學生走出去,能夠到國際知名旅游企事業單位實習,對于提高實習生的積極性,掌握先進的管理和服務理念、方法,技能,提高綜合素質,開闊視野都有莫大的益處。

篇10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林業局,黑龍江 五大連池 164100)

摘 要: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如何擺脫困境事關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小企業由于資本不足,持續經營能力不強和經營管理水平低下,給企業的長期收益和發展帶來了障礙。充分認識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不足,加強財務管理是做強中小企業的關鍵。但由于經濟環境和企業自身原因的影響,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許多問題。文章分析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4)25-0113-02

中小企業屬數量多,規模小,業務性質特點各有不同,建立一套適合自己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應強化企業所有者的管理思想,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再者企業可以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的組織結構,形成各部門各崗位之間分工、協調、制約和監督機制。這樣環環相扣必然會堵塞或有效的減少漏洞減少違法違紀現象,防止貪污盜竊行為及各種舞弊行為的發生,必然會使企業走上規范運作,持續、高效的健康發展之路。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企業籌資困難,限制了企業發展。中小企業資金來源一般是合伙投資,資金多是業主家庭自己積累或向親朋好友借的,這使得企業的資金規模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這些企業的信息披露制度又不健全,基本上還是非公開,信息透明度差,可抵押資產又少,使得的借貸信譽都大打折扣。我國的金融機構也沒有面向中小企業貸款的政策優惠,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介機構又不健全,使得中小企業以貸款形式獲得融資成本高,籌資不太容易。這些使得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突出,導致企業規模較小,難以擴大發展。

2缺乏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對項目投資缺乏科學論證。一是片面追求“熱門”產業,不顧客觀條件和自身能力,無視國家宏觀調控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二是對項目的投資規模、資金結構、建設周期以及資金來源等缺乏科學的籌劃與部署,對項目建設和經營過程中將要發生的現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預測,倉促上馬。一旦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收緊銀行信貸,使得建設資金不能如期到位,企業就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近幾年來許多企業所投資的鋼鐵、電解鋁、水泥等項目由于資金困難而夭折,或“割肉”賣出或成為永久性“在建工程”,不僅企業自己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將一些銀行拖入泥潭。

3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一方面,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在這些企業中,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并且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僅憑借經驗和感覺進行管理,使決策大都沒有經過科學而嚴格的論證,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

4財務管理制度混亂。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仍處于簡單的粗放型管理方式之中,一些企業根本沒有設置財務管理制度,使企業財務人員進行財務工作沒有具體的制度可遵循。一些企業雖然制定了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但由于中小企業管理者與一般從業人員多具有一定的血緣、親緣、地緣關系這個特征,使得制度的約束力不強。另外,由于財務部門設置簡單,財務崗位分工不明,一人兼任多項職務的現象非常普遍,使得會計核算的崗位分工制度無法實施,會計數據失真現象普遍存在。

5管理基礎薄弱,內部控制不嚴格。由于中小企業管理模式集所有權與經營權于一身,這就使得企業在決策和經營管理方面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缺乏一套比較規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財務控制方法。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二是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原因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三是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四是重錢不重物,資產流失浪費嚴重。不少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的管理不到位,財務管理職責不明,資產浪費嚴重。

二、中小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對策

1優化資本結構,提高融資能力。中小企業要加強自身資金管理,形成合理的資本結構,在不斷增加內部資本積累的前提下,確定合理的負債比例,以滿足企業投資的需要,提高承受財務風險的能力,同時又要注意不能限制企業的長期發展。加速資金積累盡可能提高折舊率,減少行政費用等非生產性開支等,以改變企業信貸資信能力。中小企業應積極參加信用保險和信用擔保,改變自身的融資環境。要有效地利用企業現有的各種閑置資本和存貨,通過抵押貸款、融資、租賃融資、抵押企業債券等各種融資渠道,進行企業籌資。一些優秀的中小企業還可以通過股票上市、債券發行等方式或通過各種基金組織籌集資金。中小企業要樹立現代融資意識,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去選擇適當的融資方式。

2確立和完善企業的資金管理體制。一個企業并不是以資金多寡論成敗,而是以通過合理優化和配置資金為企業帶來最大經濟效益來衡量。提高資金的有效使用效益應著手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嚴格核定資金的合理需要量,可以通過現金預算的編制來實現嚴格控制事前、事中資金的流出,保證資金的有序流動和控制資金的合理需要量;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現金流量的分析,嚴格控制現金的流入和流出,落實企業內部各層次、各部門的資金管理責任制,使資金的使用權基本集中在公司的決策高層;再一方面要加強資金審批制度的管理,企業應根據業務和資金大小,分程序和分批確定審批人員,如在付款安全性問題上,要明確支付款項的程序和審批權限,落實責任,以確保資金的安全與完整。

3要發揮監督機構作用。科學、嚴密、獨立的審查監督制度,是正確實施企業內控制度的重要保證。要強化企業審計監督職能,反對“一言堂”,除了建立內審機構外,還要充分發揮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職代會的監督作用,逐步落實新修訂的《會計法》中明確的內部控制、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三位一體的完整的會計監督體系。

4應規范投資對象的投資程序。小企業在資金、技術操作、管理能力等各個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實力之后,可以向投資做法較好的大中型企業借鑒適當的做法,規范項目的投資程序,施行適當的投資監理,對于各個投資活動階段做到精心設計和實施,要盡量做到萬無一失,把風險降到最低。企業的投資可以采用對外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兩種。直接對外投資的形式主要有緊密聯營投資、半緊密聯營投資和松散型聯營投資。而對聯營型投資管理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進行聯營投資的可行性研究(2)對聯營投資前的資產進行評估(3)籌資聯營投資所需的資金(4)加強對聯營企業的財務監督(5)合理分配聯營企業的利潤(6)依法進行投資回收清算。證券投資的主要形式有:股票、債券、大額存單等形式。

5建立嚴密的財務控制制度,實現財務的有效控制。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這要求公司合理設置財務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財務管理論文,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衡機制。不相容職務包括:授權批準、業務經辦、會計記錄、財產保管、稽核檢查等職務。如:有權批準采購的人員不能直接從事采購業務,從事采購業務的人員不得從事入庫業務。②授權批準制制度。這要求公司明確規定涉及財務會計及相關工作的授權批準的范圍、權限、程序、責任等內容,公司內部的各級管理人員必須在授權范圍內形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辦人員也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辦理業務。如:采購人員必須在授權批準的金額內辦理采購業務,超出此金額必須得到主管的審批。③會計系統控制制度。公司依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本公司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工作流程,建立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會計系統控制制度包括企業的核算規程,會計工作規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財務會計部門職責、會計檔案管理制度等。良好的會計系統控制制度是企業財務控制得以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