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財務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4-04-17 16:08: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村居財務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村級組織 財務審計
一、村級組織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1、資產投資、出讓、租賃、清理等存在問題,管理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集體資產因歷史原因,沒有入帳,家底不清,極易造成集體資產的流失;投資合同要素不全,條款不明,權利義務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合同成為一紙空文;以往年度村出借資金,因種種原因無人追討;在資金收繳和運用上,有的以費用支出直接沖抵承包款和租金或收支均不入帳;有的收取后,私自保管挪用,長期不報帳,導致集體資金的體外循環。2、征地拆遷等專項資金管理不規范,分配方案有完善。目前,村級專項資金主要包括征地補償費、“一事一議”資金等。部分村居存在挪用土地補償費的現象,挪用的資金用以彌補各行政村或自然村級各項經費的支出,再加上管理、分配不透明,不規范,極易激化各種農村潛在的社會矛盾。3、是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程度不夠高。村級財務審批制度流于形式,根據《安徽省村集休財務管理辦法(試行)》,村一般財務開支要由經辦人簽字、會計審核、村委會主任審批、支部書記復核、村務公開監督組審查后入帳。但是根據各個村居的審計發現,村務公開監督組這一環節流于形式。不按時報帳,白條支出現象嚴重,特別是招待費和工程款未開根據稅務發票,而以收據或代辦條直接支付,票據入帳手續不完備,甚至有的大額支出憑證后竟未任何附件;4、聘用人員隨意性較較強。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但是實際在各村居審計時發現,各基本上都有聘用人員,用以承擔村里的面的工作。這些人不占村兩委的編制,工資是由村里面支付,加重了村民的負擔,造成了不好的影響。5、管理費用過大,尤其是招待費支出較為突出。管理費用以各種方式存在,特別是招待費,村級零招待費規定在實際工作執行中難以得到落實,基本上村村都有招待,有的比較大,隱性招待費也難以遏制,嚴重影響了農村干群關系。6、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比較混亂。各個村居對于工程項目建設有極少部分經過一事一議,然后通過村委會制定的招投標程序,實行招投標;有部分是經過區招標辦招標;但大部分工程項目沒有經過招投標和審價程序,漏洞較大,給權力尋租提供了可乘之機,容易滋生腐敗,應加強這方面的制度建設,節約集體資金。
二、針對村級財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1、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并遵照執行。為使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財務制度是搞好財務管理的重要保證。各村居必須嚴格執行財政部頒布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并從各村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如建立健全現金、存款內部控制制度、現金開支審批制度、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制度、債權債務管理制度、資產臺帳制度、票據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村干部任期屆滿經濟責任和離任審計制度、“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土地補償費監督管理制度、財產清查制度和預決算制度等。做到賬簿齊全、記賬及時、獨立核算、民主理財、規范管理,用制度來管理人、財、物。2、加強資金、資產、資源三資清理登記,摸清家底。首先,全面清理村(組)集體所有的資金資產資源狀況,核實“三資”底數,明晰產權關系,建立登記臺賬,健全管理制度;其次對對現有的資產進行產權界定與評估,對賬上有而實際已經不存在的資產要按規定程序進行核銷,明確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存量、結構、分布和運用效益,了解整個資產狀況,明晰資產所有權,并進行產權登記。最后,根據清產核資的結果準確無誤地建立資產臺賬,做好集體資產的登記工作,做到賬實相符,并及時反映資產的使用及其變動情況,防止資產的流失,保護集體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促進集體資金的規范管理、資產的保值增值和資源的合理利用,維護集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并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3、堅持財務公開,專項資金專戶管理,專款專用。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及其他有關規定,將村級財務活動情況定期、如實地進行公布,接受村民監督,公開程序要嚴格,財務公開前應有民主理財小組參加,對全部財產、債權債務和有關賬目進行一次全面的核實。對于征地補償費、“一事一議”資金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項目資金,實行實行專戶管理,不得擠占挪用,重點項目可以一個月公開一次。4、依托社會化服務,創新財務管理形式。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治組織,按照民主、自愿的原則,可以推行村居會計委托制,是在保障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監督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托鄉鎮農經或財政主管部門,建立村社會計記賬中心(辦公室),統一執行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統一設置賬簿、統一代管各村財務專用章、統一使用票據、統一開設監管賬戶、統一檔案管理,進行記賬的一種財務管理形式。這種形式能有效加強會計監督職能,堵塞農村財務管理漏洞,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農村腐敗現象。5、村民委員會主要負責人實行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各級政府應及時出臺農村審計方面的文件和制度,盡快建立健全農村審計組織,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村級財務審計人員,對村級財務實行定期審計、專項重點審計和不定期抽樣審計相結合的審計制度。重點關注本村財務收支情況;本村債權債務情況;政府撥付和接受社會捐贈的資金、物資管理使用情況;本村生產經營和建設項目的發包管理以及公益事業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情況;本村資金管理使用以及本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擔保、出讓情況,征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情況。并將審計結果及時公布,并對在審計中查出的侵占或挪用集體資產和資金的,要責令如數退賠。情節嚴重者,要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給予相應處罰。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村合作經濟組織財務制度.
[2]安徽省村集休財務管理辦法(試行).
篇2
【關鍵詞】 農村; 產業融合; 會計工作
一、當前農村各類產業呈現出高度融合的態勢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農村的產業組織形式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革和創新,其中產業融合就是一種表現形式。產業融合這個概念并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早在1978年就已經被運用,但是學術界對于產業融合的解釋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主要是這個詞被用在很多的領域,最早是源于數字技術的出現,后來歐盟委員會(EC)認為產業融合是三個角度的融合,這三個角度是指“市場、產業聯盟和網絡”。產業融合是一種新興的經濟發展方式,我國的學者認為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的產業之間,或者是同一產業內部的不同產品之間的相互滲透,最后融為一體而形成一種新的“市場、產業聯盟和網絡”三位一體的產業發展過程。在農村各類產業的融合中,起推動作用的是高端的科學技術和產業的快速發展,而帶來的生產效益和經濟增加又反過來促進了產業的融合,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過程。從這個層面上講,農村產業的融合能夠使現代農業更新出新的產業,促進新農村的建設,具有內在的成長性。
隨著高端的科學技術被運用到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各類產業結構得以快速升級,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產業之間的相互融合。農村各類產業的不斷融合,使農村的產業發展形成了一種新的格局。農村各類產業之間弱化了惡性競爭,合作關系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西方經濟學中,最著名的產業分類法是由克拉克和費歇爾提出的“三次產業劃分法”:本質上是根據人類的需要來分類的,第一次產業提供人類最基本的食物,即農業和畜牧業;第二次產業提供除了基本的食物外的其他物質類的生活資料產品,即工業制造業;第三次產業作用是滿足人類高級的生活需要,即勞務業。而現在我國及世界農村產業的劃分主要采用四種產業劃分法。第一種是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第二種是農業、工業、商業、運輸業和建筑業;第三種是上面西方經濟中提出的三次產業劃分法;第四種是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和林業以及其他副業等。至今在研究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時也采用上面的劃分方法。
現階段,農村產業的融合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其一是農村農業內部產業的融合,即各類子產業之間的融合,最為典型的就是種植業、畜牧業和養殖業之間的融合,當然這三者之間并不是直接的混合在一起,而是有一個聯系的紐帶,即生物技術,通過生物技術中的生物鏈這個環節來調整,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產業。其二是農村產業與外界的融合,主要是外界的一些高端科學技術對產業的滲入,比如說基因和數字化技術的引進,就讓農村產業與這些外界的產業之間出現了一定的融合。又如農業與旅游業的交叉與融合,就形成時下很流行的觀光旅游業,這一新興的產業給雙方都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也促進兩者的穩定發展。從這兩點來看,農村產業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農業資源的配置,在融合過程中所引進的一些高端科技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經濟基礎。
總之,當前農村各類產業已經打破了傳統的產業劃分局限性,已經不是固步自封與獨立發展的關系,而是在外部經濟環境與經濟政策的影響下,開始向多產業融合、多產業密切合作、高端科學技術滲透與現代網絡平臺共同支撐的態勢發展,體現出“市場、產業同盟、網絡服務終端”三個方位的密切關系,這種關系的改變使得新農村建設有了突破口,為提升農業經濟的綜合競爭力注入了活力,也為農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并且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為解決農民增產、增收等現實問題提供了新的契機。
二、農村各類產業的高度融合給會計工作帶來諸多難題
盡管農村各類產業的高度融合,具有以上諸多積極作用,但也使產業之間的邊界界限變得模糊,農民收入日益多樣化,從而給會計工作帶來諸多難題。因此就需破解這一難題,為進一步深化產業融合奠定基礎。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農村的建設,廣大農村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一定的改革和完善,其中建立農村財務的公開機制就是一項。對于農村的財務,我國力求不斷完善財務公開的形式和內容,使相關的財務機制得到健全發展。對于村級的財務管理工作,強調要加強監督的功能,這一舉措得到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建設新農村的農村新會計制度在許多偏遠農村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行,還是按照原來的會計核算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使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出現了脫節,給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工作都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農村居民的收入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準確核算農村居民的純收入難度較大
過去農村的產業都是單獨存在的,居民的收入也是以集體經濟為主的,現在隨著農村各類產業的融合和收入的家庭經營化,再就是居民不愿意露富,使得會計在統計農村居民的純收入時出現了很大的困難,即使統計出來,也不是很準確,其中存在很大的隱瞞部分。農村居民收入的多元化趨勢,使得未來進行關于審核低保人員等政策時,很難準確掌握財務數據作為核實標準。客觀上,農村居民收入的初級財務數據倘若有誤,也會造成今后國家農業統計數據的不真實性,對于落實農資補助等事項造成不便和障礙。
(二)使村級財務管理賬目設置不健全、財務處理方法不規范等現象更加凸顯
本來很多農村村級干部的會計賬目記載就不清楚,對于一些票據的處理欠考慮,還有一些工程和項目的收入和支出沒有得到及時的記載,而農村各類產業的融合讓產業之間的邊界變模糊,加之農村會計工作的界限也在變動,只能憑借記憶來核算,這很難保證會計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最嚴重的是對一些收入支出不記賬,若出現了問題,村級干部就互相推諉。
(三)造成農村會計隊伍更加不穩定的原因何在,對農村財會工作的連續性造成很大的困難
農村的財會人員是由各村的村委和黨委指定的,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有的會計工作人員只能記賬和打算盤,對于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不專業,不能適應現代農村財務管理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不能及時地發現農村財務管理中出現的會計問題。農村產業的高度融合,又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能夠整合各類支出,需要采用不同于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但是這些農村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不合格,梯隊建設無章可循,這對農村財會工作的連續性造成很大的困難。
(四)使農村財務工作更難得到有效監管
本來農村財務工作的監督功能就不健全,很多的財務記載并沒有反映農村相關項目和活動的真實財務支出,其中有不少村級干部貪污受賄,私自挪用資金。農村產業的高度融合使各個產業界限模糊,為做手腳提供了便利。
三、農村產業融合給會計工作帶來難題的破解之道
(一)抓好會計隊伍建設,提素質,創新工作方式
農村產業的融合對于農村的財會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會計人員在核算時懂得變通與創新,為此,需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對農村會計隊伍進行進一步的專業培訓,通過這種統一的培訓和考核,選拔出色的財會人員;第二,為農村財務隊伍儲備一些有潛力的專業人才,以此來提高整體的技能和工作能力;第三,提高財會人員的工資待遇和福利,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借以防止會計人員的不斷流出,穩定農村財會隊伍,增強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并吸收外來財會人員不斷加入。
(二)制定詳細的財務管理制度,公開村級財務與產業合作項目的財務情況
在農村產業的融合過程中,村級財務工作的公開性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如村級牽頭的某合作性項目著力發展農村旅游業,并引入資金進行前期建設,村民對于這樣一種發展形式本來很贊同,但實踐中,由于未出臺詳細的財務管理制度,造成村級干部現象頻繁發生,這昭示出一個值得警醒的事實,那就是急需推進財務管理制度的公開性與歸責的制度化、法律化,借以遏制類似事件的發生。簡言之,應當落實相應的產業融合經濟政策,規范和完善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尤其對于村級財務要實施公開、透明的管理手段,并能夠通過村民的監督來運作。
(三)破除村級“小賬本”制度,健全農村財會工作的監督機制
由于監督機制的缺失,使得一些農村的村級干部在產業融合的過程中,私設“小賬本”,貪污受賄,不遵守法紀法規,對于財會賬目的記錄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在這點上,政府應該加強對農村財會工作的監督力度,加大農村財會工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實施,對于違法的人員嚴懲不貸,在嚴重情況下,還要給他們相應的法律懲罰。為了增強農村居民對財會工作的監督意識,要在農村以講座和報告等形式進行講解,讓農村居民對于自身的監督權力的執行有一定的意識,同時要實行農村財會各項支出和收入的公開化,確保每位居民都能夠清楚地了解資金的來源與去向,保證會計工作的透明化和公開化。
(四)將會計核算時的粗略估計變為樣本調查
以農村居民純收入核算為例,目前主要是以下兩種情況交叉運行:一是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以各位農村居民的各項產業為框來進行分戶分產業的計算,以此為基礎來估算農村居民的純收入,這種傳統的核算方法簡單,但是在現代農村產業的融合情況下,卻不能適應農民收入多元化和非透明化的特點,缺乏科學性和客觀性;二是在核算居民的純收入時不是調查所有的居民,而是以百戶居民為樣本來進行調查,把每個鄉鎮作為一個點來進行核算,這種現代的核算方法較為靈活,能夠適應現代農民收入的特性,但是缺點就是要花費很大的人力和財力。因此,最優的核算方法當是兩者的結合,先按鄉鎮為樣本調查點,基層的財會人員再進行具體的系統記錄,這樣的核算才有科學性和準確性。
四、結語
農村各類產業的融合順應了時代的經濟發展趨勢,是產業成長的經歷過程,其前提是技術的融合和市場機制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產業的融合過程實質上是各類產業之間資源的整合與利用,能使農村各類資源得到最佳的配置與優化。可以說,農村各類產業的融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產生了諸多積極作用,但也使產業之間的邊界界限變得模糊,使得農村居民的收入日漸多元化,從而給會計工作帶來諸多難題。傳統的核算方法已不能適應農村產業高度融合的形勢,急需加以創新。為破解這些財會難題,更好地管理農村的財務工作,農村村干部和政府都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強對農村財會的監督力度,對農村居民大力宣傳關于財會的法律法規,加強財會的獎懲措施等。
【參考文獻】
[1] 錢小林.產業融合理論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2):98-99.
[2] 李青柏.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與對策[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435-437.
篇3
論文摘要:新型合作醫療作為我國醫療體制的重要部分,對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有著極其深刻的作用,本文根據作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對合作醫療的財務管理的特點進行了介紹,對其有效措施進行了闡述。
引言
總體來說,有效地進行合作醫療的財務管理,對于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立健全的有效的合作醫療的財務管理制度,強化相關財務管理,鞏固和發展農村合作醫療保健制度,對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合作醫療的財務管理的特點一般來說,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主要特點,也是確立合作醫療財務管理基本原則的基礎
1.積極性較弱
由于原有的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在經過一系列不足的操作之后,物質基礎遭到極大的破壞,農民積極性也遭受了十分嚴重的打擊。同時,由于前些年農村的農業生產力水平還很低,收入水平有限,同時,由于過去國家的國家財政夠重視,相關的農村合作醫療的投入資金極其有限,這些都造成了農村人口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較弱。合作醫療作為農民群眾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醫療保障制度,便成了解決農村居民疾病醫療與保健問題的主要依托。因此,合作醫療是農民創造的,也為農民的健康服務,從而主要是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集中性較差
簡單來說,由于農村經濟的基礎性決定,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層次較低,合作醫療的內容較為簡單,以村為基本核算單位,以個人為主要繳費對象舉辦合作醫療是近期內農村辦醫的主要形式,合作醫療資金必然廣泛分散在各個行政村,由各個行政村具體負責合作醫療資金的日常管理,只有合作醫療制度推廣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出較為科學合理的農村合作醫療的制度。
3.自愿性突出
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根本的任務就是滿足廣大農民對醫療保健基本需求的保健制度,實質是上群眾的互助互濟,它從一開始就強調群眾自愿的原則,通過政策引導、實施效果引導以及群眾相互影響等來吸引群眾參加。
二 合作醫療的財務管理的措施
1.有效的平衡收支
首先,作為合作醫療的重要物質基礎,合作醫療基金收入對于合作醫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管理單位在沒有取得基金收入以及相關財政補助以前,不得私自批準辦理農村合作醫療的減免事項,這也必須作為農村合作醫療財務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切實落實下去。其次,在農村合作醫療組織中,必須確保撫育每個村民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因此,無論合作醫療的內容是聯辦還是獨辦合作醫療,在主要繳費主體未按規定進行資金的繳納,主要是指行政單位,或者繳費個人未按規定履行繳納合作醫療基金義務的,均不得享有合作醫療減免醫藥費用的權利。最后,一定要堅持先收后支的原則,這也是促使繳費主體足額按期收取合作醫療基金的根本保證。
而且,由于合作醫療基金籌集標準的高低、基金收入情況以及農民群體健康狀況將直接確定合作醫療合作程度的高低以及范圍的大小,因此,以上兩個因素應作為主要的衡量標準。在原有的合作醫療制度中,片面的為提高農民積極性為減低合作醫療基金標準,盲目的提高報銷比例的不切合實際的做法要予以避免,防止出現財政收支過分投入的現象的發生,要切實做到量入為出,將此作為合作漢療財務管理,特別是設計合作醫療財務管理制班時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這才是能夠積極取得群眾信賴,增強合作醫療經濟實力的一條必要措施。
2.合理的資金籌措
作為合作醫療的基本內容,相關的合作醫療的資金籌集直接影響了財務管理的穩定性,合作醫療基金籌集情況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合作醫療保健制度能否鞏固和發展。因此,合理的進行資金籌集對于創造一個和諧的合作醫療經濟環境,鞏固和發展合作醫療至關重要。要做到合理的進行資金籌措,主要應采取以下措施:籌集資金的最低限度,要能夠滿足廣大農民對醫療預防保健的基本需求,這也是推行合作醫療的宗旨;籌集資金的最高限度,應切實考慮農村現實生產力水平,切實考慮廣大農民經濟承受力,這也是舉辦合作醫療的社會基礎。通常來講,農村合作醫療的資金的收取應不高于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半成,而且這部分應由集體和個人共同負擔,當然這一標準也可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相應提高上述比例,各級財政也應及時的將資金落實到位,避免資金投入的拖欠問題。
3.科學的監督管理合作醫療
作為一項公益性的集體福利事業,直接影響了廣大農村人口的身體健康和經濟利益,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各級合作醫療的財務主管單位,應該充分體現依法辦事、安規辦事的工作思想,提高科學管理的意識。在實際的工作紅,應將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收支情況定期向社會進行公布,歡迎各界監督,并對財務管理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廣泛的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不斷地進行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進和完善,以取信于民。同時,各級行政管理單位都應積極建立合作醫療管理機構,科學的配備相關的管理人員,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各級行政管理部門應對對下級合作醫療資金活動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實行財務監督,通報收支情況,并進行抽查,分析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關解決辦法,以強化財務管理。
三 結語
合作醫療作為我國基本醫療形式,對我國的衛生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醫療管理單位,應有效地進行財務管理,積極建立健全財務管理體制,為合作醫療的有效開展和實施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村級財務 農村經濟 發展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3-0033-01
村級財務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農村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和農村社會的政治穩定。在深化農村改革中,如何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管理,使其更好地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儼然是當前農村工作面臨的一個突出而又亟待解決的問題。現就南京市江寧區祿口街道實際,談幾點思考。
一、村級財務管理的現狀
祿口街道為了管理好村級財務,30個村民委員會均配備了相應的財務人員,建立了一系列制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近期通過對8個村(社區)村委會換屆的審計以及2013年對30個村(社區)財產清查,發現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會計人員不穩定,素質相對較低,年齡老化。由于祿口街道經濟發展緩慢,使得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留守農村的優秀人才本來就不多,具有一定相關財務知識素養的人才就更少,現有財務工作人員長期得不到系統的培訓。目前,街道30個村(社區)會計年齡層次在45歲以上的有12名,30-45歲的有18名,有的甚至是退休留用的,村級財務人員在數量上嚴重不足,素質偏低,并且老齡化問題嚴重。普遍存在著專業素質偏低、知識結構單一、內容老化、更新較慢、原則性和責任心不強等情況。許多會計只會進行簡單記賬,重記賬、輕管理。
2. 對現行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執行不夠嚴肅。部分村(社區)不遵循街道2006年制定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辦法的要求》,未能按財務管理要求按月及時結算,村會計處現金存量過大,導致不能及時、準確反映一定會計期間內真實財務狀況,致使會計信息失真,且嚴重影響資金安全有效運行,少數基建工程項目也未能按上級要求履行工程招投標手續。
3. 公開化程度不高,忽視了村級財務管理的監督與管控。一些村(社區)的村務公開流于形式化,對財務、村務的具體落實情況避而不談。有些村(社區)的村務雖然公開,但是內容過于廣泛,往往都是一些枯燥的數據,那些真正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卻不予公開。此外,部分村(社區)非生產性支出過高,主要體現在招待費和爭取資金支出兩項費用上,占可支配收入三分之一的比重。
二、村級財務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 會計界對村級財務管理關注較少
在我國,很多會計專家、學者對于二、三產業會計理論和實務研究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于村級,目前在村級財務管理方面,還沒有具有真正指導意義和權威性的專著出現,只有政府部門對有關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提出一些對策,貫徹情況并不樂觀。雖然在村級財務管理過程中探索出來民主理財、村賬代管等管理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在企業中運用多年的會計職業化管理、注冊會計師審計監督制度,還沒有涉足于村級財務管理。
2. 村干部的理財意識不強
部分村(社區)的干部隊伍存在綜合素質偏低、年齡偏大、文化不高和帶領村民致富的能力較弱等問題。有些干部領導能力差,缺乏必要的基礎知識,認為村級財務管理只不過是財務會計的事,自己沒必要操心財務管理;有些干部根本意識不到農村中存在的問題,認為目前村級財務沒有什么可管,管與不管都無所謂,只有群眾反映強烈了才會象征性的組織工作人員去清查;還有些干部思想道德素質不高,法律觀念淡薄,棄全體村民的利益于不顧,,隨意侵占和挪用集體資金。
3. 村民民主意識落后,參與意識淡薄
調查發現,在審計過程中,大部分村民都缺乏現代民主意識,對公共事務關心較少,甚至有些人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仍全然不知,許多村雖然設立了相應的民主理財小組,但因為理財小組的人員缺乏民主監督意識,擔心影響干群關系、激化矛盾而不愿參與,敷衍了事,起不到實質性的監督作用。許多村民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念,往往都是將自身利益放在首位,與自己無關的事一概不管、一概不問,這給村級財務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三、對策與措施
財務管理實質是掌握資金的運動規律,協調和處理好各種財務關系。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不僅對事前計劃管理、事后檢查監督和經濟活動過程中資金運動的組織使用等有綜合平衡作用,而且能促使農村財務管理走上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要抓好農村財務的管理工作,結合湖熟街道實際,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思想認識要提高。一是要認真學習,從理論上認清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二是要總結經驗,從實踐中看到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必要性。三是要查找問題,從矛盾轉化的高度看到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迫切性。四是要走出誤區,提高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的自覺性。
2. 規章制度要健全。首先要建立嚴格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農村財會人員必須嚴格履行工作職責,對村級財務的收入、開支項目、資金用途都要如實做賬記錄,張榜公布,維護財經紀律。其次要健全財務工作標準化體系。盡量壓縮現金庫存量,杜絕白條抵庫,做到日清月結,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要進一步加大非生產性支出的控制力度,建立明確的使用制度,壓縮招待費及爭取資金費用支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使各項財務會計活動都在各項財經法規的規定內執行。
3. 監督檢查要及時。要強化事前監督,加強村(社區)內控制度,領導干部要敢抓善管,平時對財務工作要多關心、勤過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搞好互相監督。對重大工程、基礎設施投入要做好招投標、預決算等相關手續,跟蹤管理和監督,完工付款要備有合同,工程簽證、驗收單等資料要齊全。同時,積極發揮民監會和陽光村居網的作用,及時公布村(社區)財務狀況,保證村(社區)資金的絕對公開和透明。
篇5
一、農村信用卡發展的現狀
近些年來,雖然農村信用卡的發行量成較快增長趨勢,但是農村居民的持卡量遠遠少于城市居民。總的來講,信用卡在農村金融市場發展滯后主要是因為信用卡主要是定位于對產品的消費,農民缺少超前消費意識,普遍認為辦不辦信用卡不影響自己的生活,都對信用卡的辦理持觀望態度。再者,信用卡不具有提現功能,也不具備小額貸款的性質,并且對農村來說缺少消費市場(缺少pos機)。
在農村金融市場中信用卡發展受到阻礙是因為信用卡和個人信貸業務中現行的規章制度,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信用卡透支期限最長為60天,”這與農副產品的生產周期和以經營農副產品為生的農戶和個體戶來說,時間未免太短解決不了燃眉之急。相關規定要求信用卡透支額度一般不超過5萬元,這對于農村商戶來說很,難以滿足商戶對資金的需求,且對貸后管理有較嚴格的要求,不少農戶因為繁瑣的制度與規則而放棄辦理信用卡。
對農村來說,農村基層網點業務專業素質不高,信用卡作為一項高收益高風險的金融產品,對業務辦理人員業務素質要求高,且對持卡人也有相應的理解信用卡業務的能力,這些都是當今農村信用卡發展現狀問題。
二、發展農村信用卡業務的必要性
1.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對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作為農村經濟發展重要地位的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大對農村經濟的資金投入是發展的必經之路。在過去政府出臺政策發放扶貧貸款、綜合開發貸款和專項貸款等被動、扶貧的投入方式,而現在逐步開始刺激農民創業的積極性,形成科學有效的農村金融市場機制,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推進具有農村特色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可以有效的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信用卡在當今金融領域有著其他銀行卡所沒有的優勢,終將會對農村金融帶來有益發展,其農村信用卡勢必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2.有利于農村經濟管理的發展
農村經濟管理主要是指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切實做好村(組)財務鎮級,加強財務監督力度,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農村信用卡的發展能夠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管理的發展,農村經濟管理主要承擔著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農村信用卡可以為當地農民籌集更多的小額資金,既緩解了農村經濟管理財務緊張問題,還能有效促進農村信用卡業務的發展,進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此外,農村經濟管理站還需做好土地承包,耕地、荒山使用權流轉和承包合同管理等工作。對于土地承包所需資金多,農村信用卡業務能夠較好的解決資金問題,方便農民對原本無能為力的土地有了承包的想法,使得土地得到合理利用,既提高家庭收入也促進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得到良好的財務保障。
三、推進信用卡業務發展的途徑思考1.政府應加大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支持
農村信用卡在農村的發展還存在瓶頸,這就需當地政府加強對服務于農村的金融機構的支撐力度,使其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就當前農村金融機構的缺陷設備不足、專業人員缺乏、素質能力低等問題都是阻礙信用卡業務在農村發展的滯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只要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對農村服務機構進行傾斜,那么上述問題就能得到充分的解決。當地政府應該給予政策鼓勵,如:貼息政策、不良資產核銷政策、強制性比例信貸投放農村的政策,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對農村信貸的投入力度。同時應該積極的建立農貸風險補償機制,逐步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貸款風險補償制度。
篇6
二月1、抓好農村財務的建新帳工作;2、抓好村級財務報結帳工作3、搞好農村財務的民主理財工作,明確對張居、臺許、左堡、虹橋等4個村的重點審計;4、集中農經人員對全鎮19個村居現金庫存的盤查,重點對農民歷年稅費尾欠未進入內部往來帳的村實行全面核實;5、抓好村欠鎮稅費帳務的對接換據工作;6、制定xx年農經線年度崗位責任制,形成考核細則;7、制定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完善各項辦公經費的報支標準、報支手續、審核規定;8、搞好三村聯創材料整理和上報工作,同時加強對曹壩村爭創小康示范村的全面調查。
三月1、布置各村搞好xx年農民負擔方案的面積、人口、勞動力核實工作;2、搞好農村財務的電算錄入工作;3、抓好農村財務公開公示工作;4、組織對各村財務清理和公開公示工作的檢查驗收;5、搞好農民負擔方案的預算,做好層層審批工作;6、集中搞好方案的計算機歸戶操作;7、抓好農經外欠資金的清收分工,落實各人的年度清收目標任務。8、籌集資金抓好單位職工第一季度的分配工作。
四月1、搞好村級財務一季度報結帳工作;2、抓好農民負擔歸戶方案的到戶蓋章確認工作;3、繼續搞好重點村的財務審計工作,形成審計專題報告,上報縣農工辦;4、組織各村專職人員進行負擔監督卡的集中填寫工作;5、搞好各村全年財務收支計劃編制工作;6、配合抓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資金的籌收及管理工作。
五月1、抓好農民負擔監督卡的到戶發放工作;2、搞好農民負擔方案的公開公示;3、進行農民負擔工作的專項檢查;4、搞好全鎮統籌規費的測算工作,擬定對村級夏季規費收取及上交的考核獎勵意見;5、加強對各村現金庫存的盤查。
六月1、集中全力抓好農村規費的清收,重點抓好鎮統籌款的收繳工作;2、明確專人搞好夏季清收工作進度的統計;3、抓好農經村帳鎮代管資金的收取工作。
七月1、搞好村級財務二季度報結記帳工作;2、全面核實村級農民歷年上交尾欠情況;3、抓好村級各類專業承包合同的收集整理工作,建全合同管理臺帳;4、根據各村上半年財務收支情況,形成與計劃收支對照表,并及時報各村負責人;5、配合農村條線搞好上半縣考核的各項準備工作;6、組織資金,搞好站內第二季度的分配工作。
八月1、搞好農村土地調查,建立農民承包面積檔案;2、配合財政部門搞好水稻直補資金面積的核實工作,并搞好到戶發放;3、抓好農村財務電腦記帳工作。
九月1、搞好秋季壓欠的各項資料準備工作;2、搞好村級財務二季度報結記帳工作;3、突擊10天組織站內人員進行外欠資金的清收工作。
十月1、認真組織資金,搞好站內第三季度的分配工作;2、組織站內人員繼續進行外欠資金的清收工作;3、抓好農村秋季壓欠工作。
十一月1、繼續抓好農村秋季壓欠工作;2、繼續組織站內人員繼續進行外欠資金的清收工作;3、搞好小康示范村創建調查工作;4、抓好農村財務電腦記帳工作;5、抓好農村財務公開公示工作;6、組織農經線進行村級債務、債權的調查核實工作。
十二月1、搞好年終財務報結記帳工作;2、搞好農村收益分配及財務資產年報工作;3、繼續抓好農村秋季壓欠工作;4、繼續組織站內人員繼續進行外欠資金的清收工作;5、配合農村線搞好縣全年條線考核的各項指標數據的搜集統計工作;6、抓好三村聯創工作的指標調查、資料整理、匯總及上報等工作;7、做好單位年終分配資金的籌借工作;8、搞好全年單位工作總結并擬定來年工作計劃。
篇7
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增收途徑的選擇必須面對以下三方面問題。一是地區有差異。2012年底,全市村集體收入70萬元以下的行政村還有121個,占總村數的13.5%,主要集中在金壇市、溧陽市和新北區的轄市(區),集體收入增長緩慢,經濟發展不快,村集體基本沒有積累,村級公共事業建設比較落后。二是村情有不同。各地所轄的行政村由于區位位置、地理環境、當地經濟氛圍等不同,村級收入和集體實力也參差不齊,所選擇的增收途徑不盡相同。三是增收有難度。行政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增收途徑,在后續發展中還是有一定困難的。首先是啟動困難,村級項目不是受用地限制,就是受規劃限制,許多項目因此擱置。其次是資金難籌,項目投資大,動輒成百上千萬元,大部分村籌資困難。其三建后難租,有相當一部分村集體的項目建成后出租相對困難,而且租金不高,較難收回成本。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應深入挖掘自身優勢,因村制宜,選準路子,創新發展模式,走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發展“道路”。一是路徑要選對。其一物業資產租賃。城區、中心鎮區等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的村,可以大力發展物業經濟,通過構建物業、經營資產等方式,增加村級收入,培育村級集體經濟增長點。其二集體資源開發。在土地、山林、生態等資源比較豐富的村,依托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或高效農業,提高集體資源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其三合作互助增收。鼓勵村集體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戶開展合作生產和聯合經營,在為農業生產提供信息、技術、銷售等方面服務的同時,增加村集體服務性收入。其四抱團資本運作。推進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股份市場化的“抱團發展”,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以鎮為單位組建經濟實體,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統一經營、產權獨立、收益歸村”的形式,實現村集體聯合發展,共同富裕。其五異地謀求發展。鼓勵自身土地資源緊缺,但集體經濟實力較強的村,可以采取“走出去”戰略,跨地區興建標準廠房和物業設施,打破地域限制,拓展運作空間。二是鎮級要牽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主體在村、主責在鎮”,正因為村級增收有各方面的難度,鎮(涉農街道)要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各鎮(涉農街道)要積極落實市級和轄市(區)的政策辦法,俯下身子,主動為村集體的優質增收項目解決用地、規劃、資金籌措和承租上的難題。要敢闖敢試,以鎮為單位統一發展物業和經營資產,避免分散無序的發展模式,擴大項目的規模效益,較好地解決發展集體經濟缺項目、缺資金、勢單力薄等問題。強化政府引導,跳出地域局限,打破行政界限,以各鎮(涉農街道)為單位,組建股份合作聯社、集團公司等聯合性經濟實體,采取抱團發展和資本合作形式,進行城市化等各項建設。
二、減輕負擔問題
2010-2012年全市村級支出情況分別為3.82億元、4.0億元和4.71億元,村均42.5萬元、44.5萬元和52.4萬元,村級負擔日益加重,少數村甚至入不敷出。一是公益事業建設負擔很重。村莊環境整治、垃圾集中處理、河道清淤、道路硬化、綠化美化、便民惠民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都需要村級投入大量的資金。2012年全市村級在環境整治和修建道路上共支出4.08億元,村均支出45萬元,是村級支出的大項。二是社會保障性支出逐年增多。如農民養老保險、失地農民保障、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戶供養等,都要村級承擔一定的資金,人口較多的村每年需要承擔10萬-20萬元左右。三是非生產性開支居高不下。主要是管理費用、報刊征訂、辦公經費和辦公條件改善等方面。工業化、城鎮化向農村推進后,農村居民正逐步向市民角色轉變,但政府公共財政還有相當一部分未覆蓋到農村。村級公益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社會治安、環境整治等仍需要村級大量投入。一是嚴禁各種形式的亂集資、亂攤派、亂收費,取消不符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類達標檢查活動,減少村級無實質性意義的費用開支。二是村級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必須堅持量力而行。嚴禁舉債進行非生產性投入,嚴禁各級平調、移用村級所擁有的資金和資產,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堅決杜絕村級新增不良債務。三是盡力減少村級負擔范圍,本應由各級政府承擔的項目,不能轉嫁到村級頭上;進一步加強對規范村級負擔的督查,對市以下增加村級負擔的各項規定要進行全面清理。總之,要通過各種有效舉措減輕村級負擔,確保正常運轉。
三、內部管理問題
從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和運營的實際操作過程來看,其管理主體基本上由村“兩委”班子成員組成。經營管理制度不健全,集體資源、固定資產承包租賃合同不規范;財務管理執行公開透明度不到位;村務監督委員會,民主理財意識不強,開支隨意性較大;財會人員業務素質不高,變動頻繁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還真實存在。要積極探索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新機制,利用現代化網絡,全面推進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化監管,逐步實現“三資”管理制度化、運營規范化、決策民主化、手段信息化,提高村級集體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一是加強財務管理。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嚴格財務運行監督,執行預決算制度、財務審批制度、民主理財制度、村會計制度等多項管理制度。通過加強管理、抑制非正常開支來發展和鞏固集體經濟。二是加強合同管理。明確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所有權和經營管理主體。對魚塘、經濟林、荒山、荒坡等資源發包以及集體資產租賃,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公開招標經營,確保集體收益穩步增長。三是加強民主監督。農村集體“三資”經營管理的重大事項一律實行民主決策,村民主理財小組要由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轉變。廣泛開展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執行好干部責任審計、干部離任審計和專項審計等制度。四是加強信息化監管。發揮好“三資”信息化監管平臺作用,進一步亮明集體“三資”家底,透明“三資”運作,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狀況實行業務管理、過程監控、查詢分析和動態預警,有力保障農村集體“三資”保值增值和安全運行,切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四、改革放活問題
在工業化、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征地和拆遷使村級資產性、資源性收入大幅減少。如何抓住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機遇,更好地融入城市,讓股份合作經濟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實現形式,推進資源資產化、資產(資金)資本化、資本股份化、股份市場化的發展模式,已成為村級集體經濟改革發展的新課題。一是大膽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發展社區股份合作社,鼓勵組建以鎮為單位的股份合作聯社,聯合經營,增加收益;發展農地股份合作社,積極鼓勵村集體以資產投入、設施投入和服務等組建農地股份合作社,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增加收益;發展勞務合作社,在發展合作社同時,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開展互助合作,組織開展村集體之間的合作生產和聯合經營,在為農業生產提供信息、技術、銷售等方面服務的同時,增加村集體服務性收入。二是加快探索建立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集體資產產權交易市場,通過公開拍賣、招標、招租、發包等市場運作方式,有效配置農村集體資產、合作社股權等,規范村級集體經營性、資源性、非經營性資產的購置、處置和交易等行為。在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改造升級為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推動涉及農村集體和農業生產領域中相關的產權、物權、債權、知識產權交易,對各類農村生產要素發揮集聚與整合、信息披露、價格發現、規范交易行為等市場功能,為各類農村生產要素交易和各類涉農企業市場化融資提供服務,盤活農村資源,促進城鄉資源要素流動,實現農村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五、基層組織建設問題
篇8
圖書館總分館模式在西方較為發達的國家中比較多見,并且這種管理模式已經相對較為成熟,國內圖書館行業開始對其加以關注。總分館模式能夠充分并有效的利用館藏資源,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進而實現其管理一體化以及專業化,有效推動了各圖書館間資源、服務等方面的互動水平,同時這種模式是以網絡化布局為基礎,進而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完善、良好的圖書館服務。
一、現階段國內縣區圖書館實際現狀分析
眾所周知,縣區級圖書館是該地區內圖書館的核心,始終肩負著發展地區圖書館事業的責任和義務。新時期到來,加速了地方經濟發展水平,而隨著文化發展戰略目標的有效確定,使得縣區級圖書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如,各縣區圖書館的使用面積、書籍購置經費、人員和設備的配備等都在快速的提升中[1]。雖然縣級圖書館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加強其自身與各縣區圖書館之間的聯系,然而城鎮一體化建設的加快,撤鄉建鎮、政府搬遷以及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使得縣級圖書館開始出現蕭條的景象,再加之相關領導對其的不重視,使得圖書館發展不盡如人意。因此加強對總分館模式的應用,能夠推動縣區圖書館今后良好的發展和建設。
二、縣區級圖書館總分館模式的有效應用
1.總分館模式應用的整體要求
首先,要對標識進行規范。對各分館的標識進行規范是維系總分館模式形象的關鍵。
其次,對總分館進行統一管理。要保證圖書館總館和分館之間的整體性,將相關業務的管理集中在總館中,進而保證圖書館各項工作能夠順利且正常的進行,從而提升整體服務水平以及服務質量。
再次,確保相關平臺的有效統一。總分館模式下,各分館一定要使用被總館認同的業務管理體系,進而保證分館日常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進而達到各圖書館之間服務聯動以及良好創新的目的。
最后,要突顯總分館模式的特色。在縣區級圖書館中應用總分館模式要充分突顯各分管的優勢,進而滿足不同人員對文化以及圖書文獻的需求。例如,要突出分館所在區域的優勢、人文環境以及地域特點等等。
2.總分管模式的實施過程
2.1運行模式簡析
總分館模式的實施要保證圖書館相關人事以及財務關系不發生改變,然后由總圖書館負責提供圖書以及協調服務的工作,而各分圖書館要加強對圖書服務工作重視,進而保證總館和分館一起為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2]。
2.2實施過程
第一,要保證各分館設施完善以及改造的同步性,對管內設備、工作人員及其崗位等方面進行完善,進而保證分館各方面能夠符合其發展需求。
第二,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并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首先,要對總館以及分館中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如,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自身職業技能以及工作作風等方面,確保工作人員能夠滿足其崗位需求。其次,一定要科學的對總館和分館自身職能進行確定,保證其服務范圍以及相關任務的合理性,確保總分館都能夠順利開展工作。最后,還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為圖書館發展和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如,運轉機制、規范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
第三,各縣區相關部門要嚴格對總分館建設水平以及成效進行驗收,進一步明確其中的不足,并有針對性的對其不足進行完善。
第四,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管理。首先,在保證有關人事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將圖書館分館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都歸納到街道辦事處中,從而對其進行有效且集中的管理。其次,為了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自身業務水平,就要求各分館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并且培訓內容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同時還要充分的結合工作人員自身、服務以及技能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來對其進行培訓,進而有效提升分館工作人員業務水平[3]。
三、總分館模式的應用成效
雖然總分館模式在我國國內縣級圖書館中還只是剛剛的起步,但是已經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上:
1.能夠提升分館自身的管理水平
首先,總分館模式的應用,能夠對分館管理進行有效的規范,并有效提升其規范化程度,確保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根據書籍編目規定來對圖書進行編目,保證圖書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由于圖書館管理系統逐漸智能化、自動化,圖書館管理工作更加系統化、簡潔化。為了進一步使讀者提升自身借還圖書的自覺性,就需要使用響應設備對讀者的借閱數據進行管理,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圖書流通水平,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體圖書的使用效率,進而推動了分館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
2.保證縣區文化服務能夠均衡發展
在縣區級圖書館中建立總分館模式,能夠使讀者通過最便捷的方式來借閱圖書和歸還圖書,大大提升了圖書借閱的效率。這樣一來不僅響應了國家號召,還使農村居民享受到了與城市居民同等優勢的圖書館服務,進而促進縣區級圖書館的發展和完善,有效提升我國國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和素質[4]。
此外,還需注意的就是,縣區級圖書館總分館模式的建設一定要按照我國所制定的相關意見和體制進行完善,打破以往傳統模式的束縛,充分利用縣區資源和社會資源,使圖書館真正能夠惠澤群眾,保證他們能夠同等收益,進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
篇9
【關鍵詞】 新農保基金; 新農保會計目標; 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
一、背景
財政部制定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會計核算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并自2011年7月1日起實施,以適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需要,規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以下簡稱“新農保基金”)的管理。新農保基金是指通過參保農村居民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等渠道籌集的,用于支付符合領取條件的農村居民養老金待遇等支出的專項資金。獨立于經辦機構的固有財產及其管理的其他財產,實行專款專用。新農保基金會計以新農保基金為獨立的會計主體,確認、計量和報告新農保基金的籌集、支付和管理情況。新農保基金的會計核算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記賬采用借貸記賬法,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
目前由于新農保基金會計以政府部門為服務對象,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國家審計署對新農保基金全面審計中發現各地仍存在老農保基金占用、挪用和違反基金財務管理制度、虛領冒領養老保險等問題。如廣州已查驗出“死亡冒領”農保待遇787人,重復領取養老金者471人,社保基金被騙保、套保涉及金額達5 800多萬元,侵蝕了大多數參保者的利益。參保農村居民、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新農保基金利益相關者在新農保基金會計治理中有何作用?他們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有無內在需求?目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內容與基金利益相關者的期望差距如何?研究這些問題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新農保基金會計管理。
二、新農保基金會計目標
新農保基金會計是為了平衡各種力量而安排的制度,為新農保基金各個相關利益團體服務。新農保基金會計通過制度角色,借助市場化機制發揮會計治理功能,實現對新農保基金的治理,即緩解信息不對稱與問題,克服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問題,最終提高新農保基金使用效率。研究新農保基金會計的目標(或新農保基金會計為誰服務),就是研究與新農保基金相關的各個利益團體及其在新農保基金會計治理中的作用。
(一)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服務對象
研究新農保制度內容可知,新農保基金關系到財政部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新農保經辦機構(如郵政部門)、參保農村居民、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等。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新農保經辦機構(如郵政部門)等是新農保基金管理者或稱為內部人;財政部門既是新農保資金提供者又是監督者;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是資金提供者;參保農村居民作為新農保準公共產品消費者,通過個人的繳費獲得政府繳費補貼,并在達到領取條件時獲取包括政府基礎養老金及個人賬戶金額在內的養老待遇,這對于參保者而言實際上具有投資的意義。新農保資金提供者財政部門、參保者、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與新農保基金管理者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新農保經辦機構(如郵政部門)之間存在著契約關系。資金提供者是委托方,管理者是受托方,受托方不僅有責任保證基金的安全,還要保證其增值。
委托方以是否有利于基金的安全、增值為標準,關注新農保基金管理責任履行情況,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從制度上客觀地說明新農保基金的安全性、增值性和流動性,供參保者、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等進行判斷,這實際上是參保者及其他資金提供者以其所繳納的資源為依據享有的權利。客觀和可驗證的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能夠幫助“投資者”監管和有效行使其合法權利,通過建議、審批和監督管理層決策來使基金管理者致力于促進基金增值。
(二)新農保基金會計的目標——受托責任履行情況
在受托責任學派看來,由于社會資源(主要是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資源的受托者就負有了對資源的委托者解釋、說明其活動及結果的義務。因此,會計的目標就是向資源的提供者報告資源受托管理的情況。《暫行辦法》中也規定新農保基金管理者要定期向財政部門報送財務、統計報表,及時向社會公布基金收支運行情況,對村內參保人繳費和待遇領取資格每年在行政村范圍內進行公示,接受財政監督、審計監督和群眾監督。針對農村居民居住分散的特點,要大力推行農村居民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同時,要設定按社會保障號供參保農民查詢,數據包括基金交納明細、本金、企業或政府補貼、滾動利息、累計等內容,還要在設立基金專門賬戶的基礎上,為廣大農民提供持卡繳費、代扣、領金的平臺和窗口,從而實現新農保經辦部門和保費銀行之間數據的雙向傳輸和無縫對接。目前,各地新農保試點地區紛紛出臺地方法規,規范該地區受托責任履行的情況。
可見,新農保基金會計將基金管理的內部信息轉化為外部信息,以控制基金管理者(內部人)可能的逆向選擇或投機問題,約束基金管理者的機會主義行為,優化新農保契約設計,完善新農保管理機制,降低侵害投資者利益的風險,進而降低基金運行成本。
(三)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報告現狀
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反映的是新農保基金過去的交易、事項及其結果。新農保基金會計的目標是評價基金經辦、管理部門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暫行辦法》規定新農保基金的管理部門需要定期向財政部門報送財務、統計報表,及時向社會公布基金收支運行情況,對村內參保人繳費和待遇領取資格每年在行政村范圍內進行公示,同時接受財政監督、審計監督和群眾監督。參保農村居民是新農保制度的主角,基于參保農村居民地位的特殊性,他們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需求程度表達了民眾監督新農保基金的真實意愿,其滿意程度影響著新農保政策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進一步了解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報告的現狀,筆者通過在廣州市的田心村、石基村,平遠縣的八尺村、石正村四個村進行入戶調查(本調查共發放問卷211份,收回有效問卷119份),閱讀研究廣州市各鎮2011年度新農保基金財務報表和查看廣東省一線城市關于新農保基金管理的門戶網站等三個途徑,了解新農保參保者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的需求情況,發現目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報告存在以下問題:
1.參保農村居民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的需求意愿很強。如表1所示,92%的被調查者認為政府應每年對參保者通報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82%的被調查者非常想知道政府對新農保基金的管理狀況。同時參保農村居民希望了解新農保基金個人賬戶情況、新農保基金負債情況、新農保基金結余狀況、政府補助情況、村集體補助情況、新農保基金投資情況、基金內部控制情況、基金結余增長變動情況分析等各方面的信息(見表2)。但目前新農保基金的管理者僅對外公布了新農保個人賬戶結余、新農保基金投資收益、新農保基金預算、各項補助、參保者繳費、養老金支出以及可用于支付的基金結余等情況(見表3)。與參保者需求的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相比較,新農保基金財務報表中的信息遠遠不能滿足公眾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的需求。
2.新農保基金財務報表中僅提供了定量的會計信息,缺乏必要的定性的文字描述,加重了參保農村居民、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等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理解的難度。
3.查看廣州市、深圳市等廣東省一線城市關于新農保基金管理的網站可以發現,雖然這些門戶網站都具備信息公開的專門窗口,但是信息公開的內容僅涉及新農保領取、計算、發放等通知信息,對新農保基金相關的會計信息幾乎沒有提及,談不上信息透明公開。
(四)完善新農保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新農保基金是老百姓的“養老錢”,確保基金的安全和增值,直接關系著參保農村居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新農保事業能否健康發展。受托責任學派強調會計系統和會計制度的整體完整性,認為只有完善的會計系統和會計制度才能確保會計實務的正確性,目前我國新農保基金會計核算辦法尚屬初級階段,它不能滿足實務中各個利益團體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的要求。增加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披露,向各個利益團體特別是參保農村居民供給更多的新農保會計信息,需要從制度層面進一步下功夫。
1.進一步完善新農保基金會計核算的法律法規
我國新農保基金會計核算僅能滿足基金管理初級階段的要求,滿足政府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的最基本需求,要滿足新農保基金各個利益團體對基金會計信息的要求,進一步衡量服務型政府職能履行情況,必須進一步修訂完善新農保基金會計核算辦法,在政府會計概念框架下,構造“新農保基金具體會計準則”,基于新農保基金會計目標和各個利益相關者的需求規范新農保基金會計報告的內容。
要求編制“新農保基金現金流量表”,反映新農保基金貨幣資金周轉情況,揭示基金的流動性,揭示基金投資活動和籌資產生的資金變動情況及原因,有利于管理者合理調度和使用資金。
2.逐步由收付實現制過渡到權責發生制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權責發生制改革研究在我國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未能付諸實施。新農保基金會計作為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一個獨立分支,可以首先嘗試權責發生制改革,為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積累經驗。
新農保基金由收付實現制過渡到權責發生制,確認當期應收而尚未收取的現金,如參保者個人漏交繳費額、政府補貼金額沒有及時到位、基金投資收益等;確認當期已發生卻尚未支付現金的部分,如已經發生的基金投資損失、已到期基金負債等。這樣有利于客觀地評價基金管理者受托責任履行情況,促進基金資產、負債的持續性管理,評價基金財務狀況和運營績效,監管基金,提高基金使用效益。
3.加大新農保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
農民處于社會的底層,知識和能力有限,獲取政策信息的渠道相對單一,電視、收音機和村委會宣傳是消息的主要來源。因此,農民有時并不能完全理解政策的含義,但同時農民又希望能很好地理解或獲得相關信息。在這種矛盾下,政府部門及新農保基金管理部門應在了解參保農保居民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需求的基礎上,加強宣傳教育,特別是對年輕人的宣傳教育,對農民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釋,及時向農民公布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提高農民對新農保基金會計信息的認識,使他們真正了解新農保基金管理部門所做的努力,威懾冒領、虛領新農保基金的任何企圖,保障新農保基金安全。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會計核算暫行辦法[EB/OL].2011.
篇10
鄉村醫生管理細則一為進一步貫徹以農村為重點、以預防保健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進一步明確鄉村醫生職責,切實加強我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加快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確保我鎮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國家醫改政策的順利實施,結合我鎮實際,經院辦公會討論,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紀律
1、我鎮鄉村醫生是指經縣衛生行政部門注冊,并在村衛生室所轄范圍內向農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基本醫療服務的衛生技術人員,是農村三級醫療保健網最基層衛生機構中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是國家醫療衛生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從事的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工作屬社會公益性事業,應受到社會的支持和尊重,并受法律保護。由衛生院統一動態管理,衛生局負責監督。
2、全體鄉村醫生必須服從衛生院的統一分工安排及管理,積極配合和完成衛生院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對不服從衛生院的統一分工安排及管理,每次扣工資200元;不積極配合和完成衛生院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者每次扣工資100元,一年累計不服從統一分工安排及管理,不積極配合和完成衛生院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3次(含3次),給予取消鄉村醫生資格并書面請示上報衛生局。
3、每月20號必須按時參加鄉醫例會,不得遲到、早退,如遇特殊情況,及招急來,不得無故缺席,無特殊重大事情一列不得請假,如確實因重要事情不能參加例會的需向衛生院分管領導或是防保科長請假并說明事由再附以請假條,經核實無誤后給予簽字同意請假,事后必須按時按質完成本次例會所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但對謊言編造理由弄虛作假借故不參加例會者一經查實從重處罰,給予扣除當月工資100元。對不經請假而無故不參加例會者,缺席一次扣工資200元,并給予嚴重警告,一年缺席累計超過三次,給予取消鄉村村醫生資格并書面請示上報衛生局。例會遲到、早退者,超過一小時以上一次扣工資50元,超過半小時不到一小時一次扣工資30元,半小時以下一次扣工資20元。
4、如有事外出不在本行政村超過6日者必須報請防疫科科長同意,分管領導批準,衛生院院辦備案后方可外出。否則每次扣工資100元,年累計超過3次(含3次),給予取消鄉村村醫生資格并書面請示上報衛生局。所在村衛生室應保持室內外整潔并應經常在崗,以方便人民群眾看病就診,并及時獲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信息。
5、對縣衛生局、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皮防站、衛生院等上級單位臨時安排的各種培訓及工作任務,要無條件準時參加和完成,對接到通知后無故不參加者,不完成的,不參加者一次扣工資100元,未按時按質完成工作任務一次扣工資200元。
6、愛護公共財產,鄉衛生院每年清點一次村衛生室固定資產,丟失、損壞者照價賠償。
7、不按要求登記和上報傳染病每次處罰50元,若因瞞報、遲報、謊報傳染病或因工作不力造成傳染病暴發流行的一次處罰600元,并承擔處置疫情的各項工作經費,造成嚴重后果的取消鄉村醫生資格,觸犯刑律者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8、如發生突發事件,應無條件接受上級部門派遣,按時完成應急醫療救治工作,發生突發傳染病時要按要求及時做好傳染病的上報及應急接種工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如無故推諉,不聽調遣者,給予通報批評,扣除當月工資或取消村醫資格等處理,并上報衛生局。
9、加強疫苗管理,堅決杜絕疫苗積壓浪費,造成疫苗疫苗積壓浪費負責全部經濟賠償。
10、嚴格冷藏設備的使用管理,每次冷鏈運轉結束,必須將冷藏包清洗干凈交回防疫科統一管理;已配備冷藏冰箱的衛生室,必須保持冰箱干凈整潔,24小時電源通暢、并做好冰箱內溫度記錄和使用記錄,冰箱內嚴禁存放疫苗以外食品及物品,每發現冷藏包不干凈1次處罰10元;冷藏冰箱不干凈整潔,無溫度記錄和使用記錄每次處罰10元;發現冰箱電源不通暢每次處罰20元,并扣除當月30元的電費補助;發現冰箱內存放疫苗以外食品及物品,每次處罰100元并扣除當月電費補助。
11、加強醫學理論、政策、法律法規、免疫程序學習,一經提問或考試不合格者,每次處罰20元,并到衛生院跟班學習3個月,費用自理。
二、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工作
1、自20XX年起國家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在原來防疫保健工作的基礎上增加了為全體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衛生監督協管等工作內容,和防保工作一起統稱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共計三類十一大項。鄉村醫生必須在我院均等化辦公室、防疫、保健人員的領導和指導下為自己轄區范圍內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至少完成年度目標工作任務并每月按時參加例會按時上報各類報表及數據。年終實行績效考核,考核標準參照廣南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辦法和我院均等化辦公室、防疫、保健、院辦等相關規定執行。經考核指標達標的鄉村醫生或社區(村)衛生室給予兌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對未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鄉村醫生或社區(村)衛生室進行行政問責或取消鄉村醫生資格。考核為優秀的給予獎勵。
2、具體防疫工作細節由我院防疫科安排部署,并另行補充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3、具體婦幼保健工作細節由我院保健科安排部署,并另行補充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三、醫療工作
1、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醫改政策,按照我院一體化管理實施方案開展基本醫療服務工作,滿足村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并做到長期在衛生室執業,如夜間因患者病情需要出診者,應隨叫隨到,并做好相應記錄。
2、嚴格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禁止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及省補充藥品目錄以外的其他藥品,實行零差價銷售,嚴禁私自抬高藥品價格,藥品差價由財政按照相關政策統一補貼,不實行零差價銷售的一經發現處以所售藥品金額的10至50倍罰款。社區(村)衛生室使用藥品由鎮衛生院與上級指定中標供應商通過平臺采購統一配送,禁止私自進藥,第一次發現沒收藥品并扣發當月工資,第二次發現取消鄉村醫生資格。每月按照我院財務管理和一體化管理要求按時繳存所購進藥品款、業務收入款,按要求統籌上報用藥計劃。不按時繳存藥品、業務收入款將按1%的滯納金進行處罰,給衛生院管理工作造成管理不便或障礙者,取消開診資格。每半年必須清倉盤點一次庫存藥品。
3、按《處方管理辦法》正確書寫處方,由衛生院醫務人員給予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
4、開展基本醫療服務時,嚴格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及醫療技術操作規范,杜絕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發生。不得違法、違規和違反技術操作規范開展診療活動,對違法、違規及違反技術操作規范開展診療活動造成的后果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和法律責任。
5、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處置、院內感控有關要求和消毒隔離處理工作規范處理好醫療廢棄物,不得將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等醫療廢物變賣,每發現1次處罰1000-20XX元。因醫療廢棄物處理不當,院內感控、消毒隔離不力造成環境污染和醫源性感染將承擔相關的經濟賠償和法律責任。
四、合作醫療工作
1、嚴格執行我縣合作醫療管理的各項政策,按規定開具合作醫療門診統籌處方,并做好相關登記、簽字手續,健全檔案,按時將已報銷處方交衛生院統一管理,發現開具虛假處方、重復錄入處方套取國家合作醫療基金,一次罰款200元,二次以上取消鄉村醫生資格。情節嚴重者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2、積極開展合作醫療知識宣傳,確保本村合作醫療知曉率達95%以上。
3、其它未例項目參照我縣合管辦下發的鄉村醫生管理辦法執行。
五、獎勵辦法
1、鄉村醫生年底履職考核與衛生院職工同等,按優秀、稱職、不稱職確定等次,工作業績突出者,作為優秀鄉村醫生或先進個人呈報條件,衛生院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獎勵。對年終履職考核不稱職者扣發600元績效工資,并予警告處分。連續兩年履職考核不稱職者取消鄉村醫生資格。
2、鄉村醫生應積極參加國家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對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衛生院給予優秀聘用。
3、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以前所制定的制度與本制度有沖突者以本制度為準。
鄉村醫生管理細則二為了加強鄉村醫生一體化管理,保證我市鄉村醫生一體化管理工作能正常、有序、高效的運作,依據《開封市規范鄉村衛生室創建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市鄉村醫生績效考核意見,特制定臨安市鄉村醫生工作制度。
一、基本醫療工作
1、按照村衛生室(衛生服務站)的設置要求和聘用人員的執業資格依法規范開展各類基本醫療工作并與《醫療執業許可證》中的診療項目相符,病人就診時門診病歷、處方、日志登記和書寫符合醫療文書的規范要求,對危、重、急病人的處理要做好充分的知情告知,對可預見嚴重情況發生的要及時轉診并做好轉診記錄。
2、要有安全防范措施,對不在本衛生室(站)就診的外配治療用藥原則上不能給予治療處理,遇特殊情況的必須加以說明并征得病人同意后簽字。村衛生室(站)一律不得出診到家庭進行輸液或傷情清創縫合處理,對就地發生的危、重、急病人需現場搶救的,在按規范急救程序簡單處置后立即轉送上級醫療機構,不得擅自留觀,事后補寫急救記錄。
3、村衛生室(站)要嚴格做好一次性醫療物品、醫療廢棄物、消毒隔離(紫外線、高壓滅菌鍋、污物桶)的使用情況記錄。對對醫療行為服務過程中產生的醫療性廢棄物必須定期運送至衛生院集中處置,不得自行處理或出售,每年與衛生院簽訂醫療廢棄物處置協議書并按協議內容嚴格執行。
4、熟悉和掌握國家基本藥物用藥目錄,掌握對基本藥物的應用(包括藥理作用、不良反應、適應癥、劑量和用法)。對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品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用藥劑量,不得濫用,處方中用藥要與疾病相符并按農保規定病種用藥量比,不得超量用藥。除藥品零利率外的治療性費用必須嚴格按照省市物價部門規定的統一收費標準執行,不得隨意亂收。
5、遵守勞動紀律,工作時間必須公示,上班時間穿戴工作乙卯并佩證,對2人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要合理安排好上班與休息時間并有交接班記錄。對一人一室的村衛生室人員在休息時需要在醒目處告示休息時間和聯系電話,工作人員在休息時間連續三天以上的(包括三天)必須向衛生院負責分管人員請示后方可休息。
二、公共衛生
1、及時、準確、完整的按照衛生院的要求做好各項公共衛生工作,掌握自己轄區內各種基本信息數據的動態變化,加強與本村公共衛生聯絡員的合作和聯系,協助衛生院開展兒童保健、婦女保健服務和計劃免疫工作,建立流動兒童、孕產婦管理名冊,及時調整數據的動態變化,按時下發轄區內兒童及流動兒童免疫接種通知單,做好流動孕產婦保健和7歲以下流動兒童保健,協助開展轄區內食品衛生監督,及時做好聚餐申報和指導工作,準確、完整的按衛生院的要求收集、統計、上報各類公共衛生相關信息數據。
2、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協助衛生院對可疑傳染病的排查和確診病人的居家隔離、隨訪和健康指導工作,對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人不得診治,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及時轉診上級醫院,對發現疑似傳染病人在做好登記后,按照法定程序在規定的時限內逐級上報,不得瞞報、謊報或漏報。協助衛生院分管人員做好血防、精防、結防和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3、開展村域(轄區)內人群健康管理工作。動態掌握人群健康信息數據,開展健康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建檔工作,協助衛生院做好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工作。特別是加強對村域(轄區)內60隨及以上居民人口信息變化與健康基本情況掌握和開展規范化健康管理。協助開展死因監測。
4、做好村域(轄區)內慢性病、精神病隨訪管理工作。按照工作要求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精神病病人隨防管理,詢問病情,并對用藥、飲食等進行健康指導,及時更新健康檔案。按規定要求收集和上報相關數據。
5、負責做好村域(轄區)內公眾健康教育公眾。通過健康教育宣傳欄、墻體標語、宣傳畫等形式因地制宜地開展健康素養、疾病防治、優生優育等基本知識宣傳活動。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年更換內容不少于4次;及時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材料。
三、藥品管理工作
1、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村衛生室(站)所有配備藥品必須是基本藥物所屬的品規,藥品和非藥品(衛生材料)的采購一律在規定的時間段內上報衛生院分管人員統一集中采購,不得私自采購,不得配備基本藥物范圍外的任何品規。
2、村衛生室(站)所配備的基本藥物一律按供應價實行零利率銷售,不得私自加成獲利銷售,對基本藥物以外的衛生耗材類可以按成本價的基礎上實行5%加成銷售,其他治療過程中的收費項目按照省市物價部門規定的標準執行。
3、衛生院統一集中采購的基本藥品貨到后,村衛生室(站)負責人必須對品名、規格、數量、批準文號、生產廠家、注冊商標、有效期、外觀質量、包裝情況、進價、總額進行認真仔細核對,有誤時當面對配送單位說明清楚,有必要時向衛生院負責采購人員也說明清楚,做到三方一致。
4、藥房人員要對藥品加強管理,藥品必須存放在通風、干燥之處,做好防潮、防火工作,對藥品要求低溫存放的必須存放冰箱,需避光的存放在陰暗處,定期檢查有效期,同時做好防蟲、防霉、防鼠措施,定期清查盤存,做到賬物相符。
5、藥房發藥時必須嚴格仔細執行操作規程,要認真核對,要向患者提供書寫用法,不得口頭傳達。同時,按照農保政策控制處方用藥量,不得串換藥品,每日做好藥品的進銷存,保證現金、藥品、賬目一致。
四、財務管理工作
1、村衛生室(站)人員必須按照《臨安市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實施方案》(臨政【20XX】69號、《臨安市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站)醫生聘用辦法》、(臨衛疾【20XX】158號)等文件精神,嚴格按照所屬衛生院進行六統一管理。
2、村衛生室(站)必須每日對收支情況進行結算上報,并對收入按衛生院指定賬戶按時上繳,不得扣繳、少繳或不繳,衛生院指派專人負責對每個衛生室(站)的收支情況進行立賬建冊,對村衛生室(站)由于急用的支出(辦公用品、水、電等)可以通知衛生院負責人后進行暫時列支,但必須提供收據或發票、經手人電話、收費項目、收費金額等以便日后做賬。
3、村衛生室(站)工作人員基本工資和獎勵性工資,參照衛生院制定的經費分配方案和績效考核細則執行。衛生院要加強對鄉村醫生一體化管理工作各項經費的管理,實行專款專用,規范財務制度,嚴肅財務紀律,不得將鄉村醫生一體化管理工作中的各項補助經費挪作他用,也不得隨意克扣。
4、村衛生室(站)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涉及所有收費項目的(包括外出上門服務)必須開具發票,實行一人一病歷、一登記、一處方、一發票,每日下班結算做到現金、處方、發票數額一致。
5、村衛生室(站)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財務管理制度,不得私自收費、不得藥品加成出售、不得擅自提高其他收費標準,衛生院負責人要加強對各衛生室(站)的收支情況監管、定期檢查,對違反財務管理制度的鄉村醫生要嚴肅處理,酌情扣除獎勵性工資,情節嚴重的上報市衛生局備案。
6、各村衛生室(站)對醫療服務過程中的業務收入要做到日結月清,衛生院負責人賬目必須與代管各村衛生室(站)賬目款額相符。
五、學習培訓工作
1、衛生院加強對下屬村衛生室的各類業務指導,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提高他們的專業服務技能,不斷提高醫療服務綜合水平,特別要注重基層全科醫生培訓工作,配備護理人員要鼓勵參加社區護士崗位培訓。
2、對轄區內符合參加全科醫師培訓和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的鄉村醫生,衛生院要合理、科學安排好學習與上班的關系,做到學習與工作兩不誤,為了提高個人專業技能和村衛生室(站)的發展,對參加全科醫師和全科護士崗位培訓的人員,在取得畢業證書的給予以1000元的補助,并作為今后福利普升的重要依據。
3、衛生院對所轄的鄉村醫生每年不少于6次的培訓例會,一般二月一次,例會培訓內容包括:各類專業和非專業知識的學習培訓,傳達衛生信息和上級文件精神,提出工作思路,布置落實任務、提出建議、交流商討和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評估工作績效、總結經驗、改進不足,同時能夠使衛生院與各村衛生室(站)之間。各村衛生室(站)之間經常性的保持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促進基層衛生服務發展。
4、參加例會培訓的鄉村醫生要妥善安排好工作,認真做好每次例會內容的記錄,建立相應的臺賬資料,及時、準確、完整的完成衛生院下達的各項任務,每半年做一次總結評估,衛生院要把培訓例會納入鄉村醫生績效考核指標。
5、鄉村醫生要按時參加各級衛生部門和鄉村醫生協會組織的各種培訓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認真工作,積極進取,為轄區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社區衛生服務。
鄉村醫生管理細則三為明確鄉村醫生職責,確保各村醫療、公衛工作順利開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紀律
1、衛生院每月對鄉村醫生進行考核,動態管理。
2、必須按時參加鄉衛生院例會,不得遲到、早退。對無故不參加例會者,對村醫一次20元,遲到、早退者5元。
3、對縣衛生局、疾控中心、婦幼保健站等上級單位臨時安排的各種培訓,要無條件準時參加,對接到通知后無故不參加者,村醫一次扣發200元。
4、愛護公共財產,衛生院應每半年清點一次村衛生室固定資產,丟失、損壞者照價賠償。
5、如發生突發事件,應無條件接受上級部門派遣,按時完成應急醫療工作,發生突發傳染病要按要求及時做好應急接種,配合上級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如無故推諉,不聽調遣者,給予通報批評,扣除當月工資或取消村醫資格等處理,并上報衛生局。
二、新農合工作及門診報帳
1、村醫不得誘導參合農民無病消費、過度消費,嚴格控制按照生病產生的門診醫藥費才能享受報銷補償。
2、嚴格按照新農合有關規定比例補償門診。
3、規范門診報帳,在門診報帳時,要在《合作醫療證》上認真填寫拙記錄,做好報帳登記,報帳農民要在登記表和處方上簽字確認。處方留底備查;嚴禁開假處方。每半年鄉衛生院對村衛生站的進藥與銷售藥品進行查對,嚴禁虛開醫藥費用為參合農民報帳,發現套取基金,一次罰款100元,三次以上取消鄉村醫生資格。
4、按《處方管理辦法》正確書寫處方,中心衛生院或上級業務部門考核查檢中發現不合格處方在3-5張者扣除10元,超過5張者扣發30元,責令其在中心衛生院進修學習10天。
5、積極開展合作醫療知識宣傳,確保本村合作醫療知曉率達100%,抽查每下降5%,罰款100元。
三、公衛衛生管理
1、認真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對轄區常用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以0-36個月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并協助衛生院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建立統一規范的健康檔案。
2、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3、傳染病管理:對本村各類傳染病(甲、乙丙類及其他重點監測傳染病)要及時發現與報告;結核病人按要求最少督導4次,記錄卡與藥品要相符,如發現傳染病漏報、瞞報、謊報者,一例扣除50元,情節嚴重者取消村醫資格,并承擔其法律責任;結核病人管理不到位,藥卡不符者,扣發其管理費,并視情節輕重扣除50-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