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前赤壁賦范文
時間:2023-04-09 18:28: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蘇軾前赤壁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前赤壁賦》蘇軾;精神流變
筆者在職業中專,面對的是中職生,在給學生講述蘇軾《前赤壁賦》中,對此文有一點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和大家交流。
一、感受不同,緣于主客品位的不同
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客觀景物可能獲得不同的審美感受和不同的表現。那么為什么蘇軾和客的美感體驗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面對浩瀚清明的大自然,客由蘇軾吟誦的明月之詩聯想到詩作者曹孟德。遙想當時,曹操揮兵下江南、橫槊賦詩是何等的威風凜凜!只可惜如此“千古風流人物”也不免被時間之“浪淘盡”,空留遺跡山川讓后人嗟嘆。客不免聯想到此時“吾與子”雖亦“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表面上看去自由自在,但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人生須臾,江山無窮,想登仙界卻又乏術,無可奈何間客只好將悲思通過簫聲訴之于秋風。
能和蘇軾相往來的客,定非俗客。但是,對人生的把握,對人生的感悟,和蘇子比較,品位就有了高下之別。
第一,客在欣賞大自然的時候心態是浮躁的,功利的,是站在以我為本的位置上去感受大自然的。這種欣賞角度,在客的潛意識中形成物我對立的局面。物我相隔則不能順應萬物之性。以人為中心賞景,賞景的人處處受牽制。客的簫聲如泣如訴,如孤舟之嫠婦,就是因為心受束縛,不自由導致的。客之心之所以受束縛,不自由,根本的原因是客放不下現實世界中的恩恩怨怨,糾纏于眾多的人世羈絆,心靈受制于功名利祿物質世界的積壓乃至身心的系累,使客無法超越自己的心靈。試想,面對美妙的大自然,捧著一顆不滿足的心,一顆頹然失意的心,想著人生處世的不得志,想著得失榮辱,無法做到天人合一的客對美景自然是無法超然的把握。所以,面對壯闊寧靜的自然,不老的月華,不息的江水,陡峭的赤壁,客不能不生出悲凄之嘆息了。
第二,客不該拿短暫的人生去和浩瀚的大自然相比較。比較使他徒然發出了對人生短暫、自我渺小之浩嘆:人生是“天地間一浮游,滄海之一粟”,即便是絕代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也不過如美麗而蒼涼的手勢,一晃而過。以我為中心的世界被大自然的博大輕輕的瓦解。這時,客自然倍感蒼涼、無奈、頹唐和自卑。
第三,客無端又羨慕起“長江之無窮”來,客希望能長生不老,希望能“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這樣的幻想只能增添客的無限悲哀感傷。“知不可乎驟得”,客在這一點上是清醒明白的,但正因為客在大方向上的糊涂和局部上的清醒,對著無限壯闊的大自然客才感到無所適從,感到無法把握短暫的一生。故此,客和蘇軾相比,對人生的把握畢竟略遜一籌。
破除了以人為中心的主宰一切的夜郎自大,消弭了人與物的界限后的蘇軾,在心靈上就能含萬物而不與之相悖,就能飄然物外隨意遨游。靈魂就能輕盈地“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不認為人是渺小的。把人生投入大化中的東坡是和諧瀟灑的,但同時也是哲理的,深刻的。在自然面前,他超脫地洞察人與宇宙之間的辯證關系。月夜江上,蘇軾借眼前的江水與明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長流、月的盈虧而又永生的現象,闡發變與不變、瞬間與永恒的關系。他站在天、地、人三個平等共處的角度去把握自然,把握人生。人的逝去正如月的虧、水的逝去一樣,是從這個物質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人也是生生不滅的。天地自有所長也有所短,人亦有所長也有所短。“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得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于子之所共適。”我們盡可借其長而避其短,利用清風、明月、江水陶冶性情,凈化靈魂。蘇軾脫俗地把超越自然的期望轉為超越自我的祈向。這是一個深刻的心靈的文化的轉向。因為人生的經歷不同,因為對生活的感悟不同,因為審美品位不同,面對同樣的景色,蘇子和客的感受是各異的。對自然的不同感悟終于轉化為藝術的表達。
二、蘇軾精神流變歷程
蘇軾的人生感悟,并非來自一時心血,而是有他的精神流變過程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出仕前后,對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以及對人生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和方式去實踐,蘇軾就已開始思索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這一著名的人生探索,是寫在他剛出仕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任之時,那時他還涉世未深,主要感嘆人生的短暫和抒發人生的憂患感,對人生的感悟,同后來寫入文中的李委一樣是在同一個層面上。
從出仕到寫下《前赤壁賦》這期間,蘇軾不斷的有超然于物外的領悟。謫居黃州前,他在《和子由浴罷》中寫道:“頹然語默喪,靜見天地復”,意思是說:他沉靜下來無語深思,就覺察到了天地運行往復的道理。到黃州后,他寫了《雪堂記》。在這篇文章中,他主張人要擯除心智,形如槁木,心同死灰,以達到與天地萬物同一的境地。“烏臺詩案”、謫貶黃州是蘇軾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那時他已經逐漸從“故我”中解脫出來,對污濁塵世產生了厭倦之情。坎坷的仕途體驗,使他意識到自己屢屢遭受沉重打擊,原因就是對功名“利害之途”的追逐,一旦拋棄這一枷鎖,那就是海闊天空的自由自在。
參考文獻:
[1]林語堂.坡傳[M].陜西師大出版社,2007.
篇2
貶謫之地黃州,長江邊上一個偏辟荒涼的地方。蘇軾在此掛名“團練副使”,詔令“不得簽書公事”。蘇軾由此成了一名地地道道有名無實的閑官。他該如何放置那滿腔的抑郁之情呢?幸好,這兒還有三國時赤壁古戰場上的英雄們可供憑吊,還有大自然的不老的山川風光可借以寄情。
于是到了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在人生低谷的貶謫路途上,蘇軾卻用文學創作迎來了他精神上的華麗轉身。“文章憎命達”似乎是中國古代許多文人不得不接受的宿命。李白、杜甫如此,柳宗元如此,蘇軾亦是如此。元豐五年七月和十月,蘇軾兩次泛舟游赤壁,先后寫下前后《赤壁賦》和《寒食雨二首》《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詩文。這些字字珠璣的詩文,讓我們看到了一顆痛苦掙扎的靈魂是如何沖破精神的重圍、實現自我的超脫,從而擺脫塵世的羈絆的。
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第一次游赤壁。在皎潔的月光下,他“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此時此刻,他全然忘卻了世俗的煩惱。《赤壁賦》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位沉醉于大自然的天才文人的豪放與曠達。他擺脫了俗世的羈絆,寵辱不驚;他遺世獨立,高蹈世外;他的靈魂在月下自由地飛翔。
《赤壁賦》中的貶謫文人蘇軾近乎完美,我們幾乎看不到貶官黃州給他內心造成創傷的痕跡。但是《后赤壁賦》卻讓我們感受到蘇軾內心復雜的思想斗爭,它更真實地逼近蘇軾的內心世界。
三個月后,即這一年十月,初冬時節,蘇軾再次泛舟游赤壁。這時的蘇軾是否已經完全擺脫了貶謫之痛而快意逍遙了呢?從《赤壁賦》來看,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讀過《后赤壁賦》,我們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初冬,霜露給山川抹上了清冷的色調,樹木枝條疏朗如寫意山水畫。明月皎潔,清風吹拂。這幅初冬月夜圖,恰如三個月前赤壁上那“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江上月色一樣動人。良辰美景觸動了蘇軾的心弦,激發了他故地重游的逸興。
當然,還有客相伴,攜帶佳肴;更有善解人意的妻子備好珍藏許久的美酒。由此看來,蘇軾是滿懷欣喜之情走向赤壁,再次泛舟夜游的。
距離上次游覽赤壁,不過短短三個月而已。“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本以為永恒不變的天地山川,面目竟然也會變得不可識。“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這不能不讓曾經在此獲得精神上超脫的蘇軾感到些許的失落。心有不甘的蘇軾轉而登上高處,希圖尋覓別樣的風景:“予乃攝衣而上,履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尋覓的結果卻發現“高處不勝寒”。“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久留也”。
“攝、履、披、踞、登、攀、俯”,寫奮力登往高處,不斷尋覓的情形。這一系列的動作,是身處逆境不甘沉淪的蘇軾的寫照;那聲“劃然長嘯”,正是蘇軾被貶黃州內心抑郁不平之情的傾泄。可是這種對現實的抗拒不但無助于擺脫痛苦的處境,反而讓他心底升起一種“悲恐”之情。最終,隨遇而安的心態、曠達開朗的胸懷讓蘇軾從困境中找到出口。蘇軾選擇“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此時的放任自流,無所作為,不妨看作是蘇軾在痛苦糾結中的無奈之舉。
來到赤壁,蘇軾情感由樂轉悲,經歷了“失落―悲恐―無奈”的掙扎。表面看來是由于季節變換、風景殊異觸動了內心的傷感,實質上是被貶黃州的蘇軾難遣寂寞痛苦之情的真實流露。
《赤壁賦》中,蘇軾縱情于山川景色之中,他認為大自然是永恒的。“流水”“明月”雖不斷地“逝去”“盈虛”,但最終沒有減少,沒有變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正是這種認識消解了他被貶黃州的巨大痛苦,從而讓他變得超脫、曠達起來。但是,三個月后,再游赤壁,卻發現永恒不變的天地山川也禁不起歲月的流逝,改變了容顏。大自然尚且如此,更何況那渺小脆弱的個體生命呢?情隨境遷,此時的山川明月已然不能排遣貶謫之痛,蘇軾該如何放置這滿腔的愁緒呢?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叟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躚……”苦悶的蘇軾借孤鶴喻己,借羽化的道士寄托“出世”之感。與其說是一只孤鶴轉移了蘇軾的痛苦與糾結之情,不如說是道家超塵絕世的思想讓蘇軾走出了思想苦悶的困境。這種“悟”雖不免虛無,卻讓他最終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贖。
《赤壁賦》中的蘇軾看似從貶謫黃州之痛中走了出來,完全擺脫了精神上的俗世羈絆,走向了超脫與曠達,其實不然。《后赤壁賦》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蘇軾。在他身上,這種貶謫之痛仍是如此之深沉、厚重(要知道,蘇軾此時被貶官黃州已經三年多了),它蟄伏在蘇軾的心底,是如此難以排遣。然而,愈是如此,愈讓我們看到這顆靈魂掙扎時的艱難與高貴。
篇3
《后赤壁賦》
作者: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將歸于臨皋(2)。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葉(4)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9)。顧安所得酒乎(10)?”歸而謀諸婦(11)。婦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13)。”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14)。江流有聲,斷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16)!予乃攝衣(17)而上,履巉巖(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龍(21),攀棲鶻(22)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23)。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24),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25)悄然(26)而悲,肅然(27)而恐,凜乎其不可留(28)也。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31)。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32)。適有孤鶴,橫江東來(33)。翅如車輪,玄裳縞衣(34),戛然(35)長鳴,掠(36)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37)。夢一道士,羽衣蹁躚(38),過臨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40)而不答。“嗚呼!噫嘻(41)!我知之矣。疇昔之夜(42),飛鳴而過我(43)者,非子也邪(44)?”道士顧(45)笑,予亦驚寤(46)。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注釋】
1.步自雪堂:從雪堂步行出發。雪堂,蘇軾在黃州所建的新居,離他在臨皋的住處不遠,在黃岡東面。堂在大雪時建成,畫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臨皋(gāo):亭名,在黃岡南長江邊上。蘇軾初到黃州時住在定惠院,不久就遷至臨皋亭。
3.黃泥之坂(bǎn):黃岡東面東坡附近的山坡叫“黃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為調整音節,有時在一個名詞中增“之”字,如歐陽修的《晝錦堂記》:“乃作晝錦之堂于后圃。”
4.木葉:樹葉。木,本來是木本植物的總名,“喬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這個意思。后來多用“木”稱“木材”,而用本義是“樹立”的“樹”作木本植物的總名。
5.行歌相答:邊行邊吟詩,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過了一會兒。
7.如此良夜何:怎樣度過這個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樣對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對待”“對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時候。薄暮,太陽將落天快黑的時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鱸(lú):鱸魚是松江(現在屬上海)的名產,體扁,嘴大,鱗細,味鮮美,松小所產的鱸魚。這是有名的美味。
10.顧安所得酒乎:但是從哪兒能弄到酒呢?顧,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謀諸婦:謀之于妻,找妻子想辦法。諸,相當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時之須:隨時的需要。“須”與“需”通。
14.復游于赤壁之下:這是泛舟而游。下文“攝衣而上”是舍舟登陸,“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斷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達千尺。斷,阻斷,有“齊”的意思,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樣子。
16.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才過了幾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認了。這話是聯系前次赤壁之游說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離這次僅僅三個月,時間很短,所以說“曾日月之幾何”。前次所見的是“水光接天”,“萬頃茫然”,這次所見的是“斷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說“江山不可復識”。曾,才,剛剛。這樣用的“曾”常放在疑問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幾何”,也就是“曾幾何時”。
17.攝衣:提起衣襟.攝,牽曳。
18.履巉巖:登上險峻的山崖。履,踐,踏。巉巖,險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開亂草。蒙茸,雜亂的叢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龍:指枝柯彎曲形似虬龍的樹木。虬,龍的一種。登虬龍是說游于樹林之間。
22.棲鶻:睡在樹上的鶻。棲,鳥宿。鶻(hú),意為隼,鷹的一種。作者多次描寫到赤壁上的鶻,如《赤壁記》:“斷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鶻巢其上。”
23.俯馮夷之幽宮:低頭看水神馮夷的深宮。馮(píng)夷,水神。幽,深。“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這只是說,上登山的極高處,下臨江的極深處。
24.劃然長嘯:高聲長嘯。劃有“裂”的意思,這里形容長嘯的聲音。嘯,蹙口作聲。
25.亦:這個“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從”說的。上文說,游到奇險處二客不能從;這里說,及至自己發聲長嘯,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靜默的樣子。
27.肅然:因恐懼而收斂的樣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縱,遣。這里有任船飄蕩的意思。
31.聽其所止而休焉:任憑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顧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虛。
33.橫江東來:橫穿大江上空從東飛來。
34.玄裳縞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縞,白。衣,上衣。仙鶴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這樣說。
35.戛然:形容鶴雕一類的鳥高聲叫喚的聲音。如白居中易《畫雕贊》“軒然將飛,戛然欲鳴。”
36.掠:擦過。
37.須臾客去,予亦就睡:這時的作者與客已經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寢于室內,看下文的“開戶”便明。
38.羽衣翩仙:穿著羽衣(道士穿的用鳥羽制成的衣服),輕快地走著。翩仙,一作“蹁躚”。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禮。
40.俛:同“俯”,低頭。
41.嗚呼噫嘻:這四個字都是嘆詞,也可以嗚呼,噫,嘻分開用,或者嗚呼,噫嘻分開用。
42.疇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語出于《禮記·檀弓》上篇“予疇昔之夜”。疇,語首助詞,沒有實在的意思。昔,昨。
43.過我:從我這里經過。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嗎?“也”在這里不表示意義,只起輔助語氣的作用。
45.顧:回頭看。
46.寤:覺,醒。
【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像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幾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大聲地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刮起,波浪洶涌。我也覺得憂愁悲哀,感到恐懼而靜默屏息,覺得這里令人畏懼,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劃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像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的游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經過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賞析】
前雖都以秋江夜月為景,以客為陪襯,但后赤壁賦重在游、狀景,而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風清之夜,與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無酒”、“有酒無肴”之憾,后有“攜酒與魚”而游之樂。行文在平緩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從“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寫到“履巉巖,披蒙茸……”的山崖險情;從“曾日月之幾何而江水不可復識”的感嘆,到“悄然而悲,肅然而恐”的心情變化,極騰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鶴道士的夢幻之境,表現曠然豁達的胸懷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賦》分前后兩篇,珠聯璧合,渾然一體。文章通過同—地點(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飲酒),同—題材(大江高山清風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時令季節,描繪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發了不同的情趣,表達了不同的主題。字字如畫,句句似詩,詩畫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異曲,各有千秋。[2]
《后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后賦卻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賦則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也移至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文體寫記游散文,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意。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后賦則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征,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寫泛游之前的活動,包括交待泛游時間、行程、同行者以及為泛游所作的準備。寫初冬月夜之景與踏月之樂,既隱伏著游興,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對話。面對著"月白風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與美酒,再游赤壁已勢在必行,不多的幾行文字,又寫了景,又敘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為一體,至此已可轉入正文,可東坡卻"節外生枝"地又"歸而謀諸婦"幾句,不僅給文章增添生活氣息,而且使整段"鋪墊"文字更呈異采。
第二層次乃是全文重心,純粹寫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聲"四句,卻寫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濺流緩而石出有聲的初冬獨特夜景,從而誘發了主客棄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興,這里,作者不吝筆墨地寫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謐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西鵲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奇異驚險的景物更令人心胸開闊、境界高遠。可是,當蘇軾獨自一人臨絕頂時,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的場景又不能不使他產生凄清之情、憂懼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寫到這里,又突起神來之筆,寫了一只孤鶴的"橫江東來"'、"戛然長鳴"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經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憫,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瀾,還為下文寫夢埋下了伏筆。
最后,在結束全文的第三層,寫了游后入睡的蘇子在夢鄉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帶來的內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果非但無濟于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后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實。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里呢?
篇4
1、渺滄海之一粟上一句:寄蜉蝣于天地。
2、釋義:只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
3、出自蘇軾的《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表現了作者的心靈由矛盾、悲傷轉而獲得超越、升華的復雜過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關鍵字:引用;英譯;前赤壁賦
古代散文中典故與其他方式的引用散落在文字之中,倘若不仔細推敲并對原典足夠熟悉,很容易就會與其擦肩而過,從而對文章的理解有缺漏或者偏誤。本文就《前赤壁賦》中的引用特征進行具體分析,對比研究兩篇譯文在這方面的具體翻譯。以時間順序將兩篇譯文排序,譯文一是中國翻譯家楊憲益、戴乃迭夫婦的譯文(1999年);譯文二是英國漢學家卜立德(David Pollard)的譯文(2000年)。
蘇軾在寫此篇《赤壁賦》時,多處引用,本文主要據與英譯聯系緊密的引用內容將其分為兩類:對《詩經》、《楚辭》的引用和對曹操詩句及其赤壁典故的引用。
1 引用《詩經》與《楚辭》
1.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
譯文一:We chanted the poem on the bright moon, singing the stanza about the fair maid.
譯文二:We recruited the ‘Bright Moon’ ode from the Book of Songs, and sang the verse on ‘graceful maid’.
“明月之詩”與“窈窕之章”皆出自《詩經》,“明月之詩”為《詩經?陳風?月出》,“窈窕之章”為《詩經?周南?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月出》中“勞心”為“憂心”意,“悄”為“憂愁狀”,“”為“憂愁不安的樣子”,“慘”是古文中訛文[1]的現象,當為“ā保也是“憂愁煩躁不安的樣子”。[2]整首詩的氛圍是憂愁焦躁的。而《關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也同樣寫出主人公心中的焦躁不安。看似隨意無心的兩句,其實已經為后文發出悲傷的感慨定下了基調,所以在翻譯這兩句時應當注意感情基調的問題:雖是“誦”與“歌”,但不能太活潑輕快。譯文一 “chant”,“吟誦、歌頌”之類的意義則比較符合,而且“chant”本身具有一絲宗教的色彩,某種程度上與文章暗含的“思賢主”相吻合,譯文二采用有“頌詩、頌歌”意的“ode”一詞,也是出于相同的原因。
2. 桂棹兮蘭槳, 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懷, 望美人兮天一方。
譯文一:Our rudder and oars, redolent of cassia and orchids;
Strike the moon’s reflection, cleaving the glimmering water;
But my hear is far away,
Longing for my dear one under a different sky.
譯文二:Oars of cassia and sculls of magnolia
Strike the glittering air
and ascend the stream of light
Far away in reverie, my gaze shifts
to seek my fair on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earth.
“桂棹兮蘭槳, 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懷, 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用的是明顯的楚辭體,蘇軾想以此表達自己與屈原有著相同的感慨,既有被貶謫的苦悶也有對君主的忠誠。用“桂”與“蘭”象征美好,用“美人”指代“賢主”。兩篇譯文都是采用直譯的方法,將“桂”翻譯為“cassia”(肉桂、桂皮),“蘭”的翻譯有“orchid”(蘭花)、“ magnolia”(木蘭)兩種,依據楚辭“香草美人”的說法,“桂”譯為月桂(laurel)比譯為肉桂(cassia)更好,而中國人歷來稱為君子代表的應該是蘭花(orchid),而不是木m(magnolia)。“美人”一詞表面是“美麗的女子”,實際是“賢明的君主”,還存在一個性別上的差異,譯文一與譯文二都采用“dear one”和“fair one”,選擇沒有性別差異的“one”,很好地規避了表面意與深層意性別矛盾的問題。
2 引用曹操詩句及其赤壁典故
1.“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
譯文一:The moon is bright, the stars are scattered, the crows fly south
譯文二:Bright the moon and faint the stars,
Southward wing he darkling birds.
“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一句是直接引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詩句,以“客”的身份描述當時的環境,進而聯想到曹操,而曹操的原句為“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暗指人才難得,所以曹操的“求賢若渴”和蘇軾被貶謫的苦悶形成一個內在關系上的映襯,而聯系上文蘇軾問客為何簫聲如此悲傷,“客”顯然是觸景生情,于是這一句簡單的景物描寫就有了悲傷的氣氛。兩個譯文都是按照字面意義對原文進行了直譯,但對于星“稀”,譯文一譯為分散(be scattered),譯文二譯為星光黯淡(faint),雖都不影響原文要表達的主要意義,但將“稀”譯為星光黯淡,則“明”與“稀”相對應,顯得更有詩的韻味,而且faint又有“衰弱、虛弱”的意義,蘊含著感傷的情緒。“烏鵲”就是指烏鴉,沒有貶義,曹操是用烏鵲來指代人才,所以譯文一將其譯為crow就挺好的,譯文二譯為darkling birds(烏黑的鳥)顯得比較拖沓。
2.運用曹操赤壁之戰的典故,則是形成雙重對比,一是曹操之今昔對比,他昔日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是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瞬間傾瀉出人生短暫的悲涼;第二重對比就是曹操和“客”、“我”的對比,像曹操那樣的英雄人物都轉眼即逝,“我們”就更是渺小,所以更加凄然。“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將世界之廣闊與人之渺小寫得極為形象。以下對這一句的譯文進行簡單的對比分析:
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譯文一:We are nothing but insects who live in this world but one day, mere specks of grain in the vastness of the ocean.
譯文二:We are as mayflies in our passage on the earth, as insignificant as grains of corn floating in an ocean.
原文應理解為“我們如同蜉蝣一般托身于廣闊的天地之中,像滄海中的一顆粟米那樣渺小”,對整個句子的把握,譯文一特意強調“we are nothing”、“mere”以著力表現人之渺小,但是對于具體單詞的選擇卻沒有那么恰當,如“蜉蝣”是指一種春夏之交生在水邊的小蟲,往往只能活幾個小時,譯者將“蜉蝣”譯為“insects who live in this world but one day”實際是將蜉蝣的含義解釋了一番,在文中顯得不夠干脆,而譯文二的譯者是英國學者,對詞匯的掌握更佳,所以用的詞意義對應非常精準―― mayfly。
K軾的《前赤壁賦》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進行探討,“客”的形象與其說是一個真人形象,不如說是蘇軾內心一種想法的載體,而主客問答實際上是蘇軾內心進行了一次交鋒,是一個從失意到超脫的過程。在英譯時如果不能把握引用之處的奧妙,就難以揣摩作者的情感,譯文的情感或許就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只有理解了引用背后的含義,才能幫助我們理解作者內心的情感世界,從而在英譯時更好地譯出原文所想表述的情感。
參考文獻
篇6
《記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7課《短文兩篇》中的第2篇,是蘇軾被貶黃州后期的作品,短短84個字,通過敘事、寫景、抒情、議論,寫出了一個謫居者貶而不傷的情感。
對于此文的解讀,我們應該扣住“閑”“閑嗎”來理解。
閑,是此短文的“文眼”,緊扣“文眼”,我們解讀文章,就了然于胸。表現在:
1.閑而起行: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2.閑而尋友: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3.閑而散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4.閑而賞月: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5.閑而自得: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前“三閑”為敘事,第四“閑”為寫景,第五“閑”為抒情議論。
第一閑中,“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是蘇軾被貶黃州的第四年(幾個月后貶謫生涯就結束了),雖然被貶,但此時作者的心情卻是平和的,所以“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欣然”自然有喜悅之意,但這種喜悅,卻并非平常人欣賞月色的那種閑情雅致,而是在經歷了貶謫生活的大風大浪徹悟之后的一種平靜。因此,并不能被常人所理解。
第二閑中,“尋張懷民”,為什么?因為蘇軾與張懷民境遇相似,均是貶臣,性格相似,均心胸坦然,喜山水,處逆境而無悲戚之容,品格清高超逸。結果,“懷民亦未”,這當中有一層未道出的默契。
第三閑中,“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自是當然。為什么“懷民亦未寢”,二人境遇相同。
第四閑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句寫景極妙,不止是眼前景,更是心中境。經過生活的磨練而清高之志不墜,有如清竹松柏,經霜而愈加空明。這是兩人對生活之領悟。
第五閑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閑人”者,實是自嘲之語:身為貶臣,不被重用;門庭冷落,旁人有意規避;心中不以為苦,了無掛礙。職閑、身閑、心閑,此之謂“閑人”。自嘲之中,又有清高孤傲在其中:月光之如積水空明,唯有“閑人”眼睛方可看出。而這一份對于月光的欣賞領悟,對于人生的坦蕩自然、隨遇而安的態度,卻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縱然如此,蘇軾真的是一個清閑之人嗎?非也。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政論家,他們父子三人合稱為“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家”之中。他二十二歲中進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推行新法,他極力反對,由京官調任杭州通判,歷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對新法持有不同意見,被網羅罪名,投入監獄。四個多月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地方軍事助理官)。官銜上還加了“本州安置”字樣,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離安置所,實際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時使蘇軾深感無用武之地,所以這一時期的作品,如《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大多表現了曠達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黃州的困苦境遇中寫的。元豐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貶謫到黃州的第四年。
由此觀之,閑,乃心胸曠達耳;不閑,才為真意!
教學設計:
一、導入。屏顯:(生齊讀)
蘇“月”
明月多情來照戶――《漁家傲?七夕》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洞仙歌?冰肌玉骨》
午夜風翻幔,三更月到床――《南歌子?有感》
幸對清風皓月――《滿庭芳?蝸角虛名》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蝶戀花?密州上元》
今夜里,月嬋娟――《江城子》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賦》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
二、教與學
1.讀一讀、譯一譯、背一背
屏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人教版和蘇教版的排版不同)
學生自讀、互讀;學生自譯、互譯之后,教師:
屏顯:
讀準兩個字:荇、橫
積累五個詞:戶、念、相與、空明、蓋
2.賞一賞
【1】回答一個問題:這84個字中,有一個是“文眼”,是哪一個字呢?
師生:閑。(板書)
“閑”表現在文章中,哪些語句能夠體現出來?(學生分組討論后探究)
(1)閑而起行: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2)閑而尋友: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3)閑而散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4)閑而賞月: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5)閑而自得: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蘇軾真的是一個清閑的人嗎?他真的有這種閑情雅致嗎?(學生分組討論后探究)
學生回答后,教師展示:介紹蘇軾和展示寫作背景的文字。
3.練一練
填空:在蘇軾的這篇短文中,閑中有______(樂、悲、苦、感、嘆、悟……)
三、結課,再讀一讀或者背一背《記承天寺夜游》
四、作業:探究――蘇“月”
附板書設計:
記承天寺夜游
篇7
總的說來,古代山水游記散文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篇幅短小精悍,Y構緊湊,內容集中
現代山水游記短則上千字,長則幾萬字;而古代山水游記散文大多在千字左右,而且因為內容的相對集中單一,不枝不蔓。結構上多表現出緊湊嚴密等特點。這固然和其語言有一定的關系,因為文言文呈現出凝練雋永這一特點且大量使用省略句式;而白話文明快易懂、表意具體詳盡。但筆者覺得主要是和古人寫作目的密不可分。古人寫作山水不重在寫景,而重抒情崇說理,因而描寫景物絕不很詳盡,側重點非常明顯,該寫的寫,該略的只字不提,該詳的濃墨重彩,該略的惜墨如金。而今人寫作此類文章則不然,大多以寫景抒情為主,或表現對大自然的熱愛,或表現登山游水的點點滴滴感悟,寫景狀物常常占據了大量篇幅,有點類似“漢大賦”結構,此其一也。
二、表現手法
由于寫作目的的不同,內容的不同,古代山水游記常常把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大多以議論為主,而今以記敘描寫為主。了解了古代山水游記散文的大體特點,我們在閱讀欣賞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觀其景
文中哪些文字是寫景的,什么地方的景,景物具有什么特點等等,抓住了景物這一條線索,基本上就把握了文章的脈絡。如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其中一二段文字屬于記游部分,先寫游山,突出山名、本名,倒地之石碑及碑文;再寫游洞,突出前洞平且近、游者眾,后洞險以遠、游者少之特點,這就是記游部分。文字如此之洗練,猶如白描,山上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石,只字未提,篇幅上占不到全文的一半。同樣,蘇軾的《赤壁賦》歷來也為人們稱道,膾炙人口。但觀其景,也不過如此:“蘇子與客泛舟,游與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這就是所謂之景,概括起來不到五十個字,連《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寫景的語句都不如:“大江東去,浪淘盡……驚濤拍案,卷起千堆雪。”同為赤壁之境,但后者何其壯觀,何其有氣勢,道盡了赤壁雄風。但且不急。
(二)看其事,即看人物活動
寫景散文中,寫景之中交待人物的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閱讀欣賞時絕不可忽略之。《赤壁賦》中,人物活動就有:蘇子與客夜游赤壁、飲酒、頌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唱歌以及人物的感受“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為什么要寫人物活動呢,結合下文,不難發現,這些正是為下文寫客人吹洞簫繼而感嘆人生無常和短促作鋪墊。《游褒禪山記》中未記這些活動,而重點強調“余于四人擁火以入”途中“一人呼,不出火且盡”,作者感受為“悔”,寥寥幾語,但后面議論同樣與此有著不可密分的關系。《蘭亭集序》中敘事同此,尤與《赤壁賦》似。
(三)悟其情
情感是散文的靈魂,此為重點。因此在閱讀中必須抓住這條主線,但一定要明白大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是有變化的。《赤壁賦》中由“樂”到“悲”再到“喜”;《游褒禪山記》中情感由“樂”(此種情感可以推斷)到“悔”再到“嘆”;《蘭亭集序》中由“興”到“悲”再到“痛”。所有散文作者的情感變化都是非常分明的。閱讀中如果能抓住這些情感詞語,也就抓住了解讀這類文章的鑰匙,也就把握住了散文的思想內容。
(四)賞其理
人們常說古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這里的“情”、“意”,絕不僅僅是情感、情緒,常常還含有對人生對社會對生活的獨特看法與思考。如《蘭亭集序》中王右軍就由眼前之樂、眼前之景、眼前之文中,結合東晉當時大多士人崇尚玄學之歪風就提出了“死生亦大矣”這一人生命題;《游褒禪山記》中王安石就悟出了治學處事必要的三因素,即志力物,尤其強調“志”的重要性;《赤壁賦》中讓我們理解了“永恒與短暫”的相對性,“樂觀人生與悲觀人生”的不同。
三、綜合景事情理,享文章之妙
在我們分塊欣賞了文章中的美景樂事情趣哲理之后,如果我們再能把幾者綜合起來欣賞,就會了解作者行文之旨:借景抒情、借事說理;就會體味到作者行文之妙:結構之美、照應之圓、思維之密、語言之工。
篇8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出自宋·蘇軾《前赤壁賦》。
源源不竭:指形容接連不斷,沒有盡頭。
用之不竭:意無限取用而不會使用完,形容非常豐富。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我們知道赤壁,大概是讀了蘇軾的黃州詩詞,或是讀了林語堂的《坡傳》。這兩個可愛的老頭,把一個當時的蠻荒之地――黃州,寫得花團錦簇。明明是蘇軾的貶謫之地,卻這般多情多義、搖曳生姿。確實,景物只對某些人是有意義的,比如滕王閣之于王勃,赤壁之于蘇軾。
赤壁位于古城黃州西北,背靠蔥郁群山,面對滔滔大江。磯頭樓臺亭閣,古樸典雅,掩映在綠樹紅墻之間,素有“江山如畫”之美譽。
赤壁,或曰黃州赤壁,因崖石赭赤,狀若懸鼻,亦名赤鼻山,早在兩千年前,赤壁就以其雄奇壯麗、“狀如三峽”的自然景觀為世人稱道,并載入漢人桑欽的《水經》之中。舉世聞名的三國赤壁之戰爆發不久,西晉初年的龍驤將軍蒯恩就在赤壁山南營建紀念性建筑一座,名曰“橫江館”。爾后,歷代有增建,至北宋宰相韓琦幼年隨兄讀書于黃州之時,赤壁之上的建筑已是“臨江三四樓,次第壓城首”了。至宋代蘇軾于此寫下名震天下的一詞兩賦后,赤壁從此便和蘇軾緊緊連在一起了。
東坡赤壁內門,兩旁有清康熙時黃州知府兼書畫家郭朝祚的門聯:“客到黃州,或從夏口西來武昌東去;天生赤壁,不過周郎一炬蘇子兩游。”極言蘇軾的兩賦成就直可媲美周瑜火燒赤壁。二賦堂大門兩邊為辛亥元老黃興于前游黃州時所書楹聯:“才子重文章,憑他二賦八詩,都爭傳坡兩游赤壁;英雄造時勢,待我三年五載,必艷說湖南客小住黃州。”天下英雄相惜,古今一理。
赤壁前后兩賦的出名不無緣故,因為只用寥寥數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覺娓娓道出,同時把人在這個紅塵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豐厚的賜予一一表明。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山水的細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人,坐在月光下閃亮江流上的小舟里。但人之幸運,也在于此,山間明月和清風不用一錢來買,只要用心,就可隨時隨地享用,這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諧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然,永遠向人敞開她的懷抱。
《前赤壁賦》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悲有多重原因:為人物上的古人和今人的對比而悲;為宇宙間的無窮與人生須臾的對比而悲;為理想與現實的對比而悲。先是借客的發問,欲擒故縱,然后闡述變和不變的二重性。水不斷流去,可是水還依然在此;月亮或圓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發生的變化,沒有經久不變的,何曾有剎那間的停留?可你若從宇宙永恒不變的方面看,萬物和我們人都是長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羨慕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屬于我們的據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是供人享受的。憑我們的生命和血肉之軀,耳聽到而成聲,目看到而成色――這些無限的寶貝,取之不竭,分文不取。周遭的自然美成了作者情緒的依托,成為他思考和認識人生的憑借。
《后赤壁賦》發生在三個月之后,這中間最奇妙的是,時將夜半,四周一片寂靜。兩只仙鶴,孤零零的,自東方飛來,伸展著雪白的翅膀,仿佛仙人的白袍飄動。兩只鶴長鳴幾聲,在船上掠過,一直往西飛去,坡心里納悶,不知又有何事發生。不久大家回去,坡上床就寢,竟得一夢。夢里看見兩個道士,身披羽衣,狀若仙人。那道人認得坡,問他赤壁之游是否很快樂。東坡請問姓名,二人不答。東坡說:“我明白了。今天晚上我看見你們倆從我頭上飛過去了!”兩個道士微微一笑。
真是有趣的想象。莫非他在暗示另外一個境界,道家的神仙境界?兩只仙鶴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根據中國人的觀念,現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間瞬息的存在,自己渾然不知,但是前生很可能是神仙,下輩子也會再度是神仙。蘇軾,真是一位可愛的中國人。
東坡,黃州,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東坡雪堂:陋室仍可心安
北宋元豐四年(1081),貶謫黃州的蘇軾因家大口闊難以維持生計,遂通過故人馬正卿向黃州府要了五十畝荒地親自耕種,由于荒地位于黃州城東門外,遂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二月(1082),蘇軾在東坡之上,筑草屋五間,房子落成之時,適逢大雪紛飛。詩人有感于雪的品格,將所作之室起名為“雪堂”,并在四壁畫滿雪花。友人李通叔以篆體書寫“雪堂”二字,坡將其作以匾高掛于門額之上。不久,東坡做《雪堂記》:“蘇子得廢圃于東坡之脅,筑而垣之,作堂焉,號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為之,因繪雪于四壁之間,無容隙也。起居偃仰,環顧睥睨,無非雪者。”極稱雪堂之美。
現存雪堂為1986年重建,中間為正堂,東間為臥室,西間為客室。正堂陳列有《東坡耕樂園》《雪梅圖》和《雪堂飛雪圖》。
東坡在東坡雪堂夜飲后,醉歸臨皋時有首《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這首詞抒發了詩人意欲獲得自由的情懷。
詩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后,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復雜的人生觀中,由于雜有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曠達不羈的性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這余韻深長的節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和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心聲。詩人希望自己能駕一葉扁舟,遠離塵世喧囂,在煙波江湖安閑地度過余生。可以說,這既是對隱逸生活的感性向往,也是對孔子所說“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生選擇的理性認同。
宋人筆記中傳說,蘇軾作了上詞之后,“掛冠服江邊,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興也”。雖是傳說,卻生動而真切地反映出蘇軾求超脫而未能的人生遭際。
其實,東坡的樂觀和曠達并不僅僅在赤壁、雪堂,就是在坎坷不平遇雨猶難行的沙湖道中,他坦蕩的胸襟和開朗的情緒也感染著千年后的讀者。“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詞前小序作得更是搖曳生姿。“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第四十三站:黃州】
圖景?圖畫
黃州,位于湖北東部,長江中游北岸,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自隋唐以來,曾為“州”“府”“縣”駐地。黃州區建制幾經變更,原名黃岡縣,1990年改建黃州市,1995年黃州市撤銷,分設黃州區和團風縣。
黃州向有“古名勝地,人文藪澤”之稱,留下了眾多的人文景觀和文化遺產,如螺獅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春秋戰國禹王城遺址,唐古剎安國禪寺、宋東坡赤壁、明文峰寶塔等大量文化底蘊深厚的名勝古跡。
名跡?名篇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予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
黃州快哉亭記
宋?蘇轍
略
(粵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唐詩宋詞選讀》)
定風波
宋?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唐詩宋詞選讀》)
演習?演練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東坡
蘇 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①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 ①犖確:山多大石,犖,讀luò。
1. 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請結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篇10
一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詩作很隨意,像是信筆寫成,并不追求格律。蘇軾的落筆粗獷得很,一點沒有收斂的意思。轉折處欲行又止的滯澀,飛白時筆盡意不止的奔放,鉤絲時千變萬化的顧盼如美人暗送秋波的綿延……或濃或淡,肥瘦相接,龍蛇飛走,縱橫無際。雖說這終究是行書,但已然如草書一般是淋漓盡致的抒發。
東坡被貶黃州,在第三個寒食節的夜里,剛剛大病一場的他,在清明連綿不絕的斷魂的雨水中寫成此作。書跡之中,筆筆見真性情。
二
很多人說,東坡很曠達。也正是在這個寒食節前的一個月,他寫成了著名的《定風波》。能夠頭頂一蓑煙雨笑談平生,自道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似乎也只能是一個放達不羈之人。
蘇軾一生詩作無數,單純論文學性,《寒食帖》根本排不上名號,可它卻成了蘇軾自己最鐘愛的墨跡。以前我始終不了解,為什么他最愛的,不是《赤壁賦》這樣超然的文章大作?當我試著自己寫詩的時候,我才意識到,一個詩人最鐘愛的作品,不是因為有最完美的格律,不是因為有最工整的對仗,亦不是因為有最和諧的音韻。藻飾太多,便會失去真實的自我,詩亦是如此。只有融入了一顆心最深厚的感情,才會成為詩人珍惜之物。只因為,詩人寫它,本就是給自己的心看的。很多人摹寫《寒食帖》,總是難以達到神似,亦只是因為不能體味其中的真情吧!
我也看過《赤壁賦》,文章很超脫,字也寫得很認真,頗顯工整,但這多少不是子瞻最切近的心聲。
三
寒食節,是不能生火的。
三,古人以之表示多。東坡在黃州的第三個寒食――離被貶之日應該已很久了吧,可是這一顆心卻總不能愈合。夜很黑,透著寒意,無休無止的冷雨,把這一個大病方愈的靈魂徹底澆透。在連燭火的陪伴都已成奢望之時,蘇軾不過是另一個“茂陵秋雨病相如”。是啊,只有在此時,這樣一顆被痛苦折磨醒的心的慟哭,才是最沒有遮掩的,才是最真實的。也許,正是因為缺少這樣的經歷,晏殊的詞讀來總是讓人覺得沒有咀嚼感,像在無病。而《寒食帖》,卻是東坡用他的血寫成的。萇弘的冤血三年化碧,東坡的血終也在千年之后化成了墨色。又有幾人真正了解這墨色本是血色!
四
我不禁想到黃庭堅的《花氣熏人帖》:
花氣熏人欲破禪,
心情其實過中年。
春來詩思何所似?
八節灘頭上水船。
能夠感受到那第三個寒食的苦痛的人,除了黃,終究是寥寥無幾。
這兩個命運相似的人,彼此互為知己,同病相憐,也不過是給后人幾分寬慰、幾分唏噓感嘆的余地而已。
褪盡了文豪的外衣,蘇子畢竟只是常人。他若是真曠達,又怎會在一個月后的寒食之夜,有這樣飽含血淚悲楚自憐的文墨留世?曠達的表象下,是一顆孤獨無助的心,只在寒食的夜里表現出本真。每個人,每顆心,上至王侯將相,下至江湖草莽,大抵都免不了有孤獨無助之時。之前或許是春風得意,或是懸梁刺股,或寄情山水,或淡泊無求,但當我們轉過身時,無外乎用一陣悲涼面對孤寂,不能自已地慟哭。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