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橋梁范文
時間:2023-03-17 16:40: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搭建橋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是來自XX國旅的導游員**。在這平凡的崗位上,五年的工作經歷讓我學會了在工作中如何面對客人,如何服務,又如何思索。導游這工作是構架旅行社和游客之間的橋梁,又是祖國大好河山和優美景色的使者,需要我們用心做。
在帶團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游客,那就要分門別類的對待他們。對重要的客人要精心的服務,對挑剔的客人要耐心的服務,對特殊的客人要熱心的服務,我們只有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全心全意的去做,客人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們的存在。
記得初次帶團回到XX,和客人道別時,客人說了這么一句話:“小朱啊,做導游真是挺好的,到處游山玩水,挺輕松的,真不錯!”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總琢磨這句話在我耳中咋就怪怪的,“挺輕松的”,難道做導游真的是很輕松嗎?隨著慢慢的積累,我常問自己“你輕松嗎?你還需要做些什么?”此時的我方才恍然大悟,做導游工作是要用心去服務,要想客人之所想,急客人之所急,做在客人開口之前。
一次帶團恰巧是大年三十,我的客人是散客團,大家都素未謀面,故而便想把這一年中最重要的年夜飯草草吃過后,各自回房休息,但我總覺得有些不妥。情急之下,我找到當地陪同商量,要給大家個意外驚喜。于是我們就到街上買了速凍水餃和煙花,自己親自下廚。當客人們看到熱騰騰的餃子時,不約而同的舉杯歡慶。后來我們又在窗外放起了煙花。看著大伙臉上洋溢著的那份在家中的才有的溫馨笑容,我覺得真的好欣慰。也許真是好事多磨,行程過半時,一位客人扭傷了腳,但他又舍不得放棄行程,我便想方設法借到了一輛輪椅,推著他堅持看完每一處景色。到了晚上,客人要打點滴消炎,我又在醫院陪著他說話解悶。因為行動不便,他隨行帶來的四歲小女兒便無人照顧,我便充當起小保姆的角色。幾天下來雖然自己消瘦了,但我還是覺得不虛此行,收獲最大的就是和每一位團友都相處的很快樂。臨別的時候,大家都依依不舍,在我說完歡送詞的時候,大家同時拍手向我致謝:“小朱,一路辛苦,謝謝你!”“一路辛苦,謝謝你!”,大概這就是對一個導游最好的表揚和安慰吧。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客人后來還介紹了很多旅游業務給我,我想這就是用心服務的回饋吧。原創文章,盡在文秘知音338.com網。
篇2
一、基于幼兒需要出發的“混齡結伴”思考
幼兒階段是人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每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時刻起就處于一定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關系中,因此構成了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幼兒時期,孩子在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對待別人;逐步認識周圍的社會環境,內化社會行為規范;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指南》中也強調: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而幼兒社會性發展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發展起來的。而小班階段,幼兒往往比較關注自我,較少關注同伴,交往范圍小,缺乏主動交往的技能。同時他們也表現出依戀性強,喜歡模仿,喜歡表揚的特點。
二、基于園本教研出發的“混齡結伴”實踐
我園是一所混齡編班幼兒園,自開園以來我園在混齡戶外自主游戲、混齡繪本活動、混齡科學活動等領域均開展了研究,我們
發現結伴活動中,小班孩子由于處于自我意識形成的初期,他們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與同伴交往,往往在活動中獨自擺弄玩具或平行游戲,并經常產生沖突。因此,我們希望通過研究找出“混齡結伴”促進小班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方法。
三、“混齡結伴”:為促進小班幼兒社會性發展搭建橋梁
幼兒社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實質在于促進孩子的社會化,不斷地發展并奠定良好的社會性與個性。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領域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性和個性發展的基本途徑。我園在開展“混齡結伴模式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實踐研究,以幼兒混齡生活為研究載體,混齡生活即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基本途徑,也是幼兒的學習內容。
(一)營造混齡結伴氛圍
1.新生見面會,“混”出安全感
在混齡班,新生剛入園老師會以結“對子”方式,給新生找一個有責任心、行為習慣良好的哥哥或者姐姐,帶他們熟悉周圍環境,教他們如何洗手、如何排隊取餐,幫助弟弟妹妹他們穿脫衣物、鞋子、一起做游戲等。小班孩子在戶外活動中跟同伴有了接觸、語言的交往,使新生較快適應環境漸漸消除焦慮,擺脫了最初的陌生感,慢慢適應集體生活。
2.動態環境,“混”出自信心、自主性
小班幼兒時期是培養人的自信心、自主性可塑性較強的時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對其自信心、自主性的培養非常有益。
幼兒園各年齡段混齡區角活動不僅為幼兒們創設了一種自然、自由的交往環境,讓幼兒的交往從活動中來,再回歸到生活中去,同時為小班幼兒提供了與不同年齡層次幼兒互相交往、學習機會,促進了小班幼兒認知能力與社會性品質的發展,更加發展了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
在混齡班里老師經常會組織一些“大帶小”活動,給小年齡的孩子跟哥哥姐姐學習的機會,“大帶小”雖然看上去是大孩子在影響著小年齡的孩子,但是實際上是一種“相互影響、雙向學習” 的過程。小年齡的孩子能夠得到大孩子的幫助,從而可順利完成任務,令其信心大增。
3.異齡互動,“混”出交往力
《指南》中明確指出,小班幼兒的人際交往的目標1是愿意和小朋友游戲。在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中,成人強化和鼓勵他們這樣做,這種方式不僅鼓勵和指導了兒童之間的交往,還使得他們能夠比較恰當地與同伴交往并保持下去,甚至能夠形成友誼。
人只有學會了交往才能更好地生活?!吨改稀分赋觯簯獮樘峁┙o孩子自由交往和游戲的機會,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還鼓勵孩子參加小朋友的游戲,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而混齡活動能提供相互交往的機會,更多的是鼓勵孩子們與不同年齡的孩子相互交往。讓孩子感受到跟同伴交往的快樂,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從而促進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混g結伴策略
1.潛移默化,“混”出謙讓心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懂得謙讓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謙讓行為是指當幼兒雙方因某種共同喜歡或需要的物品、角色空間等資源而產生沖突時,一方主動讓給另一方的親社會行為。
兒童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備謙讓品質的,謙讓是兒童社會性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只有當兒童達到一定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擁有產生謙讓行為的內部機制時,才有可能做出謙讓行為。
小班的孩子在平時的混齡活動中不斷獲得哥哥姐姐愿意讓著弟弟,妹妹的經驗,從而表現出更多的分享、謙讓行為。
混齡班上小班的孩子喜歡跟隨哥哥姐姐,而大孩子也更愿意包容弟弟妹妹。小孩子在從最初被照顧的對象,從一無所知的小孩子感受著大孩子的行為;從 “弱者”,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學習變成 “強者”;知道生活中不僅要謙讓小班的孩子,更要謙讓身邊的其他人,體驗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愉悅與幸福。
2.角色榜樣,“混”出手足情
3-6歲的孩子整體處在自我中心的發展階段,還不能真正理解“關心尊重他人”, 關心尊重他人的情感養成是多方面影響、多種活動綜合作用形成的結果。而混齡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小班孩子跟著中大孩子一起游戲,日積月累在一起營造的溫馨環境中不斷滋生彼此的手足之情。在日?;顒又械母鱾€環節,老師會把握時機,積極地引導,進行正面的教育。
(1)榜樣作用。老師以身作則做好孩子們的榜樣作用,對于能關心、尊重他人的孩子好的表現要給予肯定與表揚。在班級中樹立哥哥姐姐的示范、榜樣作用,讓小班孩子不斷產生欽慕和向往。
(2)情感體驗。感受大孩子關注身邊同伴的情緒,體驗適當的關心和幫助。如玩大型玩具時,大孩子們會放棄自己的項目,照顧小班的孩子;小班的孩子往往會忘記喝水,大哥哥大姐姐都會及時去提醒幫助喝水;起床時小班弟弟妹妹會得到哥哥姐姐的主動幫助;班里的小朋友生病住院了,引導其他孩子說說我們想他了可以做些什么?小班孩子們在中大班孩子的回答與行動中得到很多的方法,在這樣的環境中也能感受體驗和運用這些相處之法。
(3)角色扮演。通過繪本劇目表演中給與小班角色的扮演,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學習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別人,學習理解別人。例如在表演區,一些小班的孩子承擔著配角一職,但是他們在表演時會表現得很認真,積極,對哥哥姐姐的安排也是那么的配合。
不同年齡的孩子組成的班級就是一個濃縮的社會,孩子之間漸漸就形成了濃濃的手足深情,很多已經畢業上小學的孩子還會回來看望小弟弟妹妹們。
幼兒的社會適應是幼兒與社會環境建立起和諧關系的過程,適應不同的社會群體或組織的過程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因此從小培養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無疑是在為快樂生活和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2.規則引領,“混”出秩序規則。
規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必須遵守的科學的、合理的、合法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它是人與人之間、組織與個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彼此的約定。兒童的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的能力是兒童社會性適應的基本內涵,關系到個人生活幸福和將來的事業成功,因此對兒童進行規則教育具有現實意義。
在區角活動中讓孩子體會到沒有規則的不方便,于是就引導孩子一起來討論和制定進區規則、游戲規則、收拾整理規則等,由于是孩子們一起制定的,所以小班的孩子也能更樂意自覺的遵守。所以孩子們體驗到規則或紀律對自己帶來的樂趣,并覺得它們對自己有用便會去遵守。在人際互動中通過討論,共同制定規則,然后在實踐行動中體驗規則的案例,呈現出小班兒童執行規則的能力也相對同齡班級要提高許多的效果。
3.為集體服務,“混”出歸屬感
在社會適應過程中形成歸屬感是兒童的精神需要。所謂“歸屬感”是個體認同在群體中被認可和接納而產生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將“歸屬與愛的需要”列為人的重要需要。
幼兒的歸屬感往往來自于他們對群體生活的直接感受和體驗。而小班的孩子由于其年齡特征對于班集體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比較弱?;忑g生活中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大孩子會主動協助老師準備區角環境,如擦桌子,檢查教玩具、主動整理起全班的作品袋等,而我們的小班孩子也能疊毛巾、疊衣服、掃地等,在午餐時能給每個孩子分好毛巾和勺子。在大孩子的帶領下,小班的孩子們也能和哥哥姐姐一起承擔完成任務。
四、研究成效
快返幕熗浣嵐檣活、游戲活動無時無刻都在促進小班幼兒的各項社會性發展,在研究中我們得到了以下三點的成效:
1.在主題背景下開展混齡結伴活動,轉被動為主動,小班孩子在游戲中更愿意主動去尋找大孩子,并和他們一起活動,在活動中,他們愿意將自己的想法進行分享,學習分享與合作。
2.實施優化混齡結伴活動,使小班孩子在大孩子的引領下解決沖突能力有所提高,遵守與執行規則的意愿加強。
3.2―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實施混齡結伴后我們發現小班孩子處在混齡的語言環境中,每天都吸收著大量的詞匯和語言,自己的語言能力得到較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博 “讓混齡教育在幼兒成長中大放異彩 ” 教育導刊 2014年.
[2]《蒙特梭利幼兒教育法》 蘭州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
篇3
關鍵詞:興趣;小組評比;積極性;自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9-184-01
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面臨著英語語音、語調的差異,詞匯量巨增,語法難度增大,老師又幾乎完全用英語授課等諸多變化。很多學生不能很快適應高一英語的學習,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造成兩級分化。面對這一現象,我認為我們老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幫助他們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等方面入手培養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課堂聽講為主,筆記輔助
資料顯示,高一英語成績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學習方法與新的教學內容不相符。現今高中英語教學往往更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自學在先,老師總結在后。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除了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策略外,還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聽什么、怎樣聽、思考什么,記什么,怎樣總結。要指導學生學會課后全面系統地整理筆記,要求學生整理錯題精題,注明思路方法 ,以便于總結與提高。同時,教師要堅持檢查與督促,小組中筆記好的同學可以用來評比展示,相互學習,使學生愛記筆記,會記筆記,會用筆記。
二、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能有效增進學生興趣
高一英語課的教學質量與效果不是在于給學生灌輸了多少語言點,而是在于老師提高教學藝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做好每節課的前奏工作
一節課的開頭可以極大影響整堂課的效果。我利用每節課前三分鐘時間,讓學生輪流展示自己的風采,內容是關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自己的愛好,自己喜歡的美文或詩歌。話題由學生自己選取。每輪的優勝可以給自己小組加分。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他們都會認真構思、別出心裁,課前反復練習,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創造一種學英語的氛圍,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氣氛中開始學習。
2、精心設計教法,提高學生興趣及綜合能力
每一模塊話題不同,所以教學方法應盡量有所差異,以增強學生的新鮮感,調動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如每一單元的 introduction這一環節的話題,大多比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如 music,new teachers,school life等,可以讓學生先談他們各自的觀點與看法,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最后老師來小結。
3、堅持整體閱讀
閱讀材料是語言的載體,集詞匯、語法與文化內容于一體。在學習閱讀材料時,先進行限時閱讀,老師設置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培養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準確把握課文大意的能力,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串講課文時,挑選出能表達課文主體的關鍵詞和短語,巧妙地設計板書,使課文概要在板書上一目了然,這樣有助于學生利用關鍵詞對課文進行復述或改寫。在進行閱讀訓練的同時,要顧及英語弱科生的感受,不要題目設置太難 ,而使他們失去興趣。
三、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利于學生能力水平的發揮。一方面,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在學習,練習,考試中體驗到一種成就感,收獲感。另一方面,可精心設計一些小挫折,讓學生在適當的情境中了解自己在知識和思維方面的漏洞和不足,借此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問題,并能從中找到努力的方向。這樣的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高一階段的英語學習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以后順利完成高二、高三的英語教學奠定了基礎。所以,我們教師要細心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用心創新教法。要提高并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他們適應高一英語學習,順利完成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
參考文獻:
[1] 蔡林森.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
篇4
關鍵詞: 高中歷史 導學案 設計形式
高中歷史導學案的設計需要從教學現狀入手,結合具體設計形式的要求,制定有效的導學案設計形式。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強調的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對問題進行探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歷史和現實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教師需要以構建有效的教學體系為基礎,根據設計形式的具體要求,對導學案進行有效的設計。
一、高中歷史導學案設計原則
歷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所蘊含的知識是無窮的,教師要用現代意識解讀歷史知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以下將對高中歷史導學案設計原則進行分析。
1.學生為主的原則
歷史和現實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教師需要起到引導性作用,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思維是在新課標提出的基礎上進行的,為了保證學生的思維形式,要以學生為中心,明確當前具體教學形式,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明確教學重點。自主、探究和合作教學形式要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應用,結合學生的能力,制訂導學案計劃[1]。
2.科學性的原則
歷史是一門科學,教師需要科學、準確地進行教學。在導學案設計過程中,需要提前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提倡開展創新知識教學課程,促進師生間互動。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里的知識,整理出系統的知識結構,應用到實踐中。
3.實用性原則
高中學習歷史的主要目的是參加高考,教師要秉承實用性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歷史知識。導學案的設計必須兼顧日常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少做無用功,需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到更該用的地方,最大限度地發揮有限時間的作用,教師需要以《考試范圍》作為復習教學的指針,將其納入導學案設計。
二、高中歷史學科導學案的設計方式分析
基于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性,教師需要從教學現狀入手,考慮到導學案設計形式、標準格局及設計方式的具體要求,對設計方式進行有效的分析。以下對高中歷史學科導學案的設計方式進行分析。
1.制定導學案設計目標
高中歷史導學案的設計必須確定有效的導學案設計目標,制定多樣化教學方式。高中歷史知識比較繁雜,為了對所有教學知識進行總結,要在現有教學平臺的基礎上,滿足多樣化教學情境。根據網絡化知識圖表、多維度控制形式等要求,及時收集相關教學材料,滿足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如在高中歷史教材中學習《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在導學案設計中需要以為背景,根據歷史變革的要求,以維新變法和和為基礎,對思想解放的影響進行分析。導學案的設計需要以提升學生的價值觀為目標,用批判的眼光認識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用贊賞的態度認識在解放思想方面的傳承和發展價值。此類設計形式能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更全面的了解,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見解。
2.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
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教師需要督促患者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增加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除了需要教師的引導之外,要通過學生的探究和體驗學習。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積極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人物的了解,進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如在高中歷史教材中學習《諸子百家》相關知識,需要向學生提出問題,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背景?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在導學案具體設計過程中將培養學生獨立學習作為重要的標準,不斷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根據歷史問題的具體設計形式,對重要問題進行自我解析。如果自學過程中存在質疑,就可以向老師請教。
3.建立溝通交流平臺
導學案是歷史教學的理論基礎,在案例設計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建立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歷史知識進行分析。課堂是組織學生學習的主戰場,但是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需要讓學生積極擴展知識見聞,走出校門,開展多種課外教學活動。如在高中歷史教材中學習《京劇》時,為了加深對各種劇種的了解,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其他劇種的材料,包括昆曲、京劇、豫劇、評劇、越劇、黃梅戲、粵劇中,讓學生對不同劇種的表現形式進行分析,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各個劇種的了解。
基于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性,教師需要發揮引導性的作用,從教學現狀入手,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評估,制訂有效的導學案。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要優化設計形式,使其付諸實踐[2]。導學案作為歷史教學的重要依據,能指導各項教學活動合理開展,教師要對其引起重視,讓學生在對知識的探索過程中得到思維的訓練、能力的提高,進而提升歷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篇5
第二天清晨,她的母親早早打來電話,氣憤地告訴我,大山的父親堅決不去學校,并且表示自己工作忙、孩子又不爭氣,沒法也不愿意管大山。掛斷電話,我撥通了他父親的電話,解釋約他到校的三個原因:一是孩子逃課不單單是孩子的問題,他也有一定的責任;二是教育孩子需要家長和學校攜手努力,離開了家長的配合,學校教育就缺少了有力的后盾;三是我很欽佩他是一位事業有成的父親,更希望在教育子女這方面他也是一位成功的家長。最后我說:“我知道你工作忙,所以來與不來由你自己決定,我尊重你的選擇?!?/p>
下午四點多鐘他竟然來到了學校,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談及孩子,他是一臉的無奈,長長地嘆了口氣說:“他呀,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邊吃飯邊玩游戲,飯后依然是掛在網上,作業能拖則拖。即便是寫作業,也不安心,戴著耳機聽著歌。老師,你說這像個學習的樣子嗎?更可氣的是,經常千方百計找借口出去寫作業,要我看,多半是出去抄作業……”
“孩子出現這些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我關心地問道。
“沒法解決。說又不聽,我心臟又不好,惹我火了就訓一頓或是打一頓?!彼麚u了搖頭,此刻臉上分明地寫著“無奈”兩個字。
我接著問道:“平時教育孩子是以你為主,還是以他媽為主?”
“反正他就是不成器,他哥哥也是老師,在單位發展得很好,讀書時我也沒怎么管?!?/p>
我用心地聽著,慢慢梳理著談話內容,發現他在和子女溝通上的癥結所在:既不尊重孩子,又不會欣賞孩子。
于是,我真誠地對他說:“在你的眼里孩子一無是處,但是你知道這學期孩子的進步嗎?”
他搖了搖頭,我接著說:“他改掉了上課說話的毛??;改掉了不經選擇交友的毛病;基本改掉了作業完不成的毛病。上次國慶節和他媽媽通過電話,我也從中知道了孩子比以前上網、看電視時間短了,出去寫作業的毛病基本沒有了,作業基本能做到獨立完成,有時不懂的題還能主動打電話向老師請教。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養成的壞習慣,短短的一個多月,基本上改掉了,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很少遇到的,你這個做父親的竟然一點沒有察覺到,是不是太粗心了?”
“哎,他是不會聽我話的,比如寫作業聽音樂這件事,無論我怎么說都不行?!?/p>
我說:“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么能聽老師的話,在短時間內有這么大的進步?那是因為老師尊重他,和大山溝通的時候,能放低姿態,像朋友一樣對待他,凡事和他商量著來。孩子現在長成了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想獨立的大小伙子了,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感情、隱私和選擇?!?/p>
“其次,要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以孩子寫作業聽歌這件事,首先你要了解聽歌是否影響孩子學習,如果確實有影響,你要管就得管得住他,管得有效果,不能成天嘮叨,這樣,不但孩子的壞習慣沒改,你生了氣上了火,而且孩子還感到你很煩,甚至認為家長的話我想聽就聽,不想聽家長能把我怎樣?”
他打斷了我的話,道:“那怎樣才能管住他?”
我說:“首先把‘家規’定好。我先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回家后你們三人心平氣和地談談,一方面讓孩子懂得改掉壞習慣的意義,另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你們對他是尊重的,是關愛的。其次在取得雙方同意的前提下,簽訂‘協議’,約定上網、看電視應什么,違約后怎樣辦。同時要及時評價,好的予以表揚,做得不到位的應及時查找原因,幫助孩子繼續努力。今晚上你就按照我說的方法,試試看怎樣?”
他沉默著,不知是不相信我的方法可以改變他的兒子,還是打怯和兒子交流,良久才說:“老師,說實在的,我是真不愿意管他?!?/p>
我驚呆了,這么多年,我很少遇到這樣的家長。我語重心長地說道:“大哥,大山只是我的學生,從我接手以來,我都能做到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耐心地開導、教育,你還是他的父親。你知道嗎,其實大山是一個很不錯的孩子,他聰明善良,有潛力,只是這些年來你們忙于自己的事業,對孩子疏于管理,才使孩子變得這樣。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需要心靈的溝通和慰藉,我們不能以工作忙為理由,錯過了孩子的成長,給自己和孩子留下終生的遺憾?!蔽艺f,“如果你能從改變自己做起,陪孩子一起成長,大山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多花點時間在孩子身上,不也是在創造財富嗎?”直到這時,他才舒展開緊縮的眉頭,露出笑臉,答應接受我的建議。
【后記】 通過老師、家長、孩子三方面交流后,大山同家長達成協議,周一到周四不玩電腦,寫完作業后可以適當看電視。通過電話溝通,我得知孩子執行情況很好。他在家中的每一次進步,我都及時表揚他,告訴他老師很佩服他,因為他是一個有毅力、講誠信的男子漢。
篇6
思南境亭子壩至楊家坳永臨結合六池河大橋,方案一采用4×40m先簡支后結構連續T梁,方案二采用(66+120+66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橋凈寬7米,橋梁縱坡1.5%,橋梁長度約160米,連接線路基寬度采用6.5m,長1.8km,橋面寬度采用9m,兩側設置1.5m人行道。
根據距現場橋位下游約4km的七里塘電站提供的水文調繪資料可知:最低水位525m,正常水位532m,最高洪水位540.18m。河床線高程為515m。
2、T梁優化方案評價
結合兩岸的現有路網接線標高且無通航要求,原T梁方案縱斷面標高采用560m,優化后T梁方案設計標高為550m。
原T梁方案中心樁號為K1+153,優化后T梁方案中心樁號為K1+129。橋臺基礎由樁基礎優化為擴大基礎。
設計方案中的橋梁中心標高,受兩岸接線路網線形及標高限制,并結合橋下通航情況而定。優化后,墩高減少約15m,橋位中心樁號向德江方向偏移24m,橋梁長度減少8m,橋梁寬度不變。
由圖例方案所示,U臺基礎置于巖土斷面之上,不利于不均勻沉降,且優化橋臺基礎應有待進一步地質詳勘而定,同時存在較大施工風險和造價難以控制因素。
優化后T梁方案,橋梁樁底高程約為495.5m,枯水期水位高程為525m,正常水位為532m,洪水期水位為540m。根據本工程主橋地質情況,結合優化前T梁方案圖示,河床巖性為表層為飄石或塊石土,厚度約10m,河床線高程為515m。即:枯水期施工水位為10m,正常期為17m,洪水期為25m。
下部結構正常的施工工序是:搭棧橋—>打鋼管樁—>搭平臺—>搭鋼套箱—>打鋼護筒—>樁基施工—>承臺施工。
結合優化前T梁方案斷面所示,#3號樁基礎左移24m,則極有可能樁基位于河床最深處,既不利于樁基施工也不利于橋跨合理布置。#3號樁基礎水下施工難度較大且受影響因素較多,工期和造價控制更為困難。
從以上橋臺和#3號樁基礎來看,該優化后T梁方案影響工期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不利于工期控制,進而影響整體工程造價。
3、優化后T梁方案造價估算
T梁先簡支后變連續即連續梁方案。常規經濟指標約為5500元/m2。
墩高達到30m以上的橋梁為高墩橋梁,造價應提升10%。因此連續梁橋方案主體結構費用估算為940萬。
結合水下施工工序和現有有限地質資料情況,鋼棧橋及鋼管樁圍堰數量估算如下:
項目
貝雷梁
鋼套箱
輔助鋼材
鋼管樁
kg
kg
kg
m
鋼棧橋
86400
52500
1400
鋼管樁圍堰
15750
12600
2160
則鋼棧橋費用為230萬,鋼管樁圍堰費用為280萬。經修正的造價如下表:
方案比較
方案一(優化后)
橋型方案
4×40m預應力砼先簡支后連續T梁
橋梁全長(m)
172m
建安估算(萬元)
1600萬元
主體結構:940萬
鋼管樁圍堰:280萬
篇7
【關鍵詞】口語表達;習作;銜接;橋梁
為更好地實現口語表達與習作的有效銜接,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習作實踐活動。習作實踐活動,是以激發學生口語表達興趣和習作興趣為基礎,以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增強口語練習,提高習作水平為核心。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習作實踐活動,搭建起語文口語表達與習作銜接的橋梁,首先應注意習作實踐活動中學生興趣的培養。
一、課內創設情境,增強口語練習,為優秀習作做準備
1.創設情境,提供展示活動過程的平臺
(1)扮演體驗情境。運用“角色表演法”讓學生扮演習作題材中的人物,通過人物的音容笑貌、喜怒哀樂、言行舉止,栩栩如生地再現事情的經過。通過角色扮演,學生說的能力和表演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更豐富了個人內心的情感。這樣,學生反映在習作中便有話可寫,有情可發。如班上有一位學生,在玩耍時發生了意外,需要不少的醫療費,老師便在班上開展了題為“車禍發生之后”的募捐活動。采用“角色表演法”將該生車禍之后家里悲涼的情形展示出來,由于情境感人,學生們踴躍發言,并自發捐款,所以在習作時便顯得得心應手。
(2)音樂渲染情境。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根據習作實踐活動題材的需要,選擇相應的音樂來渲染、烘托氣氛,把學生帶進習作實踐的美妙情境中,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如:指導寫《我的家鄉》播放《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產生寫家鄉的欲望。寫《我的老師》,帶領學生深情歌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學生心頭便會涌起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對辛勤園丁的勞動增加理解,筆下老師的形象才會豐滿、感人。
2.運用現代媒體,再現活動過程,增強銜接性
在課內習作實踐活動中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再現活動全過程,能增強口語與習作的有效銜接,誘導學生說、寫實踐活動興趣?,F代媒體具有形象性、重現性和可控性的特點,能將實物、圖片、錄音、投影、錄像等多媒體組合運用,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和分析。這樣,利用媒體再現情境,有助于學生在生活中吸取營養,積累素材,更有助于克服傳統習作訓練的單調、枯燥的弊端。如在進行對學校環境的描寫習作中,先讓學生說說你眼中的學校,再結合CAI課件展示校園風光,引導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激發說的興趣,習作的欲望,從而寫出內容既生動,又充實的文章來。
二、課外指導觀察,增強口語與習作的銜接性
大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出什么文字?!爆F代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根據習作目的,讓學生去體驗生活,學會在生活中捕捉習作素材,觸發習作的靈感和激情,將心中的美好事物用自己可愛的小嘴表達出來,從而達到說與寫的銜接。
1.實地觀察,口述之后用最快的速度寫下來
實地觀察能讓學生直接獲取習作素材,產生習作欲望。在學生實地觀察前,應選好觀察的地點,觀察的事物,擬定出觀察的層次。學生邊觀察,邊表達,學生表達時,教師巡視,指導他們如何表達仔細,選擇事物的哪些特點作為重點觀察,并要求學生邊口述邊作好記錄。由于這時學生已有了習作的材料,習作欲望更強了,有一吐為快之勢。如:我在指導學生寫一種玩具時,讓學生說出你最喜歡什么?你喜歡它的什么?為什么會引起你的注意……表述之后,習作便很簡單了。
2.事件觀察,口述清楚明了后再寫下來
學生中經常發生不同的事情,在事情發生時,及時指導學生觀察,這也是培養學生口語與習作能力的途徑之一。如果學生能經常不懈地觀察、記錄,存儲了一定的習作材料,習作時可以隨心所欲了。如我班一位學生家庭經濟非常拮據,無錢購買學習用具。當同學們知道后,都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很快為她準備好了學習用具。在這件事情發生中,我及時指導同學們觀察該生的語言、動作、神態、心情和同學們的語言、動作,事后讓同學們以《我們的班集體多溫暖》進行習作。由于同學們在習作實踐活動中注意觀察,積累了習作素材,習作興趣極濃,寫出的文章敘事生動、極富真情實感。
3.自主觀察,學會說寫結合,最后形成文
學生在習作實踐活動中掌握了觀察的方法,嘗到了觀察是獲取習作素材的甜頭,這時應讓學生學會自己觀察,將自己周圍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順序進行細心觀察,清晰表述,獲取習作材料。為此,我們特別安排了一次習作練習任務,要求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留心觀察,習作時,先表述后再寫下來。一周后,我們特地精選了一部分優秀作品開展語文表達實踐活動。其中有一名學生用他質樸的語言,生動的描述,再現了他的作品《一件令人深思的事》。同學們聽得津津樂道,贊不絕口。像這樣的習作實踐活動既豐富了同學們的知識,也鍛煉了學生的習作能力,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三、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生習作實踐活動興趣
部分中下等生在口語及習作活動中缺乏信心。要改變這種心境,就必須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不斷地鼓勵他們,激發他們先說后做,使他們看到習作的成果,體會到成功的歡悅;要重視學生在習作活動中平等的激勵作用。對長期習作水平低、評價等級低的學生,請同齡人積極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也可以激發他們的習作信心。學生在習作活動中樹立起了信心,也就激發起了他們口語表達與習作的興趣。
綜上所述,要實現“口語表達與習作的有效銜接”,經常開展習作實踐活動益處多多,而要在習作實踐活動中培養起學生的興趣,就應讓學生進入大自然,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帶著愉悅的心境發揮感官和心靈的作用,具體去感受自然美、社會美、生活美和藝術美,學生在習作實踐活動中的口語表達興趣也就培養起來了,他們“情動辭發”,進入葉老所述的“語語摹其形”、“語語傳其情”、“語語悟其神”的習作境界,習作起來“文思泉涌”,就能做到口語表達與習作表達同步,獲得語言思維和習作智能的飛躍,享受習作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情境創設;興趣;認知;思考;感悟;生命力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這就決定了品德課要在生活情境中學。因此,在品德課堂中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交融中體驗生活、領悟道理,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一個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兒童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們生活在現實社會里,他們的生活天天在進行,時時在進行,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東西。學生的品行、見識、修養等都是在他們自己的真實生活中形成和發展的。品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品德的生活”。真空里獲得的美德是比較脆弱的。社會生活是比較紛繁復雜的。而情境教學是學生深入、多角度理解生活的一座橋梁。教師應該適時搭建這樣的橋梁,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去。
我們在平常的課堂中,有些老師往往會展示一些圖片,呈現一些東西,播放一段音樂看做是創設情境。其實這樣的做法確實能夠豐富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但是這樣的做法并不是情境創設。另外,品德課堂上還存在著不少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的現象,有的教師創設情境缺乏針對性,有的教師只追求形式,從而導致情境創設沒有實效。那么,我們在課堂中怎樣有效地來創設情境,提高教學的實效呢?在品德課堂的教學實踐的探索中,筆者認為情境創設要遵循以下原則:情境必須包含一些拉近學習對象與學生之間距離的材料或活動,既與學生現有經驗對接,又將學生引向新的事物,新的知識。情境必須與教學目標中的內容保持內在聯系,應嵌入希望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方法,要為目標服務,讓學生從你創設的情境中獲得不易顯露的一些知識。情境中的事物,事件能引發學生的疑惑或認知沖突,從而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愿望。情境創設要建立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反映事物變化發展的前因后果。
品德與社會學科應該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道德問題能力,把課堂教學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讓品德與社會教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的趣味和作用,讓學生帶著明確的問題,解決的欲望去探索新知識,形成新技能,較為成功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進一步推動品德與社會學科課程改革的進程。本文就此談幾點教學中有關情境創設的感悟。
一、導入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年齡特點和具體的教學內容,把學生引入情境,導入新課,揭示主題,喚起學生求知欲望,能使學生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導入新課方法多種多樣,可采用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或談等方法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如在五年級上學期中的《男生女生不一樣》的教學中,我以音樂游戲導入:
1.播放《家有兒女》的片尾曲《陽光男孩,陽光女孩》。
2.師:激情快樂的歌曲把我們帶入了品德與社會的美妙課堂。喜歡歌中的陽光男孩和陽光女孩嗎?其實你們就是陽光男孩和陽光女孩!回想陽光下的生活,你們一定還記得一個游戲《找朋友》。
敬個禮,握握手,我們就是好朋友。下面我們就來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戲,帶上要用的文具,在同學中找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后敬個禮,握握手,并和他坐在一起,成為一組臨時的同桌。我們的游戲開始啦――(播放《找朋友》動畫)。
3.學生興奮地離開座位開始找自己的朋友。
游戲結束了,讓我們前后左右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4.學生討論交流……
整堂課的設計以活動導入,改變了原本學生在課堂上一成不變、循規蹈矩的聽課模式。通過“找朋友”的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自己的興趣愛好等選擇朋友做自己的同桌。一方面為接下來的課作了鋪墊,定好了基調,另一方面也使課堂的氣氛鮮活了起來。
這種帶有“玩”的色彩又與學習內容相配合的活動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其思維,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實效。
二、模擬生活情境,形成新的認知
為了使學生能夠獲得真實的感受,《品德與社會》教材本身采用了大量真實反映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照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來到了書上,都走進了課堂。因此課堂的活動其實也就是生活的再現。比如《逛商場》一課,基調是輕松愉悅的,課堂上老師不能局限于普通的說教,單純地教給學生購物的知識。知識來源于生活,如果我們把脫離了情境的抽象知識教給學生,學生是不易接受的。教學中要讓孩子聯系生活實際,想想和父母一起購物的情境,知道需要選擇不同的購物地點,了解一些購物的常識。課堂上我創設了模擬生活中購物的情境,讓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充分發揮合作的力量,擺出各種各樣的商品,有方便面、各式衣服、膨化食品、油鹽醬醋(空瓶子)等,組織開展了班級商品選購會。在自由選購中讓同學們進一步懂得如何了解包裝袋上的信息,了解消費常識,維護自己的利益。同學們在模擬的生活場景中學會了很多購物的小竅門,獲取了不少好的經驗,同時也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在輕松愉悅的模擬購物環境和熱烈的辨析、激情的交流討論中,孩子們感受到了購物的樂趣,懂得了如何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構建德育的基礎源于學生的生活。學生在開始新的認知活動前,頭腦里原有的經驗是開啟體驗之門的鑰匙,因為知識的建構有賴于既有知識經驗的支撐,教師只有將原有的生活經驗激活,才更有利于新的認識和感悟。
因此,兒童良好品德的養成應當植根于真實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們的品德教育就應圍繞怎樣的生活去實施。
三、設置問題情境,拓展學生思維
學生新道德認識的形成是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一個過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從而推動積極思維,形成新的道德認識。為此,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不斷解決問題中進步。如教學《塑料與我們的生活》一課,在課前調查中,學生發現塑料的發明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人類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一方面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塑料,另一方面塑料制品的應用使得環境污染特別嚴重:快餐店堆滿的一次性塑料飯盒,河水中不時看到的塑料袋、泡沫浮子,超市、菜場的大大小小各色購物袋……如何看待塑料產品的使用,如何改變環境污染的現狀?在觀看了一組現實生活中環境污染的圖片之后,我向學生拋出了以上問題,從而引發學生討論對策,使他們的思維從課堂上發散出去。通過討論,學生最后得出結論:要有效使用塑料制品,減少污染。雖然有些做法靠我們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但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的知識以及他們提出的想法不是紙上談兵,大家提議分組收集有關資料,聯合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在紅領巾電視臺進行宣傳。課后我還讓孩子們去附近的超市、菜場、快餐店做宣傳,并在家中動員家人減少使用塑料袋,有效利用塑料制品,做好廢品回收工作。學生們的宣傳做得有聲有色,活動也很有持續性,班會課上進行了階段性的匯報總結。正是在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導下,兒童與其真實的社會生活緊密聯系了起來,有意識地把兒童帶回到真實生活中,去觀察、感受、體驗、分析、反思他們的生活,使我們的品德教學能更加貼近兒童的生活,體現回歸生活、高于生活、引導生活的理念,實現品德教育的最終目的。
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創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形成自主探索的動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由知向行轉化。
四、營造體驗情境,感悟生活真諦
陶行知先生認為:“我們所過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需的一切東西,便是我們生活教育的內容?!苯滩牟皇墙虒W的唯一資源,學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經驗、感知體驗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教學過程中要克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育方式,盡力做到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生活。實踐證明:教學內容越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道德觀念越易被學生認同、接受。體驗學習活動是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活動的模擬活動,它可以分為直接體驗和模擬體驗。通過體驗活動,讓學生獲得對實際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體驗是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品德課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行為的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達到知行統一的目的。因此,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體驗,聽聽、看看、議議、說說、評評、做做這些活動都能讓學生明辨是非。
如教學《想想他們的難處》時我設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通過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上、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培養學生同情和幫助他們的良好品質;激發學生對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我們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嬌生慣養,有的孩子已習慣于“只知索取,不知奉獻”。面對與自己“不一樣”的殘疾人,他們會覺得好笑,甚至會嘲笑、譏諷他們,從而給殘疾人的心靈造成傷害。班里的小峰同學是先天的腦癱兒,走路一搖一晃,嘴巴還有些歪斜,有時口水還要不小心流出來。盡管平日里晨會課、班會課上經常教育學生不欺負弱小,要團結互助。但有些調皮的男生總時不時地要戲弄一下小峰,大多數學生則是對這個可憐的孩子不聞不問。為了改變現狀,我以這堂課為契機,設計了蒙上眼睛找文具,拄拐杖單腳走,用手勢向別人表達一件事,綁住手翻書頁這四個模擬殘疾人活動的教學環節,讓學生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模擬一項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然后,我讓學生在小組、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擬活動中的切身感受,從而讓學生的內心產生對殘疾人的同情之心,并能從真實感受中產生幫助殘疾人的意愿。接著我引導學生把目光放到班里的小峰同學身上,對于近在咫尺的同學,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同學為自己以前不當的行為臉紅了,有的低下了頭,更多的是表達了對小峰的歉意,自發地走過去握起了手……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真情流露,在教材與兒童的真實生活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進入”的通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課堂上的體驗生活使學生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力爭做一個真誠之人。
在這樣的情境教學中,學生明辨了是非,深化了道德認識,強化了道德情感,優化了道德行為。
篇9
右鍵單擊“我的電腦”屬性計算機名更改選取工作組設為同樣的名字。在任何一臺機器上,進入“我的藍牙位置”,搜索藍牙設備,找到另一臺機器,按指示操作就能配對成功。這樣就可以組建兩臺機的藍牙局域網,任一機器在本地文件夾設置共享即可讓對方看到。
使用條件:雙方本本都帶有藍牙適配器。
優點:無線連接,不受方向性限制。
缺點:本身內置藍牙的本本較少。
接入同一局域網
已經連在同一個局域網的兩臺本本要交換資料,就要加入同一個工作組中。方法是:右鍵單擊“我的電腦”屬性計算機名更改修改工作組名(兩臺筆記本的工作組名必須相同。
使用條件:使用環境要求在公司或家庭局域網。
優點:速度最快。
缺點:可能會影響局域網的速度。
聊天工具在線傳輸
即時聊天工具都提供有傳輸文件的功能。只要雙方都在線,傳輸一些大型文件都是可能的。這種辦法適用于互相距離很遠的用戶
使用條件:雙方的聊天工具同時在線。
優點:可即時傳輸,在線交流。
缺點:必須連上外部網絡。
無線網卡對接
WindowsXP提供了對無線網絡的良好支持,可直接在“網絡連接”窗口中進行設置。步驟如下:打開控制面板中的“網絡連接”,雙擊“無線網絡連接”圖標。選擇“無線網絡配置”選項卡,并選擇“用Windows來配置我的無線網絡配置”復選框,單擊“高級”按鈕,在對話框中選擇“僅計算機到計算機(特定)”選項,即可完成所有設置。
使用條件:雙方本本都有無線網卡。
優點:是目前無線傳輸中速度最快的,適合于一些比較大的文件。
缺點:安全性難以保證,有可能泄密。
普通網卡對接
普通網卡也可以進行對接,建議去電腦市場買一條雙機互聯線,直接把兩臺電腦的網卡聯起來就可以了。軟件設置和無線網卡的對接方法是一致的。注意雙機互連線和普通網線的線序不同,必須確認商家出售的是雙機互連線。
使用條件:通用所有筆記本。
篇10
關鍵詞:健康監測 監測系統 監測項目 橋梁
20世紀橋梁工程領域的成就不僅體現在預應力技術的發展和大跨度索支承橋梁的建造以及對超大跨度橋梁的探索,而且反映于人們對橋梁結構實施智能控制和智能監測的設想與努力。近20年來橋梁抗風、抗震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推動了大距度橋梁的發展;同時,隨著人們對大型重要橋梁安全性、耐久性與正常使用功能的日漸關注,橋梁健康監測的研究與監測系統的開發應運而生。由于橋梁監測數據可以為驗證結構分析模型、計算假定和設計方法提供反饋信息,并可用于深入研究大跨度橋梁結構及其環境中的未知或不確定性問題,因此,橋梁設計理論的驗證以及對橋梁結構和結構環境未知問題的調查與研究擴充了橋梁健康監測的內涵。本文結合近十年來橋梁健康監測的研究狀況以及大跨度橋梁工程的研究與發展,較系統地闡述橋梁健康監測的內涵,并由此探討監測系統設計的有關問題。
一、橋梁健康監測系統與理論發展簡況
1.監測系統
80年代中后期開始建立各種規模的橋梁健康監測系統。例如,英國在總長522m的三跨變高度連續鋼箱梁橋Foyle橋上布設傳感器,監測大橋運營階段在車輛與風載作用下主梁的振動、撓度和應變等響應,同時監測環境風和結構溫度場。該系統是最早安裝的較為完整的監測系統之一,它實現了實時監測、實時分析和數據網絡共享。建立健康監測系統的典型橋梁還有挪威的Skarnsundet斜拉橋(主跨530m)[2]、美國主跨440m的Sunshine Skyway Bridge斜拉橋、丹麥主跨1624m的Great Belt East懸索橋[3]、英國主跨194m的Flintshire獨塔斜拉橋[4]以及加拿大的Confederatiot Bridge橋[5]。我國自90年代起也在一些大型重要橋梁上建立了不同規模的結構監測系統,如香港的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和汀九大橋,內地的上海徐浦大橋以及江陰長江大橋等[6~8]。
從已經建立的監測系統的監測目標、功能以及系統運行等方面看,這些監測系統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點:
(1)通常測量結構各種響應的傳感裝置獲取反映結構行為的各種記錄;
(2)除監測結構本身的狀態和行為以外,還強度對結構環境條件(如風、車輛荷載等)的監測和記錄分析;同時,試圖通過橋梁在正常車輛與風載下的動力響應來建立結構的"指紋",并藉此開發實時的結構整體性與安全性評估技術;
(3)在通車運營后連續或間斷地監測結構狀態,力求獲取的大橋結構信息連續而完整。某些橋梁監測傳感器在橋梁施工階段即開始工作并用于監控施工質量;
(4)監測系統具有快速大容量的信息采集、通訊與處理能力,并實現數據的網絡共享。
這些特點使得大跨度橋梁健康監測區別于傳統的橋梁檢測過程。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橋梁健康監測的對象已不再局限于結構本身:一些重要輔助設施的工作狀態也已納入長期監測的范圍(如斜拉索振動控制裝置[4]等)。
2.理論研究
十多年來,橋梁健康監測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結構整體性評估和損傷識別。由于基于振動信息的整體性評估技術在航天、機械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和運用,這類技術被用于土木結構中除無損檢測技術以外的最重要的整體性評估方法并得到廣泛的研究【1,7,9~11】。人們致力于基于振動測量值的整體性評估方法研究的另一個原因是,結構振動信息可以在橋梁運營過程中利用環境振動法獲得,因此這一方法具有實時監測的潛力。
結構整體性評估方法可以歸結為模式識別法、系統識別法以及神經網絡方法三大類【1】。結構模態參數常被用作結構的指紋特征,也是系統識別方法和神經網絡法的主要輸入信息。另外,基于結構應變模態、應變曲率以及其他靜力響應的評估方法也在不同程度上顯示了各自的檢傷能力[10]。然而,盡管某些整體性評估技術已在一些簡單結構上有成功的例子,但還不能可靠地應用于復雜結構。阻礙這一技術進入實用的原因主要包括:①結構與環境中的不確定性和非結構因素影響;②測量信息不完備;③測量精度不足和測量信號噪聲;④橋梁結構贅余度大并且測量信號對結構局部損傷不敏感。
另外,從評估方法上,目前對大跨度橋梁的安全評估基本上仍然沿襲常規中小橋梁的定級評估方法,是一種主要圍繞結構的外觀狀態和正常使用性能進行的定性、粗淺的安全評價。
二、橋梁健康監測新概念
橋梁健康監測的基本內涵即是通過對橋梁結構狀態的監控與評估,為大橋在特殊氣候、交通條件下或橋梁運營狀況嚴重異常時觸發預警信號,為橋梁維護濰修與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和指導。為此,監測系統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監控:
•橋梁結構在正常環境與交通條件下運營的物理與力學狀態;
•橋梁重要非結構構件(加支座)和附屬設施(如振動控制元件)的工作狀態;
•結構構件耐久性;
•大橋所處環境條件;等等。
與傳統的檢測技術不同,大型橋梁健康監測不僅要求在測試上具有快速大容量的信息采集與通訊能力,而且力求對結構整體行為的實時監控和對結構狀態的智能化評估。
然而,橋梁結構健康監測不僅僅只是為了結構狀態監控與評估。由于大型橋梁(尤其是斜拉橋、懸索橋)的力學和結構特點以及所處的特定環境,在大橋設計階段完全掌握和預測結構的力學特性和行為是非常困難的。大跨度索交承橋梁的設計依賴于理論分析并過風洞、振動臺模擬試驗預測橋梁的動力性能并驗證其動力安全性。然而,結構理論分析常基于理想化的有限元離散模型,并且分析時常以很多假定條件為前提。在進行風洞或振動臺試驗時對大橋的風環境和地面運動的模擬也可能與真實橋位的環境不全相符。因此,通過橋梁健康監測所獲得的實際結構的動靜力行為來驗證大橋的理論模型、計算假定具有重要的意義。事實上,國外一些重要橋梁在建立健康監測系統時都強調利用監測信息驗證結構的設計。
橋梁健康監測信息反饋于結構設計的更深遠的意義在于,結構設計方法與相應的規范標準等可能得以改進;并且,對橋梁在各種交通條件和自然環境下的真實行為的理解以及對環境荷載的合理建模是將來實現橋?quot;虛擬設計"的基礎。
還應看到,橋梁健康監測帶來的將不僅是監測系統和對某特定橋梁設計的反思,它還可能并應該成為橋梁研究的"現場實驗室"。盡管橋梁抗風、抗震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不斷推動著橋梁的發展,但是,大跨度橋梁的設計中還存在很多未知和假定,超大跨度橋梁的設計也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同時,橋梁結構控制與健康評估技術的深入研究與開發也需要結構現場試驗與調查。橋梁健康監測為橋梁工程中的未知問題和超大跨度橋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機。由運營中的橋梁結構及其環境所獲得的信息不僅是理論研究和實驗室調查的補充,而且可以提供有關結構行為與環境規律的最真實的信息。另外,橋梁振動控制與健康評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性也需要現場試驗與調查。
綜上所述,大型橋梁健康監測不只是傳統的橋梁檢測加結構評估新技術,而是被賦予了結構監控與評估、設計驗證和研究與發展三方面的意義。
三、健康監測系統設計
1.監測系統設計準則
兩座大型橋梁健康監測系統的測點布置情況可以看出,兩個監測系統的監測項目與規模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除了橋型和橋位環境因素外,主要是因為對各監測系統的投資額和(或)建立各個系統的目的(或者說是對系統的功能要求)不同。因此,橋梁監測系統的設計實際上有意或無意地遵循著某些準則。
顯然,監測系統的設計應該首先考慮建立該系統的目的和功能。上節所述的橋梁健康監測三方面的意義也正是橋梁健康監測的目的和功能所在。對于特定的橋梁,建立健康監測系統的目的可以是橋梁監控與評估,或是設計驗證,甚至以研究發展為目的;也可以是三者之二甚至全部。一旦建立系統的目的確定,系統的監測項目就可以基本上確定。另外,監測系統中各監測項目的規模以及所采用的傳感儀器和通信設備等的確定需要考慮投資的限度。因此在設計監測系統時必須對監測系統方案進行成本一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建立高效、合理的監測系統的前提。
根據功能要求和成本一效益分析可以將監測項目和測點數設計到所需的范圍,可以最優化地選擇并安裝系統硬件設施。因此,功能要求和效益-成本分析是設計橋梁健康監測系統的兩大準則。
2.監測項目
不同的功能目標所要求的監測項目不盡相同。絕大多數大跨度橋梁監測系統的監測項目都是從結構監控與評估出發的,個別也兼顧結構設計驗證甚至部分監測項目以橋梁問題的研究為目的[5]。文獻[12]通過對國內多座運營中的斜拉橋進行大量病害調查與檢測分析,提出了用于斜拉橋狀態監控與評估的頗具代表性的監測項目。
如果監測系統考慮具有結構設計驗證的功能,那就要獲得較多結構系統識別所須要的信息。因此,對于大跨度余支承橋梁,須要較多的傳感器布置于橋塔、加勁梁以及纜索/拉索各部位,以獲得較為詳細的結構動力行為并驗證結構設計時的動力分析模型和響應預測。另外,在支座、擋塊以及某些連結部位須安設傳感器拾取反映其傳力、約束狀況等的信息。
目前,某些監測系統以開發結構整體性與安全性評估技術為目的之一。結合橋梁問題研究的監測系統雖不多見,但有些系統也有監測項目是專為研究服務的。與理論研究相關的監測項目可以根據待研究問題的性質來確定。從目前橋梁工程的發展狀況看,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可以借助橋梁健康監測進行深入研究或論證。
•抗風方面:包括風場特性觀測、結構在自然風場中的行為以及抗風穩定性。
•抗震方面:包括研究各種場地地面運動的空間與時間變化、土-結構相互作用、行波效應、多點激勵對結構響應的影響等。通過對墩頂與墩底應變、變形及加速度的監測建立恢復力模型對橋梁的抗震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結構整體行為方面:包括研究結構在強風、強地面運動下的非線性特性,橋址處環境條件變化對結構動力特性、靜力狀態(內力分布、變形)的影響等。這對于發展基于監測數據的整體性評估方法非常重要。
•結構局部問題:例如邊界、聯接條件,鋼梁焊縫疲勞及其他疲勞問題,結合梁結合面(包括剪力鍵)的破壞機制,等等。索支承橋梁纜(拉)索和吊桿的振動與減振、局部損傷機制等也值得進一步觀察研究。
•耐久性問題:橋梁結構中的耐久性問題尚有許多問題須要深入研究。纜(拉)索與吊桿的腐蝕、銹蝕問題尤須重視。
•基礎:大直徑樁的采用也帶來一些設計問題,直接套用原先用于中等直徑樁的計算方法不很合理。借助大型橋梁監測系統調查大直徑樁的變形規律、研究樁的承載力問題,也是設計部門的需要。
四、小結
(1)橋梁結構健康監測不只是傳統的橋梁檢測技術的簡單改進,而是運用現代傳感與通信技術,實時監測橋梁運營階段在各種環境條件下的結構響應與行為,獲取反映結構狀況和環境因素的各種信息,由此分析結構健康狀態、評估結構的可靠性,為橋梁的管理與維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大型橋梁結構健康監測對于驗證與改進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開發與實現各種結構控制技術以及深入研究大型橋梁結構的未知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健康監測為橋梁工程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
(2)大型橋梁健康監測三方面的意義反映了從事橋梁維護管理、設計咨詢和理論研究不同領域人員所關注的問題。監測系統的設計應以功能要求和效益-成本分析為基本準則。此外,監測系統的設計應該通過布點優化分析,并且考慮到系統實施中的非常重要的通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