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生態系統范文

時間:2023-04-06 05:32: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濕地生態系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濕地生態系統

篇1

鳴翠湖(北緯38°23'N,106°22'E)主要地塊由銀橫公路及四三支溝所挾持,東以惠農渠為界,西至紅旗排水溝,南至永寧縣中心排水溝,北至銀橫公路(孫勝民,2012),湖區面積666.7hm2。地貌類型為銀川平原湖灘地貌,海拔1100~1200m。湖區是典型的中溫帶半干旱荒漠氣候區,冬春少雨,夏秋多雨,年降水量120~150mm,年蒸發量1500~18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58.7%。水資源屬引黃灌區的漢延渠-惠農渠干渠水系。鳴翠湖水位較低,北湖水位在1.87~2.47m、平均水位2.12m,南湖水位1.47~2.07m、平均水位1.75m。

2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

2.1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在PSR概念模型的基礎上,依據評價指標選取的整體性、可操作性、敏感性及主導因子等原則和相關評價指標原則(崔保山和楊志,2006),結合鳴翠湖濕地自身特點,將生態特征、功能及社會環境3方面指標綜合起來,分別歸類于壓力、狀態、響應3個子系統共27個評價指標。構建的鳴翠湖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的指標體系見圖1。

2.2評價方法和標準

2.2.1評價方法鳴翠湖是一個自然-生態-社會經濟的復合生態系統,若從單方面因素來評價會與真實情況產生較大偏差。因此評價方法選取可以避除人為主觀因素、能夠較為準確反映復雜問題真實情況的多級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麥少芝等,2005;崔保山和楊志,2006;徐建華,2002)。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是建立在指標體系完成、權重確定和評價標準確定的基礎上,構造權矩陣和隸屬度矩陣,最終得到系統生態健康等級,分析原因。確定權重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利用AHP軟件Yaahp7.5分析計算。

2.2.2評價標準的確定綜合國內外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的研究成果和本地區濕地的實際情況(鐘艷霞等,2013;呂金虎和佟守正,2012;王冰,2014),同時參考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標準的方法,將鳴翠湖濕地生態系統健康水平劃分為很健康、健康、亞健康、不健康和疾病5個等級。結合國家、地方相關標準和專家問詢,根據濕地各屬性的臨界水平和表現確定各指標的各級標準值,見表1。

2.3數據來源水質指標數據來源于銀川市水文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環保廳等單位的站點監測資料。生態特征指標數據涉及到濕地不同的生物種類和遙感影像解譯數據來自于銀川市濕地管理辦公室的統計資料,及劉鳴(2013)實測解譯數據。社會經濟指標主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長率、化肥施用強度、環保投資指數、濕地保護程度、污水處理率等,數據主要來自于2013年寧夏統計年鑒和政府工作報告。相關數據參閱了鳴翠湖的研究成果(孫勝民,2012;楊美玲和馬鵬燕,2011;單洐芳,2013),同時到地方調查獲得的資料數據。

3鳴翠湖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

3.1多級模糊綜合評判模型的構建采用層析分析法和德爾菲法綜合確定指標權重。邀請專家對構建的鳴翠湖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個指標賦予權重,利用軟件Yaahp7.5計算分析得出各指標兩兩比較矩陣,計算出各指標歸一化權重系數。再由專家對影響鳴翠湖生態系統健康的各因子進行投票決定健康等級,構成評判集,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模糊隸屬評判矩陣。式中,R1、R2、R3分別是壓力、狀態和響應子系統指標相對于評語的單因素模糊隸屬評判矩陣,該項評判集是由5位專家對影響鳴翠湖生態系統健康的各因子進行投票決定后對評判集中的元素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

3.2評價結果鳴翠湖生態系統健康綜合評價結果:

3.3結果分析在鳴翠湖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綜合指標隸屬度矩陣V'中,表示濕地很健康的V1級得分0.2475,健康狀態的V2級得分0.2328,亞健康狀態的V3級得分0.2650,不健康狀態的V4級得分0.0501,疾病狀態的V5級得分0.1738。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鳴翠湖濕地處于亞健康狀態,綜合得分為0.6163。從3個子系統評判結果看,狀態指標B2最差,其最大隸屬度為0.2333,屬于亞健康狀態;壓力指標B1最好,其最大隸屬度為0.2677,屬于健康狀態;響應指標B3最大隸屬度為0.4553,屬于亞健康狀態。3個子系統健康狀況依次為:壓力B1>響應B3>狀態B2。結果表明,鳴翠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發揮影響鳴翠湖濕地的生態環境健康。

4結論

篇2

關鍵詞:濕地公約;濕地生態系統;主要問題;保護措施

0引言

濕地是一種重要而獨特的自然資源,也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進步的戰略資源,又是推動人類文明與進步的稀缺資源。

1《濕地公約》及其相關情況

濕地公約是唯一一個針對單一生態系統的政府間環境條約,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爾通過。截止到2015年7月,濕地公約締約國已有168個,已登記的國際重要濕地共2208塊,面積達2.10億公頃。我國于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到2008年,國務院“三定方案”明確指出,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全國濕地保護和履行有關國際公約事宜由國家林業局擔任。截止2015年7月,我國列入了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已有46塊,濕地面積達230多萬公頃。按照我國實際情況和《濕地公約》分類系統,濕地分為5大類(34型),其中,近海/海岸濕地(12型),河流濕地(4型),湖泊濕地(4型),沼澤濕地(9型),人工濕地(5型)。

2濕地生態系統功能

在世界自然保護大綱中,濕地、海洋和森林被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重要的水源地、巨大的物資儲備庫、生態壞境的優化器、重要的物種資源庫和物產能源基地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因此,濕地又被稱為“地球之腎”、“淡水之源”、“物種基因庫”、“生物超市”、“儲碳庫”、“物種寶庫”、“人類文明的搖籃”,在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主要包括:供給功能、調節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其中供給功能主要是提供淡水、燃料、食品和纖維等,調節功能主要是氣候調節、水資源調節、廢棄物處理等,支持功能主要是文化多余性、精神和宗教價值,休閑旅游等,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泥炭積累、水循環、提供的生境等。每年全球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功能約為30多億美元,濕地價值很是巨大,因此,對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更要予以重視。

3濕地保護管理工作

3.1濕地資源概況

根據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目前全球濕地總面積約為12.80億公頃,占地球陸地面積的比例約為8.6%。加拿大濕地面積居世界首位,有1.27億公頃;美國1.11億公頃,之后為俄羅斯。我國濕地總面積為5360.26萬公頃,濕地率為5.58%。

3.2我國濕地保護體系建設

目前,我國初步形成的濕地保護體系是: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濕地公園和保護小區兩者為輔,其它保護形式互為補充的多方式共存體系。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共建立的濕地自然保護區570多個,濕地公園900多個。據統計,納入濕地保護體系的面積為2324.32萬公頃,自然濕地保護面積為2115.68萬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45.33%。

4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現階段我國濕地資源主要面臨三個問題:管理工作亟待加強;濕地保護空缺較大;生物多樣性在減退,形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4.1管理體制不完善

在我國,對于濕地保護與管理分工比較復雜,至今沒有形成一個自上至下完善統一的管理體制,各地區各部門都是各取所需,而不是從大局,從整體上,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濕地的發展,造成了資源的重復浪費,矛盾非常突出。

4.2濕地污染加劇

在376塊重點調查濕地中,共有98塊濕地正面臨著環境污染的威脅,占所有重點調查濕地的26.1%[1]。中國濕地面臨很多問題,其中環境污染是最嚴重的威脅之一,近年來,隨著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各種工業廠房層出不窮,一方面加快了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國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對環境構成了威脅,再加上各種漏油事故以及農藥、化肥使用不當,引起的水源污染,對濕地內的生物種群造成嚴重危害,也使生物賴以生存的水質變壞。

4.3過度圍墾、放牧

根據國家林業局全國性濕地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共有279處重點調查濕地面臨或正遭受圍墾威脅影響,占受威脅影響濕地的25.53%;受圍墾威脅的濕地面積681.50萬公頃,占受威脅影響濕地總面積的30.01%,占重點調查濕地總面積的25.37%。共有211處重點調查濕地面臨或正遭受過度放牧威脅的影響,占受威脅影響濕地的20.22%;受過度放牧威脅的濕地面積943.74萬公頃,占受威脅影響總濕地面積的41.56%,占重點調查濕地總面積的35.13%。

4.4過渡捕撈和采集

據調查,我國共有213處重點調查濕地面臨或正遭受過度捕撈和采集威脅影響,占受威脅影響濕地的19.49%;受過度捕撈和采集威脅的濕地面積485.82萬公頃,占受威脅影響濕地總面積的21.39%,占重點調查濕地總面積的18.09%。尤其是東部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當地為了增加經濟的收入,只為了一時的利益,濫捕的現象尤為嚴重,不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循環周期,一味地追求量的采集方式,不僅讓現有的很多重要的天然經濟魚類資源遭到破壞,還損害了所處地的生態平衡關系,對其他生長在其中的水生生物物種的安全也構成了威脅。

5濕地保護戰略措施及目標

自《濕地公約》締結以來,我國作為締約國之一,對濕地的保護和恢復建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濕地文化特色的傳承與延續等方面的工作重視程度日漸加強[2],根據中國生態、資源和環境的現狀,以維護濕地系統生態平衡為基點,保護濕地功能和濕地生物多樣性為手段,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目的,對濕地資源進行保護和利用,充分發揮濕地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的平衡。因此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于濕地生態系統進行保護:

5.1強化濕地保護法規

加強推進國家層次濕地立法,認真執行《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加快省級濕地保護立法工作,目前我國已有20個省份頒布并實施了省級濕地保護有關各種條例;加強現有與濕地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執法工作;繼續推進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濕地公園“一區(園)一法”。

5.2健全濕地保護政策

劃定濕地紅線。探究建立濕地生態保護制度,其主要內容包括:“占補平衡”制度、產權制度、用途管制制度、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和濕地生態系統評價制度等,確保濕地“零”損失。

5.3完善濕地保護體系

現階段我國濕地保護率僅為43.51%,很多重要濕地還未受到有效保護,要優先將鳥類棲息地及其他重要濕地納入到保護體系中,通過建立多種不同方式相結合的模式,如濕地公園和濕地自然保護區等,達到將濕地保護的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的目的。

5.4實施濕地保護工程

編制濕地保護十三五規劃,擴大現有濕地面積,恢復濕地生態功能,提高能力建設。與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戰略相結合,并將濕地納入國土生態空間規劃體系,謀劃實施濕地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開展退養還灘、退耕還濕,優先開展國土空間重要濕地的生態修復工程。

5.5加大濕地保護的科技支撐

加強加大各種有關濕地的基礎理論和適用技術研究,致力于解決濕地生態修復的各種關鍵技術難題,建立濕地生態修復模式,為實施濕地生態系統恢復和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平衡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建立濕地生態監測評估體系,對濕地由于資源和土地利用后的生態變化,生態多樣性的變化進行監測,加強外來生物物種監測和監控,掌握濕地生態特征的動態變化。

5.6加大濕地保護的科普和宣教

開展各種有關濕地保護專題性宣傳教育活動,定期舉辦濕地保護區圖片、普法知識宣傳畫等圖片展覽,使人民群眾從不同的感官角度接收宣傳教育,通過報紙、電視等宣傳媒體,使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濕地,通過實體和網絡相結合分方式,加強人民對濕地的了解,從而增加保護濕地的意識,另外要加強各類有關濕地國際合作活動,為全面強化我國濕地保護引進資金和技術支持。通過以上措施對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使我國濕地保護和管理法制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有所提高,濕地資源保護和利用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模式,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精神,通過建設一些重要區域的濕地恢復工程,在全國起到一個示范帶頭的作用,使自然濕地各種不利趨勢得到有效的遏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濕地資源監測、管理、宣教和合理利用能力。期望到2030年,我國90%以上的自然濕地得到合理有效的保護,形成集濕地保護、管理、建設體系于一體,保護成果和管理成效都比較卓越的先進國家。

參考文獻:

[1]田豐收.中國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J].科學之友,2006(02):51.

[2]張公保.淺析河流濕地景觀規劃設計要點———以青海平安驛州國家濕地公園為例究[J].林產工業,2014,41(6):51-53.

篇3

關鍵詞:城市濕地景觀格局景觀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S3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城市濕地則是指城市區域內的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以及河口海岸濕地,它們扮演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微觀尺度上,城市濕地能夠為動植物提供獨特的生境棲息地,形成物種多樣性,凈化污染物,豐富和美化城市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豐富市民的業余生活,可作為生態的科普教育基地;中尺度區域下又能蓄水防洪、調節徑流、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區域小氣候,補充城市地下水,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在大尺度下維護城市生態安全,維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保護區域物種多樣性[]。本文基于景觀生態學的相關理論基礎,將簡要分析這些理論對城市濕地生態整治和設計的指導意義。

1景觀要素在城市濕地中的體現

在景觀生態學的基礎理論中,斑塊、廊道和基質是用來解釋景觀結構的基本模式,普遍適用于各類景觀,包括荒漠、森林、農業、草原、郊區和建成區景觀,當然也同樣適用于城市濕地。城市濕地生態系統中,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及河口海岸濕地等都可看做系統中的斑塊景觀要素,它們的特征體現在大小、形狀、邊界線、異質性、復雜性等多個方面。城市濕地中線性的空間可看做系統中的廊道,廊道可將景觀不同部分隔離開,又將景觀另外某些不同部分連接起來,形成矛盾與統一的整體。廊道具有較明顯的空間特征,其結構和功能與景觀區域內的連接度密切關聯,很多濕地廊道的形成和地形、氣候與植被的分布密切相關。基質則是占面積最大、連接度最強、對景觀的功能所起作用最大的本地景觀要素。

斑塊-廊道-基質是描述所有景觀格局的共同語言。斑塊-廊道-基質的組合在城市濕地生態系統中,連接了一系列的生態系統,具有景觀生態的整體性;在生態學過程和格局空間分布上具有不均勻性及復雜性,即具有景觀生態的異質性;三類景觀要素在個體上結構與功能都具多樣性,又稱景觀生態的多樣性;這些要素在組成時彼此之間有著緊密聯系又有著組織性、有序性,及景觀生態的復雜性;景觀元素各自之間不僅在空間結構上有所聯系,在生態過程和功能過程上也有聯系,稱景觀生態的連通性。

2景觀格局、過程與尺度在城市濕地中的體現

上文提到的斑塊-廊道-基質三類景觀要素在景觀空間內的配置和組合形式是景觀結構與景觀生態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及景觀要素進行不同的組合與分布就構成了景觀格局。在城市濕地生態系統中,若干個湖泊等相對聚集在一起,形成聚集格局;城市河流呈線性分布,構成線狀格局;河流兩岸的河岸帶呈平行分布格局,形成平行格局;還有湖泊、河流、河口海岸等相互之間或與其他景觀要素也可組成相關聯的空間連接而呈不同類型的特定組合景觀格局。景觀過程表現為景觀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實質上是由能量和物質在景觀要素之間的流動引起的。景觀格局的演變就是強調過程產生格局,格局影響過程。正確理解格局、過程的關系就必須認識到其依賴于尺度的特點,即尺度效應[]。尺度效應是一種客觀存在而用尺度表示的限度效應,現代科學的一個研究關鍵就是尺度選擇。只有選擇相應的尺度進行相應的研究,才能準確的把握研究方向。岳雋等以城市河流為對象,認為從流域、河系、河段到生態區,空間尺度由大到小,時間尺度由長到短。俞孔堅等在臺州“反規劃”案例中,從宏觀、中觀和微觀3種尺度,分別確定不同尺度水平上的規劃原則、目標和成果[]。對于城市濕地而言,其景觀水平應包括市區和郊區兩部分,進行景觀生態規劃時,一般也可從大、中、小3種尺度人手,分出層次,確定不同尺度上的規劃方法、重點和目標。大尺度上應整體考慮城市濕地景觀格局,研究其對城市空間發展格局的影響,規劃使其引導城市朝健康的城市形態發展;中尺度上應考慮城市河流廊道和湖泊、沼澤體等城市濕地斑塊之間的“斑塊一廊道一基質”優化模式,著重規劃城市河流廊道的走向、寬度、內部組成,使其結合城市綠色植被系統共同構建城市自然骨架;微觀尺度上對城市濕地戰略節點進行設計,要兼顧視覺景觀形象、環境生態綠化、大眾行為心理等景觀設計要素。

3景觀多樣性與景觀異質性在城市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體現

濕地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巨大的基因庫。許多珍稀和瀕危物種均以濕地作為庇護、生存和繁衍的屏障。濕地是城市地區最能體現生物多樣性的自然生態環境,不僅能滿足城市居民對舒適性環境的需求,對城市可持續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的濕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21.6%左右,但有1/2的珍稀鳥類以濕地為棲息地。杭州城市濕地為生物提供了多樣的生境棲息地,其中植物約312種、野生動物約260多種,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特征。北海濕地生物多樣性價值中的生態系統多樣性極為獨特,對推動濕地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維持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對凈化水質、提供動植物棲息地有著重要的作用。以杭州西溪和紹興鏡湖國家濕地公園為例,二者屬于自然濕地的植物種類比例較低,反映出人為干擾下濕地一定程度退化的特征。兩地主要是從魚塘間或稻田廢棄地上開始的濕地重建,因此,擴大和修復濕地生境,培植多樣的濕地植物是進一步修復的首要任務。可采取人為植入和輔助自然修復等措施,如保留原有的良好濕地物種,去除有害物種。另外,多樣化的生境(如自然古樸的濕生環境、小面積的林地和高地、桑基或柿基魚塘、農田等)、豐富的動植物物種(植物可以為濕地動物如鳥類等提供棲息地、避難所)、豐富的植被和景觀類型、加強的生態服務功能(減低熱島效應、休閑旅游、科普教育)等等都符合濕地公園的建設原則[]。

4結語

景觀生態學是一門橫跨自然和社會科學的綜合學科,研究領域十分廣闊。景觀生態學應用到各個領域,在城市范圍內的對各類生態系統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中包括城市濕地生態系統。城市濕地生態系統不僅在城市生態格局內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還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城市濕地格局在較大尺度上應具有連續性和完整性[];在小尺度上應維持或改善現有景觀格局和肌理狀況,并利用斑塊、廊道的特性建立更科學的濕地規劃系統;植物景觀構建要求植物的配置階段以適生性為前提選擇植物種,保護植物多樣性和鄉土植物多樣性,注意利用和管理邊緣效應的特性,并在規劃中注意滿足植物群落生態演替的要求[]。合理的運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以景觀生態學理論為指導,從而可以為創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濕地生態系統提供科學基礎,有效的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城市資源,創造一個人類適宜居住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文軍,徐春榮.城市濕地功能及研究進展[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3):85-88

[2]吳豐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觀格局演變的城市濕地景觀生態規劃途徑[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7,16(3):368-372

[3]鄔建國.景觀生態學——概念與理論[J].生態學雜志,2000,19(1):42-52

[4]沈琪,黃茶英,蔣躍平.杭州西溪和紹興鏡湖國家濕地公園內的維管植物多樣性[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8,26(4):385-390

篇4

(林業監測規劃院,呼和浩特010020)

摘 要:南湖濕地是自然濕地恢復和人工濕地建設相結合的重要模式。文章通過對呼和浩特南湖濕地公園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研究,可以正確認識南湖濕地生態系統的價值,將有助于呼和浩特地區自然資源開發的合理決策和規劃。

關鍵詞 :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中圖分類號:718.55+6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簡介:王婧敏(1983 -),女(達斡爾族),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工程師.

1 引言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指生態系統與生態過程所形成及所維持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條件與效用。濕地作為地球上三大生態系統類型之一,面積分布廣泛,并形成了不同的類型。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巨大的服務功能,具有能夠持續為人類提供食物、原材料等物質的潛力,而且在抗旱防洪、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休閑娛樂和科研文化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南湖濕地作為呼和浩特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的重要景觀之一,無論是在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上,都對呼和浩特市的建設和發展以及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對改善區域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研究區域概況

南湖濕地位于呼和浩特市南二環以南、昭君路以西、大黑河以北、沙梁村以東,規劃建設面積1165hm2,是大黑河和小黑河泛濫地形成的永久濕地,經過人工過度利用和建磚窯開采泥土,使地下水位上升,形成大小水泡子的濕地。南湖濕地是在自然濕地基礎上進行人工恢復的濕地類型,是自然濕地恢復和人工濕地建設相結合的重要模式。

3 南湖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3.1 生態系統生產力提高

濕地是具有很高生產力的生產系統,其產量接近甚至超過集約農業系統的生產力。根據資料顯示,紙莎草年初級生產量估計為100t/hm2,而香蒲約為30~70t/hm2,浮游植物為40t/hm2。沉水植物的產量也很高,眼子菜屬的產量可達40t/hm2。與此相比,甘蔗產量為63t/hm2,玉米為60/hm2,而且要達到這種產量不僅需要投入人力,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水、化肥和殺蟲劑等生產資料。

3.2 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

生物多樣性是指一定范圍內多種多樣活的有機體(動物、植物、微生物)有規律地結合所構成穩定的生態綜合體。生物多樣性是反映特定環境質量的好壞和植物生境的土壤、水分和養分的綜合生態因子對生產力的支持力及群落內種間對環境的利用能力,也反映著群落中某一種群格局或起的作用大小。現有呼和浩特南湖濕地公園草原植物組成的生物多樣性指數表明,在南湖濕地草甸和濱河地中其香濃——維納指數和辛普森指數僅為3~4,而在同一地區烏梁素海相同生境下的生物多樣性指數可達9~11。這說明了南湖濕地公園濕地植物群落中一些植物占優勢,而一些處劣勢,植物間的排列呈鑲嵌排列的格局,如在鹽堿地,馬藺和芨芨草往往是叢狀分布,起著建群或優勢種的作用。隨著呼和浩特南湖濕地公園的不斷建設,預計植物種類可由目前的十幾種達到由水域、草甸、草地、灘地、林地組成的濕地公園景觀多樣性支持下的上百種,鳥類也可由現在的8~9種小型涉禽上升到30~50種,可形成大規模的鳥島景觀。

3.3 降解污水,凈化水體

正常條件下,濕地具有去除濕地水流中有機營養物、無機營養物、有毒污染物和懸浮物的功能。因此,濕地可以看作是有機營養物、無機營養物、有毒營養物和懸浮物的匯合。濕地能夠凈化水質是因為濕地具有許多特殊屬性。如水流進入濕地后,速度明顯降低,從而導致水中營養物和懸浮物沉降在濕地中。濕地中較高的生物生產量使得植物植株對物質的攝取率很高,一旦植株死亡或收割后,由于分解緩慢形成泥炭而長期積存下來或運出濕地,帶走從水中吸收的化學物質。濕地沉積物中存在多種多樣的分解者和分解過程。濕地的薄層積水性質,導致顯著土——水界面交換而降低水中化學物含量。這些都是濕地能夠凈化水質的重要因素。

由河流泛濫形成的呼和浩特南湖濕地景觀恢復后,植被密集、濕地規模龐大、水深變化大,有助于減緩水流的速度,沉降和排出洪水中沉積物,排除附著在沉積物顆粒上的有毒物質及養分,有益于社區及其下游地區保持良好的水質,防止具有防洪和運輸作用的河道淤積。洪泛作用還可以恢復土壤養分,使濕地周圍的農業生產受益。大、小黑河河水攜帶的泥沙沉積在兩岸的河漫灘沼澤中,使大、小黑河下游河水含沙量變小,水環境質量提高。

3.4 補充地下水資源

當水從南湖濕地流人地下蓄水系統時,可以補充區域內地下蓄水層的水,將濕地地表水轉化為淺層地下水的一部分,保留在區域內。而這個蓄水層又將為其他生態系統、工業、農業、居民提供水源。淺層地下水除可為周圍地區供水、維持水位外,還可流入深層地下水系統,成為長期可靠的水源。呼和浩特降雨量集中,往往在7~8月份形成洪水期,暴雨和洪水攜帶大量的泥沙,導致河道堵賽、河床上抬。同時,呼和浩特市又是一座缺水型的城市,水源主要來自地下水資源。南湖濕地公園作為呼和浩特市的泄洪地,可接納雨季的大部分雨水,在保證大、小黑河水量平衡的前提下,還可為呼和浩特旱季提供水源補充,匯集的雨水還可為地下水進行補充,使呼和浩特地下水位上升,滿足城市連續的用水需求,變地表水危害為水資源蓄積,補給地下水資源短缺。

3.5 調節洪水流量、泄洪

濕地對所在區域水文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南湖濕地濕地能儲存雨季過量的洪水,洪水被儲存在土壤內或以表面水的形式保存于濕地之中,這就直接減少了下游的洪水量。一部分則在流動的過程中通過蒸發和下滲變成地下水而被儲存起來。濕地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蓄水庫,他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49倍或更高的蓄水量,這與沼澤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質有關。貯存于沼澤中的水量一部分消耗于蒸發過程,一部分跨年度流出。其次,濕地具有降低洪峰高度,均化河川徑流的作用。濕地植被可以減緩洪水流速,因此,避免了所有洪水在同一時間到達下游。

3.6 提供休閑旅游場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生態旅游已成為21世紀非常流行的旅游活動。能夠提供休閑和旅游效益的濕地,要求擁有珍稀物種、特殊景觀環境和典型的濕地類型;地域廣闊而未受人為干擾;擁有高度多樣的生態環境與高差變化明顯等特點。適于休閑和旅游的地點有些也是擁有基礎設施或有潛力發展基礎設施的地方,但必須確保任何基礎設施的發展不減少該區的旅游價值。旅游的另一些重要因子包括游人易于進入,能夠抵近觀察野生動物和擁有壯觀的景色等。南湖濕地公園年降雨量在350mm左右,是大、小黑河形成的屬于半干旱草原隱域性植被類型的草原濕地,擁有特殊的景觀環境。另外,由于其靠近城市,交通便利,因此,發展潛力十分巨大。隨著今年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呼和浩特市作為的政治、文化中心,居民對旅游文化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南湖濕地公園的建立,正是符合這一生態旅游的需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必將對呼和浩特市產生深遠的影響。

3.7 提供科學研究和教育場所

占地面積1165hm2的南湖濕地公園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景觀獨特,利用這一生態系統可以向公眾,特別是對中小學生進行有關濕地和濕地保護的宣傳和教育,增加人們的自然科學知識,提高人們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的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使濕地公園成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環境教育基地。

3.8 影響局部小氣候

濕地可以影響局部小氣候。濕地的蒸騰作用可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在有森林的濕地中,大量降雨通過樹木蒸騰和散發,返回到大氣中,然后又以降雨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如果濕地被破壞,當地的雨量就會減少,這對該地區的人類活動如農業將產生不利影響。沼澤產生的晨霧可減少附近的土壤水分散失。湖沼系統對周邊氣候的調節,為居民生活的生產帶來良好的影響。

3.9 其他服務價值

濕地的美學價值是客觀實在但又難以捕捉。濕地是景觀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景觀是從一個地方或整個地區觀看到的內容的總和。濕地是景觀的關鍵內容,他為視野產生了多樣性,成為視野的焦點。隨著南湖濕地公園的進一步開發利用,集水域、濱河灘地、草甸、羊草草地、綠化林地、園林綠地、高效農業等功能區的逐步完善,濕地公園不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必將能帶給人視覺上的美感,成為呼和浩特市乃至周邊地區具有很強吸引力的風景名勝區。

4 研究結論

通過對呼和浩特南湖濕地公園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研究,可以知道,建設南湖濕地公園,可以用最少的投入,長期有效的降解和處理部分呼和浩特市因工農業生產、城鄉居民其他活動及自然徑流帶來的水污染。同時,南湖濕地公園又毗鄰辛辛板污水處理廠,為污水進一步生物降解而再次利用提供了可能,從而建成一個淡水良性循環系統:雨水、河流、地下水等淡水資源經城市使用后,通過污水處理廠進行一級處理,然后利用濕地及林帶對其進行生物降解達到三類以上水質,進而回灌土地、補給河流、地下水,從而緩解淡水資源緊缺的矛盾。通過南湖濕地公園的建設和恢復,為依賴濕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動植物的物種保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間,同時也是基因庫,維護和保護了物種的多樣性。作為呼和浩特城市南側重要的風景林地,南湖濕地公園的建設既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綠化面積,增添了城市的活力,又有效地帶動了城鄉一體化建設,從而促進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質量好轉。

呼和浩特南湖濕地公園的建立,對呼和浩特城市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周邊地下水資源的補給,大、小黑河流域生態系統的重建以及環境治理、分洪和泄洪、生物多樣性棲息地的恢復與保護,高效農業、漁業、畜牧業、旅游業的發展以及提高呼和浩特城市環境質量、增強呼和浩特城市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再塑首府美麗的“青色的城”等諸多城市功能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通過對南湖濕地公園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分析,正確認識南湖濕地生態系統的價值,將有助于呼和浩特地區自然資源開發的合理決策和規劃,避免損害生態系統服務的短期經濟行為,從而有利于呼和浩特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剛起,張文芬.三江平原沼澤對河川徑流的影響的初步探討[A].黃錫疇,中國沼澤研究[c].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114-117.

[2]段曉男,王效科,歐陽志云,烏梁素海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及價值評估[J].資源科學,2005,27(2):110-113.

[3]潘文斌,唐濤,鄧紅兵,等.湖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初探——以湖北保安湖為例[J].應用生態學報,2002,13(10).

篇5

[關鍵詞]健康評估;層次分析法;MATLAB

中圖分類號:S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2-0397-01

一、模型假設

1.假設該生態系統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的遷入、遷出。

2.用一個代表性指標來概括相關因素,如用API(空氣污染指數)來表示空氣質量。

3.不考慮空間分布的影響,假設整個福田紅樹林濕地的生態環境在空間上是均勻的。

4.該生態系統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重大自然災害。

二、符號說明

進行次累加生成序列

三、模型建立與求解

1.健康評價體系的構建

本文根據指標的蹄選原則,運用系統分析思路將生態系統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相互聯系的、不同次序的層次,再結合實際情況,將體系分解成四個層次:即目標層、準則層、因素層和指標層。

目標層:指標體系的最高層次,這里是指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評價研究的總體。

準則層:指保證目標實現的主要系統層次,也是體現紅樹林生態系統的兩大方面,分別為生態環境和生態功能。

因素層:即組成準則層的各個因素,因素層應結合深圳福田紅樹林濕地實際情況并考慮操作可行性,對指標進行歸類和簡化。

指標層:指標體系的最基本層面,根據因素層個組成要素的特征和意義進行篩選,由可直接度量或間接度量的指標構成。

2.定性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層次分析模型:

第一層(目標層):環境狀況受人類行為正/負面的影響

第二層(準則層):極端溫度、風暴與霧霾、赤潮、物種消失

第三層(方案層):分為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兩個部分

正面:建設與管理、污染治理、法規政策、公眾意識

負面:旅游開發、工業污染、生活污染、交通量

5.1.3兩兩比較,建立判斷矩陣,求解權向量

為了使各個標準,或在某一標準下各方案兩兩比較以求得其相對權重,這里引入了相對重要性的標度,如下表:

我們進行組合一致性檢驗,經計算有CR.=0.0527,CR’.=0.0616,組合一致性檢驗通過,前面的組合權向量W(4),W(4)’可以作為最終決策的依據。

由組合權向量W(4),W(4)’得出的結果可知:0.5329>0.2480>0.1322>0.0869和0.0982>0.4245>0.1609>0.3163 所以環境狀況受人類活動正面影響程度大小為 建設管理>污染治理>法規政策>公眾意識, 負面影響程度大小為工業污染>生活污染>旅游開發>交通量 。

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護紅樹林,政府與人民應該著重從建設管理,工業污染等途徑進行重點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姜啟源 謝金星 葉俊主編.數學模型(第四版)249-269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

[2].卓金武主編.MATLAB在數學建模中的應用(第2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

篇6

關鍵詞:環境保護 城市綠地系統 生態功能 城市生態

0 前言

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作為高密度的人類聚居地,擔負著人類生產、生活所必備的各種功能,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的矛盾尤為突出,我們居住的地球正在飽受綠色空間不斷消逝的危害。全球變暖、土地沙漠化、空氣質量下降、水和食物遭受污染以及大量的原始森林和物種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這一切都是人類在試圖征服自然的過程中而種下的苦果,也越來越威脅著人類自身的存在。隨著世界綠色革命浪潮的到來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城市綠化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城市綠地系統是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居環境的重要物質基礎[1-2],作為城市生態系統中自凈還原組織的城市綠地系統,已經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城市綠地系統的生態功能。

1 城市綠地系統的內涵

城市綠地系統是由城市中各種類型和規模的綠化用地組成的具有較強生態服務功能的綠色斑塊、廊道系統[2-3]。廣義的城市綠地系統包括城市綠色和藍色空間,即城市范圍內一切人工的、半自然的以及自然的植被、水體、河湖、濕地。

從內涵上歸納,城市綠地系統具有園藝,生態和空間三種內涵[5]。從這種意義上來解釋城市綠地系統,可以將它定義為在城市空間環境內,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為主要存在形態的能發揮生態平衡功能,且其對城市生態,景觀和居民休閑生活有積極作用,綠化環境較好的區域,還包括連接各公園,生產防護綠地,居住綠地,風景區及市郊森林的綠色通道和能使市民接觸自然的水域。它具有系統性,整體性,連續性,動態穩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城市綠地系統的職能有: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滿足居民休閑娛樂要求,組織城市景觀,美化環境和防災避災等。

2 城市綠地系統的生態功能

從生態學觀點看,城市綠地是一個由氣候、地形、土壤、日光、空氣、水分、地下資源、植物、動物以及微生物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城市綠地的生態服務功能是指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生態過程中所形成及所維持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條件和效用。在城市這個人口高度密集化和土地高度集約化利用的區域,城市綠地系統具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

(1)調節與改善城市氣候

①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中心地區近地面溫度高于郊區及周邊地區的現象,這是城市氣候最明顯的特征之一。城市公共綠地、樹木和水面對熱島強度有緩解作用,它們能夠利用自身蒸騰作用將水蒸汽散到大氣中去由于耗費熱能葉面溫度與周圍的氣溫均有所降低,結果使氣溫降低。同時通過樹蔭的遮蔽作用和降低風速以減少建筑的能量需求,這樣綠地就能有效地降低城市的能耗。美國LBNL國家實驗室模擬表明,一棟房屋周圍種植3株樹木就可以產生明顯的降溫效應,并且每年可以減少53%的空調用電量。

②提高城市氣候適宜度

夏季人們在公園或樹林中會感到清涼舒適,這是因為太陽照到樹冠上時,有30%-70%的太陽輻射熱被吸收。樹木的蒸騰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熱能,從而使公園綠地上空的溫度降低。另外,由于樹冠遮擋了直射陽光,使樹下的光照量只有樹冠外的1/5,從而給休憩者創造了安閑的環境。冬季綠地里的樹木能降低風速20%,使寒冷的氣溫不至降得過低,起到保溫作用。植物葉面具有蒸騰水分的作用,這不僅能降溫,還有增濕的功能。另外,城市綠地,特別是林地,對于空氣流動也有著影響。

(2)凈化空氣、水、土壤

①碳氧平衡

綠地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釋氧固碳,對碳氧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在城市環境中,由于O2消耗大,CO2濃度高,這種平衡更需要綠色植物來維持。

②吸收和消減有害氣體

綠色植物被稱之為“生物過濾器”,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植物對有害氣體是有一定的吸收和凈化作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許多污染環境的有害氣體,氣體對人類危害很大,對植物也有害。但在一定濃度下許多種類的植物能通過其葉片上的氣孔和枝條上的皮孔將大氣污染物吸收入體內,并利用氧化還原過程將其中和成無毒物質(即降解作用),或用根系排出體外,或積累儲藏于某一器官內,這就起到了對大氣污染的凈化作用。

③空氣負離子效益

空氣負離子被喻為空氣維生素或生長素,對人體健康有利。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利用氧時,氧離子或氧離子團為主的負離子被釋放至土壤空氣中,并通過與人氣的氣體交換而增加空氣中負離子濃度。空氣氧含量和負離子二者具有相互協同作用,共同產生倍增的生物學作用。城市綠地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每天吸收大量的CO2同時放出人們所需要的O2,使空氣的負離子化加速,故人們在綠地空間游憩時,特別在有流水的地方,會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④滯塵吸塵

城市空氣中含有大量塵埃、油煙、碳粒等。植物構成的綠色空間對煙塵和粉塵有明顯的阻擋、過濾和吸附作用。由于樹木有強大的樹冠,葉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覆蓋使得樹木具有滯塵作用。它通過捕集、清除大氣污染物質,使大氣凈化,并利用枝葉、根系等器官的吸附作用,將粉末狀污染物清除掉。這種清除過程有多種情況,比如將有害粒子附著于植物的葉片上被清除;也可能通過樹林草灌的遮蔽作用使風速減弱,污染粒子落地之后被清除。

篇7

關鍵詞:綠地系統;生態旅游;規劃設計;生態空間格局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基金項目:

1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經費支持項目:項目編號為2008BAJ10B02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2414城市避震減災綠地體系規劃理論研究

3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城市避震減災公園綠地體系規劃與實踐

4 2010年江蘇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項目:城市防災避險綠地體系規劃理論研究

5南京林業大學高學歷人才基金項目:163120020城市避震減災公園規劃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TU 986

城市綠地系統能有效構建生態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人居環境。隨著綠地在城市旅游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區域生態型綠地具備游憩功能,因此,結合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綠地體系已成為區域綠地系統規劃的重點和方向。筆者從近期參與并已通過專家評審的河北遷西綠地系統規劃修編工作過程中體會到,要想達成大環境生態環境建設與旅游經濟發展的“雙贏”,必需在綠地系統規劃過程中重視城市特色生態資源。

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與特色生態旅游

1.1 城市特色與綠地系統規劃

城市特色是在差異性前提下物質空間所展示的形象特征、形象美,是人文活動所透射的地方氣質[1]。自然環境和地域文化是構成城市特色的基石。以城市物質空間、城市風貌、產業發展為基礎的城市功能, 是城市內在特色的外在物質表現形式。城市特色由兩方面因素構成,一方面是顯性的物質要素,即城市的自然狀況、地形、地貌、氣候等;另一方面是隱性的人文要紊,即城市的人文、歷史、傳統等。一個城市蘊涵著特定的歷史資源、自然環境資源、人文習俗資源,這正是城市特色的載體[2]。城市綠地系統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相協調是城市特色構建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城市特色的營建有著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有著獨特的山水肌理的小城鎮綠地系統規劃在這方面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在城市特色風貌日趨消退的今天,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為創造城市的持久吸引力、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為吸引人才、繁榮城市打造良好的環境基礎,對重新塑造城市特色發揮了重要作用[3]。

1.2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生態旅游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毋庸置疑,旅游開發勢必對區內原有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隨著旅游風景區發展的生態化趨勢,其開發建設越來越重視保護原生態環境,強調綠地維護生態平衡的功能。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游是每個城市決策者的共識,這也對區域的綠地系統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科學合理地布局綠地空間,是綠地系統規劃的重要內容,著重研究實現生態化目標的最優途徑,合理、高效地配置各項資源,確保綠地系統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這是發展生態旅游的前提和保障。

1.3 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是綠地系統規劃的方向和目標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應以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中心,確定城市“生態優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建成適宜的、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城市綠地系統。在對城市生態進行整合分析和綠地現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制訂城市綠地指標,合理安排市域大環境綠化的宏觀空間布局,從而達到促進自然生態恢復、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優先城市品質、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的[4、5]。建設生態的城市, 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地強化城市的生態支持系統, 提高環境的承載力,貫徹生態平衡的原理, 努力建立布局合理、系統完善、種群協調的城市綠地系統。

2遷西綠地系統規劃背景研究

2.1新城市總體規劃解讀與分析

遷西縣現狀用地拓展已遠遠超過上版總規確定的近期建設規模,對原有城市結構產生較大影響。城北新區、河南寨、城東片區等優勢條件極為突出的地區并未納入城市發展結構之中,城市片面強調向西發展、忽視了城市北部、東部的地區的戰略地位,導致用地局促。新總規對新時期的城市總體格局提出了前瞻性的規劃,對城市用地做出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子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需要適應新總規對城市結構和發展策略的調整。同時,構建新的綠地系統符合遷西縣城市發展的實際需要,可以有效防止城市蔓延、架構城市空間格局,符合遷西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和現狀城市空間發展態勢。建立與遷西城市空間發展格局相一致的綠地生態系統,能夠有效防止城市無序蔓延。新的綠地系統還符合統籌城鄉發展、加強非建設用地管理的需要,促進建設人文綠色遷西、有效引導生態建設,與城市空間發展形成相得益彰的和諧格局,真正達到建設綠色遷西的目標。此外,為適應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與管理的需要,對遷西縣綠地系統的布局和結構進行整合、優化,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展現城市特色,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城市綠地的系統性、持續性發展提供法規性文件,修編遷西縣綠地系統規劃勢在必行。

2.2遷西旅游發展規劃解讀與分析

遷西縣旅游發展規劃綜合遷西的資源特點、市場定位、交通條件和旅游競爭情況等,考慮市場需求趨勢變化和政策法令等因素,未來五年遷西旅游要形成“一核一帶三節點”的旅游空間格局。“一核”指“月亮灣”(灤河)龍頭旅游項目;“一帶”指“潘家口水庫――大黑汀庫區”休閑旅游帶;“三節點”為青山關、景忠山、五虎山。全面提升以“水體旅游、休閑度假、鄉村旅游、長城旅游”為核心的多元化產品體系服務功能。

到2012年,規劃將青山關旅游區創建為國家5A級旅游區,五虎山旅游區、喜峰口旅游區、潘家口旅游區、大黑汀水庫旅游區創建成為國家4A級旅游區,將遷西縣建設成為中國旅游強縣。到2020年,將灤河景觀帶創建成為國家5A級旅游區。

3遷西特色生態旅游資源特征及分析

城市生態旅游以城市的自然、人文等環境為主體,兼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旅游學家吳必虎指出城市旅游可持續利用資源有三方面:地方特色(文化脈絡)、風景質量和生態環境。遷西的生態旅游資源具備了典型的可持續特征,在整個中國北方地區是非常突出,集中體現在山水地貌、森林植被、人文歷史等方面。

3.1山水地貌旅游資源

在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的40多個重點旅游縣中,遷西縣山水兼優,特色突出,體現出獨特的“山水”格局空間特征。遷西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地處燕山南麓長城腳下,素有“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為唐山市境內唯一的純山區縣,山、水資源豐富,地形、地貌獨特,山水肌理成為其自然風貌的最大特征。縣域內有灤河、灑河等河流,水系蜿蜒于群山中,水資源優良,這是北方城市中非常少見的自然資源。灤河是遷西縣最大的過境河流,境內長67.5公里,流域面積為124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48億立方米。在其上游建有潘家口和大黑汀兩座大型水庫,并修建有引灤入唐、引灤入津輸水工程。

3.2森林植被旅游資源

遷西縣森林植被狀況較好,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7.28%,北部植被覆蓋率高達80%以上,南部約為60-70%。境內主要有果樹8科10屬32種,干果以板栗、核桃、大棗為主,水果以安梨、鮮桃、蘋果、葡萄、杏為主。其產板栗產量、質量、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被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委員會命名為“中國板栗之鄉”。遷西礦產資源豐富,有金、鐵、銀、銅、錳、鎂和石灰石、花崗巖、大理石、膨潤土、海泡石等礦產36種。

3.3人文歷史旅游資源

遷西境內西寨、東寨、沙嶺子、沙嶺溝等地的古代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屬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證明,遠在五、六千年前,這里已有人類繁衍生息。遷西北部87公里長城串聯起龍井關、潘家口、喜峰口、董家口、青山關等20余座雄關險隘,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李廣、曹操、戚繼光等一代代英雄豪杰,在此譜寫了一曲曲慷慨悲歌。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宋哲元所部二十九軍將士揮舞大刀,在喜峰口、鐵門關、董家口一帶與日寇展開殊死搏斗,先后斃敵5000余人,《大刀進行曲》由此唱響全國。青山關、喜峰口和潘家口的長城文化,景忠山的佛教文化,鳳凰山的民俗文化,都顯示出遷西濃郁的人文內涵。

3.4遷西生態旅游資源總體特征與評價

遷西具備了眾多突出的生態旅游資源,這在北方城市中是較為少見的。優勢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山水格局優勢突出;二、具備良好的地理條件、自然環境及較豐富的園林植物資源;三、人文薈萃,歷史旅游資源充足。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城市綠地網絡連接度及景觀廊道缺乏、城市生態系統結構不完善;生態旅游資源整合度不夠。大部分山地植被狀況較好,但也有部分山地出現不同程度的生態及景觀問題,植物品種較單一,林相不夠豐富。部分水系缺少防護林帶,水域的生態和景觀效益降低。縣域內分布的景忠山、五虎山自然景區森林茂密,自然人文景觀優美,生態敏感度高,需加強保護,同時部分景區林相較單一。以明長城沿線植被為例,明長城沿縣域北部邊界蜿蜒87公里。長城沿線均為山地,植被保存較好。局部山地坡度較大,生態環境很脆弱,需著力保護。遷西共包括17個鄉鎮,其中中心城區綠化總量高,2009年人均公園面積達到13.23平方米,園林建設成果突出.其余大部分鄉鎮普遍缺乏綠地,尤其是公園綠地。縣域內有各類道路1100公里,由于地形多變,縣域范圍內有山有水,道路景觀比較豐富。但道路防護林樹種單一,部分路段無防護林,需大力增補。

4基于生態環境建設,勾勒大環境特色風貌綠地體系

通過規劃建設,將遷西打造成“燕山綠色明珠、唐山后花園”;營造人、城、自然和諧共生的遷西大景區,呈現“山水栗鄉、宜居綠城 ”的城鄉風貌;實現“山水相依、城園交融”的綠地體系布局,全面實施綠色空間體系,提高環境質量,把遷西建設成“碧水穿城縈栗香、重巒抱梓亦疊障”的山水生態園林城市。

4.1確立指導思想,明確規劃目標

規劃以景觀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通過對縣域綠地生態系統實施保護、恢復和建設,改善縣域生態環境,保持自然景觀的完整性,維持縣域綠地系統的生態平衡,充分利用縣域內的自然資源,以縣城為核心,將建成區綠地系統延伸,與縣域范圍內的鄉、鎮綠地系統、構建完整有機的縣域生態圈和縣域綠色開敞空間背景大框架,突出表現出遷西四面環山,灤水穿城的自然地理優勢。

遷西縣大環境綠地系統規劃范圍即遷西縣轄區范圍,總面積1439平方公里。規劃以優美的自然生態景觀為載體,突出“山、水、城、園”,建成環境優美、生態健康、社會文明的遷西。規劃指導思想為:(一)建設城鄉一體化的生態綠色網絡;(二)優化系統結構,保護生態環境;(三)合理布局縣域游憩空間。

4.2 把握規劃原則, 引導規劃方向

基于已確立的規劃指導思想和目標,確定規劃原則為:(一)優化自然生態系統,整體完善生境自然屬性;(二)建立功能結構合理的縣域景觀生態安全格局;(三)形成與城鎮體系相互協調的縣域綠色生態游憩空間;(四)構筑個性鮮明獨特的縣域景觀風貌體系。也就是說,在縣域空間尺度上遵循各生境組成的自然屬性,使自然系統整體優化,改善區域景觀基質和生態環境質量,致力于建設鄉鎮一體化的生態綠色網絡,從而形成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結構合理的景觀生態安全格局,并充分利用各類自然生態資源及人文資源,使縣域內外及縣域的各種生態綠地布局趨于平衡。同時, 通過實現縣域綠地空間布局及景觀資源利用的最優化,使景觀系統具備最佳的審美功能,從而凸顯縣域個性,展現縣域風貌。

4.3提煉規劃結構,串聯綠色“點、線、面”

遷西縣域綠地系統規劃,將以區域綠地系統的生態性、景觀性等相關理論為依據,結合遷西縣的自然條件和縣域空間發展結構,形成以縣域塊狀綠地為斑塊,以交通防護綠地、濱河綠地等帶形綠地為連接廊道,并與城區內部綠地系統相銜接的城鄉一體、經絡全縣、外楔于內的生態綠地系統。

概括地說,遷西縣域綠地系統結構為“一星多點 三帶六片 藍脈綠網”, 形成一城七星多點、藍脈綠網多線、三帶六片成面、山水廊脈一體的點線面一體的景觀格局,其中:

“一星多點” 是指以遷西縣城區為城市綠色核心,結合各鄉鎮的綠化,使得綠地合理地分布在縣域中;

“藍脈綠網”是指借助現有河流道路打造線形空間,將縣域內山地、平原、濕地、葦灘等區域自然要素與城鎮和體現當地歷史人文區域的綠地相連;

“三帶六片” 是指將北部長城文化帶、生態旅游景觀帶、濱河景觀帶、塞上海風景區、景忠山風景區、五虎山風景區、青山關風景區、鳳凰山風景區、金頂山風景區聯結成面;

“山水廊脈一體” 最終形成山水特色凸顯的城鄉一體化的區域綠色體系。

4.4形成綠地體系,營建生態大環境格局

規劃最終形成“二沿、三環、四區、五帶”的縣域綠地體系。“二沿”即沿道路兩側的通道綠化工程、沿河系的防護林綠化工程,“三環”即環縣城及周邊山體、環鄉村及荒山、環礦企綠化美化工程,“四區”即景忠山,達峪林場,漢兒莊、四大峪,青山關,“五帶”即長城及潘、大水庫沿線生態觀光林帶、灤河灘涂生態防護林帶、片麻巖地區板栗經濟林帶、石灰巖地區核桃、安梨經濟林帶、城區及周邊園林景觀林帶。

4.5分項規劃生態空間,突出山水景觀格局

縣域綠地系統突出自然山水格局,強化遷西縣總體空間結構,維護城鎮生態安全,強調綠地系統的生態功能。縣域綠地主要由相對集中的綠色斑塊和沿路、沿河帶狀綠色廊道構成。斑塊指大型獨立的綠色斑塊,主要分布在城市發展區以外, 廊道分沿道路的綠帶和沿水域的藍帶兩種。規劃多因子疊加的生態空間格局,營建點線面結合的大環境生態景觀空間,其中“點”為各村鎮組團綠化,“線”為河流、道路綠化帶,“面”為生態保護區,形成縣域綠地系統格局。

同時,為了營造良好生態旅游空間,防止無序發展,通過對各生態旅游資源的分析,根據其特征及相互之間的關系,規劃進行景觀特征區的劃分。共分為六個區域:長城文化風貌區――風景優美的長城風景帶;山岳人文風貌區――縣域西部密布風景點的山岳區域;自然生態區――縣域中部的自然風光;灤河風情區――貫穿遷西的灤河濱水風光帶;歷史遺跡風貌區――縣域東部,集中了一批古老的人類遺跡的區域;生態旅游區――灤河以南的廣大區域。通過生態景觀風貌分區規劃,有效整合旅游資源,突出大環境的山水格局,形成各自特色鮮明的旅游風光區域,避免資源浪費。

遷西山地林木和草類植被以油松、側柏、刺槐、櫟、板栗、核桃、杏、梨、荊條、酸棗、馬耳草、黃米草等為主。平地林木和草類植被以楊、柳、榆、槐、蘋果、桑條、馬唐等為主。針對遷西地形及氣候特點,結合山地綠化現狀,林相規劃突出“栗香之城”、“色彩之城”、“花海之城”的特點,“栗香之城”指遷西境內遍植“縣樹”板栗,板栗花香四溢;“色彩之城”指在城區、鄉鎮和景區周邊增植色葉樹種,打造色彩之城;“花海之城”指增加開花植物如“縣花”錦帶、石竹、蜀葵等野生品種,營造花海爛漫的大環境風貌。

5結語

為有效防止旅游發展對區域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達成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的“雙贏”,城市決策者和規劃工作者必須正確認識到綠地系統規劃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僅僅把綠地系統規劃當成園林城市評審的某一個必要文件。綠地系統規劃要在合理的綠地布局、滿足公共綠地指標的基礎上,挖掘文化歷史,考慮城鎮周邊的自然地貌。正確分析、評價旅游資源,將其與綠地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相結合,規劃城市大環境綠地體系。通過綠地系統規劃,強化城市的文化內涵和空間特征,充分發揮特色生態旅游資源的優勢,注重自然生態要素的提煉和挖掘,挖掘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營造獨特的城市風貌,高效引導旅游向生態化、可持續化的方向發展,才能達到城市建設的良性發展。

[1]沈磊,趙國裕,姚瑛. 自然、歷史、自我――多元化背景下塑造城市特色之問對[J].城市規劃,2006,30(3):85-88

[2]王浩 王亞軍.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塑造城市特色[J].中國園林,2007(09):90-94

[3]馮佳, 張艷秋, 潘良.鹽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特色研究[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8,24(6):68-72

篇8

【關鍵詞】綠地;綠地系統;生態效益 城市綠地是指城市中所有的同林植物種植地塊,廣義的城市綠地包括園林綠地和農林生產綠地。此處所說的綠地包括城市中除建筑用地和交通用地以外的各種開放空間,如公園、廣場、水面、綠化、墓地、山林、學校、苗圃等多種形式。城市同林綠地系統的主體是承載各種公共綠地的公同。在我國,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需要遵循讓市民近享綠地的原則,因地制宜,結合城市風景骨架和城市文脈,利用城市的主要河道、丘陵、綠道等布置綠帶,把各類公同綠地連接起來,成為一體。

人類社會的迅猛發展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在人類沾沾自喜時,日益涌現的環境問題向人類敲響警鐘,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面臨新的考驗。尤其是近20年來,環境問題受到社會各界前所未有的關注。把環境問題微縮到城市化加劇這個具體的表象上,城市化的過程導致城市景觀破碎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發生急劇的改變,引起城市生態系統功能發生變化,很多城市不能充分發揮人類居住、休閑、工作與生活的功能。以往的城市綠地系統主要體現游憩觀賞價值,基于當前的時代,優秀的城市綠地系統除了游憩觀賞價值應該兼具營造、改善城市環境的功能,才能從整體而言充分發揮其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三大效益具有辯證統一的關系,其中生態效益引起了相關學者持續的關注度。

我國對城市同林綠地系統生態功能的研究源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研究內容多限于污染對植物的危害和抗污染樹種的選擇。20世紀70年代后期一直到90年代期間,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生態功能和生態效益的研究發展不大。直至大城市布局結構新理論的誕生以及景觀生態學的蓬勃發展,城市同林綠地系統有了新的內涵,提高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生態效益也有了新的思路。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詮釋城市綠地系統的話,它是指城市中類型各異、規模各異的公共同林綠地所組成的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集中體現了其生態效益:減弱風力,降低風速;減少粉塵的污染;對城市氣溫的良性調節作用;對水分的良性調節作用;減少徑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的大部分水分又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返回大氣,進一步增加空氣的濕度,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改善空氣質量;減弱噪聲;降低有毒氣體的濃度,凈化大氣等。提高城市同林綠地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即維持和改善城市同林綠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需要充分發揮城市同林綠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和城市園林綠地內部各生態系統之間的補償作用,提高整個綠地系統物種的再生能力,發揮整體效益。

在景觀生態學理論中景觀是由斑塊、廊道、和基質組成的一系列生態過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鑲嵌體。景觀格局可以理解為:景觀(包括斑塊、廊道、和基質等鑲嵌體)的類型、數日、以及空間分布與配置。人類活動使景觀破碎加劇,景觀格局優化理論應運而生。景觀格局優化最大的日的是通過調整優化各種景觀類型在空間上和數量上的分布格局,使其發揮最大景觀生態效益,從而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城市同林綠地系統中的各種綠地,如公園、廣場、水面、綠化、墓地、山林、學校、苗圃等均可以視做城市同林綠地景觀中的大小不一的斑塊,各種綠道則形成了該景觀中的廊道。在景觀層面上研究城市園林綠地生態系統生態效益的一個思路是:依據景觀生態異質性原理,借助相關軟件對系統景觀格局指數分別進行定量分析,優化景觀格局,促進系統能量、物質和生物的正常循環和流動,從整體水平上提高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生態效益。

城市同林綠地系統的生態效益研究,已引起規劃專家、管理者、公眾的重視。以兩個城市的同林綠地系統規劃為例:四川省雅安市素有“成都后花園,熊貓天堂”的美譽,雅安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強調城市對自然的可達性和親密性,注重城市開敞空間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構建雅安市以周邊群山森林為背景,以城市街區庭院綠化為基調,以青衣江、周公河、隴西河、褰濱河綠地為主軸,以城市干道道路綠化為紐帶,以蒼坪山、水中壩為綠心,以大面積的城市公園為主體,以大量的街頭綠地為補充的具有自然生態效應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布局的基本骨架是“4橫4豎”的生態廊道構建,形成整體連貫、自然開敞的生態廊道和城市綠地系統主體構架。云南省麗江市是國際知名的旅游勝地,城區的綠地景觀結構主要可以概括為:一線、一廊、三個系列空間。其中:一線是指:沿束河一中濟海一清溪水庫一黑龍潭一獅子山的人文景觀綠線。一廊是指:環繞在主城區外部的田園風光走廊。環大研中心城區的田同生態走廊是古城周邊田同風光帶的一部分,環繞在麗江城區北、西、南三面,寬1.2公里-1.5公里。三個系列空間包括:

(1)一系列帶狀空間:主要包括濱河帶綠地和道路綠化;

(2) -系列斑塊空間:指城區內規模比較大的四個公園及清溪水庫水源保護區。這些斑塊空間一般面積相對較大,較為集中,在功能上可以起到集散、避難作用;

(3) -系列點狀空間:沿道路、水系遍布城區的街頭綠地、小游園、單位庭同綠化,共同形成星歲棋布的點狀綠地。這兩個城市的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充分結合了景觀生態學理論,在整體上能夠兼顧三大效益,在長遠的發展中生態效益將充分彰顯。

從微觀層面看,城市綠地的生態效益受綠地的二維特征、三維特征、綠地系統的穩定性、綠地的管理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綠地的二維特征指的是綠地面積、綠地分布格局、綠地形狀等。研究表明:綠地的生態效益與綠地的面積一般成正相關,生態效益隨著面積的增加而增加。

綠地的幾何形狀越復雜(如長廊式、魚骨式、變形蟲式,伸展的幅度越大,對環境的影響范圍也越廣。)綠地的三維特征指的是綠地的空間布局形式、類型、結構和三維量值等。研究表明:楔狀綠地布局方式可起到顯著改善城市小氣候的作用。一般來說,公共綠地、防護綠地、風景林綠地是城市綠地系統的主體,規模較大,生態功能較顯著。綠地結構越復雜,層次越豐富,則綠地的生態功能也越強。綠地三維體積反映了城市綠地的空間結構量值。植物群落結構越復雜,所占立體空間高度越大,則其單位面積綠量和綠化三維量越高,生態效益值也越高。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生態效益的研究在國內還不算成熟,研究方法較單一,定性研究遠遠多于定量研究。以致在這個問題上大家總是人云亦云,很少的定量研究成果使該領域難以取得突破性的研究進展。近年來,國內外除了對綠色植物各種生態效益進行大量定量測定外,也對植物單體、群落、不同規模的綠地及綠地系統等的綜合生態效益進行定性與半定量的研究。在以往有關純林、混交林的小氣候指標研究中,缺乏有關林地空間層次上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在研究層面上,較多的集中于幾種植物的生態效益定量測量,忽視了綠地系統的群落結構層次上的研究和整個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層面上的研究,當然在這兩個較高層次上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復雜性,再則,城市綠地系統接近于一個人工生態系統,并且受人類活動影響最為突出,這些特性使同林綠地系統生態效益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爭議性。

在未來的研究中,應加深學科與學科間的交融性和滲透性,運用生態學的思維方法和不斷進步的技術支撐體系來解決該遇到的問題。利用植物群落結構與功能關系,構建單位空間生態功能大的植物群落,充分發揮群落整體功能,是現代城市生態規劃與設計的重要內容,也是今后研究綠地系統生態效益的重點。另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綠色GDP核算將是城市同林綠地系統的生態效益定量研究的重要思路。

參考文獻:

[1]邵斌,李蔥蔥,何子張從空間設計到空間政策――南京市綠色空間保護的規劃反思與探索卟江蘇城市規劃,2007(4): 18 - 22

[2]李翠蘭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研究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20):70-73

[3]韓曉莉,宋功明,王軍城市綠地系統的生態規劃方法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35,(2):127-131

[4]楊賚麗城市園林綠地規劃[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l995:3―5

[5]李南南淺析城市綠地系統的發展與能效[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22(3):13-15

[6]吳人韋支持城市生態建設――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專題研究[J]現代城市規劃,2000,24 (2):81-83

[7]田國行,楊文峰等鄭州城市綠地生態效益與優化配置研究[J]河南科學,2001,3(19):300- 303

[8]楊連雙草坪的生態效益及其養護管理[J]內蒙古草業,2007(13):11-13

篇9

【關鍵詞】地震災害 生態系統 修復 可持續發展

一、災后生態重建

災后重建是面對結構遭到重創的生態系統,按照生態碳循環理論實施的一項以建設低碳均衡結構為目標的生態重建工程。在災區開展生態重建低碳工程,比在其他地區打破原有生態系統再重建低碳生態更節約成本。這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災區生態的各個層次,需要按照統一的指導思想,遵循生態碳循環的規律,在多方協調與合作的基礎上建立生態低碳均衡結構。

(一)統籌思想。

低碳重建作為一種新型的、特殊的恢復方式,就是在災后重建的實踐中運用低碳均衡理論組織生態重建,實現生態恢復的低碳發展模式。這一創造性的重建模式,必須基于綜合集成與統籌優選的思想,對災后生態系統進行統籌恢復重建,尋找新均衡,實現災區生態從簡單恢復提升為科學發展式修復重建。

二、生態重建工程的運行模式

生態系統作為典型的開放系統,在受到地震破壞后,可以通過自身動態調節達到平衡,但時間非常漫長。低碳生態重建是以低碳方式定向加速生態系統改善并達到生物群落和諧共存的演替過程。這種演替過程是不可逆的,但可以在關鍵環節實現突破性的進展,加快演替速度,縮短演替進程。

(一)運行演化。

地震打破了原有生態系統碳均衡結構,土壤、動植物殘骸、人類社會等排放出大量CO2,生態系統瞬間躍遷高碳區間振蕩。在3―5年內,生態將處在高碳區間振蕩。生態系統與外部環境進行能量、物質和信息的交換,系統內各要素相互作用,將形成新的生態有序結構。通過低碳技術對生態進行重構,將引導生態系統朝著低碳均衡方向演化,逐步形成低碳均衡生態新結構。樹木尚需十年,動物的回歸、食物鏈的修復、生態系統的恢復、低碳生態均衡的建立,則是一個更長久過程。發揮人類主觀能動性,開展生態低碳重建工程,將會大大縮短生態系統結構調整時間,加速實現生態系統低碳均衡結構。

(二)重建工程。

生態重建系統工程就是基于現有的社會經濟基礎及背景,充分發揮已經確立的或潛在的社會經濟優勢,對災后重建過程中的社會物質和能量投入進行統籌優化,達到災區生態系統效果最優化。它是以災區人類生態系統整體優化為目的,通過在關鍵環節投入物資和能量,對災區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經濟系統進行整理和重組,形成一種有利于人類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的過程。災區的植被、動物活動、人類生產生活規律被地震打破,生態系統的CO2等溫室氣體排放量遠遠大于CO2吸收量;通過植被恢復工程、節能減排工程、城市改造工程,建設低碳生態工業、低碳生態農業、低碳生態城市,實現災區生態環境、生態社會、生態制度和生態文化的重建,最終達到災區生態系統碳循環的低碳均衡。

(三)生態城市低碳化 。

四川廣元位于川陜甘三省交匯處,是5?12大地震的重災區之一,是明確提出低碳重建的城市。依靠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廣元提出了能源轉化行動,35家大中型企業的能源供應將逐漸從煤轉化為天然氣,預計每年可減少CO2排放123萬t。到2015年,廣元九成的出租車和公交車動力能源也將采用天然氣。為增加碳匯,廣元市計劃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從2009年的48%增加到53%,未來的產業結構也將向旅游業、茶產業、電子業等低碳產業轉型。廣元市對污水處理重建采用了蚯蚓生物濾池,數百條經過特殊培育的蚯蚓“清潔工”對進入濾池的污水和污泥進行生物凈化,凈化后的清水排入江河,處理后的污泥則變成了無害的蚯蚓糞,用作農田肥料。

(四)政策保障。

在災區開展低碳均衡模式實踐,應該結合災區生態的實際情況,長遠規劃,統籌安排,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重建為輔的原則,制定相關政策制度,保障低碳生態的實現。

(1)總體規劃,綜合恢復,實施低碳政策。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把災區江河作為一個整體的大系統,從自然、社會、經濟綜合考慮低碳化進程,統籌安排、綜合治理、宏觀調控;建立相應的碳匯管理和經營體制,引導災區群眾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過低碳生活。

(2)退耕修養,還林還草,實現低碳生產。阿壩州、山州、甘孜州、雅安、廣元等災區山多坡陡,在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和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段,應堅決杜絕開荒,已開墾的地段應盡快退耕還林;在綿陽、德陽、都江堰等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區,土壤和水利條件較好、坡度較緩、水土流失潛在威脅較小,應實行林業和農業綜合規劃,推行農林復合經營體系,實行低碳生產。

(3)發展林木,建管結合,構建碳匯基地。大力發展災區林木業,林木建設和管理相結合。對災區,主要是盡可能多地保護現存森林碳庫,改變天然林的采伐機制;在無林地上營造人工林;促進次生林的天然或人工更新,并加以保護;在農田和牧場上增種樹木,發展農林綜合經營系統;擴大人工植樹造林,提高森林碳匯功能;發展速生豐產林,加強人工林的集約經營、提高生產力、增加碳匯,增加耐久木材產品;開展群眾性的造林綠化,加快防護林和公益林建設。

篇10

業主:太原市民政局

開發建設單位:廣州粵信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類型:業務管理平臺

一、業務需求背景

建設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務系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和《民政部信息化1998-2010年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重要任務,是改革和完善傳統社會救濟制度、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率先發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太原“率先發展”構想的重要內容。該系統的建設對于進一步推進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促進太原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該系統的建立,為太原市城市低保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界面友好的救助業務管理辦公自動化交互平臺,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規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決策科學水平。

作為太原市首批電子政務系統重點示范工程,該系統的建設運行,不僅在整體上推進了太原市民政信息化建設,也為全國其他相關省市的低保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國家民政部有關領導對系統的建設十分關心和重視,多次到太原市民政局考察指導工作,并對系統的成功建設運行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項目設計

⒈項目建設總體目標

根據國家及太原市市委市政府關于低保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務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建設太原市統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信息系統網絡與應用平臺,實現全市城市低保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動態管理低保網絡信息,實現低保群體保障信息的網絡采集、傳輸、訪問處理和低保申請的網上審批;為各級相關的政府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的低保數據和全面詳實的統計信息以及方便靈活的信息查詢手段;為民政部、太原市的各級領導提供決策依據,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完備的服務。同時,以該系統為核心,逐步搭建太原市社會救助體系信息平臺。

2.總體設計思路

該系統采用基于J2EE多層結構的平臺化和標準化策略,廣泛使用組件和模塊化技術,以統一的民政業務支撐平臺及數據中心平臺為核心,以各項低保業務規范和數據標準為設計依據,以實現低保救助業務計算機管理及信息服務為目標,以統一的數據中心平臺為數據存儲、共享、交換及決策支持中心,以靈活快速開發部署、智能化配置技術,以統一的IT綜合管理平臺為運行管理手段,全面建立便于適應不同地區、適應低保政策發展變化、具備協同工作能力、方便監督預警管理、易于維護、先進、安全、可靠、方便擴展、便于部署、操作簡單、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為民政部門提供全面的計算機管理、智能化決策和信息化服務解決方案。

三、項目研發進度

1.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務系統(I)期工程建設向社會公開招標。

2.2004年6月至2004年7月,招標商務談判。

3.2004年8月至2004年9月,系統需求調研及需求分析、系統設計與開發。

4.2004年9月15日,系統在迎澤區試運行、驗收。

5.2004年9月15日至30日,集中培訓與現場指導。

6.2004年10月1日,系統正式運行,在全市推廣使用。

7.2004年11月至今,系統維護。

四、CIO的作用和貢獻

民政信息化是當前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方便群眾辦事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此,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太原市發改委、太原市信息辦、太原市民政局始終堅持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傳統民政向現代民政過渡的一場變革來研究,作為推進太原市民政事業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來部署。作為建設單位和直接使用單位的太原市民政局,局領導對低保系統的建設更是高度重視。主管信息化建設和業務的局長對于系統建設及推廣應用的進程十分關注,多次參加系統調研、原型確認會,對于推廣應用中的遇到的困難及時給予解決,保障了系統的成功建設和成功應用。

五、項目效益評估

⒈社會效益分析

⑴構建太原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率先發展的重要內容

建設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務系統這項重要任務,是改革和完善傳統社會救濟制度、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內在要求,是構建太原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率先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該系統的建設對于進一步推進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強化太原市救助管理工作,促進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太原市首批電子政務系統重點示范工程,該系統的建設運行,不僅在整體上推進太原市民政信息化建設,也為全國其他相關省市的低保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⑵增加業務透明度,方便廣大人民群眾

該系統的應用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使救助業務變得更規范、更透明,將救助管理服務置于社會公眾監督之下;通過統一的網上對外服務平臺,廣大人民群眾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查詢服務,方便地了解各項救助政策、辦事程序,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對社會穩定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⑶轉變了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該系統的建設運行,各級民政部門將更快地轉變工作模式,可以安全地通過網上審批辦公和網上信息交換,克服了“文山會海”、“公文旅行”等現象,大大提高了推行政令的時效性和各級部門的工作效率。

⑷提高決策科學性

該系統的建設運行,建立了救助家庭準確詳實的信息數據庫,有利于各級政府部門全面、及時、準確地了解實際情況,掌握一手信息。同時其宏觀決策系統能夠對得到的信息進行綜合和分析,對救助各項業務的情況進行測算和預警,進而避免決策的盲目性,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⑸服務太原市社會救助管理和政府決策

該系統既是太原市民政局數字民政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太原市社會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建立的救助家庭準確詳實的信息數據庫,也是市政府乃至國家決策的重要依據,可見該系統已成為太原市社會管理和政府決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⑹保障社會安定團結的局面

改革開放后我國進入了市場經濟為主的發展階段,如此的科學有效的低保救助體系的建立,可以保障全社會的平衡協調發展,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從而對維護社會穩定、保持社會安定團結的局面做出貢獻。

⒉經濟效益分析

⑴改進了工作方式,節約了工作成本

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務系統的成功建設和全面使用,采用網絡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大大地解放了人力,相當于節約了人力資源成本;審批公文的無紙和少紙化流轉、交換,各類信息的網上報送節省了信息介質成本和人工報送成本。

⑵直接投資帶來的第三方經濟效益

該系統項目用于采購所需的各種設備、軟件開發,還將用于內部人員的業務培訓,以及第三方咨詢機構的專業服務和系統的運營維護等。這些直接投資拉動了消費,為相關的商家以及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

⑶帶來投資乘數效應

政府在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扮演了舉足重輕的角色。當政府機構已經實現了相當程度的信息化時,企業、團體或個人為了與政府對接,必然也會尋求信息化,因此引起衍生的信息化消費,而這種消費的數量級比政府直接投資大得多。

⒊總體評估

2004年10月1日舉行了該系統的開通儀式。國家民政部李學舉部長、低保司米勇生司長及省、市領導等先后蒞臨指導,對系統的成功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務系統”是迄今全國民政系統功能最為完善和強大的低保系統,是太原市“數字民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的成功經驗具有在全國推廣的價值。

該系統自開通使用以來,已經建立了市民政局、10個區縣民政局、47個街道鄉鎮低保所、400個社區低保站,共計457個機構、1232個注冊用戶的機構及用戶信息數據庫,完成了全市4萬城市低保家庭、7萬城市低保對象的低保申請、受理、審核、審批、低保資金發放、低保待遇復審、低保標準調整等一系列救助業務工作全面的計算機管理。 目前,每天通過該系統平均處理大約1500筆救助業務。該系統已經成為太原市各級民政部門工作人員救助業務的日常辦公平臺。

⑴實現功能

建立了各級民政工作人員協同工作辦公門戶;

實現了多級部門多種業務跨區聯網審批辦公;

建立了業務辦理流程監控機制;

實現了救助資金手工發放及銀行發放;

實現了各項救助信息的民政歸口統計;

建立了有效的動態預警反應機制;

建立了查詢、統計、決策支持工具;

實現了低保政策及相關政策管理、調整及預測功能;

建立了低保對象動態管理機制;

實現了救助資金分類管理及資金預測功能;

建立了低保數據管理;

建立了信息管理。

⑵使用效果

提高了工作效率,緩解工作繁重的壓力;

促進了規范化管理;

增強了管理手段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