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范文
時間:2023-04-06 14:00: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第2章2.1第1課時三角形的有關概念答案
課前預習
一、直線;首尾
三、1、等腰三角形
2、相等
四、大于
課堂探究
【例1】思路導引答案:
1、1
2、2
變式訓練1-1:C
變式訓練1-2:B
【例2】思路導引答案:
1、2;8
2、4、6;C
變式訓練2-1:B
變式訓練2-2:B
課堂訓練
1~2:A;B
3、2或3或4
4、11或13
篇2
一
一陣遼遠的雞啼,喚來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公公早早地露出盈盈的笑臉,我和姐妹們從香甜的夢中醒來,愜意地伸著懶腰,呷一口清淳的甘露,一股甜味直入心脾,好爽啊。今天,我可要好好和姐妹們比一比,看看究竟誰最美。
“先生,您打算到哪兒去?”“我還能到哪兒去,這偌大天地,哪里是我家啊?你就順著江往下劃吧”“好嘞,先生可要站穩了。”“啊,好美的蓮花啊。船家,你把船劃過去吧。”“嘩——嘩——”船漸漸近了,我和伙伴們不由好奇地打量著船頭那位先生,只見他面容清瘦,眉間好似藏著無盡的憂愁,他頭戴一頂高帽,腰懸一柄長劍,潔凈的衣服上佩戴著幽蘭、香艾,好一位高潔的謙謙君子!
他凝神地盯著我們,灼灼的目光漸漸透露著一種堅強,嘴里喃喃道:“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只聽得我們臉上熱乎乎的,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
二
調皮的雨水從天而降,我和妹妹們仰起頭,迎接著這幫小調皮,好久都沒享受這么暢快的淋浴了,真舒服。
“老爺,夫人叫您回去用膳。”“你叫夫人先用,不必等我。”愛蓮亭內,那位周老爺正傻傻地瞧我們呢。
唉!這人真怪,用俸祿挖了一個水池,請來我們眾姐妹落戶,將水池取名叫“愛蓮池”,還在旁邊修了一座“愛蓮亭”。每天下班回家,他們都要來到池邊看望我們,有時拿著一本書,有時泡上一杯茶,有時則在亭中寫寫畫畫,總要呆上很久很久。
“老爺,您怎么還在這哪,飯菜早涼了。一有空就往這跑,難道看蓮花可以看飽肚子不成?”“夫人,你有所不知,這蓮花可是我的最愛。你看,他們立在水池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簡直就是一位‘花中君子’啊。”“什么君子不君子的,快回去用膳吧,我的老爺。”“小的遵命。”
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我們也不由抿著嘴笑了起來……
三
這幾天天氣有些郁悶,池塘里一絲風也沒有,青蛙也有氣無力地唱著慵懶的調子,小路邊的路燈閃著昏黃的光。
“吱——嘎”小路上出現一個人影,被路燈拉得很長很長,來人漸漸近了,喲,這不是朱先生嗎?他低著頭,背著手,在昏暗的小路上慢慢地踱著。
我們靜默著,惟恐打斷朱先生的思緒。終于,他停下腳步,凝視著我們,道出了心中的惆悵,
篇3
“哎,大熱天的,去醫院送拐,真虧的慌!”41路公共汽車總站半天沒來車了,我的身上和手心里已經滿是汗水。
“來來來,小伙子,坐在這兒等。”一位40多歲的阿姨搬來一把椅子,放在我前面。
“謝謝您!我不用。”我感激地答道。
“你別不好意思,這是我們站專為行動不方便的乘客準備的。”
“您誤會了,我是一個健全的人。”我急忙踢腿踢腳給她看。
汽車終于進站了,早已等的不耐煩的乘客擠了滿滿的一車。我手里的拐顯得礙手礙腳的。我就抱住它靠在中門的欄桿上,心想:“這么熱的天,爸爸讓我給他受工傷的同事送拐,他可真是開心的。不過,他多給了我五十元的零花錢,這倒也算劃的來。”
突然,我感到身后有人拽我的衣服,扭頭一看,是個小姑娘。
“大哥哥,你坐我這兒吧。”
“不用了,我靠在這兒挺好地,還是你坐吧。”
“可你是殘疾人呀!”
“不,我不是……”
這拐又讓人給誤會了!
“沒票的同志請買票。”
“阿姨,我買票。”我把準備好的零錢遞過去。
可她看了我一眼,并沒有接錢,“小伙子,你不知道?國家頒布的《殘疾人保障法》規定,你們乘車是可以免費的。”
“您誤會了,我不是殘疾人,這拐是送給別人的。”
看,這拐真讓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人誤會……
篇4
1. 概念、性質與定理的閱讀
對于數學課本中出現的概念、性質、定理、法則等知識點,由于其本身具有較高的嚴密性、邏輯性和推理性,因此對這一類知識的閱讀就需要咬文嚼字了,宜對它們的表達方式反復推敲,逐步弄清楚結論成立的條件,準確把握結論的內涵。例如,對于七年級上冊《一元一次方程》中課本提到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需抓住方程是“等式”且“含有未知數”這兩個特點來理解這個概念。再如對于七年級下冊《垂線》中的“在同一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這一性質時,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規定“有且只有”呢?是什么意思?而“過一點”中的這一個點與“已知直線”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呢?這個位置關系會不會影響這一性質呢?接下來,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推理認證,要讓學生明白:“有且只有”是有的意思而且是具有唯一性的,“點”與“已知直線”的位置關系并不會影響這個性質,即不管這個點是在已知直線上還是在直線外,過這個點都有而且只有唯一的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互相垂直。此外還應提示學生對于課本中加框或者加彩字的內容,也應該細細推敲,因為這些內容也是重點,具有幫助理解、擴展知識等作用。
2. 數學課本的閱讀材料的閱讀
數學課本中出現的閱讀材料的學習內容,它既富有挑戰性又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能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而且非常接近學生認識的發展區,有利于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根據這些特點,我們應當深入挖掘其內涵,引導學生開展這些學習內容的探究。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五章出現的觀察與猜想“x2■+p+qx+pq”,它可以作為學生開展數學活動的素材。
教師:(引言)我們知道,在學習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中,從課本第148頁的練習題2這里,可以知道x+px+p=x2■+p+qx+pq,而整式乘法相反方向的變形就是因式分解,故可知x2■+p+qx+pq為x2■+p+qx+pq=x+px+p。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與常數項在因式分解中各有什么特點。
最后師生歸納結論:二次項系數為1的二次三項式分解因式時,常數項為其某兩個約數的乘積,而一次項系數恰好為這兩個約數的和。
3. 例題的閱讀
數學課本中的例題絕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的,隱含著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及數學思想、方法,而且對下一節課的知識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例題的閱讀至關重要。在指導學生閱讀例題時先讓學生仔細審題,分析解題的關鍵步驟并嘗試解題;再讓學生試著用其他方法解題,盡量做到一題多解;最后引導學生總結解題規律,以提高學生解題的速度。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7.2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對于例3和例4的內容,鑒于學生在物理學科上還沒學到,對此較為陌生,教師通常都是直接告訴學生這是“杠桿定理”,讓學生記住,然后講例題,這樣學生都較難接受。所以我在講授這節課的內容時先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后再來完成教學任務。
師:同學們,大家都有玩過蹺蹺板嗎?
生:玩過。
師:好玩嗎?
生:好玩。
師:那我們回憶一下玩蹺蹺板的樣子,好嗎?
生:一高一低,一起一落。
師:暖羊羊和美羊羊能在一起玩蹺蹺板嗎?
生:可以(不可以)。學生的回答出現了分歧。
師:既然大家的意見不同,那我們來看看一個視頻吧(暖羊羊和美羊羊在一起開心地玩蹺蹺板)。她們玩的蹺蹺板與我們玩的蹺蹺板有什么不同呀?
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17.2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請大家翻開閱讀課本51至53頁的內容。
待學生閱讀完后,教師簡單地將例3、例4的原理講解一遍,并讓學生解決兩道例題所附帶的的問題。
學生經過閱讀課本,發現問題后開始進行組內交流。如果還存在不能理解或者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再對它們加以引導和講解。這樣,學生便可以漸漸地學會如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了,不但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相聯,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 提示與說明的閱讀
數學課本中相關知識或者練習題的后面附有小括號的提示語千萬不可忽視,往往解題的關鍵正是在這里。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九章“習題19.2”的練習題16,如果不看后面的提示語,對于這道題學生根本無從下手。這個提示語在這里起到關鍵的作用,從這里學生可以想到用“三角形中位線”這一性質來解決這一難題。
5. 章頭圖、教學活動與小結的閱讀
篇5
提升中學德育課程教學的立美育人品質
所謂“立美育人”,是指“按照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規律來塑造新人”。[1]檀傳寶教授認為:“德育應該成為‘立美德育’。所謂‘立美德育’就是要讓德育過程也成為立美因而也成為審美的過程,就是要讓美的法則成為德育活動的準則。”[2]中學生處在身心迅速發展的重要階段,處于思想品德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愛美、追求美,特別需要得到美的元素的滋潤。中學德育課程注重立美育人,能夠提升學生生活建構的品質,有利于幫助他們形成欣賞與樂觀的生活態度,“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3]
著名德國哲學家、詩人席勒認為:“我們為了在經驗中解決政治問題,就必須通過審美教育的途徑。因為正是通過美,人們才可以達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們成為審美的人沒有其他途徑。”[4]深化中學德育課程改革必須立美育人,這是提升德育教學品質的應有之義。
中學德育教學要提升立美育人品質,必須讓課堂成為充盈美的元素的天地。為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感知美、體驗美、評價美和創造美,促進學生道德人格的建構和精神生活的豐富和提升。
一、引領學生感知美
審美的主要對象是形象。美是通過形象來表現的。車爾雪夫斯基說:“形象在美的領域中占據統治地位。”學生要發現美,就得調動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去感知多姿多彩的形象;如果缺乏感知的興奮,他們就不可能有美的感受。怎樣引領學生感知美呢?
1. 入“境”察“形”,捕捉教材之美
入“境”,即讓學生進入教材中道德人物所在的環境、所在的事件,進入道德人物的內心世界。察“形”,即要扣住外顯和內隱在課文和插圖中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形象,并從這些形象中去捕捉和發掘出美的因素。
例如,在教學“珍愛生命”(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時,教師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三幅圖片:
圖1:一排雪白的嬰兒床,床上放著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他們身上裹著花巾被,甜美地酣睡著。
圖2:大海和非洲草原的拼圖,海面上空雄鷹在飛翔;碧藍的海水中各種形態的魚在暢游,還有一些色彩斑斕的小魚棲息在五光十色的藻類植物和珊瑚中;而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象、雄獅、長頸鹿、角馬、羚羊……在奔跑、覓食、嬉鬧。
圖3:一雙大手托著一團黑色的沃土,土中長著一株小花苗,葉片青翠欲滴。
學生從嬰兒甜美酣睡的臉上,通過聯想和想象,可以感受到嬰兒猶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朝陽那樣美麗;從空中、海中和草原上各種動植物生機勃勃的形態、氣象萬千的景觀中,可以感受到多彩生命的奇異美;而聚焦手掌托起的帶土的小花苗,則可以感受到人們對生命的呵護美。如此,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審美解讀,教師將學生帶入一個能看得見、摸得著人物的思想和行為,能聞到氣味,能聽到音響,能辨出色彩的世界。如此,入“境”察“形”,通過主體的審美心理活動,形成了審美感知。這樣的教學,既能激活學生感官的興奮,又能強化他們對美的感受力。
在德育課程領域,美與善是相融的,教學要注重以形感人。例如,在教學“合作共享”(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時,教師可把童話情節制作成投影件,并配上相應的聲響。當教師講到關鍵處——一滴水喚來了千千萬萬個小伙伴,用力扛,拼命托,此時,投影中擱淺的木船由靜而動地浮起來了,同時也響起了水滴們情不自禁的歡呼聲:“團結合作的力量真大呀!”如此,畫面與聲音微妙結合,學生不僅能真切地感受到“聲”美、“形”美、“色”美,而且能領悟到其中的意境美,可謂美不勝收!
2. 觀看板書,感悟學習內容之美
板書若設計得當,構成一個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整體,其間不僅富含內容美、哲理美、含蓄美、縝密美,而且富于形式美、布局美、色彩美、書法美,使學生在觀看板書時便能獲得審美感受,領悟學習內容之美。
例如,在教學“日新又新我常新”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時,筆者指導教師設計了“心靈美”的板書,如圖1所示。
這則板書無疑為教學立美育人提供了載體。因為學生從中既能感受板書的形式美,又能領悟板書的內容美,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中。
3. 感官沖擊,觸發美的情感
教師要善于借助視頻、白板、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或對有關的知識點,一個大系統中各相關因素的關聯,事物發展的因果聯系等,進行形象化、動態化地演繹和展示;或對受時空所限,難以觸碰的特大宏觀世界或特小微觀世界,進行放大、縮微、分解、聚焦、透視,或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或化大為小、化小為大,或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從而使認識對象瞬間沖擊學生的視野,變得活靈活現,真真切切。如此,不僅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而且能引發他們強烈的審美感受。
例如,在教學“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文化生活》第六課)時,教師制作了數字化的學習材料——利用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的剪輯錄像,并配以恢宏磅礴、扣人心弦的立體錄音。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跨越時空,去追尋、感受、領略祖先留下的文明瑰寶吧!看,那長達70米的畫卷,從紙的制作、落筆著色、裝裱成軸,充分凸顯了發明紙的意義;那魔幻般的活字印刷板在印刷,方塊字在起伏、流動、變化;此時表演方陣中托起碩大的‘和’字,充分彰顯了漢字的精、氣、神,不愧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最優美的文字;那巨大的船槳,演繹出波濤洶涌的海上絲綢之路;少女捧著指南針,正在為風浪中的中華勇士指明航向;那鳥巢內外夜空中燃放的五彩斑斕的煙火,是火藥的升騰和綻放。
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將四大發明,化抽象為具體,化遠為近,化靜為動,穿越幾千年時空,呈現在學生面前。在優化的信息學習環境中,學生受到了情感化的知識啟迪,濃郁的人文情感的熏陶,濃濃生命情懷的感悟。正是情感的潤澤、感化,以情激情,學生的心靈中也燃燒著奔騰的激情,此時,學生自然地感悟到:四大發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奇跡,古老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對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貢獻。
4.品賞名言,感受哲理之美
名人名言包含著深刻的哲理和寶貴的生活經驗,能給人以智慧和美感。初中《思想品德》五冊和高中《思想政治》四冊(必修)教材,共引入中外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以及杰出英雄人物的名人名言158條。例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么”“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熱情去灌溉,原則去培養,諒解去護理”,等等。這些語言至美至精,永遠陶冶、塑造著真、善、美的人性。借助德育課程教學平臺,誦讀、品賞名人名言,目視其文,心同其情,能讓學生頓生沐春風、品香茗之美好感受。
二、引導學生體驗美
心理學研究表明,僅僅對美的事物感知還是不深刻的,學生對美的形象的認識與感受,只有通過審美體驗,提取美的瓊露,引發審美情感共鳴,在心靈深處積累起審美經驗,才能促進美感體驗能力的提高。中學德育課程教學應如何引導學生體驗人的心靈美呢?
1.圖文并茂,體驗人的心靈美
葉圣陶先生說,掛圖“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拓展兒童的想象,涵養兒童美感”。中學德育教材本身富于美的圖片,教師不僅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圖片之美,更要不斷涵養自身的審美能力,可在教學中創造性地引入掛圖等手段,圖文并茂,引導學生體驗人的心靈美。
例如,在教學“老師伴我成長”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一課時,教師制作了一幅掛圖。圖中描繪了江南水鄉盛夏的夜晚,王維克和他的學生華羅庚坐在竹椅上乘涼。老師搖著蒲扇,仰望星斗對學生說:“世界上的知識,就像星光燦爛的宇宙,深奧極了,人生有限,精力有限,不能不抓緊時間啊!”華羅庚屏息凝神傾聽老師諄諄教誨的話語,如醉如癡。
學生觀照“教誨圖”,再閱讀、感悟課文對教師的謳歌:“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秘,長大后,才知道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時候,我以為你很有力,你總喜歡把我們高高舉起,而你舉起的是別人的未來,奉獻的卻是自己。”通過對這段詩意文字和掛圖的感悟,更深刻地體驗到了教師的人格美。
2.由表入里,透視道德人物的美好心靈
審美活動以情感為核心,“在由知、意、情系統和各種心理形式系統整合而成的審美心理結構中,情感處于中心的地位。這是審美心理結構同其他非審美心理結構的基本區別所在”[5]。誠如2011版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所言,激發包括審美情感在內的情感體驗,是中學德育課程最重要的學習方式。
審美情感有不同層次。對山水風景欣賞的愉悅,是低端的審美情感;而滿足人的社會性需要的道德感屬于高級的審美情感,如榮辱感、崇高感、責任感、正義感,等等。在中學德育課程教學中,特別要注重引領學生由表入里去感受、體驗道德人物的美好心靈,使之孕育高級的審美情感。
例如,在教學“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第七課)時,教師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思鄉曲”的音樂聲中,學生進入教學的既定之“境”,感受蘇武在大漠荒原中度過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遭遇種種磨難,仍忠貞不屈的崇高形象;想象蘇武牧羊時仍懷抱“使節”,翹首遙望南方的心情。
學生借助想象去透視蘇武的美好心靈,仿佛看到他挺立在茫茫沙漠中,怒吼的狂風吹起他襤褸長衫的下擺,吹亂了他被歲月折磨染白的胡須,蘇武翹首遙望南方,注視大雁南歸的蹤跡,好像在向它們寄予期望:“飛吧,飛吧,快快飛到我的祖國,把我懷念故土之心,效忠祖國之情,轉告給廣大的人民吧!”借助想象,以情激情,蘇武的愛國情操、美好心靈定會深深地感染學生,促使他們的道德感和美感交融在一起。
3. 抓住“留白”,深化美的體驗
從心理學和美學的角度講,“留白”易使人產生一種急于填補、充實,并使之勻稱、完美的傾向。這種對“完形”結構的追求一旦實現,學生會從中獲得極為愉悅的美感體驗。
例如,“誠信的智慧”(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一課,教材中有一幅情境圖:一位女醫生正在與一位癌癥晚期患者交流。醫生對病人說:“別著急,你的病會治好的。”這句話隱含著“意義空白”。教師抓住這個“意義空白”設問:“醫生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她這樣說是騙人嗎?你從醫生的話中體驗到了什么?”學生通過聯系現實生活中的事例,結合個人的親身感受,并借助思考和想象的內容,對教材中的意義空白進行了填補和完善。有的說,“醫生說的不是實話,而是美麗的謊言。”有的說,“她這樣做,考慮的不是自己,完全是為患者著想,希望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歲月,能夠安心地生活。”還有的說,“誠信的核心是善。這位女醫生美麗的謊言,其實也是一種善的表達。”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大家對善意謊言的美,有了更深切的體驗。
三、引領學生評價美
評價美,是在感知美、品嘗美的過程中,按照審美標準和倫理標準,引導學生對優美的或丑惡的,崇高的或卑劣的形象作肯定或否定的評價。2011版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調:思想品德課的任務是“引領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公共生活、珍愛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惡和美丑觀念”。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是從對人的心靈的認識開始的,根據這種認識,信念逐漸形成;而最主要的是培養愛憎感。因此,評價美丑在審美教育中屬于較高層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讓生命之花綻放”(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時,教師呈現了小悅悅事件和最美司機吳斌兩段視頻。
這兩段視頻都涉及到生命: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在學生觀照、對比、審思的基礎上,教師設問:“你怎樣看待視頻中的人和事?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說說你的評價。”學生按照自己的審美觀念和道德標準,進行了審美判斷。
生1:貨車司機活活地毀了祖國的花朵,這是一種摧殘生命的犯罪行為。小悅悅慘死在馬路上,不能容忍的是還有一些路人冷眼旁觀,對于這種缺乏人性的行為應該鞭撻!
生2:面對自救還是救人的生命抉擇時,吳斌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乘客的安全,他是心靈最美的司機。
生3:生命的意義在于對社會的貢獻,盡管吳師傅的肉體生命結束了,但他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卻讓后人受益無窮。我感受到吳師傅的精神生命會在我們的生活中永遠延伸。
類似這樣的評價,既能讓學生深刻感悟生命的珍貴和生命的價值,又能提高他們辨真偽,識美丑的能力,促使他們棄惡揚善,崇尚美,效仿美,繼而抵制一切消極和腐朽思想的侵蝕和影響。
四、鼓勵學生創造美
美是人類生活的顯現。創造美,從根本上講就是創造一種美的生活。創造美并非精英人才的專利,每一個平凡人也可以成為美的生活的締造者。創造美不受場域制約,沒有時間限定,最重要的是要滲透到人的生活的全時空中。
如何創造美好生活呢?有學者指出:“美好生活是屬于思想者的生活,是在智慧之光照耀下逐漸學會獨立思考,決定取舍,勇敢承擔并對自己負責的生活,只有這樣,美好生活才真正‘美好’。”[6]
中學生如何在生活中創造美呢?不外乎兩個維度,一是創造外在的美,二是塑造心靈的美。
1. 引導學生優化外在形象
外在形象表現在舉止文明、動作優雅、手勢得當、表情自然、行為檢點、儀表端莊、著裝得體、講究衛生等許多方面。引導學生創造美,就要引導他們優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創造外在的美,應引導學生擇善而從,擇美而為。
例如,在教學“禮儀展風采”(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時,教師按照審美要求,讓學生分別對“抬頭挺胸,動作協調,步伐有力”的走路姿勢與“低頭凹胸,上下肢動作不協調,腳步移動緩慢”的走路姿勢進行比較、選擇。前一種姿勢走路帶勁、有精神,顯得很美;而后一種則是懶洋洋的,腳步零亂,顯得很丑。在審美心理的趨動下,擇美而為,美就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看到用自己的雙手培植的鮮花盛開的花園,他會感到無比的自豪;他會用他為人們創造了多少財富來衡量自己走過的路。”少年感到自豪的原因在于鮮花盛開的花園是他用自己的雙手培植的。如果這個少年看到的只是別人種植的花園,這種自豪感就不復存在了。
因此,中學德育課程教學要充分借助由課內移植到課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去創造美。一是通過自身的行為舉止以及待人的態度,如關心他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等,表達出自己的行為美。二是播美于生態建設。如創建生態校園、種植花木、飼養動物等,驅動學生去實踐,讓他們能在自己的生活和行為中創造美。
2.引導學生修煉心靈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所謂道德教育,培養真正的人,就是號召兒童做一個心靈美好的人。”教師要認真謀劃每一個學期的教學計劃,精心運籌每一單元、每一課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注意將培養和塑造學生心靈美的元素融入其中。
修煉心靈美,應有博大情懷。一方面要呵護自然,具有欣賞自然生態的美感,這是后工業化時代提升學生精神境界的主要標志之一。[7]另一方面是關愛他人:“為你周圍的人貢獻出自己心靈的力量,讓他們更美好”,“愛是強大無比的教育者”。關愛他人,會“使人變得更純潔、更誠實、更坦率、更嚴于律己”;如此,才能維系人與人間的和諧,進入光明生活的廣闊世界。[8]
修煉心靈美,要注重培養學生寬容、誠信的品質,高尚的情操,堅強的意志,美好的理想,承擔起“做一個美好的人”對集體、對國家、對民族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人才能享有“美的世界中的精神生活”,才能做一個“真正的人”。
美好生活存在于連續一體的生活當中。它是理想設計、自覺修煉與行為踐履相統一的過程。實現人生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要腳踏實地,從當下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如此,“人的心靈美才能不斷完善并趨向更好的境界”。[9]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中學德育課程立美育人品質,教師是關鍵。從某種角度看,教師本人就是德育課程。教師首先自己要注重修煉、提升審美素養,真正做到在德育課堂內外彰顯師表美,教師“應該是情感豐富的長者,是能將學生帶入美好境界的詩人,也應是思想深邃的哲人”。[10]為了培養,塑造學生具有高雅的情趣,美的人格和心靈,教師應該成為美的傳播使者,構建起活潑而高雅,敏銳而深刻,正直而激情的為師形象。
“人只有在美的追求中,才能把自己的靈性呈現出來,使我們的世界籠罩上一個虔誠的,富有柔情的,充滿韻味的光懷。”[11]當學生感受到道德生活的美時,才能激發強烈的道德情感,響應道德召喚,融入道德美的懷抱中。當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才會熱愛大自然;感受到社會生活的美,才會自覺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自覺地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教師要引領學生在追求美中,彰顯師表美的感染力、穿透力,演繹精彩的教學故事。
參考文獻
[1]丁谷怡,孫雙金.重建課堂文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23.
[2]檀傳寶.德育美學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83.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4][德]席勒.美育書簡[M].徐恒醇,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116.
[5]邱正明.審美心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310.
[6]楊進,柳海民.論美好生活與學校教育[J].教育研究,2011(11).
[7]袁浩.生態美感的本質與結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5).
[8][蘇]蘇霍姆林斯基.青少年心靈美的培養[M].肖輝,晨楠,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36~37;36;40.
[9]何齊宗.教育需要培養審美人格[J].人民教育,2012(20).
[10]胡興松.思想政治課教學何以引導學生立美[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2(11).
篇6
關鍵詞:合作教學法;學生;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6-0246-02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標準出臺,要求將課堂還給學生,更加突出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這一新趨勢也成為一線教育工作者進行教學創新的重點。
先賢孔子曾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數學是一門講究思維嚴密、推理有據的學科,繁多的公式、量度和相對艱澀的理論、計算知識,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既能夠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又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下文將就此展開討論。
一、合作教學法簡介
合作教學(Cooperative instruction)是目前國內外教育界公認的富有創意的一種教學理論,合作教學理論的興起僅有三十多年,因其能夠有效改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合作思考和創新能力、進而顯著改善學生學習成績,而成為教育理論界討論的熱點,并被國內外教育廣泛采用。
顧名思義,合作教學的內涵是指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學習目標,合作教學以團隊或小組為主要組織形式,強調組織成員間通過互助、合作、競爭,來完成學習目標,是一種目標導向的多維復合活動。
例如,在進行新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中《三角形的中位線》一課的教學時,引導學生同桌合作、小組交流,并宣判代表上臺,展示利用三角形中位線原理進行的學習活動、展示用實物三角形進行的剪拼,并解釋剪法、拼法及其揭示的道理。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爭相陳述自己的觀點,也對別人的觀點加以評價。同學們相互質疑,相互激發,有助于思維的碰撞和靈感的激發,從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合作教學法的設計和使用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園地,也是教師展示智慧的舞臺。合作教學法的一大突出特點,就是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單一競爭機制和學習情境,它將競爭、合作與學生個人行為融為一體,并進行優化組合。
(一)合作教學法的教法設計
根據合作教學法的理論,合作教學的主要環節為:分組—培訓—設計—調控—評價。
1.分組
進行分組時,因注意小組應根據性別、學習成績、能力特長等方面的不同,而進行平均分配,各個小組的總體水平應該相當,成為班級的樣本縮影。
2.培訓
培訓學生在合作性情境下,建立“利己利人”的學習思路,與小組成員建立“沉浮與共”的關系。
3.設計
這是進行合作教學法的核心環節,即進行教學方法與步驟的設計,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環境,引導他們融入情境。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典型性、針對性和量力性,最終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讓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提高。
例如,在進行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二次函數復習》教學時,針對學生對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平移等問題經常弄混淆的情況,組織學生分組學習,對比、、、這四個函數的對稱軸、坐標頂點、平移規律,小組之間相互提問并計分。
4.調控
在合作教學法的開展過程中,觀察學生的積極性、對教學設計的反映并據此積極調整和控制教學節奏。
5.評價
合作教學法的評價是以小組成績為依據的,通過這種評價方法的牽引,有利于走出應試教育下偏重于競爭而忽略合作的怪圈,既尊重個體差異,又強調團體互補,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二)合作教學法的使用教例
初中數學的特點是以基礎的數學定律和方法為主,實現學生的數學啟蒙,并獲得一定的抽象思考和解析能力。初中數學的體型大致有:概念型、例題型、復習型三種,筆者使用合作教學法進行過新課、習題課、復習課等的教學,都獲得了學生的認可和喜愛,現以一堂復習課—對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內容《因式分解》的復習,來淺談合作教學法的使用以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給出提綱,創設情境
學生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是建立在教師的引導基礎上的,所以教學提綱的給出非常重要,一方面為學生的學習給出方向,避免學生盲目學習,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明確學習目標。
筆者針對因式分解的復習,提出以下提綱:
(1)因式分解的定義
(2)因式分解的方法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
(4)按多項式的項數分類,討論每一類多項式所能使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在復習課進行之前,就下發復習提綱,并將班級同學分為5個小組,要求同學們按照教師的分組,進行討論與學習。
2.分組學習,積極參與
教師下發學習提綱后,要求學生按照提綱進行分組學習和討論。在復習課堂上,教師組織以小組為單位的搶答,并根據搶答的質量來評分。建立了團隊意識的學生們,為了給小組爭光,會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去尋找答案。
在筆者所提供的大綱中,問題(1)、(2)、(3)可以從書本中找到答案,問題(4)需要自己進行歸納和總結,是專門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設置的。
在實際教學中,第2小組的回答十分不錯。他們的組員通過對知識的建構和解析,將歸納的思路給同學們講解的很清楚,并將第(4)的答案總結如下表1:
表1 第2小組總結的因式分解方法
第二小組的回答得到了同學們的掌聲和肯定,也獲得了第(4)題的加分。
3.合作交流,競爭參與
在分組學習完成后,進行習題強化,鞏固和復習因式分解的相關知識。筆者設計了5組因式分解的題目,要求各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留有可加分附加題的時間裕度。
各個學習小組通過組內討論和合作的方式完成習題,并與其它小組之間展開競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4.拓展運用,創造參與
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筆者還設計了讓學生針對課堂上經常講解的內容或學習中容易犯錯的內容,進行自己出題,為了鼓勵學生們的參與意識,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指定體型的任務后,可以選做其它小組出的題目,選作正確者可以加分,這樣就給了任務完成較好的小組繼續發揮的機會。
例如,第5小組針對日常作業中經常出現的最大公約數忘提取的問題,設計了題目,小組代表在進行解說時,尤其強調了應該將最大公約數6也提取出來,才算將公因式提取到最簡。通過第5小組的分析和講解,其它同學對這一知識點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為以后少犯錯打下了基礎,取得了良好的知識回顧和歸納效果。
通過這一環節,既訓練了初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思考空間,也增強了學生們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5.“反思歸納,提高參與
在完成了上述幾項合作學習項目后,為了檢驗課堂復習效果,筆者又進行了達標測評,檢驗學生們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通過分組合作、自主出題、測試反饋等環節,緊扣合作教學法的分組、培訓、設計、調控、評價五個關鍵內容,在整個課堂進行的過程中,學生們都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的狀態,課堂節奏松緩適度,活而不亂,5個小組的平均分都達到了80分,成績最好的小組接近滿分。此后達標測評的結果顯示,合作教學法獲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合作教學法不僅是幫助理解知識的必要途徑,也是激發他們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有效方法。醉心于課堂方法的探索,便會發現課堂回饋的另一種美景。
參考文獻
[1]周勝輝.淺議合作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0,(1).
篇7
1. 語言知識目標:
(1)能掌握以下單詞:grow up, computer programmer, cook, doctor, engineer, violinist, driver, pilot, pianist, scientist.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 want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②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practice basketball every day.
(2) 能了解以下語法:
掌握一般將來時態的構成形式。
(3) 用一般將來時態表達將要做的事情。
2.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準確運用be going to表達將要做的事情的能力。
(2)通過聽力,對話以及小組活動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對未來的打算,對于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也充滿了憧憬。 人們經常談論他們的設想,因此,可以通過學習本課的內容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有理想,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努力。同時通過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興趣,樂于參加各種活動的積極情感,善于合作,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1) 學習一般將來時態的構成方式 。
(2) 學習本課時出現的重點句型,通過在不同 情景下學生模擬對話練習來熟練運用一般將來時態。
2. 教學難點:
用一般將來時態表達自己未來的打算。
三、教學方法.
1.“Teach English in English”。
2.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任務型教學法。
4. 游戲教學法。
5.競賽教學法。
四、教學理念.
1.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識建構觀。
2.從學生生活出發,教學活動回歸學生生活中的常見的職業。
3.學生通過情境問題、課程資源進行多角度、多樣式互動的多元互動教學觀。
五、教學過程.
1. Lead-in
教師播放小短文I’m a policeman. I’m a policeman dressed in blue, here are some things I like to do. Direct the traffic in your town , help to keep you safe and sound. It’s my job and I like it fine. No one has a better job than mine .I’m a policeman dressed in blue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to you .You can see me every day, I will wave my hand and say:…。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教師通過播放ppt里的小動漫展示Marry等四人想從事的職業。讓學生來猜,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也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觀察能力。
2. Presentation
Part One: learn new words
(1). 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小時候想要從事的職業,由此歸納出以前所學過的一些職業的英語表達方式: teacher, nurse, doctor, basketball player, runner, actor, actress …
(2). Riddles讓學生通過猜謎語的趣味小活動學習新單詞。
What do they do?
①People come to see me when they are sick. I can help to make them feel better.
②I like singing and playing the guitar. I act in different movies.
③I work in hotels, I can cook delicious food for people.
④I am good at designing. I can build high buildings and long bridges.
⑤I am good at computers science. And I can design many new programs.
⑥I enjoy taking a plane and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I must keep a good eyesight and take flying lessons.
(3).猜完謎語后,讓學生找課本上我們還沒有涉及的單詞,意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完成課本上的單詞記憶工作。
(4). Do you think these jobs are interesting? Rank them [1-12](1 is most interesting, 12 is least interesting.
____ computer programmer ____ cook____ doctor ____ engineer ____ teacher____ violinist ____ bus driver ____ pilot____ pianist ____ basketball ____ scientist ____ actor
此處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和發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同時也落實本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Part Two: practice listening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match the items.
(1). T: Tell Ss to read the words of jobs in the chart. Make sure they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2).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3).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s.
(4).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Ss listen and match the jobs with activities.
(5). Show the answers on the big screen.
Part Three: pairwork
(1). Let Ss read the model with a partner.
(2).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hart of 1b. Ask and answer with a partner.
(3). Let some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chart.
Part Four : grammar , Words and expressions
1. be going to + v. 表示即將發生的事或最近打算進行的動作。表示說話者的意圖、推測和打算。
(1). 我打算下個月去北京參觀。 I’m going to visit Beijing next year.
(2). 她打算將來搬到上海。 She’s going to move to Shanghai.
(3). 瑪麗要賣她的汽車。 Mary is going to sell her car.
(4). 今天早上我不吃早餐。I’m not going to have breakfast this morning.
(5). 你打算邀請約翰參加你的聚會嗎? Are you going to invite John to your party?
(6). 你打算買什么?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2. want to be+職業 表示“想成為一名……”
e.g.我長大了要當名醫生。
I want to be a doctor when I grow up.
3.when做連詞時,如果主句的謂語動詞是一般將來時,從句要用一般現在時。
I’ll visit you when I come back.
4. grow up 長大;成熟;成長
e.g.當她長大后,她想當一名老師。
She wants to be a teacher when she grows up.
5. violinist n. 小提琴手
violin (小提琴) + ist (職業) violinist
e.g.她的夢想是當一名小提琴家。
Her dream is to be a violinist.
6. driver n. 司機;駕駛員
drive (駕駛) + (e)r driver 駕駛員
e.g. 我叔叔是北京的一名公交車司機。
My uncle works as a bus driver in Beijing.
7 .cook n. 廚師; v. 烹飪;煮
e.g. 我經常幫媽媽做晚飯。
I often help my mom cook dinner.
Part Five:exercise
課堂小練用所給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1. The boys __________ (go) play soccer this afternoon.
2. _____ you ____________(play) basketball with me next week?
3. The actor ___ going to ________(move) to New York.
4. He loves actors very much. He’s going to take
_____ (act) lessons every day.
5. Lucy ________________ (not stay) at home next weekend.
Part six: Summary本節課學了哪些單詞、句型
六、板書設計.
七、課后作業.
1.雙基性作業:Copy the new words three times.
篇8
關鍵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的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1-0067-01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即時的課堂評價就是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及時的評價。其目的在于激勵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予以充分的肯定、激勵和贊揚,學生在心理上就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探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談我個人的教學體會。
下面就我授教八年級上冊新人教版一節教研課“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的探索教學中的一些片斷進行探討: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過直角三角形,今天我準備好的含30°角一個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具有什么性質,它又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呢?
(學生覺得有點遲疑,有的低聲說:“都是兩銳角互余。”)
師:(進一步引導)提出:如果用兩個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個怎樣的三角形?能拼出一個等邊三角形嗎?請同桌的、各小組的都互相交流交流,說說你的理由。
小組1:我們拼出一個等腰三角形。
小組2:我們拼出一個等邊三角形。
小組3和4:我們拼出一個等腰三角形或得一個等邊三角形。
師:你們各小組都表現不錯,都認真的動手操作得出圖形,特別是第3小組和第4小組的同學,能拼出兩種圖形來。(教師演示三角尺)下面你將兩個含30°角的三角尺拼出的等邊三角形,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與斜邊之間有怎樣的數量關系?能證明你的結論嗎?看看誰發現得最快?(下面的同學都在思考、探索、交流中……)
王勝同學:(請學生上黑板用教師的教具演示,如圖)我是這樣發現的:BC邊是AB邊一半。因為∠B=60°,∠D=60°,∠BAC+∠DAC =60°,所以ABC為等邊三角形。則BD=AB,又BC=BD,所以BC=AB。
師:你講得很有道理,你能發現了這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邊與斜邊的關系,它有這么神奇都被你發現了,真能干?你們都驗證得這個結論嗎?(全班:是的)很好,那么,誰來用最美的語言說一說、歸納一下他發現的這個結論呢?
李雪同學: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在RtABC中 ,∠C=90°
∠A=30°
BC=AB
師:李雪同學歸納得很好,聲音又甜美、響亮。全班同學也能大聲的朗讀下來嗎?能記下嗎?(全班同學讀得很整齊很響亮)
師:剛才這兩個同學的表現都不錯,那么,誰能用我們上兩節課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或判定的方法看以上的結論還能用其他方法證明嗎?
生:用輔助線方法做。
師:帶著微笑,會意地點頭。(同學們看著我,好像發現,朝著這個思路解題是對的,都互相討論著。)
陳明同學:延長BC至D,使BD=AB,連接AD。在ABC中,∠ACB=90°,∠BAC=30°,則∠B=60°,所以ABD為等邊三角形。又ACBD,由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可知,AC也是BD邊上的中線,所以BC=BD=AB。
師:太好了,你的解題思路很清晰,你是怎么想到要添加輔助線?
陳明同學:因為前面已經學到驗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或判定時,用添加輔助線方法我們已經學過了?
師:你的記憶力真好,收集了解題的方法,解題思路就很快。還有別的方法嗎?
楊萍同學:(站起來)我也是延長BC至D,但我的是使BC=CD,連接AD。根據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性質就得到AB=AD,又∠B=60°,所以ABD為等邊三角形。所以BD=AB,BC=BD=AB。
師:你的思路也很強。同學們,兩位同學的表現怎么樣?能不祝賀嗎?
(全班頓時掌聲響起,老師以為可以進行總的點評了,誰知,還在后頭呢?又有一生發表見解啦)
張芳同學:老師,我與他們解法不同。(看到同學得到贊賞, 激動地站起來發表意見,語速很快,老師要求他不急,慢慢說),我是以B為圓心,BC的長為半徑畫弧交AB于點D,則BD=CD,連結CD,又∠B=60°,所以DBC為等邊三角形。BD=CD=BC,∠BCD=60°,所以∠ACD=30°,又∠A=30°,所以∠ACD=∠A =30°,AD=CD,所以BD=CD=BC=AD,根據前面就得BC=AB了。(他的解法令同學們豎耳傾聽,羨慕極了)
師:說得太完美了,想不到你還會用尺規作圖法進行,真厲害!(話音剛落,真的想不到又有一生站起)
胡東同學:老師,我還有,我是這樣做的:作斜邊AB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C于點 D,交AB于點E,連結BD,則有AD=BD,∠EBD=∠A =30°,所以∠CBD=30°,再通過證明DBC和DBE全等就得BC=BE ,又EA=BE=AB,所以BC=AB了。從而得知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全班:哇,掌聲自然響起,佩服不得了,她的這種解法我是沒想到的,我也得聽呆了,驚喜呀!)
師:(發自內心的感激):想不到你的作法更具有獨創性,太精彩了。你們真的表現得很出色,老師都沒想到,真的得向你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