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殘疾人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17:40: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殘疾人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殘疾人的作文

篇1

一、 基本現狀

臨沭縣是省定貧困縣,有各類殘疾人2.5萬,占全縣總人口的4%,其中城鎮殘疾人2095人,符合就業條件的867人。全縣有特困殘疾人1809人,其中城鎮265人。

1.殘疾人就業情況。目前,通過各種渠道就業的殘疾人601名,其中企業475名,機關、事業單位58名,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的101名。農村殘疾人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就業的156人。

2.殘疾人社會保障情況。企業80%以上的殘疾職工享有基本養老保險,但享有醫療、工傷、生育等保險的極少;機關、事業單位殘疾職工,全部按規定交納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各種社會保險。無業和失業下崗殘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占72%,得到各種社會救助的占85%。農村殘疾職工除個別享有人壽保險外,沒有任何社會保險。

二、 主要問題

就業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有關單位依然對殘疾人持歧視性態度,認為他們是社會和單位的包袱。二是殘疾人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在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三是殘疾人就業執法不嚴、力度不強,拒不執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單位得不到法律的制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任重道遠。四是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個體從業殘疾人負擔較重,經營艱難。五是稅務部門對福利企業殘疾職工的認證仍以盲、聾、啞、肢殘“四殘人員”為標準,而把精神病和智力殘疾人排除在外,為這些類別的殘疾人就業設置了一道障礙。六是福利企業落后的經營和管理方式很難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多倒閉或不景氣,難以再安置殘疾人,在福利企業就業的殘疾人呈逐年遞減的態勢。七是對福利企業招用殘疾職工監督檢查不嚴,個別企業存在殘疾職工“掛名”和只發“生活費”等現象,不僅騙取國家稅收,而且侵犯了殘疾人的權益。

在社會保障方面:一是受企業經濟效益下滑和改制的影響,許多企業多年拖欠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其他社會保險更無從談起。二是受企業經濟效益下滑的影響和殘疾職工所在崗位的局限,企業最低工資標準難以執行。許多殘疾職工加班加點,辛辛苦苦一個月下來,收入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僅能維持本人基本生活,難以養家口。三是現行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較低,保障范圍狹窄。現行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僅能解決吃飯問題,而對在處在社會最底層的殘疾人來說,他們的住房、穿衣、就學、就醫、康復等等,都沒有保障。四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不到位。執行過程中存在調查不實、優親厚友以及其他人為因素,使政策落實不到位,出現“應保未保”和“保了不該保”的現象。五是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落實不力,流落街頭的殘疾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助。

三、 對策

首先,縣委、縣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殘疾人就業環境。綜合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等手段,通過集中就業、分散就業和個體就業三種渠道,大力扶持殘疾人就業。重點依法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要充分利用收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這一經濟杠桿,促使各單位接納殘疾人就業;鼓勵和扶持殘疾人自謀職業和自我創業,協調好有關部門不折不扣地落實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減輕個體經營殘疾人的負擔;鞏固、調整和改造現有社會福利企業,安置更多的殘疾人就業。另外,加強社區殘疾人組織和就業網絡建設,積極開展社區殘疾人就業,實現殘疾人就地就近就業;政府在開發公益事業崗位和購買就業崗位時,應把一定的崗位分配給殘疾人。

其次,抓好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提高殘疾人就業素質。要根據當地勞動力市場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采取多種形式,對殘疾人進行定向職業技術培訓,提高殘疾人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

第三,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就業法規,賦予殘聯對殘疾人勞動就業的監察職能和相應的處罰權,對各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殘疾職工待遇等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切實維護殘疾職工的權益。

第四,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規范操作程序。要堅持公開、公證、公平的原則,實行公開透明化運作。要把殘疾人作為特殊對象予以重點保障,適當提高標準,以滿足他們的康復訓練、配備必需的輔助用具等特殊需求。

篇2

關鍵詞:教育

江城武漢,“九省通衢”之地,民主革命重鎮。武漢人驕傲地說,中國城市,可稱得上“大”者,除了“大上海”,只有“大武漢”。這樣一座城市,重視教育似乎是順理成章的,是理所當然的,是不言自明的。事實上也是如此,武漢的科教綜合實力,傲然居于全國大城市前列。殘疾人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在這座教育實力不俗的城市,殘疾人教育又如何呢?走訪了武漢成立于1919年到2005年、跨越義務教育、高中及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5所殘疾人教育機構,我們大概有了一個印象。教育,是一個給夢想插上翅膀的過程。殘疾人教育亦如此。

江漢電大:前行路上加油站

我們的第一站是中央電大批準設置的首批9家殘疾人教學點之一的、位于江漢區黃陂街24號的武漢電大江漢分校。這是幾個教育機構里最年輕的。

學校明顯做過無障礙改造。樓梯和衛生間內安裝有扶手,有殘疾學員專用的衛生間,一樓有教室和機房,輪椅使用者可以進出自如。

據校長李繼強先生介紹,2005年5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殘疾人教育學院武漢教學點正式在武漢電大江漢分校掛牌設立。首批招收了25名殘疾學員,分會計和數字傳媒兩個專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增加了行政管理和社會工作兩個專業,并設行政管理、會計和社會工作3個本科專業。目前在校殘疾學員達482名,其中本科生近70人。已有127名殘疾學員順利畢業,畢業率在90%以上。

辦學伊始,是要克服很多困難的。殘疾學員行動不便,需要把教室和機房設在一樓,學校不得不將出租的門面房收回。在一樓的改造完成之前,老師們要把坐輪椅的學員抬到三樓的教室。由于數字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性較強,而殘疾學員的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學校增加了學員到校接受老師輔導的時間。這樣就經常可以看到老師汗流浹背抬著輪椅上樓的場景,甚至有些年邁體弱的老師也加入其中。盡管招收殘疾學員,辦學成本有所提高,學校仍然擠出一部分錢,用來獎勵優秀殘疾學員。

學員董明是個陽光的女孩,她的身上也有許多光環:奧運火炬手、殘奧會形象大使……2008年9月8日,總理親切接見了她,并為她題字“身殘志堅”。老師們說,董明雖然手腳不靈便,卻是一個對學習非常認真的學員。董明即將本科畢業。她表示,很感謝學校和殘聯為她提供的便利,希望能終身接受教育,學到最高學歷,有朝一日能讀到博士。但她不會以這個目標來苛求自己,她認為人最重要的還是先做好當下的事情。

肢殘學員陳艷平是一家印刷廠的廠長,因為事業發展的需要,不顧路途遙遠,來到江漢電大。通過學習,不僅他的企業業務拓展到技術含量更高的彩印領域,企業可持續發展有了基礎,而且一些電大的殘疾同學畢業后就到他的工廠就業。

李校長表示,江漢電大的辦學指導思想非常明確,就是要把殘疾人遠程教育作為公益事業來做,著眼于殘疾人終身學習的需求。數字媒體與社會工作都是具有發展前景的專業,其特點縮小了殘疾學員與健全人群在就業能力方面的差距。學校希望通過開設這些專業,幫助殘疾學員揚長避短,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增加就業機會。

我們了解到,武漢市殘聯于2009年出臺了關于殘疾人遠程教育的《管理意見》,進一步規范了電大殘疾人教育在招生和管理方面的政策。目前在江漢、武昌和漢陽3個殘疾人教學點就學的殘疾學生共有1236人。

新洲特校:一個人的課程表

在新洲區特殊教育學校,我們看到一份課程表。時間跨度是2009年9月到2010年7月,表上列有思想品德、心理輔導,缺陷補償與潛能發展、感知肌能訓練,社會適應能力、勞技訓練,語文,數學,英語等6門課,分別由6名不同的老師擔任。而學生,只有一個,是一個叫駱良文的肢障少年。

這是一份只為一個人制作的課程表。

校長吳璽勞介紹,新洲區特教學校創辦于1998年,是一所集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康復和擇業指導于一體的全日制綜合性學校。2009年,為了切實保障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的平等受教育權,新洲區教育局與區殘聯決定成立機構,對有一定學習能力但不能“出家門,進校門”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實施“送教上門”。于是,2009年5月20日,新洲特校的門口,掛起了一個新牌子:“新洲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指導中心”。

區教育局和區殘聯印發了《新洲區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管理辦法》,明確“送教上門”的對象為有一定交流能力、有求學愿望的6至15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區殘聯入戶調查,提供未入學適齡重殘兒童少年名單,教育局、殘聯組成“送教上門”工作領導小組,對名單進行入戶合適,確定教育對象,分期分批實施服務。經調研全區共有54名重殘兒童少年被列為送教上門對象,從2009年9月1日開始,新洲特校對吳思華、駱良文等15名重殘兒童少年實施送教上門。每月送教四到五次,每學期對送教上門工作的檢查和指導不少于兩次。

送教上門對執行教師是一項新的挑戰。需要針對每名學生制定個別的教育計劃,征得家長的同意,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等工作。送教的丁娟老師深有感觸地說,他們是一些封閉、敏感、脆弱、孤單的孩子,我們只有付出真誠,才能讓他們不因自卑而抗拒,不因冷漠而排斥。

送教上門有效地提高了當地特殊教育普及率和發展水平。

15歲的駱良文因患股骨頭壞死導致雙下肢癱瘓,不得不呆在家里,學業時斷時續。成為送教上門對象后,每周有老師上門輔導,他進步很快,參加全區小學生作文競賽還獲得了三等獎呢。

武漢一聾:藝術教育是傳統

武漢市第一聾校是一座美麗的園林式學校,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顯得更加的靜謐。

武漢一聾的前身,是創辦于1946年的兩所私立聾啞學校。1959年兩校合并,為武漢市第一聾校。目前有在校學生412名。

經過60余年的努力,從建校初期僅有小學低年級6個班,到涵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20多個班,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也慢慢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韓洪冬校長概括為三句話:以康復教育為基礎,以信息技術教育為紐帶,以藝術教育為傳統。

學前部分以康復為主,充分挖掘學生的殘余聽力,幫助其回歸主流社會。有的學生在這里康復了,已經到普通學校就讀。該校為全國信息技術實驗聾校之一。辦公、教學,基本實現信息化。學校有自己的校園網;所有辦公室、教室,全部聯網;每個教室都有投影儀,每位老師都配了筆記本電腦。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網絡作為橋梁,多了方便,少了障礙。

然而最令一聾驕傲的,還是藝術教育。名傳四方的孔雀仙子邰麗華,就是武漢一聾的畢業生。上央視春晚的《千手觀音》,有7名主要演員出自這所學校。今年3月,在教育部舉辦的全國第三屆中小學生文藝展演中,該校選送的節目《楚風古韻》獲得了湖北省唯一的一個金獎,還上了頒獎晚會。有人把這里稱作殘疾人藝術人才的搖籃,可謂名副其實。

當然,學校并沒有為了發揮學生特長,而忽視整體教育。高中部畢業生最近幾年參加特教高考,升學率幾乎全為100%。今年49個學生正在各地參加考試,看來情況也是比較好的。市殘聯李丹芳理事長有言在先,如果今年還是100%,她要到校祝賀的。

學校能走到今天,韓校長表示要感謝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各界和殘聯的重視、關心。在我們到校采訪的前一天,武漢市財政局、教育局專門還為辦學經費來學校調研。

殘聯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學生的補助;康復設備方面,市殘聯2006年一次就提供了80套助聽器;特別是藝術教育這一塊,沒有殘聯的支持,是達不到現在這樣的高度的。像《楚風古韻》,20多名演員,包裝、打磨、參賽要五六十萬元,學校自身是沒有能力解決的。粗粗算一下,最近幾年殘聯支持藝術方面的資金達100萬元左右。

武漢二聾:為了聾生的明天

走進武漢市第二聾校的大門,首先闖入眼簾的是凸顯在黑色大理石座碑上的7個金色大字:“為了聾生的明天”。這個辦學理念聽起來很大很籠統,卻被貫徹得很細很有效。

創建于1932年的武漢二聾,是一所擁有學前康復、小學、初中、高中四個階段,集學前教育、康復醫療、短期培訓和社區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特殊教育學校。經過77年的發展、數代特教人的努力,在康復教育、職業教育、體藝特長、教育科研等方面錘煉出自己的特色。學校于1988年成立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先后收訓188名聾童,其中85名康復效果良好,達到國家康復標準,回到普校隨班就讀;文藝、體育培養方面也是成績斐然,學校藝術團參加各級各類調演,多次獲獎,還曾隨樸方主席赴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學生在全運會和全國錦標賽屢獲佳績,2008年,學校籃球隊和足球隊代表湖北省參加第二十一屆聾奧會選拔賽暨全國聾人錦標賽;從“九五”到“十一五”,學校承擔多項國家、省、市級教育科研課題,并多次在評比中獲獎。凡此種種,均令人印象深刻。

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該校的職業教育。

該校原副校長雪湘明先生曾經說過,“天下什么事最大?吃飯的事最大。現代人靠什么吃飯?靠技術,靠文化”。也許是“吃飯的事最大”、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安身立命的樸素觀念,促使學校決策層早在1980年代初就注意并重視職業教育。1982年試辦聾人職業教育,1986年開辦職業班,1991年正式在中南地區首辦聾人職業高中……從當年的一個專業3個職業班,到現在的5大專業17個班,近20多年的發展,培養畢業生600余名,其中近400人考入高校,畢業生的總就業率達95%,不能不說是一項驕人的成績。

在學校的成果展覽室,許多優秀畢業生的故事被用來激勵他們的學弟學妹。其中有個93屆的畢業生何達維,職高畢業后考入長春大學特教學院,學成后先后做過出版社美編、多媒體工程師、三維動畫師等,現在是一家動漫公司的技術總監。

辦好聾生職業教育的同時,該校也積極拓展辦學功能。羅躍萍校長介紹,學校接受了中國殘聯“長江高科技助殘就業項目”任務,計劃5年內對800名武漢市社會殘疾人進行動漫、IT和機械制圖專業的培訓,目前已完成6期,培訓158名學員,其中78名學員受培訓后找到了薪酬較高的合適工作。

武漢盲校:愛,讓生活增色

2009年12月,武漢市盲童學校隆重地慶祝了自己的90華誕。想必校慶的時候,對于學校悠久的歷史和可期的未來都做了一番細細的梳理,以至于半年后,校慶的印象還能如此細致、準確地被傳遞給我們。

1919年,美籍瑞典人艾瑞英創辦了武昌瞽目女校,當時只有4名學生。1956年更名為武漢市盲童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34人,教職工43人,涵蓋了小學、初中、高中和職業教育。1992年開辦“洪山區按摩培訓學校”,培養學生近千人; 2001年,受湖北省教育廳委托,掛牌成立了“湖北省視障教育師資培訓中心”;2002年,被確定為全國中德“低視力教育”6所培訓盲校之一和兩個“低視力康復教育”培訓基地之一。辦學層次日益豐富,辦學功能逐漸拓展。

齊傳干校長很有底氣地說,學生在這個學校學習、生活是幸福的。

環境是美麗、便利的。在武漢市校園環境評比中列十佳,評分是第一名。孩子們的住宿條件,跟研究生的條件一樣。體育、音樂活動很多。盲校組織樂隊不是新鮮事兒,但是盲生跳踢踏舞的可不多,參加藝術節還獲獎的,就更少了。學生在這兒學按摩,畢業后是不愁找工作的,基本上供不應求。如果你有追求,想繼續深造,學校還有專門的高考輔導班,去年參加的學生全部被長春大學錄取。今年由于條件所限,只有一名學生參加,但是一個學生五六個老師輔導,有老師專門護送去長春考試。只有一個,也不放棄。

學校提倡的付出,“愛和汗水”,換成了“愛和智慧”。這里不變的是愛。這種愛體現在各種細節里。扶手上的盲文提示,是老師用大頭針釘的;運動場的籃球架,是包過的,免得學生不慎撞到;很多教具,是老師親手做的。

篇3

幸福?什么是幸福,對于海子來說,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就是幸福;來生我愿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這也是一種幸福觀。更多的時候,身邊微小細微的舉動也是幸福的體現,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小學五年級擁抱幸福作文600字,供大家學習。

小學五年級擁抱幸福作文600字1幸福是什么?在現在人眼里幸福就是有車有房,有錢有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就是幸福。羨慕別人的光彩生活,覺得自己不幸福。不是的,獲得幸福不僅僅是靠金錢靠地位。想要幸福其實很簡單,找準自己的位置,擁有自己的夢想并為這奮斗,小人物也有大幸福。

野地里的老虎羨慕籠子里安逸,籠子里的老虎羨慕野地里的自由,他們認為對方是幸福,可當他們交換后,兩只老虎都死了,他們沒有找準自己的位子,以為換了就也能擁有幸福。他們失去了原有的生活規律,規律一旦被破壞。

就會遭受到懲罰,是擇符號自身條件的事業發展,也有大成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得不就是這個道理。你擅長畫畫,可看見別人跳舞很美,你放棄了你的`專長而去選擇一個你認為好的事情,物質決定存在,想像的東西永遠也比上不實踐。你有優勢為何不發展自己的優勢,做自己該做的。每個人有自己的天賦,是別人羨慕不來,那也是幸福。

做有意義的事也是幸福,事不在于而在于精。貧窮也有幸福而言。過著樸素的生活,一家人其樂融融。每天和家人待著一起,是幸福,這樣的生活會讓你認為很有錢的人很幸福的人成為他們的羨慕,他們會認為你過簡簡單單的生活很幸福。有錢人不一定開心幸福,他們為了過上好的生活,努力掙錢,應酬多了,陪家人的時間少了,業務忙了,休息的時間少。有了大的成就在別人看來很了不起,可以享受生活了,但卻相后,有了成功的事要繼續保持,那要更加忙碌,壓力更大,擔心被市場淘汰,擔心被對手。其實在你看來衣鮮光著,有頭有腦,卻不一定幸福,他們累了,會想著平淡的生活,平淡的真是幸福。

幸福可以是競爭也可以是合作,幸福是成功也可以是失敗。幸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微小,幫助別人是一種幸福,收養一個小動物是幸福,取得好成績是幸福,和朋友在一起是幸福。幸福無處不在,不要只看見別人的幸福而忽略自己,每個人都是不一樣,對待幸福也是如此,屬于自己,符合自己的才是幸福。只要自己快樂,即使平淡也是幸福。

小學五年級擁抱幸福作文600字2我總以為,幸福是那么來之不易的,可是——

那天,最后一節課。憤怒的風兒呼呼的刮著,接著便是傾盆大雨。我坐在教室里,透過玻璃窗戶,看著外面的大雨。我今天卻恰恰沒帶傘。伴隨著下課鈴的響起,我的心更加的煩躁。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同學們一個一個的被他們的家長帶走,只有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教室里面。,不時的往外看看,盼望著那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

不知不覺中,我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我模糊的聽見有一個聲音在叫我。我抬起頭,順了順我已經弄亂的頭發,揉了揉眼睛。看到了班主任,她笑瞇瞇的看著我說:“你還沒回家啊?是不是沒帶傘啊?”“嗯。”我暗暗的回答了一句。“那我送你回家吧。”老師拉起我就走。我聽見了傘被撐起的聲音,然后老師將我拉進她。周圍沒有一點聲音,只有我們滴滴答答的腳步聲。雨越來越大。老師哀怨的看了看,“這雨這么大,我們這么走下去肯定都會淋濕的。”她順手指了指傘。她似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她輕輕的用手將我抱起,將我抱入她的懷抱。“好了,這樣就好些了。”我們繼續行走著。老師十分規律的鼻息噴灑在我的臉上。我們十分艱難的行走了。

終于,到了樓下。與老師道謝后,我自己慢慢的爬樓梯。我摸索著口袋,拿出了鑰匙。在打開門的一瞬間,我驚呆了。爸爸媽媽十分悠閑的抱著弟弟在沙發上玩耍,有說有笑。似乎,我就是一個外人一樣。我壓抑了許久的情緒爆發了出來,我使勁的將門摔過去。爸爸看到這一幕,似乎正打算罵我,就被我打斷了。”難道我就是一個多余的么?!"說完,我抑制住我快要落下的眼淚,急忙沖回的房間,將房門關上。

我趴在桌子上發呆,爸爸在這時推開了我的房門,走過來笑瞇瞇的對我說:“女兒,生日快樂!”瞬間,一大群人擠進我的房間,對我說著生日快樂。那時候,先前的一切怨念和不滿都煙消云散,只剩下感動。

原來,幸福可以這么簡單。

小學五年級擁抱幸福作文600字3在我們的周圍,往往有許多人會抱怨自己這里不幸,那里不福,總是怨天尤人。我也不例外。當我遇到煩心事時或是覺得自己和別人相比有什么不足時,我就會不由得埋怨自己過得不幸福。

“我真的過得不幸福嗎?”當我看了海倫·凱樂的名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后我這樣問自己。海倫·凱樂的一生是在沒有光明,沒有聲音中度過的,她真是太不幸了。可是海倫·凱樂自己卻不是那么認為的,她心中充滿了光明,她笑著面對人生的不幸,因此她創作一部部作品,贏得了人們的贊嘆。

對于正常人來說,三天的光明是多么平凡,多么短暫。或許因為這樣我們才不懂珍惜,而是只想到自己這里條件不好,那里環境太差,所以忽視我們擁有的東西。

其實,幸福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感受,我們是不幸福,而是感到自己不幸福。在殘奧會上,殘疾運動員用他們不全軀體,用頑強的意志去拼搏奮斗,為國爭光。他們難道不感到自己不幸福嗎?一名記者曾向殘疾人問這個問題,被問者的回答是:“我感到很幸福,我為能活在這個世上而感到幸福。”這位殘疾人的話讓我感到: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能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一種幸福;我們是正常人是一種幸福;我們擁有親人是一種幸福;我們能吃飽穿好是一種幸福……我們的幸福是如此之多,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為什么因為自己總要為一些小事或是不如別人而感嘆不幸呢?珍惜好身邊的幸福,去發現去創造更多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那樣自己就不會再感到自己不幸,幸福的感覺就會籠罩你的全身。

我想,每個人都是擁有幸福,因為幸福就在身邊。凡事都往好處想,心里自會充滿幸福。我們身邊擁有那么多幸福,就沒有必要再去怨天尤地,應該樂觀向上,不要讓身邊的幸福溜走,要它永遠存在我們的心里。幸福的感覺總會陪伴我們的左右。

幸福就在身邊。讓我們盡情感受和體驗身邊的幸福吧。

小學五年級擁抱幸福作文600字4幸福是什么?是失意時一句貼心的話語,是成功時一句衷心的祝福,是陽光灑在臉上的溫暖。在每一個人的心里,我相信對幸福都有著更為獨特的詮釋,而我認為挫折也是一種幸福。

人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連續劇,有著無數的驚喜與失落。考試不理想時,怎么辦?只有總結經驗,才能磨練心智,變堅強。“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不言而喻。我們在挫折面前,不能抱怨,只能咬牙堅持,把它從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推開。當我們一次一次的推開阻礙,克服困難,我們的力量才能變強大,才能接受更大的挑戰。

知道嗎?帝王蛾,一支小小的蛾子擁有如此光環,竟被人稱之為“帝王”。在狹窄的繭口,歷經痛苦,成為帝王的蛾,翅膀強健有力。而在人的幫助下,離開繭的蛾,無法高飛,只能在地上仰望空中飛舞旋轉的伙伴,這是因為在繭口經歷刺骨陣痛。擺脫束縛的那一刻。翅膀充血,于是它才擁有了俯視大地的資本。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只有歷經地獄的磨練,才能到達天堂的庭院。

浴火重生的鳳凰,堅強不屈;經歷斷翅之痛的蒼鷹,體格健碩;從高山上奔流而下的泉水,一塵不染。這一切的一切不都告訴我們,挫折能磨礪人的品格,挫折能使人變得更加不畏風雨。司馬遷忍受宮刑之痛,寫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身患重病,卻創作了激勵一代代青少年奮勇向上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貝多芬,雙耳失聰,但它仍與不幸的命運作斗爭,留下了驚世之作《命運交響曲》。這些名人志士,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原因就在于他們并沒有把挫折當成絆腳石,而是在逆境中去體味成功,體味幸福。

我,雖無這般精神境界,但在面對挫折之時,我也不會逃避,也明白這樣一個守恒定律:挫折、困難就如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他就強。因此,只要遇到阻礙,我就會盡力攻克難關。

所以,挫折也是一種幸福。

小學五年級擁抱幸福作文600字5什么是幸福幸福是空氣,它普遍的你隨處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幸福是小鳥,它調皮的你怎么也抓不住它;幸福又是一杯水,平平淡淡才是真。

幸福無時沒有,幸福無處不在。兒時,你的幸福就是當你跌倒失聲痛苦時,母親抱起你,拍打著你背時的那句“別哭。”;成年時,你的幸福就是在你結婚時你身旁的那位拉起你的手問你的那句“你愿意嗎”;老年時,你的幸福就是在椅子背后孫子的那句“奶奶我幫你敲背!”。家庭中,幸福是一家子的和樂融融;

學校里,幸福是同學間的互相競爭;賽場上,幸福是隊友間的默契配合。然而,幸福不全然是唾手可得的,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說;“苦換來的是知識真理,堅持真理,就應自覺的欣然接受痛苦,那時,也只有那時,痛苦才將化為幸福。”只有心身遭受過痛苦的洗滌,幸福才會來到,痛得越深,苦得越徹,幸福得就越甜。魯迅說:“穿掘到靈魂的深處,使人受了精神的苦刑而得到的創傷,又即從這得傷和養傷的愈合中,得到苦的滌除,而上了蘇生的路。”從而得到了幸福的真諦。拉羅什夫科說過:“幸福后面是災禍,災禍后面是幸福。”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愿你首先吃得起苦。

幸福又是平淡的,平淡的甚至讓人懷疑“這就是幸福嗎我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得來的真的是幸福嗎”那我想告訴你,他就是幸福。幸福不需要金錢的填充,幸福不需要官位的襯托,幸福不需要美女的陪伴。對盲人來說,幸福就是能看到日初時的輝煌;對聾人來說幸福就是能聆聽音樂的美妙;對啞巴來說,幸福就是能向人傾訴內心的感受。

篇4

微笑面對挫折人的一生中,都要經歷很多件事。其中,包括挫折。面對挫折,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度。有些人遇到挫折,馬上就一蹶不振,整天自暴自棄;而另一些人則不同,遇到挫折,勇敢無畏地含著笑容去面對。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學生作文九年級需要微笑600字,供大家學習。

中學生作文九年級需要微笑600字1學校號召大家爭戴微笑圈,其中紅色微笑圈代表愛心—無私奉獻。它給我許多啟示,讓我改變。我常給與別人許多微笑,別人也常常回贈給我一個個真誠的微笑。每當那時,我都會很開心。

有一次,小剛的涂改帶壞了。他看起來很著急。是的,我知道那是他拿他攢了半個月的三十元錢買的,而且那是最貴的。他望著壞了的涂改帶發呆。開始,我還若無其事的在他旁邊寫作業,還想:誰叫你總是大大咧咧的!過了一會兒,我又開始同情他。

他們家本來就不富裕,那可是她辛辛苦苦賣廢品攢錢買的。而且他家長也不知道。他們要知道了,小剛就慘了。抬頭看到墻上的紅色微笑圈,和小福娃,于是我下定決心幫他。我熱情地說:“來,我幫你修!”他望著我,好像在說:“你怎么會修?”我心想,別忘了我是科技小組的,這點小事好辦!拿過涂改帶。

我輕輕地打開外殼,看了看,輕松地說:“沒什么,就是你太用力了,結果弄斷了,看著吧!”于是我熟練地拆開,先把舊帶子剪下,再把新的繞上,最后粘在齒輪上。他看得很入迷,說:“哇,你太厲害了!”我試著用了一下,有點緊了。于是我又小心翼翼的把它調松了一點,可還是不能轉動。我有點緊張,滿頭大汗,擔心地看了他一眼。

他一直微笑著看著我。我頓時有了信心,仔細檢查一遍,原來是裝反了。我又拆下來仔細的裝了一遍,終于修好了。我如釋重負,輕輕地把涂改帶放在桌子上,她微笑地看著我,不停的道謝,我也微笑著看著他。他似乎想起什么,說:“我該怎么謝你呢?”我不好意思的說:“我應該的,不客氣!”心中充滿了一種無法言表的幸福。

我深深地體會到,當我給予別人微笑,我自己也會快樂。這不正是紅色微笑圈所蘊含的意義嗎?

中學生作文九年級需要微笑600字2微笑,是人臉上最美麗的花朵,最動人的一首詩,有震撼力的語言……一個甜甜的微笑,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當你走在馬路上,碰見了自己的老師或朋友。你對她親切地問聲好,甜甜地一微笑,你就給人一種好心情、好印象。

記得我剛要將放開爸爸媽媽的手,走進那所幼兒園的時候,我不禁放聲痛哭。當我正哭得厲害時,迎面走來了一位年輕的女老師。我抬頭看了看這位女老師,6她正微笑著走來,親切的對我說:“小朋友,乖,不哭,爸爸媽媽是為了你好,才把你送進幼兒園來的,你只是和老師相處一會兒。啊,乖,不哭。”我靜靜地看著老師臉上那美麗的微笑,便停止了哭聲。老師見我不哭了,便又給了我一個甜甜的微笑,爸爸媽媽也欣慰地笑了。于是,老師就帶著我進教室了……

我跟著老師走進了教室,放眼四望周圍的小朋友,每一張都是陌生的臉龐,沒有一個是認識的,心中不有涌起莫名的恐懼,使我坐立不安,覺得時間好長好長。不久,老師點到我的名字時,我才吞吞吐吐地從嘴里吐出了一個字:“到!”老師看著我,又甜甜地一笑。我心里甜滋滋的,比吃了蜜還要甜呢!

微笑,你使我大膽地放開爸爸媽媽的手,走進了人生的第一扇門,跨進了這扇大門的第一步。微笑,你使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不是一定要用語言來溝通。其實,你也是我們人類的一種溝通工具啊!

微笑,我愛你!

中學生作文九年級需要微笑600字3每一顆健康的心都是會有一些黯淡的時光,這些時光中我們都會需要微笑。

每一個人都是與社會和這個世界聯系在一起的,每一個人的生活都與其他人分割不開。一個微笑或許對自己并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對那些處在悲傷中的人來說那就是一種天使般純潔的東西,是上帝對他的恩賜。一個微笑或許改變不了什么,但如果是很多微笑,很多人一起展開這些微笑,那力量就是無窮的的了。

微笑很小,這個世界很大,當所有微笑匯集在一起,那他就可以改變很多的東東西。沒有可以無憑無故拒絕一張微笑的臉。微笑是良藥,微笑讓人充滿信心,微笑讓人恢復平靜,微笑給人以勇氣。微笑可以讓你在迷茫中找回方向;微笑可以幫你在失敗時尋回信心。微笑是生活的希望,為你發現生活的美好,那滋味,是甜的。

微笑讓我找回方向的滋味。微笑像顆定心丸,讓我的心不隨成功遠走高飛,讓我恢復平靜。面對這些散發著金光的亮麗話語,我統統報以微笑。微笑讓我的心中平靜下來,用最快的時間,以平常心面對接下來的學習生活。

微笑讓生活美好的滋味

給自己一個微笑,你會發現,生活天天陽光明媚。

每天,當你被鬧鐘驚醒時,微笑地關上它,因為你按時起床了。中午,你不小心打碎了碗,帶著微笑說句“歲歲平安!”晚上,躺在床上微笑的總結全天。每日如此,你會發現生活天天都是快樂的。生活的滋味永遠是甜的。

用微笑面對生活。你會發現;微笑的滋味比糖更甜;微笑的滋味比茶更香;微笑的滋味比音樂更悅耳;微笑的滋味比詩歌更上口

微笑的味道,是自己以為最美好的味道,對每一個人微笑,自己才會收獲微笑。

中學生作文九年級需要微笑600字4人生一路坎坎坷坷,無數辛酸、苦勞積淀我們一生,成功與失敗,快樂與悲傷交織我們心中,郁郁悶悶有倍感無數壓力,生活的疾勞造就我們的失落,為何就不能放開心,想一想: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總有困難和挫折既然免不了的考驗就迎身快樂對待,微笑面對人生。人生本是多姿多彩,有了悲傷才會有幸福,所有有一切都有與之對應的角色,不要因為苦惱而悲傷,我們一起微笑!

生命不長也不短,每天我們都要經歷一些事情,這就像寒冬臘梅必須經歷風霜雨雪都毅然亭亭玉立。因為它們笑談人生,挫折算什么,困難算什么?它們總會過去。一片烏云長存不了世界它們總會消失,暴風雨來臨,不要恐懼,不要難過,因為我們改變不了它將要來臨的事實,對我們的心,輕聲告訴:微笑吧,一切過后都會是陽光燦爛,彩虹顯天。

有一棵小樹苗很不幸的長在了懸崖邊上,每天風吹雨打令它惶恐不己,它哀嘆自己的人生不幸,悲哀自己生命太多的辛苦,為何就比別人付出如此之多?可它還是不得不為了生存而努力,狀況一天不如一天了,在它旁邊有一棵雜草,不管每天怎樣它總是樂呵呵,笑嘻嘻的。小草和樹苗成為一個鮮明的對比,終于有一天小草看不下去了。

在一次大雨來臨時候,它大聲喊:“人生如夢,挫折就像是一陣清風飄飄而過,我們是夢中的主人,我們就應該好好享受這陣清風,因為它只屬于我們,在這之后也只有我們才知道的典故,當回憶時它就變成了我們人生中的驕傲。‘悲哀有什么用?傷心有什么用?雨打梨花飄零滿地,它不會因為你就重上枝頭,滔滔江水一往無前它可不會因為你就停止東流’。難道因為你所有的一切痛苦都會消失?所有的不快都能停止?微笑面對人生,人生將回報你微笑!”

是啊,人生如夢,為何我們就不可以微笑面對?名人比我們經歷更多都沒一句怨言,我們又該如何說起呢?

微笑燦爛人生!

傷心中的那一抺笑焉,人生中就如同天花亂墜,飄飄散散,落下痕跡……

中學生作文九年級需要微笑600字5《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海倫.凱勒的自傳體小說,該書講訴了海倫凱勒的一生,它分為三個版塊,第一板塊講述了海倫凱勒極具坎坷的一生,第二版塊介紹了陪伴海倫凱勒近半個世紀的女老師——安妮·莎莉文老師,第三版塊在講如果海倫·凱勒假如擁有三天光明,她會打算作的一些事。

海倫·凱勒,一個失去光明,聽覺和語言的弱女子,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下,生活了88個春秋,她帶給世人的不僅僅是他對人類所做出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她在困難面前永不低頭的那份精神,海倫凱勒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那不屈不饒的精神,給那些殘疾人極大的生活勇氣,也是我們健康人學習的榜樣,海倫凱勒曾提出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就要失明,那么,在今天,你會走看看哪些東西呢?這句話,讓我猛然覺悟了:我們這些健康的人,不能夠虛度光陰,要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美好時光,當你失去了它,你將會后悔莫已。

無論你是殘疾人,還是健康人,你的成功不在于你自身條件的好與壞,而是看你是否具有用于奮斗的精神,就像在學習上,很多人會因為感到自己的條件比別人的差,學習起來困難重重,以此來作為理由說明自己的成績差,但是這些困難對海倫凱勒來說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你想有所成就,你就得奮力進取,克服困難,迎難而上。

我們應該如何來評判人生的價值呢?我覺得海倫凱勒的一生是災難的,但也是因為這一生是災難的,才能更好的說明她的的一生是如此燦爛,如此輝煌!她所走經的路,也是我們該走的路,她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篇5

關鍵詞:習作教學 寫什么 自主意識

作文就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在與人交流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創造新含義的語言使用行為。習作指導中要注意通過寫作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把寫作作為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從作文的范圍和類型來看,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作文文體大致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表現自己的文章,表達了學生獨特的經驗,想法和感受,包括日記、書信和觀后感等。這些文章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寫的真實感受,以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第二類是傳達社會信息的文章,即起到傳達社會信息作用的文章,包括記錄、信件、報告等,以傳播思想、溝通交流思想為主要目的,要求言簡意賅,清晰、明了地表達思想。

例如(四下)作業7,提到:組織一次體驗活動,學生可以當一回殘疾人,當一次售貨員,當一次清潔工,也可以當一回老師,當一回家長,參加文體活動排練或體育比賽活動……然后把自己的經歷和所感、所想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五上)習作4,提到:你有哪些心里話想對別人說?可以傳達問候,可以傾訴委屈,你也可以寫一些建議……注意寫的時候,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六上)習作5,提到:寫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一定要表述清楚整個事件,并寫出自己的切身感受,題目自擬。 (六下)習作2,提到:“老師不在場的時候,你與同學之間肯定會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不妨把它寫出來,供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樂趣,題目自擬。”

這類作文題材,旨在通過寫作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從心理上鼓勵學生對寫作充滿信心,建立自己鮮明且具有獨創性的寫作風格,培養學生的寫作樂趣,進而樂于寫作。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十分關注學生個性的張揚。如(三上)習作一共安排4次,分別是:寫寫自己的課余生活,寫自己身邊熟悉的一個人,寫自己去過的地方,并安排了一次“自己習作”。(三下)習作練習的主要是讓學生寫在實際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到了四年級,在習作的類型上,兼顧了寫實和想象等多種作文類型,關注了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教材中安排了學生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寫成長故事,寫校園的景、物、事,寫自己的心里話,寫在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寫熱愛生命的人和事等寫實作文;同時重視讓學生寫童話、看圖作文、奇思妙想等想象作文。有些內容是說與寫合一安排;有些內容則是說與寫分開安排。五、六年級的習作安排仍沿襲前面的編排思路,習作仍涉及寫身邊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個方面。在呈現方式上,有的是說寫合一安排,有的則分開安排。口語交際和習作合在一起,教材提供了兩個維度,可以先寫后說,也可以先說后寫。“口語交際?習作”這部分在編寫上,側重于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出發點,為學生回歸日常的口語交際、展開自主習作保留了廣闊的空間。

注重應用文的寫作是新教材的一大特點:從二年級上冊開始讓學生寫日記、評論,讓學生能夠以某一個“主題”展開寫作。如第十單元的口語交際:各個小組圍繞環保主題,單獨側重一個方向,開展調查、記錄、討論。一周后在各個小組要把自己的調查報告、發現的問題相互交流討論。

四年級學生嘗試寫“游戲說明”,把自己喜歡的日常小游戲的玩法,用文字表述出來;學習如何寫新聞稿件。

五年級的學生,學習如何寫新聞短訊,學習寫道歉信和倡議書,學習寫作電影觀后感,還有物品的使用說明。

此外,三年級的教科書在“語文天地”中,教導學生如何閱讀說明書、看書的序言或后記,如何閱讀報紙、雜志。四年級教科書共安排了四個調查活動,(四上)“調查地域名稱”,“古錢幣的調查或學生壓歲錢使用的情況”,(四下)“寫了一份關于收集陽光的報告”“調研路的演變歷史,并把它記錄下來”。

教材中實用文體的公文類(通知、報告、會議記錄、學習計劃、學結、請假條);議論類(書評、隨筆);新聞類(新聞報道、新聞訪談、調查報告);廣告類(通告、科學實驗知識、說明書);書信類(倡議書、申請書、邀請函、賀卡賀詞);文教類(讀書筆記、日記、觀察日記卡片)。這不僅豐富了應用文的表現方式,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也提高了寫作的實際意義,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篇6

——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實習報告

中文摘要 社會連結理論認為:當一個人感受到社會道德和社會秩序對他的重要性,了解到社會上多數人對他的期望時,他就與社會有了一種連結。要想讓殘疾少年適應環境,需要有強大的后盾,使他們與社會發生連結。家的教育就是愛與責任的傳遞,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以家的形式,賦予生命一種頑強的自我修復功能在廢墟中挺立。

關鍵字:偏差行為 社會連結理論 自我認知

(一)實習情況綜述

XX年3月5日至5月21 日,我們一行九人平均分成三個小組,在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康復區開展了為期十周,每周五、六、日分別由一個小組負責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選擇武漢市社會福利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以前在這里作義工,與他們建立了友好的關系;另外,我們了解到他們的實際困難:即那里十位年齡在13——18歲不等,文化水平在小學三五年級之間的殘障少年,無人授課、無處求學;同時,他們在自我認知、文化知識、社會生活技能等方面存在欠缺。(注:除了這些智力正常的殘疾少年,康復區還有成年人和弱智青少年,鑒于時間、精力和能力的局限,我們和他們只作簡單的交流,未建立專業關系。)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制定了總體實習計劃:先聯系我校附小彭英校長,動員小學生捐課本、習題集、工具書、課外讀物等一百余本。然后,以作義務老師的方式,,與他們順利地建立專業關系。工作方法上,以小組活動與個案工作結合、輔導與管理相配合的方式。我們的目的是:運用社會工作的價值方法和技巧,使青少年偏差行為得以糾正,在協助他們形成正確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學會學習、學會交往;最終學會自我管理,即他們自覺、自動和自主改變自己的行為。

(二)實習的意義

由于實踐經驗的不足和理論知識的欠缺,“實習”解決問題的功能沒有充分體現出來。突出體現的是“實習”作為“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專業認同方面:

與案主的正式接觸中,我們認識到專業工作與一般助人活動的實質區別,從而對自己的專業有了客觀全面的認識。一般助人活動的隨意性,決定了它缺乏嚴密的組織性、前后相繼的系統性、解決問題的徹底性,它是一種插入式的人文關懷。對于“義工”來說,志愿活動疏導了自己助人的意愿,滿足自己了解弱勢群體生活狀態的需要。對于受助者來說,他們享受了一種探望式的關懷。活動結束之后,便各自回到原有的生存狀態中,對改變他們的弱勢群體地位沒有本質的作用。

社會工作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它要求組織性、系統性和徹底性相統一。如果說“志愿活動”是可以隨便排列的卡通畫面,那么“社會工作”就是設計動畫片;如果“義工”過年的時候送給小白兔成筐蘿卜,“社工”既要送給他們蘿卜籽,還要教會他們種蘿卜的技術;如果說“志愿活動”傳達了社會對弱勢群體進行人文關懷的信號,表達了社會接納他們的至誠意愿,那么,“社會工作”要做的是把這種美好的意愿落到實處。

對于社會工作者來說,社會工作是一種滲透,是一種要為案主的未來長久的幸福負責的系統工程。社會工作意味著在付出的同時尋求接納,在相互接納中承擔責任。它“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和對案主生存狀態的神入,從一開始就決定社會工作沒有輕松和真正的開心可言——在案主的問題解決以前。

第二,對自己的再認識:

我們對自己的定位開始由“社會人”轉變為 “社會工作者”。在體會到自身價值的同時,堅定了作社會工作的信念。

他們是因為上天自己的失誤,而先天殘疾的孩子。他們因為下肢殘、侏儒、皮膚病、臉上覆蓋性紅斑、視聽障礙、發音不請等生理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督促我們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們該把在空虛和抱怨中虛擲的時間,分給他們一些。有人說,看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對窮人的態度即可;我認為,從一個社會對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態度中,也可以瞥見其文明程度。一個健全的社會,該為一切成員提供健全靈魂的空間,提供維護生命尊嚴的條件。體會到這一切的時候,我明白了作為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三:在專業技能方面的成長

接觸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對理論知識系統應用的過程。實習的過程中,我們積累了關于殘疾人生理、心理、社會需求的第一手材料。他們幼時被武漢市兒童福利院收養,長到12歲時分別被領養、寄養、資助繼續求學等。而其余的,就暫時滯留在武漢市社會福利院。一年前,他們的老師辭職。他們就過著這種生活:白天吃飯、看電視、作衛生,晚上睡覺。第二天早上醒來,開始同樣的循環。這只是讓單調的生活,以相同的模式復制到不同的日子里而已。

被遺棄的日子里,福利院為他們提供了細數生命尊嚴的空間。在成長的過程中,封閉式的管教本身就意味著排斥與壓抑。從本質上說,這是對他們尊嚴的一種漠視。

第五:對專業技能與價值的認識

與他們的交往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用一個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處境;以社工的視角理解他們的問題。那時侯我們理解到社會工作傳遞給人的是一種價值理念,它是一種溫暖的生活方式。

第四,關于專業價值與專業技能之間關系的思考——價值是靈魂,技能是主導

在專業技能不足的時候,我們體會到了“愛”的威力——它是一個“緩沖坡”。面對他們突發的情緒轉變、不愿對我們說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時,當他們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在合理的方案拿出來以前,我們給予的是毫不遲疑的付出真誠的愛、無理由的理解和有目的的安慰。這樣問題不會惡化,許多小問題會在這個過程中化解。然而,要解決問題我們必須熟練地運用各種專業技能。

社會工作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價值重于技能。只重技能而輕專業價值觀的形成,顯然是舍本逐末、事倍功沒;只重價值而忽略技能,只能傷了“愛心”又無功而返。我們應該讓 “關愛的心”成為一種本能,本能意味著瞬間作出真實的反映,它省去了在不同態度之間反復權衡的徘徊。這不只是道德需要、不是空中樓閣的說教、而是價值和技能相融的便捷途徑。

(三)案主的問題

在十周的實習中,我把他們的問題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身體的缺陷、社會知識和情感教育的先天不足,使他們產生很深的自卑感,這是他們產生性格障礙的主要原因。

院方對他們的總體評價是:懶惰、沒有上進心、自私、不會與人交往、不會關心人等等。這些為一個成人定性的詞語,卻用在孩子身上。環境在不能為他們提供應有的愛、自由和關懷的情況下,絲毫沒有降低對他們的苛刻要求。的確,他們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閉性和對外界的防備心理,這造成他們不會交往、不會關心他人。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他們很少受到來自道德、寬容、勵志等方面的關懷和教育;這是他們在自我照顧過程中被迫形成的一種求生本能。

有一個女孩櫻:清瘦、嬌小、總是面含微笑。每次,她會指著我們身上蚊蟲叮咬處、結疤的傷口等溫柔地比劃一番;走路時,她喜歡拽著我的手貼著我走;我們坐下來時,她就站在身后給我們辮上各種可愛的發辮,然后幸福地笑。只是,去了幾周我們從來沒有聽過她說一句話。

一天,在她們宿舍玩了好久之后,我對她說:“你給我辮辮子好嗎”

她重重點頭,然后要往我身后走,我拉住了她:“不要點頭,告訴姐姐,說‘好’好嗎?”

她遲疑地張了一下嘴,還是羞澀的點頭。

“不能說‘好’嗎?”我假裝生氣地嗔怪她。

“好——”那個字拉了好長的音,聲音如被卡了的磁帶一樣,時高時低地在空中打顫。她不喜歡在生人面前說話,是因為聲帶的缺陷。后來她還是怯生生到不敢開口,經過幾次強化訓練,我們可以順暢地開玩笑。經過了解,他們中另外兩個孩子,也是因為相同原因不愛說話。顯性的自卑,是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生理缺陷;隱性的自卑,來源于沒有爸爸、媽媽、沒有正常孩子該有的一切。這是他們產生性格障礙的主要原因。

2:對外界的向往與缺乏“自我認知”之間的矛盾

他們需要自由的空間,讓生命沿著自己的紋路延伸。因為青少年期,是自我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決定他們以后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他們都希望走出福利院,然而當我們問他們今天想干什么時,竟然都說“沒想過”和“不知道”。從他們為難的神色中,我知道這是事實。他們的理由是,院里領導不讓他們瞎想,想也沒有用。

除了院方的管制,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除了電視報紙,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教他們寫短文時,我讓他們描述一下淋雨的感覺,他們都在搖頭。“有過這 種體會嗎?”“沒有。”“看過雨嗎?”“沒有。”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下雨更加不允許在外面。對于自然現象都生疏若此,何況社會?

我告訴他們你怎么想,你不說別人永遠不會知道,更加管不了。如果不想的話,即使現在就把你們放出去,又能干什么呢?我們給他們一個星期的時間大膽設想,下一周去的時候,我們要知道答案,這是作業。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美麗的,比如唱歌、畫畫、學古箏、廚師等。更主要的是,許多人有這方面的天賦。我們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我意識,至少讓他們明白他們是獨立的人。

3:“半隔離”狀態的生存狀態,使他們處于“心理無依”的狀態。

他們每人都有用作業本自制的通訊錄,上面有:姓名、地址、電話三欄。我們要逐一填寫。他們會說出一些陌生的名字,問我們是否認識,那些都是曾經去看望過他們的大學生。難為他們還那么“念念不忘”。女孩小昕,經常讓我們帶信給我們學校的一個女生,還會送漂亮地風鈴給她(他們一個月只有10元零花錢,這些錢要用來沒生活用品,買一件新衣服意味著省吃儉用幾個月,那個風鈴是別人送她的)。后來我們問她:“你是不是很喜歡XX姐姐啊,怎么每次都問她啊?”她說:“是啊,因為我寫了好多信,只有XX姐姐給我回信了。”

只要有電話響起,教室里就會出活躍起來。離電話最近的人跑慢一點,大家就高呼:“XX,快,快啊!誰的電話?”電話接通的時候,他們都自覺地保持安靜,是誰的電話,誰就在大家羨慕的目光里幸福接聽。談話的內容大家共享的,原來他們的快樂來地那么簡單!

(四)開展殘疾少年社會工作的構想

目前,我們的社會缺少足夠的空間和寬容去接納殘疾人。我們的同情和憐憫,從某種程度上隱含著排斥——似乎他們生來就是被同情的,而不是參與創造和分享 “正常社會”的一分子。他們也在“我是殘疾人”的自我認知下,躲避著外面的世界。這種成長環境就如脆弱的玻璃器皿,稍微的外力就會使之支離破碎,個人的才智也會在廢墟中老化。要想在短期內根除社會偏見是不可能的。那么,當務之急就是要他們正視自己“身體殘疾”的事實、樹立“意志不殘”的信念,以客觀平和的心態迎接異樣的目光、適應環境。

社會連結理論認為:當一個人感受到社會道德和社會秩序對他的重要性,了解到社會上多數人對他的期望時,他就與社會有了一種連結。同時,要想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適應環境,需要有強大的后盾,使他們與社會發生連結。家的教育就是愛與責任的傳遞,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以家的形式,賦予生命一種頑強的自我修復功能在廢墟中挺立。

1.童話——安置心靈之家的“宅基”

小時侯,童話的缺席是一輩子都彌補不了的。它扼殺了孩子沒有負擔的期望,也關閉了孩子用自己的眼光觀察世界、用一己的思維來創造世界的窗口,那樣的童年往往殘疾。以后的補償最多是借尸還魂式的徒勞,終不得精髓。因此,開始的時候,我們鼓勵他們回憶自己聽過的童話故事。我們也挑合適的童話故事對他們進行教育。

2.一個有組織的群體,分工明確地一幫一或一幫幾——小屋的基本“架構”

生活在公共環境中,心靈的的慰藉就缺少私有源泉;人們通過某種擁有,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家的可貴之處在于它是孩子獨有的私有財產。我們根據文化程度,把他們分成3個小組,每周五、六、日,分別去三個人,一人負責一個小組,為他們上課、解答問題等。當其中個體有問題時,我們就進行單獨談話。我們經常問他們一些漂亮飾物和照片的來歷,他們就自豪地介紹照片中的自己,幸福地回憶與哥哥姐姐們在一起的經歷。爽朗的笑聲溶解為燦爛面孔的旁白,那種神態馳騁球場的體育健兒拿著獎杯奔向球迷。這時他們會感到有人是專門為他們而去的。

3.贊美和鼓勵——進入小屋的“門”

如果說可愛的贊美字眼對一個人的人生是重要的,那么在一個人的人生之始尤為重要。我們對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漂亮發辮、條理清晰的作文、敏捷的思維等進行贊美,以此 逐步樹立起他們的自信。當我們要求他們寫日記、保持安靜、不打架時往往以獎勵為借口,每每都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當每次許諾之后,我們都在同學中收集適合的衣物帶過去。

4.以寬容和教育做保證的自由犯錯的空間——小屋的“床”

成長意味著犯錯,成長渴求著自由與寬容。因此,他們需要一種力量來正確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去嫁接一些、舍棄一些,而不是生硬地切割。有的時候,他們會把分給小伙伴的食物拒為己有、把作業做的亂七八糟、把同伴打的哇哇大哭、其中一些人看不起那些有智力障礙的人。開始的時候,我們對這些很反感,可是自己在這個年齡段做錯事后,還蠻橫地摔門而去,而每次媽媽都會默默地做好我喜歡的飯菜等著我迷途知返啊。一個人犯一次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別人一次也不肯原諒他。理請自己的頭緒以后,我通過“換位思考”的方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值的慶幸的是他們很聽話。有了床之后,即使屋子沒有建好也可暫作休息。

5.任意喊出需要與失望的自由——小屋的“窗”

如果說童話給了孩子們自由幻想的空間,那么我們該為小屋裝上這么一扇窗——任其任意喊出自己的需要與失望。他們有權利在現實生活中爭取童話喚醒的夢想;即使我們滿足不了那些要求,孩子也可以在被拒絕的空間里慢慢融入現實。

6集體的監督與安排——小屋的“公安”

自發的助人活動很難長期堅持,因為自覺性的養成,離不開初始階段集體的監督與鼓勵。我們該有這么一種集體存在,它就是保障小屋安全的“公安”。而專業社會工作者的誕生,使這種可能成為現實。周末和節假日,經常有高校學生、社會慈善人士去參觀,如果能夠有效地利用志愿者,使志愿活動成系統、成規模,將會受益無窮。

(五)實習實錄

第一:他們的在乎讓我慚愧

我們的實習受到少年、院領導的熱情接待和真誠配合。剛去的時候,康復區宛若一張被定格的照片:房屋、假山、路邊的行道木,溶為一體似地一動不動。干凈的庭院內無人走動,走道兩邊的長椅上零零散散地坐著一些人——他們都保持著固定的姿勢:翹腿的、低頭的、打瞌睡等等,相互之間沒有任何交流。

我們剛一進門,他們立即都站起來,同時幾乎把眼睛和嘴張到最大,表現出喜出望外的神態。然后紛紛跑開了——不是跑向我們,而是邊跑邊向屋里沒有出來的人大喊,然后一起站在屋檐下看著我們。

我們主動走上前和他們聊天、發書、作游戲,氣氛很快活躍起來了。他們送了我們一串串漂亮的紙鶴和紙心。走的時候,我把東西放在所長的辦公室里,忘記拿出來了。我很為難地對小魚(一個15歲的女孩,坐在人群中她可以瞬間抓住人們的視線。沉默淤積的憂郁氣質,絲毫掩蓋不了骨子里的寧靜與自信;清秀的臉始終舒展著淺笑,真誠而不招搖.;只是,走動的時候原本平整的路變地不平了)說:“這樣好吧,一會你幫我把東西拿出來,下次來我再帶回去好嗎?”

同伴也應和著說:“算了,算了,下次再說吧,我們還要趕時間。”

小魚說:“不能算的,不能算的。”說話時會笑的眼睛在聲音沉寂的一剎那歸于憂郁,深邃的眸子在我和同伴之間游移。她舒展的眉頭始終漾著的笑意,也被緊張俘虜了。

似乎如果我們不回去拿的話,她就會哭。一直不喜歡說話的女孩櫻,一直搖著我的手,并且目光掃向一個工作人員(辦公室鑰匙在她那),然后再定定地盯著我。后來她陪我要來鑰匙的時候,圍著我們的幾個少年,臉上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輕松笑容。

實習要結束的時候,我和同伴在他們中一部分人中作了一個小實驗。即讓他們寫下自己最舍不得的六個人,在一一刪除之后留下一個人。我們想通過這種方法,粗略了解他們過去的生活,以及他們現在的渴望。結果,出現每條紙上都寫著伙伴的名字,其中三張紙上有我和同伴的名字。后來那些紙被我帶回來了。其實,我們有什么資格 出現在那些紙上呢?我們是去實習的,我們做的也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啊!

面對他們的信任與期盼,我感覺自己必須給他們某種保證,那種實質性的,同時又對自己的能力心存懷疑。回來的時候,心情很沉重。害怕他們靠著我們,我們轉身離開他們跌倒在地的傷痛,害怕我們沒有能力教會他們如何自立。

二, 錯誤地為他們定位“遭冷遇”

他們比我們文化程度停留在小學階段,并且普遍比我們小,更加由于對“人生發展的階段”了解欠缺,我們就下意識里把他們定位為脆弱的“兒童”。

首次去的時候,我專門買了一本《幼兒折紙》在宿舍里學折紙技術;同伴專門補習了童話,試圖用“賣火柴的小女孩”對之進行熏陶,企圖用“小二郎”對之進行感染,從而拉近距離。而那天,他們的折紙技術令我乖乖地當起了小學生;我們的故事卻令他們乏味,他們甚至沒有表現出最起碼的好奇——鼓勵我們把故事講下去。

有的趴著睡覺,有的哈欠連連,問到他們是否故事,他們只是不置可否地笑。顯然,他們還不習慣撒謊。更有甚者,他們干脆以點頭、搖頭回答我們的問話,也許他們以為我們之間沒有共同語言了。

接下來的幾次實習,我們就接受了來自他們的各種挑戰。除了幾個愛說話的之外,其他孩子不喜歡用言語表達感情,而后來愛說話的孩子也總是若有所思地點頭、搖頭、或者上課的時候睡覺、打鬧。后來他們干脆用啞語進行交流。

后來,看到他們談論偶像劇的投入、唱流行歌曲的認真;看到小姑娘在高校某男生走后,冒雨跑到大門口傻傻站立的表情;看到小男孩與“外來小女孩”(福利院有老人公寓,這些小孩一般是老人們的孫輩,周末的時候來看望他們)搭訕時的調皮;聽到午飯后,小女孩在宿舍里打著、鬧著、叫喊著“XX是XX的”,當然,說的是我們都知道的名字。我們明白了自己犯了多么可笑的錯誤——他們是進入青春期的少年,而不是兒童!于是,我們開始毫不避諱地聊偶像劇,講校園里的事。

如果下肢不殘的話,小昕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她在意識到自己漂亮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殘疾,這令早熟的她極其敏感切且有一種破壞傾向。一次,某公司的人給他們帶了好多食物,每人還有幾枝康乃馨,幾個小孩接過之后就把它們丟在一邊。而小昕則把花瓣一個一個撕下來,一枝接一枝。我把其余的幾枝也拿給她,后來她笑著撕完了。當我問到她以后想干什么的時候,她一副無所謂的神態對我說:“嫁人唄!”

課外時間,我們讓他們帶我們逛整個福利院、陪他們打籃球、在他們宿舍瞎侃等等。我們努力以這種方式營造一種大家庭的氛圍,讓他們在相互了解與溝通中學會交往、學會生活。

第三:不只是震撼

1:病痛的時候我想到了死

小羊是一個很懂事,甚至有一點早熟地孩子,她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粗短的直發絲毫掩蓋不了頭頂的瘡疤,大片的紅點點從臉臉一直覆蓋到后背,許多紅點上隱約有白色的膿包。

一次某高校的學生看她們的時候,她一首歌唱過之后教室里有短暫的沉靜,那是在咀嚼傷悲、是在醞釀眼淚。后來,在一個同學在帶動下,我們歡呼雀躍地笑了,淚水才沒有流出。

一天,我們看見她悶悶不樂,在我們再三地詢問下她流下了委屈的眼淚。原因是她怕疼,她的皮膚病要用激光治療。她說:“每次我一進去他們就按住我,我就哭,我怕啊!”

那時我們靜靜地聽她說,邊安慰邊為她擦眼淚。后來她說自己曾經都想過死,因為生活沒有意思。女孩!一個外表“丑陋”而歌聲甜美的女孩,想到了死!

實習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在閑談的時候也會去揭她的“傷疤”。

“你臉上的傷是什么時候長的?”

“是因為小的時候,父母把我扔進一個比較臟的地方”語氣平靜地像是在講述別人的事。

“哦,”我們準備給她一個發泄怨氣的機會然后心理疏導“那你是不是很怨他們啊?”

“開始的時候是的,”說著她把頭轉向一邊,“不過現在我想他們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

聽完這句話,準備好的話一句都說不出。從她的眼神和語氣里我知道,她的話像外交辭令而不是肺腑之言。一個14歲的女孩憑什么承擔這樣的責任——要合理化社會的不公平待遇,要給父母這樣的寬容?實質上這種寬容是一種更深層的自我壓抑,那是多少次疑問、多少次期盼、多少次無奈之后而無奈地自我解脫呢?許多時候最難過的是,明明白白地掌握了一種理論,可是用在自己身上又接受不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這種尷尬。

2,我省下肉來喂貓

男孩小蘇——一個養貓的男孩。開始去的時候,他也把我們看成參觀的人了,非常不配合。每次都是把他硬拖到課堂上,后來他明白我們工作性質后,還經常介紹書讓我們帶回去看,比如漫畫版水滸傳、黑色幽默、科幻故事等;天熱的時候,他一邊拿著我的水杯找有水的熱水壺,一邊說“灌滿了,路上喝。”;更有甚者,他還送小貓給我們。那是幸福的貓——一只母貓和四只小貓的毛永遠都是干凈整齊。而且,小蘇還把自己伙食里的肉挑出來喂貓;門口一直掛著小干魚,小蘇說那是托別人買的(他們每個月可是只有10塊錢的生活費啊,一日三餐免費)。當然我們沒有要,我們還是不自信自己可以養活一只小貓。實習結束那天,我們看見一群人圍著一只受傷的鳥,才發現另外一個秘密:老貓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抓到鳥,其他人說它玩了一會就把它吃掉,S沒有否認。我想那只被眾人圍著的鳥應該不會被吃掉吧!

現在還記得結束實習那天,照合影的時候同伴拉著他說:“小蘇,過來!我們合一張,你是我的最愛啊!”想一想兩個大男生這樣曖昧都感覺好笑。小蘇是兒童福利院里下肢手術做的最成功的一個,曾經他的右腿幾乎整個拖在地上,如今只有一點點跛;他每天看報、喜歡籃球、羽毛球、院里還給他報名參加了湖北省殘疾人運動會。曾有過多次機會出去上學,比如修理摩托、學習按摩等都遭拒絕,理由是不喜歡(這可是別人爭取都很難爭取到的),學電腦的機會自己不爭取,理由是文化知識不夠,學也沒有用。他是一個很有主見也很有潛力的男孩,我們要他保證不再輕易放棄出去的機會,要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來。

3,我討厭他們打亂了課堂

小魚是一個上勁的女孩,盡管她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自己將來要干什么,但是她確切地知道現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她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一個周六我們正上課的時候,某高校的學生前來參觀,我們就動員他們去和大學生玩,許多人都矜持地坐著不動。當我宣布下課的時候,一直溫順的小魚居然憋紅了臉重重地收拾文具,然后悻悻地走開。原因是下午兩點,她和老人公寓的老爺爺(院方幫忙聯系的)約好了去練書法,下午不能上課了,而那些不速之客又打亂了上午的學習安排。

小魚還經常去老年大學那邊練電子琴,剛學兩個星期,書法已經相當不錯了。后來她主動申請外出上學,現在在武漢某電腦外語學校上學,該校已免費接受多位殘疾人。走之前她給我看《圣經故事》,封面寫著“何XX送給XX釗,X年X月X日”;下面還有圖畫——一把刀、一個箭頭指向一條魚、一個新日期。她說那是別人送給小釗的,小釗去那個電腦學校上學,就轉送給她了。小釗是刀,她是魚,她還說她看完的時候也會送給其他人的。

4,被辭以后,拒領工資

每次開飯的時候,都會有一個一襲白衣、五官端莊、20歲左右的女孩為他們打飯。我一直以為她是工作人員,后來才知道她是從那個電腦學校學成回來的。她向我們講述了這么一件事。一次她去一家飯店應聘,因為沒有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她得到了那份工作。可第二天老板把她辭了,說:“這樣的人,我不能要!”然后讓會計給她一天的工資。她拒絕了那一天的工資,因為老板傷害了她的自尊。我們一直不知道她的缺點在哪,后來她去洗手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她沒有左手,但是看她為孩子們打飯時的嫻熟與麻利,我們相信她完全可以勝任那份工作,然而老板在乎的不是這個。

注:每次有人來的時候,小魚和小蘇都是大家的重點關心對象。某部隊女兵集體認“小魚”作妹妹,即節假日接她過去;小蘇是院里重點培養對象。因此他們就比較優秀。

(六)實習的不足之處和建議

初次實習時,工作安排上有許多不成熟和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四點:

1,價值觀的影響遠大于專業技能的應用,理論知識的缺乏使我們的工作先天不足

2,朋友間的關懷大于專業關系的作用,

3, “隨機應變”式的介入取代了有計劃、有組織的工作安排。

4,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能有效地反映、解決

實習中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我們缺少一套完整有序、有切實可行的運行模式。從實質上說,我們的實習是時間較長的志愿活動,而沒有表現出專業助人活動的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常識性的試行:

1 建立校方和實習單位的簡單聯系,與負責人建立良好關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

2老師、同學、實習單位之間要有定期的交流。

篇7

這是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在人民政協報"天下講堂"上的即席發言,開始了一場近40分鐘的流暢淋漓的、觸動心靈的回應和分享。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值得尊重的世界,我們每個人在生命的某一階段都可能遭受挑戰,倡導從父母開始接納并尊重特殊兒童。讓我們用圖片和文字來感受“傳奇”的力量。

愛與信念的力量

今天這個話題我有三點感受,第一是愛與信念的力量。

我們都會覺得接納、愛、堅持、有信念是在座很多人身上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摸索、學習,但是愛與信念是世間最大的奇跡。今天這個時代當技術越來越發達的時候,人們會有一種悲哀就是“信念”不足了,信念有時候是遠離技術,甚至遠離物質的。這些年我一直在做《感動中國》節目的評委,我很榮幸,總能看到最令中國感動的那些事跡,并且為他們撰寫頒獎詞。記得我曾為一位暴走媽媽寫過頒獎詞,這位媽媽50多歲的時候,自己年近而立之年的兒子生病需要換肝,當時的情況不允許使用他人的器官:第一花不起那么多錢,第二有排異反應,唯一能做的就是換上媽媽的肝,但是媽媽有嚴重的脂肪肝,他們家甚至沒有錢來治療脂肪肝,這個年過半百的女人用不可思議的方式,每天暴走,走出了一副健康的肝臟,因為她要用這副肝去救她的兒子。我說她兩次生養了她的孩子,一次生出她的孩子,一次以這樣的方式去救活她的孩子,很多事情只能用愛和信念來解釋,這是世界上真正的傳奇。

今天面對這些孩子我們先要問他們身后有怎樣的父母,萬老師和小昆的故事,可能是中國人了解最多的故事之一,無論是通過電影傳播還是我們聽她的講述,我們現在聽見的是小昆的輝煌,但是在沒拍這個電影之前,這個母親做過多少探索,無人知曉,她能以一種坦然的心態去接受現實,所以這些殘疾孩子的父母要有雙份的健康與堅強,才足夠用另一份去支撐起孩子的未來,如果他的生命沒有這種雙倍的力量,這個孩子早已經垮了,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悖論:當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心中的東西卻在隕落。

每年清明節,我會接受很多媒體的采訪,去談這個節日的意義。也有人問我“七夕”的意義,“七夕”是一個沒用的天上的神話。坦率地說這個問題讓我突然很感傷,今天的人就算遠離千山萬水,通過各種聯絡方式都可以溝通,通過各種交通方式都可以見到,但是當解決相思之苦的技術手段都不是問題的時候,相思本身不在了,這是今天最大的悲哀。還有多少人愿意癡癡守望,還有多少人愿意在兩地迢迢的山水間抱著一份癡癡的守候呢。所以這種悖論是最大的悲傷。

在今天這樣一個充分發達的物質文明時代,我們還能不能夠守住人性中的信念,這是一個嚴肅的命題,也許對于我們今天在座這個群體來講,信念反而比一般人的要更強大,因為對常人來講,衣食無憂之后,信念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孩子的父母,信念就是他們的“雪中送炭”。如果沒有這份信念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堅持不下去,所以這個群體是社會真正的楷模,因為還有這樣一批人把信念當成生命中的雪中送炭,因為大家用信念和愛支撐起自己的生活,因為你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傳奇,你就能夠去發現不同的奇跡。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傳奇,孩子的眼光跟成人不一樣,如果一個孩子說你相信蘋果中有很多星星嗎,大家可以試一試橫著切蘋果,每切一片,里面就有一顆五角星。我們經常粗暴地指責孩子瞎說,孩子看這個世界的每個小花小草都是有生命的,我們為什么不能以敬畏之心向孩子學習,況且每個孩子開發出來的潛力豈止這一點。

大家知道,2008年汶川地震,增加的絕大多數殘疾人是孩子。我曾經多次參加他們的活動,我越來越不可思議地發現人的稟賦。這世界給你關了一扇門,會給你開另一扇窗。成都有一位大畫家發起了一個基金,就是帶著一批人教孩子們畫畫。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很多殘疾的孩子在失去上肢下肢或者是出現了大腦損傷之后開始學畫,此前他們從來沒有拿過畫筆,但是這樣的孩子對世界的感知力比普通孩子要豐富敏感得多,而且一定會找到自己獨出心裁的表達方式,看他們的畫展我真的感覺他們是了不起的藝術家!曾經有一位在地震中受到擠壓的孩子,一個漂亮的六歲的小男孩,他的癥狀像腦癱的孩子一樣,手是抖的,語言有障礙,我看了這個孩子的畫展,仿佛真的是看見了一個東方的畢加索,這個孩子的畫讓那位大畫家很驚訝,他對色彩的判斷如此飽滿和磅礴,撞色反差也是不可思議的,而且這個孩子拿畫筆的時候手抖,反而畫出的效果是任何人無法復制的;還有一個12歲的小姑娘,她失去了一只胳膊,所以只能用一只手畫畫,她的畫奇思異想,她用彩色的筆觸畫出了在大地震中的重壓、窒息感,視覺給人的沖擊勝過所有語言的描述;還有一個高位截癱的女孩子做了一個了不起的行為藝術,在她知道雙腿沒有以后很崩潰,因為她是跳舞的,她最喜歡的是鞋子,后來她就開始在白球鞋上畫畫,她的畫展上有三四十雙白球鞋,各種各樣的圖案盛開在一地的白球鞋上,白球鞋變成了她馳騁藝術的載體。我見到過一個東汽中學的男孩子,他在高二的時候截肢了,但他拿到了游泳冠軍,他在過去是從來不參加體育比賽的,但是殘疾以后變成了“青蛙王子”。這樣的故事太多了,我不再一一列舉。我相信愛與信念是一切行動的奇跡,但是要有更多的人相信,這個世間每一個孩子都是傳奇。

智慧與懂得

我要講的第二點是關于智慧與懂得。

懂得這件事情有多么的重要,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誤區是每個人都過于自以為是,看看我們發的微博,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評價,與他人的摩擦與沖突有太多的時候是我們太自以為是了。所以尊敬是懂得的前提,是成全這個特殊群體的基礎,對于他們深深的尊敬、懂得和學習是我們給得起幫助的前提,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我們想幫人家都伸不上手。是不是所有的愛就一定是抱有懂得與尊敬?不然。很多我們給人的愛發自于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人家想要的。

有一個小故事,在一個漁村有一對夫婦相敬相愛,太太特別賢惠,每天她拿出一條最好的魚,切頭去尾,把魚身做好給先生端去,自己吃剩下的魚頭魚尾。十多年來兩個人從來不吵架,但是到兒女長成,有一天這個老先生很惆悵地嘆了一口氣,說我從小就最愛吃魚頭,但不知道為什么自從娶了你,這輩子就沒見過魚頭,這個太太說我一輩子因為愛你,把魚最好的部分都給了你,我在廚房吃了一輩子不愛吃的魚頭。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誤區不是沒有愛,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愛別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欠缺是比愛還奢侈的東西,那就是“懂得”。張愛玲說過一句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剛才說萬老師的美是慈悲之美,這樣一個柔美的女人,她心境如水,可以包納世間萬象,所以我們更需要的是智慧,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出于尊敬對別人的懂得,沒有尊敬沒有懂得,有很多愛是賜予,是居高臨下的,我們有太多的人少了真正的謙卑。

楊絳先生曾經把全家人全部稿費74萬元向清華大學一次捐出,建立了一個讀書基金。當時清華大學請楊絳先生在臺上講述捐款的來龍去脈,她說:“我個子小,我還是站著說。”說完之后深深地鞠了一個躬說:“謝謝清華成全了我們三個人的心愿。”我們很多企業家捐的資產數目很大,但可能只是他們身家很小的一部分,而楊絳先生捐的是全部,同時向接受捐獻者鞠躬,這是一種慈悲。我們要想懂一個人其實具備兩個能力才可以,第一個能力是愿意懂,第二是能夠懂。一個是意愿一個是能力。首先我們有多少時光愿意去懂得別人,很多父母不愿意去懂得孩子,我們有多少健康的兒童,他們的智商都很好,但是被父母打罵之后、上了很多興趣班之后厭學了,所以有多少人能夠懂得。真正懂得和愿意懂得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所以要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謙卑,在學習過程中去給予,其實學習和給予是一個交互的過程,就像我們跟別人握手、擁抱,既是在給予也是在接受,所有的東西都是雙向的,這個世界上任何慈善都不存在單向的給予,社會要重新塑造一種觀念,不要老覺得是我們幫助了殘疾人,其實就像我們跟他們握手和擁抱一樣,我們能夠得到的比我們給予的更多,而且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審視了生命。

特殊群體

第三,我們這個社會上更多的健全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可以向這個特殊群體在致敬的同時學習什么。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特殊的孤單的群體,它對于當代中國有更大的普世價值,它使我們安靜、謙恭,在苦難中學習堅持,學習生命的交流尊敬和成長創造的欣喜。今天人們往往覺得世界給的一切都是本分,沒有了情分,而對于這個群體,世界給他們什么都是情分,他們是懂得感恩的,我們這個社會有多少孩子的家長,看著自己健全的孩子不珍惜,覺得孩子就得無止無休的上各種興趣班,用成績為家長爭面子,有多少孩子心理上有陰影,有多少孩子與人交流有障礙,有多少孩子過分以自我為中心,也有多少孩子對自我評價不穩定,患得患失,所有這一切不也是一種殘疾嗎?所以如何為人父母,我們要跟萬老師,跟黃博士的父親,跟韓老師、林老師他們學習更多,體會每一個弱小生命的不容易,真正用愛和包容去因材施教。健全的孩子不見得是全才,有孩子偏科,體育有特長,有的酷愛音樂,但是有的孩子打著罵著也不喜歡彈琴,為什么要跟孩子過不去呢。我們今天有很多時候被“偽命題”綁架,大家總說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怎么能用短跑的方式讓孩子去跑馬拉松呢?怎么能夠在開始起跑就讓孩子沖刺呢?后面路還很長,所以我們呼喚讓我們所有的父母給孩子一個真正健康的未來,我們在座的很多殘疾的孩子的父母,盡可能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像黃博士那樣的哈哈大笑,那樣的活潑天真,不一定他們都去念博士,但是能讓他們那么快樂、自信嗎?我更希望從這個群體中讓自己的心沉靜謙恭下來,向孩子學習,跟孩子交流。

作為一個母親,我發現小孩從一出生就在教大人很多東西。我的小孩剛剛會坐的時候,給她很多玩具玩,我發現她只顧玩空藥瓶子而不玩汽車和娃娃,我后來問了一些兒童專家,專家說這個時候正是孩子學習幼小動作協調的時候,也許轉瓶子比所有那些昂貴的玩具更好。我當時覺得這個不到半歲的小人已經在教育我們了,她只會選擇最適合她的,所以我跟帶孩子的阿姨說,給孩子玩的東西第一是安全的,第二是干凈的,符合安全和干凈的前提,所有的東西都是她的玩具,她愛玩什么玩什么,大家千萬別給她指揮,我那個時候就對孩子充滿了神秘的敬畏。孩子長到兩三歲開始畫畫,她曾經有一天在天空上畫了大大小小四個太陽,還有很多花朵,我跟孩子一起做口頭作文,我說有一天天上出現了四個太陽,她接著說四個太陽像天線寶寶一樣擁抱了一下,問早上好啊!我說太陽一個是金色的,一個是紅色的,接著她說有一個是淺綠色的,還有一個是深綠色的,因為她的太陽是照在小草上的。我那時作為一個大學教授很慚愧,我們沒有想過太陽還有大樹和小草,但是三歲的孩子知道。所以我想跟所有的父母說向我們的孩子學習,所有兒童的生命都是通靈性的。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我們過早地把每一個天才的兒童教成了庸才,我們讓他們接受標準答案,接受統一的思想,但是我們扼殺了他們的創造力。也許所有的父母都應該向孩子學習,所有的父母也都要向今天特殊孩子的父母學習,因為他們教育我們用愛和信念去創造奇跡。世界的未來是孩子的,孩子正在創造一個未來的中國,我們不能用既定的歷史,用那些蒙著塵埃的標準答案剝奪他們的權利,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去做一些扼殺他們天才的事情。

篇8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在學科教學中注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西方教育家也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上,認為“教育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所以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巨大魅力,而且應利用語文課涉及文化、道德、社會、人生方方面面知識的有利條件,進行心理健康滲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除了品味優美的文字,還可以獲得文字背后的哲理思辯、歷史探究、心靈叩問。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科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用語言的魅力來健全學生的人格。

一、教學中的教導型抗挫折能力教育

教導型抗挫折能力教育就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抗挫折教育資源,通過鮮活的人物故事教導學生正確認識挫折,敢于面對挫折、戰勝挫折。不論哪種版本的教材,都有大量可以挖掘的素材。教材讓我們有了與偉人對話、觸摸人類文明史上偉大靈魂的機會。

1.運用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坎坷經歷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教這類課文可以以人物的坎坷遭遇,以及與偉人的心靈碰撞為設計重點。如教《史記》,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走近司馬遷,知道其人其事。在《太史公自序》《報任安書》中都有這樣一段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古今中外很多大文豪多歷盡挫折才立書著說而名垂千古,司馬遷堪稱典范。把《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合讀,則可見司馬遷的坎坷經歷、遠大志向和執著精神。司馬遷出生史官世家,受到良好教育,年少壯游,繼承父志。然因替李陵辯解,草創未就,橫遭宮刑,囚禁獄中。“最下腐刑極矣”,它是個大辱,污及祖先,見笑世人。司馬遷“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于圜墻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幾乎斷送性命。他“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受盡痛苦屈辱的折磨。但他為了文采表于后世,忍辱負重,幽而發憤,最終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史鐵生在最狂妄的年齡雙腳癱瘓,從一個正常人變成殘疾人,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心情苦悶,精神絕望,甚至想到死亡,但他終于站了起來,參悟透了生命的價值,成了著名作家。在《我與地壇》的教學中,教師可圍繞作者的挫折、苦難,以及如何面對苦難來展開。扣住文中“荒蕪—并不衰敗—生命律動”的景物,讓學生思考討論這些景物與作者的關系。解讀景物就是解讀苦難、解讀生命,文中的景物盡管卑微卻生命依然頑強,人生亦如此。作者從景物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苦,以及洋溢著的活力,重新獲得了生存的勇氣。史鐵生用自己的苦難,以及對生命的真切的感悟提高了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激發苦難是命運的造就,是聽憑偶然,不能因為苦難而選擇輕生,關鍵是人要正確看待自己的苦難及承受苦難的能力。“痛苦是所沒人愿意報考的大學,然而畢業出來的都是強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笑對厄運,以一顆火熱的心珍愛著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美好。成功人物的成功史,幾乎無一例外是他們與苦難和厄運斗爭的歷史,他們的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氣概永遠激勵著我們。

2.充分運用作品蘊含的哲理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運用作品中具有哲理性的語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唐宋家散文選讀》中,王安石游褒禪山悟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官至參知政事,幾番浮沉,離任回老家途中經過褒禪山,處在人生低谷,仍強調一個“志”,從而達到了非常之觀的境界。王安石就這樣堅韌不拔地挺進在人生路上,遇到坎坷不輕易趴下,成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北宋卓越的政治家以及唐宋家之一。

在《現代散文選讀》中劉亮程的《寒風吹徹》中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我組織學生充分討論、挖掘,讓學生明白:每個人的一生都經受寒風吹徹,無法逃避,面對貫穿一生的寒風,卑微的生命個體在殘酷的現實中有點無可奈何,但我們必須直面這樣的苦難。面對人生的凄涼與悲苦、孤獨與無助,我們需要一點溫暖,只是這溫暖來自我們自己。

《唐詩宋詞選讀》中,蘇軾在《定風波》中寫道:“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面對人生風雨,一個“輕勝”,一個“任”,坦然、曠達胸襟頓出。各類教材中均有許多這樣富有思辨色彩的點睛之筆,是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難得的素材。

二、教學中的疏導型抗挫折能力教育

疏導型抗挫折能力教育就是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寫隨筆、作文,以及感受自然美等方法使之排泄釋放不良情緒,并借此了解學生思想,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預防線”。“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積的情感不能及時宣泄、心中郁積的問題不能解決而形成的心理問題。寫作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社會的認識,達到心與心的交流。而欣賞自然、融入自然,同樣能排遣郁悶,從而獲得美感。

1.通過命題或材料作文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2004年全國卷高考題《遭遇挫折與放大痛苦》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挫折,辯證分析挫折與痛苦的關系;《非走不可的彎路》、《那個冬天》、《面對紅燈》、《獨自面對》等都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培養學生鍥而不舍和挫而彌堅的進取精神……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寫作練習同時也是心理的歷練,能使學生對人生、挫折有更深的認識。

2.指導學生堅持寫隨筆,建立學生心理保健的一條“綠色通道”。

學生在隨筆中可抒寫心靈自由、內心獨白,為自己的心理通暢開了“綠色走廊”。學業上的沉重壓力,考試前后的緊張焦慮,師生、同學及與父母間的沖突與摩擦,社會適應的不良,以及青春期生理變化而帶來的困惑和躁動,使得他們“心有千千結”,內心充滿了許多困惑和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在隨筆中宣泄內心的喜怒哀樂,遷移情緒,升華情感,可以有助于他們克服消極心理狀態,完善自我人格,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而教師也可通過隨筆這扇窗口,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為挫折教育提供有益的線索。

篇9

夢想,是一座燈塔,為我們綻放光明,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夢想就會有期待;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作文夢想800字最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作文夢想800字1人生短短數十載,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然而能堅定自己的方向并為之奮斗,不失為一樁幸事。秉承自己的夢想,哪怕付出再多的代價乃至生命,也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在這充滿生機和艱險的人生里,我們應下定決心做一只逆流而上的“魚”,即使會瞬間凍成“冰魚”。

在獲致無比豐富的生命體驗過程中,如果一帆風順,那我們將失去一些發自內心深處的無上喜悅。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達山頂的時候才會欣喜若狂。

海倫·凱勒——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悲慘而偉大的在命運的戲弄下,她并不甘心被阻撓,奮力拼搏,她挑戰了生命的極限,到達了自己的目的地,盡管這一路經歷了千辛萬苦。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都懷有夢想,為達目的勇往直前。越王勾踐為實現富國大業甘為階下囚。他的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是朝著目標奮進的最震撼人心的宣言。

一個人要成就自己的事業,不經過失敗,不經過挫折,不花費較大的功夫是不可能成功的。艱難困苦甚至失敗打擊固然會留下難以忍受的痛楚;但也正是在這種痛楚才孕育出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跡。

一個人的夢想豈能向艱難險阻屈服?雖然命運總是愛開玩笑,美好的夢想往往不能有一個相輔相成的結局,但這對一個為夢想不懈奮斗的人來說,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逆流而上的魚兒,一路過險灘,趟急流,穿漁網,躲水鳥,過山澗,擠石隙,上高原,覽冰川,雖結局并不圓滿,但魚兒可能并不后悔。因為美在過程,人生亦如此,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的精彩與輝煌。

在這短暫的人生中如果沒有一個能使自己為之奮斗的夢想,那人生將變得暗淡無光,即使平安無事也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快樂。成功的更是與你遙遙相望。此時,我才能深刻感受到“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深刻含義。

當然實現一個夢想不僅僅是堅持不懈就足夠了,當然也要有向困難發出挑戰的勇氣。

魚兒雖然被凍冰,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到了高原冰川,這難道還不夠嗎?

高一作文夢想800字2每個曾經奮斗過的人生,都走過同樣的路,不同的人生都在這條漫長的求學之路上演繹過自已的精彩人生,也呈現出了自已的辛酸歷程。也許人生若之如夢,又何須傷感自已的無奈,于是繽紛多彩的人生傳奇上演了。

安徽省的無臂學生代軍頌,用行動書寫著自已的傳奇。當月光還未歸去的時候,他就憑著自已的毅力踏上了去學校的路。他幾年如一日的刻苦學習,也挺過了高考。我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手臂的人怎么面對生活中的一切,那種無奈至極的生活是無法用文字所描述的,即使他心中擁有著堅定的大學夢,付出此常人百倍的努力,可能還會不及常人,畢竟不是每個殘疾人都能成為霍金的,但卻可以在成為史鐵生。

不同的人走向同一條通向光明的路,夕陽中的余暉依舊那么耀眼,燦陽中的光芒依舊那么燦爛。只是可惜今天的一切不久的將來都會成為歷史。每看到報導高考考場上那些以腳替手奮筆疾書的人,以嘴夾筆寫字的人,誰又不會在內心給予他們最真誠的祝福呢?他們的心中依舊有著自已的大學夢,只是命運對他的不公,對正常人所平凡的夢想于他們來說都顯然無比的遙遠。

奮頭中我們終會在路途中得到自己的夢。湖南師大附中的“腦癱”莫天池最終以600多分的高考成績考上一所好的重本,也許對湖南省四大名校的學生考一個好重本并不算難事,但對一個特殊的人能夠取得之樣的成就,我們可以想象他經歷了怎樣的艱辛。如果我是他們,我不知道是否也能各他們一樣。

挫折中才能塑造崇高的靈魂,磨礪堅強的意志。而那些人生無挫折的人們,面對彩燈閃爍的世界時便會迷惘,在葡萄美灑夜光杯中陶醉,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墮落。無法再想觸摸詩的輪廓,手心的雪花不會含苞欲放,夢想的枝頭也不會綴滿星光,朝霞從此褪色,人生從此黯淡。

于是懂得,挫折是對我們人生的禮物,這也是一份永恒的禮物,不會因斗轉星移而磨損其棱角,也不會因暮鼓晨中而侵蝕其光澤,它會存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給我們以奮斗的動力。

高一作文夢想800字3如果你的信念還站立的話,那么沒有人能使你倒下。

——馬丁·路德金

蝶在沉默了一冬之后,積蓄了全身的力量,終于把飛的夢想變成現實;依米花在沉默了五年之后,爆發了自己畢生的心血,終于把花的'芬芳吐露給大家。堅定信念,放飛夢想,你就主宰了自己的世界。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孫臏在忍受了挖去膝骨的酷刑之后,忍耐著、堅持著,執著地用心完成一部流傳千古的兵書《孫臏兵法》。孫臏,有多少人為你的學富五車所折服,有多少人被你的智謀所吸引。你在沉默中靠著堅定的信念,把自己的夢想放飛到藍天中。放飛夢想,別忘了你的堅定信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曾鼓舞著多少仁人志士,又曾讓多少失路之人重獲新生。盲人作曲家阿炳,你在“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奔波流浪中,感到靈魂被深深地震撼了,于是一曲《二泉映月》便在你的二胡中誕生了。那柔和的樂音,那真摯的情感,使每一個人為之感動。當小征澤爾指揮完之后,他激動地跪了下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你的眼睛雖然失明了,但有一盞信念之燈在你的心中為你指航。在心燈的指引下,你把夢想放飛到音樂殿堂,開創出民族音樂的新天地。

怎么能忘記,諸葛亮在南山躬耕的身影。你的才華使劉備三顧茅廬而不悔,你的瀟灑使群儒百口莫辯,而你游刃有余。這是你勤奮的結晶。“酒香不怕巷子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明白你的苦心終究會得到回報,你只是在等待,等待你的夢想成為現實的那一天。三氣周瑜,你瀟灑自如;七擒孟獲,你鎮定沉著。在信念的支撐下,你創造了經天緯地的大業。

樹立信念,放飛夢想,你將能隨它一起到達美麗的地方。樹立信念,放飛夢想,你將會擁有一個更加燦爛的明天。讓夢想飛翔,讓信念開花。

高一作文夢想800字4夢想,是每個人的“必需品”。有了夢想才會使人辨認人生道路的方向,有了夢想才會有生存的目標,有了夢想才會讓你更加地發奮。夢想就是做事的“原動力”。

還記得一首歌中的歌詞嗎?“第一個音符響起,夢想就跟著旋律,放射出美麗的光芒,掙脫所有的束縛,給夢想插上翅膀,飛到想去的地方”這是《夢想飛揚》的歌詞。我的夢想也有一雙天使般的翅膀,但不知飛到何處,沒有固定的停留地點。我的夢想是隨著我的年齡不斷地改變的,或許你會認為我的人生是那么地縹緲,就好像毫無方向感的小船一樣,茫茫然地在大海中漂泊。

有人說:“夢想當然越偉大越好。”,但有的人說:“無論你的夢想是多么地平凡,只要在你的心中是在崇高的地位上就行了。”我都認同他們的說法。夢想是偉大的當然是好,但也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如有了偉大的夢想,卻無實現夢想的能力,且不是紙上談兵嗎?

當然我也有我的夢想,我現在有兩個夢想。第一個當然是認真地讀書,爭取好的成績。雖然成績不代表什么,但成績是你在某段時間所付出的見證,是你處事態度的“證明書”。我將要面臨著一場盛大的期末考試,在這個“戰場”上,我絕不會放棄,無論是多么地困難,也阻止不了我實現我的夢想。

而我第二個夢想就是將來當一名老師。因為我接觸“老師”這個人物已經有幾年了,看這他們在課堂上無私地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我們,這讓我慢慢地敬仰他,崇敬他們。我曾覺得老師是多么有權利,我們的成績就在他的揮筆的那一瞬間,他決定了同學們的好與壞。“老師”,這個詞不斷地吸引著我。我也想在將來像你們那樣,無私奉獻地帶領自己的學生去遨游那美妙神奇而又無邊無際的知識的大海。現在想起來,那是一件多么偉大,多么有意義的事啊。

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夢想,就不要在猶豫了,盡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它。但如果你還是在大海中無方向四處漂流“小船”,那你就快快尋找你人生中的夢想吧!這將令你的人生放出燦爛的光芒,使你的生活現出精彩快樂。

高一作文夢想800字5雛鷹望著眼前這個嶄新的世界,好奇心驅使他張開雙翅,離開溫暖的巢。扇動翅膀時撕心裂肺的痛,令他渾身顫抖,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的重新飛翔,他仍舊向往著那片湛藍的天空。一切只為了堅持最初的夢想。

在外人看來丑陋的毛毛蟲,渴望著成為一只擁有萬千寵愛的蝴蝶。她將自己束縛在一個厚厚的繭中,忍受著孤獨、黑暗。就算破繭時渾身傷痕累累,也不曾放棄。一切只為了堅持最初的夢想。

最終,雛鷹展翅翱翔,俯視群雄;毛毛蟲忍受羽化的痛苦,蛻變成一只斑斕美麗的蝴蝶。他們的成功,只因堅持了夢想。

在這個夏天中,我也認識了一個如同雛鷹、毛毛蟲一樣堅持夢想的人。

偶爾打開電視,調到《中國達人秀》,一位農民映入了我的眼簾。他衣著樸素,臉龐黝黑,眼中還帶有一絲緊張與膽怯,或許是第一次站上這么大的舞臺上吧。

這時評委問到:“您好,請問您叫什么名字,來自與哪里。”“俺叫徐宏東,來自安徽的一個小村莊。”質樸的話中還稍微帶有家鄉口音。“好,請問您要表演什么。”“歌劇。”簡短的兩個字讓我以及現場的觀眾大吃一驚。這讓人不禁有些期待他的表演。“請開始您的表演。”

音樂響起。

隨即渾厚的男高音傳入了我的耳朵。真的是他唱的嗎?電視上的他雙眼微閉,完全沒有了剛才的緊張,只有充分的享受音樂,享受這個舞臺。我也閉上眼簾,細細聆聽。歌聲仿佛涓涓細流,流入了我的心里,使我陶醉其中。

一曲終。

場下一片靜寂,所有的觀眾和評委似乎還意猶未盡。幾秒鐘后,掌聲雷動,不曾停歇,且愈發熱烈。

問他是怎么練習的。他只說:“俺在田里干活的時候,就把錄音機放在田間。歌劇開始放的時候,俺就跟著他一起唱。一唱就是十年。”

十年之間,每日亦如此。他對夢想的堅持,讓他走上這個舞臺,甚至更大的舞臺,乃至成功。

擁有夢想之人,是可貴的。而堅持夢想之人,成功就在眼前。

篇10

關鍵詞:弱勢群體;基層圖書館

1 基層圖書館的基本認識

社會圖書館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它擔負著為全社會傳播先進文化,促進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重大責任,是人們享受終身教育的校外課堂。而基層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圖書館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全地區的居民和地區所在地的政府服務,也就是為了更直接、更方便和更好地為它附近的居民和政府機關服務。

基層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在人人平等的理念指導下,以豐富的圖書館資源為依托,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方便廣大社會公眾利用圖書館的方式和途徑,為不同層次、不同種族、不同年齡的社會公眾提供平等的服務,這是現代公共圖書館應該肩負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

2 弱勢群體的基本認識

弱勢群體是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有著獨立的人格和平等享受社會公共服務的權利。弱勢群體的主要構成:①下崗職工。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齡大,知識層次和再就業能力較低的人居多;②從來沒有在國有單位工作過,靠打零工、擺小攤養家糊口的人,以及殘疾人和孤寡老人。③進城的農民工。他們沒有享受到城里勞動者的同等待遇,勞動權益得不到保護,單位并沒有按照《勞動法》為他們交納各種社會保險。④較早退休的“內退”人員。這部分人主要是從集體企業退下來的,而且工資水平非常低。

3 基層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服務的方式

弱勢群體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和普通人群有所不同,他們的表現和需求也不盡相同。他們文化水平不高,影響了新方法、新技能的學習,從而技能不足。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經濟的貧困,直接導致他們生活困難。部分弱勢群體,由于長期生活在經濟貧困中,脫離主流文化及生活方式,生活壓力大,導致了他們的行為方式偏離常規,變得敏感、易怒。掌握他們的特點,才能更好地為他們服務。可采取的措施如下:

①設立弱勢群體服務小組:專門負責為弱勢群體服務的規劃和組織工作,為所有因各種原因不能利用常規圖書館服務的用戶提供圖書館服務和信息服務。

②建立特色圖書室:為盲人讀者開辟盲文圖書借閱室及盲人電子閱覽室,由工作人員為盲人讀者進行引導和幫助,使他們能夠了解到全面的信息;為老年人提供放大鏡、老花鏡、視聽設備等設施。例如:我館專門建立了盲人及盲文有聲讀物閱覽室,配備了專門電腦,購進了盲人點顯器,購置了部分盲文圖書、有聲讀物,并設專門人為其進行導讀服務。

③建立特色上門服務:定期為肢殘讀者、不能到圖書館的人士可提供送書上門服務。可采取電話預約或者網絡預約的形式進行。這種做法不僅解決了殘障人士的閱讀問題,也拓寬了圖書館的服務形式。

④舉辦特色活動:為社區下崗人員提供文化教育講座、實用技術培訓班,專業技能培訓。為老年人舉辦“老年書法比賽”、“老年繪畫比賽”“老年猜謎比賽”等,豐富老年人業余生活;為兒童舉辦“少兒作文比賽”、“少兒背誦比賽”、“少兒繪畫比賽”;定期進行教育影片的放映活動等。或和當地老年文化體育協會聯辦一些關于老年人的閱讀活動,提高老年人的閱讀興趣。

⑤開展百姓特色服務:可以為民工預定火車票,開設展板為社區居民擔供便民信息。我們在圖書館的二樓設立讀者服務指南,提供航空時刻表、列車時刻表、長途客車時刻表、服務熱線等,為廣大讀者提供了方便。

⑥開展未成年人特色服務:利用電子閱覽室為未成年人開設綠色通道,購置了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等資源,為廣大青少年讀者豐富了閱讀形式,并且開辟了未成年人專區,在管理上設置了十二歲以下少年限制上網時間為一小時,十八歲以下,十二歲以上,限制兩小時,避免了青少年長時間上網。

⑦加強為弱勢群體服務的宣傳力度。利用我們的宣傳,達到良性效應,使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弱勢群體,幫助弱勢群體,進而使我們基層服務越來越完善,力量越來越壯大。

⑧利用多功能影視廳,為社區居民播放電影、視頻資料、開展講座;為學生開展演講比賽、知識講座;對附近農民定期播放種殖和養殖專欄的有關知識,幫助其解決在種植及養殖方面的一些難點問題。

⑨免費開放少兒閱覽室,為少兒讀者購置新書,利用大量的少兒圖書資源,為廣大少兒提供課外服務,豐富少年兒童的課余生活,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

⑩利用電子閱覽室和多媒體講座廳為下崗職工開展網絡培訓、講座,并用利用網絡為下崗職工進行再就業服務,在網上幫助其找工作,或者開展創業服務。

4 結語

作為基層圖書館,它為弱勢群體的服務力量是有限的,服務內容是局限的,但我們可以利用黨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使我們有限資源發揮無限的能量,幫助越來越多的弱勢群體解決切身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速我們和諧社會建設的腳步。

[參考文獻]

[1]張秀蘭.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服務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6,(05):3-4.

[2]胡瑩.開拓公共圖書館服務弱勢群體成員的途徑[J].圖書館雜志,2006,(05):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