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理想國范文

時間:2023-03-27 20:11: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柏拉圖理想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柏拉圖的寫作老師經常講一些故事給他聽,有時讓他模仿著寫一些小故事出來。漸漸地,柏拉圖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柏拉圖不僅熱愛寫作,在美術、音樂老師的培養下,他對美的東西的辨別能力也越來越強,后來他在美學上的見解,和他童年的啟蒙有著很大的聯系。

當時在雅典最有學問的人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經常在一些公開場合講課。柏拉圖20歲時,有一天他去聽蘇格拉底的演說,演說聽完以后,他便立即下了決心,要拜蘇格拉底為師。

他來到蘇格拉底的住處,敲開了蘇格拉底的門。

“尊敬的蘇格拉底先生,我是柏拉圖,我想成為你的學生。”

蘇格拉底接見了他,坐下以后,蘇格拉底問道:

“年經人,你的名字我早就聽說過了,你已經是一個學識很淵博的人了,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您有一句我記得很清楚,那就是‘認識自己’,如今我就是沒有認識自己。”

“你既然知道我這一句話,那么你也應該知道我對自己的評價了――‘我知道我一無所知’。”

“神都認為您最聰明,可是您卻這樣評價自己,這正是我學習的地方。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才是雙倍的無知呢!這也是我為什么來拜你為師的理由。”

經過這一次談話以后,蘇格拉底答應將柏拉圖收為自己的學生。蘇格拉底沒有看錯,柏拉圖成了他最好的學生。柏拉圖從公元前407年開始,在蘇格拉底的身邊學習了整整8年。

公元前399年初夏的一天,一個由五百人組成的審判團,在審判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當時柏拉圖也忐忑不安地坐在法庭里。當柏拉圖聽到法庭宣布他尊敬的老師死刑的時候,他痛心疾首,他沒有想到法庭竟然敢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那么一位偉大的人。

蘇格拉底的死,使柏拉圖對雅典政府非常不滿,于是他決定去尋找一個理想的社會制度,然后建立一個更理想的國家。為了建立這個理想國,他旅行了許多國家,每到一個國家他都要向那國的著名學者學習,然后與他們探討理想的社會制度,研究深奧的哲學思想。經過長達12年的學習、訪問,后來他寫成了《理想國》一書,在書中他把他的理想國設計得非常的美好。

西西里島上有一個國家名叫敘拉古,這個國家的統治者狄奧尼一世的妻弟狄昂,是一個很好學的年輕人,他非常喜歡學識淵博的柏拉圖。于是他向姐夫建議請柏拉圖到敘拉古,幫助姐夫建立國家。狄奧尼這個暴君竟然爽快地答應了,就這樣柏拉圖接到了狄奧尼的邀請來到了敘拉古。

來到敘拉古的柏拉圖非常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建立自己的“理想國”,狄奧尼會見了柏拉圖,并詢問了柏拉圖幫他建立國家的一些主張。

“我想聽一聽,你是想以怎樣的方式來治理這個國家。”

“是善,善就像太陽,是創造和推動一切的力量。”

“那你這個理想國誰是最高的統治者呢?”

“是哲學王,也就是最優秀的哲學家。”

“這么說來,也就是你這樣的人嘍?”

狄奧尼氣得差點跳了起來,準備殺死他,在狄昂的勸說下柏拉圖才免了死罪,但是他卻被國王賣到了非洲去做奴隸,后來狄昂給他交了一筆巨款才使他獲得了自由。

篇2

關鍵詞:理想國;國家論;正義原則

中圖分類號:B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0-0073-02

柏拉圖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出身于雅典貴族,青年時師從蘇格拉底。蘇氏死后,他游歷四方,曾到埃及、小亞細亞和意大利南部從事政治活動,企圖實現他的貴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動失敗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稱為阿加德米的體育館附近設立了一所學園,此后執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頗豐,其教學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國》和《法律篇》中。

一、“國家論”的基本思想

我們認為,國家是一個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而又難以觸摸到的似有似無的存在,關于國家學說的文字自古至今應有無數,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國家是一個由不同民族的人們組成的一個有限的空間,是通過某種方式聚集起來的集合體。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一個完善國家的理想,是人間神國的夢想。可以說,柏拉圖是烏托邦理論的鼻祖。他在《理想國》國家論中指出:由于道德是至善的,個人不能孤立地而只能在社會中取得這種善,國家的任務就在于實現德行和幸福,國家體制和法的目的在于為使盡量多的人為善而創造條件,即保證社會福利。社會生活是使個人完善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誠然,個人必須以私利服從公共福利,但是,這只是因為個人的真正的善同社會福利聯系在一起。如果所有的人都講道理和有道德,就不必有法和國家,因為完整的人是極少的,需要有法來實現我們真正的善。因為有必要,才建立起國家。

柏拉圖認為,首先,在國家組織中,理性應該占統治地位。一個國家的每一個階級,無論是從事工業,還是軍事和守衛,都要堅持做自己的工作,堅守自己的崗位,這樣一個國家就會實現正義。并且如果這些階級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和睦相處,一個國家也就有了節制、勇敢和智慧。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在國家中有一種職業,這種職業應該是最合適他原有的能力的。正義就是占有自己應該有的,做自己應該做的,守本分,不管閑事。其次,理想的社會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柏拉圖反對私有財產和一夫一妻制,主張兩個上等階級實行共財產和共妻兒。他還建議監督婚姻和生育、遺棄弱嬰,推行國家義務教育,教育婦女作戰和參議,檢查藝術作品。最后,國家是一個教育機構、文化工具,必須建立在可以獲得最高知識的哲學的基礎之上。“除非哲學家在國家中取得王權,或者是現在稱為國王和君主的人具有足夠的真正哲學方面的修養,那就是說,除非政權和哲學融合于一身……城邦就不會得救,何況全人類。”柏拉圖非常看重統治者本身的素質。為防止他們被壞的思想和環境所腐蝕,他強調,他們必須從小就進行良好的教育。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國家選擇的政治家必具有淵博的知識、良好的天賦、杰出的才能、優秀的品德,只有具備上述條件,人們才能把國家的實際管理權交給他。

二、“國家論”的普遍原則――正義原則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闡述了國家理論的普遍原則:正義原則。他認為,正義是維系社會的紐帶,正是它把人們融洽地聯系在一起。正義既是一種公共道德,又是一種個人道德,是既涉及國家也涉及個人的至善,二者一以貫之。柏拉圖通過蘇格拉底的口說:“我們在建立我們這個國家的時候,曾經規定下一條總的原則,我想這條原則或者這一類的基本原則就是正義……這條原則就是:每個人必須在國家里執行一種最合適他天性的職務。”“正義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別人的事。”即恪守本分。他認為在國家內,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擾,便有了正義和國家。柏拉圖把正義看作是繼智慧、勇敢、節制三種美德之后的最后一種美德,是所有美德中的最高境界,國家實現善的根本原則。正義在國家中的實現必須具備一定條件,如:國家統治者勵精圖治,戰士英勇忠誠,農夫和工藝人勤奮勞動,全民都服從理性的統治。沒有正義,其他美德就失去了最高目的。孤立的智慧、勇敢和節制是沒有內部和諧與力量的。正義要求國家的完善發展,要求所有美德恰如其分地結合。正義原則是國家和社會一切品德的基礎和最高體現。

柏拉圖認為,正義不僅應體現在立國原則中,也是對人的內在精神狀態和品質的要求。國家之實現正義要靠每個人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并按照善的原則去做事,如此才能形成整體的國家的善和正義。柏拉圖最早詳細地闡述了國家社會的正義原則的實現,取決于個人心態上的健康和正常發展。沒有良好的精神文化環境,一切政治原則和體系無論設想得如何完美而細致入微,也不過是海市蜃樓。按照柏拉圖的觀點,當個人中具有的理性、情感和欲望三者和諧地發揮職能時,就表現出正義和美德。對個人來說,正義便表現為靈魂各組成部分的和諧秩序。此種內在精神狀態,使個人的品德調節可與自己的本性和職務相一致,這種和諧完美的人格理論,是蘇格拉底美德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是“認識你自己”這一格言的具體發揮。柏拉圖在《高爾吉亞篇》中,通過蘇格拉底與加里克斯的討論來強調“實行不公正比遭受不公正還當更加避免,而且不論在私人生活中,或在公共生活中,都應當拋開一切,先追求德行的實際,而非其現象;而且當一個人在任何方面行錯了事的時候,他應當受到懲戒,因為人除了行事正直之外,其次的好事就是他能夠在得到懲戒處罰之后,趨于公正,他還應當避免互相標榜,不論是少數人的諂諛或多數人的諂諛;而且他不論言辭或行事都永遠應當著眼于公正。”對個人德行的完善要求和規定也就是對正義國家的規定,在一個充滿丑行和不道德行為的國度里,是無所謂正義可言的。

三、“國家論”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啟示

國家是什么?國家的目的又是什么?國家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嗎?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為了尋覓國家建立和存在的理由,把社會和國家等同起來,然后用成立的社會的需要來頂替國家存在的理由,從而讓人們覺得國家(社會)乃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模糊國家與社會的界限,而將國家等同于整個社會組織之后,形而上學的國家論還力圖把社會組織結構解釋得超越現實,而將其看成一個超人的實體。這個實體將有權使用絕對的物質力量控制其成員,似乎是理論建構的一個宗旨或者說目的。黑格爾曾經斷言:國家應當有一個最高統治者來使它具有完滿的個性,而且這個統治者應當用一種自然的方法來確定,這個方法就是長子繼承權。而通過繼承延續下來的權力將擁有廣大到像上帝的絕對支配權一般的統治權。在這種絕對統治權的陰影下,作為其中成員的個人義務也變得絕對化,他們真正的個性逐漸被國家淹沒了,因為國家是最高的權力,是人類聯合組織的最高形式,而這種形式被神圣化為一個不可侵犯的合法暴力體,其本身就是自己的目的,而非手段,真正作為的手段卻是暴力!

我們知道作為一種組織,國家只是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國家本身就應該是人們組成團體的一種方式,當然,不同形式的國家有其產生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但時代產生的各種國家形式應視為社會中人們為謀求最大福利而自覺采用的人類組合的一種手段,卻并非為目的。在形而上學的國家理論中,國家被認為是我們社會活動的主要內容,并看作是文明生活的有機組織,因而國家變成了自身的目的。人生而處于國家之中,期待在國家所提供的一切呵護下尋求自身個性的發展,并為自身最大幸福而努力,但國家的每一條法律都是對自由的限制,而自由受到侵犯的人自然就會產生痛苦,國家中的公民只有犧牲他的部分自由才能獲得法律上的權利。然而人們在獲得國家保護權利的同時還必須忍受國家強制其履行義務的合理干涉。人們常說的“每一項權利都包含著一項責任”,在這里責任好像被解釋成為義務,也就是說,權利本身包含著義務,這是不合理的,權利即權利,義務即義務,權利和義務可以轉換,擁有權利同時可以承擔義務,但權利并不能因此成為義務,若權利成為義務,那將為國家侵蝕個人權利制造出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個人權利也將淹沒于國家強制力的制約之中不得喘息!在充滿理想色彩的學說中個性逐漸走向滅失,給我們的理想蒙上了厚厚的一層陰影,這是我們所不愿意見到的。

四、對中國當前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

柏拉圖在《國家論》中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社會,盡管這種描述帶有明顯的烏托邦色彩,但是他相信通過種種的改良措施,能夠去除社會固有的弊病,挽救當時希臘民主的政治方案。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隨之而來的負面效應也充斥著社會的各個角落,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貧富差距拉大、權力腐敗嚴重、社會治安混亂、生態環境惡化等,這些問題都必須依靠國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來解決。解決矛盾就要解決社會公正問題,社會公正的核心是全體社會成員對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應用,不合理的分配就是對社會公正的背離。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我們要不斷改革和創新,時刻警惕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在物質文明的基礎上緊抓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黨和政府要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物質保障,解決廣大人民群眾迫切需求。構建和諧的社會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工程,不僅要求黨和政府充分發揮引領作用,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斷探究實踐來檢驗理論的合規性,從而真正提煉出一個合乎國情、與時俱進的理論精髓,為國家的日益壯大提供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英]鮑桑葵.關于國家的哲學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3][英]L.T.霍布豪斯.形而上學的國家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篇3

(西北大學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摘 要:柏拉圖作為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與思想家,其思想和學術廣博高深,包羅萬象,涉及了哲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等多個領域,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柏拉圖最著名的代表作《理想國》中所闡述的教育思想更是涉及了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本文將就《理想國》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帶給我們的啟示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 :《理想國》;教育思想;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4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1-0106-03

柏拉圖,生于公元前427年,不僅是古希臘哲學,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圖出生于雅典,為貴族之后,從小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與學校教育,在與蘇格拉底交往后,便潛心哲學研究,拜蘇格拉底為師。蘇格拉底死后,柏拉圖離開雅典,在海外漫游,宣傳并希望實現他堅持的政治理想。十幾年后,約公元前387年,柏拉圖政治理想失敗,回到雅典,設立了學院并執教于此,在此期間,他撰寫了大量著作,其中早期作品《理想國》是柏拉圖著名的代表作。

一、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教育思想

(一)學前教育思想

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圖教育思想中的一個突出特點,在《理想國》第二卷中涉及到對“護衛者”這一群體的培養時,柏拉圖指出“凡事開頭最重要。特別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階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1]。為此他特別建議以做游戲、聽故事和音樂熏陶等多種形式來教育兒童,以達到培養兒童正義、勇敢、節制等美好品質,實現個人和諧全面發展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柏拉圖著重強調的是對教育內容的選擇,他指出,帶領兒童做的游戲必須是符合法律要求的,給兒童聽的故事、音樂都必須是經過嚴格審定的,符合社會道德評判標準的最優美高尚的作品,而那些描寫虛偽、丑惡、妒忌等的故事必須被剔除,這樣才能使兒童的心靈得到陶冶,把真、善、美的種子埋在心底,使之受益終身。

學前教育的內容由兩部分組成:其一為文藝方面的訓練,即音樂;其二為體能方面的訓練,即體育。一個完美的人應該是身心皆健全并且和諧的。柏拉圖特意強調身體方面的訓練不僅僅為了是身體強壯,把這兩種教育恰當的結合起來,不僅能使人的心靈和身體實現調和,更能使一個人的愛智部分和激情部分配合得當,讓個體本身呈現出一種和諧、完善的狀態。柏拉圖也很重視兒童的道德教育,首先,他把道德教育寓于音樂和體育之中。對音樂、文學作品都要做嚴格的選擇,防止對兒童心靈的污染,體育鍛煉中注重培養兒童的勇敢精神。同時,柏拉圖也恰當的尋找到了兒童道德教育的方法,即訴之于感覺。柏拉圖認為要憑賴感情,以養成兒童對善的愛好和對惡的憎恨。教育應訴之于感覺給幼兒培養正確的愛憎之情,用苦樂感覺來約束幼兒是有效的。因為苦樂是兒童最先的感覺,也是善惡最初的表現形式,在德育的最早階段完全可以利用這種天賦本能來教育兒童。此外柏拉圖也格外指出了環境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說:“要使我們未來的護國者,不致于在不道德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好象把羊放在毒草地區,每天在那吃草,久而久之,不知不覺地在它們心靈中積累了一大堆毒素……可以使其從周圍的一切事物里得到益處,從美的物品中發射影響接于其耳目。象和暢的蕙風一般,令人精神健爽。因此,從孩童時期即于不知不覺間引導他們于和睦、友好并和美好的理性一致。”[2]

(二)全面發展教育思想

柏拉圖認為人分為三等,每個人屬于哪種類型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固定了。個人的天賦非常重要,決定了人以后的社會地位等等。但他又指出天賦雖然重要,但如果得不到合適的教育那么好的天賦會比壞的天賦還要低下。柏拉圖由此指出了教育對塑造一個人所產生的巨大作用,進而提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提出了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

柏拉圖的全面發展是指身體和心靈的同步發展,主要是進行音樂和體育的教育。音樂與體育必須“兩手抓”,兩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廢。假若只接受音樂教育,沉溺于音樂之中,最后可能成為精神不振沒有成就的懦夫;而僅僅接受體育訓練,又會成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因此,二者必須全面發展。通過音樂和體育教育結合,才能培養出個體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公民。

(三)分階段教育思想

第一階段:出生至20歲

0至6歲的幼兒教育階段,主要通過游戲學習。普通教育教育階段“以體操鍛煉身體,以音樂陶冶心靈”[3],主張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為兒童安排包括講故事、寓言、詩歌、音樂、美術、體育鍛煉等廣泛的教育內容。兒童過了6歲,教育的主要內容就變成了音樂和體育,并輔以詩歌和各種高級的文學。16歲畢業后,大多數人尤其是手工業者、農民的子弟要進入社會做一個順從的勞動者。而奴隸主子弟在17—20歲期間要接受較高一級的教育,培養他們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為保衛國家的軍人。總之,這個階段的教育力圖把大多數青年培養成為合乎規格的武士。

第二階段:20歲到30歲

20~30歲這個階級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發展智慧的美德,是“哲學家的教育”。以前學習的各種科目是雜亂無章的,而現在這些人要把學習的各個科目整理分類,尋找一些共同的方面和因素。哲學家的教育從數學開始,在數學中首先學習算數,從算數再進行到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在此基礎上,哲學家再學習天文學與和諧。所有這些學科都不是經驗性的,不涉及觀察實驗。研究的途徑只是純理智,不涉及感官。它們不是用來讓哲學王在日后治理城邦時具體應用的,而是要使他們的靈魂產生轉向,從信念轉向思想,最終從洞穴中解脫[4]。

第三階段:30歲到終世

當他們30歲時再從中選擇最優秀的,開始學習辯證法。當受教者達到35歲時,這些人要到城邦中擔任具體的職務,使其在經驗上不屬于任何人。這個過程同時也是讓其經受考驗,看看他們能否抵擋可感世界中欲望的誘惑。這一階段大約是15年,如果學習者在所有這些事物方面都能夠做得比較出色,那么,他們在50歲的時候就必須被引向目標,去觀照為一切事物提供光的善的形式自身。

二、柏拉圖教思想的現實意義

針對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筆者認為可從柏拉圖的教育理念中得到如下啟示:

(一)加強未成年人教育,重視幼兒學前教育

在柏拉圖的教育思想中,教育應從幼兒時期開始,幼兒時期的教育對人們的成長與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可以說,幼兒時期的教育為人的成長奠定了基礎性的作用。柏拉圖認為應該實行終身教育,在這其中,學前教育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國在現階段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開展多年,保證了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權力,在他們最需要接受教育的階段為他們創建了良好的環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果甚為顯著,相比較之下,我國的幼兒學前教育就顯得不受重視,遜色許多,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過早將小學內容下放到幼兒園,幼兒園教育不符合教育規律,忽視圍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原則進行教育,缺乏對幼兒心理健康的關注等。

現階段幼兒園的教育呈現出超齡化的趨勢,過早教授孩子專業的知識,忽視了教育的循序漸進,一味的追求分數,追求“贏在起跑線”,填鴨式的堆積知識,只關注孩子們學會了什么,卻不在關心他們快樂不快樂,不關心他們在心靈上的成長與道德上的進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曾指出“幼兒園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幼兒健康教育”,“幼兒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5]。何謂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曾給出明確的定義:健康不僅僅指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只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健康。

為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幼兒時期的學前教育,關注幼兒的心理發展,道德教育,把幼兒心理發展、道德健康納入幼兒教育的基本體系,做到知識、心理、道德“三手抓”,加強幼兒教育者的整體素質,逐步實現幼兒教育的整體改革,制定出更適合幼兒成長的知識體系,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

(二)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培養全面發展的接班人

柏拉圖認為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全面發展。柏拉圖的全面發展是指身體和心靈的全面發展,包含智育和美育。這就是說,既要學習讀、寫、算的初步文化知識,也要增強身體素質、藝術素質、道德素質。這與我國現階段實行的素質教育政策不謀而合。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方針,它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我國的普通教育長期存在著應試教育的弊端,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只注重灌輸知識,只重視分數和升學率的現象愈演愈烈。我們只關注學生在試卷上表現出來的分數,只關注他們的作業對錯,我們認為的“成功”僅僅是成績的排名,卻忽視了孩子心靈的成長,在柏拉圖認為最該著重加強的德育方面,我們卻恰恰忽略了。孩子們生活的質量越來越好了,壓力卻越來越大,越來越不快樂。大學生乃至中小學生自殺的事件層出不窮。除此之外,社會道德近年來的滑坡現象越來越嚴重:從前幾年的“扶老人反被訛錢”“不給錢不撈尸”令人嘩然的事件到這兩年令社會人心惶惶的“毒饅頭”“皮鞋膠囊”等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追其根源,無不是道德教育的缺失所釀下的禍根。

這給我們敲響了一個個的警鐘: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一個人,首先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心靈,高尚的情操,才能稱之為真正的人。而一個真正的人,才能為祖國的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教育應分層次理性設計

柏拉圖認為教育應分層次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時期需要接受不同的教育,而我們現階段在教育階段分層次設計上很不合理。我國教育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最大的問題在于教育不分學生的階段特征,施以相同的教育,學生們都成了一個模子里套出來的模型,所以出不了尖子,出不了人才。現在很多人提出了改革我國的教育模式的不同方法,卻不是真正站在發展孩子的素質上提出的。這樣孩子沒有得到真正的發展,國家也耗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只有有效的教育層次設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現行教育模式的弊端。現在的應試教育應逐步向應用教育的模式轉變,將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參照柏拉圖的金銀銅鐵論,針對不同的“材質”應有相對應的教育形式。首先基礎教育必不可少。我國現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應堅定不移的推行下去,目的是讓孩子們都能接觸到必要的知識,開啟他們的智慧,使他們對世界有基本的認識,培養他們必備的知識,擁有良好的體魄,更重要的是良好的修養與道德品質。其次,不應當把“上大學”作為孩子的唯一出路,面對社會的“用工難”“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等問題,應針對性的根據社會需求將一些二、三流院校設置成立小而專的專業技能院校,將學生的專業能力與社會需求對接,培養專業性的技術人才。最后,要將高校教育提升到新臺階,讓高校不僅僅成為一個為了拿文憑而選擇的地方,而是要將高校教育真正做到為國家培養高精尖人才,將基本教育、應用教育、以及社會上有創新成果的姣姣者吸納入內,接受系統的創新科研教育,培養發展成為國家核心創新人才。通過分層次理性設計,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身最大的潛力與才能,提升了自己,不浪費社會資源,也為國家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建立不同的人才培養和評價標準,發掘出每個人身上的最大潛能,給各種能力的人以不同的發展空間,只有這樣,國家才能夠擁有不同層次和能力的人才,應對不同工作需要,適應社會全面、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我們應學習柏拉圖分層次教育的理念,打造出多層級多能力的人才,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各盡其才,各盡其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總之,柏拉圖作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統探討教育理念的哲學家,其教育思想中的學前教育、全面發展、分階段教育等思想為國家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教育思想啟發我們,國家不但要重視教育,更要科學地進行教育,尊重教育規律,為人才的培養創建良好的環境,為國家的發展奠基。

參考文獻:

(1)柏拉圖.理想國[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

(2)郭斌和,張竹明譯.柏拉圖《理想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3)劉燁編.柏拉圖的精神哲學[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

(4)余紀元.《理想國》講演錄[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篇4

柏拉圖所著《理想國》的宏旨在于構建一個理想城邦,這一城邦的根本特質在于其是正義的。該理想城邦所體現的理想正義實質是以社會統一性為目的的等級有序。這種等級秩序體現在于擁有不同天賦的城邦成員的不同等級角色。在柏拉圖看來,城邦統治者應當由掌握智慧和真理的哲學家擔當,而另外兩種城邦成員處在城邦這一嚴格統一有序的三級體系的基層。

(一)城邦正義與個人正義

柏拉圖提出城邦內有四種美德——勇敢、節制、智慧與正義。城邦的正義就在于城邦中三個階層,統治者、衛士及勞動者,對四種美德的對應性堅持,其在各自的工作領域內從事自己本職性工作,三者之間互不干涉。城邦成員服從自己的天賦,各司其職,最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并在根本上保障城邦的穩定有序。在柏拉圖看來,這種依托于等級制度的和諧穩定秩序就是城邦正義。

柏拉圖之個體具有三種靈魂屬性,理性、欲望和激情,其三者基于自身特定的功能和特點,共同支配著個體。柏拉圖指出,個體有時是矛盾的,因為三種靈魂成分之間的不和諧,因此這需要確立一種明確的順序,方能維持一個統一性的自我。由于理性掌握關于善的知識,并能根據這種善的知識控制欲望的類型和內容,指引欲望的方向,使之在本能之下從事合理并且必要的活動,滿足個體理性的需要。另外,激情作為介于理性與欲望之間的中間性因素,可能會被前二者中的任一因素所左右,因此,當理性處于主導地位,將引導激情逃離不合理的欲望引導,從而能夠進行自我的克制,維持靈魂以至個體情緒的穩定,實現靈魂整體的和諧。此種情況之下,理性確立其統治性地位卻有助于實現個體的自我完善。

柏拉圖的正義,是由單個的個體靈魂內部的和諧有序的個人正義產生的城邦個體成員之間的整體有序的城邦正義,二者呈現出一種根本的統一性。

(二)理想正義觀念的內在意義

在《理想國》中,格勞孔提出對個人保持一種正義品質的質疑,提出對正義自身對個體的實質意義。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提出“王者的生活比僭主的生活快樂729倍,反過來說僭主的生活比王者的生活痛苦729倍……可以表明在快樂和痛苦方面正義者和不正義者之間差距之大” 。

盡管Richard Kraut認這一數字的提出是不嚴肅的,并且柏拉圖并不是直接以自足并且充分地論證正義生活的絕對意義來論證其可取性, 但柏拉圖通過增加正義生活吸引力的方式來闡明正義較之不正義生活更可取,足以用來說明其個人對正義的王者生活的極度推崇。

因此,在柏拉圖的視野中,正義能夠調整個體靈魂內部的秩序;正義能夠使人感到內在的舒適與幸福。因此,柏拉圖認為正義的生活使人幸福。在柏拉圖看來,正義是實現城邦穩定秩序和個人價值的最好路徑。

二、形而上的世界本質——善的理念

柏拉圖正義觀念的背后,蘊含著更加抽象和深刻的理念論,在此理念的體系中,善的理念居于絕對的重要地位,是知識的終點,應當是人們的終極追求。

(一)善的理念

柏拉圖認為,理念是由神創造的先于具體事物并超越實存物體的永恒性存在,事物的理念是存在的該事物的根本屬性,是其本源。永恒的世界由不同事物的理念構成,而善的理念是所有理念的最終目的。善的理念,是永恒不變的世界本質。

“知識的對象不僅從善得到它們的可知性,而且從善得到它們自己的存在和實在,雖然善本身不是實在,而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實在的東西”。 靈魂在善的理念中得到知識,其是知識與真理的本源,也是知識的最終極目標。在哲人為王的理想國中,正義是實現城邦與個人善的現實手段,其最終目的是實現城邦與個人共同的善。理念中的善,以及其回歸到現實中具體的善的形式,是城邦運行的根本規則,其以一種抽象非直觀的形式影響、評價并判斷城邦與個人的活動。

(二)善的理念統治權威的正當性

柏拉圖主張善的理念是知識的最終極目標。哲學家的統治是實現城邦正義的手段,而非目的;而城邦的正義,亦只是實現城邦之善的必要途徑。在此意義上,柏拉圖主張只有善的理念才是最好的路徑,于人于城邦皆是如此。由于善的理念脫離現實的存在,因此能夠符合善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比如正義、勇敢、節制等——的行為便是正當性的存在,哲學家因為清楚地知道理念的知識,明了正當行為的方式,因此,由哲學家作為城邦的統治者是最恰當的。但是,誠如上文所言,哲學家對城邦的統治是實現城邦正義的必要手段,而絕非是簡單的目的性終結。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的思想同稍早期的古代中國的孔子提出的統治者以“德威”治國思想頗為相似。西方古希臘時代對貴族的觀念,即以“最優秀者治國”,同孔子主張的由才智之士形成貴族的觀念非常相近。孔子主張的“仁政”思想的核心內容在于“行為端正即為有德”,以禮行事即可使人獲得道德地位和威望,而這種道德威望或者地位轉過來又能夠給予統治者以凌駕于人民之上的勢力。孔子的理論即是說,行為端正而有德自身便可獲得統治的道德權威,就能使統治者獲得正當性權力。 中國的人文傳統為以道德的力量征服人心,而古希臘則強調理性的至上地位。柏拉圖主張哲學家為王,即由掌握智慧和善的知識的哲學家統治城邦,他同樣將統治的權威性訴諸一種更重要的客觀性評價標準——善。善,作為人可以認識并能把握的超驗的客觀理性,是統治者權力的權威和正當性基礎。

三、 自然法對世界本質的探索

(一)“自然”的意義

荷馬史詩中首次提出了關于“自然”(nature)的論述,論述“自然”的最早著作見諸荷馬史詩《奧德賽》,史詩描述了奧德修斯回家歷程中遇到赫爾墨斯及其提到的神草,神通過觀察草的“自然”而了解神草本身不為普通人所知的神奇特性:“弒阿爾戈斯的神一面說,一面從地上拔起藥草給我,告訴我它的性質。那藥草根呈黑色,花的顏色如奶液。神明們稱這種草為摩呂,有死的凡人很難挖到它,因為神明們無所不能。” “性質”或者“自然”被用來描述這樣一種神奇的藥草的獨特性,該特征 是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特征。

列奧·施特勞斯在《政治哲學史》的緒論中對“自然”進行了簡要而富有總結性的論述 ,他認為《奧德賽》中描述神草性質的“nature”有兩種含義,即“自然”是某物或者某類事物的特征、外觀和活動的方式,是同其他事物的本質區分;另一層含義意味著,事物的自然是指個體無神、人參與的自我長成,非神或者人的創造。古希臘語境中的“自然”強調事物的自我生成,而不是被外界的力量強制改變存在形式,并且這種自然生成同時是其他事物的開始。

因而,“自然”一詞在根本上是對對下述兩種對象的觀察和描述:客觀世界規律即事物客觀、永恒特性,以及非由神或者人確立的,人們在長久歷史時期之內形成的,基于人類自然本能與社會共同體生活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的人類約定法。

(二)本質的自然法

古希臘斯多葛學派較早地對自然法進行了定義與說明。其主張“神在每一個事物之中”,自然存在的一切事物之中都充滿理性的原則。在其學派思想中,自然法是事物的本性的法則或者規則,自然存在的一切事物均按照神的理性原則連續活動。

斯多葛派之代表人物西塞羅認為,神存在與自然界每一個事物之中,每個事物因為分有了神的特點而具有了理性。自然法便是世界的每一個事物都分有的神的理性原則,是神所賦予的永恒不變的理性原則。

基于上述對古希臘和古羅馬幾種代表性觀點的論述,可以看出,“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自然法一開始就具有等同于規律或者神的權威,這種權威被歸結為理性”。 換言之,在古希臘羅馬時代,人們將客觀的規律或者神的權威上升到某種不可替代的至上性高度——權威或者規律是一種事物甚至世界本質的高度,此即為自然。而在這種意義之下,自然法便理所當然地成為記述并呈現事物本質規律的一種客觀方式。

四、 理想正義觀念中的自然法

從正義觀到理念論到自然法。柏拉圖提出的由神的理性所確立的超驗理念,是其在哲學范疇內對世界本質進行探索的成果。善的理念指導之下的,旨在實現善的目標的理想正義觀念在本質上是柏拉圖個人的自然法思想。

柏拉圖將考察個人以及城邦的終極標準確定為抽象的善的理念,并使之成為其世界的本質,換言之,善的理念即是世界的自然法。

對于柏拉圖而言,最好的生活是沉思和服務于神,而神與純粹思想的對象是永遠同一的。 但柏拉圖善的理念觀念,將世界本質從神的主觀意志上升到神的客觀理性,開始了理性、超驗的哲學與政治歷程。柏拉圖的理想正義觀念背后的理念論,旨在探索一種客觀永恒的理性行為規則,是對世界本質的探索,是柏拉圖個人自然法觀念的展現。

柏拉圖所提出的理想正義觀念,旨在使人們服從于客觀的秩序——神所創立的可評判的客觀天賦等級秩序,并遵從善的理念這一客觀理性的指引,由此而引發的對世界本質的探索。

自然法是描述事物本質規律的終極規則。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努力構建一個等級有序的理想正義的城邦,但正義的城邦并不是終極的目的,正義只是對正義理念的實現,其終極目的在于善的理念,其是永恒性的理性規則,是世界的本質。善的理念其將世界的本質上升到超驗的理性存在,是柏拉圖在理想國的理想正義觀念背后的自然法規則,是對世界的本質性探索和解讀,對古希臘以及西方哲學和法律思想奠定了思想與方法的基礎。

注釋:

[古希臘]柏拉圖著.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379、380頁.第267頁.

Richard Kraut edit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lat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版.第311-331頁.

[美]費正清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版.第56、58頁.

[古希臘]荷馬著.羅念生,王煥生譯.荷馬史詩·奧德賽.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十卷,302-306.英文版的荷馬史詩中,“nature”一詞被用來描述這種神草的特性.

[美]列奧·施特勞斯、約瑟夫·克羅波西主編.李洪潤等譯.政治哲學史(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頁.

篇5

關鍵詞: 《理想國》 社會分層 教育 斯巴達

柏拉圖在《理想國》里的辯論,始終貫穿著一種正義和不正義的探討。而對于正義的探討正是他建立理想國的思想基礎。大家常常質疑柏拉圖的社會分層,認為這是一種獨權的象征,由此也成為了后來發展起來的國家主義的一個淵源。可是,這種社會分層思想背后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力量促使柏拉圖有這么明確的社會分層思想呢?本文一方面試圖對這一疑惑進行解析,另一方面想通過探討來發現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地位。

一、分層就意味著不平等

正義一詞從一開始的“正義就是把有益的東西提供給朋友,把有害的東西提供給敵人”①到進一步的“正義是強者的利益”②再到“正義的人又聰明又好,不正義的人又笨又壞”③逐步遞進。柏拉圖指出:“人都是在法律的強迫之下,才走到正義這條路上來的。”④也就是說,人人都有為一己之私利謀利益的欲望,只不過在不同的環境下表現得不同而已。因此,柏拉圖初步提出了他的理想國中的子民的形象:“我們不從不正義者身上減少不正義,也不從正義者身上減少正義,而讓他們各行其是,各盡其能。”⑤柏拉圖說:“有個人的正義,也有整個城邦的正義。”⑥于是,城邦的建立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分工隨之而形成,一個理想的國家也隨之建立了起來。羅素稱:“《國家篇》名義上是要給‘正義’下定義。”⑦實際上看來,對正義的探討首先應該回到對正義的國家的探討。一個好的國家建立了,其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正義。對正義的追求促成了柏拉圖對公民進行社會分層。

有特色的社會分層是柏拉圖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波普諾在分析社會分層時,是以對不平等的社會階級的分析開始的。他給社會分層下了一個定義:“所謂社會分層,是一種根據獲得有價值物的方式來決定人們在社會位置中的群體等級或類屬的一種持久模式。”⑧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這種“有價值物”更多的應該是人所具有的四種品質:勇敢、節制、正義、智慧。公民因為擁有不同的品質而被劃分到不同的階層中,去做自己該階層應該做的事情。在柏拉圖的眼里,“如果我們的城邦已經正確地建立起來,那么她是全善的。……那么她顯然是智慧的、勇敢的、節制的和正義的”。⑨柏拉圖采用在公民身上加入黃金、白銀、銅和鐵的方法把國家中的人民分為許多個層次,安排他們各司其職。柏拉圖試圖用故事的形式把這四種金屬的歸屬講給國家中的人民聽,讓他們相信。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讓人產生懷疑:柏拉圖建立的國家是不是太專制了?這要回到前面對于正義的探討部分。辯論中,柏拉圖提出正義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大家“各行其是,各盡其能”。如果大家互相干涉互相代替,“對于國家是最大的害處”。⑩也就是說,“當生意人、輔助者和護國者這三種人在國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擾時,便有了正義,從而也就使國家成為正義的國家了”。{11}于是,柏拉圖便提出了分工,設想每一個公民都有他自己獨有的能力去做不同的事情。這一設想的前提就是為了體現一種正義性的存在,體現在國家中實現全體公民的幸福。當然,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分工協作是要靠社會來篩選和完成的,而不是單憑一己之念來實現,相信柏拉圖也并不是想獨斷地進行階層的劃分,而是為了尋求理想國在結果上的完滿。

從另一方面來說,柏拉圖年輕時期目睹了雅典在斯巴達壓迫下的墮落,內心深感失落。這種社會經歷激起了他尋求一種更好的治國方法。在對當時眾多的城邦政治體制的分析中,柏拉圖發現了德性的重要性,并且發現在國家中人民的團結是很可貴的。在最初建立城邦時,柏拉圖是這樣界定這種社會分層思想的:“我們每個人為了各種需要,招來各種各樣的人。由于需要許多東西,我們邀集許多人住在一起,作為伙伴和助手,這個公共住宅區,我們叫它作城邦。”{12}為什么要不同的人從事不同的職業呢?柏拉圖稱:“那么一個人分一點東西給別的人,或者從別的人那里拿來一點東西,每個人卻覺得這樣有進有出對他自己有好處。”{13}由此看來,這種分層對于國家中的具有德性的公民來說是理所當然的,可以接受的。柏拉圖試圖通過一種社會分層來使大家在國家中各司其職又相互依賴,從而達到共同發展。由此也實現了人民的團結。想必,這也是柏拉圖的一個美好的理想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柏拉圖的思想里:“如果農民工人的后輩中間發現其天賦中有金有銀者,他們就要重視他,把他提升到護衛者或輔助者中間去。”{14}由此可見,他是給予子民以充分發展的機會的。柏拉圖認為,當一個國家被管理得最像一個人時,是管理的最好的時候了,即:“管理得最好的國家最像各部分痛癢相關的一個有機體。”{15}有機體中的個體不是零散的,是有機結合的。柏拉圖的國家管理思想,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充滿著強制和一廂情愿。他也是在追求一種盡善盡美,使國家中的子民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發展,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為國家作最大的貢獻。

以護衛者為例。當阿得曼托斯質問柏拉圖,如果護衛者為了保衛國家必須放棄所謂的享樂等幸福,那國家還能稱其為正義和幸福嗎?柏拉圖認為正義、幸福的國家是相對國家的整體來說的,他稱:“只要護衛者稱其為護衛者就能使國家有良好的秩序和幸福……而那些和我們主張相反的人,并不是在履行對國家職責的公民。”{16}需要指出的是,柏拉圖并沒有否認護衛者的幸福,他隨后指出:“整個國家得到非常和諧的發展,各個階級將得到自然賦予他們的那一份幸福。”{17}盧梭在他的《社會契約論》里同樣提出過類似的想法:“‘要尋找出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并且由于這一結合而使每一個與全體相聯合的個人又只不過是在服從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樣地自由。’這就是社會契約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18}可以這樣理解,所謂一個國家的幸福,即只有整個國家得到和諧發展之后,國家中的臣民才能得到他們所應該有的幸福。國家是公民幸福的前提和保障。后來,柏拉圖在提到建立理想國家的目的時指出:“我們建立這個國家的目標并不是為了某一個階級的單獨突出的幸福,而是為了全體公民的最大幸福。”{19}因此,所謂的分層,只不過是一種能力實現的最大化,并沒有否認各種分層的利益體現。相反,真正的管理者和護衛者身上的壓力和責任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能者多勞,一個理想國家的建立體現了各種因素的和諧一致。

二、教育是理想國中的大事

柏拉圖是非常重視教育和培養的。柏拉圖25歲那年,雅典被迫與斯巴達作了可恥的交易。作為一個敏感的雅典貴族的子弟,他看到雅典正在絕望地衰落和墮落。為了恢復自己城市的道德精神,給青年人一種新的理想和希望的教育,柏拉圖寄希望于理想國家中的教育。他把教育看成是熔煉和塑造人的工具。因為,良好的教育不僅能夠使公民成為事理通達的人,做事情會隨時遵循一定的原則,而且能有效保持國家中人種的進步,進而促進國家的進步。教育能夠有效地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柏拉圖的經歷使他看到了教育優于政治,于是他便開始關心學校建設,致力于通過教育來改變政治和社會的工作。在柏拉圖的整個思想體系中,教育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是很復雜的。最初理想國的建立,教育是一種工具,一種國家建立的重要工具。后來,教育則被提升到可以改變政治的地位。不可否認的是,教育的生長、開花是離不開國家的土壤的。也就是說,國家提供什么樣的土壤,教育就有什么樣的生長模式和趨勢。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第一次提到教育是在第二卷中對于如何教育護衛者的問題展開的。墮落的雅典是受到斯巴達的打擊才造成的。柏拉圖似乎看到了軍事在國家建立和保衛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對于護衛者的教育是柏拉圖非常重視的教育內容之一。柏拉圖明確指出:“這種教育就是用體操來訓練身體,用音樂來陶冶心靈。”{20}“在教體操之前,我們先用故事教育孩子們”{21},進一步論證了“在教體操之前先教音樂意思”{22}。對于護衛者的教育,在柏拉圖看來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一個理想國家在建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保衛工作。只有安全的護衛才能保持國家的正義。因此,在涉及理想國的教育問題時,柏拉圖首先提到的就是護衛者的教育。

柏拉圖對于衛士的教育思想與早期斯巴達的教育有著相通之處。在斯巴達人的理念中,教育與城邦軍事目的相一致:“凡是沒有受過法定教育的人,都不能成為公民集團的成員,也不能獲得國家的管制。”{23}斯巴達教育的全部特征就是追求軍事效力的愿望決定的。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在培養合格的護衛國家的衛士方面,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同于斯巴達的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柏拉圖的教育理想中有音樂等藝術的熏陶。也就是說,在單純培養軍事人才的斯巴達城邦里,公民的藝術興趣的發展是受限制的。而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公民是分三個層次的,因此廣泛的美學和藝術興趣的培養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柏拉圖看來,“樸質的音樂文藝教育則能產生心靈方面的節制,樸質的體育鍛煉產生身體的健康”。{24}心靈方面的節制對于護衛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心靈的熏陶和體育鍛煉二者是缺一不可的,這是柏拉圖的進步之處。有了社會的層級分工,護衛者的守護,接下來就是需要找一些既有護衛國家的智慧和能力,又能真正關心國家利益的人來管理這個國家。這些管理者是來源于護衛者的,同時他們又要確保受到“真正好的教育”。{25}

為了實現真正幸福的理想國,柏拉圖賦予教育以重大的責任,認為國家中所需要的智慧和勇敢的人才都是通過教育來實現的。這個源頭性的觀點一直在歷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奪取國家的領導權時,對教育的控制則使該政府處于一種主動的地位,便于鞏固自己的政權。后來者對教育作用的“發揚”夸大了教育的實際作用,他們更強調在結果及未來過程中教育的服務作用。而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教育是在國家建立之初就具有責任了。教育走在了前面,更加說明了建立一個理想國家教育的重要作用。國家中的哲學王是教育來培養,勞動者后代中的金質者也是通過教育的培養體現出來進而得到地位的提升,甚至進入國家的管理階層。由此也體現了教育的超前性,似乎教育在為國家服務的同時又擁有著實現國家不斷完善的權力。也就是說,教育不僅是國家的附庸,還是國家的先導:它確保了國家前進方向的正確性。當培養教育的土壤供給了教育足夠的養分后,教育成熟和發展了,便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改善自己的生長環境――土壤。

三、理想國的現實原型:斯巴達

柏里曾稱:“對于一個像柏拉圖那樣地思索著政治學問題的哲學家來說,斯巴達國家似乎是最接近于理想的了。”{26}“柏拉圖的國家和近代的許多烏托邦不同,它或許是想要付諸實行的。……它的許多規定,包括一些我們會認為是完全不可能實行的規定,實際上是在斯巴達已經實現過了。”{27}也就是說,柏拉圖的理想國不僅僅是理想中的模式,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基礎,那就是斯巴達。前文中也提到過,理想國的教育模型與斯巴達的教育具有相似之處。實際上,“要了解后來許多的哲學家,就有必要先知道一些斯巴達的事情。斯巴達對希臘思想起過雙重的作用:一方面是通過現實,一方面是通過神話;而兩者都是重要的。現實曾使斯巴達人在戰爭中打敗了雅典,神話則影響了柏拉圖的政治學說以及后來無數作家的政治學說。”{28}

(一)神話上的依據

在希臘人的眼里,“斯巴達城邦是一座嚴肅與純樸之美的殿堂”。{29}另一方面令希臘人感到敬仰的原因是斯巴達穩固的城邦。而“柏拉圖所受的那些純哲學的影響,也注定使他會偏愛斯巴達的”。{30}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最大的“善”就是智慧和正義。柏拉圖從蘇格拉底那里學到了對于倫理問題的首要關懷。在為世界追求目的論的解釋時,“善”便被柏拉圖奉為最高目的。一個完美的、最好的國家,它的統治者應該是最能理解永恒的“善”的人,這就是擁有無上智慧的“哲學王”。當論及國家中的其他公民,尤其是護衛者的教育時,進行必要的體育和道德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畢達哥拉斯派曾經力圖為入門者訂立一條規矩,而柏拉圖所希望的哲學王和護衛者必須是經歷了一定程度的訓練才能實現的。

柏拉圖和絕大多數的希臘哲學家都認為閑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條件。只有社會的一部分人擁有了閑暇時間才能更好地去思考,去追求智慧。這是一種典型的貴族思想。這也為柏拉圖提出社會分層的思想提供了一種思想上的依據。

(二)現實中的依據

對于斯巴達人來說,“戰爭是他們的生活,征服是他們的職業”。{31}因此,斯巴達的教育也被稱為“軍事教育”,甚至連柏拉圖自己也不否認這種教育的合理性存在。當他在論述對于女子的教育時便提到了對于女子也施以與男子相同的體育訓練項目。這在斯巴達的教育思想中也是認同的。斯巴達注重對于兒童的教育,強調國家對于教育的控制作用。并且堅持認為國家只準許身體和情緒合格者結婚生子。由此反映了斯巴達人對于身體訓練的重視。同時進行音樂和文學的訓練,并以此作為進行社會和道德教育的方法。

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充滿了斯巴達教育的影子,包括國家護衛者的培養、對于男女的教育、孩子的培養等方面二者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如果說柏拉圖的理想國僅僅是一個理想的模式,似乎是不合理的,它還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斯巴達的統治在當時種種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存在的情況下,能始終保持團結和穩固,無異是一種成功。由此也增強了柏拉圖建立理想國的信心。

斯巴達的現實存在,給柏拉圖的理想國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藍本,也正是因為斯巴達的成功才促成了柏拉圖在建立理想國時能夠充分參考其治國思想。

注釋:

①[古希臘]柏拉圖著.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8.

②③④⑤⑥⑩{11}{12}{13}{14}{15}{16}{17}{19}{20}{21}{22}{24}同①,2002:18,36,47,48,57,156,156,58,58,129,197,134,134,133,70,71,71,113.

⑦[英]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西方哲學史(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147.

⑧[美]戴維?波普諾著.李強等譯.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64.

⑨[古希臘]柏拉圖著.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3:400.

{18}浦興祖,孫關宏,王邦佐.從《理想國》到《代議制政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265.

{23}[英]博伊德,埃德蒙?金.西方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2.

{25}[古希臘]柏拉圖著.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M].正確的教育,使他們不僅主要能夠對他們自己溫文和藹,而且對他們所治理的人們也溫文和藹.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130.

{26}柏里.希臘史卷一.P141.轉引自[英]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西方哲學史(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135.

{27}{28}{30}同⑦,2006:160,131,144.

{29}{30}同{26},2006:135.

{31}[美]S?E?佛羅斯特著.吳元訓,張俊洪等譯.西方教育的歷史和哲學基礎.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參考文獻:

[1][古希臘]柏拉圖著.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2][古希臘]柏拉圖著.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英]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西方哲學史(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4][美]戴維?波普諾著.李強等譯.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5][英]博伊德,埃德蒙?金.西方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篇6

關鍵詞: 柏拉圖;理想國;教育思想

中圖分類號: D631.15

1 柏拉圖的生平簡介

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客觀唯物主義的奠基人。他出生于雅典貴族家庭,青少年時期曾學習文學、音樂和繪畫,并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20歲后跟隨蘇格拉底學習,前后8年。蘇格拉底去世后,他離開雅典,四處游歷。前387年,柏拉圖在雅典創辦學園,收徒講學,培養了包括亞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學生。其一生著作頗豐,所著內容多以對話體出現,他的精神和思想對后世影響巨大,阿爾福萊德•諾爾特懷特海所說的“全部西方哲學傳統都是對柏拉圖的一系列注腳”,可以說是對柏拉圖思想最富價值的概括。柏拉圖倡導通過教育來培養公民智慧、勇敢、節制、正義的品德,使社會各階層的公民都能夠遵循

社會道德規范,整個國家從而達到一個至善、正義、公正的狀態。

2 理想國的大背景

教育不僅僅是《理想國》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這本書的一個大背景。柏拉圖本身就是一個教育者,他所提出和教導的哲學就是建立在蘇格拉底的教學基礎上。因為教育是一種積極的手段,統治者可以通過教育而將人性朝著正確的方向塑造,從而創造出一個和諧的國家。現代的人們不能不感到驚訝的是,柏拉圖竟然用那么的篇幅來討論教育的問題,竟然用那么直言不諱的方式宣稱國家首先是一個教育機構。他本人把教育稱之為“惟一重大的事情”,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教育占據著極其顯著的地位。盧梭就曾經說過,《理想國》這本書幾乎根本就不是一部政治著作,而是迄今為止當時最偉大的討論教育問題的專著。在理想國的第2卷和第3卷中,蘇格拉底對靈魂、知識和現實的性質的探究還不夠深,但是他已經察覺到了教育的首要性。在第376節中,在描繪完護衛者那種哲學之犬式的特點之后,蘇格拉底問到:“我們用什么方式來培養教育他們呢?”接著,在第423節中,有一句貫穿理想國始終的陳述,他向阿德曼圖建議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育和培養”。因為,如果人們受了良好的教育就能成為事理通達的人。以及在425節中的“很可能……教育給人帶來的愛好會決定其他……”。教育是如此的重要,必須與整個社會團體聯系起來。

《理想國》的內容眾多,但是蘇格拉底對教育的最深刻論述思想仍然凝聚在他的洞穴想象上。文章描述了眼睛可能從兩個方面被迷惑:從黑暗到光明或是從光明到黑暗的瞬間轉變。他說:“教育實際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職業中所宣稱的那樣,他們能把靈魂里原來沒有的知識灌輸到靈魂里去,好像他們能把視力放進瞎子的眼睛中去似的”,而“人用以學習的器官就像眼睛,整個身體不改變方向,眼睛是無法離開黑暗轉向光明的。同樣,作為整體的靈魂必須轉離變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觀看實在,觀看所有實在中最明亮者,即我們所說的善者”。靈魂本身具有一種知識的能力,教育只是使這種天賦固有的能力能夠掌握正確的方向,使它從黑暗轉向光明,從變化世界真實世界,轉向真理,認識善的理念。教育并不是在空板上記下知識的內容、信息甚至是技巧,而是對目光、思想以及靈魂的洗滌。

3 柏拉圖的關于教育理論的主要觀點

柏拉圖認為既然賦予了教育以這等程度的重要性,國家教育便不能聽任私人要求和某一商業化機構的左右,而必須由國家本身來提供所必須的手段,必須確使公民們真正得到他們所需要的訓練,并且必須確保所提供的教育與國家的和諧相符合,柏拉圖的計劃就是要實行一種由國家控制的義務教育體制。柏拉圖的教育規劃主要分為幾大部分: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時柏拉圖還主張全民教育、男女平等教育以及各種形式的藝術教育。

3.1 學前教育

兒童在三歲以前,由女仆專職負責飲食起居;教育則由國家最優秀的公民來監督實施。對兒童的教育開始得越早越好,“凡事開頭最重要,特別是生物。在幼小柔的階段,最容易受陶冶,你把它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成什么型式”。胎教也是必要的,應該“指示懷孕的婦女要注意運動”,是為了有利于未出生的孩子所需要的那種訓練。孩子出生后,必須確保女仆甚至在他能走路之前給他有益的運動和空氣,尤其是不許孩子由于過早走路而傷害自己。嬰孩應盡可能接近于仿佛他一直在大海上那樣生活,應該把他上下擺動,讓他歌唱,以便使他免受驚嚇,這是發展勇敢和堅定性格的首要的準備工作。3―6歲的兒童要集中到神廟的兒童游戲場上,由國家選派公民監督教育,飲食起居由女仆負責。教育內容主要是講故事、做游戲、學音樂等。柏拉圖對幼兒教育很重視,認為講給幼兒的故事要經過挑選,剔除不健康的,應選擇那些能激發幼兒勇敢、正義和高尚品德的故事。

3.2 初等教育

理想國中勾畫的初等教育計劃主要是對當時通行的教育方式的一種改革,而不是發明一種全新的教育制度,主要包括音樂和體育方面的訓練,還有詩以及各種高級形式的文學。兒童在6歲時開始進入男女分校學習,接受同樣的教育,并且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分別進入國家辦的文法學校、弦琴學校和體操學校學習。這一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情感和道德,發展兒童靈魂中的低級部分,形成節制的品德。18歲畢業后,大多數人,尤其是手工業者、農民的子弟要進入社會做一個順從的勞動者。富人家的子弟在18―20歲期間要接受較高一級的教育,培養他們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為保衛國家的軍人。柏拉圖音樂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人認識美。認識美、愛美,才會最終認識世界上最美的事物―智慧,才會愛智慧,這種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本身就是一種智慧。柏拉圖和大多數希臘人特別強調音樂,把它列為“七藝”中的重要課程,接受過音樂教育的兒童長大了更富有創造力。音樂直接作用于人的靈魂,是靈魂提升的一個有效途徑。音樂能更好的教育靈魂,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的人也會與那些在行為舉止上表現優美的人交往,而遠離那些表現粗俗的人。這樣就會出現“美好的靈魂與形體和諧地結合為一體”這種最美好的景象。音樂教育之后,年輕人應該接受體育鍛煉,音樂和體育是互補的。

3.3 高等教育

這是國家對極少數具有所謂金質潛能的年輕人所施加的促使其靈魂轉向、直觀善的理念而最終成為理想的統治者――哲學王的教育。其內容為:算術、幾何學、天文學、聲學。依照這個次序將靈魂從可見世界逐級上升,最后達到辯證法――哲學的世界。在理想國的第七卷,蘇格拉底對哲學王的教育提出了一個精練而又極為抽象的計劃。在感知中有些事物是不需要借助理性思維的,單是感覺自身就可以作出適當的判斷,這就是不能同時引起相反感覺的事物。可是有些事物卻是會同時引起矛盾的感覺的,這就需要理性思維來考慮,這是由可見世界向可知世界邁進的第一步。需用數學來“教育我們的那些天賦最高的公民”,即哲學家和擁有哲學思維的統治者。第二,幾何學。這門學科從產生那天起,就不是純思辨的。無論是在農業,還是在軍事上,它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響力。“幾何學的對象乃是永恒的事物,而不是某些有時產生和滅亡的事物。”第三,天文學。這門學科作為靈魂轉向的內容,雖然“天的制造者已經把天和天里面的星體造得不能再好了”。但我們要真正研究天文學,并且正確地使用靈魂中的天賦理智的話,我們就應該像研究幾何學那樣來研究天文學,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不去管天空中那些可見的事物。

學習這些科目的目的,是為最終的哲學規律――辨證法作準備的,辨證法是在《理想國》中規定的一個過程,一個提問的過程,它是一種絕對的開端或第一原則,它不賴于其他的假設,而是停留在自我滿足的基礎上。柏拉圖將這第一原則稱為善的理念。這些階段結束后,其中的極少量的天資聰慧的,造詣較深的人可繼續受教育,用20年的時間來研究辨證法,培養學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種事物。這是最后階段的教育,學生50歲畢業后可擔任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同時也成為哲學王。到此為止,柏拉圖的培養“哲學王”的教育目標就完成了。柏拉圖的教育思想是直接為其所構建的理想國家服務的。他認為,統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個,就是教育,即通過音樂和體育培養出優秀的公民。培養公民的教育只是初等教育,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最高知識的、真正合格的城邦統治者,即集智慧與權力于一身的“哲學王”。

《理想國》一書所提出的不僅最有特色而且也最有原創性的建議就是高等教育制度。

4 全民、全面、平等教育

柏拉圖主張應當在全體公民中實施全面的社會教育,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文法、修辭學、算術、幾何學、天文學、音樂和辨證法,稱為“七藝”。柏拉圖認為教育不能采取灌輸的方式,不要企圖將靈魂所沒有的東西硬灌輸進靈魂中去,而要采取誘導的方式,更難能可貴的是柏拉圖是西方教育史上最先提出男女的平等教育問題,柏拉圖相信男孩和女孩的天賦能力并無本質上的差別,不論男女都應當受到同樣的教育,而且婦女也應當和男人一樣適合于擔任公職。柏拉圖的主張旨在使全部公民的天賦能力都能夠為國家所用。同時柏拉圖也認為教育是義務的、終身的,這種教育理念已成為各國普遍遵守的教育原則。

5 總結

柏拉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系統教育理論的人,其教育思想涵蓋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階段和各個方面。柏拉圖的理想國家是一個教育的理想國家,而教育就是使靈魂轉向以達到最高理念的唯一方式。他不僅為理想國家設計了完整的教育制度,而且也依據靈魂提升的階段性,設計了理想的教育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階段性學習和訓練就可以促使靈魂逐級上升,并最終獲得真、善、美的知識。但他的教育思想也存在著某些局限性,他的教育思想是為其烏托邦式的國家政權服務的,帶有強烈的階級性。盡管提出終身教育,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的,而是分等級的,是對第一、二等級即統治階級實施的。盡管如此,他的教育思想對整個西方的教育理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柏拉圖;理想國;正義;“善”的理念

《理想國》是柏拉圖針對公元前5世紀雅典城邦出現的種種問題,虛構了一個自己理想的國家,包括了國家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理想國》開篇就從正義切入,在蘇格拉底與其他哲學家的辯論當中,搭建起一個有著具有哲學素養的統治者,有著良好音樂素養和身體素質的護衛者的城邦,在這里每個人安分守己,各司其職。為實現這一理想目標,柏拉圖提出治國者認識“ 善” 的理念、掌握治國的最高知識是十分重要的。而《理想國》中對“善”的理念的論述,首先是從第六卷講述“善”的兒子開始的,在第七卷中通過講述”洞穴“理論,讓我們對“善”的理念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這不僅對于柏拉圖理想城邦的建立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對如今我們的社會建設有啟示作用。

一、“洞穴理論”

柏拉圖在理想國的第七卷的開篇就講述了一個著名的“洞穴”理論:一個洞穴式的地下室,有一些人從小就住在這洞穴里,頭頸和腿腳都綁著,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只能向前看著洞穴后壁,洞口有東西燃燒著發出火光,而火光與囚禁著之間有一帶矮墻,有一些人拿著各種器物舉過墻頭,從墻后面走過,洞穴里的囚禁著會認為這些影像就是真實的世界,不能想象到還有別的實在;直到有一天一個囚徒解除了束縛,能夠轉頭環視,走動,抬頭看火光,甚至有人強迫將他拉出洞穴見到了外面的陽光。剛走出洞穴時他還不能直接看太陽,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影子,而等他逐漸適應了環境,他才最終看到了太陽,并發現這是他看到其他事物的原因。而這個已經看到太陽的人于是又回到洞穴想去解救自己的同伴,但當他再回到洞穴中時,他卻看不見洞穴中的影像,于是他的同伴便認為他是因為出去了一趟而把自己的眼睛弄壞了,這就是柏拉圖洞穴比喻的內容。

柏拉圖在這里把世界兩重化,他將“洞穴”比喻為“可見世界”即由可見的個別事物構成的世界,將“外面的世界”比喻為“可知世界”即由理念構成的世界,將太陽比喻為最高的“善”。囚徒一直以為自己在洞穴里見到的陰影就是真實的世界,但是直到他被強拉出洞穴,甚至被迫看向陽光,才知道洞穴里的一切只是虛幻,陰影來源于太陽,太陽才是真實的存在。可見囚徒們生活在“可見世界”中,從“可見世界”到“可知世界”,如果沒有他人的引導,那么這個轉化也許永遠不會發生,從一開始不能直視太陽只能看水中倒影,到最后直視太陽,這一過程完成了從可見的現象世界上升到可知的理念世界,而這一過程是通過靈魂轉向實現的,從洞壁轉向洞口,從洞口的火光轉向外面的世界,從水中的倒影轉向天上的太陽,這一步步的轉向使囚徒最終認識到了理念世界。

二、 “善”的理念

(一)什么是“善”的理念

早在第六卷的時候柏拉圖就已經探討過什么是“善”了,只不過那個時候柏拉圖認為自己并沒有辦法給善下定義——“我擔心我的能力也辦不到;單憑熱情,畫虎不成,反惹笑話,要把我現在心里揣摩到的解釋清楚,我覺得眼下還是太難,是我怎么努力也辦不到的”,(506E)①于是柏拉圖先談了“善的兒子”—看上去很像善的東西。柏拉圖認為“光”將視覺和可見世界聯系起來,而“太陽”的光使我們的眼睛能夠很好地看見,使事物很好地被看見,因此柏拉圖認為用這個通俗的比喻說明“ 善” 的理念在“ 可知世界” 中的地位與作用就可以理解“ 善” 的理念是什么了。人的靈魂被真理與實在所照耀的時候,便能知道了解它們,它是能夠帶給人類光明的,讓人類看清世界的源泉。當轉而去看暗淡的世界時,它便只有意見了,所以“善的理念”是一種能夠讓我們認識世界的能力的東西,“太陽不僅能夠讓我們看清世界,還使它們產生、成長和得到營養,雖然太陽本身不是產生”。(509B)②同樣可以說,認識的對象不僅從善得到它們的可知性,而且從善得到它們自己的存在和實在,雖然善本身不是實在,而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實在的東西。

(二)“善”的理念照耀下的正義的城邦

只有靈魂達到最高的善時,只有走出“洞穴”敢于直視陽光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成為統治者,而柏拉圖認為只有那些具有良好的天賦能力品質并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極少數人才能通過理性獲知可知世界中的最高知識即“善理念”。所以只有靈魂中具有“理性”德性的人才能夠最終認識善的理論,只有天賦具有良好的記性,敏于理解,豁達大度,溫文爾雅,愛好和親近真理、正義、勇敢、節制的哲學家才能成為統治者。

柏拉圖闡述“善”的理念,歸根結底是為了建立一個“正義的城邦”做鋪墊。他認為,城邦是依據一定的目的而建立的,個人作為城邦中的一部分,必須以城邦的目的和追求為依歸。城邦的最高追求乃是真實的理念世界,是至善。因此,每個人都應致力于對至善的追求,這不僅是公民的義務和責任,也是現實的城邦制度合理性的根據。而根據“品質天賦論”的思想,柏拉圖認為只有掌握了“善”的理念的哲學家才能把國家治理好,因為在“洞喻”中,走出困境的自由人即是哲學家,只有哲學家才能走出困境并認識至善的理念,哲學家擁有智慧,是最正義的,他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怎樣才能實現正義。只要哲學家獲得政治權力,將權力與智慧結合,就能更好地治理國家,有助于正義城邦的建立以及社會的穩定和諧。[2]柏拉圖根據正義理念設計出理想的城邦國家,同時也是一個由最高理念“善”所統攝、普照的理念“王國”。

三、“善”的理念的現實意義

“善”的理念的提出是為“正義城邦”的建立奠定基礎,同時也宣揚了一種追求至善的理念。不僅對于柏拉圖時代的政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也對當今我國社會建設有借鑒作用。從“洞穴”到“洞外”的跨越,雖然很艱難,但是也體現出追求真理的路是充滿坎坷與崎嶇的,人不應沉浸在虛幻的世界中,而應該尋求虛幻的世界之外的更加真實的世界。“洞喻”中的囚徒走出洞穴,走向洞外的世界,即是擺脫現象的束縛和困擾,走向對至善的追求的過程。對于我國來說,我們正處于一個社會轉型時期,經濟、政治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入,一方面使得轉型期的矛盾與弊端日益暴露,另一方面民眾民主意識覺醒,民眾對于自身權益的維護,對于社會發展的關注意識都在增強。在這樣一個時期,要充分突出理性,需要人們從理性的角度思考社會問題,避免公眾情緒的高漲與泛濫。而對于個人來說,在個人生活中追求至善的美德,要以更高的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從我做起,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理性,追求至善的良好氛圍。(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李安樂.理念世界與現象世界的對立:柏拉圖思想中的兩分傾向—對柏拉圖“洞穴的比喻”的解讀[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4(4)

[2] 方瑋.淺析《理想國》社會問題制度設計及與當今我國政策對比[D].中國礦業大學,2010年12月

注解

篇8

【關鍵詞】柏拉圖;理想國;幸福觀

柏拉圖(Plato,約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他生活的時代,政體變更頻繁、社會動蕩不安,古希臘在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均受到重創,其內部各城邦矛盾日益加劇,沖突不斷發生,整個希臘秩序混亂,城邦趨于衰亡。他對當時的政體失望至極,試圖構建一個理想的國家秩序,重新塑造人們心中的信仰,激勵人們彼此團結、和諧共處。柏拉圖認為“建立的這個國家的理想目標并不是為了某一階級獨自享有的幸福,而是為了這個國家全體百姓的幸福。”

一、基于“理想國”:幸福的基本思想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對政治、哲學、倫理、幸福、教育等諸多方面都闡述了觀點和看法。本文主要以《理想國》為依托,探析柏拉圖關于幸福的主要觀點。

(一)幸福源于靈魂和諧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認為人的靈魂由欲望、理智和激情三部分構成。只有靈魂整體受其理智部分的引導,激情幫助節制欲望,欲望能夠自我節制,三者之間沒有紛爭,且各個部分都在起著自己的作用,這樣人才能享受著自己特有的快樂,即人內心的和諧是幸福。如果人受到內心欲望的驅使,其靈魂是偏離的,理性部分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內心欲望就成為了行為的指引,逐步偏離了真實的自我。通過欲望獲得的幸福是一種假象,只是短暫的感到幸福,不會持久。所以,心靈的混亂失衡,是沒有幸福的。

(二)理智創造真實的幸福

柏拉圖認為快樂分為真實的快樂和虛假的快樂,其中痛苦的解除和缺失是虛假的快樂,知識的快樂才是純粹,最為真實的快樂。人通過追求知識,“將自身的思想與事物的真正屬性相接洽,并把自己的心靈融入事物中,”便獲得了智慧,進而達到理智的境界,這個層面的快樂是真實的幸福。因為理智所考量的是真實不變的事物,它產生的快樂是受到真的指引。人在不斷向真靠近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充滿其實的快樂,這種快樂是長期的,它是高于感官的快樂。由此可見,追求知識、智慧,使理智領導靈魂,人才能感受到真實的幸福。

(三)“至善”是追求幸福的根本

柏拉圖認為,人的靈魂兼具“善”和“惡”,如果惡的部分壓制了善的部分,人便成為了自身的奴隸,就需要通過追求“至善”,使惡的部分轉化為善。人通過“優雅的言辭”和“進步的教育”來培養理智,進而理智“就會其支配占據人靈魂最大部分的欲望...監視人類貪得無厭的本性”,這樣人就會喜愛美好、善良的東西,反感丑陋、邪惡的東西,其靈魂也會變得美麗和善良。從柏拉圖的洞穴理論可知,要想實現洞穴中人的靈魂的轉向,需要通過追求“至善”,才能逐步引導他們走向真理。通過幸福的人對不幸福的人進行感染和引導,使不幸福的人逐步對幸福有了認知,進而不斷接近真實,在追求“至善”的過程中獲得幸福。

(四)正義是幸福的保障

從城邦層面來講,正義是關乎國家整體的幸福,每一個階層的人各司其責、各盡其職,每一個公民都是正義的人,這樣全國人民都是幸福的;從個人層面來講,“正義的人能真正做到自己主宰自己,善待自己...在智慧的指導下,其心靈的理智、激情、欲望組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可見,這樣一個內心和諧的人,又生活在和諧的國家,他的人生是圓滿的,各個方面都很順利,即是幸福的。如果一個人不正義,其理智就不能起到協調作用,內心就會混亂無序,同時他與社會也必然會產生矛盾,自然就沒有幸福可言。人通過正義使自身的智慧、勇敢和節制得以發揮,保障靈魂受理智的領導,所以,正義為幸福提供保障。

二、柏拉圖幸福觀的現實意義

從柏拉圖時代一直到我們生活的今天,人類從未停止對幸福的探求。柏拉圖構建理想國家是為了實現人民的幸福,今天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也是為了實現人民的幸福,兩者之間具有一定契合。所以,幸福是什么?如何獲得幸福?人們應該堅持什么樣的幸福觀?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幸福思想值得我們借鑒。

(一)加強內在修養,實現更持久的幸福

從柏拉圖構造的“理想人”,我們可以發現,他是一個幸福完滿的人,兼具智慧、正義、節制、勇敢、理智等品質,具有完善的人格素質。我們正處于思想多元的時代,各種思潮不斷沖擊著我們的價值觀念,如果我們徹底放棄了傳統文化,盲目追求新思想,就容易出現價值迷失,不利于我們更好的建設幸福生活。所以,柏拉圖構造的“理想人”對于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仍存在一定的示范導向作用。我們依據柏拉圖提供的“理想人”為判斷標準,來審視自身,不斷完善自身內在修養,才能實現更持久的幸福。第一,合理協調內心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它們和諧統一,讓理智得以支配我們的行為;第二,正義是最重要的品質,用正義來領導其他品質,正義是我們獲得幸福的途徑;第三,智慧是上述兩點得以實現的媒介,需要不斷加強學習,并始終追求“至善”,才能實現整個國家的和諧發展。所以,我們通過知識的學習、智慧的積累發展自身的理智,讓自己變得正義,在不斷追求“至善”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更持久的幸福。

(二)注重精神幸福,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

柏拉圖將快樂和幸福相區分,當欲望得以滿足時,人只是得到了短暫的感官上的快樂。人只有擺脫欲望的奴役,理智的生活,通過知識、智慧獲得的幸福,才是永恒的精神上的幸福。他強調理智的人要節制內心欲望,不要讓欲望阻礙了人的獲得幸福的腳步。柏拉圖提倡的這種禁欲主義雖不完全適用于當今時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精神幸福比感官幸福更為真實和長久。在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思想橫行的今天,我們發現很多人被世俗包裹,導致精神空乏,在現實中日益沉淪。但是柏拉圖的幸福觀引起了我們的反思:快樂和幸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幸福比快樂更高級;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質所帶來的短暫的感官上的快樂,而應該是通過理智得到的幸福;幸福的目標不在于內心欲望、貪念的滿足,而在于靈魂合乎理性,追求正義、達到至善。所以,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精神世界充實的基礎之上,我們不僅要建設物質文明,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設,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才能使我們生活得更為理智和正義。

(三)分享個人幸福,促進社會整體的幸福

“和諧社會是社會的一種理想狀態,而幸福是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動力和目標。”人人都恪盡職守,以國為榮,共同創造一個有序、和諧的國家,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的人民自然而然就會獲得幸福。可見,個人幸福是建立在和諧社會的基礎之上,而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終目標也是實現整體人民的幸福。所以,正確的幸福觀也應該與社會實際情況相結合,將個人幸福與整體人民的幸福相統一。縱觀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充斥著冷漠和斗爭,愛國主義和社會責任感滑落,人們更為關注的是謀求更多個人利益,而忽視對社會、國家、自然造成的傷害。柏拉圖強調節制個人欲望,使理智能夠領導激情和欲望,讓自身的行為符合社會規范,這樣,整個社會就彼此和諧、團結協作,社會全體人民都會感到幸福。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只追求個人幸福或部分人的幸福,而應該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幸福。因此,我們在追求個人幸福的時候,需要將個人幸福與他分享,幫助和引導他人獲得幸福,使個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幸福。

由于柏拉圖生活在奴隸制時代,當時的等級觀念強烈,一切思想都帶有為政治服務的傾向,他還主張禁欲,抑制人性,導致《理想國》存在一定的理論局限。但是,“理想國”可以說是“根據幸福原則構建起來的幸福國家與幸福社會,” 給予我們的啟迪是深遠的。

參考文獻

[1] 柏拉圖.理想國[M].張子菁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6.

[2] 王洪光,李尊娟.柏拉圖的幸福觀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J].大慶社會科學,2013,2.

篇9

[關鍵詞] 柏拉圖 德育 幼兒德育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其一生著作頗豐,所著內容多以對話體出現,他的精神和思想對后世影響巨大,柏拉圖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理想國》等著作當中。在《理想國》一書中,柏拉圖討論到優生學問題、節育問題、道德問題、文藝問題、教育問題(包括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院以及工、農、航海、醫學等職業教育)等問題。在其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貫穿其中,對我們現代幼兒德育教育有著深刻的啟示。

一、柏拉圖的德育思想

在《理想國》一書中,柏拉圖深刻討論到德育的問題。包括德育的目的、德育的內容、德育的方法等。

1.德育的目的

柏拉圖關于德育的目的是圍繞他建設的理想國來論述的。一個理想的國家就是符合至善理念的、正義的國家,而“正義有時又被說成個人的道德或幫國的道德”。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主要有三類人:統治者(哲學王)、護國者、生產者。柏拉圖認為,這三類人的天賦不同,應該從事與其天賦相同的工作,而如何能使國家處于和諧的狀態,他認為這三類人必須各司其職,具備相應的道德。即作為統治者的哲學王,應當具備智慧的美德,“除非哲學家成為我們這些國家的國王,或者我們目前稱之為國王和統治者的那些人物,能嚴肅認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權力與聰明才智合而為一”,整個國家才會趨于正義、和諧。作為護國者應該具備勇敢的美德,“昂揚的精神意氣,是何等不可抗拒不可戰勝嗎?只要有了它,就可以無所畏懼,所向無敵”,承擔起保衛國家的重任。作為生產者應該具備節制的美德,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安分守己,國家才能和諧健康地發展。

2.德育的內容

柏拉圖十分重視道德教育內容對于道德教育的作用。強調要用音樂和體育來進行道德教育。他說,“樸質的音樂文藝教育則能產生心靈方面的節制,樸質的體育鍛煉產生身體的健康”。因此,道德教育內容的選擇十分重要,他提出要選擇那些編的好的故事,而不是編的壞的故事來作為教育內容,對人們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說:“我們要特別注意,為了培養美德,兒童們最初聽到的應該是最優美高尚的故事”。此外,柏拉圖還十分強調體育教育的作用,認為體育除了鍛煉人的身體外,還應使受教育者養成堅毅、吃苦耐勞等方面的優良品質。

3.德育的方法

柏拉圖特別重視環境在德育過程中的作用。特別是小孩子模仿性比較強,判斷力不夠,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作為教育者必須要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讓孩子們去模仿那些積極向上的榜樣,接受美好正義美德的熏陶。“我們的護衛者從小就接觸罪惡的形象,耳濡目染,有如牛羊臥毒草中嘴嚼反芻,近墨者黑,不知不覺間心靈上便鑄成大錯了。因此,我們必須尋找一些藝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開辟一條道路,使我們的年輕人由此而進,如入健康之鄉;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藝術作品,隨處都是;使他們如沐春風……不知不覺之間受到熏陶,從童年時,就和優美、理智融合為一。”

二、柏拉圖德育思想對現代幼兒德育教育的啟示

良好的品德行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對幼兒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對幼兒一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進行幼兒道德教育?柏拉圖的道德教育思想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

1.高度重視幼兒道德教育

幼兒期是人一生的奠基時期,兒童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最容易在這一時期形成。幼兒是否接受過幼兒教育以及接受幼兒教育的質量如何,對其一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作為成人必須高度重視幼兒期的道德教育。正如柏拉圖所說:“凡事開頭最重要,特別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階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2.注重幼兒德育的內容

首先,要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如“孔融讓梨”、“分果果”等,讓孩子逐漸養成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

其次,對于周圍環境中的資源要進行過濾。選擇那些積極的、健康的事物,去除那些消極的、不健康的事物,使孩子們從小就遠離污濁的事物,養成良好的品德。

3.注重道德教育的方法

要堅持正面教育為主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多給孩子們講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使孩子們從小就耳濡目染,以這些英雄人物為榜樣,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準則,激發幼兒的上進心。同時,針對孩子好模仿的特點,教師應身體力行,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為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以真、善、美來塑造幼兒的人格和情操。

此外,針對目前獨生子女身上表現出的一些特點,如勞動觀念不強;自我意識強烈;缺乏合作能力和同情心;自理能力差等。應在幼兒德育中適當開展挫折教育。不妨有意識地讓孩子們吃點苦、受點罪,從小養成吃苦耐勞、堅毅等優良品格,只有這樣,才能擔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成為真正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4.注重環境對幼兒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為幼兒創造一個充滿道德感的環境。發現幼兒身邊的不良事物要盡早去除,對于孩子們的好人好事要給予積極的表揚,使孩子們在這種積極情感的帶動下,形成良好、向上的,充滿道德情感的環境氛圍。

其次,創造一個相互尊重的環境。教師必須身先士卒,尊重幼兒,滿足幼兒受尊重的心理,并帶動幼兒養成相互尊重的良好的習慣。

再次,創造一個展示道德美的環境。幼兒通常具有較為強烈的表現欲,因此,教師在創設環境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這一特點,要盡量展示幼兒的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可以將體現幼兒優良道德品質的作品掛在墻上,供幼兒欣賞、模仿等。

最后,幼兒德育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家庭、社區和幼兒園的通力合作。因此,應創造一個良好的全員育人的大環境,使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柏拉圖著.郭德和,張竹明譯.理想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

構建理想國是柏拉圖一生的夢想, 他的詩教思想是實現這一夢想的重要一環。作為柏拉圖的重要研究學者之一的耶戈爾曾言:“柏拉圖《理想國》的終極興趣在于研究人的心靈。”在古希臘人的文化意識中,“心靈既包含生命形態的意義,也包含人類本性與道德修養的意義” 。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的詩教思想是后世詩學思想繼承發展的的財富,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關乎人的本性、內在道德、生命形態與精神境界的心靈塑造。由此,我們不難理解他詩學思想的核心在于城邦人的心靈塑造問題,即通過理想的詩樂來塑造健康、美好、理想的心靈,進而通過理想的心靈作為塑造理想的人的一種途徑,進一步確立理想的城邦,成就理想的人。

融美于心,潤物無聲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他提出的教育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于身體的教育即體育,二是關于心靈的教育即藝術教育。柏拉圖所倡導的詩樂教育,是融審美教育與道德教育為一體的。它的目標主要在于培養健康的心靈,敏銳的美感,理性的精神和美善兼備的理想人格。

他認為好的故事能激發兒童堅毅、快活和勇敢的心理,給兒童講故事是道德影響的最好一課。柏拉圖希望詩樂如同一陣清幽境界吹來的清風,使人于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一種對美的愛好。人善于模仿,要培養一種對于美的愛好,就要培養人對美的模仿。詩樂作為一種橋梁,連接著人對美的模仿。他自身就要模仿美,即神,因為神為善因,一切事物中只有神最美。當詩樂模仿神,人對這樣的詩樂進行模仿時,就會培養起一種對于美的愛,靈魂也會逐漸轉向善的方向飛升,人性不斷向神性靠攏。這樣就達到了關懷人的心靈。

治心為上,塑造審美心靈

詩樂藝術作為一種教育的方式,尤其是作為蒙學的科目,旨在給幼小的心靈打好底色,具有“染于黃則黃,染于蒼則蒼”的功能,柏拉圖深知,人的心靈是可塑的,在塑造人心靈的過程中,音樂教育比其他教育更重要,因為“詩樂節奏與音調要比其他任何東西更能直接進入人心靈深處。如果聽眾所受的教育方式得當,那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是他也就因而美化” 心靈得以美化而孕育和培養出溫文爾雅的品質和風度,否則,那就會走向反面。前者會培育出健康而優美的心靈,后者則會敗壞壞人的趣味,腐化人的精神。也就是說詩樂教育可以達到“以美怡情”,通過詩樂教育來凈化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另外,“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的人,能夠很敏捷的看出一切藝術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確的加以厭惡;但一看到美的東西,他就會加以贊賞,很快樂的把它們吸收到心靈里,作為滋養,因此,自己的性格也變得高尚優美。” 識別出粗制濫造的東西以及缺乏美的事物,因此會以正當的方式對其感到反感,也會贊賞美的東西,喜聞樂見美好的事物,并吸收美好的事物,滋養自己的心靈,以此培養心靈健康成長,使自己成為性格高尚之人。也就是說要以詩樂教育達到“以美儲善”,培養人高尚的情操,使人的心靈趨向于善,走向人格的完美。一個真正有美感修養的人,必定同時也會是有道德修養的人。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得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

在柏拉圖那里,“他從理智還沒有發達的幼年時期,對于美丑就有這樣正確的好惡,到了理智發達之后,他就親密地接近理智,把她當做一個老朋友看待。” 雖然此時他還年輕,理智不夠發達,無法理解理性為何物,但對于美丑有著正確的好惡。當理性發達后,他會親密接近理智。這些無不是以往的音樂教育在起重要作用。柏拉圖將詩樂教育是以積淀著理性的感性形式進行教育,即“以美啟真”,在啟迪人智慧,增長人知識有重要的作用,為發展人的思維能力打下基礎。

在《理想國》中,柏拉將把心靈之美、身體之美和諧一致看作是最美的境界, 使兒童們“融美于心靈”,讓心靈美外化為現實。這實質上意味著讓心靈美走向生活, 走向社會, 即沿著形體美―心靈美―行為美―制度美的軌道, 把理想國變成一個理想的審美王國。倘若,詩樂教育僅僅作為一種工具,背離了心靈和人的生命,這樣的美育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