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好詞好句范文

時間:2023-03-28 01:07: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滸傳好詞好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水滸傳好詞好句

篇1

水滸傳好詞

飛檐走壁 飛針走線 過府沖州 冠屨倒施 鬼哭神驚 寡情薄意 骨肉未寒 高山峻嶺 觀形察色 高姓大名 改邪歸正 狗血淋頭 歸心如箭 歸心似箭 觀者如垛 魂不著體 魂飛魄蕩 花街柳巷 話里藏鬮 橫七豎八 回生起死 魂消膽喪 花枝招顫 積草屯糧 箭穿雁嘴 腳高步低 近火先焦 擠眉弄眼 家破人離 吉日良時 極天罔地 急先鋒 將遇良材 將遇良才 口出狂言 恐后無憑 看景生情 開眉展眼 里勾外連 捋虎須 路見不平 踉踉蹌蹌 柳眉踢豎 淚如雨下 兩相情愿 明明白白 民窮財盡 民窮財匱 漫天遍地 面色如土 買上囑下 滿天飛 買笑迎歡 目睜口呆 捏腳捏手 裊裊娜娜 濃妝艷抹 屁滾尿流 炮龍烹鳳 披頭蓋腦 披頭散發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千恩萬謝 七橫八豎 氣急敗壞 青面獠牙 七上八落 七損八傷 七上八下 棄邪歸正 缺一不可 人非草木 如饑如渴 人困馬乏 人山人海 十八般武藝 色膽如天 說地談天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深根固蒂 燒眉之急 四平八穩 似漆如膠 深入骨髓 說時遲,那時快 十死九活 喪師辱國 碎尸萬段 束手無術 三瓦兩舍 十字街口 十字路頭 天寒地凍 偷雞摸狗 屯街塞巷 螳螂黃雀 天年不齊 探頭探腦 堂堂一表 天誅地滅 忘恩失義 萬箭攢心 無千無萬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懸腸掛肚 須發皆白 腥風血雨 心腹之交 心慌撩亂 虛晃一槍 心驚膽裂 雄糾糾,氣昂昂 嘯聚山林 相機行事 惜客好義 血流成渠 心滿意足 效犬馬力 徇私舞弊 徇私作弊 心頭撞鹿 陷于縲紲 懸崖峭壁 血雨腥風 削職為民 笑逐顏開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用兵如神 倚草附木 咬定牙根 義膽忠肝 一佛出世,二佛涅盤 一佛出世 一佛出世,二佛涅盤 一帆順風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眼花心亂 壓肩迭背 壓肩疊背 亞肩迭背 眼疾手快 一箭之地 一箭之遙 雨零星亂 雨零星散 一馬當先 遠親不如近鄰 飲泣吞聲 有錢有勢 猿啼鶴唳 有頭有尾 一五一十 杳無蹤跡 有眼不識泰山 以終天年 執鞭墜鐙 真才實學 贓官污吏 眾虎同心 做好做惡 詐奸不及 坐立不安 捉摸不定 朱甍碧瓦 壯氣凌云 自取罪戾 主情造意 指手畫腳 遮天蔽日 斬頭瀝血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走頭無路 坐臥不安 坐臥不離 走為上策 走為上著 朱顏綠發 齜牙裂嘴 嘖嘖稱贊 真贓真賊

水滸傳好句好段:

1、有力使力,無力斗智。

2、天地顯罡煞之精,人境合杰靈之美。

3、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

4、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

5、笑揮禪杖,戰天下英雄好漢,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讒臣。

6、相貌語言,南北東西雖各別;心情肝膽,忠誠信義并無差。

7、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

8、所有諸懊惱,皆從不忍生。見機而耐性,妙悟生光亮。

9、堂懸敕額金牌,家有誓書鐵卷。

10、遠眺望見旗蔽日,刀劍如麻,前面都是帶甲馬軍,后面盡是擎兵將;大馬金刀,殺奔白龍廟路上來!

11、在晁蓋恐托膽稱王,歸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義,把寨為頭。休言嘯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廟。

12、其人則有帝子神孫,富豪將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獵戶漁人,屠兒劊子,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對夫妻,與叔侄郎舅,以及跟隨主仆,爭冤仇,皆一樣的酒筵歡樂,無問親疏。

13、兩個待向前,只聽得殿前又卷起一陣怪風,吹得飛砂走石,滾將下來;搖得那殿宇岌岌地動;罩下一陣黑云,布合了高低,寒氣侵入,毛發豎起。

14、心安茅屋穩,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長。

15、原來但凡世上婦人哭有三樣哭:有淚有聲謂之哭;有淚無聲謂之泣;無淚無聲謂之號。

16、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球。

17、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

18、史文恭正走之間,之間陰云徐徐,涼氣颼颼,星霧漫漫,暴風颯颯,虛空中一人,擋住去路。

19、禍福無門,惟人自招。

20、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獨自貼天飛;漏網的活魚,乘水勢翻身沖浪躍。不分遠近,豈顧高低。心忙撞倒路行人,腳快有如臨陣馬。

21、堂懸敕額金牌,家有誓書鐵卷。

22、八方共域,異姓一家。

23、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鎖衡陽路,魚書不至雁無憑,今番欲作悲秋賦,回想西山又日斜,天邊孤客真難度,丈夫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24、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詞賦

25、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未免陣中亡。

26、起自花村刀筆吏,英靈上應天星。疏財仗義更多能。事親行孝敬,待士有聲名。濟弱扶傾心慷慨,高名冰月雙清。及時甘雨四方稱。山東呼保義,豪杰宋公明。

27、昔時常說江湖上聞名,似古樓鐘聲聲傳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個個連牽。

28、或精靈,或粗鹵,或村樸,或風流,何嘗相礙,果然識性同居;或筆舌,或刀槍,或奔馳,或偷騙,各有偏長,真是隨才器使。可恨的是假文墨,沒奈何著一個"圣手書生",聊存風雅;最惱的是大頭巾,幸喜得先殺卻"白衣秀士",洗盡酸慳。

29、惺惺惜惺惺,好漢識英雄。

30、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31、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

32、恰是寒冬氣象,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紜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

33、千里面朝夕相見,一寸心死生可同。

34、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樹前,把直掇脫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繳著;卻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將那株綠楊樹帶根拔起。

35、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

36、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37、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38、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詞賦。

39、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名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

篇2

我家有許多的書。

它們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這些可都是我和爸爸媽媽一本一本攢起來的,而且還送掉了一大堆,賣掉了一大堆呢!

我家的書架上有故事書,作文書,教科書,交通法,機動車守則......還有四大名著呢,我最喜歡看“水滸傳”“三國演義”了雖然全是古文,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對我這樣如饑似渴的閱讀問題少女來說它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咯!

作文和書也有必然的聯系,你不看書,就沒有好詞好句沒有好詞好句就寫不出作文,寫不出作文就沒有辦法交作業,所以你必須要讀書。

人的一生就相那無邊無際的夜空,空中一顆顆的星星就是人一生中要經歷的事和一定需要的 東西,那最高,最亮,最漂亮,最耀眼的那顆星星就是書。

篇3

“鈴、鈴、鈴”,下課鈴響了,我坐在座位上,手里捧著《水滸傳》,心無旁鶩,看得津津有味,忽然,同桌小紅說:“今天要測驗。”我頭也不抬,說:“測什么科啊?”小紅說:“語文.”我心里咯噔一跳,心想:“語文可不是我的強啊。”

放學后,我垂頭喪氣地走出教室,盼望明天的語文測驗簡單點兒,誰叫我的語文成績不好呢,真是罪有應得。

回到家后,我先做完了作業,然后再看看課文,我瞥了一眼桌上的書,想看書,但我還是強忍住了。我把課本背得滾瓜爛熟,一字不漏。能否取得高分,就只能靠作文了。我拿書來看,那速度真可以稱得上是囫圇吞棗,我看著看著,去學校的時間到了,我只好慢吞吞地收拾好書去學校了。

考試開始了,我接過試卷埋頭就做,我輕松地答完了前半部分,最后只剩作文了,我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想,最后,還是好朋友——書幫了我的大忙,我把許多好詞好句都派上用場。不一會兒,作文就寫完了。

回家的路上,我依然憂心腫腫,覺得語文會考不好。小紅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的語文考了全班第一。”“真的嗎?”我欣喜萬分。“當然。”小紅向我投來羨慕的眼光。

篇4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小學602班 朱嘉輝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格言我最喜歡,畢竟“書中自有黃金屋。”嘛!

書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是一種逼迫,但是書里的知識卻是不可估量的。“溫故而知新”。孔子也說過。在寒假里,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看上一個小時的書,特別是《水滸傳》、《三國演義》,還有老師下發的八本書,我幾乎都讀完了,有時閑暇時,便捧起書,把精彩片段再次細細咀嚼。就這樣,日復一日,書中的好詞、好句自然在腦海中形成了,詞匯又豐富了許多。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我也創作一句:讀千書而后知樂。其實,讀書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我們接觸得太多了,誰都想讓自己有力量,可是也沒多少人去讀書。說到這里,我不禁又想起以往在儲物室讀書的場景。

那時一個寒冷的秋天,爸爸媽媽出去吃飯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了。我到儲物室,準備拿掃把把書房打掃打掃。正在我準備轉身離開時,箱子上一本靜靜躺著的書吸引了我。那本書封面上沾了灰塵,顯然放了很久,可是以前我都沒有注意到它。捧起書,拭去上面的灰塵,封面赤赤然寫著——《手斧少年》。這題目已經足夠吸引我了。翻開書書頁明顯偏黃,似乎在訴說著它在這個家中待的幾年“歷史”。

開頭主要講一位少年在坐飛機時,發生事故,幸而存活。漂到孤島上,靠著頑強的生命以及一把鋒利而精致的手斧活了過來。當然還有打火機以及一些罐頭。在深林中,他面對著野獸冷靜沉著,遇見困難毅然克服,憑著極其豐富的野外存活的知識和智慧的頭腦,利用險峻的地形,一次次地化險為夷,擺平困難。有時在生死攸關的千鉤一發的時候一星火光也能救他一命……

故事情節引人入勝,環環相扣,我坐在箱子上如饑似渴地讀著,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瘋狂地吃著。忽然,一陣涼風撲在我的臉上,這才打斷我的思路。抬頭看看表,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正好是午飯時間。我這才放下書,走出儲物室。

篇5

關鍵詞: 農村中學 課外閱讀 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能力影響著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對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等各方面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一個學生的成長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我校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從近幾年的抽測和中考語文成績來看,較之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這與學校語文組近幾年一直進行學生課外閱讀研究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系。在指導學生進行有效課外閱讀的教學中,我校語文教師都積累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給了我很多的啟發,在此,我談談自己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中的一些經驗和做法,以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一、拓寬渠道,豐富閱讀材料的來源

我校是農村中學地處偏遠山區,經濟不夠發達,學生的閱讀環境不佳。據我們課題組成員的調查表明,每個家庭的藏書(除教材外)戶均低于2冊。報刊、雜志、名著、散文、詩歌等各類書籍戶均冊幾乎為0。擁有的主要是作文大全、寶典之類。更有甚者,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課外閱讀叫“讀閑書”,認為課外閱讀影響學習。為了糾正這個錯誤認識,取得家長的支持,我利用家長會的時間對家長進行了動員,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提高家長的認識。學校的其他語文老師也通過不同的形式向家長進行宣傳,以便于為學生的閱讀創造條件。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的圖書總量也在不斷提高,我校的生均圖書占有量達到了23冊,極大地緩解了學生圖書需求不足的矛盾。但是,學校配備的圖書也存在種類單一,內容單調,與學生的生活有距離等問題。因此,學生實際的圖書占有量并不能滿足教學及學生的實際需要。

鑒于這種情況,我采取學生自購、交換閱讀的方法,來擴大圖書的來源,并向學生推薦一些閱讀材料(所購圖書不完全相同,主要為《讀者》《意林》《青年文摘》《散文百家》等,因為這類綜合性雜志內容豐富,營養全面,且有一定思想深度,對學生的情感熏陶和思維訓練有重要的作用)有位名人說過:兩人各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兩人各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每人就擁有兩種思想。我覺得圖書也是這樣,每人把自己的書籍與他人交換閱讀,就會擁有更多書籍,堅持下來,數量一定是很大的。

另外,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我充分利用學校的微機室,與信息技術老師一起,建立了學校的“網絡圖書館”,將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分門別類地歸納,然后定期提供給學生進行閱讀。

我們通過以上幾種措施,形成了“學校圖書館為主,學生自購交換為輔,網絡圖書補充”的模式,拓展了圖書的來源渠道,解決了學生的閱讀材料單一,內容單調、陳舊的問題,使學生的人均閱讀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有效閱讀”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無一點塵。”這是明代的于謙抒發自己讀書感受的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對讀書的快樂感受,引人共鳴。但是,由于多種多樣的原因,尤其是電視、網絡等新興電子媒介的興起,傳統的紙質閱讀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學生對傳統的閱讀方式的態度是“想說愛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敬而遠之,興趣缺乏。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先后采用了讀書交流會、知識競賽、人物評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閱讀《水滸傳》時,我先講述了一百零八妖魔下界的故事,當學生有了初步的興趣后,搭建學生展示的平臺――給學生專集、同題擂臺等方式,使學生的熱情空前高漲,形成了一股“水滸熱”。

另外,對閱讀材料的選擇,作為老師,我們是慎重的。雖然每個人的口味不同,但考慮到對學生的思想熏陶,思維訓練等能力的培養,做到“文道統一”,使學生的閱讀口味不至于“偏食”、“挑食”,保證“營養均衡”,因此,在向學生推薦作品時,我總是反復斟酌,力求文質兼美,同時涵蓋面廣。

三、閱讀習慣、方法的指導培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愛好與習慣,但不可否認的是,一些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閱讀的效率。因此,幫助學生甄別方法,培養閱讀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1.不動筆墨不讀書。

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邊讀書邊勾畫、批注的習慣是閱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它可以有效地使學生的閱讀得以鞏固。因此,在閱讀中,就應該對學生的閱讀時動筆的習慣加以培養。例如,規定特定的符號標示讀書時的困惑之處,精彩之處,共鳴之處,并加以簡單的評析。同時,填寫好閱讀記錄。

2.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在一定時期布置學生特定的閱讀內容。同時,根據特定的閱讀內容確定作文訓練的話題,使學生真正言之有物。其實,前面的閱讀記錄就是為了學生的寫作做準備的,在閱讀記錄中有對寫法的歸納(當然,教師宜做相應的引導),然后讓學生“依樣畫葫蘆”,從而從中揣摩寫法。

在學生閱讀時,指導學生將好句、好段、典故、成語故事分門別類做好積累,如按照愛國類、情感類(親情類、友情類、愛情類)、勵志類、堅強類、生活哲理類等,給所積累語段做好分類標簽。這樣的材料倉庫比較好檢索。同時要求學生定期翻閱交流,以便于鞏固。我也定期從學生的閱讀中尋找作文素材,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同時指導學生對積累的好詞、好句、好段進行合理引用,也可以根據需要作修改后引用,總之,只要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就行。

3.為學生的閱讀搭建展示的平臺。

學生埋頭苦讀,閱讀的成果得不到展示,就會使學生閱讀興趣不斷流失。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看了一部優秀的作品,一個有趣的故事,一部精彩的電影時,都有一種與人分享的沖動,渴望暢談自己的看法,一旦得到別人的認同,則喜不自勝。同樣,學生閱讀需要交流,也渴望成功的喜悅,希望有一種認同感。但一直以來,學生的寫作一直只有一個讀者――老師;學生的閱讀的成果,只能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無聲無息,久而久之,學生怎會有閱讀的興趣?2003年,我給學生結集過一本《小荷詩集》的小冊子,沒想到此舉點燃了許多同學閱讀和寫作的熱情,這是因為我給了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閱讀是需要氛圍的,古人所謂的“紅袖添香夜讀書”說的實際上就是讀書的氛圍的問題,但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師的苦心經營,教師可以通過搭建多種平臺,讓學生展示,做法可能各不相同,但殊途同歸,結果一定是一致的。也許你的平臺是讀書交流會,而他的平臺是新聞會,抑或你的平臺是名著推薦會,或者是人物品評會,等等。

篇6

1 選好讀物,激發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才會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因此培養小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是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要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愿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好優秀的課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應選取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中、高年級的學生的思維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此,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邏輯性、說理性較強的讀物給學生閱讀。我們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容應較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體裁應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

2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選擇優秀書籍

小學生的遷移能力、鑒賞能力、審美能力還很不成熟,很可能偏愛古典詩詞的學生,就以為古詩詞以外別無書讀;熱衷鉆研文言散文作品的學生,對現代文一類的東西往往覺得不屑一顧;喜歡現在比較流行的書籍的學生,對別的書籍就不瞧一眼。因此,面對學生的閱讀誤區,我們教師應當加以正確的引導。

2.1 根據課文的體裁(題材、作者),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

教師在教學某種文體的課文時,可以在教會學生獨立閱讀方法后,向學生推薦同類體裁的讀物,比如教師在教學《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之后,可以讓學生讀一讀《小學生成語故事》等。有些文章雖然體裁不同,但是它們寫的卻是同一題材,選擇同一寫作對象,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不同作者看待同問題的不同角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學習了《燕子過海》之后,可以讓學生讀一讀高爾基的《海燕》。選擇同一作者的文章讓孩子們閱讀,可以讓學生領略作者不同的寫作風格,如學習完許地山的《落花生》后,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許地山的其他作品。

2.2 根據文本的出處,指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課文是選自或節選自某作品集,教師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原著,有事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該作者的整個作品。比如,在教學《少年閏土》后,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魯迅的《故鄉》,又比如在《草船借箭》、《三打白骨精》、《景陽岡》等文章教學之后,要把《三國演義》、《西游記》和《水滸傳》推薦給學生。

3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增加課外閱讀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有興趣,就為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提供了內因條件,培養小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是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第一步。在教學實際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效應"。如教師從只講一半的故事入手,最終讓學生自己去借閱有關書籍,從而讓學生自己主動的投入閱讀活動。

3.2 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吸引同學們加入到活動中來。如可以組織開展一些"走近大師"、"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等的閱讀活動。總之要讓學生首先讀起來,然后再在閱讀中自己體驗閱讀的樂趣。

3.3 樹立閱讀榜樣,介紹閱讀經驗。可以組織部分有著強烈的閱讀興趣和語文成績優秀的同學現身說法,在班集體中介紹自己的閱讀經驗和閱讀體會,樹立榜樣,促使大部分同學向這些優秀同學學習。

4 學會方法,提高效率

我們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同樣,閱讀也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愉悅地讀,快樂地讀,從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靈交匯,產生共鳴。

4.1 讀寫結合。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要"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的形式多樣,有"摘錄好詞好句",有 "概括主要內容",有"寫讀后感",還有"直接在書中圈點勾畫批注"等多種形式。讀書也是一種創作,讀書筆記應成為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讀什么書,在筆記上記下篇名、出處及閱讀日期,這是日后考核閱讀量的依據。讀到好文章,摘錄下好詞好句,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增加了詞匯量,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7

一、留心生活,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首先要解決“寫什么”的問題,這也是一個令學生傷腦筋的問題。寫什么?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第三學段的習作要求有這樣一段話: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有心人,注意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為自己積累寫作素材。 眾所周知作家創作作品,需深入到城市、鄉村、工廠去體驗生活。體驗生活目的就是為自己積累寫作素材。

關于積累寫作素材,著名文學大師郭沫若有個形象的比喻,他說:“蠶吃桑而吐絲,蜂采花而釀蜜,蜂采花而出奶,樹吸肥而產漆,破其卷而取其神,挹其精而去其粕。熔宇宙而萬有,憑嘔心而創作。”我們寫作文,就應該像蠶吃桑、蜂采花、牛吃草那樣,做好積累的工作,再加上“嘔心”的工作,就不愁寫不出好東西。據說,清代的蒲松齡在自家門口專門設置了一家茶亭,歡迎過往客人前來飲茶休息,聽他們談奇聞軼事,為寫作《聊齋志異》積累了大量的材料。因而對生活“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十九世紀末,美國作家杰克?倫敦把平時見到的、聽到的有用的材料,都用紙片記下來。在他的房間里、窗戶上、衣架上、櫥柜上、床頭上、鏡子上,到處都記著美好的詞語,生動的比喻和有用的材料。外出時,他的衣袋里也裝著小紙片。既可以把有用的東西隨手記下來,又可以順手翻過來看看。這些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寫作必須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日常飲食起居、鄰里親情、迎來送往、花鳥蟲魚可以成為寫作的材料。另外,鄰里糾紛,市井吵鬧,街頭巷尾,商場一隅,都市風情,田園野趣,大院清晨,夕陽西下……也可以成為寫作的材料,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關于積累寫作材料,郭沫若的經驗是:多體驗,多讀書,多請教,多練習,集中注意力,活用成語,尊重口語,常寫日記。我認為這些都是杰出作家的經驗之談,對我們今后的寫作一定會大有裨益的。

二、積累語言,讓文章充實得體

有了寫作素材,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它寫出來。怎樣把自己的構思準確地表達出來?為什么有的同學寫出來的文章能做到文從字順、語言流暢、有文采,而有的同學語言嗦,缺少表現力且病句甚多。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語言匱乏造成的。重視語言積累是《語文課程標準》中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語文課程標準》多次提及“語言積累”這個問題。例如在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到“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在第二階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到“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第三學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到“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可見,重視語言的積累,這是當前語文教學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學生才能準確生動地表情達意。相反語言積累貧乏,將會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樣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去做:

(一) 激發興趣 閱讀積累

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只有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下筆如有神”。我們的語文課本就是積累語言最好的園地。讀朱自清的《春》,有誰會不被他清新優美的語言所吸引?讀《生命的意義》有誰會不在讀完保爾的名言后掩卷深思?相信每一個學完這些文章的同學都會背下這些作品中的語段。這就是積累的過程。課本中的詩句、名言、詞匯、優美語句都是我們學習積累的對象。當然語言的積累單靠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作為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要提倡五谷雜糧式的“雜讀”,因為“雜讀”吸取的營養全面。但這里要注意的是:“雜讀”不能讓學生讀對身心健康有不良影響的書,例如暴力、情殺,甚至黃色書籍。所以作為教師、家長,應及時給學生推薦好書,推薦經典作品。讀經典作品能陶冶性情,提高寫作水平,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審美能力。另外中小學的自讀課本也是閱讀的好材料。自讀課本的選文大多文質兼美,適合學生閱讀,既有名家名作,經典名篇,又有當代佳作、時文精品,且題材廣泛、形式多樣。現在有些學校還是在搞應試教育,把學生的自讀課本都忽略了,實在是太不應該了。當然,光提倡閱讀不給學生展閱讀成果的機會,不愛讀書的學生可能不會去讀老師推薦的書,所以課堂上老師要抓住每一個適當的時機,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比如提到《水滸傳》,可以問學生你最喜歡《水滸傳》中的哪個人物,他的外號是什么?你知道他外號的來歷嗎?你喜歡他的理由是什么?你都知道哪些與他有關的情節?對回答準確的同學,教師要及時予以表揚鼓勵,這也是對其他同學一個鞭策。

(二)背誦摘抄 豐富積累

提倡學生讀書不僅是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更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所以讀書不能如過眼煙云,讀完扔在一邊。同學們應有意識的把自己讀到的好詞、好句、好段、名言警句背誦下來。背誦,作為最古老的積累語言的方式,有它獨特的魅力和作用。背誦記憶更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主席說過:“不論學什么語言,都得背,背誦使人受益不淺。”當然,在理解基礎上背誦效果最佳,但有些讓學生“死記硬背”也未嘗不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學生在自悟、反芻中將自然理解消化當初背誦的語言材料。在課堂教學中,也要重視背誦的指導,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的背誦時間,要加強背誦檢查的力度。除了課文中要求背誦的以外,能激發學生真實感情的句段也要熟讀成誦,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積累語言。

俗話說:“好腦不如爛筆頭”。摘抄是繼背誦之后的最常見的積累語言的重要方式。摘抄,也是讀書筆記的一種,是豐富積累的有效辦法。但是,如果僅僅停留于“摘抄”,那么,這些摘抄就會變成孩子的一種負擔,它無異于停放在本子里的廢銅爛鐵,不能轉化為孩子頭腦中的有價信息,不能為寫作和口語表達打下基礎。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摘抄后寫賞析,寫閱讀體會,寫批注,還可以學習人家的語言寫一段話,用上文中的詞句或根據文中的句式、修辭進行仿寫。課堂上進行課前五分鐘時,就讓學生把摘抄的內容背一背,寫的內容念一念,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表達能力,又激發了他們積累語言的興趣。

(三)留心生活 全方位積累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生活天地有多么廣闊,語文就有多么廣闊。語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不僅點綴著生活,而且服務于生活。所以從生活中學習也是積累語言的一條重要途徑。生活中你聽過這樣的話吧: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些話通俗易懂、容易記又蘊涵著深刻的道理,這就是俗語的妙處。在一次口語交際中,當談到別人正在吵架,你如何去勸架時,一學生說:“不要吵架了!不要吵架了!吵架是不對的。”另一學生則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何必為小事斤斤計較,傷了和氣呢?”第二個同學引用了俗語,結果是大家顯而易見的。

在大街上,各色各樣的廣告語也都充分運用了語文知識 。豐田汽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句精彩的廣告語巧妙的把中國的俗語結合起來,體現出自信和一股霸氣,且朗朗上口。春節期間,走進農家小院,再看看家家戶戶門前貼著的各種對聯。“國泰民安環宇慶,家和人壽滿園春”,這對聯對仗工整,且飽含這對祖國、對人民的美好祝愿。“希望工程播希望,文明國度創文明”,這一對聯多么有意義,它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是國計民生的大事。通過這些對聯學生既能感受到對聯句式的工整,音韻的和諧,又從中積累了語言、領悟到了語文的魅力。

篇8

那么,應該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本文作了一些探討。

1.選擇好書,激發閱讀興趣

要讓學生愛上看書,就得讓學生喜歡上這本書。怎樣選擇好書呢?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來選好書,引導學生讀好優秀的課外作品。一般的,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因此可選取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在教低年級的時候,我向學生推薦過張天翼的《寶葫蘆的秘密》、《大林和小林》,孫幼軍的《小布頭奇遇記》,鄭淵潔的《皮皮魯和魯西西》、《開直升飛機的小老鼠》,包蕾的《豬八戒吃西瓜》,等等,深受學生的喜愛。高年級的學生的思維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此,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邏輯性、說理性較強的讀物給學生閱讀。我在教五年級的時候,向學生推薦了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金斯萊的《水孩子》,王爾德的《快樂生子集》,卡羅爾的《艾麗絲漫游奇境記》,托爾金的《指環王》,等等,學生非常喜歡,看得津津有味。

其次,推選好書的面應該廣泛。魯迅先生曾說:“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還說:“專看文學書,也不好的,會變成連常識也沒有的糊涂蟲,研究文學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來也糊涂。”因此,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要盡量擴大選擇范圍,可以是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博覽群書。

2.傳授讀書方法,讓學生會閱讀

2.1在閱讀中積淀閱讀方法

我們應當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發展多種思維,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2.2.在活動中礪練閱讀品質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地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放任自流。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展開各類讀書活動,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薦家”、“我是小小評論家”、“我是小小創作家”,還可以是讀書經驗交流會、與作家面對面等。這樣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閱讀活動中提升閱讀品位,從而形成閱讀的良性循環。

2.3在評價中培養閱讀情感

閱讀到一定的程度,學生就會在日記中有所表達,因此,鼓勵學生在習作中運用積累的語言特別重要。對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教師在修改文章時,可用紅筆標出并加以好的評價,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慢慢體會到正確應用積累的語言的方法。

3.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我們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應授之以“漁”。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小學生一聽到老師要講故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聽得津津有味。這時候,老師講完故事,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效果肯定比任何說教都有效。如我在給他們講《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故事內容時,每當講到精彩之處,學生就會露出急切期盼的眼神,恨不得一下了把整本書看完。課后,他們爭先恐后地看這些書,這樣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僅僅靠老師講故事,學生聽故事是遠遠不夠的,講故事的形式可以多變,不僅老師講,還可以學生講,也可以師生、生生之間比賽講,這樣,學生有了自主發言權,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感人……每一個故事都是培養學生閱讀的催化劑,讓講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悅,而聽者在講述者繪聲繪色地講述中感受到課外閱讀的魅力,一舉兩得。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望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以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讀比賽、講故事大賽、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如我班開展的“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的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我們還可以根據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辦手抄報和雜志。如這學期,為了解學生課外閱讀情況,我班辦了一期以讀書為主題的手抄報。學生為了辦報,大量閱讀了“怎么樣讀書”的有關知識,然后對所讀知識進行選擇、編輯、抄寫、插圖,還真辦出了有模有樣的報紙。學生辦的報紙無論好壞我都張貼展覽。學生在互相觀摩、互相學習比較中又悟到很多東西。像這樣的活動每學期可以多組織幾次,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提高選擇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5.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

老師首先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不同的閱讀計劃。高年級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長篇小說等文學作品及報紙雜志。其次在時間上,平時上課時間緊,安排篇幅小的文章、書報;寒暑假時間長安排篇幅較長讀物。最后,要注意為學生制訂個性化的閱讀計劃。由于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指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個性、興趣、知識水平及接受能力等。

6.開展讀書評比

小學生情趣不穩定。為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

篇9

關鍵詞:閱讀 興趣 方法

初中語文教學需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多種能力,其中閱讀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項能力,就閱讀量而言,在《初中語文新課標》中就有規定:“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反應敏捷、逐步成熟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尤為重要。但由于種種原因,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低下,作為語文教師,很有必要正視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找提高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培養閱讀興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但就筆者所知,目前許多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和科學的閱讀方法。筆者在教學中為了完成這兩項任務,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1.注重閱讀的整體性。在教學中不將文章解得支離破碎,化整為零,不用“標準化試題”的模式使文章失去原汁原味。所謂閱讀的整體性就是要求學生從閱讀的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絡主題、表達特點、情感基調,要求從整體上理解文中人物所處的環境、展示的性格、典型的意義,要求從整體上體味文章的語言風格,結構特征等。這樣使學生充分感受文章的原味,享受閱讀的快樂,從而提高閱讀興趣。

2.注重閱讀的目的性。閱讀的本質就是以作品為媒介來體驗、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讓學生在閱讀中,不自覺地受到作品的感染,使其心靈得到浸潤,個性品格、思維品質得到重塑,從而脫化出一個全新的自我。而不能一味地讓學生讀,失去閱讀的“本色”,因而使學生喪失閱讀興趣。

3.注重閱讀的規律性。人的認知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也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規律,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思維和科學的閱讀方法,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茫然,喪失閱讀的興趣和意志。

二、培養科學的閱讀方法

1.整體感知閱讀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按不同文體教給學生不同的整體感知方法。比如①記敘文,讓學生從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入手,把握記敘的思路、中心、表達特點、情感基礎等。②說明文,首先讓學生明白說明對象、對象的特征、說明的順序,再感知說明的方法及語言特點。③議論文,就要整體感知論點、論據、論證方法。④小說,要弄清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從而感知人物性格及主題等。⑤散文,就要明白寫的是什么人或物,他們有什么特征,作者展開了怎樣的聯想或想象,揭示的主題,語言風格等。就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反復訓練,讓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2.局部思考閱讀法,讀而不思則罔。閱讀的整個過程應始終貫穿思考的環節。學生在整體感知文章的基礎上,再根據課后練習題或教師設計的問題去思考。首先將問題“還原”到文中的某一部分,再思考其答案,從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更深入地感知文章的主題有何典型意義,所表露的情感基調有熏陶作用,所表達的觀點給人以怎樣的啟示,語言有什么藝術特色。

3.質疑創新閱讀法。創新是閱讀的最高境界。筆者在課堂閱讀教學中采取的步驟是:閱讀――質疑――爭辯――創新。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后,讓學生提出疑問,再讓學生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力求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他們在析疑中集思廣益,相互啟發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比如在學過《我的叔叔于勒》之后,以《于勒發財返故鄉》為題續寫;學過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之后,讓學生寫一首小詩,抒發對遠方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在學過古詩詞中工整的對仗之后,讓學生對對聯,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拓寬閱讀范圍

學生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和科學的閱讀方法,教師就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閱讀條件,擴大閱讀范圍。主要通過課外閱讀的輔導,在語文教學中有計劃有目的的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1.簡單入手,學以致用。課外閱讀也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首先讓學生閱讀報刊、雜志,按“瀏覽、略讀、精讀”的方法對閱讀材料加以挑選。運用課內閱讀方法感知文章內容,領略文中的美妙之處,最后做好筆記。

2.開列書目,系統閱讀。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征,給學生開列閱讀書目。筆者每學期開學前,都要對本期語文教材的選深入的研究,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給學生開列出課外閱讀書目,事先印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利用閱讀課和課余時間完成閱讀任務。筆者選擇推薦的書目是:七年級上學期:《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七年級下學期:《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八年級上學期《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八年級下學期《十萬個為什么》的一、二卷,《格列佛游記》;九年級上學期《水滸傳》;九年級下學期:《紅樓夢》。這樣,閱讀健康有益的書籍,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濃厚讀書興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于閱讀、寫作不無裨益。

篇10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法指導;自學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讓我們的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而無需老師講解。新課改也重新定義了教師的地位和作用,那就是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評價者,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僅僅是單純的傳授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搭建好階梯,幫助他們打開通往語文樂園的大門。

一、教學生體驗,關注事件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只要熟練地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的應用,一輩子也用不盡。”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讓學生死記硬背、機械的學習,到頭來只會讓他們厭煩學習;而如果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那么就會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在我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在完成字音、詞句的基礎上,逐步深入文本,深入體驗,把握文本的脈絡,復述事件的經過,從而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番茄太陽》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完成學案中的預習內容,默讀了課文,理清了思路。在文本復述時,他們各有側重地表達了自己的理解。常佳慧同學說:這個故事中有“我”和明明一家—她孤身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總是選擇在中午時分到菜市場買菜,因為她身體有殘疾很自卑,怕別人嘲笑自己。可是自從遇上明明一家人后,她的臉上多了笑容。當她聽到明明在耳邊輕輕說:將來,她要將自己的腿給阿姨。她的眼淚流下來,這個盲童美好的心靈打動了她,讓她重新感受到生活中的溫暖。而張銀佳則說:“我”拄著拐杖來到陌生的城市,認識了盲童明明,心情慢慢地變好。第一次,我們只是為了安慰明明,才說太陽就是番茄來滿足明明的好奇心。可是到了第二次、第三次,明明就成了“番茄太陽”,成為溫暖“我”的陽光,讓我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與溫暖。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了文本的細節,就為深度分析做好了十足的準備。學生體驗了整個事件的過程,才能讀出真情,品出真味。

二、教學生悟情,感悟形象

缺少情感的教學不是真教學,特別是語文學科,更要觸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更好地與作者、文本對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去揣摩文字,去體味字里行間的真情和背后的意蘊,從而感悟人物身上的性格和品質,在頭腦當中勾畫形象,建立一個文學作品人物庫,便于自己隨時調取,做到活學活用。在《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自己誦讀課文,展開角色對話,揣摩人物心理。一個說:哼,我可是柴大官人的門客,今天一定要給你點顏色瞧瞧!另一個說:還是忍一忍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一個接著說:他一定是怕我了,我定讓林沖好看!另一個接著說: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看棒!兩名學生精彩的表演獲得了大家的掌聲。學生們對林沖身上的隱忍有了深刻的理解,對《水滸傳》“”的主題有了初步的認識。從文字到情感,從情感到形象,我的學生不斷地碰撞思維,激活想象,并設身處地地思考文本中人物的言行、情感、思想等,一改之前被動接受的狀況,轉而自己闡發個性觀點,評說人物的得與失。

三、教學生積累,做好筆記

“積少成多,積沙成塔”,語文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超越的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除了做好課堂筆記,并堅持寫讀后感和日記外,還鼓勵他們將課外書籍中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便于日后的交流學習。我常常告訴他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語文學習決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慢功夫,需要的就是一顆恒心。每個月,我們都會展示學生的筆記,并評選出優勝獎、進步獎、創意獎等。在《望月》一課學完之后,學生們的筆記本上搜集了好多關于“月”的詩詞和文章,我們也順勢召開了以“千古之月”為主題歌詠大會。一個學生念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個中秋佳節日,我祝愿我的家人、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洪亮的童聲,傳達著美好的祝愿。有的念道: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首富有哲思的唐詩,就這樣流淌在課堂中。有的念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朦朧而美好的詩境,讓人向往。做好了筆記,夯實了基礎,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就提高了。“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他們在積累的過程中慢慢悟出了語文學習的規律和技巧,掌握了語文學習的門道,并形成專屬于自己的一套方法,積累了專屬于自己的豐富知識,做到有的放矢。

四、教學生遷移,學以致用

新課改提出要注意時機引導學生,引導學生學會知識遷移,做到學以致用,使語文大廈日漸宏偉。“光學不練假把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讀到文質兼美的佳作,學到內涵豐富的詞句,領悟到復雜多樣的情感,可以說收獲頗豐。我會讓他們嘗試做一個“魔術大師”,仿寫、續寫、補寫、改寫,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做到內外兼修、游刃有余。在《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用“我感到自豪的是……”句式說話,課堂氣氛格外熱烈。有的說: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有一顆正義的心,不懼,勝利趕走了欺負小女生的壞小孩。有的說: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有一個愛我的媽媽,她每天為了家務操勞,手都裂了口子,真讓人心疼。有的說: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寫得一手好字,這都多虧了當初刻苦的練習。知識遷移是一個升華的過程。學生一旦掌握了某種技法,領悟了某種文法,學會了某種表達方式,就會樂于嘗試,并大膽創新,最終完成屬于自己的作品,收獲自信。而我要做的就是給學生一個平臺、一次機會。總之,未來的教學就是讓學生學會獨立走路,讓學生變得更加獨立,更加自主,讓學生成為小學語文課堂的主人。我們不要怕學生在學習中犯錯誤、走彎路,因為這是通往成功的必要經歷,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只有多次摸索、嘗試,才會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做學生語文學習的領路人,為他們指明方向,教給他們獨立的本領,然后放手,等待學生破繭成蝶的那天。

參考文獻:

[1]許梅.淺談小學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教育,2015,(3):70.

[2]李千秋.淺談小學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J].教育藝術,2014,(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