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高祖本紀范文
時間:2023-03-28 23:13: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史記高祖本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對《史記》“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教學探究時,不可淺嘗輒止停留在“對人物既寫優點,又寫缺點”的層面,需點撥學生悟讀出以下幾個層次的含義:
一、表其美,現其惡,本真呈現
司馬遷《史記》給人物作傳,能夠做到對傳主既表其美,又現其惡,本真地呈現歷史人物的真實。例如,《高祖本紀》塑造劉邦這一形象,司馬遷如實刻畫了其身上高瞻遠矚,有謀有略,虛心納諫,善于用人馭人,能屈能伸,隨機應變,頭腦清醒,堅決果斷等政治才干與優點。
同時,司馬遷又非盲目歌功頌德,沒有把漢代的開國之主描繪成“圣君”的形象,而是如實暴露了他本性中好逸惡勞、好酒好色、奸滑無賴、粗俗鄙陋、睚眥必報等毛病與弱點,還之以凡夫俗子的“人”的本相,做到了不隱諱其惡。
由此可見,作者如實敘事,如實寫人,既表其美,又現其惡,還人物以歷史的本來面目,本真地呈現歷史人物的真實,不為尊者諱。
二、表美而不虛,現惡而不過,恰如其分
司馬遷在《仲尼弟子列傳?贊》中,明確反對人們對歷史人物“譽者或過其實,毀者或損其真”的偏頗臆斷。《史記》作傳,表現人物身上的優點,絕非虛夸其美,而是恰如其分地以真實的史事來呈現。正如《高祖本紀》,用史實刻畫劉邦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形象,但又沒有把他描繪成無瑕的“圣君”,可謂美而不虛,褒而不過。
同時,表現人物身上的缺點,又絕不過分貶低,而是分寸恰當地以真實的歷史細節來表現。《高祖本紀》雖然暴露了劉邦本性中好逸惡勞、好酒好色、奸滑無賴、粗俗鄙陋等毛病與弱點,做到了不隱諱其惡,但作者也只是以“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好酒及色”等簡介及詐稱“賀錢萬”、舉杯噱父等細節點到為止,絕不過分貶低,可謂現惡而不過,分寸恰當。
三、愛而不虛美,惡而不毀功,情史分明
司馬遷作《史記》,其本人對筆下的某些人物是懷有深厚的愛憎情感的。然而,他卻能夠始終秉持著作為一個史官公正無私、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做到愛而不虛美,惡而不毀功,個人的情感愛憎與歷史的客觀公正涇渭分明。
《李將軍列傳》,李廣是司馬遷心中一個理想名將的形象,對其射技高超、作戰智勇等卓越才干,對其廉潔愛士、為人簡易等優秀品質,作者都寄寓了高度的欣賞與贊揚;對其有才不得施展、立功不得封侯、年老受辱于刀筆之吏,則寄寓了深深的同情、悲憤與痛惜。然而,作者的情感愛憎,高度尊重歷史的真實,沒有因自我情感去掩蓋李廣身上的缺點,而是如實記述了他殺害霸陵尉的史實,暴露其公報私仇心胸狹窄的一面。再者,作者雖寫到李廣機智善射,能沖鋒陷陣、令敵生畏,卻并沒有把他美化成統帥三軍之才和具有百戰大功的形象,謹遵歷史的真實。
又如,司馬遷雖鄙棄劉邦性情中的奸滑無賴、粗俗鄙陋,卻能夠做到惡而不毀其功。《高祖本紀》充分肯定了他雄才大略的政治才干,肯定了他“漢行德功,憤發蜀漢,還定三秦;誅籍業帝,天下惟寧”的事功,肯定了他作為西漢開國皇帝統一天下,“繼五帝三皇之業,統理中國”的歷史作用。這都可見司馬遷愛而不虛美的分寸,惡而不毀功的公正,都可見其對人物對歷史“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
四、“明是非”,“寓褒貶”,“采善貶惡”
篇2
太史公在人物的外貌描寫之中包含著鮮明的道德評價。這主要表現于下列方面。
人物外貌描寫的丑惡化。殘暴的君主具有暴戾的品質,其外貌與品質往往高度匹配。《秦始皇本紀》通過尉繚之口描寫秦始皇外貌及個性:“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秦王嬴政形象卑瑣:高鼻梁,細長的眼睛,鳥一樣的胸膛,豺狼一樣的聲音,刻薄寡恩,心如虎狼。尉繚是秦王近側輔佐秦王奪取天下的軍事家,對秦王外貌的描述應當十分準確。秦始皇如此兇神惡煞的形象與其殘忍刻薄的個性完全吻合。秦始皇種種倒行逆施使得天怒人怨:為禁止儒生議政,焚書坑儒,濫殺無辜;為追求個人享樂,修筑宮殿,充實后宮;為保持死后榮華,建造陵墓,濫用民力……被天下人視為。《史記》中,長相同樣兇惡的,還有楚成王太子商臣、越王勾踐等。《楚世家》中的楚成王太子商臣“蜂目而豺聲”,《越王勾踐世家》中的勾踐“為人長頸鳥喙”。司馬遷將這些人物的容貌丑惡化,意圖告訴人們,丑陋的容貌,殘忍的心靈,暴虐的行為,三者之間是完全相通的。
人物外貌描寫的個性化。五官或肢體有著奇異特征,所謂天下皆無,此人獨有。太史公極力描寫歷史人物的獨特外貌,這種獨特外貌甚至在重大歷史場合發揮出特殊的威力。在強秦的戰爭中,在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中,項羽破釜沉舟,聲威赫赫,拔山扛鼎,霸氣沖天。對這樣一個歷史人物,《項羽本紀》的外貌描寫十分有趣:“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重瞳子”即兩只眼睛中都有兩個眸子。這與項羽剛烈勇猛、力敵萬人的形象十分相稱。讀過《項羽本紀》的人不會忘記這樣的鏡頭。秦楚巨鹿之戰,諸侯作壁上觀。項羽大破秦軍,“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莫敢仰視”的,當是項羽精光四射、神威內蘊的“重瞳子”。楚漢東城快戰,“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項王目,敵將竟“辟易數里”,“重瞳子”這種奇特外貌的震懾作用可以想見。《晉世家》中的晉公子重耳天生“駢脅”(肋骨連成一片),沐浴時不愿被曹共公窺視而逃出曹國。這是由奇特身體引發的一場外交風波。《李將軍列傳》中的李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李廣體型高大,手臂很長。這種天生的身體優勢導致李廣百發百中且力度驚人,被胡人稱為“飛將軍”。李廣的“猿臂”天下人無法企及,是其“善射”的必備條件。
人物外貌描寫的崇高化。《高祖本紀》記錄漢高祖劉邦外貌:“隆準而龍顏,美髯須,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高鼻梁,像龍一樣豐滿的額角,漂亮的須髯,左腿上有七十二顆黑痣。對劉邦的這種描寫完全是正面的。仁厚愛人,胸襟開闊,志向遠大,擅長用人,最后登上帝位,建立漢朝,劉邦在中國歷史上立下了豐功偉績。《史記》對劉邦外貌的描寫與太史公對漢高祖的評判是一致的。不僅如此,《史記》還用一系列手法從正面側面讓劉邦形象崇高化。劉邦“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王媼、武負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本紀》)。《項羽本紀》錄范增之言:“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趙世家》中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修治長城,北御匈奴,西抗強秦,使趙國盛極一時。趙武靈王身材偉岸,秦昭王即“怪其狀甚偉,非人臣之度”。《田敬仲完世家》中的齊太子法章,在齊國被燕國攻破之后隱姓埋名逃匿于太史敫家,“太史敫女奇法章狀貌,以為非恒人”,田單復齊后迎立法章為齊襄王,振興了齊國。透過外貌描寫,可以感覺到太史公對這些人物的推崇態度。
人物外貌描寫的虛擬化。中古近古的人物,其形貌已難以捉摸,太史公往往虛筆寫其貌,健筆繪其神。《五帝本紀》中的唐堯是古代的圣人:“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人們追隨堯如同追隨太陽,期待堯如同期待祥云,堯富有而不驕縱,顯貴而不傲慢,頭戴紅色冠冕,身穿黑色衣服,乘坐紅色車子,駕馭強壯白馬。這應當是擬想中的古代賢君形象。《孔子世家》中的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這是寫實性的描寫,尚看不出圣人之圣。而在鄭國人眼中,“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孔子的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兩肩像子產,然而從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孔子形體高大,容貌也許不是十分端莊,但太史公以虛筆寫出其個性,對其品質作了充分肯定。這就是所謂圣人之相了。
人物外貌描寫的故事化。這里所說的“故事化”指的是外貌描寫在情節發展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這是《刺客列傳》中的兩個例子。晉人豫讓曾事智伯,為智伯所重。趙襄子殺掉智伯,豫讓謀刺趙襄子為主人報仇。先是“變姓名為刑人,入宮涂廁”,為趙襄子所察。獲釋之后,“漆身為厲,吞炭為啞”,即身上涂漆,皮膚生瘡,吞木炭變成啞巴,目的是使自己的形貌變得世人無從辨認。復為趙襄子識破自殺。聶政受嚴仲子重托,刺殺權臣俠累之后,“皮面決眼,自屠出腸”,即削爛面皮,挖出眼珠,破肚出腸,目的是避免世人知悉自己身份,達到保護家人的目的。這些動魄驚心的描寫顯然成為故事情節的一個組成部分。
極少有歷史著作如《史記》一樣,進行如此畫龍點睛式的成功外貌描寫。太史公重視外貌描寫,與戰國秦漢時期相面之術的興旺發達不無關系。司馬遷“先黃老后六經”(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崇奉道家思想,也就相信人的長相骨骼與性格命運密切相關,從一個人的長相可以預言其未來命運。戰國秦漢之際,有許多著名的相術家,他們成功的相人事例更使得人們對看相之術深信不疑。《范雎蔡澤列傳》中,唐舉給蔡澤相面:“先生曷鼻,巨肩,魑顏,蹙躺,膝攣。吾聞圣人不相,殆先生乎?”鼻孔朝天,肩膀聳起,臉盤寬大,鼻梁凹陷,兩膝蜷曲,此即“圣人不相”。蔡澤心知這是唐舉在開玩笑,于是問壽命幾何,得知自己還能活四十三年。后蔡澤果入秦為相,盡享富貴。劉邦的岳丈呂公,“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高祖本紀》),不顧家人反對,以女呂雉妻劉邦,漢興,呂雉成為權傾天下的呂太后。《陳丞相世家》中的陳平為“美丈夫,如冠玉”。陳平欲娶富人張負孫女為妻,負子不許,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乎?”后來陳平果然功成名就。唐舉、呂公、張負之類,相人準確,影響甚大。在這種社會風氣的熏染之下,著作歷史也不能不受影響。司馬遷的高明之處在于,不但將歷史人物的容貌長相與性格命運記錄了下來,而且在外貌之奇的“奇”字上做足了文章。
篇3
1、失望的反義詞 :指望、憧憬、得意、盼望、如愿、稱愿、期待、期望。
2、失望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shī wàng,意思是感到沒有希望,失去信心;希望落了空;因為希望未實現而不愉快。出自《孟子·盡心上》:“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3、《史記·高祖本紀》:“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關鍵詞 校本研究 提高 有效教學技能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教師專業發展機制的逐步深化,校本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日趨明顯。主要表現在校本研究表面化、形式化、走過場,缺乏實效性。校本研究非但沒有帶來教師專業素質與技能的長足發展,反而使一些教師感到成了精神和精力上的負擔。究其原因,除研究的內容相對陳舊,研究的形式過于機械等因素外,主要是教師參加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內在動力不足。校本研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研究動機和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在于教師能動發展的原動力是否得到歷練和激發。源源不斷地為教師的校本研究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是教師主動研究、自求發展的關鍵所在。 “立足校本研究培養和提高教師有效教學技能”就成了眾多學校所必需面對的問題。
首先,較為普遍的情況是校本研究雖然在開展,教師的教學技能也在慢慢提高,但是面臨的問題還是很多的。概括起來表現為動力不足、發展不均、活力不夠、實力不強。當然除了教師自身的困頓外,還有各層面領導對校本研究理解、重視、引領、組織不到位,教研引領不足,相關制度滯后等主體之外的客觀因素。
鑒于此,以活動帶動研究,以活動為支點,撬動教師教師的專業成長。
(1)以學科教研組為中心,以備課組為主體,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教學研究,提升有效教學能力。
三階段聽評課活動,即聽別人的課,夸別人的課――聽別人的課,反思自己的課――展示自己的課,讓別人議自己的課,讓多數老師從抵觸到自覺,從旁觀者到研究者,活動形式也從聽評課逐步向觀課議課轉變,校本教研回歸研究的本體,教師的成長也從被動逐步走向自覺。
(2)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月”活動。
把每年的固定一個月份定為 “課堂教學研討月”,按學科分組開展教研活動,各學科教研組長與組員一道確立研修主題,按照教師層次分別進行“名師示范課”、“骨干教師研究課”、“成長教師觀摩課”“新教師匯報課”。并由教務處確定作課時間和評課時間,教師之間開展聽課、評課,要求同學科教師之間的課必聽,鼓勵教師跨學科聽課。聽課之后,組內教師圍繞研究主題進行評課,評課時,不僅指出優點,而且要提出改進建議,研討月中教研組圍繞研究點,集體備課,大家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全校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
(3)開展讀書學習活動,營造學習研究氛圍。
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學校組織教師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師讀書活動,每年向老師提供重點閱讀的書目,并定期組織讀書交流活動。通過學習,教師們認識到了自己的欠缺和不足,進一步增強了學習提高的愿望。各教研組每月開展兩次集體學習活動,每次學習都要圍繞學校總體學習計劃,結合本組的校本教研課題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做到定時間,定主題,定內容。教研組全體成員共同學習,充分研討,在思想的碰撞、觀點的溝通中得到共同提高。
(4)解讀新課標,開展說課標說教材活動,深化教學改革。
課程標準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深入教學改革,實施教育理念的依據和根本。為熟練掌握本學科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學習新課標,做到正確、全面、深入地解讀課標,對照課標搞教研和科研,按照課標建議開展課堂教學。使教師的課程理念、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得到進一步提升和轉變。要求各教研組的每個備課組每周組織一次專題研讀活動,注明主講人,提前一周寫在教研計劃表上,以便學校檢查,并與“說課標說教材”活動相結合。
(5)通過反思性教學來提升教師課堂有效教學技能。
反思對于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意義是毋庸置疑的。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更是給出了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但是教師有質量的反思,應該是植根于學校生活,貫穿于學校發展的過程,并被全體教師所認可、所追求的“反思”。要讓教師會反思、愿反思和敢反思,養成隨時隨地反思的習慣。
(6)開展“小課題”研究。
教師全體進行校本研究,要求人人有課題,從教中研,以研促教。提倡問題即課題,教研即科研。每一學期初,學校給每位教師下發校本研修手冊,要圍繞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努力完成校本研修任務。做到了每個備課組有課題,每個人都有研究,通過“小課題”的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學校對“校本研修課題”的研究進行全程管理,進行交流展示活動并進行結項評比,期末予以表彰。
(7)開展高品質課題研究,做好優秀成果推廣工作。
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以課題研究的方式解決工作中的疑難和困惑,讓課題進入管理、進入課程、進入學科、進入課堂。讓課題成果形成制度、形成策略、形成方法、形成程序、形成教育生產力。
(8)選拔教壇新秀教學能手,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快速成長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他們有充沛的精力和較高的學習熱情,為了促進年輕教師盡快成長,在每學年初都為教齡不足5年的青年教師實施專門的培訓。校本培訓方式有:
教研組“一站式”培訓;
做好“拜師結對”工作;
篇5
“決勝千里之外”上一句說的是“運籌帷幄之中”。這句話是劉邦當皇帝后,在朝堂上問百官他與項羽的區別,百官紛紛夸贊他大仁大義,于是劉邦就說出了這段話。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決定了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利。形容雄才大略,指揮若定。比喻很有才智的人無需上陣,只需做好前期的完善戰略部署,就能夠讓事情獲得成功。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近日在研讀《勸學》時,筆者發現文中那句“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中的“跂”字,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太一樣的注解。
首先是在我們平常使用的蘇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必修1的課文中,“跂”字的注解是:【跂(qì)】踮起腳后跟。然后是筆者在翻閱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的課文時看到,“跂”字的注解則為:【跂(qì)】提起腳后跟。隨后,筆者發現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必修1中,“跂”字的注解跟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是一樣的。但是,同為蘇教版新課標高中教材的《〈史記〉選讀》節選的《高祖本紀》中有句“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的句子,書中對于“跂”字的注解則是:【跂(qǐ)】踮起腳后跟。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跂”字前后各處的注音并不相同,這實在令人疑惑。那么,“跂”到底注音為何呢?
筆者首先查閱了王力先生主編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1998年),在該字典中“跂”字的讀音有兩個:1.qí,2.qì。其中所援引的例證即為我們所討論的“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而在同為商務印書館所編輯的《古代漢語詞典》中,“跂”字注音也有兩個:1.qí,2.qǐ(又讀qì)。意為踮起腳后跟。其中所舉的例證還是“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一句。但是,在翻閱《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8年)時,筆者發現其中卻只將“跂”字注音為qì。
于是,為了進一步弄清楚這一問題,筆者又先后查閱了其他的權威辭典。
如在《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四冊,P2991)中,“跂”字的注音就有三個:1.qí。2.qǐ,義項四踮起腳尖。通“企”。《史記·高祖本紀》:“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3.qì,義項五垂足而坐。見“跂坐”。【跂坐】垂足而坐,腳跟不著地。《南齊書王敬則傳》:“敬則橫刀跂坐,問詢等:‘發丁可得幾人?庫見有幾錢物?’”隨后,筆者在翻閱《漢語大詞典》和《辭海》時,也發現了“跂”字的注解與《辭源》同義。至此,筆者不禁又產生了新的疑惑,“企”字與“跂”字兩個字究竟是何關系呢,以及“跂”字的讀音到底是什么呢?
筆者查到,“跂”字在《說文》中解釋為:“跂,足多指也。從足,支聲。”而“企”字在《說文》中的解釋則是:“企,舉踵也。從人,止聲。”在《段玉裁注》中“企”字的解釋是:“從人、止。”而在林義光的《文源》之中則為:“人下有足跡,象舉踵形。”
經查閱,筆者發現解釋字義最為詳盡的是《漢語大字典》(漢語大字典出版社,1997年,P1535),其中“跂”字的讀音總共有五種,分別是:qí、qǐ、qì、jī、zhī。
1.qí。義項①多出的腳趾。《說文·足部》:“跂,足多指也。”《莊子·駢拇》:“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王先謙集解》:“跂,岐同。”
2.qǐ。義項②通“企”。踮起腳跟。《集韻·紙韻》:“企,舉踵也。或作跂。”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跂,假借為企。”《詩·衛風·河廣》:“誰謂宋遠,跂予望之。”《馬端辰通釋》:“此詩跂即企之假借。《楚辭·九嘆》王逸注引作‘企予望之’。”楊倞注:“跂,舉足也。”《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士卒皆山東人,跂而望歸。”《司馬貞索隱》:“跂,起踵也。”《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四年》:“今之存者,皆鋒鏑之余,跂踵延頸以望真主。”胡三省注:“踵不至地曰跂。”
3.qì。垂足坐。《廣韻·寘韻》:“跂,垂足坐。”《南齊書王敬則傳》:“敬則橫刀跂坐。”
4.jī。義項①腳。義項②同“屐”。木底有齒鞋。
5.zhī。用心力貌。
那么,“企”字又有何種解釋呢?筆者發現在《漢語大字典》(漢語大字典出版社,1997年,P49)中,“企”字的義項多達六種。其①即為踮起腳跟。《說文·人部》有:“企,舉踵也。”《老子》第二十四章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山海經·海外北經》有:“(跂踵國)厥形雖大,斯腳則企,跳步雀躍,踵不閡地。”《漢書·高祖紀(上)》有:“日夜企而望歸。”顏師古注:“企謂舉足而聳身。”
篇7
李白《蜀道難》有“不與秦塞通人煙”[1]名句,指出扼守蜀道秦嶺關隘的“塞”的存在。作者和讀者并不明究此“秦塞”是何處關塞,是因為蜀道秦嶺線路本有多條,而“秦塞”亦實有多處。在蜀道歷史中,幾條秦嶺線路在當時交通格局中的位置,先后各有主次輕重的變化。也就是說,不同歷史時期蜀道秦嶺區段有不同的主線路。這種變化的發生有多種因素,而關中地方文化重心的變化也顯現重要的作用。分析咸陽長安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與蜀道主線路移換的關系,可以深化對區域史和交通史以及相關社會文化現象的認識。
一、“故道”主線路時代從蜀道秦嶺線路開通的年代先后來推斷,位于陜西寶雞以南的散關很可能是最早的蜀道“秦塞”。從文化遺存分布的密度而言,關中平原西部地區較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獲得較早的開發,被神化的農學經驗總結者曾經在這里活動[2]。蜀道的出發點因此曾經由自關中西部。
秦即有“故道”縣,縣治在今陜西寶雞南。《水經注·渭水上》:捍水“出周道谷北,逕武都故道縣之故城西”。地名可見“周道”和“故道”。而西周中晚期銅器散氏盤銘文中亦有“周道”字樣。據王國維考論,周散國在散關一帶,此周道即《水經注》“周道谷”之“周道”①。可見,這條道路的開通年代相當早。《后漢書》卷一三《隗囂傳》所謂“白水險阻,棧
①王國維《散氏盤跋》:“……頃聞之陜人言克鼎出處在寶雞縣南之渭水南岸。此地既為克之故虛,則散氏故虛必距此不遠。因知‘散氏’者即《水經·渭水注》‘大散關’、‘大散嶺’之‘散’。……‘周道’即‘周道谷’,‘大沽’者即《漾水注》之‘故道水’。”《觀堂集林》卷一八,《王國維遺書》,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第3冊。
道敗絕”,是說故道在今陜西略陽白水江一帶的地段。故道又有由此通向天水地區的棧道。
所謂“故道”,應是蜀道其他秦嶺線路得以開通并逐漸成為主線路之后的稱謂。這條道路北端的“秦塞”即散關。散關被看作“關中”區域的界限標志之一。《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記載:“懷王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救趙。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司馬貞《索隱》:“韋昭云:‘函谷、武關也。’又《三輔舊事》云:‘西以散關為界,東以函谷為界,二關之中謂之關中。’”《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也寫道:“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裴骃《集解》引徐廣曰:“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又《史記》卷二二《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都關中。”司馬貞《索隱》:“咸陽也。東函谷,南峣、武,西散關,北蕭關。在四關之中,故曰‘關中’”。關于“關中”區域限定的理解有所不同,也有說函谷關以內者,也有只說兩關者,言函谷關、武關,或者函谷關、散關。《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懷王……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司馬貞《索隱》:“韋昭云:‘函谷、武關也。’又《三輔舊事》云:‘西以散關為界,東以函谷為界,二關之中謂之關中。’”關于老子出關的傳說,有解釋“關”是散關的意見《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列傳》說:“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其中“至關”的“關”,有函谷關和散關兩說。司馬貞《索隱》:“李尤《函谷關銘》云‘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而崔浩以尹喜又為散關令是也。”張守節《正義》:“《抱樸子》云:‘老子西游,遇關令尹喜于散關,為喜著《道德經》一卷,謂之《老子》。’或以為函谷關。《括地志》云:‘散關在岐州陳倉縣東南五十二里。函谷關在陜州桃林縣西南十二里。’”。散關因散國得名。可知,這條道路的開通當在西周甚至更早。
周原甲骨所見“[克]蜀”文字(h11:97)[3]和“蜀人”參與武王伐紂軍事行動的歷史記錄《尚書·牧誓》:“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孔氏傳:“八國皆蠻夷戎狄屬文王者國名。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史記》卷四《周本紀》:“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裴骃《集解》:“孔安國曰:‘八國皆蠻夷戎狄。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纑、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漢之南。’馬融曰:‘武王所率,將來伐紂也。’”張守節《正義》:“髳音矛。《括地志》云:‘房州竹山縣及金州,古庸國。益州及巴、利等州,皆古蜀國。隴右岷、洮、叢等州以西,羌也。姚府以南,古髳國之地。戎府之南,古微、瀘、彭三國之地。濮在楚西南。有髳州、微、濮州、瀘府、彭州焉。武王率西南夷諸州伐紂也。’”,都反映蜀道早期開通的事實。而當時蜀道的主線路,很可能即秦漢人所稱“故道”。所謂“故道”早期開通并成為蜀道秦嶺主線路,很可能與周人在關中西部農耕經營的成功有關。《國語·晉語四》:“炎帝以姜水成。”炎帝傳說和“姜水”的關系,暗示炎帝部族活動的地域。早有學者指出,“姜姓起源于陜西西部黃土原上”,探索炎帝傳說的發生,應當注意寶雞“姜城堡、清姜河、神農廟、磻溪水、姜氏城”地名的存在[4]。應當注意到,這一地方正是在散關左近。
秦漢所謂“故道”者,有可能在早期開通的時代曾經稱作“周道”。
二、褒斜道的開通和使用《華陽國志》卷三《蜀志》較早記載了蜀道“石牛”傳說:“周顯王之世,蜀王有褒漢之地,因獵谷中。與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遺蜀王,王報珍玩之物。物化為土。惠王怒,群臣賀曰:‘天奉我矣!王將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頭,朝瀉金其后,曰牛便金。有養卒百人。蜀人悅之,使使請石牛。惠王許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還之。乃嘲秦人曰‘東方牧犢兒’,秦人笑之曰:‘吾雖牧犢,當得蜀也。’”不僅“石牛道”故事值得注意,我們還看到,秦人觀念中另一有關“牛”的神秘傳說,也與交通開發有關。《史記》卷五《秦本紀》:“(秦文公)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豐大特。”裴骃《集解》:“徐廣曰:‘今武都故道有怒特祠,圖大牛,上生樹本,有牛從木中出,后見豐水之中。’”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云:“大梓樹在岐州陳倉縣南十里倉山上。《錄異傳》云:秦文公時,雍南山有大梓樹,文公伐之,輒有大風雨,樹生合不斷。時有一人病,夜往山中,聞有鬼語樹神曰:‘秦若使人被發,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因耶?’樹神無言。明日,病人語聞,公如其言伐樹,斷,中有一青牛出,走入豐水中。其后牛出豐水中,使騎擊之,不勝。有騎墮地復上,發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頭。漢、魏、晉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張守節又寫道:“按:今俗畫青牛障是。”[5]所謂“武都故道”、“岐州陳倉縣南”、“雍南山”等信息,應當理解為道路北端的方位。如果聯想到“姜姓”而“長于姜水”的炎帝“人身牛首”傳說《藝文類聚》卷一一引《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長于姜水。有圣德。”《初學記》卷九引《帝王世紀》:“神農氏,姜姓也。母曰姙姒,有喬氏之女,名女登,游于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謂之炎帝。”《繹史》卷四引《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有圣德。”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炎帝,神農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因以為姓。”,可以推知其發生時代很可能在秦人“地至岐”,因“周余民”多歸服,與“姜”有關的地名移用至渭北之后拙文《論秦漢雍地諸畤中的炎帝之祠》寫道,《太平御覽》卷七引《三輔舊事》:“姜泉在岐山縣。《水經注》云:炎帝長于姜水,故以名也。”今本《水經注》卷一八《渭水中》寫道:“岐水又東徑姜氏城南,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姜姓。母女登游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于姜水,是其地也。東注雍水。”姜水應是雍水的支流。《太平寰宇記》卷三“岐山縣”說到“姜泉”,又寫道:“炎帝長于姜水,即此水也。”《元豐九域志》卷三《秦鳳路·次府鳳翔府扶風郡鳳翔節度》說到“姜水”。《陜西通志》卷三《建置第二》:“姜。炎帝后姜姓,國扶風美陽,有姜氏城。(《路史》)岐水東徑姜氏城南,為姜水。《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長于姜水(《水經注》)。”同書卷一《山川三》:“橫水。……一名姜水,在縣南三里,自鳳翔界流入,合雍水。《縣圖》:杜水……又歷周原下,自下亦名岐水。又東徑姜氏城南,為姜水,與雍水合。”看來,與炎帝傳說密切相關的姜泉、姜水、姜氏城,應當都在雍城近旁。而渭水以南的姜水、姜城,其地名形成的時代以及與炎帝傳說的關系,可以另外考察,載《文博》2005年,第6期。現在看來,渭北的“姜泉、姜水、姜氏城”等,不能排除來自渭南以“姜”命名地方的移民將地名帶到新的居地的可能。《史記》卷五《秦本紀》:“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所謂“周余民”,可能就是導致涉及“姜”的地名移用的移民。。
轉貼于
清華簡《系年》有涉及“褒姒”故事的文字:“王或取孚(褒)人之女,是孚(褒)(姒)。”劉國忠:《從清華簡〈系年〉看周平王東遷的相關史實》,“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論文,香港,2001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史記》卷四《周本紀》:“幽王嬖愛褒姒。”司馬貞《索隱》載:“褒,國名。”張守節《正義》:“《括地志》云:‘褒國故城在梁州褒城縣東二百步,古褒國也。’”《漢書》卷二七下之上《五行志下之上》:“幽王暴虐,妄誅伐,不聽諫,迷于褒姒,廢其正后。”顏師古注:“褒姒,褒人所獻之女也。”可知西周末年關中往“褒人”所居“褒國”的道路已經可以通行。《華陽國志》卷三《蜀志》記載的秦王和蜀王“褒漢”、“谷中”之遇以及“石牛”、“五丁”傳說,反映“周顯王之世”褒谷已經成為南北交通走廊。
自“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后來文公“至汧渭之會”,“卜居之”,“營邑之”,以至寧公“徙居平陽”,“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宮”,很可能秦人通過“褒”,與“漢”維持著經濟交往和文化聯系。
三、灙駱道早期交通條件《隸釋》卷二二《司隸楊君碑》:“高祖受命,興于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漢詆焉。后以子午,涂路澀難。更隨圍谷,復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允艱。”辛德勇先生據此考論,以為所謂“堂光”中的“堂”應當就是“黨(灙)”的同音假借字。他又指出,“在灙駱道的北口圍谷口外稍西的渭河南岸,有西漢武功縣城”。《漢書》卷九九上《王莽傳上》:“以武功縣為安漢公采地,名曰漢光邑。”《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又說到武功縣“莽曰新光”。“‘黨光’中的‘光’,應該就是指這個‘漢光’或‘新光’。”因此,堂光道應該就是灙駱道的前身。除名稱有所差異而外,堂光道與灙駱道的取代也略有不同,即堂光道在秦嶺北坡走圍谷(韋谷,即今泥河),灙駱道走駱(洛)谷(即今西駱峪)[6]。
《史記》卷五《秦本紀》記載:“(秦)厲共公二年(前475),蜀人來賂。”“(秦惠公)十三年(前387),伐蜀,取南鄭。”同一史實《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則寫作“蜀取我南鄭”。又《秦本紀》:“惠文君元年”(前337),“蜀人來朝”。這一歷史階段的蜀道交通,很可能經由褒斜道或灙駱道。
四、商鞅時代交通形勢《史記》卷五《秦本紀》記載:“(秦孝公)十二年,作為咸陽,筑冀闕,秦徙都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孝公享國二十四年。……其十三年,始都咸陽。”《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也寫道:“于是以鞅為大良造。……居三年,作為筑冀闕宮庭于咸陽,秦自雍徙都之。”定都咸陽,是秦史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也形成了秦國興起的歷史過程中的顯著轉折。定都咸陽,是秦政治史上的輝煌亮點[7]在秦定都雍與定都咸陽之間,有學者提出曾經都櫟陽的意見。筆者認為,司馬遷的秦史記錄多根據《秦記》,因此是較為可信的事實,是值得重視的。而可靠文獻記載中并沒有明確說明秦遷都櫟陽的內容。就考古文物資料而言,櫟陽的考古工作也沒有提供秦曾遷都櫟陽的確鑿證據,其城址遺跡年代均判定為秦代或漢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櫟陽發掘隊:《秦漢櫟陽城遺址的勘探和試掘》,《考古學報》1985年,第3期。據現有材料仍可肯定:櫟陽始終未曾作為秦都。參見王子今:《秦獻公都櫟陽說質疑》,《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5期;《櫟陽非秦都辨》,《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3期。。這一商鞅時代的重要決策,也影響到交通史的進程。
秦遷都咸陽的決策,有將都城從農耕區之邊緣轉移到農耕區之中心的用意。遷都咸陽實現了重要的歷史轉折。一些學者將這一舉措看作商鞅變法的內容之一,是十分準確的歷史認識主編《中國史綱要》在“秦商鞅變法”題下寫道:“公元前356年,商鞅下變法令”,“公元前350年,秦從雍(今陜西鳳翔)遷都咸陽,商鞅又下第二次變法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5頁。楊寬《戰國史》(增訂本)在“秦國衛鞅的變法”一節“衛鞅第二次變法”題下,將“遷都咸陽,修建宮殿”作為變法主要內容之一,又寫道:“咸陽位于秦國的中心地點,靠近渭河,附近物產豐富,交通便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6頁。林劍鳴《秦史稿》在“商鞅變法的實施”一節,也有“遷都咸陽”的內容。其中寫道,“咸陽(在咸陽市窯店東)北依高原,南臨渭河,適在秦嶺懷抱,既便利往來,又便于取南山之產物,若浮渭而下,可直入黃河;在終南山與渭河之間就是通往函谷關的大道。”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9頁。。《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記載,商鞅頒布的新法,有這樣的內容:“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擴大農耕的規劃,獎勵農耕的法令,保護農耕的措施,使得秦國掀起了一個新的農業躍進的。而推進這一歷史變化的策劃中心和指揮中心,就設在咸陽。
秦經營咸陽的時代,交通戰略也有了新的思路。因東向進取的需要,函谷關和武關道路,首先受到重視。而蜀地的占領,必須有蜀道的交通條件以為可靠的軍事保障。對于秦兼并蜀地這一重要的歷史事實,我們在《史記》中可以看到司馬遷如下的記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1)司馬錯伐蜀,滅之(卷五《秦本紀》);(2)擊蜀,滅之(卷一五《六國年表》);(3)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卷七《張儀列傳》),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4)蜀相壯殺蜀侯來降(卷五《秦本紀》);(5)蜀相殺蜀侯(卷一五《六國年表》);秦武王元年(前310);(6)誅蜀相壯(卷五《秦本紀》);(7)誅蜀相壯(卷一五《六國年表》);(8)蜀侯輝、相壯反,秦使甘茂定蜀(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秦昭襄王六年(前301);(9)蜀侯輝反,司馬錯定蜀(卷五《秦本紀》);(10)蜀反,司馬錯往誅蜀守煇,定蜀(卷一五《六國年表》)。從起初轉貼于
(1)、(2)、(3)的“伐蜀,滅之”,“擊蜀,滅之”,“伐蜀”,“取之,遂定蜀”,到(9)、(10)之最終“定蜀”[8]其中(8)與(9)、(10)有關“蜀侯輝”、“蜀守輝”的記載相互抵牾,當有一誤,疑(8)中“侯輝”二字為衍文。,秦人征服蜀地,經歷了三代秦王前后十數年的時間。這一系列軍事行動,都必然是在蜀道暢通的條件下完成的。
五、秦始皇的“南闕”和
漢高祖的“蝕中”《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秦始皇規劃咸陽的建設時,曾經有“周馳為閣道”,又“自(阿房宮)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的設想。“表南山之顛以為闕”這一特別值得重視的構想,說明當時的建筑藍圖包含有貫通南北即“子午”的意識。“南山”之“闕”的設計,可以說明秦都咸陽有南行的重要通路。這樣的規劃,與沿子午嶺北上直通九原的“直道”形成對應關系。而“子午”快讀,與“直”音近。在咸陽、長安以南,確實有“子午道”通往漢中巴蜀。而子午道也有與“直道”“子午嶺”類似的情形。宋敏求《長安志》卷一一《縣一·萬年》寫道:“福水即交水也。《水經注》曰:‘上承樊川、御宿諸水,出縣南山石壁谷今案:亦作石鱉谷,今稱石砭峪。南三十里,與直谷水合,亦曰子午谷水。’”今本《水經注》無此文。《太平寰宇記》文與此同,而不云出《水經注》。所謂“直谷水”,也就是“子午谷水”。又《長安志》卷一二《縣二·長安》:“豹林谷今案:今稱抱龍峪。水出南山,北流三里有竹谷水自南來會,又北流二里有子午谷水自東來會今案:“自東來會”疑當作“自西來會”。,自北以下亦謂之子午谷水。”“直谷”應當也是“子午谷”的快讀合音《咸寧縣志》卷一《南山諸谷圖》中,“石鱉峪”旁側標注“竹”,由此可以推想“竹谷”或許也應從音讀的線索考慮與“子午谷”的關系。。另外,還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漢魏子午道秦嶺南段又曾經沿池河南下漢江川道。“池”或為“直”之音轉。也就是說,很可能子午道循行的河道,也曾經被稱作“直河”[9]。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說,漢王之國,“從杜南入蝕中。”程大昌《雍錄》卷五“漢高帝入關”條說:“關中南面皆礙南山,不可直達,其有微徑可達漢中者,惟子午關。子午關在長安正南。”“此之蝕中,若非駱谷,即是子午也。”《資治通鑒》(胡三省注)、《讀史方輿紀要》、《史記會注考證》等都據《司隸校尉楊君孟文石門頌序》所謂“高祖受命,興于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以為“蝕中”可能就是子午谷。《三國志》卷四《蜀書·魏延傳》記述魏延向諸葛亮建議,“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裴松之注引《魏略》說,其具體路線是“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直抵長安。由三國時人所謂“韓信故事”,可知“道由子午,出散入秦”或許確是劉邦北定三秦的路線。看來,子午道在秦漢之際已經通行大致是沒有疑義的。
李之勤先生曾經對子午道的歷史變遷進行過深入的考證[10]。我們在對子午道秦嶺北段遺跡進行實地考察時,也發現了相當豐富的古棧道的遺存[11]。《漢書》卷九九上《王莽傳上》顏師古將“子午嶺”和“子午道”并說,這位唐代學者應當引起我們重視的意見,還有將直道所循子午嶺和子午道所循子午谷“計南北直相當”者聯系在一起的說法,即所謂“此則北山者是‘子’,南山者是‘午’,共為‘子午道’。”
六、王莽通子午道《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常繇咸陽。”裴骃《集解》引應劭曰:“今長安也。”《史記》卷九三《韓信盧綰列傳》:“從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綰封為長安侯。長安,故咸陽也。”張守節《正義》:“秦咸陽在渭北,長安在渭南,蕭何起未央宮處也。”所謂“咸陽”、“今長安也”與“長安,故咸陽也”的認識,表現出咸陽長安共同作為關中文化重心的一體性。
《漢書》卷九九上《王莽傳上》記載了交通史上一起重要事件。事在漢平帝元始五年(5):“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顏師古注引張晏曰:“時年十四,始有婦人之道也。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為牡,火以地二為牝,故火為水妃,今通子午以協之。”《資治通鑒》卷三六“漢平帝元始五年”胡三省注引張晏說之后,又寫道:“按:男八月生齒,八歲毀齒,二八十六陽道通,八八六十四陽道絕。女七月生齒,七歲毀齒,二七十四陰道通,七七四十九陰道絕。”同樣指出了王莽這一交通道路建設行為與皇嗣期待的對應關系。《太平寰宇記》卷二五《關西道一·雍州》“子午谷”條引《風土記》作:“王莽以皇后未有子,通子午道,從杜陵直抵終南山。”宋敏求《長安志》卷一二《縣二·長安》引《風土記》則說:“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從杜陵直抵終南。”《太平御覽》卷三八引《風土記》也說:“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從杜陵直抵終南。”乾隆《陜西通志》卷一六《關梁一·西安府長安縣》引《風土紀》:“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從杜陵直
轉貼于
抵終南。”同出《風土記》,而漢平帝王皇后“未有子”或“有子”,并成兩說。子午道的開通或與皇后有姙的事實有關,或與皇后有姙的期望有關,都反映了王莽借用當時人交通意識中的神秘內涵,為帝權的爭奪進行準備。明人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六《地理·谷》“子午”條引《長安志》于是說:“王莽有意簒漢,通子午道。”同書卷二二九《補遺·地理》“子午道”條寫道:“王莽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注云:女年十四,始有婦人之道。]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為牡,火以地二為牝,故火為水妃。今通子午道以協之。又婦女有孕曰瑞。”也以為皇后已經“有孕”。事后太后下詔,言“開子午道”事是所謂“功德茂著”的成就之一。
子午道的地位如此重要,是因“直絕南山”的方向優勢。
七、“罷子午道,通褒斜路”事及
“數道平行”形勢《后漢書》卷六《順帝紀》:延光四年,“詔益州刺史罷子午道,通褒斜路”李賢注:“子午道,平帝時王莾通之。《三秦記》曰:‘子午,長安正南山名秦嶺,谷一名樊川。褒斜,漢中谷名。南谷名褒,北谷名斜,首尾七百里。’”。這是在國家行政中心轉移到河洛平原之后的事。
子午道和褒斜道的通行情形,又見《隸釋》卷二三《司隸校尉楊君碑》:“右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文為韻語,然其事跡粗可考見。其所頌者,楊君復余谷之路也。永平中,始詔開余谷,中間西羌亂,道絕不通,復由子午谷,險阻為患。司隸校尉犍為武陽楊厥孟文請廢子午道,復由余谷。建和二年,漢中太守王升稚紀為之刻石頌德。其所謂余谷者,蓋斜谷也。漢人用字多從省文如此耳。碑在興元。”
然而《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韓遂、馬超之亂,關西民從子午谷奔之者數萬家。”《三國志》卷九《魏書·曹真傳》:“真以八月發長安,從子午道南入。”《三國志》卷一三《魏書·華歆傳》:“太和中,遣曹真從子午道伐蜀。”《三國志》卷二二《陳群傳》:“太和中,曹真表欲數道伐蜀,從斜谷入。”群以為“太祖昔到陽平攻張魯,多收豆麥以益軍糧,魯未下而食猶乏。今既無所因,且斜谷阻險,難以進退,轉運必見鈔截,多留兵守要,則損戰士,不可不熟慮也。帝從群議。真復表從子午道。群又陳其不便,并言軍事用度之計。詔以群議下真,真據之遂行。會霖雨積日,群又以為宜詔真還,帝從之。”《三國志》卷二七《魏書·王基傳》:“昔子午之役,兵行數百里而值霖雨,橋閣破壞,后糧腐敗,前軍縣乏。”《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后主傳》:“八年秋,魏使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漢中。丞相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絕,真等皆還。”都說明子午道作用依然重要。
事實上,東漢晚期至三國時代,子午道和褒斜道等有時交替使用,有時同時使用。又《三國志》卷四《蜀書·魏延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說到魏延由子午道突襲長安的建議:“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可知當時子午道的通行條件。
篇8
關鍵詞:西游補;史記;互文性;讀者接受
明人董說的小說《西游補》承續《西游記》火焰山情節之后,寫孫行者誤入情魔,游歷青青世界,最終醒悟之故事。其書極為特出,無論是在運用文字之絢麗上,還是情節設計之匪夷所思程度上,在整個中國小說史范圍,都絕無儔類。此書的一大特點就是關涉了很多以往的經典文本。其中小說第六回第七回主要寫行者遇項羽以后發生之故事(以后簡稱項羽故事),這一部分和《史記》中許多篇章有很大的互文性。而本文則試圖理清從多個方面,對這種互文性的具體內容進行探討。
一.《西游補》項羽部分對《史記》敘事的繼承與變動
作為一部后起的小說,《西游補》項羽部分和《史記》中的相關章節呈現出互文關系。對于《史記》原文本,《西游補》進行了獨特的繼承與創造。
項羽自述的部分基本取材于《史記》。《史記》原文本中的眾多事件,比如殺宋義,巨鹿戰章邯,接受諸侯跪拜,殺秦王子嬰等等眾多章節,都在小說中得以體現。具體比較見于附錄的表格。而人物性格也基本承襲史記的設定。甚至小說中的一些句子都是直接來源于《史記》原作。比如《史記·項羽本紀》中說“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在小說中則是:“項羽也是個男子,行年二十,不學書,不學劍,看見秦皇帝懵懂,便領著八千子弟,帶著七十歲范增,一心要做秦皇帝的替身”。只是略有改動。也有很多《史記》不曾展開而只是一筆帶過的內容,也被作者拿來利用展開。比如《史記》中,寫項羽“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而小說中的項羽“只是陪哭”“哭個不停”,其好哭的性格極為鮮明。
雖然故事情節取材于《史記》,但是作者更多的是間接的取用其情節,對其原本簡略的情節進行細致展開。比如秦王子嬰納降的部分,在原文中的表述是這樣的: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高祖本紀》)
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紀》)
“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楚將沛公破秦軍入武關,遂至霸上,使人約降子嬰。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居月馀,諸侯兵至,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始皇本紀》)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項羽本紀》)
在《史記》中,接受子嬰“系頸以組”投降的是劉邦,而殺死子嬰是項羽。而董說顯然不愿意放過子嬰納降這樣一個可展現度非常強的畫面。所以在董說的筆下就呈現出這樣炫目的場面:
“只見一個人兒在十里之外,明明戴一頂日月星辰珠玉冠,穿一件山龍水藻黼黻文章袞,駕一座蟠龍緝鳳畫綠雕青神寶車,跟著幾千個銀艾金章懸黃佩紫的左右,擺一個長蛇勢子遠遠的擁來。他在松林夾縫里忽然見了俺。那時節,前面一個人慌忙除了日月星辰珠玉冠,戴著一頂庶人麻布帽;脫了山龍水藻黼黻文章袞,換了一件青又白、白又青的凄涼服;下了蟠龍緝鳳畫綠雕青神寶車,把兩手兒做一個背上拱。那一班銀艾金章懸黃佩紫的都換了草絳木帶,涂了個朱紅面,倒身俯伏,恨不得鉆入地里頭幾千萬尺!他們打扮得停停當當;俺的烏騅馬去得快,一跨到了面前。只聽得道旁叫:‘萬歲爺!萬歲爺!’俺把眼梢兒斜一斜;他又道:‘萬歲爺爺!我是秦皇子嬰,投降萬歲爺爺的便是。’俺當年氣性不好,一時手健,一刀兒蘇蘇切去,把數千人不論君臣,不管大小,都弄做個無頭鬼。俺那時好耍子也!便叫:‘秦皇的幽魂,你早知今日。”
將史傳作品轉換成傳統章回小說,即將歷史的敘成小說的敘事,必要的細節擴展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讓讀者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先秦至秦漢的敘事文大多質直,敘事往往簡略而傳神,《史記》雖然不拘一格,在敘事藝術上大有突破,而按后人讀小說的眼光來看,依然顯得描繪不夠細致。而且《西游補》所選取的情節都集中在《項羽本紀》《高祖本紀》之中,而本紀體裁在紀傳體史書中,更多地是作為歷史書寫的時間軸,作為其緯線存在以提綱掣領,關注點在于記錄事件,而敘事尤其容易偏于簡略。所以對于《西游補》的作者來說,要想重新講述這樣一段經典,進行內容的擴充,文筆的細密,同時對人物才情性格的塑造更加關心,顯然是是必要的。所以我們看到這個部分的描寫中,項羽的高傲自矜,子嬰的奴顏屈膝都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副眾生得意失意迥然不同之相躍然紙上。
再如巨鹿之戰的部分,《史記》中說“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而在《西游補》中,則有意借鑒了講史小說和英雄傳奇的寫作方式,其對戰爭的描寫,便如同《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一樣,將萬軍廝殺的場面,演變成成二將的單打獨斗:
“前跳出一員將土;吾便喝道:‘你 叫什么名字?’那一員將士見了我這黑漫漫的臉子,聽得我廓落落的聲音,撲的一響,在銀花馬上翻在銀花馬下。”
“章邯那廝,徑領著一萬的精兵,也不開口,也不打話,提著一把開山玉柄斧,望俺的頭上便劈。俺一身火熱,寶刀口兒也喇喇的響了。”
而董說在其他方面也進行了創造,比如敘事視角的選取,敘事口吻等等。采用第一人稱視角敘述,通篇都是項羽講述,而借與行者所扮之虞姬對話來調節敘事的行進速度。董氏以第一人稱模擬歷史人物,采用平話敘事口吻。項羽開始自述往事之前,即已經申明要講一片平話。而其塑造人物,重視轉折,用語生動,兼具視覺與聽覺效果,極盡夸張之能事,即頗類同平話的敘事方式。而且在對歷史事件的處理上,也如同平話講求通俗的特點,盡量而其文字有時也故意粗俚化處理,白話文字運用如神,將人物言行寫得飛動,反倒具有一種一種古文所沒有的生命活力。借助第一人稱,正是為了能夠更加生動地展現項羽不可一世的狂妄之態,而與最后的一切空無的凄涼之景象形成鮮明對照,而突出作品之主題。
但是,我們必須指出,不同于《史記》這樣的史傳作品,也不同于改編自史傳作品的講史演義。雖然很多地方原本于《史記》,但是較之《史記》嚴謹的歷史敘述,《西游補》的敘述是夸張的,甚至是有意將其非真實化呈現的。《西游補》項羽部分所展示的是一個夸張化的呈現出荒誕形態的世界,其歷史鏡像是扭曲了的。對于太史公來說,《史記》關涉的是如何將自己所知的歷史盡可能符合歷史真實地敘述出來。而對于董說來說,歷史的真實,并不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作者無意探討歷史的真實,甚至也無意遵循一種假想的敘事的真實。董說面對的就是一部《史記》文本,而剩下的事情,僅僅是對文本的再敘述而已。作者更關心的是主題上的考量和文章筆法上的展示。項羽自述里如此多的文字,對于小說結構來說,僅有的目的在于呈現項羽自我夸飾其人生頂峰的志得意滿,來和項羽到頭來一場空的結局進行對比,來映照整本小說關于空無的主題。但是耗費如此多的筆墨來重現項羽的生平,對于文章結構的平衡,事實上是一種破壞,所以更多的考量,則在于文章技藝的炫示。
二、《西游補》對項羽形象的改寫
在對篇章擴充的同時,作者也在對人物進行自己的重新塑造。《史記》之項羽勇武,殘暴不仁,嗜殺,《西游補》承襲之而加以夸張。
項羽聽得,登時叫跳亂嚷:“拿我玉床頭刀來!拿我刀來!不見刀,便是虎頭戟!”他便自扒頭,自打腳,大喝一聲:“如今在哪里?
項羽聽罷,左手提刀,右手把戟,大喊一聲:“殺他!”跳下閣來,一徑奔到花陰榻 上,斬了虞美人之頭,血淋淋拋在荷花池內
俺當年氣性不好,一時手健,一刀兒蘇蘇切去,把數千人不論君臣,不管大小,都弄做個無頭鬼。
而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的,則是小說刻意將項羽塑造成一個情種形象:
“項羽大驚,慌忙跪下行者背轉,項羽有飛趨跪在行者面前,叫美人,可憐你枕席之人,聊開笑面”行者也不作聲,項羽無奈,只得陪哭。”
“項羽道:沒人說那里話來。我見你愁眉一鎖,心肺都已碎了。這個七尺軀,還要顧他作甚。”
項羽道:“美人,你便說一萬遍,我也不敢要蘋香。難道忘了五月十五日觀燈夜,同生共死之誓?”
項羽道:“我豈有丟美人而獨睡之禮?一更不上床,情愿一更不睡;一夜不上床,情愿一夜不睡。”
這一點改動和明人風氣有關。明代中后期,商品經濟不斷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原本的封建倫理束縛漸漸松動。而當時之人,大多都高舉“情”之旗幟,來反對禮教的壓迫。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之下,當時的詩文作品中許多都展現出主情的傾向,而對項羽的重情這一方面大加稱頌”,而董說顯然也受這樣一種思潮的影響,因此其項羽形象也著重凸顯項羽多情這一點,但是和其他人不同。前面主情之人多贊美項羽,然而董氏為佛教世家,其家族成員幾乎個個佞佛。其父斯張“一生多與眾多方外人士來玩,三十余歲帶發修行”。董說本人“三歲時就能跌趺而坐,童稚時就讀佛教經典”。“若雨尚幼,攜之往謁開元寺聞谷大師,皈依門下,錫名智齡,斯張復授以《心經》與《圓覺經》。”董說一面受當時風氣影響,創制這樣的一個項羽形象,一面又囿于他的家學淵源,他的自我信仰,使得他對于這樣的一個情種,所報持的心態不同于當時之人,對項羽多情的看法也不同。
時代的風氣推重項羽多情種子這一面,而董說顯然有意利用大眾這樣的印象,來作為它的反面例證,借其癡情之甚而顯情之虛妄。本書的主題在于“情”,而具體闡發起來則是“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內。走入情內,見得世界情根之虛,然后走入情外,認得道根之實。”所以在情節設置上,行者要尋秦始皇借驅山鐸,便已經是犯了情迷。而后如古人世界,變成虞美人,遇到項羽,則墮落更深,最后地府審秦檜,這才算是有所醒悟。秦始皇與秦檜,如作者自己暗示,“想將起來,秦始皇也是秦,秦檜也是秦,不是他子孫,便是他的族分”。本書中好用諧音法,玉者,欲也。鯖者,情也。此處之秦者,亦是情也。這樣一個歷程其實就是一個由情生到情滅的過程,而項羽和這一階段中的其他人一樣,都擔負著作為情之象征的任務。如秦始皇,秦檜,是借用諧音。而綠珠,絲絲,西施,虞美人,項羽則是作為情的實例。作者這個時候用項羽的形象,其實就是將此書和過去相關的這些文本(既包括《史記》,也包括其他的一些文本)都聯系在一起,而借用這些文本所構成的項羽情種形象,以支撐其“看破情根”的主題思想。而然而書中這些情種,無論是綠珠,西施,還是項羽,最后的愛情都以悲劇結局。此外,在小說中,這樣一個情種,卻不分青紅皂白的將自己心愛的姬妾一刀殺死,反而將假扮成為虞美人的行者誤認為真。情在常人眼中,往往賦予其極美好的憧憬與寓意。然而項羽故事卻則解開這種想法的虛妄,項羽殺死了自己心愛的人,卻渾然不知,依然沉迷于行者所扮成的假象。可見情所指向的對象并不重要,情本身只是人自我創造出來沉迷于中的妄誕之物。
三、讀者閱讀中對《西游補》的敘事補充
在小說中,關于項羽結局的部分并沒有被提及。但是這一部分對于閱讀《西游補》并非不需要。在作者的設定當中,其實是有意識的放過這一部分,而期待借助讀者對《史記》的記憶來進行補充完成。而事實上,要想完整的理解小說的主題,理解小說這一部分情節設置的原因,讀者的參與顯然是必不可少的。換言之,作者雖然沒有寫垓下之圍,寫霸王別姬,但是讀者在讀到《西游補》項羽部分,勾起自己知識庫里的記憶,對《西游補》所不及處進行補充。只有這樣,項羽這個人物和情節的設定的真正意指才能被發掘出來。而這樣的補充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項羽的霸業成空的悲劇形象,和霸王別姬的情種形象。
在《史記》中,項羽的形象非常復雜。一方面他是叱咤風云的英雄,是橫掃天下的霸主,勇力無雙,戰無不勝,無論是殺宋義,還是破章邯,年輕時候的“彼可取而代之”都是這樣的例子。然而另一方面,項羽最終的結局是極富悲劇性的,因其優柔寡斷,不能任用賢能,曾經馳騁天下的霸主最終不免于被圍于垓下,身死于烏江之畔,所有過去的榮耀與威勢都歸于塵土,化為烏有。
而對于這部小說來說,作者也是有意識地對項羽這樣的形象暗地里做了利用。項羽是一個線索式的承上啟下的人物,前面承接的正是是擁有驅山鐸的秦始皇。按照何良昊先生的說法,“《西游補》選擇以驅山鐸為線索……實際上是要選擇秦始皇作為背景”。項羽在接下來出場,其實既是代表歷史時間的推移與承續,也是對秦始皇背景的延伸與發展。我們可以對比下二人在《史記》敘事中的形象。他們都是不世出的英雄,都是席卷一時的霸主。而在最終結局上,秦始皇苦心經營一生的秦王朝,在其死后的不到五年內就轟然倒塌了。而曾經輝煌一時的西楚霸王到最后也只落得自刎烏江。二人的形象既有很多的共通點,而在本書中,作者也有意地利用《史記》記載的二人形象的相似之處,來勾起讀者的想象,以項羽來承續“秦始皇”與“驅山鐸”,來達成背景氛圍的設定。
而這樣的一個項羽故事,被放置在《西游補》中作為其情節的一個隱文本之后,其故事中曾經輝煌而最終一切成空的主題,很容易就和《西游補》中佛教的空的思想聯系起來,不動聲色,而能將讀者引入到這樣的一種思考方式中去。而全書的主題無形之間變得到了照應和深化。
而小說里的情節設定有意深化這種印象。小說中的項羽,已然脫離了楚漢之爭的時代,身居古人世界當中,每日陪伴虞美人,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僅有的能做的便是喝酒之后,借著酒勁用扭曲了的鏡像來重新講述自己當年的事跡。聽老去的人講他們當年的故事,這件事本身就永遠透著悲涼虛空的格調。而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象征了輝煌往日不過一場夢幻這樣的意向。而這種調子配合著來自《史記》文本的悲涼,構成了本書的一個基調。
在《項羽本紀》的最后部分寫到垓下之圍,展示出來的是被英雄形象所遮沒的兒女情長。而從此開始,項羽與虞姬開始被廣為傳誦,而項羽的形象也被賦予了多情種子的形象。后人往往稱頌項羽多情,與“唐玄宗與楊貴妃”“石崇與綠珠”“漢高祖與戚夫人”等并成為古代多情之范例。
雖然小說中也有很多項羽對虞姬千依百順的描寫,但是這些描寫并不足以構成項羽情種形象的全部。在這時,讀者們回想起《史記》里霸王別姬的章節時,這樣的一個情種其淵源被發掘出來。這個情種才具備了真實性與合理性。而越是如此,最后情癡和情愚之間的落差才能更大地顯現出來,情空的主旨表達也才能更加深刻。
結語
《西游補》一定程度上更象是個被錯置了時代的小說,它無比接近今天所謂的后現代小說的定義。這部小說的很多方面,雖然看起來有些強行代入之感,但是用現代的小說理論來分析次數錯綜復雜的文字現象,似乎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發覺理解這部小說。而對于本文所探討的主題來說。互文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其實質則在于情空主旨的傳達。而對互文性手法的運用,也讓《西游補》的藝術成就更為引人注目。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版。
[2] 李前程:《西游補校注》,昆侖出版社,2011年版。
[3] 趙紅娟:《明遺民董說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 趙紅娟:《明清湖州董氏文學世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5] 傅世怡:《初探》,臺灣學生書局,1986版
[6] 董說:《董若雨詩文集》,民國十年吳興劉氏嘉業堂本。
[7]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8]【法】薩莫瓦約:《互文性研究》,邵煒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美】華萊士·馬丁:《當代敘事學》,伍曉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0] 劉復:《作者董若雨傳》,《西游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1] 何良昊:《的背景鋪墊》,《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12] 周建渝:《從看明代文人的敘事觀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篇9
當下的網絡環境已經大大改善了考據手段,利用“百度”“谷歌”就可以細細地考證到讓自己滿意的各種結論,臺灣學者黃一農稱之為“E-時代考據”。在教學時,我嘗試用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考據來學習《選讀》,學生可以初掌考據的方法,也免去翻故紙堆的麻煩,獲得很好的效果。下面以《高祖本紀》一文為例來說明此種方法的應用。
在我們的印象中,劉邦是一個布衣皇帝,清代史學家趙翼說:“漢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無賴之徒,立功以取將相,此氣運為之也。”假如我們只是翻譯文本,提幾個簡單問題,特別是文言又加上了一層隔膜,學生的興趣很難被調動起來,對劉邦形象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字面上。
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在第一課時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如何翻譯“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
2.王媼、武負是何許人?
3.“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如何理解?
第一個問題。先請學生翻譯:“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學生大都覺得沒什么好翻譯的,只能如此:“高祖是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字季。父親叫太公,母親叫劉媼。”我問學生:“劉邦有兄弟嗎?”學生利用電腦搜索:“有兩個哥哥,分別叫劉伯、劉仲,還有個弟弟劉交。”這時有學生發現伯、仲、季是兄弟的排行,也有學生發現“媼”是“老年婦女”的意思,比如“白發誰家翁媼”。我于是趁熱打鐵,讓他們到網上尋找關于劉邦及其父母姓名的說法。網頁有漢代學者項岱的說法:“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諱邦不諱季,所以季布猶稱姓也。”網頁上有易中天的說法:“這個劉季也不是什么名字,季是什么呢?季是古人的排行。古人兄弟排行叫伯,仲,叔,季,劉邦的大哥叫劉伯,二哥叫劉仲,沒聽說三哥,書上沒有,叫劉叔的那個沒發現,他自己叫劉季,也就是說他哥兒幾個叫劉大、劉二、劉三、劉四,所以劉季翻譯成現代漢語,劉小,沒有名字,平民。”這時學生討論后翻譯:“高祖,是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叫劉小(或叫劉三),父親叫劉老先生,母親叫劉老太太。”
這時有學生在網頁上發現漢代學者皇甫謐認為劉邦父母有姓名,很多學生對此表示反對,網頁上有顏師古云:“皇甫謐等妄引讖記,好奇騁博,強為高祖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說,蓋無取焉。寧有劉媼本姓實存,史遷肯不詳載?即理而言,斷可知矣。”同時他們認為,劉邦及其父母應該是沒有名字的,劉邦全家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平民百姓了,學生對劉邦這個布衣皇帝認識更具體形象了。
第二個問題。很多學生注意到了“媼”的意思,開始認為武負是男性,他們是夫妻。有幾個學生不贊成,因為文章后面有這樣一句:“此兩家常折券棄責。”“兩家”不是一家,顯然兩人不是夫妻。學生于是在網上搜索,網頁上,云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殷光熹認為:“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負,假借為婦。’《史記?高祖本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漢書?高帝紀上》:‘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武負’即‘武婦’。劉向《列女傳》:‘魏曲沃負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以上所舉‘負’者,均系婦人之稱。”
我說:“雖然這樣我們也不能肯定地說武負就是女性,但大家傾向于認為他是男性還是女性?”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她是女性,因為司馬遷說劉邦“好酒及色”,喝醉了,不拘禮節,“醉臥”更表明他狂放不羈的“無賴”嘴臉,這樣更貼近劉邦性格特點。
第三個問題。這時學生的情緒很高,議論紛紛。在網上大家找到兩種翻譯,一種常見,網頁上:高祖每次去買酒,留在店中暢飲,買酒的人就會增加,售出去的酒達到平常的幾倍。另一種說法,高祖每次去買酒,留在店中暢飲,因為高祖很大方,賣給他的酒比平常的貴幾倍。網頁上:“如淳曰:‘讎亦售。’索隱樂彥云借‘讎’為‘售’,蓋古字少,假借耳。今亦依字讀。蓋高祖大度,既貰飲,且讎其數倍價也。”這兩種說法都能表現劉邦“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有的學生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高祖每次喝酒,兩家酒店賣給他酒的分量都是正常的好幾倍,所以在最后更把酒賬也免除了。我表示贊揚,并告訴學生學者楊樹達在《漢書窺管》中也是這樣認為的,顯示了劉邦的與眾不同、讓人敬畏的一面,為以后稱帝埋下伏筆。
篇10
(1)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
有的說是“膽大,心理素質好,不唯唯諾諾,敢戲弄上級,愛玩偶”,有的說是無賴相。
(2)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產業。
有的說是“抱負遠大,不為小利糾纏”;有的說是“不學無術,游手好閑”。
類似的很典型的例子共有十五六處,幾乎每一處都引起學生的不同意見。此現象值得玩味,于是我暫停課文教學,留時間給學生多讀些《史記》選文,如《項羽本紀》《淮陰侯列傳》,再到圖書館或是網上查找前人研究資料。過幾天,工作做好了,大家來交流。結果,呈現出來的是學生五彩繽紛的探究結果。很多話題涉及了學術研究,有的是自己的個性化理解,有的搜集了前人的不少研究成果,相當可觀。特別是對劉邦形象的把握再也不是停留在表面,也厘清了很多民間流傳或人云亦云的淺顯的說法、看法。學生普遍反映,這結果與自己原來腦子里的粗淺的印象完全不同。至于平常的文言教學的基礎知識及文本內容的理解竟然也更扎實,為什么呢,學生們狠狠地把文章摳了一遍,當然比我在課堂上所謂的指點要有用得多。等后來我再教選自《史記》的文章時,學生學會了自讀,查資料,用語言材料說話、交流、討論。學生明顯地改變了過去學習文言文的辛苦、疲勞甚至是無聊的狀態。
高中語文的課程標準基本是初中標準的抬升,沒有質的變化,從沒有提到“學術”要求。至于探究性學習的要求是有的,但注重的是有這個活動就行,某種程度上,只是做做樣子,并未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做出具體的標示。也很少有人說要在高中生的語文學習中滲透些學術味道。原因可能是這樣的:認為學生能力不夠;對于高中生來說,課堂實施有難度。然而,經過觀察和試驗,實際情況卻是另外一回事。
學生的研究能力強不強,其實是相對的,他們比不上大學生,更比不上老師,但力所能及,不好高騖遠就行。一些定向的探究并非不可行。就某一具體問題,去查查資料,綜合多方信息,再根據自己讀文本時的體驗,對一些前人的說法作些自己的判斷,這很可行,而且,很多有些深度的語文課上已經在做著此類嘗試。當然,這種“已經在做的探究”與我所說的“學術研究”,特質是類同的,都是要探索、鉆研,但范圍不同,前者只限于課堂上,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嘗試性的思考,而后者,卻是要利用各種圖書、網絡資源的。再者,能力是培養的,鍛煉之后,會有長進。既然課程標準里說要讓學生去探究和進行綜合實踐活動,這探究活動結合起來后就應該是學術行為。
需不需要,更不用懷疑。從我在課上的試驗看出,學生對研究所產生的熱情要比四平八穩的上課大得多,這就算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其研究結果,表明的不僅僅是他們掌握了眾多原來可能不會涉及的課本以外的知識,還在于學生對所學文本的感受體驗也加深很多,完成了深度閱讀。我們常常以為,學生用不著會做學術研究,但他們研究的結果卻恰恰是閱讀文章應該具有的成果,即使是放在高考題目中,那些詩歌鑒賞和文學作品閱讀題,哪個不需要深度閱讀才能更好地解答?
涉及難度問題,人們會可能以為這樣做對于學生來說太難。但對于高中生,特別是到了高二高三,課堂上沒有難度其實是不對的,真正的課堂應該有一定難度的呈現。現在很多課堂,重于形式上的生動,體現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這些本不錯,但恰恰忽視了教學內容上的審慎,內容沒有高度,沒有深度。往往是用很高妙的教學形式去鋪展一個很簡單的學習內容。好看是好看了,但所得卻少得可憐,就好比是導彈打蚊子。沒有一定難度梯度上升的教學內容,時間長了,學生還是會陷入倦怠。比如,有很多老師教小說作品時,會在情節上面花很多時間,步步為營,精心演繹,最后在黑板上畫一個非常精巧的結構提綱。其實,小說的情節盡管是小說的肉身,但這東西對學生沒難度,看一遍基本解決問題,不放心的話,再用一個問題串聯一下,肯定到位了。這個時間嚴重占用了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小說中的深度元素并無時間來體現。此時,如果學術登場,那可能就是不一樣的風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