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危害范文
時間:2023-03-27 03:26: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絡的危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僵尸網絡;蜜罐;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27-1933-02
The Analysis of BotNet Crime
ZHANG Hui
(Shandong Police College,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BotNet crime has already become a question concerned the commons with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otNet crime and the harm it does to society.Moreover,w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BotNet crime.
Key words: botnet; honeypot; DDos
1 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和發展,網上的失序行為不斷發生,逐漸引起社會大眾的重視。同時,網絡犯罪的類型也在不斷變化,一些傳統的犯罪行為以網絡犯罪的形式逐步增多。網絡環境下的犯罪形態多種多樣,僵尸網絡犯罪是其中主要的一種表現形式。
2 僵尸網絡
僵尸網絡是一種新興的互聯網威脅,其數量、規模和危害級別正在迅速增長,已經讓全球網絡進入新的警戒狀態。“僵尸”是指受到黑客集中控制的一群計算機,可被黑客利用發起大規模的攻擊,同時這些僵尸計算機所保存的信息也都可被黑客隨意“取用”。Message Labs對2004年全年截獲的郵件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有70%的垃圾郵件來源于僵尸網絡;Cipher Trust公司2005年4月和5月的數據顯示,每天約有15~17萬新的僵尸程序出現,其中,位于中國的為20%~15%。中國與美國交替名列僵尸程序感染源數量的榜首。尤其危險的是,大量主機已經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黑客暗中控制,僵尸網絡已經成為威脅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最大隱患。
3 僵尸網絡犯罪的主要形式
利用僵尸網絡展開不同的犯罪攻擊,可能導致整個基礎信息網絡或者重要應用系統癱瘓,也可能導致大量機密或個人隱私泄漏,還可以被用來從事網絡欺詐等其他違法犯罪活動。而且,隨著黑客技術的不斷發展,僵尸網絡還可能被用來發起新的未知攻擊。僵尸網絡犯罪主要有以下四種形式:
3.1 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
利用僵尸網絡發動DDoS攻擊是網絡犯罪的主要方式之一。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拒絕服務攻擊,是指一個用戶占據了大量的共享資源,使系統無法將剩余的資源分配給其它用戶再提供服務的一種攻擊方式。利用僵尸網絡發動DDoS犯罪攻擊是攻擊者通過向自己控制的所有的僵尸計算機發送指令,讓它們在特定的時間同時開始連續訪問特定的網絡目標,從而達到DDoS目的。攻擊者可以設定訪問指令的并發任務個數、重復次數、包長等。由于僵尸網絡可以形成龐大規模,而且利用其進行DDoS攻擊可以做到更好的同步,還可以完全使用正常的訪問指令等,都使得這種DDoS比原來的DDoS手段危害更大、防范更難。
3.2 發送垃圾郵件
黑客可以利用僵尸網絡大量發送垃圾郵件,發送者可以完全隱藏自己的IP信息。由于僵尸網絡控制的僵尸計算機數量龐大,地址分散,所以很難監測,會造成巨大的危害。
3.3 竊取秘密
僵尸網絡的控制者可以通過上傳一些間諜軟件和監聽軟件,如key logger等從僵尸計算機中竊取用戶的各種敏感信息、個人賬號、信用卡密碼、機密數據等。竊取的內容不但包括用戶存在于計算機中的數據文件,還包括用戶使用計算機的一舉一動。
3.4 濫用資源
攻擊者利用僵尸計算機從事各種需要耗費網絡資源的活動,可能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例如,為了謀取經濟利益,攻擊者在僵尸計算機中植入廣告軟件,不斷訪問特定的網址;或者利用僵尸計算機下載、存貯各種大型數據資料或違法數據資料。攻擊者還可以非法操縱僵尸計算機進行在線投票、網絡選舉等活動,或搭建假冒的銀行網站及其他服務器進行網絡釣魚欺詐等犯罪活動。
4 僵尸網絡犯罪的防控
日益嚴重的僵尸網絡犯罪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其高智能性、無地域性特點使得傳統的防范思路和手段在新的犯罪形勢面前顯得力不從心。為確實保障網絡健康、有序、穩定的發展,需要從健全法規保障機制、加強技術防范措施及提高全民防范意識著手,將僵尸網絡犯罪遏制在萌芽狀態,盡力營造一個使僵尸網絡犯罪無處容身網絡世界。
4.1 健全法規保障機制
為了有效的防范僵尸網絡犯罪,明確而行之有效的規定與體系必不可少。
1) 加強國家主干網絡的防護。如中國移動、韓國電信Hanaao Telecom 和MWeb先后配置了Radware的入侵防護系統DefensePro,以保護基礎設施不受僵尸網絡的困擾。
2) 加強公安部門的網絡監察功能。公安網監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打擊網上違法犯罪,維護網絡正常秩序。像深圳市公安局公共網監分局推出的網絡警察“警警”和“察察”的卡通形象,在深圳的各大網站和論壇上進行監察,這也是我國首例虛擬社會警察。
3) 加強跨國警力合作。僵尸網絡犯罪的高智能性和無國界性決定了需要各個地方的警力密切配合,相互支援,必要的時候,對于那些跨國的僵尸網絡犯罪,還需要各國警察通力合作。
4.2 加強技術防范措施
技術發展的弊端應由技術來克服,法律規范僅僅是技術不能狀態下的暫時補充。先進的科技防范是預防和控制僵尸網絡犯罪的最有力的武器。
1) 發現僵尸網絡
發現僵尸網絡的常用方法有三種:IDS方法、蜜罐捕獲法和行為監測法。IDS入侵檢測系統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對網絡的運行狀況進行監視,盡可能發現各種攻擊企圖、攻擊行為或者攻擊結果。蜜罐捕獲法是通過模擬真實的網絡服務來吸引攻擊,對攻擊者的攻擊行為和過程進行記錄分析,對新型攻擊發出預警。行為監測法則根據流量和網絡連接來進行對僵尸網絡的發現。
2) 追蹤僵尸網絡
目前, HoneyClient――客戶端蜜罐技術是常用的追蹤僵尸網絡方法,主要用來捕捉發生在honeypot中所有有關入侵的數據,幫助準確重建攻擊者侵入系統后的行為。
4.3 提高全民防范意識
社會各界應該加強對僵尸網絡知識的宣傳與教育,使人們對僵尸程序有盡可能多的了解對網絡上設置的陷阱保持警惕,以增強其自我保護的意識、能力與水平。
1) 提高安全意識,及時安裝系統補丁,更新反病毒軟件。
2) 查看端口,僵尸程序的服務器端口一般為6000:70000。
3) 查看網絡流量是否出現異常。
4) 在發現被感染后,及時斷開網絡連接。
5 結束語
計算機及互聯網的發展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為了更好的保障網絡信息安全,僵尸網絡犯罪的相關研究還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郭宏剛,楊芳.論僵尸網絡犯罪的現狀和危害[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08,1:10.
篇2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029―01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與交流平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通過網絡世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交流信息,網絡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青少年在享受網絡帶來樂趣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諸如上網成癮等許多問題。為此,探討青少年沉迷于網絡的原因及解決策略就顯得很有必要。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青少年沉迷于網絡的表現及其原因
1. 上網成癮的主要表現。網絡操作出現時間失控,逐漸發展成軀體上的依賴,難以自拔。如,有的學生沉迷網絡游戲、上網聊天,甚至上黃色網站,好似著了魔一樣沒日沒夜地泡在“網吧”,導致逃學、輟學、偷竊、傷人,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 上網成癮的原因。首先是好奇心。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生理急劇變化發展的躁動煩亂時期,獨立性、好奇心日益增強,而辨別是非能力相對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影響,改變原有的學習和生活的方向和秩序。其次是心理不成熟,學習壓力和人際關系等原因,導致青少年處于一種心理的苦惱期,上網聊天、交友、“網戀”,成為得以宣泄和求得理解的方式。最后是青少年的心理自控能力較差,一旦上網成癮,則很難戒掉。
二、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危害
1. 影響甚至荒廢學業。青少年上網大多是玩游戲、聊天和點歌等。有的上網時間長、休息少、上課無精打采、學習效率低下;有的為了上網甚至遲到、早退、逃學、夜不歸宿等,長此以往,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荒廢了學業。
2. 影響健康成長。一個人如果沉迷網絡,使自己生活在虛擬世界,減少與人交流的愿望,很容易患上電腦自閉癥,直接導致心理障礙。再加之網吧來往人員魚龍混雜,一些社會閑雜人員專門欺詐傷害學生。一些心靈單純的中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
3. 誘發違法犯罪。網上不健康的內容極易誘使學生違紀違法甚至犯罪。有的學生為了上網常常入不敷出,從而產生邪念,有的結伙敲詐、打架斗毆,有的偷盜搶劫,從此走上不歸路。
4. 加重家庭經濟負擔。上網需要一定的費用,學生長時間上網或上網次數太多,就需要較大的支出,就會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
5. 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有的網吧沒有安全設施,也未經過消防、安全、文化、衛生等部門允許,其營業場所的電腦安放的密度、電腦走線、安全出口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而且大多數網吧無安全通道和疏導標志,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許多社會的不法分子也經常進出網吧,對他們的安全也存在著威脅。
三、解決策略
1. 青少年要端正上網的目的,將網絡視為學習的平臺。上網是為了學習知識,了解世界最新信息與科技動態,擴大視野,增進交流,拓展受教育的空間,而不是用于打電子游戲、聊天等活動,這樣就能趨利避害。
2. 要加強道德品質修養,增強自控能力。對于正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自控能力不強,好奇心又很強,容易被誘惑。所以,青少年要加強意志力的培養,增強自控能力,堅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以學業為主,不要把時間白白浪費在網吧。
篇3
>> 網絡謠言對社會穩定的危害及其治理 淺析網絡謠言的危害以及治理 淺談網絡謠言的危害與治理 網絡謠言的社會危害及其防治 網絡謠言的法律規制及其完善 網絡謠言的危害與法律規制分析 網絡時代謠言傳播的特點及其危害 治理網絡謠言 法律如何亮劍 論網絡謠言的形成機制及其治理對策 網絡謠言治理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 網絡謠言的法律成本 網絡謠言的治理分析 依法治理網絡謠言的必要性 認清網絡謠言的社會危害 認清網絡謠言的巨大危害 網絡謠言的內生路徑及治理對策研究 微時代網絡謠言的傳播特征與治理研究 網絡謠言成因及治理對策研究 網絡謠言公關治理研究初探 淺論網絡謠言的法律規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3/09/23.
[3]袁國禮.知名網絡爆料人周祿寶被批捕[N].京華時報,2013-08-25(5).
[4]網絡公關曝出“黑色利益鏈”[N].中國企業報,2010-11-10(2).
[5]陶禹舟.刑拘網絡謠言“推手”,楊瀾叫好[N].新民晚報,2013-08-22(3).
[6]宋識徑.“中石化女處長非洲牛郎門”造謠者被刑拘[N].新京報,2013-08-26(3).
[7]孫萬懷,盧恒飛.刑法應當理性應對網絡謠言——對網絡造謠司法解釋的實證評估[J].法學,2013(11):3-19
[8]張海林.網絡謠言“罪與罰”[N].瞭望東方周刊,2013(33).
[9]李恩樹.“謠翻中國”者為出名掙錢,有組織制造傳播謠言[N].法制日報,2013-08-22(2).
[10]蓋幸福.圣元乳清來源揭秘,早熟事件圣元損失超20億[N].齊魯晚報,2010-08-17(3).
篇4
【關鍵詞】網絡游戲;網癮大學生;危害
【Abstract】the Internet addiction is the common problem of the societ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Our futur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o become the pillar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twork world wasted time so influence not only our this generation of people. So I designed to network tour harm to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 writing this thesis theme. Let the public understand the seriousness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 phenomenon make solutions.
【Key words】Network game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s; Harm
0 引言
網絡上癮已經是這個社會的通病,當代大學生們的情況日益嚴重。我們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中要成為棟梁之才的大學生們在網絡世界中虛度光陰那么影響的不是僅僅我們這一代人。舉例我自己親眼目睹的身邊的事情來說,我所在的內蒙古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的12級物理蒙班因網絡成癮而嚴重影響到各位學生們的畢業問題。所以 網絡成癮已經是需要全社會關注的大問題。
本人首先會從網絡游戲的特點及吸引能力方面講起,試著解釋為什么網絡游戲能夠讓心智發育成熟的大學生們上癮呢?然后再講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和時代背景。本文重點是剖析當代大學生為什么會網絡上癮,解釋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受到的網絡成癮產生的危害和嚴重性。最后為了讓大學生更加健康成長提了一些個人的防范意見,這個防范工作是需要全社會的關注與協作的。
1 正文
1.1 網絡游戲的概述
1.1.1 網絡游戲的定義
顧名思義就是多名玩家以互聯網為傳輸媒介,通過計算機在網絡虛擬環境下按照一定的規則操作人物角色達到娛樂互動的目的。
1.1.2 網絡游戲的特點
1)真實性
現如今的網絡游戲有各大游戲制作廠商完成的。而且制作游戲的成本非常之高,不過從而打造出可以以假亂真的畫面效果。游戲迷們都是看中這種效果的。
2)超現實性
游戲背景有很多位知名編劇合力完成。就比如說“魔獸世界”這款以西方魔幻為主的游戲有一個非常宏達的背景故事,其背景故事借鑒了“指環王”“龍與地下城”等知名魔幻故事。再比如說“星際爭霸”這款游戲以未來人類在宇宙中的戰爭為背景,編劇們想象出了除人族以外還有蟲族,神族等。而這種超越現實生活的游戲一直是游戲玩家們所追求的,滿足他們幻想需求。
3)對抗性
網絡游戲中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對抗性。玩家在游戲中要對抗的有其他玩家和由程序員所創造的Ai。玩家會沉浸在弱肉強食的虛擬世界中,挑戰自我尋求刺激。
1.1.3 國網絡游戲的主要人群
1)男性成為主流人群
網絡游戲在設計之初就以競技,對抗為主的。這也正好符合男性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競技性格。所以男性成為主流人群。
2)超過半數的玩家集中在18~35歲
根本原因是這一年齡段的人們擁有豐富的可以自己調配的時間和經濟能力。大多數家庭已經進入小康階段,所以電腦已經是每個家庭的日常用品,所以未成年人更加容易更加提前接觸網絡游戲。因此網絡游戲玩家的低齡化而且日益明顯。已經變成一種社會風氣。
3)四成以上用戶受到高等教育
綜上述而言當代大學生是網絡玩家的最主要人群。
1.1.4 網絡游戲流行原因
由于現代經濟發展非常快、因此有不少家庭有電腦,而青少年在家中的主要娛樂方式就是玩電腦。玩網絡游戲的居多,沉迷于網絡游戲中。
1.2 當代大學生的狀況
1.2.1 大學生人群結構
80后已經大學畢業,00后稱霸了初中。所以90后是大學高校中的主體。
1.2.2 90后大學生
天性叛逆、追求自由、熱愛生活是社會給90后的標簽。90后從出生起他們就面對著互聯網,他們比70、80后更早地接觸網絡信息,因此網絡游戲已經成為90后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
1.2.3 當代大學生的教育背景
1)高中時期
當代大學生都是經歷過在老師們嚴厲監督下早上6點起床、晚上11點下課、埋身題海之內等等刻骨銘心的高考復習。總復習期間老師們經常會說“堅持三年,等你們到大學后你們可以隨便玩、隨便休息有的是時間”。而學生們都相信這句話,因為學生心里暗示到大學可以隨便所以給日后的大學生活買下了伏筆。
2)大學時期
大學生活是提倡以身作則、自主學習的,老師們不會太過監督。有些不會放縱自己,但大多數的學生都會自甘墮落、遲到早退、曠課之類的。其根本原因是到了大學之后就沒有了高中老師似的嘮叨和監督,所以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大學生們會很迷茫不知道該干什么了。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了。
1.3 網絡游戲和大學生之間的共鳴
1.3.1 網絡游戲積極作用
1)緩和壓力
對進入大學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半只腳已經進入社會了,所以對他們迎面而來的有就業、家庭、男女關系、經濟方面等等各種壓力。每個人釋放壓力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些人進行體育鍛煉、靜心學習或者玩電子游戲進入虛擬世界逃避現實世界里的各種壓力。
2)提前進入社會
相對于現實世界的大社會、網絡游戲的世界也有它的小社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和現實世界的社會一樣,有著形形的人群。在網絡世界接觸各類人,可能會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這對沒有世俗經驗而且半只腳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提前接觸這小社會會對他日后進入大社會時起到實踐與積累經驗的作用。
3)培養頑強好勝的精神
如果想要在網絡世界中走向巔峰是需要積累非常多的經驗以外還需要無數次的練習。練習是枯燥乏味的,不過人們能從中鍛煉出頑強拼搏、永不氣餒的精神。這種精神會對日后的找工作、創業時起到積極作用,永遠不會因為失敗而氣餒。
4)豐富課余生活
豐富的是大學生們的精神世界,可是在現實世界中還是保留在那狹窄陰暗的宿舍角落或者煙霧妖嬈的網吧中[1]。
1.3.2 大學生迷戀網絡游戲的原因
1)游戲原因
大學生是年青一代的代名詞。那是象征著熱情、創新、探索、敢于挑戰自我一群人。游戲設計師指導年輕人所需求得,所以設計出能滿足年輕人需求的游戲平臺。所以這一類人明知道這是一個陷阱可還是義無反顧的跳了進去。
2)自身原因
(1)據統計15.9%網癮大學生是因為高考的勝利而沖昏頭腦、高考失利而逃避事實或者經歷高考后沒有了自己奮斗目標。好的習慣很難培養,換習慣說來就來。就因為高考過后沒有堅持自我原則放縱自己而換來了依賴網絡的壞習慣。
(2)據統計58.1%網癮大學生是對現實生活產生不滿或者逃避壓力。發現大學生活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或者對來自家庭或者學業的壓力感到無力時自甘墮落進入虛擬世界逃避現實。
(3)據統計51.6%的網癮大學生是被網絡游戲的某一特點吸引而玩樂[2]。
3)環境影響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你的你的宿舍里每天有人討論游戲,就算你不會時間長了耳濡目染當然學會了。久而久之深陷網癮的泥潭中。再加上網絡游戲的廣告投入很多,廣告詞中總會有一段話打動你,所以你不想玩都很難。
4)管理松懈
(1)學校管理
相對于中學,大學管理是十分松懈的。逃課、曠課、遲到、早退等現象基本不會有處分。所以這也加劇了學生放縱自己的情況。這也和學校風氣息息相關的,如果校風是嚴謹、積極向上的話沉迷網絡的情形也會大大緩解。因為自甘墮落的人在這一環境中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遲早會改邪歸正。
(2)網絡游戲監管松懈
網絡泛濫的時代充斥著各種誘人的廣告。那些心智尚未完全的學生很容易被誘惑,所以網絡監管部門對網絡游戲廣告泛濫不加理會,導致大學生網癮人數加劇。而且沒有對網絡游戲有時間進行限制,對那些沒有自制能力的大學生極為不利[3]。
(3)對自身管理松懈
經歷了高考后沒有了自己奮斗目標。應當給自己正確的奮斗目標,勉勵自己奮斗。如果有一個正確的奮斗目標會有時間進行網絡依賴么?我認為不會的。90%以上的當代大學生應當加強自身監督,以盎然的斗志為未來奮斗。
1.4 網絡游戲對大學生的危害
1.4.1 身體素質下降
高中時期男生英姿颯爽、女生亭亭玉立,可以什么經過大學校門的洗禮會變成臃腫的身材?爬幾層樓都會氣喘吁吁。引起的根本原因是進入大學以后很少參加體育運動等課外鍛煉活動了。更可怕的是那些喜愛網絡的網癮族基本上不喜愛運動,每天晚上待在網絡游戲廳里,花費所有的身心經歷,他們的身體狀況令人擔憂。大家和我一起想想一下他們玩游戲的場所吧。
在宿舍玩游戲的人長期吃外賣、長期待在電腦面前、長期不清理宿舍、長期不運動…等等這些到自己了腸胃疾病、眼部疾病、皮膚疾病、肌肉萎縮等等狀況。
網吧狀況這更加恐怖,網吧為了盈利基本不會清理座椅、鍵盤鼠標等。上面布滿了細菌螨蟲間接導致皮膚疾病或者瘡疾。網吧中明確禁止吸煙,但是吸煙的還是很多,在這煙霧縹緲的環境中使人肺部機能直線下滑嚴重危害身體健康。還有通宵的情況,通宵是明明禁止的,可是網吧為了盈利任意妄為,監管部門也不加監管更是讓網吧這一情況更加猖獗。夜晚本來是休息的最好的時段,如果這段時間里通宵玩游戲會人體帶來嚴重的危害,更可怕連續通宵玩好幾天會對生命也帶來危機!新聞里面有很多長期通宵而猝死的人,可是人們還是不以為然,認為這種事兒不會在自己身上降臨。真悲哀啊!
1.4.2 法律道德意識下降
網絡游戲中是沒有直接的法律的,只有規則。長期玩游戲的人群會把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淡薄下來。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區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繼而做出違法的事情來。虛擬世界中本來就是弱肉強食、正否不休的世界。如果我想要某件東西就會想強別人的據為己有,這種思維也會帶到現實世界中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4]。
起初是為了追求刺激而玩游戲的人發現玩游戲已經滿足不了他們,所以他們想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刺激。滿足他們邪惡的欲望。
沒有了經濟來源,他們回想偷盜或者搶劫他人的財物。
1.4.3 人際關系惡化
人們認為網絡世界是一片純凈的樂土。只有在這里才會交集到善良、純真的人,不像現實生活那樣以從他人身上獲取利益而交友。間接導致這一類人放棄了現實生活中的交友。
網絡是有負面情緒的。你可以發泄,他人也可以發泄。說不定他人就發泄在你身上,然而你有可能會把這負面情緒帶給現實生活中好友們。從而導致好友之間的關系惡化。
1.4.4 學業荒廢
玩網絡游戲是需要大量時間的。升級、練習、刷裝備等等活動,可時間是有限的白天需要學習上課。那要怎么辦?對網絡游戲上癮者玩網絡游戲比上課學習的誘惑更大所以他們會曠課、逃課繼而荒廢學業。輕者掛科,嚴重的不能畢業[5]。
1.4.5 喪失人生目標
人生目標是需要體驗生活、感悟生活中得到的,不是玩游戲得到的。網絡上癮者的目標只有變得更強,可在現實生活中你還是一個沒有人生目標的失敗者。
1.5 解決當代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現狀的幾種建議
1.5.1 加強網絡游戲的監管,營造健康網絡游戲觀
如果是想根本覺解決大學生網絡沉迷的現狀那還是需要從網絡游戲入手。就像那句老話治標需治本。因此,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預防,必須從網絡游戲的產品設計、開發做起、宣傳、產品設計、開發中樹立行業規范。起到網絡游戲的道德規范,也就是說網絡游戲運營商應本著對游戲玩家的身心健康負責的態度來進行產品設計與開發。
1.5.2 培養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奮斗目標
根據觀察,這些網絡游戲上癮者大多數都沒有良好的人生觀或者奮斗目標。在經歷一次挫折時就會氣餒、逃避現實。所以就需要校方在大學校園內多多開展這一類心理輔導。不要讓當代大學生們把青春浪費在虛擬世界中。
1.5.3 完善高校管理體制,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據本人觀察各大高校都嚴重存在逃課、曠課現象。而且學校也默許這一現象,這已經讓學生潛意識里認為逃課、曠課不是很嚴重。所以各大高校的這一現象日益嚴重。為了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必須給學生們一定的懲戒。讓學生們知道這一情況的嚴重性。
試想一下在學校學習的吸引力沒有去玩吧打游戲的吸引力大,那么就意味著我們教育體系的失敗。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一種情況,所以我們應當以營造優良、健康、積極向上的校風或者是校園文化。離開家庭來探索未知社會的當代大學生的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環境里度過的,所以校園文化的加強是必須的,來校園文化來豐富大學生活是很有潛力解決當今大學生的喜愛網絡的惡習。
1.5.4 用家庭的關懷摒棄惡習
上面我們已經說過除了在校期間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里面都過。放假回家之后呢?這一情況日益嚴重根本不會參加集體活動,一直蝸居在自己的臥室里、沉迷在網絡的世界里。這樣就減少了和家人之間的聯系,漸漸疏遠導致當代大學們更加依賴網絡游戲。所以倡議各位家長們,賺錢必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家庭約束力。應當讓生長的家庭起到家庭應盡的控制職責,營造一種溫暖、和諧、友愛的家庭氛圍是很關鍵的。喚醒他們對家庭的責任心,使其體會到身為家庭一個成員的責任、父母的艱辛。讓家庭來幫助當代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規劃與人生目標并為之奮斗[6]。
2 總結
有句話說的好:對一個人最大的不公平不是懲罰而是置之不理。當代大學生網絡游戲沉迷已經很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了,但是還沒有引起多大的社會各界的大力的關注。如果我們放任這一現狀會日益嚴重,可怕的后果不可想象。這是由社會、家庭、學校、個人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個人對網絡游戲成癮者進行干預,認識危害,控制這種不良惡習的進一步惡化是很重要的。讓社會各界用關懷和愛來引導網絡游戲成癮者走出依賴虛擬世界的怪圈,給他們創造出美好的校園文化,并多方面發展提供較好的教學平臺是很關鍵的。網絡游戲是“雙刃劍”,如何加強網絡游戲的有益方面,減少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7]。
【參考文獻】
[1]余強.大學生網絡游戲成癮的現狀調查分析[D].四川: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2010.
[2]徐紅.大學生網絡游戲成癮現象的調查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1.
[3]方正.大學生網絡游戲成癮因素研究[D].北京:中國科技技術大學,2009.
[4]邊麗丹.大學生網絡游戲的現狀及原因分析[D].遼寧:遼東學院社會科學部,2009.
[5]劉瑞光.高校預防大學生網絡游戲成癮的關鍵階段[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9.
篇5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手機網絡;大學生;人際交往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電腦網絡已逐步滿足不了人們對信息的接受需求,手機開始取代了電腦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以手機網絡的植入加上WAP協議與互聯網相連為起點,一部智能手機足以支持使用者流暢地瀏覽網頁,使用網絡工具聊天及分享實時狀態圖片等等功能,可以說,攜帶便捷的手機真正成為了人們“口袋里的新媒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處于特別的年齡層和特殊的生活環境中,手機網絡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這一群體,使其人際交往能力受到極大地影響。人際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載體,在人際交往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解決困擾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以及建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有深遠的意義。
一、手機網絡相對于傳統網絡的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迅速發展壯大的互聯網是次于報紙、廣播、電視的第四大媒體,而手機上網除了能擁有和傳統的互聯網等同的功能外還展現出了傳統網絡所不能達到的優點。首先,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體積問題和網絡連接的繁瑣性突出了手機的便攜性特點。只要擁有一部有上網功能的手機,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狀態中,都可以打開手機瀏覽網絡信息。其次,優惠的手機網絡套餐相對于價格稍高的互聯網網費也成就了手機網絡成功攻占互聯網的主要地位。除了手機的便攜性和手機網絡的優惠性,手機還具有更好的私密性。手機的小屏幕使人們可以在人群中自然地交流秘密,釋放壓力,不必考慮到周圍人對其隱私的威脅性。手機網絡的上述優勢加上其功能的不斷開發和完善,越來越多應用程序出現,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數正在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大學生作為最容易接收新事物的群體,逐漸成為手機上網消費的主力軍。
二、人際交往在大學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人際交往被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重要作用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第一,大學生的情感會受到人際交往的影響。積極與他人聊天或參加集體活動是大學生豐富課余生活,排解精神壓力的重要途徑,這種交往方式會讓他們感受到他人和集體對自己關愛、提升自信心及榮譽感,所以正確的人際交往有利于大學生情感生活的充實與完善。第二,大學生的情緒受人際交往的影響。大學生作為精力旺盛的人群,情緒波動較大,個人情緒很容易受到一些消極想法的影響。多個實踐案例表明,在學習生活中善于與他人交談自己想法的學生可以有效地排解壓力與不良情緒。第三,大學生的生活態度受到人際交往的影響。經常參與交往活動并且可以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學生大多有著合理的心態與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對于生活中的磨難及挫折可以積極地面對和解決。所有這些影響都充分說明了人際交往在大學生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人際交往的大學生活是殘缺的。
三、手機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危害
眾所周知,任何科學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手機網絡在給學生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對其產生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手機網絡的普及產生了一個新的名詞“低頭族”。它是指隨時隨地拿出手機低頭上網的一類新型群體。在一項關于“低頭族”的研究調查中,六成以上的大學生承認自己離不開手機,在與同齡人的社交場合中會不經意的拿出手機上網,屬于“低頭族”這一人群。八成以上的大學生會用手機登陸社交網站或聊天工具與他人交流,平均上網時間在3到7小時不等。上述調查結果表明,手機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危害之一便是大學生對手機進行人際交往有依賴性。一方面,通過手機網絡進行人際交往已在大學生使用手機網絡的過程中形成行為習慣甚至是一種從眾心理的反應。另一方面,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的迫切需求、對獲得他人認可與關注的渴望,對這種依賴心理的形成起到了推動作用。
手機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第二大危害是,手機網絡降低了大學生對現實人際交往的主動性。當大學生感到無聊或不受關注時,用手機上網聊天或瀏覽信息成為他們排解無聊的最好方式,正是這種便捷的方式替代了他們主動與他人交流交往的過程,對和諧社會人際關系的發展產生極壞的影響。
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退化也是手機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一大危害。人際交往能力包含人的表達理解能力,人際融合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大學生剛踏入大學這個小社會,往往都有人際交往經驗技巧不足的問題,而現在手機具有的QQ、飛信、微信、人人等強大的人際交往工具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與人交往的平臺,這些溝通方式降低了他們與他人正面交際的緊張感與焦慮感,從而他們開始越來越依賴手機與人交往。所以手機上網社交對大學生的交往能力退化嚴重影響了他們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四、運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解決手機網絡對人際交往危害的對策
手機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對高校學生工作者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第一,要充分發揮手機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作為大學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積極占領手機網絡陣地是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一個創新途徑。加強校園手機微博等交流平臺的建設,可以使其成為向學生傳播主流價值理念的平臺。教育者與管理者可以利用手機校園微博一些可以供學生學習的關于學生人際交往問題或者關于手機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及個人全面發展的不利的文章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間接的了解手機網絡作為虛擬的交往空間相對于現實交往的不足和缺陷。使他們既能在手機上獲取信息,又能在獲取信息的同時正確指引他們遠離手機,參與到現實生活的交往中來。
第二,在心理健康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引導。健全的心理咨詢機構是高校育人不可缺少的條件,它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能夠避免很多心理問題思想化處理而產生的教育不當。利用網絡,學校可在校園網上制作心理宣傳短片,開展網上心理咨詢的服務。利用網絡的交互性進行對話和輔導,回答大學生在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疑難問題,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開展手機網絡對大學生交往能力及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心理宣傳活動,以活動的方式讓他們知道現實生活交往的重要性,避免對手機的過度依賴。
第三,開設手機網絡人際交往指導的課程與講座。高校可以對大學生的交際能力及合作能力進行有目的的培養與鍛煉。作為一項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開展手機網絡人際交往指導的課程與講座,可以迎合大學生對手機網絡的依賴與抗拒的雙重矛盾心理。邀請有知名力有權威的主講人,增加課程與講座的可信度與吸引力。通過講解手機與現實生活交往的對比實例,讓大學生懂得鍛煉自己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能力的重要性。通過講授人際交往技能,讓學生學會更多的人際交往能力,增強自己在生活中與人交往的自信心。利用這些課程講座,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人際交往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核心便是做人的工作,思政工作者要適應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種種變化,采取有效的、貼合手機上網這一新問題的創新性措施,才能做到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刻走在構建大學生和諧校園的前頭。(作者單位:湖北大學學院)
參考文獻:
篇6
壞消息不止如此,同期,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內華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執法機關逮捕了33名涉嫌釣魚和垃圾郵件犯罪的嫌疑人。這些犯罪嫌疑人在網絡上引誘受害者將個人信息和財務信息提交給偽造的網站。
這兩個事件的發生,再次引發了全世界網民對網絡釣魚攻擊的關注。
《RSA網絡欺詐報告》9月月報顯示,8月份網絡釣魚攻擊的數量超過了2008年4月的15002起攻擊高峰值,達到創紀錄的16164起。反釣魚工作組(APWG)最近的《網絡釣魚趨勢分析》(Phishing Activity Trends Report)報告指出,從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銀行業監測到的木馬、盜取密碼的犯罪軟件增加了186%以上。
目前,網絡釣魚的攻擊者通常采用中間人攻擊、跨站點腳本攻擊、隱藏式攻擊和利用客戶端漏洞等攻擊方式。而RSA FraudAction研究實驗室最近發現了一種新的,針對網上銀行客戶的獨特網絡釣魚攻擊。這種網絡釣魚攻擊可以誘騙銀行客戶在一個普通的網絡釣魚網站中輸入他們的用戶名和密碼,但增加的虛假實時聊天支持窗口可以通過由欺詐者發起的實時聊天會話獲取銀行客戶的憑證。
雖然網絡釣魚如此猖狂,但是通過部署多層次、組合式的信息安全技術,我們可以有效阻止或者防御當前和未知的網絡釣魚攻擊。
第一,在個人或企業的客戶端部署安全產品。絕大多數桌面系統的用戶都熟悉本地防護軟件的安裝。只有多重的桌面保護工具才能理想地防御網絡釣魚攻擊。例如本地安裝的防護軟件需要具備網絡入侵防護技術,個人防火墻,惡意軟件檢測技術等,而賽門鐵克、McAfee、微軟等公司的安全防護軟件都具備上述一項或多項功能。另外,客戶端瀏覽器的防御功能也防范網絡釣魚攻擊的關鍵。
以微軟新推出的IE 8為例,它除保留了IE 7的反釣魚功能外,還特地加入了域名突出顯示功能。一些不法網站將自己的網址加了一層合法的外衣,以迷惑和吸引網站訪問者的點擊,IE 8可以將地址欄中的有效域名部分高亮顯示,隨時提醒您登錄網站的真實地址,大大降低用戶的上網風險。
IE 8在突出顯示功能的基礎上,還加強了XSS篩選器的功能,這有助于完善防護作用。它可以自動屏蔽掉網址中的惡意代碼,讓用戶瀏覽到真實可靠的網站。
即使用戶不小心瀏覽到可疑網站,IE 8的SmartScreen功能還能自動阻止此網站。這種功能的原理是每當用戶輸入一個網址,瀏覽器都會通過網絡與龐大的信譽數據庫進行對比。這個數據庫是由微軟多年監測到的和眾多消費者發現的惡意網站匯聚而成的,一旦發現是已知的釣魚網站或含危險內容的下載鏈接,它會立刻彈出“安全警告”,這樣就可以幫助用戶有效地抵御釣魚攻擊。
篇7
對此,有人指出,在QQ、微信等通訊交流愈發頻繁的今天,父母應主動打開大門,跨過“數字鴻溝”,與孩子成為“數字化朋友”。不過,也有人對家長的做法表示理解,認為父母不加孩子微信,一來可以避免價值觀沖突,二來可以讓孩子有屬于自己的“私密花園”。
“孩子不加父母微信”是數字鴻溝的延續
3~14歲兒童的家長,基本上都是“70后”“80后”。而“孩子不加父母微信”現象的背后,首先是父母的心態問題。“70后”“80后”對于自己子女擁抱數字時代是有所保留的,這種觀念源于上一代父母對于自己教育的遺存。老一輩父母認為網絡和電腦代表著喪志,是對學習本位觀的沖擊,這種聲音和鏡照,“70后”“80后”們肯定不會陌生。當自己也面臨著對下一代實施教育的時候,長輩的經驗難免會被拿出來,并將此灌輸給自己的子女。
其次,是父母和孩子的信息不對稱。網絡媒介加快了兒童融入社會的進程,但父母卻還在后知后覺,誤以為拿著手機的孩子只是在玩“連連看”“對對碰”,殊不知孩子已經有了微信朋友圈、QQ空間乃至微博粉絲。雖然是過來人,但年輕的父母總會忽略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其后果則是陪伴孩子在數字時代成長的權利就這樣旁落了。
當我們還在考慮“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的時候,子女卻連微信好友都沒加我們。父母沒能成為孩子們的數字榜樣和網絡伴侶,這里或許有情感、技術和認知等諸多方面的原因,但也要看到,兒童階段正是網絡安全和媒介素養教育極度匱乏的時期。兒童辨識力不高、自制力欠缺,在網絡世界容易“走失”。這個時候,“山不過來我過去”,主動跨越和孩子之間的“數字鴻溝”,應當是年輕父母的必做功課。
父母不主動加孩子微信可以理解
從社會認知的角度來看,3~14歲這代孩子的父母多是屬于“70后”“80后”一代,那個年代正是中國經濟脫胎換骨的過渡時期,此后許多新興的觀念和事物傳進國內,對國內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極大沖擊。這就造成了父母與孩子的社會認知并不相同,孩子認同的東西家長可能并不認同。而微信作為一個私人的網絡空間,有著屬于孩子的獨有興趣取向。從避免價值觀沖突層面來看,家長不主動加孩子微信,實屬正常現象。
篇8
關鍵詞:網絡謠言;“辟謠”機制
近期,網絡謠言的發展迅速,造成較大的社會危害,網絡謠言問題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并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本次調研通過對調查問卷和訪談結果的統計分析,從對學生、公務員、企業員工、自由職業者等的調查問卷中分析了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人對網絡謠言的態度,并通過對網民、學者、新聞媒體、公安司法機關以及電信部門等的訪談中分析了解訪談對象對網絡謠言的基本看法、網絡謠言的辟謠措施,以及關于解決網絡謠言問題的建議。
通過調研的統計結果和分析,我們發現多數網民認識到網絡謠言的社會危害性較大,基本能理性對待網絡言論,但同時也認為網絡謠言辨別難度較大,網絡言論自由需要有一定限度。結合心理學、傳播學等理論知識和實踐訪談的調研結果,我們從造謠者和傳謠者兩個角度分析網絡謠言產生和傳播的原因,提出了網絡的匿名性、利益驅動、報復心理、獵奇心理、自我表現欲望、網民對網絡謠言判別能力低等原因。
一、現狀分析
(一)新媒體為網絡謠言提供土壤
在傳統媒體時代,報紙、廣播、電視、網頁新聞等新聞媒體為主體的信息傳播,盡管也有假新聞出現的情況,但通過相關媒體把關,考證新聞的真偽,能大大減少謠言的產生和傳播。新媒體網絡平臺,如微博、人人網、論壇等,有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傳播時效性強、傳播難度小等特征,任何人都能發狀態,因此網絡謠言很容易就會產生,在獵奇心、同情心等各種心理的驅動下,一些較能吸引眼球的信息就會通過新媒體平臺迅速傳播。
(二)網絡謠言社會危害性大
通過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群體的問卷調查數據分析,68.18%受訪者認為網絡謠言會“危機國家安全”,占最大比例;其次是59.74%認為網絡謠言會“損害個人名譽”;再次是44.16%認為網絡謠言“損害國家機關、社會機構的名譽”;其余的39.61%認為網絡謠言會“損害公眾的人身安全”,37.01%認為網絡謠言會“損害公眾財產安全”。由此可見,多數網民將網絡謠言的危害置于國家安定的層次,可見在網民看來,網絡謠言具有較高程度的危害性。
(三)網絡謠言辨別難度較大
盡管網民認識到網絡謠言的社會危害性較大,但問題是網絡謠言辨別難度較大。在對網民的訪談中我們了解到,大多數網民都是首先通過自己的常識對網絡的相關信息進行初步判斷,部分網民表示會通過搜集更多信息來加以辨別。但是,由于網絡謠言的時間跨度大,謠言的產生到辟謠通常需要一段時間,部分網民判別能力不足、網絡素質不高,加之官方不能及時的辟謠等因素,都使網絡謠言一時難以辨別,從而促使了網絡謠言的傳播。
(四)多數網民能理性對待網絡謠言
我們調查發現,多數網民都能理性對待網絡謠言,對網絡謠言持質疑態度,并不會隨意轉發傳播相關信息。我們在對網民對待網絡謠言的態度調查發現,58.44%的網民表示都會“依據自身的判斷分析,對謠言持懷疑的態度”,25.32%的網民“覺得可信其有不信其無,認為謠言出現必定有它的道理”,12.99%的網民認為“官方信息可信度不強”,只有1.95%的網民認為會“完全相信謠言所述”。我們在對網民傳播網絡謠言情況的調查中發現,77.92%的網民表示不會傳播網絡謠言,只有22.08%網民表示有可能或極有可能傳播。
二、原因分析
網絡謠言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與安全,也危害了國家與社會的長遠利益。我們將從造謠者和傳謠者兩個角度分析導致網絡謠言產生和傳播的原因。
(一)造謠者
從網絡謠言的者角度看,制造謠言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五種類型:
(1)提醒群眾或引導群眾產生變革意識;
(2)出于報復心理;
(3)打擊競爭者;
(4)滿足自我表
欲望;
(5)無目的、不負責的游戲心理。
(二)傳謠者
而對于謠言傳播者來說,網民普遍是出于參與性、獵奇性、匿名性等心理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許多網絡平臺的存在有賴于需要網民的相互交流,如微博與論壇等。這種高度交互的虛擬社會讓網民認為自身有積極參與信息傳播的責任,而網絡的匿名性又免除了他們確保信息真實性的責任,因此網民對于許多能引起廣泛關注的謠言選擇了“轉發”等擴散方式。對于社會中的很多反常因素,不少人抱有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將信息傳播給親朋好友。但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又會根據自身偏好對信息進行簡化和加工,最后造成信息的歪曲。這樣即便是本來真實的信息也會變為謠言。在網絡謠言的傳播中,也有些行動者是為謀求利益,借謠言事件售賣防備性物品以獲取暴利。
三、建議分析
為了杜絕網絡謠言的發生、降低網絡謠言的危害,針對各方提出以下建議,并結合當前熱點,提出了相應的“辟謠”機制完善方案。
(一)政府及司法部門應主動作為,打擊網絡謠言,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政府應當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時政府及公共事務、突發事件信息。同時,應積極學習世界各國打擊網絡謠言的先進經驗,通過立法、實名制、法院判例等多種手段,嚴厲打擊網絡造謠和違法活動,倡導積極健康的網絡行為。
(二) 提高網民鑒別能力,提高網絡素質和責任意識
網民應提高自己的網絡責任意識、判斷能力和自律精神,提倡網民在傳播前對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斷,不因網絡的匿名性而減少對所傳播信息的責任感,用正確的信息抵制謠言。在享受網絡帶來的方便快捷的同時,時刻謹記作為公民的社會責任,維持良好的網絡環境。
篇9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病毒;網絡安全;病毒防范
概述
電腦以其高精準性、強邏輯性、快速的運算能力、巨大的儲存能力,慢慢的成為了科研、軍事、生活、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股主流力量。然而我們在享受科學技術便利的同時同樣也要思考科技及科技產物背后的安全隱患,比如計算機網絡存在的安全問題。如今的計算機病毒已經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直到今天,在短短的二十幾年的時間內,計算機病毒的危害程度、傳播范圍、傳播速度、數量以及種類等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網絡型病毒的發展速度可謂相當迅猛,在所有種類的病毒中占有主要的地位和比例。不難看出,這是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因此,行之有效的解決網絡型病毒帶來的危害,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十分重要。
一、網絡型病毒簡介極其特點
病毒是人為編制的對計算機系統有危害的計算機程序或者代碼。20世紀80年代初,病毒開始大范圍的流行,一直持續到今天。我們對病毒進行分類時,傳統意義上可以把他們定義為混合類、引導類、文件類三種類型,這是我們以病毒的寄生對象作為分類依據劃分出的結果。然而,當下又出現了新一種類型的病毒,我們稱之為網絡型病毒。他們一般利用軟件存在的漏洞進行傳播或者破壞網絡的連通性以及網絡上的某些資源,具有一些傳統計算機病毒并不具備的特征。除了與上面三種傳統型病毒存在的破壞性、隱蔽性、可執行性以及可傳播性等幾個共性以外,這種病毒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最顯著的一個便是傳播速度極快、危害范圍極廣,發展趨勢特別迅猛;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只有在網絡環境下才能發揮它的最大破壞作用;其寄生宿主是十分廣泛的,所以它的檢測、防范工作難度系數相當之大,而且它的攻擊以及寄生均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常常與黑客有聯系,比如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木馬”類病毒;傳播途徑十分之多。唯有符合以上這些特征的才屬于網絡型病毒,網絡型病毒給計算機網絡的正常運轉造成了一定的干擾,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二、網絡病毒的傳播方式及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
網絡型的病毒在通常情況下都是可以進行直接的解釋和執行的,這也就使得網絡型病毒的感染極其簡單。我們了解的網絡型病毒的傳播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種:文件的接收與傳輸、電子郵件、訪問網站時的網頁傳播,以后兩者居多、較常見,當然其中最主要的還是電子郵件的傳播。通過電子郵件傳播的病毒,其病毒體一般隱藏在郵件附件中,一旦執行附件,病毒就有可能發作;有些甚至都沒有附件,病毒體就隱藏于郵件中,下載打開或者直接進行預覽都是十分危險的。接下來要說的網絡安全,具有一個通用的定義:即指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漏,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被中斷。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威脅主要來自這幾個方面:
1)錯誤的指令、錯誤的刪除修改數據、不適當的系統配置等人為造成的失誤;
2)地震、火災、雷擊等自然災害;
3)計算機病毒;
4)“黑客”―即人為的主動攻擊和主動入侵;
5)計算機由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以及各類通訊協議的“BUG”所引起的安全漏洞。
這些網絡安全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從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兩個大的方面來體現的。目前在考慮網絡安全問題時,應把重點放在對病毒、黑客和“BUG”的防治上,這是由前兩種原因(即人為失誤以及自然災害)的發生不斷減少的背景趨勢決定的。
三、保障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具體防范、解決措施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保障計算機的網絡安全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最為棘手的問題。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人為因素和技術因素兩個主要方面進行分析和努力。一方面,要制定嚴格的、可行的操作規程。這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來制定,要樹立病毒防范意識,加強對網絡型病毒危害的深入了解;還要及時掌握病毒動態,根據流行病毒的特點,不斷修改和完善防治措施。需要強調的是,這個方面不容忽視,嚴格執行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將殺毒軟件和防火墻進行有效的使用和結合也是我們必須要采取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墻能夠實現內網與外網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傳輸的控制,在你的指令下,允許或者拒絕外網對你的信息進行套取和傳播,且目前的病毒軟件一般都加入防火墻功能,是集反毒、反黑、救護于一身的產品,對于網絡型病毒的防治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此外,必須要對病毒狀態進行及時的掌握,并且在第一時間進行防毒軟件的升級和更新,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新出現的病毒;杜絕隨意共享資源、不設置用戶密碼、隨意接收轉發來歷不明的郵件、打開不明網站、安裝不明軟件等不良操作習慣的形成,也可一定程度地防止網絡病毒的入侵和傳播;培養對病毒預防軟件使用方法的認識,正確的使用系統命令、正確的下載和安裝軟件;定期備份比較的重要數據,它可以將由病毒造成的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方法比較多,總結起來,這兩個方面還是應該相互結合,這樣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實現真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
四、結語
網絡型病毒作為危害網絡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對于人們的信息化活動有非常惡劣的影響,會造成非常嚴重的過后,網絡型病毒主要是依賴網絡的普及性、開放性以及信息化的特點進行迅猛而且大量的傳播,而且一般具有難以消除的特點,甚至會出現復制擴展的情況,處理起來較為棘手。因此,它的防范以及防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不能僅僅停留于理解、認識網絡型病毒的危害或者淺顯的宣傳這些危害的層面,真正了解它才能達到預防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們要多思考、多學習、多研究,為解決網絡型病毒的危害及造成的影響、保障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做出自己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姚渝春,李杰,王成紅.網絡型病毒與計算機網絡安全[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9).
篇10
>> 論我國網絡謠言法律規制的完善 網絡金融的法律規制及其完善 淺論網絡謠言的法律規制 網絡謠言法律規制的困境 網絡謠言的危害與法律規制分析 網絡游戲格式合同的侵權現狀及其法律規制與完善 牟利性網絡謠言的危害及其法律治理研究 網絡“暴民”及其法律規制 網絡言論失范問題與法律規制的完善 論網絡謠言的刑法規制 網絡謠言的刑法規制 網絡謠言的法律成本 芻議網絡暴力的成因及其法律規制 網絡時代的言論自由及其法律規制 網絡借貸平臺的法律風險及其規制 網絡犯罪的刑法規制及其完善 論網絡惡搞及其法律規制 網絡輿論及其法律規制 網絡木馬犯罪及其法律規制 仿冒混淆行為法律規制的完善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理學(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1.
[2]鄭赫南,呂衛紅.網絡侵權如何規制,專家會診草案專條[N].檢察日報,2009-12-07(06).
[3]竇玉前.網絡侵權救濟的法律調適[J].學術交流,2011,(3).
[4]王澤鑒.侵權責任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35.
[5]白龍,張洋.整治網絡謠言是人心所向——專家學者談網絡謠言的危害及其治理[N].人民日報,2012-04-18(05).
[6]李希慧.罪刑法定原則與刑法有權解釋[J].河北法學,2009,(5).
[7]劉仁文.中國食品安全的刑法規制[J].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網絡監督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