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思路范文

時間:2024-05-23 17:42: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技術新思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技術新思路

篇1

關鍵詞:創新思路;新技術;新舉措;防治竊電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一些企業或者個人,采取各種隱蔽、巧妙的手段,不計量或者較少計量,尤其是社會上的竊電組織利用高科技并和一些偷電、漏電用戶相互勾結,以此達到不繳納或者少繳納電費的目的,導致國家電能的大量損失。這不但損害了供電企業的合法權益,還擾亂了正常的供電秩序。新時期如何有效打擊和制約竊電行為,改善供電市場環境,是供電企業的檢查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1 竊電工作現狀

竊電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個公害,直接威脅著電力市場的有效運行和用電安全性。嚴格遵循各項法律法規開展防治竊電工作,有效規避竊電工作隱藏的法律風險對國家和供電企業具有深遠的影響。現階段違規用電、竊電的對象主要是部分居民、個體企業和能耗較高的企業,其行動方式主要為單獨竊電。近年來,人們貪圖利益,竊電現象更加頻繁,逐漸蔓延至城市、鄉村的各個角落。竊電工作存在對象多、范圍分散較廣、戰線長、竊電案值不斷增加的特點。據對相關竊電案件的調查統計可知,竊電方式已從傳統的私自拉接無表用電和損壞電能表等,演變成技術含量較高的智能化竊電,例如使用移相方式竊電、無線遙控竊電等,這種竊電方式的隱蔽性較高,不易發現。

2 創新思路運用新技術新舉措深入開展防治竊電工作途徑

(一)運用技術手段和先進用電檢查設備,加強用電檢查工作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防竊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竊電現象,并呈現精細化趨勢,沿用傳統的拉網式的方法開展用電檢查工作已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需求,因此,我們應結合供電企業的實際條件,利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和先進的用電檢查設備,開展具有一定針對性的用電檢查工作,可以利用應配接口信息系統、電線損壞自動生成系統和在線分析系統開展用電檢查工作,借助電力負荷管理系統開展防竊電工作,也可以通過先進的用電檢查工具開展用電檢查工作,例如,利用多功能用電檢查儀器檢測計量裝置,發現計量電纜線路存在問題,經過多次認真檢查,發現電纜線上有針眼,這通常不易發現,對其解剖后查查獲了用戶的竊電方式。用戶先在電纜線路上扎眼,然后在眼孔內填滿金屬粉末,這就將電纜內部的電壓線路或者電流線路直接和電纜的金屬包皮相連,導致失壓或者短路,從而達到竊電的目的。另外,還應大力開展科技攻擊活動,成立專門的科技攻擊小組,緊密關注高科技竊電手段的走向,并研究出有效的應對策略,采取可行的預防措施進行用電檢查和預防竊電工作,提升防竊電工作的整體技術水平。

(二)堅持預防和打擊結合的防治原則,杜絕反復多次竊電

堅持預防和打擊結合的防治原則,從根本上治理,從竊電源頭預防一切竊電行為,這是杜絕反復多次竊電,鞏固反竊電工作成績的有效途徑。一方面我們應認真做好用電檢查工作,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查處竊電違法行為,降低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我們應及時調整已經查處的竊電用戶并由竊電用戶獨自承擔調整費用,對于在用電檢查中發現的不具備防竊電工程的用電計量裝置或者有竊電傾向的,應由供電企業出資進行相應的改造,檢查和改造配套進行,形成檢查、處治、改造和管理的有效的閉環管理機制,維護防治工作的成果。

(三)創新思路,做好供電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工作

隨著防治竊電工作的不斷推進,竊電現象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用電檢查工作不能單純停留在查處竊電行為的層面上,因此,供電企業應加強用電檢查工作。開展損害較高的供電臺區的用電普查工作,全面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原因,認真對待,及時調整。為加強用電營業現場的管理工作,深入強化用電營業基礎管理工作,應推行精細化考核制度,實行基本信息的準確性、綜合線路損壞程度、實抄率、實收率、營業誤差率、計量點完整率、用戶違規竊電量、客戶服務滿意程度、供用電合同簽約率等具有代表性的考核項目,各個供電分公司也應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落實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責任,并進行自檢自查,公布相應的考核結果。另外,用電稽查局等相關部門應對其進行抽查和考核,并作出相應的獎懲。

3 結語

防治竊電是一項長期、系統的綜合性工作,只要供電企業完善反竊電、防竊電工作的相關制度和措施,一定會取得理想的結果。無論竊電分子采取技術含量多高的竊電手段,也不管竊電方式如何多樣復雜,最終一定能在電量上表現出來,因此,我們應該掌握用戶負荷與用電實質,加強管理,提高反竊電技術,改善檢查人員的法制意識,獲得可觀的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建軍.論防治竊電工作的得與失--淺談防治竊電工作的幾點體會[C].第十一屆全國防治竊電工作交流大會論文集.2011:382-384.

篇2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學生只有對信息技術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去學習信息技術課里的知識。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采用多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八年級學習Photoshop的“選取”工具一課時,根據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對課本的掌握等實際情況,我將知識進行了延伸,講解了Photoshop的另一個選取工具——套索工具的使用,在上課之前我首先展示了幾幅通過使用套索工具制作的精彩圖片,學生發現原來通過使用Photoshop可以將圖像的任何部分移形換位,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提上來了,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了,學生在制作作品的過程中,積極實踐并進行了創新,創作了較多的優秀作品,課堂也達到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二、小組學習,組間競賽,協作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小組學習,是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較好的教學形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每一個小組均設一個組長,由組長管理本小組成員,做的好又快的同學可以幫助做的慢的同學,實現“兵教兵”的效果,通過這種模式,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個性也得到充分的體現,可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團隊交流協作精神。在講解文件的查找時,我就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操作,以“森林探寶(文件)”的游戲,比一比看哪一組找的寶貝(文件)即準又快。在比賽中,學生的自覺性、自信心也隨之增強,并能更好的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

三、任務驅動教學,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習熱情

“任務”驅動法,是以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引導的一種教學模式。它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布置任務同時,也要注意到分層的重要性。任務之間要緊密聯系,形成階梯型,以有利于低層向高層過渡。對學生的差異賦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在八年級學習Photoshop的圖層樣式一課中,我先展示一幅事先做好的漂亮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如何才能制作出這樣一幅漂亮的圖片;通過分析來確定制作這幅圖片可以分幾步,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我通過巡視檢查學生的制作情況,并進行指導。最后檢查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并展示學生制作的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作品,積極給予評價。這樣,學生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不知不覺的掌握了教學內容。

四、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教育,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

篇3

【關鍵詞】數控專業現狀;改革;教學思路

數控加工是技工院校普遍存在的一個專業,其涉及到了多個學科的綜合知識,例如:電工電子、PLC、變頻技術以及自動化控制等,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實踐性,也正是這些特點,使得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普遍存在缺乏積極性的情況,致使教學效果較差,教學的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因此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的情況以及課程的特點為基礎,積極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下面就職業院校數控專業的教學改革及教學思路做以下幾點探討。

1 技工院校數控專業的教學現狀

我國職業院校數控專業課程設置近幾年雖有所改進,但教學內容仍較陳舊,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技能與企業的要求存在差距。例如,數控機床與編程的教學還較薄弱。由于部分院校因實訓條件所限,仍以理論講授為主,企業急需的數控機床的編程、操作、維護的培訓效果較差,不能適應企業對勞動力的要求,在實踐技能訓練方面,學校把實訓重點放在數控機床簡單操作上,而對數控加工工藝、數控機床的維護、維修等專業技術能力訓練不夠。另外,部分院校為了與企業盡可能保持一致,以達到實訓效果,在實訓硬件選型上逐步趨向全部采用工業用數控機床、加工中心,而且實訓基地往往以加工設備配備進口數控系統為主,由于每臺數控設備非常昂貴,學校購置的設備數量有限,每個學生的獨立動手實際操作機會很少,教學以觀摩為主,無法在短期內實現規模化、普及化的培養,很難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難以實現教學目標,實訓效果較差。同時由于數控技術在近幾年的廣泛應用,引起了數控人才的大量需求,造成數控專業師資、特別是同時具備相當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數控專業師資嚴重不足,尤其是缺乏熟悉企業生產實際,并能夠承擔數控教學工作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嚴重制約了數控技術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

2 技工院校數控專業教學改革思路

理論教學應以“務實、應用、實用”為原則,通過實踐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增加學生動手時間,提高學生創新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控理論的能力,突出數控理論的應用性、實用性,教學中應將教學與生產實際、與新科技的轉化、應用推廣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理論與實際、教學與生產的有機結合。實踐教學要注意其先進性、前沿性,通過教學內容上滲透新科學、新技術、新工藝,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充分應用現代多媒體,利用數控加工仿真軟件具備對數控機床操作全過程和加工運行全環境仿真的功能,完成整個加工操作過程的教學,使原來需要在數控設備上才能完成的大部分教學功能可以在這個虛擬制造環境中實現。由于仿真軟件不存在安全問題,學生可以大膽地、獨立地進行學習和練習。數控加工仿真軟件不僅具有對學員編制的數控程序進行自動檢測、具體指出錯誤原因的功能,還具有在真實設備上無法實現的三維測量功能,這些功能使得學生可以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檢測加工零件幾何形狀的精度,大大降低了教師的工作強度,許多教師在數控理論課程中也使用本仿真軟件,使得課堂的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具體,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提高。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在對仿真數控機床操作過程中產生臨場感和真實感,又可以避免因誤操作造成價格昂貴的數控機床的損壞,而且能夠讓同學們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數控加工的工作過程,并且掌握每種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節省資金,降低損耗,并將加工出錯及事故發生率降低到了最小程度,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3 培養高素質的技工院校數控專業教師隊伍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教師的素質和專業技能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所培養的學生素質高低,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本人提出以下幾點意見:(1)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專業教師到高等院校進修和高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比如派專業教師參加國家級和省級技能培訓和技術比武,派專業教師到相關企業掛職鍛煉培訓等,使專業教師不斷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術,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師的“雙師型”比例。(2)積極引進知名企業的數控高級技術人才,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科研的環境和優良的高技術人才引進應用政策,去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職業教育的行列,同時還可從企業中聘請一批技術骨干、工程師、高級技師做為兼職實訓教師。(3)到數控技術應用型搞的比較好的高等院校招納具有數控操作職業資格證書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經過短期的訓練培養,快速的充實到教師隊伍里。(4)充分利用院校內的實訓設備進行校內技能培訓,由在院校內有豐富經驗的老教師對年輕教師進行技能提升培訓,選擇一至兩個有代表性的課題對年輕老師進行工藝和操作的培訓。

在數控專業教學的改革上只要我們更新思想觀念,加大改革力度,合理調整教學計劃與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對本專業教學改革的理解和認識,形成特色鮮明,功能完善,方案合理的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的教學模式,完成本專業所有必要的技能訓練教學,教學定能取得預期的成效。

【參考文獻】

篇4

如果說老書記吳仁寶的關鍵詞是“創業”,那么新書記吳協恩的關鍵詞就是“轉型”。在2003年全票當選華西新市村黨委書記及華西集團董事長后,吳協恩就擔起了華西新市村產業轉型的重任。

《支點》:能否談談華西新市村產業發展的路徑與目標?

吳協恩:上任之初,我就開始思考華西新市村戰略轉型的問題。而華西集團從鄉鎮企業發展到現在的大型集團,本身也已進入一個調整階段。2003年,我提出了華西產業格局的未來發展目標,在“十二五”時期,實現傳統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利潤貢獻率達到兩個50%。

什么是轉型?在我理解,就是用更少的人創造更多的效益,用更少的資源賺更多的錢。說白了,就是不能“花大力氣賺小錢”,而是要達到“四兩撥千斤”。轉型具體體現在“五大塊”:旅游服務、金融投資、倉儲物流、遠洋海工、農產品批發市場。目前華西新市村的轉型體現了三大特點:一是轉型起步早而且推進穩;二是充分利用了長三角的區位優勢,發展了第三產業;三是時刻懷有危機感。

《支點》:華西新市村在轉型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制約因素?是如何克服的?

吳協恩:我有個習慣,開辟任何一個新領域時,如果沒有合適的人才,我寧可不做也要等。涉足第三產業時,我們品牌、資金都有了,但管理人才就相對缺乏,這也是制約華西新市村轉型第三產業的因素。

華西新市村作為一個小村,交通、信息與大中城市相比都有所欠缺,這會讓高端人才選擇落戶時存有顧慮。我們目前的做法是以華西新市村為中心向外輻射,把企業辦到香港、上海、武漢等地方,總部則放在華西新市村。

《支點》:華西新市村有哪些轉型經驗可供中西部省份參考?

吳協恩:中西部地區應當注重產業的上下游配套,增強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意識,大力培養和引進人才。還需要自身實際情況,發展適合本地區的產業,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副則副,形成本地區優勢產業。

篇5

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行,更多的教育教學理論為大眾所熟知。比如杜威的“研究性學習”、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發展觀”和羅杰斯的“人文主義教學理論”,這些理論在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學生發展和學習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沖擊著傳統的應試教育。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也在進行不斷地探索。

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各組成部分新思路

完整的一節課由組織教學、導入新課、講授新課、結課和布置作業組成,成功的課程需要授課教師對五部分進行精心的準備,在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讓學生領會學習的方法,從課程學習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1.導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對周圍的新事物充滿著好奇,并且勇于嘗試新東西,容易產生新想法。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注重導語的設計,一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由提問引入課程或者由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再或者是觀看收聽視頻音頻資料引入,甚至可以展開游戲,建立學生同教材之間的橋梁,以此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在進行幻燈片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材播放用幻燈片制作的關于自己的或者其他同學的影片集,向學生們提問“要不要制作自己的成長記錄”,引起學生足夠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的投入水平。

2.教師布置任務,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學要始終做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自我發展需求。根據教學任務要求,教師提出一個和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問題,對學生分配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拿制作幻燈片影片集為例,在講述完相關的理論之后,學生分組制作各組的影片集,根據分工的不同,有的負責照片的收集和處理,有的解決照片的插入和格式的修改等。在遇到技術問題時,同學之間相互討論,敢于嘗試新的思路和方法。當產生分歧和有異議的時候,分別闡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并進行實際操作驗證設想。在這樣的探究學習中,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了學生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開拓了學生的思路,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體現在維持課堂秩序、限定探究學習時間、針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問題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啟發。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人機互動。

信息技術課程不同于語文數學課,它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緊密聯系的課程,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學生對操作步驟的熟悉要以扎實的理論為基礎。加上信息技術課大都在機房進行,所以更多地采用講練結合的方式,課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通過對學生的練習進行監督,針對學生產生的問題進行個別的針對性教學。

3.對學生學習進行科學合理評價

教師的評價應該將重點從學生的學習結果轉移到學習的過程,將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在制作幻燈片影片集中,各小組將學習成果分別在教師端向全班同學展示,教師結合各小組的探究學習過程和作品的展示,向學生進行提問和評價。這對教師的語言藝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在保護學生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指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將落腳點放在學生的發展上。小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在情感方面更加強烈地希望得到成人的認可,這要求教師更多地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學生的相互評價是一個二次學習的過程,在對他人成果進行評價時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問題,可以擴展學生思路,總結規律使自身不斷完善。電腦使用的普及給教師布置作業和學生完成作業提供了便利。信息技術作業的布置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要尊重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宜難度過大但允許學生適當的發揮,鼓勵學生結合前面所學技能或者結合其他學科,融會貫通。

三、總結

篇6

關鍵詞:網絡技術;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一、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學

互聯網教育是我國推動全面教育和規模化教育的主要方向與動力,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學動力,改善教學效果,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結合當前我國互聯網時代背景的獨特優勢,將思想政治的多方面獨特性展現在互聯網教學過程中,深度結合當今時代背景與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向,讓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逐步走向順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需要回避新型環境所帶來的壓力及窘迫,僅僅結合當前的高校教學目標以及思想政治所需要投入的教學力量,讓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化繁為簡。現階段的思想政治學習,一方面利用網絡空間的多元化動力,豐富各種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讓大學生全面了解世界和社會氛圍,綜合提高各項素質為主要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的時代背景與技術支撐基礎為思想政治教學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性與基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引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行為方法的過程,其思維模式和重要的思想工作方式都受到了影響,在當前環境中呈現出了一些教學的新型態勢。中國“十”的召開,總理在會上明確了我國發展“互聯網+”的工作方針,從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工具上多種形式入手,解決教育、醫療、商業、就業、民生等一系列問題,將互聯網的信息化建設與思想工作會議結合,形成一種行為方式,傳播網絡真諦的思想工作,充分運用新型傳播手段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點

(一)教育主客體的地位新變化

教育主客體地位的變化指的是教師從傳統的主體地位變成了現階段的客體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引導,讓學生的思想得到改變,引導學生提高價值觀與世界觀的態度,而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做出正確的反映就是一種自由選擇。所以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得到充分的尊重,要對學生的學習價值給予肯定,充分保證學生的自我權利和地位的均衡,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新型的師生關系與主客體的學習地位要得到均衡的對待,環境的局限性被打破,知識的獲取速度也得到了變化,教育主客體的地位就出現了變動。

(二)思想政治教學空間的轉換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空間是以傳統的信息交換為主的,沒有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支撐,僅僅在課堂內部進行宣傳教育,提出各種信息化教學的方式方法,僅僅在課堂內對傳播對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然而在現代化的轉型中,互聯網+的思想與思想政治的思想緊密結合,形成了充分的空間展示能力。很多思想政治課程轉移到了互聯網平臺,在線上開展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空間,很多學生因此獲得了業余時間也能學習思想政治的機會,讓思想政治的學習變得更貼近生活。

三、網絡技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途徑

(一)抓住微課程的內容建設

一是始終立足思想引領,遵循“內容為王”的建設規律吸引學生。網絡新媒體建設內容為王,對于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資源則是它的“王牌”所在。為此,必須充分發揮高校組織資源優勢,抓住學生學習的剛性需求,最大程度匯聚課內外、校內外優質資源,并從優化學生體驗出發,按照互聯網等新媒體傳播規律進行內容再造,用碎片化、互動化、交互性的方式來傳播學習內容,讓學生通過長短課程、生動視頻自然而然學習,同時把思想教育內容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融合在各類課程中。比如,我們可以把學生學習的需求在第一時間轉化為觸手可及的資源,將社會上的熱點話題、事件進行互聯網改造,成為網絡平臺上的學習素材;我們也可以把學生身邊一票難求的優質大師資源轉化成觸手可及的網絡教育資源,邀請知名學者專家在互動社區上開課,拓展學習的時空;我們還可以把學生身邊的人氣講師轉化成網絡上可親可近的學長學姐,以專欄、“微課程”等形式,從學生關心的問題切入,將矛盾與困惑化解在交流與領悟之中。

(二)共享平臺的大搭建

共享平臺的搭建,指的是在互聯網時代中構建一種平臺,可以為社會大眾以及高校學生提供平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共享學習,每個教師和學生可以將課程錄制上傳到共享平臺,也可以將課程通過分享的形式發送給學生或朋友觀看,相互學習形成有效的助力,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通過平臺學習思想政治課程,思想政治課程的共享學習一定是愉快的,幾級的具有創造力的,從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推進,完善網絡化思想政治教學的強大資源數據庫。以共享平臺為基礎,建設教育資源集中發展的道路,形成學生引導為主的網絡文化教育產品,提高教師群體的學習動力與學生的互動,探索一種能夠有效銜接學生與老師互動的方法,積極引導專家學者互動教學,提高外部教師與高校學生的互動,尤其是校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學術大師、教學名師、優秀導師參與到網絡文化建設上來,使他們教書育人的領域從課堂拓展到網絡空間。

四、結束語

根據現有的網絡技術開況以及思想政治平臺建設的狀況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必須要結合相應的網絡技術開展實際狀況,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當的引入,并積極開展創新性的教學工作,一方面引入微課程的建設,一方面引入創新性的教學內容以共享平臺的搭建為視角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英國高校的經驗與啟示[J].胡新華,周月.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

[2]“9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史向軍,張瓊.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6.

[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性研究綜述[J].李文靜,曹均學.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

篇7

所謂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之下,為了實現某個教育培養目標而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教育狀態與運行機制,是一系列構成要素的有機結合,表現出來的不斷培養相應人才的能力。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教育理念、培養目標、培養手段、培養制度等構成。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體現在:培養教育人才模式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本思想,即確定人才培養活動的基本思路。培養目標就是教育理念的具體形式,即對“人才”進行定義并明確其培養措施。培養的過程就是在人才培養的實施階段,是教育理念具體實踐的過程,使得培養目標得以實現。培養制度就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框架,即將培養人才的方式與方法相對規范化,保證人才培養的模式穩定而持續有效。具體的看,人才培養模式就是針對某種特征的人才進行規范化與持續化的培養,并使人才培養的行為不斷發展與進步。同時培養模式中還需要有培養評價機制,即對整個培養模式進行監督與評價,保證人才培養按照預期的規劃進行發展,這樣才能保證其達到培養目標,人才培養過程與制度建立可以在其監督下完成優化。因此就功能、理念、目標、過程、制度等而言,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其組合與優化后的教育體系。

二、應用型人才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一)人才的基本能力

此種能力就是進入到社會當中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須的技能,也可以看做是通用的能力;此種技能專業崗位與普通崗位都需要具備此種能力,體現出的是通用性,且與個人的素質相關,如語言、文字、理解、心理素質等。

(二)專業技能

此種技能主要是指高職人才進入到工作崗位后所具備的專業技術能力,即計算機技術與技能,是崗位技術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計算機技術專業是一個傳統而又充滿新技術的領域,其發展的速度之快是任何學科都不能比擬的。要培養專業技能必需要與技術的發展相結合,一方面需要較為全面的理論基礎,一方面則需要大量的技術性實踐,即增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實際操作的技能,這樣才能使得人才具備更好的崗位技能。而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所涉及的學科眾多,有的重點在硬件,有的重點在軟件,因此在培養計算機人才時應注意對知識結構的平衡,即將硬件、軟件、通信等知識綜合起來,以此適應不同崗位的需求。此種整合不是單純的知識的多元化,而是應將軟件、硬件、通訊等知識相互結合起來,使之可以融會貫通。

(三)適應性技能

當今社會從事一種行業已經不再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而經歷多種職業并成為綜合型人才才是當前就業的目標。這就需要人才具備跨行業就職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此種能力實際上就是一種適應能力,即改變職業后可以很快的適應變化后的工作,這時非專業化的技能,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尤其是計算機行業的發展較快,行業的熱點也就會出現不斷的改變,這樣就要求學生進入到社會后需要具備適應行業改變的能力。如:在計算機實訓中,利用組織小組來完成某個項目,從計劃、設計、實現、評價等過程,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崗位出改變的時候可以很快的適應新條件下的工作,提高其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得學生在諸多的限制條件下可以跨學科、跨部門來達成目標。

三、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職計算機教育

(一)指導創新培養方案

適應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因此計算機教育創新并不能脫離企業與社會的需求,通過對人才市場的調查,高職計算機教育應不斷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反映先進知識與技術的內容,從而滿足學科的時代化。同時應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即對于計算機相關的專業進行實踐課程的設計,保證知識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注重軟件與硬件的結合。

(二)以激發興趣為目標培養學生掌握綜合技能

興趣是學生學習和提高技能的動力,因此應在計算機教育中不斷的將計算機領域的新技術與應用介紹給學生,幫助學生了解計算機對生活的影響與改變,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眼界,激發其求知的興趣;同時將新技術與應用融入實踐教學中,按照不同的方向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應用進行說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知識體系的發展與技術發展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實用性認識。

(三)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

教師是教學目標實現,并進一步實現教學模式實現和發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應重點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與能力進行提高。應組織教師參加“雙師型”培訓,鼓勵教師進行社會調查,使得教師可以了解技術動向,進而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另外,教師的教學技能培養應同步展開,讓教師從教學內容、方法、過程、實踐等方面明確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要求。如:選派教師參加到社會實踐與工作中,接觸企業項目的開發與管理,促進其了解教學工作的重點,一方面提高了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一方面加速了教師的知識更新,為教師回到工作崗位后的工作打下了實踐基礎。這樣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就可以將其在項目開發中遇到的問題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們更加明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契合點在哪里,并且可以提出多樣的解決辦法,以此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強化培養過程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主要注重的是人才的實踐技能,因此在培養的過程中應以此作為培養目標。此時就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資源分配必須合理,在教學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搭配的教學模式,保證實踐起到鞏固基礎理論的目標;其次,將課內與課外的技能結合起來,教學中教師利用的是學校的資源,然而學校的資源畢竟有限,不能達到與時代接軌的條件。因此在課內所學習到的技能往往與課外接觸到的技術有相應的差距,因此應在教學中利用課外的學習機會讓學生盡量多的掌握先進的技術技能。最后,學校必須要與企業接軌,建立產學研的知識化產業鏈,此種銜接不僅僅是產品與項目的開發,對于學生的培養也是不可小視的,因為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是在實際需求推動下前進的,因此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必須具備更強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即在掌握技術的基礎上可以為企業的實際需求而創新,并以此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所以企業與學校必須將培養人才的橋梁搭建好,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更加的具有生命力。

篇8

一、大力整合書法教育資源,創設書法教育良好氛圍

偃師境內文化資源豐富,名人眾多。鐘繇、顏真卿、杜甫、呂不韋皆長眠于此,顏真卿手書的《郭虛己墓志》、張旭手書的《嚴仁墓志》、武則天親書的《升仙太子碑》等在書法研究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作為中國的傳統藝術,書法一直貫穿并影響著偃師的過去和現在,基于書法在我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影響,筆者決定充分利用這些有利資源,開設書法模塊的教學。

在充分利用好學校的圖書館、櫥窗、計算機、互聯網等資源的同時,我們重點開發了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專業教室和書畫會社的教師等多方面資源。

(一)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學場地資源

偃師青少年活動中心,與偃師高中為鄰,是偃師教育局直屬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陣地和公益機構,設有專用的書法教室,為學校開展書法教學活動提供了高標準的場地保證。

(二)偃高書畫會社――優秀的教師資源

2010年,以學校離退休、在職教師為班底的偃高書畫會社正式成立。李建業、李孝正、王尚武、郭正社等一大批知名書法家均在其中,為書法教學提供了一支無可比擬的高水平的書法教師隊伍。多元的書法資源為開展書法教學提供了場地師資等全方位的資源保證,為開展書法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轉變教學理念,設置多層級目標

藝術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有獨特的藝術特征。筆者在確定教學目標時,遵循藝術教學規律,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和不同興趣,不搞一刀切,制定了普及目標和提高目標兩個標準,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選目標。

(一)普及目標

1.寫出的字規范正確;

2.筆畫和結構合理;

3.字的大小相稱、排列整齊,布局勻稱;

4.卷面干凈;

5.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一定數量的字。

(二)提高目標

1.寫出的字要有一定的美感;

2.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形成書寫風格;

3.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與人品;

5.為學生長遠書法發展奠定基礎。

設置富有彈性的多層級目標,使學生有了選擇的自。無論對書法有無興趣,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程度的學習目標。對書法練習興趣不是很濃的學生只需達到普及目標,不增加學習負擔;而對書法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可以以提高目標要求自己,從而達到較高的水平。

三、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倡導自主學習

在書法教學的授課方式上,筆者大膽改革,取消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倡導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給學生以更加寬松的空間和自由的權利去研究探索自己想要做的和喜歡做的事,教師加以引導,學生對書法的探討、挖掘和掌握更加深入和牢固。

(一)突破課堂教學藩籬,注重學生自主訓練

基于以往書法教學課堂授課效果不佳的教訓,筆者一改常規,突破課堂教學藩籬,改變學生學習模式,在取消課堂教學的同時,把書法練習時間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安排課余時間,自主訓練。具體做法是:學生每天堅持書法練習30分鐘,每天50字。在班級書法專欄里擇優展出。每周交一次書法作業,由專任書法老師批改。即要求學生做到每天一練,每周一評,通過這些要求,把重點放在“練”上,督促學生做到天天都練習,周周有作業,把功夫做在平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一手好字是練出來的,除此之外沒有第二法寶。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書法水平提高很快。

(二)教師及時反饋、講解,發揮主導作用

把自交給學生,讓其自選時間自主訓練,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放手不管。教師在此過程中主要發揮主導作用,針對學生書法練習中出現的困惑、問題,及時作出反饋,教給學生科學的習字方法,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具體做法是:定期開展作業點評和書法講座活動。作業點評主要是對學生作業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指導,每周一次,由校內教師完成。基礎不好的學生掌握書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即可。書法講座主要是對書法理論進行系統的闡述,邀請知名書法家來講解,每月一次,面向全體學生。有時候兩項內容合在一起進行。由于這些活動都是師生面對面交流,便于師生互動,學生熱情很高,我們組織的三百人的講座經常座無虛席。每月一次的書法講座比起班級上課既提高了教學效率,也節省了時間,再加上師資力量的雄厚,切實使學生受益匪淺,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教學效果很好。

(三)成立書法輔導班,為書法特長生插上騰飛的翅膀

隨著書法教學的深入,學生的書法訓練差異越來越大,解決學生練字過程中的程度差異問題,是當務之急。筆者的做法是:挑選部分對書法學習熱情高、興趣濃、基礎好的學生,成立書法特長生輔導班,進行面對面的輔導,使他們的書法水平盡快提高,并成為學生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榜樣、標兵,從而帶動普通學生水平的提高,最終達到全校學生書法水平全面提高的目的。這樣做不僅能盡快培養一部分書法尖子,通過參賽等形式擴大影響,同時還可以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有利于整體水平的提高。于是我們挑選50名左右喜歡書法的學生自愿參加,成立了偃高書法輔導班,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專用書法教室,邀請藝術館的書法家們親自上課,一次半天,旨在培養書法優秀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專業輔導,學生在觀察能力、臨帖方面有了跳躍式的進步。與此同時,在學習內容的順序上也做了調整,不從傳統的楷書開始,而是從隸書的練習開始,強調中鋒用筆的練習,在練字的同時重視對學生對字的觀察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從長短、粗細、曲直、方圓和節點等五個方面觀察字及其筆畫的特點,從用筆、用墨、結構和章法欣賞作品,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和鑒賞方法。三次輔導下來,學生的隸書已經有模有樣了,可謂進步神速。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篇9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思路

引言:小學是學生形成學習思維和習慣意識的重要時期,小學數學作為學生理性思維的啟蒙學科,更是承擔著引導學生理性看待問題的重任,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養成創新思維,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創新型教育的教育目的及意義。數學這個學科,在很多學生心中都是一個難度偏高的學科,在小學階段就采用創新型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日后的數學學習中也能始終保持創新思維,保持對數學學習的新鮮感。

一、為什么要實行創新型教學

創新型教學的優勢不言而喻,但是,僅僅憑著這點優勢就可以改變傳統的教

學方式而輕易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嗎?這樣做的風險是否太大,當然不是,傳統教學的弊端束縛了它培養人才的能力,已經不再適合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所以我們需要對此做出改變。

(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適合創新型人才

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是一個不能越過去的坎。所謂“填鴨式教學”就是指老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題,一味的向學生傳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初中、高中生都很難接受,更不惶論是剛剛接觸課堂知識的小學生了,他們的知識面不足以理解老師說教授的知識,如果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會引起學生的困惑,再加上小孩子注意力難以持久,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二)、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足以長久保持學生的興趣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概念還比較模糊,小孩子的興趣總是很難保持長久,經常三心二意,可能剛開始上課還會聽得很認真,但是如果老師講課的內容不夠有趣,他們很有可能就不會再關注老師的教學內容,那么就會導致老師的講課毫無效果,偏離教學目標,學生也不能從課堂上掌握知識。

二、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創新思維

(一)、營造學習情境

創設學習情境,一直是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的具體表現。老師在教

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相對應的情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比如說在學習第四章線段的初步認識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在上課之前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做一個挑戰。”通過這樣的話語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一步步走,從老師的教學中認識線段,最終完成這個挑戰。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做游戲或者挑戰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從具體的情境中明白老師所教授的重點。

(二)、將數學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

我們常說,孰能生巧,數學學習也是這樣,通過不斷的應用對知識點進行更好的鞏固和掌握。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樣也要運用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就應該鼓勵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比如說在學習加減法實際問題之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今天回家跟著媽媽去買菜,幫媽媽算賬,并記下公式,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再來跟大家分享。通過這種方式,既能讓學生得到鍛煉,也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將數學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提高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理解。

(三)、鼓勵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創新型人才的一項要求就是會思考、會動手,這就要求學生擁有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解決,鼓勵不同的觀點,鼓勵學生通過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還可以擴大學生的整體局勢觀。比如老師在學習完乘法和除法之后,就可以將兩者合在一起,寫出題目讓學生來解決,也可以在其中加入加減乘除,鼓勵學生思考,可以說“我們看看誰的算法更簡潔。”之類的話,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思考自己的計算方法和別人的區別。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問題,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數學素養,還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養成遇事先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習慣。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在學生的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小學

數學學習過程中就讓學生培養創新型的學習思維,有助于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各種復雜的公式和理論,如何更好的將創新型思維運用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就需要每一位人民教師的不斷努力。

作者:黃瑜

    參考文獻 

[1] 蔣燦.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06). 

[2] 張桂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 

篇10

關鍵詞:信息化;數字化;檔案管理工作;微縮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現代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諸多領域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推廣和應用,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將使傳統檔案管理工作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能夠通過檔案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進程的加速,使公眾對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訴求得到更好的滿足。

1 信息及數字化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遇到的機遇與挑戰

信息及數字化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遇到的機遇有很多,同時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戰。了解這些機遇與挑戰,對于創新檔案管理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1.檔案管理工作遇到的機遇

(1)檔案資源的完備性得到最大程度彰顯

首先,通過數據庫存儲技術能夠延長檔案信息資源的使用壽命,此種優勢是以往以紙質載體形式為主的檔案信息資源所難以比擬的優勢所在。傳統紙質檔案受載體形式的限制,慣常在保管、利用過程中會對檔案信息資源造成無法恢復的損耗,進而影響到公眾對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訴求。

其次,通過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對檔案信息資源的最大化存儲,并且有效地規避因人為因素對檔案資源造成的不利損耗。傳統的紙質檔案則對存儲空間有較大的要求,并且易于受到各種人為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2)最大程度地提升檔案信息資源檢索與查詢效率

以往的檔案管理工作對人工操作要求相對較多,因此,使得檔案管理人員在工作中往往耗費大量時間用于檔案信息資源的檢索與查詢,并且直接導致了檔案管理工作的低效。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最大程度地改變前述問題,使得檔案信息資源的檢索與查詢工作效率得以顯著提升,進而有助于實現檔案服務水平的提升。

2.檔案管理工作遇到的挑戰

第一,現今相當一部分檔案管理人員未能意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對檔案管理工作帶來的全方位沖擊,在工作理念方面依然保持一種因循守舊的態度。此種情況的出現同這部分檔案管理人員年齡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存在直接關聯。這部分人員通常將檔案管理信息化簡單地等同為硬件設備的更新,因此導致了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受阻。

第二,一些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之所以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嚴重的投入不足,原因也在于其已經習慣了以往的工作模式,因而在工作中怠于進行改變。此種工作惰性也直接影響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第三,部分檔案管理部門在信息化標準建設方面存在滯后性,此種情形使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欠缺明確的標準化指引,因而使本部門的信息化建設進程較為遲緩,無法發揮應有的效用。

2 信息及數字化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思路

信息及數字化背景下,要創新檔案管理工作,需要進行硬件的統一配備,完善檔案管理信息微縮技術,并建立適應新時期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制度。

1.進行硬件的統一配備

硬件是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保障,只有硬件設施足夠先進,檔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信息及數字化的要求。為此,應不斷加大投入,尤其是在人力、物力方面要不斷加大投入,進行硬件的統一配備,以強化檔案的配套設施建設。比如,為檔案建立專用庫房或陳列室,購置基本的辦公設備(如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自動化裝訂機、防磁柜等),使檔案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2.完善檔案管理信息縮微技術

縮微技術從起源至今天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19世紀便有縮微技術問世,它是保存信息、管理信息的重要手段。縮微技術與計算機存儲技術是兩種不同的技術,其介質不同,因此各具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縮微技術不僅沒有沒落,反而依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光盤存儲技術問世之后,縮微技術也遇到了更大的機遇。因此,當前的檔案管理工作應該結合計算機存儲技術與縮微技術,將二者有機結合,充分發揮縮微技術的優勢,彌補計算機存儲技術的不足,形成一個兼容并存,只有具有方便存取、保存、聯網、閱讀、檢索、利用和傳輸諸特點,才能實現一體化的檔案管理系統。

3.建立適應新時期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制度

檔案管理工作中,制度是最基本的保障。只有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檔案管理制度,才能在制度的指導與約束下順利開展檔案管理工作。因此,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單位的具體情況和檔案管理的需求來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以便約束n案管理工作朝著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從而將檔案事業延伸、拓展到經濟發展規劃中來,推動事業單位的快速發展。當然,相關部門還可以將這一項內容融入到單位的績效考核中,強化工作人員加強信息化的檔案工作管理建設,便于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更有利于制度的實施。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檔案工作在事業單位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從而為推動事業單位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奠定基礎。

有了明確、科學、完善的檔案制度,檔案管理部門的人員便有依據可循,有制度可依,因此他們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會得以大大調動,其在檔案管理的每一項工作中都會盡己所能,做好檔案的收集、存儲、管理、應用等工作。同時,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可以促使檔案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使得整個單位內部機制得到完善。如:在制度制定時候,可以結合單位的績效考核,將檔案信息化建設融入到職稱評定、表彰獎勵、責任追究等制度中去,充分挖掘單位人員的潛力,活化檔案工作,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創新性、主動性,提升檔案信息管理工作質量。新時期,信息化與數字化發展迅猛,這一情形下檔案管理工作面臨著許多的新變化,因此相應的制度便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逐漸不適應時代要求。為此,相關部門應該及早建立適應新時期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制度,真正使制度促進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

3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信息化的趨勢勢不可擋。社會任何一領域都被信息化與數字化改變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檔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面臨著諸多的機遇與挑戰。為此,相關的檔案管理部門應以社會信息化為依托,運用現代先進信息技術,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更新理念、整合資源,進行硬件的統一配備,完善檔案管理信息微縮技術,并建立適應新時期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制度,使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從而推動檔案管理工作健康、順利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亞東.電子政務環境下文檔一體化管理探析[J].蘭臺世界,2007(02).

[2]趙屹.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檔案管理工作的嬗變(下)[J].辦公自動化,2007(02).

[3]何玲.論政務信息公開與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J].蘭臺世界,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