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續寫范文

時間:2023-03-16 03:25: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稻草人續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稻草人續寫

篇1

第二天,老太太懷著喜悅的心情來田野,心想:今年的稻穗又大又飽滿,一定能賣個好價錢。老太太越想越高興,漸漸地來到了田野。

老太太傻了眼坐在地上,不哭也不發怒,就是呆呆地坐在地上。稻草人手里的扇子輕輕搖動,說:“對不起,我可憐的主人啊!是我,是我,一切的事情都是因我而起,如果我把那可惡的小蛾趕走,把小蛾下的子都消滅,出現在你眼前的不是光稈,而是一大片濃綠的稻穗了,主人對不起,我是個沒用的家伙,我保護不了你的莊稼。對不起,我的主人。”

當時傻了眼的老太太并不知道稻草人手里搖動的扇子說明什么,她只知道,她今年的辛苦和汗水只能換來嘆氣和淚水。

這時老太太想明白了,哭泣是換不了稻子,只能用雙手去種。她堅信,只要我勤勞的地把稻子種好,第二年的稻子,一定比今年的還大,還飽滿!

老太太回家,拿了一些工具把光稈鏟除,不稻苗一棵一棵地插入田里。老太太干完了活,對稻草人說:“稻草人啊,稻草人,幫我好好保護莊稼啊!”晚上稻草人想:是我害了主人,主人不但不則怪我,而且更加信任我,我一定要保護好莊稼,讓主人開開心心笑一年。每天每夜,稻草人忠誠地望著莊稼,一只小雀飛來,稻草人用力地扇動扇子把小雀趕跑。

第二年,老太太來到田野里看到自己的稻穗又大又飽滿。老太太嘗到了豐收的喜悅,這些好稻子賣了個好價錢,老太太整天笑嘻嘻的,稻草人見了也非常高興。

篇2

稻草人看見田里四處都是肉蟲,它們把一大片一大片的稻子吃了,田里的稻子幾乎被肉蟲吃光,稻草人很痛心,想到主人的努力又白費了,禁不住低頭哭了。

兩天后,老婦人又到田里來了,她看見稻子的變化,感到很吃驚,緊接著她抱著頭,嗚嗚地哭了。稻草人見了,心里如刀割一樣。好一陣子后,老婦人才慢慢停止哭泣,抬起頭來看看稻草人。稻草人現在看起來弱不禁風似的。老婦人長嘆一聲,走過去拍拍稻草人的肩膀,傷心地說:“現在什么都沒了,唉!”稻草人發現,在他面前還有一點點綠色稻葉,他為了安慰主人,把扇子朝那片綠色稻葉的方向擺了一下,主人向后一看,還真是!雖然少,但對于認為一切都完了的老婦人已是莫大的安慰了。老婦人深情地望了一下稻草人,就慢慢回去了。

稻草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很自責自己不能為主人分擔痛苦。稻草人整日祈求上天,給他的主人一個強壯的身體,讓主人的稻田豐收起來。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既沒有神仙降臨,主人的身體也沒有好起來。直到稻草人想得腦發暈了,他才放棄祈禱的念頭。

篇3

文/凌云

與歆初相遇,猶如故人歸。早已在心里為你種下999朵玫瑰,可奈何,你把我猜疑。都道是金玉良緣,舉案齊眉,卻奈何,萬水千山不相見。嘆一聲妄自嗟啊,喊一聲親愛的,萬語千言都只是,愛你一萬年!

——寫為題記

和你在一起,是我這個冬天最美的日子,與你在一起度過幾天的時光,勝過幾年的快樂,和你在一起,細數時光的斑駁陸離,看紅塵渺渺,嘆人生幾何。

人說,上天賜給人一樣東西的時候,也會帶走人一樣東西;上天為人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也會為人開一扇窗。我想,真的是如此。

與其說是相思的苦澀,不如說是相疑的忐忑。

因為在乎你,所以你說的每一個字都倍感珍惜;因為想念你,所以每個夜晚傾聽你心底的呼吸,因為太愛你,所以情愿為你畫地為牢。

早已在心里為你種下999朵玫瑰,開滿整個心扉;早已在花瓣上為你寫下愛你一生的誓言,滋潤每個冬夏;早已在紅塵陌路許你一世柔情,一世安暖。為你,我甘愿做一個囚禁的鳥,永遠生活在你的懷抱。

但是,有時你也會帶給我憂傷。

有人說,相愛的人就像兩只相互取暖的刺猬,靠的太緊就會刺傷彼此,離得太遠又感覺不到彼此的溫暖,所以,愛就要忍著疼,把她抱著懷里,感受她的溫暖。

人說,喜歡玫瑰,就要連她的刺一起喜歡。

親愛的,你還記得嗎?

我們曾在一起卿卿我我,一起海誓山盟,一起相依相偎,那年日子,那些回憶,那些關于你的文字,都是我生命里最美的一道風景,一直陪伴我左右,你一直都是我心中最美的玫瑰。

對你一眼萬年的遇見,對你一生不變的誓言,對你一往情深的呼喚,都在耳邊回響,都在歲月的長河里流浪,都在你的展眉之間。曾對你說過,天堂與地獄,都在你展眉之間,開心時,你是我的天使;你不開心時,你是我的魔鬼,將我推下黑暗的深淵,讓我的淚水逆流成一個湖,將你的名字印在湖面。

可是,再美的相遇也只是開始,再美的誓言,也只是期許。

人說,相愛容易相知難,相知容易相守難。

不是我對你不夠用情,也不是我對你不忠貞,而是你對我的猜疑,像把鋒利的刀子,狠狠滴刺進我的心里,鮮紅的血液澎湃而出,開出一朵燦爛的花。

多少次,在夜里為你輾轉;多少次,在夢里哭紅雙眼;多少次,站在風起云涌的雪天,默默地把你呼喊。

親愛的你,我最愛的女人,你為何對我不信任?

愛寫詩一樣的文字,愛品雨一樣的詩歌。愛為你寫下萬語千言的纏綿,為你記下往過的點點滴滴,為你學會了新的設計軟件,只為給你制作你最喜歡的圖片。

很多次,咱們爭執都是為了那些無謂的文字評論。

每次我的日志放到網上去,總會有不少的評論,大都是贊美的口吻,可若是誰表現出對我的文字有一點點的好感,你都會問我那人是誰,是不是跟我曖昧,是不是……哎,親愛的你啊,我該拿什么來證明你就是我的唯一呢?

僅僅是別人幾個字的評論,就可能導致你生氣,然后是不理我,然后是我們兩個人各自傷心,黯然憔悴,徘徊流淚。

親愛的,我真想緊緊地抱著你,告訴你那些人的評論與我無關,卻奈何,當你的醋意上來時,不管我怎樣的解釋都顯得那么蒼白,不是我不讓著你,真的是有時候你冤枉了我,我也是個有些有肉的人,被冤枉了心里也會感到委屈,也會難受。

你問我為何愛唱《稻草人》那首歌,說真的,我喜歡那首歌的歌詞,“我不是個稻草人,不能動不能說,已把愛緊緊綁心中;我不是個稻草人,沒人愛沒人懂,再難再瘋我要結果;我不是個稻草人,看天亮看日落,就等你給我一雙手;我不是個稻草人,不做夢不還手,別用淚水逼我放手……”

每次聽到這首歌時,心中都會莫名的共鳴,親愛的你啊,你聽懂了它的歌詞么?我也是個有心有肉的人啊,我的心扉都只為你敞開,只請你,莫要猜疑我,莫要用冰冷的文字刺痛我,莫再讓我枕著淚水無眠。

若相惜莫相離,愛一個人,請先從相信一個人做起。

現實社會的爾虞我詐,或許會讓很多人不再輕易相信一個人,會讓很多人失去了天真,每天帶著面具生活;可是我想對你說,親愛的人啊,你是我心里最深處的呼喚,我對你真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啊,親愛的人啊,世間有很多東西可以做作,可是唯獨做作不了的,是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的眼神,親愛的人啊,世間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偽裝,可是唯獨偽裝不了的是一個男人無悔為一個女人付出的真心。

若相愛莫相離,愛一個人,請別輕易說放棄。

或許人在受傷以后都會想要逃避,想去找一個避風的港灣,想去找一片無憂的世外桃源,可是,親愛的人啊,請別對愛你的那個人,每次一吵架就說放棄,因為在他的心中,早已把你當做了此生不換的摯愛,早已把你滲入骨髓,隨著血液一起流淌在身體的每一個筋絡,早已對你,愛的死心塌地,情到深處無怨,愛到忘憂近佛心。

親愛的你啊,你聽到了我為你綻放的那一抹最溫柔的情愫了么?

寫到這里的時候,真的早已淚濕雙眼,不知道如何繼續寫下去,因為對你的愛,不止是淺淺的文字可以表達,因為對你的情,不止是淡淡的文字可以抒懷,因為你是我此生最美的玫瑰,是我心中最溫柔、最嫵媚的寶貝。

就在剛剛,我們又因為一個評論回復而爭執,這一次我沒有給你成篇的解釋,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為你寫下這首詩:

如果,愛有來生

親愛的,如果真的有來生

我愿為女你為男

嘆一聲癡心無悔不敢言

道一句莫把為妻空牽念

寫一段海枯石爛的誓言

若相惜莫相疑,若相愛莫相離

千回百轉與君遇,

紅塵一笑伊嫣然。

得成比目何辭死

不羨鴛鴦不羨仙。

若相惜莫相疑,若相愛莫相離,寫給你親愛的你,也寫給我自己,希望在以后的路上,有你的陪伴,我們永遠都是生活在幸福的春天里。

若相惜若相疑,若相愛莫相離。紅塵滾滾,歲月如梭,時光荏苒,流年蹉跎。你是我等待千年的伊人,是我纏綿眷戀的佳人,是我今生最愛的女人,請你也要溫柔地對我,請你相信我對你的承諾,請你不要只做我生命的過客。

篇4

一、走不出的繞竹村:那些人那些事

詩人龍紅年在一次“創作感言”中曾這樣道:“十六歲走出那個叫繞竹灣的村子,可我仍無法擺脫土地和鄉村在靈魂里同我的糾纏……我決計在土地里扎下根來,讓我的詩歌像家鄉隨處可見的水稻、麥子、蔬菜,或者是暮色里搖著尾巴回家的小狗……”土地與鄉村是龍紅年詩歌的底色,它要求創作貼近現實,展現人們處于逼仄的環境之下如何接受那些困惑、郁悶,它不僅表露了詩人的創作姿態,而且體現了詩人創作的美學追求。龍紅年在《繞竹村》一詩中認為繞竹村是“大地上的一枚鞋印/土豆上的一粒斑點”,它甚至“小到虛無”,“小到心疼”,詩人在繞竹村發現了無限的詩意,在大地上平安牧放理想,從而構筑了別樣的文學審美空間。在“繞竹村”這個特殊的空間中,那些人和事,在龍紅年的詩歌話語中一一鮮活過來。鄉村(文學空間)實際上是一個社會的縮影,鄉村傳奇人物與日常瑣碎生活中的普通鄰里的人物形象,質樸自然的親情倫理關系等都在此空間中得到彰顯,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切身體會。

第一,書寫鄉村的傳奇人物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普通鄰里人物。窮鄉僻野中的許多不起眼的底層人物都各具“傳奇色彩”,且具有真實、富于人情味的品性。如《老家的一個鄰居就要死了》寫患肺癌的鄰居,由于貧窮屢遭省、市醫院拒絕,賣掉家里最后一只母雞,只夠到鄉醫院求醫,結果可想而知。“為什么連一個肺結核也治不好呵”,鄰居最普通的小成了一則“傳奇”。又如《村莊的傳奇》寫一個八十歲老人的滄桑生命歷程,“八十歲 你成了繞竹村/標志性建筑/八十年 你走過的橋/多過我走過的路/你和我父親一樣/用盡一生/僅從村西走到村東”,老人的一生經過多少“露水喂養饑餓的日子”,才會充滿豐富的人生經驗與難以言說的故事。八十歲的老人儼然是“村莊的傳奇”,“村莊活著的典籍”。又如《一個鐵匠的前世今生》,一個曾經的鋼鐵工人,無奈地放棄了絢爛的夢想,回到鄉村自由的時光,逐漸地成為一個過期的鐵匠,最終被命運冷卻成一塊生鐵。鐵匠過去是如何的絢爛與輝煌,如今卻無意中成為世界之外的“一個標本”,“一張過期的票證”。底層鄉村的人物如鐵匠、鄰居、老人、暮色里的趕路人等千姿百態,各具特色,雖然他們身上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但都是一部“鄉村傳奇”,詩人書寫這些人情物理,自然地流露出悲天憫人的道德關懷。

第二,刻寫鄉村日常生活中質樸自然的家常倫理與親情。“鄉土中國”與傳統宗法倫理密切相關,它們共同內化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與人、家常之間最質樸純真的親情倫理。龍紅年在《想起母親》中寫孤獨的母親,飽含深情,“而在鄉村/母親堅守空房/破舊老屋里打發生命/蛛網結在四周/自發生在貧寂的日子”。母親靠對死去的父親的懷念與靈魂對話來尋求精神的慰藉,尋求活下去的理由,詩人這樣寫道,母親“不再斜倚木門眺望遠方/母親的遠方在斑駁的墻上/透過粗糙的玻璃/父親多年前的目光探來/眷意盎然 在內心深處”,母親眺望的雙眼與父親多年前探來的目光互相交接,靜靜地對話,但是母親的一雙老眼“終陷落為一雙空巢/沒有一只鳥 來棲息……”,詩人還在《坐北朝南》《收拾》等多首詩歌中書寫自己對母親的愧疚與感傷。這些詩歌,沒有雕琢的詞藻,也沒有大起大落的事件轉折,但是其詩歌話語在整體上醞釀著自然真摯的深情,流露著淡淡的哀傷,在內斂克制的語詞中飽含巨大的情感張力。

以傳統宗法倫理為扭結的鄉村,日常生活的親情往往呈現細膩或者難以言表的心照不宣,這種情感似乎一股潛流在他們身上流淌。《六叔》描寫一個七十多歲跛著一條腿的打工仔六叔,因風雪無法趕回家過年,被困于廣州郊區的一個石棉瓦蓋的工棚里獨自過年,被風雪虜獲,和著雪花喝自釀的米酒,“正月十二終于回到家鄉/正月十五查出結果/正月十六將兩萬存款交給兒子/鞭炮聲在屋外噼噼啪啪響起/六叔,從此與世無爭……”《姨媽突然走了》書寫高血壓突然帶走了姨媽的生命,“一滴露水在風中/出人意料地干涸/高山之上的一個早晨/她為菜地鋤草 松土/來回百米提水澆灌/血壓悄然攀上山頂/七十五年的一口井/不知不覺到了底”,一個人的死給生者留下了諸多的憂傷:喝酒成瘋的姨父突然清醒,八十歲的母親傷心哭泣地,其中的鄉土親情倫理關系,真摯、質樸動人。還如描寫勇敢堅強的老嫂子(《老嫂子》)、樸素可親的父親(《尋人啟事》)、出世幾天即夭折的姐姐(《未曾謀面的姐姐》)、還有當村支書的兄長(《當村支書的兄長》)等等,這些詩作都抓住普通人物一生中最具有轉折性的事件進行抒寫,并以此勾連過去與將來,從而使得人與事更具立體感,詩歌更具感染力與穿透力。

簡言之,龍紅年對繞竹村日常生活中的人情物理的書寫與刻畫,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也沒有華麗的語言修辭,而是運用質樸自然、不假雕琢的平易語言娓娓道來,抒寫鄉村普通人的生命與悲歡離合,給人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這些詩作平實而質樸,堅韌而流動,細致而真切,看似失之技巧但得之真摯,看似無情卻有情,充溢著人文關懷的光亮。詩人龍紅年敏感細膩的情感觸角與在平凡中發現詩意的才能在在可見。

二、鄉村內傷:消逝的家園

現代工業文明高速發展,無可避免地給鄉村帶來顛覆性的變化。在理性主義至上的作用下,鄉村一些古老文化傳統習俗也會隨之被消解。鄉村的“祛魅”,美好家園的消逝,造成了“鄉村內傷”。龍紅年關于“繞竹村”“鄉村內傷”的敘事與抒情,在文學空間意義上,不僅體現在自然物質家園上,而且反映在人與人之間親情倫理的精神家園上。

首先,在大自然物質家園中,“鄉村內傷”隨處可見,它在“繞竹村”的文學審美空間中,形成一道道疤痕。家園的消逝或荒蕪,使人對過去曾有的無限美好帶來諸多的追憶與傷懷。如在《家園》中,詩人懷想土地的芬芳,“晚稻在秋光里搖曳/一粒大米的芬芳滿含悲壯/一堆堆卵石在風里”,詩人放飛遐想:“防洪林掛著獸啃的傷痕/夕暉里 炊煙緩緩升起/老牛和牧童從古詩中回家/穿過民謠的吉祥鳥/再度飛進 我的家園”,夕暉里炊煙緩緩升起,老牛和牧童在古詩中走向家園,穿過民謠的吉祥鳥,飛進詩人的家園,這幅詩意田園般的詩性構想圖景令人神往。失落了的美好家園不僅是人類的棲居之所,更是人類精神的樂園,洋溢著寧靜慈祥的氛圍。在《扛起一肩暮色》中,詩人寫道:“秋天的陽光/一點點減去/一塊地被拋荒/是鄉村一個嶄新的窟窿”。田園荒蕪、人員流失消減,都是“鄉村內傷”的直接體現。而《野獸的叫聲從冬夜的田野傳來》則描寫野獸在現代工業文明中逐漸地失去了藏身之所,曾有的樂園慢慢地被人類的機器吞噬著,野獸的叫聲凄迷,落進憂傷,變成無家可歸的野獸在流浪。詩人寫道:“黑夜蔓延 河水空響/它細長的腿/在田野上遲疑走過/收獲后的土地/沒有留下它 藏身之所”。人與自然的對抗,最終帶來的是人自身的毀滅。在這些低回的詩歌話語中,詩人的憂憤之情不言自明。

詩人書寫家園消逝的惆悵,也抒寫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無限向往。如在《從一條小河開始想念家鄉》中,借鏡小河上溯村莊的過去,打量它們的現在,想象它們的未來。小河隱藏著詩人與村莊豐厚的想象性記憶。還有,詩人看見麻雀的快樂與天真想起了多年前那個搗蛋的少年,現在想來充滿悔恨,害怕麻雀認出“我”“心底的風雨和歲月中腐敗的稻草人”,但是當“我”認識到麻雀們的目光坦然,身子純潔透明的時候,盡管一顆糞便落在頭頂,也感到格外溫暖(《麻雀們》)。麻雀們的自由天真、純潔透明更襯托出人的委瑣與低矮,鳥猶如此,人何以堪?

其次,在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倫理上,精神家園上的“內傷”對于鄉村而言更具有根性或顛覆性。在以傳統宗法倫理為基礎的鄉村,親情倫理在維系他們內在精神上有重要作用。一旦失去這種維系,他們便頓時陷入精神困境,甚至有被連根拔起的抽空感。如《鄉間消逝》寫日常生活中一個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個人”,“一個簡單的鄉下人/稍不留神 就消逝了”。鄉村的一切都很不起眼,沒有豐厚動人的故事情節,只有單薄粗糙的日常瑣碎。而在《這些人,數著數著就少了》中,描寫一種“老去的美麗”。強大的親友團見證著“我”的成長,他們的包容與容忍鑄就了“我”的品性,“在這世上 只有他們能將我的缺點包容/一如容忍 米飯里的谷子 菜葉上的蟲/麥地里的青草和土豆上的那些斑點/如今 他們在我的指縫中消逝/在繞竹村 我再不可能遇見他們/偶爾想念 也只能在風中聞到/他們無比親切的氣息……”“我”走得再遠也逃不出家鄉的所有饋贈,鄉村原初深處的記憶總是在纏繞著詩人的思想。《老樹》則通過描寫老樹的扎根姿態。樹上的鳥雖有過飛出去的心思,但最終還是飛了回來,詩人由此聯想到人落葉歸根、思念故土的情懷,詩的最后寫道:“一棵樹老了/會再長出些青翠的愛戀/一個人走了/影子 漸漸舊掉”。詩人從老樹聯想到樹上的鳥,再聯想到人自己,它們三者都具有落葉歸根思念舊林的扎根姿態,但是人死了連影子也舊掉老去,一方面反映出時光歲月的冷酷與殘忍,另一方面也體現生命個體的短暫與渺小。時間永恒流駛,一切都在老去,人的生死離別與物的新舊更替都會給鄉村留下巨大的“內傷”。

總之,詩人通過對家園物質記憶的打撈與親情倫理蹤跡的追尋,著力書寫一種老去的美麗,整體上充滿想象與追思,呈現出一種感傷與惋惜的情調,透露出詩性或者哲性的美學思考。在某種意義上,詩人以“創傷敘事”為視角不斷地修復改寫個人的經驗與記憶,使得對“鄉村內傷”的書寫裹挾著縷縷挽歌般的哀傷氣息。

三、詩性正義:文學空間意義上的“繞竹村”

龍紅年詩歌著力營構美學意義上“繞竹村”的文學空間,里面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染上了詩人真切的生命體驗與鄉土情懷,更融入了詩人對“鄉村內傷”深刻的美學思考,尤其是其中彰顯出來的人文關懷思想與悲憫哀傷話語,與詩歌寫作倫理、詩性正義密切相關。

第一,“鄉村內傷”的書寫視角。以此視角對鄉村人情物理的細致變化及其幽暗處,進行獨特書寫與憂思,透露出濃厚的人文關懷思想。如《一個農民工的遭遇》寫被盤剝的農民工,在年關不但沒有領到一分錢,還遭受包工頭雇來打手的鐵棒威嚇,“沒有工資我們怎么過年呵/十根鐵棒/替包工頭做了回答……”一個六十歲的人,“被人從長沙抬回來/在除夕夜 成了植物人”。去找包工頭討個說法卻早已不見包工頭的蹤影,去報案派出所卻說沒有證據,再找民工作證卻再也沒有愿意開口的,“于是他只能像一株植物/眼睜睜地 看青天和白日/怎樣將自己掩埋”。這種現象現在屢見不鮮,詩人的社會倫理關懷體現在他能如實地書寫這些社會的“內傷”。又如《想念曉文》寫小公務員曉文在殘酷的現實中不斷掙扎的命運。二十歲開始,曉文就努力擺脫鄉村的貧困向往繁華的都市,并在城市中連滾帶爬一路掙扎著:“曉文在銀行工作 辦公室秘書/為比自己年齡更小的領導服務/寫材料 出通知 上躥下跳 安排吃喝/弄些成果輝煌之類的新聞上日報”。詩人繼續寫道:“曉文有著相當經典的微笑/只有到深夜 瘦到百來斤的曉文/脫掉塵世的外衣 露出幾根硬骨頭/露出他僅有的幾顆鐵釘/在黑夜里發光”。現代社會猶如馬克斯·韋伯所說的“牢籠”,我們身處其中,只能絕望地瞎折騰與無奈地掙扎,恰如西西弗斯一樣,不是英雄,一直在做著徒勞的虛妄舉動。詩最后以一個生動的比喻作結:“人到中年 依舊保持沖鋒的姿態/曉文使我想起深桶里的一只青蛙/在命運的合圍中 不停地蹦達”。在此,只有現實生活的巨大荒誕與生命的堅韌,詩人生動地刻寫了我們當下人們生存的境況。還有如《背著一場雨奔跑》、《鮮花屋》、《一個人白天躺在大橋底下酣睡》、《我牽掛的人又少了一個》等都著力對底層民眾的日常生活暗處的描寫,都表現大致相同的情感與悲憤,寄寓著詩人深深的憂思與傷懷,體現著詩人的人文關懷與詩性正義。

第二,反諷修辭的巧妙運用。龍紅年以“一種暗含嘲諷、否定意味和揭蔽性質的委婉幽隱的修辭”,回避直陳的程式,含蓄地揭穿假相,更為睿智地表達了詩人的“詩性正義”。《當村支書的兄長》一詩就有很出色的體現。詩人描寫“意外”地選上村支書的兄長。“純屬意外事件/八十歲的老娘/都把選票投了別人/結果 兄長還是選上了/村支書”。兄長從此不能再到外面打工闖蕩而是開始糾纏在村中雞毛蒜皮的瑣碎, “一輛二手摩托在村道上穿梭/好多矛盾和糾紛/都熄了火”,“拿錢救濟了孤兒寡母/拿錢修了村道水渠/拿錢補了漏雨的村小”。不愿當但還是選上了村支書的兄長把自己豁出去了,不存一絲私心,純樸得透明。結果如何?詩人接著寫道:“并不富裕的兄長/每月就領著一百元的補貼/一下子瘦得/跟他家下過崽的/母狗似的”。誠然,村支書也是一個“干部”,也是一個“官”,它因了權力與金錢的巨大誘惑而吸引著人。但在人人都為權力與金錢而不擇手段的時候,不愿當村支書的兄長,純樸、懷著“理想”的兄長卻“不幸地”又一次充當了一次“純屬意外事件”的主角,滑稽可笑的同時又透出幾分酸楚與諷刺意味。“意外事件”背后的假相在此暴露無遺,此詩貌似對當村支書的兄長表示贊嘆,實則表示了一種無奈和對社會惡劣丑行冷靜的鞭笞與批判。《井下遇難的四個女工》寫“從未想過要出名”的四個普通農村婦女在一次礦井透水災難中“一夜成名”的“神話”。“礦井透水的一刻/她們敗給了暗處的洶涌”,“一個緊挨一個/一副生死不分的模樣”出現“在黨報三百字的新聞里”,以生命換來“一夜成名”。但是“礦主在省城的賭桌上/一擲百萬 然后/僅用八十萬賠償金/買斷她們生命”。此詩在言與意的錯位與悖反的話語張力中,蘊含著詩人激烈的反諷與忿恨。而《沒有廁所的村小》則寫鄉村小學廁所的三個精彩場面,運用“戲擬”具體手法達到反諷的效果,鄉村的美麗與簡陋清晰可見。再如《2009:湘江斷流》描寫湘江的前世今生,流露出無限的悲憤之情。湘江北去,百舸爭流,洋溢著八十年前“詩人”的激情壯志。而八十年后的湘江,只見“廠子里的污水還在排放/中計的魚亮出腹部/水位仍在回落 湘江/如一個敗走麥城者/想刻舟求劍的人 十秒鐘/成了市場的干魚”。詩人在對比映襯中營造了詩歌話語的修辭效果。

在反諷的修辭中,透過龍紅年詩歌深層精神紋理,我們可以窺聽到一些苦澀無奈的輕嘆,但其中的溫暖言述同樣值得注意。如《與擦鞋女桂花的浪漫》,通過寫“我”與擦鞋女桂花的一次“浪漫”來描寫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與歡樂。 “我在她眼里看到桂花的香”,桂花的落落大方與“令人有些醉意”的美麗不免讓人“想入非非”,“有一次擦完鞋我逗她/今天沒帶錢 怎么辦哩/她低著眉 說:/讓你欠我一輩子才好哩”。這首詩俏皮精巧,讀來忍俊不禁。還有《在清晨 在寒風中》等多首詩歌也是如此,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努力地活得有尊嚴,找回個體自我身份認同的存在依據。總之,龍紅年運用言在此而意在彼、正話反說、戲擬、對比等造成反諷修辭,加深了詩歌話語對社會批判的力度與深度。

第三,“低處”姿態的自覺訴求與營構。“低處”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立場,因為只有以“低處”的姿態才可以發現更多的美麗,才能感受到生命中更多精彩的瞬間。詩人在《低處》中如是唱道:“孕雨云在低處/稻子在低處/繞竹村 在低處//低處 看見土豆的心思/一壟水稻/五月鋪一匹綠綢/七月取回遍地黃金/鄉道旁 螞蟻迎賓/聽得見鼓樂齊鳴”。在此,“低處”姿態或者“低處哲學”不是標榜,而是鄉村“土地倫理”立場的本真呈現,人在世界之中存在,需要一種謙卑的態度,以此態度觀照世界的萬事萬物,那么它們都會帶上盎然的氣息。現代社會中一切的主宰立場與主體萬能的心態都被視為病態,它的根源在于大寫的“人”的無限膨脹。在詩人看來,返回“低處”,貼著地面前行,正可以克服這樣的惡陋與異化,使人返回天真謙遜的天性,返回自然純樸的美好家園。此外,“低處”立場它本身也要求張揚一種“慢的姿態”,“低處哲學”與“慢的姿態”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在《摩的》中,詩人描寫城市人的蕪雜生活,一個老人,一個孩子和一個扒手,他們的關系簡單得只需兩塊錢,這難道是城市破敗的風景?這是詩人的疑問,也是我們的疑問。城管與扒手,偷襲與被監看,猶如穿梭的老鼠或者摩的,其中的角逐充滿抵抗與越界的糾結。城市“人群中的人”構成一張無形錯綜的權力之網。詩人最后感嘆道:“看到你們/在城市的喉管心臟或胃邊飛奔/我只能在心底為你們祈禱:/兄弟 在祖國的大街小巷/你莫驚慌 速度要慢些/——請再慢些”。摩的象征速度,而生活的快速度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冷漠,進而使得“城市破敗的風景”隨處上演。因此,詩人提倡一種“慢”的姿態,“慢下來的時鐘 就是一個慢下來的童年/月光下 他用倒影牽我回家”(《慢下來的時鐘》)。在整個社會都追求“快”的時候,詩人能夠靜心地營構一種“慢的哲學”,這本身就是一種對抗,一種關懷,更是一種勇氣,它也是詩人對土地和鄉村的內在情感的最自然最直接的流露。總而言之,鄉村內傷的視角、反諷修辭的運用與“低處”姿態的立場,在詩性正義的維度上,它們一起豐富了“繞竹村”文學空間的審美意義。

龍紅年在他的“繞竹村”系列書寫中流露著濃厚的人文關懷思想,試圖通過反諷、隱喻等修辭來修復或改寫曾經存在的美好記憶,構筑了“繞竹村”這一個獨特的文學空間,以鄉村的人與事的書寫把握著“鄉村內傷”的內在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