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訓練范文
時間:2023-04-05 12:17: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技能訓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PLC控制系統;技能;訓練
基于PLC控制系統,技能訓練分析成為了系統可維護性設計的重要方面,這也是能夠使系統可靠性得到提高的重要手段。對于一個成熟的PLC控制系統來說,它的大部分程序都應該是為保證系統的安全穩定的。PLC控制系統的技能訓練分析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利用PLC軟件資源設計多種技能訓練程序,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維修人員面對技能訓練分析時的壓力,能夠將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大大提升。本文就針對PLC控制系統維護及技能訓練問題進行探究。
一、PLC的技能訓練維護
新設計的PLC控制系統,通常情況下在使用之前,應該進行仔細的檢查、調試后再進行運行,應該注意采取預防性維護的方法,進行定期的檢查工作。
(1)首先環境對PLC控制系統的技能訓練有很重要的影響,在進行系統技能訓練用時,注意將溫度控制在0—55℃,在進行儲存時,溫度也要控制在-20—70℃,在這里特別強調的是,PLC在進行安裝時要對紅外線進行防護,不能夠受到紅外線的直接照射,與此同時,要注意做好通風工作,及時散熱,必要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將窗簾掛好或是用木板進行遮擋,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安裝程空空調。
(2)想要達到抗振、抗沖擊的目的,PLC控制系統在技能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外殼保護工作,最好是將PLC 至于有保護外殼的控制柜中,一定要保證系統的安全和牢固,系統要遠離高壓電源線或是高壓設備,目的是防止電磁波的干擾,影響其正常工作。
(3)保持系統使用環境的潔凈,避免有腐蝕性氣體和塵埃的存在。切記不要讓灰塵和污垢物落到PLC的元件上。在一定的環境中,粉塵對系統的正常運作會產生很嚴重的影響,也會影響絕緣能力,嚴重還會導致工作檢修時切斷下的短導線出現短路現象。所以,一定要保持系統周邊環境的清潔。想要保持環境清潔,可以采用吸塵器打掃的方式。對于一些積塵的插卡,要根據產品說明規定要求開展相應的清理工作。對插卡進行清潔。先用酒精擦拭,注意不要損壞元件。
(4)在日常的系統技能訓練的維護工作中,要對連接線的松動情況進行檢查,要檢查焊接點是否出現松動或是脫落現象。也要檢查連接電纜是否因為外力的原因而受到破損,或是出現老化現象,檢查接管纜是否泄漏,氣源或液壓源的壓力是否符合要求。檢查期間還要特別注意安裝有震動或是易被氧化的場所。
(5)當想要對一個模塊進行替換時,應該檢查所需安裝的模塊是否是相同類型。對于不同的系統所需更換的模塊是不同的,對于輸入輸出系統應該允許帶點更換模塊,不過有些是需要將電源切斷的。如果保險絲在進行更換后被燒斷,那么原因可能是電流過大,或者可能是設備短路。
二、PLC控制系統技能訓練
(1)電源技能訓練
當在系統運作過程中,發現電源熄滅的情況,那么就要對供電系統進行診斷,如果電源燈不亮,就要檢查此時的供電狀態是否正常,如果有電,那么就要對電源的電壓進行檢查,不合適就要進行適當調整,如果電壓合適的情況下,下一步就要檢查熔絲是否損壞,如果熔絲損壞,就要對熔絲進行更換。
(2)輸入輸出技能訓練
無論是輸入輸出單元,還是進行連接配線還是元件狀態都是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PLC與外部進行信息交流的通道就是輸入輸出,它的正常運行對整個系統的工作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對輸入輸出進行技能訓練時,首先要檢查LED電源指示器是否響應現場元件,如果現場元件沒有問題,指示燈還是不亮,那么下一步就要檢查電壓值是否合乎標準。如果電壓值正確,那么就可以考慮用其他的模塊來進行替換。若一個LED邏輯指示器熄滅,根據遠程編輯器的監視情況可以看出,是輸入模塊出現的故障。在進行模塊替換時如果沒有將問題及時的解決,那么機架或是通信電纜出現了問題。
(3)指示技能訓練
LED狀態指示器能夠提供很多現場設備,大部分的輸入輸出模塊至少擁有一個指示器。輸入模塊常設電源指示器,輸出模塊也有常設的指示器。
輸入模塊,狀態會通過LED顯示出來,模塊中有一種信號存在。但是這種指示器不能將模塊的故障表現出來,表現出電力的保護性和保險絲的狀態,當電源指示器和邏輯指示器狀態相同時,那么就是表示輸出模塊出現了障礙。
結語:想要使PLC控制系統能夠正常運行,使PLC控制系統的使用壽命得到延長,就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PLC的技能訓練分析,要對有可能影響PLC系統工作的各種不利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做好維護和檢修工作,使PLC控制系統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李英杰.電動機常見故障的診斷和排除[J].科技致富向導,2011(24)
[2]高慶水.劉石.馮永新.300MW汽輪發電機組軸瓦異常振動診斷分析及處理[J].廣東電力,2011(5)
篇2
關鍵詞 心理技能訓練 現狀 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G804.8 文獻標識碼:A
心理技能訓練是現代競技運動訓練系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影響、制約著運動員身體、技術、戰術水平的改善和體現,可促進運動員心理過程的不斷完善,使運動員的心理狀態適應訓練和比賽的要求,為達到最佳競技狀態和創造優異成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1心理技能訓練的概念
心理技能訓練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運動員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施加影響的過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運動員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并進而調節和控制自己的運動行為的過程。心理技能訓練追求遷移效果,即不但使運動員對某種情境中的某個問題的心理調節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對其他情境中的其它問題的應付能力也得到提高;不但使運動員在自己的運動生涯中受益,而且使運動員終身受益。其最終目的是使運動員勇敢地、從容地、理智地、巧妙地面對一切困難,使運動員對待困難的態度就如同一個戰士對待敵人的態度一樣:我可能被打倒,但永遠不會被征服!
2我國運動心理訓練的發展方向
2.1更加重視跟蹤性、專門化和系統性的應用研究
運動心理訓練實踐表明,運動員的心理能力也和技術能力、戰術能力、身體能力一樣受后人環境和心理訓練的影響,可以通過訓練獲得和增強。運動心理技能的訓練也應遵循一般技能訓練的規律,必須堅持長期地、系統地訓練才能獲得顯著效果。運動心理訓練不是魔術,那些指望采取心理訓練的方法,一學就會、一會就用、一用就靈、立竿見影等急于求成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也是不科學的。任何一項運動心理調控的技術,必須通過反復系統的訓練才能增強,才能在比賽的關鍵時刻發揮其效力。首都體育學院劉淑慧教授自1990年開始就一支直在國家射擊、射箭隊進行運動心理訓練的研究,在運動員賽前心理準備、賽中心理調控和賽后心理恢復等方面進行了專門化系統性的跟蹤性實驗研究,為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2個性化和專門化的干預措施心理訓練
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心理狀態,使其達到最佳水平,以適應運動技術和身心全面發展的要求。根據個體特點采用個性化的干預措施,個體的人格特質、動機水平、自我效能、自我調控能力等都可能對心理技能訓練效果產生作用。在心理訓練中,應訓練什么,采取什么辦法,都必須考慮個體現有的心理特點。有的需要采取自我控制訓練,有的則要求采取自我動員和激發性訓練,也有的需要兩者結合。心理訓練內容方法的選擇,不僅要以個體心理特點為依據,而且要以個體在不同時間內的具體心理變化為依據。人的心理具有較大的可塑性,這是人所共知的,進行心理訓練有必要考慮這些特點。
根據不同項群的特點,各心理訓練的側重點應不同。技能主導類項群需要有良好的注意集中能力、良好的自控調節能力、清晰的表象再現能力等,體能主導類項群要有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力、超越自我的信心、頑強的意志品質、自控能力和心理耐受程度等。從已有研究來看,似乎是對不同運動項目的心理訓練分門別類進行研究,如有對籃球運動員、體操運動員、田徑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但所用方法實質上大同小異,帶有普遍性。要根據不同項目的內在特點,采用雖不具普適性但針對性、專門性強的訓練方法,并可將幾種訓練方法結合在一起使用,即心理技能方法組合,根據項目特點采用不同的組合方式,這樣可獲得更佳的訓練效果。
2.3更多地采用現代化的科學儀器設備增強運動員心理訓練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生物反饋技術的應用在世界各國甚為流行。不僅醫學界作為治療手段用來醫治各種精神性疾病,競技體育界也開始采用生物反饋技術作為運動員心理訓練的有效手段。所謂生物反饋就是利用電子儀器將與心理、生理過程有關的機體生物學信急,如肌電、皮―電、皮―溫度、心率、血壓、腦電等信號加以處理放大,并以視覺或聽覺的信號顯示給人(即信息反饋),使人們能通過這些信息的認識,有目的、有意識地調節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進而調控自身的運動行為。例如,當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出現情緒過度緊張時,在生理上則表現為植物性神經系統控制的部分機體發生一系列變化,像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皮膚電阻降低、手腳變涼等。采用電子儀器可以將這些變化通過視聽信號顯示出來,告訴運動員這些生理變化的情況,從而有目的地調節緊張情緒并將心理狀態控制在適宜的程度上,這就是生物反饋的作用。
采用現代化的科學儀器設備進行的生物反饋訓練具有調節情緒狀態、消除過度緊張和改善機體各器官系統機能的作用,而且還有助于提高運動員感知能力,加速運動技能的形成,使技術動作更加協調和熟練。因為利用肌電儀可以自接顯示運動員肌肉用力的變化,較精確地分辨正確與錯誤的用力感覺從而反復強化正確的動作技能。對心率變化的監測還能幫助調節和控制訓練的強度和安排合理的運動量。
參考文獻
[1] 馬啟偉,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任未多.競技運動心理學研究的演進[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8).
[3] 徐萬彬.運動心理訓練現狀與發展動向分析[J].體育與科學,2003(7).
[4] 邱芬,姚家新.現代運動心理技能訓練研究現狀及未來走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2).
篇3
一、技能訓練過程中應注重“三個結合”
“三個結合”是指在電工技能訓練中要注重講解示范與示范練習相結合、循序漸進與啟發引導相結合、正確評價與反饋整改相結合。
1、講解示范與規范練習相結合
講解和示范在技能訓練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準確講解與標準示范有利于學習者不斷的調整頭腦中的動作表象,形成準確的定向映象,進而在實際操作中可以調節動作的執行。示范操作必須按照正確的姿勢去準確地操作,教師的肢體移動,一招一式,乃至指向解說必須標準、規范,不能有任何的多余動作、不良動作,更不能有錯誤動作,以免造成學生錯誤模仿。練習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有目的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活動。教師的準確講解結合操作示范,可以使學生具體、直觀的感受到所學操作技能的形成過程,加深對技能訓練內容的理解。
在汽車電工技能訓練過程中,教師對每一種電工工具、儀表儀器的使用方法要講解清楚。例如:關于萬用表的使用,教師要講清以下幾個方面:①萬用表要水平放置;②使用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點;若不指在零點,應先進行機械調零;③萬用表面板上有兩個插孔,分別標注“+”、“-”兩種符號。測量時,應把紅色表棒插入“+”插孔,黑色表棒插入“-”插孔;④根據測量的種類和量程調準轉換開關的位置;⑤選擇合適的量程。測量電壓和電流時,如事先不知道被測量的大小,應把轉換開關撥到最大量程試測,然后根據指針偏轉情況逐步變換為合適的量程,再進行測量;萬用表的指針偏轉到滿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以上時,表明量程合適,測量結果比較準確。測量電阻時,萬用表的指針偏移到歐姆中心值時,測量結果最準確。⑥萬用表使用完畢后,務必將轉換開關置于交流電壓的最高量程檔,以防他人誤用,造成損壞。
在準確講解的基礎上,結合動作示范,指導學生進行規范練習,做到講練一體化。因為實習教學就是以專業理論的系統性和工藝過程的連貫性為內在聯系的技術技能的有效傳授方式,所以在給學生作操作示范的過程中,應輔以必要的“解說詞”,交待動作的順序和要領,講清操作的關鍵和理由。講解的語言應當注意邏輯性和專業術語化。例如: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第一步,把萬用表轉換開關放在電阻檔上,選擇適當量程(測量前根據被測電阻值用表的轉換開關選擇適當量程,一般以電阻刻度的中間位置接近被測電阻值為好)。第二步,量程選定后,測量前將兩個表筆短路,調節調零旋鈕,使指針在電阻刻度的零位上。第三步,將兩個表筆分別與電阻兩端相連接,讀出電阻的讀數。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操作方法之后,讓學生自主練習。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如果學生不能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規范練習,很難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甚至發生儀表損壞等故障。特別是對于一些學生容易出錯的操作規程,一開始就應該讓學生進行規范練習。
2、循序漸進與啟發引導相結合
技能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經過掌握局部動作階段、動作交替階段、動作協調階段和動作完善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課題的邏輯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局部到整體、由慢速到快速地進行,使學生易于理解和記憶、便于掌握和鞏固所學的基本操作技能。不可貪多求快,否則會欲速則不達。筆者認為整個汽車電工技能訓練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安全用電常識及常用工具、儀器、儀表的正確使用。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用電常識教育,使其了解電的性能,熟悉電工操作規程,學會正確使用常用儀器儀表,為安全、有序、正確、規范的汽車電工技能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二階段,用常用儀器、儀表檢測汽車電器各總成件。要求學生了解汽車電器各總成件的結構與作用,熟悉它們的技術性能和主要參數,掌握各總成件質量的判斷方法。第三階段,綜合性技能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及實踐能力,要求學生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綜合,通常一個技能訓練課題中用到幾部分內容,當同學以學過全車線路的有關基礎知識,例如:電源系、啟動系、點火系等概念后,讓學生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對車輛電路故障進行檢測。教師對技能訓練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講解,然后引導同學按步驟進行檢測。第四階段,熟悉協調和操做水平的提高。在學生掌握如何診斷與排除汽車電路故障以后,應著重強調工藝要求,并讓學生運用中間斷路法進行故障的診斷與排除。上述四個階段是一個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過程,教師在技能訓練過程中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講解,同時對重點、難點問題,堅持循序漸進和啟發引導相結合。例如:在前照燈光線路連接時,采用把實驗分成兩部分:先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燈光線路的連接,當學生看到自己連接的前照燈線路接上電源后即正常發光時,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學生對實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此時再讓學生把變光線路燈光繼電器線路接上進行實驗,從而達到化繁為簡的效果。另外,對學生技能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加以啟發性的分析,如學生在不解體檢測硅整流發電機時,測出的數據有時是錯誤的,但不知道如何檢查和判斷數據的正確與否,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啟發和指導,引導學生分析產生測量數據不符的原因及檢查方法,一步步給予指導,通過教師由淺入深的逐步引導和分析,學生對檢測方法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并將逐漸提高如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正確評價與反饋整改相結合
正確評價技能訓練成績是激發學生熱情、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手段。通過考評發現問題,并及時反饋給學生進行整改,做到正確評價和反饋整改相結合,逐漸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在技能訓練過程中,筆者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成績,具體做法是:①將技能訓練成績分為應知和應會兩部分,既考核理論知識,又考核實際操作。②采取教師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除了教師根據學生操作情況進行評定成績外,設定一定比例的學生的自評分。學生的自評分,又分為學生本人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③讓一位學生操作,其余學生觀看,通過評議得出分數。④每進行一次技能訓練評定一次成績。對那些不滿意自己目前成績的同學允許他們通過一段時間練習改進后重新評定成績,引導并鼓勵學生對自己不斷提出新要求,從而達到不斷提高、不斷創新的目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有教師考核、學生自我考核、師生間、學生間能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極大調動了學生技能訓練的積極性,效果很好。教師在正確評價的基礎上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學生,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達到糾正錯誤提高技能的目的。另外,筆者還通過舉辦一年一度的學生技能比賽,考核學生獨立完成實際操作任務的能力,檢測學生的技訓水平。例如:2007年11月份筆者組織的汽車電子工程專業學生技能比賽,考題是《硅整流發電機故障的檢修》,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檢測與維修,并有一定的工藝要求。通過嚴格的考評,不僅能比較公平地評定技能訓練的成績,而切可以督促學生認真、規范地完成技能訓練的每一個環節,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技能訓練的實效性。教師要培養學生善于從自己的體驗中獲得內部反饋信息,發現自己操作中存在的問題,確定改正方法,并主動地嘗試、糾正與自我完善。
二、技能訓練過程中應把握“三個環節”
在技能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好以下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第二個環節:教師輔導學生操作;第三個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應用。教師活動主要表現為引導-輔導-指導,學生活動主要表現為參與-操作-應用。筆者認為學生的技能訓練既要適合專業的崗位需求,又要注重中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
1、教師引導學生參與
教師引導指技能訓練起步上的引導。中職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厚。由于汽車電子工程專業課程理論較深,專業性、實踐性強,許多學生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上課聽不懂而學不好,由于學不好而不愿學,因此學習動力不足,容易失去信心,產生厭學情緒。教師要善于正確巧妙地引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知識儲備,保證技能訓練的順利進行。初次接觸技能訓練,部分學生存在對“電”的恐懼心理而縮手所腳,教師應加強引導,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用電常識教育使其了解電的性能,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實踐。同時教師還應對安全文明操作規范和如何防止操作中易出現的問題做出必要的說明,列舉錯誤操作可能帶來得危害。例如:按裝起動機往接線柱上連接電源線時,首先要注意,工具不能與鐵接觸否則會出現打火現象,同時指出螺母緊固要適當,如果過緊,不僅費事費力,而且還會將起動機電磁開關絕緣墊損壞。小的失誤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這樣非常簡單的細節如不按規范去做,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老師可以演示一遍)。
2、教師輔導學生操作
教師對學生操作練習要給予全面輔導,教師應面對不同基礎,不同潛質的學生,要把學習時間作為變數,以“學會”為質量基礎,因人而異,彈性操作,做到“上不封頂”,支持每一位學習進度快的學生,達到更高的目標;“下能保底”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保證最基本的質量標準。既要注重共性問題,又要注意個別差異。共性問題采用集中輔導,個性問題作個別輔導,使學生的操作技能不斷形成和提高。例如:硅整流發電機技術性能的檢測。首先讓學生利用萬用表對發電機勵磁繞組、定子三相繞組的短路、段路及搭鐵進行檢測,學生動手測試時,教師發現個別問題及時糾正,必要時還要手把手的輔導。個別輔導針對性強,易發現操作中的不規范動作,利用個別輔導解決個別問題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對汽車起動機、分電器、繼電器等,老師輔導學生自己動手拆裝,直觀了解其內部結構特征及工作原理,熟悉他們的技術性能與作用。
篇4
[關鍵詞]音樂;歌唱;技能;訓練
動作技能主要表現為能將外部的動作合理地組織起來,并順利進行實際操作的活動方式。認知技能是借助內部語言在頭腦中進行的認知活動,包括情感、音樂感知、音樂感覺等技能。這也是幼兒演唱中音樂和技術的辯證統一。
一、動作技能訓練
音樂中的演唱、演奏活動即屬動作技能范疇。
(一)演唱技能培養與訓練在音樂的技能教學中應重視并做好技能訓練的定向指導工作,要使幼兒明確認識技能訓練的目的和要求。如果練習目的和要求不明確、不具體,只是對某個演唱技巧進行機械地模仿和簡單地重復,將無助于技能的正確形成。因此,教師應注意通過全面的技術示范(如范唱),讓幼兒全面了解技能動作的活動特點、結構、順序,并對技能活動產生清晰的表象認識,從而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幼兒教育中的音樂教育,在音樂演唱技能方面的要求是比較簡單且容易掌握的,是幼兒的年齡段可以接受的,它主要包括:歌唱的姿勢,如身體的姿勢、口形和表情、頭部的姿勢等。有的學生,總是邊唱邊打拍子,隨意晃動頭、手或身體,或者為了防止他人歌聲的干擾,捂著耳朵唱歌等,教師要糾正這些不良姿態,避免多余的身體動作,向學生講解優美的聲音與優雅的形體融為一體才是完美的歌唱。在進行歌曲表演時,教師不妨請各小組成員評價同學的歌唱姿態,這種討論和評價是幫助學生改正不良歌唱姿態的好時機。歌唱的呼吸,包括有別于生活中呼吸的基本動作和方法;歌唱的發聲,包括優美自然并具有與說話不同、有一定氣息支持的歌唱;歌唱的吐字,以普通話為主,具有韻母和聲母之分,是清楚字音、清晰發音的歌唱語言;歌唱的表現,即為基本正確的音準和富有表情的歌唱。歌唱技巧方面的訓練必須遵循三個原則:第一,發聲必須使用頭聲發聲;第二,歌唱必須將將音質的美放在第一位;第三,童聲合唱發聲訓練要采用大致從小字組的32開始的下行音階,這是掌握頭聲發聲要領的捷徑。[1]練聲的內容很多,一般可以按以下程序進行:(1)先哼鳴,后開口唱,先尋找范音,然后在唱范音的內在狀態下(即發聲狀態不改變)唱出其他音;(2)堅持用頭聲發聲法練唱,先練長音,后練短音或跳音;(3)音量上,要求先弱后強,先是柔聲、輕聲練習,然后再放聲唱;(4)聲區上,先練偏高聲區,后練中聲區,再練高聲區,最后對低聲區作少量練習。訓練時可發“姆(m)”音,發音時牙齒要開,嘴唇要輕輕合著,舌頭要放平,聲音直上鼻腔,又微微感到鼻竇部分有些振動。練聲調節頭腔、鼻腔、咽喉、胸腔等發聲器官各部分機體,使其自然松開。在教學活動中應按照動作技能形成階段的規律行事,根據技能形成的各個階段安排實施教學計劃。在音樂技能教學中還應注意了解幼兒的練習曲線變化情況,分析練習曲線的變化原因,及時采取相應的教學指導措施。練習曲線能夠反映出技能形成過程中的發展趨勢,造成曲線高低起伏的原因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當曲線處于低谷時,一般由兩種不同因素所導致:一種情況是技能形成后期出現的暫時停頓,即“高原現象”,屬于新舊活動結構交替改變形成過程中的正?,F象。另一種情況則是由于幼兒在技能訓練過程中出現了疲勞和興趣下降等現象。我們在音樂技能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幼兒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及時客觀的分析硏究。發現第一種情況,應果斷堅持既定的教學計劃,當克服困難度過了“高原期”后,其學習狀態必然會獲得新的飛躍。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話,則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以適應新的教學變化。[2]因此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培養幼兒基本的歌唱能力、培養幼兒對音樂的基本表現意識和能力、調整幼兒的學習心態和情緒、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和制造活躍的學習氣氛等是演唱技能培養與訓練的重要保證。
(二)動作技能培養與訓練在幼兒音樂技能教學中,對動作反饋信息的獲得是形成動作技能的必要條件,反饋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動機作用:學習者了解自己的學習意義,對學習動機起到增強作用;2.認知作用:學習者了解技能學習中的優點與缺點,并找出改進的方向和重點;3.情感作用:學習者了解學習的效果,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或不愉快的認知體驗,并對以后的學習產生相關影響。對動作技能的反饋可分為內在反饋及外在反饋兩種:(1)內在反饋: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本體感覺進行反饋信息的傳遞。在音樂技能教學中,就是要培養幼兒的音樂本體感覺的敏銳性,自覺地接收技能動作的反饋信息。(2)外在反饋:通過外部的觀察和客體(如教師)發出的信號而得知動作的活動情況。根據外在反饋的特點,在音樂技能教學中,教師應及時對幼兒在學習中的進步或出現的問題提出鼓勵肯定或批評改進等指導性意見,以幫助幼兒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學習狀況。
二、認知技能的訓練
與動作技能相比較,認知技能沒有外部動作的束縛,可以通過高度省略減化的方式進行活動。認知技能以領會知識為前提,可促進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一)幼兒歌唱情感培養歌唱是人類最早用來抒發和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自古以來人們就用歌唱抒發、表達、交流、宣泄自己喜、怒、哀、樂的感情,歌唱是人類感情最本能的表現形式。當幼兒在發展語言時,甚至在語言能力尚未發展的時候,便自發地開始了唱歌活動,這就是所謂情動于衷發而有聲。人聲“樂器”不但能發出優美嘹亮的歌聲,還有一種獨特的功能是任何樂器都不具備的,那就是配合歌聲同時唱出傳情達意的詩詞歌賦,使人們能通過歌曲的音樂語言和文學語言更直接、更完美地抒發和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因此,唱歌就成為引導幼兒抒發和表達感情的最佳方式。無論在學習音樂的哪一個階段,音樂永遠應該縈繞在幼兒的內心,成為音樂內心的語言,只有完全融會于心,才會自然流露于外———技術,再高的技術也代替不了對音樂的內在感受。
(二)幼兒音樂感覺培養對于鋼琴學童,就是要從小要求他注重音樂感覺,要通過對相關樂曲的講解,啟發他的音樂想象力。初始是引導,后來是啟發,最后是孩子的自我感悟。此過程中,選曲無疑是很重要的,并非要給不同的孩子都彈一樣的曲子。作為老師,要分析不同孩子的性情,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練習曲,分解給不同的孩子去練習。還有一點要明確,音樂從孩子開始接觸樂曲時就開始了,或者更早一些。老師在講解時要運用更形象的語言啟發孩子自己來說話,來模擬,比如用不同技術來描繪的雨點聲,腳步聲,等等。打基礎和感受音樂應該是同步進行的。[3]音樂與技術的辯證,說得極端一點,體現在任何一個下鍵動作上?!坝惺譄o心”的彈奏,稍懂行點都能聽出來。幼兒能理解到這一點,他會發自內心地去追求那獨特的音色音質,會用特定的技術手段,表達他心中聆聽到的一切。這樣的幼兒,估計他能把《哈農》也彈得起伏有致,線條優美。音樂技能是指用技能去表達音樂的能力。[4]對音樂的再現特性和表現特性的感知是大腦之內的事,對感知到的音樂形式樣式只有用技能表達出來才能為人所知,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幼兒對音樂事件的反應或者說幼兒對音樂再現特性與表現特性的反應,需要用技能表達出來。幼兒年齡越小,身體動作技能所占比例越大。對幼兒音樂能力的評定,是依據幼兒是否能用技能去合理地表達音樂特性或內容的能力,絕不是具體的技藝水平。例如,能動作輕巧地合著音樂拍手的幼兒比不顧音樂又劈腿又下腰的幼兒的音樂動作技能水平要高得多。幼兒的音樂技能是指幼兒能用身體動作、嗓音、打擊樂器表達音樂的能力。當然,就單純的敲擊樂器的水平和單純的舞蹈動作水平而言,大班孩子明顯高于中班孩子,中班孩子則明顯高于小班孩子。但是,一個大班孩子能輕松地把小鈴的聲音敲得又響又脆只代表他具有了一定的肌肉性的動作技能,而不是音樂動作技能。只有當他把這又響又脆的聲音與音樂的速度、節拍、輕重等融為一體的時候,這種動作技能才被稱之為音樂動作技能。遺憾的是,在這幾次評定活動中,我發現中、大班孩子與關注音樂本身相比,更關注樂器是否敲擊得規范、舞蹈動作是否有點花樣。而小班孩子反而本能地表現出與音樂的呼應,盡管小鈴敲得沒有聲音或悶聲,舞蹈動作幾乎就是身體的搖晃與手臂的擺動,伹無聲與悶聲、身體搖晃與手臂擺動只要與音樂同呼吸,它們就是音樂。為什么三年的音樂教學發展的不是音樂技能,而是與音樂分離的動作技能、敲擊樂器技能(這些肌肉性技能不用教也會自然存在),這確實值得我們反思。用這個例子只是想強調幼兒單純的身體動作技能、噪音技能、打擊樂器技能、語言技能都還不是音樂技能,只有當這些技能合理地表達了音樂特性(以音樂為依據)后,才被稱之為音樂技能。
(三)幼兒音樂感知能力培養感知環節的制作方式往往是指用身體動作的制作方式,讓幼兒“見”著的音樂再現內容主要以身體動作的方式呈現,所以,感知環節的制作方式主要是身體動作。當教師用身體動作把音樂的再現內容與音響形式呈現給幼兒時,幼兒被教師身體動作所表達的音樂內容深深地吸引,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學。于是,教師請幼兒離開位置,跟著自己來做身體動作,幼兒則以教師為榜樣通過全身的肌肉運動感受著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這是幼兒感知音樂的最精彩的場面,同時也是幼兒感知音樂的環節,是幼兒在頭腦中留下音樂形式樣式表象的環節。教師對音樂再現內容的動作表達越貼近音樂,幼兒模仿過程中,在頭腦中留下的音樂形式樣式的表象就越清晰,這種清晰的音樂形式樣式表象是幼兒理解與解釋音樂的關鍵。用身體動作來呈現音樂再現內容是最理想的。首先,身體動作是在音樂背景中完成的,它內在地完成音樂形式規限;其次,身體動作表達音樂是一種形象表達,它自然地運用意象思維。所以,一般情況下音樂的再現內容最好以身體動作的方式呈現,同時輔以語言或圖片說明。用身體動作來呈現音樂再現內容也是幼兒的音樂趣味所在。學前幼兒的三種音樂趣味:音量、關于什么的內容、運動。我們反復強調音樂再現內容的挖掘,就是投幼兒所好,讓他們聽到看到關于音樂的內容,這樣他們才會對音樂感興趣;我們強調再現內容要以身體動作呈現為主,一方面是身體動作符合形式規限、意象思維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要投幼兒音樂運動這一喜好。
篇5
關鍵詞:技能;技巧;示范操作;巡回指導;工藝流程;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12-0109-02
生產實習課是教師與學生教與學之間的一種實踐性教育活動,通過生產實習教學,教師把本專業工種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同時使學生接觸工作設備和相關的應用技術.實習操作可以起到加強基礎,牢固相關專業知識,強化動手能力和提高創新能力的作用。作為實習教師應該嚴格自己的示范操作,使之達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一、示范操作是直觀性教學的體現
實習課從操作掌握來講它的技術性很強、很復雜、涉及相關專業知識廣。許多學生以前從沒接觸過,動手能力較差,要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掌握技能要領是技很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實習教學的示范操作即直觀性教學形式顯的尤為重要了。示范操作是直觀性教學的充分體現,是生產實習教師傳授本專業工種操作技能的重要方法,它以形象的語言,形成清晰,鮮明的表象,以便使學生在生產實習操作中模仿,練習,為掌握機修操作技能發揮了樣板作用。為此,教師在示范操作中必須注意:
①把握操作姿式與方法準確無誤,以提供給學生進行模仿的標準,達到操作姿式合理、方法得當而無多余動作。
②把握操作的規范性,使學生在實習中經過反復的練習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逐步形成規范的操作方法,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的技能基礎。
教師的示范操作必須嚴格按照生產實習教學大綱及教材的要求進行,力求操作正確,規范,合理突出操作中的重點,難點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教師的示范操作動作要領一定要把好質量關,決不可隨意而做或操作動作質量有缺陷。另外;在組織教學上示范操作要注重學生的觀看效果,要使每個學生都能看清楚,要邊演示邊講解,分步進行示范,對于關鍵和不易掌握的地方示范步驟要進行放慢、精確地表演,使學生清楚操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示范操作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感覺,促使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使學生的感性認識更加深刻。示范時還要注重耐心關鍵地方反復強調,多次演示,講透動作要領的真諦,并提出具體要求與注意事項,示范結束后,可以詢問學生或通過觀察學生的模仿動作,了解學生吸收的效果及時發現教法問題或學生學習的難點,以便修正教師自己并針對學生的難點糾正教師的教學方法。
二、示范與巡回指導相結合幫助學生掌握操作要領
學生是通過教師的示范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分解到連貫體會全部過程。示范步驟要清晰、動作準確是提高示范操作的根本保證。在示范操作過程中實習教師的操作動作一定要規范,要掌握好示范操作的準確性、協調性、操作速度、自動化程度、技巧程度,切忌遺漏、多余動作和不規范動作。示范要指導學生的眼與手與腳的站立和形體的協調動作,注意每一個環節步驟清晰。分別講到點,動作做到位。例如:在零件的檢測方法和檢修部位、相關公差要求和檢修要點時,①首先應講零件的材質、功用、結構、受力情況、檢查方法與檢測重點,一直到檢修步驟和檢修標準。最終恢復其原有性能。檢修課還要把檢修輔助工具設備的使用進行說明。如砂輪機的使用,除了注意事項以外,還要強調手握的方法,腳的站立,身體面對砂輪的距離和姿勢,要教會如何平整砂輪,那只手用力,那只手輔助支撐,工具或零件在砂輪上的移動,如何檢驗被磨器具的角度等。②教師的示范與講授要使每個學生看的清,聽的到。然后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磨削練習,教師站在旁邊指導,開始把關的動作要領,然后把關刃磨點的控制以及如何修正角度。要講清楚為什么,以及不按規定做法的后果。之后對每一名學生進行檢查糾正。③在示范中注意動作分解,并反復示范。學生通過模仿動作和反復實踐練習,動作協調了,基本功也就形成了。當然對于基本功而言同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讓快的輔導慢的是一種方法,教師的指導要以鼓勵為主,重要的是教師要發現個別同學慢的原因加以個別訓練當中提出不同程度要求。千萬不可大幫哄,示范與指導就是單兵或小組教練,我們常說教師要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腳勤、腦勤、其實勤就勤在觀察學生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上。在訓練過程中,技能的掌握不是輕而易舉的,是經過艱苦的磨煉階段,在實習教學中,有些實踐經驗和技能技巧是書本上得不到的,教師要善于歸納,概括出每一項技能操作的規律,注重反復訓練以形成某項基本技巧。
三、示范操作應注重全面能力的提高
實習指導教師在示范中既要講清楚操作動作的要領還要講清楚工藝特性。要注意講清楚容易出現的問題,避免出現的錯誤,講清如何防止操作廢品,怎樣避免人身及設備事故,使學生理解什么對、什么錯防止什么、杜絕什么。為學生全面掌握本專業工種的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學生較全面的掌握基本技能之后,應著眼于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操作熟練程度,全面示范而不只是枝節演示,在學生面前完成一整套設備的工藝流程和全部加工過程是至關重要的,即使用上1-2小時也是值得的,因為,只有教師的熟練才會有學生的熟練,我們有許多實習教師不敢做完整操作表演,學生是很不服氣的。
篇6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第七冊P39~4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
2.使學生通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創造一組平行線,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
3.使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平行線的過程,培養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我們來玩“找不同”的游戲。請看屏幕(如下),左右兩幅圖共有三個不同之處,你能找出來嗎?
[出示圖片:]
三處不同:①墻上的木條左邊相交,右邊平行;②相框左邊為正的,左邊傾斜了;③桌上杯子左邊滿的,右邊空的。
【設計說明:簡單有趣的小游戲,在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相交與平行自然地進入學生的視界,既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又為數學抽象提供了素材?!?/p>
二、層層深入,認識“平行”
1.認識“相交”和“不相交”
師:其實,圖片里還蘊藏著重要的數學知識呢?。娔X演示從圖片中抽象出相交與不相交,如下圖)
師:這兩組直線有什么不同?
師:左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稱為相交,中間的這一點稱為它們的“交點”。右邊的這兩條直線會相交嗎?
師(出示圖1):如果是這樣的兩條直線,它們是相交還是不相交呢?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圖1 圖2
(在學生產生爭論時,電腦演示兩線延長,如圖2,使學生認識到表面上看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延長后會相交)
師:那剛才的兩條直線,它們延長后會相交嗎?(電腦演示兩條平行線延長后也不會相交)
師(總結):看來,把兩條直線放在一個平面上,它們要么相交,要么不相交。
【設計說明:在明確相交和不相交之后,進一步聚集難點,直面問題,讓學生在爭論與交流中明確認識:判斷兩條直線相交與否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到本質。接著“回馬一槍”——“那剛才的兩條直線,它們延長后會相交嗎”,通過對比,學生對平行概念中不相交的內涵的認識更加透徹?!?/p>
2.認識“同一平面內的不相交”
師:生活中,像這樣相交和不相交的情況還有很多。(電腦出示下圖)看看下面的四組直線,哪幾組直線是相交的呢?
師:第4組的兩條直線相交嗎?
師:立交橋的兩條直線,一條在上面的橋面,一條在下面的橋面,它們不在一個平面里;鐵軌的兩條直線在同一個平面里。同樣是不相交,第2組和第4組的不相交有什么不同呢?
3.揭示“平行”
師:像上面這樣,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稱為互相平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行”。
師:閉上眼睛,你能想象出一組平行線的樣子嗎?直線a和直線b 互相平行,可以說直線b是直線a的平行線;同樣,直線a也是直線b的平行線。
【設計說明:依托立交橋這樣一個生活原型,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兩條直線在空間上的不相交與在平面上不相交的兩種不同情況的對比,進一步揭示平行概念中“在同一平面上”的重要內涵,既深化了學生的數學理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p>
4.找平行線
師:下面每個圖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幾組平行的線段?
[\&\&\&\&\&\&\&\&\&\&\&\&\&\&\&\&\&\&\&\&\&\&\&\&\&\&\&\&\&\&\&\&\&\&\&\&\&\&\&\&\&\&\&\&\&\&\&\&\&\&\&\&\&\&\&\&\&\&\&\&\&\&\&\&\&\&\&\&\&\&\&\&\&\&\&\&\&\&\&\&\&\&\&\&\&\&\&\&\&\&\&\&\&\&\&\&\&\&\&\&\&\&\&\&\&\&\&\&\&\&\&\&\&\&\&\&\&\&\&\&\&\&\&\&\&\&\&\&\&\&\&\&\&\&\&\&\&\&\&\&\&\&\&\&\&\&\&\&\&\&\&\&\&\&\&\&\&\&\&\&\&\&\&\&\&\&\&\&\&\&\&\&\&\&\&\&\&\&\&\&\&\&]
(1)指名學生回答,重點強調有幾組平行的線段。
(2)如右圖,演示三角形向右平移。
師:三角形是怎樣運動的?從平移前后的圖形中,你能找到平行的線段嗎?
【設計說明:將“平行”與“平移”結合起來,既深化了學生對平行的理解,也為學習平行線的畫法做好了鋪墊?!?/p>
三、探索畫法,形成技能
1.在方格紙和白紙上畫平行線
師:如果是在一張白紙上畫平行線,你行嗎?先想一想,再試一試,畫好后把你的畫法跟同桌說一說。
學生嘗試,有以下畫法:(1)沿直尺的兩邊畫;(2)先折后畫;(3)用一個直尺平移畫……(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不同畫法)
2.反饋交流
師:怎樣才能保證畫出的兩條直線一定互相平行呢?
3.演示畫法,總結注意點
師(演示書上畫平行線的方法):畫平行線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設計說明:畫平行線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需要學生聯系平行的概念(特點)去思考操作的方法。學生真正理解畫平行線的一般方法,還在于嘗試中的點撥──怎樣才能保證三角尺作平移運動,然后通過改進、總結,再輔以動畫演示,使學生實實在在地經歷平行線畫法的形成過程,更深入地認識平行線?!?/p>
四、拓展提升,深化理解
1.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書上P40“試一試”)
師(在學生完成后):還能再畫嗎?能畫多少條?
2.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書上P41第4題)
(1)師:如果是過A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你會畫嗎?能畫幾條?
(2)師:經過一點可以畫多少條直線?(電腦演示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如下圖)在這無數條直線中,卻只有一條與這條直線平行,是不是很神奇?
[A]
3.總結延伸
師:看來,“平行”這種位置關系真的很特殊。其實,在這些直線中還有一條也是比較特殊的,這就是我們下節課的學習內容。
篇7
下面是與雙冊教材有關的幾個有代表性的實驗項目訓練內容。
一、電磁鐵性質實驗
1.實驗原理
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現,不僅磁鐵周圍存在著磁常電流周圍也存在著磁場,如果把導線繞成螺線管,螺線管就有了磁性。利用通電螺線管有磁性和鐵在磁場中能被磁化的原理,可制成磁性很強的電磁鐵。電磁鐵有很多性質:通電產生磁性,截斷電流磁性消失;電流越強磁力越大:螺線管的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電磁鐵的南北極性可以由變換電流方向來控制。
2.實驗操作
(1)把帶有絕緣外皮的導線,按照相同的方向纏繞在一根大鐵釘上。接通電流,用它接近鐵制品,有吸引現象出現;切斷電流?,F象消失。(2)用電磁鐵的一端去接近磁針兩極,出現相斥相吸現象。改變電流方向,又出現相吸相斥變化。(3)改變電磁鐵線圈匝數,磁力隨之改變。改變電池節數,磁力也改變。
3.實驗教學設計
(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五年制第六冊第8課)(1)自制電磁鐵。(2)綜合定義。(3)分組實驗:研究電磁鐵有無極性和變換極性的方法。(4)分組實驗:研究加大電磁鐵磁力的方法。(5)講述電磁鐵的用途。
二、電路的組裝實驗
1.實驗分析
在設計、安裝、維修各種實際電器的時候,常常需要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這種圖不用實物,而用符號代表,這種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根據需要電路有串、并聯之分。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的叫做串聯,把電路元件并列接在電路兩點間的叫做并聯。教材中涉及到的電路圖如下:圖中①是串聯電路,②③④是并聯電路,使用了電燈、開關、電池組、導線四種符號。并聯電池能加大外電路電流,串聯電池能提高外電路電壓,通常采用串聯電池方法。串聯燈泡光線弱,不能控制每只燈泡的亮滅;并聯燈泡光線強,可以分別控制。
2.實驗操作
(1)組裝串聯兩節電池、兩個燈泡、一個開關的電路。(2)組裝串聯兩節電池、并聯兩個燈泡,一個開關控制的電路。(3)組裝串聯兩節電池,并聯兩個燈泡、兩個開關,分別控制每盞燈泡亮滅的電路。(4)組裝串聯兩節電池和一個分別控制三個并聯燈泡亮滅的開關的電路。
3.實驗教學設計
五年級教材涉及電路的內容是第6課《電流》,目標是指導學生學習一些電流電路的初步知識,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磨練其攻克困難的意志。學生動手實驗操作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要活動,教師需要做的是:①提供充足的器材。②明確三個研究課題:一是分別試用一節和兩節電池做電源,看小燈泡的亮度有什么變化。二是試用同一電源,使兩只小燈泡同時發光的方法。三是設計控制三只燈泡分別亮滅的電路。③組織學生課內外實踐活動,參與觀察,實驗制作,分析綜合,形成概念。④讓有創見的同學演示自己組裝的電路。⑤總結。三年級教材也安排了電路內容,要求學生知道什么是電路,會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課堂教學中雖然也讓學生進行實驗、比較、探究、嘗試,但實驗能力要求只是初步學會組裝電路,做不同電路的對比實驗。
三、沉浮規律實驗
1.實驗原理與操作
(1)浮力的產生:挪動水中的物體,有省力的感覺,這說明水對物體有向上托起的力,這種力叫浮力。浮力是怎樣產生的呢?這可用下圖來說明。假定在水中有一個立方體,它的六個面都要受到水的壓力。物體的左右兩個面因在同一深度,所受的壓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側面上的壓力是彼此平衡的。前后兩個面也是這樣。而上下兩個面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壓強就不同了,下面的壓強比上面的大,也就是說下面的向上壓力比上面的向下壓力大,這壓力差就是水對物體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2)浮力的大小跟什么有關系:用實驗圖示來研究。在彈簧的下面掛一個金屬筒,筒下吊一個金屬圓柱體,記下彈簧伸長后達到的位置。另外取一個溢水杯,杯里的水裝到溢水位置,把金屬圓柱體浸入水中,這時彈簧縮短,同時水從溢水口流出,把溢出的水全部倒入金屬筒,這時彈簧又伸長到原來位置。這個實驗可以說明,金屬體所受的浮力等于被它排開的水的重量。如不用水而用酒精等液體做這個實驗,結果也一樣。(3)沉浮條件:我們知道,浸在液體里的物體要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豎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排開液體的重量;另一個是豎直向下的重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量。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就取決于這兩個力的大校如果物體受到的浮力大于物體的重量,物體就上浮;如果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物體的重量,物體就下沉;如果物體的重量等于浮力,物體就停留在水中不動。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量。
2.實驗教學設計
篇8
目前的鉗工實訓教學中,從零件材料的選用、零件圖紙到加工工藝,全部統一講給學生,學生只是依葫蘆畫瓢,處在被動的操作狀態,缺乏思維和創新空間,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了惰性。在素質培養上,僅限于動手能力和質量觀念的培養,這種單一能力的培養,不能滿足現行社會應用人才的要求。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最佳手段,采用一體化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對于中職學校的實訓教學極為重要。在教學生基本技能訓練過程中,灌輸專業理論與實際操作技能是緊密相連的。一邊講解、一邊訓練,講訓結合,切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擴大學生課堂視野,做到“課堂教學實習化”,指導學生把所學的專業理論技術知識,達到技能訓練標準化,用理論與實際操作經驗指導學生,使學生在操作中,加深理解和鞏固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形成理論結合實際的完整知識,逐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并提高實際技能技術、技巧。
如在對加工工件找正、畫線時的一體化教學過程中,一邊講授專業技術理論知識,一邊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技術操作訓練,通過實際練習,從中找到一些小竅門。如在確定不下的情況,可借助輔助工具來找正、畫線,使其達到零件的加工要求,大大提高了實習的工作效率。
機械維修基本技能課程內容廣泛,涉及的設備(設施)及工具、刀具較多,要保證技能訓練順利進行而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設備(設施)和必要的工具、刀具。打破“講深、講透、講全、講細”的觀念,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與能力。以教師提問、學生講解、小組討論與教師指導相結合等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實習和訓練掌握和運用機械裝配與調試的方法、步驟、技巧,努力使自己成為既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又具有熟練的操作水平的機械裝配與調試工。學校達到上述要求還有一定難度,為了保證學生實習訓練的要求,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及本校的實際情況,對每一個課題進行分析、分解,采用現有設備解決上述問題,發揮現有設備(設施)的作用。如:減速機制作芯軸欲購進部分滑動軸承相結合起來實現滑動軸承裝備的教學,利用芯軸結合和減速箱體實現兩軸或兩孔平行座,兩孔中心距與斷面垂直度的測量練習,兩齒輪的間隙練習(壓鉛法)。利用廢舊物從企業或舊貨市場收集購買,發揮其自身價值為我所用,從而達到教學實踐目的。
利用教學手段,遵循教學原則,突破難關,提高質量。通過機具、設備、零件的修理方法為難關,而不在理論的深淺難懂。其主要在于實訓技能的難以實現,因為它不僅需要大量的設備、設施,而設備的大量耗損、破損零件作為實習的基礎。為此,根據學校機具設備的情況,將課題分類進行:(1)設備、零部件充足,比較容易實現內容。如刮研等課題,可集中訓練方法。(2)設備零部件相對較少,難以實現內容,如減速箱的拆裝,可采用分組、分別輪換實習方法。(3)制作課件的模式進行演示練習,如鉚接、矯正、彎曲,按課件的修理工藝在模板上進行演示,達到訓練目的。
篇9
關鍵詞:射擊運動;心理技能訓練;方法
射擊運動是一項以靜求穩、以穩求準、以準取勝的技能類項目,它的特點是以技術為基礎、以心理為主導、以體能為保障、以智能促發揮。射擊比賽時,運動員的精神負擔重,尤其在高水平的比賽中,競爭更加緊張激烈,往往是以小數點來決定勝負,這無形中給運動員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如何在這種重壓之下發揮出高水平,是運動員和教練員十分重視的問題。
一、心理訓練的意義
射擊運動中的心理訓練是指通過各種手段,有意識地對運動員的心理過程和個性特征施加影響的過程。心理的發展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和從舊質到新質的不斷變化和完善的過程。從技術和戰術來說,要在訓練和比賽中得到充分發揮,更需要進行心理訓練。
二、心理訓練的步驟
1.一般的心理素質訓練
主要是興趣的培養、意志品質的磨練和自信心的建立。興趣需要引導和培養,當運動員的興趣與其理想和目標一致時,興趣才能持久并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2.專門性的心理技能訓練
首先是肌肉放松,腹式呼吸;其次是入靜表象;第三是自我暗示與積極自我談話;第四是注意力轉移與認知轉化。
3.結合射擊技術的心理技能訓練
樹立正確的比賽心理定向;加強積極的思維訓練,形成和發展對應激情境的積極認知和調控能力。
三、心理技能訓練的方法
1.生物反饋放松訓練
生物反饋訓練是在電子儀器的幫助下,提高個體控制自身內部植物性神經系統活動能力的過程。生物反饋放松訓練能克服心理技能練習的盲目性,加速心理技能形成過程,提高心理訓練的效果,并為監測心理技能訓練的效果提供客觀指標和準確數據。
2.暗示技能
通過簡短的語言、思想或者表情對心理活動施加影響的方法。實驗證明,人的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暗示之所以能夠對人的軀體和心理行為產生巨大影響,是因為暗示是一種人類所固有的普遍的心理特性,通過言語的聯想過程轉化為情緒狀態,并產生心理沖動,直接作用于機體的各種機能和行為活動而發揮其作用。
3.表象技能
“表象”是指形象化的東西在頭腦中的反應。表象訓練是有意識地、積極地利用自己頭腦中已經形成的運動表象進行回顧、重復、修改、發展和創造動作形象的技巧。它是射擊教學和訓練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為了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促進技術動作的掌握及運動水平的提高,表象法對加快訓練進度,縮短訓練時間,保證訓練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注意技能
注意集中訓練是指心理活動有意識地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目標,以提高運動員的專注能力和延長注意穩定的練習方法。注意對人的心理活動起著選擇、定向、調節、監督和保持的作用。良好的注意能夠促使運動員加強對自我心理活動的控制,排除內外因素的干擾,促進運動技能的有效學習與完成。平時可利用視覺守點、聽覺守音、呼吸集中注意、想象集中注意等方法培養運動員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5.應激控制技能
應激控制技術訓練分為兩類:身體應激的控制技術和認知應激的控制技術。練習時要根據運動員個體應激產生的形式和反應的特點加以選擇。如果個體身體應激反應比較強烈,選擇身體應激的控制技術去降低應激較為合適;如果認知應激比較突出,選擇認知應激的控制技術就較為恰當。
四、結論
心理技能訓練是不同時期射擊運動員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平越高所占的訓練比重越大。運動技能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始終是意識參與的過程,是心理活動的過程,心理訓練與技能是相互依存的、相輔相成的關系。
心理訓練有很多方法,這些方法不受場地、時間、環境的約束,簡便易行。但必須持之以恒,忌淺嘗輒止,方能形成心、技統一,并將良好的行為轉化為品質。心理與技術所形成的品質就像合金一樣過硬。
心理訓練有助于培養運動員心理過程的穩定性,提高他們對內臟器官活動和思維過程的調節能力,發展在極端緊張活動時控制和調節自己心理狀態的能力,形成參加訓練和比賽的適宜的心理狀態。
通過心理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克服各種心理障礙,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以積極態度投入訓練和比賽。所以,當前的心理訓練不但重視解決運動員的心理障礙,同時更加強調運動員心理技能的獲得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射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2]田寶,錢延龍.青少年心理技能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篇10
關鍵詞:鉗工基本技能 銼削 鋸割 遷移課
鉗工基本技能訓練是大中專職業院校機械制造、機電、電工等工科類專業的一門實習課,鉗工操作技能是該類專業重點訓練的專業技能之一。鉗工基本技能中的劃線、鏨削、鋸割、銼削、孔加工是鉗工基本技能實踐教學中的重點訓練對象。縱觀有關鉗工的書籍,對基本技能動作的講解順序大都是:劃線、鏨削、鋸割、銼削、孔加工、絲加工……在實習實訓中,為了與教材對應,也都采用這種順序。筆者在實踐教學中,將銼削訓練提前到劃線訓練之后,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銼削提前的可行性
1.鉗工基本動作的相似性
鉗工技能是一項適用性廣而動作技能要求高的操作技能,要全面地掌握鉗工技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鉗工的基本組成動作不僅多,而且有密切的聯系,完成動作需要良好的協調性,并且在動作的過程中,經驗和感覺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縱觀各個順利完成的鉗工基本動作,可以發現完成這些動作的共同特點:正確的姿勢、準確的力度和良好的手感,而且各個基本動作的站位、姿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這給我們較快地掌握鉗工基本技能提供了便利。
2.銼削技能的重要性
銼削技能往往是衡量鉗工技能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是銼削技能是鉗工基本動作技能中最難掌握的技能之一。然而,筆者在鉗工技能訓練中發現,如果銼削技能掌握得好,其余的基本技能也較容易掌握。我們可以用學習心理中的一條重要規律——學習的遷移解釋這一現象。
所謂遷移,就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的影響。已經掌握了的技能對新技能的形成產生的影響,叫做技能的遷移。遷移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前的學習對以后的學習起促進作用,即正遷移,也叫助長性遷移;另一種是先前的學習對以后的學習起干擾作用,即負遷移,也叫抑制性遷移。了解了學習的遷移規律,不僅有助于學習者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且還能夠充分發揮教學的有效作用。
前面已談到過各個鉗工基本動作有著很大的相似性,那么,我們就可以好好地利用學習遷移這一規律了。如果基本上掌握了銼削技能,即對銼削能運用自如,平面能銼平,那么鉗工技能形成所需要的一系列心理要素,即平衡感、力度感、尺寸感、形位感、協調性等也就基本形成了,而且手感有了較好的基礎。因此,如果先較好地掌握較難掌握的銼削技能,依據學習的遷移規律,學習鉗工其余的基本動作就容易多了。
3.銼削提前的可操作性
在通常的訓練中,鏨削和鋸割放在銼削之前是為銼削下料作準備的。其實,鉗工實訓總是連續的。只要有實習,那么總會有已加工過的產品、剩余的邊角余料,這給純消耗性的鉗工基本技能訓練節約原材料提供了可能,也給銼削提前提供了可能。特別是訓練銼削時的材料有一定平面度、直線度時,對較快掌握銼削技能是有很大幫助的。因為材料本身就有一個較好的參照面,多加觀察,就可以隨時調整自己動作的準確性,從而在感覺上較快地入門。
二、銼削提前的教學安排
根據教學安排,進行鉗工基本技能訓練的目的是:使學生基本掌握鉗工工量具的使用方法,以及鉗工基本動作的正確操作姿勢和一般操作方法。結合學生專業知識少、時間較短(學校一般為兩周)的特點,只安排劃線(簡單、基本的內容)、銼削、鏨削、鋸割、孔加工等實用內容。時間上可以這樣安排:第一天上午安排劃線的講解和練習,下午可對銼削進行講解;第二、三、四天就重點對銼削進行練習,且只進行平面銼削,以減少動作的干擾,通過三天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使學生基本掌握銼削技能;第五天上午進行鋸割的講解與練習,下午進行提高,一天的時間就可以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鋸割的基本操作;第六天,進行鏨削和孔加工的講解與練習;第七天和第八天上午進行一個簡單的對配講解與訓練,通過此項訓練,使學生基本了解基準面的選擇及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基本掌握游標卡尺的測量及讀取方法;以后的四天半綜合運用前面幾種基本動作,加工方頭小手錘。以上安排必須注意以下幾點:解講即理論示范課,對相關的內容特別是動作要領要進行詳細講解;時間安排要緊湊,需進行時間管理;對每個訓練項目進行考核講評;實習指導教師要加強個別指導。
三、銼削提前的效果
1.促進心理要素的形成
通過銼削訓練后,在基本掌握銼削的同時,一系列的感知覺等心理要素也開始形成。這些心理要素的形成,大大地減少了初學者在鏨削、鋸割初次訓練中的意外傷害,從而減少了學生畏難、怕苦、怕累等消極思想,保證了實習的順利進行。
2.提高了實習質量
在相同的訓練時間里,增加了實習內容,提高了實習質量。根據前述實習進度安排,與通常的訓練方法相比,可節省約兩天的時間,為對配練習爭取了時間,從而提高了實習的質量。
3.有效節約了實習費用
(1)節約鋸條。通過銼削訓練后,在基本掌握銼削的同時,一系列的感知覺等心理要素也開始形成,這些心理要素使學生較快、較好地掌握鋸割的基本動作要領,從而減少鋸條的折斷損耗。筆者曾對比統計過,銼削訓練之后再練鋸割,比先練鋸割再練銼削,每人平均可節約5根左右的鋸條。一個30人左右的實習班可節約150根鋸條。
(2)節約原材料。第一,利用已加工過的實習產品進行銼削練習,不僅可以提高掌握銼削技能的速度,還可以減少原材料的損耗,特別是非正常的損耗。如:鋸割練習后,給以后工件下的毛坯尺寸是正確的,進行銼削練習時,為了把這個毛坯的兩個相互垂直的基準面加工出來,就要不斷地調整和修改,往往出現當兩個面加工出來后整體尺寸又小了的現象,從而造成了非正常損耗,且影響了銼削訓練的針對性。第二,先練銼削再練鋸割比先鋸割再練銼削節約原材料。一方面,先練鋸割時,初學者往往容易因鋸縫太歪斜而加大了原材料的損耗。另一方面,先練銼削縮短了鋸割技能訓練的時間,從而也節約了原材料。根據以上情況,結合筆者在實踐指導中的對比統計,要收到同樣的實習效果,把銼削提前的鉗工基本技能訓練要比按書中講解的步驟訓練節約四分之一的費用。
參考文獻:
[1]姜波.鉗工工藝學[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李忠湖.淺談鉗工實習教學[J].職業,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