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人范文
時間:2023-04-03 01:28: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監測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Capability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sure to evaluate laboratory testing a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effectiveness of accreditation bodies, supervision authorities and laboratory customers. Commissioned by the State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the Chin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nuclear safety medicine organized the 2016 annual individual dose monitoring capacity assessment. A total of 242 assessment institutions, 237 provide assessment reports, of which 227 were qualified (30 of them outstanding), 10 failed, the pass rate was 95.8%.
【關鍵詞】個人劑量;有效劑量;能力考核
【Keywords】personal dose;effective dose;capacity assessment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195-02
1 引言
個人劑量監測是保證放射工作人員年有效劑量滿足國家標準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為加強全國放射工作人員職業性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工作的質量控制,進一步提高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檢測能力和水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組織開展了2016年度個人劑量監測能力考核工作[1]。
2 方法
2.1 實施步驟
本次能力考核依據《外照射個人劑量系統性能檢測規范》(GBZ 207-2008)的 3.3.2條b)列項,考核類型為Ⅱ類(X和γ射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為活動組織者并負責實施。活動自2016年4月開始設計方案并發出通知,2016年4~6月考核方案論證與發放,6月30日接收考核悠罰8月31日前組織機構完成樣品照射并寄出,9月30日前,參加考核機構提交考核報告,11月30日前組織機構對考核結果進行判定,并編寫總結報告。
2.2 比對劑量計的準備
參加考核機構需準備7組個人劑量計(每組劑量計為3個),并在劑量計上清楚標識單位名稱和樣品組號。樣品組號同意按照X-Y標記,其中X為組號,為1~7;Y為組內劑量計編號,以A、B、C標記。如“3-B”即為第三組B劑量計。
2.3 劑量計的照射
考核單位收到各參加機構的劑量計后將劑量計分組。其中1~5組為盲樣,6組為跟隨本底,7組為備用。
考核單位將各組劑量計按照既定條件在體模上進行照射,體模為30×30×15cm的ISO充水組織等效板模。(表1)
2.4提交的文件
參加考核單位應出具正式檢測報告,委托單位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委托人為質管辦。同時,應提供測量數據原始記錄復印件以及有效的儀器檢定/校準證書復印件。
參加考核機構應提供數據處理和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的過程。
參加考核機構應將所有紙質文件裝訂在一起作為考核報告,內容至少包含:封面、目錄、考核結果報告表、檢測報告、數據處理記錄、不確定度評定、原始記錄復印件、儀器檢定/校準證書復印件。
2.5.2 判定
①單組性能判定
|Pi|≤0.40為單組性能合格;同一類型單租性能檢驗不合格的組數≥2時,判定個人劑量系統對該類型的單組性能檢驗不合格。
②綜合性能判定
|B|+S≤0.40則判定個人劑量系統對該類型的綜合性能檢驗為合格。
2.5.3 合格評定
單組性能和綜合性能判定均合格,則判定為該個人劑量系統性能合格。
2.5.4 優秀評定
合格單位中同時滿足|Pi|≤0.10和|B|+S≤0.10為70分,檢測報告評分為10分,滿足此條件(80分)可參與優秀屏蔽。對符合條件的單位進行Q值(20分)評定,總分不小于95分的為優秀。
可見,數據的準確性、過程的完整性、報告的規范性等均在此評價標準中得到了體現。
2.6 客觀公正性和保密性
為了保證本次能力考核的客觀公正性和保護參加實驗室的權益,本次考核對參加的每個機構均賦予一個唯一性代碼,代碼為A2016-001~242。
3 檢測能力考核結果
各單位測量結果的單組性能大部分在-0.2~0.1之間,匯總如下圖所示:
綜上所述,在參加本次能力考核并提供了考核報告的237家單位中,有10家不合格,33家為優秀。可見,各檢測機構的個人劑量監測能力呈紡錘形分布,不合格和優秀的機構均為少數,但總體來說大部分檢測機構的個人劑量監測能力還是比較高的,能夠滿足日常需要,但仍有提升空間。
4 檢測結果不滿意的原因分析
造成檢測結果不滿意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儀器探測效率發生變化,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探測器污染,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
②所用個人劑量片分散度不是很好,影響最終結果。
③儀器分析時環境溫度、濕度、電壓等發生劇烈變化,可能造成結果不準確。
5 結論
2016年度個人劑量監測能力考核,參加考核機構242家,提交考核報告機構237家,其中33家優秀、10家不合格、其余均為合格;優秀率為13.9%,不合格率為4.2%(均以提交考核報告的237家計)。可見各檢測機構的總α總β放射性測量能力呈紡錘形分布,不合格和優秀的機構均為少數,大部分檢測機構的總α總β放射性測量能力能夠滿足日常需要,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篇2
首先是經常測血壓。老年人大動脈硬化,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對血壓的調節能力降低,故老年人血壓波動大,易發生性低血壓。應常測上午6-10時、下午2-4時的血壓,因為這兩個時段是24小時血壓的高峰,可以判斷藥物效果。必要時做24小時動態血壓測定。一般老人血壓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為宜,合并糖尿病、腎病者,應控制血壓不超130/80黽米汞柱。
其次應做血生化檢查,包括血脂和血糖。血脂要看總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是否高,高密度脂蛋白是否低,以判斷是否有血脂紊亂。血糖化驗也十分重要,因為高血壓患者約40%胰島素抵抗,而糖尿病人約80%有高血壓。老人若空腹血糖正常,一定要查餐后2小時,及時發現糖耐量受損。
三是要做心血管方面的檢查。做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以了解是否有冠心病或高血壓性心臟病。拍x胸片,了解主動脈、主動脈弓是否迂曲延長,主動脈是否擴張,有否左室肥大。心臟彩超可以測定室間隔或心室后壁的厚度,以確定心肌肥厚的程度。
四是要做腎臟方面的檢查,以了解是否腎功受損。主要檢查包括尿常規、尿蛋白排泄率及腎功能檢查。
五是要做眼底檢查,因為眼底的視網膜動脈是全身動脈中唯一能夠直接觀察的小動脈,醫生通過檢查眼底的視網膜動脈變化,可以了解全身動脈硬化程度。
上述檢查要定期進行,對有變化的項目要復查,以了解病情變化,制定合理治療方案。
篇3
近年來,通過對內分泌疾病的研究,對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過血液流變學對糖尿病出現高粘滯綜合癥進行監測,并對治療前后血流變學指標進行對照觀察,報告如下:
1 對象及方法
1.1病人均為2008年以來門診,住院病人,診斷依據確實,并經血糖、尿糖證實,平均年齡62.8歲。男性90例,女性20例。
1.2血流變學監測方法:采用血流變儀觀察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紅細胞電泳時間,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沉方程k值,血沉,全血還原粘,纖維蛋白原等指標。
1.3指標評定標準
臨床血流變學指標有濃稠性,聚集性,粘滯性和凝固性(即濃、聚、粘、凝)四項指標。
1)濃稠: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加,HCT增高,全血粘度7b略高
2)聚集:紅細胞電泳時間延長,血沉增快,血沉K值方程增大,全血粘度增高
3)粘滯:7b增加,7p增加,fpr增加
4)凝固:fpr增加為主,血小板電泳速度減慢,EsR略增快。
2 結果
2.1糖尿病病人與健康血流變學對照
3 討論
篇4
目的 了解寧波市健康人群中麻疹抗體水平,為制訂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方法 采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試驗對2~4、6~8、13~15和25~39歲4個年齡組健康人群檢測麻疹血凝抑制抗體。結果 不同年份之間抗體陽性率、抗體保護率及幾何平均倒數滴度(gmrt)均存在顯著性差異;4個年齡組抗體保護率及幾何平均倒數滴度(gmrt)也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但抗體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及時掌握人群的免疫水平,進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規接種率和加強大年齡組人群麻疹疫情的監測是消除麻疹關鍵所在。
【關鍵詞】 麻疹;血凝抑制抗體;監測
results in monitoring of antibody level of measles in healthy population in ningbo city in 2001~2005.
fu yan, hu feng-jiao, zhang shu, et al.
ningbo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ingbo 315010, zhejiang, p.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asles antibody level in healthy population in ningbo city. methods a total of 1 139 serum samples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healthy persons consisted of 4 age groups were detected for hi antibody by hi test.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rotection rate and gmrt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positive rat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year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immune status in healthy population ,and we must improve vaccination rates and strengthen surveillance of large age groups.
key words:measles;hi antibody;surveillance
為了解寧波市麻疹免疫現狀,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學依據,2001~2005年隨機抽取寧波6個縣市區4個年齡組1 139人份健康人群血清進行了麻疹血凝抑制(hi)抗體監測,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監測對象
2001~2005年每年隨機抽取2~4、6~8、13~15和25~39歲4個年齡組健康人群,采集合格末梢血1 139人份。
1.2 檢測方法
抗體檢測采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試驗,按照衛生部《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程》規定嚴格進行[1],以血凝抑制抗體滴度≥1:2為陽性,≥1:16為保護水平。麻疹血凝素和致敏猴血球由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提供。
1.3 統計方法
用excel建立數據庫,spss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不同年份人群免疫水平
2001~2005年共檢測健康人群血清1 139人份,抗體總陽性率95.52%,2004年抗體陽性率、抗體保護率及幾何平均倒數滴度(gmrt)均位于歷年最低。不同年份之間抗體陽性率、抗體保護率及幾何平均倒數滴度(gmrt)均存在顯著性差異(χ2=37.845,p=0.000<0.005;χ2=74.660,p=0.000<0.005;f=30.184,p=0.000<0.05)。見表1。表1 不同年份人群免疫水平比較(略)
2.2 不同年齡組人群免疫水平
不同年齡組抗體陽性率無顯著性差異(χ2=6.696,p=0.082>0.05),抗體保護率及幾何平均倒數滴度(gmrt)均存在顯著性差異(χ2=117.928,p=0.000<0.005;f=57.462,p=0.000<0.05),見表2。其中13~15歲、25~39歲兩個大年齡組抗體保護率及幾何平均倒數滴度(gmrt)明顯低于兩個小年齡組(p<0.05)。表2 不同年齡組人群免疫水平比較(略)
3 討論
本次監測資料顯示,寧波市健康人群麻疹抗體水平較高,抗體總陽性率高達95.52%,達到衛生部《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程》要求的標準(≥85%)[1],在人群中能夠形成一定的免疫屏障。
但是寧波市自2004年3月開始麻疹發病上升,尤其是2005年初發病率大幅度上升,并持續至2005年6月,兩年的發病率分別高達9.93%和16.71%。這與監測到的2004年抗體陽性率、抗體保護率及幾何平均倒數滴度(gmrt)均位于歷年最低的結果相符。為有效控制疫情,4月份在全省開展了對8月齡~7周歲兒童的麻疹強化免疫活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2005年抗體陽性率上升,抗體保護率及幾何平均倒數滴度(gmrt)達到歷年最高。導致此次麻疹流行可能是由于各年齡組易感人群積累、流動人口更替頻繁等。
4個年齡組之間麻疹抗體陽性率無顯著性差異,均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兩個小年齡組抗體保護率及幾何平均倒數滴度(gmrt)均明顯高于兩個大年齡組,可能是因為寧波市現行mv免疫程序為8月齡初免及1.5~2歲復種,而現在的mv達不到終身免疫,廣泛接種mv的人群隨時間的推移,其抗體水平逐年下降,低水平的人群難以防御麻疹病毒的侵襲,有可能成為麻疹的易感者[2];這也跟近幾年寧波市麻疹監測系統資料顯示的麻疹發病主要集中在小于8月齡嬰兒和青壯年的情況相符。
為加速控制與消除麻疹,寧波市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強麻疹疫情的監測和預警,及時處理麻疹疫情;(2)在做好基礎免疫的同時,適當時機給予加強免疫;(3)注重重點人群的免疫如春節的學生開學、新兵人伍、流動人口,育齡期婦女等。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海洋環境監測;人員素質;專業素質
1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分類
海洋環境監測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的工作,涉及的范圍相對較廣,涵蓋的內容也比較繁雜。大體上可將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分為以下幾類。
1.1常規監測
此類監測又被稱之為例行監測,是海洋環境監測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具體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和預先編制好的計劃,定時、定點對污染源的排放情況進行測定,并根據測定結果對污染物的超標程度進行分析,評價海洋環境質量,同時預測其未來一段時期的變化趨勢,為污染源治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
1.2應急監測
此類監測主要是指由于發生事故或突發性事件而引起海洋污染時,如赤潮、溢油、漁業污染等,對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區域進行監測,以此來確定污染物的性質、污染程度、波及范圍、持續時間、污染后果等,并為防治措施提供參考依據,從而減少污染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損害。此外,通過應急監測,還能為海洋污染糾紛調查處理提供依據。
1.3調查性監測
此類監測具體是指由國家或是地方組織的全國海洋環境現狀綜合性調查及專項調查,其主要目的是對海洋環境進行污染源和環境質量狀況的監測。通過調查性監測能夠及時了解并掌握海洋環境質量情況,進而作出科學的定量評價,為海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及相關措施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為行使海洋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提供技術保障。
1.4研究性監測
此類監測也被稱之為專題監測,具體是指在海洋環境科學研究工作的過程中,為進一步確定或是研究某些污染物對周邊環境的污染范圍、強度、危害程度、變化規律而進行的監測。研究性監測的主要目的是為海洋環境的深入研究服務。
2海洋環境監測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2.1法律素質
海洋環境監測人員要具備良好的法律素養,能夠了解、熟悉、掌握和執行有關海洋環境監測的法律法規,具體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國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陸源污染物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傾倒區管理暫行規定》、《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暫行規定》、《關于建立海洋環境污染損害時間報告制度的通知》等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2.2專業素質
海洋環境監測人員必須具備從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以及能夠正確把握和靈活運用監測技術方法的能力,具體包括:海洋化學實驗室人員應具備潔凈實驗室使用和管理經驗,能夠熟練使用ICP-MS、ICP-AES和AAS,掌握海洋環境樣品中金屬的分析測試方法、有毒有害物質的急慢性毒性測試方法等;海洋化學研究人員和海洋生態研究人員應具有生物、化學基礎,具備海濱濕地外業調查能力,掌握海濱濕地植物種類,保護和修復海濱濕地植物;海洋動力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海洋水質模擬與評價、海洋生態環境模擬研究與評價等專業能力;海域管理調查研究人員應具備海洋地質調查能力、海洋測繪能力、海域資源監測與評價能力等。
2.3心理素質
海洋環境監測人員不僅要具備一般專業技術人員的心理素質,還要具備適應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目的、任務、特點要求的特殊心理素質,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海洋環境監測人員要具備適應海洋氣候、溫度、環境的能力,具備人際關系適應能力以及獨立完成海洋監測工作的能力;二是健全的人格。海洋環境監測人員要具備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做事有始有終,處事待人果斷;三是穩定的情緒。海洋環境監測人員要保持愉快、積極的情緒,避免恐懼、緊張、憂郁、沮喪等負面情緒對監測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四是健全的思維。海洋環境監測人員要具備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推理判斷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2.4職業道德素質
海洋環境監測人員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在工作中形成正確的責任觀和大局觀,以及較強的海洋環保危機意識、海洋評價服務意識、海洋監測質量意識。在實際工作中,海洋環境監測人員要始終保持愛崗敬業、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重視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自覺遵守監測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3提高海洋環境監測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
3.1優化海洋環境監測人才隊伍結構
為了進一步提升海洋環境監測人員的整體素質,應當對其人才隊伍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工作:其一,要逐步增加專業人才的引進數量,并拓展人才引進渠道和范圍,采取科學合理的人才引進方式,同時,為留住人才,應給予其優厚的待遇。其二,要大力引進專業技術水平相對較高的人才,尤其是中青年高層次人才,為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員保障。其三,應當盡可能地使人才隊伍結構覆蓋到全部業務領域,并保證專業技術人員的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3.2創新海洋環境監測人才管理機制
要從根本上提高海洋環境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就必須對人才管理機制進行不斷創新,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應當建立健全并貫徹落實海洋環境專業人員資質管理制度,借此來規范海洋環境監測人員隊伍管理。其二,應當對人才使用機制進行創新,構建起跨部門、跨機構的專家團隊,從容應對各類突發性海洋環境事故,從而將事故的影響范圍及損失將至最低。其三,應當定期組織開展海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競技、業務評比、技能考核等,借助上述活動,形成一種開放合作的良性競爭氛圍,以此來促進海洋環境監測人員素質的提升。其四,建立并逐步完善針對海洋環境監測人員的職稱評定及保障制度,并適當增加專業崗位的比例。其五,建立起以實際工作績效為標準的人才評價和獎懲制度,并對現有的人才流動機制加以進一步完善,這樣不但增強專業監測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且還能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3.3加強海洋環境監測人員培訓
大量的實踐表明,培訓是提升人員素質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鑒于此,有必要不斷加強對海洋環境監測人員的培訓工作,具體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構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海洋環境監測人員專業培訓機制,全面開展技術人員定期培訓工作,并進一步加大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力度,可由國家及海區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全權負責重點和難點技術方面的培訓。其二,組建起由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科研院所、業務中心以及相關部門相聯合的專業培訓團隊,借此來培養專業復合型人才,為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其三,可以通過強化重點專項監測技術和交流與研討來提升監測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勝任崗位工作。其四,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如視頻、遠程教育等,提升專業培訓效果。同時,還應不斷擴大專業監測人員深造和接受再教育的機會,為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
4結語
海洋環境監測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成效。為此,必須加強海洋環境監測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監測人員綜合素質,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健全人才管理制度和培訓制度,力求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海洋環境監測人才隊伍,從而促進我國海洋環境監測事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姜軍成,夏錫榮,紀靈.海洋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4).
[2] 蘇暉.淺談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及其質量管理關鍵環節[J].海洋信息,2013(2).
[3] 姜軍成,曲琳,寧璇璇.淺談基層海洋環境監測中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4(3).
[4] 馬春生,潘紅,周洪英.發展海洋環境監測的意義和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0(1).
[5] 董錚,王琳,田芳.環境監測人員上崗證積分管理制度初探[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4(6).
篇6
關鍵詞:老年人,淮安市,體質,監測
1 前言
聯合國規定,一個國家和地區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了7%或60歲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0%,即為“老年型社會”。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正在迅速形成。據統計資料,1982年,我國60 歲以上人口為7663.8萬,占總人口8.2%,到1990年60歲以上人口已接近1億,截止1995年底,60歲以上人口達到1.2億,占總人口的9.8%,到2000年,已達到1.32億,占總人口的10.5%,中國已經進入世界老年型國家的行列。據專家預測,我國65歲以上人口比重,2020年將達到10.9%,2050年將上升到20.43%。
中國正在進入老年社會。中國的老齡化過程規模大、速度快,而且老年的平均預期帶病期較平均預期健康期要長,在高齡老人中多伴隨著各種慢性疾病,老年人的生命質量欠佳。因此,關注老年人的體質、健康狀況,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也是急待解決的一個社會難題。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積極配合全民健身計劃的推進,以及全國老年人體質監測工作的開展, 全面了解淮安市老年人體質健康狀況,2005年淮安市體育局在全市范圍內對老年人的體質進行了監測。通過抽樣監測,一方面獲取了淮安市老年人男、女不同年齡段體質指標的第一手數據資料;另一方面,為了解和掌握淮安市老年人群體質的現狀特征、存在的問題以及男、女體質變化規律,為國民體質監測系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礎數據。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嚴格按照江蘇省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編制的《2005年江蘇省國民體質監測工作手冊 》的要求,分別從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楚州區和金湖縣四個監測站,整群隨機抽取了60-69歲老年人312名,他們按照性別和城鄉共分成四個群組,進行分析比較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體質測定法
體質測定過程,是培訓合格的測試人員在統一規定的器材上進行的。本研究的體質測定指標分別為:身高、體重、胸圍、腰圍、臀圍、上臂皮皺厚度、肩胛皮皺厚度、腹部皮皺厚度、肺活量、安靜脈搏、收縮壓、舒張壓、坐位體前屈、握力、閉眼單足立、選擇反應時。
2.2.2 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的監測數據全部是由2005年淮安市國民體質監測課題組提供的。本文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了常規的數理統計和比較分析。
2.2.3 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有關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了詳實的理論依據。
3 結果與分析
3.1 淮安市老年人身體形態現狀及特點
監測結果如表一所示:淮安市老年人男子的平均身高為167.43cm,女子的平均身高為156.20cm。城鎮老年人男子和女子的平均身高都比農村老年人男子和女子的平均身高要高。
淮安市老年人男子的平均體重為70.03kg,女子的平均體重為60.43kg。城鎮老年人男子和女子的平均體重都比農村老年人男子和女子的平均體重要大。
表一 淮安市老年人形態指標一覽表
均值 指 標農村城鎮合計
男女男女男女
身高(cm)166.28156.19168.57156.20167.43156.20
體重(kg)67.1358.8972.9361.9770.0360.43
胸圍(cm)91.3290.3590.8292.2291.0791.29
腰圍(cm)85.9484.9882.9985.1484.4785.06
臀圍(cm)92.3491.5791.1495.5491.7493.56
上臂皮皺厚度(mm)13.4421.6518.3327.7715.8924.71
肩胛皮皺厚度(mm)15.1120.7719.7830.6317.4525.70
腹部皮皺厚度(mm)17.7026.2826.3437.9322.0232.11
篇7
關鍵詞:單片機;溫度測量;數字無線通訊模塊;串口通訊模塊;虛擬實驗室軟件
中圖分類號:TP2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5)06-000-04
0 引 言
溫度測量廣泛地應用于機械制造、產品加工、醫療技術等各個領域。從以前最簡單的溫度計手工測量,到現在較為先進的電子溫度測量技術,溫度測量計經歷了重大的“進化”。
在醫療領域,醫護人員在了解病人健康狀況、治療以及監控管理的過程中,病人體溫情況往往是最為基礎和重要的一環。病人體溫反應了病人當前病情的具體情況,需要定時地測量以便醫護人員作出最準確地判斷和采取相應醫療措施。
就中國醫療領域目前的情況而言,多數醫院仍采用較為落后的人工水銀溫度計體溫測量方法,這種方法不但耗費時間巨大,而且在數據保存方面也不可靠。由于人工測量難以實現精準的定時,病人在出現特殊情況的時候無法做到最為及時的反饋,從而容易造成延誤治療,使得病人的生命安全蒙受巨大的損失。另一方面,龐大的體溫數據通過手工記錄,匯總分析的工作較為冗雜,出現失誤的情況屢見不鮮,這又增加了醫療的不確定性。所以,我國目前這種傳統的體溫人工測繪方式有待改進[1]。
在國外,相比于國內的情況,許多醫院都已經將病人體溫進行網絡數據化處理,利用已有的網絡通信能力實現體溫的實時監護、管理。這一方法不但高效、可靠、實用,并從長遠來看,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同時,從安全性上講,水銀溫度計容易損壞,汞作為一種易揮發的劇毒物質,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不可想象的;從精讀上講,水銀溫度計的精度是0.1 ℃,而電子溫度計的精度可達0.01 ℃。
水銀溫度計由于其安全性等因素將從市場上消失,而代之以更安全、更專業的電子體溫計。統計表明,2007年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電子體溫計的需求量達1.84億,較2006年增長了16%,2008年需求量2.28億支,較2007年同比增長24%。隨著水銀體溫計退出市場,電子體溫計每年的需求量還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2]。
在線實時監測在不久的將來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全世界的主流。
本系統的開發就是通過利用傳感器測量體溫,實現病人體溫測量自動化,數據網絡化處理,以提高醫護人員工作的效率,同時消除水銀溫度計存在的隱患,使病人生命安全得到更多地保障。
本系統在能夠準確獲知病人體溫數據的基礎上,將獲取過程實現自動化采集,解放出大量勞動力,并將大量體溫數據網絡化,作為重要參數與病人的特征信息相結合,使體溫成為重要的體征參數之一;同時,本系統亦可將溫度數據進行橫向對比并以圖表形式輸出,使得數據更加直觀,方便醫護人員比對參考,使他們能夠更加準確地作出處理。
總之,本系統對于革新我國傳統的醫療系統及實現醫療網絡的自動化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和重大的研究意義。
1 人體體溫實時監控系統方法原理
1.1 人體體溫實時監控功能需求分析
據相關研究表明,健康人的標準平均體溫為36.8 ℃,清晨7、8點時體溫降為最低, 下午體溫達到最高值。早晨體溫大于等于37.2 ℃,下午體溫大于等于37.8 ℃都是發燒的情況。因此,系統需實現體溫數據的自動實時采集、超限報警、數據傳輸及下位顯示、數據的上位傳輸及處理等功能。同時,該系統對體溫數據的精度要求高,報警要求及時,數據的傳輸要求迅速、準確。
1.2 基于單片機控制技術的體溫監測原理
由于本系統整體上的要求,本文設計了一種體溫實時在線監測系統,如圖1所示。本系統由病床溫度數據采集模塊、病房數據傳輸模塊及總控室上位機模塊組成。
圖1 體溫實時在線監測系統框圖
該系統的功能為:病床上電子體溫計模塊通過置于病人身上的溫度傳感器,檢測到體溫數據并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在單片機中進行處理,并在數碼管上將體溫數據顯示,同時具有高溫報警功能;通過無線通訊芯片與病區計算機通信,將體溫數據傳至病區下位總機,在下位總機上進行溫度數據的處理、顯示、報警、傳輸;之后通過下位總機將溫度數據傳至上位計算機,在計算機中進行體溫數據的進一步處理、記憶、圖表顯示等功能。基于此,我們可得到體溫數據的采集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體溫數據采集處理過程
系統硬件:本系統主要使用的硬件芯片為:MSC51系列單片機、DS18B20單總線數字溫度傳感器、有源蜂鳴器、nRF24L01無線收發芯片、有線串口通訊等[3]。
2 人體體溫監測系統硬件設計
2.1 監控系統硬件裝置的元件設計
上文簡要說明了系統需要主要用到的硬件芯片,系統主要的結構就是由這些硬件加上相應電路組成。下文根據硬件的特點配合本系統中使用的電路進行詳細介紹。
2.1.1 溫度傳感器
本系統采用DS18B20單總線數字溫度傳感器。該溫度計具有量程廣,操作簡單,測量精度高等特點:其量程為 -55℃~125℃,在人體體溫一般波動范圍內溫度的測量精度可達±0.01 ℃;采用的通信協議具有單總線特點,具體為通過一條數據總線實現多個傳感器的掛載和通訊;此外,DS18B20能夠獨立工作于外部電源之外,利用數據線獲取電源。相應的接口電路如圖3所示。
圖3 DS18B20連接方法
2.1.2 NRF24L01無線收發器
無線通訊部分采用單片2.4 GHz無線收發一體芯片,其工作頻段為2.4 GHz~2.5 GHz。nRF2401具有支持多點間通信的特點,傳輸速率快;基于System on Chip(SoC)設計,其射頻收發電路組成結構簡單且高效;nRF2401利用簡單的通信協議,產品之間的兼容通信好;此外,nRF2401還具有體積小、功耗低、生產成本低的特點[4]。nRF24L01的設置如圖4所示。
(a) (b)
圖4 NRF24L01的設置流程[5]
2.1.3 STC89C52RC型單片機
系統核心處理部分采用STC89C52RC單片機,單一+5 V電源供電,片內振蕩器和時鐘產生電路可外接石英晶體和微調電容,最佳振蕩頻率為6 MHz~12 MHz等結構特點,可充分滿足對溫度的控制、運算、處理、傳輸等要求[6]。
2.2 監控系統硬件裝置的功能模塊設計
如圖1所示,系統硬件由病床電子體溫計部分及病房單片機體溫監測系統兩部分組成,下面將闡述各部分硬件組成。
2.2.1 病床電子體溫計模塊設計
病床區電子體溫計由單片機最小系統、18b20溫度傳感器、數碼管顯示模組、nTF24L01無線傳輸模組、蜂鳴器報警模組等模塊組成,該系統可實現體溫計的實時測量,超限報警及無線通訊等功能。如圖5所示。
2.2.2 護士站體溫監測模塊設計
下位機體溫監測系統由單片機最小系統、nRF24L01無線通訊模組、蜂鳴器報警模組、RS-232串口通訊模組組成。該系統可實現體溫數據的無線接收、超限報警及體溫數據的串口通訊等功能。如圖6所示。
2.3 系統監測數據傳輸通路設計
在病床電子溫度計中,體溫數據經溫度傳感器采集后,以數字信號的形式交予單片機進行處理,單片機識別數字信號,并判斷,若超過37.5℃,將啟動蜂鳴器進行報警,同時在數碼管模組上顯示測量的體溫數據值并將采集到的體溫數據以字符串的形式傳遞給2.4 G模塊進行無線通訊。
在護士站體溫監測系統中,2.4 G無線通訊模組將接收到的體溫數據以二進制形式傳遞至單片機處理,單片機對數據進行判斷,若超過37.5 ℃,則啟動蜂鳴器報警,同時在LCD1602上顯示病人體溫數據及對應的病床號(地址值),并將體溫數據以ASCII碼形式通過串口傳至上位機。如圖7所示。
圖7 體溫信號傳遞流程圖
3 人體體溫監測系統軟件設計
前文已經詳盡敘述了如何通過硬件將病人的體溫數據采集以及通過串口通信將體溫數據傳送至上位機。在此部分需要對病人的體溫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使得醫院對病人的體溫信息管理更加直觀、便捷。為實現系統的數據庫操作功能,本部分將病人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性別等與病人實時溫度信息一一對應起來;通過Labview接收及顯示,創建數據庫報表,使系統具有查詢顯示等基本功能;這就意味著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在數據庫窗口輸入病人主要基本信息查詢病人的實時溫度。作為本部分特色的是,通過相關設計使得系統具有病人體溫超標警示功能,并生成相關病人時間溫度曲線圖,對病人體溫走勢作出分析,方便醫生更好地對病人病情作出判斷。
根據本項目預期的目標,軟件部分需要實現上位機對所接受的數據進行保存、繪制體溫曲線等處理。
3.1 系統監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
基于Labview平臺簡潔美觀的特點,在上位機端,采用Labiew開發平臺,編寫vi程序,生成能夠在大部分上位機上完美運行的exe程序,實現上位機對數據進行圖形化呈現。在程序所繪制的折線圖中,以采集次數為橫坐標,病人具體體溫為縱坐標,直觀呈現病人短期內的體溫情況,以便醫護人員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夠及時采取正確的措施。該圖像同時實現了以不同顏色折線對多位病人體溫的同時再現,較為經濟、便捷[7]。監測界面如圖8所示。
在程序運行初始,需要端口地址及所需呈現圖像數據的個數及時間,而在之后的運行中則無需再設置。當然如果醫護人員需要,也可以自己進行修改。
3.2 系統監控數據存儲子系統設計
為實現上述功能,我們采用Access數據庫對病人體溫信息進行管理。利用其能夠完善地管理各種數據庫對象,方便生成各種數據對象及建立窗體、報表的特點進行相應設計。
其操作簡便,編程簡單,可與SQL語言及VB語言實現完美連接,為數據建立集中化存取平臺。本項目僅用到了Access數據庫開發平臺的基本報表生成、窗口建立、控件設置、數據查詢以及簡單VBA編程實現體溫超標警示和曲線圖繪制功能。
圖8 Labview監測界面
呈現數據庫數據處理部分的Access相關運行界面如圖9所示。
圖9 病人信息體溫表
相關操作人員在Access運行界面的查詢工作欄輸入病人的主要基本信息,如:病人編號,可以查詢到病人的實時體溫,同時顯示體溫是否超標;還可以設置是否生成當前時間段的體溫曲線圖,進行進一步分析。上位機病人體溫數據處理功能的實現就如上文所述。
4 體溫監控系統運行測試
對系統進行性能測試,設計了2組病人體溫數據,系統默認設定為每隔1秒鐘循環輪詢測量一次,測得的數據能實時顯示和存儲在數據庫中,并對測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達到研究分析病人體溫變化進而評估其健康狀況的目的。
系統設置的精度為0.1 ℃,符合正常的體溫觀測標準。同時,上位計算機的強大處理能力完美地滿足了系統數據的處理要求。溫度傳感器測量的數據,包括病床號、溫度等信息(只精確和顯示到小數點后一位)。
5 結 語
文章闡述了利用DS18B20、STC52RC和NRF2401等芯片設計的住院病人體溫實時在線監測系統,并通過試驗測試證明,系統很好地實現了體溫數據信號的有效傳輸,由于傳感器可以置于病人衣服內部,對病人的活動不受影響,同時病人的活動對數據測量亦不會產生影響。在數據處理方面,充分利用了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多路數據的同時測量與傳輸,使得測量廣度達到了預期效果。體溫傳感器置于腋下,測量的是病人的腋溫,使得測量的精度達到了預期效果。
本系統具有低成本,應用靈活,可裁剪等特點,如果能夠在醫院及臨床中得以推廣,則將解放護士的大量勞動力,且能夠及時反映病人的體溫狀況;若能將體溫數據納入病人體征參數數據庫中,則對補充及完善醫院大數據網絡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Priyantha Perera, Meranthi Fernando, Sachith Meththananda,et al. Accuracy of Measuring Axillary Temperature Using Mercury in Glass Thermometers in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A Cross 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J]. Scientific Research, 2014, 6(16): 2115-2120.
[2]荊楚網. 專家指出:電子體溫計準確便捷 更適合家庭使用[N]. 新聞湖北, 2010-11-05 ,12:45 .
[3]丁元杰.單片微機原理及應用[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1.
[4]陳健,王瑩,周琦. 基于 LabVIEW 的實時數據遠程監控系統研究[J]. 機電設備,2005,24(3): 16-19.
[5]代修權,吳曉斌. 電子體溫計與水銀體溫計腋試對照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1989(6).
[6] Datasheet for DS18B20. http://, RSIM, 2002.
[7]于宗光,魏敬和,王國章. SoC和FPGA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J].電子與封裝,2006,6(3):1-5.
[8] Cooperation. nRF240x Configurator User Guide.Nordic VLSI document, Nordic Cooperation.
[9] STC89C51RC/RD+系列單片機器件手冊[Z].
[10]李毅,戈嵐珍,李秉智. ACCESS數據庫應用開發特色及方法[J].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1997, 9(3): 51-55.
[11]李輝,宋詩,周建江. 基于ARM和nRF24L01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J]. 國外電子元器件,2008(12):44-46.
[12]李金鳳,劉豐喜,楊中華,等. 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及GPRS的水質監測系統設計[J].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4(12):3887-3890.
篇8
[中圖分類號]R378.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2(a)-054-01
布魯菌病(以下簡稱布病)是由布魯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變態反應性疾病,對人、畜均可造成嚴重危害。2007年全國布病疫情仍保持上升勢頭,青海省人間布病有病人報告,疫情呈回升趨勢,為確切掌握全州布病疫情動態,我州于2008年9月開展了全州布病血清學檢測工作,現將工作結果報道如下:
1 基本概況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的東部、青海省的東南部,東西長448千米,南北寬334千米,東與甘肅和青海省黃南州接壤,南部與四川省相鄰,西部與玉樹州為界,北與海西、海南州毗鄰。地處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和年保頁什則山之間,總面積7.64萬平方公里。州府駐大武鎮,轄瑪沁、瑪多、甘德、達日、班瑪、久治6縣。居住著14個民族,總人口157 695人,以藏族為主,在平均海拔為4 200米和平均氣溫-4℃,屬高原大陸氣候和青南高原氣候寒冷區,從事畜牧業生產。2007年末牛、馬、綿羊、山羊的存欄數為200.58萬頭(只)。
2 回顧調查
果洛州人間布病防治,經過“三普三查”等綜合防治,于1999年對各縣考核,達到部頒“控制區”標準。畜間布病從1998~2005年共檢疫未經免疫3月齡以上羔羊26 865只,檢出陽性羊15只,陽性率0.056;檢疫未免疫8月齡以上犢牛26122頭,檢出陽性牛25頭,陽性率0.096%,2005年達到部頒“穩定控制區”標準。
3 檢測結果
3.1檢測對象與方法
3.1.1檢測對象以縣為單位,各縣轄區內6~60歲的學生、牧民、干部等不同人群采集靜脈血200份以上。
3.1.2檢測方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5988-1995)布魯菌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中規定的血清學檢測方法,進行布病血清檢測。
4 檢測結果
本項共檢測1 183人份,其中RPBT0.03(+)5份,SAT1:100(++)1份,具體結果見表1。
5 結論
果洛州多為山地草原和草甸植被,是我省主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家畜主要有牛、羊,為藏牦牛、藏系綿羊,飼養方式為個戶散養,配種方式為自然配種,產糕期為每年的2~4月,人群生活方式為游牧形式,飲奶茶、人畜共飲一條河,流產死糕剝皮后棄肉喂狗,無個人勞動防護。布病的傳染源在我州是牛、羊,具有很強的侵襲力,以直接傳播為主,牧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為布病感染提供了溫床。通過本次布病血清學檢測結果來看,SAT陽性率0.085% ,SAT陽性為15歲學生,說明傳染源未能徹底清除,牧民對流產死糕剝皮后喂狗,未能進行無害化處理,畜間免疫措施不到位。局部地區疫情比較活躍,雖然血清陽性低于部頒“控制區”1%的標準,依據血清流行病學理論,在傳染源未能徹底凈化的情況下易感人群很容易發病。因此,在今后布病防治中,加強領導,各部門之間密切協作,根據全國和青海省布病疫情,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目前布病疫情的嚴重性,已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畜牧業的發展,要引起高度的重視,應加強對布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將布病防治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保證布病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搞好衛生、畜牧等有關部門的協調工作,避免出現部門之間的工作脫節,應該互通信息,緊密配合,是做好布病防治工作基礎。加強牲畜流通檢疫和傳染源的管理。目前畜牧業發展很快,牲畜流通頻繁,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應加強牲畜流通檢疫,嚴格控制傳染源的輸入,開展“以檢疫淘汰病畜為主,免疫健康畜,健康教育,加強監測,及時發現和治療病人”等綜合防治措施,加大布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識的宣傳工作,使群眾能夠真正的了解到布病對人類的危害和畜牧業發展的影響,提高群眾自我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曉峰,龍,黃飆,等.CA50時間分辨熒光分析法的方法學評估[J].中國醫藥導報,2006,3(29):25-26.
篇9
關鍵詞:環境監測 規范化 操作
一、對容量法分析COD準備工作的規范化檢查
1.玻璃器皿要清潔干凈——進行“潔凈度”檢查考核(玻璃器皿在液體浸潤是不掛液珠)。
2.要準備齊全不同品種和數量,清潔干燥的玻璃器皿(如:10mL和20mL移液管、250mL容量瓶、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250mL錐形瓶、50mL量筒、小燒杯等)——進行“完整性”檢查考核。
3.要對所有玻璃器皿進行標識——進行“標識完整性”檢查考核。
4.要求使用校準過的玻璃器皿來量取液體(如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進行玻璃器皿“計量校準性能”檢查考核。
5.正確使用實驗試劑——進行實驗用試劑“純度”檢查考核(如:分析純、優級純)。
6.正確使用實驗用水——進行實驗用水“純度與新鮮度”檢查考核。
7.要求標準溶液及其他試劑配制齊全——針對分析項目進行“完整性”檢查考核。
8.要求避光保存的溶液、指示劑要保存于棕色瓶中——針對分析項目進行“針對性”檢查考核。
9.正確連接回流裝置——檢查回流裝置安穩性、冷卻水的流動方向等。
二、容量法分析COD樣品配制各步驟的規范化操作
1.打開安瓿瓶的規范化操作——小砂輪劃痕,帶手套輕掰。
2.正確放置打開的安瓿瓶——放置于小燒杯中。
3.量取安瓿瓶中的液體的規范化操作——使用干燥的5mL或10mL大肚移液管取樣。
4.蕩洗移液管的規范化操作——蕩洗移液管2~3次,洗到標線以上至少1cm、下口放出。
5.使用移液管吸取溶液的規范化操作——移液管下口插入溶液1~2cm深,下口不能插入太深或太淺。
6.調節移液管液面的規范化操作——移液管管身垂直、管下口離開液面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內壁。
7.準確定量移液管?的規范化操作——移液管管身垂直、彎月面與刻線相切、視線與液面保持平行。
8.放出移液管內溶液的規范化操作——容量瓶傾斜、移液管垂直、溶液沿壁流下、流完后管尖接觸內壁15s以上。
9.溶液稀釋的規范化操作——針對使用的容量瓶先加蒸餾水(或特種液體)到3/4體積時,平搖容量瓶幾次,再加至接近刻線。
10.容量瓶準確定容的規范化操作——要求用滴管滴加定容。
11.容量瓶正確讀數的規范化操作——手握刻線上部,容量瓶垂直、彎月面與刻線相切、視線與液面保持平行。
12.搖勻方式的規范化操作——蓋緊塞子,握姿正確,倒轉并振蕩,再倒轉并振蕩,反復15~20次。
三、容量法分析COD樣品回流的規范操作
1.要求有空白樣品,樣品錐形瓶內加入硫酸汞。
2.準確移取空白樣品、待測樣品、重鉻酸鉀標準溶液。
2.1正確蕩洗移液管的規范化操作——蕩洗移液管2~3次,洗到標線以上至少1cm、下口放出。
2.2使用移液管吸取溶液的規范化操作——移液管下口插入溶液1-2cm深。不要插入太深或太淺。
2.3調節移液管液面的規范化操作——移液管管身垂直、管下口離開液面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內壁。
2.4 移液管準確定量的規范化操作——移液管管身垂直、彎月面與刻線相切、視線與液面保持平行。
2.5放出移液管內溶液的規范化操作——錐形瓶傾斜、移液管垂直、溶液沿壁流下、流完后管尖接觸內壁15s以上。
2.6按序進行回流的規范化操作——①搖勻溶液②加玻璃珠于錐形瓶中③緊密連接錐形瓶和冷凝管④打開水管,接通冷凝水(水源在加硫酸—硫酸銀之前開)⑤從冷凝管上口緩慢加入30mL硫酸—硫酸銀溶液,不斷旋動錐形瓶混勻⑥打開電源(電源在加硫酸—硫酸銀之后開)⑦正確控制加熱溫度(保持微沸為準)⑧隨時檢查冷卻水[水流暢通、水溫控制得當(用手觸摸時不能有溫熱感)]⑨回流時間的正確計時(自液體開始沸騰時計時2小時)。
四、標定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規范化操作
1.移液管吸取溶液的規范化要求——使用原移液管吸取重鉻酸鉀溶液,移液管下口插入溶液1~2cm深(不要插入太深或太淺)。
2.調節移液管液面的規范化要求——移液管管身垂直、管下口離開液面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內壁。
3.準確定量移液管的規范化要求——管身垂直、彎月面與刻度相切,視線與液面保持平行。
4.放出移液管內溶液的規范化要求——錐形瓶傾斜、移液管垂直、溶液沿壁流下、流完后管尖接觸內壁15s以上。
5.加入濃硫酸的規范化要求——加純水100mL,緩慢加入30mL濃硫酸與錐形瓶,搖勻,冷卻到室溫后加入指示劑。
6.對在用滴定管的規范化要求——滴定管活塞處不漏水、轉動靈活。
7.使用滴定管的規范化要求——蕩洗滴定管2~3次,包括尖嘴部分及全部內管,由管口倒出。
8.給滴定管加液的規范化要求——裝入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手持滴定管姿勢正確、正確排空尖嘴部分氣泡、要求擦干外壁)。
9.讀取零點、終點的規范化要求——裝入或放出溶液時,等待30s~1min后讀數。讀數時手握刻線上部,滴定管垂直、視線平行于刻線、彎月面與刻線相切),記錄用量。
10.對滴定管操作姿勢的規范化要求。
10.1滴定管尖嘴部分插入錐形瓶口下1-2cm。
10.2控制滴定速度——滴線狀流出,不可成液柱流下。
10.3邊滴邊搖、同一方向旋轉錐形瓶——搖動不能激烈、瓶內試劑不得濺起水花。
10.4臨近終點時未落下一滴或半滴——用錐形瓶內壁將其沾下,然后將瓶傾斜把附于壁上的溶液洗入瓶中,再搖勻溶液。
10.5準確判定滴定終點。
10.6每次滴定均從0.00mL開始。
11.正確計算硫酸亞鐵銨濃度并記錄。
五、容量法分析COD樣品滴定的規范化操作
1.回流結束,關閉電源——電源在回流結束時關閉。
2.試樣冷卻后的操作——用20~30mL蒸餾水從冷凝管上口沖洗冷凝管內壁,取下錐形瓶,關閉水源(水源在取下錐形瓶后關閉),再用蒸餾水稀釋至140mL左右。
3.樣品冷卻至室溫后加指示劑進行滴定。
4.給滴定管正確加液——裝入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手持滴定管姿勢正確、正確排空尖嘴部分氣泡、要求擦干外壁)。
5.正確讀取零點、終點的——裝入或放出溶液時,等待30s~1min后讀數。讀數時手握刻線上部,滴定管垂直、視線平行于刻線、彎月面與刻線相切),記錄用量。
6.要求滴定管操作姿勢正確熟練。
6.1滴定管尖嘴部分插入錐形瓶口下1~2cm。
6.2控制滴定速度符合要求——滴線狀流出,不可成液柱流下。
6.3邊滴邊搖、同一方向旋轉錐形瓶——搖動不能激烈、瓶內試劑不得濺起水花。
6.4臨近終點時未落下一滴或半滴——用錐形瓶內壁將其沾下,然后將瓶傾斜把附于壁上的溶液洗入瓶中,再搖勻溶液。
6.5準確判定滴定終點。
6.6每次滴定均從0.00mL開始。
6.7正確計算化學需氧量濃度并記錄。
六、容量法分析COD整體情況的規范化要求
1.對實驗臺面的規范化要求——要求實驗臺面保持干凈、整潔、有序。
2.對分析記錄的規范化要求——要求同步記錄,信息完整、準確。
3.規范化處置廢液——廢液收集于廢液杯、轉入廢液桶,妥當處置廢液。
4.規范清洗玻璃器皿——正確清洗玻璃器皿、并合理放置。
5.合理控制整體實驗的時間——要求在3.5小時內上報結果。
6.正確表述分析結果——化學需氧量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GB11914-89) .
篇10
關鍵詞:脈搏波;數據采集;CC1110;虛擬儀器: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1.06.008
引言
脈搏是臨床檢查和生理研究中常見的生理現象,脈搏波的波形幅度和形態包含了心臟和血管狀況的重要生理信息。因此,根據脈象信息提取人體生理病理特征作為臨床診斷和治療的依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傳統的中醫診脈依靠醫生的經驗和閱歷,難以對脈搏波進行客觀化分析。通常情況,對脈搏波的檢測采取有線方式,被監護者身上安裝的傳感設備難以自由靈活地移動和接入,且需要專業醫護人員操作。隨著老年化社會的迫近和社區醫療水平的發展,人們更愿意在家庭或者社區醫院里隨時檢測脈搏信息。
本文設計的人體脈搏智能監測系統設計實現了脈搏信號的采集和無線傳輸,并結合虛擬儀器技術實現了脈搏波的實時顯示、存儲和分析,使得脈搏檢測客觀化,避免了固定設備給患者帶來的不便。
整體方案設計
人體脈搏智能監測系統由脈搏傳感器、信號調理電路、無線通信接口單元和計算機軟件處理系統組成,如圖1所示。硬件部分包括脈搏傳感器、信號調理電路、無線收發模塊;軟件部分包括無線收發程序、LabVIEw可視化圖形編程軟件。本系統利用PVDF(聚偏氟乙烯)壓電膜傳感器獲取人體手腕處動脈的脈搏信號,通過信號調理電路和A/D(模擬/數字)采樣獲取數字脈搏信號,由無線通信接口單元與計算機建立通信,利用LabVIEw可視化圖形編程軟件實現對脈搏波數據的處理、分析和計算。
系統硬件設計
脈搏傳感器
本系統采用PVDF(聚偏氟乙烯)壓電膜的HK-2000B型脈搏傳感器,它是一種軟接觸式的無創傷脈搏傳感器,輸出電壓范圍為0~20mV,具有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過載能力大、一致性好、性能穩定和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信號調理電路
正常人脈搏信號頻率范圍在0.05~20Hz,且0.2~20Hz之間集中了大約99%能量。在脈搏信號采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混有各種干擾,比如人體抖動、肌肉緊張等干擾,檢測儀
信號調理電路由一級放大電路、基線漂移抑制電路、50Hz陷波器、帶通濾波電路和二級放大電路組成,如圖2所示。由U1、R17、R18、K19組成一級放大電路,其放大倍數為11倍。U2、U3、R4和C1組成抑制基線漂移電路,消除由于人體的微動引起的接觸噪聲、運動偽跡(基線變化)和由于呼吸引起的干擾,其原理是U2運放的輸出通過R4對電容C1進行充電,如果運放U2負端輸入信號的電平出現漂移、波動,則充電結果會使U2的正端輸入出現等同于其負端輸入信號基線電平變化的電位,U2將兩者相減后得到一個基線較穩定的輸出電壓。U4、R5、R6、R7、C2、C3、C4、RV1構成雙T型50Hz陷波器來消除50Hz工頻干擾。U5、U6組成一個帶通濾波器,由于脈搏信號的頻率下限為0.05Hz,為了不摜失其低頻分量,因此高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設定為0.03Hz,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為45Hz。最后信號通過U7進行二級放大,設置放大增益為6倍,最終放大倍數為66倍,滿足系統設計要求。
無線收發模塊
本系統采用的TI公司的CC11L0系統芯片(SoC),CC1110能夠提供433MHz、868/9 1SMHz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頻段應用對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它結合一個高性能433MHz、868/915MHz射頻收發器核心和一顆工業級小巧高效的8051微控制器。
系統軟件設計
根據系統的設計要求,將系統軟件分為下位機軟件和上位機軟件兩個部分,其中下位機軟件部分主要完成A/D采樣和脈搏數據無線傳輸,上位機軟件主要包括用戶登錄、脈搏波顯示和存儲、脈搏數據分析、診斷報警和歷史數據查看等。
下位機軟件設計
脈搏信號經過信號調理電路后,輸出信號通過無線接收模塊CC1110的內置的A/D進行轉換,并將轉換后的脈搏數據在433MHz波段上無線傳輸,無線接收模塊接收到數據后通過串口傳給上位機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如圖3所示。其中ADC的工作模式為:以AVDD作為參考電壓。即CC1110的供電電壓3.3V:PO_O作為ADC輸入,精度為12位,采樣頻率為1000Hz。采用DMA(直接內存訪問)傳輸方式,收發模塊在DMA控制器硬件的控制下,直接進行數據交換而不通過8051內核,不用I/O指令,提高了數據的存取速率。發送模塊選擇DAM_CHO傳輸,接受模塊選擇DAM_CH1傳輸,串口波特率為57.6kbps,8位數據位,1位停止位,無校驗位。
上位機軟件設計
本系統采用LabVIEW 8.5作為上位機軟件開發環境,LabV/EW是實驗室虛擬儀器工作平臺的簡稱,其核心概念是“軟件即是儀器”,是一種用圖標代替文本創建應用程序的圖形化編程語言。采用LabVIEw編寫的程序稱為虛擬儀器程序包括前面板和程序框圖兩部分:前面板是VI(虛擬儀器)的交互式用戶接口,包括旋鈕、刻度盤、開關、圖表和其它界面工具,與真實物理儀器面板相似:程序框圖是指虛擬儀器程序源代碼,用于接收前面板輸入的命令參數到儀器以執行相應的操作。上位機軟件主要功能包括用戶信息輸入、脈搏數據采集顯示、存儲、特征值提取、報警、診斷分析、報表生成和打印等基本數據操作功能,如圖4所示。
脈搏信號采集與顯示單元是通過LabVLEW提供VISA函數編寫程序實現串口通信。Instrument I/O | Serial面板提供了串口配置函數可以對串口進行詳細配置,如串口、超時時間、波特率、數據位和奇偶校驗等。如圖5為脈搏檢測系統上位機軟件串口程序框圖。
數據管理單元包括數據存儲和歷史數據查看。其中數據存儲包括定時存儲和異常數據存儲兩部分,定時存儲采取定時器的方式進行存儲,本系統設置為1min,每到設定的時間間隔就輸出一個TRUE值來觸發數據記錄模塊。異常數據存儲是指當脈搏信號出現異常時進行數據存儲,本系統在發生脈搏數據異常時,可以進行30s異常數據記錄。歷史數據查看是指對常規存儲的數據、異常數據和報警數據進行查看。為方便醫護人員查看,在本系統中設計了TDMS文件存儲和EXCEL存儲。除了讀寫操作外,TDMStreaming函數面板提供了更多操作函數,譬如數據刪除、任意時刻查看、整理文件碎片等功能。
特征值提取單元,利用LabVIEW提供的時頻域分析函數進行脈搏信號特征值提取。本文以脈搏周期檢測和K值提取為例。在脈搏波形圖中,脈搏周期等于相鄰兩個主動脈開放點(即始射點,是一個周期的脈搏波形圖的最低點)的時間差,它反映了一個脈搏波周期內血管內的壓力和容積的變化。采用閾值法提取測到脈搏波周期是指檢測脈搏波的波谷和波峰對應的縱坐標幅值和橫坐標時間點。K值可以描述脈搏波形面積的變化,隨年齡增加或高血壓血管硬化的發展,K值一般在0.35~0.5之間變化。如圖6為脈搏檢測系統上位機軟件由前面板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