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各地民俗文化范文

時間:2024-04-18 17:59: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節的各地民俗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秋節的各地民俗文化

篇1

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蔣建國同志就全省中秋節活動作出批示

湖南省文明辦專門發出通知,對活動開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都把開展好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作為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加快富民強省的重要舉措,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

二、認真制定工作方案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人民群眾家人團聚的節日。如何讓社區居民過上一個平安的節日,引導和推動全社區文明過節,健康過節、安全過節,是我們社區本階段的主要工作。社區按照紅牌樓街道有關中秋節活動的工作安排,認真制定了中秋節活動方案,精心策劃,科學分工,確保了此次“中秋聯誼會”有序開展。

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全省各地各部門主要開展了三大主題文化活動。一是“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中華經典活動。城市街道和學校普遍組織社區居民、青少年舉辦詩文誦讀會,開展詩歌創作活動,引導人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情感。常德市XX年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詩詞之市”,之后該市又有6個縣獲“詩詞之鄉”稱號。中秋節期間,正值常德撤區建市20周年,該市舉辦了第四屆中國常德詩人節,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群眾性詩詞吟唱會,由詩詞名家與居民群眾共同參與,讓群眾在參與中得到教育,在活動中得到快樂。二是中秋節民俗文化活動。各地組織專業、業余文藝團體走進農村集市、城市社區、大專院校,廣泛開展中秋節民俗表演和民間文藝表演。

湖南省會長沙在湘江濱江廣場舉行“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長沙市群眾文藝百團展演暨長沙市“十佳魅力家庭”評選活動啟動式,讓溫馨、親情走進家庭,共創和諧、健康而充滿活力的家園。鳳凰縣開展“放電影慶中秋”活動,讓數字電影走進古城文化廣場,使古城群眾和眾多游客在體驗數字電影露天放映魅力的同時,也感受到古城濃濃的中秋文化氛圍。此外,還組織城鄉社區居民一起吃月餅、話家常,組織志愿者與殘疾人、老年人共度中秋,活動社區居民和青少年向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和進城務工人員及子女贈送月餅和祝福卡。三是“與來自災區學生共度中秋”活動。組織有關媒體和慈善機構主辦“做月餅,送感恩”活動,邀請川籍大學生與愛心家庭一起過中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川籍學生杜勛軍收到很多節日邀請,他感動地說“在地震時和這次中秋節,非常感謝這么多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向我們伸出熱情的雙手”。全省6個省級示范高中秋季開學后,接受了404名四川理縣高中生入學。中秋節,是404名川籍高中生來湖南度過的第一個節日。學校和有關單位組織了“千里共明月,湘川一家親”中秋聯誼會,使災區的學生感受到了湖南的熱情和溫暖,孩子們說“湖南的月亮跟故鄉的月亮一樣圓,一樣漂亮”。

學校廣播站則播出了學生們精心準備的中秋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節目中通過講中秋的故事、說中秋的習俗、賞中秋的詩篇、送中秋的祝福等,讓全校師生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到了中秋節的美好氛圍。除此之外,各個班級利用班會,通過中華經典誦讀、小品、歌舞等活動,讓同學們知道了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感受到了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

四、新聞宣傳引導有力

湖南在活動開展中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對宣傳民族傳統節日的導向作用,切實加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輿論宣傳,積極營造尊重民族傳統節日、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參與民族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全省各級報刊、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新聞媒體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開辟專題專欄,對全省各地廣泛開展的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進行了全方位、多側面、大密度地宣傳報道,擴大了傳統節日的社會影響,使“我們的節日”更加深入人心。

五、廣大群眾踴躍參與

篇2

近年來,在國際化大潮的影響和部分媒體、商家的炒作下,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復活節等“洋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都市年輕人。中國人開始沉浸在西方節日的狂歡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陽、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則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人們在過傳統節日時,只注重其形式,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當我們逐漸冷淡中國傳統節日時,外國人卻逐漸喜歡、重視中國傳統節日,我國的端午節很早就傳入了韓國、日本、朝鮮等國家,他們至今還在品味佳節的樂趣。韓國江陵市的“端午祭”被批準為其國家級第13號“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予以保護,每年吸引國內外百萬人次參與和觀光。很多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來歷和風俗習慣也往往一知半解,使得傳統節日連存在的最基本理由都模糊不清。

一、當下傳統節日存在的問題

(一)生活壓力過大,害怕過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們對自己的要求過高,而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導致很多人在這樣特殊的日子里面對著更大的壓力,甚至產生恐慌。

(二)對傳統節日期待性降低,過節成例行公事。

現在的大學生是無法想象父母那一代的,他們生活水平很低,家家期待過節,可以改善伙食,但是現在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學生每天的伙食比過去過節水平還高,大家卻少了對傳統節日的期待。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競爭壓力也相應的加大,為學業為生活終日奔波的人們已經沒有多少熱情來營造節日的喜慶氣氛。

(三)攀比應酬送禮的節日讓人心生膽怯。

節日帶來的經濟負擔、親情關系、朋友交往、應酬操勞、娛樂過度等因素,讓人們對過節產生了不良的情緒。過節對不少人來說,是一種壓力,一種負擔,一種無奈。

(四)傳統節日在現代化潮流中,不能與時俱進。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都來源于農業文明,與祭祖、驅鬼、借節日填飽肚子等聯系在一起。這種文化淵源和傳統形式也使得中國傳統節日歡快的氣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這與富裕起來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悅的現代中國人顯得有些不協調。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搬進了城市,對農村的不熟悉更加劇了這種狀況,使得這種現象令人堪憂。

(五)西方節日入侵,國人缺乏保護傳統節日意識。

西方洋節涌入中國,嚴重沖擊著中國民間傳統文化,很多民族的民間特色文化正在逐漸消失。現在的大學生盲目跟風,缺乏去粗取精能力。在現代社會名利和物欲的沖擊下,大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到各種名目繁多的娛樂項目上。很少有學生有興趣及耐心去尊重和承襲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現代人情感日趨淡漠,對中國的傳統節日缺少了以前的期待和盼望,在傳統節日到來時,更多地表現為害怕與無奈,對傳統節日的敷衍和冷落就是一種表現。

二、解決問題的途徑

(一)重視中國傳統節日從政府做起,傳統節日再適當增加為法定節日。

中國是世界上節日最多的國家之一,據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較有影響的節日約160多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造就了色彩紛呈的節日文化。尊重人們的風俗習慣,適當再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節日。

政府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上起關鍵性的作用。關于中國傳統節日的宣傳、立法問題,政府和立法機關以及宣傳部門應采取緊急措施予以重現。不僅端午,中秋有法定假日,其他所有的大型傳統節日都應列入國家法定假日。

(二)深入挖掘文化內涵。

我國傳統節日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應該大力挖掘和宏揚。要想讓民族文化資源鮮活永恒,還必須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礎上,尋找孕育內在驅動力的平臺――教化――國家層面的國民教育和微觀層面的個人修行。國民教育讓民族文化資源擁有獲得廣泛認可的社會價值尺度,并成為國家文化價值觀的組成部分;而個人化的修身齊家,則讓民族文化的因子擁有了潛入百姓日常生活,進而“潤物細無聲”的通道。能在個人心靈生根發芽的文化資源,才是強大的、不隨時間推移而搖擺的“神圣體”。

多年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的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教授日前表示:“挖掘春節、清明、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對增強民族凝聚力、國家軟實力,推動中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沒有傳統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民族,丟棄了傳統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陳竟強調,中國傳統節日中包含著重要的人文和歷史底蘊,是民族凝聚力和國家凝聚力的重要體現,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記的。

(三)加強傳媒宣傳和普及民俗文化力度。

傳媒首先要重視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東西,非文字的東西怎么樣通過傳媒把它系統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紹成為系列的、體系化的東西,這都是文化上的積累。通過我們的傳媒,把即將消失的東西趕快拍攝、搶救,對還在傳承的東西要細心報道、加以引導。首先要介紹傳統民俗文

轉貼于

化,然后請嘉賓和研究人員來宣傳,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風,去了解普通民眾的生活和感情,這樣才能由點到面鮮活地把傳統節日知識宣傳給大學生。

我們要利用好傳統節日,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和傳遞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會對傳統節日進行宣傳,讓人們了解傳統節日,引導人們重視傳統節日。其次,應該挖掘節日所蘊含的民俗文化,有層次地舉辦相應的文藝活動,如舉辦關于節日的演出、展覽等,還應舉辦學術活動,研討如何將傳統文化和時代相結合。而舉辦文化活動的目的是要弘揚節日文化,不能讓傳統節日流于形式。

(四)創新傳統節日內容,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傳統節日文化。

近些年來,重現“清明賜火”等傳統習俗不僅大大豐富了清明節的旅游文化活動,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費方式。一些踏青賞花路線中加入了農事桑蠶、祭祀紀念等傳統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掃墓和祭奠活動也融入了不少傳統節日習俗。

隨著社會的發展,節日的內容也在推陳出新,回族的開齋節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全國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參加聚禮等活動外,還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如遼寧鞍山的回族青年在節日里要耍獅子舞、踩高蹺;河北滄州地區的回民在節日里喜歡表演武術;西北一些青年節日里喜歡摔跤、扳手腕,擰指頭等;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歡游公園等等。

(五)展開傳統節日進校園活動,打開傳統文化學習新篇章。

多開設傳統文化課程,讓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通過教育使他們有一種對傳統節日的溫情和敬意感,在傳統節日的良好社會氛圍形成之前,社會教育的功能缺位需要由學校教育來補充,才不至于出現傳統節日的“斷代”。傳統文化歸根結底是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要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引導大學生體味傳統節日中積淀的文化內涵,找回傳統美德。大體上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1.結合課文內容,挖掘傳統節日內涵。

現有教材中盡管傳統節日的題材數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發揮,抓住機會點燃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興趣。比如古典文學中常涉及節日,往往節日是誘發作者情思、體驗的導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節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學可通過體驗節日,進而賞析節日與詩人情感的聯系。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整首詞都是圍繞著中秋節展開的。教學可首先通過師生互動談中秋的方式“熱身”,引出蘇軾是在離開弟弟蘇轍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寫的,埋下伏筆,中秋節與哪種意象最為相關?詞作中是否出現了該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該意象的?等問題讓學生產生興趣。然后在賞析詩作過程引導學生發現“月亮”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物體,將月亮、月宮、中秋節的聯系自然地引出,讓學生了解中秋節中包含濃厚的團圓、事圓、人圓的意味,對照詩人現有的境遇,詞作中才有詩人往返于人間與月宮的情緒。

2.將傳統節日引入語文活動中。

除了課堂教學外,主題活動也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語文活動包括辯論會、演講會、寫作等。教師可在傳統節日到來之際,或者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傳統節日設計活動主題,讓學生動口、動手體驗傳統節日的魅力,既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新課標下語文課程所注重的。比如舉辦清明節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分組收集跟清明節有關的文學作品、經典名句、音樂、各地的清明風俗等,并在班級匯報各自成果,接受同學、老師的提問。在真切的節日情境中讓學生親身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

3.在課后閱讀材料、考試中增加傳統節日的信息比重。

為彌補教材中傳統節日題材較為少的情況,大學生可在課后閱讀材料補充傳統節日題材的內容。通過此方式將傳統節日的信息延伸到課堂外,引起學生對傳統節日的重視。比如《中秋詠月詩三首》、《端午日》、《古詩十九首》、《春酒》等都是優秀的課外閱讀資源。

篇3

中秋節的時間是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我國從古代就有賞月的習俗,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比如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歷八月中秋節簡短演講稿范本2021,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農歷八月中秋節簡短演講稿1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仰望中秋月》。

從張久齡《望月懷遠》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到李白《月下獨酌》中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亮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最為鐘愛的景色。

茫茫蒼穹,圓圓滿月,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遠離家鄉的游子,都會紛紛趕回家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一起欣賞明月、品嘗月餅、吟誦詩歌,表達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最美的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不完的話,徐不盡的情;中秋最美是思念,那一輪圓月仿佛明亮的眸子,蕩漾著深深地情意,傳遞著美好的祝福;中秋更美式感恩,感謝在中秋佳節里仍然駐守邊疆的剛強戰士,感謝無時無刻不在守護百姓安康的人民警察……

仰望中秋月,濃濃感恩情。讓我們將中秋佳節的祝福送給每一個華夏兒女,將對祖國母親的濃烈情懷深深地根植在心間……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農歷八月中秋節簡短演講稿2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奔波的人們已很難使自己停下來,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來之時,一輪皓月高掛天空,傳統佳節的溫馨便俘虜了忙碌著的人們的心靈,我們互相傳遞的禮物,不止是禮物,還是問候,是祝福,是濃濃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并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這個中秋,我們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天空那一輪明月時,腦海中會浮現那些優美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古往今來,寄托著多少中華兒女的鄉愁與離情。每逢佳節倍思親,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將在這一節日里重溫民俗再敘鄉情。

面對國旗,面對辛勤的老師,我們想說:是師院附中把我們匯集到成才的搖籃,讓我們在這個搖籃中互相團結,努力拼搏。

最后,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祝全校師生合家幸福,中秋快樂!

農歷八月中秋節簡短演講稿3尊敬的各位導領、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在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中秋已伴隨著秋天的步伐向我們走來。曾經,多少文人墨客流落他鄉,寫下了多少思鄉念親的詩詞佳作,而大多都寫在秋天,寫在中秋。是呢,“愁”本是秋天的心境啊。而中秋節,卻在這樣令人憂愁、感傷的日子里,帶給人別樣的心情。

對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們,或許會有“不知思落誰家”的傷感;但也許會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樂觀與曠達。抬頭望天時,那一輪圓月是多么地明亮。是啊,畢竟她的身上寄托了多少對親人的祝福,對家鄉的思念與牽掛啊。然而對于我們,對于可以與家人團聚的人們,中秋無疑是美好的,雖不及春節的隆重與熱鬧。但那份寧靜、安詳與溫馨卻令人向往。

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說,一過中秋,一年就要過去了;每月過了十五,這個月也即將過去。是啊,中秋的腳步將至,年關也快來臨了。不禁令人感嘆時光易逝,不覺地回憶起往事來。

每年中秋,我總習慣與家人圍坐在庭院里,品著月餅,看看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還可以聽長輩們講訴月亮的故事。似乎有太多的東西隱含于被古今之人所仰視的這輪明月中了。那嫦娥奔月,久居廣寒宮的故事,至今也聽不厭煩,它代表了圣潔與美麗。我更愛獨自矗立于陽臺上,感受那如水的月色,穿透過層層阻礙,從身上滑過,向更遠處伸展蔓延。小時候聽老人們說天上有道銀河,雨是銀河決了堤,傾瀉下的天水。可我覺得,這水色的月光,更似那銀河里的天水,清澈、涼爽,不含一絲雜質。兒時的我總愛凝視月亮,總是望眼欲穿地尋找嫦娥、玉兔的蹤跡。卻史見那皎潔的月光溢滿人間,將游子的思緒與祝福送到千里之外,送回家中。

中秋節,總有眾多來來往往的文人騷客將它留于筆下,抒發胸臆、感悟人生。中秋月,沉淀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每每吟誦著蘇軾的《陽關曲》,再看那圓月,她便如一個羞怯的少女,輕移蓮步,也牽引了我的視線。我仿佛看見了廣寒宮內,那輕舞廣袖的嫦娥,我仿佛看見了這月之仙的痛心與悲傷,仿佛看見了她眼角尚存的淚痕。她把自己的寂寞與惆悵、痛苦與彷徨,全部融在了自己曼妙的舞姿之中。

月光清寒,依舊擋不住人們歸家的近切及團聚的渴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就讓我們放下所有,以快樂的心情迎接即將來臨的中秋佳節,以積極的態度迎接美好的明天!

農歷八月中秋節簡短演講稿4尊敬的同學,老師:

你們好!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一首中秋詠月詩,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的極其珍貴,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何況是這象征著團圓美滿的中秋佳節。在賞月之際,家中的親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身在異鄉的親人,而異鄉的人也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家中的親人。因此,中秋節有“團圓節”之稱,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對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我代表初一__班全體同學,祝你們中秋節快樂!

或許對于某些人來說,上海并不是你們的家鄉,或許你們很想念家鄉。但是,不要忘記,你們還有一個家,就是學校,學校里的每一個同學都是你們的兄弟姐妹。

希望你們在這所新的學校中,展開新的旅程,迎接新的冒險。歡迎你們與我們共同學習,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農歷八月中秋節簡短演講稿5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即將來臨了,今天,我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中秋情思,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人生有諸多事情難以兩全,多少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此時不能回到親人身邊。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一直被人們喻為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

篇4

一、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中國的傳統文化基本以古代詩歌、四書五經、孔孟之道以及史實傳記等進入初中的語文教材中。這要求教師不僅要通過黑板粉筆等傳統授課方式,以傳統的理念進行教育教學,而且要利用新媒體進行課文的延伸與積累,通過投影儀、電影片段等新技術手法介紹相關背景,這樣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好知識,還有利于課本知識的課外延伸。

因為畢竟歷經了幾千年的變化,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思想離我們所處的時代相差久遠,在外部環境和思想觀念上有很大的差距,學生學習起來難免認為拗口難懂。所以教師必須通過現代技術的力量,用最熟悉的工具“還原歷史”。比如電影,電影教學可以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語文課中,電影里生動的語言、完整的故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具體案例說明,比如教師教授《論語》,可以給學生播放《孔子》這部電影,通過影視作品讓學生了解孔子所處的社會背景、思想、習慣等。這比做多少套練習題都更讓學生印象深刻,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在播放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暫停的方式,解讀電影片段中的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與教師更加注重互動,能夠讓學生學習自主化,教學方式多樣化。

二、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傳統內涵

語文課程中包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其蘊含著的倫理道德,通過教材傳遞給學生,具有鮮明的教育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從初一到初三的語文教材中,都是有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著的。想讓民族精神、傳統文化永遠的流傳、鮮活于世,就必須在外在原有力量的基礎上,尋找孕育內在驅動力的平臺。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將教材里的知識點融入到實際生活經驗中去的能力,使學生加深對文學作品深層次文化內涵的解讀。所以,古詩文教學、文言文教學包含了相關傳統的歷史文化內容,在教學中進行相關歷史背景的滲透教學,有利于宣傳優秀歷史文化思想,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感受到中國文字表達的魅力。,又能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進而形成健康的現代文化價值觀,更有利于學生養成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

三、引導學生閱讀賞析經典文學作品積累文化底蘊

經典的文學作品能夠流傳至今,必然會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經典作品不僅包含了豐富的語言文學知識,也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歷史文化知識。我認為當前中學生對于傳統文化模糊現象,主要的原因在于古文的功底比較薄弱,即學生古典文獻的閱讀量少。古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賞析經典文學作品,積累傳統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讀書,不是一味的強制規定讀書的內容、讀書的數量,而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推薦相關方面的書籍或者作家,讓學生自主選擇,并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和精力選擇讀書的數量和深度進行閱讀,走“自助”模式。最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對感興趣的詩詞歌賦進行背誦,加深記憶。不僅使學生對于古文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同時,語文教研室可以開展學校誦讀活動。教師通過朗誦指導與學生一起準備優秀詩詞、散文,利用廣播、直播的形式進行展示。對學生進行領讀、示范。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認知度、重視度。

此外,教師可利用晨讀、早讀的時間,引導學生大聲誦讀唐詩、宋詞、散文等,營造學習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感受傳統文化的神韻。

四、借助語文教學中的民俗文化開闊傳統文化視野

民俗文化,是對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如傳統服飾、傳統節日、傳統習俗等等。在我國,傳統節日就像一幅珍藏的畫卷,內容包羅萬象: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元宵節等等。節日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但隨著外來節日的逐漸興起,大家開始過上了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等等,相反對于我們傳統節日的由來并不是十.分了解,在有些學生的概念里,過中秋節就是吃月餅,沒有深入了解這些節日的由來。但是,民俗文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是我們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支撐之一。所以,我們教師必須通過語文課堂進行相關傳統文化的介紹。

篇5

關鍵詞:民間民俗文化;群眾文化;文化藝術

只有屬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屬于世界的文化,將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證優秀的民族文化被傳承下去,但是在我國的經濟建設環節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較高文化價值的民俗文化逐漸被新興文化淘汰,在文化競爭市場,傳統的民俗文化并不占優勢,無論是年輕人還年齡較大的老年人都對具有現代技術外衣的現代文化更感興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響,甚至難以傳承下去,而我國的群眾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應被拋棄的,因此本文對我國的民俗文化的價值以及傳承方式進行分析。

1傳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國的民間文化成長于廣袤的華夏大地上,群眾基礎深厚,中國風格鮮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擁護與喜愛。伴隨新世紀的來臨,我們不僅要肩負起保護民族文化的重任,還要將其繼續發展下去,傳承給我們的子孫后代,這就要求我們在保持多樣化的基礎上,整合與創新符合生產力與文化發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眾文化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就一定要以服務群眾為目標,大力發展群眾文化才能將民間民俗文化更好的發揚下去,最終實現傳統文化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目標。在我國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將民俗文化傳承下去不僅僅是對歷史的積淀,更加是中華民族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想將群眾文化發展下去就要繼續保持傳統民俗文化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眾文化具有更加鮮明的特色,還能為我國的社會文化發展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發展群眾文化的同時,一定不能忘記群眾在這之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其對文化的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他們是文化發展的創造者,是文化財富的繼承者,所以在發展群眾文化時,應該以群眾為核心,時刻銘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理念,在傳承民俗文化的基礎上將更加鮮明的文化特色與時代性充分體現出來。文化活動作為群眾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表現在社會文化方面,而且表現在繼續建設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傳統的民俗文化中,群眾文化具有鮮明的傳統性,在發展過程中就要傳承這種民俗文化,并將其應用在文化活動中,從而使群眾文化不僅僅帶有傳統的民族文化特點,更加具有現代化的時代特點。民族的民間民俗文化在群眾文化中得以孕育、傳承以及發展。同時,傳統的文化形式與內容的傳遞離不開群眾文化的支持。很多傳統的群眾文化,如賽龍舟、潑水節,都是經過一種固定的形態方式繼承并發展下來的,經歷了千年的演變仍未改變原貌。現如今,新興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發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過了五湖四海,例如戶縣、金山農民畫,當地農民就是根據傳統的雕刻藝術、剪紙與刺繡等相融合再加上嶄新的表現手法創造出的藝術形式,目前已經在十幾個國家與地區展開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愛。在繼承傳統的基礎的同時,群眾文化還會不斷創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動方式。黨和國家對群眾文化的重視,整理、搜集、發掘和搶救了一大批優秀的民族民間民俗文化遺產,并使它們煥發出新的活力,不斷創新和發展。群眾文化具有共同性、穩定性、過程性、個別性、地域性和綜合性等特點,也具有激勵力、穩定力、約束力和凝聚力等六個方面的作用。群眾文化的基礎是物質文化,并以制度文化這個中間媒介向人民群眾的行為規范滲透,把精神、物質和行為等層面的東西有機結合起來。

2通過傳承民俗文化來發展群眾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將民俗文化當做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傳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首先可以借助新舊媒體對民俗文化進行傳播,提升群眾對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間的民俗文化傳輸途徑比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現需要觀眾到現場去觀看,但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很難有時間到現場去看風俗表演,因此可以通過改變民俗文化的傳播方式來實現對民俗文化的宣傳,可以通過電視播放的方式進行傳播,還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體來推廣民俗文化,我國為了應對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機已經做出了很多行動,如通過綜藝節目以及春節晚會來宣傳民俗文化。事實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現代人厭煩的小眾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過春節時,家家都要吃餃子,而我國的餃子已經被成功地推廣到國際中,其他國家以我國的餃子為基本形式,進行了改進,使餃子這種具有文化價值的食物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與之相類似的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在現代社會呈現的方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商家不斷對其呈現方式進行翻新,我國的不同地區的呈現方式也存在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也使傳統民俗食物成為網友在新媒體上的熱議話題。這種傳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創新來實現的,創新同時也是民俗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變,是很難在新時期以及新的社會中獲得發展的權利,只有保證民俗文化不斷創新,才能不斷發展。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眾文化中發揮更大的價值,相關人員還要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民俗文化,因為民俗文化既有積極的方面,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在傳承時,需要對其進行消極的部分進行剔除,使其成為真正的新型群眾文化。

3結論

我國的民俗文化內容十分豐富,但是傳承的難度比較大,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質價值比較低,現代社會中的人,尤其是年輕人,處于生存與發展的需求,具有更強的功利心,對于物質價值相對比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較差,不僅導致民俗文化的追隨者逐漸變少,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繼無人而難以傳承下去,我國的文化部門應當對民俗文化加大重視,通過政府的力量來使民俗文化從小眾逐漸走向大眾,使其逐漸成為群眾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參考文獻

[1]楊瑋.淺談我國西部貧困地區民間民俗文化的發展———以甘肅岷縣的傳統音樂“洮岷花兒”為例[J].價值工程,2010(35).

[2]孫耀祖.我國民間民俗文化傳承發展之我見———以甘肅省通渭縣民間民俗文化為例[J].青年文學家,2011(17).

[3]楊開顏,江麗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民俗民間藝術[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5).

篇6

論文關鍵詞:潮州 民俗 畬族 淵源

論文摘要: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在《潮州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學”》一文中指出:“先以民族而論,潮州土著的畬族,從唐代以來,即著稱于史冊。陳元光開辟漳州,蓽路藍縷,以啟山林,即與畬民結不解緣。”點明了潮州傳統文化與畬族文化之間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血肉關系。本文將今天的潮州民俗與畬族民俗作比較,試圖分離出其中的“畬族民俗成分”,進而探討潮州民俗與畬族民俗的相互關系。

一 引言

“潮州有畬,其種二,曰平鬃,曰崎鬃。其姓有三,曰盤、曰藍、曰雷,皆瑤族,號白衣山子,依山而居,采獵而食,不冠不履”。畬族是潮州的原住民。畬族是嶺南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現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的畬族同胞,都是從廣東遷去,他們的祖籍就是廣東潮州鳳凰山。畬族同胞公認他們是龍犬盤瓠的后代,每逢春節、端午、中秋,便是祭祖公的節日。

一種文化的形成,都是多種文化成分相互傳播、不斷沖突、最后完成涵化的的結果。有史學家認為:畬族先民文化是現今潮州文化的母本文化,中原文化是潮州的父本文化。潮州的民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傳承了畬族的民俗文化。畬族民俗是潮州民俗的重要源泉。

二 潮州民俗文化中的畬族成分

1 節日

節日是傳統文化的內容與形式的集中體現。潮州民間信奉的神靈名目眾多,時令八節祀神各有對象。以前潮州人每過節多達二十多個,現在少了很多,但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七月半)、中秋、十月十五(五谷母生)和冬至節八個節日是缺一不可的。潮州俗語有“四時八節”的說法。在我國其他地區,只過春節、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這五個節日比較普遍,而且中秋節和冬至節都沒有潮州過得這樣隆重。潮州的節日過法很特別,甚至有“冬(至)節有小過年”之說。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在各地都很隆重,但以前潮州是不過重陽節的。

(1)“五谷母生”

潮州的節日民俗多與畬族有關。在潮州,以前一直祭拜“九王菩薩”。這與畬族高王(高、狗、九在潮州話同音)有關。解放后,由于大搞破除迷信,九王菩薩節才消失。潮州十月十五的“五角母生”在整個漢文化體系中是絕無僅有的。

因為祭拜的神明是五位,所以要擺五杯茶、五杯酒、五碗飯、一盤柑(稱為“大桔”,且只能裝五個),還要用米粉做的紅,且紅要做成五個頭上有五角的人形。這五個人形的神所指有的說是高王(或盤瓠)與盤、藍、雷、鐘四姓共五位,也有的說是指苗、瑤、畬、侗、黎等五個民族。筆者認為,這個“五角(谷)母”是陳元光治潮漳之前畬族先民拜的“五通神”這一提法更有說服力。

(2)春節

在傳統民俗中,潮州人把除夕稱為“廿九夜(芒)”或“三十夜”。除夕夜里當地潮州居民徹夜不熄燈,就是點著松明子也要點到天亮。畬胞徹夜不睡覺,稱為坐夜,也稱為“喜歌夜”。整夜的主要活動是由老輩教唱畬歌或講述族中的故事。正月初一凌晨雄雞唱曉時,長輩便帶著子孫打開大門,先在門外東處插香點燭,燒銀紙后,便跪在鋪墊有棕衣的地面上,朝東拜“東土大王”,說一通吉祥的話后才回家祭祖。這種做法與潮州人先拜土地爺后再拜祖宗的程序是一樣的。查遍有關記錄,其他漢族地區都沒有這樣的禮節習俗:新年祭祖的時間沒有固定在某一天,各村祭祖的時間各不相同。由于彼此的熱鬧日不在同一天,較好地解決了不能互相走訪的矛盾。這與古代畬族同胞居住在山區,人物稀少的環境有關。而這個風俗也為當地的漢族居民所接受和保留,并成為潮州特有的一種民俗。

2 婚俗

婚俗最早出現在古代對偶婚末期和個體婚初期,至西周時期趨于完善,逐步形成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潮州婚俗程式“大抵仿古者六禮而行”。但是,潮州婚俗的基本程式有十二個:相親、合時日、提親、擇吉、定親、送聘、安床、合帳、冠笄和沐浴、接新娘、設宴和返厝(回娘家)。在婚俗程式以及其深層含意上,我們也可從潮州婚俗中找到畬族的婚俗的影子。

潮州婚俗重視新娘的“小舅子”而不重視、甚至討厭“老娘舅”,這與其他地方的漢族人重視“老娘舅”有很大的差別。在婚禮過程中,小舅子的地位非常高,俗話有“小舅子坐上位”的說法。這種觀念應該直接效法了畬族人的習俗。潮州一句俗語:“老舅偷牽牛”。此俗話用來比喻熟人易做賊。這與比喻“權威”的廣州俗語“天頂雷公、地下舅公”觀念有天大差別。

為何在畬族人會如此偏愛“阿舅”呢?這是因為有如下的一個傳說:盤瓠的妻舅是高帝辛的兒子朱丹,他很有可能到畬寨探望過高王,受到很隆重的接待,并為畬鄉帶來好運。受畬族習俗的影響,潮州人在結婚后的第三日,阿舅(新娘子的弟弟)要提油去探望新娘子,表示給姐姐的婆家添燈。在姐姐家,做阿舅是夠威風的,無理取鬧也不會引起人們的反感。潮州人重視“小舅子”的風俗,無疑也是繼承了畬族的傳統。

3 傳統服飾

鳳凰山畬民,向來有自己的民族服飾。早在唐代就有“左衽椎髻”的記載。直至明代,畬族婦女仍流行椎髻卉服,即頭飾高髻,衣服花邊。

古代潮州畬族穿什么衣服,現在已經不可知了。記得祖輩的老太太的裝扮,大都“打鬃”即把長頭發捆在一起,成山狀,再插上其它頭飾。服裝主要有“大筒衫”,現在已十分少見。解放前,甚至在解放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當地的漢族居民都有赤足的習慣。由于木屐的質量不好,晚上出門也光著腳。

《潮州府志》和《海陽縣志》都記載:畬族婦女的發型“其種有二,曰:平鬃,曰:崎鬃”。估計潮州鳳凰山區的畬族婦女因住在鳳凰山,天天可以見到鳳凰山的主峰,不用打著高高的鳳凰髻,而稱為“平鬃”;而鳳凰山區之外的畬族婦女,因要懷念她們的祖先來自潮州鳳凰山而將其發型打扮成鳳凰的髻,于是便被稱為“崎鬃”。“崎”在潮州話中有“高聳”之義,還有“男女皆椎鬃跣足”一句。可知當時(清代)的男畬胞也打鬃,且赤足。今天的潮州人在家多有赤足者,即使是寒冷的冬天。許多外地人對此很不理解。

服裝以外,潮州人獨有的“水布”很是特別。以前他們勞動時在腰上都要圍上四尺長、一尺寬的色格布條,由于勞動后下河池洗澡時可以從布后脫下底褲,穿好了再脫下來,故也稱“浴布”。這種似裙又似帶的用品與以前男畬胞穿、系的“獨幅裙”式樣相似,作用相同,這在其它地方至今沒有發現。在其他的區域也找不到這一類型的東西。其來源除了畬家之外,很難在別處找到。

年齡在70歲左右的漢族農村婦女先前都穿過這種“大筒衫”。“大筒衫”的造型與以前畬家婦女所穿的衣服非常接近,上衣的衣扣在側面。衣扣也是布條扭曲而成,色調也較為簡單,通常以畬家常見的藍色為主,但沒有畬家女服那么多的邊飾。顯然這種衣服的造型只借鑒了畬家女服裝中的一部分。

畬族的喪葬儀式與潮州大致相同,只是在年齡上,畬族視五十歲以上為“高齡”,其喪禮與婚禮的場面一樣熱鬧,甚至可稱為“老喜喪”。死者心臟停止跳動之后的的祭拜儀式,從先為死者梳洗更衣、衣服的件數、帽、頭冠、移至祠堂、擇吉、生擇日入棺、做功德、行棺、安土,到報喪時,報喪者上衣反穿、腰扎稻草繩、哭唱“思親歌”、向死者“飼生”、做功德、出殯送葬等一系列儀式與潮州喪俗一模一樣。 轉貼于

畬民向來有二重葬的習俗,這可能跟游牧不定居有關,即對原墓穴風水不好的土葬,等隔三五年后,請風水先生擇地擇時起棺撿骨骸,用陶甕裝,叫“拾金”。然后修筑墳墓安葬,俗稱小葬,亦叫“二重葬”。這種規矩在潮州喪葬風俗中也普遍存在。

可見,潮州的葬俗與其它任何地區不同,而與當地的畬族同胞的做法卻如此相近。其做法來源于畬族就是毫無疑問的了。

三 對潮州民俗文化淵源的思考

我們知道,鳳凰山是畬族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畬族民俗文化活動的中心。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大量畬民被迫遠走他鄉,福建、浙江一帶的畬民數量百倍于潮州的畬民,畬族文化中心也當然地移至閩、浙一帶,而作為發祥地的畬族文化則被邊緣化了。

文化傳播論學派認為文化的成長、變化和發展都源于一個中心,并由這個中心向外傳播。這樣一來,處于文化圈邊緣的地區可能因為地域距離的關系,和中心的文化狀態有所區別。也就是說,處于邊緣地帶的,反而保留著較多的文化傳統。

根據這一理論,被邊緣化了的鳳凰山保留了較多的畬族文化傳統。它保存了優秀的原生態文化,留住了獨特的文化形態,使我們對畬族的民俗文化傳統有所了解。但是保存下來的文化對后來進入潮州地區的中原漢人影響深遠。下面三個因素可能是促使了畬族民俗文化對外來漢文化施加影響的原因:

1 文化的先入為主原則

文化是不分種族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接觸、互相滲透、雙向進行。歷史上諸胡族吸收了中原的漢文化,同時漢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其它民族的文化。由于畬族長期居住潮州,其風俗習慣適應了當地的環境,被認為是有用的,因而也就成為入潮漢人采借的對象。據歷史記載,中原漢人大量進入閩南和粵東地區是唐以后的事。那么,相對于原住地居民畬族,中原入潮州的漢人只能算是外來者。由于原住民民俗文化的根深蒂固性,外來漢人很難改變,因而只能較多地選擇適應,主動接受被認為對生活有用的原住民民俗文化。

2 “入鄉隨俗,入港隨灣”的傳統

文化傳播學理論認為:傳播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被接受或者抗拒,視其對接受一方的效用和適應性而異。人類都有“入鄉隨俗,入港隨灣”的傳統。中原漢人初來,對當地的風俗習慣了解甚少,很難適應全新的生活環境。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地的生活,融入當地社會,他們會選擇主動接受當地已經存在的風俗習慣。初到一個地方,不懂當地有風土人情,有時是寸步難行的,更談不上要在那個地方居住、生活和發展。

3 民俗文化主要通過婦女傳承

相對于漢晉時期就在潮州生活的畬族原住民,唐以后進入該地區的漢人無疑是后來者。而且開始進來的多是遠征軍隊人員。他們離鄉背井,絕大部分是孤身一人來到異國他鄉。這些血氣方剛的中原漢子在潮州安定下來之后,便不可避免地與當地的婦女結合、組建家庭、生育后代。我們知道,婦女是民俗文化的傳播者和執行者。許多民俗文化活動都靠婦女去傳播,去執行。正如現在一般潮州居民的求神拜佛等民俗活動都必須由家中主婦主持一樣。那么進入潮州地區的中原男子在與當地畬族婦女組成的家庭中,民俗文化這一方面的工作必定也要由家中的女主人執行。女主人按本身的民俗文化行使職能,以民俗文化教育子女,以后再由子女這些民俗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四 潮州民俗文化的反作用

美國人類學之父摩爾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在其《古代社會》中強調:“人類出于同源,因此具有同一的智力原理、同一的物質形式,所以,在相同文化狀況中的人類經驗的成果,在一切時代與地域中都是基本相同的。”

文化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文化無時不與異文化相互作用。民俗文化也一樣,畬族民俗文化作為土著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主導、影響當地民俗文化的日子隨著其自身文化的邊緣化以及大量畬民的向外遷移、當地畬民人數的銳減速而日益消失。但是,已經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潮州文化對畬族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反作用。

綜上所述,發展成熟起來了的潮州民俗文化反過來對當地的畬族民俗文化產生了影響,畬族民俗文化已經把潮州民俗文化的成分吸收、融合進去,實現了文化的涵化與融合。

參考文獻:

[1] 黃淑娉、龔佩華:《文化人類學理論與研究方法》,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 周大鳴、喬曉勤:《現代人類學》,重慶出版社,1990年版。

[3] 郭志超:《閩臺民族史辨》,黃山出版社,2006年版。

[4] 雷楠、陳煥均:《鳳凰山畬族文化》,海天出版社,2006年版。

篇7

關鍵詞: 廣西民俗旅游 旅游資源現狀 存在問題 開發策略

一、民俗旅游資源含義

民俗旅游資源是旅游資源的一種,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它就成為我國旅游開發的熱點之一,但是到目前為止,對民俗旅游資源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得到廣泛認同的界定。一些人認為,民俗旅游資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價值的民族民間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習俗,如生產與生活習俗、游藝競技習俗、歲時節、習俗禮儀制度習俗、社會組織習俗、祭祀信仰習俗、文學藝術等。有些人認為,民俗旅游資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現每個民族特點及居住地特征的因素的總和,包括顯而易見的建筑、飲食、生活方式、傳統節日、節慶活動,以及需要細心觀察、體會的心理特征、審美情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也有些人認為,民俗旅游資源是形成旅游者從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參加民俗旅游的促進因素,是能為旅游企業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價值,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各類民俗事象的總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民俗旅游資源和其他旅游資源一樣具有旅游吸引力、旅游功能和旅游價值,從內容上來說,它既包括物質性的也包括非物質性的,它的表現形式有服飾、民居、飲食、建筑、禮儀禮節、婚喪嫁娶、傳統節日等;從特殊性來說,民俗旅游資源的形成與各民族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背景有關,因此民俗旅游資源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二、廣西民俗旅游現狀及存在問題

民俗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已成為我國各地旅游開發的重點項目之一,廣西也不例外。廣西境內居住著漢、壯、瑤、侗、仫佬、毛南、水、彝、仡佬、京、回等12個民族,而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則是廣有的少數民族,是民俗文化旅游大省①。其中,壯族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90%以上分布在廣西,全國瑤族的75%分布在廣西②;廣西總面積23萬平方公里,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約占60%③。長期以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共同勞動和共同生活,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各民族獨具特色、風格迥異的民俗文化,如在小吃方面,廣西各地區的特色小吃也應有盡有,南寧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絲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各具特色;在建筑的風格獨樹一幟,苗族的吊腳樓、侗族的風雨橋和鼓樓都充分體現少數民族人民的智慧;在酒文化方面,瑤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過寨酒、彝族的“稈稈酒”無一不乘載著少數民族的熱情與好客;在民族服飾方面,各民族格式各異,有著獨特的地方性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如壯族男子多穿青部布對襟上衣,女子多穿無領斜襟繡花滾邊上衣,下穿繡花滾邊寬腳襟子或青布蠟染的褶裙,腰束繡花圍腰,腳穿繡花鞋,頭纏各式花巾,還有瑤族的五彩斑斕的服裝,象征瑤王的五個手指印的各種圖案等等。這些別樣的民族風情,鑄就了一個博大精深的民俗旅游資源寶庫,這些資源寶庫目前正在逐漸被開發、投入使用并取得一定收益。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為例,該縣本著“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風情看三江”的旅游發展理念,將旅游業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來抓,在政策、財力、人力和物力上都給予大力支持,使以侗族建筑、侗族風情、侗寨居民生活和侗鄉田園風光為主要內容的三江旅游業更具魅力。僅2006年上半年,接待人境過夜旅游者12180人次,同比增長61.22%,實現國際旅游收入685.5萬元,同比增長79.6%,旅游創匯80萬美元④。

盡管廣西民俗旅游資源得到極大的開發并為旅游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廣西民俗旅游資源的使用及開發還是存在另人擔憂的一面:

1.許多民俗風情旅游資源被異族異地民俗風情取而代之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旅游業的發展,外來者的涌入、異族異地文化的引入,一些地區傳統的民族文化,民俗風情逐漸被沖淡同化乃至消失。受現代潮流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年不愿再穿本民族服裝而鐘情于流行服,忘了老祖宗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優美的民族舞蹈而沉醉于流行歌之中,民族文化的傳承面臨著整體斷代的危險。此外,文化的變遷也十分突出,像端午節、中秋節這些我國傳統的節日在逐漸被淡化,而歐美國家的傳統節如對圣誕節、感恩節、愚人節卻正在風靡整個社會。

2.模仿成風,缺乏創意,沒有特色

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近年來我區有大量資本涌向民俗旅游開發領域,數不清的民俗村,民俗城紛紛建成。然而由于缺乏統籌規劃及旅游開發經驗,這些項目大多粗制濫造,相互模仿、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重,使企業之間競爭加劇,既造成資源浪費,又加大了企業的投資和經營風險。

3.民俗風情正在庸俗化

在開發民俗風情旅游資源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對淳樸民俗風情的褻瀆和歪曲,從而使民俗風情庸俗化。如在開發過程中,開發者將一些落后的封建迷信和下流的、暴力的、無聊的事物摻入其中或將少數民族婚俗開發成“搖錢樹”,在一些民俗旅游區,少數民族姑娘“邀請”男性游客參與婚俗表演,當節目結束時,少數民族姑娘讓所有參與者給小費、或是見面禮或是媒婆辛苦費,而這一切費用都是在事后才被告知,很多游客都有上當受騙甚或是被敲詐的感覺。

4.偽民俗現象泛濫

偽民俗是指子虛烏有的民俗,即某些旅游企業或部門為了某種目的而任意編造、添加或隨意拼湊、生搬硬套一些當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風情。在民俗風情豐厚的地區,流傳著許多內涵豐富、帶有民族色彩的神話傳說等,有的部門在開發這些資源時,不是正確地表現這些神話傳說中所包含的追求真善美的正面精神,而是著力渲染一些附在這些神話傳說下的封建迷信。

5.民俗風情旅游景點開發中存在問題

一些民俗風情景點的建設投資太大為了盡快收回投資成本,許多景點采取高價門票、層層設卡賣票的做法,令游人望而卻步;不少民俗旅游景點參與性項目較少,而供人們觀賞瀏覽的項目雖然藝術水平很高,造價也很昂貴,由于沒有脫離傳統展覽館的展示、觀賞的方式,因此吸引力不明顯,游客的重訪率很低;還有些景區的開發、宣傳不到位,導致造成旅游資源的極大浪費。此等現象的存在制約了民俗旅游景點的深度開發及合理經濟收益的收入。

篇8

一、鞏義民俗文化資源分類

鞏義民俗民風文化資源可概括為物態類民俗文化資源、制度類民俗文化資源、行為類民俗文化資源三大類。

(一)物態類民俗文化資源

鞏義市的物態類民俗文化資源主要包括民間工藝品、風味飲食以及土特產等。通過調研統計,現鞏義民間手工技藝包括根雕、織布、印染、剪紙、編織、篆刻、刺繡等31項,其中站街鎮大黃冶的唐三彩、潛彩畫、剪紙以及鞏義絞胎瓷尤為突出。鞏義唐三彩窯由我國著名陶瓷家馮先銘在黃冶村發現的,由于它專為皇宮貴族燒造明器,技術高超、品種繁多、釉色晶瑩可愛,1963年,被河南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潛彩畫是一種別具一法的繪畫藝術,它的顏色在畫中潛藏著,對著自然條件的變化顏色會隨之變化,故稱“神畫“。鞏義的剪紙主題直觀,結構獨特,造型洗煉,火爆鮮艷,鄉土味濃。圖案的簡練簡到不能再簡的程度,整體結構相連不怕風吹日曬,是民風民俗的產物,是民間剪紙的活化石。

鞏義地方民眾喜面食,由于離省會鄭州較近,鞏義的餐飲風味也越來越體現出了多元化。如鞏義虎家燴面湯紅菜綠面筋斗,湯香味美,口感勁道;回郭鎮肉合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經濟實惠;城區鎮北路的老君燒雞離骨離幫,鮮嫩脆香,不油膩、不粘連、不夾牙。鞏義土特產品種繁多,南河渡石榴,個兒大籽保,酸甜可口;魯莊鎮的星神雞蛋,皮為綠色,是環保綠色食品中的佳品;小關柿餅個兒大肉厚,無籽霜多,含糖高,久儲不干,生津、潤腸,清咽利喉等特點;南山核桃,外形美觀、皮隔均薄,出仁率高,含油量大,藥食并用,營養豐富,久食可抗衰老,延年益壽。

(二)制度類民俗文化資源

鞏義廟會,歷史悠久,每逢過年過節都會舉行廟會。文娛活動多為群眾自發組織,同時,廟會上小商小販云集,群眾邊看戲邊選購自己需要的商品。據統計,鞏義市建國前尚存古廟會267個。最特色的要數回郭鎮蘇林觀會、孝義二郎廟會,浮戲山老廟,廟會期間大戲連臺,朝山進香,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但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和經濟發展,古廟會保留至今的已為數不多,隨著鞏義經濟的飛速發展,鞏義的人們更加注重文化生活,每年正月十五的燈會和正月十九各鄉鎮的文藝匯演仍然是鞏義市民期待的項目。

鞏義雖屬于縣級市,各種各樣的禮教制度卻非常多。如:新婚之夜壓床的習俗,傳說這能保平安,保健康;在中國傳統的中秋節里,小輩都要盡可能趕到家中,團聚在長輩身旁。在中原大地娶親,都要搶時辰或搶繡鞋。這種禮制起源年代久遠,至今世代相傳。

(三)行為類民俗文化資源

行為類民俗文化資源,主要包括民間舞蹈、民間曲藝、民間體育活動等。據調查統計,鞏義的民間傳統體育與競技包括魯莊鎮的高蹺表演、河洛鎮南河渡村的旱船表演,米河鎮的舞獅表演以及民間雜技東莊秋千等12項傳統技藝。其中被譽為“中原第一獅“的鞏義小相獅舞,被河南省文化廳推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候選項目。另外,東莊打秋千是鞏義市魯莊鎮獨有的秋千形式,它集騎秋、跑秋、翻梁秋等獨特秋千為一體的打秋千,是集秋千藝術、體育藝術、建筑藝術和雜技藝術為一體的完美藝術結合。據統計,鞏義民間曲藝大致涵蓋30個門類,其中以河洛大鼓書、說書、十八盤嗩吶尤為突出,并在民間廣為流傳。

二、鞏義民俗文化旅游現狀的SWOT分析

通過以上對鞏義市民俗民風文化資源種類的了解,綜合游客行為學、心理學等相關因素,筆者得出鞏義民俗民風文化資源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

(1)比較優勢(Strengths)

①區位優勢

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鞏義位于鄭州最近的輻射區,中原文化的發展固然離不開鞏義的發展,同樣鞏義的發展也必將提升中原文化的發展潛力,因此鞏義更應該發揮它的區位優勢,挖掘鞏義民俗文化,提升中原文化的發展。

②民俗文化內容豐富多彩,開發潛力巨大

從第一部分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鞏義的民俗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民間文學、民間信仰、民間手工技藝類資源尤為豐富,詳情請參見圖表1。鞏義不僅擁有無比豐厚的民俗文化資源,同時也是具有無限魅力的民間文化,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比如河洛大鼓書,是河南歷史比較悠久的戲品種之一;小相舞獅和東莊打秋千兩大體育民俗文化,在河南有很大的影響力。這些民俗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傳播廣泛,部分優秀民俗文化資源有待發掘,開發潛力巨大。(見圖表1)

(2)發展制約(Weaknesses)

①觀賞性弱,缺乏資源整合

鞏義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在開發過程中并未體現出真正的民俗內涵,多是一些外在的表面現象,觀賞性不強。各地區的民俗文化處于分散、獨立的狀態,資源整合度不夠,譬如:鞏義各鎮廟會隨著社會的進步,有些因人數聚集太少,逐漸被取消;河洛大鼓書也只有在局部地區傳唱度比較高,大多數地方都對此曲藝類別去向陌生狀態。同時,一些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資源未進行合理規劃、分類、收集和挖掘,整合效益差,使得鞏義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緩慢,缺乏活力。

②民俗精品缺乏,深度挖掘不夠

鞏義大鼓書、小相獅舞等歷代傳承的民俗現正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或民族民間保護工程,大多數民俗文化資源挖掘深度和力度不夠,效益低下,精品太少。

③產品創新不夠,缺乏體驗性

目前游客到河南鞏義旅游觀光時,除了到康百萬、浮戲山雪花洞、鞏義石窟觀光外,很少參與廟會、社火這類民俗旅游項目。大同小異的秧歌、高蹺、捏面人等表演形式缺乏創新意識。雖然舞獅在一些節慶活動上還比較盛行,多為經濟目的,因此并未開發成旅游產品,缺乏參與性。

(3)發展機遇(Opportunities)

①政府支持

近年來,鞏義市在發展民俗文化上,政府相關部門已認識到,要把它作為重要的產業鏈來開發,須加強旅游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加大對民俗風情游的扶植力度,使民俗文化煥發光彩,發揮更大的作用。2012年,在鞏義康百萬莊園舉行的“鞏義市第三屆民俗文化節“吸引如織游客,精彩的民俗文化展、“明清真人秀“、傳統婚禮禮儀展示、書法作品展等多項活動讓大家陶醉其中。

②民俗文化保護意識增強

隨著民俗文化旅游稱為一種熱潮,游客對民俗旅游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保護、傳承與發展民俗文化,就成為了當前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的催化劑,對于鞏義來講,若想保護,必先挖掘,畢竟民俗文化是一種無形資源,發展的最好方式就是傳承和保護。

(4)面臨挑戰(Threats)

①部分民俗文化后繼無人、日漸萎縮

在我們調查過程中,隨著人們思維的不斷轉變,不少民俗文化受到外來異域文化的影響,傳統文化的烙印越來越淡化,使得民俗文化面臨著后繼無人、日漸萎縮的局面。除了河洛大鼓書在鞏義家道頻道播出外,如潛彩畫、婚慶習俗、東莊秋千在近幾年呈萎縮狀態,有些甚至后繼無人。

②周邊區域競爭力增強

鞏義屬于縣級城市,與周邊洛陽、鄭州、安陽等地相比,宣傳力度、服務配套設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這無形中在橫向空間上制造了一定的威脅,政府應加大民俗文化旅游的創新性與宣傳,使其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3鞏義民俗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策略

①以核心景區為依托,挖掘民俗文化旅游產品

針對鞏義市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分布的狀況,依托鞏義市每個鄉鎮區域的核心景區,如南河渡鎮的石窟寺和黃河游覽區、康店鎮的康百萬莊園、新中鎮的浮戲山雪花洞、大峪溝鎮的青龍山慈云寺風景區等,以它們為依托,挖掘各鄉鎮的民俗文化資源,對其進行設計,作為景區內的附屬項目,貫穿于整個景區。譬如:南河渡鎮,可在當地舉辦石榴節、廟會、垂釣等活動等,結合黃河游覽區和石窟寺,使其形成特色鮮明的民俗旅游產品線路。兩者的結合,可以同時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

②增強民俗文化品牌意識,開發特色產品

鞏義民俗文化資源很獨特很優秀,如地方曲藝河洛大鼓、民間工藝水滸英雄臉譜、口水畫、潛彩畫等等。如何更好的保護和繼承這些民俗文化,使其后繼有人,就需在產品特色上下功夫,可舉辦一些河洛大鼓說書比賽,像河南著名的節目《梨園春》一樣,使其發揚光大,或舉辦一些競技大賽、秋千大賽等,使鞏義民俗文化特色更加鮮明,增強品牌意識。

③增強游客的參與性,轉變開發模式

民俗文化更突出的特點就是具有地域性,因此可轉變產品開發模式,從游客的參與性入手,使其入鄉隨俗。將鞏義民俗文化中的禮教習俗、飲食習俗、婚慶習俗等文化轉變成民俗體驗項目,一改以往只看不參與的觀光游覽模式,感受當地的風俗及傳統。另外可以設置新穎獨特的旅游項目,如“鞏義美食一條街“、“鞏義土特產購物中心“等等。還可以在旅游線路開發方面采取“洛陽-鞏義-開封“為中心的線路,或以“鞏義石窟-康百萬莊園-龍門石窟“為中心的中原民居旅游等。

四、結語

經過對鞏義市民俗文化旅游現狀的分析和總結,筆者認為目前鞏義市民俗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尚淺,在開發策略論述中重點突出了產品開發方式及途徑。在鞏義市民俗文化旅游產品開發上應做到:發展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休閑養生特色旅游,重點發展針對周邊市場的短線休閑旅游,策劃創意新型的民俗文化旅游產品,積極開展旅游項目多元化,促進中原旅游業的持續增長。

篇9

隨著我國物質生活的不斷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跟進,對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和發展群眾文化的呼聲也越來越來高,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作為我國歷史文化的底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發展群眾文化也起著積極地促進作用。在近現代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更是在促進文化傳承、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發展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還促進了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多樣性發展。本文將詳細介紹了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與群眾文化兩者的關系,以及闡述了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與發展群眾文化的相互作用,為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積極的引導和貢獻。

【關鍵詞】

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群眾文化;文化傳承;發展

1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與群眾文化的關系

1.1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傳承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但每個時期都有它獨有的文化底蘊和特色。而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文化是在一定的經濟發展和政治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文化意識形態,因此它具有某個時代的特征及時代烙印,文化是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產物,能夠促進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而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民間民俗文化基于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礎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民族性。民族民間民俗文化的傳承不僅有利于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加以創新,更加有利于促進群眾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有著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的文化習俗產生并流傳至今,并得到了人們的普遍接受和認可,進而流傳下來。這些歷史文化特色傳統雖然歷史久遠,但都保持著獨有的特色和風格,形成具有自身風格的獨特的文化特色,進而促進群眾文化的蓬勃發展。在中國的歷史長卷中,中華各民族的群眾文化猶如滾滾的長河,永不停息地奔涌向前。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的文化傳向了世界各地,并產生深遠的影響。而要想使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長久地屹立于世界之林,民族民間民俗文化就必須深深地植根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眾當中,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這樣我們才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更好地促進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1.2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與群眾文化的關系

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對文化的創新與傳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通過與現代群眾文化藝術的結合,更加體現了我國文化獨有的民族性,為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因此,分析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與群眾文化的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是發展群眾文化的必然途徑

我國的文化藝術之所以如此得絢麗多彩,文化底蘊之所以如此得深厚,這主要得益于廣大的人民群眾,因為文化植根于人民群眾,并被人民群眾所創造,也就是說,文化的創造離不開廣大的人民群眾,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有主體地位,起著主導作用。而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藝術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人民群眾的寶貴財富,在歷史文化的發展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人類文明的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創造的年代不同,人們所處的地域不同,所產生的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就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在看待民族文化的時候,要區分其文化的自身價值和高雅程度,我們要堅持并發揚優秀的、積極的民族文化,抵制和摒棄庸俗的文化,提高我們辨別文化的眼力和鑒別力。但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沖擊下,以及一些發達國家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滲透,我們僅僅依靠傳承與保護傳統民族文化藝術是不夠的,在這基礎上,還應該注意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加以創新,進而來順應時展的需要,使其賦予時代性和多樣性,并積極地加以宣傳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和憂患意識,唯有這樣,才能使人民群眾真正地融入發展傳統文化的氛圍中來,積極地發揮其在文化傳播與創新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3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是群眾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

在社會新時期的背景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對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要求其與時代緊密結合,順應時代的要求,積極促進對我國民族文化的歷史性繼承,推進與群眾文化的完美結合。比如,我國政府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作為法定節假日,這就進一步確定了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這個經濟發展相當快迅速的,生活節奏相當快的社會,給人們特定的時間來領悟和感受傳統文化的感染力和熏陶力,使人們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來感受和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養分,進而批判地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一些發達國家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價值滲透,這就需要我們提高對文化的辨別和甄別能力,抵制和摒棄庸俗、消極的文化,學習和借鑒優秀的文化,同時,要求我們要既克服又保留地對待傳統文化,批判地繼承才可以更好地發展。相對獨立性是民間民俗藝術文化最具代表的特點,它不會隨著時代的更迭而消亡,它有其自身的特點來適應時展的要求,因此我們要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對傳統文化批判地繼承,這樣才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為人類社會服務和造福。正如上文所講,群眾文化的發展要以民族文化的批判性繼承作為基礎,群眾文化的發展要尊重歷史,要與歷史文化相結合,避免與歷史脫節。與此同時,也要積極與國際接軌,汲取世界優秀民族文化的精髓,不斷加以改造和創新,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發展,這樣才可以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才會使我們的群眾文化豐富多彩,才可以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4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對發展群眾文化的影響

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是發展群眾文化的基礎,而群眾文化中廣大的人民群眾在其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因此要發展群眾文化就必須批判地繼承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更好地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要讓人民群眾去自覺地加入創造歷史的氛圍中來,只有這樣,才會讓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更具有時代性和歷史主體性。人類社會的共同目標就是要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而經濟的發展是根本要素,是人類進行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任何工作的開展都必須圍繞這個中心和基礎來展開,因此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和群眾文化的傳承也應該以經濟建設為基礎,不然,便會失去其發展最基本的意義。

5結論與建議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只有不斷繼承和創新我們的傳統文化,吸收和借鑒外來優秀文化,不斷與國際接軌,抓住時機,順應時展的潮流,才會使我國的文化屹立于優秀的民族文化之林,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繼續發揚光大。

作者:劉淑娜 單位:河南省工人文化宮

篇10

1.修身養性型文化旅游。修學型文化旅游,其實就是游客修身養性的一種文化旅游,一種擁抱大自然、洗滌心靈、感受大自然魅力的文化之旅。古代樂山的文化旅游由此拉開它發展的序幕。從漢代到明清,古代樂山各種秀麗的風景,誘人的名山勝水得天獨厚,自古就吸引著我國四方的文人騷客們到此一游,一飽眼福。到唐朝時期,由于唐朝是我國古代政治文化經濟發展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許多文人騷客尤其是詩人們對祖國的大好河山,更是興致大增。此時正好驗證了一種世人的口頭禪:自古詩人必到蜀,到蜀必到嘉州游。唐朝時期,到過嘉州的詩人非常多,既有邊塞派詩人岑參,現實主義派詩人杜甫,還有浪漫主義派詩人李白。這些才華橫溢的詩人們,到此以后詩性大發,紛紛留下了諸多千古流傳的名言美句。如其中關于峨眉山的美譽,詩人們贊不絕口,主要有李世民的《秋日》、駱賓王的《疇昔篇》、陳子昂的《感語錄》、杜甫的《贈別鄭煉赴襄陽》、薛濤《思鄉》、白居易《贈薛濤》、鄭谷的《峨眉山》、韋莊的《贈峨嵋山彈琴女士》等詩句中,均表達了游客們對峨眉美景的不勝喜愛和絕美贊譽,同時也反映了修學型文化旅游的主體一般都是有文化素養的文人們,說通俗點,就是古代樂山山水文化旅游的主體一般是有身份、有知識、有品位的文人騷客們。到了宋代,這個時代是古代知識分子自稱最好的時代,一個文人不殺的政治寬松氣氛下,這種修身養性型的山水文化旅游得以繼續發展。到嘉州一游的詩人,有三蘇、陸游等大詩人,他們對景點贊美一樣都體現在他們美麗而感人的詩句中,其中關于峨眉山的詩句還是最多,如蘇軾的《白水寺》和《寄眉峰》、陸游的《丁冬院汲泉煮茶錄》、范成大的《過燕渡望大峨有白氣如層樓拔起云從中》等等,無一不是對美麗峨眉山喜愛之情的真實流露和內心話語的充分表達。到了明清時期,文人修學型文化旅游之風繼續發展,這種發展仍然可以把他們所寫的各種詩句記載作為歷史的見證。如明代人蔣超的《峨眉山志》、明代進士胡世安的《登峨山道里記》等均對峨眉山的美麗大加贊美。從以上各個時期的文人們到樂山旅游留下的各種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們對古代樂山所有景區中,唯獨對峨眉山青睞有加、情有獨鐘,可謂至愛。可見,當時文人們到樂山修身養性的主要去向是峨眉山,這為峨眉山成為以后樂山山水文化旅游發展的主要景區埋下了歷史伏筆。

2.宗教型文化旅游。這是一種非常富有特色和個性的民間信仰祭司型文化旅游活動。這種文化旅游得益于佛教傳入中國和道教的產生發展傳播。由于人們對佛教的信仰,古代樂山在峨眉山這個主要景區很早就修建了很多寺廟,以后逐步增加。承載古代樂山宗教文化旅游資源和功能的寺廟,開始建立在東漢那個動蕩的年代,興起于文化繁榮思想相對開放自由的唐宋時期,鼎盛于封建社會的晚期明清時期,一共修建寺廟有200多座,占整個峨眉山寺廟的三分之二以上,比較有名的有普光寺、光相寺、中鋒寺廟等景點,以及修建耗時九十多年的樂山大佛。這些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資源都深深地吸引了各地游客,直到現在都是如此。宗教型文化旅游在唐時期發展極快,其發達得益于對這種佛教文化旅游資源貢獻最大的唐朝時期有名的惠通大師,在他的帶領下,峨眉山的許多寺廟才得以建立,并賦予濃厚的佛教文化特色。古代樂山的道教文化旅游還早于佛教文化旅游,雖然沒有佛教文化旅游發達,但一起構成了樂山古代宗教文化游,促進了古代樂山宗教文化旅游的繁榮。

3.民俗風情型文化旅游。和古代成都一樣,古代樂山是一個民俗風情多姿多彩的好地方。這主要體現在一年四季的每一個節日里人們的風俗習慣和各地精彩紛呈的廟會活動。具體說來,這兩種民俗文化游情況如下。在一年四季的各個節日活動中,古代樂山民俗風情展現得豐富多彩。這在樂山的地方志中有一些記載,如從正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民眾的祭神活動和拜長輩活動。清明節掃墓踏青、四月初的開秧節、五月初一到初七的炎帝會、五月十五大端午節、六月初的曬蟲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十二月的除夕等節日活動。這些活動至今還保存和延續,充分展現了古代樂山的民俗風情文化,也反映了當時的風情文化旅游多是當地參與為主。另一種反映古代樂山民俗風情的是在各地廟會開放之時開展的各種活動和習俗,比如樂山城區里的春會、皇會和城隍會等等廟會,鄉村里的廟會如春燈會、清明會、腳桿會、八月會、賽牛會等。不過這些廟會的活動一般在過節時最熱鬧,在這些廟會活動中,各種樂山的美食特產紛紛展現在游客面前,如茶類、酒類和其他地方美食品會讓游客一飽口福和眼福。樂山古代民俗風情文化旅游非常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與其宗教文化旅游和修身養性型文化旅游相比較,它的旅游主體具有全民參與性和當地性,風俗性、民間性味道十足濃厚。

4.探奇型文化旅游。探奇型文化旅游,這種在當時的文化旅游中不占主體,只是冰山一角,剛剛萌芽。但也開啟了古代樂山探究大自然神秘面紗的文化旅游,這一時期主要是探究峨眉山等景區的特有植物,如珍惜藥材類。樂山古代的探奇型文化旅游有點類似于現代科學考察文化旅游,所以可以將之看為樂山科學考察旅游的萌芽和開端。峨眉山是中國天生植物園,有著諸多神奇的物種吸引著游客去探究,尤其是其中名貴的藥材非常多,古代漢武帝時期就曾派人到此采集仙藥,這可以視為古代樂山探奇型文化旅游的先兆。

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旅游,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熱點和表現形式。對古代樂山來說,其文化旅游和回歸自然的山水文化游始終是其旅游發展歷史上兩大永恒的主題,對現在的樂山、四川乃至全國的文化旅游業發展都有巨大的貢獻和啟示。

1.樂山古代山水型文化旅游的游客,大多都是飽受中國傳統文化儒學的文人士大夫類的人物,這些都是一些有修養、有學識、有抱負的人士,他們才有閑情逸致游山玩水,這說明游客的素質對文化旅游發展非常重要,這啟發我們要發展文化旅游業,務必要提高全民的素質。

2.樂山古代的宗教型文化旅游,尤其是佛教文化旅游表現得非常突出,以峨眉山和樂山大佛等佛教文化旅游資源為代表,反映了古代人們的和內心反省,也滿足了人們心靈慰藉的需要和對未來的美好愿望。這啟示我們發展文化旅游業,必須緊跟人們的文化時尚和風氣。

3.樂山古代的民俗型文化旅游豐富多彩,各大節日和各大廟會這些反映地方風俗的文化旅游資源得以充分地利用。這啟示我們發展文化旅游業必須挖掘地方的風土人情,向游客提供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滿足游客求奇、求怪、求異的心態和期望。

4.樂山古代的探奇型文化旅游發展,向游客提供了探索大自然神秘面紗的絕好機會。這啟示我們發展文化旅游業,務必要充分挖掘大自然神秘的文化資源,方能吸引更多游客來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