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2 14:28: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通信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寬帶通信技術和數字視頻處理技術的迅速發展,為視訊通信業務面向公眾廣泛運營已經準備好技術條件。結合當前通信領域和計算機領域的出現的技術,對如何實現遠程視頻通信進行研究。
隨著人們對視頻和音頻信息的需求愈來愈強烈,追求遠距離的視音頻的同步交互成為新的時尚。近些年來,依托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條件的發展,集音頻、視頻、圖像、文字、數據為一體的多媒體信息,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互聯網進行各方面通訊,縮短了時區和地域的距離。
一、視頻通信概述
視頻通信實質上是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支持,為不同地域的人們提供了類似與面對面的交流方式,為身處異地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相互討論問題并可協同工作的環境,它集計算機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電視的真實性為一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二、視頻通信的組成
(一)組成
一個視頻通信系統包括節點機和通信網絡兩部分。典型的會議節點機主要由音/視頻獲取設備、回放設備、媒體編解碼器、通信接口卡和會議功能模塊構成。網絡部分主要指支持實時多點傳輸的網關和信道。完整的視頻會議系統的邏輯結構模型由六大模塊構成:(1)人際交互模塊,即視頻會議系統的人機界面。(2)會議文檔部件,包括會議文檔的自動生成、管理和查詢等功能模塊以及與數據庫的接口模塊。(3)媒體處理部件,包括音、視頻信息的獲取、編碼、回放等處理模塊。(4)共享空間部件,包括共享空間管理模塊、電子白板及應用過程共享功能模塊。(5)會議管理部件,包括會議的發起、與會人員的管理(加入/退出)、會話建立以及會議結束等處理模塊。
(二)軟硬件與網絡條件
要進行網絡視頻通信,需要一定的軟件和硬件設備作為支撐。
1.所需硬件環境。
要使用網絡視頻會議,除了要有一臺較高性能的多媒體計算機或顯示屏外,還需要配備攝像頭、麥克風、音箱或耳機等外部設備,其中最主要的設備為攝像頭,它是用來進行視頻獲取的一個重要硬件,攝像頭分為模擬攝像頭和數字攝像頭兩大類,前者捕獲的為模擬視頻信號,需要將其輸入到視頻捕捉設備進行數字化后方可轉換到計算機中使用。而數字攝像頭可以直接捕捉影像,然后通過串、并口或者USB接口傳到計算機里。
2.所需軟件環境。
(1)操作系統軟件:目前絕大多數的網絡視頻會議軟件都支持Windows98/Me/2000/XP/2003系統,另外也可有一些視頻會議軟件支持在Linux等非Windows系統中運行。
(2)網絡視頻軟件:要進行網絡視頻會議,必須借助于網絡視頻會議軟件。網絡視頻會議軟件支持點到多點的視頻會議應用,即可以在用戶之間,也可以實現多個用戶進行聯機視頻會議。
(3)其他軟件:音頻連接模塊、網絡交換機、多媒體加速軟件、多媒體編碼/解碼軟件等。
3.承載網絡。
要在網絡視頻通信系統中使用視頻,用戶必須具有可供視頻流暢傳輸的網絡鏈路,也就是說用戶必須具有足夠帶寬的局域網環境和寬帶接入Internet的網絡環境。
三、視頻通信系統的實現
NetMeeting作為一款免費網絡電話與協作辦公工具,它除了支持視頻、音頻的實時交流外,還提供了文檔與應用程序共享、電子白板和遠程桌面共享等多種功能,是一款用于網絡視頻通信的優秀軟件,使用它我們可以輕松的進行網上視頻通信。
(一)安裝視頻軟件
首先,檢查需要進行視頻通信的系統中是否安裝了視頻軟件,如果沒有安裝,可以通過填加組件的形式進行安裝。
(二)連接信息設置
確認NetMeeting已經安裝在系統后,單擊“開始”>“程序”>“附件”>“通信”>“NetMeeting”命令,啟動程序。首次運行NetMeeting,軟件會出現一個向導,要求用戶信息進行簡單的設置,單擊“下一步”按鈕,輸入個人信息。接下來,向導要求用戶設置網絡連接方式,可以根據具體的網絡連接情況選擇ADSL、局域網等。單擊“下一步”按鈕跳過NetMeeting服務器設置,此時向導會要求對計算機聲卡和麥克風進行測試。單擊“下一步”按鈕完成向導之后,即可進入NetMeeting主界面。
(三)開始視頻通信
1.新建視頻通信。單擊“呼叫”“主持會議”命令新建一個視頻會議,在彈出的“主持會議”對話框中設置會議名稱(不能使用中文名)和密碼,然后,將“會議工具”中的“共享”、“聊天”、“白板”、“文件傳送”四個復選框全選上,單擊“確定”按鈕。
2.呼叫主機。建立會議后,與會的計算機即可呼叫主持會議的主機,方法是單擊“呼叫”“新呼叫”命令,或單擊NetMeeting面板中的“呼叫”按鈕,打開發出“呼叫”的對話框,輸入IP地址,并單擊“呼叫”按鈕即可對主機進行呼叫。3.接入驗證。此時,被呼叫方的計算機中會出現是否應接呼叫的對話框,單擊“接受”按鈕。然后,撥入方計算機即可登錄會議,如果在“主持會議”對話框中設置了會議密碼,此時還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要求用戶提交驗證密碼。
4.進行視頻通信。各個不同地方的參與視頻通信的人員,只需要單擊主界面中的“開始視頻”按鈕,即可發送視頻流。將發言請求發送到中心站的服務器上,由主會場主持人來確定允許還是否定發言請求,一旦確定可以發言,即可實現通話。
(四)其他功能
NetMeeting界面下方有四個按鈕,分別對應了“共享”、“聊天”、“白板”和“文件傳送”四項主要功能(這四項功能需要在會議屬性中啟用,否則在非會議中處于不可用狀態):
1.“共享”功能。通過共享功能可以便于同其他會議參加者在獲得授權后控制本地主機上的應用軟件進行演示與操作。
2.“聊天”功能。單擊“聊天”按鈕,NetMeeting會彈出一個聊天對話框,可以對所有或某一與會者發送聊天信息。
3.電子白板。系統提供多塊白板,與會人員都可通過白板進行繪制矢量圖,可以進行文字輸入、粘貼圖片等。在主控模式,主持可以禁止其他人使用白板。
4.傳送文件。“傳送文件”功能用來在與會者之間傳送與接收文件。使用方法比較簡單,只需單擊“文件傳送”按鈕并選擇需要傳送的文件即可。
四、結束語
隨著網絡的發展和視頻通信技術的進一步完善,視頻通信技術將越來越多地被人們利用到工作及生活中,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們根據自身對網絡質量需求的不同,自由選擇傳輸方式及終端設備,更多的行業、企業、個人都將享受到視頻通信所帶來的便利。
參考文獻:
篇2
1衛星通信技術引進的必要性
我廠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發生后,微波站房屋損壞、電源中斷,蓄電池損壞,鐵塔傾斜;光纜全被打斷,通信機房倒塌等所有通信系統全部損壞。六月初首先在映站建立一個衛星小站,在整個抗震救災過程中,保障了通信暢通,使救災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但在使用過程中,該衛星通信系統有明顯不足:①延時太大,無法及時進行相互交流,讓人很難受;②經常無故“死機”,需重新啟動語音網關才能恢復正常通信;③小到中雨就中斷通信。雖然有這些缺點,但是在震后,泥石流頻發,通信線路經常被打斷,或是道路被沖毀(故地埋通信光纜也不現實),危險性太大根本無法架設線路,衛星通信的優勢就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來。在恢復重建中,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通信手段,我們把缺點盡量進行完善,來滿足人們的通信需求。比如延時大的問題,就可由雙跳改為單跳,延時就會明顯改善,讓人能夠接受。還有將天線尺寸加大,只要不是暴雨,通信還是能保障暢通。總之衛星通信對震后恢復重建中的我廠來說,還是一種重要的通信方式,對及時了解災情,指揮救災能起到關鍵作用。
2衛星通信在我廠的應用
篇3
在民航、軍航飛行聯絡中都使用VHF通信設備,它是地面飛行指揮員對飛行員唯一的通信聯絡工具,其工作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飛機安全及飛行的質量。本文將以國產K/TGR143型超短波雙頻段對空臺和意大利產OTE-DTR100型收發信機為例分別進行相關描述。
1.1OTE-DTR收發信機運行注意事項
1)自檢完畢后校波檢查電臺接收、發射是否正常;2)機房應配備交、直流電源或UPS供電(油機發電機可作為應急手段);3)接地電阻:小于4Ω;4)避雷:根據傳輸情況進行信號防雷,電源和天饋系統要采取防雷措施;5)電磁環境應符合相關要求。
1.2VHF通信設備干擾分析
由于受本身技術指標和電子元件及架設密度、周圍電磁環境影響,VHF通信設備會產生許多干擾,往往影響正常飛行通信。干擾主要有互調干擾、寄生輻射干擾、接收機寄生響應干擾和電磁環境干擾等。
1.2.1消除或減輕互調干擾
1)提高輸入回路的選擇性,盡可能地不讓干擾信號進入接收機的射頻放大級;2)接收機的射頻放大級的增益,不宜超過所必須的值;3)合理選擇射頻放大級,混頻級的工作狀態。
1.2.2消除或減輕寄生輻射干擾
1)選用濾波性能高的濾波器;2)在選擇電臺時,注意其技術指標應選用寄生輻射衰減值高的電臺;3)改善調制器的調制特性,選用高主振頻率減少倍頻次數,在倍頻器后設置緩沖放大器。
1.2.3消除或減輕接收機寄生響應干擾
1)改善接收機本振頻譜不純的毛病,以提高接收機的選擇性;2)使用高性能的螺旋濾波器來增加損耗,使干擾信號無法通過;3)架設電臺的間隔距離盡可能遠,試驗表明當寄生響應50dB時,出現50個寄生頻率響應點,如果干擾電臺和擾電臺進一步靠近時,干擾到擾電臺的電平大于50dB而為100dB時則出現的寄生頻率點有可能為100個,雖然并不是成線性關系,但是無疑距離越近危害程度越大。
1.3VHF通信設備故障分析
VHF通信系統中出現故障時,首先對其出現故障產生的原因和故障部位的準確判定。主要根據是設備中所設置的各種告警指示,有的故障需要從多個告警指示中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確定故障部位。以K/TGR143型對空臺為例,其設有機內自檢測裝置,能查找到模塊級,各模塊均設置了一些檢測點。故障指示將以點號形式出現。但有時故障可能涉及一組模塊,這就要求作進一步分析。根據長期以來故障現象及排故經驗積累,現總結如下:1)開機后頻率無法固定,跑頻。分析:頻合失鎖。措施:更換備用頻合板。2)發射功率為19W。分析:機內自保護電路已啟動,判斷某功率放大器出現故障,引起電路平衡保護。措施:更換功放板。3)工作1小時后突然斷電且無任何指示,反復開啟電源依然無指示。分析:檢查保險絲,無損壞;檢查交流開關輸入、輸出均正常;測試電源濾波器,輸出端無電壓輸出,短接后機器工作正常,為電源濾波器故障。措施:更換電源濾波器,維修后烤機三天,正常。4)轉換波道,電臺無反應。分析:檢查“本控/遙控”設置,正確,判斷頻率合成器故障。措施:更換頻合板。5)電臺自檢測顯示3-4。分析:根據故障診斷表,判斷為頻合充電池故障。措施:更換新鋰電池。
1.4維護管理
通信設備維護是指現有通信設備功能性檢查和保養。首先要求維護人員對設備有充分的了解,切實掌握VHF通信系統工作原理、告警功能及引起的原因、各種基本參數數據正常數值等,以便在發生故障時能迅速判定故障部位,及時排除,保證通信設備正常運行。其次,在維護現場必須配備有必要的維護儀表。例如萬用表、綜合測試儀等。在日常工作中,應進行設備所需的外部條件檢查巡視:機房溫度、濕度、電源電壓、設備環境衛生等;利用收、發信機面板上的測試功能,檢查設備的功率、調制度等參數,并向指揮員詢問設備使用情況。按各型號通信設備技術手冊要求,通信設備維護定義為月維護和季維護。月維護一般安排在當月20日至30日,季維護一般安排在季度末20日至30日,具體時間視飛行任務具體情況來定。月維護主要對VHF通信設備進行一般功能性檢查、清潔等工作,使設備無塵土、無污垢、無故障隱患,保持正常工作狀態。主要維護工作內容有:1)對收發信機、遙控臺、濾波器表面進行清潔;2)檢查主機、遙控臺、天線、電纜間交連是否良好;3)檢查收發信機及遙控臺保險絲是否良好;4)檢查主機及遙控臺面板按鈕、旋鈕開關是否確實有效,話筒、耳機及揚聲器是否良好;5)檢查主機及遙控臺面板顯示器、開關轉換、頻貯預置是否良好;6)相關指標符合規定;7)試機校波是否正常。通信設備季維護工作由維護負責人制定維護方案、重點要領提示、風險估計及其預防措施,包括月維護內容及主要設備性能檢查,如發射功率、失真度、調制度、接地電阻等技術指標,主要維護工作內容有:1)完成月維護工作內容;2)電臺進行自檢測(顯示正常);3)接地電阻的檢測(<10Ω);4)使用綜合測試儀,測試接收機靈敏度(一般<2μν);測試發射機功率、調制度(一般≥70%)、失真度(≤10%);試機校波是否正常。在維護過程中,要對設備重要參數數據做詳細記錄,與前次維護數據進行比對,更好掌握每部設備性能的變化。通過對VHF通信設備進行固定的月、季維護并將維護做到規范、高效,最大限度保證整個地空通信系統的正常工作及可靠運行。
2結束語
篇4
協作通信是一種通過不同用戶共享彼此天線而獲得分集效果的新的空域分集方式。用戶間的協作可以是互惠的,也可以是非互惠的,這里考慮非互惠的情況。如圖1所示,協作通信系統中至少包括三個節點:源節點、目的節點和中繼節點。協作通信的過程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源節點發送信息,中繼節點接收信息,在此階段目的節點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不接收信息;第二階段,中繼節點對在第一階段收到的信息進行轉發,在此階段源節點可以不發送信息,也可以重復發送與第一階段相同的信息或者發送新的信息,目的節點對通過不同衰落信道到達的信號進行合并處理,從而提高信噪比,獲得分集增益。中繼節點可以采取不同的中繼方式,其中放大轉發和解碼轉發是最基本的兩種方式。放大轉發方式中,中繼節點將在第一階段接收到的受到噪聲污染的信號進行線性放大后再轉發給目的節點。放大轉發方式可以獲得滿分集階數,其主要缺點在于中繼節點放大信號的同時也將噪聲一同放大,造成噪聲累積現象。解碼轉發方式中,中繼節點收到源節點發送的信號后,先譯碼再轉發,因此可以避免噪聲累積現象。解碼轉發方式不能獲得滿分集階數,當中繼節點譯碼錯誤時會產生錯誤傳播[5]。
2性能評價標準
比較重要的協作通信系統的性能評價標準包括:信道容量、頻譜利用率、分集階數、復用增益、能量增益、中斷概率、錯誤概率以及協作通信的代價等[9]。
2.1信道容量:當用戶間的信道質量較好時,通過協作可以顯著提高系統的信道容量,但如果用戶間的信道質量變差,則協作的系統容量將逐漸趨近于非協作的情況。
2.2頻譜利用率:頻譜利用率指單位頻帶內的信息速率。通過協作,可以提高系統的頻譜利用率。
2.3分集階數:系統的分集階數d的定義如下:這里SNR為接收端的平均信噪比,Pe為系統的平均誤比特率。
2.4復用增益:復用增益r的定義如下:這里R為系統的頻譜利用率。
2.5能量增益:協作通信系統中用戶的能量增益定義為其中,PD和PCO分別為達到特定通信質量要求,采取直接傳輸方式和協作方式所需的發射功率。
2.6中斷概率和錯誤概率:研究表明,協作通信可以大大降低系統的中斷概率和錯誤概率。
2.7協作通信的代價:協作通信系統的性能提高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比如系統復雜度的增加、協作建立過程中額外占用的資源、協作造成的時延等。上述幾個性能指標相互關聯,是協作通信系統性能在不同方面的具體體現。
3結束語
篇5
1.1通信意識不強
部分基層一線指揮員通信裝備應用意識差,不注重通信裝備的應用學習,在應急救援實戰中還習慣于喊話下達命令,有裝備不用或者有裝備不會用等問題比較突出。
1.2通信裝備組合應用少
因對通信裝備的性能及工作原理了解較少,造成基層官兵通信裝備應用單一化,往往只會單個通信設備拿來使用,一旦出現故障或者環境改變,不會尋求對相關聯設備的組合使用,來彌補設備故障造成的通信問題,不能發揮其他通信裝備的最大作用,特別是對災害事故現場有線音視頻傳輸通道的搭建研究較少,造成通信裝備資源浪費,應用效率不高。
1.3音視頻傳輸質量不高
當前,消防部隊應急通信裝備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音視頻傳輸還只滿足于“看得見、聽得見”即可的狀態,沒有對音視頻傳輸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對貼近實戰、領導指揮決策所需要的戰斗環節展示研究更少。
1.4通信保障連續性差
近年來,各級消防部隊雖然大力加強應急通信保障隊伍和裝備建設,但在滅火救援實戰過程中,沒有注重對災害事故類型、等級應急通信保障所需通信裝備的研究,經常出現應急通信保障人員一股腦地將所有應急通信裝備裝車攜帶,拿到現場的很多通信裝備用不上,而急需的一些通信設備又沒帶來,造成通信保障的連續性差。
2開展應急通信裝備實戰應用編成
要解決應急通信裝備準備問題,應著力開展應急通信裝備實戰應用編成,即根據各類災害事故的類型和等級,合理分配、組合應急通信裝備,全面、客觀地反映災害事故現場情況。應強化應急通信實戰應用編成,提高在各類災害事故處置過程中的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2.1按建制中隊編成
以建制中隊為作戰單元,合理配備應急通信裝備,實現災害事故現場的通信暢通和音視頻的實時傳輸。
2.2按災害事故類型編成
2.2.1火災事故類
(1)建筑類火災。
因建筑材料及結構特點,建筑類火災現場易形成大面積、立體燃燒,參戰官兵多,基礎通信網絡完好、但容易造成建筑物倒塌等次生災害。該類火災事故應急通信保障應重點考慮火災現場指揮調度二、三級組網以及火災現場全貌和滅火、供水、救人、排煙、破拆等重點作戰環節音視頻圖像傳輸。結合火災等級和滅火救援戰斗編成,合理配備應急通信裝備,重點將3G單兵音視頻設備、350M對講機、PTT對講手機等常規應急通信裝備按照編成方案出動進行應急通信保障,重特大建筑類火災事故現場輔助以衛星音視頻傳輸設備。
(2)石油化工類火災。
石油化工類火災易形成爆炸、流淌火以及大面積持續燃燒,對周邊建筑物危害大、滅火難度大、危險性高,一般定為Ⅱ級(重大)以上火警,所處位置一般基礎通信網絡較差。該類火災事故應急通信保障應重點考慮火災現場應急通信裝備的防爆處理、現場指揮調度二、三級組網以及火災現場安全區域外作戰環節的音視頻傳輸,輔助以攝像機遠距離拍攝安全區域內滅火作戰環節。
2.2.2搶險救援類
按災害事故對象、發展程度不同,可將險情分為四個等級:Ⅰ級(特別重大)險情,Ⅱ級(重大)險情,Ⅲ級(較大)險情,Ⅳ級(一般)險情。該類重大災害事故一般所處地理環境偏僻、公網癱瘓、通信保障難度大,救援時一般都是將救援力量進行分組,按組分頭實施救援,這就應重點考慮將衛星電話、衛星便攜站、靜中通、動中通衛星通信指揮車、短波電臺、350M常規臺作為優先通信手段,在公網恢復時輔助3G音視頻傳輸設備等。
3災害事故現場音視頻通信保障
如果將350M無線通信、短波通信等語音通信類設備比作消防部隊滅火救援現場的“順風耳”的話,那么音視頻傳輸設備可以稱為消防部隊滅火救援現場的“千里眼”。為有效提高各類音視頻設備使用效率,為作戰指揮提供全方位的現場圖像資源,必須充分利用各類音視頻傳輸設備標準化音視頻協議、標準化輸出輸入接口,結合災害事故現場環境,靈活應用,實現音視頻設備間的互聯互通。
3.1現場指揮部音視頻通信保障
滅火救援作戰指揮部到場后,各級應急通信保障人員應第一時間搭建現場指揮部通信指揮網絡。除利用350M對講等語音通信設備建立災害事故現場語音指揮調度二級網和中隊滅火戰斗三級網外,還應豐富輔助決策資源,為現場指揮部指揮員指揮決策提供最新的現場信息。
3.1.1利用通信指揮車
通信指揮車是對各類應急通信裝備及系統的綜合集成,具備了完善的應急通信保障功能,可以接收前端的單兵圖傳設備。到達災害事故現場后,可以從通信指揮車內的音視頻矩陣將多路圖像資源通過有線方式送到現場指揮部顯示屏上,為現場指揮員提供輔助決策信息。
3.1.2利用車載3G音視頻設備
在較為落后的地區,部分通信指揮車功能單一,不能提供現場指揮決策所需的圖像資源,在公網正常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全國消防部隊統一配備的車載3G音視頻設備,將車載3G設備作為一個互連互通的會議終端,從車載3G設備終端的輸出接口,將音視頻資源輸出到現場指揮部的顯示和擴聲設備上,建立與各級現場或后方指揮部的音視頻指揮通道。
3.1.3利用衛星便攜設備
目前,全國消防部隊也配備了一定數量的衛星便攜站。已經配備的單位,在災害事故現場公網癱瘓或者通信條件差的情況下,可以架設衛星便攜站,方便快捷地將圖像資源送到現場指揮部。
3.2滅火救援作戰現場音視頻保障
為提供全面、準確的輔助決策信息,就必須為指揮員提供作戰行動中重點環節的現場圖像信息,這就要求應急通信保障人員必須進行分組,及時跟進作戰行動的重點環節。
3.2.1災害事故現場全景
應確定專人負責選取合適位置,向現場指揮部傳送災害事故現場穩定的全景圖像,方便指揮員觀察了解災害事故發展動向,及時調整作戰部署。
3.2.2重點戰斗環節
應結合現場作戰行動部署,采取重點環節組合跟進或單獨跟進的方式,將偵檢、滅火、供水、破拆、救人、堵漏、洗消和輸轉等重點作戰環節圖像傳送到現場指揮部。
3.2.3現場組織指揮
重大災害事故處置,都有前方指揮部和后方指揮部,現場通信保障人員應將前方指揮部現場組織指揮情況及時傳送回后方指揮部,方便后方指揮部了解前方動態,及時提供前方所需的戰勤保障物資。
3.3組合應用音視頻通信設備
3.3.1通信指揮車與車載3G聯用
在常規通信指揮車無法將音視頻傳到各級指揮部的情況下,可以將車載3G作為音視頻資源的接收和轉發終端,將通信指揮車上圖像資源作為一路圖像資源輸入車載3G,再通過公網轉發至各級指揮部。
3.3.2微波與3G衛星多通道音視頻設備聯用
微波因微波接收機傳輸距離較短,不足以滿足遠距離音視頻傳輸的需要,可將微波單兵獲取的圖像傳輸至微波接收機,再從微波接收機輸出一路圖像到3G衛星多通道音視頻設備,再通過公網或者衛星進行轉發,實現災害事故現場音視頻的遠距離傳輸。
3.3.3微波單兵、通信指揮車與車載3G或單兵3G聯用
在車載3G或無法移動或不便移動,還需向各級指揮部轉發音視頻時,可以通過微波圖傳系統進行通信距離的延升,即微波單兵采集現場圖像,并通過微波傳輸到通信指揮車中的微波接收設備,再將圖像輸出到車載3G終端或單兵3G,通過串聯方式將災害事故音視頻圖像傳輸到現場指揮部。
3.3.4通信指揮車與衛星便攜站聯用
在衛星便攜站相對較少和固定,又需要同時轉發多路音視頻時,可以先將所有音視頻匯集到通信指揮車音視頻矩陣或硬盤錄像機,再將音視頻矩陣或硬盤錄像機作為音視頻輸出設備,輸入衛星便攜站,進行多路音視頻的轉發。
4結語
篇6
通過這一實驗可以觀察當偏置電流變化從而改變弛豫頻率時,高速光纖傳輸系統的性能變化情況[8],仿真模型如圖3所示。圖3中,Ith=33.45mA,τsp=1ns,τph=3ps,I0=IB=40mA,Sequencelength128bits,Samplesperbit512。仿真結果:在直接光強度調制下弛豫頻率與有源區內的電子壽命和諧振腔內的光子壽命的關系為(3)根據仿真模型設定的參數可以得到弛豫頻率fres≈1.3GHz。圖4給出了系統性能與調制頻率的關系。當調制頻率為1.3GHz時如圖4(a)所示;當調制頻率為5GHz時如圖4(b)所示。由圖4可看出,當調制頻率高于弛豫頻率后,系統性能嚴重變壞。
2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實驗
本研究用于分析EDFA的頻率特性和噪聲性能[9],仿真模型如圖5所示。在仿真模型中摻鉺光纖參數:Length7m,Corera-dius2.2m,Ermetastablelifetime10ms,Erdopingradius2.2m,Eriondensity1e+025m3,Numericalaperture0.24。仿真結果如圖6所示。圖6中,(a)為CW激光器的頻率與EDFA增益的關系曲線,(b)為信號輸入功率與EDFA增益曲線,(c)為功率噪聲曲線。光接收機實驗光接收機主要的性能指標是靈敏度和動態范圍。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光接收機靈敏度與誤碼率的關系及靈敏度與最小輸入功率的關系[10],仿真模型如圖7所示。
3WDM系統實驗
波分復用是光纖通信系統擴大傳輸容量,提高傳輸速率的主要途徑之一,仿真模型如圖9所示。圖9中,利用Mach-Zehnder調制器進行外調制,16路復用,光發射器參數:Bitrate40Gb/s。線路由50km單模光纖與10km色散補償光纖構成循環單元,采用摻餌光纖放大器。解復用器參數:Bandwidth8e+010Hz,Depth100dB,FiltertypeBessel,Filterorder6。圖10為WDM系統實驗仿真結果,圖中給出了解復用器之前光纖線路之后的光譜圖,圖中較低的部分為噪聲部分。
4結束語
篇7
(一)供電系統的現狀
通信電源是通信系統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目標是安全、可靠、高效、穩定、不間斷地向通信設備提供能源。通信電源必須具備智能監控、無人值守和電池自動管理等功能,從而滿足網絡時代的需求。通信電源系統由交流配電、整流柜、直流配電和監控模塊組成。
(二)通信電源設備的更新換代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功率器的更新換代,新型電磁材料的不斷使用,功率變換技術的不斷改進,控制方法的不斷進步,以及相關學科的技術不斷融合,通信電源在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電磁兼容性,消除網側電流諧波、提高電能利用率、降低損耗、提高系統的動態性能等等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
(三)現行通信電源的電路模型和控制技術
目前通信電源的變換電路拓撲結構主要采用雙單端電路,半橋電路和全橋電路,各有優缺點。一般認為,在中、小功率場合,采用雙單端電路或半橋電路是適宜的;在大功率場合則采用全橋變換電路。
二、通信電源發展趨勢
(一)開關器件的發展趨勢
電源技術的精髓是電能變換,即利用電能變化技術將市電或電池等一次電源變換成適用于各種用電對象的二次電源。其中,開關電源在電源技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從10kHz發展到高穩定度、大容量、小體積、開關頻率達到兆赫茲級,開關電源的發展為高頻變化提供了硬件基礎,促進了現代電源技術的繁榮和發展。
(二)通信直流電源產品的技術發展市場需求發展
在需求與技術的共同推動下,通信直流電源產品體現了如下的發展態勢:
體系架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維持穩定。通信直流電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是維持現有的交流配電、整流器模塊(并聯)、直流配電、監控單元、蓄電池等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架構;功率變換模式也將維持現有的高頻開關模式,暫時不會出現類似從線性電源到開關電源的階躍性的變化。
功率密度不斷提高。通信一次電源的核心部件整流器的功率密度不斷提高,推動了通信直流電源整機的功率密度不斷提高,但配電器件、蓄電池等密度基本維持穩定,一定程度制約了整機系統的功率密度的提高比率。
更高的可靠性。高可靠性是通信電源的最基本要求。隨著器件技術、通信電源技術的成熟,以及各通信直流電源設備廠家在可靠性研究上大力投入,通信直流電源產品可靠性呈不斷提高的趨勢。
按照TRIZ理論(“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理論”的俄語縮略語)描述的技術系統發展進化規律,一般而言,技術的生命周期包含四個階段:嬰兒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種種跡象表明,通信直流電源的核心技術,開關電源技術基本上開始步入成熟期:效率的提升變得緩慢和困難、而電源損耗不能大幅度降低限制了功率密度的進一步提高,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內,通信直流電源產品將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階段,直至有一天,一種新的電源變換技術出現,通信直流電源產品就會再出現一個階躍性的發展,就像開關穩壓技術替代線性穩壓技術,給電源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三)通信用蓄電池技術研究的新進展
通信用蓄電池作為通信系統后備的能源供應手段,其研制、生產和應用技術一直備受世界各國通信行業的重視。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國外正在研制和試驗新一代的通信用蓄電池,有的已經進入商用化階段。這些新的蓄電池,由于其材料、結構和技術上的先進性,在性能上具有傳統的VRLA電池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論文關鍵詞]:通信電源通信網現狀發展趨勢
[論文摘要]:通信電源是向通信設備提供交直流電的電能源,是整個通信電信網的能量保證。通信電源系統由交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和相應的保護系統構成。通信電源系統的設備多,分布廣,不僅單個電源設備的可靠性會影響系統的可靠性,電源系統的總體結構也會對自身的可靠性造成很大的影響。
一、通信電源的發展現狀
(一)供電系統的現狀
通信電源是通信系統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目標是安全、可靠、高效、穩定、不間斷地向通信設備提供能源。通信電源必須具備智能監控、無人值守和電池自動管理等功能,從而滿足網絡時代的需求。通信電源系統由交流配電、整流柜、直流配電和監控模塊組成。
(二)通信電源設備的更新換代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功率器的更新換代,新型電磁材料的不斷使用,功率變換技術的不斷改進,控制方法的不斷進步,以及相關學科的技術不斷融合,通信電源在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電磁兼容性,消除網側電流諧波、提高電能利用率、降低損耗、提高系統的動態性能等等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
(三)現行通信電源的電路模型和控制技術
目前通信電源的變換電路拓撲結構主要采用雙單端電路,半橋電路和全橋電路,各有優缺點。一般認為,在中、小功率場合,采用雙單端電路或半橋電路是適宜的;在大功率場合則采用全橋變換電路。
二、通信電源發展趨勢
(一)開關器件的發展趨勢
電源技術的精髓是電能變換,即利用電能變化技術將市電或電池等一次電源變換成適用于各種用電對象的二次電源。其中,開關電源在電源技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從10kHz發展到高穩定度、大容量、小體積、開關頻率達到兆赫茲級,開關電源的發展為高頻變化提供了硬件基礎,促進了現代電源技術的繁榮和發展。
(二)通信直流電源產品的技術發展市場需求發展
在需求與技術的共同推動下,通信直流電源產品體現了如下的發展態勢:
體系架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維持穩定。通信直流電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是維持現有的交流配電、整流器模塊(并聯)、直流配電、監控單元、蓄電池等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架構;功率變換模式也將維持現有的高頻開關模式,暫時不會出現類似從線性電源到開關電源的階躍性的變化。
功率密度不斷提高。通信一次電源的核心部件整流器的功率密度不斷提高,推動了通信直流電源整機的功率密度不斷提高,但配電器件、蓄電池等密度基本維持穩定,一定程度制約了整機系統的功率密度的提高比率。
更高的可靠性。高可靠性是通信電源的最基本要求。隨著器件技術、通信電源技術的成熟,以及各通信直流電源設備廠家在可靠性研究上大力投入,通信直流電源產品可靠性呈不斷提高的趨勢。
按照TRIZ理論(“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理論”的俄語縮略語)描述的技術系統發展進化規律,一般而言,技術的生命周期包含四個階段:嬰兒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種種跡象表明,通信直流電源的核心技術,開關電源技術基本上開始步入成熟期:效率的提升變得緩慢和困難、而電源損耗不能大幅度降低限制了功率密度的進一步提高,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內,通信直流電源產品將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階段,直至有一天,一種新的電源變換技術出現,通信直流電源產品就會再出現一個階躍性的發展,就像開關穩壓技術替代線性穩壓技術,給電源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三)通信用蓄電池技術研究的新進展
通信用蓄電池作為通信系統后備的能源供應手段,其研制、生產和應用技術一直備受世界各國通信行業的重視。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國外正在研制和試驗新一代的通信用蓄電池,有的已經進入商用化階段。這些新的蓄電池,由于其材料、結構和技術上的先進性,在性能上具有傳統的VRLA電池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1.釩電池(VanadiumRedoxBattery)。釩電池(VRB)是一種電解值可以流動的電池,目前正在逐步進入商用化階段。
2.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是一種化學電池,也是一種新型的發電裝置,它所需的化學原料由外部供給,如氫氧燃料電池,只要外部供給氫和氧,經過內部電極、催化劑和堿性電解液的作用,就能產生0.9V電壓的直流電能,同時產生大量的熱能.
3.電源監控系統的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日益普及和信息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通信系統從以前的單機或小局域系統逐漸發展至大局域網系統或廣域網系統,大量人力、物力被投入到網絡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上。不過通信設施所處環境越來越復雜,人煙稀少、交通不便都會增大維護的難度,這對電源設備的監控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保護通信互聯網終端的電源設備必須具備數據處理和網絡通信能力。此時,數字化技術就表現出了傳統模擬技術無法實現的優勢,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逐步表現出傳統模擬技術無法實現的優勢.
4.通信電源的環保要求。環保問題,一方面的指標是通信電源的電流諧波要符合要求,降低電源的輸入諧波,不但可以改善電源對電網的負載特性,減少給電網帶來嚴重污染的情況,還可減少對其他網絡設備的諧波干擾。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材料的可循環利用和環境的無污染,這方面需要產品滿足WEEE/ROHS指令。
在通信電源開發、生產早期,人們主要集中研究電源的輸出特性,較少考慮到電源的輸入特性。例如:傳統的在線式電源輸入AC/DC部分通常采用橋式整流濾波電路,其輸入電流呈脈沖狀,導通角約為π/3,波峰因數大于純電阻負載的1.4倍。這些諧波電流大的電源給電網帶來了嚴重的污染,使電網波形失真,實際負荷能力降低,對于三相四線制的電網來說,還很有可能因中性線電流過大而出現不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朱雄世,《通信電源的現狀與展望》.
[2]《淺析全球通信電源技術發展趨勢》.
[3]《通信直流電源發展趨勢》.
[4]孫向陽、張樹治,《國外通信用蓄電池技術研究的新進展》.
[5]《通信電源技術發展趨勢及標準研究方向》.
[6]曾瑛,《淺談通信電源》.
[7]王改娥、李克民,《談我國通信電源的發展方向》.
[8]王改娥、李克民,《我國通信電源的發展回顧與展望》.
[9]侯福平,《UPS系統在通信網絡中使用的特點及要求》.
[10]《全球通信電源技術發展呈現五大趨勢》.
[11]《通信電源需求現狀分析》.
[12]唐勇偉,《通信電源技術的發展》.
篇8
論文摘要:擴頻通信是現代通信系統中新的通信方式,它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抗衰落和抗多徑性能,頻譜利用率高。本文介紹了擴頻通信的工作原理、特點、及其發展應用。
一、擴頻通信的工作原理
在發端輸人的信息先調制形成數字信號,然后由擴頻碼發生器產生的擴頻碼序列去調制數字信號以展寬信號的頻譜,展寬后的信號再調制到射頻發送出去。在接收端收到的寬帶射頻信號,變頻至中頻,然后由本地產生的與發端相同的擴頻碼序列去相關解擴,再經信息解調,恢復成原始信息輸出。可見,一般的擴頻通信系統都要進行3次調制和相應的解調。一次調制為信息調制,二次調制為擴頻調制,三次調制為射頻調制,以及相應的信息解調、解擴和射頻解調。與一般通信系統比較,多了擴頻調制和解擴部分。擴頻通信應具備如下特征:(1)數字傳輸方式;(2)傳輸信號的帶寬遠大于被傳信息帶寬;(3)帶寬的展寬,是利用與被傳信息無關的函數(擴頻函數)對被傳信息的信元重新進行調制實現的;(4)接收端用相同的擴頻函數進行相關解調(解擴),求解出被傳信息的數據。用擴頻函數(也稱偽隨機碼)調制和對信號相關處理是擴頻通信有別于其他通信的兩大特點。
二、擴頻通信技術的特點
擴頻信號是不可預測的、偽隨機的寬帶信號,其帶寬遠大于要傳輸的數據(信息)帶寬,同時接收機中必須有與寬帶載波同步的副本。擴頻系統具有以下特點。
1.抗干擾性強
擴頻信號的不可預測性,使擴頻系統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干擾者很難通過觀察進行干擾,干擾起不了太大作用。擴頻通信系統在傳輸過程中擴展了信號帶寬,所以即使信噪比很低,甚至在有用信號功率低于干擾信號功率的情況下,仍能不受干擾、高質量地進行通信,擴展的頻譜越寬,其抗干擾性越強。
2.低截獲性
擴頻信號的功率均勻分布在很寬的頻帶上,傳輸信號的功率密度很低,偵察接收機很難監測到,因此擴頻通信系統截獲概率很低。
3.抗多路徑干擾性能好
多路徑干擾是電波傳播過程中因遇到各種非期望反射體(如電離層、高山、建筑物等)引起的反射或散射,在接收端的這些反射或散射信號與直達路徑信號相互干涉而造成的干擾。多路徑干擾會嚴重影響通信。擴頻通信系統中增加了擴頻調制和解擴過程,利用擴頻碼序列間的相關特性,在接收端解擴時,從多徑信號中分離出最強的有用信號,或將多徑信號中的相同碼序列信號疊加,這樣就可有效消除無線通信中因多徑干擾造成的信號衰落現象,使擴頻通信系統具有良好的抗多徑衰落特性。
4.保密性好
在一定的發射功率下,擴頻信號分布在很寬的頻帶內,無線信道中有用信號功率譜密度極低,這樣信號可以在強噪聲背景下,甚至在有用信號被噪聲淹沒的情況下進行可靠通信,使外界很難截獲傳送的信息,要想進一步檢測出信號的特征參數就更難了.所以擴頻系統可實現隱蔽通信。同時,對不同用戶使用不同碼,旁人無法竊聽通信,因而擴頻系統具有高保密性。
5.易于實現碼分多址
在通信系統中,可充分利用在擴頻調制中使用的擴頻碼序列之間良好的自相關特性和互相關特性,接收端利用相關檢測技術進行解擴,在分配給不同用戶不同碼型的情況下,系統可以區分不同用戶的信號,這樣同一頻帶上許多用戶可以同時通話而互不干擾。三、擴頻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在過去由于技術的限制,人們一直在走增加信號功率,減少噪聲,提高信噪比的道路。即使到了70年代,偽碼技術已經出現,但作為相關器的“碼環”的鐘頻只能做到幾千赫茲也無助于事.近幾年,由于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幾十兆赫茲,甚至幾百兆赫茲的偽碼發生器及其相關部件都已成為現實,擴頻通信獲得極其迅速的發展.通信的發展史又到了一個轉折點,由用信噪比換帶寬的年代進入了用寬帶換信噪比的年代.從最佳通信系統的角度看擴頻通信.最佳通信系統一最佳發射機+最佳接收機.幾十年來,最佳接收理論已經很成熟,但最佳發射問題一直沒有很好解決,偽碼擴頻是一種最佳的信號形式和調制制度,構成了最佳發射機.因此,有了最佳通信系統一偽碼擴頻+相關接收這種認識,人們就不難預測擴頻通信的未來前景.從9O年代無線通信開始步人擴頻通信和自適應通信的年代.擴頻通信的熱浪已經波及短波、超微波、微波通信和衛星通信,碼分多址(CDMA)已開始廣泛用于未來的峰窩通信、無繩通信和個人通信以及各種無線本地環路,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接入網是由傳統的用戶線、用戶環路和用戶接入系統,逐步發展、演變和升級而形成的.現代電信網絡分為3部分:傳輸網、交換網和接入網.由于接入網發展較晚,往往成為電信發展的“瓶頸”,各國都很重視接入網的發展,因此各類接人技術和系統應運而生.由于ISM(IndustryScientificMedica1)頻段的開放性,經營者和用戶不需申請授權就可以自由地使用這些頻段,而無線擴頻技術所使用的頻段(2.400~2.483)正是全世界通用的ISM頻段,包括IEEE802.11協議架構的無線局域網也大部分選用此頻段.在無線接人系統中,擴頻微波與常規微波相比有著3個顯著的優點:抗干擾性強、頻點問題容易處理、價格比較便宜.而且,擴頻微波接入技術相對有線接入技術來說,有成本低、使用靈活、建設快捷的優勢,在接入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擴頻微波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語音接入(點對點);數據接入;視頻接入;多媒體接入;因特網(Internet)接入。
四、結語
擴頻通信是通信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發展方向,是擴頻技術與通信相結合的產物。本文主要論述了擴頻通信的特點、理論可行性及典型的工作方式。擴頻通信的強抗干擾性、低截獲性、良好的抗多路徑干擾性和安全性等特點,使它的應用迅速從軍用擴展到民用通信中,它的易于實現碼分多址的特點,使它能與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完美結合,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參考文獻:
[1]曾興雯等.擴展頻譜通信及其多址技術[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篇9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接入帶寬迅速提升,以適應大容量、高速率的數據、視頻、語音等高質量的信息傳輸與服務。目前常用的寬帶接入方式有電話撥號(即XDSL)方式、有線電視線路(CableModem)方式、雙絞線以太網方式,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電力線通信已成為一種新型的寬帶接入技術,并且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電力線通信簡稱PLC(PowerLineCommunication0)是利用配電網低壓線路傳輸多媒體信號的一種通信方式。在發送時利用GMSK(高斯濾波最小頻移鍵控)或OFDM(正交頻分多路復用)調制技術將用戶數據進行調制,把載有高頻信息的高頻加載于電流,然后再電力線上傳輸,在接收端先經過濾波器將調制信號取出,再經過解調,就可得到原通信信號,并傳送到計算機或電話,實現信息傳遞。類似的電力線通技術信早已有所應用,電力系統中在中高壓輸電網(35千伏以上)上通過電力載波機利用較低的頻率以較低速率傳送遠動數據或話音,就是電力線通信技術應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已經有幾十年歷史。
PLC接入設備分局段設備和用戶端PLC調制解調器。局段負責與內部PLC調制解調器的通信和與外部網絡連接。在通信時來自用戶的數據進入調制解調器后,通過用戶配電線路傳輸到局端設備,局端設備將信號解調出來,再轉到外部的Internet。該技術不需要重新布線,在現有低壓配電線路上實現數據、語音、和視頻業務的承載。終端用戶只需插上電源插座即可實現因特網接入,電視接收、打電話等。同樣電力線通信技術也可應用于其他相關領域,對于重要場所的監控和保護,一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現在只需利用電源線,用極低的代價更新原有監控設備即可實現實時遠程監控。目前電力系統抄表,基本上主要依靠人工抄表完成。人工抄表的準確性、同步性難以保證。同時由于抄表地點分散,表記數量眾多,所以抄表的工作量巨大。基于電力線路載波(PLC)通信方式的自動抄表裝置,由于不需要重鋪設通信信道,節省了施工及線路費用,成為現代電力通訊的首選方式,使得抄表的工作量大大減少。近年來居民小區及大樓朝智能化發展,現在的智能化建筑已經實現了5A。但是這些不同的系統自動化需要不同的網絡支持;給建設和維護網絡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借助電力線通信技術,無論是監控、消防、樓宇還是辦公或者通信自動化都可以利用電力線實現,便于管理和擴展。
電力線通信主要優勢:
電力線通信有無可比擬的網絡覆蓋優勢,我國擁有全世界排名第二的電力輸電線路,擁有用電用戶超過10億,居民家里誰都離不開電力線;顯然連接這10億用戶的既存電力線是提供上網服務的巨大物質基礎。在廣闊的農村地區,特別是那些電話網絡不太發達的地區,PLC更有用武之地,畢竟電力網規模之大是任何網都不可比擬的。雖然這些地區上網短期需求量并不大,市場發展成熟較慢,但會存在電力線上網先入為主的局面,對PLC的長遠發展和擴展非常有利。
電力線通信可充分利用現有低壓配電網絡基礎設施,不需要任何新的線路鋪設,隨意接入,簡單方便的安裝設備及使用方式,節約了資源和費用,無需挖溝和穿墻打洞,避免了對建筑物和公共設施的破壞,同時也節省了人力,共享互聯網絡連接,高通訊速率可達141Mbps(將未通過升級設備可達200Mbps)。PLC調制解調器放置在用戶家中,局端設備放置在樓宇配電室內,隨著上游芯片廠商14M產品技術相對成熟。PLC設備整體投入不斷下降,據調查當前14M的PLCModem產品其成本已降到普通的ADSL接入貓相仿的水平,而局端設備則更便宜。由于一般一個局端拖帶PLC調制解調器的規模為20-30臺,因此隨著用戶的增長,局端設備可以隨時動態增加,這一點對于運營商來說,不必在設備采購初期投入巨大的資金。因此也有寬帶網絡接入最后一公里最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之稱。
電力線通信的缺點
傳輸帶寬的問題。PLC與電話線上網從本質上講并沒有區別,都是利用銅線作為傳輸媒質,銅線上網的最大問題是不能解決傳輸帶寬問題。雖然14M的產品已經成熟,但電力線上網是共享帶寬,若同一地區多個用戶同時上網則數據傳輸速度將會相應降低,如何保證用戶能夠獲得足夠帶寬成為挑戰噪聲安全性問題。由于電力網使用的大多是非屏蔽線,用它來傳輸數據不可避免的會形成電磁輻射,從而會對其它無線通信,如公安部門或軍事部門的通信造成干擾;再次電力線上網存在不穩定的問題,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波對通信產生干擾,時常會發生一些不可預知的錯誤。與信號潔凈特性恒定的Ethernet電纜相比,電力線上接入了很多電器,這些電器任何時候都可以插入或拆開,并機或關閉電源。因而導致電力線的特性不斷變化,影響網速。
篇10
非分組型終端分為可視圖文終端、用戶電報終端、PC機終端等;而分組型終端包括數字傳真機、計算機、智能用戶電報終端(TeLetex)、專用電話交換機(PABX)、用戶分組裝拆設備(PAD)、用戶分組交換機、局域網(LAN)、可視圖文接入設備(VAP)等。數據電路可分為終端設備(DCE)和傳輸信道,傳輸信道分為模擬信道和數字信道。
2數據通信的分類
1)有線數據通信。①數字數據網(DDN),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用戶環路、DDN節點、數字信道及網絡控制管理中心。DDN是一種數字通信網絡,它把數字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光遷通信技術以及數字交叉連接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②分組交換網(PSPDN),又稱為X.25網,采用CCITTX.25協議。PSPDN采用存儲—轉發的方式,將用戶傳來的報文分割成一定長度的數據段,并在各數據段上添加控制信息,構成一個能在網上傳輸的帶有地址的分組組合群體。PSPDN的主要優點是為了達到多用戶同時使用,可同時開放多條虛通路于一條電路上,并具有先進的誤碼檢錯功能和動態路由選擇功能,但通信性能較差。③幀中繼網,起源于X.25分組交換技術,主要包括存取設備、交換設備、公共幀中繼服務網三部分。幀中繼網它可在幀中繼幀中將不同長度的用戶數據組包封,并在網絡傳輸前添加控制及尋址信息。2)無線數據通信。無線數據通信是以有線數據通信為基礎,而采用無線電波傳送數據的通信方式,也可稱為移動數據通信,它是計算機網絡與數據通信相結合的產物,可實現網絡計算機之間或人與計算機終端之間的通信。無線數據通信也是依靠有線數據網將網路應用擴展至便攜式用戶。
3網絡及其協議
1)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ComputerNetwork),是指通過通信線路將多臺具有獨立功能、地理位置不同的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并通過網絡軟件及通信協議實現信息傳遞和資源共享。按地理位置劃分,計算機網絡可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網際網四種。局域網是在一個較小的局部的地理范圍內,如一棟樓、一所學校等,它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種計算機網絡。城域網覆蓋范圍較局域網大,一般在10-100公里范圍內,通常是在一個城市轄區內;廣域網一般覆蓋范圍是整個國家(100-1000公里之間),連接該國家內各個地區的網絡。網際網一般指覆蓋全球的Internet。2)網絡協議。網絡協議是指在計算機網絡中進行數據交換所使用的語言,它分為很多類型,如OSPF、LDAP、HSRP、EIGRP、TCP/IP等,我們日常使用的協議一般是TCP/IP。它適用于各種大小不同的網絡。TCP/IP協議具有開放體系結構的特點,易于用戶管理。TCP/IP是相關協議的集合體,是一種標準網絡協議(含因特網協議和傳輸控制協議),它提供一種可靠的數據流服務,在程序之間傳送數據,IP協議(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用于計算機網絡互聯與通信。TCP/I協議具有跨平臺性,采用四層層級結構:網絡接口層,利用實際網絡傳送數據,即接收和發送物理幀;網絡層:負責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傳輸層:負責節點間數據傳送;應用層:負責應用程序間的溝通。目前,IP協議采用二進制,共計32位,如200.10.85.120可用來表示網絡上某臺計算機終端所使用的IP地址,它在網絡上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