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歌頌母親的古詩范文

時間:2023-03-14 09:33: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歌頌母親的古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歌頌母親的古詩

篇1

一.抓住詩眼——感悟情

《游子吟》這首詩瑯瑯上口、詩意簡明,詩人通過樸實無華的詩句,通過平凡的生活細節,表現了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深沉而無言的愛。這種感情,學生是很難一下子體會到的。 教學中,教師圍繞重點詩句分析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師抓住“密密縫”這個重點詞,引導學生思考:母親為什么要密密縫?讓學生體會母親對兒子的關心與牽掛,同時教師結合講解當地的風俗——密密縫可以保佑遠行的人平安早回,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母親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意恐遲遲歸”,讓學生體會出母親對兒子的擔憂。幾乎每位教師都引導學生體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所蘊含的比喻意,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博大,做兒女的無法報答,從而體會出兒子對母親的無限感激之情,對母愛的由衷的贊美。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對母愛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創設情境——渲染情

古詩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現得比較含蓄。僅僅通過理解重點詩句,還不能真入進入詩所描繪的意境中。教學時教師采用多種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入詩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蘊其中的濃郁的詩情,獲得強烈的審美體驗,真正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效果。

1、結合寫作背景

詩必有感而發,優秀的詩作都是詩人感情被現實生活激發、點燃后抒寫的。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社會生活及個人際遇、經歷、創作意圖、個性氣質不同,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樣。孟郊一生顛沛流離,他每一次外出求學、應舉和漫游時,母親總是遵照當地的習俗細針密線地縫,盼望遠行的兒子早早平安歸來。這種偉大的母愛深深地激蕩著孟郊的心。正是在母親的鼓勵、勸慰之中,孟郊第三次應考,終于考中進士,并得到了一個縣尉的官職,有了較為安定的生活環境,詩人就任后,立即接來老母親奉養。可是他覺得,母親幾十年的含辛茹苦,是無法報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寫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體會“密密縫”所蘊含的感情時,出示了《游子慈母長相憶》,向學生比較詳細地介紹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對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把握詩人的感情脈絡,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圖

課文中有一幅插圖,再現了詩的情境,教學時,教師利用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們母子二人此時此刻的所言所思所為,有的教師還滿含深情地在優美的音樂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用心體會,明白這件衣裳是用母愛編織的,這是一件愛的衣裳,她的每一針每一線,縫進了多少牽掛與囑托,關心與擔憂,它融入了母親多少無言而深沉的愛呀。加深了學生對母愛的理解。

3、結合生活實際

生活中,每一位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母親平時對自己的關心與照顧、鼓勵與幫助,從內心深處呼喚學生對母愛的理解;有的教師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師甚至把對母親的感激也寫成了詩,讀給學生聽……使學生與古詩產生共鳴,內心深處受到觸動,從而體會到無論我們多大,無論我們走多遠,都走不出母親關懷的目光,學生對母愛的理解進一步升華。

三.反復吟詠——體味情

學習古詩必須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首先要使學生對詩歌充分感知,通過誦讀,在頭腦中想像,逐步形成詩歌所表達的整體形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道理就在于此。

教學中每位教師都注重了對古詩的誦讀:初讀時的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細讀時讀出詩的停頓、讀出詩的韻味;品讀時讀出詩的意境,讀出詩的情感。個人讀、師生合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的誦讀,使學生詩我兩忘,達到情景交融、完美統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傾訴情

篇2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想讀書

由于孩子的年齡特征,課外閱讀往往處于被動狀態,一旦離開教師或家長的監督,很容易被終止。要想使閱讀活動順利進行,就需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和需求入手,因勢利導,引導他們觀察、描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推薦給他們愛好的讀物,以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各種讀書活動。可靈活運用“故事激趣法”“課文引趣法”“榜樣激勵法”“交流展示法”“評比促進法”等閱讀方法,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嘗到知識的樂趣。

如,學完《第一次抱母親》一文后,學生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和兒子對母親的愛戴和崇敬,此時,教師可讓學生搜集有關母愛的詩歌、歌曲、小說、散文等,舉行歌頌母愛朗誦會,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營造氛圍,引導學生樂讀書

學生只有置身于濃厚的讀書環境中,才會激發讀書熱情,從而體會到讀書的快樂。學校的宣傳欄、教室外的走廊里張貼著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古詩文配畫等。高爾基說:“書籍使我和世界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更加光明和有意義。”我們要讓學生可以隨時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勵。學校將閱覽室、圖書室裝飾得富于兒童色彩,使學生樂于前往;班級也建立了圖書角,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有書可讀,學生可以隨時將自己的好書捐給或借給圖書角與同學交流傳看;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我讀書 我快樂”的讀書節活動,以吸引學生快樂閱讀。

一個喜歡閱讀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因此,課外閱讀必須贏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們可利用開家長會的機會,大力宣傳課外閱讀的益處;或印發《告家長的一封信》,提倡親子讀書活動,使課外閱讀活動向家庭延伸、向社會延伸。

三、培養習慣,引導學生愛讀書

1.計劃的習慣

我們要合理安排讀書時間,統一制定讀書計劃,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并長期堅持下去。每周安排固定的時間,成立學習小組。一到時間,就有專人組織、專人監督,有規律地開展閱讀,從不間斷。長此以往,學生就逐漸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2.多讀的習慣

葉圣陶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方能駕馭語言文字。為養成閱讀習慣,非多讀不可;同時為充實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讀不可。”魯迅也有“讀書如蜜蜂釀蜜一樣,采過許多花粉才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的體驗。因此,教師要努力引導鼓勵學生多讀書。要持之以恒,避免一曝十寒;要博覽群書,讀好書,并從中汲取精神食糧。

四、教給方法,引導學生讀好書

1.精心挑選讀物

葉圣陶指出:“一要‘及時’,二要‘精選’。”要選擇那些“內容比課本豐富些,寫法比課本生動些”,能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感到觸類旁通的樂趣”和“再讀同類的其他讀物的強烈愿望”的課外讀物。

2.掌握最基本的讀書方法

(1)瀏覽性閱讀。主要針對一些名著,如《水滸傳》《三國演義》等。教材中節選了中外名著的一些章節,在指導學生閱讀原著時,教師可將要求放寬,只作走馬觀花式的瀏覽即可。

(2)吸收性閱讀。針對知識性讀物,既不能追求快速,又不能觀其大略,而是要理解每個知識點,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3)細品型閱讀。針對語言精美的讀物,要求學生細細品味,感悟語言的優美,并通過背誦、摘抄來幫助記憶積累,積淀語言,培養語感。

3.學會做讀書筆記

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應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讀書筆記類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詞好句、生活常識等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提綱型――把讀物的要點或基本內容提綱挈領寫下來,掌握讀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路,從中學習表達事物的方法;體會型――讀完一本讀物后,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及感想和體會,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續編故事,改寫故事,發展聯想和想象能力,從而培養創新思維。我們要通過提示范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

五、開展活動,引導學生多讀書

1.構建書香校園

學校閱覽室要全天開放;各班配備圖書柜,布置“圖書香角”;校宣傳欄的展板要定期出刊;班上每月出一期“書林漫步”墻報,走廊懸掛“名人名言”;校廣播臺每周定時廣播美文欣賞……這樣,整個校園就能形成濃郁的書香氛圍。

2.每天誦一首詩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階段必須背誦70首古詩詞。教師可以在班內開展“每天一詩”活動。每天的早自習、課前預備時間,將古詩寫在教室黑板的一角,請小干部帶領大家讀詩。

3.展評讀書筆記

篇3

一、基礎知識部分。(20分)1、下列加框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2分)( )A.澄清(chéng) 糟蹋(tà) 顫抖(zhàn) B.凝視(níng) 應和(hè) 玷污(zhān)C.敷衍(yǎn) 收斂(liǎn) 岔道(chà) D.瞬間(shùn) 棲息(qī) 聒噪(guò)2、選出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2分)( )A.分歧 癱瘓 憔悴 不可抗拒 B.決別 仗義 臉頰 形影不離C.欹斜 徘徊 海鷗 美不勝收 D.慚愧 輝煌 辛辣 蛛絲馬跡3、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2分)( ) A.《我的老師》這篇課文的作者是魏巍寫的。B.山村里,滿山遍野到處都是果樹。C.我們討論了并且聽了老的報告。 D.每個學生都應該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號里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①昔日塔里木盆地豐富的水系( )著萬頃綠地。②初到臺灣的“團團”和“圓圓”表現不( ),在眾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們頑皮、嬌憨的俏( )向臺灣同胞拜年,祝臺灣同胞團團圓圓、快快樂樂!③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誰( )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 )不該錯過。A.滋養 俗 樣子 只要/就 B.滋養 錯 樣子 如果/就C.滋潤 錯 模樣 只要/就 D.滋潤 俗 模樣 如果/就5、下面加線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聽了這個故事,同學們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B.老師語重心長地給我講了沉迷網絡游戲的害處。C. 他工作能力強,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班長。D. 晚會結束前,她獻上了一曲《燭光里的媽媽》,唱得栩栩如生。6、下列句子排列順序恰當的一項是(2分) ( )①所以,那些能夠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時,是絕不會消沉的。②人生之旅是曲線的,人類的歷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為,他們總會透過暫時的風雨,探測到未來的陽光。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進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歷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雖然曲折,但前程似錦:人類歷史雖然曲折,但時代總是在曲折中前進。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④① D.④③⑤②①7、對下列句子的運用修辭方法分析錯誤的一項是(2分)( )A、晉祠,真不愧為這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比喻)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設問)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擬人)D、千萬條腿千萬只眼,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夸張)8、下列各項關于文學常識的搭配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再塑生命的人》——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B、《濟南的冬天》——老舍——北京人,現代作家C、《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大詩人D、《論語》——儒家經典著作——孔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9、關于《繁星•春水》,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作者冰心,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B、詩作以“小詩”為主,受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影響。C、詩作的內容包含三方面:一是對母愛的歌頌,二是對童真的頌揚,三是對大自然的崇拜與贊頌。D、小詩“墻角的花/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出自這部詩集。10、下面語言不得體的一項是(2分)( )A.“人人講究衛生,爭當文明市民”(街道旁標 語)B.“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學校 標語)C.“歡迎各界人士光臨本院”(醫院門口標語)D.“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請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旁標語)二、古詩文默寫。(8分)11、《論語》中闡釋“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 。12、子夏曰:“ ,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3、水何澹澹, 。14、 ,江春入舊年。 15、 ,淺草才能沒馬蹄。16、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17、子曰:“飯疏食飲水, ,樂亦在其中矣。……”三、閱讀分析。(27分)(一)《陳太丘與友期》(7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8、解釋劃線詞語:(2分)太丘舍去—— 元方入門不顧—— 19、翻譯句子:(4分)(1)陳太丘與友期行(2)友人慚,下車引之20、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1分) (二)《春》(10分) ……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 。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2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有什么表達效果?請你說一說。(2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22、“春花圖”中,作者寫蜜蜂嗡嗡地鬧著、蝴蝶飛來飛去,對寫春花有什么作用?(2分)23、作者調動了各種感官去描寫無形的春風。請問,文中劃線句子是從哪個角度去描寫春風的?寫出了春風什么特點?(2分)24、“春雨圖”中,作者除直接寫雨外,還寫了些什么?給我們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2分)

25、最后三個自然段,除了運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外,還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這三段寫出了春天的哪三個特點?(2分)

(三)媽媽是我心中的一團火(10分)①當我剛呱呱出生時,護士就不讓媽媽見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嬰室去。醫生 地告訴她,我的左肘以下沒有手。 ②有一天,7歲的我走出廚房嘀咕道:“媽媽,我不會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媽媽在做針線活,她頭也不抬地說:“你回廚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許用這個借口拒絕干活了。”我當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幫著托一下就行了。媽媽知道辦法總會有的,她常說:“只要你盡的努力,就沒有你不會做的事。” ③在我讀小學二年級時,一天,老師要求我們從猴架這邊蕩到那邊去。輪到我時,我搖頭示意不會蕩。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著回家。當晚,我告訴了媽媽。她擁抱我一下,并做出“讓我想想辦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帶回到學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體向上,再用左上臂夾住杠棒。當我費力地照她說的做時,她始終站在一邊鼓勵我。以后每天她都帶我去練習。我永遠不會忘記老師第二次把我們全體同學帶到猴架處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練地蕩來蕩去,曾經取笑過我的孩子們都目瞪口呆。 ④這就是媽媽對待我的辦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寬容我,而是堅決認為我能找到辦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參加一個舞會,沒有一個男同學來邀請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媽媽久久不發一言,然后說:“喔!親愛的,總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時會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會看到的。”她聲音虛弱嘶啞,我撕開蒙著頭部的被子 kuī 見她在流沮。于是我懂得媽媽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從來不讓我看到她哭泣,因為她不愿我感到內疚呀。 ⑤如今當我有不順心的事時,總感到媽媽仍在我身旁,仍在對我說:勇敢地面對困難,沒有解決不了的事。26.根據拼音寫出漢字(第④段)。 kuī_______見 (1分)27.在第①段的橫線里填上一個意為“溫和而曲折地(表達意思)”的詞:_________ (1分)28. 比較一下第②段媽媽讓“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媽媽教“我”蕩猴架兩件事,說說母親的表現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所不同? (2分) 29. 當“我”在猴架上熟練地蕩來蕩去,曾經取笑過我的孩子們都目瞪口呆。這是一種側面描寫,它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0.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1. 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請寫出來(不少于50字)。 (2分)

三、作文(45分)32.文題:那一天,陽光好溫暖w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現真實校名、人名; ②體裁要求:記敘文; 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不少于600字。 七年級語文試題答案一、1、C 2、B 3、D 4、D 5、B6、B 7、B 8、D 9、C 10、C二、 1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2、博學而篤志13、山島竦峙14、海日生殘夜15、亂花漸欲迷人眼16、枯藤老樹昏鴉17、曲肱而枕之三、 18、離開 回頭看19、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友人慚愧,下車拉元方20、做人要守信用,懂禮貌21、擬人,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態,表現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22、側面描寫(烘托)了花多、花美、花艷、花香23、觸覺 溫柔(溫暖、溫和、柔情)24、樹葉、小草、燈光、行人、農民、房屋安靜而和平25、擬人 新、美、力26、窺27、委婉(婉轉)28、前者因信任我能獨立完成,所以放手;后者難度較大;除鼓勵外還具體幫助我,體現母親嚴格要求又循循善誘29、“我”在媽媽的幫助下取得了成功30、勇敢地面對困難,沒有解決不了的事31、略32、略

篇4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突圍的關鍵,就在題目中的一個“問”字。為什么會“問”起來呢?

在這首詩題目下面,李白自己提供了一個小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這個賈淳是什么樣的人士,目前還不可考。但是,他居然“令”李白問月,這里就有兩點值得分析:一是,他與李白的交情不一般;二是,看來這位賈淳先生對于當時詩中關于月亮的流行寫法有看法。一般寫月亮的題目大抵都是描述性的,如春江花月夜,或者月夜、關山月,最老實的就是一個字:月。后來就有了詠月,到了拜月、步月、玩月,就是挺大膽的了。在全唐詩中,光是“望月”為題者,就有五十首。可能是這位賈淳先生對這樣單調的姿態有點厭倦了,所以才敢于“命令”李白來一首“問月”。李白之所以接受這樣的命令,可能也是受這個“問”的姿態所沖擊,激發出靈感來。要知道,向一個無生命的天體、一種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發出詩意的問話,是需要才情和氣魄的。在唐詩中,同樣是傳統母題的“雪”,也有對雪、喜雪、望雪、詠雪、玩雪,但是,就是沒有問雪。在賈淳那里,“問”就是一種對話的姿態;而到了李白這里,則又不是一般的問問,而是“把酒問”: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這是李白式的問。停杯,是把酒停下來,而不是把杯子放下來。如果是把酒杯放下來,就和題目上的“把酒問月”自相矛盾了。這種姿態和中國文學史上屈原《天問》那樣的問法是不太相同的: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出自湯谷, 次于蒙。

自明及晦, 所行幾里?

夜光何德, 死則又育?

屈原在這里更多的是對天體現象的追問:老天怎么安排天宇的秩序,為什么分成十二等分,太陽月亮星星是怎么陳列的,太陽從早到晚走了多少里,而月亮的夜光消失了怎么會重新放光,憑著什么德行,等等。這是人類幼稚時代的困惑,系列性的疑問中混淆著神話和現實。屈原的姿態是比較天真的。但是,李白的時代文明,已經進化到不難將現實和神話加以區別了。所以李白要把酒而問,拿著酒杯子問,姿態是很詩意、很瀟灑的。酒,是令人興奮的,也是令人迷糊的。酒是興奮神經的,又是麻醉神經的。酒在詩中的功能,就是讓神經從實用規范中解脫出來,使想象和情感得以自由釋放。因此在詩中,尤其是在李白的詩中,“把酒”是一種進入想象境界,盡情浪漫的姿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人攀明月不可得,說的是十分遙遠;而月亮與人相隨,說的是十分貼近。這就構成了一種矛盾,似乎是很嚴肅的。但是,這完全是想象的,并不是現實的,因而是詩意的矛盾。人攀明月,本身就是不現實的。月行卻與人相隨,關鍵詞是“相隨”,也是不現實的。月亮對人,無所謂相隨不相隨。相隨不相隨,是人的主觀感受,是人的情感的表現。這種情感的特點是什么呢?月亮對人既遙遠,又親近,到緊密地追隨。這種矛盾的感覺,把讀者帶進了一個超越現實的境界,天真的、浪漫的境界。接下去,并沒有在邏輯上聯貫地發展下去,而是一下子跳躍到月亮本身的美好上去: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這兩句換了韻腳,同時也是換了想象的角度。前面一句的關鍵詞是“皎”,是比潔白更多一層純凈的意味。有了這一點,詩人可能覺得不夠過癮,又以“丹闕”來反襯。純凈的月光照在宮殿之上。這里的丹,原意是紅色,皎潔的月亮照在紅色的宮殿之上。丹闕,似乎不一定在色彩上拘泥原意,可直接解作“皇宮”。古代五行說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屬火,火色丹,故稱;南方當日之地,丹又引申為有關帝王的事物,如丹詔(皇帝的詔書)、丹蹕(帝王的車駕)、丹書鐵券(皇帝頒給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權的詔書)等等,都不一定是紅的。丹闕就是帝王的居所。下面一句,則寫月之云霧。不是說云霧迷蒙,因為云霧是黑白的,而這里卻說是綠煙。綠的聯想是從什么地方生發的呢?我想應該是從飛鏡來。今天我們用的鏡子,是玻璃的,沒有綠的感覺;而當時的鏡子,是青銅的,青銅的銹是綠色的,叫做銅綠。有了綠煙,不是不明亮了嗎?但是這里的銅綠,是被滅盡了的,一旦滅盡了,就是發光了。但是不說發光,而說“清輝”煥發。清有透明的意味,輝也不像光那樣耀眼,有一點輕淡的光華。從“飛鏡”到“綠煙”到“清輝”,構成統一互補的聯想肌理。這是一幅靜態的圖畫。接下去再靜態,就可能單調,所以李白讓月亮動起來: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這個動態的特點是:第一,幅度是很大的。從空間上來說,是從海上來,到云間沒;從時間說,從宵到曉,從夜晚到清晨。第二,從活生生的“來”,到神秘的“沒”。到這里,語氣既可以是疑問,又可以說是感嘆。這是本詩許多句子的特點。因為詩人雖然是問月,但是,并不指望有什么回答。只是表達自我對現成現象的挑戰和驚訝。倒是下面的句子真格地問起來了: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好像是對神話的發問,也并不在乎有什么回答,只是詩人的感興。這在他的《朗月行》中也曾經發出過“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之問。白兔搗藥,老是搗個沒完,和誰一起享用呢?這好像不過是問著玩玩而已,其實,深意隱約可感。關鍵是句子中的那個“孤”字。白兔是不是有伴?嫦娥是不是有鄰?孤獨感,正是詩人反復強調的意脈。接下去,跳躍性就更大了。一下子跳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這種孤獨感從哪里來呢?從生命的感覺中來。第一,生命在自發的感覺中,并不是太暫短的,而是相當漫長的。然而,一旦和月亮相比照,就不一樣了。“今月曾經照古人”,那就是說,古月和今月是同一個月亮,今人中卻沒有古人,古人都消失了,生命之暫短就顯現出來了。第二,“今人不見古時月”。本來月亮只有一個,今古之間,月亮的變化可以略而不計,不存在古月和今月的問題。但是,李白作為詩人,卻把“古時月”和“今月”作了區分。這是一個想象的對比,同一個月亮,因為古人和今人看了,就有了古月和今月之分。有了古今月亮的區別,古人和今人的區別就很明顯了。由于古人已經逝去了,他們感覺中的月亮,已經不可能重現了。把古月今月對立起來,不過是為了強調古人和今人的不同。雖然古人今人是不同的,但是,他們在看月亮的時候,其命運又是相同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三點。古人今人雖是不同的人,然而在生命像流水一樣過去這一點上是一樣的。和明月的永恒相比,在生命的暫短這一點上,古人今人毫無例外。這似乎有點悲觀,有點宿命。但全詩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如此,相反倒是相當開懷的。原因是,李白對于生命苦短,看得很達觀。最后用這樣的話來做結:

唯愿對酒當歌時,月光常照金樽里。

對酒當歌,其中的“當”,是“門當戶對”的“當”,“對”也就是“當”,并不是“應當”的“當”。這是用了曹操詩歌中的典故(《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是直接抒發“人生幾何”的苦悶,而李白則是用一幅圖畫。這幅圖畫由兩個要素構成:一個是月光,一個是金樽。本來月光是普照大地的,如果那樣,就沒有意味了。只讓月光照在酒樽里,也就是把其他空間的月光全部省略,讓月光所代表的永恒和金樽所代表的暫短,二者統一為一個意象。暫短的生命由于有了月光,就變得精致了。永恒不永恒的問題被詩人置之腦后,詩人就顯得更加瀟灑了。

這幾句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屬于千古絕唱一類。除了因為表現出當時士人對生命的覺醒之外,還因為其思緒非常特殊。在自然現象的漫長與生命的暫短、人世多變與自然相對穩定不變的對比中,顯示出一種哲理的深刻。

李白沒有辜負老朋友賈淳命意的期望,這首詩成為神品,對后世許多詩人產生巨大影響。如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辛棄疾的《太常引》(一輪秋引轉金波)、《木蘭花慢》(可憐今夜月)等等。王夫之在《唐詩評選》卷一中說這首詩:“于古今為創調,乃歌行必以此為質,然后得施其體制。”①此話,在今天的讀者來看,可能有點隔膜。關鍵詞是“歌行”,說的是,這首詩是歌行體,是李白時代的“古詩”。這種古詩與律詩、絕句不同,不講究平仄對仗,句法比較自由,句間連貫性比較強,古人、今人,古月、今月,相互聯綿地生發,明明是抒情詩,卻似乎在推理,用的不是律詩的對仗,而是流水句式,情緒顯得尤為自由、自如。

李白的這首杰作,并不是李面對月亮、施展才華的唯一選擇,下面這首則從另一個方面展示了李白的心靈肖像。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一作“碧巖畔”)

這一首,又是以月光和酒為意象的主體,但從根本上是不相同的。上面一首中,把酒問月的姿態已經是夠浪漫的了,這一首雖然仍然有把酒、舉著酒杯的姿態,但是不同在于,沒有把月亮當成被問的對象,而是在想象中把它當作有生命的大活人。

在內涵上,這一首也和上面一首不太相同。從標題上看就很清楚:月下獨酌。關鍵詞是一個“獨”字。也就是孤獨。上面一首,還有一個朋友在邊上攛掇他問月;而這一首的詩意,就從沒有朋友的感覺中激發出來,一開頭就是: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很孤獨,只有自己一個人,沒有一個親人,話說得很直白,屬于直接抒情的手法。孤獨比之群居,更受詩人青睞。在唐詩中,以獨坐、獨立、獨游、獨往、獨酌、獨泛、獨飲、獨宿、獨愁為題者甚多。李白有許多以孤獨為主題的詩,似乎對獨酌之美很有體悟,光是以“獨酌”為題的詩,他就寫了七首。這一首是從《月下獨酌》四首中選出的。其實其他幾首也是很精彩的。如其三中說:“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在醉意中可以忘卻生死、榮辱等等的痛苦。正是因為這樣,酒才是超越圣賢、神仙的自由的象征:“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圣,復道濁如賢。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這就顯示出孤獨之飲,并不是痛苦的,而是高傲的;孤獨是寂寞的,然而又是自由的,是不為世俗所拘束,達到自由的精神境界的。當然,所有上述的詩歌,都是一種豁達的人生之悟。但是這種豁達,是一種直接激情的表白,以痛快淋漓、極端化、不留余地為特點。而我們面前的這一首,則是想象境界的描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本來是獨酌,沒有親人。本詩的立意就是在要打破孤獨,舉杯邀月,把月亮當成朋友,這是第一層次。對影成三人,這是第二層次。層次的上升,強化了歡樂的氛圍,但同時也增添了孤獨的色彩。本來在中國詩文中,形影相吊,是孤獨的表現,李密在《陳情表》中創造了這種經典性的意象。但是,李白借用這個意象,反其意而用之,又沒有絕對反其意,而是把它與自己的生命的特殊體悟結合起來。李白所強調的是,畢竟月亮和影子并不是人,把月亮和影子當成朋友,恰恰是沒有朋友的結果。正是因為這樣,這里抒發出來的感情,就不是一般單線的,而是復合的,一方面是想象中解脫自由,一方面則是現實的孤獨壓力,其間交織著歡樂和悲涼。這一點到了下面,情緒就醞釀著轉折了: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畢竟月亮和影子的友情,缺乏人的特點。“不解飲”,也就是不能解愁,影子隨身則更是徒然的,“對影成三人”,就完全是空的。這不是把想象境界徹底解構了嗎?不然: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雖然月亮和影子是沒有生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陷于孤獨的痛苦之中,還是趕緊行樂,享受生命的歡樂。只要“我”進入歡樂的境界,月亮和影子的“徘徊”“零亂”,就有了生命的動態。但是,這種動態并不是生活的真實,多多少少是有點醉時的幻覺的。那是不是值得多慮呢?不: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哪怕是暫時的歡樂,也是應該盡情享受的。一旦真正醉了,沒有感覺了,分散了,也就不是悲觀的理由了。為什么呢?這里隱含著詩人在人世孤獨的悲涼。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在天上,在銀河之上,會有相逢的日子。這當然是一種自我安慰,安慰中有沉重無奈。

這首詩完全是在想象中展開,其想象之奇特、精致,令人驚嘆。我在《文學性演講錄》中對之有過分析:

文學想象來自感知的變異,感情沖擊了感覺,作家的觀察摻進了情感,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月光照在大地上,有一個人在喝酒,月光把人的影子留在大地上,這是兩個東西,不成其為文學想象,要成為文學想象就要發生變異。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本來在當時的傳統詩文中,“形影相吊”早在晉李密的《陳情表》中就是孤獨到極點、凄涼到極點的表現。而李白把這個意思寫成詩歌卻使之發生了根本的轉化。主觀特點是詩人的孤獨感,客觀特點是月光照著詩人的影子,這還不是詩的藝術想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就不一樣了,月亮就不是月亮了,而是一個有生命的對象了,成了“我”的朋友。但藝術想象之妙在于“對影成三人”,不僅月亮成了朋友,而且影子也成了朋友。有了這樣的想象,詩人的孤獨之感就得到充分的表現。本來只有一個人飲酒,很孤獨,現在三人共飲了,應該是不孤獨了吧。但更加孤獨了,因為月亮和影子從另一個角度的襯托,越發使詩人形單影只。文學想象就是讓客觀對象的形態性質發生變異,使之和主體之間的關系發生變異,有了這種變異,感情就滲透進去了。

人、月、影子,本來是互不相干的,現在互相安慰了,但人更加顯得孤獨,而且這孤獨由靜態的變為動態的: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這是一種由靜到動的變異。“我舞影凌亂”是客觀事實,“我歌月徘徊”是想象,二者相對,形成一種結構,正好表現達到心靈默契的程度。

傳統理論中“如實反映生活”一說,是不可能的,因為主體的介入,客觀和主體特征結合起來,肯定有所變異,不是性質的變異,就是形態的變異,或者功能上的變異。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傳統的理論忽略了。過去西方的理論家強調藝術的兩種精神,如尼采在論悲劇起源時說,藝術有兩種精神:一種是“醉”的精神,希臘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一種是“夢”的精神,阿波羅的精神。“醉”的是不清醒的,無理性的,“夢”的也是不清醒的,朦朧的。有了這兩種精神,就是想象的精神,才能變異。①

當然,并不是說,詩的想象一定要導致對象的變異,也有對象并不變異一樣能夠抒發深厚的感情的。我們來看杜甫的《月夜》:

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讀詩,可以不管作者生平、時代背景,直接從文本體悟欣賞,這是美國新批評學派的主張。這有道理,因為,一般讀者根本就沒有可能先弄清作家生平,再進行欣賞,就是根本不了解時代背景,也不妨礙讀者對文本深入感悟。但是,這樣的說法,多少有點絕對化。有時,有些作家十分經典,關于他的生平資料并不難得,參照了時代和生平,對于理解文本,有顯而易見的好處,又何樂不為呢?

讀杜甫,聯系其生平,就十分必要而且可行。因為杜甫詩號稱“詩史”,他的個人生活,和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掌握時代和生平的資源,對于分析杜甫的詩,有很大的好處。例如這首《月夜》的寫作時間是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安史叛軍攻進潼關,杜甫帶著妻子和兒子逃到州(今陜西富縣),寄居羌村。一個月后,肅宗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八月,杜甫離家北上延州(今延安),意在前往靈武,投奔中央王朝。但不久就被叛軍俘虜,送到淪陷中的長安。杜甫望月思家,寫下了這首名作。

杜甫一生漂泊,常常有思念親人的詩作,思念的痛苦大都是對全家的,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具體到人,堂而皇之的,則往往是兄弟,如“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月夜懷舍弟》)。對月懷友,理直氣壯,差不多每一個詩人都有大量的作品。當然,涉及到閨情的,戍客、游子思鄉,閨中懷遠,早在《古詩十九首》中就是很集中的母題。后來這方面的作品,大都是樂府古題,是很普及的。但是,那樣的詩作中所懷念的女士,往往是沒有人稱的,是概括的,所表現的是普遍的人情,而不是個人的。有一個相當奇異的現象是,直接訴說思念太太,是很少的。檢索《全唐詩》,公開以“寄內”為題的,也就是完全是為自己的妻子而抒情的,只有十二首。其中李白就占了三首,而這三首統統是在李白身陷牢籠之時所。在杜甫的千余首詩作中,贈給朋友的詩作蔚為大觀,光是題目上冠有李白的名字,為李白而作的就有十首之多。而寫到自己妻子、正面寫自己對妻子的懷念,這首可能是惟一的,恰恰也是身陷囹圄之時。這也許是巧合。李白《南流夜郎寄內》中這樣說:

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

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

這里也寫到了明月,而且是高樓上的明月,苦盼妻子的音信,看得大雁都飛盡了,還是得不到。像李白這樣異數的詩人,寫到想念自己妻子的時候,居然離不開普遍運用的“大雁”這樣的意象,所表達這樣一點感情,其實也比較一般,沒有多少自己遭逢苦難的復雜情緒。

同樣是身陷囹圄,杜甫以俘虜的身份,想念自己的妻子,則是比較別致的,唐詩研究專家霍松林先生在賞析這首詩的時候說:

題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長安月。如果從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應該寫“今夜長安月,客中只獨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妻子對自己的處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動容,神馳千里,直寫“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這已經透過一層。自己只身在外,當然是獨自看月。妻子尚有兒女在旁,為什么也“獨看”呢?“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一聯做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賞自然風光,而是“憶長安”,而小兒女未諳世事,還不懂得“憶長安”啊!用小兒女的“不解憶”反襯妻子的“憶”,突出了那個“獨”字,又進一層。①

因為對杜甫的生平有細致的了解,所以說得細致入微。當然,霍氏此說,并非完全獨創,而是有文獻根據的。《瀛奎律髓匯評》引紀昀的話說:“言兒女不解憶,正言閨人相憶耳。”又引許印芳曰:“對面著筆,不言我思家人,卻言家人思我。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兒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②杜甫表現對妻子的感情,不像李白那樣從自我的角度來寫其思戀之苦,而是寫妻子和自己一樣望月;其內心之感觸如何,并無一字直接表述,只用“獨看”兩個字暗示。獨看,就是孤單,對月之時,不是兩人共看。獨看,一為自身孤獨之感,二為思念遠方之夫,三為暗示內心深處的回憶。回憶什么呢?杜甫不說回憶共看,而說,小兒女并不理解母親在“憶長安”。這里的“憶長安”有點蹊蹺。小孩子不懂得回憶家在長安的情景,有什么好“憐”的?其實小兒女所不懂的是母親在回憶。回憶是無形的,無聲的,看不出來的,小孩子一點不懂得母親在那里想爸爸,這才顯得天真爛漫,可愛。杜甫在這里,拐了三個彎:一個彎,是自己在望月,思念太太,卻寫太太在望月,思念自己;第二個彎,不說是太太在回憶夫妻二人共看情景,卻說小孩子家不懂得母親在回憶的內涵。第三個彎,這種回憶應該是比較甜蜜的,正是往日的甜蜜,才襯托出此時的憂愁,這種憂愁是太太的,也是自己的,這種憂愁當然是苦的,但也是甜蜜的。

杜甫在這里,曲曲折折地表現出了對妻子的隱秘的溫情。這種溫情,不但在杜甫的詩中,即使是在李白的詩中,都是很少見的。如果這里還不是很明顯的話,接下去就更清楚了。

香霧云鬟濕,

這當然是寫妻子的美,但這種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女性的軀體之美。香霧,是寫對妻子頭發的嗅覺,這是極其親近的人才會有的。“云鬟濕”,一方面是寫妻子對月的時間很久,以至于頭發都被霧打濕了。另一方面,濕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寫對妻子的頭發有觸摸,才有感覺,這就更為親近了,不但是情感的親近,也是軀體上的親近。杜甫越把妻子的美深化,同時也是向自己的男性的潛在感覺深入,在香和濕的嗅覺和觸覺中,寫出了男性的潛在意識。下面這一句,就更為大膽了:

清輝玉臂寒。

近一步寫觸覺。寫女性的美,一般寫頭發,通常是視覺,因為看可以是遠距離的,故為詩歌美化女性的共同法門。但寫到頭發以外,寫到軀體,寫到手臂,寫到手臂上的溫度,這就到了詩與非詩的臨界點了。如果寫的這種溫度是由一個男性感覺出來的,那就有點危險了。然而,杜甫是有分寸的,對于玉臂的溫度,及其感覺主體,他含糊其辭。“清輝玉臂寒”,是月光照射的結果;但是“寒”是人的感覺啊,月光怎么會有寒冷的感覺呢?也許是妻子自己的感覺吧,也許是杜甫的感覺吧,這就不必細究了,留給讀者去想象罷。可以說,這兩句,是杜甫對女性之美,從純精神的思念到軀體的觸覺的一次勇敢的突圍。

最后兩句:“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不說今天如何思念,而是說異日相逢時回憶,在幃帳之前,讓月光照耀著兩個人的眼淚。其實,這里暗示的是二人共看明月。既然今日不能共看,那就異日共看。明月的光華本來是照著兩個人的全部身軀的,但是,杜甫卻說,僅僅照著兩個人的淚痕。月亮的光是沒有熱度的,居然把淚痕照干了。可見共看的時間很長,否則不足以把淚痕照干。為什么會有眼淚呢?為什么不替妻子把眼淚擦干呢?這就是說,讓它默默地流,讓它慢慢地干。為什么呢?因為回憶,回憶今日的獨看。今日獨看之苦,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什么話也不用說,只要無言地相對,就能深深地體悟。可見今日之苦,何其深也。

拿這一首懷念妻子的詩,和李商隱的《夜雨寄內》相比,是很意思的。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