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詩句范文
時間:2023-04-01 14:32: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詠雪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宋]范成大
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云去、數枝雪。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2、《雪晴晚望》
[唐]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3、《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4、《觀獵》
[唐]王維
篇2
1、“請你回答這個問題”,“請坐下”。
2、“別緊張,再動動腦筋,你肯定能行”。
3、你學習上肯動腦筋了,比以前有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
4、沒關系,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老師會幫助你的,我們一起努力。
5、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學好,老師會幫助你們,你們一起努力。
6、對不起,老師這個字寫錯了,感謝你為老師指出來。
7、請你振作精神,專心聽講。
篇3
一、使用學具,可促進學生數學概念的形成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學具符合這一規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認識,形成知識的表象,并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如在教學“平均分”這個概念時,可先讓學生把8梨(圖片)分成兩份,通過分圖片,學生得出四種結果:一人得1個,另一人得7個;一人得2個,另一人得6個;一人得3個,另一人得5個;兩個人各得4個。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三種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人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這樣通過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使學生悟出“平均分”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征——每份“同樣多”,并形成數學概念。
二、使用學具,有助于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
1.學具的使用,能促使學生自己發現、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實踐表明,當代的小學生由于處在信息時代,他們知識視野較開闊,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通過嘗試、探索發現、理解和掌握一些數學知識,由此培養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長方體體積和長、寬、高的關系比較抽象,讓學生從操作12個小木塊入手,邊操作邊思考,并借助記錄整理的科學手段,從中悟出這種特殊關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這樣的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科學探究實踐的過程,由于知識是學生通過操作實驗“重新發現”的,因此容易理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動手操作,可培養學生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等獲取知識的能力。操作學具能使物質的外部操作(物化)過渡到智力的內部認識活動,從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認識內化,便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比如,在教師的指導下,小學生通過動手拼擺幾何模型,運用已掌握的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進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通過操作學具,學生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把新知轉化為舊知,運用舊知解決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從而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
3.學具的使用,因師生互動,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單向灌輸的局面。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師生雙邊活動是這種認識活動特殊性的表現之一。教育部《關于我國數學課程研制的初步設想》指出,要通過數學教學改革,努力實現師生關系的民主與平等,改革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教學模式,提供給學生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通過學生群體的討論與交流,進一步歸納、驗證,形成數學結論,讓學生獲取更多的數學活動經驗。通過學具的操作,加強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討論,讓學生大膽發問、質疑,共同制訂解題計劃,選擇適宜的策略。通過這些策略的運用,不斷解決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經驗的矛盾,教師講解與自覺理解的矛盾,以及同學之間因新知識理解水平差異而產生的矛盾,體現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三、使用學具,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篇4
一、使用學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未來社會已越來越注重能否與他人協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見等。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調、合作共事的群體協作精神,日益顯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分組合作操作學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如:教學1L和1000ml的關系時,可分組讓學生把l00ml水倒進1L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幾次?同學們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記錄,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同時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也體現了一種相互謙讓、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精神。
二、使用學具,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這是現代教學論十分強調的一個方面。國外一些專家在進行小學教學新體系的研究時,都把發展實際操作能力作為重點培養的三種能力之一(另外兩種是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我國的教育方針也強調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都得到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具的操作,讓學生擺、拼、剪、制作、測量、畫圖等,有助于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其五育的全面發展。
例如教學圓錐體積,讓學生分組做實驗(一圓柱形容器、一圓錐形容器、沙子或水,讓學生用圓錐容器向圓柱容器中裝水或沙)證明V=Sh的成立。實驗中,教師不能滿足于大多數正確或大致正確,而要注意引導學生嚴格、正確地運用直觀操作,且不是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為獲取知識的手段。對于實驗失敗的小組,要引導學生查找實驗失敗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確之處,繼續進行實驗,直到成功為止。這樣的教學,不但使學生在操作中獲取了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使用學具,有助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是知識的創新和應用,所以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要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小學數學教學應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如學習了分米后,讓學生量課桌的長、寬;學習了面積單位后,讓學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積等。
四、使用學具,有助于形成問題解決意識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發表的《休戚與共――關于數學教育失敗向全國作的報告》中指出,數學教學應強調“數學問題解決”,使學生達到能從日常生活中和數學內部找出數學問題;能發展和應用各種策略去解決各種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再學具,可促進學生“數學問題解決”。如:教學“乘法分配律”,可讓學生根據學具卡自己提出問題,學生可能提出很多的問題(其中包括推導乘法分配律用到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抽出教學新知所需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自己解決問題,從而發現乘法分配律。這樣學生在“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掌握了數學知識,同時“數學問題解決”意識得到了強化和培養。
五、使用學具,可以開發學生智力
腦科學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半球,左半腦分管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右半腦支配左半身的活動。反之人的左、右半身的活動可促進人的右、左半腦的協調開發。左右半腦各司其職而又協同發揮作用。據研究,人的大腦功能存在著很大的潛力,一般人只用了腦功能的10%左右,使用學具,讓學生動手操作,一是可以開發學生大腦的功能;二是通過左右手同時活動,促進左右腦的協調發展。
六、使用學具,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心理發展的內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數學知識、能力的發展,又包括數學情感(興趣、自信心和數學觀等)的發展。我們必須把數學情感作為一個獨立的目標和數學知識、能力的培養平等看待。所以,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多種方法,其中為學生創設操作活動情境,利用學具加強學生動手操作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符合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小學生思維處于具體形象為主的發展階段,小學生具有愛玩、愛動的思維特點,創設合理的適時的動手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動的機會,會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
如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自己活動,把三根長短不等的小棒圍成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并在擺弄過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個角、三條邊和三個頂點組成的。然后,可讓學生來回拉動三角形學具,從“手感”的比較中發現三角形有固定不變的特點,這樣,使教學活動在動態中進行,使兒童把外顯的動作與內隱思維活動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順應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集中了兒童的注意力,激發了兒童學習的興趣。
篇5
關鍵詞 學具 時機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本人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發揮學具的作用,重視學生的操作活動,在學生處于“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狀態時,用操作活動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能力。但這種使用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看準時機合理使用,這樣課堂的教學效率才會大大提高。否則,就會因為過于花哨或者繁瑣,從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而起到負面影響。
1用在算理理解處
在一年級上冊《9加幾》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充分數學學具來加深學生對其算理的理解。9加幾的計算方法有多種,有學生用數數的方法數出結果,也有學生用拆數法計算出結果,還有學生用湊十法很快計算出結果,但無論用哪種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都離不開我們的數學學具“小棒”,而小棒在本次教學過程中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當學生用數數法計算時我們可以用小棒一步一步操作演示給學生看,例如先拿出9跟小棒,再拿出3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我們可以從9根小棒那往后繼續數3根:10,11,12,所以結果是9+3=12.同時在演示湊十法的算理時也很形象具體,怎么能一眼看出結果?因為在此之前學生對10+幾的計算已經很熟練,因此學生也能很容易想到將3分成1和2,先計算9+1=10,再計算10+2=12。如果老師很生硬的講這兩個等式擺在黑板上,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和實際運用上還是會有差距,因此這里用小棒演示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左手9根小棒,右手3根小棒,你怎么能一眼就看出兩只手上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學生們會很容易想到從右手中拿1根放到左手湊成十,兩只手上一共就是12根小棒了!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去感受這其中的計算過程,這樣他們也更容易去理解和掌握并加以正確運用。
一年級上冊《比一比》是其第二個課時的教學內容,剛入小學的學生能夠正確從1數到10,但對數的認識并不多,因此在教學設計中,筆者做了各式各樣的若干可愛圖形,一方面可以吸引才入學不多久的小朋友的注意使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另一方面使我們的教學更生動更有趣。首先讓學生先擺5朵紅花,然后讓學生在下面一個對一個的整齊地擺出藍花,這時紅花和藍花的個數就是“同樣多”,同樣的操作,先在黑板上擺出3只小豬,然后在小豬的下面一個對一個的整齊擺上木頭,發現有一根木頭沒有小豬和它對,這時木頭的個數就比小豬的個數多,小豬就比木頭的個數少。而在這個用圖片擺一擺的過程中就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用在興趣激發時
小學生思維處于具體形象為主的發展階段, 具有愛玩、愛動的思維特點, 創設合理的適時的動手操作活動, 給學生提供活動的機會, 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分類》時,首先讓學生拿出課前已準備的自己最喜愛的東西: 玩具(汽車、火車、坦克、手槍); 圖片(奧特曼、機器人、孫悟空、哪吒);水果(蘋果、梨子、香蕉、桔子), 提問:“同學們都帶來了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東西, 應該怎樣分類擺放呢? ”學生興趣盎然, 各抒己見。生1:把這些東西都放在一起。生2:擺整齊。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 好看的放在一起, 好吃的放在一起。生4:把同樣的東西放在一起。教師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導入課題, 探求新知。然后通過小組合作把學生帶來的東西進行分類, 并說明分類理由, 總結分類的方法。各小組操作完后, 小組代表匯報結果, 生1:我們組整理玩具有: 汽車、火車、手槍; 生2:我們組整理圖片有: 奧特曼、機器人、哪吒; 生3: 我們組整理水果有: 蘋果、梨子、香蕉;(學生回答分類理由和方法時, 教師適時引導, 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評價。)師:各小組再按不同標準把東西分類細化。各小組操作完后, 小組代表匯報結果, 生1:我們把汽車放一起, 把火車放一起; 生2: 我們把奧特曼放一起, 把機器人放一起; 生3:我們把梨子放一起, 把蘋果放一起。這樣將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巧妙地創設教學情景,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放飛了學生的思維。
3用在問題解惑時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常常會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活動,培養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同時能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見等。三年級下冊《設計校園》教學設計,在學生學習了位置與方向、面積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教材安排了“設計校園”的實踐活動。通過設計學生熟悉的環境──“校園”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學生已經學習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愛學校的良好情感。首先將學生分成8個小組,每組5個人,在明確了小組任務及分工后,給每個小組都配備了一張大白紙,尺子,彩筆,學生分小組先進行校園走訪,然后結合調查校園的結果進行(下轉第55頁)(上接第41頁)校園設計,當然可以上入自己的創想,最后經過小組內部的合作以及組與組之間的競爭,8個組都繪制出代表自己組的校園設計,張貼在宣傳欄上,很是滿足漂亮!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同學們有的作記錄,有的出點子,有的動手持筆設計,你添一筆我加一筆,最后大家一起選出自己喜歡的顏色給自己的設計圖上美麗的顏色。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同時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也體現了一種相互謙讓、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精神。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讓學生初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判斷這三種形狀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學生無論選擇了哪個觀察點,觀察到的只是物體的其中一部分,觀察點不同,看到的形狀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進行綜合,才會形成這個物體的完整表象。而筆者在設計本節教學內容時,就結合了學具來完成,首先讓學生每人帶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娃娃來,學生很高興。在教學時還利用魔方來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如從不同的面看魔方會看到不同的顏色,從而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4用在教學升華處
篇6
關鍵詞:學具;小學高年級;創造性
在小學階段,即使是高年級也必須使用學具。回憶自己六年的小學數學學習過程,印象最深刻的一節課就是《圓錐體體積》。原因是在那節課上有兩個學具讓我們“玩”,一個圓柱形容器,另一個是與圓柱形容器等底等高的圓錐形容器。那時老師把全班分成幾組,每組都盛回一大盆沙子,那一節課同學們都盡情地“玩”了一回沙子。因此對于V=sh,我也印象最深刻。
一、高年級使用學具是有必要的
1.電腦演示代替不了學具操作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人們對電腦的依賴越來越多。教師也不例外,條件好一點的學校,幾乎在每天的課堂上都要用到電腦。教師不斷地把Flash,Authorware等帶進課堂。學生在受益的同時,教師也產生了依賴心理。教師不喜歡用學具,原因就是自己做學具麻煩,布置學生做學具檢查起來又耗時費力,所以能用電腦就絕不用學具。
2.教師演示代替不了學生動手操作
高年級教師總是高估學生的理解能力,認為有些內容只要教師說一遍,學生就明白了,即使有些內容相對較難,但只要教師用教具演示,學生就能理解了。這樣往往就剝奪了學生利用學具親自動手操作學習知識的過程,取而代之的是教師演示,學生做觀眾。
在教學《圓柱體的表面積》時,有的教師為了節省推導時間,而沒有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把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只是教師把一個圓柱沿高線側面剪開,得到一個長方形,就總結出公式。這樣,大部分學生都會認為,圓柱的側面展開就一定是一個長方形,不可能是其他圖形,即使剪出其他圖形也推導不出公式來。這樣,學生的思維又怎樣能發展呢?
3.教師講授代替不了學生合作探究
不管有沒有這些疑問,我們都知道,在小學階段要培養學生這種合作意識,而使用學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教學《體積與容積》時,我們讓每位學生都做了一個1立方分米的立方體紙盒,并且讓學生去估計書包的大小、估計書桌的容積,然后再讓他們驗證一下估算是否準確。此時有的學生就會拿著自己的盒子去量,有的小組就會把全組的盒子湊到一起去量,這才是自然而然的合作。
二、高年級使用學具是有技巧的
1.需要時使用才有效
學具的使用,是幫助學生理解、學習、認識,而不是造成混淆,影響注意力。有的教師,對于使用學具比較興奮,走進課堂時也是理直氣壯,把學具早早就亮了出來,甚至讓學生在課下就“大玩特玩”。結果到了課堂上,學生一點新鮮感都沒有了,因為他們已經知道教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了,誰也不愿意扮幼稚。其實,學具只有在需要時使用才有效。
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我沒有讓學生準備量角器,而是自己在其他班級借來了一些量角器,在課堂上我帶領學生用小角去測大角,再把小角標上刻度,然后把這個小角再擴大一些,接下來再擴大,直到擴大到180°,也就形成了量角器。此時學生最想要的就是量角器,可手中卻沒有。這時,教師再把量角器發給學生,可想而知,學生用量角器去測角的大小時所表現出來的興奮神態。
2.創造性使用更高效
同志曾指出:“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可見創新是多么的重要。
在教具的使用上,我們完全可以創造性地使用。如計數器,它是整數計數器,還可成為小數計數器,只要把計數單位做一些小的調整,還可以讓計數器成為小組評比臺呀,方便靈活。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能碰到一道題是:圓柱體直截成兩塊,表面積有什么變化?這時需要教具,沒有教具,學生想不到;有了教具,只要一演示學生就明白了。到哪去找學具?也沒有準備呀。其實,一根粉筆就能解決問題了,把它折成兩段再看看。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筆者準備了兩個形狀完全一樣的圓錐體形蘿卜(削好的),當學生想到圓柱體體積應該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兩倍多時,只是猜測和比劃,誰都說服不了誰。此時,教師把兩個“蘿卜”拿出來進行操作,效果非常好,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也信服了。
篇7
(一)使用的必要性
人的感受由于受到刺激物的持續作用將會出現一種適應,一個腔調講到底,一種方式講到頭,會使學生的視聽產生適應性。在教學中為防止這種消極的適應現象,往往要恰當地使用直觀教具。早在十七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就在他的《大教學論》中提出:“在盡可能的范圍以內,一切事物都應盡可能地放在感官的跟前。”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有效地使用演示實驗、板書、板畫等一些直觀教具;一方面可以克服學生學習過程中生理機能產生的負效應,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注意的分配規律,將知識通過多種載體分散成細小的知識點,便于學生的迅速掌握。因此,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調動起多種感官以增加信息的來源渠道。
其次,要注意使用直觀教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因為“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它在學生頭腦中產生的感覺刺激,影響“第一印象”的方面有很多,例如,直觀教具外觀是否醒目,擺放是否整齊有序,以及擺放位置是否有利于全體學生的觀看等等。解決外觀擺放方面的問題要求教師應想到它的使用是面向全體學生,一種最有效的方法是將直觀教具放在幻燈下演示放大,如采用有機玻璃或玻璃粘合成的各種拓應槽在幻燈下使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很多實驗,如物質的制備(包括加熱條件下的反應)、大部分的試管試驗、通電條件下的電解試驗以及像溫度計微小變化等一類的變化試驗等等。
實驗證明,在固定不變的背景下運動的刺激物易于被知覺感受,因此使用些動態的直觀教具或將一些直觀教具設計成運動的教具而呈現在學生面前。也能收到較好的實驗效果。例如可將物質的分解化合、電子的轉移流向、物質的溶解擴散等制成活動的模型或幻燈。
再次,還要注意使用直觀教具時應盡量形成優勢興奮刺激中心,因為它可以帶動多種神經的聯系,深化對信息的處理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體系。因此在使用直觀教具時要注意形成氛圍,避免平平淡淡地使用,為此,教師可借助于語言、動作、表情配合使用直觀教具,以使學生的感覺達到這一目的。
(三)克服錯覺的異向
錯覺的產生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也是正常的牛理機能。產生錯覺的方面很多,如感官的錯誤反應,語言的不當引導及動作表情的暗示等等。因此我們在設計或使用直觀教具時,應盡量減少或消除這種現象。
篇8
一、玩轉卡片,培養數感。深化知識理解
如,在教學“數的大小比較”時,筆者借助數字卡片,從數的組成方面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的大小比較。出示兩張數字卡片5和6,讓學生組數。
師:同學們,若用這兩張數字卡組數,你們認為可以組成哪些數?
生1:可以組成56租65。
師:比一比56和65哪個大?
生2:65大于56。
師:這兩個數都是由5和6組成的,為什么會出現一大一小的情況呢?
生3:因為它們所處的位置不一樣,所以會有一大一小。
師:能詳細說一說嗎?
生4:56的5在十位上,表示5個十,6在個位表示6個一;而65的6在十位上表示6個十,5在個位上表示5個一,5個十比6個十少了一個十,6個一只比5個一多了一個一。所以65要大小56。
@樣,借助數學卡片,不僅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妙用手形。聯想遷移。探索數學規律
如,在講解“植樹應用問題”時,許多學生對“種植幾棵樹有幾個間隔”理解不清,把握不當,為了幫助學生深化知識理解,幫助學生突破認識難點,于是筆者借助手指與其間隔的關系,讓學生通過觀察、聯想、遷移,理解植樹問題,從而探究出基本規律。首先,讓學生伸出自己的雙手,仔細觀察手指指數與手指間隔數的關系,得出結論:手指指數=手指間隔數+1,然后讓學生將這一結論遷移應用到植樹問題中,即兩端植樹,樹的棵數=樹的間隔數+1。接著引導學生分析植樹問題的另外兩種情況,將這一數學結論進行延伸:①若兩端都不植樹,樹的棵數=樹的間隔數一1;②若只有一端植樹,樹的棵樹=樹的間隔數。最后,總結規律,構建數學模型,并將其推廣應用到類似植樹間隔問題的生活實際中去,如鐘打點、鋸木頭、數樓梯等。這樣,通過妙用手形,進行聯想遷移應用,既探究出了數學規律,深化了知識理解,強化了學生的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知識遷移和綜合運用能力。
三、演示模具。突破難點。發展空間思維
如,在學習“圓柱體表面積計算公式”時,筆者出示了這樣一道題:如圖1所示,做一個圓柱形紙盒,至少需要用多大的面積的紙板?(接口處不計,單位:厘米。)
篇9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應用文;教學方法
應用文也稱“實用文”,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為處理公私事務而經常應用的、具有規范體式的工具性文體。《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以適應就業和創業的需求。”依據大綱的要求,中等職業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必須著眼于:實用性和應用性,而中等職業教育又區別與普通教育,其教育側重點恰恰著眼于實用性和應用性,應用文寫作教學任務不僅強調實用性而且兼顧應用性。
應用文寫作本身具有抽象化和程式化的特點,沒有尖銳沖突的人物矛盾;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堆砌使用的華麗辭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顯得枯燥、乏味,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課比較排斥,授課效果很不理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所學專業產生濃厚的興趣,端正積極的態度,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應用文教學的首要問題,本文將從教學實際出發,總結歸納了應用文教學過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即創設情境,再現情境,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在應用文教學中應用得比較普遍,它是指教師有目的地利用直觀的形象或創設接近實際的情境,激發學生聯想,喚醒知識、經驗或表象,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學生身臨其境,理解教學內容。中職學生普遍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比較一般,教師更應該針對學生特點注重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鮮活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創新能力。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喚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愉悅體驗或認知沖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班級為單位模擬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將學生進行分組,依據組別的不同,讓學生模擬企事業單位不同部門在工作中所要接觸的具體問題,依據問題的不同進行上傳下達的行文模式,通過模擬情境的訓練使學生明白上行文、下行文和平級行文的不同,從而很容易就掌握了請示和批復、來函和復函的區別。同時,也可以模擬召開公司新產品會,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有的負責起草會議通知、有的負責議案撰寫、有的負責新產品的調查報告、有的負責記載會議記錄等。通過情境的創設,模擬工作場景,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使學生從思想根源上意識到應用文寫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寓教于樂,通過角色模擬,使教學任務簡單明了,通俗易懂,更易學生理解和掌握。
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以事例為題材,教學中要求學生針對事例,運用所學知識,作出分析、綜合,上升為理論認識的教學方法。具體到在應用文教學中,我們往往可以通過讓學生對一些經典案例的討論分析,提高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認識水平,學生參與案例的分析,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去。在中職語文課本基礎模塊的教學中,應用文便條契據類是其中一個章節,包括:借據、欠條、收條、領條、請假條、便條、托事條、催托條、饋贈條、留言條等。這部分應用文內容繁瑣、結構多樣,學生不易掌握,但此部分應用文又是日常中最廣泛應用的,因此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采取大量的案例讓學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視。案例教學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實踐證明,將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實踐教學法
近年來,語文教學越來越強調實踐性,因此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實踐教學也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采用。應用文寫作實踐教學是讓學生走出課堂,在社會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應用文寫作水平,也就是突破一般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引導學生進入到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具體的參與實踐的活動,來學習體會應用文的寫作模式,增強感性方面的認識,從虛到實,來提高對這門課程的認識和理解,實現學習訓練應用文文體寫作的目標。
報刊雜志、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應聘啟事、求職求租啟事,等等一系列的應用性文體,但是這些應用文無論在格式書寫上、內容結構上都不規范、不正確,教師在講授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糾錯實踐來提升自己對應用文的理解,例如:“啟事”和“啟示”的區別、“此致、敬禮”格式的錯誤,日期和署名的顛倒,招領啟事過于詳盡等等,這些問題讓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找到應用文書寫的癥結所在,也會避免類似的錯誤在學生日常應用中再次出現。
四、賞析教學法
賞析教學法,即在教學過程中,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大量優秀的、經典的案例的欣賞,能激發學習的強大動力,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具體到應用文寫作上,應用文涉獵面廣,許多知識點不僅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作基礎,也需要通過對大量作品的賞析來提高自己創作靈感。例如:在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材職業模塊中,在中職語文課本職業模塊的教學中,應用文廣告詞就是其中一個章節,廣告詞的創作要求不僅要有大量的理論知識做鋪墊還要具備創作靈感,對于初學者來說,賞析大量的廣告作品無疑是最快捷的方式。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大量優秀的廣告作品,使學生在欣賞廣告詞的同時,能逐步激發創作靈感,從而達到廣告詞創作的要求。
應用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任務中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面臨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不接受,不能引起重視等難題,因此改變教學模式、拓展教學方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上僅是我幾年來在應用文教學過程中一些淺顯的理解,希望在教育同仁共同努力下,應用文教學能夠“守得云開見月明。”
參考文獻:
[1]張云峰.《實用寫作基礎》(中等職業教育通用能力實踐教材).清華大學出版社
篇10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學具 科學使用
教學用具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低年級,科學有效地使用學具,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直覺形象思維,還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學具準備要力求有序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自理能力差,使用學具進行最簡單的一次操作,前后也要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既影響了教學進程,又沖淡課堂氣氛,而且還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為此,我在學具準備中要求學生做到:
(1)學具存放有序;(2)學具擺設有序。要求學生將學具擺設在課桌前緣,操作時聽清要領后再動手等。這樣,學生操作就有條不紊,可使原來的“亂、哄、慢”轉化為“靜、快、齊”。
二、創設情境,靈活使用教學具
新課標數學教材不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圖畫,而且為充分使用學具操作提供了依據。所以,教學中,我就特別注意設計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給每位同學提供了用學具展示自我的機會。如學習比較大小時,通過“看誰擺得對”、“我說你擺”等方式,我先讓學生用手中的實物卡片或數字符號等擺出“66”,學生能在“”的左右兩邊先擺出相應數目的卡片,中間擺上“”符號,再通過“我說你猜”,讓一個學生說出兩個數字,另一個學生舉起“”符號,既讓學生學會了新知,又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激發。這樣,不僅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養成愛動手,勤探索的好習慣。
教師教具的使用,不僅只是為了直觀地演示給學生看,更重要的是可為學生的學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學中,我非常注意創設情境,讓教師手中的教具和學生手中的學具一起動起來。我曾經這樣引入一個信息窗:“同學們,一年級和二年級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誰想去參加啦啦隊?大家參加啦啦隊的時候,不光要為他們加油,還要仔細觀察看看誰知道的多,提的問題好。”接著,我利用投影儀把信息窗展示給大家,孩子們仔細地觀察著畫面,隨后找到了相關的數學信息,提出了數學問題。
再比如,認識立體圖形時,我用一個布袋把要認識的東西裝進去,藏在桌子下,上課時用神秘的語氣說:“同學們,老師這有一個神奇的魔術袋,能變出很多東西,想知道是什么嗎?”隨后,我拿出裝飾精美的口袋,接連掏出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讓學生認識,為了進一步區分它們的特征,我拿起一個長方體邊看邊摸,邊故意作出神秘的樣子說,這個長方體藏著很多秘密,看誰先找出來,學生學老師的樣子,很快找到了物體的特征。
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學得輕松自然,而且來源于學生自己探索出來的知識,更能讓他們牢固的掌握,形成表象。
三、注重學具教學的時機,歸納總結操作方法
學具操作最重要的是過程,它能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化解難點。在這一過程中,能體現出數量間的變化,幫助學生理解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此基礎上,加以歸納總結提煉,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學會計算方法,掌握運算法則,實現質的飛躍。課堂教學中,首先,我注意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提前預設操作的時機與策略,確定操作的步驟與規則,設計操作時學生要觀察思考的問題;其次,課堂中適時地引入學生動手操作,靈活地引導學生處理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使操作活動有針對性,有目的性,講究實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認識”是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難點,教學時,我設計了如下操作練習:讓學生第一行擺兩根小棒(強調兩根是一份,要兩根一起拿出來,擺成一堆),第二行也是兩根一份,擺這樣的三份(強調兩根一份,擺出三堆)學生擺完后問:“第一行的兩根是幾份?第二行兩根一份擺了這樣的幾份?”學生答后又強調說:“第二行有這樣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說,第二行是3個2”。在這一操作過程中,我重點讓學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幾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義,接著又讓他們用實物卡片進行了對應練習,鞏固了對倍的認識。
完成操作過程,總結操作方法,是學具操作的最終目的。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結合操作過程,歸納總結出計算方法時,學生往往把解決的問題與操作過程相脫節,不能用語言正確敘述這一過程,開始時,我就引導學生邊擺學具,邊說算理,一句句教給他們,逐步讓他們邊擺學具邊講算理,看算式講算理,看問題說算理,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注意課內操作與課外實踐的有機結合
學生通過課內操作,能夠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而課外實踐能夠鞏固課內知識,使學到的數學知識,得到充分利用,緊密聯系數學與生活,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信心。在“認識厘米”時,課內,我讓學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幾厘米,然后又讓學生找出周圍生活中長度大約1厘米的物體,通過自制的教具,讓學生判斷測量方法與長度是否正確,使課內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認識立體圖形的特征后,又通過多媒體演示,將實物圖像抽象為只有線條組成的立體圖形,讓學生對比實物辨認,從而使學生認識了不同角度的立體圖形,課后讓學生利用土豆、蘿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種立體實物,帶到學校展示,學生們興趣盎然。
可見,合理使用教具與學具,能使學生的思維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能使復雜的知識簡單化,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動手操作活動中很好地掌握知識。
五、根據不同情況,選用不同的教具學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