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色彩測試題范文

時間:2023-03-23 01:28: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性格色彩測試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性格色彩測試題

篇1

令人質疑的測試題

阿敏是在好奇之下去做的這個在網上號稱很火的“性格婚檢”測試題的,但做完之后她感覺這個測試很奇怪,做了前幾題她就有些理解不了了。比如在某一題中,用第一感覺,對方在自己心中像哪種冰淇淋。她想:“比如什么奶油口味,香草口味,我很少吃這些東西,怎么能跟感覺和性格聯系在一起呢?后來憑感覺選了香草,答案顯示為知己,而她也感覺自己是一個可以依賴的人,還算正確;某一題中,她選擇的是西紅柿炒蛋,結果顯示婚后率為40%。但她說自己婚后百分之百忠誠,這個測試根本沒有科學性可言。阿敏還聽說有人就是因為選了一些結果,被戀愛對象感覺不安險些分手。

也有的網站上通過星座、生肖配對、測算八字名字等來測試新人的性格是否合適,婚后的幸福指數有多高。像這種所謂的性格婚檢毫無科學依據,有時甚至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不可輕信。

除了這些網上流傳的類似心理測試的“性格婚檢“外,有些心理咨詢機構聲稱也做“性格婚檢”,主要是以完成測試題并解答的方式進行,為年輕的戀人們做一些心理輔導服務。首先讓測試者完成涉及工作、生活、世界觀、價值觀的選擇題,通過測試分析中戀愛男女或結婚夫婦雙方的性格特征,為男女雙方提出在交往以及家庭生活中相互理解、取長補短的建議。

而這些測試題大都來源于傳統的心理測試適量表,對于測試人的個性傾向,了解人的個性特質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用于婚前性格測試的科學系統,那些看似專業的“性格婚檢”還太青澀,大多是停留在概念上,助人技術還不到位,影響力尚未形成氣候。僅僅可以做為參考,不可完全依賴。但是,改善婚后情感和諧度的婚戀心理咨詢,越來越受關注確實是好的趨勢。

“性格婚檢”為何流行

現在,“性格婚檢”在大中城市的80后和白領中非常流行,除了即將走進婚禮的準新人們,一些熱戀中的人們和單身男女也會做做相關的測試,以免在感情路上出現問題。

而時下什么都流行快節奏的社會,很多人談戀愛都是在玩樂中度過,很少有真正心靈上的溝通和更深層次的交流,甚至閃婚也成為一種時尚。有的真正該談婚論嫁的時候,才發現其實彼此了解的很是不夠。還有就是現在的人們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有很多年輕人心理并不成熟,而婚姻會帶來更多的責任,這會讓許多人對未來都有種不安全感和迷茫感。這種性格測試的出現或許剛好給了他們以減輕自己對于婚姻的壓力和責任以逃避的借口,甚至可以用此來結束一段自己并不十分滿意的感情。

婚姻問題典型案例

劉女士因為婚姻危機進行心理咨詢。她說自己因為當年的不了解,這么多年來承受了太多的苦。如果當初也有“性格婚檢”她一定去做。但是,通過專業的心理輔導,不到一個咨詢期她就已經體驗到了自己的變化。因和丈夫的不良溝通,他們的婚姻中長期充滿了煩躁、焦慮、不安、怨恨和對抗。丈夫也在一年前有了婚外情,但是或許岡為孩子的關系又或許還有愛,他并沒有想要離開家庭。而劉女士也狠不下心來離婚。

通過一系列的問詢,找出了問題所在:原來劉女士的爸爸在她四歲的時候因病去世,記憶中已經沒有什么印象了,但在她內心深處,無形中一直在尋覓著缺失的父愛,丈夫又不能真正充當她的父親,滿足她對父愛的焦渴需要,會導致兩個人親密不了,感情出現問題。男人女人都需要來源于異性父母的愛,得不到的人可能都會對伴侶有親密障礙。

劉女士明白了,心靈伴侶就是要兩顆心互相靠近,滿足對方的情感需要,給對方以安寧,如果誰的心得不到安寧,對外界誘惑的自控力能夠撐多久呢?自己像個怨婦的最深根源是缺少父愛,而不是丈夫的忽視。而丈夫出現婚外情雖然有他的原因,卻先有她自己的心不能貼近丈夫的原因。回到家后,感覺和丈夫之間有一些不太一樣,似乎有那么一些東西在融化和流動,很奇妙。

性格不是婚姻幸福的唯一

婚姻是很復雜的,婚后的生活是否美滿也不僅僅取決于兩個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多變復雜,很多夫妻性格差異很大,但結婚后互相包容,互相補充,慢慢磨合,也會很幸福。其實,真正深入心靈深層的“性格婚檢”,才會真正觸碰到心理世界里存在的一切,包括創傷、心結。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得以化解,親密關系的情感阻礙得到解除,兩個人的情感生活一定更容易延續幸福。當然,這樣已經是深層的心理治愈或是心靈成長了,不僅僅是“性格婚檢”了。

篇2

關鍵詞:教學設計;前端分析;教學課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5)13/15-0130-05

多媒體教學課件是利用計算機技術,根據特定的教學目標,將圖、文、聲、像等多媒體與超文本結合表現教學內容,傳遞教學信息,幫助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材料。它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更好更方便地傳遞教學知識,更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前端分析(Front-End Analysis)是美國學者哈里斯(J.Harless)于1968年提出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在教學設計過程開始的時候,先分析若干影響教學設計但又不屬于具體設計事項的問題[1]。主要包括學習需要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等。前端分析的相關理論發展很成熟,如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以及教學內容的直線式編排、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學說等。在國內教學設計前段分析的研究也一直是熱點。將前端分析更好地應用于課件設計是課件更符合課堂需求、學生需要的基礎。

一、教學課件中前端分析的必要性

近年來,教育課件以其便利的傳播渠道、豐富的內容、不受限制的形式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在教育教學中普及起來。課件需要科學完善的規劃,用教學設計中的前端分析指導規劃教學課件是制作一個好的教學課件的基礎。

學習需要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第一環節,教學內容是根據學習需要分析結果界定的,學習者學習需要的滿足不僅與教學內容有關,也與學習者起點技能、學習風格有關。因此,教學設計前需要對學習需要、教學內容、學習者進行系統完善的分析。

作者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發現目前為止前端分析理論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等大規模的教學活動中,在教學軟件上的應用研究涉及甚少,為了順應現在教學軟件迅速發展的趨勢,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論支撐的操作步驟,這需要進一步的探索來完善已有的理論體系并通過具體實例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

二、教學課件中前端分析的相關內容分析

(一)學習需要分析

1.學習需要分析相關概述

學習需要,是學生的動力,它的強弱程度直接影響和制約著教學的效度[2]。學習需要指出了學習者目前狀態與期望達到的狀態之間的差距,而這正是通過教育要解決的。

學習需要分析主要包括兩種分析方法:內部參照分析法和外部參照分析法。內部參照分析法是將學習者的現狀與組織機構所規定的目標之間做比較,找出存在的差距,從而鑒別學習需要的一種方法。外部參照分析法是將學習者的現狀與機構外社會(或工作)的要求進行對比,找出差距的一種分析方法。在實際分析中常常將兩種分析方法結合起來,根據外部要求不斷修改內部標準,使內部標準符合要求。

學習需要分析是一種差距分析,其結果是提供盡可能確切可靠和有代表性的“差距”資料和數據[3]。需要決定了課件設計的內容,合理的內容編排,多樣化的內容形式是保證目標實現的手段。

2.課件應用研究

(1)具體方法

教學課件中,學習需要分析的目標狀況一般可通過直接查閱教學大綱得知,學習者的目前狀況分析一般可通過對學生近期的測試以及對該任課教師的訪談得知,現狀分析并不體現在具體課件中,只是將分析結果作為課件中教學設計的依據。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課件中對于知識與技能類目標的需求分析可以通過學生自我需求的表達或者分析學生近期測試成績、作業情況等基本獲得現狀信息,也可通過對學生階段性知識的普遍了解獲得群體性現狀信息,課件中現狀部分可以在課程引入或者知識回顧部分得以體現;過程與方法類目標的需求分析在課件中可以通過使用調查問卷、觀察表、實驗等方法來獲得,課件中可以以模擬實驗,測試的形式實現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類目標的需求分析可以通過觀察記錄學生行為現狀或者與學生進行訪談等方式來獲得現狀,課件中可以以課外知識,動畫視頻的形式得以體現。課件制作前期要參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分別對這三方面進行需求分析。

(2)案例概述

下面以八年級物理《透鏡及其應用》課件為例來闡明學習需要分析中的三維目標及各層次的需求分析在課件中的具體應用。課件的三維教學目標如圖1所示。

圖1 課件的三維教學目標模塊

知識技能的需求分析:可以通過教師課前提問以下問題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目前對于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了解現狀(自我需求的表達),然后再根據現狀目標的差距規劃課件:①你試過哈哈鏡嗎?為什么哈哈鏡能夠把人照成另一個模樣?②有沒有嘗試過在太陽下用放大鏡將陽光聚集于一點?如果在聚光點放置一張紙,時間久了,紙會不會被點燃?③你戴眼鏡嗎?近視鏡和遠視鏡有什么區別?你能說出他們的哪些不同點?課件中對于學習者知識技能現狀的體現主要是在知識結構部分。

過程與方法的需求分析:可以通過教師安排學生進行試驗并通過實驗表現來判斷學生的需求。例如:模擬太陽光讓學生觀察光的聚光點,并分析不同凹透鏡和凸透鏡對于光線作用的強弱讓學生發現規律,并大致讓學生繪制光路圖的具體情況。對比發現學生與標準目標之間的差距以及學生易形成的錯誤觀念,在課件內容的體現上需要有具體的模擬實驗操作,并對學生自我觀念的易錯點要重點標注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需求分析: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來了解其對自然界的認知程度,如:是否還發現自然界中哪些神奇之處?在交流過程中逐漸引導他們對自然界的觀察程度、認知態度;亦可通過布置情感方面的作業,比如:觀察生活,舉出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利用凹透鏡和凸透鏡的例子,并具體說明如何利用的。通過這些方式來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的探索熱情,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需求。課件中此部分主要表現在課外拓展中的知識講堂模塊。

(二)教學內容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相關概述

分析教學內容就是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分析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各個部分內容之間的排列關系,從而實現教學的最優化。在學校教育體系中,教學內容明確體現在教學大綱、教材中。一般而言,學習內容的要求主要討論的是學習內容在態度、知識、技能三方面對學習者所提出的期望[4]。

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并列型、順序型和綜合型。教學內容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六大類:歸類分析法、圖解分析法、層級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卡片法、解釋結構模型法。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來選擇具體的分析方法,以使其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

2.課件應用研究

(1)具體方法

課件中的教學內容分析方法主要參照上述原理,針對課件內容進行具體分析:①借助于上述教學內容分析方法中的任何一種對課件中內容進行分析,了解課件內容范圍和深度;②課件中各個模塊及其內容之間存在聯系,確定模塊內容屬于并列型、順序型、綜合型中的哪一種;③通過課件內容之間的順序分析其體現的教學原則。

(2)案例概述

這是一個“羊羊樂園”英語學習課件,主要針對學齡前的4-6歲兒童。主要目的是通過該課件的學習,兒童能讀寫一些日常英語,屬于啟蒙教育型課件。課件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單詞”、“對話”、“玩一玩”(如圖2)。

“單詞”部分主要講解一些兒童日常熟知事物的英語單詞,通過該部分的學習兒童基本會用英語說出課件中所列舉的日常事物,屬于聽讀階段;“對話”部分主要講解一些使用頻率較高的英語語句,通過該部分的學習,兒童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生活對話,屬于說和讀的階段;“玩一玩”部分主要包括與英語有關的寫、唱和游戲,兒童能夠在游戲中汲取知識,屬于寫和玩的階段。聽、說、讀、寫的內容編排自上而下從簡單到復雜正好符合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內容之間是一個順序型的排列方式,最后,“玩一玩”階段即包括了游戲的娛樂性又間接練習了前面的聽、說、讀,屬于綜合型的內容。

[教學目標] [玩一玩] [單詞] [對話]

圖2 《羊羊樂園》課件模塊關系

在課件的單詞部分中,教學內容的編排上運用了由整體到部分,由一般到個別,不斷分化的組織方式,如在單詞“水果”之下講解了具體水果實例(如圖3)。同時,對教學內容的分類采用了歸類分析法,使得學習內容清晰明了,有利于兒童形成清晰的認知結構。課件的“玩一玩”部分分成了“寫一寫”、“兒歌”、“游戲”三個部分,對寫、唱、讀、玩進行了區分。

整個案例在總體規劃階段按照教學內容的綜合順序安排內容順序,同時,又遵循了內容之間的橫向聯系,運用歸類分析法,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原則設計整個課件。

圖3 《羊羊樂園》課件單詞模塊內容層級分析

(三)學習者分析

1.學習者特征分析相關概述

學習者特征分析是教學設計的前提[5],不同的學習者具有不同的學習風格、生理、心理、起始技能等特點,對學習者進行分析影響著教學目標、教學起點的確定,也影響著教學策略和媒體的選擇。對學習者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初始能力分析,學習者一般特征分析,學習者學習風格分析。

初始能力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開始前具備的知識、技能、態度等。學習者初始能力的分析包括三個方面:預備技能、目標技能和學習者的態度。其中,預備技能可以在學習需要分析中分析學習者的現狀時得知;目標技能的分析可與預備技能分析一起通過測試題目的形式進行。

學習者的一般特征是指影響學習者學習有關學科內容的心理和社會的特點。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特征,我們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采用相對應的課件呈現形式。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一貫的帶有個性特征的學習方式,是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綜合[6],一般來說學習風格可分為以下幾類:認知風格,感知偏愛,左右腦優勢,焦慮水平。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差異應引起課件制作者的注意,成為設計優秀課件的依據之一。

2.課件應用研究

(1)具體方法

一般來說,學習者分析可以從學習內容、學習態度、學習風格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對于學習內容的分析可以采用預測、作業分析法、詢問教師等有關人員的方法來進行了解。學習態度通常采用平時的觀察、調查問卷的方法來了解;各個階段的群體總體特征可以采用查閱上述學習者一般特征分析理論方法實施。學習風格可由設計者自己開發設計問卷量表的形式來測試,但通常采用比較權威的學習風格測試量表測定。群體性總體特征和學習風格體現在學習者的能力基礎中,學習態度則主要體現在情感態度中,因此,課件中對于學習者的分析主要可以從知識基礎、能力基礎、情感態度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2)案例概述

該課件服務于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前三章的課堂教學,也可用于自主學習。下面是對該階段學生的學習者特征分析。

知識基礎:本課件主要講授三年級上冊數學前三章:毫米、分米、千米,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厘米和米的知識,對長度單位有個大概的了解,但具體代表的大小以及長度之間的換算很不清晰。

學生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下,初步具備了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能單獨使用課件進行學習,亦可在課堂中跟隨教師進行課件內容的學習。

課件通過知識回顧模塊,對之前學習過的厘米和米的基礎知識進行回顧,為新課程毫米和分米的新知識的學習做鋪墊(如圖4)。

圖4 《測量》課件知識回顧模塊

圖5 《測量》課件認識千米模塊之練一練

能力基礎:學生思維活躍,喜歡實際操作,能從課件的模擬操作,趣味生動的講解中學習知識;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并具有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趨勢,需要大量具體形象事物的支持;具備一定的識別、理解、分析能力;學生的意志力較為薄弱,動機多為興趣型,需要外界的監督、激發。

課件中利用具體事物來引入知識,符合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征,例如:在本課件中引入千米在生活的具體應用實例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課件中根據學生喜歡動手實際操作來學習知識的特征,設計了學生利用直尺測量長度的部分。同時,課件中“練一練”部分引入游戲,增加講解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到知識。圖5所示是課件的“練一練”環節。

情感態度: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知識對個人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大部分學生能夠積極地學習數學;學生對枯燥的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濃,但對生活中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比較感興趣;學生對課件產生濃厚的興趣,樂意利用課件進行學習。

課件中引用了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案例,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并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綜合案例設計與分析

(一)案例概述

綜合運用上述理論,作者設計制作了《了解色彩》教學課件,以期完成理論指導實踐的具體應用。課件的主要使用對象是初中以上對色彩知識不熟悉的人群,旨在通過課件的使用了解色彩的構造、模式與色彩心理等。

(二)課件前端分析

1.學習需要分析

課件在內容學習前就呈現了課件的三維教學目標(如圖6)。

圖6 《了解色彩》課件的三維目標

具體分析課件的三維目標及體現情況:

(1)知識技能的需求

從制作該課件的目的來看,初中以上學習此課件的對象對于色彩的了解僅停留在基本辨別色彩類別,了解常見色彩與性格對應關系。而對于色彩的模式、屬性等知之甚少。分析學生的現狀,對比該課件的三維教學目標具有一定的差距,這正是通過此課件的學習要解決的問題,達到的目的。基礎知識的回憶與鞏固部分體現在課件的課程引入中。

(2)過程與方法需求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見到過各種各樣的色彩,但對于不同色彩的屬性類別尚不清楚,為使學生具備正確分析生活中色彩屬性與原理的實際應用能力,課件設計時采用分類呈現生活常見色彩的方式,并進行總結歸納,這對于以后學生正確區分生活色彩具有很大幫助。

同時,為了加深學生對于色彩原理的理解深度,課件中加入了模擬實驗的視頻操作部分。在寓教于樂的游戲環節,作者根據教學內容安排與之相對應的游戲,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并鍛煉了其分析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需求分析

通過色彩課件的學習,學生需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善于觀察自然,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為了培養學生此方面的情感目標,課件中很多資源的視頻部分引入了自然界色彩斑斕的美景視頻,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發現自然的美。

2.教學內容分析

該課件主要包括五大模塊:課程引入、深入解析、寓教于樂、自我檢測、更多資源。每個模塊包含的內容如圖7所示。

圖7 《了解色彩》課件模塊內容介紹

圖8 《了解色彩》課件內容層級分析

前面的學習需要分析對教學目標、學生現狀做了明確的說明,針對兩者之間的差距以及課件的具體內容,以課件的內容為依據做層級分析圖(如圖8)。

從圖8的分析中可知,課件內容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編排了課件內容。同時,不同模塊間的課件內容之間又具有圖9所示的排列關系。

在課件內容的編排上不僅遵循了從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同時也關注到了學生知識、技能的內容,并且也將感悟自然的情感內容穿插其中,做到了各個內容之間的協調銜接,促進學生在各方面均衡發展。

圖9 《了解色彩》課件模塊關系

3.學習者分析

知識基礎:①學習者在接觸課件前僅了解色彩基本類別以及色彩與性格的關系,對于色彩模式、屬性知之甚少;②學習者具有熟練操作計算機基本軟件的能力,能在自主條件下完成課件內容的學習,亦可跟隨教師進行課堂課件相關內容的輔助學習。

能力基礎:①學生邏輯思維處于優先地位,能對教學內容進行積極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概括、歸納、內化知識的能力;②自我意識逐漸明確,具有一定的自控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動機也多為信念型。

課件在較難理解的部分,不僅加入了具體的實驗操作視頻,在一些模塊中也加入了視頻講解部分,充分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使內容變得更易理解。

情感基礎:①學生能夠欣賞自然界中的色彩,形成一種美感,對自然界表現出一定的熱愛;②學生更傾向于學習有利于自己成長的知識內容,對色彩知識感興趣,表現出一定的求知欲;③學生喜愛內容豐富的課件,樂于通過課件進行學習。

課件在更多資源部分中不僅引入了更多色彩斑斕的自然界美景視頻,也加入了一些文本資源,可以滿足學生學習更多知識的求知欲。

四、總結與展望

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日漸普及,學生、教師對課件的需求越來越多,這就要求課件質量要符合教學要求、學生認知規律。僅從本文研究方向看,本文通過闡述相關的理論,總結出將前端分析應用于教學課件的切實可行的操作步驟,對課件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由于作者能力有限導致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課件設計中還存在一些欠妥之處,希望能汲取他人之所長,將研究繼續完善下去。

參考文獻:

[1] Harless, J. H. Improving Human Performance: A Reasearch Quarterly[J]. An Analysis of Front-end Analysis, 1973, 2(4):

229-224.

[2] 宋煜陽,丁玉成.學習需要的表現形式與分析路徑[J].江西教育, 2013,(08):19-20.

[3] 徐上海,王峻梅.以學生為中心 重視學習需要分析[J].交通職業 教育,2008,(04):15-16.

[4] 范艷敏.學習者個體的學習需要分析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 學,2010.

篇3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結構方程;廣東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10)05-0032-08

主觀幸福感指的是人們的渴求被滿足或部分被滿足時的一種主觀感受,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它無法通過直接測量得出結論,因而研究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就變得很困難。運用傳統的指標體系方法難以準確和全面地反映幸福感的潛變量,也篩查、測量不了對這些潛變量產生顯著影響的因素。因此,需要一種合適的多變量分析技術來作為研究的支撐。借助結構方程模型(sEM)的分析方法,能夠有效建立指標與潛變量,潛變量與潛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而了解主觀幸福感的具體特質和影響因素。

廣東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其國民主觀幸福感會怎樣,主觀幸福的具體特質有哪些,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是否會隨著時間變化?這些都是人們倍加關注的問題,本文在實證的基礎上試圖加以解析。

一、文獻綜述

(一)幸福問題的起源

回顧人類文明的歷史,從歐洲的古希臘時代和中國的先秦時代開始,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就開始了對國民幸福問題的積極探索。由于地緣環境和文化形態的差異,國民幸福的內涵也有所差別。

在古希臘的宗教哲學和倫理學中。盧梭(公元前640-約公元前558)開啟了古希臘關于幸福思考的端倪。他認為幸福是與人的財富、品行和人生緊密聯系。幸福不等于擁有財富,財富的多寡不決定幸福程度的高低。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提出幸福的重要條件是美德和知識,對知識和美德的追求,也是對幸福的追求。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把幸福定義為有德行的感性生活,理性生活居于生活的主導地位,指引人們快樂地生活。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認為幸福是“至善”,是在人類欲望之上的神性滿足,而不僅僅是世俗的享樂與感官的享用。

中國古代以儒家學派為代表,強調了品德在人類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主張以“仁、義、禮、智”的道德規范引導“樂”的追求。雖然儒學、道學、佛學構成了中國的三大思想,卻沒有對幸福有統一的定義。而中國民間則久而久之形成了“福、祿、壽、喜、財”五福的說法,這被看作是幸福人生的圓滿境界。

(二)幸福理論的研究層次

歸納起來說,國內外對國民幸福理論的研究在宏觀和微觀領域中都有大量的涉及。

宏觀國民幸福研究領域。1972年,不丹國王旺楚克在推行“全民幸福計劃”時,提出了國民幸福總值(GNH)的概念,把國民幸福程度的測量上升到了與國民生產總值(GDP)相同的高度。2005年,美國《福布斯》雜志發表了關于“稅負痛苦指數”的調查報告,國民幸福的研究不斷地具體化。在我國,2001年,鐘永豪、林洪等提出了我國的國民幸福指數(NHl);2005年,全國兩會期間,中科院院士程國棟提交了《落實“以人為本”,核算“國民幸福指數’》的提案,開始著手建立我國的國民幸福指標體系。

微觀國民幸福研究領域。巴羅在其《經濟增長》一書提出了幸福函數的概念,其以效用反映幸福程度的思想來源于英國倫理學鼻祖邊沁。卡尼曼則提出了日重現法(DRM)來測量微觀的國民幸福感。著名市場調查公司蓋洛普(Gallup)也從1994年開始,對中國進行了全國性的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在國內,學者們對主觀幸福感具體特質的細分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滿意度方面,例如工作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對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的研究則分布在多個方面,如收入(Easterlin,2001),年齡(邢占軍,2005),人口特征(Oswald,1997),社會保障(孫鳳,2007)等等。同時,學者們也開始嘗試著用新的統計學測量方法,例如結構方程模型(SEM)來研究國民幸福感的微觀層次。

二、研究路徑

(一)提出潛變量和觀測變量

1,提出主觀幸福感內生潛變量因子(η)和影響因素外源潛變量因子(ξ)

本文分析的國民主觀幸福感包括滿意度與和諧感兩方面,又可細分為工作滿意度、生活滿意度與政治和諧感三個水平。這種劃分保留了以往研究中的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并將運用模型來檢驗其效果。

工作滿意度,指的是個人在組織內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對工作本身及其有關方面,包括工作環境、工作狀態、工作方式、工作壓力、挑戰性、工作中的人際關系等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狀態。生活滿意度,指的是一個人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如外界壓力,內控力(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外控力(意識到被別人控制)、成就感等等,指標綜合得分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政治和諧感,指的是政治生態系統內各環節之間高效、公平、秩序、活力、發展、穩定的統一狀態,給人帶來的良性感受。

在以往的研究中,社會保障、收入等因子都可以歸并到經濟感知因子中。而性格因素是以前研究和考慮得比較少的一方面,本文認為,它可以作為新的外源潛變量因子引入模型。對于未考慮的其他因素,歸并到其他感知因子中。

2,提出20個測試項目及相應的觀測指標(x、y)

對于調查項目及選項的設置形式,采用了目前常用的李克特5級量表(Likert Scale)形式,共包含20個測試題目,構成20組陳述。每組陳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種回答,分別標記為1,2,3,4,5。五種回答對應的數值就是觀測指標的取值,測試題目及相應的觀測指標,如下表1:

(二)調查方法的設計

1,調查的路徑

從2007年開始,筆者以廣東省21個地級市的城鎮居民作為樣本框。樣本框的基本結構為:(1)年齡,覆蓋了從十幾歲到六十幾歲,以十歲為一個等級共六個等級;(2)職業,共涉及公務員、警察、教師、學生、工人、侍應生、攝影師、職員等52個不同的職業;(3)性別,其中男女比例為1:1;(4)學歷,涵蓋了包括小學及小學以下、中學、大專及本科、本科以上四個不同層次; (5)民族,主要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占的份額為1.9%。連續調查兩年,即2007年和2008年,每年調查進行一次。從而便于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廣東城鎮居民的幸福影響因素是否隨時間發生變化。調查時,采用分層抽樣方法,按照地區的不同分為21個一級層次,每個地區調查150份問卷,每次調查一共收集問卷3150份。

2,問卷設計的原則

系統性原則。對各個調查項目的選取,要力求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國民幸福感的主觀決定因素的結構。從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個角度,選取能反映國民主觀幸福感的調查項目,以便做出較為系統、全面的評價。

可操作性原則。測試問題的選取不宜繁雜。要兼顧系統全面與操作簡便的要求。并力圖使各調查項目涵義明確、信息集中、標志表現真實且容易獲得。

適用性原則。調查的地域范圍主要基于對廣東城鎮居民國民主觀幸福感的調查。廣東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許多方面具有其獨特性。因此,在問卷的設計過程中,還需考慮廣東的獨特性。

三、構建模型

(一)建立結構方程模型

采用結構方程模型研究國民主觀幸福問題是近年出現的一個新方向。該方法整合了因子分析、路徑分析和多重線性回歸的原理和思想,通過多元統計變換,可以探究理論、概念之間關系和結構,從而得出直觀的方程模型。

1,結構方程模型的形式

本次研究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CFA)的方法,嘗試建立如下形式的結構方程全模型(FullModel)。

其中x表示外源指標,ξ表示外源潛變量,Ax表示外源指標x與外源潛變量ξ的關系,δ表示外源指標x的誤差;y表示內生指標,η表示內生潛變量,Ay表示內生指標y與內生潛變量η的關系,ε表示內生指標y的誤差。

結構模型。反映潛變量之間的結構關系。對于潛變量之間的關系方程形式為:η=Bη+Tξ+ξ

其中,B表示內生潛變量之間的關系,T表示外源潛變量對內生潛變量的影響,ξ表示結構方程的殘差。

2,結構方程模型的計算結果

根據兩次調查資料,利用LISREL 8.5軟件,可得出模型中的參數值,并分別繪制出2007年和2008年廣東國民主觀幸福感的結構方程圖,如圖1和圖2所示:

(二)模型參數檢驗及模型效果評價

模型的參數檢驗主要考慮了參數的顯著性,對2007年和2008年參數結果的對比,如下表2所示:

參數檢驗效果顯示,兩次全模型所表達的經濟意義較清晰。故對模型整體的擬合效果進行檢驗,結果如下表3所示:

考慮到兩次模型的自由度為158,在大的樣本容量情況下,給予絕對擬合指數x2和信息指數AIC效果尚可的評價。總的來看,兩次全模型的擬合程度較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相比而言,2008年全模型效果比2007年全模型效果有所提高,但總體差別不大。

四、分析模型

(一)基于潛變量的分析

1,工作滿意度。從表2考察外源指標工資水平、工作職位和工作環境,發現2007年工作職位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0.86)最大,其次為工作環境(0.79)和工資水平(0.60)。2008年這三個外源指標的影響程度有所減弱(0.76,0.71,0.54),但名次的排序情況依然保持不變。可見,人們對工作滿意度的認可,首先考慮的是工作職位本身是否有長遠的發展空間。工作職位的好壞,是人們考慮工作環境和工資水平的重要前提條件;2,生活滿意度。生活滿意度考慮的是生活信心和居住條件。2007年生活信心(0.36)與居住條件(0.37)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基本持平,2008年兩者也差別不大(0.46,0.41)。可見,人們的生活滿意度主要來源于兩大感受:一是物質層面的,比如住房等居住條件;二是精神層面的,比如未來生活的預期,即生活信心。這兩大感受沒有明顯的輕重之分,而是一個并行的關系。居住條件的改善,或者生活信心的增強,都會提高人們的生活滿意度;3,政治和諧感。對于政治和諧感的分析,本次研究著重考察了政策制定與行政效率兩方面。兩年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政策制定(0.78,0.79)與行政效率(0.75,0.70)對人們的政治和諧感影響較大,且政策制定的影響略高于行政效率。廣東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政府部門在政策制定方面有著濃厚的改革色彩。因此,對人們政治和諧感的影響也最直接和深入,此其一。其二,廣東政府部門務實的行政效率,又進一步加深了人們政治和諧感的認同;4,性格因素。樂觀、開朗、快樂、勇敢這四個內生指標較好地反映了性格因素。其中,樂觀(0.75,0.57)和快樂(0.69,0.57)對性格因素的影響最大,勇敢(0.58,0.49)和開朗(0.30,0.33)次之。選取這四個內生指標的主要目在于,驗證性格因素這個內生潛變量。兩年數據的統計判斷,也證明了這一點;5,經濟感知。為了驗證經濟感知內生潛變量,研究前事先選取了物價水平、醫療保障、福利保障和交通因素四個內生指標。2007年各指標對經濟感知的影響分別為0.53、0.52、0.54、0.54,2008年各指標相應的影響為0.45、0.62、0.56、0.33。對比結果發現,2007年四個指標的影響水平差別很小,幾乎處在同一水平。進人2008年以后,物價水平的影響有所下降,醫療保障和福利保障有所上升,交通因素下降幅度較大。考慮到2008年全球經濟形勢的惡化,通貨膨脹的勢頭也有所轉變,物價水平開始步入下降的通道。同時,人們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變得更加重視醫療保障和福利保障。總體來說,經濟感知通過以上四個內生指標反映,得到了較好的驗證;6,其他感知。本文認為,其他感知作為內生潛變量而存在的原因在于,前人以及本次研究中還存在著其他未被考慮到的因素。因此,調查時著重挑選了以下五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內生指標,分別是生態環境(0.18,0.38)、治安狀況(0.69,0.61)、外界看法(0.44,0.25)、閑暇程度(0.15,0.15)和健康狀況(0.61,0.52)。結果表明,生態環境的影響增大了,治安狀況、閑暇程度和健康狀況的影響基本保持不變,外界看法的影響變小了。除了閑暇程度的影響程度較小外(0.15,0.15),其他四個內生指標都較好地反映出了驗證其他感知的存在。

(二)潛變量的交互影響

1,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由圖1和圖2可知,工作滿意度主要受性格因素(0.27,0.38)和經濟感知(0.57,0.44)的影響。比較而言,經濟感知的影響要明顯高于性格因素,并且經濟感知的影響也更顯著。因此,人們的經濟感知狀況對工作滿意度影響比較大。同時,性格因素也從另一個方面影響人們的工作滿意度。要提高人們的工作滿意度,在性格因素難以改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改善人們的經濟感知,從而達到影響工作滿意度的目的。兩個模型還表明,工作滿意度不受其他感知的影響;2,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對于生活滿意度而言,圖1和圖2表明,性格因素(0.50,0.67)、經濟感知(0.47,0.53)和其他感知(0.47,0.49)均存在正面顯著影響。兩年對比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按照影響程度的大小對影響因素排序為性格因素、經濟感知和其他感知。這就表明,對于生活滿意度來說,性格因素、經濟感知和其他感知都共同起作用,但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性格因素而不是經

濟感知。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對于想獲得滿意的生活來說,比其他的因素更有用。當然,研究的結果并不否認經濟感知對生活滿意度的重要性,經濟感知排名第二的事實也表明,降低經濟感知,會降低生活滿意度。其他感知的影響也不可忽略,甚至有追趕另外兩個影響因素的趨勢。為此,人們還應該注意性格因素和經濟感知以外的其他因素對生活滿意度造成的影響;3,政治和諧感的影響因素。模型的結果表明,政治和諧感只受經濟感知(0.57,0.49)和其他感知(0.08,0.29)的正面直接影響,其他感知對政治和諧感沒有直接的影響。更直觀的結論是,政治和諧感受到經濟感知的影響顯著,且遠大于其他感知的影響。因此,如果要提高政治和諧,首先要提高人們的經濟感知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感知雖然對政治和諧感有影響,但影響的程度很小,2007年只有0.08,相當于無影響。2008年提升為0.29,其中的原因,值得進一步分析求證。研究還表明性格因素對政治和諧感沒有直接影響;4,主觀幸福感三個水平之間的影響。除了三個內生潛變量的影響以外,主觀幸福感三個水平之間是否存在影響呢?從圖1和圖2來看,兩次模型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差異的地方。兩次模型都表明,工作滿意度對生活滿意度有正面直接影響(0.26,0.16),雖然影響的程度不太大。這也就說明,工作中的得失會對生活產生相應的正負影響。兩次模型的差異在于:2007年研究表明,生活滿意度對政治和諧感有正面直接影響(0.08);2008年研究表明,政治和諧感對工作滿意度有正面直接影響(0.03)。但兩者的影響都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由此,本文認為,政治和諧度與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相互影響較小。

五、結論與建議

研究表明,經過運用CFA方法建立的結構方程全模型對廣東城鎮居民調查數據的分析,比較好地反映和驗證了本次研究假設中關于國民主觀幸福感和主要影響因素的三個討論問題:主觀幸福感可以分解為哪些具體的層面;主觀幸福感受到哪些主要因素的影響;主觀幸福感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顯著的變化。因此,根據廣東城鎮居民的具體情況,對研究結果提出以下結論建議:

1,主觀幸福感可以細分為工作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和政治和諧感三個水平。三個水平以生活滿意度為中心,表現為工作滿意度對生活滿意度影響相對較大,其他水平間影響很小或者無影響。因此,對于廣東城鎮居民整體主觀幸福感的提高,首先可以考慮提高人們的工作滿意度。即:要重點改善居民的工作環境;提高人們的職業規劃意識,從而增強人們對工作崗位的認同感;工資水平要與經濟發展的水平相適應,即使受經濟環境變化因素的影響,也不應波動太大。

2,生活滿意度是人們主觀幸福感的核心,受到經濟感知、性格因素、其他因素和工作滿意度的顯著影響。因此,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滿意度,首先應該引導人們的心態向樂觀積極的方面發展,可以建立一些心理咨詢和輔導機構,讓人們在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也能調整和化解工作壓力,保持身心健康。其次,政府應該加強人們醫療和福利保障政策的執行和落實力度,從根本上解決人們的后顧之憂。此外,城市建設水平的提高、治安狀況的改善都有利生活滿意度的提高。

3,政治和諧感與其他主觀幸福感水平的相互影響比較小。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行政效率的和諧度與其他因素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判斷過程,人們對政治和諧的認同和評價趨于客觀,但并不意味著政治和諧感對主觀幸福總體水平沒有影響。通過經濟感知和其他感知的變化,可以明顯地影響人們的政治和諧感,從而影響到總體主觀幸福感。

4,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可以概括為性格因素、經濟感知和其他感知三個方面。比較而言,性格因素對生活滿意度影響最大,經濟感知對工作滿意度和政治和諧感影響最大,其他感知的影響正面顯著,但效果小于前面兩者。因此,政府部門在制定和調整政策時,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對相應的影響因素觀測指標的影響程度,從而提高對主觀幸福感某個水平的影響程度。

篇4

關鍵詞 兒童早期閱讀 繪本 閱讀方式 閱讀效果

分類號 G258.7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Effect on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Accompanied by Their Parents

Zhao Shuang

Abstract Taking 96 children aged 0~6 as the test objects, through three kinds of early reading tests――independent reading, reading accompanied by the parents who have feeling or have no feeling, to proof the influence of reading methods on children's reading eff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have independent reading ability. In the nursery class and small group’s test, the effect of reading accompanied by the parents who have feeling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no feeling. S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family parent-child book reading mode.

Keywords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Picture book. Reading mode. Reading effect.

《2013年南京市仙林大學城0~6歲兒童閱讀調查》顯示,62%的兒童最喜愛的閱讀類型是繪本。繪本以圖畫為主體,圖畫和文字構成一個有機的閱讀整體,圖畫承擔著講述故事、突出故事情節的任務。因此繪本與插圖書籍和連環畫等圖畫讀物有所不同,成為適合兒童早期閱讀的閱讀類型。最早對兒童早期閱讀方式進行研究的是新西蘭教育家豪德威(Holdaway),他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創了分享閱讀法,這一方法是成人與兒童的互動式閱讀法[1]。此后,許多學者紛紛開始研究分享閱讀這一方式,如有研究者發現,相對于聽磁帶講讀繪本而言,當母親讀繪本給兒童聽時,兒童大腦額葉激活程度更高,證明了親子間分享閱讀對兒童的積極影響[2];我國一些學者的研究多停留在對于現象的揭示與分析,例如學前兒童親子繪本閱讀現狀的調查與分析,有的學者基于家庭視角,指出家庭式早期閱讀環境創設的策略[3];有的強調親子閱讀方式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策略[4-6];有的學者探討早期閱讀對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性[7];還有一些學者通過對繪本閱讀的研究指出幼兒繪本閱讀能力對幼兒成長發展影響的研究[8];有的在對各種閱讀方式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依托繪本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策略[9]。基于早期閱讀領域相關文獻的分析發現,我國專門針對早期閱讀方式的研究還很少。

鑒于此,本研究試圖考察家長伴讀方式的不同對幼兒早期閱讀效果的影響,以便尋求適合兒童早期閱讀的家長伴讀方式,為親子閱讀方式提供借鑒。本研究主要考察兒童自主閱讀、家長有感情伴讀、家長無感情伴讀三種方式的閱讀效果。通過三種閱讀效果的結果分析,培養家庭親子閱讀習慣,以達到家庭親子的高效閱讀。

1 研究方法

1.1 被試

選取一所公辦幼兒園和一所民辦幼兒園的托班、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兒為被試對象。分別將托班、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兒分在一組,共4組。每組各24人,其中男女兒童均等。將每組的24人平均分成3組,分別為自主閱讀組、家長有感情伴讀組和家長無感情伴讀組。通過不同年齡段的測試來分析家長伴讀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影響。

1.2 研究材料

本研究選取山姆?麥克布雷尼的經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作為閱讀材料。所選取的被試者在測試前都未接觸過此作品。這是一部適合親子閱讀關于愛的作品,作者抓住孩子喜歡比較的心理,通過一只像爸爸一樣的大兔子和一只像孩子一樣的小兔子比較誰更愛誰的故事。在自主閱讀、家長有感情伴讀和家長無感情伴讀三種方式下,采取個別施測的方式,并有工作人員記錄孩子的語言、動作、表情、情緒反應等相關表現,為調查提供數據分析。

1.3 測試內容

1.3.1 主題認知

主題認知方面共設置兩道題,主要看幼兒是否能準確說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內容,以此來考察幼兒對故事主題的認知情況。具體的評分標準是:共2題,滿分4分。每一題準確認知的幼兒給2分,不準確認知者給1分,錯誤認知或不做回答的兒童給0分。通過得分判斷不同伴讀方式對相同年齡段兒童的影響,相同的伴讀方式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影響。

1.3.2 情感認同

情感認同測試是測試幼兒對故事本身及故事里的人物、場景等在情感上的認同程度。測試給被試者發放粉色愛心,幼兒給自己喜愛故事人物、故事場景等發放愛心,一個愛心為2分,滿分10分。得分最多的一項視為幼兒在情感上的認同項。通過得分統計,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自主閱讀、家長有感情伴讀和家長無感情伴讀的情況下對繪本的情感認同程度的差別,并加以分析。

1.3.3 內容記憶

內容記憶測試包括直觀性記憶和理解性記憶,采取對幼兒個別施測的方式進行。直觀性記憶要求被試者能夠說出所記住的場景(細節)和人物(細節),并記得繪本中直接描述的故事情節。直觀性記憶共設置20道題,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或不答者得0分,滿分共20分。理解性記憶要求被試者在三種測試形式下,在理解故事基本內容的基礎上理解故事的內涵,并大致講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理解性記憶測試題目共10道題,每答對一題給1分,答錯或者不答者給0分,滿分共10分。

1.3.4 繪本創想測試

繪本創想測試是針對中、大班的幼兒設置的拔高孩子課外知識的測試,本測試不參與研究結果的總結和分析。只是了解幼兒繪本創想閱讀的能力。本測試讓被試者說出通過繪本閱讀,幼兒聯想到了什么,例如:一場音樂會、一場體育比賽、一次家庭聚會等等情況。這與情感認同不同,是深層次的情感領悟與體驗。此測試不設置分數,只記錄能夠講述繪本創想的幼兒數量及占幼兒總數量的比例。

2 測試結果

2.1 托班、小班測試結果

托班和小班的測試結果趨同,將托班和小班合并進行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從測試內容來看,托班和小班的兒童在主題認知、情感認同、內容記憶方面的測試并無顯著差異。但從分組測試情況來看,自主閱讀組和無感情伴讀組的兒童數據差異不大,但有感情伴讀組的成績明顯高于前面兩組的測試成績,這說明托班和小班的兒童需要家長的有感情伴讀的陪伴。

表1 托班、小班兒童在主題認知、內容記憶和

情感認同方面的測試結果

2.2 中班、大班測試結果

從表2來看,中班、大班孩子的測試成績明顯的高于托班和小班的兒童,無論從主題認知還是內容記憶方面都要明顯高于托班和小班兒童的成績。但情感認同方面和小班兒童差別并不大,這說明雖然年齡不同,認知內容不盡相同,對于繪本的理解,兒童都有自己的情感認知。這一方面是不能簡單用測試數據來衡量的。

大班兒童的測試成績要稍稍高于中班,突出的特點是大班孩子在主題認知和內容記憶上成績較高。這也符合兒童年齡的特點,理解力和記憶力較強。測試結果同托班和小班不同的是,大班孩子在有感伴讀的情況下,成績雖好于自主閱讀和無感情伴讀組,但差別并不大,對于理解力較強的大班孩子來說,自主閱讀能力較強。

單獨說明一下繪本創想測試,大班的兒童分數很高,托班的兒童甚至出現多個0分。這也說明年齡差異對于繪本閱讀的影響,對于低年齡段的兒童來說閱讀引導突顯出重要的作用。

表2 中班、大班兒童在主題認知、內容記憶和

情感認同方面的測試結果

3 測試結果分析總結

3.1 中、大班兒童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

本次調查研究發現,不同的閱讀方式對中、大班兒童在主題認知、情感認同、以及內容記憶的影響并不大。中、大班兒童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大班幼兒面臨升入小學的問題,他們在入學前能否做好與書面語言學習相關的知識、行為、技能和態度等的準備,直接關系到入學后的適應程度。早期閱讀是學前兒童開始接觸書面語言的最佳途徑。家長通過正確的閱讀引導方式,培養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增強兒童的自主閱讀能力。對于托班、小班的幼兒來說,家長可以通過創設適宜的探索模式,例如啟發幼兒了解封面、封底、扉頁的秘密,進行自由式探索[10]。或者通過提問、猜謎等方式進行啟發式探索來激發幼兒的閱讀意愿,形成早期閱讀的積極體驗,激發兒童的閱讀積極性。

3.2 家長有感情伴讀有助于促進幼兒對繪本的理解

在研究中發現,無論哪一年齡段的兒童,有感情伴讀和無感情伴讀組的兒童得分明顯高于自主閱讀組兒童的得分。這說明有家長伴讀(無論有感情伴讀還是無感情伴讀)的閱讀方式有利于幼兒對圖書畫面的理解和內容記憶。對于大班幼兒而言,有感情伴讀和無感情伴讀對兒童理解和記憶繪本內容方面并沒有明顯差異,大班幼兒已經具備基本的自主閱讀能力。從測試數據來看,托班和小班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較差,但在家長有感情伴讀的測試下,對于主題認知和內容記憶方面分數都高于自主閱讀和無感情伴讀,所以家長聲情并茂的有感情閱讀不但能夠能增進親子關系,更加能夠幫助幼兒理解繪本的內容。

4 家庭閱讀引導的建議

4.1 重視家庭閱讀環境的創設

家庭閱讀環境是指針對兒童呈現閱讀的材料與環境和兒童與父母參與各種閱讀活動,包括家庭擁有書的數量、給兒童隨時可得的寫寫畫畫的機會和材料,觀察父母閱讀書籍、報刊雜志等,書寫信件、便條等,隨父母上圖書館,兒童獨立閱讀的機會、與父母分享閱讀的機會等等[11]。父母越早開始、越經常和幼兒一起讀書,幼兒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知識面就越廣。有關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可以為幼兒提供接觸到各種詞匯、參與家庭成員間的交流機會,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提供閱讀實踐的榜樣。

家長在指導幼兒閱讀的過程中,要持之以恒,不能任憑自己的情緒去陪讀,高興時就大聲朗讀,不高興就消極應付。這樣對幼兒的閱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消極影響。本次測試結果表明陪伴閱讀要比幼兒自主閱讀要好,家長有感情伴讀要比家長無感情伴讀要好,所以家長伴讀要注意態度。幼兒早期閱讀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家長要調整自己的態度,克服情緒影響,積極參與閱讀。從兒童讀物放置來說,可以將幼兒喜愛的圖書放置到幼兒觸手可及的地方,幼兒可以隨時翻閱。自由靈活的閱讀形式,可以增添幼兒的閱讀興趣和樂趣。同時要保持讀物的定時更換,使幼兒的閱讀興趣運用到自由閱讀之中[8]。兒童的閱讀不僅反映在讀書上面,也可以通過游戲活動,親子共同參與閱讀活動時,家長可以通過游戲過程觀察幼兒的閱讀情況,并給以指導。同時在幼兒提出疑問時,家長要及時并積極將正確的信息傳遞給幼兒,使幼兒能夠理解、想象、傾聽的意愿得到滿足,從而增加幼兒的閱讀積極性,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親子之間的交流,能夠促進幼兒心理環境的健康發展,而且能夠讓幼兒自由探索,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建立長期的閱讀能力。

4.2 家長需重視有感情的伴讀方式

兒童進行自主閱讀時往往不能充分理解故事所表達的內容,尤其對于托班和小班這樣低年齡段的孩子,內容記憶上難度更大。家長伴讀不但可以增強幼兒的閱讀能力,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而且可以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創設溫馨的閱讀環境。有感情的家長伴讀方式對于托班和小班的低年齡段的兒童來說,是融入閱讀內容最安靜和享受的環境。當今的家長對孩子的各種教育投資很多,但從不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共讀的家長也占有3.1%的比例。有33.9%的家長偶爾陪伴孩子閱讀,這一部分閱讀效果不能保證,更談不上是否為有感情伴讀。所以,在抽出時間陪伴孩子閱讀的同時,聲情并茂的有感情閱讀更加能夠增強和鞏固親子關系,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圖畫書的內容,為兒童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打好基礎。

4.3 鼓勵兒童自主閱讀

兒童早期閱讀是以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它能夠幫助兒童通過獨立思考來解決問題,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有些家長認為兒童早期閱讀等同于識字,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家長不應該把識字作為兒童早期閱讀的唯一目標。

本次研究發現,大班的兒童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兒童的自主閱讀能力是通過家長伴讀,幼兒自主識字或識圖閱讀,再通過上面兩種閱讀方式的過度,自然地進入到自主閱讀的周期。兒童在最初閱讀的時候,是一會翻翻這,一會看看那,對書的畫面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最直接、最淺層的內容。從而,才開始慢慢觀察,從畫面中感知、記憶直至理解等閱讀技能。這是一項長期的需要分步驟引導的過程,家長可以通過交談,與幼兒討論各自的閱讀感受,讓幼兒可以大膽地想象、理解、表達對圖書的認知。家長伴讀是父母輔助孩子進行,引導式自主閱讀是父母引導孩子進行,從家長伴讀向自主閱讀過度的過程中,家長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肯定孩子的努力,讓孩子的閱讀自信心不斷得到加強。閱讀和積累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孩子進入完全獨立的閱讀狀態需要長期的閱讀嘗試,家庭以及社會良好的閱讀環境能為兒童自主閱讀提供良好的保障。

4.4 家長應重視繪本的分級閱讀

兒童分級閱讀指導是按照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建議具有科學性與針對性的圖書[12]。繪本具有圖畫的敘事性、文圖的完美結合、內容充滿趣味、主題富含哲理等特點,是兒童早期閱讀的首選讀物。但目前繪本種類繁多,繪本的內容、插圖、格式、寓意等不盡相同,為幼兒選擇繪本,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心智發展程度,要以滿足兒童閱讀需要為前提,從幼兒接受的視角,選擇合適的繪本。選擇恰當的繪本讀物,才能塑造孩子的性格和品德,才能對兒童語言的發展起到引導的作用。

如0~3歲幼兒,他們的感官發展迅速,運用五官進行探索與學習,對節奏聲音特別有反應,在視覺方面,對顏色及形狀有特別的感知。低幼兒童可以提供運用五官操作的游戲書,選書要色彩明亮豐富,內容簡短,有關常規及生活習慣的故事書。4~6歲的兒童,手眼協調、肌肉協調有很大的進步,注意力短暫而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有大致的時間概念。在社會發展方面也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并尋求溫暖、安全的人際關系,對事物的對錯有絕對的判斷,團體歸屬感強烈,開始發展社會交往技巧。這一年齡段的兒童,要提供預測性圖畫書,主角人物易于認同,提供正面的文學經驗。在情緒認知方面,要提供角色積極進取的書,要求正義及快樂的結局。社會交往方面需提供學習與人溝通的書,尋求促進友伴關系發展的書。有效的閱讀分級能夠最大程度保護和滿足孩子的閱讀動機,形成他們最初的閱讀經驗。為兒童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 1 ] 韓映虹,梁霄,梁慧娟.不同閱讀方式對5~6歲幼兒閱讀效果的影響比較[J].學前教育研究,2010(9):44-48.

[ 2 ] Ohgi S , Loo K ,Mizuike C. Frontal brain activation in young children during picture book reading with their mothers[J].Acta P&diatrica,2010,99(2):320-1.

[ 3 ] 施曉紅.淺談家庭式早期閱讀環境創設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2):120.

[ 4 ] 朱從梅,周兢.親子閱讀類型及其對幼兒閱讀能力發展的影響[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6:7-8.

[ 5 ] 季燕.親子閱讀現狀及家長指導策略的調查與分析[D].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6.

[ 6 ] 謝倩,楊紅玲.國外關于親子分享閱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J].學前教育研究,2007(3):60-63.

[ 7 ] 王雪丹.全語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兒早期閱讀[J].學前教育研究,2009(6):43-45.

[ 8 ] 詹福瑞.順從天性 激發好奇:關于兒童閱讀的一個觀點[J].圖書館雜志,2013(10):4-12.

[ 9 ] 戚偉春.大班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實施方案[J].課程教育研究,2013(12):79-80.

[10] 裴曉清.開啟早期閱讀指導的金鑰匙:互動性提問方式的有效嘗試[J].幼教新時空,2014(1):124-125.

[11] 王萍.兒童早期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12):21-23.

[12] 王新利.我國兒童分級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圖書館,2012(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