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時間:2023-03-18 13:07: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哈佛人生哲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知識和能力目標:
了解詩人和創作的背景;能夠流利的朗讀和背誦詩歌;理解詩所蘊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喻的區別。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的誦讀,交流合作,理解詩的內容。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習詩人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感受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全詩;理解詩中的哲理;為什么詩人重點寫那一條未選擇的路。
【教學難點】
學習詩人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感受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簡介作者背景,導入新課
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屈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棄疾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感嘆,魯迅也有“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樣的想法。人們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條路,把人生的選擇比做對路的選擇。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這首《未選擇的路》有著特別的意蘊,它正是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弗羅斯特,美國詩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11歲父親去世,隨母親到英格蘭馬薩諸塞州定居。在哈佛大學肄業二年,曾前后做過紡織工人、教員,經營過農場,并開始寫詩。他徒步漫游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他的詩歌往往以描寫新英格蘭的自然景色或風俗人情開始,漸漸進入哲理的境界,詩風質樸無華,細致含蓄耐人尋味,著名詩集《山間》《白樺樹》《西去的溪流》等。
二、指導學生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的錄音,讓學生標出朗讀的停頓,然后讓學生自由讀。
2、點兩名學生分別朗讀,思考:
⑴這首詩是寫什么,他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讓學生討論。
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一條,所以必須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⑵《未選擇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義?這是一種怎樣的表現手法?你還學過使用這種手法的課文嗎?
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在山的那邊》、《行道樹》等。
追問:試寫出以下事物的象征意義,學會運用象征手法。是比較象征與比喻的區別。
小草──
粉筆──
所謂象征,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明寫甲事物,借寫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為一種表現手段,一種具體形象,也要求給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象征是一種謀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則是一種修辭手法。象征一般要統攝全篇,而比喻只在個別語句、語段中起作用。
三、合作探究,交流領悟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未選擇的路》每一小節的意思:
⑴佇立(思索)。
⑵決定(選擇)。
⑶選擇后的惆悵。
⑷多年后的回顧,嘆息。
2、詩人為何選擇了一條“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跡更少的一條”“道路”?
“這條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也因為“人跡更少”,需要人們去開拓,從而拓展成為一條大道;正因如此,這條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見作者開拓進取的人生態度。
3、詩人雖然寫了自己所選擇的路,但重點都放在未選擇的路上。詩題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么重點又寫未選擇呢?
明確:其實未選擇也就是選擇。選擇的路一步步變為現實,而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對現實不滿,總覺得還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產生了對未選擇的懷戀,悔意由此而生,憂郁因此而起。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
4、詩人為何把詩題取名為“未選擇的路”?
這首詩寫人生道路的選擇,全詩共有4節,第一節寫兩條路,第二節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寫未選擇的路。由此可見,詩人寫作的重點是未選擇的路,這從詩題中也體現了出來,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嘆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人生道路的選擇帶有偶然性、隨意性,詩人不寫已選擇的道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道路發出感嘆,更能撥動讀者的心弦,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
5、這首詩蘊涵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選擇將決定你的一生如何度過。人只能選擇一種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創新和進取。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篇2
[關鍵詞] 《聞香識女人》;劇情情節;隱喻
影片《聞香識女人》由美國環球影片公司于1992年出品,上映后即獲多種獎項。以往對該片的研究多側重于從劇情情節分析主人公范克中校的內心世界或性格,(陳志菲,2003;李朝陽,2012)但是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對該片進行隱喻性解讀的文章并不多見。隱喻或概念隱喻是認知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方面,有關概念隱喻的研究始于《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Lakoff&Johnson,1980)一書的出版。Lakoff和Johnson(1980:3-4)在該書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他們將隱喻提升到了思維的高度,認為人們的日常概念體系本質上就是隱喻的,因此,隱喻無處不在,是一種認知現象。本文嘗試對《聞香識女人》劇情情節的隱喻性作一分析,從而說明隱喻無處不在之說在電影文本中也同樣有所體現。
一、劇情簡介
范克中校曾是詹森的幕僚,雖有多次晉升將軍的機會,但因種種原因均與之失之交臂。一次,他在培訓士官時因酒醉誤拉手榴彈引線以致雙目失明,不得不退役賦閑在家,依靠傷殘退休金度日。雙目失明的中校既不能見容于家人,又因過往經歷使其對這個世界的黑暗面了解過多,因此心灰意冷,決定自殺離開這個“黑暗”的世界。在此之前,他決定重溫一遍過去擁有的奢華生活,住豪華賓館、享受美食、與美人共舞、開法拉利跑車。因此,他未同侄女羅絲一家去度假,卻在受雇于其侄女而來照顧他以便賺錢買機票回家過圣誕節的高中生查理的陪同下一起赴紐約看花花世界。在紐約,范克中校如愿以償地住上了豪華賓館,享受著人間美食,也贏得了與美人共舞以及開法拉利飆車的機會。心愿完成后,他準備飲彈自盡,結束自己黑暗的人生,但卻被善良而細心的查理及時發現并阻止。查理雖受雇于范克中校的侄女照看他,自己卻也有滿腔煩惱,滿腹心事。他與喬治是博德學校三名學生捉弄校長垂斯克的目擊者。離開前,垂斯克校長曾與他交談,并給了他兩條路,要么供出惡作劇者去哈佛上學,要么被開除。查理向往去名校求學的機會但并不愿意以出賣同學為前提,因此拒絕了校長,面臨被開除的厄運。返校后,在紐約之行中已與查理培養出亦父亦友感情的范克中校突然出現在師生紀律委員大會上,并成功為之辯護,使查理免予被開除。
二、劇情情節的隱喻性
這部影片用一次意外的邂逅、一場性感的探戈、一出恣意的飆車、一起失敗的自殺、一段酣暢淋漓的演講為我們完整地勾勒出生命從毀滅到重生的全部過程,喻示著人生起伏的哲理,即萬事開頭難(邂逅)—人生高峰(探戈、飆車)—遭逢困境(自殺)—峰回路轉(演講)—新的循環再次開始這一過程。這一隱喻不僅體現在組成該片的整體情節中,也分別體現在探戈和飆車事件中。下面我們先從該片整體情節看這種隱喻性,接著再分別從探戈和飆車事件看這種隱喻性。
(一)整體情節的隱喻性
范克與查理的第一次相遇給觀眾留下了很多懸念。首次亮相,范克狂妄自負而又暴戾的性格便在銀屏上展露無遺。他氣勢凌人地對查理進行“審問”,致使靦腆的查理落荒而逃,后來在其侄女羅絲的一再請求下才又勉為其難地同意照顧范克。這一幕不但激起了人們對范克中校的排斥和厭惡,也極大地激起了人們對查理這個品學兼優學生的同情和擔憂。不由自主地猜測性格如此不同的兩人相處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其后,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漸漸對范克和查理的遭遇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一個性格暴戾、老于世故,一個謙厚溫和、涉世未深,但這兩個性格差異極大的人卻有著本質上極為相似的遭遇。具體而言,范克因為一起意外的事故導致雙目失明,只能依靠傷殘退休金度日,因此賦閑在家,百無聊賴。另外,也由于其原來所處的環境使其對整個社會喪失了信心,因此心存死念。而查理則由于目睹同學對校長的惡作劇,也面臨兩難的抉擇。校長找他單獨談話,告訴他如果他說出肇事學生的姓名,學校就保舉他上哈佛,否則就開除他。查理雖有去名校求學的愿望,但卻不愿出賣同學來換取,因此拒絕了校長,從而也就面臨著被開除的命運。帶著如此之大的問題和壓力,查理來做兼職照顧范克,希望能賺到回家過圣誕節的路費,試問誰會不為這個孩子感到憂心?看到他面對的范克是如此暴戾,誰又能不對他產生同情呢?這次邂逅讓人們明白了人與人的相處之難,尤其是在剛開始接觸,互相還不太了解的時候就更難了,真所謂萬事開頭難。隨著情節的展開以及觀眾對二人遭遇逐漸深入的了解,觀眾也開始為這二人的命運和前途擔心。范克和查理各自的命運和前途會是怎樣的呢?其后的探戈和飆車以隱喻的手法給觀眾提示,喻示每個人都有處于人生高峰的時候。自殺事件使觀眾對二人了解得更深,自殺事件本身又喻示著每個人都會遇到打擊或挫折,有處于人生低谷的時候,這時候有些人或許會選擇以毀滅自己來結束一切苦難。最后,該片用一場精彩的演講給大眾解惑,喻示事無定數,一次小小的事件或許就會給人們帶來轉機,因為范克正是用他的演講才能挽救了查理的前程,也正是在這場演講中,范克的雄辯才能和一身正氣吸引了一位美麗的女教師,這使范克在自殺計劃被查理打破后真正有了繼續生活的勇氣和希望。
范克的兩大愛好是女人和法拉利,侄女羅絲一家出游后,他便在查理的陪同下出發去紐約以完成與美人共舞、開法拉利跑車飆車等愿望。在飛機上,范克第一次展示了他聞香識女人的才能,僅憑嗅覺,他就能準確判斷出空姐所用的香水品牌,聽其發音,中校即可判斷出她的出生地并與之交談,這使查理感到非常震驚。同樣,這也是觀眾們的反應。相信由此刻起,無論是查理還是觀眾,對范克的看法都有了一定的改觀。無論對什么事,能精通到如此地步的人必不平凡,也一定有其可取之處。到達紐約后,范克順利完成了與美人共舞及飆車(法拉利)的愿望。與美人跳舞時,范克舞技高超,舉止優雅,使人很難將之與在那黑暗的小屋中首次亮相的暴戾盲者聯系在一起。在狹窄的街道飆車時雖被警察攔截,但警察竟未發現他是一個盲人,此刻,我們也會同樣震撼于其車技及演技,這一切都使我們對范克的多才多藝有了更多的認識,從而由一開始對他的排斥變為了現在的由衷欽佩和滿懷同情。這兩件事充分說明了凡人皆有得意日的道理。正所謂高處不勝寒,愿望實現,目標達成后的空虛也會讓人不寒而栗。平常人、普通人尚且如此,何況如此一位曾經叱咤風云而又多才多藝現在卻成為盲者的中校。這種悲戚的感覺只能是無限擴大化,加之其此行紐約的目的本就是再享受一次以往的奢華生活然后自殺,因此中校在心愿已了之后的一瞬間,精神也崩潰了。他對這個世界再也沒有任何留戀,于是將查理支去遠處買藥和煙,準備開始實施自己的自殺計劃。然而,細心的查理意識到了危險,他迅速返回并成功阻止了中校的行動。這件事的隱喻性表現在每個人都會遇到打擊或挫折,都會有空虛和絕望的那一刻,或許會想到以毀滅自己結束一切這一點上。
人生對誰來說都不容易,可是人生也充滿了變數,一次小小的事件可能就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或一生,電影中范克中校那場酣暢淋漓的演講所達到的效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結束了紐約之旅后查理也將面對學校的審判,他是孤獨的。但就在這時,與他在不知不覺中已成為忘年之交的范克中校來了,不僅坐在他的身邊,而且還替他辯護,呼吁校紀律委員會慎重考慮對查理的處理,因為,“這是一個有價值的前途……有一天,這會使你們自豪。”受其感召,全體學生起立為之鼓掌,校紀律委員會也宣判查理無罪。毋庸置疑,這是一次精神大洗滌,此后,相信該校的作風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學校的各個部門也不會永遠作為校長的棋子或傀儡存在。對查理而言,這也是一次很好的轉機,他免除了被開除的厄運,也會有一個很好的將來。對范克中校而言又何嘗不是呢?他的演講震撼了全場師生,包括美麗的女教師克莉絲汀·唐伊。隨后,他又以自己聞香識女人的絕技使這名女教師為之更加傾倒,從二人的對話以及這位女教師看他的表情,我們不難猜出結局,中校一定可以滿足他每日醒來都有一個美人陪伴的夢想。他的人生必將繼續,無論是好是壞,至少他會拋棄自殺的消極念頭。自此,影片之初留給大家的懸念都已解決。年齡、性格、經歷差別極大的范克和查理成了莫逆之交,而且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互相拯救了對方的前途和生命。同樣,影片情節喻示的人生哲理也有了完整的體現。
(二)探戈和飆車的隱喻性
體現在該電影情節結構中的人生大隱喻也同樣體現在組成該片劇情的探戈和飆車事件中。中校雖有與美人共舞的愿望,但邀美女跳舞并不容易。一開始他先以風趣的談話打消正在等候男友的美女唐娜的疑慮坐下,告訴唐娜自己和查理可以陪她等她男友,同時還可以使她避免受到“色狼”的騷擾。然后,中校向唐娜展示自己聞香識女人的絕技,猜出了其所用香皂的品牌,使其驚訝不已。進而又以絕妙的口才將這個不善跳舞的美女邀下舞池,旋舞于美妙的音樂之中,更以精湛的舞技震驚全場。后來曲終人散,唐娜被其男友領走,臨走時頻頻回首,充滿了對范克的留戀。妙齡女郎唐娜臨走時的頻頻回首是希望的象征,具有雙重意義,不但說明范克的人生還有希望,也說明他能給別人帶來希望。最后中校重燃生活的勇氣并幫助查理贏得勝利就是很好的例證。整個過程中邀舞、跳舞、曲終人散、頻頻回首正映射著該片全劇結構喻示的人生哲理:萬事開頭難(邀舞)—人生高峰(跳舞)—遭逢困境(曲終人散)—峰回路轉(頻頻回首)—新的循環再次開始。
開法拉利飆車是范克的第二大愛好,但要實現此愿望并不容易。首先要租到法拉利跑車就頗費周折,范克是盲者,而查理又不夠年齡,二人均不具備在車行租車的條件。后來,好不容易租車到手,范克就在查理的指揮下開始在狹窄的街道上飆車,毫無疑問飆車的感覺很好,但卻因為超速被警察攔截在路上。令人驚訝的是那位警察并未給范克開罰單,甚至都沒看出他是位盲者,這何嘗不是給范克給觀眾留下的無限希望呢。可見這次飆車事件中租車、飆車、超速被截、免開罰單也映射著該片全劇結構所反映的隱語:萬事開頭難(租車)—人生高峰(飆車)—遭逢困境(超速被截)—峰回路轉(免開罰單)—新的循環再次開始。
三、結 語
《聞香識女人》用一次意外的邂逅、一場性感的探戈、一出恣意的飆車、一場失敗的自殺和一段酣暢淋漓的演講為我們完整勾勒出生命從毀滅到重生的全部過程,同時也道出了萬事開頭難—人生高峰—遭逢困境—峰回路轉—新的循環再次開始這一人生隱喻,從而印證了萊考夫和約翰遜提出的隱喻無處不在的觀點。
[參考文獻]
[1] Lak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李朝陽.浪漫與正義——《聞香識女人》的經典魅力剖析[J].電影文學,2012(04).
篇3
一、成功多元化
李開復博士是美籍華人,前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比爾?蓋茨七個高層智囊之一。讀過《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之后,對“成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成功不是單一的,成功的途徑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者不是做與眾不同的事,而是做事與眾不同。不見得必須有什么轟轟烈烈的成就,也不在于是否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愛因斯坦的人生理想是發現“統一場論”,但它沒有實現這一理想。可在致力于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發現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沒有發現“統一場論”,這對世人來說并不重要了,因為他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為世界帶來了正面的影響力。
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臺,人與人盡管千差萬別,地位、名聲有高有低,財富有多有少,但都有自己的選擇,只要在自己的舞臺上盡心盡力扮好角色,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致,不管是令人矚目的,還是平凡的,都是一個成功者。李開復在書中列舉了他家園丁的例子:“他非常喜歡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經常用近乎癡迷的態度,研究園藝技藝。每當掌握了一種新的栽培和修剪方法后,他都會幸福無比,那神情就像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樣。他憑借超常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獲得了所有雇主的好評。”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每個人、做每件事都可以成功,成功有大小之異,無輕重之別。曾經有人問過一位美國總統的母親:你為有總統這樣的兒子感到自豪嗎?那位總統的母親卻說:“我還有一個兒子,他正在地里挖馬鈴薯,他非常勤勞、樸實,我同樣為他感到自豪!”
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著名經濟人唐駿說過:“如果把我的成績與比爾?蓋茨相比,我的成績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如果把它和我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我可以說,我做得非常成功。我無須和自己的偶像相比,我只要與自己的過去相比,比以前進步了,就算成功了。何必在意是否超越了別人?”
成功者永遠找方法,失敗者永遠找借口。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給總理李光耀打了一份報告,大意是說:新加坡不像中國有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日本有富士山。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么名勝古跡都沒有。要想發展旅游業,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光耀看后,大筆一揮,在報告上批了一行字:你們想讓上帝給我們多少東西?陽光,我們有陽光就足夠了!旅游局看了批文,仔細思考,終于恍然大悟:總理的意思再明白不過,是讓我們利用自己的優勢――陽光,大做文章。后來,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種植花草,在很短的時間里,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園國家”,旅游收入連續多年居亞洲前三位。
二、做好該做的事
李開復說過:“比爾?蓋茨為什么能成為世界首富?因為他的目標并不是賺錢。”
100多年前,在英國的一個鄉村田野上,一個貧苦的鄉下人正在耕種,忽然河邊傳來一陣呼救聲。鄉下人快步奔向河邊,看到一少年正在河里掙扎,便奮不顧身的下河將少年救起。事后才知道落水少年是一個貴族世家的兒子。幾天后,貴族登門道謝,堅持要報答鄉下人,鄉下人搖頭拒絕。鄉下人認為,天地間沒有見死不救的道理。就在這當口,鄉下人的兒子回來了。那位貴族說:“我把你的兒子帶到倫敦去接受良好的教育,這總可以了吧?”鄉下人接受了這個求之不得的建議。后來,鄉下人的兒子發明了青霉素,并在1945年獲得了諾貝爾獎,此人叫弗萊明,他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二戰期間,英國面臨著最為艱苦的歲月,那個曾幫助過弗萊明上學的貴族的兒子,在倫敦患了嚴重的肺炎,最后就是用青霉素治好的。這個貴族的兒子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
李開復強調要“做好每件事,快樂每一天”。海爾總裁張瑞敏也說過:“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凡事要立足實際,“量體裁衣”,不做超越自己能力之外、不切實際的事情;不好高騖遠,強求自己取得遙不可及的成就。
曾經有一位在克里姆林宮工作的老清潔工這樣說:“我的工作同葉利欽差不多:葉利欽是在收拾俄羅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宮。”從表面上看,這位清潔工的話有些狂妄,一個清潔工的工作竟與一個總統的工作相提并論。但事實上這位清潔工的話包含十分深刻的人生哲理。總統的工作無疑重要,但清潔工也不是可有可無,一個人生活在世上,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與其盯著永遠得不到的東西,還不如從眼前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一棵青青的小草,就不要去羨慕大樹的繁茂,因為小草也能帶來春的生機。
魏書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說:“許多事情是沒法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態度。班主任無法選擇學生,但只要盡心盡力,問心無愧,積極面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因材施教,總有一天學生會提高、會進步。”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能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常常是我們方法太少。
把自己視為珍珠,難免有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作泥土,倒可育出一片新綠,生活換個角度、換種姿態、換種眼光,把自己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一切都將不同。記得《讀者》上有段話:你不能決定命運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你不可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你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不必為自己比不上別人而郁悶,也不必為境遇不好而太過傷感。當年周瑜被諸葛亮氣死,就因周瑜沒有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上天生瑜有瑜存在的理由,而生亮又有亮存在的理由。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何必自尋煩惱?為什么不天天開心呢?
三、學會欣賞
李開復說:有胸懷才有成功,胸寬則能容,能容則眾歸,眾歸則才聚,才聚則業興。做學問的境界取決于做人的境界,而做人的境界最終取決于一個人的心胸和氣量。
有一個年輕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輕人問:“這里如何?”老人反問:“你家鄉如何?”年輕人說:“簡直糟透了!”老人接著說:“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又來了一位年輕人問同樣一個問題,老人同樣反問,年輕人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老人便說:“這里同樣好。”旁觀者詫異,問老人為何前后說法不一致。老人說:“你要尋找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
在不同人眼中,世界會變得不同,其實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你用欣賞的眼光看,就會出現很多美麗的風景,你帶著滿腹怨氣看,你就會覺得一無是處。魏書生說過:“當你把身邊的人看成天使時,你就覺得你生活在天堂里;若把身邊的人看成魔鬼,那你就會覺得生活在地獄里。”
大眾論壇上有句話,值得我們深思:不出大師不怪你,扼殺大師你有罪。沒培養出杜甫那樣的大詩人不能怪某一個人,因為杜甫那樣的大師不是想培養就培養出來的。但假如有一個人本來有希望成為大師,但他的才華被你扼殺了,使他變成庸人,那就是你的責任。
四、終身學習
在眾人眼里,李開復像個天生的演說家,無論面對怎樣的觀眾,他都可以用引人入勝的演講,將自己的影響力充分展現。但《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中透露,這“天分”其實是他堅持練習的結果。以前他曾是個和人交談都會臉紅、每次上臺演講都會拘謹或退縮的學生。
李開復在書中從學習的目的、境界、基礎學習與大學時光的學習等方面給予了全面的闡述,很有借鑒意義。
終身學習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趨勢,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只有付出才會成功,態度決定一切,知識改變命運。走出大學校門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相反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更多的實際操作知識和技能有待我們去學習、去探究。書到用時方恨少,平時不充電學習,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有則寓言故事:一只狼在草地上勤奮地磨牙,狐貍看到了,對他說:“森林這么靜,獵人已回家,老虎也不在近處,你沒有任何危險,何必那么用勁磨牙呢?”狼說:“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就來不及了。”
讀書學習,尤要重視方法。在有限的時間里,書不一定讀得很多,但一定要讀得透,那些真正有價值的經典作品,應反復讀。“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在一次又一次的讀書中不斷有新的發現。宋代朱熹提倡:“為學之道,莫先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讀書之法,莫貴于循序而致精。”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熟讀精思方可成就一代宗師。
五、關注未來、全面育人
主席在7月13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要求:“教育要關注今天,更要關注明天。”黑格爾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關注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耶魯大學校長萊文也曾說過:“教育必須為不可預測的未來培養學生。”
哈佛校長與南開校長在《對話》節目中有一段精彩的對話,哈佛校長:中國學生的成績要比美國的好,但中國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在美國學生之下,我們有那么多學生獲諾貝爾獎。南開校長:中國學生還是很聽話的,讀書也很刻苦,獨立思考的能力確實差了一點。
沒有升學率的學校過不了今天,只有升學率的學校過不了明天。優勢來自內涵和特色,教育工作既要今天的“高升學率”,又要明天的“持續發展”,素質與分數相得益彰,成人與成才齊頭并進,天今和明天不偏不廢。既要腳踏實地,更要仰望星空。
篇4
故事的魅力
北京時間2012年12月8日,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演講,主題為“講故事的人”。面對來自全球媒體的攝影機和現場的四百名聽眾,這位來自山東高密東北鄉的“農民的兒子”,以樸實真摯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那些隨母親一起經歷過的故事,那些從說書人嘴里聽來的故事,那些“用耳朵閱讀”到的故事,以及那些自己想象出來的故事……正是“站在大地上訴說”的方式,給予了這些故事貼近靈魂的力量。
當然,新聞作品不是文學作品,二者雖有相通相似之處,但它們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新聞和文學的最根本區別是:新聞是非虛構的,是真的;文學是虛構的,是假的。新聞文學化很容易使合理想象甚至假新聞大行其道,使新聞寫作的改革與創新偏離正確的航向。《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梁衡認為:“本質上,新聞是信息,文學是藝術;在功能上,新聞是傳播信息,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文學是提供審美,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在選材上,新聞以事為主,文學以人為主,有人無事不成新聞,有事無人不成文學;在寫作過程中,新聞重采訪,文學重寫作,對新聞來說,采訪到一個好題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對文學來說,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構。”這段話,不僅揭示了新聞與文學的一些特點,而且還為新聞和文藝工作者揭示了新聞“客觀真實”與文學“藝術真實”的區別,值得我們在新聞采編和文學創作實踐中思考和借鑒。
如何講故事
毫無疑問,文學和新聞的本源都是生活。離開了社會生活,作家不可能寫出作品,記者也不可能寫出新聞。事實上,我們并不缺乏故事,我們缺少的是發現故事的眼睛和用心講述故事的心情。眼睛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感覺器官之一,它有兩種感知方式,一是“看”,二是“觀察”。“看”與“觀察”是很不一樣的,“看”只是感知事情的存在,是平面的,表面的;而“觀察”強調思維的參與、情感的參與、行動的參與,目的就是要有所發現,是體現個性化的、觸及本質的發覺。轉型時期,焦慮和不安容易迷失人心,我們的注意力常常被形形、稀奇古怪的奇聞軼事所吸引,以致于忘記了對身邊人身邊事的觀察和傾聽,也就喪失了感悟生活的能力,進而也就喪失了講述故事的能力。
既然說“新聞”是“事學”,是一個敘事文本,因此,與一切敘事文本一樣,其敘事方式的選擇,關系到其傳播的效果。用講故事的方式做新聞,其核心就是新聞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細節化,力求做到“見人見物見思想,有聲有色有故事”。近來,新聞報道大力倡導“體驗式采訪”方式,其中又分為過程式體驗式采訪、角色式體驗式采訪、交互式體驗式采訪。“體驗”二字使記者一沉到底,深入民間,貼近草根,直接地氣。體驗式采訪讓記者直接參與到新聞事件中,由觀察而發現,由發現而凸顯新聞深層內涵與意義而加以客觀記錄。
2012年央視“走基層”報道了云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陳家順,帶領當地農民工遠赴浙江打工的故事。整個報道沒有宏大敘事,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個細節:沾益縣火車站前的廣場上,陳家順教這些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絕大多數連火車都沒有坐過的農民工在火車上怎么上廁所,怎么把零錢和整錢分開放,提醒他們出門事宜等等……《新聞聯播》連續五天把版面給了這樣一個個真實的細節。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楊華在第三屆中國電視發展年會上的講話中談到,讓他們意外的是陳家順這組報道在德國播出后引起的巨大反響。德國一家電視臺做民調時發現,德國民眾非常關心當下普通中國人真實的生活狀態,因為中國的崛起,很多德國人對中國人的當下生活很好奇。一家節目公司向他們推薦了央視的“走基層”節目,他們第一個播的就是陳家順。讓這家電視臺吃驚的是,節目推出后,居然有很多德國觀眾給他們發郵件、打電話表達他們對節目的認可。后來外交部知道了此事,跟楊華說“讓德國觀眾認可中國媒體做的新聞,比在其他西方國家都要難。”因為德國民眾經歷過納粹時代,他們對自認為有宣傳色彩的節目很敏感、很抵觸,他們往往將中國官方媒體視作政黨宣傳的工具。那為什么云南的基層干部可以打動德國觀眾?德國電視臺的負責人說,根本是在于真實的細節,真實反映了中國底層民眾和基層國家公務員的生活和情感。①
貼近觀察,用心傾聽,認真講述。“走轉改”實踐進一步證明,只有帶著對普通民眾的深情,真正沉到一線,才能采寫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有溫度的作品。改文風不可能在閉門造車、“復制粘貼”的方法里實現,不可能在“眼睛向上”“隔窗看景”的情景下實現,更不可能在“身入心不入”的狀態中實現。很多到基層的記者是沿著“進入、深入、融入”這條心靈路徑去采訪的。記者們帶著心下去,帶著感情下去,他們用慢速度的紀錄片式,讓觀眾、讀者共同體驗中國的大基層和中國的普通人。在這里,體驗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價值觀,它是平視,它不是俯視,不是憐憫,而是與基層的普通人面對面的溝通和理解。在這里,體驗是一種升華,也是一次靈魂的洗滌,它讓新聞工作者重拾對職業的敬畏,回歸常識。
在瑞典文學院的演講最后,莫言又講了三個故事,一個發生在他小學三年級,一個發生于他在部隊工作的時候,還有一個是從爺爺口中聽來的故事。依舊是樸實無華的語言,依舊是發生在尋常人身上的故事,只是當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這些片斷就帶給人無限遐思。這些感悟或許還稱不上人生哲理,但卻是生活所給予的啟迪。所謂故事的力量,大概就在于“抵達你的心靈”。
提出“軟實力”(Soft Power)的美國學者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前院長約瑟夫·奈有這樣一句名言,他說:“在全球傳播的時代,我們通常會選擇故事講得好的那一方,中國的崛起是人類歷史上很偉大的故事。”如何形成自己的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新聞工作者任重道遠。不僅中國普通百姓能聽懂、肯接受,而且外國人也能聽得懂,哪怕他們不贊成。秉持“透明度決定公信度,話語權決定主動權,傳播力決定影響力”,才能有效增強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力。真誠是一種力量,談真實,講真事,接地氣,原汁原味,已是最好的味道。
篇5
摘要:新加坡和韓國這兩個國家在經濟建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在道德建設方面都極為重視東方傳統的儒家精神的教育,并且取得了顯著成效。分析新、韓兩國儒家精神教育之間的異同,從中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新加坡;韓國;儒學精神;啟示
一、新加坡與韓國公民教育中的儒學精神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中的儒學精神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儒家倫理編成教材在學校里正式開設《儒家倫理》課的國家。“在吸收西方先進文化的同時,必須繼承和保持東方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以取得平衡,抵消西方文化中的腐朽部分。”新加坡政府選擇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儒家倫理作為對國民實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忠孝仁愛禮義廉恥”這八德目,已經成為新加坡的“治國之綱”和社會道德標準。他們認為儒家提出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思想和“修己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思想是針對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而提出的人生哲理;仁愛、忠恕、善惡、義利、孝順、謙虛、誠信、勤勞、節儉等儒家提出來的品德,應當加以發揚光大,以實現其現實意義。
(二)韓國公民教育中的儒學精神
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儒家思想注重“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念,提倡“茍利國家,不求富貴;茍利社稷,則不顧其身”的整體主義原則,于是在韓國文化中非常強調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尊重個人利益的同時,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儒家精神主張的和為貴,“愛人者人常愛之,敬人者人常敬之”,要求人們以“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外平成”的“五典”促進人們之間的和諧,以“禮”和“仁”來協調公共生活領域內的和諧,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在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中要對他人尊重和友善。
二、新、韓兩國運用儒學精神的異同
(一)兩國儒學精神的相同之處
首先,在教育內容上兩國都結合了本國的歷史和國情,并賦予儒家精神以現代意義。新加坡在借鑒儒學精神上剔除了傳統儒學中帶有強烈封建性色彩的學說,賦予其符合現代生活的內容和形式,以適應其道德建設的需要。新加坡的《儒家倫理》教材,充分體現了傳統文化現代化的特色,它所貫徹的基本精神是“把適合我國社會的儒家倫理價值觀念灌輸給年輕的學生”[1]儒家思想在韓國深入人心,但儒家倫理進入韓國文化,并作用于學校德育是接受了韓國文化的改進和受到學校德育的相應選擇的結果。一方面儒家倫理的某些部分被刪去、被改寫,或在中國被強調的東西而在韓國不被重視;另一方面儒家倫理的某些東西已根據韓國實際被重新闡釋。[2]
其次,兩國都相當重視儒家倫理道德教育新加坡政府認為,儒家的許多倫理觀念仍適用于今天的社會,并賦予了它新的內涵。1982年2月,新加坡政府宣布在中學施行儒家倫理課程,作為中三中四學生的選修宗教課程之一。1985年《儒家倫理》教材正式出版,開始在全國各地通用。除了《儒家倫理》課教材,新加坡還出版了一大批道德文明教育的通俗讀物;1990年還出版了一部英譯《三字經》,該書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了《兒童道德叢書》。在韓國儒學自一千多年前傳入之后,便成為維系韓國社會發展和民族自立自強的嶄新民族精神氣質的力量。韓國人把這種體現韓民族精神的儒學作為教育的基礎和學校德育的主體框架,通過德育,使儒學反作用于韓國文化建設,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有強烈民族意識的韓國人。[2]
(二)兩國儒學精神的不同之處
一方面,在內容上側重點有所不同。傳統儒學中的“八德”即“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是新加坡推廣儒家倫理的核心內容。但新加坡政府結合具體國情,賦予其新的內涵:例如所謂“忠”,不僅包括愛國,愛校,以校為榮,還包括敬業樂業;“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賢;“仁”與“愛”不僅包括愛人還包括愛己(自尊)、愛物;“禮”和“義”不僅包括尊敬別人、尊敬老師、尊敬長輩,還包括守法;“廉”就是為官的德行;“恥”就是指人們的恥之心,號召國民堂堂正正做人,為社會進步、富國強民做貢獻。韓國的道德建設與道德教育的重點,則是“八德”中的“三德”忠、孝、禮。韓國學者與學校仍然教育國民認識父母對子女的親愛、子女對父母的孝敬,這種雙向的責任與義務,是家和萬事興的基礎。在家盡孝,于國才能盡忠,突出“孝道”在道德規范體系中的基礎性及其時空超越性。
另一方面,兩國的倫理道德教育在具體途徑上有所不同。新加坡注重法紀教育,堅持德法兼施。其思想政治教育有親切感人的理念和口號來號召大家,另外政府則也通過法治和社會引導的方式,規范人們的日常行為。而韓國則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行潛移默化的儒家倫理道德教育。這可以從相似的民間節日以及習俗風情中深刻地感受到。韓國多用陰歷,其傳統節日如正月春節、正月十五元宵、觀燈節、五月端陽節、七夕節、中秋節等都同中國節日相同。
三、新、韓兩國運用儒學精神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結合現代社會需求對儒家精神去粗取精,繼承發展
與新加坡和韓國一樣,我國同樣面臨著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與碰撞。新加坡和韓國批判地弘揚儒家文化,很好地解決了東西方文化的關系問題。我國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積淀,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價值觀念,這其中有糟粕,也有精華。正如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所說,儒家思想是兩種哲學,即政治儒學和人生倫理。政治儒學是為古代君王制度的合理化作辯護的,人生倫理規范了個人的日常言行舉止。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其加以區分,去除不適應現代社會的封建性糟粕,并結合當今時展的新特點,不斷充實新的內容。
(二)賦予“忠”以時代意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新加坡和韓國雖然在內容上都根據本國的國情和歷史對儒家精神“八德”有不同的解釋,但是兩國的明顯共同之處就是強調“忠”即愛國。新加坡是多種族國家,它結合自身特點采取各種措施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突出強調國家和社會利益,增強了民族凝聚力,激發了民族自豪感,鼓舞了各民族人民為新加坡的文明進步和團結奮斗,充分體現了愛國主義的感召力。韓國則屬單一民族,因而把國家看成是一個大家族,不僅把忠孝一致作為儒教的行為模式,而且強調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安國立命的倫理綱常,使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從中強烈地感受到濃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我國在加快進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也要一如既往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要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他們從小樹立國家意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之中,目前的現狀急需構建和諧社會,而公民教育所起的力量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一環。公民教育培養具有責任意識、道德意識和法制意識的現代視野的公民,因而對促進社會進步、個人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國傳統的儒家所宣揚的精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國的公民教育所用。(作者單位:鄭州大學)
參考文獻:
[1]張立文、李平主編.中外儒學比較研究[M].東方出版社,1998年版.
[2]馮增俊.儒家倫理與韓國學校德育[J].東方文化,2000年第5期.
篇6
“我理想中的大學像一座千年庭園。她古樸,但不古板。她是庭園,卻敞開門扉。他進來的時候,雙眼迷茫,走出時,雙眸澄澈。智慧之火點燃了他的心,他的使命是傳揚這生生不息的智慧之火。”
“我希望大學像知識的海洋,有豐富的書籍和優秀的教師。我希望教師能走下講臺,走近學生,帶給我們更多的人生哲理。”
“大師面對年輕的學子,不沾世俗的交流開始了。他們從高處審視這個世界,把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用睿智的語言教誨我們。”
經典著作中用概念表達的思想,學生們用詩化的語言表達了。但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大學理想,似乎成了縹緲而虛幻的夢。
一位蜚聲海外的華裔美國學者說,清華園、未名湖,甚至哈佛、耶魯,都充滿著濃郁的商業氣息,也許只有康橋河畔,還靜靜地流淌著徐志摩式的優雅大學夢。
未來國家間競爭的某些關鍵方面,可能在各自的大學之間展開。但是,承擔著偉大歷史使命的大學出現了制造傷熊事件的學生、剽竊別人學術成果的知名教授……大學到底怎么啦?理想的大學該是什么樣的?北京大學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園改建工程,都促使人們思考,大學應該如何改革,是回到象牙塔?走出象牙塔?還是超越象牙塔?
不久前,在京的十余位教育科研學者參加了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周作宇教授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蔣凱發起的一次題為“大學理想的思考與重建”的論壇,對于回答上述問題,他們的觀點或許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啟迪。
一、沉溺象牙塔:大學社會功能的喪失
1.孤芳自賞的象牙塔
近代德國著名教育家洪堡把大學界定為“以純知識為對象的學術研究機構。而純學術的研究活動正是大學孤寂和自由的存在形式的內在依據。據此,大學應有一種精神貴族的氣質和對純粹學術的強烈追求,而不考慮社會經濟、職業等種種實際需要”。
美國著名教育家弗萊克斯納說:“我一向主張大學與現實世界保持接觸,同時繼續保持不承擔責任……工業界已經發現了利用純科學研究的方式,因此它不需要大學的實用性;醫學界也在探索類似的聯系——如果醫學院試圖同時具備上述兩種服務能力,它將毀于一旦。如果社會科學要作為科學來發展,它們就必須脫離商業行為、政治行為以及這樣那樣的改革,即使他們需要不斷與各種商業現象、政治現象和社會實驗現象保持接觸。”
的確,大學的發展應該超越功利,但是,這種“雙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大學,是純粹的“象牙塔”,只存在于理想的社會中。
2.與時俱進的大學理念和大學精神
創始之初,大學并不是高尚的殿堂。中世紀,大學就如皮鞋匠行會一樣,也是職業性的行會組織;大學也不是要教什么虛無飄渺、一無所用的“純粹的高深知識”,而是要培養牧師、醫生、律師、教師這樣的職業人士。文藝復興時期,古典人文學科才開始在大學中得以傳授。經過幾個世紀的積淀,大學才養主義的理智傳統。受教會與皇權的雙重制約,大學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注意:不是為了發現真理)獲得自治權。直到18世紀末,大學基本上是與世隔絕的,受宗教思想的影響非常大。19世紀初的柏林大學使科學取代了宗教和道德哲學,大學探究自然和陶冶心靈的任務幾乎平分秋色,甚至有所勝出,科研與教學一樣重要。德國大學很快成為世界大學的典范。在二戰和冷戰中,美國大學全面、深刻地卷入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和各種社會活動中,標志著大學的社會性越來越強,大學不再是象牙塔。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葉賦桂副教授認為,從大學的發展可以看出,大學的理念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與時俱進、不斷變革與發展的。偉大的校長和大學都是在社會進行變革的時代產生的。正是促成了中世紀大學向現代大學的變革,才有了偉大的洪堡和柏林大學;正是把大學從象牙塔變為社會服務站,才成就了科南特、康普頓、威爾伯和哈佛、斯坦福等大學。中國的社會正經歷著轉型,中國的大學無疑應當承擔起歷史的使命。中國的校長和大學如果能順應和引導大學和社會的變革,也必將出現一些偉大的校長和世界一流大學。
二、失落象牙塔:大學理念主要話語主體的失位
1.考量標準:需要傾聽各種聲音
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大學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知識越來越成為一種影響命運的重要資本,個人、家庭和社會的“知識趨性”成為一種時代特征。在這樣的背景下考察大學的社會責任、功用及組織目標等關涉到大學理念的問題,任何一個利益相關者都需要做出批判性考察、衡量和建設性洞察。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周作宇教授認為,討論大學理念無疑是對大學進行合理地反思,將有助于擴展人們觀察大學的視界,增加表達大學價值觀的話語資源。然而,反思大學實踐,進而反思實踐背后支撐性的假設或理念,只是考察大學理念的一個層面。如果不把實踐者、反思者、思想者、研究者等主體納入研究視界中,就有可能使討論停留在一個平面上而無法深入。而一旦我們把大學實踐、大學理念與大學理念的論者放在一起重新考察,我們就會遇到錯綜復雜的問題。其中,誰是大學理念的話語主體?討論大學理念問題最應該考慮誰的利益?誰最有發言權……諸如此類的疑惑成為人們最應該解決的問題。
2.尊重私人話語:回到理念主體
周作宇這樣開始他關于大學理念主體的思辯:“我”是誰?當“我”闡明大學理念時,是闡明誰的理念?這樣的理念與“我”的大學生活或與別人的大學生活有何關系?誰的理念最有價值?周作宇認為,這是回到理念主體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
話語主體是論述或可能論及大學理念的人,所有與大學利益攸關的人都是潛在的主體。政府、用人單位、學生、教師、校長等構成大學理念話語主體的不同類型。在現實中,各種主體的話語地位是不均衡的。從現有文獻看,我們可以發現,直接以大學理念為題作文研究、探討的大多為研究者,推動大學變革的又往往是政府部門(如合并問題),而受就業影響,用人單位的聲音越來越強。關于大學理念的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大學的一個最大的主體——學生,在大學理念的表達中遠離公共論壇。是學生的聲音真的沒有價值,還是因為“人微言輕”,失去了話語權利?
在主要話語主體失位的情況下討論的大學理念,是缺少動力和活力的理念。在這種理念照射下的大學,是蒼白、空虛的大學。
難進象牙塔:中國大學精神的缺失
1.大學精神的內核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劉生全認為,大學精神是人們投射到大學這種社會設置上的一種精神祈望與價值建構,是大學發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動力,更是大學之為大學的確證依據。大學精神是大學在扮演一種特殊社會角色過程中所操持的某種“追求”,就其具體內容而言,它是大學的使命、功能、目標和理想等內容的概括和濃縮,是大學思想的重要內容。
根據劉生全的分析,大學職能所體現的大學精神,包含了幾個不同的取向與層面:
個體取向層面。體現為大學“追求”再生產(內化)知識,培養人的素質與能力,從而增進個體的力量和人生幸福。強調大學的教學功能的觀點集中表現了這種取向。
社會取向層面。體現為大學重視科學研究,生產知識,并將其轉化為社會財富和力量,從而推動社會進步。大學的科研功能與社會服務功能是這種取向的典型表現。
組織取向層面。大學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存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大學精神里應有比較鮮明的組織取向,如重視和強調大學的獨立和自主等。其動力在于保存、發展大學自身,這樣才能與社會發生積極互動,避免被社會“牽著走”。
究其實質,大學精神的不同層面所體現的主要無非兩點:獨立與創新。前者是大學的基本屬性、社會地位及其社會“邊界”,是大學在“確證”自身之為大學方面的一種“警戒”和努力;后者體現在大學生產和再生產知識、生產和再生產人才、提供社會服務等方面,是大學為“實現”自身價值而進行的追索。
2.中國大學缺失了什么
獨立和創新是大學精神的內核,中國大學在這兩點上都是比較欠缺的。
依照劉生全的觀點,中國的大學向來有著異常濃厚的“官學”傳統。非現代意義上的、本身即為“官學”的中國傳統“大學”暫且不論,自成立于1898年、開創了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的京師大學堂,到“”結束前的中國高校,莫不因此承載著太多的政治功能。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組織的大學,其職能僅僅被“窄化”為政治職能,其他職能被擺在次要的位置。后來,教育又受到市場經濟的沖擊,轉而依附于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的獨立性顯然無從談起。
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屬“倫理類型”,具有重人倫而輕自然、重整體而輕個體、重思辯而輕實證等特征,這一點導致中國近現代自然科學不發達,缺少以創新為精髓的科學精神。中國的大學往往缺乏應有的創新精神,這既表現在教學、科研等職能的發揮上,更表現在所培養人才的創造性上。
四、超越象牙塔:建構中國理想大學
1.理性和理性的激情:理想大學的象征
《中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具有重要的社會使命。說:“大學者,高深學問者也”,大學之“進入象牙塔”,一個重要“通行證”就是“高深學問”。
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楊旭東眼里,大學由向往、追求理性的人相聚在一起,這些人具有理性的激情和理性的態度。
理性的激情既是理性的原動力,又是理性保持活力的基本力量。無論是畢達哥拉斯學院派推崇的“沉思默想”,智者學派以降的論辯傳統,還是中國書院的會講制度,稷下學宮的爭鳴,都洋溢著理性的激情。理性的態度是大學學者獨立工作的基本態度,是大學薪火相傳的精神。所謂理性的態度,是指看問題時“面向事情本身”,還原事情的本來面目,運用科學的論證方法進行分析,即“是其所是”。大學學者將理性態度遷移到日常生活中,構成了學者氣質。大學教師和學生都是理性的追隨者。
理性和理性的激情是大學推不倒的“圍墻”。
2.知識與道德:評價大學的必要尺度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崛起奠定了知識尤其是科技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堅實地位,并不斷地塑造著大學的辦學目標。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蔣凱認為,在現代社會,大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經演變成為市場培養勞動力,為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生產知識,價值體系及道德觀念已經陷入微不足道的境地。倡導教育商業化的人士甚至認為,大學是社會的職業訓練機構,它向“顧客”(學生)售賣產品(教育服務),以獲取相應的回報。
但是,怎樣評價大學生傷熊事件?怎樣評價大學生中得到貸款后不再考慮還款的現象?怎樣評價某些大學的“道德漠視”行為?
有人悲觀地認為,大學教育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提高了能力,但是,并沒有相應地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準。有人認為,教師是神圣的職業,但是,教師,包括大學教師在內的教師群體的道德狀況難令人滿意。也有人認為,大學是神圣的殿堂,但是,學校的一些作為有失道德水準。仔細省察當今大學的精神氛圍和道德狀況,這種觀點并非毫無根據。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當今道德教育的這種尷尬局面?
在我國,大學的評估和排行主要看各校的生源、師資力量、學科建設、科研產出等,是一種“知性取向”。對教學質量的評價,也大抵采取可以量化的“知性”衡量指標和手段。評估大學辦學質量,總得有一些相對的“硬指標”,但是將“硬指標”過于夸大,必然造成道德教育在大學中失位,這是大學理想的失落,背離了大學的本義。大學的一切活動從根本上說具有社會性,它不僅要產生知識與思想,還要為社會提供道德理想;不僅要培養負責任的、合格的公民,還要為社會提供實踐的行為模式。在生產、傳播知識的同時,大學還要遵循道德準則,負載道德理想,培養學生的道德人格。
跨越知識與道德的鴻溝,是重建當代大學理想的必需。
3.時代精神:在大學理想中扮演重要角色
十年中,北大南墻曾經一拆一建,大學破墻開店的經商風承載了特殊的意義。高校追求辦學層次高、規模大、學科專業全的升格風,追求科層等級的行政風,甚至出現學術制假等等,都曾是媒體上的搶眼話題。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劉振天研究員認為,這些問題一方面說明,我國大學正處于大發展、大改革之中;另一方面說明,我國大學缺乏對大學理想、辦學規律、辦學特色的真正理解。
對中國來說,現代大學是舶來品,嚴格說來,西方大學的本性、傳統及其理想,并沒有很好地在中國扎下根。歷次政治運動對大學破壞最為嚴重,相當一個時期,大學缺乏獨立性,自我意識淡薄。改革開放后,某些大學面對洶涌而來的商品經濟沖擊,變得認不清方向,出現了理想的真空。
按照劉振天的觀點,梳理或重建我國大學理想,既要很好地吸收中國大學精神傳統,借鑒西方大學的教育理念,同時,更要體現時代精神。時代精神在我國就是實現現代化。大學必須用現代精神作為自己的理想建構基礎,創新現代文化理念,并用它來培育現代化社會需要的現代公民。
4.規范和制度:大學理想的有力保障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強調大學為社會服務,大學要適應社會的發展。社會除了經費投入外,制定了大學準入制度,規定辦大學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遵守一些規則等。社會更多的是在規范大學,對大學的服務顯然不夠。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振天認為,從長遠來看,社會要充分服務于大學。大學是很脆弱的,文化的包袱、政治的壓力、經濟的危機等都可以給大學以沉重的打擊。社會對大學的失范和失語,意味著大學的發展上沒有了規范和責任感。
大學的理想不僅是大學本身所應追求和推崇的價值觀念,也是社會必須遵從的規范和規則。否則,只能是約束了大學,寬容了社會。在某種意義上,大學理想是制度穩定與積累的產物,是制度化作觀念的結果。在我國,研究大學理想,要緊的與其說是觀念層面,不如說是制度層面。比如,我們倡導學術自由理念,那么,學術自治與大學獨立就是其制度化條件。我們提倡辦學特色,那么兼容并包與多種形式辦學就是其制度性保障。依據法律辦學,加快現代教育法制化步伐,都會對大學產生積極影響。
5.大學之用:大學有巨大能量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也可譯為“知識就是權力”。可以預料,大學,特別是世界一流大學,將在未來社會中表現出更加巨大的力量,甚至表現出某種形式的社會權力。
在人類進入21世紀之際,當代社會出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中央教科所蔣國華研究員認為,大學及大學之用也必將是多元的。在多元化發展過程中,大學要領先靠什么?大學的興衰在什么?大學影響國家興衰的關鍵點在何處?從近十年來的文獻看,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蔣國華認為,對大學來說,無論怎么多元發展,其主要矛盾運動依然是知識的生產與傳播。在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同志指出了“知識貢獻”和“人才支持”對于大學的重要意義。根據這個論斷,未來大學將重新分類:一類是所謂名牌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型大學,其主要之用在知識貢獻。這就是為什么世界一流大學的出現與集聚總是跟著近代世界科學中心走的道理。另一類是所謂“大眾大學”,包括不論專業、學科、年限的各種高中后教育機構和傳統的所謂正規大學,其主要之用在人才支持。
未來國家之間競爭的某些關鍵方面,可能在各自的大學之間展開;而大學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各自擁有的知識資本之間的競爭。任何口號式的豪言壯語,任何文字游戲式的“知識創新”,任何“回到象牙塔”的呼號,都無濟于事,社會進步需要的是真正能改造現實世界的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學術看點
1.偉大的校長和一流的大學都是在劇烈變革的時代產生的,中國的校長和大學如果能順應和引導大學和社會的變革,也必將成為偉大的校長和世界一流大學。
2.政府、用人單位、學生、教師、校長等構成大學理念話語主體的不同類型。
3.大學精神是人們投射到大學這種社會設置上的一種精神祈望與價值建構,是大學發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動力,更是大學之為大學的確證依據。
4.大學精神的核心是獨立與創新,中國大學在這兩點上都是比較欠缺的。
5.理性的態度是大學學者獨立工作的基本態度,是大學薪火相傳的精神。理性的激情既是理性的原動力,又是理性保持活力的基本力量。理性與理性的激情是大學永遠推不倒的“圍墻”。
6.道德教育在大學中失位,背離了大學的本義。跨越知識與道德的鴻溝,是重建當代大學理想的必需。
7.大學必須用現代精神作為自己的理想建構基礎,創新現代文化理念,并用它來培育現代化社會需要的現代公民。
- 上一篇:有關冬雪的詩句
- 下一篇: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