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山水的古詩范文
時間:2023-03-20 22:4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山水的古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近義詞】:十冬臘月、歲暮天寒、寒氣逼人、風雪交加、朔風凜冽、冬溫夏凊
【反義詞】: 赤地千里、無冬無夏、夏爐冬扇、四時八節、夏雨雨人、揮汗成雨、冬溫夏凊、火傘高張、赤日炎炎、冬日夏云
【成語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
【成語解釋】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山寒水冷造句】 冬天來了,山寒水冷,大地一片蕭條的景象。
篇2
古詩教學在小學階段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教育教學的方向是讓學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學的方法是“誦讀優秀詩文,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 因此,在古詩教學中,為了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為了學生學會使用常用的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筆者嘗試運用了目標不變、自主探究、立足現實、勇于創新的教學思路。具體做法如下。
(1)目標不變。對于一、二年級,我把古詩教學的重點放在讀讀背背上,為后期古詩的學習積累材料,夯實基礎。從三年級開始,在古詩教學中,我一直采用這樣七個教學目標:①知道作者;②知道朝代;③會說詞義;④會說詩句的意思;⑤知道寫的景(事);⑥知道抒發的情感;⑦會背、會寫。其中①②⑦為自達目標;③④為合作導達目標;⑤⑥為助達目標。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斯霞在教胡令能的《小兒垂釣》這首詩時,告訴學生“招”是牧童示意路人不要出聲、悄悄過來,告訴他去路(“招”在《教師教學用書》中是“擺”的意思)。《梅花》中“作者寫梅花凌寒獨放,并身處墻角依然散發幽幽清香,實際是表明自己堅忍不拔,在逆境中潔身自好的心態,他贊美特定環境的梅花,流露出孤芳自賞的心跡。”《江雪》“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山水之間的漁翁,巧妙地表達了自己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教師教學用書》)。我在教學中對于景、情的理解、體會,不拘泥、不苛求,能說出“寒梅遨雪圖”、“寒江獨釣圖”,能體會到“漁翁不是真正在釣魚”、“梅花具有不畏嚴寒的精神”就可以了。
(2)自主探究。在開起初的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學習方法,倡導合作,力求自主,主動探究。采用自學――小組交流――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師生共同小結的教學流程。自學一般安排在課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在小組交流中讓學生互相說知道的、不知道的,知道的小組內互相評價、判斷,不能做出準確判斷的、不知道的由記錄員記錄下來;由小組發言人向全班匯報,全班同學共同討論、交流,各抒己見;最后保留同學們共同贊同的幾種意見,、注重創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立足現實。立足現實就是立足于學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認知的前提能力。關于作者,不但要讓學生知道這首詩的作者、而且能說出我們還學過他的哪些詩、還知道他的哪些詩;關于朝代,既要讓學生知道這首的朝代,又要知道這個朝代的作者還有哪些,他們寫的詩還有哪些;關于詞義、句子的意思,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就可以了,不搬《教參》,不摳字、詞典,充分展示學生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關于景和情,學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一味地把研究者的思想強加于學生,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認識能力的提高、思維能力的發展,學生對詩中所表達的情感會一步步地深入。
篇3
我國的山水文學比較發達,吟詠祖國山川美景的詩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優美的畫卷。在教學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從景物描寫中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例如蘇軾的就是一首有名的寫景詩,描寫出了西湖剛晴又雨時富有魅力的美景,杜牧的《山行》,就描寫了深秋季節山中楓葉一片火紅,順著一條曲折的小路上得山來停步不前,是因為留戀著這美麗的楓林景色,畫面鮮明優美;楊萬里的《小池》一詩,就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具有無限生命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情趣的生動畫面。詩人描摹物態時也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我們要從中體會詩人的情感。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是一首氣勢磅礴的山水詩,他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廬山香爐峰的峭拔雄偉,在陽光下的紫氣蒸騰、煙霧繚繞、氣勢壯觀的景象以及瀑布從山頂直瀉而下、一落千丈的磅大氣勢,栩栩如生地再現于讀者眼前。賀知章的中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一比喻多么新穎,想象多么奇特!“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贊美了大自然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景象。
二、從送別詩中體會朋友情
珍視朋友親情,是我國傳統思想里的一種認識。古詩中所反映的濃郁的友情,乃是一份可貴的精神財富。關于友情的抒寫,多為送別之作。但同為送別詩,表達惜別之情的方式卻有微妙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仔細去領悟。例如,高適的《別董大》一詩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北風吹雁,長云暗日”,在高適的眼里似乎沒有半點離愁之感,他反而勸董大不必擔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誰不賞識像你這樣的優秀人物呢?既表達了彼此之間的深厚情意,也是他對朋友品格才能的高度贊賞,對友人的未來的衷心祝福!還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細雨霏霏,楊柳依依,在送別的宴席上,詩人勸好友多飲幾杯,因為從渭城西行出了陽關,再不會遇到熟識的知心朋友了,何況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陽關更遠的安西呢?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勸酒,實際上卻是衷心祝愿好友,在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多多保重,一切平安。教學時,品味這兩首詩的細微差別,我們也就領悟到了它們的異曲同工之妙。
三、從邊塞詩中體會愛國情
詩人忠于祖國的一腔愛國之情往往在對戰爭場面的描寫中流露出來。這在一些邊塞詩中表現尤為明顯。例如曹植的《白馬篇》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為祖國,在沙場上這種英勇戰斗,不惜獻身的愛國之情溢于詩中:王昌齡的《從軍行》中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洋溢著濃濃的愛國之情。我們要抓住“黃沙百戰穿金甲”的場面描寫,讓學生領悟.僅僅戰場的風沙已經足以穿透將士的鎧甲,而無數次的戰斗,敵人的矛戈刀劍不是更嚴重地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嗎?但他們“不破樓蘭終不還”,奮不顧身,實踐著不破頑敵決不回師的誓言;還有王昌齡的《出塞》一詩,前兩句描寫了皎潔的明月,雄偉的邊關。既引起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反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后兩句用漢代名將李廣比喻唐代出征戍邊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這些正體現了將士們崇高的愛國之情。
四、從言志詩中體會人格情
篇4
——《山亭夏日》
這是唐末詩人高駢寫的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被選入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課程標準小學語文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快樂讀書屋”中。全詩中以“水精簾動微風起”最為含蓄精巧、耐人玩味。“水精”,還是“水晶”,讓教師在教學中頗感疑惑。
水晶的英文名稱為crysta,是根據希臘文Krystallos演變而來的,其含義為“潔白的冰”,形象地刻畫了水晶清亮、透徹的外觀。“水晶”一名,外國最初見于印度佛經,后漢支曜翻譯的《具光明定意經》說:“其所行道,色如水精”。后來,佛經漢譯的創始人安世高翻譯的阿那分邸化《七子經》中,水精被列為四大寶藏之一,支婁迦讖譯成的《平等覺經》稱,水精為七寶之一。
水晶在我國最古老的叫法是“水玉”,最早出于《山海經·山經》第一卷《南山經》:“又東三百里,日堂庭之山,金梭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意謂似水之玉;在《山海經》山經·第四卷《東山經》中,水晶又被稱為“水碧”:“又南三百里,日耿山,無草木,多水碧,無大蛇”(郭璞注:“亦水玉類”)。水晶也有稱之為“水精”。宋·洪邁《夷堅支志丁·靈山水精》:“水精出于信州靈山之下,唯以大為貴,及其中現花竹象者。”在《廣雅》這本書有巧解:“水之精靈也”;李時珍則說: “瑩結晶光,如水之精英”。佛書中則稱瑩潔晶光的水晶為“水之精靈”,佛家弟子認為水晶會閃爍神奇的靈光,可普度眾生,尊稱水晶為“菩薩石,形六棱而銳首,色瑩而明徹,若泰山狼牙上饒水晶之類”,有的將其加工成念珠,《庶手異名疏》中說:“水精出大泰國,一名黎難”。這些解釋蘊含著濃厚的民族宗教意味。
古代詩詞中“水晶”又名“水精”,在《辭海》中“精”的解釋也有同“晶”之意,指星星。唐·韋應物《詠水精》: “映物隨顏色,含空無表里。持來向明月,的喋愁咸水。”唐·嚴維《奉試水精環》“王室符長慶,環中得水精。”宋·楊萬里《初食太原葡萄時十二月二日》:“太原清霜熬絳餳,甘露凍作紫水精。”唐·李朝威《柳毅傳》:“柱以水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精。”
篇5
關鍵詞:小學教學;古詩詞;情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6-0-01
古詩是古代文人墨客表達情感,志向所擅長的一種形式,由于古詩中所描寫人物、景物、事物及詩人的思想意識都與學生生活的年代有一定時間和距離上的差距,學生們并不能很好把握它的內涵。然而,古詩在語文教學中又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下面談一些自己對古詩教學淺顯的認識。
一、多種形式朗讀,陶冶情感
語言是說的語言,是讀出來的語言,現在語文教學倡導多讀,通過反復朗讀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陶冶情操,提高性情。馬克思說:“如果你想欣賞藝術,你就必須成為一個在藝術上有修養的人。”對于處在審美能力正在形成階段的少兒來說,短小精練、節奏優美、形象生動、內蘊幽遠的古詩正是積累審美經驗的絕佳材料。通過朗讀古詩可以提高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進而增加其藝術修養。古詩是作者由生活到文字、由面到點的結晶物,而作為讀者則要通過馳騁想象,展開聯想,將“點”再次還原成“面”,甚至擴大,從而得到深刻的審美體驗。這種體驗在系統性的教學中通過有序、漸進的積累,就使學生的藝術修養得到逐步提高。如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作者身在異鄉,面對著窗外秋夜的雨,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寫下了此詩。在學習這首詩時,學生需在老師的引導下,反復朗讀,才能深切體會到李商隱的傷感,思念親人,盼望回歸的思想感情。
二、吟詩唱詩,增加情感
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戴建榮對古詩教學頗有研究,他說“教導學生適當的吟詩唱詩對于古詩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對于培養學生情感,發揚我國的國學文化有很大的幫助。”他在教古詩的時候,會用各種形式吟詩唱詩,這樣學生投入積極,興趣很高,對詩詞的意境理解比較深刻。在教學唐代詩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只需簡單疏通字詞,在反復吟詠之間即可體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間的濃濃親情以及身為子女應該感念親恩,報答慈母的良好規勸。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膾灸人口,頭兩句寫落日黃河,景象蒼茫闊大,絕無常人日薄西山的衰颯之氣,后兩句寫眼前實事,平易通俗,卻呈現出勃發的進取精神。通過大聲吟誦,學生便可領會精神。
三、入情入境,體驗情感
對古詩的教學,葉圣陶曾經說過:“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志象。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需要繁復冗長的講話。”我國古代有許多優秀的詩歌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它們就像一串燦爛的明珠,在世界藝術寶庫中放射著獨特的光輝。古詩的教學,一定要把握重點字眼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詩情畫意地教古詩,教出古詩的詩情畫意。
四、抓住關鍵,再現意境
詩歌的意境就是詩人內在的感受(情)與外界的景物(境)有機結合而創造出來的鮮明、生動、含義深刻的生活畫面。詩人往往依靠它蘊蓄豐富的內容,寄托強烈的感情,以啟發讀者展開聯想,去領會言外之意,并從中受到感染與熏陶。在教學古詩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詩句去分析其中豐富的內容,領會詩人強烈的感情,并從中發掘出詩中的深刻含義。要做到這一點,再現詩歌的意境是個關鍵。怎樣再現詩歌的意境呢?這應從分析景物入手,讓學生進入詩的意境。在頭腦中形成鮮明、完整的景象,再逐步引導學生去品味,感受意境中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五、日積月累,潛移默化
篇6
古代詩詞是語言大樹上的“繁花嫩葉”,它根植于中華民族的厚重文化,它傳達出中華民族的情深思想,它展示了民族語言的綽約風采。讓我們徜徉于古詩苑,詩意地棲居,驅遣想象去領悟其美麗,在縱橫馳騁之中打造出具有創意的美文來!
【病文展示】
古詩詞中的水
湖北省松滋市八寶中學 張 柳
我十分喜愛古代的詩詞,其優美的意境,感人的情懷,讓我感動不已。對于古代詩詞中與水有關的名篇佳作格外鐘情,那些寫水的名句凝煉生動、含蓄雋永,讓人讀之回味無窮!(此段緊扣文題,運用對比凸顯了自我對古詩詞中水的喜愛之情,但平淡單調,難以調動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
水是阻隔
水最早出現的意義是表示阻隔,這就有了中國古典詩詞中最凄美的畫面:“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還有那漢末《古詩十九首》中歌詠牛郎織女為天河阻隔的詩篇:“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選例很準,但沒有進行評點,給人印象不深。)
水是相思
且看王觀的《卜算子》: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是一首新鮮脫俗的送別詞。王觀以橫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皺的眉峰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東山水,并寄寓自己對友人的惜別與祝福。(此段中心意思不鮮明突出,并且沒有結合自我閱讀的感悟來作分析,使得詞中的情感無法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
水是愁情
古代詩人總喜歡以流水來比喻愁情,水的連綿不斷,恰如愁情揮之不去。這方面的名篇名句不勝枚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水流無限,比喻愁之長;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斷水的奇妙比喻更寫出悲愁難斷。(此段要緊扣“不勝枚舉”一詞,大量引述名句,要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與藝術美感,并且最好運用議論之筆來點化其藝術特色,讓人從中受到啟發,體會其內在意蘊!)
水,不僅是世上生命的源泉,更是哺育文明的乳汁,是它催生出詩詞的絢麗之花,讓它吐露出永恒的芬芳!(此段倘若能對上文作個總結就更妙了!)
【升格建議】
本文以三個小標題準確地凸顯出古典詩詞中“水”的意蘊,十分到位。其選例也十分典型,語言也非常流暢,但其硬傷也顯而易見。倘若在如下方面作些修改,一定能提升文章的檔次:一是文章的開頭如失其抒情的力度:二是在行文中要大量引述關于“水”的名篇佳句,并且最好結合自我的體驗來品出直情韻,在馳聘聯想之中給人以美的享受:三是要以議論之筆對其名篇佳句作評點,其特色要讓人一讀便心領神會。
【升格佳作】
古詩詞中的水
湖北省松滋市八寶中學 張柳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于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水的形象無處不在:“關關睢鳩,在河之洲”,揭開《詩經》的封面,只見一片北方的水色河光,照人眉睫;“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翻開《楚辭》的篇頁,你會看到南方的湖波江浪,浸透了屈原帶淚的詩行。先秦時代的水流,流過漢魏六朝,流過唐代詩人的篇章,在宋詞中也波光瀲滟,浪花飛濺。
水是阻隔
水最早出現的意義是阻隔,這就有了中國古典詩詞中最凄美的畫面:“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還有那漢末《古詩十九首))中歌詠牛郎織女被天河阻隔的詩篇:“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此詩描寫織女的機織生活,寫她因相思而無心織布,淚流如雨。最令人感嘆的是:詩中不寫河漢的寬闊無邊,而是強調它“清且淺”,二人相距并不遙遠,卻只能隔著盈盈的水光含情相視。
水是相思
水難以逾越,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給人帶來了痛苦,因此大多數詩詞抒發的是相思之苦,或為友情或為愛情,成語“柔情似水”便是最好的例證。且看王觀的《卜算子》: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是一首新鮮脫俗的送別詞。王觀以橫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皺的眉峰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東山水,并寄寓自己對友人的惜別與祝福。這首詞,宛如一闋活潑的輕音樂,沒有離別的感傷,而只有俏皮的描繪與祝愿。
水是愁情
古代詩人總喜歡以流水來比喻愁情,水的連綿不斷,恰如愁情揮之不去。這方面的名篇名句不勝枚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的《虞美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的《宣州謝胱樓餞別校書叔云》):“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的《江城子》);“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的《一剪梅》)……水流無限,比喻愁之長;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斷水的奇妙比喻更寫出悲愁難斷。縱觀所有詩詞佳句均從不同角度,恰當地在愁情與水相似特征之間建立聯想,使之流芳千古。
由此觀之,水之意象千古流芳,見證了歷史的古往今來,見證了古今人類的相通的情感,在它的身上,凝結了永恒與短暫,亙古與瞬息。水,不僅是世上生命的源泉,更是哺育文明的乳汁,是它催生出詩詞的絢麗之花,讓它吐露出永恒的芬芳!
【簡評】
本文整合與水相關的詩詞名句,以水之意象統領全篇,為我們洞開了古代詩詞中最唯美的天空,讓我們在流水落花中感知出詩詞的魅力無限!本文開篇總寫水之千古長流,其詩詞作品也因此而流芳千古,然后用其千變萬化的佳作名句,分析其表情達意的精妙之處,品出其內在意蘊之所在,從而讓我們深刻感悟:水與詩詞交相輝映,互放光亮。行文中采用小標題構思行文,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其語言準確,簡潔生動,更加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指導教師黃松海)
【升格啟示】
走進古詩苑,我們要有善于發掘美點的慧眼,要讓詩詞的亮麗去點燃讀者的激情,并且要激活思維,結合自我情感體驗,在縱橫馳騁之中,揮灑自我的個性,打造出靚麗的美文來。寫好此類文章,同學們不妨從如下方面入手:
一、融入個人體驗。
寫作品讀詩詞之文,同學們首先要細心地鉆讀其詩詞,對于其情韻與技法要熟爛于心,只有這樣才能鮮活地進行解讀。其次是在寫作之時,須融入個人的情感體驗與感悟,這樣才能打動人。才能創造出自我心中的“詩情畫意”。
二,抒寫獨特感悟。
寫此類作文,還須跳出作品,去調動自我生活的積累,用已有的經驗去匯兌詩詞的情意,從詩詞中受到啟示,去感悟自然、社會、人生。讀杜甫的“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句,你也許會從中悟出表情達意的高超技藝;讀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之句,也許會勾起你對往事的回憶;讀蘇軾的《水調歌頭》,也許會讓你發現親情、友情、鄉情的可貴……也許因為作品的蘊含哲理,讓你重新認識自我、社會、自然。跳出詩詞來作文,就是對詩詞重新的認識,構建自我的感悟,寫出個性意識。
三、大膽突破創新。
篇7
本文并非摒棄傳統的詩詞教學基本做法,而旨在讓古詩詞課堂在2011版課標精神的潤澤下,確立“享受詩詞”的教學追求,讓詩詞教學變得可愛、可親、可敬。
一、享受詩詞誦讀的暢快
2011版課標關于小學各學段詩詞教學的要求頗為明晰:低年段“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中年段“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高年段“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三個年段詩詞教學要求顯然不同,但“誦讀”一詞頻頻出現,并成為了各年段學習古詩詞的必然途徑。為何?詩詞是作者內心情緒的瞬間積聚、情感的瞬間爆發、靈感的瞬間閃現,是詩人脫口而出、順手而下、順心而成的作品,大多時候只可意會而不易言傳。那么,要打開這只可意會而不易言傳的最佳途徑,就得順著詩詞形成的“來路口”——吟誦而入。教學中,理當牢牢依托課標中的“誦讀”,直讀得入口即化,體內沸騰;直誦得猶出我口,血脈相承,所謂“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筆者以為,享受古詩詞誦讀的暢快最起碼要歷經這樣的三步,不可亂步,即正確,通順,情味。
正確 關于古詩文誦讀,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朱熹的體會更多強調于朗讀的層面,是誦讀的最基本要求——讀正確。而今,不少古詩詞課堂輕視了初讀詩詞環節,一兩個學生讀后,教者便虛晃一槍,草草收兵,急于奔赴理解詩詞的環節,很吝嗇讓孩子在這一環節充分滯留的機會。倘若連“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這樣的基本目標都不能達到,何談享受著誦讀詩詞?
通順 不少人認為,讀得不錯字、不多字、不少字似乎就能通順了,這也正是很多語文老師不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充分讀的原因。“通順”關鍵在“通”與“順”上,“通”強調更多的是讀得不破句、不重句,能把意思讀明白、讀正確。“順”有“順口”“順耳”“順心”之意,詩詞的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瑯瑯上口、悅耳入心。詩詞的節奏,一般是按音節劃分,亦有按意義劃分,詞中多見,即所謂的“音頓”與“義頓”之別。一首詩節奏的相同或相似,讀起來就會有一種暢通感;而詞節奏的錯變常常給人以一種變化感。詩詞的押韻又是詩詞“樂感”的另一顯現,誦讀中讓學生多加感受,詞的音樂美、色彩美、意境美方能漸進清晰。
情味 任何一個作品都是有情感的,詩詞的情感基調更為濃烈。讓學生徜徉在詩詞中,一旦合上詩詞情感的共振點,這時誦讀的節奏、輕重會自覺吻合,情味也會漸漸趨濃。談到過自己的誦讀體會:“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展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可見,誦讀既要聲音洪亮,急緩有致,還要全身心地投入,達到忘我境地。一個眼神、一個神情、一個體態都可以傳達出誦讀時的欣喜、激怒、哀愁、快樂的不同情感與激動、平靜、高昂、低沉的情感程度。課標強調,要“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這是對情味誦讀環節的入境要求。當下語文課堂中朗讀已很難聽到常態聲音了,用曹文軒教授在第九屆全國青年教師閱讀大賽上點評的話講:“你看看電視臺采訪時,孩子是怎么回答記者采訪的,他是用功課的語調在回答記者的采訪,這個大概是與我們語文老師,一年一年的那種語調的教學是有關系的。”曹教授的批評一點也不過,這還是說話中的表現,其實在誦讀中聲調怪異現象更為嚴重。這是所有語文課堂都要引以為重視的,詩詞課堂更需正視。
江蘇如皋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馬建紅老師執教《清平樂 村居》一詞時,在“初讀詞”這個環節較扎實地落實了“誦讀”的基礎要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馬老師先出示了初讀的學習要求:“先自己讀讀詞,然后組內找個伙伴互相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提示: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請教別人喲),準備展示。”這一過程中馬老師先是讓學生自讀——組內伙伴互讀——根據意思判斷讀(“剝”是個多音字,可以讀bao,也可以讀bo,在這兒該怎么讀?根據意思,判斷著讀)——指名展示讀(兩個學生)——師生評價再指讀(兩個學生),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口讀”“心讀”歷經了七遍,已達到“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的境地。教者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又出示了進一步讀詞的學習要求:“與古詩《村居》對比著讀讀,看看你發現了哪些不同之處?”這一過程中,學生自讀——詩詞不同之處的展示讀:詞牌名的發現、句數的發現、長短句的發現、上下闋的發現等,一一展示讀,教者提醒學生要讀得讓人感覺得出詞牌名的存在、句與句的行間、長短句的節奏、上下闋的間隔等等,這一環節中學生又歷經了六遍以上的“讀”。就這樣環環緊扣地讀,步步深入地讀,誦讀越來越有詞境,越來越入味。隨后的想象詞景、體悟詞境效果顯然能樂觀預期。馬老師的課堂中,孩子們的誦讀是暢快的,是享受的。歷經了這樣的扎實誦讀,還擔心學生下次遇上詩詞不會心生歡喜嗎?
二、享受詩詞言語的魅力
語文教材由不同的文體構成,不同文體占據不同的學習言語的作用,古詩詞當屬其一。古詩詞的言語魅力體現在作者的言語智慧之中,古詩詞語言凝練豐富、煉字遣詞精妙、表現手法獨特、構思行文跳躍,理解品味作者的言語智慧理當成為古詩詞教學的“重頭戲”。
精于煉字 古人寫詩詞非常注重煉字、煉句、煉意。不少詩人以“苦吟”而著稱,“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是對煉字遣詞的辛苦寫照。賈島“推敲”的故事是學生發現并學習古詩詞中的遣詞煉字之高妙的絕好示例。作者專注于遣詞煉字,不僅能準確地表情達意,還可達到言有盡意無窮的效果,引發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中“無賴”一詞的體會、“最喜”一詞的多解,這是詞人辛棄疾精于遣詞帶來的功效。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凡此總總,幾乎每首詩詞中均可能發掘到這類語文現象。此外,詩詞的韻腳也是研讀作者精于煉字的絕佳之處。
追求對稱 古詩詞中的對稱相當普遍,不同事物、不同角度的呈現使得短短的詩詞立刻豐滿盈余、多維立體。對稱有正對、反對與斜對,不僅體現在字詞內容的相對、褒貶的相對,還體現于字詞色彩、動靜等方面的相對,充分體現了古詩詞中創作的對稱美學。《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中的一“關”一“出”,矛盾中有了動感;“春色滿園”與“一枝紅杏”,整體與個體的相對中有了凸顯與襯托,春天到來,萬物旺盛的生命與活力盡現眼前。“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詞中呈現白、青、紅、綠等豐富的色彩,使得山、水、人相映,花、鳥、魚交輝,畫面頓然立體起來,這些都是追求對稱筆法的效果。
鋪成對比 不少詩詞善運用鋪成對比這種筆法來突顯詩詞的主旨。如《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前兩句是說農夫的辛勤勞動與豐收,第三句“四海無閑田”交代了沒有一塊空地,暗含了到處都是豐收。理應在這樣的豐收年頭,農夫都會過上豐衣足食的幸福日子。第四句突然來了一句“農夫猶餓死”,猶如晴天霹靂,讓人費解的同時不禁叩問:這是為什么?前三句鋪成作墊,最后一句突然轉身,詩的主旨不言而喻,這是詩句的言語形式帶給讀者的直接效果。細細品讀盧綸的《塞下曲》不也是這種閱讀效果?“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第四句“沒在石棱中”是在前三句平鋪敘述基礎上突然“轉身”,李廣的力大神勇很好地凸顯出來。
古詩詞中的言語智慧處處彰顯:別致想象、奇特夸張、平中見奇、幽默詼諧……不勝枚舉。教學中,對詩詞言語智慧的把握與體會怠慢不得。再舉馬老師執教的《清平樂 村居》(同上)一課:
在品味詞句的過程中,馬老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質疑。學生質疑了好幾個問題,教者擇其主要疑問現場呈現:1.詞中的一家人家境貧寒,為何還如此快樂?2.詞人怎么沒這樣寫“大兒溪東鋤豆”,而是寫“大兒鋤豆溪東”?面對質疑,馬老師沒有急于解答,而是把學生的問題迅速拋回,讓各組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學著從詞中找到答案。課堂上各組進入了真實討論時段,請看各組的展示:
關于第一問的討論展示:
生1: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戰爭時代人們能生活到“白發”年段,即便清苦,也是幸福。我認為詞人是刻意寫“白發”這個詞語的,在整首詞中很顯眼!
生2:詞中“大兒”“中二”“小兒”,排列整齊,一家人生活有序,這就是幸福。
生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雖然茅屋低小,但溪上青草充滿生機。這樣的田園風光,加上這樣的一家子,無論在詞人眼中,還是心里,其實他都是幸福的,不僅僅是這一家子的幸福。
……
關于第二問的討論展示:
生1:“大兒鋤豆溪東”以“溪東”結尾,這是與下面一句結尾“雞籠”的押韻,所以要顛倒著寫。
生2:“中兒正織雞籠”一句中間“正織”是動作,所以上句中間用“鋤豆”,這樣上下句中間都是動作,就對稱起來了。
師:那為什么下句不寫成“中兒雞籠正織”?(眾笑)
生3:這樣的句子太沒有詩詞的感覺了!(眾又笑)
好一個“學著從詞中找到答案”。將學生把解決問題的目光聚焦到詞本身,進一步關注詞人的言語表達。在揣摩詞人言語智慧中解開了疑問,從對“白發”一詞頗具匠心的理解、一家人有序的整體呈現、祥和怡人的田園風光等角度來理解“一家人的幸福”;從上下兩句動作的相對、兩句尾詞的押韻來理解句子倒裝的緣故。這不僅是一種關注言語形式品味言語智慧的閱讀策略,更是一種讓學的教學策略。
三、享受詩詞意蘊的空間
“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王國維《人間詞話》)在所有作品中,古詩詞的意境尤為濃厚,也正是這讀不盡的意境讓很多詩句成為千古名句。體悟詩情,包括聯想、揣摩、品讀、討論、交流等多種手段,這些不僅是學習古詩詞的方法,也是學習古詩詞的必由路徑。當下,感悟詩境有些誤區:不少老師把追求深度視作為解讀詩詞的水準;很多詩詞課堂呈現資源利用過度,追求偏僻生疏;課堂上資源的呈現有時像趕場,學生像看戲。筆者以為,古詩詞時代背景的久遠及作者生活的獨特,使得學生學習詩詞的陌生化加劇,補充一些相關的時代、作者資料讓學生了解是可以的,但要適度,因為誰也不能窮究歷史的真假,更不要說了解到一位詩人具體時段的特定境遇了。“詩無達詁”“好讀書不求甚解”這些古訓都在告誡我們不要窮解詩境、詩韻。讀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有人說“詩言志”,這是詩人蘇軾在排解內心的“政治烏云”;也有人說“詩表情”,那天詩人蘇軾飲酒微醉,看到西湖雨后水天晴朗明麗之美景而開心;還有人說可能兩者都不是,“望湖樓下水如天”是在描寫詩人醉于山水之間,心情變得平靜、平和,進而平淡。作品的意義在于讀者閱讀時內心的實時反映,因此有人說“讀作品”就是在“讀心”,讀著自己的心境。因此,教學時又何必在詩詞的某一意境上糾纏,更不要把孩童們綁架到一個有著滄桑人生歷程的成人感悟的路上。當然,在詩詞意蘊的體悟過程中,我們在充分尊重學生多元解讀的基礎上不能忽視主流價值取向的引導。竊以為,詩詞教學中,我們要給予學生的恰恰是引導學生明白每個人讀了詩詞為什么會有“即時的頓悟”,生成這種“驀然回首”感覺的緣由——每個人的不同經歷、見識、理解、情感等。因此,不同的人、同一個人的不同時段讀同樣一首詩詞,感悟收獲一定是豐富多變的。隨著學生人生閱歷的增長,知識見聞的豐富,情感世界的拓寬,他們對詩詞的深刻內蘊會有新的理解。怎么讀出不一樣的詩境來,這在當下的詩詞教學課堂中做得不夠。簡言之,詩詞意蘊的品悟環節要讓學生學習體悟詩境的多個方法與角度,而非讓學生“被明白”教者煞費苦心的個人解讀。教者給了學生感悟詩境的方法與途徑,就等于給了學生一生享受詩詞意蘊空間的方法。
一位老師執教《漁歌子》,在領悟詞的意蘊環節,較好地體現了這個觀點。
師:“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為何“不須歸”呢?
生1:這兒景色太美,太迷人了。
師:斜風細雨啊,怕不單是景色的美!
生2:這里很靜,張志和一定很喜歡這里的安靜,景人相融了,就不想回了。
生3:詞人一定釣了好多肥美的鱖魚,不想回了。
生4:吹面不寒楊柳風,沾衣欲濕杏花雨,有點兒雨沒什么了不得的,“不須歸”!
師:那這“不須歸”中,有沒有隱藏著張志和的其他情感呢?接下來,讓我們讀讀他的一首詩,走進他的內心。(出示)
(生自讀——小組討論——展示交流)
生5:我們組明白了,詞人怕進入混濁的社會,他看透了,就借今天的垂釣,即使“斜風細雨”也“不須歸”。
生6:我們認為,他不想要那些富貴,甘于寂寞,這樣內心舒坦。“為人不做虧心事,深夜不怕鬼敲門”。(掌聲)
生7:詞人一定受過什么打擊或者其他原因,所以才看透社會,想躲避的。
師:同學們真會讀詩。其實,張志和16歲時就非常受皇帝的重用,“志和”這個名字還是皇帝賜給他的呢!后來他不幸被人讒言,降為一個小官。這段人生經歷便讓他有了這樣一番深刻的感悟,一起讀這首詩——(師生配合讀詩)
師:“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我們今天也可以說,志和也是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 。(生即興填空說,說法很豐富。)
詞人張志和為何“不須歸”,誰也不清楚。知人論世有必要,但誰又真知道那時、那情、那景之下張志和的真實內心呢?憑著詞中的言語表達來感覺,想必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抑或本就是詩詞意蘊魅力之所在。這位老師沒有刻意引領,在學生充分理解“猜想”的基礎上,拓展了詞人的一首詩《自敘》,讓學生自己讀,小組討論,能讀出什么就是什么,能讀到何種境地就到何種境地。但分明給了學生品悟詩詞的路徑與策略:結合自我的認知去讀;結合詩詞言語表達去讀;結合詞人相關作品去讀;結合詞人的時代去讀;結合詞人的經歷去讀……這樣讀,詩詞的意蘊空間便自然敞開了。
篇8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設;藝術性;實效性
現階段,國內外對于教學情境的研究也越來越完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于一線教師而言,他們更多的是提出在教學領域中應用情境創設這一策略,沒有過多地重視在這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原因是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沒有將其藝術性和實效性有機結合在一起。
一、情境創設的概述
所謂的情境,實際上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刻意設置一種教學場景和情感氛圍。而情境創設指的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語言等來建立一個有形或者沒形的場景。可見,情境創設對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藝術性跟實效性結合在一起,并根據具體教學目標進行有效運用。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現狀
1.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只是一味地想活躍課堂氣氛,美的情境創設就是活躍課堂氣氛的主要因素,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情境創設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2.還有些教師過于重視情境創設,認為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通過情境創設才能夠更好地教學,因此,有時候把一些較為生硬的情境創設設立到教學目標中,沒有和教學內容相結合,銜接性較差,這樣容易使情境創設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擺設工具。
3.部分教師把情境和意境混為一談,只強調美感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情境創設的具體目的,最終將偏離教學軌道。
三、提升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的策略
1.寓言類的情境創設。在寓言類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提問的方式進行情境創設,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并且要向學生征求一些解決的方案,這樣做完前期的準備工作后,再引導學生進入文中看看主人公是怎樣去應對的。按照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領悟生活真諦。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一些生動的形象,讓學生對童話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更加深化地認識童話世界。
2.古詩詞類的情境創設。在教學中,如果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古詩詞的內容,教師應將古詩詞的內容通俗化。如一些敘事類的詩詞,教師可以講述一些和詩歌內容以及情感相符合的故事,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詩情意境當中;而對于一些關于山水田園類的古詩詞,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優美的語言和句子,或者是圖片,讓學生融入詩詞情境當中,引發學生的聯想;而關于邊塞征戰的古詩,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
3.敘事類的情境創設。對于敘事類的閱讀教學,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親臨其境地感受到文章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是寫景狀物的記敘文閱讀教學,那么在情境創設時要多關注具體的景物,從而對文中所描述的景物有進一步的理解。因此,情境創設要以文中所描述的景物來展開,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或者體驗,才能夠更好地融入課文當中。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對于情境創設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選擇相對應的情境,不能只顧其藝術性,或者只顧其實效性,應該將這兩者有效結合起來,才能夠充分發揮情境創設的作用。
篇9
【關鍵詞】小學古詩、教學、知情意行
一、古詩教學“知情意行”的內涵
縱觀我國教育發展史,孔子提出“學思行并重”的教學方法,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思考、行動應并舉。荀子認為聞不如見、見不如知、知不如行,“聞見、知、行”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亦突出了“教學做合一”這一方法論,即教育、學習、行動要充分結合。這些理論思想是各位教育家們教育實踐的偉大結晶,突出了教學由知到行這一過程的重要性。
“知情意行”一詞源于心理學中人的道德行為輔導模式,“知”即對事物的認知,個體觀念;“情”即情緒、情感;“意”即意志、決心;“行”即具體行為。這里,筆者從教育學、心理學綜合角度出發,將“知情意行”這一概念引入古詩教學,對古詩教學中的“知情意行”有新的見解。
(一)所謂“知”
本文中的“知”,主要指古詩中蘊含的知識。筆者從學科角度出發對小學古詩中的知識進行分類,將其分為數學、自然科學、音樂、繪畫、社會等方面的知識。
關于數學的知識。如《山村》中含有十個數字和“里”“座”“枝”等量詞;《江南》中有東、西、南、北方位知識;“欲窮千里目”、“危樓高百尺”等詩句中含“千里”“百尺”等計量單位等。
關于自然科學的知識。如“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中的浮力知識;“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中光的折射知識;“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的化學相關知識等等。
關于音樂、繪畫的知識。如“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等詩句中關于琴、笛、琵琶等樂器的的知識;“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中關于色彩以及繪畫中的透視學原理知識等等。
關于社會、人文的知識。如《元日》、《清明》等詩中關于除夕、清明等節日風俗的知識;《敕勒歌》、《望天門山》、《泊船瓜洲》等詩中關于塞外大漠、江河湖海、名山圣水的地理知識;《塞下曲》、《示兒》等詩中關于歷史戰爭的知識。
(二)所謂“情”
詩主要是表情的,詩詞中的“情”千變萬化、層出不窮。小學古詩題材以山水田園、邊塞羈旅、親友離別為主,傳遞的詩情相對淺顯卻豐富多姿,悲愁苦悶、喜戀歡愉、憤懣感慨等情感耐人尋味,或表“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邁,或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喜愛,或抒“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悲嘆,或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不舍等。詩之所以讓人動容,正是因為情感的真切流露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三)所謂“意”
“意”即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①意境是詩人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是一首詩的生命和精魂。意境的生成基于豐富的意象群,把握意境需充分了解意象。意象有來自自然的、生活的,也有人類創造或虛構的。小學古詩中的意象不勝枚舉,包括天文地理、神仙鬼怪、建筑、器物等。意象的不同組合建構出豐富的意境,展現出多彩的物質與精神世界。意境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教學時,要注重把握意境。
(四)所謂“行”
“行”即具體行動,是知、情、意結合與相互作用后的終極產物,是學生知識與情感的具體實踐。古詩教學中的“行”在于將詩中積極的知識、情感實踐化,使學生在實踐中形成積極的態度、情感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如“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可進行勞動實踐;“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可進行勤學惜時實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進行勤儉節約實踐等。實現“行”,是古詩教學的最終目的與最高要求。
二、小學古詩“知情意行”的教學方法
(一)授以“知”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②是教師、學生、文本交互作用的過程,這意味著在教學中,學生難以獨自與文本進行對話,需要教師指導才能進行。古詩具有高度的簡縮性與凝練性,對小學生而言,詩中的大部分知識是相對陌生的,這將影響學生對詩歌深意的把握及系統學習。因此教師應加以指導,提供學生知識建構的支架。
1.講授法授知
講授法主要適于低年級學生。低年段學生處于詩詞學習的起步階段,對一些必須掌握的音、義、律等難以理解,這就需教師講解。如《山行》中“遠上寒山石徑斜”中“斜”應讀“xiá”,教師應稍作講述,之所以念“xiá”,是因為按照古代音律,壓“a”韻,使學生初步感知古詩的韻律美。
2.指導法授知
指導法即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③古詩中大部分知識,都可通過此法進行教學。在上新課前,教師可先給學生布置任務,預習古詩。通過閱讀課文、參考書或網絡查詢等方法了解詩體、創作背景及詩中描寫的某些事物的知識等。如講授《石灰吟》前,讓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講授《元日》、《清明》等詩時,可先讓學生了解除夕、清明的相關習俗等。
3.討論交流法授知
討論交流法即針對某一話題,學生相互交流個人看法,通過相互討論、啟發從而獲得知識的方法。古詩教學中,此法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如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等詩句中含有關于樂器的知識,學生可交流討論,分享自己所知的樂器的相關知識。在此,討論交流法把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利用學生的知識差異進行互補學習,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內容得以完善與擴充。
(二)感以“情”
詩歌教學要達到高效,關鍵靠情的感化作用,因此教學應注重學生情感記憶的喚醒,實現學生、教師、詩人的三情交融。正如贊科夫所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1.景以生情
有些詩歌是對自然或生活場景的直接描繪。這類詩歌與學生生活場景貼切,能直接通過情景再現激發學生的情感。如講授《村居》時,教師可播放春天楊柳輕飛,鶯歌燕舞的視頻,喚起學生對春天美景的記憶與感受。同時可讓放過風箏的學生說說自己放風箏時的情景與感受。詩中生動的場景配以視頻和學生的表述,直接激發學生對有趣的放風箏活動的喜愛之情以及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2.讀以悟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④通過讀培養語感,深解詩意,進而領悟詩情。教師要注意采取恰當的誦讀方式,合理安排教學。如于謙的《石灰吟》,整首詩可謂意淺情長,因此可通過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來體悟詩人無懼無畏、堅定豪直的氣節。
3.想以領情
情感的通達離不開想象,想象離不開已有的知識積累和生活體驗。學生已有的事物表象越豐富,想象的空間即越大。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善于提供豐富而貼切的材料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在教授高適的《別董大》時,教師可提供北風呼嘯,孤雁哀鳴的音頻或視頻材料,讓學生先從聽覺、視覺上感知悲沉的景色,同時結合自己類似的經歷,如親人遠行,同學離別等,想象詩人與摯友分別時的傷悲,通過移情想象加深對詩情的領會。
4.畫以傳情
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每一首詩亦是一幅生動的畫。可以說古詩教學亦是繪畫教學,因此教師可采取讓學生為詩配畫的方式展開教學。以詩中的意境與情感為基準,學生可大膽創作。如教授《江南》時,可讓學生畫一幅“魚趣”圖,活潑機敏的小魚嬉戲于青翠的蓮葉間的景象便躍然紙上。教學《書湖陰先生壁》時, 學生亦可通過創作一幅青山繞田、鮮花傍房的“鄉間庭院圖”來具體感受。通過畫作,原本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其飽含的情感似乎一下從畫卷中流溢出來,直接傳達給了學生。
(三)輔以“意”
每首詩都是一種意境的展現,通過意境來反映生活,表露情感。意境教學能輔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和把握古詩,教師通過引領學生對意象的挖掘與賞析,體味作者的“詩心”,把握作品中的“詩情”,從而更加真切的理解與內化字里行間的知識與情感。
1.音樂詩畫,創設意境
音樂、詩畫借助其獨到的感染力,有渲染氣氛、創設情境、表情達意的作用。音樂能在聽覺上吸引學生注意力,詩畫則能在視覺上調動學生內心感受,兩者在古詩意境教學中有語言難以企及的效果。例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全詩讀來朗朗上口,但學生僅僅讀,很難進入詩人與朋友離別的情境中。此時,可輔以古曲《送別》,以凄婉的音樂營造離別的不舍意境,朋友即將遠去的情調很自然地就蔓延開來。又如在教學杜甫的《絕句》時,可出示一幅《春意圖》,古色古香的畫軸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此時可讓學生邊朗讀邊欣賞畫卷,并找出詩、圖中的物象,再進一步想想圖上還有什么沒畫的,你覺得該怎樣畫更恰當呢?這樣,學生興趣激增,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畫卷所創設的意境中。
2.傾聽誦讀,引發意境
詩歌起源于勞動的歌聲,本身具有形之于聲的特點,適宜于吟詠、朗讀。因此可通過有聲有色的朗讀吟詠創造氣氛。如教學《望廬山瀑布》時,可讓學生傾聽老師朗誦,或自己有感情的誦讀,同時一邊閉上眼睛想象廬山瀑布就像天上的銀河從高遠的空中落到了人間的情境。學生通過誦讀,透過自己的聲音,似乎聽到了一瀉千里的瀑布撞擊大地的聲音,進而感受到詩人對瀑布壯觀景象的贊嘆。
3.想象聯想,擴充意境
古詩語言凝練簡縮,加之其夸張、擬人等創作手法,給教學提供了發揮想象的空間。在教學時可根據古詩中描寫的景象,發揮學生想象,擴充意境。如李白《夜宿山寺》就運用了夸張手法描寫寺中樓宇的高。教學時,可啟發學生想象,這山究竟有多高呢?站在這高聳入云的危樓之上,你看到或聽到了什么?進而擴充出豐富的景象:巍巍古寺屹立山巔,此時站在樓的最高層,似乎伸手可摘到星星、觸摸月亮,寂靜空曠的燦爛星空讓人心曠神怡,但我們卻都輕言細語,唯恐驚擾了天上仙人的美夢。這樣,簡單的兩句詩,通過聯想想象,更加引人入境。
(四)持以“行”
持“行”,即秉持行動。在教學中滲透行動,以行動促進教學。持行以使詩歌的內在價值外顯化、直觀化、實踐化。古詩持以“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延拓學生的學習空間,從而提高教學成效。利用古詩對學生進行“行”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注意教育性,寓教于樂;飽含科學性,使人信服;富有趣味性,適應小學生的學習心理。
1.以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為基礎持“行”
古詩中飽含詩畫美、音樂美、哲理美等多種元素,教學時可帶領學生多方面、多角度的鑒賞玩味,如帶領學生體味“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中的詞句美;欣賞“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中的畫卷美;領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中的哲理美等等。通過對古詩鑒賞,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領悟美、鑒賞美的能力。
2.以豐富學生思想情感為基本持“行”
詩情的傳遞是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感性靈,使學生的情感并不斷豐富、完善。小學古詩中以愛國之情、親友之情、喜物之情占主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滲透情感教學。如《游子吟》中對母親為子無私奉獻的感激之情;《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濃厚的朋友之情;《江畔獨步尋花》“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中對桃花的喜愛贊美之情等。通過情感熏陶,教誨學生學會感恩、學會朋友互助、學會熱愛自然與生活等。
3.以完善學生品德人格為導向持“行”
古詩詞中有很多素材能用以對學生進行品德及人格教育。如王冕的《墨梅》,可引導學生分析詩中梅花的形象,確立以梅花的“不折不撓、堅貞不屈”為學習榜樣,教育學生秉正自身人格;又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可從“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一句中提煉出“輕言細語,勿擾他人”品德形象,教育學生在同學學習、教師工作時注意輕言輕行,尊重他人。通過分析詩歌中或具體、或抽象的形象,使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
4.以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持“行”
知識的理解、運用、創造離不開實踐,實踐是推動教學的重要方法。例如,講授《村居》后,教師可組織一次放風箏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真切地感受詩中的童真童趣;在學習《鄉村四月》之類的田園詩后,可在適當的時間組織一次鄉間行活動,讓學生了解鄉村風貌,體驗一下鄉村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詩歌的樂趣,提高自身學習與實踐能力。
總之,古詩教學中知、情、意、行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四者并重。古詩教學倡導“知情意行”,既順應了新課改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要求,也是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具體體現。與此同時,“知情意行”教學也是對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全新探索。
參考文獻
[1]陸靚霞.虛實相生的意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年26期.
篇10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經典古詩 誦讀教學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實施,小學語文教學也面臨著新的轉變。經典古詩文誦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經典詩文誦讀既是對語文教學本質的回歸,又是對傳統語文教學的超越。這在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培養學生誦讀能力、健全學生人格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我校《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古詩文誦讀教學模式的研究》省級教科研立項課題,則是在審視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古詩文誦讀現狀的基礎上,對誦讀經典的內涵、小學生誦讀經典古詩文的必要性、可行性,誦讀經典古詩文的價值及經典古詩文誦讀教學的實施等問題作的初步探究.,現將其中的一些所得與各位讀者交流探討。
誦讀時根據古文特性、學生年齡特點,先背誦經典原文,教師就古文中的典故、事例作介紹。我們的基本要求是:不求甚解直面經典;激發興趣以讀為主;方法靈活快樂為旨;學而時習,溫故知新。最后,在經典誦讀教學中,我們研究采用課堂誦讀教學五步法:讀詩文、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1讀詩文
現階段,小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古詩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始終要以學生的“讀詩”為本。
(1)要求學生對照拼音,劃出生字,做到讀準音,不遺字,不添字。然后變換各種不同朗讀方式,如:齊讀、獨讀、輪讀、對讀等,讓學生在變換中體會到讀古詩的樂趣。(2)要想實現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更要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堅持課堂朗讀與課余閱讀相結合的原則,借助一切有利條件擴大學生的古詩朗讀視野。(3)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帶著思想感情對教材中的古典詩詞反復地進行大聲朗讀,這便是小學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學方法。經過大量誦讀,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到詩詞的內容,進而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更好地理解出詩詞表達的思想內涵。同時,在誦讀中強化學生創造性思維,豐富聯想,將詩歌藝術的魅力內化。
當然,在讀古詩的過程中,一定還要要注意緊抓最基礎的字音和斷讀及語氣,從而拓展至所有的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當中。
2知詩人
關于作者的了解,其實在小學古詩的學習當中,尤為眾多的當屬唐代的幾位有名詩人了,他們不外乎“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了,二人又合Q為唐代詩人中的“大李杜”,以及后來的李商隱和杜牧,二人合稱為“小李杜”。除此之外,還有唐代著名的田園隱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詩人孟浩然,他與王維并稱為唐代詩人當中的“王孟”。對于以上幾位“知名詩人”,在小學各年級的古詩教學當中都可以對學生做出一致的講解,以便使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就對古詩的作者產生大致的了解,為以后的更多古詩學習打下良好鋪墊。同時,我們也可以由一位作者,聯系到他在小學階段出現的大部分詩歌,以便在教學中達到共性的學習。
3解詩題
所謂“解詩題”,就是理解詩歌題目中蘊含的表面意思和深一層意義,為進一步理解整首詩歌的意思打下基礎。這一方面可以從作者寫這首古詩的具體時代背景做起。如在進行古詩《游園不值》的教學時,我是這樣幫助學生“解詩題”的:春天里,一片大好美景,作者到外面去游玩,但卻遇到了不如人意的地方,題中的“值”是“逢、遇到”的意思。詩題的意思是:作者游園未遇到主人,不能進去欣賞。那么后來會怎樣呢?我們讀了古詩就知道了。自然而然的引導學生進入詩歌詩意的學習當中去了。
4明詩意
要讀懂一首古詩,就要求我們對這一首詩的每一字、每一句話都要有正確的理解。初讀詩歌時,老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自由朗讀古詩詞,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直至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有節奏,讀出詩詞合仄押韻的韻律美,培養學生的語感。進而在誦讀中感悟詩詞情境。這時的誦讀要求高于初讀課文時的朗讀。老師師要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得朗朗上口,讀得如癡如醉。在讀中去理解詩詞的含義,在讀中去品味詩詞的意境,在讀中去體驗詩詞的美,感受詩詞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進而由然的生發出對整首詩歌詩意的理解。
5悟詩情
在古詩文教學當中思想感情分析對于理解詩歌尤為重要。那么,在教學中,怎么引導學生體會古詩的思想感情呢?
(1)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社會生活及個人際遇、經歷、創作意圖、個性氣質不同,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樣。因此,學生在學習詩歌時一定要明曉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當時的創作背景。
(2)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詩歌中的重點詞句,圍繞重點詞句幫助學生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如孟浩然的《春曉》詩,詩眼就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抓住這兩句誘導,可以提挈全篇,領悟詩人隱居山野,不了世事的感情。
(3)教學時,必須啟發學生逐句逐段地進入詩中所描寫的意象中去感受,去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就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現象,引發學生體驗、感受、聯想和想像,從而拉近古代和現代的距離,賦予古詩文以新的生命力,而后發現情致理趣所在。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都是富有情致理趣的句子,不但可用來激發學生審美的興趣,還可以引導他們一步步地深入到詩人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