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目標范文
時間:2023-03-19 01:45: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三維目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一次講課比賽中,我仔細看了看參賽教師的教案,發現教師們在三維目標的書寫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人把知識、技能與過程、方法混為一談,有些人把過程與、方法當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甚至有幾個人把過程與方法中的過程理解為教學過程,例如有的老師把“利用圖解,形象、直觀的進行教學”當作是過程目標,把“講練結合、啟發探究”當作過程與方法中的方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教師對三維目標的內涵認識不清,導致對三維目標界定混亂。
一、三維目標的含義
1.1 知識與技能。
知識是指人對客觀事物認識和經驗的總和;技能是掌握和運用某種專門技術的才能。從學習水平上講,知識水平可分為三個層次:了解、理解、應用。了解的常用行為動詞有說出、辨認、舉例、描述等。理解的常用行為動詞有解釋、比較、判斷、概括、整理等。應用的常用行為動詞有應用、使用、解決、評價等。技能水平常用的行為動詞有計算、操作、實驗、聯系、轉換、安裝、測量等。
1.2 過程與方法。
過程是指以學生認知為基礎的知、情、意、行的培養和發展過程,包括獨立從事或合作參與相關活動,建立感性認識等;方法指知識形成與應用知識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常用的行為動詞有經歷、感受、參與、討論、交流、合作、分享、參觀、訪問、考察、體驗、研究等。
1.3 情感、態度、價值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指對知識價值的理解和對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三個層次。從時間上來講情感持續的時間較短,價值觀作用的時間最長,情感的積累可以轉化成態度,態度的積累又可轉化成影響人一身的價值觀。
常用的行為動詞有喜歡、討厭、樂于、支持、懷疑、尊重、擁護、形成、養成、樹立、追求等[1]。
二、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
學生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都要運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還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經歷一個過程,不管是主動探究還是消極接受。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會伴隨一定的情感和態度,不管是積極的情感還是消極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態度還是認真的態度;總會有一定的價值取向,不管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沒有脫離過程就能得到的知識、技能,也沒有脫離過程的情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只有伴隨著學習者對學科知識技能的反思、批判與運用,才能得到提升;而過程與方法,只有學習者以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動力,以知識和技能為適用對象,才能體現它本身存在的價值,三維目標不是三個目標,而是一個目標,是一個目標的三個方面,三維目標應該說成是三維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不能說先完成知識與技能目標,再完成過程與方法目標、再完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甚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提法也是不妥的。能力的問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題,都是依附于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和發展的。這三個目標維度總是交織在一起不可分離,在實現某一目標維度的過程,必然伴隨著其它目標維度的實現,就如同拿一個立方體,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長和寬”-樣。 (王敏勒)[2]。
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三、三維目標在課堂教學中作用
有許多老師說,寫教案最怕寫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了,就算寫,也是以應付檢查的態度去寫,實際的課堂操作過程與所寫的教學目標是分離的。那么,是不是教學目標是一些可有可無的虛設?確立教學目標究竟對課堂教學有什么作用?
由于現行教育體制的影響,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老師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掌握知識,課的好壞是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來衡量。再加上各校以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體系,使得老師形成了只見分數不見人的知識本位主義,很少能在課堂中顧及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情操的陶冶。盡管以前教學大綱中也提倡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目標,但只提到目標而缺乏實現目標的具體途徑,所以目標顯得很單薄,往往老師寫出的教學目標是一回事,課堂上如何上課又是另一回事。造成了備課(教案)與上課脫節。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課堂教學目標,它的內涵比原先更豐富,除了知識、技能,籠統的情感目標也細化成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把過程與方法也做為了教學目標的一部分,那么教師在考慮一節課中學生應當獲得哪些知識、掌握什么技能的時候,還得考慮學生通過什么樣的過程,運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實現知識、技能目標,考慮學生以怎樣的情感投入到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這樣,由于考慮到了過程與方法,使得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現價值觀這兩個維度目標的實現有了具體保障。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方法與過程實際上也是課堂的一部分,教師在對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考慮的過程,也就是對課堂進行設計的過程,這樣設計出來的課,在實際操作時更具有可行性,教師的備課與上課也不會脫節。
由此可以看出,三維目標改變了重知識、輕技能的弊病,改變了重結果,輕方法、過程的不足,加強了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形成與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它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擺設,也不是新課程改革的標簽,它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課堂教學中少了哪一個目標維度,都將是不完整的教學。
四、如何寫三維目標
先來看一個牛頓第一定律教學目標的案例:
4.1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牛頓第一定律。
2、了解什么是慣性,知道慣性的決定因素。
4.2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2、讓學生體驗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過程。
4.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粗看起來,本節的教學目標分三個方面去闡述,符合新課程理念,但仔細研究一下,還是會發現問題。首先,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不對。教學目標描述的是學生要達到的程度,它的行為主體應當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將教學目標表述成 “使學生……”、“讓學生……”都是不妥的。其次,教學目標中“理解牛頓第一定律”,顯得很空泛,通過什么途徑來實現這一目標?教者沒有說明?!芭囵B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由于缺乏實現目標的過程保證,目標很就可能成為一句空話。
這個目標如果這樣描述會更合適一些:“體驗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過程,(在此過程中)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p>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學生是在經歷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過程中,一步一步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并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把一個完整目標分開來寫,反而會使得目標顯得支離破碎。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發現,“通過……”就是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維度,“掌握……”就是教學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維度,“培養……”就是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可見,教學目標的書寫不應當截然的分成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那是對三維目標的機械理解,以為三維目標是三種教學目標。一些教育管理者也要求教師把三維目標分開來寫,并把這一項做為檢查教案合格與否的標準之一,導致教師對三維目標的理解上更加迷茫。
反思課程走過的百年歷史,其失敗或不夠成功之處,首先是目標定位模糊或失誤。沒有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也可能會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但極易偏離正確的目標方向。而單一的知識能力目標,則使教師、學生迷失在知識體系與應試訓練的胡同里不能自拔。新課程中三維目標的提出,使我們看到了希望的光亮,要想順利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我們必須認真審視課堂教學目標,真正把握其精神內涵,這樣才能確保課程改革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參考文獻:
[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資料匯編》,伊犁州基礎教育課改小組辦公室編
篇2
關鍵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中歷史新課程目標的制訂采用嶄新的思路,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具有新的特點和豐富的內涵。
一、知識與能力的內容要求
歷史知識的獲取及呈現都伴隨著相應的歷史學科能力,同樣,歷史學科能力的獲取及呈現也都伴隨著相應的歷史知識。一定的歷史學科能力是學生獲取歷史知識的必要條件,一定的歷史知識是歷史學科能力形成提高的基礎。
《歷史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和形成基本的歷史技能和能力。具體要求是:
(一)初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
課程目標要求學生通過歷史課的學習,能從全球的空間角度和人類產生以來的時間角度,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從時間觀念來講,要能夠正確地計算歷史年代。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了解歷史上的紀年方法(如,中國歷史上的干支紀年法、帝王王位紀年法、年號紀年法、歲星紀年法、國民紀年法、十二生肖紀年法等,以及世界歷史上的伊斯蘭教歷等);二是要掌握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年代計算方法,并且要初步了解歷史上各種紀年方法與公元紀年之間的對應和換算。從空間觀念來講,要能置換與指認古今地理名稱和范圍,能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二)初步掌握識讀和使用歷史圖表的技能。
所謂識讀和使用歷史圖表,就是說初中生要能識別歷史地圖和各種圖片資料,學會讀懂各種歷史表格(如歷史年表、大事年表、王朝世系表、人口統計表),能夠自己動手畫一些簡單的歷史地圖,能夠自己動手制作表格等。
(三)初步具備閱讀、理解和歸納基本的歷史材料以及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這實際上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學會閱讀、搜集和整理歷史材料。歷史材料既包括歷史教科書,也包括歷史文獻、文物、圖片、音像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清歷史史實和歷史判斷,要教給學生搜集和處理歷史信息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引導學生在適應其自身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學會搜集、閱讀并理解一些基本的歷史材料,歸納出一些基本的歷史史實,比較歷史現象。
(四)形成口頭和書面表述歷史問題的基本能力。
要求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能夠具備對歷史問題的基本表達能力,準確地表達個人觀點。
(五)初步具備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釋歷史問題、得出結論的歷史思維能力。
它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其重心在個性化的探究過程與知識能力的運用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傳授探究和評價歷史問題的途徑方法,不僅要使學生知道歷史“是什么”,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探究而得出“為什么”。要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對歷史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尊重他們發表見解的權利。
(六)形成豐富的歷史想象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初中歷史新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是,使學生積極思考,培養豐富的歷史想象力,能在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識之間發生遷移,即用已學過的知識、已有的經驗、已形成的能力去解決新的問題、得出新的結論、形成新的認識。
(七)逐步形成科學的歷史觀。
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歷史,了解人類歷史發展演進的過程及其一般規律,形成初步的歷史意識,學會用歷史的眼光來對待歷史與現實問
題。
二、過程與方法的內容要求
歷史的教學方法很多,課程目標強調歷史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這表明,新課程不僅關注歷史學習的結果,更關注這種結果是如何獲得的。因此,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把“以教論學”,轉變為“以學論教”。教師要重視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并以好的教學方法推進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本,注意以下幾點。
1.善于引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和學習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參與。
2.善于從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個別差異出發提出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才能。
3.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在知識獲取上下功夫,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探索過程的價值,增強學習信心。
4.為學生創設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學會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法,如注重探究式學習,在探索歷史問題的過程中善于獨立思考,提高發現、分析和解決歷史或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容要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歷史課程目標的一個重要維度。歷史課程標準中的“情感”在心理學上,是指人對世界的心理反應,比如愛憎、喜歡、厭惡、憤怒、悲傷等;“態度”是指人對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動;比如積極、消極、堅決、動搖等。情感和態度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而言,有什么樣的情感,就會有什么樣的態度。情感態度目標主要包括培養興趣動機、樹立信心、增強意志、培養合作精神等。價值觀則是指對自己、對人生、對世界的發自內心的理解和觀念,可以大致分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主要包括增強民族意識、開闊國際意識、養成民主法制意識等。
(一)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愛國主義情感的內涵十分豐富,包括對祖國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為祖國建設作貢獻的人生理想等。
在這方面,課程目標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歷史,了解世界各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曲折、艱辛和成就,并將它們與中國歷史的發展進行對比,認識到中國歷史發展的成就、傳統、連續性等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同時,也對其他國家的歷史、成就、文化傳統等表現出認同感和贊賞。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對自己祖國的熱愛才是理智的、堅定的、成熟的。
(二)體驗人文主義精神、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即要求學生通過歷史課的學習,體驗各個歷史時期、各個民族的人文主義精神,學會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稑藴省芬蟪踔袑W生通過學習歷史,形成健全的人格、堅強的意志、團結合作的精神與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
(三)初步形成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確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標準》要求學生通過科技史內容的學習,不僅要了解科學家在各個領域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取得的豐碩成果,而且要了解科學精神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精神的含義和實質是什么,認識到一切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都是相對的、暫時的,只有科學精神才是人類最永恒、最寶貴的文化遺產,從而培養和樹立尊重客觀事實、不迷信權威、勇于批判和修正錯誤、大膽懷疑等科學意識和科學態度。
(四)不斷強化民主與法制意識。
《標準》要求學生通過歷史的學習,了解人類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制、從不平等到追求平等的演進歷程,理解追求人類的平等與自由、建立公正的民主政治和健全的法制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從而不斷強化民主與法制意識。
篇3
因此,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在《滑輪及其應用》一節的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以學定教——凸現落實三維教學目標的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我們應在以學定教中感悟三維目標
1.應考慮這節課要讓學生學到什么——知識與技能,即能識別生活中常見的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理解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和實質;能根據要求選擇滑輪或組裝滑輪組,學會利用它們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考慮要讓學生怎樣學——過程與方法,即通過科學探究,認識定滑輪、動滑輪的作用;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通過組裝滑輪和滑輪組,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考慮怎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哪些環節可以滲透價值觀的教育——情感、態度、價值觀。即在探究定滑輪、動滑輪的作用等過程中,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有將科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的意識,能從生活生產實際需要出發,選擇不同的滑輪及組合方式達到省力、或方便生活和生產勞動的目的。
這樣我們頭腦中就有了一個整體意識,清楚每個活動要達到什么目的,課堂也就比較落實有效。
二、我們應在以學定教中落實三維目標
在我市全面深化課堂改革——采取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背景下,以學定教,落實三維目標也就具體體現在學案的編制和使用上。我在孔祥龍、何元秋老師的指導下,吃透教材,準確把握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疑點,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把本節課內容分成“四大板塊”,即“感知——運用——理解——組裝”,對于每一板塊,讓學生明確學什么,怎樣學,更讓學生知道思考什么問題,從哪些方面思考。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將課本知識題目化,使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討論,達到對本節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比如,我在引入新課時,本想設置“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滑輪?”看似簡單的問題,但我在課間調查提問了三個班的學生,只有部分學生也僅能說出“旗桿、吊車”。這樣,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發生了沖突,所以我決定重新設置引入方式(以玩具吊車提升石塊,形象,直觀,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進入學習狀態)。又如,如果讓學生直接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滑輪省力或不省力的原因”,這樣不僅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易讓學生“望而生畏”,所以我精心制作了一個大滑輪模型,并通過分解和組裝滑輪,直觀、形象地讓學生認識到滑輪是杠桿的一種變形。尤其是一小一大兩個自制滑輪模型,給學生以視覺“沖擊力”的同時,引起學生深思、想象,很容易地突破了難點。這樣,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然后,我讓學生思考:“把實驗所得數據和剛才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所得的結論對比一下,你會有什么發現?你認為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精心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制造矛盾,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深入,從而達到自主獲取知識的目的。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總是根據自己給學生設計的學路來備課,有時候卻很難上下去,原因是上課時,學生圍繞教學目標而提出的問題有的是不著邊際,有的是異想天開,也有的是我們自己都可能還沒掌握的。比如,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探究定滑輪的作用時,偏偏有一組測得的數據“拉力小于物重”,就得出使用定滑輪省力的發現。這個原本是不準備說的,也不是教材里所要求的,既然學生提出來了,并且有一定的意義,就不妨根據學生的思路先解決這樣一個問題,質疑、點撥、體驗,引導學生分析得出“是沒按拉力方向對彈簧測力計調零惹的禍”后,從而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路優先,煥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真正讓學生經歷了科學探究過程,體驗探究方法,并培養了科學探究的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篇4
關鍵詞: 中學物理教學 牛頓第一定律 三維目標
新課程理念下物理課程教學目標從一維目標向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轉變。著名的法國科學家龐加萊說過這樣一段話:物理學是由一系列事實,公式和法則建立起來的,就像房子是用磚砌成的一樣,但是如果把一系列事實、公式和法則看成物理學,就猶如把一堆磚看成房子一樣,不,物理學比組成他的事實、公式和法則要深刻得多。龐加萊這樣說的根據就在于:物理學不僅以其概念,原理和規律的科學知識揭示了自然界基本運動形式和物質結構的真理,而且以其建立這種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所凝練和升華的科學思想與科學方法推動著科學繼續進步。與此同時,它的知識和思想對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都具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成就,都是人類思想和觀念進步的偉大階梯。比如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創立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在近一個世紀中引領著科學的發展,使人類的思想和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為現代物理學奠定了基石。它的建立是二十世紀自然科學偉大的發現之一,對物理學、天文學乃至哲學思想都有深遠影響。而愛因斯坦的科學理念是他在前人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才得出的,尤其是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對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起了直接的促進作用。
在牛頓三大定律中,許多人認為牛頓第二定律更重要,有人認為牛頓第一定律只不過是牛頓第二定律的一種特殊情況。然而,牛頓第一定律,即慣性定律卻包含著最豐富成果的科學概念,力、慣性、參考系等都蘊涵其中,它是物理學的基石,被科學界尊為“力學第一原理”。正是牛頓第一定律摧毀了亞里士多德的運動需要力來推動的觀念,在此基礎上才有了第二定律,并使牛頓以新的方法看待引力,終于令人信服地表明,天上與人間服從同樣的力學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如此重要,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引導學生學好牛頓第一定律,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在教學中應把握住以下三點。
1.改變教師的角色地位,教師應該組織好教學,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2.牛頓第一定律是一個科學探討的過程,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深切體會,形成感性認識。
3.充分體現理論聯系實際,體現牛頓定律的廣泛性,體現自然現象之間的本質聯系。
為了能夠體現以上三點及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思想,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九年級物理教材》的思想指導下,我在教學中做了大膽的改革和嘗試,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我總結的教學經驗。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如下。
1.讓學生獲得對牛頓第一定律的感性認識。
2.讓學生理解牛頓第一定律。
3.重溫偉人思想,構建三維目標。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先組織學生實驗,老師請同學們一起動手把小車放在桌面上,不用手推小車,它不動,用手推小車,它運動,小車的運動需要什么?有力作用在小車上,小車運動。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給物體施加力,物體運動,不施加力,物體不運動。老師說:聯系物理學史,這一觀點是兩千多年前有名的物理學者、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提出質疑:這一觀點正確嗎?再動手用力推小車,撒手后有什么現象?小車能繼續運動。撒手后小車還受到手的作用嗎?小車的運動與手的作用有關系嗎?沒有,沒有力的作用小車能運動嗎?能運動。由小車的運動情況總結得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踢足球,足球離開腳以后還繼續運動,在水平方向還受到力的作用嗎?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向前運動。力是維持小車運動的原因嗎?老師與學生一起總結:力不是維持小車運動的原因,即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由試驗進行科學的推論,物體運動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這個結論是300多年前笛卡爾、伽利略的觀點,這個觀點正確嗎?物體運動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指導學生做斜面小車的實驗,把毛巾鋪在斜面上,小車受到太大的摩擦力,運動很短的距離就停下來了,去掉毛巾讓小車沿斜面滑下,小車運動較長的路程,增加斜面的角度,小車沿斜面滑下的路程變長,讓學生推理如果斜面非常光滑,小車就會運動得更遠,如果沒有阻力,小車就將一直運動下去。老師和學生一起推論:運動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將沿直線一直運動下去,總結:物體運動的原因是原來的運動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時,將一直運動下去,原來靜止的物體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仍然保持靜止狀態。牛頓在前人的科學思想指導下,對他們的認識做了進一步的科學推論: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做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篇5
1.辯證地認識三維目標的關系。三維目標是一個整體。知識與技能仍然是新課程的重要目標,是教學的基石,同時,它又是載體,學生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都是依附于知識的發生、發展,是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和發展的。而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必須依托教學活動的過程來實現,沒有過程就沒有體驗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三者相互滲透,互相交融,是一個整體。
2.三維目標的設計必須明確具體。教學目標是對學科總體目標的詮釋,所以,教師必須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教學目標,切忌泛泛而談、好高騖遠。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測性。把三維教學目標具體化,應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教學對象也就是學生;二是學生的行為; 三是確定行為的條件(是指對影響學習結果所規定的限制);四是程度(由行為的速度、準確性和質量三個方面確定)。
3.靈活調整教學目標的側重點。三維目標不是均等存在的。如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的目標是很難在每一節課中都能找到相應的方法和途徑,尤其情感態度價值觀更是教育的長遠目標,更不可能節節課都得到強硬地落實,它更多的是一種全程的滲透。 這就需要教師能夠依據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教學目標的側重點。
4.設計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習方式,對于三維目標實現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如知識與技能可以使用啟發傳授式,過程與方法可以多用探究式,而情感態度價值觀更適合于體驗式。將多種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落實三維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三維目標是一個整體,不能機械地將其分拆。
正確理解了三維目標及其關系后,在教學中關鍵是如何有機地整合這三個維度,達到理想的教學狀況,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通過一定的過程和方法,既掌握了知識和技能,又培養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重視創設問題情境。三維目標的落實,不是機械羅列、空洞的說教所能實現的,而是要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任務和問題來整體落實。創設問題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趣味,引發學生的思考,有助于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和經驗構建新的知識結構。可以說,構建新知的必要環節就是創設問題情境。怎樣創設問題情境呢?可以由純知識問題入手復習舊知,引出新知,使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有機聯系;亦可以由生活實際問題入手,激活學生探求新知的積極心理,感受知識的價值。
2.重視知識形成過程。教學是活動的過程,而活動是整體的、綜合的,學生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得到多方面表現和發展的機會。設定過程性目標的意義,就在于把教學過程的運作結構作為學習的重要環節凸顯出來,達到使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怎樣把握好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堅持“三有”即有經歷、有體驗、有探索;確保“三個獲得”即獲得經驗、獲得知識、獲得能力。
3.重視隱性知識的教學。隱性知識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許多技能、方法、交流態度、體會、情感等方面的知識都屬于隱性知識,新課程把教學目標定位在三個維度,表明把隱性知識的學習提到了重要地位,即這一點恰恰是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所忽略的。怎樣加強隱性知識的教學呢?隱性知識無法完整表述,只能通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感受和體驗,因此應加強學習活動中的體驗,感悟和反思。不僅有利于深化基礎知識的理解、認識,而且提升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朝積極、主動方面變化。
4.對三維目標達成度進行測量與評價。
篇6
關鍵詞: 三維目標 歷史教學 教學目標
一、理清三個維度目標之間的聯系
一直以來,我們沿用的是“教學大綱”,側重于描述“教學目標”上的要求和期望,而忽視對教學目標的具體“基準”進行描述和設定。從課程目標到教學目標的過程并不是簡移套用的過程,從理論性強、抽象性強的課程目標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課堂教學目標,其中應該有一個理論向實踐過渡的過程。因此,課程標準中的三個維度目標需要細化,并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教師在細分目標維度時,同時要考慮學科特色,不要將歷史課變成語文課或者政治課,在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踐時要突出歷史感。
《課程標準》中講道:三維目標雖各有其本體價值,但是它們要根據具體的學生情況分析后各有側重,且互為手段、互為目的、互相促進、相互轉化。在進行一堂實際的歷史教學過程中,任何一個目標都可成為學習目標,同時可作為實現其他二維目標的輔助條件,三維目標只有科學地協調才能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三維目標盡管要根據學情分析后各有側重,且互為目的,但從教學的總體上說,“知識與技能”是三維目標中的主線,貫穿于教學始終。事實上,只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歷史學科的知識結構、思維方法,才能切實實現三維目標。因為,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目標是可以通過一堂具體的歷史課實現的,且可以設計教學反饋環節,知道學生是否實現此目標,《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明確規定了每一課應該掌握的知識點。但對三維目標的落實,決不意味著對學科知識的弱化,而是體現了對學科知識與能力的深度理解、融會貫通。
二、立足于課程標準,結合學情整合重難點
教師要指導學生理解教材,了解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使知識由點成線、由線成面、由面成體,構成基礎知識的框架,促進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對教材內容的處理要深入淺出,緊扣重難點。
三、通過看、論、思的方法,落實知識與能力目標
具體的歷史史實,基本的歷史概念、歷史規律是落實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起點。我們所說的歷史四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構成具體歷史史實,對這種知識就要讓學生閱讀吸收。在掌握具體的歷史史實的基礎上,通過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培養,讓他們提升歸納概括能力而形成的對事件本質性的認識,就是歷史概念的形成。對這部分知識就要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引申、拓展、總結得出,這是討論和思考的環節。此外是基本的歷史線索和規律。它是歷史發展過程中歷史現象內部緊密聯系的反映,它包含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歷史發展階段的內在聯系,以及對現今社會的啟示作用。掌握歷史規律一般有歸納法和演繹法兩種方式。
四、優化教學過程,落實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
“過程”是指歷史學習的經過,“方法”是指歷史學習中的學法?!斑^程與方法”的詳細表述應是通過什么樣的教學過程學習什么知識,讓學生學會怎么樣的歷史學習方法。新課標要求教師將傳統的灌輸式學習轉變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探究式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做好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發展。
五、在體驗式教學中,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由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體驗性、持久性等特點,因此一般難以通過短時間內的幾次課程顯性地表達出來,更不可能一節歷史課就培養出學生的人文情懷。不能采取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將教師個人情感、態度、價值觀強加在學生的身上,只能通過教師進行精心的課前教學準備中的各個教學環節感受中習得。教學應強調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應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自己觀察、思考的機會,在課堂中參與、表現的機會,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有獨特的感受。
讓學生在創設的歷史情境中體驗。歷史都是過去發生的事情,離學生實際生活遙遠而陌生,教學中通過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情境,還原知識產生的背景,增強知識的可理解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框架,產生學科感悟。歷史教學中有大量豐富的課程資源可以利用,如教學中充分利用圖像史料、考古成果、文字史料;帶領學生參觀歷史遺址、遺跡、博物館等;走訪親身經歷過事件的人,聽他們口述歷史等。利用這些可見、可感的資源,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直觀的歷史感受,還可以讓學生在親身感受中得到感悟,從而為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打好基礎。
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驗歷史。倡導探究式的學習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將教師“教”轉變成學生“學”,學生有了主動性才能有真實感想。在探究活動中,相比于聽老師講歷史,親身參與探究歷史而形成的體驗最深刻。如通過組織課堂分組討論,或事先收集相關史料,舉辦歷史長廊展,出演歷史情景劇,或組織“歷史問題調查”,寫調查報告等活動,不但培養歷史學習能力,而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中歷史情景劇是根據教學的要求,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此形象地復現歷史情景。學生既然要扮演歷史人物,必然需要深刻解讀歷史人物,他們解讀歷史人物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落實教學目標。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歷史史實的識記,而且能培養學生找到看歷史的視角。
歷史課程標準中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三維目標的落實是教師分析課程標準,整合歷史教材等專業技能的體現,它影響到教學過程的實施和教學效果。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職業教育學習,工作后的教育培訓,才能了解《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標準、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內容。立足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學習實踐中總結經驗,落實三維目標,是做好歷史學科教學的出發點。
參與文獻:
[1]黃偉.教學三維目標的落實[J].教育研究,2007(10).
[2]穆易寧.新課標下高中歷史學科考試測量命題改革[J].天津:歷史教學,2005(4).
篇7
關鍵詞:三維目標 內涵 理解 落實
傳統的教學過程過分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造成了學生主體性的缺失、情感的缺失和創造力的缺失,泯滅了不少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導致了“高分低能”、“有才無德”等現象的產生。
新時代的教育需要落實“以發展為本”的理念。發展為本就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生動地主動發展,使他們的潛能最大限度的開發,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為學生今后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充分體現了“以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新課程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構建起課堂教學比較完整的體系,由以知識為本位、學科本位轉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真正對知識、能力、態度進行了有機整合,體現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
1、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的內涵:
1.1 知識和能力: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有價值的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1.2 過程與方法: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和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的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1.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的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2、對“三維目標”的認識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2.1 由“三維目標”取代傳統的“雙基目標”已成為課改實踐的首要課題。突出以人的發展為本的三維目標并不是忽視基礎知識,而是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和整合。人的發展離不開知識的學習,知識是促進人的發展的基礎。在教學中突出發展為本,并不是忽視知識的作用,而是強調選擇什么樣的知識,怎樣編排知識和如何學習知識才能適應社會需要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水平,這恰恰是為了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
2.2 三維課程目標需要有機結合。三維目標應是一個整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互相聯系、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既沒有離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也沒有離開知識與技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學習。
2.3 三維目標的確立對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注重學習主體的實踐和體驗,注重學習者的學習經歷和學習經驗,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方法,對教學過程正確引導,有利于改變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現象。
三個維度的交融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體現了學科教學改革的方向,使日常的教育教學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3、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要落實三維目標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3.1 在實踐過程中實現結論與過程的有機統一。無論對哪一門學科而言,學科的探索過程和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學科的概念原理體系只有和相應的探究過程和方法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的思維過程和整個精神世界獲得實質性的發展和提升。如果學生所接觸的只是一些看似確定無疑的、風平浪靜的、一帆風順的、不存在任何對立與沖突的客觀真理,學生在經歷教育的過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現成的結論并形成對這些結論確定無疑的心理,那么這種教育的功能就不是對個性的發展與解放,而是對個性的控制和壓抑。我們應該努力做到: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把知識教學的過程同時變成結論形成的過程。
為此,我們應該提倡“做中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學中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既有經驗及社會實踐為基礎展開,以自主活動為主要的開展形式,強調學生親身經歷,讓學生在“動手做”和“動腦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動中“體驗感悟”以至發現和解決問題。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或用眼睛看科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教師的作用就是要創設一個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景,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去發現。與此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造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培養和充分發展。
動手做后,還要抓住五個機會: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要抓住學生在表述中所暴露出“思維漏洞”的機會:及時進行有效矯正的機會;要給學生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
3.2 在豐富多彩的智力活動中實現認識與情景統一。前蘇聯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指出:“我們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情感的食糧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學生的苦惱、恐懼和別的消極感受,阻止他們全力以赴地去學習”。學習過程是以人的整體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活動和情意活動相統一的過程。如果沒有認知因素的參與,學習任務不可能完成;同樣如果沒有情意因素的參與,學習活動既不能發展也不能維持。我們應該在豐富多彩的智力活動中實現認知和情意的統一,力爭使情感態度成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
我們要善于以能激發思維的問題來組織教學,精心設計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的問題、能觸動學生內心體驗的問題。
讓學生從批判與參與決策的角度來生發問題,新穎有趣的問題、來自學生身邊的問題,這些問題容易引起學生的深入探究。
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聯想和想象。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有了想象,我們就可以飛起來,離開熟悉的陸地,離開司空見慣的事物,進入一個美麗神奇、廣闊豐富的境界。
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猜測。猜測包括推測和猜想兩層含義。通過猜測可以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還可以使研究活動出現質的飛躍。猜測包含著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判斷,它是學生有效探索的良好開端。通過猜想和推測有助于把握知識的來龍去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有助于提高直覺思維能力。
篇8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落實
創設情境:在“最近發展區”創設問題情境。著名教育家維果斯基認為,學生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實際具有的水平,是現實水平;一種是在教師引導下所能達到的水平,是潛在水平。在現實水平與潛在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最近發展區,形象地稱之為“跳一跳,摘桃子”。這個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來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夠不到。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把問題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背景出發,從熟知的實際生活中選好素材,創設富有挑戰性且適合學生個體差異和思維活動的問題情境,激起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欲望,并在探究中獲得新思維、新方法,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探究新知: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實現知識內化,即通過解決是什么(陳述性知識)和為什么(建立知識間的聯系)的問題,二是形成學科技能,即通過知識的應用,把握知識應用規律。
應用知識:完成鞏固知識,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任務,考慮適應學生不同智力水平。要精心設計訓練題,注意多樣化,精練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為此應該設置智力臺階:基礎性應用即與教材上的例題同結構、同題型、同難度的模仿性練習題,用于鞏固當堂所學的新知識;綜合性應用有兩個維度,一是本堂課內所學知識點的綜合,二是本堂課內所學知識與已往已學的相關知識的綜合;拓展性應用:有四個維度,一是一題多解,二是一題多變,三是多題一解,四是學科綜合。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
在課堂教學中,轉變學生以往的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授之以“漁”。要把握講解的時機,應在學生產生困惑的時候講,要在學生感悟不出或是感悟膚淺的時候講。
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是通過師生的多向交流活動,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科基本思想方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要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索。這是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的環節。學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在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知識清單”;搜集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并進行分析和處理;解決提出的問題,完成學習任務。二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這是主動學習的拓展性的環節。學生群體在教師的組織和參與下交流、討論自主探索的學習成果,也隨時提出質疑,通過討論達成共識。使群體的智慧內化為個體的智慧,要給學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構知識、運用知識、表現自我的多種機會,使其樂于探究,有一種成就感,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精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
篇9
關鍵詞:語文綜合課程 三維目標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14)09-0010-04
基金項目:江蘇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SJZZ_0180)
作者簡介:李惠(1989―),江蘇揚州人,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文課程研究。
一、三維目標與語文綜合課程的內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指出:“如果人們集中力量培養‘完善的人’,而這種人又會自覺地爭取他們個人和集體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為改變社會和使社會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貢獻。[1] (P.84)在“為培養完善的人、綜合發展的人”的理念下,我國進行了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三維目標”的理念。
“三維目標”是《課程標準》對課程提出的三個維度的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囊括了學科概念、理論的建構,探索未來世界和未知領域的方式方略,以及真、善、美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建立。三個維度有機統一,相互促進,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獲得方式方法,并在個人的學習體驗中,逐步具備人文素養,正確的價值觀,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進而從整體上形成學生的綜合素質。
由綜合課程“綜合有關聯的幾門學科,成為跨越更廣泛的共同領域的課程”[2] (P.2158)的定義可知,語文綜合課程強調廣義的、綜合的能力概念,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解決復雜的綜合性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學思考能力、自我認知能力以及交往表達能力。語文綜合課程整體性、開放性、自主性的特點與三維目標的要求相互呼應,開辟了學生知識技能獲得和實踐能力形成的新渠道,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營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二、三維目標對語文綜合課程的取向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對語文綜合課程的需要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建立在教育國際化的基礎之上,知識與技能的國際接軌則是教育國際化的一個因素。從知識層面來看,其更注重培養學生多元知識文化的理解力,這要求我們拓展原有的“知識認知”視野,打破固有的“知識認知”觀念,將多樣的知識形式、內容納入知識認知觀,通過語文綜合課程使單純的多元知識文化“碎片”得以重組延伸、綜合提升,與現代科學體系相對應,保證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在尊重知識共性與個性、顯性與隱性的基礎上拓展多元知識文化的價值與意義;從技能層面來看,其更注重擴展學生掌握技能的國際視野,推動先進知識技能的交流,先進的知識技能,可以通過語文綜合課程的教學滲透給學生,同時,在語文綜合課程中發現的問題、掌握的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下知識技能的教學中得到鞏固和加深。知識與技能是培養科學文化素質的需要,知識與技能國際化戰略思維下的語文綜合課程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促進了我國基礎教育的特色發展。
(二)過程與方法對語文綜合課程的需要
“過程”是指讓學生自主經歷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在活動、探究和感悟中學習。語文綜合課程因為容納了多種形式、多個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學生可以在語文綜合課程中選擇不同的取向,學習不同的內容。語文綜合課程表現出的綜合整統性,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體驗,保證了學生在個體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各自需要自主地體驗這個綜合整體中的知識和技能形成過程,實現了知識與技能形成的個性化?!胺椒ā笔侵笇W生在知識與技能形成過程中掌握的學習方式與策略。語文綜合課程的開放性使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與語文綜合課程的內容相結合,通過多種途徑發展自身,從而實現知識與技能在已有經驗上的多維度新生長,最終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個性學習方法。語文綜合課程的實施就是要學生在學習過程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掌握方法,語文綜合課程所強調的“重視學習過程、強調學習方法”,其實質就是對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的解讀,即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感悟和方法,可以說語文綜合課程是學生在成長中學會生存、發展的內在需要。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對語文綜合課程的需要
“學校的首要任務,在于訓練兒童從事合作的和相互幫助的生活,培養他們相互依賴的意識,并實際幫助他們適應這種生活,以便在實際行動中體現這個精神”[3] (P.30),這種精神體現在課程之中,便是三維目標對課程提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要求。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背景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的提法與以往傳統道德目標的提法相比更具具體性和可行性。從情感態度的層面解讀,每個學生的經驗經歷都是與眾不同的,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要求語文綜合課程在最大程度保持學生個體經驗獨特性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個性,體現情感態度的多維性、層次性和復雜性,提高學生的精神品質。語文綜合課程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再是一個人的單獨行動,更不是彼此間的相互疏遠,而是生生、師生之間的相互交往、相互合作。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產生交往合作的行為,并逐步學會彼此交流、彼此理解、彼此尊重,最終共同完成語文綜合課程的學習任務。語文綜合課程的實施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對學生形成以“公平、協作、共享”為基礎的情感態度具有積極的意義。從價值觀的層面解讀,語文綜合課程的綜合性和靈活性不僅僅在于促使學生獲得公平的發展機會、發展結果,更在于通過課程實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具有高尚的社會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有學者認為,“從人存在的社會向度及教學價值的角度來理解,杜威的課程與教學思想中蘊涵著更為深刻的人學意義,這便是他通過教學過程中兒童作業等相互協作的活動方式,把班級授課制中抽象的人解放為具體的、現實的人,也就是社會的人,把學校變成雛形社會,從而實現了他“學校即社會”的教育信條,以培養民主社會需要的公民品質。”[4]這樣公民品質就是價值觀的要求,即具有高尚的社會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為課程的實施提供了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精神基石,使得課程的實施更具彈性和靈活性,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三、語文綜合課程的現狀與問題
(一)教學資源的相對匱乏
隨著學科多領域的發展,語文綜合課程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從以往單純的知識課程發展到知識課程、情意課程、體驗課程等多角度的課程,這就意味著在語文綜合課程的設置中應將先進的課程資源納入到學校語文綜合課程的體系中。但是隨著教育人本化的推進,我們發現語文綜合課程的課程設置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任課教師及學生的自主選擇權,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很多教學資源還是沿用傳統課程的模式,教學資源更新緩慢,不能緊跟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時代感不強,不能真正體現出語文綜合課程教育資源現代化和人性化的要求。
(二)整體性與開放性的缺失
學生的生活不僅僅局限于學校之中,還存在于家庭和社區中。基礎教育傳統的課程幾乎被分科課程所占領,各學科之間彼此的獨立造成了學科內容間的整體性割裂,課程抽象、孤立地存在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中。語文綜合課程最終的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認識世界的完整圖景,發展學生的綜合人格,但當前的語文綜合課程還不能完全打破學科間的界限,缺少學科間的溝通,不能真正實現學科知識內在的完整統一,也就無從保證語文綜合課程的整體性。另外,從某種程度上說,語文綜合課程還沒有形成完全開放的體系,當前所施行的語文綜合課程也大多是結果型而非過程型,有關學科與社會、學生綜合性的課題研究幾乎沒有進展。這樣,語文綜合課程就不能完全從傳統學科的框架制約中突圍出來,無法實現語文綜合課程體現的開放性。
(三)學術化與生活化的割裂
正如哈佛大學原校長埃利奧特所言:“每個學生天生的愛好和特殊才能都應該在教育中受到尊重,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獨特才能的課程,才是最有價值的課程?!盵5]語文綜合課程作為能夠根據學生自身的愛好、特點設置的課程,正具有這種價值。語文綜合課程的設立,不僅有效彌補了傳統課程的不足,更進一步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優化了其知識架構,使學生在此基礎上能夠充分培養、發揮他們的技能與特長,并最終成為他們內在的核心競爭力。但我們仍應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語文綜合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學術化與生活化割裂的現象,課程內容主要以學術性內容為主。語文綜合課程內容選擇雖然有了一定的生活化內容,為學生的今后發展和終身學習提供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和道德基礎,但并未因此而真正做到學術化與生活化的完美結合,這導致學生無法將課程與自身的知識結構聯系起來,無法對語文綜合課程產生興趣。
四、三維目標下針對語文綜合課程現狀的對策
(一)大手筆,教學資源的豐富
語文綜合課程的開設,是為了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升初步科研能力,從而為培養社會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語文綜合課程教與學的良好運行需要有專門而豐富的教學資源與之配套,這些教學資源應由學校與任課教師共同研發,并由此建立一個教學資源庫。在教學資源庫中還應包括實施語文綜合課程的教學用具、教案文本和相關的視頻資料等。與此同時,教學資源庫還應該隨著不斷進行的課程改革,根據市場的需要實行優勝劣汰制,逐步淘汰過時的教學資料,引進先進的教育教學資料,從師資團隊配備、教學教具配置,教育教學平臺等多渠道豐富語文綜合課程的教學資源。
(二)大氣魄,整體性與開放性的顯現
語文綜合課程整體性、開放性的內在要求,就是將被分割的課程內容的要素或零散、雜亂的其他形態的內容要素分別依據其內在的價值聯系、邏輯性或結構性聯系、外在的實用價值、學生的認知特點或習慣等主線整合起來 [6],將學校、家庭和社區三大主要陣地有效融合起來,打破傳統的束縛,整合校內、校外課程,讓學生形成一種區別于以往封閉、死板知識體系的開放、靈活的綜合性知識體系。
完善語文綜合課程的整體性就是指課程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學生的發展這條主線貫穿于課程始終,并逐步拓展到學生需要認知的六個“面”,即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六個領域。在每一個“面”上選擇環境、活動、關系三個主要因素,作為學生認識發展的三個“點”。通過點面結合的方式使課程內容在不同領域形成綜合交叉,按照學生有層次螺旋上升的認知發展過程,形成整體性高、立體化強、綜合度大的課程框架體系,概括成一句話便是“貫穿主線、結合點面、交叉綜合、螺旋上升”。提高語文綜合課程的開放性就是要語文綜合課程跳出某一特定的學科知識領域,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整合,加強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以多維度、寬領域的視角滲透知識學習、豐富生活經驗、促進方法獲取,實現課程在更廣的范圍和更大意義上的有機融合,最終實現學生知識技能學習、過程與方法培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塑造的有機整合,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大幅度,學術性與生活性的融合
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綜合課程教育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生活能力,讓學生繼承和發揚傳統的中華文明。因此,語文綜合課程的內容設計應注重學術性和生活性的結合,在關注基本知識技能培養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生活常識,學會探索知識內容的結構與原理,傳遞文化的核心價值,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學術性內容具有永恒的價值,它與經典理論知識點相聯系,為學生高效獲取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識提供了保障;生活性內容具有切實的價值,它與學生的基本生活經歷相契合,為學生直接獲取最具時代感、最生活化的知識提供了支持。社會的轉型、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讓我們意識到,學術上的卓越并非是學生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徑,自主的生活實踐力、強烈的創新性以及完美的人格是人才所需的基本素質。只有學術性與生活性內容共存的課程形式,才能發揮教育的應有價值,使所有人都將獲得改善生活的手段,都會感到無憂無慮,各種自由和創造才能都將在那里得到最充分的發揮。[7] (P.225)因此,語文綜合課程應從以往以學術為重心的單軌狀態轉變成學術、生活雙軌并重,不再一味地著眼于理論化的、教條化的學術性知識,而是增加課程的實踐性與生活性,課程內容盡可能地選擇聯系日常生活的事例、圖片和話題等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指導學生在自身興趣的基礎上,從自然、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與課程相關的研究專題,讓學生通過實踐,學會用積極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學會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增強探究意識,提高創新能力。語文綜合課程既要重視生活性,為學生的生活打下較為扎實的基礎,又要通過依托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最大程度地體現語文綜合課程“學術化”的面貌,正確處理好學術性與生活性之間的關系,構建體現新課改理念、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富有生活化學術氛圍的中國特色語文綜合課程,為學習者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做好準備。
“三維目標”下的語文綜合課程代表了一種先進的課程理念,“知識與技能”是課程開展的客觀要求,“過程與方法”是課程開展的過程屬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課程開展的主觀動力,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共同構成語文綜合課程的整體要求。語文綜合課程培養學生在打好“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去創新,在知識技能目標達成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過程與方法”,并最終在獲得思想、方法的個人學習體驗中形成道德素養,完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最終學習歸宿。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顧明遠.教育大辭典(增訂全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凱瑟琳?坎普?梅休 等著.王承緒 等譯.杜威學校[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4]遲艷杰.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理解杜威的教學價值思想[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
[5]羅堯成.中國大學課程結構改革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2.
篇10
關鍵詞: 教材資源 學生資源 教師資源 三維目標
課程資源是決定課程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因素之一,課程目標的落實需要課程資源提供有力的支持。教材、學生、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根本,也是挖掘課程資源的立足點。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根據學校的現有條件,我們立足教科書、學生、教師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等潛在的課程資源,尋求有助于實現三維課程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下面淡淡我在教學中的實踐和體會。
一、深入研究教科書,合理利用教科書資源
教科書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之一,上教版化學新教材中蘊含豐富的教學資源,給教學創造了優越的條件,怎樣才能使用好它,對教師提出了挑戰;這種挑戰來自對教科書的把握和利用,要掌握利用教科書資源的主動權,避免被教科書牽著鼻子走,防止出現照本宣科,做教科書的主人。
1.挖掘新教材潛在資源
教科書上的材料不能棄而不用,也不能照單全收,關鍵是吃透教材,使課本資源在新課標的框架下融入教學的整體設計中。順應新課程理念就要整合各種資源,為我所用,為學生所用,為課堂教學所用,從而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如上教版初中化學新教材中,對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并未作集中而系統的講解,甚至顯得零碎、零亂,那么,在課堂實際教學中,教師能否按照教材上的方式平鋪直敘呢?不能;教師能否按照教材上的內容照本宣科呢?也不能。這就是說,教師基于這些呈現的資源作發掘,才能順應新課程理念,僅僅讓學生知道用什么藥品制取二氧化碳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理解用這些藥品的優點,以及還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僅僅讓他們知道用什么裝置制取同樣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探究為什么要用這樣的制取裝置;它們還有哪些缺點,還有沒有更好的設備代替它們,或者再做一些理想的改進,等等。43頁和44頁的兩個裝置都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但哪個有利于動手操作?若把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有什么優點?你還有沒有別的容器代替錐形瓶?不同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方法一樣嗎?其實,新教材提供的只是例子,這是它的功能之一。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不是教教材,而是用好新教材,也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豐富資源。傳統教學抓住典型的、基礎性的知識教學,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新課程下,教師要用好新教材、開發出各種課程資源。
2.利用新教材現有資源
教科書表述方式的變化是新教材最突出的特點之一,一方面,因其陳述性的內容和結論性的知識少了,教師必須作創造性的教學設計,另一方面,實驗欄目和學生活動欄目等培養學生學習方式形成的內容卻增加了許多,這要求教師必須運用好這些現成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它們應有的功能和價值。如課本第44頁的“交流與討論”,雖然只有三個問題,卻是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的重點內容。首先,它是學生必須探究的內容;其次,它是學生活動過程的載體;再次,通過這一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好的學習方式。新教材上這些形式新穎別致的欄目都是極好的教學資源,教師只有用足用好它們,并進行創造性的重組、優化與整合,才有利于落實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總之,面對新教材所提供的各種豐富而又鮮活的教學資源,教師既要重視,又要用好,更要靈活對待,增刪取舍與否,都要和自己的整體教學設計和諧一致。
二、喚醒學生的生活感受,使之成為可利用的課程資源
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師要以學生為本,設計教學、組織教學。要喚醒學生的生活感受,就要關注學生的切身體驗,而不是僅僅從教師的感覺出發。學生原有的生活體驗和認知體系是構建新的認知體系的基礎。在學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學生知道二氧化碳的產生途徑,而且不止一種,如木炭燃燒、人的呼吸等。但是如果想以獲得二氧化碳為目的,就要考慮很多因素,如原料、速度、純度、反應條件等。在選取原料時,可以提問:除了課本上的藥品以外,在生活中你還能找到那些物美價廉的代用品?通過實驗對比,用哪一種制取二氧化碳可能會更好?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目的在于把課本知識投放在生活的背景下,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比如食醋、貝殼、雞蛋殼和水垢等都是學生熟悉的,這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淺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面實驗探究的難度,使學生較易完成自主實驗探究。這樣就能很好地挖掘學生身上所隱藏的課程資源。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倡導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表面看這二者似乎毫不相干,實際上卻不可分割。學生并非一張白紙,他們是帶著不同的生活感受學習的;學生的學習不是建立在空中的樓閣,他們必須以原有的知識積累為基礎。只有喚醒學生的生活感受,才能使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成為可被利用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需要,這不僅使自主學習成為一種自然行為,而且使課程三維目標的落實成為可能。書本知識往往是片面抽象的,把它放到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體現了新課程重視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教學中聯系學生生活,有利于強化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習活動富有情趣,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當做一個過程性目標落到實處,成為支持學生持續努力學習的精神支柱。
三、教師是創造性地利用課程資源的主人
教師要創造性地利用課程資源。教師不僅要細心發現和創造性地利用學生的經驗與感受,而且要創造性地使用書中的許多資源,這就是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教學內容需要組織,教學過程需要設計,教學情境需要創設,教學結果需要反思和評價,正如葉瀾教授所說:“教師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進入到科學和藝術結合的境界,充分展現出個性的獨特風格。”這種智慧在教學預設時是重要的,在處理課堂偶發事件時更加重要。教師的學識、機智、能力、潛在的智慧等寶貴的資源都是新課程順利實施、課堂教學順利完成的重要保證。如二氧化碳的收集不用排水法,是因為它能溶于水,而在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卻出現了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氣體以檢驗其成分的題目,于是有學生提出疑問:這是怎么回事?難道用排水法就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氣體嗎?它的溶解性并不太強,能否嘗試?這些問題都可能是教學預設時所沒有想到的,對于學生的這些額外的問題,教師是不能回避的,因為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教學資源,但也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既要挑戰學生,又要挑戰教材,更要挑戰自我。教師的潛在資源更重要。面對新穎的教材、靈性的學生、動態的課堂和新課標的要求,只有教師才能把它們創造成一個完整的藝術體。教師是創造性地利用一切課程資源的主人。
新課程下,教師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學生、教師等潛在的課程資源,才能有效落實三維目標,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