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范文
時間:2023-03-29 04:22: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藍天白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藍印花布,顧名思義,花布上主要是藍色,像天空一樣的藍色。每當看到它,身心便仿佛融化在典雅的藍里。布料上點綴著許許多多白色花紋圖案,就像朵朵白云。因此,我總愛叫它“藍天白云”。不過,白云的形狀要多么奇特才能構成如此壯麗的天空啊!白色圖案經過翻折、旋轉,布滿了整塊布料,有的組成含苞待放的花朵,有的匯成奔騰不息的河流,還有的是一些隨心所欲的即興創作,甚至看不出來印的是什么。欣賞著藍印花布,仿佛在讀一首清新明麗的詩詞,在聽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在喝一杯香氣濃郁的清茶……
小時候,我喜歡看奶奶做藍印花布。奶奶把一匹長長的布鋪在桌子上,一手固定著鏤空花板,另一只手把蓼藍草染料不停地涂在布上。藍色染料慢慢滲進潔白的布料里,她的一舉一動也滲入我的心里。然后,她再把布料放進染缸里染,一股熱騰騰、濕漉漉、混合著板藍根味道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我立刻捂著鼻子遠遠跑開,可奶奶沒有走開,仍在那里忙活著。等氣味淡了些,我忙跑過去問奶奶為什么不走開,奶奶說:“我習慣這種味道了。只有這樣染,染出來的布才好看。苦盡甘來呀。”奶奶把布從染缸中拿出來,晾到高高的架子上,陽光灑在那一排排布匹上,淡淡的藍色已經融進白布里,甚至在慢慢地流動、交融,布面已經十分漂亮了!“藍印花布現在做好了吧?”我急切地問。“還沒呢,要染六七次才行。做任何事都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啊。”奶奶一臉期待地看著藍布,古銅色的臉上滿了快樂的神情……經過這樣反復染色,藍印花布終于做好了!我湊上去仔細看,布面上好像印著一位老奶奶抱著孫女的圖案,原來奶奶將她對我的愛做成了藍印花布啊!
藍印花布不僅是實惠的生活用品,而且是美觀的裝飾品,還擁有美好的寓意。現在,我對它又有了新的認識:布料上豐富多彩的圖案來源于日常生活,行云流水般的意境表達了人們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藍印花布的制作過程,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藍印花布里,更飽含著我童年的快樂和奶奶對我的愛,美好的回憶和親情會永遠留存在一匹匹藍印花布中,成為人生的“裝飾品”。愿這“藍天白云”一直陪伴著我們……
教師點評
篇2
2009年1月1日星期六
天是湛藍的,云是白白的,美麗的藍天和變化無窮的白云聚在一起真美啊!
有一天,我在教室外無聊地仰望天空,看到一望無邊的藍天飄著朵朵美麗的白云,它們一會兒變成受驚的小白兔,一會兒變成吉祥的巨龍,一會兒變成吃草的小鹿,一會兒變成兇猛的惡虎,天是變化無窮的小鳥,把我的視線吸引,讓我久久不忍離開。
啊!藍藍的天,白白的云,你就像我母親一樣美麗,我愛你——天和云!
篇3
早上我一早就起來了,今天天氣很好,藍藍的天,白白的云。吃完了飯,我坐在外面的椅子上,背著英語課文。我看著天,使我想起了她。她就是我的姐姐。她現在外地打工,走了一兩個月了。
小時候時,她對我很好,出去玩時總是帶著我。每當上學回來之后,給我買一些好吃的。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媽媽的杯子打碎了,姐姐見了,什么也沒說。恰好這時媽媽來了,看見了杯碎了,很生氣。姐姐毫不猶豫的說是她打碎的。媽媽批評了她一頓,罰她這個星期沒有零花錢,我看見姐姐的眼睛里眼淚在打轉。我深深的被打動了,我悄悄的給姐姐零花錢。那時姐姐才十三歲。從此我們的感情越來越好。
姐姐每次回來,都給我買東西,姐姐謝謝你。陪著我,護著我。姐姐我想你了!
篇4
1、有了執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鋪成一片藍天;有了執著,孤單可以演繹成一排鴻雁;有了執著,歡樂可以綻放成滿圓的鮮花。
2、一路走走停停,目光在悠遠的藍天、綠意疊翠的的大地間交替往返,突然,一縷濃濃的馨香由遠及近,撲面而來。循著花香,按捺著內心的激動一路疾走,轉過一條幽深的小路,和一場花開的盛宴迎面撞個滿懷。
3、我向往藍天的高遠,我喜歡白云的飄逸,如果人生真有輪回,真的存在著下輩子,我希望能變成小鳥,無任何束縛與牽絆,自由自在地飛翔,攜清風作伴,吟四季如歌,莫問這一程是遠還是近。
4、藍天白云陽光明,草色青青柳色新。春風送暖百花醒,茆江東流千古情。數樹茶花江邊盈,清風吹開綴勝景。花瓣舞吟紅粉馨,醉了眼睛醉了心。
篇5
“菇王”決心育新品
肥西縣豐樂鎮的丁倫保1983年7月從安徽農業大學園藝系畢業后,回到家鄉租了幾間空房種蘑菇,開始了艱難的創業路。丁倫保做事專一,認準方向后堅持走食用菌技術研究推廣之路,被稱為“蘑菇癡”。經過多年打拼,他于1993年成立了一家集食用菌技術研究推廣、培訓、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年產值3500萬元。在業界,這位扎根泥土的行業精英不僅攻克了二十多個食用菌栽培難題,還成功申報了十幾項國家發明專利,成為當地赫赫有名的“蘑菇大王”和安徽農業大學客座教授。
2007年,合肥市秸稈禁燒令,政府的禁令給了丁倫保一個創意啟發:如果能嘗試用秸稈大量種植蘑菇,帶領農戶進行秸稈產業化開發,豈不是一件惠及子孫的大好事!以前,丁倫保也利用過秸稈、木屑、花生殼作為部分輔料種植過蘑菇。但秸稈收集、打捆、運輸成本費用相當高,運回來還要打碎、消毒、裝袋。對于農民小家小戶的種植模式來說,這種方法性價比并不高,不適合大面積推廣。
研發的道路坎坷崎嶇,兩年時間里,丁倫保花費了十多萬經費,把自己開發出的所有品種蘑菇都嘗試了一遍,發現均不適合野外種植。丁倫保經過慎重考慮,知道傳統的食用蘑菇多是大棚培育,工序繁雜,溫度濕度要求高,只有門檻降低,操作簡便,周期短,見效快,在簡易的環境下以秸稈為原料種植出蘑菇,才是適合千家萬戶的種養模式。
他決心繼續努力,試驗出適合農民種植的新蘑菇品種,為秸稈的轉化利用再尋出路。
曠野林下草變金
苦心人,天不負。在安徽農業大學陶教授的幫助下,丁倫保經過4年反復馴化,于2011年秋季發現有一種紅褐色的食用菇經過改良后,非常適合原始自然環境生長,野外長出來的菇子品相個頭和大棚里的沒啥區別,只是有陽光照曬顏色會淡一些。于是,他像發現寶貝一樣給自己培育的蘑菇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幸福菇。幸福菇成品呈葡萄酒紅色,色澤艷麗,菇體清香味鮮,蓋滑柄脆,炒食煲湯入口滑嫩極具韌性。經權威機構檢測表明,幸福菇蛋白質及鈣、磷、鐵含量豐富,并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因此,幸福菇屬于營養全面的菇種,長期食用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同時該菇種子實體內含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物質,是生物制藥的最佳原料。幸福菇不僅可鮮食更能制干,可加工成多種食品,市場潛力非常大。
在研發過程中,丁倫保還發現,這個品種的蘑菇抗病能力強,可以直接使用秸稈在野外種植,連粉碎、消毒的工序也省下了,不需要任何輔助設備,甚至只要在房前屋后或樹林下隨意開辟一塊田地,都可以套作。“這樣一來,農民收完水稻、油菜后,就不用發愁秸稈怎么處理了,直接撒上菌種,就可以長出蘑菇,跟種白菜一樣。”丁倫保對自己的發明創意很滿意,激動得好幾天沒有睡好覺。隨后,丁倫保又在位于肥西縣花崗鎮現代農業示范區的自家種植基地內進行小規模試種,他得出的結論是,這項栽培技術簡便易行,可以充分利用各種作物秸稈,如稻草(殼)、油菜秸、麥秸、玉米秸、高粱稈(殼)、木屑、棉籽殼、花生藤(殼)等作為鋪地培養基,以這些農業生產副產品為資源,成本低且可再生,栽培蘑菇后腐熟漚爛的稻麥秸稈是新型天然優質有機肥料,可直接還田增加土壤肥力,讓過度使用化肥的土地實現可持續生態修復。與此同時,幸福菇適應環境寬泛,可在露天大田、樹林下、房前屋后栽培,最理想的是在樹林下、玉米地、高粱地進行套作。場地環境只要滿足清潔衛生、有水源、交通便捷即可,同時在大棚、室內、花盆、陽臺也可栽培。幸福菇在春秋兩季栽培,自栽培到出菇時間大約55天。栽培一畝幸福菇需要消耗秸稈4000 ~ 5000千克,菌種400瓶(袋),每畝需要秸稈、菌種和勞力成本約為3000元,總計可采茹3 ~ 4茬,整個采菇周期1個半月。每畝可產鮮菇2500 ~ 4000千克,且不影響正常應季水稻、小麥、油菜的播種收割,農民可以實現快速脫貧致富。
生態菌菇富農民
2014年11月4日上午,陽光明媚,記者來到肥西縣花崗鎮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的蘑菇種植基地,只見在一大片開闊的農田里,一條條整齊的壘高田壟上,覆蓋著厚厚的枯黃色稻草,掀開稻草,一顆顆粗壯水靈的蘑菇從覆蓋著稻草的泥土里鉆出腦袋,白莖紅冠惹人喜愛。令人感到驚奇的是,眼前這片蘑菇并沒有生長在大棚中,而是生長在空曠的田野里,沒有任何遮蔽,也沒有控溫、調濕等設備保障。在丁倫保蘑菇種植基地的西邊,一片密集的樟樹林下,翻開稻草,一只只小傘似的蘑菇呆萌般探出頭來,讓人產生一種想親手撫摸的欲望。在現場,丁倫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蘑菇使用秸稈4000 ~ 5000千克,是10畝地水稻、油菜產生的秸稈總量,一季下來可生產2500~4000千克幸福菇,這些稻草里長出來的“植物肉”已被政府有關部門認定為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綠色食品A級產品,批發收購價每千克至少3元,一畝地春秋兩季最少可賺2.4萬元,而成本只要3000元,市場前景良好。為推廣幸福菇的栽培技術,帶動更多農戶致富,丁倫保發動身邊多個農戶種植,還免費向他們提供菌種和技術,目前周邊鄉鎮已有一百多戶農民栽培幸福菇共200畝,并且已經產生效益。丁倫保告訴記者,大棚種蘑菇一般要先粉碎稻草、配料、裝袋、滅菌,再接種培養,前后工序五六道,非常繁瑣。而這種露天曠野、林下栽培蘑菇新技術,模擬田野森林原生態,種植非常方便,在土里鋪一層稻草,撒上菌種,再鋪一層稻草蓋上土,頂上蓋第三層稻草,只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就可以出菇了,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能種。因此,丁倫保自詡自己的技術是“傻瓜型”。
經過不斷地摸索,在丁倫保的種植基地內,花盆里、香樟樹下,甚至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草垛子”里,都成了蘑菇的新家。丁倫保說,通過這種方式,農民和市民隨意找片空地就能栽培,吃上自家種的蘑菇。因為好種植,幸福菇還可種在花盆里,成為陽臺蔬菜。眼下,丁倫保正在組織力量推廣這種自助式的都市家庭陽臺景觀蔬菜。這種門檻極低、成本微小的種植技術,已經在肥西縣部分鄉鎮推廣,既解決了收割季節秸稈大量產生的資源利用問題,也減少了農藥、化肥使用量,有力遏制了農業面源污染,優化了大氣環境。更加現實的是,此舉有望把大量鄉鎮干部從春秋兩季秸稈禁燒時每天24小時嚴防死守中解放出來,實現有限基層行政資源的優化配置,具有極高的推廣借鑒價值。隨著幸福菇栽培技術日臻成熟聲名遠播,肥西、長豐、淮南、阜陽等地已進行小規模試種,受益農戶1.5萬個,幸福菇不論產量、品質、市場銷售等情況都比較好。盛名之下,丁倫保的種植基地也獲得安徽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大學生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安徽省殘疾人培訓就業基地等殊榮。
2014年夏季,被丁倫保命名為“露天大田、林下套作幸福菇”的新技術,已通過安徽省科技廳成果鑒定,正在申報市級科技進步獎,有關專家表示,該項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篇6
經過一天的顛簸,終于來到了江西樟樹,見到了民風淳樸的中洲鄉。依山傍水的村子,高低不平的山路,汽車一上一下的,像是快樂的音符一般。一片片樹林里快樂地飛翔著一群群的鳥兒,嘰嘰喳喳,不知疲倦,深情地鳴奏著一曲曲美妙的歌兒,為這音符配出美妙的曲子,像是歡迎我們這支支教團隊的圓舞曲,歡迎我們即將在這里度過的21天。
清澈的河水,在太陽懶懶的照耀下,泛濫著淋淋的金光。一群鴨子正歡樂媳戲,藏在水中,躲避盛夏的酷暑。而路邊的那一叢叢的野草,沾染了黃昏的露水,也顯得越發的嫩綠。叫不出名字的花兒零星地點綴在草叢中,爭相探出頭來,卻是那樣的耀眼。
馬路橫貫四方,路旁零星的出現些許村莊,點綴這一個個翡翠湖,和一座座綠衣衫。支教中,去學生家里家訪的時候,和學生一起騎著自行車,穿行在一片又一片青山綠水之間,忘卻了一切的喧囂,忘卻了一切的塵埃,皈依心底最深處,享受著這一切的,大自然最貼切的愛意,嘴角不自覺上揚,路,最好一直蜿蜒,不要停下來,這自然地美景,恐怕要用一輩子去忘記了。
湖面一片平靜,沒有一絲漣漪,只有調皮的小魚兒偶爾浮出水面嬉戲,冒出幾個快樂的氣泡。魚自由自在的游耍,追逐著水兒,偶爾的波動,顯得那樣的楚楚動人。偶爾見到湖邊有休閑的老牛在打盹呢,那樣的安逸的半躺在湖邊,閉著眼睛,儼然一副老者的模樣,讓人想起這樣安逸的場景都能呵呵的笑幾聲。還有那一片一片的小山丘,像一個一個小巧的古代美女,沒有濃妝粉黛,披著一件又一件的綠衫,又各不相同,爭相顰美,又相得益彰,算不算是一幅輕盈女子爭艷圖呢,有著翡翠湖的應承,有著……
咦,哪里傳來了一陣陣的笑聲,順著笑聲的魂兒,一群白鷺翩然起飛,多么靈異的鳥兒,也怪不得鳥兒也被吸引到這片土地,這片青山綠水,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心,都被感染得極靜,極柔。連陽光也被感染了,那樣的輕柔,藍天白云也湊下來親吻,這一片片湖兒,撫摸這一片片綠衫,溫柔的拍拍她們的頭。云朵害羞的躲在藍天背后,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在湖面欣賞著自己的影子,卻被兩個放牛孩子的笑聲嚇著了,躲進藍天的懷抱,羞澀的偷偷看一眼孩子們,這一下可讓孩子們笑得更開心了。
愛你,我不想走。
直到現在,閉上眼睛也總會感覺得到那時的陽光,在空氣中鋪展開,懶散卻溫暖,幾近黃昏,淡淡的陽光,像風兒一樣輕柔的陽光在身體四周鋪散來,好想咬一口,“嚓嚓”地響,香得人心碎……
還有那時的日出,晚上住的外面很涼快,有幾個聊天聊盡興了的,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極投機萬句不嫌多呀。于是,學了一回古人,拿出席子,在宿舍過道上,席地而坐,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從天文地理談到娛樂現實……一夜,對他們來說,很短,很短,來不及細細品味,只聽一聲公雞的鳴叫驚醒了沉睡的黎明。
天邊露出一道紅絲,筆直的延伸著,擠滿了整個地平線,接著便是一抹玫瑰紅,越來越重,越來越濃,從淺紅到橘紅,再到緋紅,像個調皮的孩子,始終藏著,一幅急死你不償命的模樣,想起來,心里蕩漾出一陣陣的笑意。然后,冉冉地上升,像少女一般,“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又似像少女的紅臉蛋一樣,是那樣嫵媚動人。天際偶爾飛過的一只鳥兒,突然劃破了不斷傾瀉的道道光瀑,這景色太美太美,我有點不敢看。
天藍藍,白云飄飄。
天藍藍,白云飄飄。
…………
抬頭,天藍藍,白云飄飄。低頭,一片碧綠的瓜田,一個個碧綠的西瓜,真的是讓人垂涎欲滴。打開一個西瓜,紅的耀眼,一人一半。學生們打開又一個西瓜,搶著,爭著,鬧著,耍著。
我和另一個女老師,坐在瓜地旁的小棚子里,一人抱著半個瓜,享受著這份清涼。學生們還在吃著,玩鬧著,風兒飛飛,在指尖環繞,看著這樣的畫面,滿滿的笑意,滿滿的幸福,滿滿的情誼,讓我怎么能不愛你們?讓我怎么能不愛你們?叫我如何能不愛你們?
天藍藍,白云飄飄。
篇7
我們先從樹葉說起,樹葉里有一種物質叫做葉綠素,葉綠素可以幫助樹葉吸收太陽光中的能量,并把它轉化成樹木的養分。不過葉綠素是個比較挑剔的家伙,它們在吸收太陽光能量的時候,可不是什么顏色的光都吸收,綠顏色的光就被拒之門外。如果用物理學的原理來說,那就是當一束太陽光照射到葉綠素上時,綠顏色的光被反射出來,其他顏色的光被葉綠素所吸收。正因為綠顏色的光被反射出來了,所以我們看到的葉綠素是綠顏色的,因此,樹葉也是綠顏色的。
和樹葉呈現綠色的原理相似,任何物體,當被太陽光照射的時候,都會吸收一部分顏色的光,反射一部分顏色的光。紅花反射的光是紅色,橙子反射橙色的光,茄子反射的是紫色光……大部分物體的顏色,都是它們反射的光的顏色。不過有兩個例外,黑色的物體不反射任何顏色的光,所有的光都被它吸收了;而白色的物體不吸收任何顏色的光,所有的光都被反射出去了。
說到這里,也許你會問,為什么天是藍色的呢?難道也是因為天空反射了藍顏色的光?
當然不是,天空有點不同,它并不是一個實體。也就是說,所謂天空是看得見,摸不著的。地球外面包裹著厚厚的大氣,這個大氣層,就是我們所說的天空。當太陽光穿過大氣層的時候,光線與空氣中的分子相作用,會發生散射。
同學們可能又要問了,散射與反射有什么不同呢?
散射是光的一個很重要的性質。有的時候,我們會稱光為光線,那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光沿直線傳播。可是,如果在光線傳播的路徑上出現一些細小的物質,比如分子,也許這些分子的存在并不足以讓光線發生反射,但它同樣會對光的傳播產生影響。當光照到這個分子上的時候,分子就會把光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到其他方向,使得沿著直線方向的光的強度減弱。這就是光的散射。
月亮上沒有大氣,所以在月亮上,即使是白天,我們也看不到藍天、白云,只能看到太陽和發出微光的星斗。
而地球上則完全不同,大氣層的存在,使得我們能看到天空。空氣分子對太陽光的散射,同樣也是挑顏色的,它們只散射太陽光中藍色的部分。本來應該和月亮上看到的一樣黑色的天空,由于被散射出很多的藍光,從而被“染”成了藍色。
篇8
一個孩子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可是,不幸的災難卻降臨在這個幼靈身上,他的爸爸媽媽要離婚了。從此,他的生活失去了七彩陽光,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層陰影。看到人家的孩子讓爸爸背著,讓媽媽抱著,眼淚就一個勁兒地往下掉,心痛痛的。他多么渴望得爸爸媽媽的愛護,多么渴望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玩,一起樂,一起奮斗,一起生活。
我們不能沒有家,也不能離開家。
在被不理解時不能選擇離開,在生氣時不能選擇離開,在失敗灰心時不能選擇離開。因為我們還有一個家,我們是家里的一份子,如果離開了,那家人怎么辦?如果離開了,那這還算家嗎?你想過年逾古稀的老人在門口等待,兄弟姐妹四處尋找,每個人為你操勞,為你奔波,為你擔心。
篇9
節日的到來伴隨著喜慶,雖然過節但鋼城的職工依然堅守崗位,秋風雖然給大地帶來了涼爽,但一線的職工仍如每天面對酷暑,汗水濕透了衣夾,堅定的眼神中,看到的是我們心中的夢與希望。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鋼城的無限美好,則是員工的一點一滴辛勤汗水灌溉。我的一家三代都是鋼城職工,從小就聽爺爺說在鋼城的故事,也似乎從小就與鋼城一起成長!鋼城的設備越來越先進,技術水平有了質的提高,保衛力量也越來越強大,讓我如今身為鋼城員工的我感到光榮。同時我也要與時俱進,學習湘鋼精神,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我們的鋼城共同努力奮斗!
“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唱出了鋼城的心聲,鋼城中的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時刻都能感受到鋼城帶給我們的溫暖。還記得過中秋節時,吃著單位發的月餅,一邊吃。一邊回味在鋼城的點點滴滴,仿佛一股暖流涌入體內,不禁暢想著未來藍圖的繽紛多彩!
篇10
群山連綿攜手摩天大壩來了個空前的環抱,碧波便從我的家園粼粼升起……
盈盈一湖,頂天立地。
——從此,我對生我養我的故鄉只能永遠仰望。
我行走于巍巍大壩下,故鄉便高處于藍天白云之上;
我蕩舟于粼粼碧波上,故鄉又深沉到藍天白云之下。
悠悠藍天白云就是我的故鄉。于是,我一對藍天白云凝神——
便有雞啼迎日出,犬吠送月歸;
便有炊煙裊裊招手,便有母親聲聲呼喚……
而我一邁步前行,我的腳印便在延伸一條千古泥石道路。
于是,當我向上生長枝葉,我的根須無不首先深入大地。
當我動身出發之時,便是我啟程回歸之際……
從壩內到壩外,一種日子也便進入了另一種日子。
原以為一切都如東陽江水,涌來的是時代,退去的是歷史。
殊不知,歲月雖可以移山造海,歷史卻只能改變存在的方式。
我說不清,這究竟是不是永遠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