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爸爸范文

時間:2023-04-06 01:22: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不一樣的爸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自古就有滴血認親這碼子事,讓親骨肉認祖歸宗這可是天大的事,如今倒是方便了,有了DNA測試,不怕你不認賬了。

當越來越多的明星私生子通過這座特殊的橋梁走到公眾的視野里時,我們得以探視到一個別樣的群體和背后支撐著他們的辛酸童年。明星這個身份橫亙在現實生活中觸目驚心的愛與恨之間,讓那些無辜的孩子過早地體驗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此情此景,對照那些閃耀的明星在各種公益活動中廣播愛心的善行,又是多大的一種諷刺!于是,孩子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追討那些“缺席的愛”,也為我們呈現出一幕幕夾雜著名利與道義的真實較量。

現在熱熱鬧鬧步入的娛樂圈的房祖名,在20歲之前的生命都是跟隨媽媽林鳳嬌在國外躲藏過來的。直到獲得成龍的公開承認,房祖名才踏上了坦途,星運亨通,盡享父愛。而成龍與吳綺莉生下的“小龍女”卻沒那么幸運,有時還會被母親當做攻擊的工具,幸與不幸不言自明。前段時間,成龍公開表示了對這個女兒的憐愛之意,但由于孩子母親的緣故,注定成龍這一生對“小龍女”的關愛也僅止于物質了。

作為邁克爾?杰克遜的私生子著實有些撓頭,因為就算是費盡心力,最終也不過就是博得一個名分罷了。2004年10月1日,邁克爾?杰克遜向傳媒透露,現年17歲、曾在其別墅夢幻國度間斷居住過的歐麥?巴蒂是他的親生兒子。該男孩是他與一名挪威歌迷Pia于1987年發生后所生的。目前這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也是一個音樂人。隨后不久杰克遜又被披露,曾讓女演員索勒?波切里為其人工受孕。索勒表示要用DNA證明一切,索勒說她和杰克遜此前已經簽過法律文件,聲明她擁有兩個孩子的撫養權,杰克遜擁有看望孩子的權利。如果以這樣的速度曝光下去,杰克遜傳言中的巨額財產終將被瓜分得所剩無幾。況且最新的消息表明杰克遜自己也已經潦倒不堪了,真的到了這個地步,也許知道自己的父親是杰克遜的孩子們也懶得出來認“親”了。

篇2

本期看點

按照以往的說法,巴馬人主要吃素食,幾乎不吃肉。而這次健康專家拜訪的許多百歲老人都吃肉,但吃法與城里人不同,白水一煮直接入口。

多數巴馬人不喝茶,更不喝飲料,也不燒水,而是直接喝生水,水管中的水來自上游的盤陽河或泉水。

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健康。遺傳不是健康的唯一決定性因素,環境和生活方式才真正影響一個人的壽命。

巴馬長壽的秘訣流傳了很多,真實的情況是怎么樣的,只有親身來到巴馬,才能知道。

不久前,中國保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木博士到巴馬瑤族自治縣的甲篆鄉平安村巴盤屯進行了為期半個月左右的考察,一共拜訪了10位長壽老人,其中有5位在百歲以上,他們都很瘦,但都很有精神、很有力氣,耳不聾眼不花、能穿針走線。他們做飯、織布、散步、聊天、做家務,不像城里老人那樣臥床不起需要人照顧,有一位108歲的黃老太太最神奇,90%的頭發還是黑的。

吃肉多用“白切”

按照以往的說法,巴馬人主要吃素食,幾乎不吃肉,而西木拜訪的許多位老人都吃肉。“過去吃素多,那是因為生活貧困,沒肉可吃,現在有肉了,當然要吃。”巴馬目前最高壽的111歲的黃卜新老人,兩三天吃一次肉,一周吃一次魚。有位103歲的老太太,最喜歡用生菜包著煮熟的魚吃,吃得香極了。

巴馬有香豬、黑山羊、油魚、土雞及土鴨,都是老人們愛吃的肉食,只是吃法和城里人完全不一樣,幾乎從來不炒、煎、炸,只用清水煮熟后切著吃。

“白切”成了這里最常見的吃法,不放任何作料,最多蘸點鹽。香豬是當地一種體小肉嫩瘦肉多的特產豬,每只豬只有10~15千克(20~30斤);油魚是巴馬盤陽河的特產,煮時不放油也很香。

本著保全營養和減少毒素的原則,烹調方法從優到劣的順序依次為:生、蒸、煮、炒、烤、炸,調味品越少越好。所以雖然吃肉,但是巴馬人的吃肉方式比城里人健康得多。盡管吃得比從前好了,但是巴馬人吃得依然很少,大多每天只是兩稀一干,早餐和晚餐喝玉米粥或火麻湯,中午才吃肉和玉米、紅薯等,每餐只能吃到六七成飽――事實上,

“六七成飽”已經成為當地的飲食習慣。

別看當地人吃得少,品種卻很豐富,大都是土生土長的自然生態作物,非常新鮮。糧食主要有玉米、粳米、糯米、小米、紅薯、山芋等,大都沒有經過精細的加工,營養保存好。吃野菜是當地一大特色,苦荬菜、野藤菜、雷公根等,還有竹筍、香菇、木耳等山珍,每頓總要來上那么幾樣。

喝天然礦泉水

多數巴馬人不喝茶,不喝飲料,也不燒水,而是直接喝生水,生水來自上游的盤陽河或泉水。

盤陽河是巴馬的母親河,河流全程有四段伏于地下,河水四進四出于地下溶洞而被礦化,礦物質含量十分豐富,富含鋅、錳、鈣、鎂,呈弱堿性,pH值在7.5~7.8之間。

巴馬不僅水好,空氣也清新,這里空氣中負離子的含量為1500~2500個,立方厘米。而在都市通常200~500個/立方厘米,最高也就1000個/立方厘米。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邊走邊看風景,滿目翠綠、峰回路轉,一路上,總能見到村民趕牛、挑擔、或在地里打理莊稼。雖然言語不通,但是很多人熱情地和游客打招呼。在村里,你不會聽到有人高聲說話,當地人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一幅安逸、恬淡的生活畫卷。

盤陽河不僅是巴馬人的飲水來源,也是當地人的休閑游樂場所。黃昏,當你在河邊散步,一群群在河里洗浴的人們不時映入眼簾,有孩子,有成人,還有許多老人,悠然似神仙。當地居民說,巴馬人非常喜歡洗浴。在過去,男女老幼同川而浴并不稀奇,但現在已是男女分開,一般男人在河的上游,女人在下游。

兩小時車程改變健康

篇3

這樣的背景下,2015年下半年國內化妝品店對于進口品的需求全面爆發。然而,在尋求并引進合適的進口化妝品過程中,化妝品店遇到了難題。據品觀傳媒推出的《進口化妝品渠道現狀與趨勢調查》報告顯示:進貨價格偏高、品牌沒有知名度、訂貨困難、容易斷貨等等均是目前國內渠道商反饋的問題。

意識到化妝品店這樣的需求和困難,原本主打彩妝的義烏化妝品批發商MASA STATION(下文簡稱瑪莎)于2015年10月份開了一家專營進口化妝品批發的新店。瑪莎總經理余麗萍分析道:“門店進貨難主要在兩個方面:國內消費者對于進口化妝品品牌忠誠度高,如何找到適合中國市場的化妝品對于門店來說是第一個坎兒,其次這些化妝品即使是已經進駐國內,基本也掌握在幾個商手中,找到這些商一一合作也比較麻煩。”

瑪莎做的即是幫門店省去找貨、進貨的麻煩過程,打造集多品牌、多品類的進口品批發店,讓化妝品店能簡單快速引進進口化妝品。據了解,瑪莎已經專門成立公司專營進口化妝品業務,公司內設置類似買手的部門,根據客戶口碑、產品熱搜度等要素篩選出在國內熱銷或者極有可能在未來熱銷的進口化妝品。

選定產品后,在找到進貨渠道購進這些產品時,瑪莎坦誠,也遇到了很多麻煩。義烏店內產品目前主要通過兩個渠道引進:l.直接從國外進口;2.拿不到權的品牌,與進口品貿易公司合作。余麗萍也透露,有些產品無法通過報關引進,諸如九朵云、馬油、SNP面膜等這類報關報不下來,但確實又是市場熱銷產品,瑪莎只能通過“螞蟻搬家”的笨辦法,多次從跨境電商平臺購進。

余麗萍告訴《化妝品觀察》,除了所有做進口品貿易的公司都會承擔的國家政策變化、匯率變化、關稅變化等因素引起的風險之外,由于進口品進中國備案時間長,往往需經歷l至2年時間,而該產品在一兩年后并不一定仍然流行,也是一大風險。

“尤其是彩妝,流行趨勢變化非常快。”余麗萍告訴《化妝品觀察》。目前瑪莎進口品店經營商品涵蓋護膚、彩妝、香水、面膜、個人護理、口腔護理等多個品類,但實際上各個品類陳列占比與報關因素息息相關。比如彩妝品類,目前瑪莎店內僅有BB霜、CC霜等少數底妝產品。而諸如牙刷類口腔護理產品無需備案,成了瑪莎店內陳列較多的產品,也是銷量較大的產品。

盡管在引進過程中遇到這些困難,瑪莎仍然想通過不斷優化,做到品牌結構、品類結構的合理化,讓想在門店引進進口品的化妝品店客戶能在瑪莎完成一站式購物。

除了打造進口品批發實體店,瑪莎還與中國海關特批的跨境電商自營平臺洋蔥海外倉進行合作,成為后者的加盟商。余麗萍介紹,之所以選擇與洋蔥海外倉合作,不只是因為洋蔥海外倉700多個國際品牌的背景以及其免稅的價格優勢,更因為洋蔥海外倉020的運營模式。

洋蔥海外倉針對加盟實體門店提供的終端觸屏機,目前已上架1000多個SKU,2016年預計將達到l萬多個。對于實體店而言,這無疑不是在有限空間內擴充門店SKU的有效辦法。瑪莎與洋蔥海外倉的合作,實際也是為化妝品店客戶提品之外的一種經營方案。事實上,瑪莎門店的該特點由來已久。

在瑪莎主打彩妝的門店里,瑪莎定位是“彩妝銷售方案的整合供應商”,不僅供應產品,還提供彩妝陳列和銷售方案。與義烏其他批發店不同的是,瑪莎除了提品,還為客戶提供過宣傳物料、陳列架,甚至包括門店彩妝專區的設計方案。

如今,瑪莎進口品店依然延續這種習慣。盡管目前來看,很多門店因為沒有重視而并未充分發揮這些陳列方案的價值,但是瑪莎還會堅持下去。余麗萍甚至透露,2016年瑪莎不限于自身的專業團隊,還會與專業的相關公司合作,繼續為客戶提供零售設計創意之類的服務。

余麗萍告訴《化妝品觀察》,盡管瑪莎進口品店開出來時間不長,已經得到了不錯的反饋。依托于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人流量,瑪莎每天迎來的零售客戶也不少,且大多成交了高客單。

然而,讓余麗萍感到有點意外也有點遺憾的是,瑪莎進口品店目前的批發客戶中,占比大的并不是CS渠道化妝品店,而是生活超市。由于這類主打高品質產品的生活超市往往會在店內設置進口化妝品專區,因而成了瑪莎進口品店的客戶,這種情況下,瑪莎除了提品,還提供陳列貨架。

篇4

【關鍵詞】 大學班級;班干部;選拔;培養

大學學生干部與高中不同,是學校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直接操作者,對引領指導新生快速適應新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剛入學時,因為新生的不適應和輔導員對全體新生了解的不夠全面,對新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沒有形成系統的模式和機制,常常導致后期輔導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受到影響。如果能在剛開學就選出合適的學生干部來作為所有學生的代表,并使他們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就能為日后做好學生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大學生班干部的選拔程序

1、入校初期選拔臨時負責人

新生剛剛進入大學,還處于迷茫階段,需要盡快選拔出臨時負責人來處理班級事務,并在學校活動和軍訓期間起到組織引導的作用。由于學生之間互相了解不夠,通過民主選舉效果并不理想,這時可以通過學生自愿報名的方式與輔導員私下交流,并在所有有意向競選臨時負責人的同學中展開競選,輔導員通過認真查看檔案和走訪各個宿舍,結合競選表現來暫定臨時負責人。在臨時負責人選后,就要對這些臨時負責人進行培訓和指導,在鼓勵他們大膽開展工作之外,還要提出注意事項,經常與這些臨時負責人交流,提高工作效率。臨時負責人可暫定一個月,不但可以盡快結束入學的無序狀態,促進學生間的互相了解,提升班級的凝聚力,而且還可以確保學生有組織有紀律的完成入學教育和軍訓任務。

2、班干部的正式確立

在經過開學一段時間的過渡后,學生們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對同學的了解也加深了,這時應當在大一學生中營造競爭氛圍,鼓勵大家積極競選班干部。通過組織開展班委競選工作,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制定公平、公開、公正的班干部選拔制度,把握任用標準,堅持群眾觀點,及時掌握新生思想動態,選出真正有能力、有集體意識,熱愛為班級服務的同學組建班委團體。

二、大學生班干部的培養措施

1、明確認識,提高水平

大學班干部任職初期,有時會出現一些對學生干部一職認識上的偏差。有人對學生干部的定位過高,對同學趾高氣揚,使得學生對學生干部產生不滿;有人定位過低,在原則問題上一味退讓,使得學生工作和班級事務難以展開,以上兩種認識都會使班干部難以擔當起班級重任。這時輔導員可以適當引導,一方面明確學生干部的權利和義務,使其對自己的工作目標,方向和職能作出明確的定位,另一方面鼓勵班干部大膽開展工作,主動行使相應的工作職權,積極承擔相應的工作職責。

2、嚴以律己,樹立班風

班干部的一舉一動都對班級的同學起著引導作用,與班風的樹立息息相關。因此班干部要自身素質高,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以身作則的要求別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別人。要達到這個目標,輔導員就應該通過班委開會等方式對其進行鞭策,讓他們能夠自覺地經常用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約束自己,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高班干部的政治素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樹立長久的威信,樹立優良的班風。

3、做好本職工作,分清主次

大一的學生干部由于對工作的熱情性普遍很高,大一開學的工作也比較繁雜,往往將工作與學習本末倒置。在大學期間,學生干部的本職工作是學習,一定要明確學習的重要性。作為學生干部,如果學習成績不能跟上,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帶頭作用,在班級中的威信就會下降,導致做不好班級管理工作。所以作為輔導員,一定要督促班干部在學習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為今后成為適應社會的綜合型人才奠定基礎。

4、虛心學習,不斷進步

由于大學和高中的管理模式與管理理念不同,高中一切事務由學校和家長包辦,大學卻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模式,許多班干部在最初投入工作時都有些無措,不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權力,不明確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輔導員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召開班干部會議,進行班干部培訓,使班干部學習管理班級事務的理論知識,從理論上引導學生掌握工作的正確思路。在會后可以組織高年級學生干部與大一班干部談心,大一班干部說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之處,由高年級學生干部傳授經驗技巧,使大一班干部取長補短,提高工作效率,不斷進步。

5、合理管理,獎懲分明

考慮到班干部工作的無償性,沒有獎勵對成績的肯定顯得很無力,所以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是對工作動力的強化,是學生干部培養的重要環節。建立系統的考勤機制,有序管理,獎懲分明才能使班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做好班級工作。

6、針對個體,側重培養

對班干部的培養方式應該有針對性,大學生班干部需要在短時間內培養,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長時間的專業培訓,所以應該針對不同的職務有側重點的培養。在學生方面,要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取長補短,依據學生干部個體的特點和各職務的作用,有針對性的分散培養,考慮到每個班干部的特長,讓他們有自由發揮的空間,打造有戰斗力的團隊,使每個人都做出自己的貢獻,將全體同學凝聚起來,形成一個朝氣蓬勃,團結協作,健康向上的優秀團體。

三、對輔導員的自身要求

作為一名輔導員,首先要不斷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同時涉獵廣泛,積極汲取各方面知識,如心理學、教育管理學等,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以應用。在平時對班干部的培養中,要常與班干部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適當鼓勵,加以鞭策,教會學生干部在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斷提高。

在輔導員自身,需要對自己嚴格要求,提高自身素質,做到言傳身教。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學生在大學四年里正是不斷學習的過程,作為輔導員,就要用一切機會來教育學生,改變學生,將他們打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在平時,輔導員要拓寬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渠道,在日常談話之余,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利用QQ,微信等進行交流,既方便了師生間交流,又拉近了師生間距離,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

四、結語

學生班干部的選拔與培養對引導新生健康成長,迅速適應大學生活,促進自身不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中,既要注重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也要抓緊班干部的思想教育,培養有能力,有思想的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優秀人才,為今后的學生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孟思瑩,李笑宇,張文超.大一學生干部培養模式探究[J].學校管理研究,2013.

[2] 王保安.淺談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08.02.

篇5

文/曾麗雄

我的母親有個習慣,喜歡放下飯碗便端起茶杯。飯飽之后端起一杯熱氣騰騰的濃茶,喝上兩口,十分愜意。飲茶,也成了母親的一項愛好,普洱、鐵觀音、大紅袍……愛好頗為廣泛。母親說,這個習慣是從她的祖母那兒就傳下來的,小時候,老人們總說飯后喝茶能促進消化,還有“飯后一杯茶,醫生餓著爬”的說法。可我卻十分反對母親這個習慣。

侍親心得

母親認為我的反對是大驚小怪,認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習慣怎么就不利健康了,也沒見喝出什么毛病。我只好耐心向母親解釋,幫助母親改掉這個壞習慣。

食物進入胃中,要經過各種酶和胃酸的作用,才能轉化為人體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飯后立即喝茶,會沖淡胃液,延長食物消化時間,給胃增加負擔。而且,茶葉中的鞣酸還會抑制胃液和腸液的分泌,刺激胃黏膜和腸道黏膜,引起胃功能失常,導致消化不良,阻礙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十分不利于健康。

此外,茶中的茶堿具有抑制小腸吸收鐵的作用,飯后飲用15克茶葉沖泡的茶水,會使食物中鐵的吸收量降低50%。有些人正是看中了飯后一杯茶具有影響人體消化和吸收食物營養的作用,才把它作為一種減肥美容的“有效”方法。但是長期堅持這樣的習慣,會引起胃腸功能失調和營養不良。

聽了我“苦口婆心”的勸說加上時時刻刻的“監督”,母親總算是把這飯后喝茶的毛病給改了過來。可母親也產生了一個疑問:既然飯后不能喝茶,那吃點什么好呢?

我的建議是:喝點梨汁。

梨汁富含膳食纖維,是最好的腸胃“清潔工”。飯館里的飯菜大都以“味”取勝,食物多油膩或辛辣,吃后容易誘發便秘。而飯后喝杯梨汁,能促進胃腸蠕動,使積存在體內的有害物質大量排出,避免便秘。而加熱過的梨汁中還含有大量的抗癌物質―――多酚,因此,飯后喝一杯梨汁有加速排出體內致癌物質的功能。

中醫稱梨為“百果之宗”,梨具有生津止渴、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的功效。除梨汁外,建議還可將梨與豬肺、山藥、川貝、杏仁等搭配,如雪梨豬肺湯、杏仁雪梨山藥糊等,作為飯后的補充,保健效果會更上一層樓。

需要注意的是,風寒咳嗽、腹部冷痛、脾虛便溏者要少喝梨汁。梨汁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當慎用。

巴馬原生態養生食物――巴馬神酒

文/何福高

篇6

手絹:一家三口用的手絹可以是同一品牌、同一圖案,但顏色、大小不一樣。比如爸爸是藍色的、媽媽是粉紅色的、寶寶是淺綠色的,爸爸的最大,寶寶的最小。

鏈子:媽媽的深藍色、樹脂的項鏈墜;爸爸同一顏色、材料的袖扣;寶寶同一顏色、材料的手鏈或腳鏈。別人仔細看來,這是一家三口;別人看不出來也沒有關系,三人彼此心里明白,這是家里的小秘密。其實,一般的飾品不一定非要價格非常貴,只要覺得好玩,又能增添生活樂趣就可以了。

胸針:媽媽的胸針和爸爸的袖扣、寶寶的袖扣或胸針是同一個款式、顏色、質地。

絲巾:媽媽的絲巾與爸爸的領帶,寶寶的絲巾或領帶是一個色系。

戒指:一家三口戒指(大一些的小孩也可以戴戒指),可以買成套的,也可以自己搭配,但要注意顏色、款式的搭配。

背包:游玩時的背包最好是一家三口一人一個,款式一樣,而顏色、大小不一樣的包。這樣會感覺非常舒服、自在、柔和。

筆:在各自的工作中,為了表達對愛人的思念,兩人用一樣的筆。

鞋子。游玩時,一家三口的鞋子可以是一個品牌但顏色不同,比如棗紅的、淺藍的和綠色的。 

圍裙。圍裙可以是一個品牌、不同顏色、大小,(最好也有孩子的圍裙,讓寶寶參與勞動嗎!)

睡衣。有很多人認為在家里就不要那么講究了,其實不然,在家里更應該注意生活質量,工作了一天,在家里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穿上同一品牌、款式而顏色不一樣的睡衣,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篇7

比如寫母愛的文章里,寫到“母親送傘”“母親帶我去看病”“母親送牛奶給我喝”“母親吃魚頭”等材料的文章占一多半;寫師愛的文章里,以“老師深夜批改作業”“老師風雨天送我回家”“老師帶病上課”為材料的文章也絕不在少數,這些老氣橫秋的文章很沒有新意。

在《寫作教學的智慧》第一編課例一“選擇有價值的材料”中,鄭桂華老師也再次提到了如何拒絕選材庸俗老套的問題,提倡選材寫出“個人真切體驗”,選“陌生化”事件來有效杜絕“雷同老套”對人物個性的“腐蝕”,防止讀者“審美疲勞”的發生。這一點筆者頗為贊同,真實即個性,在瞬息萬變的生活里,發生在不經意之間的“小插曲”“小對話”“小細節”經藝術加工后,恰恰很可能成為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和“創新”,成為別人眼中的“不一樣”。

那么,怎么抓取這些有效、真實、生動的素材來寫出人物個性,并讓讀者印象深刻呢?除了平日觀察積累,老師又如何點撥學生挖掘出這些材料呢?筆者試著結合課文《阿長與山海經》做引子來喚醒學生對“好材料”的敏感性。這里筆者拋出一個關鍵性問題:“阿長做了什么事給魯迅留下深刻的印象,令魯迅‘感動’?”學生不費思量地就能找到答案:“她為魯迅買來了《山海經》。”確實,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魯迅身邊有多少人“不愿”“不想”甚至“不值得”而“沒去做”,這時有個人偏偏為你做了,那這個人就在“人群中”變“亮”了,這個素材便是顯現長媽媽“善良”個性的好素材。

類似這樣的素材,我們還能在其他課文中得到印證:如寫藤野先生,和周圍大多數的“愛國青年”的“偏見”與普通日本百姓的“同情”相比,對魯迅在“添蓋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我的解剖實習”等小事上偏偏多了一分“特別關照”,別人不做、不肯做、不愿做的事,藤野先生卻做了,自然顯得“特別”了、“不一樣”了,他的“正直”“熱情”“無私”自然就凸顯出來了,類似的文章還有很多,不一一枚舉。

那么,回頭再看看怎么寫“母愛”呢?顯然“母親帶我去看病”“母親送牛奶給我喝”“母親吃魚頭”,很多學生都在寫,說明很多母親都在做,自然顯得太常規,太共性了,那么母親做過哪些和身邊其他人不一樣的事情呢?這里筆者借“母親吃魚頭”讓學生引發生活聯想,比如“在你家,一家人通常最愛吃的是什么菜?母親吃飯時哪些地方和其他家人做得不太一樣?”學生道出很多自然真實的生活現象,如“我們一家都很喜歡吃媽媽燒的羊蹄豆腐湯,不過媽媽只挑豆腐吃,我、弟弟和爸爸總挑羊蹄吃,所以媽媽的桌沿經常只有湯汁,而我們姐弟和爸爸的桌沿常是一大堆骨頭渣”,“媽媽對大家都喜歡吃的菜很少伸筷子去碰,等晚飯即將結束時,她總會習慣性地敲著只剩零星半點殘渣的碗沿問大家:‘你們還有誰要吃嗎,不要吃,我拌飯吃了’,所以對于那道搶手菜,我的母親總是最后吃,而吃到嘴邊的也總是冷的”……看,學生們的“挖料”是不是既接地氣又讓人“眼前一亮”呢!

在寫人物時,如果我們能經常引導學生聯想人物說過哪些“不一樣的話”,做過“不一樣的事”,有哪些“不一樣的習慣”“不一樣的動作”等,就有利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對于學生寫作思路的開拓大有裨益。令筆者頗感欣慰的是,前一段時間,很多學生經過數次思維訓練后,在寫《美好的時刻》一文時,選材水準上確實有所提高,挖掘出了不少生動又美好的材料,如“自己的父親和母親都很喜歡閱讀《東南商報》,母親總是忙到很晚才睡,父親每次在底樓沙發上看完報紙,并非隨手一扔,而總習慣把它完好如新地工整疊合好,帶上樓,放在母親的床頭柜上才去忙別的事。媽媽說,每天晚上看完爸爸放在床頭柜上的報紙,睡覺總是很舒心。”父親有異于常人的看報紙習慣寫出了父親對母親的貼心的愛。如“當自己考試不理想,智慧的班主任對他循循善誘,改編,‘笨鳥先飛’的故事,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體會‘笨鳥勤飛’才是成功的前提為例,來勸誡學生,讓學生茅塞頓開”,這番“創新言論”體現了班主任的耐心和睿智,自然也令學生印象深刻。如“在班隊活動中,高個子男生鋒,搶著要幫小個子女生玲拎野炊器具去室外草地上,遭到小女生客氣的謝絕后,鋒竟嚷嚷著‘不讓幫忙決不罷休’的狂言,硬是搶過女生手中的器具直奔下樓……”,這則材料中,男生鋒描寫貌似粗魯不文明的行為,實則道出了男生鋒的仗義和助人為樂……

篇8

走上火車,忘記牽掛,我踏上了去歸“家”之路……

站人滿為患,那顆因牽掛焦灼的心早已飛回去了,心不在焉……車站一位老者在發呆,那么出神,我上前一步:“老人家,你在干嘛?”他麻痹的神經在大概兩秒鐘之后,反應了,他直直的看著我,眼中濕潤可眼淚卻始終沒有流下,我忽然因破壞他的沉默后悔……“我今年30歲!買不到票,回不了家了,想從旅客手里買,可是……”我有些著急也有些驚訝,這真不像一個三十歲人的臉,卻像60多的,我輕嘆:“可是?”“可是人心冷漠……”他再說不下去,抬起頭看著天棚,我心情也變得壓抑起來,“檢票了!快走!”爸爸的話解開了沉寂,老者驚得看了我一眼,接著目光變得冷漠,就像看其他人一樣。“你走吧……我在這等三天了,售票口沒票了……老母親……”我被爸爸強行拉走,最終也沒聽懂它最后的話。

入站口,許多和我們一樣的人,拎著大包小包,趕著火車,哈了一口氣,瑩白色,不愿去想卻在腦中次次出現老人在等車的背影……

上了車,心情好受些,車發動了,以很快的速度穿梭在兩座城市之間,我向窗外看,驚奇,玻璃里反射出來的我留下了一滴淚,回過神來,原來是玻璃上流下的水珠,回家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憂,朋友們也常說我變得多愁善感了,也許是長大了。這次旅行和以往的不同,可能是我真的長大了。注意的事也多了,思想也復雜了。可是這樣的長大讓我的溝通也變的匱乏了,不愿和家人溝通,就算聽歌也不愿跟家人溝通……初一開始我就覺得我變得比原來內向了,現在初二,不僅沒減,反而更甚。

“給我講講你最近的故事吧……”爸爸對我說,“咱爺倆也好久沒見了,你又‘紳士’了。”我聽出了爸爸在諷刺我,苦笑著說:“我也不想這樣,可是沒勇氣打破這份沉寂。”自從爸爸和媽媽離婚,我和爸爸見面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了。現在也就過年,可以在大連呆十天半個月的。就這樣我們聊了起來,就像去年一樣,說說笑笑,喝了一點酒,氣氛一直很好,直到爸爸問我“感情上呢?”“……沒什么呀。呵呵。”“剛才還說是朋友,我把你當朋友,你是嗎?”我有些尷尬:“是是!真沒問題……”可是真沒問題嗎?不一定吧……只是不敢說而已吧,真是朋友嗎?我能放得開嗎?“困了,睡吧,!good night”這是爸爸唯一會說的英語,從小時候開始他每次睡覺都要和我說good night。

一夜無語…………

第二天下了火車我才發現,原來和我們一樣踏上歸途的人這么多,一樣的來處不一樣的去處,一樣的出口不一樣的路是的。

曾經有過幾次想離開這個世界,可是回念想想,我還有好多舍不得,舍不得家人、朋友。往外走,不是太冷,但風很大而且刺骨。我想他們可能是排斥外向的人吧,在我看來,還是家鄉的風對我親切。

走出火車站和來接我們的——我的老姑父,擦肩而過,說也有趣,我們到站后,爸爸沒跟他們說,只是告訴我:6:40太早了,別影響他們睡覺,我們自己坐公交去。可是他卻不知道老姑父5:30就到了。老姑父和爸爸都是老社會的人,還會辦這種糊涂事,事后老姑一直因此取笑他倆。

到了姑姑家。

篇9

明天永遠存在,他就像通往人生道路一樣永無止境,今天,也是明天,那是針對昨天而說的,明天,也是明天,那是針對今天而說的,后天也是明天,那是針對明天而說的。明天就像這樣,過了又來,來了又過,反反復復。

于是我認為明天都是一樣,都是這樣過來的,當從明天來到今天,又回到明天,這樣的程序都一樣,于是我就開始覺得生活好無聊呀,每天都一樣,太沒意思了。直到今天,我聽了爸爸的一番話,才知道原來明天是不一樣的,不,應該說每天都不一樣,爸爸告訴我,其實生活就像白米,為什么有的人能把它,做成:粥,干飯,炒飯,等,每天一種口味,這樣就不會厭煩。而有的人天天吃粥,從不想個法子,把它變個樣來做,這樣就自然感到厭煩。是呀,生活就是這樣,在不同的那一剎那,你必須用心去體會,體會它自身的與眾不同。但也有這樣的人,在心情飽滿,開心的時候,就熱情地去擁抱明天,在心情低落,沉悶的時候,就像度日那樣,“一笑而過”。這樣一來,更使每天不一樣,一天有一的特別。

我終于知道了,明天的含義,它是要用心去體會,要想感受到它的不同,就要看你用什么角度看。快來把握明天吧!把握著與眾不同的生活。明天是充滿光明,最美好的!

篇10

說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很多人都會和我一樣下意識地笑了起來。因為這句樸實的話,我們不知道從父母老師長輩那里聽到了多少遍。可是捫心自問,當我們笑的時候,是只是單純覺得好玩?可笑?覺得有道理,還是覺得無稽之談?

以前,我也一直是個不愛勞動做家務的孩子,我并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對,好像家務我們去做,爸爸媽媽也會整理的好好的,而我只是在心情好的時候,想幫忙就幫忙,不想幫忙就找做作業為借口。

后來我才發現,會做家務的人,真的不一樣。

就像有一次,班級里組織野炊,同學們在老師及班委們的帶動下,去買了野炊材料,食物等等。

在采購的時候,有的同學就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掌控力,經常有幫父母去買菜的同學,他們會辨別食物的新鮮度,優質與否,還有價格上的高低。很快地,我們不會的一些同學,就只能跑跑腿,打打雜,聽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