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范文
時間:2023-04-08 19:54: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寒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此,在這里專家給您提個醒:寒食好吃,習俗重要,個人健康更重要。
胃炎患者少吃涼食
胃炎患者過多食用寒食可致脘腹受涼、氣血凝滯,嘔吐清水或酸水,胃痛加重。
專家支招:
1.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如瘦肉、雞、魚、肝腎等內臟以及綠葉蔬菜、番茄、茄子、紅棗等。每餐最好吃2~3個新鮮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2.注意食物酸堿平衡。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面包以中和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時,可用濃縮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要避免食用引起腹脹氣和含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豆類和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當患有萎縮性胃炎時,宜飲酸奶,因為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能對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增加胃內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質產生毒素,同時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蝕,有利于胃炎的治療和恢復。
3.當口服抗菌素治療某些炎癥性疾病時,也應同時飲用酸奶,這樣可以補充營養,避免抗菌素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保護了胃黏膜。
4.以少吃多餐、增加營養、減輕胃部負擔為原則,同時要忌煙酒。胃炎患者一定要忌食花生,特別是新花生,否則會引起嚴重的消化不良,使癥狀加重。
肝病患者慎食涼食
肝有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膽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几尾〉娜硕啾憩F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噯氣泛酸,中醫稱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調”。
故肝病患者應少食寒食,減少胃部壓力。
專家支招:
肝病患者應少吃涼食并且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否則極易引起感染性腹瀉、痢疾或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等病癥。
篇2
關鍵詞:寒食清明、禁忌、介休、祖先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9-0000-01
有人類就有禁忌,禁忌的觀念和民俗是伴隨著人類一同出現的,在人類社會伊始,生產力和認識水平的低下,由此產生了自然崇拜,由崇拜必生恐怖,有恐怖則懼罹禍害;為避禍害,必成禁忌。由于寒食清明在我國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所以在當地也形成了一系列相關的禁忌。禁忌就是顧名思義就是禁止某種行為,在人們的心中破壞禁忌必然付出代價。禁忌是一種否定性的的行為規范。禁忌有其積極的意義,禁忌在勸導民眾棄惡揚善,篤守倫理綱常方面起了積極地意義。本文主要談的是關于鬼神信仰禁忌,祖先崇拜禁忌。
山西介休是中國寒食清明的發源地,關于寒食清明的習俗源遠流長。
傳說寒食清明是由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大臣介子推開始的所以這個節日已經經歷了2600多年的歷史。寒食清明傳承到現在已基本形成了固定的傳統。寒食與清明節雖然僅相隔一天,而且有許多相同的習俗和活動,但寒食節和清明節卻是兩個來歷不同的節日。
在介子推故里――靈石,有這么一句俗語:“先寒節(即寒食),后清明,一百五日在當中”,以此可知,一百五日(從冬至那天數起,第105天)前一天是寒食節,后一天是清明節。
首先從節日名說起。在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提到:“去冬一百五日。即有疾甚雨。之寒食。禁火三日。造大粥按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鹚?。人哀之。每春暮。不火。之禁。犯之雨雹田。中曰。寒食三日醴酪。又煮糯米及酪。杏仁煮作粥。玉典曰。今人悉大粥……春中食寒一月。老小不堪。今三日而已。冬至後一百四日一百五日一百六日也。”①從《荊楚歲時記》中我們可以看出早在我國古代寒食清明就有相關的禁忌?!敖樽油迫挛迦??;鹚佟H税е?。每春暮。不火”這里就是說在三月五日這一天,介子推被火燒死了,當時的人們都很哀傷,所以到了每年的春末,也就是寒食清明前后吧,人們就在這一段時間內就主動的不生火了,主要的目的就是紀念介子推。“犯之雨雹田”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在這些天生火了,天就要下大雨降冰雹毀壞農田。由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不火”在人們紀念介子推的過程中已經無形中成為一種禁忌了。“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火。”從這句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統治階級的禁令對禁忌的形成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不管是來自民眾這自發遵守還是統治階級的明令禁止,寒食清明禁火的習俗已經成為民眾約定俗成一種禁忌。有關禁火寒食之俗不知道它具體的形成什么年代,但是這一習俗確實是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演變。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提到:“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至是日,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古人在禁火的這些天里應該吃的是大麥粥。剛開始在南北朝和唐代的時候,那時的人們是比較看重這個節日的,人們很自覺的禁火吃寒食。
但是作為介子故里的介休,這一習俗一直延續了下來。在老人們的記憶中他們小的時候還有吃寒食的習俗。他們那時倒是沒有了“造餳大麥粥”,也就是喝粥的習俗了。
“在墓前祭祀祖先謂之掃墓,或稱墓祭、掃拜,俗稱上墳,上墓。這一習俗在中國起源很早,早在西周時期已有墓祭之俗?!吨芏Y?春官?冢人》記載:‘凡祭墓,為尸?!雹?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上墳祭祀祖先的習俗。據史料記載到唐代,寒食和清明兩個節日合二為一,從節日風俗來說,基本上是一致、連續的。到了唐朝寒食掃墓習俗政府用詔令的形式正式的確定下來。因此寒食清明上墳成了中國人傳統習慣。
這一習俗在介子故里體現的尤為特別。因此當地還有許多關于寒食清明上墳的諺語。如:“要想富,敬祖墳”也有“千里趕上墳”的說法。我們對當地人進行了采訪,人們對清明這天上墳非常的重視,如果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這一天是一定要趕回來的。每年清明前兩天上新墳(上一年冬至之前埋葬的稱之為新墳),前一天上新墳,但是如果新墳和舊墳在一起的話,舊墳就和新墳一起上了。
寒食清明上墳承載著這么多的愿望,當地人對它是非常的重視。由于上墳和個體的家族、個人的利益休戚相關,人們就格外的對它迷信。有了迷信,禁忌也就應運而生了。我在這里主要寫關于當地上墳的禁忌:一塊墳地百日之內不能去兩次。當地人對這一點是非常重視的。我們清明期間在當地采訪深切的體會到了這一點。在當地有許多的大家族,但是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族內的人去世之后是要埋葬在祖墳之內的。因此,經歷了多年之后祖墳內就埋了好幾代人了。由這些人繁衍的子孫也就更多了。但是不管有多少人人,不管家的遠近,只要是回來上墳的人就一定要想跟上。先去了的人要在墓地的旁邊等著,等所有的人到齊了之后一塊兒相跟上進墳地。
在當地還有一種喪葬習俗,我們采訪的過程中發現涉及的喪葬方面的禁忌是非常多的。在介休靈石地區,人們對于人死后進祖墳的要求是非常嚴苛的。在這里每家都有自己的祖墳,或大或小。有的大家族就有好幾代人。也有人們因為種種原因就另立祖墳了。就是到了父輩這一代,有父母去世之后就不葬在祖墳了,而是請一個最老祖先的牌位,然后另外找一塊墓地作為自己這一支的祖墳。在當地如果一個家里的老人(女)去世之后,是不能直接葬進祖墳的,要先臨時選一塊兒墓地埋葬,這個墓穴不是太正式,比較淺。等家里的男人去世之后,再挑選好日子進行合葬。但是這也不能隨便進行合葬。倆個人去世之間的時間段必須要到了兩年之上。一般合葬的時間人們都選在清明這一天,據說這天是“好日子”在這天合葬是最合適的。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兩個人一直不能合葬,必須得等到家里再有去世的人,在這位人下葬的時候,才可以把他們一塊兒合葬。所以在我們采訪的過程就發現了好幾家,其中一家公婆已經去世十幾年了還沒有合葬,公公葬在祖墳里,婆婆一直埋在外邊另外選的墳地里。這是為什么呢,這里還涉及到另外的一個禁忌。就是這家的婆婆去世的時候58歲,按照當地的說法,沒有到六十歲的人去世了,就不能進祖墳。照這么說,她家的婆婆就一直不能進祖墳了。所以,為了公公和婆婆以后能合葬,所以他們家的子孫們就決定要另外立祖墳了。這立祖墳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此外,非正常死亡的人以及身體不健全的人也不能進祖墳。
在正常的時候,一般進行喪葬的各種儀式活動時要請當地的陰陽先生給看風水,等陰陽先生看好之后,人們才敢開始儀式和動土。我們在采訪當地人任丙亮家的合葬儀式的時候就碰到在了這種情況,他們家看好日子在中午的時候要進行合葬。所有的都準備好之后然后等陰陽先生掐著時間來給測方位。這個時候陰陽先生的話就是權威。在當地涉及到這方面的時候所有人都非常的謹慎。他們認為如果出了差錯,會直接影響到當代人和后代人的運勢。
禁忌是人們對某些言行及其方式的自我限制,它不僅來源人們對某種神秘力量的畏懼,而且也包含著人們在與大自然做斗爭中長期積累的經驗,以及在長期的人際交往中形成的社會禮俗。③禁忌一直伴隨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禁忌,讓它為我們的生活生產服務。
參考文獻:
[1] 《荊楚歲時記》
篇3
一、立足目標。探究兒童的學習基礎點。體現識字教學的生命性
任何生字的學習,學生都不是以“零基礎”的狀態投入的,他們帶著自己全部的與識字相關的生活體驗、學習體驗參與新的學習過程。對于不同的生字,他們有不同的認知、情緒、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展開前要尊重兒童相對群體化的學習需求,通過學習基礎點的探究,體現對兒童生命狀態的關注。
1.識字教學目標從兒童的學習起點出發。準確定位障礙點。漢字的構字規律是嗇、形、義三要素之間的本質聯系,但在教學中不應是平均用力,而是有所側重。例如蘇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的《識字4》一課出現了六個生字,分別是蟲、螞、蟻、田、天、牛。倘若將教學目標寫成“能準確地認讀、書寫生字”,雖然沒有錯誤,但是卻對教學活動缺乏真正的指導意義。而我在教學前的分析中這樣寫道:
本課需要書寫的六個“生字”除“螞、蟻”外都是常見字,從學生在一年級入學后的“生字”認讀闖關(每次一年級新生入學,學校都安排常見字認讀闖關,這樣可以更好地掌握一年級上半學期的生字教學重點)中不難看出,學生都能認讀。其中的“田”“天”和“?!弊衷谇捌诘恼n文教學中已經多次出現,因此在字的音、形、義上不存在教學難點。但是三個字都蘊藏著有趣的漢字文化,值得與學生共享。最值得注意的是本課首次出現獨體字“蟲”與其作為部首的合體字“螞、蟻”同時出現的情況,因此“蟲”與“蟲字旁”的書寫指導在寫字結構中具有重要的節點價值,而且在學生知覺的整體性發展中,學生知覺發展較弱的一面往往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蟲字旁”的點需要著重教學。
如上學情分析,明確了兒童識字過程中的具有共性的困難點和障礙點,對后期教學起了重要的目標引領作用。
2.識字教學的模式從文本特點出發。彈性生成觸發點。低年段教材體系中的識字,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集中識字,另一類是隨文識字。在教學預設中,教師要依托文本內在的編排體系,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結合低年段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的需求,設計有效的識字教學活動,集中識字要積極梳理字之間的規律,發現字理識字的原理,并組織相應的教學。例如蘇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中就出現了形聲字歸類、象形字歸類、會意字歸類等多種集中識字課文。教師在預設時,要把握字之間的難易側重,選準教學起點,才能為后期的學習遷移打下基礎。隨文識字的要求則更高,需要有機處理好閱讀與識字的關系,尋找合適的觸發點,由閱讀轉移到識字,經由識字最終回到閱讀中。教師還應注意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并不是完全割裂的,隨文識字中可以出現集中識字、識詞,而通過創設韻文或兒歌情境,集中識字同樣可以轉化為隨文識字。例如蘇教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的《識字8》中出現了四個生字,分別為包、泡、苞、飽。我就積極利用這首兒歌:“水下兩條小金魚,水上兩朵荷花苞。荷花苞,真飽滿。小金魚,吐泡泡?!痹趦焊柚幸龑W生根據意思選擇部首,在童話情境中識字。而在蘇教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的《學棋》一課中,我發現課文中出現大量的與生字“棋”有關的詞語,于是,我用詞串形式進行集中教學。詞串如下:
圍棋 棋盤 下棋 棋藝 棋手
(布子) (能手)
二、立足過程。提升兒童的學習能力點。體現識字教學的生命性
所謂識字是“見形而知聲、義,聞聲而知義、形也”,“固以形為刺激須能引起聲、義反應,以聲為刺激須能引起形、義反應”。識字不是一般的認識文字符號,也不只是建立單個文字的音、形、義之間的暫時聯系,更重要的是對所學字的音、形、義能進行快速的聯想反應,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在以往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往往瑣碎、機械講解的時間比重過高。學生自己觀察、分析、思考的時空少,缺乏內在全情體驗的參與式思考,成為漢字的被動接受者,導致讀音、認形、明義的學習過程割裂且缺乏情感體驗。因此教師應著力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主動的學習中去發現、感悟漢字的每一要素,自主建構字義的理解方法,并與音、形的發現式學習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識字鏈。
1.識字教學的方法從兒童的學習情趣出發,發現兒童識字的契合點。傳統的識字是兒童機械記憶的一個過程。教師出示生字,領著兒童讀,講給兒童聽,帶著兒童寫。我期望在豐富情境的創設中,激發和引導兒童主動學習。調動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識字經驗,把生字的音、形、義在具體的言語對話中主動建構起來。
例如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的課文《小動物過冬》中有一個生字“刮”,課文是這樣說的:“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涼了?!蔽覄撛O了如下教學情境。
師:沒過多久啊,秋天就到了――
師:(播放秋風及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秋風吹起來了,還發出呼呼的聲音。
師:對呀,孩子你看,秋風一吹,樹葉寶寶都怎樣?
生:它們都掉下來了。
師:你看得真仔細。秋風的力氣是那么大,連樹葉都從大樹上掉下來了。又大又冷的風,我們一般不說吹,而說――(老師舉出生穿卡片:刮)
師:(對一個學生)請你讀。
生:刮。
師:右邊是“立刀旁”。秋風力氣大。
師:我們再一起讀。(生齊讀制)
師:秋風――
生:刮起來了。天氣漸漸涼了。
教師在準確把握生字教學的重點“刮”的字形和字義后,借助課文與課件的有機結合,既無痕地融入課文的時間情境,又無痕地融入了師生的對話情境。
2.識字教學的過程從兒童的學習能力出發。提煉兒童識字的結構點。漢字有自身的特殊結構,因此,識字教學不只是為了教會幾個字,更要讓兒童掌握漢字結構。與之相應的是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
我根據學生低年段的學習能力,把識字教學的目標作了初步的年段劃分:
一年級上半學期:在教師的引導下,具備識一個字的能力。
一年級下半學期:在教師的引導下,具備識一組字的能力,并拓展識字。
二年級上半學期:初步具備獨立識一個字、一組字的能力,嘗試自主拓展。
二年級下半學期:具備獨立識―個字、一組字的能力。并能積極主動地拓展識字。
在年段識字目標結構的引領下,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也要積極滲透識字的方法意識和結構意識,促進學生整體識字能力的提升。
例如蘇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的課文《烏鴉喝水》中有一個生字“看”,我組織了系列化的教學活動。
師:烏鴉到處找啊找,老師也來幫它找。注意看,老師是怎么做的?(老師把右手遮在眼睛上方。)左看看,
右看看,近處看看,再往遠處看看。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烏鴉找。(所有小朋友都激動得把手遮在眼睛上方。)我們左看看,右看看,近處看看,再往遠處看看。剛才的這個動作變成文字,就是古時候的“看”字。(老師板畫:古漢字“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把手遮在眼睛上,就是“看”。
師:對,上面的是手的形狀,下面就是眼睛。現在的“看”字就是由古時候的字演變采的。跟著老師一起寫。(老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寫“看”。)
師:注意啦,“手”字變成“手字旁”的時候,有什么變化?
生:豎鉤要變成撇。
師:當一個字成為部首,一般在字的上面做頭時。要把豎或豎鉤變成撇。如“著急”的“著”里面的羊字頭也是這樣。而在書寫時,這個字里有兩個撇,就要特別注意,一個是平撇,一個是豎撇。
(學生一起在紙上書寫“看”。)
教師在這一具體環節中,融入了漢字文化,融入了動作表演。最關鍵的地方是對于“手字頭”的教學,由撇的變化拓展遷移到相關部首中同一筆畫的變化,由兩個撇的不同拓展遷移到漢字結構中相同筆畫重復出現時的細節變化,頓時就提升了識字教學的品位。
3.識字教學的組織從兒童的學習單位出發,開發兒童識字的合作點?!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逼渲泻献鞯膶W習方式對于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尤為重要。其一,低年級學生特別需要伙伴,正由于他們自己尚缺乏認知策略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問題的探究中,他們很自然地需要尋求與伙伴協商和獲得幫助。其二,由于學前教育參差不齊,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的基礎性資源差異非常大,教師在群體教學中往往無法顧及到個體間具體的差異,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可以較好地實現生生之間的差異互動。其三,低年級學生合作的能力需要培養,而識字活動比較簡單,易于操作,對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是一個比較好的載體。因此,合作式的識字學習單位的建立使教學過程不只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差異式互動、獲得新知建構、形成合作方法之喜悅的情感交流過程。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們更提倡同桌合作式的學習單位,這樣易于保障合作的有效進行。
識字教學中有一些非常經典的合作活動值得推廣,例如一個學生說部件,另一個學生讀字;一個學生做動作,另一個學生猜部首;一個學生說字。另一個學生組詞;一個學生組詞或根據韻文造句,另一個學生從_中找出生字等。這些合作活動涉及漢字的認讀、運用、鞏固等多個環節,充盈在識字的整個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率,也提升了識字的教學效益。
三、立足反饋,關注兒童的學習生長點。體現識字教學的生命性
教師常常會忽略識字教學過程的評價與反饋。以為必須要到默寫的環節方能實現。其實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隨時可以進行評價與反饋,既有活動目標、環節目標的反饋,更有課堂目標的反饋。識字教學可以從認讀、運用、默寫等多個角度進行充分地反饋,從而迅速敏銳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生長點,為后期教學提供新一輪的潛在資源。識字教學的反饋從兒童的學習規律出發,清晰兒童識字的生長點。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的速度不均衡,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所以,識字教學的鞏固要充分遵循遺忘規律,在新認識的生字尚未遺忘時就開始鞏固練習,使新知識在大腦的痕跡得到加深,建立起牢固的神經聯系。同時,低年級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喜好豐富的活動形式,教師應采取多種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讓他們既動腦又動口動手,以加深印象。這樣練習及時、趣味性濃、競爭意識強,效果更佳。
例如蘇教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的《識字8》是以基本字“青”和六個部首組成的形聲字為教學內容。在前期的教學活動之后,我安排了課堂的反饋環節:
(老師舉出六張生字卡片,請學生齊讀。)
生:請。
師(做動作):請坐的請。
生:晴。
師(做動作):晴天的晴
生:睛。
師(做動作):眼睛的睛。
生:蜻。
師(做動作):蜻蜓的蜻。
生:情。
師(做動作):心情的情。
生:清。
師(做動作):清水的清。
師:大家都讀準了?,F在看許老師(下轉第60頁)
(上接第15頁)的動作,開火車說這個字的部首。
(老師分別做出表示清水、心情、眼睛、蜻蜓、請坐、晴天的動作,學生一起說部首。)
師:看來我怎么也考不倒小朋友,讓我再想一個辦法。這次什么提示也沒有,小朋友得自己讀。千萬別讀錯哦!
(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教師及時設計反饋活動,創設了豐富有趣的游戲情境。大范圍地讓學生開火車,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呈現前期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及時調整教學過程,或反思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實現。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群體比較中感知自己的學習情況,形成自我判斷,完善自我學習認知。
篇4
清明節之所以叫做“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春秋時期,晉文公為了迫介子推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在清明節這天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后來清明節就有了寒食節這個稱呼。
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故事發生地中國山西將寒食節定為清明前一天,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并為全國所接受。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是千年如一的。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一 漢水下游平原垸田農業區
長江中游地區所習稱的"垸田"(也稱"院田")就是下游地區所說的"圩田","垸"與"圩"都是指堤岸。嘉靖《沔陽志》卷8 《河防》謂"沔居澤中",地勢低下,"江溢則沒東南,漢溢則沒西北,江漢并溢則洞庭沔湖匯為巨壑","故民田必因地高下修堤防障之,大者輪廣數十里,小者十余里,謂之'院'。"乾隆《湖北安襄鄖道水利集案》卷下《稟制憲晏各屬水利歲修事例》云:
自京山以下,次潛江,次天門,次沔陽,地形愈洼,眾水匯歸,南北兩岸夾河筑堤。其州縣民人糾約鄰伴,自行筑堤捍水保護田廬,謂之"垸"。各垸之田,少者數百畝、千余畝,亦多有至萬余畝者。
因此,所謂"垸田"就是筑圍堤、防御洪澇的水利田,堤垸實是垸田的標志,其功用主要是防御洪水。(注:當然,為了有效地防御洪澇,僅僅筑起堤垸是不夠的,還要開挖排灌渠系、興建引排涵洞、并保留蓄澇湖泊。因此,張國雄先生給垸田下的定義是:"兩湖平原河湖交錯的水鄉地區一種四周以堤防環繞、具備排灌工程設施的高產水利田。"參閱梅莉、張國雄、 晏昌貴著《兩湖平原開發探源》,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7~91頁。)
張國雄博士對兩湖平原垸田的興起與發展作了詳盡細致的研究。(注:參閱前揭《兩湖平原開發探源》,第四章"垸田的開發",第87~134頁。)他認為:兩湖地區垸田的興起,大致在南宋晚期, 不遲于13世紀中期的南宋端平、嘉熙年間(注:這一看法最初是石泉先生提出的(見所編《中國歷史地理專題講義》,武漢大學歷史系1981年油印本,第174頁),張國雄對此作了詳盡的考證,見石泉、 張國雄《江漢平原的垸田興起于何時》,《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年第1期。)。 南宋晚期與元代江漢平原的垸田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江陵、荊門一帶。明朝前朝,隨著移民的大規模遷入,江漢平原的廣大湖灘河濱很快得到開發。嘉靖《沔陽志》記沔陽州垸田之開發云:
明興,江漢既平,民稍墾田修堤,是時法禁明白,人力齊一,堤防堅厚,湖河深廣,又垸少地曠,水至即漫衍,有所停泄?!首院槲淦苫?,水患頗寧。其后佃民估客日益萃聚,閑田@①土,易于購致,稍稍墾辟,歲月浸久,因攘為業。又湖田未嘗稅畝,或田連數十里而租不數斛,客民利之,多瀕河為堤以自固,家富力強則又增修之。
洪武至成化初(1368~約1468年)是漢水下游平原垸田的初興階段;成化至正德中(1469~1521年),垸田發展十分迅速,形成了垸田興建以來的第一次。嘉靖以后,由于移民繼續大批移入,垸田增長速度更快,其分布也進一步向沼澤化的湖區和淤塞河港擴展。在明清之際的動亂中,垸田受到破壞,絕大部分堤垸均被廢棄;康熙、雍正年間(1662~1735年),垸田逐步恢復,并在數量與規模上超過了明代。乾隆時期,垸田興筑再次掀起,垸田實際上已臻于飽和;嘉慶、道光以后,垸田圍墾惡性膨脹,或"隨淤隨筑","凡湖渠澤藪有為泥沙填淤者,即爭墾筑垸"(注:光緒《漢川圖記征實》第3冊,"堤垸"。 );或竭湖造田,湖泊漸次被墾為桑田。
漢水下游平原的垸田主要集中在沔陽、景陵(天門)、潛江、監利、漢川和漢陽、應城、云夢等州縣,其中沔陽、潛江、監利、天門、漢川地勢低洼,湖泊相連,垸田開發最早也最為密集。 嘉靖《沔陽志》卷6《堤防》錄嘉靖三年(1524年)知州儲洵疏謂江水若自監利車木堤沖塌,"不惟其縣受害,而沔陽后@②茅埠凡一十六村、熊家@③潭凡四十余院、稅糧八千余石高低淹沒,尺寸不堪耕種";若潛江排沙頭、班家灣、新開便河及沔陽石牌鋪等處水口沖塌,"每遇襄漢水發,則潛江、景陵二縣,沔陽深江西范凡二十七村、蓮河柘樹凡七十余院、稅糧一萬五千余石亦無尺土耕種",則到嘉靖初,沔陽州至少已有110 余垸(注:光緒《沔陽州志》卷3《堤防志》也稱嘉靖中,沔陽垸田 "百有余區"。諸堤之名難以詳考,除嘉靖《沔陽志》所及之熊家、@③潭、蓮河、柘樹等院外,嘉靖《湖廣圖經志書》卷11沔陽州"山川"欄記有百石湖堤,堤內皆田,也當為垸田。)。潛江縣在成化、正德時己有48垸,到萬歷間增至百余垸(注:康熙《潛江縣志》卷3 "鄉區"記載明成化間潛江縣有5鄉1坊48垸,萬歷《湖廣總志》卷32《水利志》錄有潛江37個"舊垸"、9 個"新垸"之名,張國雄認為它們很可能就是正德以前的48垸,并根據有關調查資料復原了明早、中期潛江境內垸田的分布情況(參閱前揭《兩湖平原開發探源》第105~106頁,"圖4-1",其中可能有個別失誤,如江@④院、車老院,據嘉靖《湖廣圖經志書》卷 6荊州府"山川"欄,并"邊臨襄江";而張國雄先生將之置于潛江東南境,可能有誤。)。監利縣在成化間由知縣焦欽主持一次即修建堤垸25處(注:嘉靖《湖廣圖經志書》卷6 荊州府"山川"欄"監利"縣下。),"田之名垸者,星羅棋布。"(注:康熙《監利縣志》卷尾,劉鴻浩:《重筑吳家lóu@⑤堤記》。)景陵縣在宣德中(1426~1435年)也己出現垸田。嘉靖《湖廣圖經志書》卷11沔陽州"山川"下記景陵縣有古堤二,"一在縣東北,長五里,以防義河水勢,宣德間知縣楊安修。一在縣東北,上下有lóu@⑤,一名穴河,一名紅花。遇旱則貯湖水以灌田,泛則開lóu@⑤以防潦,水勢高則不開,成化間知縣姜綰重修,弘治間川襄洞庭水泛沖滔,知縣周瑞重筑以殺水勢,民甚利焉。"此二堤雖不以垸為稱,但由其功能來看,顯然是垸堤。
漢川縣垸田之出現似較沔陽、潛江、監利為晚,嘉靖《漢陽府志》與《湖廣圖經志書》所記漢陽府農田水利多為陂堰,垸堤較少(注:《漢陽府志》卷2《方域志》記漢陽縣有譚家院、東西楊樹堤、 李家堤、蓮花堤、青草堤、山嘴堤、柘林堤、洲家堤、萬家堤、鄭家堤等,無以判斷其是否為堤垸。)。漢川堤垸之大興大約是在隆慶(1567~1572年)、萬歷(1573~1619年)年間。白魚垸原為漢江南河分流的一個支汊,"隆慶時,白魚垸淤阜成陸,障堤成垸。"細魚垸"本湖渠,明萬歷年間因淤筑垸。"(注:光緒《漢川圖記征實》,第3冊。 )南河垸"隆慶間民人于湖渚障堤為垸,延袤八十余里。"(注:同治《漢川縣志》卷7《山川》。)天啟四年(1624年),漢川縣同時興建了教子臺、 太實、永固3垸(注:同治《漢川縣志》卷9《堤防》。)。盡管如此,漢川堤垸的數量與規模看來都遠遠比不上沔陽、監利等州縣。
清代堤垸之分布更為廣泛,凡可資利用的河湖沼澤都漸次被圍墾。漢水下游平原垸田分布最為密集的仍然是沔陽、潛江、監利、天門、漢川5州縣。乾隆年間,沔陽州共有1368垸, 支河港漢與湖地多被"墾為阡陌,且各修堤垸障之,盡占水道。"(注:乾隆《沔陽州志》卷《賦役志》、 光緒《沔陽州志》卷2 《山川》。 )潛江縣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已有156垸(注:光緒《潛江縣志》卷10《河防志》。這156垸中,有的沿襲明末而來,有的則屬新筑,如獵塌湖、東西白湖、張蓼湖、枝江湖等等,都是康熙年間淤墊為垸田的,見康熙《潛江縣志》卷3 《山川》。),到乾隆間,增加到160 余垸(注:乾隆《湖北安襄鄖道水利集案》卷下,《制憲鄂奏移駐廳員分汛管堤》。)。監利縣,據咸豐年間(1851~1861年)的統計,共有498 垸,"人稠地狹,絕少曠土。"(注:光緒《荊州府志》卷20《堤防志》;光緒《潛江縣志》卷8 《風俗》。)天門縣(即明代景縣)菜子、老鸛、岳港、龍潛、上帳、下帳等湖在乾隆年間相繼淤為平田,全縣共有109 垸(注:乾隆《天門縣志》卷1《地理志》,卷6《水利志》。);后來較深的楊桑、高臺湖也"大半淤塞",到光緒間(1875~1908年),天門縣垸田增加到200 余座(注:《襄堤成案》卷1, 《職員蔣元鴻等呈請督撫憲札飭鐘潛二主勘估等修潰口不得觀望協幫稟》。)。漢川縣在康熙年間有35座官垸、8座民垸,乾隆年間民垸增加到265座(注:光緒《漢川圖記征實》,第4冊。)。
除以上5州縣外,漢陽、應城、荊門也有部分堤垸。 光緒《漢陽縣志》卷2《營建略》"堤防"稱:漢陽縣于康熙五十年筑永豐堤, "外距群湖,置石閘蓄泄內湖諸水。而蔡店迤南卑洼處亦有漢水旁溢憂,隨建芭芒堤,作后障,是為修堤圩田之始。"在應城縣南境與漢川縣交界處,有郭家垸,始筑于萬歷二年(1574年),因常受yún@⑥水之害,屢廢屢修(注:光緒《應城縣志》卷2《建置志》"水利"。)。 荊門州的垸田主要集中在瀕臨漢水的沙洋一帶。在沙洋西南的青村堤下,有彭家垸、南灣垸、?。愧咣?、浩曾垸、王家垸、莊家垸等等(注:同治《荊門直隸州志》卷2《建置志》"堤防"。)。
以垸田為主要特征的漢水下游平原農業區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麥類及黍、粟等雜糧也占有較大比重。這首先從農業用地的結構方面表現出來。明清有關記載中常把耕地分為田、地、山塘四類,其中"田"專指水田,"地"專指旱地,"山"指山林牧業用地,"塘"包括湖蕩、陂塘,其實并非耕地,而是一種水利設施,可用于蓄水灌溉和養魚。田、地、山、塘在全部農業用地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水稻、旱地作物生產以及林牧業、漁業(捕撈養殖業)在當地農業經濟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嘉靖《靖陽府志》卷5 記載了不同年份漢陽府及所屬漢陽、漢川二縣的耕地狀況,我們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為例計算出表1。
表1
明代漢陽府農業用地的結構
府縣
田
地
山
塘
面積 百分比 面積 百分比 面積 百分比 面積 百分比
漢陽府 2730頃 76.34 674頃 18.85 62頃 1.73 110頃 3.08
漢陽縣 2005頃 74.23 570頃 21.10 53頃 1.96 73頃 2.70
漢川縣 725頃 84.40 104頃 12.11
1頃 0.12 29頃 3.38
說明:(1)資料來源:嘉靖《漢陽府志》卷5《食貨志》。(2 )原記載中田地山塘各項面積記至畝、分、厘,表中僅取其約數。由于統計方面的原因,漢陽、漢川二縣之和與漢陽府總計數并不相符。
龔勝生博士曾經對清代兩湖地區的耕地結構作過細致的分析(注:龔勝生:《清代兩湖農業地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58~69頁。),我們根據他的計算,擷取漢水下游地區部分州縣的情況列出表2。
表2 清代漢水下游部分州縣農業用地的結構
州縣
農業地的構成(%)
田
地
山
塘
漢陽縣
31.0
26.9
37.5
4.6
漢川縣
40.3
24.9
5.8
29.0
沔陽州
75.9
13.1
11.0
潛江縣
90.3
9.7
監利縣
46.5
53.5
京山縣
40.5
33.6
21.8
4.1
鐘祥縣
31.1
二 漢水中游以旱作為主的水旱兼作農業區
本節所說的漢水中游農業區,包括隨棗走廊、襄宜平原與南陽盆地3個地理單元, 雖然隨棗走廊在自然地理的意義上基本屬于漢水下游地區,但考慮到其農業經濟的主要特征更與漢水中游的襄宜平原接近(特別是隨州與棗陽),所以我們將它歸入漢水中游農業區。
漢水中游農業經濟區最重要的特征是水旱兼作、而以旱作農業為主,稻作農業在地區經濟生活中所占的比重由隨棗走廊而襄宜平原、而南陽盆地逐漸減少,旱作農業所占的比重則相應地遞增。這首先從各州縣載籍耕地的結構中反映出來,在本區最東端的安陸縣,據龔勝生博士的計算,載籍耕地中水田所占的比重為64.8%,旱地占23.7%,山林占3. 9%,湖塘占7.5%,水田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 而在本區西端的光化縣,則是旱地占據著絕對優勢。據正德《光化縣志》卷1《田賦》 記載,正德七年(1512年),光化縣共有官民田地湖蕩688頃,其中水田72 頃,占總數的10.7%;地615頃,占總數的89.39%;湖蕩81畝,占總數的0.12%。到清朝后期,光化縣水田的比重有所增加,大約占全部農業用地的24.0%(旱地占75.9%,湖塘占0.1%)。在南漳縣, 水田所占的比重為9.9%,旱地則占90.1%(注:此處安陸、光化、 南潭三縣清代水旱田地的比重均據前揭龔勝生《清代兩湖農業地理》表8 "清代兩湖州縣耕地結構表",第61~64頁。)。南陽盆地的水田面積更少。盆地內生產條件最好的南陽縣,在清末僅有稻田100頃,占全縣可耕熟田的0.31%。這些稻田都分布在南陽縣西當境低山中, 靠泉水灌溉(注:光緒《南陽縣志》卷9《溝渠》。)。到解放初的1953年, 南陽專區的水田只有437163畝,占全部耕地面積的2.4%。鄧縣、 新野的水田占全縣播種面積均只有0.02%(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漢江工作隊:《漢江流域地理調查》附表24,"漢江流域各縣土地利用率和水旱地比例統計表(1953年)"科學出版社1957年版。)。
地方志中有關物產的記載也加強了我們的這種認識。道光《安陸縣志》與同治《隨州志》有關物產的記載均將"稻之屬"列于首位,其下才分別是麥之屬、豆之屬等;而《襄陽府志》及各縣志中則一般將稻、麥并列于"谷品"下,不再將稻單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水稻地位的變化。乾隆《襄陽府志》卷6 《風俗物產》下總論襄屬各州縣物產狀況云:
襄郡居楚北上游,地勢頗高,水田少而旱地多,襄麥較下游諸郡獨勝,以界連豫境,作面食佳。稻以光化六股泉產者為上,棗陽香稻亦不減也。
在襄陽府各州縣中,以宜城縣種水稻最多。 光緒《襄陽府志》卷9《建置志四》"水利"欄稱:"宜城三面臨水,漢水繞其東南,蠻水饒其西南,地勢平衍,為一郡稻米之鄉。"但宜城的水稻種植也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同治《宜城縣志》卷3《食貨志》"物產"欄稱:
宜境山澤原隰參半,有宜稻者,有宜麥菽雜糧者。初夏麥熟,民多食@⑨,即大麥仁也。小麥不充常餐,恒儲以市。宜稻之鄉,自二渠廢后,惟恃陂塘,偶值夏旱,即難有秋。一遇歲歉,多食蜀秫,或食蕎麥,且有雜有野蔬者。
顯然,宜城縣在木渠、長渠湮廢后,水稻種植受到水源的限制而大幅度減少。棗陽縣東南部賂屬于yún@⑥水流域,陂堰較多,水稻種植較廣;其西北境則"重岡九十九間,原田每每恒苦旱干",以旱地作物為主(注:國民《棗陽縣志》卷14《食貨志》"農業"。)。至于南漳、襄陽、谷城、均州、光化以及屬于鄖陽府的保康縣,則主要是在水源充足便于灌溉的河流谷地間有水稻種植,面積不大。南漳、??刀h的稻田集中在較為寬廣的漳水、沮水和蠻水谷地,各水"岸側暨支流均有平疇產稻","所產稻谷僅足供城市平壩之用,山農饔饔以包谷雜糧為主。"(注:國民《南潭縣志》卷6《建置志二》"水利"; 嚴如煜:《三省邊防備覽》卷8 《民食》。)襄陽縣的稻谷產地主要有峪山、黃龍蕩與張家山三處,谷城縣與均州的水稻則集中在南、北河下游及其它山溪性河流谷地,光化縣水田大都在漢水南岸溝溪兩側,漢水北岸的丘陵崗地幾乎沒有稻田存在(注:同治《襄陽縣志》卷3 《食貨志》"物產";同治《谷城縣志》卷2《水利》;光緒《均州志》卷6《賦役志》"物產";光緒《光化縣志》卷3"物產"。)。
南陽盆地在漢代曾是著名的稻米產區,但自六朝起,水稻種植即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雖然在唐宋時期曾有反復),到元代,文獻中已見不到關于南陽地區種植水稻的記載,估計當時南陽地區即使有水稻種植,面積也不會很大。明朝中期,丘浚曾說荊襄唐鄧有水陸之田,"可水耕之地,則引水立堰,募南人耕之"(注:《明經世文編》卷72,丘浚:《屯田·荊襄唐鄧之田》。)。開發水田,需要募南人經營,說明水稻種植技術在當地已失傳,這當然是水稻生產大幅度減少的結果。王士性《廣志繹》卷3"江北四省·河南"下記載,"確山南多稻田, 近楚俗,北乃旱地,漸見風塵"。確山今屬駐馬店地區,唐白河流域大片田地都在確山一線以北,顯然,其水稻生產已微不足道。嘉靖年間鄧州水利屢復屢壞,致使地方官員考慮"不如聽其種旱田之愈"(注:《天下郡國利病書》卷53,河南四"南陽府"。)。在明代后期和清前期地方志關于物產的記載中,水稻的地位已很不重要。如嘉靖《鄧州志》卷10《賦役志》"物產"欄的記載是:"多粟、多麥、多菽、多脂麻,有黍、有稻、有稷、有蕎。"順治《鄧州志》的記載與此相同。清中后期的一些地方志,干脆就沒有水稻或者是間有水稻了。乾隆時人蕭韶相《召父陂》詩云:"南陽草莽已連阡,水到空聞召父賢。鸚鵡不知香稻少,秋聲猶集廢塘邊。"(注:見乾隆《續河南通志》卷75,《藝文志》。)正是南陽農業滄桑巨變的寫照。雖然在一些水源條件好的濱水地帶還"間種jīng@⑩稻"(注:光緒《南陽縣志》卷2 《疆域志》"風俗"。),但總的說來,南陽盆地在明清時期已基本上成為較單純的旱作農業區。
總之,漢水中游農業經濟區雖然在總體上看是水旱兼作,但水稻種植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其中安陸、隨州、棗陽、宜城四州縣水稻種植面積最大,在當地農業經濟中所占的比例也較高;南漳、襄陽、??怠⒐瘸堑瓤h已較少,光化、均州、新野、南陽、鄧州、淅川諸州縣更少,至于南陽北部諸縣的水稻種植更是微不足道。同時,歷明清兩代,漢水中游各地的水稻種植面積還在持續下降。這種農業布局和演變趨勢顯然與自然地理條件以及環境變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F代漢水中游地區的年平均氣溫為15~16℃,5~9月或6~9月平均氣溫均大于22℃,1 月平均氣溫2~3℃,7月平均氣溫28~29℃。年均降雨量700~850毫米。 一般說來,這樣的氣候條件是比較適合水稻生產的(注:前揭《漢江流域地理調查報告》,第五章"氣候",第36~45頁。)。但是,我們知道,明清時期正是我國著名的小冰期,年均氣溫比現代低得多,降雨量也要相應減少(注: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 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4頁。)。年均氣溫與降雨量的降低,勢必要影響到對水熱條件都有較高要求的水稻種植。
但是,地理條件的變化并非決定性因素,導致漢水中游地區水田面積減少的最直接的原因應當是水利的廢馳。漢水中游地區降雨集中, 7、8、9三個月的雨量常占年降雨量50%以上,春、秋則常發生干旱,特別是5月底為插秧季節,卻正當少雨時期;同時, 丘陵崗地的落差較大,平原地帶多沙質土壤,地表水不易自然保存,因此,稻作生產必須仰賴于蓄水灌溉,水利事業的興衰也就決定著稻作農業甚至是地區經濟的興衰。又因為溪流含沙量大,土性疏松,蓄水陂堰易于淤淺;遇有洪水,堰堤又極易被沖毀。喜靖《鄧州志》卷11《陂堰志》稱:"(鄧州)壤土沙涸,而強為堤筑,則易壞。"光緒《南陽縣志》也指出:"(南陽諸水》依岡環注,隨地可渠,然水流迅急,多沙易淤善徙……故縣境陂堰名天下,其實難久而易淤。"所以,水利工程必須常加維修整治,稍加懈怠,就可能淤塞湮廢??墒牵瑵h水中游地區的農田水利并沒有象漢水下游和荊江堤防那樣的重要性,不足以引起政府的關注;雖然在一些勤政的地方官的提倡與主持下,部分州縣的水利工程得到一定程度和整治與維修,但大多沒有延續性,更未能形成制度。因此,就明清時期漢水中游地區而言,官府對于農田水利實際上是極不重視的。這是農田水利廢馳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農田水利的衰敗還有更為復雜的社會經濟原因。順治《鄧州志》卷11《陂堰志》云:
天啟以后,陂堰為豪強兼并,民間失其利,閘口淤塞,盡成旱田,訟益眾。崇禎七八年后,陂堰盡荒,福府歲收租,至有被累死者?;是迨迥陙?,陂堰盡荒。
此言明末清初水利廢馳之原因有三:一是為豪強兼并,民失其利;二是陂堰租稅太重,業主不堪負擔;三是戰亂破壞,人口流散。光緒《南陽縣志》卷9《溝渠》云:
凡農治田,人三十畝,水田則減三之一,而所收倍。蓄泄以時,不憂水旱。自明季陂堰失修,河深渠高,水不能至。舊農多宛徙,新籍者率來自秦晉,昧水利;或富連阡陌,不親田事;佃農遷徙不恒,雖欲修不自主。又興陂,動連數十村落,議齟齬多不合。舊陂廢久,疑所用,則頗盜其堤堰土石,或境堙平之。
在社會穩定的情況下,南陽水利仍多失修的原因有數端:其一是遷入的人口多來自陜西、山西,不知水利;其二是業主不親農事,不問水利之有無;其三是"親田事"的佃戶遷徙無常,不能也無力興建水利;其四是水利工程動輒牽涉到幾個乃至十數個村落,村落之間很難合作。此數端相結合,農田水利的衰敗自是必然(注:明清時期漢水中游地區農田水利事業的普遍衰退與漢水下游平垸田的高度發展形成鮮明的對照,其原因何在,頗值得探討,限于篇幅,這里不擬展開充分討論。除了正文簡略提到的幾點外,我還注意到黃宗智先生關于宋代以后太湖漢域水利事業之衰敗原因的分析,其中頗有與漢水中游地區相類似者。請參閱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33~42頁。)。
在旱地作物結構方面,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玉米(包谷、玉蜀黍、玉高粱)和棉花種植的推廣。玉米大約在清初開始進入漢水中游地區,到乾隆、嘉慶、道光時期逐漸推廣,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年)湖廣總督開泰在奏折中說:
楚省所屬產有包谷一種,即京中所謂玉米者,民間每于山頭崖側、地角田邊零星布種。其性易生,兼耐旱澇。二三月間種后,止須鋤去野草,便自生發,無庸灌溉。六七月間結包,即可煮食;俟其包實堅老,收獲碾碎可以拌米作飯作粥,并為湯餅之用,頗有香味,力田之家籍以佐米糧之不足。約略每一株結五六包至二三包不等,以每包百粒計之,收成不啻百倍,是以近年以來種植者日益加多。……現據襄陽府、隨州、東湖縣稟覆,各稱可買二三千石、四五千石不等,尚有數處未經覆到,核其大勢,如二萬石內外。(注:《宮中檔乾隆朝奏折》,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湖廣總督開泰奏。)
稍后成書的乾隆《襄陽府志》卷6 "物產"欄述襄陽府糧食作物在麥、稻之外,"又有秫,一名玉高粱,俗名包谷,最耐旱。近時南漳、谷城、均州山地多產之,遂為貧民所常食。"顯然,玉米種植已比較普遍,但面積不大,主要集中在山區和丘陵崗地,在平原地區則主要是于"地角田邊零星布種"。乾喜年間,雖然玉米的種植面積有所擴大,但主要是在新開墾的山地,原有的"熟地"較少有改種者。因此,就漢水中游地區而言,山地較多的州縣如南漳、??怠⒐瘸?、均州、光化、棗陽、淅川、裕州等,玉米種植也較多(注:同治《南潭縣志》卷6 "物產";《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同治《谷城縣志》卷2"物產";光緒《光化縣志》卷3"物產";民國《棗陽縣志》卷6《輿地志》"物產"。)。
棉花于明代前期已在漢水中游地區普遍種植。天順《襄陽郡志》卷1"土產"欄中已記有棉花(寫作"綿花"),萬歷《襄陽府志》卷4"物產"仍之,且增加了綿布。同書卷12《食貨五》"萬歷歲貢數"條記載:"南京庫折綿花絨米,共五千石,每石折綿花絨十斤,共五萬斤。"說明襄陽府棉花產量已相當可觀。乾隆《襄陽府志》卷6 "物產"將木棉與綿布列為全郡之"通產"。在襄陽府所屬各州縣中,棗陽產棉多且優。其所產棉布遠銷陜西(注:民國《棗陽縣志》卷6 《輿地志》"物產"。)。
宜城也是重要的產棉縣。同治《宜城縣志》卷3 《食貨志》"物產"稱:"邑少絲麻,惟恃木棉,鄉野亦多種者。當歲晚務閑,閭閻爭事紡織。"在隨州,民戶廣種木棉,"人習為布,秋熟后賈販鱗集,隨民多恃此以為生計。"(注:同治《隨州志》卷13"物產"。)在南陽,張履祥《南園先生全集》卷43《近古錄》引錢懋登《厚語》載:
南陽李義卿,文達公之曾大父也。家有廣地千畝,歲植棉花,收后載往湖湘間貨之。是時價頗賤,停于邸舍。越三月,適臨江三商議值,三百兩交易訖。
文中所說的"文達公"即李賢,據《明史》卷167本傳, 是宣德八年(1433年)進士,成化二年(1566年)59歲時故去,其曾大父李義卿不會是晚于永樂年間的人。因此,可以認為在明朝初年南陽即有較大面積的棉花種植。嘉靖《鄧州志》卷10《賦役志》"物產"欄中記有布、綿花,順治《鄧州志》與嘉慶《南陽府志》均仍之。光緒《南陽縣志》卷2 《疆域志》"物產"欄稱南陽縣"惟絲棉麻靛漆玉頗著。"但南陽地區的棉花種植遠遠趕不上襄陽地區廣泛。在1953年的調查中,南陽地區的棉花種植南積占播種面積的4.33%,其中最高的鄧縣占6.65%,新野縣占5.66%;而襄陽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則占總播面積的11.62 %,其中棗陽縣多達24.92%,宜城縣為12.49%,襄陽縣為11.31 %(注:前揭《漢江流域地理調查報告》附表25,"漢江流域各縣1953年各種農作物播種面積及產量統計表"。)。這雖然是后來的情形,但考慮到作物種植結構的相對穩定性,可以認為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中后期的情況。
三 漢水上游農業經濟區
漢水自丹江口以上為上游,是一個多山的地區,但有不少山間盆地散布其間。在陜西境內有漢中、西鄉、安康、漢陰、商州--丹鳳等盆地;在湖北境內有鄖縣、鄖西、房縣、均州等盆地。這些盆地,或因斷層而生,或因侵蝕而成,成因不一,但同樣都有廣泛的新生代地層分布,易受侵蝕,故每造成平原、崗地和低矮的丘陵,在地貌上和四周矗立的山地形成明顯的對照。由于土壤和水資源條件較好,這些河谷山間盆地經濟開發較早,水田在耕地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在經濟上成為上游地區最重要的農業中心;而周圍的山地(即所謂的"秦巴山區")則直到明清時期才得到逐步開發,作物種植以旱地作物為主,經濟發展水平與河谷盆地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漢水上游地區實際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農業經濟區域,即水旱兼作的河谷盆地和以旱作為主的秦巴山地。
1 河谷盆地水旱兼作區
漢中等盆地的土壤、水熱條件與漢水中游地區比較接近,但由于水利事業較發達,所以水稻種植一直比較普遍。漢中盆地的灌溉水利起源甚早,很多地方志常將一些水利事業的起源遠推至西漢時期,當非無因。到宋代,漢中地區已形成較系統的堰渠?!端问贰肪?5《河渠志五》稱:"光元府褒斜谷口,古有六堰,澆溉民田,頃畝浩瀚。每春首,隨食水戶田畝多寡,均出夫力修葺。"其中山河堰"灌溉甚廣,世傳為漢蕭何所作,嘉yòu@(11)中,提舉常平史zhào@(12)奏上堰法,獲降敕書,刻石堰上。中興以來,戶口凋疏,堰事荒廢,累曾修葺,旋即決壞。乾道七年,遂委御諸軍統制吳拱經理,發卒萬人助役,盡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復見古跡,并用水工準法修定。凡溉南鄭、褒城田二十三萬余畝,昔之瘠薄,今為膏腴。"明清時期,以山河堰、五門堰、楊填堰等為主的許多堰渠仍在發揮作用,還新修、改建了不少堰渠。據嘉慶《漢南續修郡志》卷20《水利》的記載統計,清中期漢中府南鄭、褒城、城固、洋縣4縣共有堰63處,灌田17萬余畝。 在漢中盆地西端的沔縣,有12 堰,灌田17970畝;在漢水支流牧馬河谷的西鄉盆地,在41堰,灌田7740畝。
安康盆地和漢陰盆地的水利遠趕不上漢中發達。"漢陰有月河一道,納觀音、仙溪、龍王溝、板峪各水,引水作渠數十道,灌田二萬二千余畝。"(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 嘉慶《漢陰廳志》卷2 《疆域志》境內共有灌溉河渠20余處,灌田二萬余畝,與此大略相近。)"安康惟恒口引恒河、傅家河、南溝作千工堰、大濟堰、南溝等堰,灌田六七千畝。余引黃洋河、觀音河作渠,灌田無幾"。但在黃洋河、壩河上游的平利縣,山間坪壩發育,其大貴坪、豐口南、曾家壩、白土關、上下壩等18壩,"大者廣一二里,長七八里,引水作渠,灌田約四五萬畝。""這些堰渠大都是乾隆、嘉慶至道光中興修的。光緒《續修平利縣志》卷4"堰渠"下稱:乾隆二十年舊《志》中僅有豐口壩、 獅子壩等處小堰渠6處,至道光中,"凡傍山小田能引水灌溉之處, 均由鄉民自行修浚。"
丹江橫穿商丹盆地,河谷寬廣,乾隆《直隸商州志》卷2 稱:"丹水自胭脂關東流,過說法洞,繞(商)州城南,又東至張村鋪、商洛鎮、龍駒寨,經流二百里,兩岸隨地皆可開渠。"《三省邊防備覽》卷 8云:"商州城外及東南各村,其平曠之處,與安康之恒口、漢陰之月河相似溪澗之水足資灌溉,而湖北武(昌)黃(州)、安徽潛(山)六(安)流徙之人,著籍其間,用南方渠堰之法,以收水利,稻田數萬。"
鄖縣盆地河谷甚寬,兩岸均屬丘陵,其水利以武陽、盛水二堰最為著名。但因為地近河南,客民多來自秦豫,對于開發水利不甚重視。堵河上游的竹溪盆地"川原平曠,溪流瀠回,水田一帶,風景絕似江鄉。"房縣東北境"平原@(13)@(13)溪流清漪,間有小阜,而錦畦銹塍,風景絕佳。"(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同治 《房縣志》卷2記堰池51處,"或七八百石種,或五六百石種,或百余石種, 皆系順河之大小閘以灌之也。"其中最大的@(14)解堰灌田近二萬畝。
除了這些較寬廣的盆地外,山間狹小的平壩上也盡可能地利用水源以資灌溉。鄖陽府鄖西縣處萬山叢中,而天河、夾河(金錢河)河谷間有平壩,農民"或掘地而為塘,或筑堤而為堰,以予三農之用,雖曰瘠壤,而亦得為膏腴也。"(注:同治《鄖西縣志》卷6《水利志》。 )漢中府留壩廳,"本無水利。近年以來,川楚徙居之民,就溪河兩岸地稍平衍者筑堤障水,開作水田。又壘石溪河中,導小渠以資灌溉。""各渠大者灌百余畝,小者灌數十畝、十數畝不等。"(注:嘉慶《漢南續修郡志》卷20《水利》。)(今鎮巴縣)處大巴山中,"山大林深,然過一高山,即有一田坪。星子山之東為楮河,廳西為九軍三壩,南為漁肚壩、平落鹽場,西南為仁村、黎壩,均為水田,宜稻。九軍壩產稻最美,其粒重于他處。漁肚壩、楮河、平落鹽場周圍各數十里,俗稱'萬石平落,五千鹽場'。"(注:嚴如煜:《三省山內風土雜識》。)
漢中等較大盆地的水利事業自有其悠久的歷史傳統,而山間小盆地(平壩)農田水利的興修顯然與川楚等南方移民的進入有著密切的關系。前引《三省邊防備覽》與嘉慶《漢南續修郡志》中關于商州和留壩水利的興修與川、楚、皖移民的關系即可見出一斑。人口來源結構的變化顯然給土地的利用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水利事業的發展,使稻作生產的規模得以擴大。據彭雨新、張建民先生不完全的統計,在清中期,處于漢中盆地的南鄭、城固、沔縣、褒城、洋縣五縣水田面積分別占總耕地面積的43.3%、21.2%、26.4%、8.5%、8.1%(注:參閱前揭彭雨新、張建民:《明清長江流域農業水利研究》,第282頁,表5-7"部分州縣水澆田地比例參考"。 著作者指出:由于各種記載懸殊甚大,這一統計數據僅能供作參考。 )。 在1953年的調查中,以上五縣水田和水澆地在總耕地面積中所占的比重分別是38.7%、35.55%、19.5%、37.3%、21.21%,漢中市為64.65 %,西鄉縣為27.69%(注:前揭《漢江流域地理調查報告》附表24, "漢江流域各縣土地利用率和水旱地比例統計表"。)。由于這些縣還包括盆地周圍的大片山區,因此,實際上盆地內水田所占有的比重也明顯比其他縣高。許多地方志記載中都稱這些州縣的水田居十分之一。在前揭1953年的調查中,上述五縣水田所占的比重分別是16.9%、5.12%、7.5 %、12.23%、11.06%(注:需要說明的是,水田面積并不等于水稻種植面積,盡管絕大部分水田被用于種植水稻,但仍有不可忽略的部分水田被用來種植蔬菜和其它經濟作物。)。
在條件優越的漢中盆地,至遲到清中后期,水田已較廣泛地推廣了稻麥復種制。《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云:
(漢中)水田夏秋兩收,秋收稻谷,中歲鄉斗常三石(京斗六石);夏收城(固)、洋(縣)澆冬水之麥畝一石二三斗,他無冬水者,鄉斗畝六七斗為常。稻收后即犁而點麥,麥收后又犁而栽身秧,從不見其加糞,恃土力之厚耳。
民國《續修南鄭縣志》卷3 《風土志》稱:縣境主要種植以稻麥為大宗,水稻"除南北深山及北境高原不能引水灌溉外,余皆產之。產量沃田每畝約二石至二石五斗。"大小麥則"于水田收稻后種之",腴地每畝五斗至八斗。
漢中盆地內的旱地"以麥為正莊稼,麥收后種豆、種粟、種高粱、糝子。上地曰金地、銀地,歲收麥畝一石二三斗,秋收雜糧七八斗。"(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西鄉、漢陰、商州、鄖縣、竹溪等小盆地內的情形大致相同。
漢水上游河谷盆地所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有煙草、棉花等。煙草之種植大約始于清初,到嘉慶間,漢中盆地的煙草種植已經相當普遍。嚴如煜說:"漢川民有田地數十畝之家,必栽煙草數畝",每畝可摘三四百jīn@(15),賣青蚨十千以外(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 《民食》。)。 岳震川《賜葛堂文集》卷4《府志·食貨論》稱:"城固@(16)水以北,沃土腴田,盡植煙苗,盛夏晴霽,彌望綠野,皆此物也。當其收時,連云充棟。"棉花種植的推廣則與兩湖籍移民的進入有密切關系(注:漢水上游河谷盆地棉花種植始于元代,同治《房縣志》卷11"物產"錄元人熊澗谷《木棉詩》可證。唯在明代乃至清代前期種植面積都不大。直至乾隆年間,隨著兩湖及贛皖移民的進入,帶來了先進的植棉技術,棉花種植才逐漸推廣。乾隆二十三年《續商州志》卷8 稱:棉花,"近來植者漸廣。"這正是南方移民逐漸進入商州地區的同時,光緒《洵陽縣志》卷14《藝文》錄竹枝詞云:"洵河大半楚人家,夜夜篝燈紡手車。寶慶女兒夸手段,明年多種木棉花。"更證明了兩湖籍移民與漢水上游地區棉花種植之間的關系。),因此,商丹、房縣、竹溪、安康等兩湖籍移民分布較廣泛的盆地內棉花種植也較早。到嘉慶道光間,西鄉、漢中盆地的棉花種植也逐漸擴大。嘉慶《續修漢南郡志》卷27《藝文》稱:"近年漢南知種木棉,秋收之際,白英滿畦,亦興利之一端也。"但漢水上游棉花生產在國民以前一直不占重要地位,所產不敷本境之用,仰賴下游輸入(注:成書于光緒三十二年的仇繼恒《陜境漢江流域貿易表》在"入境貨物"中記錄了大宗棉布,說明陜南棉織品不敷本境使用。)。
2 秦巴山地旱作雜糧區
在河谷山間盆地的四周是廣褒的秦巴山地。 秦嶺海拔高度一般約2500米,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其南坡坡長而緩,形成波狀山地,有"九嶺十八坡"之說。大巴山平均高度2000米左右,其北坡為變質巖和石灰巖山地,土層瘠薄。由于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秦巴山區都是叢山密林,除少數山間通道外,鮮有人跡。直到明中期,特別是清中期以后,隨著外來移民的大量進入,秦巴山區才逐漸得到開發。到嘉慶、道光年間,秦巴山地的叢山密林中,到處都有客民的足跡,崇山峻嶺,無不開辟墾殖。同治《房縣志》卷4《賦役》云:
房居萬山中,林木陰森,剛鹵交錯。自國初以來,日漸開墾,小民擇高陵大阜,凡可樹藝處,幾至無地不毛。
土地資源條件較差的竹山縣,"幅員寬廣,昔時土浮于人,又山多田少,水田十之一,旱地十之九。近則五方聚處,漸至人浮于土,木拔道通,雖高巖峻嶺,皆成禾稼。"(注:同治《竹山縣志》卷7 《風俗》。 )大巴山深處的磚坪廳處川陜交界地帶,海拔大都在1500 米左右,"彌望皆崇山峻嶺,民居落落如晨星。自yǎn@(17)山畢公(沅)巡撫陜西,廉得南山中多隙地,謀于方伯、觀察暨郡太守,招集開墾,俾無曠土。數年間,四方之已襁負而來者,不絕如縷。由是啟之辟之,昔之黃茅白葦,今則綠壤青疇矣"(注:乾隆《興安府志》卷26《藝文志》,曹希昆:《新設磚坪廳縣丞衙門記》。)。到道光初年,磚坪廳"境內皆山,開墾無遺,即山坳石隙,無不遍及"(注:盧紳:《秦疆治略》。)。秦嶺南坡西安府、漢中府、興安府與商州四府交界的地區,在清初還是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約自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后,"四川湖廣等省之人陸續前來開墾荒田,久而益眾,處處俱成村落。"所以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增設五郎廳(后改為寧陜廳)。到嘉慶二十年(1815年),"屈指建治方三十二年,昔之鹿豕與游、上巢下窟者,今則市廛鱗接、百堵皆興矣;昔之林木陰翳、荊榛塞路者,今則木拔道通、阡陌縱橫矣。"(注:道光《寧陜廳志》卷4《藝文》。 )佛坪是秦嶺山區開發最晚的地方,道光四年(1824年)才設廳立治。至遲到嘉道之際,秦巴山區已經得到普遍的開發。
在流民大規模移墾之前,秦巴山地低山丘陵地帶的作物種植以黍、稷、蕎等雜糧為主,高寒山地則只有零星的燕麥、苦蕎等作物。移民進入后,除在河谷與山間平壩大力發展水利事業、擴大水田面積外,在低山丘陵地帶主要是推廣玉米種植,而在中高山區則廣泛種植馬鈴薯。
蕭正洪先生的研究表明:陜南最早種植玉米的確切記載,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1年)《西鄉縣志》,但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之前,只有西鄉、石泉、山陽、洋縣、略陽、鎮安等6縣有玉米種植; 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前后,山區的玉米種植面積終于超過粟谷雜糧,躍居旱作物的首位(注:參閱蕭正洪:《清代陜南種植業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國農史》1988年第4期、1989年第 1期。)。道光《石泉縣志》卷4《事宜附錄》云:
乾隆三十年以前,秋收以粟谷為大莊,與山外無異。其后,川楚人多,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鄂西北山區玉米的普遍種植當比南山地稍早。同治《房縣志》卷11"物產"欄稱:"(包谷)自乾隆十七年大收數歲,山農恃為命,家家種植。七八月清暖則倍收,山鄉甚賴其利;間或歉收,則合邑糧價為之增貴。"說明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之前,鄂西北山區已普遍種植上玉米。無論是鄂西北,還是陜南,在清中期以后,玉米都已成為山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嚴如煜《三省山內風土雜識》云:
數十年前,山內秋收以粟谷為大莊。粟利不及包谷,近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包谷高至丈許,一株常二三包。山民大米不耐饑,而包谷能果腹,蒸飯作饃,釀酒飼豬,均取于此,與大麥相當,秋成視包谷,以其厚薄,定歲豐歉。
鄖陽府各屬"崇山峻嶺,平疇水田十居一二,山農所恃以為饔餐者,麥也,蕎也,粟也,總以玉黍為主。至稻麥,惟士官與市廛之民得以食之。"在商州各屬,"鎮安、山陽寸趾皆山,絕少水利;商南商雒間有水田,然亦不多。故商自本州而外,屬城四邑,民食皆以包谷雜糧為正莊稼。"興安府七邑水田計"不逮南(鄭)、城(固)一邑之多,山民全資包谷雜糧。"漢中府屬留壩、定遠、鳳縣、略陽、洋縣等,也"均以包谷雜糧為正莊稼。"(注:《三省邊防備覽》卷8《民食》。 )在南鄭縣,盆地四周的山區也多產玉米,其產量每畝約三斗至五斗(注:民國《續修南鄭縣志》卷3《風土志》"物產"。)。
馬鈴薯(洋芋)在秦巴山地的推廣,比玉米要遲一些,大約是在嘉慶年間,童兆榮《童溫處公遺書》卷3 《陳報各屬山民災歉請籌撥籽種口食銀兩稟》云:
查洋芋一種,不知始自何時,詢之土人,僉稱嘉慶教匪亂后,各省客民來山開墾,其種漸繁。高山地氣陰寒,麥豆包谷不甚相宜,惟洋芋種少獲多,不費耘鋤,不煩糞壅,山民賴此以供朝夕。其他燕麥、苦蕎,偶一帶種,以其收成不大,皆恃以洋芋為主。
光緒《續修平利縣志》卷9 《土產志》"洋芋"條下稱:"舊《志》未載。相傳楊侯遇春剿賊于此,軍中采以供食,山中居民始知興種,故俗又稱為楊芋。或云,乾隆間楊口仕廣東,自外洋購歸。"看來乾隆間山中已有種植,嘉慶以后才全面推廣。
山區的作物種植呈現出典型的垂直分布的特征。在河谷和山間平壩,盡可能地利用一切條件,興修渠堰,開發水田,種植水稻;在低山丘陵地帶,以種植玉米、小麥為主;在中高山地帶,則只能種植洋芋和部分雜糧。道光《石泉縣志》卷2 《田賦志》"物產"欄稱:"五谷不盡種。水田種稻,坡地種包谷,麥豆則間種焉。"又說:"石邑水田十僅有二,稻谷無多,高山隨便播種,更難概論,惟坡地須酌種麥。"道光《紫陽縣志》卷3《食貨志》"樹藝"欄也說:淺山低坡,盡種包谷、 麻、豆;山頂老林之旁,負谷麻豆清風不能成,則種蕎麥、燕麥、洋芋、紅苕。道光《寧陜廳志》卷1《風俗》謂:"其日用常食以包谷為主,老林中雜以洋芋、苦蕎,低山亦種豆、麥、高梁,至稻田惟近溪靠水,筑成阡陌,不過山地中十分之一。"但在道光以后,由于山區人口壓力越來越大,而地力下降,產出減少,所以高產的洋芋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光緒《定遠廳志》卷5《地理志》"風俗"云:"高山之民, 尤賴洋芋為生活。道光前惟種高山,近則高下俱種。"
要言之,漢水上游地區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依次形成三個大致清淅的作物分布區域:河谷盆地和山間平壩是傳統的主要農業區,以種植水稻和麥類作物為主,玉米等雜糧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普遍實行稻麥復種或麥--雜糧一年二熟制:低山丘陵地帶乃是在乾隆以后逐漸形成的、以玉米為主要作物的種植區域,以一熟制為主,間有實行麥--玉米(或粟谷、洋芋)二熟制者;中高山地則是嘉慶以后開辟的、以種植馬鈴薯、苦蕎為主的區域,普遍實行一熟制(注:參閱蕭正洪:《清代陜南種植業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國農史》1988年第4期、1989年第1期。)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隊的左半部右加巢
@②原字為原字為法的左半右加又下加豐
@③原字為法的左半部右加旱
@④原字為法的左半部右加義
@⑤原字為豆右加劃的右半部
@⑥原字為法的左半部右加員
@⑦原字為土右加臺
@⑧原字為禾右加占
@⑨原字為米右加見
@⑩原字為禾右加杭的右半部
@(11)原字為社的左半部右加右
篇6
清明首先讓人想到的是祭掃墓園與緬懷先人。
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詩勾畫出當時的掃墓情形:“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鼻迕鲿r節,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更容易滋生思親與思鄉之情。詩人筆下的清明,曠野蒼茫,古墓壘壘,凄風勁吹,紙錢紛飛,訴盡了生死離別。
北宋黃庭堅的《清明》一詩別有一番深意:“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庇汕迕鲯吣惯M而探討人的生死的意義,有感于人的價值,表現了詩人曠達之中包含的不愿與世俗沉浮的孤傲之氣和對仕途賢愚混雜的憤懣之情。
但清明也不光是肅穆的祭掃與緬懷,也有祥和歡快的另一面。清明自古就有踏青的習俗,又叫“踏青節”,古時也叫行青、探春、尋春等。古時清明,人們也聚親約友,在大好春光里四處游玩,甚至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唐代詩人顧非熊作過《長安清明言懷》一詩前四句:“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兩初晴?!庇涗浟水敃r唐都長安清明節萬家車馬出動,鶯囀芳菲的盛況。
北宋歐陽修的《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云:“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豹q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同為“唐宋家”的蘇轍也曾作《踏青》一詩,展現踏青盛景:“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橋沒水不勝重,野店壓糟無復清?!蹦纤螀俏┬诺脑姡骸袄婊L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展現出當時的人們外出郊游,盡興方歸的場景。
古人踏青愛騎馬。唐代皮日休曾作《襄州春游》一詩曰:“信馬騰騰觸處行,春風相引與詩情?!北憩F出初春騎馬漫步的悠閑。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描繪了舉子們于清明雨后騎馬踏青的得意之情:“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花色融,人竟賞,盡是繡鞍朱鞅。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p>
古代的很多詩人也像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一樣,清明前后會周邊游或遠游,目的地大多偏愛江南。
李白去揚州踏青,滿眼的江南風情,留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白居易最愛錢塘湖:“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早已成為千古佳篇,對春游的描寫令人神往。
韓愈與張籍(唐代詩人,時任水部員外郎)同游當時的著名游覽勝地曲江池(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是隋煬帝開掘的一個人工湖),看到無限美好的春光,還不忘寫首詩調侃白居易:“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保ā锻繌垎T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書舍人,故稱“白二十二舍人”)大致意思是:曲江上春水彌漫兩岸繁花千樹,你有啥事那么忙一直不肯來?
除了踏青、旅游,古人在清明節還喜飲酒。唐代杜牧的《清明》膾炙人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彼未唪恪肚迕魅諏啤吩疲骸澳媳鄙筋^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代詩人王禹曾寫過一首名為《清明》的詩,頭兩句是“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蘇軾在左遷密州后,寫下《望江南?超然臺作》,下闋為“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币坏〔耍粔乩暇疲髟佋娫~,烹茶論道,快活逍遙。宋代程顥的《郊行即事》表現了踏青野炊、把酒共話春風的瀟灑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p>
古代,清明節與寒食節本是兩個節日,寒食節這一天要禁動煙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但后來人們往往將這兩個節日合并起來過。掃墓原是寒食節的內容,因為兩節相連,漸漸地掃墓改在清明節進行。唐代韓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描繪了一幅寒食節長安城內富于濃郁情味的風俗畫。
古詩里的清明還有更多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時令價值的其他內容,比如“折柳”、“插柳”、“蹴鞠”、“放風箏”、“蕩秋千”等。
清明詩句多以柳寄情,說明“柳”是清明節習俗的一個重要元素。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云:“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p>
清明節春風和煦,綠樹成蔭,古時踏青、掃墓、上墳曾有戴柳和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的習俗。傳說,當年晉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毀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并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紀念,群臣紛紛效仿,相沿成習。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比藗冋J為柳枝有靈性,有“鬼怖木”之稱,在柳條發芽的清明時節插柳可以避邪驅鬼。關于民間“清明插柳”,還有一種說法是從隋代開始流行,隋代運河剛貫通南北,河堤需要年年植樹,鞏固河堤。而柳樹有強大的生命力,容易成活,又喜濕潤,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加上清明又是適宜植樹的季節,因此插柳習俗從那時起漸成風俗,并延續至今。更有一種說法稱清明節插柳和宋代大詞人柳永有關,據說柳永常往來于煙花柳巷之中,當時的歌妓無不愛其才華,他一生為仕途所不容于襄陽貧困而亡,每年清明節,歌女們都到他的墳前插柳枝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
蹴鞠是古代的足球,也與清明節有重要的聯系。唐朝詩人韋應物《寒食》詠道:“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彩繩拂花去,輕球度閣來。”描述了清明寒食之際,人們在園中蹴鞠。而唐代的另一位詩人仲無顏在他的《氣球賦》中更生動地記錄了人們蹴鞠嬉戲的場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鬧,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似月圓?!边@頗具現場感的描述,正是我國古代足球運動端倪的一個形象寫照。
放風箏也是清明前后的習俗。唐代高駢的《風箏》說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中?!泵鑼懥孙L箏競放的情景。清代吳友如的《清明節放風箏》:“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云有路通?!?/p>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秋千?!碧迫隧f莊的詩句,說的是清明“蕩秋千”。北宋秦少游《滿庭芳?曉色云開》一詞曰“秋千外,綠水橋平”。張先《春門引?春思》也有“那堪更被月明,隔墻送過秋千影”之句。
篇7
一、《善良的男人》 在韓國催淚電視劇排行榜前十名中這部《善良的男人》看過的朋友應該不少,男主人公天性善良,卻被有著一顆毒蝎心腸的女人給利用了,最終結局那好像被偷走的七年時光讓觀眾很是感慨。
二、《想你》 如果問這部《想你》除了虐心的部分還有有沒有其它,答案仍然只用虐這個字來形容,尤其是那能虐到讓人抓狂為,男女主人公的哭戲代入感簡直不要太強。
三、《對不起,我愛你》 《對不起,我愛你》是一部以收養為主題的電視劇,主人公在長大后回國尋親,那過程中描繪的艱苦故事真的是讓人跟著心肝肺都有種絞痛感,而且還是從頭虐到尾的那種。
四、《冬季戀歌》 《冬季戀歌》以初戀的故事為主線,男女主人公從高中相愛,但不幸是一場車禍將它們分離,女主人公多年對那段感情仍然是連連不忘,但就在她要訂婚的時候出現了一位和高中男友長得幾乎是一摸一樣的人,故事也因此便開始了。
五、《藍色生死戀》 《藍色生死戀》這部電視劇當年播出的時候真的是火到可怕,也不知道收了多少觀眾的眼淚,全劇中糾結的情感,加上錯位的命運,簡直就是悲到不能在悲了。
六、《擁抱太陽的月亮》 在韓國催淚電視劇排行榜前十名中這部《擁抱太陽的月亮》很推薦去看一下,劇情中男女主人公那艱辛無比的愛情很讓人同情,催淚得很,不過好在是其中有不少的浪漫情節呢!
七、《雪之女王》 《雪之女王》簡單的講其實是一部以成長為主線的電視劇,天才拳擊手和患有不治之癥的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很是感人,也傳達給觀眾一些很深刻的人生意義。
八、《伊甸園之東》 《伊甸園之東》是一部很經典的作品,四位主角在四十年間截然不同的命運很能揪住觀眾的心,還有那交錯的情感線,總有一個點會讓你忍不住的流淚。
九、《天國的階梯》 《天國的階梯》看過的觀眾無一不是哭成了淚人,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對青梅竹馬,講述了他們是如何面對失憶、四角戀和不治之癥的故事,虐心的很。
篇8
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藉。
流水暗隨紅粉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
無說處,閑愁極。
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
篇9
清明作為節日,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效仿于次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習俗。清明和古代寒食節日期接近,到了唐朝,清明節和寒食節漸漸融合為一個節日,即今天的清明節。
清明祭祀習俗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這樣清明前后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節屬于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另外兩個鬼節則連惡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撫鬼魂,不讓它們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地方也有清明節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舊俗就有在清明節舉行的專祭厲鬼的祭臺會儀式,祭祀那些餓鬼、幽鬼孤魂,防止它們成為惡鬼作亂。這種祭臺叫祭厲臺。舊上海還有清明節的前一天迎請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節這天,城隍神要坐大轎出巡祭厲臺,以賑濟安撫孤魂野鬼,其場面十分盛大熱鬧。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異。舊時,北京人祭掃墳墓不在清明當天,而在臨近清明的“單日”進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墓。浙江麗水一帶則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后四”。在山東,舊時,多數地區在清明當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內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晉南人則將掃墓的時間分為兩次。一次在清明前幾天,是各家分頭去掃墓。第二次是在清明當天,一個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掃墓時間,新墳舊墳有別。凡是新近過世的,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沒做過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節這天請僧道誦經做法事或道場。如果是老墳并已做過法事或道場,掃墓不一定在清明當天,可以前后放寬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圍,俗謂:“前七后八,陰司放假?!币馑际沁^早或過遲都會失靈。
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在墓地祭祀,祭祀者離祭祀對象最近,容易引起親近的感覺,使生者對死者的孝思親情得到更好的表達和寄托。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一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情況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趕回家鄉掃墓,就在山上或高處面對家鄉的方向遙祭。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項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
掃墓時首先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后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肚逋ǘY》把修整墳墓解釋為“掃墓”名稱的來由:“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p>
過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不焚燒,而是掛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或用石塊、坷垃壓在墳墓邊。宋莊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于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謂之掰錢?!边@樣,凡是祭掃過的墳墓就有紙幡飄飄,構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觀。沒有紙錢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墳了。后來,一般不再講究禁火,就把紙錢燒掉。舊時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燒包袱”。所謂“包袱”,被祭祀者當作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的“包袱皮”,即用白紙糊的一個大口袋。這口袋有兩種樣式:一種是有圖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蓮座牌位,寫上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云山老大人”字樣。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張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包袱里裝有各種冥錢。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種各地不同,都是當地人認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經濟能力能拿得出來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時令的特色食品。
清明風俗活動
除了掃墓,清明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這是我國古代寒食、清明節時一項重要的節慶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據《開元天寶遺事》一書記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立豎秋千。令宮嬪輩嬉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相與仿之?!碧圃娙肆杏沟摹逗硲蛸洝吩娫疲骸按耗涸浇?,春陰寒食天。杏花香麥粥,柳絮伴秋千?!贝怂滓恢钡皆鲿r期仍十分盛行,這從元朝末年熊夢祥修撰的《析津志》一書的記載中可見一斑:“清明寒食,宮廷于是節最為富麗”,“上至內苑,中至宰執,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為樂?!?/p>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拔河在古代叫牽鉤、施鉤,是古老的角力游戲,先秦時期楚國曾用其來訓練士兵。唐朝時期,拔河成為宮中十分風行的一項清明節俗。據《新唐書?中宗紀》記載:景龍四年(公元710年)清明節,唐中宗“令中書省門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官三品以上,并諸學士等,自芳林門入,集于梨園球場,分朋拔河,帝與皇后、公主親往觀之”。唐玄宗時,也曾多次舉辦拔河之戲。據說拔河有祈豐收的意味。
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清明時節,時逢陽春三月,春回大地,草青樹綠,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于是,每到清明,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去郊外踏青。顧非熊《長安清明言懷》一詩對此描寫得更為詳細:“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兩初晴?!彼未で嘀L盛行,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詩“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和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清明時節京都人民踏青遠足的熱鬧情景。而宋人周密《武林舊事》一書中關于這一習俗的記載則將一幅清明踏青圖惟妙惟肖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艷妝飾,金翠琛璃,接踵聯肩,翩翩游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
篇10
傳承至今的民俗節日中,唯有清明是以節氣兼節日的民俗大節。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志,時間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歷的四月五日前后?!痘茨献?天文訓》說:“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鼻迕黠L古稱八風之一,它溫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風之下,天地明凈,空氣清新,自然萬物顯出勃勃生機。“清明”節氣由此得名。
清明真正成為民俗節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與傳統節日生成的不同路線。古代節日一般依據節氣時令,但脫離節氣時間點,另外生成民俗節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這一路徑。但清明卻沒有沿用這一文化習慣,它將寒食節俗收歸到自己名下,與此同時清明也改變了自身性質。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時令與節日的雙重意義,并且其節俗意義日漸增強。四時八節中,清明出現較晚,影響卻相當的突出,緣何如此,耐人尋味。
清明雖然晚出,但它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升華。對于祖先的祭祀中國向來十分重視,上古四時祭儀中春季祭祀宗廟的大禮稱為春
(后為春祠)之禮,當時尚無墓祭的禮俗,要祭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名為“尸”的神主在宗廟祭祀。春秋戰國時期,墓祭風氣漸濃,據《孟子》記述的一則笑話說:在齊國有一個無所事事又頗好臉面的窮人,其人外出,常常醉飽歸家,聲稱自己有諸多富貴朋友,對妻妾頤指氣使,其妻生疑暗地跟蹤,發現丈夫并不是出入于富貴之家,而是乞討于墓地之間。由此可見,當時已經有了以酒食在墓區祭拜先人的習俗。但這種習俗似乎還限于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家,對于身份低微、財力薄弱的庶民階層來說,并不普遍。漢代隨著儒家學說的流行,宗族生活的擴大,人們因現實社會生活的需要,返本追宗觀念日益增長,人們對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墳墓愈加重視,上墓祭掃之風轉盛。
唐人沿襲前代祭墓風俗,并擴大到整個社會。從禮經的記載看,古代并沒有春季上墓祭掃的例規,但唐時已成風氣。唐玄宗鑒于士庶之家無不寒食上墓祭掃,于是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由于寒食與清明節氣日的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亦由寒食擴展到清明,唐人已將寒食清明并稱,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寫寒食情景:“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清明不僅從寒食中分擔了祭墓的功能,同時它也將一些原本屬于寒食節日的游戲娛樂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節俗,這時也已成為清明的娛樂。如果說唐朝寒食與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遜于寒食的話,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對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為寒食特有的外,清明已承擔了許多原屬于寒食的節俗功能。明清時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節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
清明到,兒盡孝
祭祖掃墓是清明節俗的中心。一到清明,人們就忙著上墳祭掃,湖北民諺有“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無論城郊還是鄉村,清明祭祖掃墓都顯得出奇的熱鬧,古代帝王宮廷祭掃陵墓的聲勢與排場自不必說,就是一般百姓也是提籃擔盒、攜紙將燭,競上墓地。祭掃的時間并不限定在清明當天,在前三天,后四天的范圍內均可。民間有“清明朝祖,前三后四”之說。這樣的習俗規定顯然為人們提供了時間選擇上的便利,特別對城市居民來說,不必擁擠在清明當日的出城人流之中。
上墳祭掃,包括兩項內容:一是掛紙燒錢;一是培修墳墓。唐代以前已有燒錢祭亡的習俗,但因寒食期間禁火,墓祭亦不能火化紙錢,人們將錢紙插、掛在墓地或墓樹之上,有的壓在墳頭,表示后輩給先人送來了費用。這種因禁火而改變的祭祀習俗在當時曾受到一些人的質疑,“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唐?王建《寒食行》), 但民間習慣一經形成,就往往成為一種特定的民俗傳統,它在后世已不禁火的環境下仍然流傳,掛錢成為清明墓祭的特色之一。隨著寒食禁火習俗的松懈,清明祭墓的流行,在清明墓祭中,人們不再忌諱燒紙錢,再說清明本來就是鉆取新火的日子,“神前新火一爐香”,自然有它的靈應。燒紙錢與掛紙錢的習俗并存。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是清明掃墓的又一活動。在雨水到來前的春季,人們借清明祭祀的時機,對墳墓進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又盡了孝心。唐人就很在意這種習俗行為,“但有隴土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王建《寒食行》),由墓上有無新土可判斷墓主有無子孫的存在?,F在某些鄉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動的有無作為家族是否綿延的標識,民間有“有后人,掛清明,無后人,一光墳”的說法。清明祭掃在傳統的宗法社會里的確不能等閑視之。民間也有一套自發形成的習俗壓力,“清明不祭祖,死了變豬狗”的俗諺,正是對試圖不履行祭祖義務的人的告誡。
清明祭祖除掃墓的“山頭祭”外,后世還有祠堂祭,稱為“廟祭”,廟祭跟古代春之祭有著密切的關系,二者雖然在時間上相距遙遠,血脈確是相通。廟祭是宗族的共同聚會,有的地方徑直稱為“清明會”或“吃清明”。在祭祖儀式結束后,族長主持共商族內大事,申誡族法家規,最后會聚飲食。以同食共飲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團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傳統,所謂“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如《詩經?公劉》所記“執豕于牢,酌之用匏,飲之食之,君之宗之”。后世祭祖費用一般由專門的祭田田租開支,祭田為祖業族產。
清明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人們一方面感念祖先親人的恩惠,同時以培土、展墓、掛青的形式顯示后代的興旺。祖先在墳墓里安住,關系到子孫的繁榮,子孫的興旺又能保證祖先的安寧與香火的延續,這是一種“互惠關系”。這樣,祖先墓地不僅是生命之根,同時也是情感之結,在傳統社會里,人們無論走到哪里,都牽掛著鄉里廬墓。
清明節俗及其演變
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節俗。清明時節,楊柳青青,自然界生機一片,人們借祭墓踏青郊游。祭墓與踏青原來分屬寒食與清明,唐代以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主題不同的節日,一為懷舊悼亡,一為求新護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系;禁火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這就是后來清明兼并寒食的內在文化依據。清明時節的戶外運動,其原始的意義在于順應時氣,是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泄,萬物萌生,人們以主動的姿態順應、進而促進時氣的流行。踏青、蹴鞠、秋千、拔河、放風箏等大都是有助于陽氣發散的活動。
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宋代為了讓人能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一日。此時的寒食不僅收容在清明節下,清明踏青習俗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興盛。史稱“四野如市”,“都城之歌兒,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東京夢華錄》卷7)?!肚迕魃虾訄D》就更直觀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清明時節宋代都市居民出行的生活圖景。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柳樹為春季應時佳木,得春氣之先。在四野一片蒼茫之際,柳樹最先吐出新綠。柳樹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顯示出其生命力的強旺。因此在古人觀念中,柳樹非普通林木,它有著神奇的效用。清明的新火就取自柳榆木。據說民間新火的傳遞亦是以柳條傳送。賈島“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的詩句大概吟頌的是這一情形。柳木不僅帶來新火,而且它很早就具有驅邪避鬼、護佑生靈的功用。民間向有以桃弓柳箭削減煞氣的做法,柳木號稱“鬼怖木”?!洱R民要術》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之說。這就是“三月清明門插柳”習俗的心理根源。宋代清明節已“家家以柳條插于門上”,說是可以“明眼”,也就是能明辨鬼邪,看住家門。新柳一般由人們在祭墓踏青時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詩曰:“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p>
除門戶插柳外,清明還有戴柳的習俗。人們以結成球狀的柳枝或柳葉戴于頭上,民諺曰:“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城居的人們很喜歡這一習俗,鬢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氣。插柳與戴柳在民間還有招魂與安魂的解釋,有說“插柳留春”。事實上,春夏之交因氣候的關系人們易受季節性的疫病侵襲,人們為了順利度過這一危險時段,于是利用清明節俗預先進行禳解。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的原始民俗意義。青柳留春,意味著在春季將逝的時節,人們用青青的柳枝來象征對青春的挽留,“留青”,也就留住了“紅顏”,留住了生命。
清明自唐宋成為民俗節日之后,在節俗內容不斷擴張的同時,節俗的根本性質雖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但隨著社會生活的演進,清明節俗較早出現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這種趨向在都市表現得尤其明顯,清明祭墓在那里成為踏青春游的假日,墓前分享祭品的習俗變成了郊游的野餐,插柳日在民國時期也變成了“植樹節”。清明節俗的新變化反映了歲時習俗演變的一般趨勢。當然由于中國歷史文化的特性,中國人的血親觀念與尊親意識依然濃厚,清明仍為國人認祖歸宗的孝心展示日,“清明到,兒盡孝”的民俗圖景至今在城鄉仍歷歷可見。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下,有時真的得暫停腳步,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溫先人的智慧,聆聽傳統的聲音。
相關鏈接
清明俗諺
掃墓探親、踏青、插柳、戴柳等節俗,民間自有一番生動的說法:
清明端午不來望,一生一世勿威風。
清明踏青,手腳輕健。
清明不插柳,死后變黃狗。
插柳掛青,福降農家。
作為時令節氣,還有一系列跟農事氣象緊密相關的諺語:
清明刮起墳前土,莊稼佬一年又是苦。
清明風若從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