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小傳范文
時間:2023-03-23 00:59: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母親小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世界上有很多職業,每個人都充當著不同的職業,不管哪個職業似乎都得心應手,但是只有母親這個職業沒人做得好。
先講一個小故事:1971年2月28日晚9點左右在八道溝婦產科出生了一名女嬰。她好像命中注定充滿著淡淡悲哀。
首先,由于她母親之前吃了某種刺激性藥物導致她才五斤二兩。耳朵眼睛都小小的,整個一個精致的娃娃,這樣過下去也好??墒窃谌旰?,她又有了弟弟,不管這個社會已經有多么開放,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讓她趕上了。她母親為了照顧弟弟就將她送往大姨家、二姨家,反反復復。雖然過早的體會不到母愛,但她常常說撿到的兩個母愛比親的還親?;蛟S是上天的一種補償,她父親是當兵的,副參謀長,長期到處逛,總會帶上她,因此瀏覽了很多名勝。她學習很好,理科很強,老師很看好她。但命運又來了,高考失利,僅僅是個丹大。
然后,在16歲那年,她父親因喝酒喝多了而去世。
最后,因為自卑自己的學歷,找了一個家遠在黑龍江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貧窮小子。之后閃電式的在一年中談戀愛、結婚、生子?,F在她成為了一名母親,我的母親。
篇2
大家中午好!
甲:迎著五月的微風,母親節的前夕,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了。
乙:今天大家也許發覺我們的開頭語有點特殊吧!
甲:沒有?。∥乙稽c也沒感覺到。
乙:特殊就特殊在“母親節的前夕”這句話。
甲:哦,我明白了5月13日是我們母親的節日---母親節。
乙:是啊,再過1天就是母親節了。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就是母愛。平日里我們可能沒有時間關心和問候,甚至有時在自己心情不好時,沖著媽媽發脾氣,可她們從沒有過怨言,相反還會安慰你,鼓勵你。
甲:是母親給了我們溫情和呵護,是母親給了我們偉大無私的愛,是母親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但是,我們的成長卻見證著母親青春的流逝,母親的光陰猶如漸行漸短的影子映襯著我們的未來,當我們擁抱輝煌的時候,母親卻在積累滄桑。然而我們這一輩子永遠也走不出母親那一雙飽含深情的眼睛。
甲:相信同學們現在都知道母親節的由來吧!讓我們把自己的祝福獻給母親,讓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母愛和這與生俱來的感情吧。
乙:五月,陽光和煦,空氣中飄溢著康乃馨的香氣,那是溫馨的母親節輕輕地向我們走來。
甲:有一種親情叫感動,有一種愛流淌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有一種情感撫慰著我們心靈,一直伴著我們走向成熟的濃重。那份親情,那份愛,那份感情,匯聚成一泓最美的伴著我們成長的湖水。
乙:讓我們把自己的祝福獻給母親,讓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母愛和這與生俱來的感情吧。
甲:對啊,世界上最無私的愛莫過于母愛。讓我們把想對母親說的話在母親節那天說出來吧!向媽媽道一聲溫馨的祝福。對媽媽說一聲:媽媽!您辛苦了!送給媽媽一份自制的節日小禮物。為媽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為媽媽洗腳。
乙:你還記得正在家中惦念我們的母親么?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江春暉。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對于母親卻是最甜美的甘露,因為母親無私的付出僅是為了兒女的幸福。下面,請聽《感恩的心》
甲:最后祝天底下所有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篇3
在現代化、全球化語境中,伴隨著對現代性與文化同質化的質疑、辯駁,邊緣、差異、多樣性等話語進入了藝術學的理論場域。民間藝術作為廟堂藝術、學院藝術、博物館藝術的對立面,其邊緣地位與異質性現在被賦予了一種新的文化身份,產生了新的文化功能,成為一種時尚的話語資源,一時間爭相言說,眾聲喧嘩。然而,由于榮寵來得太快,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尚未來得及清理與深入探討,譬如民間藝術究竟有何異質性,其異質性發生根據何在,在美學上有何特殊表現,等等。本文擬對民間藝術美學的三個核心范疇――民間性、生活性、藝術性進行初步探討,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一、民間藝術的民間性
S.拉什認為,人類文化經歷了一個不斷分化、自主化的歷史過程?!霸谖撮_化社會,文化和社會尚未分化,宗教及其儀式的的確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神圣是內在于世俗之中的。就藝術而言,在原始社會中,不僅各種藝術形態具有高度整一性,而且藝術活動融入在社會生活之中,歌舞與戲劇都是巫術、宗教慶典的組成部分,阿爾塔米拉洞穴里的繪畫、金字塔、帕特農神廟等,并非為了審美的目的,而是與神靈溝通的一種手段。在較為復雜的文明社會中,文化不僅從社會生活中獨立出來,而且自身也發生了分化。隨著社會分工不斷細化,出現了專業從事文化生產的群體,從而產生了一種從日常生活中剝離出來,具有封閉的生產與傳播系統的文化形態。由于這種文化形態只在少數人之中傳播,社會大眾被排除在這一系統之外,這樣,少數人的文化與社會大眾的文化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文化傳統。對此,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在其《農民社會與文化》一書中創造性地發明了大傳統與小傳統兩個概念。所謂“‘大傳統’是指一個社會里上層的士紳、知識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它是南學者、思想家、宗教家反省深思(reflective)所產生的精英文化(refined culture);而相對的,‘小傳統’則是指一般社會大眾,特別是鄉民(peasant)或俗民(folk)所代表的生活文化?!比绻f文化大傳統產生了廟堂藝術、學院藝術、博物館藝術,那么,文化小傳統則是民間藝術生長的土壤,是民間藝術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生態壁龕。
與大傳統相比,小傳統是一種“沒有歷史的文化”,它似乎有一種特別頑強的力量,堅守在“過去”之中。S.拉什說:“現代化導致文化與社會的分化,導致世界上各種宗教中神圣的東西與世俗的東西的分化?!钡谛鹘y內,這樣的分化并未發生,文化仍然主要表現為民間信仰與相應的民俗活動,作為相對自足的系統,保持著系統內文化生態的平衡。小傳統的未分化性對于民間藝術存在與發展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民間藝術處于審美自律的歷史敘事之外,它只能生存于特定的文化生態壁龕中,與民間信仰、民俗活動等文化形態保持共生關系。“在民間的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生子祝壽、迎神賽會等活動中,民間藝術創作也最為活躍。如中國春節前后用年畫、剪紙、春聯裝飾環境,為孩子趕制服裝,社火花會的戲具,慶賀元宵節的花燈紙扎;端午節懸掛的天師符,鐘馗像、五毒服裝飾件及龍舟彩船;中元節的荷花燈、中秋節的月餅花模、泥塑兔兒爺;結婚用的嫁衣、喜花、喜帳;祝賀幼兒百天和生日用的虎頭帽、虎頭鞋、長命鎖、長命衣?!痹诂F代化、城市化背景下,小傳統堅守的地方民間藝術生存狀況也相對較好。20世紀80年代之后,許多地方逐漸恢復了傳統廟會,學者們考察時意外地發現,“廟會期間整個村子甚至鄰近村落都籠罩在一片熱鬧氣氛中,有舞龍、耍獅、唱戲、扭秧歌等各種活動”。2012年12月,筆者對江蘇地區的民間藝術傳承狀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發現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江蘇地區,傳承情況較好的民間藝術仍然深深地扎根于民間信仰與民俗活動之中。比如洪澤湖的漁鼓舞,之所以得以活態傳承下來,并非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的結果,而是當地漁民仍然深信這種巫舞能夠感動魚大王,保佑漁民出航安全。與此相反,那些小傳統破壞嚴重的地區,即使將民間藝術作為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大力保護,其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以江蘇省連云港市的南辰跑馬燈為例,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連一場完整的演出也很難組織起來,因為農民覺得過年時舉辦這些傳統的文化活動已經過時、沒意思了。事實上,這些民間藝術一旦脫離小傳統,僅僅作為審美的對象,的確沒什么吸引力,因為它的文化功能是一種依托于小傳統的結構性的功能,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中,它的意義才能充分彰顯,意義的接受者才能心領神會。比如剪紙藝術,如果你不知道那是窗花、墻畫,還是頂棚花,不知道是喜花、禮花,還是供花,不知道是在過年時張貼,還是在結婚時張貼,貼在什么位置,張貼時有何儀式方面的講究,僅僅作為一份工藝美術品來看待,你是很難真正理解它的意義的。
民間藝術作為集體生活與集體意識的表征,其民間性其實就是文化小傳統的烙印。它不追求分化、獨立,混雜于百姓日用之中;它不以審美自律為鵠的,依存于民間信仰與民俗活動之中;它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從未脫離民眾。民間藝術的民間性將其與藝術家的藝術區隔開來,盡管從來不乏偉大的創造性,卻從不標榜創造性;盡管從來不乏一流的大師,如瞎子阿炳,卻從沒有人以大師自居;即使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也很少有人將其作為獨立的審美對象。當然,這并不是說民間藝術與藝術家的藝術,或者說與精英藝術之間壁壘森嚴,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事實上,《詩經》中既有雅、頌,也有國風。京劇發端于民間,也會得到朝廷捧場。問題的關鍵在于,民間藝術一旦脫離小傳統,它的文化功能與意義就會蛻變,或者說民間藝術就喪失了民間性。難以稱其為民間藝術了。
雷德菲爾德認為,在社會生活中,小傳統總是弱勢的、被動的,隨著文明的發展,小傳統遲早會消失。這也就意味著,民間藝術遲早會喪失民間性。如果我們認為小傳統意味著愚昧、落后,那么,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消滅小傳統似乎指日可待。但是,如果我們認識到“這些傳統提供了生活、求知和行為的其他可供選擇的方式。因為它們的消失,世界會變得更加貧乏?!比绻覀兂姓J小傳統意味著人類的某種本能需要,它不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而是一種具有永恒價值的文化形態,那么,我們也許應該積極地探索小傳統與大傳統之間的良性互動,建構一種更具包容性的現代性模式。
二、民間藝術的生活性
民間性規定了民間藝術的本質,決定了民間藝術不能脫離小傳統。就其文化功能而言,民間藝術的突出特征在于生活性。如果說藝術家的藝術是博物館的藝術,“僅僅是美的藝術的一個標本”,那么,民間藝術則是日常生活的藝術,不僅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總是為了日常生活。一方面,民間藝術與日常生活總是親密無間的,各種形態的民間藝術品在日常生活或節慶中往往有著直接的實用目的,對于民間藝術家而言,其藝術活動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謀生手段;另一方面,民間藝術的主題與日常生活之間往往有著直接相關性。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博厄斯認為,“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可以通過某種形式具有美學價值”,不論這些形式多么簡單,只要人們可以根據形式的完美性來對其進行評判,就可以稱之為藝術。這也就是說,不管是剪紙、說唱、歌舞、雜技,還是打鐵、彈棉花、做鞋、釀酒、建房子,只要能在形式上打動人,就是藝術。例如,我國北方地區有一種蒸饅頭的工藝,叫面塑,或面花,也有人稱之為禮饃,其中有一種是專為兒童做的,有著各種動物形態的造型,如兔子、青蛙、小魚、小狗等,小孩子玩一會兒才會把它吃掉?!拔覀冎泻苌儆腥税阉闯墒撬囆g,在當地人看來,也沒有什么不一樣,就是他生活中的東西,這個東西轉瞬即逝,它很快就被消費掉了,它無法作為藝術品留存下來。但是,如果你親臨其境,親眼看到那些美麗、可愛的造型,你就不得不承認它也是一種民間的草根藝術?!痹谇肮I社會中,由于手工勞動的普遍性,幾乎一切做工精良的手工制品都具有審美價值,留存至今的一些手工制品,往往會被視作純粹的藝術品而收藏,但是,審美性一般來說是這些制品的次生功能,其首要功能卻在于實用性,即使是美輪美奐的云錦織品,也是直接服務于日常生活需要的。正如羅伯特?萊頓所言,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傾向于將真正的藝術看做普通人消費不起的奢侈品,但是在小規模社會,可以在很多日常生活場景中發現藝術物品。這樣一來,這種社會中的藝術家首先是一名匠人,他所制造的東西,整體看來,最終都是為了使用的目的。盡管它們給人們帶來愉悅的感受,但是它們在家庭和社區生活中也有實用的意義。哪怕是歌曲,也有社會功能?!鼻∏∈巧鐣裕皇菬o功利的審美促進了民間藝術的繁榮、發展,這一點從民間藝術的創作主體方面來看尤為顯著。
康德認為,審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以此論之,藝術家似乎應該定居在與世隔絕的象牙塔之中。但是,民間藝術家卻是在日常生活的辛勞中創造了他們的藝術。不管是捏泥人、面人,制作年畫,還是在勾欄、瓦肆說書,在街頭賣藝,其首要目的都不是為了藝術本身,而是為了糊口、生存。需求是生產的動力,這條經濟學原理似乎也適用于藝術學,民間藝術在經濟層面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是其繁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農業社會中,由于工作機會比較匱乏,從事手工制作、演藝活動可以謀生,所以從業人員甚多,宋元以來,出現了各類民間演藝行當?!端疂G傳》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誤失小衙內》中寫道:“在勾欄里……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或是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蹦洗丝梢娒耖g藝術曾是何等繁榮,何等受歡迎!而在現代社會中,以技藝謀生的民間藝人越來越少,曾經給人們帶來無限歡樂的各種民間藝術面臨著滅失的危險。即使采用了各種保護措施,也不過是“臨終關懷”,此間關鍵原因就在于民間藝術在現代社會中逐漸喪失了它的生活實用功能,失去了與日常生活的親密聯系。
與精英藝術不同,民間藝術從不表達富有個性的審美理想與價值理念,而是與大眾共享同一種審美理想與價值理念,而且,這種審美理想與價值理念總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中國的民間藝術的主題“都是祈求豐收、健康、多子、夫妻和諧、家庭和睦、兒童幸福成長、老人健康長壽,對死者也像對生者一樣地祝愿他在另一個世界幸福安樂。在這一主題貫穿下,民藝積淀形成了一系列成語、意象、紋樣程式,都與生命、歡喜、圓滿、幸福、長壽的內蘊和外形有關。如長命鎖,百家衣,雙喜、福、壽等字形,團花、富貴不斷頭、如意、生生不息紋樣等等。”這既是民間藝術的生活性的突出表現,也是其民間性的直接表現。在小傳統中,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等與日常生活直接相關的、物質的因素總是第一位的。巴赫金發現,西方民間文化甚至“把一切高級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東西轉移到整個不可分割的物質――肉體層面、大地和身體的層面。”總而言之,不管是在東方還是西方,勞作的農民與手工業者是不會像哲學家一樣地沉思的,他的精神性的、理想性的追求從不高于他的日常生活,物質的、精神的追求都匯聚于對日常生活的祝愿之中。因此,民間藝術不管是主題,還是形式,都洋溢著生活的氣息,都是豐滿的,喜慶的。
民間藝術的生活性意味著它總是在具體的時空中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它往往根植于小規模的社群,它的創造者甚至熟悉社群中每個人,知道每一件作品的功能與使用情況。比如,張姓的木匠為李姓的村民打了一張床,肯定知道這張床是結婚用的,他會自然而然地賦予其諸多喜慶的元素,若干年后,他往往有機會再次見到這張床,還會為此喜不自禁、津津樂道。相應地,只有在具體的時空中,民間藝術的意義的接受與詮釋才最為完滿。比如“游子身上衣”,只有從母親手中接過,知道她是如何一針一線制作出來的,才能體會到“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深沉情感,這與從市場上買得,其意義是大不相同的。在現代社會中,民間藝術的去地域性往往使其喪失了生活性,失去了民間藝術的本真性。收音機里的說書、電視機里的相聲表演與在街頭、茶館所見相比,其間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在一次調研中,一位基層文化工作者對我說,在電視機里看到農民的跑驢表演,覺得非常土氣,甚至有點滑稽,難以看下去,但是,到村里看他們表演時,那種熱鬧、歡騰的景象讓人由衷地歡樂,渾身上下都想動起來。對于現代化進程中民間藝術的“空間的虛化”現象及其后果,杜威在20世紀30年代就曾經非常深刻地指出:“由于經濟體系的原因,貿易與人口的流動性削弱或摧毀了藝術作品與這些藝術作品曾經是其自然表現的地方特性(genius loci)。由于藝術品在失去了它們的本土地位之時,取得了一種新的地位,即成為僅僅是美的藝術的一個標本,而不是別的什么東西?!蹦壳?,民間藝術去地域性帶來意義方面的變化,已經引起了人類學家、藝術學家的廣泛關注。
三、民間藝術的藝術性
民間藝術作為一種藝術,無疑應該注重藝術性的,但是,南于它的第一要義是生活性,這似乎制約了它的藝術性主張。另一方面,它的民間性不僅排斥創新精神,還往往對精神性的需求予以“降格”,將其貶低到物質層面,這使得民間藝術在境界上似乎永遠要比精英藝術低一層次。事實上,民間藝術并未因為它的實用功能而降低藝術性要求,這只需看一看徽派的民居建筑,打量一下做工極其精致的明清家具,了解一下云錦、藍印花布,讀一讀張岱的《柳敬亭說書》、劉鶚的《明湖居聽書》,就明白日常需要與審美之間并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杜威早就指出:“一個釣魚者可以吃掉他的捕獲物,卻并不因此失去他在拋竿取樂時的審美滿足。正是這種在制作或感知時所體驗到的生活的完滿程度,形成了是否是美的藝術的區分。是否此制品,如碗、地毯、長袍和武器等,被付諸實用,從內在的角度說,是沒有什么關系的?!眲驅W派開創者簡?艾倫?哈里森在深入考察藝術起源之后也提出:“假如一個藝術家一門心思以美為鵠的,他反倒通常會與美失之交臂?!本拖褚粋€人出去打獵,如果心無旁騖,一心追逐獵物,就會大獲而歸,一天都充滿,如果一心想著,則可能一無所獲,也沒有。當然,南于民間藝人迫于生計,往往很難有充裕的時間琢磨他的藝術,所以,這就難免給人造成“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的印象。與精英藝術相比,民間藝術確實不那么空靈、有韻致,但這并不意味著它的藝術境界就低。比如,當昆曲已經成為一種在精英群體中廣為流行的高雅藝術時,國學大師焦循卻覺得地方戲曲比文人創作的昆曲有意思,他在《花部農譚》序言中寫道:“梨同共尚吳音?;ú空撸淝馁蒂|,共稱為亂彈者也,乃余獨好之?!币灾劣凇懊繑y老婦、幼孫,乘駕小舟,沿湖觀閱?!泵耖g藝術能讓一代國學大師“好之”,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首先,民間藝術雖然俚俗,但是卻真誠而熱烈,尤其是民歌與地方戲曲。對于民歌與地方戲曲的真摯性,明代的文人就已經認識到了。李開先說:“故風出謠口,真詩只在民間。又引何大復的話說:“時調中狀元也。如十五《國風》,出諸里巷婦女之口者,情詞婉曲,自非后世詩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馮夢龍也說:“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民歌的“真”來自真情實感,是“途號而巷謳,勞呻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它的內容與情感表現都是基于日常生活,其文化乃至情感體驗有著高度共享性,所以能“一唱而群和”。這也就是說,民間藝術的生活性是其美學上“真”的前提,一旦脫離特定的生活區域、社群,就可能喪失其美學上的“真”。馮夢龍收集了千余首明代的民歌,朱載?在其《靈星小舞譜》中記載了其中部分民歌的樂譜,今人卻很難唱出其民歌的味來,就是因為失去了特定的生活空間。民歌不僅真誠,而且情感表現極其濃郁、熱烈。陜北民歌唱到:“墻頭上跑馬還嫌低,面對面睡著還想你”。如此熾熱的情感表現豈是受過大傳統規訓過的文人所能表達出來的!文化的小傳統,即民間性賦予了民間藝術獨特的表現方式與審美形態。在小傳統中,審美理想是熱烈,而不是中庸;是強烈對比,而不是和諧??匆豢囱砀栊鲋械母鞣N人物,推車的老漢、耳朵上掛著一長串紅辣椒的媒婆、大頭和尚、臉上寫著“此地不可小便”的丑角,幾乎把夸張、對比的手法用到了極致,讓人一想到就忍俊不禁。不妨再聽一聽民間諺語,如“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紅配綠(方言念‘錄’),看不足。”大紅大綠多么俗氣,但在特定的生活場景中,如民間的節日、婚禮中,只有這大紅大綠才能表現民間美學對熱烈的追求。
不僅民歌、曲藝表演等民間藝術中飽含著真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所有民間生活用具中都包含著特殊的情感性因素?!巴馄沤o外孫做的虎頭帽、虎頭鞋,傾盡了老人對后輩的疼愛和祝福;母親給孩子做的五毒兜肚,如祈福避邪的畫符,是要靠它來保護孩子的平安的;妻子給丈夫做的荷包,姑娘給情郎做的鞋墊,一針針一線線都是傾吐真情的‘文字’,它們組合的圖案花紋,是比文字更為真摯的情詩?!逼鋵?,就是最為普通的生活用具,如一條小板凳,不管是在制作過程中還是在使用過程中,都是帶有情感因素的。時過境遷,這些生活用具可能因為它的審美形態與精致的做工而被后人收藏,成為博物館式的藝術品,但是,由于剝離了具體的生活空間,它的情感性內涵就流失了。對于民間藝術來說,藝術性與生活性總是高度統一的,離開了生活性,民間藝術的藝術性也就失去了鮮活的生命。
篇4
到了目的地,我才知道,名人筆下金碧輝煌的殿宇還不能完全表露出它的神奇。她宛如經由上神的巧手雕刻出來,送予人類的禮物般,充滿了靈氣。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座建筑,都顯示出它的不凡,處處充滿了歷史厚重的韻味。
在這次活動中,令我感觸頗深的便是八國建筑了。
在八國建筑中,最為宏偉的莫過于美國風情莊園,哪怕是只在里面待了短短的十五分鐘,我也沉醉在其中,無法自拔。而最為古典美的非日本的櫻花苑莫屬。門口有兩個亭子,亭子旁種著色彩鮮艷的花兒,令人頗為賞心悅目。櫻花園是分為兩層的,我比較感興趣的不是一樓的那些小玩意兒,而是神秘的二樓。當我們抵達二樓時,目光瞬間被正中央的佛像給吸引了。素來信佛的我迫不及待地與另一個同學叩了三下頭,后面上來的老師告訴我們,這是日本的佛!我感覺自己幼小的心靈被欺騙了,追悔莫及,可轉念一想:無論是哪國的佛,他們都是佛,是不分國限的。給了自己一些安慰后,我便又興沖沖地下樓玩去了。
從這些建筑中,我深深地感覺到了當時舊中國的弱小,是多么的不堪一擊。我明白了:落后則要挨打,若是我們的國家是強大的,就不會讓八國聯軍肆意踐踏我們的土地,破壞我們的家園。少年強則國強,若是不努力,那么受辱的便是我們的國家,我們親愛的祖國母親。若是像幾十年前一樣,我們中國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簽下一張張令中國人感到恥辱的不平等條約,相信,老祖宗們也是不會瞑目的。
篇5
收集各類的“卡片”,曾經是學生最熱衷的一件事。五彩的畫面、簡練的人物小傳和誘惑力的攻關游戲,強烈的吸引著學生。一時間,“玩卡”、“換卡”、“欣賞卡”如一股熱浪席卷而來。
但隨之引發的問題也接踵而來,伴隨的口角現象不斷增多,班級的紀律情況和學習成績也明顯下滑。面對出現的問題,我陷入了沉思:既然學生們喜歡這項活動,剝奪了他們玩的權利就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想辦法積極地引導他們正當、適當的玩,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伴隨著上課的鈴聲,我走進教室,望著桌上一大堆被其他老師沒收的卡片說:“這么多的卡片收集起來多么不容易呀!快把它們拿回去吧!”話音未落,學生們都笑了。“小小卡片其樂無窮,但在給大家帶來的快樂的同時,也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事,那么如何才能把握玩的尺度,玩的更有意義呢?”在輕松的氛圍中,一節圍繞“小小卡片?而進行口語交際課開始了。針對近幾天出現的問題,學生們紛紛發言,這個說:”集卡讓我們了解了歷史,增長了見識,但玩要有節制,不能影響學習和紀律?!薄澳莻€說:“玩卡可以使大腦得到適當的調節,但一定要處理好課上和課下的關系?!边€有的說:“游戲中好漢們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最守紀律,聽從指揮,,我們也要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小明內疚的說:“我做事缺少謙讓,如果那天我把卡片換給張彤,我們就不會吵架了?!痹捯粑绰洌∶骶驼酒饋碚f:“是我不對,那天是我沒按規定去做,所以惹你生氣了?!币幌捀袆恿巳嗤瑢W。陳媛說:“收集卡片我們女生也喜歡,由于我們互相謙讓,在玩中講文明,守規則,所以我們玩的很愉快,也成了好朋友?!薄牥l學生們發自肺腑的話語,望著他們激動的表情,我真慶幸自己沒有沒收這些“卡片”,沒有剝奪他們玩的權力。
此后,學生們分別組成了 “讀史書小組”、 “繪畫小組”、 “習作小組”,他們把卡片整理后做成了展板;閱讀“水滸傳”、 “說唐”等書籍;把喜歡的人物化成了有趣的卡通畫;還有的為喜歡的人物撰寫后續。
由于正確的引導,“集卡熱”帶給學生的益處是無法形容的。尊重學生的選擇,用溫和的態度和有效的方法積極引導,把玩的快樂還給孩子,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玩具陪伴孩子走過童年,給他們帶來的是快樂,也是他們認知世界的橋梁。游戲讓孩子們彼此溝通、熟悉、而其中的規則也是他們步入社會的演習。
篇6
沈益亮,1979年踏著父輩的肩膀走上教育崗位,開始了一個鄉村小學教師的生涯,目前在江蘇省濱??h八灘實驗小學任教小學高年級數學。從教以后一直致力于小學數學的教學與研究,先后參與研究國家級課題一項、省級兩項、鹽城市級兩項。在教學與研究的同時,他手不釋卷,廣閱讀,深思考,筆耕不輟,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在評比中獲獎。曾獲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個人、鹽城市教育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從教宣言:“可能我不是最優秀的,但也許我是最適合的,我堅信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p>
時間如流水,可以沖淡一切記憶,但它沖淡不了我對村小教書生涯的懷念。那段幸福的日子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爬上心頭,久久地將我包圍……
1979年的夏天,15歲的我躋身于教師這個隊伍。老實說,走上教育這條路,并非內心的渴望,而是命運的安排。初中尚未畢業那年,我頂替了父輩的工作,開始了一個鄉村小學教師的生涯。還沒有來得及驚喜,一紙調令讓我背起行囊,帶著幾本教科書在爸爸的陪伴下來到了我參加工作的第一站——江蘇省濱??h濱淮鎮建民小學。
那是一個比較偏遠的農村小學,也沒通公路。記得第一次報到時,村里的書記給我講了該村的一些情況,說那地方偏僻,條件差,很多老師來了沒兩年就走了。我去接的那個班級已經換了兩個從外地分來的年輕教師,家長們都很傷心。我是那個班第三個任課老師兼班主任,他們很希望我能留下來……
一間窄窄的教室,里面的光線很暗,一到下雨變天就無法上課。一張陳舊的講臺,一面布滿“皺紋”的長條木黑板,上面凹凸不平,斑駁累累。幾排行行的陳年桌凳,三四幅《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油畫,這便是一所農村小學的教室。老師們幾乎只有書本和幾支粉筆維持著每一天學生求知的需要。對此你會想象:這里的學生學習生活會怎樣?他們又會學習到什么?
面對那些破桌子、泥孩子,我驚呆了,心中有說不出的滋味。學校是只有10個教師的村小,平時一放學,就只剩下我和校長兩個外村人了。校長是一個極其保守的老同志,天天告誡我走上教育這條路,就要學會“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原來所有的夢想,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我家離學校有近5公里路,那時我家還沒有自行車,每周都必須提前半天趕到學校。記得有一次下午,我4點多就到了學校,由于在家幫爸爸媽媽忙活了近一天的農活,疲勞促使睡意襲來,我很早就睡下了。一覺醒來,才凌晨1點多。周圍一片漆黑,外面的風緊一陣兒慢一陣兒地刮著,加上窗戶是草簾和塑料布釘的,那呼呼的北風聲讓人毛骨悚然。老校長那晚又沒到,我的心里更是害怕緊張。我點上昏暗的煤油燈,拿本書來讀,大腦充滿著恐懼。我強作鎮定,苦苦等待著黎明的到來。這時胸中升起難以排遣的孤獨。我不斷地問自己:這難道是我一輩子生活與工作的環境嗎?多少個夜晚,我站在校園里對著曠野抒發“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慨。
初為人師的日子里,心頭涌動的是不盡的新鮮感和興奮感。我開始喜歡這份工作。白天,和孩子們一起背詩歌,教他們書本知識;夜晚,很多住得近的孩子來到我的身邊,我們坐在校園內的一個土堆上,一起講故事、唱歌、做游戲。柔和的月光、斑駁的樹影、一個小伙子與十多個孩子,這是至今還定格在我腦海中的優美的教育畫面。雖然在同事的眼中,我是一個“小”老師,但同學們卻很喜歡我的課。沒有刻意追求過方法的新穎,也沒有刻意探討過教育的規律,蜷縮在窮鄉僻壤的我更沒有看到過教學的最新動態,想象中,學生怎么學能輕松、能快樂、能學會,我就怎么教!因此,很多方法都來自于自己的靈感或者是自己突發奇想的創造。因為盡力追求課課不同的教法,所以,孩子們對我的課總是心存期待。那時候,讓學生喜歡我、喜歡上我的課是我最高的追求。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蔽冶仨氂脢^斗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我不能因為環境的不如意而沉淪,骨子里那種不服輸的勁頭又從我的心底涌起。我不能在這個平凡而又狹小的天地里磨平自己的棱角,我不能在西北風呼呼而提心吊膽中泯滅我的智慧!我要走出去,我要有所追求!就這樣,我為自己樹立了新的學習目標。
我白天認真備課、上課,深鉆教材,批改輔導并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晚上、周末、假日,我不停地讀書,以校為家,將陌生的語文、代數、幾何……重新捧起。從此,黎明即起,我常常來到大樹下背誦課文,寂靜的校園里出現了一位晨讀者,那就是我。鳥兒們站在樹梢上呼朋引伴,聽我朗讀。伴著冉冉升起的朝陽,聞著淡淡的月季花香,我吟誦著唐詩宋詞、美文佳篇。多少個晨昏我就是和他們一起度過的。在書中,我尋到了一方快樂的天地。1985年9月,學校的大門再次為我打開,我跨進了中等師范的校門,有了重新學習、深造的機會。我如饑似渴地吮吸知識的營養,以百倍的努力,圓滿完成了中師學習任務,拿到了中師文憑。后來當我以驚人的速度和低廉的學費拿到??坪捅究苾杀緦W歷證書時,領導和同事們都佩服地向我伸出大拇指。
一天晚上,我在家里拿出書本剛準備備課,忽然想起白天答應了一位學生到他家去家訪。去這位學生家,要經過一片荒墳地,周邊沒有人家,傳說那里有點犯怪。我生性膽小,每次周末回家總要在天黑之前往家趕。有時在學校有事,到很晚才回去,當走到那片荒墳地時,我就大氣不敢出,自己給自己打氣,心中默念“沒有鬼,沒有鬼”,沖刺一般地走過墳地。直到離遠了,看到了前面人家隱隱約約的燈光,心中才稍微平靜了些。于是,請母親陪我一起去家訪。母親很支持我的工作,一口就答應了。
我們母子倆從隔壁鄰居家借了輛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一路談笑著,來到了那位學生家。見到我的母親也一同跟來了,那位學生的家長很詫異。母親說明了原由。主人連忙把我們迎進屋,讓座,倒茶……那孩子母親說,沈老師也太頂真了,帶個信我們到學校不就行了。我說,答應學生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那晚,我們敘談了很久,從孩子的優點談到了孩子的不足;從孩子的情況談到了教育的方法……孩子始終在一旁認真地聽著,我想母親陪我來家訪的故事,一定會在他頭腦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激勵他不斷前進。
家訪回來的路上,微風輕拂,我有說不出的輕松與愜意。
篇7
我出生藝術世家,父親胡德風是著名的音樂指揮家,曾在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中擔任指揮。母親馬璇是歌唱家,曾任藝術學院聲樂教研室主任。我有兩個哥哥,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孩。
從我記事起,我就能感受到人們對父親的尊重。人們見到父親,都是非常禮貌而敬重地稱呼“胡老師”、“胡指揮”。記得小時候,我經常去看父親演出。每當看到父親站在指揮臺上揮動著指揮棒,我都會為他那瀟灑的身姿和觀眾熱烈的掌聲而激動不已。我覺得,父親是這個世界上最英俊、最有才華的父親,內心對父親充滿了崇拜之情。
在家時,我經常拿著父親的指揮棒,學著他的姿勢表演。父親撫摩著我的頭對我說:“以后,你也當個音樂家吧。”
受父母的影響,我從小就表現出了極好的音樂天賦。我3歲時,父親就開始培養我,讓我學習彈鋼琴。最初,我充滿了新鮮和好奇,每天練琴都挺起勁。可漸漸地,我煩了,覺得練琴太枯燥,于是便開始偷懶。
父親發現了,便對我說:“聽爸爸的話,好好練,咬牙挺過這段最枯燥的時期,你就會越來越喜歡了?!睆膮⒓庸ぷ鳌⒖即髮W、當導演一路走來,我深深地體會到,把練琴堅持下來,對我的幫助是多么的大。
上初中時,正趕上“”。我也沒心思學習,就同時報考了四個部隊的文工團,并且都被錄取了興奮地給在湖北向陽湖干校接受改造的父親發了封電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可誰知,我很快接到父親發來的加急電報,讓我必須繼續讀書。
當時,能當上部隊文藝兵是很令人羨慕的事情,我也特別向往能穿上軍裝,但遭到父親反對,我便放棄了去部隊文工團的機會,繼續上學。后來,我才真正理解父親:如果當初不聽父親的話,我就不可能考上電影學院,更無法勝任導演的重擔。
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后,我拍攝了被稱為中國第一部女性電影的《女兒樓》,接著,又拍攝了獲得意大利第32屆薩爾索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與前蘇聯第lO屆亞非拉國際電影節銀質獎、導演個人獎的《遠離戰爭年代》,以及《新兵小傳》、《姊妹迷蹤》、《女飛行師長》等影視劇。
1998年,我拿到了《雍正王朝》的劇本,并被邀擔任導演。我從未拍過這樣的大劇,我怕自己無法駕馭。但我內心又有一種強烈的渴望,希望能通過此劇來突破自己。
我將自己的矛盾告訴了父親,父親鼓勵我說:“你應該接受這個挑戰,我相信你,一定能拍好的。”
父親一邊鼓勵我,一邊認真地通讀劇本。然后,向我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他幫我分析這個劇的主脈和每個人物的定位,從一個男人的角度提醒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雍正王朝》終于成功了,獲得了1999年金鷹獎、飛天獎、中央電視臺“觀眾最喜愛的電視劇”導演獎等眾多獎項。有人不理解我怎么能把一部“男人劇”拍得如此氣勢恢弘,對男性的理解如此深刻。我告訴他們,是因為有父親做后盾,從父親身上,我了解了男性。
從此,我對駕馭男性題材大劇有了自信。后來,我又拍攝了《漢武大帝》、《喬家大院》。
除了父親,我崇拜的男人還有我的丈夫。他是一位學者,經歷坎坷。他下過鄉、當過工人、老師,“”中還挨過斗、坐過牢。恢復高考后第一年,他就考上了大學。他是很有個性的人,覺得在大學耗費四年的時光沒有必要,于是自動退學了。但他很有才華,雖然沒有大學文憑,卻被中央財政金融學院聘為代課老師,一年后又進入中國社科院,發表了大量有影響到的論文,后被聘為研究員。
丈夫眼光頗獨到,思想敏銳。和他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受益匪淺,潛移默化地學到許多東西。因此,每當遇到什么困難,我就會與丈夫商量,聽取他的意見。我往往是皺著眉頭和他交流,然后面帶輕松的笑容,心情愉悅地去處理困難。漸漸地,我覺得生活中已經不能離開他了,我需要他的思想,需要他的支持。
在拍這幾部“男人劇”時,作為女性,我總有局限的地方。我和丈夫講了自己的困惑和顧慮。丈夫認真地看了劇本,提醒我說,劇本雖然要不失女性的陰柔,但主調一定要剛硬,這樣才會好看。我理解丈夫所說的剛硬,也從他的性格中感受到。
在外人眼中,我名氣比丈夫大。但在丈夫面前,我幫是小女人。丈夫寫文章時,我會為他沏上一杯茶。吃完飯,我會拉著他一起去散步、聊天。有時間,我還會下廚房露上一手。
篇8
一、續譜原則:本凡例參閱前輩所修老譜凡例,遵祖制,重史實,在保持原譜體例的基礎上,又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特征,新修宗譜世系凡子女一視同仁,男女平等,共同入譜。
二、譜的功能是上溯淵源,下俾后世有所考據。我族自元仲公受封江國,子孫以國為姓,迄今一百三十多世,支蕃不能細載。世系唯有以元仲公嫡傳為本,沿傳至遷桐洪公,保存世統體系直書的不漏、不支,以示不敢忘記水源木本之義。自洪公始以五世一載,緣五世而斬的小宗法則,故六世另書,即效仿歐蘇譜例。
三、傳者,就是傳留、傳存、傳記。只有留傳下德行實跡的人,可在譜中立傳,否則只是在世系中明載固定內容。不輕易立小傳,以增強激勵樹德的嚴謹性。其間有載傳復詳世系的現象,務使后人有一目瞭然的感觀,雖重復但不妨礙在世系中保留大略內容。本次修譜對已故的德高望重族人可于族譜刊載傳記、墓志銘等,對家族有重大貢獻之族人可于族譜刊載小記、贊等,但堅持“生不立傳”的原則。
四、老譜照錄。除對老譜中能肯定的錯誤予以改正外,其余遵循“信以傳信、疑以存疑”原則,斷不采用無根據的推斷,妄自修改。歧疑處加注,空白處加“”。
五、從落籍受戶以來,老譜中對辱沒先人而賣身為奴仆、皂隸和從事倡優、妓行業之人,一概剔除不予收錄入譜,以示儆戒。
六、分房屬派,由大宗及小宗,以理清頭緒。視本族繁衍壯大實際,以人丁激增的世代開始分支分房。長房系明,續提二房;二房系明,再提三、四房。各房小支類推。宗圖內線路豎則父子相繼,一脈相通;橫則兄弟姐妹并列,血脈相連。
七、子孫過繼為人后者,于其生父名下書以某子繼某人,于繼父名下書以某之子為嗣。兩處各有記載,以明確其受命繼嗣的行狀。出繼外姓者書出某氏,不沒其人,不列其裔,顯示其自絕先祀之舉。老譜對外姓依母氏來者,或有以外姓承祧者,概不入譜,懼怕混亂了宗族傳承。
八、收養異姓子女者,稱“養子”、“養女”,并尊其意愿可以入譜。凡無男丁而招婿入贅的族人,其女兒所生子女,為江姓,則可繼續入譜,世圖世紀同等編寫。對出嫁女所生子女中如有姓江者,亦可繼續列入下一代世系中,世圖世紀同等編寫。
九、世表部分,世紀仿效史紀年表及漢唐墓銘式,每紀名上必書某公幾子,次寫譜名,名下寫曾用名、現用名和字、號、生年(某年某月某日)、最高學歷、最后或現職單位、最高職務(職稱)。本科及重點本科985和211學校可注明,行政科局級以上,職稱副高以上,部隊營級以上須標明?,F住地(農村可標注到行政村和自然村落)
十、詞條中,年齡以虛數計,年老謝世者,書“享”年;早逝者,統一規范為:八歲以下書“夭”,十七歲以下書“殤”,十八歲以上者書“卒”。上無父母健在者故去的男性記為“公”,故去的妻、妾記為“妣”。男性婚娶,其夫人曰“配”,再娶婦為“續配”;女子出嫁為“適”,若招親則為“贅”。然后寫出生年月日時,次寫配偶某某或續配某氏,并寫其出生年月日時,再寫子女,子女書完整名字。如有多妻,子女分別寫在自己母親后面,出嫁女要注明所適之人的姓名及住地。后寫公與妣卒年、月、日、時,葬地及碑向,夫妻葬在一起則寫合葬,同山而不同墓者,則為俱葬,同輩葬在一起則寫同葬,下輩隨長輩葬在一起則寫附葬。老譜中年壯而未娶室書未娶,善而無后書無傳,不善書絕。
十一、未婚男女單列詞條,已婚男女與配偶合編詞條。
十二、紀年、紀月、紀日。1912年之前以皇帝年號紀年;1912年到1948年,以民國紀年;1949年及以后以公元紀年。農歷紀年配干支。
十三、女性譜紀。名字及曾用名、出生年月日、遷居情況、最高學歷、最后或現工作單位、最高職務(職稱)、丈夫姓名(招婿的注明丈夫的父名、出生地、出生年、月、日,學歷、職務職稱,所生子女名字等);逝世年、月、日,墓地位置、方向或骨灰存放處。出嫁女世紀中,其丈夫、子女有職位職稱則書其職位職稱。
十四、男女入譜的排序,依據上次修譜《凡例》,仍按先兄弟、后姐妹的順序編入世系圖,江家姑娘名后括注“女”。詞條亦按先兄弟、后姐妹的順序編排。
篇9
天下母親演不盡,演了這么多年,最難演的還是生活中的母親,因為生活沒有劇本。
――薩日娜
9月8日,中國電視劇最高獎――第27屆飛天獎頒獎典禮在北京“水立方”落下帷幕。著名女演員薩日娜憑借《闖關東》中“文兒他娘”的突出表現再獲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成為該獎歷史上第一位兩次封后的演員。
這位在多部電視劇中扮演了“母親”的專業戶在發表獲獎感言時熱淚盈眶道:“……我還有一句話想跟我的女兒說,因為工作,我不能時常陪伴在你身邊;媽媽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媽媽要努力,努力成為你的驕傲;現在,我想說,‘香香,今天媽媽終于成為了你的驕傲!’”
一般人不知道,薩日娜的創作力量竟然來自于年幼女兒的激勵。一直忙于事業的她,在現實生活當中是如何飾演母親這一角色的?劇中的母親和生活中的母親這兩個角色是如何演繹得熠熠生輝的呢?
丑演員6年無戲可演,
“變廢為寶”專演母親
1968年11月,薩日娜出生于內蒙古包頭市一個蒙古族家庭。她的名字在蒙語里指“山丹丹花”,期待有個紅艷艷的人生。1989年,薩日娜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被分配到中華全國總工會話劇團。次年2月14日,她與同學潘軍在北京組成了一個甜蜜的小家。
薩日娜的母親是斯琴高娃的啟蒙老師,斯琴高娃的成功時刻激勵著薩日娜。可是,她的運氣卻沒有斯琴高娃好,結婚后她在家里等待了一年,也沒有導演邀請她飾演角色。
這怎么行?薩日娜便主動出擊,把簡歷和照片送往各個劇組。但是投出的簡歷都如石沉大海,她不甘心地跑到一個劇組問是怎么回事。對方為難地笑著說:“我們要美女,拍出來的戲才養眼?!彼_日娜很泄氣地回到家中,哭成一個淚人兒:“現在潮流變了,不要演技了,只選擇‘花瓶’!自己是蒙古人,天生臉盤大、身材豐滿,嫌我不是美女,總不能去整容,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人吧?”
因為長得“丑”,薩日娜6年無戲可演。失落的她想放棄演員這個職業,出國深造。但是,她心里不甘:“難道自己真的一無是處?我苦苦學了四年的表演,就廢棄不用?絕對不行!”
薩日娜認真分析起市場來,她發現許多年輕漂亮、身材苗條的明星在選擇一些表演跨度大的角色時,因為扮演“母親”得快速增肥,付出的成本大,多不愿意接受。薩日娜頓時驚喜起來:“既然自己不是青春偶像派,電影演不了,那就演電視劇,專門尋找符合自己體型的‘母親’角色來演?!?/p>
“母親”是一個很大的陣地,薩日娜找到了這條途徑后,立即四處尋找角色,決心殺進影視圈。
1995年7月,薩日娜接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主角――電視劇《牛玉琴的樹》中的牛玉琴。為了將這個現實的中年母親再現出來,得剪去飄逸的長發,還到風沙彌漫的陜北黃土高原體驗生活。這么辛苦,之前已有四十多個演員拒演了。可薩日娜不計較這些,立即來到偏僻的陜北農村,和女主角原型――牛玉琴一起生活了兩個星期。兩人一起擔水、撒種、扶犁,一起上山植樹造林。由于當地嚴重干旱缺水,薩日娜整整兩個星期沒有洗臉、洗頭,真正如同一位樸實的農村大娘。
薩日娜的辛勞付出很快得到了回報,電視劇播出后,觀眾反響熱烈。同年,《中國月亮》的導演邀請薩日娜出演片中的女主角――又是一位善良的農村母親。但角色要從十幾歲演到五十多歲,年齡跨度很大,薩日娜心里實在沒底。
關鍵時刻,母親打來電話解開了她的心結:“做母親是女人的自然屬性,只要你用心體會,沒有什么演不好的。你三歲時就會給一歲的妹妹喂飯,這就是母性,就像你的名字一樣,草原上的山丹丹花到季了,自然而然就會開放。你全心全意投入到角色中,隨其自然地演繹就有了?!?/p>
薩日娜受到了啟發,利用母親給她留下的印象,進行本色的扮演,十分深情、感人。這次出演,讓很多導演和制片人對薩日娜刮目相看,前后邀請她出演電視連續劇《午夜有軌電車》、《情感的守望》、《錢王》、《大染坊》中的“母親”。特別是《情感的守望》,在1998年獲得中國電視劇最高獎項――第十八屆“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
真正做起母親,
誰知生個女兒好叛逆
薩日娜沒有懷孕、生產、教育小孩的經驗,只是一味地模仿觀察母親的形象,感覺表演得不是十分得心應手。她決定生個孩子體驗一番。1999年12月,薩日娜生下了女兒香香,真正做起了母親。
然而,此時的薩日娜已是諸多導演看重的實力派演員,片約不斷。2000年7月,她還在哺乳期,導演王新民就找到她,邀請出演電視劇《迎親馬隊》中的女一號。從廣袤大草原中走出來的薩日娜,對草原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一聽說要拍和草原有關的電視劇,二話不說,立即答應。隨后,她提前斷奶,將女兒送到包頭請母親幫著照看,便投入到緊張的拍攝中。《迎親馬隊》殺青后,薩日娜又馬不停蹄地在科爾沁草原上拍攝了《耶達山的雪》和《嗚沙灣》兩部電視劇。
薩日娜總結出一條經驗出來,只要心中有了母愛,動作、眼神就會自然流露,演員的心理就會和劇中人物心理契合在一起,將人物表演得栩栩如生。她的精湛表演,讓億萬觀眾感動。就這樣,薩日娜成功地塑造了無數個母親形象,被演藝界稱贊為“母親專業戶”。
至2003年初,薩日娜在熒屏上將多個“母親”表演得非常成功,忙碌的她自然怠慢了女兒。香香3歲了,總共相處不到一年,薩日娜感覺愧對女兒,常常對丈夫說:“在熒屏下,我是個不合格的母親,這是一個莫大的諷刺?!?/p>
心中不安的薩日娜打電話給母親,母親告訴她:“一天,香香看電視時見到了你的身影,她瞪著大眼睛專注地看了一會兒,馬上大喊:‘姥姥!姥姥!您快來看,我媽媽在電視里……’喊完,她便跑到電視機前,眼睛盯著屏幕,拍著小手一個勁兒地說:‘媽媽,您快出來抱抱我……”
母親說到這里,薩日娜的心突然像被什么扎了一下,隨即眼淚奪眶而出。她一手握著電話,一手捂著嘴,向女兒檢討道:“對不起寶貝,媽媽的條件比別人差,得比其他人拼命。你委屈一下吧……”香香不等她說完,“嗚嗚”大哭起來,生氣地丟下了話筒。
薩日娜立即放下手中事務,飛抵包頭,抱著香香又是親吻又是流淚,將她接回了北京。心懷愧疚的薩日娜非常寵愛香香,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飛了,對女兒百依百順。
香香見自己在媽媽心中有著如此重要的位置,學會了撒嬌、任性。三四歲了,連吃飯也要人喂,常常累得薩日娜腰酸腿痛。兩個月后的一天,已經疲憊不堪的薩日娜想早點休息,讓香香去洗澡。5分鐘后,她就看到女兒躺在床上了,便問:“你洗澡了嗎?”香香回答洗了,但是薩日娜去浴室一看是干的,知道她在撒謊。可香香一口咬定是在洗手池洗的澡,薩日娜說那么小的地方怎么洗?香香還在頂撞她,薩日娜一生氣就打了香香的屁股,香香哭了一小時:“我再也不喜歡你啦,你打我!我再也不喜歡你啦,你打我!”看著女兒倔強的小臉,薩日娜的心一陣一陣揪心地痛:“所謂三歲看老,再這樣下去,這孩子可就要毀掉,她太不懂得大人的辛苦了!”
丈夫也忙于拍戲,孩子不能任之荒廢了啊。經過一番思量后,薩日娜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決定帶著香香拍戲,讓女兒看看父母究竟是怎樣辛苦工作的。
2004年,薩日娜在青島拍攝電視劇《大染坊》。由于染坊這一特殊場景需要蒸汽彌漫的效果,攝影棚內時刻燃放著煙餅,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出鏡演員們常常嗆得眼淚直流,還得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誰知道,也被嗆得淚流滿面的香香不但不敬佩母親,反而幫她打退堂鼓,童言無忌地說:“媽媽,在幼兒園當老師比你們當演員輕松,你別拍戲了,去我們幼兒園當老師吧?!?/p>
“這么小就避重就輕,日后還談什么責任?”薩日娜痛苦不堪,認真考慮起來,“天下母親演不盡,演了這么多年,最難演的還是生活中的母親,因為生活沒有劇本?!彼龥Q定休影一個階段,全心全意“矯正”女兒。
做個實在的好母親,
熒屏內外皆得“飛天獎”
香香4歲時,望女成鳳的薩日娜就給她報了鋼琴班。起初,她只是想培養香香對音樂的興趣,可學了一年后,薩日娜坐不住了:“考級,為以后入學爭取加分!”為了能一次通過,整整半個學期,薩日娜每天監督女兒彈那幾首考級的曲子。香香剛開始還非常聽話,可時間一長,她就心生厭煩了。一天,香香怯怯地提出換首曲子彈,可薩日娜冷著臉一口回絕了:“不行,必須彈考級的曲子!要不然就考不過了?!?/p>
香香只好眼淚汪汪地練習著……
2005年7月,像千千萬萬個家長一樣,薩日娜頂著炎炎烈日,帶著香香來到北京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參加鋼琴考級。兩個小時后,香香終于從考場出來,她費力地鉆過層層疊疊的人墻,顧不得擦擦臉上的汗水,張口就問薩日娜:“媽媽,我考過了嗎?”
看著女兒緊張得有些發白的小臉,薩日娜突然一時語塞,心痛得說不出話來:“才5歲的孩子卻過早地承擔了如此大的壓力,這對女兒來說太不公平了?!彼_日娜一把摟過香香,替她擦去臉上的汗珠:“只要你盡力了,過不過無所謂。媽媽一樣為你驕傲!”
薩日娜的話讓香香惶恐的心立刻放松下來,小丫頭掙脫媽媽的手,像小鳥般地飛奔著和小伙伴們去玩了。
從這一刻起,薩日娜就下定決心:“再也不把女兒塞進這種愚蠢的桎梏里了,女兒也應該像草原上的那些孩子一樣,享受飛翔的自由。做母親的,只要好好陪伴在身邊就行了。”
但是,離開片場的日子長了,薩日娜常常心煩意亂起來。香香看在眼中,開始懂事的她慢慢學會了理解父母。她乖巧地端杯水給媽媽,像大人一樣成熟地說:“媽媽,你是雄鷹,應該翱翔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不要為了我一個人,犧牲了你的事業。兩個人的愛是小愛,母愛是一種大愛。無數觀眾的牽掛,你有責任去完成更多的角色。咱們來一個約定,只要你塑造出更好的形象,再次奪取中國電視劇最高獎項――飛天獎,成為女兒的驕傲,我一定不要你操心,自己照顧好自己。”
薩日娜簡直不敢相信女兒這么成熟,認認真真地看了半天后,欣喜地問:“你這個約定有效?”
“一定有效!”香香堅決地說。
為了女兒,雖然損失了一些走紅的機會,但演員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薩日娜體會到了生活中的真實。隨后,她加入了多個劇組,將平時生活中的一些珍貴經驗融入到角色中間,表演得更加自然、成熟、得心應手……
2006年上半年,著名導演張新建邀請薩日娜出演電視連續劇《闖關東》中的“文兒他娘”。薩日娜拿到劇本后,發現這是一個連姓名也沒有的母親,但是豁達、豪爽、深明大義,有著蒙古族女人一樣的性格,覺得自己最像這個角色,就快速答應了下來。
隨即,薩日娜為“文兒他娘”寫了人物小傳,分析她成長的心路歷程。2006年10月,劇組來到有著“中國冰雪之鄉”的東北雙峰林場,薩日娜和所有演職員一道,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和漫天大雪,開始了長達兩個月之久的拍攝。外景地離最近的小鎮也有200多公里,吃住行條件異常艱苦。在拍攝中,她和劇中的“孩子們”相處得非常好,這些“孩子們”不但在劇中叫她“娘”,下了戲后也把這個“娘”字叫得特別親。
劇中有一場跳水自殺的戲,時值初冬,大風異常干冷,劇組的全體人員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薩日娜為了感動女兒,她堅持不用替身,僅穿著薄薄的戲服在水里浸泡了將近半個小時。當導演喊停時,她已經凍得說不出話來了……為了角色的逼真,為了女兒的囑托,薩日娜把“文兒他娘”那善良、堅韌、維系家庭的拳拳之心,用自己的語言、形體表現得淋漓盡致。
半年過去了,拍攝才完成,完全投進角色中的薩日娜硬是沒有與女兒見一面。2008年1月,《闖關東》在中央電視臺熱播,“文兒他娘”的形象深深地刻入人們的心中,薩日娜的名字再一次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
同學們都非常羨慕香香有一個明星的媽媽,她高興極了。薩日娜開玩笑地問女兒:“我成為你的驕傲沒有?”香香故意調皮地說:“還沒有拿到飛天獎,不算!”
2008年暑假,薩日娜整整陪同香香兩個月,好好地對女兒進行親情補償。期間,有幾個劇組邀請薩日娜去主演,她只選擇了一家檔期在9月2日才開始的劇組。9月1日,香香上學去了,薩日娜才離開家。
上小學三年級的香香平常住在學校里,只周末回家。為了不再干擾媽媽,她把自己的事情管理得非常好,很是獨立、懂事,并且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
2009年9月8日,中國電視劇最高獎項――第27屆飛天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落下帷幕。薩日娜憑借《闖關東》中“文兒他娘”的突出表現,果然再獲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成為該獎歷史上第一位兩次封后的演員。
領完獎,薩日娜剛剛跨入家門口,香香興高采烈地大唱起阿寶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歡迎母親:“山丹丹開花喲紅艷艷,咱們中央那個到陜北。千家萬戶哎咳哎咳喲,把門開哎咳哎咳喲,快把咱親人迎進來,咿兒呀兒來吧喲喂……”
薩日娜感動得再次熱淚盈眶,擁抱著女兒甜美地親吻起來。隨行的朋友們大夸薩日娜教女有方,薩日娜卻說:“是她給了我表演的激情。我是從女兒身上學到了如何承擔母親的責任,這個獎對我來說,既是熒屏上的,又是生活中的,我得了雙份‘飛天獎’啊!”
目前,片約不斷的薩日娜真正大紅大紫起來了……正在拍攝中的《你是我的生命》、《今生》等電視連續劇,將再次證明她真摯細膩、震撼人心的不俗表演。
篇10
1
父親是家族歷史上第一個讀完高中的文化人,然而一生夢想能夠在自己手里“改門換戶”的祖父,在去世之前,也沒徹底原諒父親。祖父認為父親辜負了自己的期望,未能成為吃國家飯的文化人,最讓祖父不能釋懷的是,父親也沒能守住農民本分,不在地里謀食出力,非要進城當一個“即非農也非工”的農民工。用祖父的話來講,這就是“瞎折騰胡鬧!”然而,我得感謝父親,倘若不是父親提前“進城”,我的“進城”記憶,恐怕要推遲許多年。
故鄉在陜甘交界處,距離它最近的城市是寶雞,二者相隔僅有幾十公里路程。十五年前,母親帶著我和一堆包裹,在大年初六的早晨前往西安時,我曾在寶雞短暫停留,十五年后,這座城市留給我的印象只剩下了一堆黃牛票販子和使人嗆鼻作嘔的汽油味道。那一次,我們是去找父親。
十五年前,我七歲,第一次走出山村。弟弟小我三歲,年紀尚幼,對此次出行,他未曾表現出異常激動。我則整宿沒睡,想象城市的高樓,想象電視里坐落于城市大街上的絲路雕像,鐘鼓樓、大雁塔,當然還有傳說中的古城墻。我已經忘記母親為什么要趕在大年初六去找父親,按照鄉下風俗,正月里不過初七,一般不能出遠門,我們那里的風俗更特殊,過了元宵節,正月十六才是鄉下人集體出遠門的日子。
家鄉和西安相隔有足足二百四十公里路程,當時沒有直達車次,我們只能先搭乘班車到寶雞,再從寶雞轉乘西寶高速至西安。母親走地很早,那天正值雪后初晴,很冷!正月里班車本就不多,一場大雪過后,天冷地滑,車次安排地更少了。祖父勸母親再等幾日,但母親態度堅決,左手抱著弟弟,右手拉著我,母子兩背著笨重的包裹,硬生生擠上了一輛膨脹的汽車。那種班車如今在公路上已很少見到,白色、底盤低,沒有暖氣,車頂焊有一個貨物架,堆滿了雞、羊,還有成捆的編織袋。前幾年,我在北京798藝術區見過一輛,作為復古藝術品陳列在一個房間內。這種車型定額不足三十人,但當年它嚴重超載,母親和我擠進一個逼仄空間,抱緊包裹,捂好錢袋。雪后的山路極其難走,班車就像一個臃腫的胖子,跌跌撞撞蹣跚向前。雖然我被搖得天旋地轉,五臟六腑渾然不知所在,但母親再三叮囑我不要睡過去,那些年頭,扒手猖狂,搶劫傷人的事情時有聽聞,甚至有扒手直接在外面砸碎車窗玻璃,強行搶走乘客的行李。當時我靠窗而坐,母親大概也有這方面的擔心。
我至今猶記,一路上班車拋錨五次,每次拋錨,司機便破口大罵,吐一口濃痰,鉆進車底下檢修,然后再一臉油污爬出來。倘若遇到交警查車,司機笑臉拜托靠近車門的乘客先下車,委屈他們步行一小段路程,待班車順利通過檢查站后,再等這些人趕上來。就這樣,汽車在窮山惡水之間走走停停,我隔著窗戶,看雪后的山巒,遠眺熟悉但又陌生的黃土高原,猜測父親的城市究竟藏在哪座山后面。
2
汽車到達寶雞時我已睡過去很久。母親叫醒我,我揉揉眼睛,高樓與車流,人潮與喧嘩,大片的的黃土高原已不見了蹤影,我興奮激動,以為自己已經到達朝思暮想的古城西安。母親催促我趕緊下車,又拽著我和弟弟匆匆奔向車站另一頭。母親跟一堆黃牛黨砍價、爭吵、罵街,擠出人潮,塞給我一塊蔥花油餅,說:
“快吃!還有三個小時高速!”
我餓瘋了,站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央,聞著車站嗆鼻的汽油味道,大口咀嚼蔥花油餅,打量對我而言新奇未知的世界。高速依舊超載,但很暖和,車上不斷有人暈車嘔吐,一位老人帶給女兒的一籃子土雞蛋不知被誰不小心踢碎,老人哭訴一路,但沒有一個人理睬。一路走、一路走,我們終于抵達了西安,鉆出車門,天已經完全黑了!
父親當年是建筑工地上的一個小工,和一幫四川民工住窩棚。一家人雖已團聚,但實在無處下榻,父親將母親和弟弟安排在了一個相識的工友老陸家里,后來學到“寄人籬下”這個詞,我想到了那一年的弟弟和母親。那天晚上,我和父親睡窩棚,父子倆蓋一床鋪蓋,窩棚潮濕陰暗,鍋碗瓢盆、鋼筋水泥同處一室,四川人逗我聊天,抑揚頓挫地講些葷段子,我聽不懂他們口中跳出來的許多話,但他們燒的飯菜很好吃,尤其是醋溜土豆絲和麻辣豆腐,那美味至今讓我不能忘懷。十五年來,我在不同場合表達過無數次“四川人很會吃”的觀點,便是淵源自十五年前,我在窩棚里的所見。
一家人在西安一共相聚了五天。西安的一切都使我興奮,公交車窗上閃過絲綢之路雕像,我大聲喊:“第一個是波斯人?!避嚿铣丝腕@奇地夸贊:“這娃娃小小年紀知道的還挺多?!痹谛★堭^里,父親詢問餐館老板鼓樓所在,老板堅持認為西安只有鐘樓,沒有鼓樓,我站起來沖他嘰里呱啦,不僅介紹了我所知道的鼓樓,還有碑林、書院門。老板娘摸摸我腦袋,送給我一碗小米粥,淡的像水。那一年,我在古城西安短暫停留,既沒有登上鐘樓,也未爬上城墻,更沒有一窺碑林,也未曾跨入大慈恩寺,以那時父親的收入,實在不敢一次性支付如此之多的開銷。
2013年祖母三周年祭日,我從天津趕回家。路過西安,一個人登上鐘樓,漫步城墻,游覽慈恩寺,在當初我們一家四口留影的玄奘腳下自拍了一張,我發給父親。父親對我說,西安變化得實在太快了,他已經有十年沒有再踏足這座古城。
父親前前后后在西安一共打拼了五年,母親后來和父親一道在西安也呆了兩年。
如今我和父親開車上街,看到有裝卸工穿越街道,父親會給他們主動讓路。父親看到的不是別人,而是十多年前的自己,他初到西安,干的就是裝卸工,不過后來轉行,混跡于建筑工地。我和母親到西安找父親那年,他正式涉足建筑。
每年臘月二十九,我很期待這一天到來,因為這一天不僅是我的生日,還是父親的歸期。母親也很期待,她在企盼父親一年的工資,一家幾口人開銷,全數寄托在父親的工資上面。但那時父親的工資總是不能按時到家,甚至于我的學費也要母親臨時變賣糧食。2002年秋季開學,學費九十二塊五,母親一時無法拿出,我遲至開學第二周才入校報道。當時我上小學三年級,弟弟即將進入學前班,我們兄弟倆每天整理一遍自己的新書包,那時年幼,不了解母親心里的苦衷,一邊在心里埋怨,一邊在家中的香爐里焚香祈禱。父親后來回憶,當年拖欠農民工工資很厲害,他也著急地恨不得去賣血!
父親寡言少語,向來不甚關注時局政治,但他對的贊譽一直很高。在父親看來,解決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這比造幾顆原子彈、往外太空送幾個中國人都意義重大地多。我未曾考察過故事的真實性,但父親把這則故事在嘴邊掛了好些年:總理到湖南進行便衣考察,來到一個農戶家里,了解到這家男人的工資被工地老板拖欠許久,由此總理將解決農民工工資問題,提升至國計民生很重要的位置。想必父親當年一定很羨慕故事中的那家人,因為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工資被拖欠的滋味了。
那是2003年入冬不久的一個深夜,有人狂敲院門,披星戴月、倉促歸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父親。他臉色難看,彎著腰,右手緊緊按在腹部左側。父親是從西安連夜趕回來的,兩天前他從鋼筋架子上摔下來,感覺難受,但在城市住院檢查是一筆巨大開銷,找老板討薪不得,只好先在附近小診所開了幾服藥勉強對付,疼痛難忍,不得不回家檢查。父親一宿未眠,檢查的結果讓在場所有人震驚:左側兩根肋骨骨折。
父親決計不再返回西安,他發愿要自學一門在建筑工地上算料的技術(工程預算),社會始終虧不了憑借腦力吃飯的人。
父親臥床恢復半個月以后,背起鋪蓋搭班車去了寶雞。白天在鋼筋水泥中間穿梭活動,晚上在工棚自學摸索,那時父親的生活,很苦!父親有一本大書,前些年我還見到過,已經發黃泛黑,他起初憑借的就是這樣一本書,但信息爆炸的時代,要想把一門手藝學到能夠安身立命,一本書明顯遠遠不夠使用。
魯迅先生筆下,孔乙己偷書被打后,對咸亨酒店眾位看客自嘲:“讀書人的事,怎么能算偷呢?是竊書?!备赣H不是讀書人,也許在孔乙己眼里,父親的行為就是地地道道的“偷”。
我幼時頗喜歡看書,但家里除了《老皇歷》和舊報紙,再也找不出一本我能讀到的書籍??h城有幾家書店,只有新華書店允許讀者自行閱覽,每次進城,新華書店便是我必到的一個地方。父親自學的那段日子,父子二人不約而同地變成了“讀書人”,我盡情瀏覽,滿足地離開書店,父親跟在我后面,我給父親嘮叨今天看到的哪本書特別有趣,講到興奮處,手舞足蹈,我很希望父親能帶著我折回去,將我嘴里的書買下來。但父親一言不發,只聽我講,轉過一個胡同之后,父親停穩自行車,從衣襟下面掏出來一冊小開本的書。那一刻我目瞪口呆,父親,居然偷書!
父親微笑著,笑容中藏著些許尷尬。我趴在自行車后座,不敢再多談論一句自己所看之書,四顧張望,心里很慌、很怯懦,既為父親的舉止不解,又擔心書店的人追上來。我后來再也沒有進去過那家書店,經過書店門口時,總會想到父親那天尷尬的笑容,父親也未曾再去過那家書店,事實上,此后幾年,他也幾乎從未涉足書山紙海。那是他的一段心結。
學藝成功后的父親,逐漸成為本市小有名氣的“工人”。父親再也不用去做那些笨重臟累的苦力,他成了一名基層管理者,家里經濟情況由此也逐漸好轉。
3
2008年夏天,我中學畢業,有三個月時間賦閑在家,索然無事,便搭上一輛長途汽車去找父親。那時距離他離開西安過去了三年,那本書也“偷”來了三年。父親當時已經是寶雞市一家建筑工地的小小領班,在城市棚戶區租住著一間不足三十平米的房子。這一年是父親來這個城市打拼的第五個年頭,也是我平生第二次來這座城市。農歷七月的城市很悶熱,下了汽車,一陣熱浪襲來,我有點透不過氣。
父親就蹲在車站對面的道牙子上,抽著煙,手里捏一瓶冰峰,滴著水。他把冰峰瓶蓋用后槽牙咬開,遞給我,父子二人并排走在熱浪滾滾的街道,與城市驕陽下的匆匆行人格格不入。我背著書包,一臉土氣,父親卷起褲邊,一身窮酸,散發小傳單的青年對我們一臉漠視。走累了,父子兩人鋪一張舊報紙,坐在寶雞卷煙廠對面的林蔭道下乘涼休憩。
馬路對面有一家沿街賣藝的乞討者,兩個大人似乎均有殘疾,小孩捧一個紙盒在街頭跪立,男人趴在地上彈電子琴,女人匍匐在一塊木板上面嘶啞著嗓子吼《鐵窗淚》。父親從屁兜里摸出五塊錢,讓我投給小女孩。我一臉不解,城市里西裝革履的行人不曾為他們一家駐足,甚至連目光也懶得在他們身上停留片刻,父親何必要“慷慨解囊”呢?從車站到父親居住的下馬營村,公交兩塊,父子二人完全可以用這筆錢搭車回去,而那一次,父親和我在熱浪中步行了足足有半個鐘頭。
父親示意我拿過去,我將紙幣扔進女孩的紙盒,有點不情愿。
第二天,在父親居住的地方,我又遇見了那家人。我有點得意,也有點埋怨地對父親說:“看吧,上當了吧,白白糟蹋五塊錢!”
父親彈掉煙灰,緩緩吐出四個字:“都不容易!”
可是,父親也不容易呀!
4
七年后的秋天,我到中學實習,初登講臺,給城市的學生講解名篇《孔乙己》。讀到“竊”書一段,學生們暗笑,我卻有點為孔乙己動容。我徑直提問:“諸位認為孔乙己可憐嗎?”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學生回答。
“孔乙己不容易!”我有點顧影自憐地喃喃自語。
孩子們閃現出一雙雙狐疑迷亂的眼神,或許,他們認為講臺上的“學生”很迂。
我為孔乙己傷心,也為孩子們遺憾,我想到了十一年前偷書的父親。他們大概還未來得及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不能用黑白對錯簡單地評判苛責,人生有那么多無奈,很多人不得不為現實種種,而和內心委曲求全??滓壹阂簧荚趯で笠环荨巴榕c理解”,他用自己的死,無聲吶喊“溫情理解”之重要。七年前,父親用“五塊錢”讓我明白了這個道理,而眼前的孩子們又會遭逢怎樣的契機,來幫助他們理解體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