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的話范文

時間:2023-04-11 01:13: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夸人的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冰冷孤傲的眼睛仿佛沒有焦距,深黯的眼底充滿了平靜,烏黑的頭發,散在耳邊,耳鉆發出幽藍的光芒??∶赖牟坏貌皇谷税蛋刁@嘆,他的身邊圍繞著一股冰涼的氣息。

2、英俊瀟灑,玉樹臨風,風流倜儻,面如冠玉。

3、那個男子立體的五官刀刻般俊美,整個人發出一種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邪惡而俊美的臉上此時噙著一抹放蕩不拘的微笑。

4、為你老婆做些讓她開心幸福沒煩惱,你就是好男人。

5、他那紅嘟嘟地臉蛋閃著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蘋果一樣。

6、他地耳朵白里透紅,耳輪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勻稱,像是一件雕刻出來地藝術品。

7、彎著有些發福的腰,他靜靜的在那兒工作著。不是那么俊俏的臉龐此時完全被認真填滿。我知道他那樣很累。不過,他還是拘謹的在那兒蹲著。汗水馬上要掉到眼睛里也顧不上擦一下。他常說:“一個男人要想取得別人的尊重,就只有努力工作這一條。”我嘴里不說,但心里卻永遠留下了他說這句話的神態和語氣。一個男人最重要的不是相貌,也不是才學,而是這種勇于面對生活壓力的勇氣。

8、你有時候是不是特孤獨?世界上這么優秀的人就只有你一個!

9、一表人才,文質彬彬,衣冠楚楚,風華月貌。

10、他烏靈的眼眸,倏地籠上層嗜血的寒意,仿若魔神降世一般,一雙冰眸輕易貫穿人心,刺透心底最柔弱,舞衣的角落。

11、他的眉毛時而緊緊地皺起,眉宇間形成一個問號;時而愉快地舒展,像個感嘆號。

12、光潔白皙的臉龐,透著棱角分明的冷??;烏黑深邃的眼眸,()泛著迷人的色澤;那濃密的眉,高挺的鼻,絕美的唇形,無一不在張揚著高貴與優雅,這,這哪里是人,這根本就是童話中的白馬王子嘛!

13、一張壞壞的笑臉,連兩道濃濃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漣漪,好像一直都帶著笑意,彎彎的,像是夜空里皎潔的上弦月。白皙的皮膚襯托著淡淡桃紅色的嘴唇,俊美突出的五官,完美的臉型,特別是左耳閃著炫目光亮的鉆石耳釘,給他的陽光帥氣中加入了一絲不羈。

14、我和你在一起的時候壓力好大啊!誰讓你這么優秀啦!

15、濃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揚起,長而微卷的睫毛下,有著一雙像朝露一樣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樣粉嫩的嘴唇,還有白皙的皮膚。

16、為你家庭付出一切,讓家庭開心幸福沒煩惱,你就是好爸爸。

17、做事積極、熱有力;缺點是自尊心較強且容易急躁沒耐。

18、在午后的陽光下,沒有絲毫紅暈,清秀的臉上只顯出了一種病態的蒼白,卻無時不流露出高貴淡雅的氣質,配合他頎長纖細的身材。

19、氣宇軒昂高大魁梧英姿颯爽衣著得體眉清目秀。

篇2

1、你的身材真棒,可以去當模特了。

2、你善解人意,讓世間所有的男子為你傾倒。

3、你看上去真漂亮。

4、你的穿著打扮真有品味。

5、你可真細心,把問題想得真周到。

6、你的頭發真美,尤其那種香味讓我心神恍惚,哪是你自己的味道。

7、你舉止大方,很有淑女風范。

8、你笑起來的樣子最為動人。

9、你的五官很精致。

10、你很有女人味。

11、用盡我所有的話語也形容不出你的美。

12、天使的臉龐,魔鬼的身材。

13、你的皮膚真好。

14、你的眼神如此撩人,讓我忍不住地去吻她,別動,你會讓我越陷越深的。

15、你身著一件紫紅色旗袍,遠遠看去,真像一只小蝴蝶飛過一樣,既美麗稱身,又色彩柔和。

16、你真能干,出得廳堂,下得廚房。

17、你不僅人美而且心更美。

18、你是我見過的最美最善良的女人。

19、你是那樣地美,美得象一首抒情詩。

20、你真有才華。

21、你是新時代的女性代表。

22、你也許沒有一簇櫻唇兩排貝齒,但你的談吐也應該高雅脫俗,機智過人。

23、你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女主角。

24、你真的很可愛。

25、你全身充溢著少女的純情和青春的風采。

26、你柔情似水,()你的微笑讓我如醉如癡。

27、你真是一個才女。

28、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對你的感受的話,我覺得那就是真誠。

29、你身材苗條,這樣一打扮真迷人。

30、你真是冰雪聰明,氣質不凡。

31、世上有兩種女孩最可愛,一種是漂亮;一種是聰慧,而你是聰明的漂亮女孩。

篇3

2、我好幸運呀,賈寶玉身邊有花香襲人的美人,我有眼如水杏般的可愛少女,不比他差,哈。

3、你是星期天這么可愛?還是每天都這么可愛?

4、寶貝你可以笑一下嗎?我的咖啡忘加糖了。

5、見過你的人都說我膚淺,談戀愛只看顏值。

篇4

關鍵詞:文化認知;跨文化交際;影響;

發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包括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之間和同一文化體系內部不同亞文化)之間的交際活動即跨文化交際。在這一跨文化交際活動中,交際者不僅涉及到語言層面,還更多的涉及到文化及其相關的各種要素。文化認知就成為了跨文化交際的起點,沒有文化認知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跨文化交際,文化認知的程度對交際者跨文化交際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與詞匯相關的文化認知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每一個民族的語言都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它儲存了前人的全部勞動和生活經驗,是一種社會群體約定俗成的,是可以習得的。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詞匯是語言系統中體現文化最濃烈、明顯、突出的一個部分,各種文化都給詞匯賦予特有的含義,每個詞匯代表一定的對象或現象。詞匯最能反映出社會文化的特征,也最容易受社會文化的影響。詞匯中文化內涵比較豐富的有習語、典故等。如果不懂詞語的文化內涵,即使語音、語調和語法再好也難以進行有效的交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詞匯由于目的語與母語的文化背景不同,從詞的內涵意義上講,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產生特定的文化意義或蘊涵,因而在跨文化交際中最容易造成誤解和障礙。在交際中尤其是對本族文化不是特別了解的交際者在交際時就要避免使用對方不好理解的詞匯,做到刪繁就簡,要不斷了解目的語國家的習語甚至是埋語,避免不必要的失誤,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成功率。

二、與交際環境相關的文化認知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跨文化交際是一種社會行為,總是發生在一定的交際環境中。對詞匯文化的認知是物質條件,這些條件一定是通過某種環境而發生作用的,所以對交際環境的文化認知是跨文化交際成功的保障。交際環境是構成跨文化交際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交際有依賴于它所處的交際環境。這里所說的交際環境包括具體和寬泛的交際環境,即交際情景、角色關系、人際關系等因素,寬泛的交際環境的是文化、民族心理等各方因素。這些環境因素影響著跨文化交際雙方的交際。為避免跨文化交際中出現故障,交際雙方必須具備一定的交際情境知識,對交際環境認識愈深刻,敏感性就越強,理解性越深入,從而達到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高效性。

三、與語用相關的文化認知對跨文化交際的影晌

語言的使用要隨著交際語境的變化而變化,了解了相應的交際環境后,其相應的語用也應該發生變化。在跨文化言語交際中,只掌握言語表達方式及其功能,卻忽視它們的社交指示信息和語用范圍,就會導致語用失誤,影響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有效交際,不同的文化要求不同的行為,這是一種文化規約。言語交際是一種社會現象和行為。要受到所屬社會的交際準則和文化熏陶的制約。從常用的問候語,致謝語、到深層的思想交流,都帶有交際者各自的文化屬性,反映出不同文化中文化特征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要求我們要能夠正確識別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行為功能,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內涵歷史,學會從對方的文化角度體和認識事物,熟悉和掌握不同文化的言語和行為方式。只有這樣,在跨文化交際中才能運用適當的語用策略,提高交際的成功率。語用行為受制于他們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差異必然會影響到人們的語用行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表示道歉、委婉、謙虛、問候的語用規則有不同之處,組織信息的方式、實現會話的合作原則、禮貌原則的方式也有不同。如果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說話人不合時間空間、不看對象、不顧交際雙方的身份、地位、場合等,違背特有的文化價值觀念,就會使交際行為中斷或失敗,導致交際不能取得預期效果或達到完美的交際效果,使語言交際遇到障礙,從而造成跨文化語用失誤。

四、與非語言交際有關的文化認知對跨文化交際的影晌

我們將那些不通過語言就能傳達意義的行為和特征界定為非語言交際。非語言行為是一種強有力的溝通方式。它具有無所不在性、關系性和文化制約性等特點。雖然部分非語言信息具有普遍性,可以充當文化間、種族間或國際間的溝通語言,但是大部分仍然是受到文化制約的。因文化差異,一個非語言信息在不同的時空下,會有著不同的意義。這種文化制約性,使得非語言信息在交際的過程中產生了意義的模糊性。一不小心就可能踏入誤區,發生嚴重的誤解與沖突。尤其是從自己的文化的角度來解釋他人送出的非語言信息,更容易發生錯誤的現象。非語言行為同樣因文化的差異而不同。除了表達感情或情緒之外,它還具有支持口,和表親近性的功能。非語言學家朱迪?伯貢認為65%-70%的意義來自非語言線索,而30%-35%來自于語言。所以對不同文化非語言信息所傳達的信息的認知對跨文化交際起著重要的作用。非語言交際能夠傳達的信息比例如此之大主要是他利用了很多的非語言途徑。其中有些途徑依賴于我們的視覺,有些依賴于我們的聽覺、觸覺和嗅覺。而這些途徑因為文化的制約而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培養文化認知的敏銳力與小心謹慎地解讀是避免引起跨文化交際誤解的先決條件。

五、結語

綜上所述,與文化認知相關的四個微觀內容的方面,即與詞匯相關的文化認知、與交際環境相關的文化認知、與語用相關的文化認知、與非語言環境相關的文化認知,對外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有著微妙而且重要的影響,在交際中如何準確把握并正確運用就成了交際者在跨文化交際中要面臨的重要問題,對這些文化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程度決定著跨文化交際成功率的高低。

跨文化交際在交際途徑上對文化認知有依賴,同時又在不斷地影響文化認知的廣度和深度。文化認知的程度對跨文化交際有著重要的影響。這種文化認知要求我們改變以往宏觀的文化視角,用跨文化視角去審視不同文化。要了解本國文化,并充分了解他國文化,從對方的思維方式中去理解對方,感受因文化不同性所致的特定工作和交流方式,達到雙方的文化認同。

參考文獻:

[1]羅伯特?斯萊文著,姚梅林等譯: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踐[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2]呂曉鳳,近四十年國內外問候語研究綜述[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5)

[3]邁克爾?托馬塞洛著,張敦敏譯,人類認知的文化起源[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4]科里?弗洛伊德著,李育輝譯,溝通的力量[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5]賈玉新,跨文化交際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孫迎春,跨文化傳播學導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7]劉鴻宇、王牧群,構建心理圖式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2)

篇5

【關鍵詞】跨文化管理 人力資源 文化

在現代組織的管理框架中,文化一直是以組織的價值體系與行為模式存在的。組織文化涉及到現代組織的方方面面,它與組織的工作方式、信息傳遞模式、禮儀形式規范、工作節奏和狀態以及日常工作的習俗等直接相關。可見,文化是不同形態特征所構成的復合體。而對跨文化管理而言,其中最為主要的便是人力資源管理“模塊”,指的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工作生活質量與取得經濟效益為目的,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資源進行獲取、保持、評價、發展和調整的一系列管理過程。因此,文化管理是現代組織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而組織與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組織進行溝通時,跨文化管理就成為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跨文化管理是現代組織在全球范圍內活動的產物,而與此最為相關的便是人力資源的整合與管理。因此,對此問題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現代組織跨文化管理的層次

(一)文化移植

文化移植指的是跨國公司在世界范圍內的子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都通過母公司進行配給,且往往由母國人員來擔任。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子公司經理和母國公司之間并不存在文化方面的差異,對于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間的溝通和經營活動的進行是有明細見幫助的。母國企業或者母公司可以通過派到東道國的高級主管與管理人員,將母國的文化移植到其中,讓子公司的本土化員工能夠逐漸適應這種文化,并在這種文化的影響開始新的更有效率的工作[2]。當然,這種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這種文化的移植并沒有意識到子公司所在地的本土文化,也沒有將合作者的原有文化考慮其中,這種強行的文化植入并不見得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文化嫁接

這種類型的跨文化管理較之于文化移植更靈活了一些,指的是母公司能夠認識到子公司所在地的文化特征,并能夠充分地尊重當地的文化價值。嫁接指的是以子公司的地域或者組織文化為載體,之后要選擇母公司文化中的最為關鍵或者適應的部分與子公司相結合。這種文化佳節的方式有著十分明顯的優點:能夠與對本土文化進行充分的溝通與相互尊重。但是這種形式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母公司文化的特性如果是弱性的或者未能將其精華部分進行嫁接,文化的協同效應就難以充分的發揮出來[3]。

(三)文化相容

作為作為高級的跨文化形式,文化相容指的是兩種不同文化的有機融合。因此,此時的跨文化管理應該無論是母公司還是子公司都應該選擇其最為精華的部分,只有這樣才能使不同的文化能夠緊密的融合在一起,最終成為一種兼容性強、多元化的文化整體。當然,對于跨國公司而言,母國的文化與東道國的文化之間往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往往是“文化摩擦”的重要成因。因此,管理者應該在經營活動中最大限度地減少“文化差異”,隱去兩種文化中最容易導致沖突的部分。

二、現代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跨文化差異

(一)價值觀的差異

在跨文化交流中,價值觀的差異也被看做是文化差異的一部分,它對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對組織氛圍與文化的形成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對待財富的態度差異。某些國家的企業不單純追求利益,而是會對特定的社會目標進行努力,但是也有些國家的企業,會以追求最高經濟利益為根本目的;(2)對人才的評價差異。一些國家的企業十分重視員工的道德素質,在實踐操作中,重視人的政治素質、個人歷史與人際關系,但是其他一些國家則習慣忽略領導者的專業能力;(3)對工作的態度差異。部分國家的企業因為現有的企業管理中缺乏靈活的激勵措施,企業的員工因此會產生不同的工作態度,一般不太可能期望通過努力工作能夠得到物質上的極大滿足。

(二)顯性文化的差異

在跨文化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顯性的文化差異是最為常見也是極易顯現出來的。這種來自于文化主體雙方的、象征性的符號系統包括語言、神態、手勢、面部表情及舉止等多個不同的方面,這些方面是“看得見”的,是“顯性”的。比如,在與日本商人進行談判時,他們一般不會正視對方,而是當對方正視他們時,他們會低下頭表示所謂的尊敬……,一些跨國公司經營上的失敗,有些并不是決策的失誤或者市場環境的沖擊,有些時候是文化符號的沖突導致的[4]。

三、現代組織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整合和管理策略

(一)實行跨文化培訓

大量的實踐表明,要想進行成功的跨文化管理,就應該進行跨文化培訓,將企業共同的文化傳遞給它的員工,以此形成強大的文化感召力與文化凝聚力。此外,由于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精華的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員工往往會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特定的問題,因此,進行跨文化培訓能夠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取長補短,以期達到合理控制與科學管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組織員工與生俱來的文化差異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資源的產出效益。

(二)解決好文化沖突

跨文化管理中處理文化沖突是最為艱難的。不同形態的文化之間會因為相遇而產生相互的碰撞和排斥,這一過程被稱為文化沖突。在跨文化管理中,只要找到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結合點,才能實施平衡的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文化沖突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因此,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應該將本民族的文化標準與價值觀念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標準與價值觀念進行綜合的考慮和衡量,遵循不同文化傳統下的員工,尋找并建立共同的觀念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并使這種價值觀具有開放性、兼容性、持久性的特點。

(三)遵循文化多樣化政策

多樣化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多樣化的管理也能夠使員工隊伍趨于多元,而多元的員工隊伍本身就能夠較好地化解跨文化中的障礙。為此,應該鼓勵和支持員工珍視不同工作場所中的文化差異,建立多樣化的員工隊伍,反映并理解企業所服務的多種顧客。多樣化政策影響企業的全球化努力。企業能夠通過對文化的多樣化措施,鼓勵跨文化了解與對文化差異的積極態度[5]。如果企業文化明確的重視并獎勵多樣化,員工就能夠對文化差異存有開放的心態,更好的覺察到那些差異,并對此寬容。

(四)全局戰略,系統開發

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開發和利用具有全局性的也正,因此不能只考慮局部利益。一個跨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組成的,這一復合體相對于不同層次的人才系統,應該具備不同層次的開發戰略。此外,還應注意人力資源管理的層次性、人才結構的多維性和人才隊伍的階梯性等問題,綜合開發人力資源,全方位、多層次和多階梯的開發人才,最終形成良性的人才結構。

四、結束語

21世紀是多元文化的世紀,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走出原有單一的文化環境,變成跨文化企業。這些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面對著和母國文化不同的文化和在這種文化下的具有不同價值觀念、態度和行為的工作人員。顯而易見,這無疑對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是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而逐步發展起來的,隨著企業跨國經營的發展,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已是國際經營企業在跨文化背景下成功運營的保證。因此,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利用資源和跨文化的優勢,展開跨國經營,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優勢互補,將成為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主要形式。

參考文獻

[1]高文輝. 人力資源中的跨文化管理[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08(01):62-63.

[2]陳浩天,余楠. 淺析跨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J]. 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11):60-61.

[3]宋夏偉,張世免. 論人力資源的跨文化管理[J]. 企業家天地,2006(02):29-30.

[4]徐亞純,郭毓東. 論21世紀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74-76.

篇6

莫言是一位生于華夏、長于華夏,以漢語為母語、以中文寫作的本土作家,而諾獎體現的是西方世界的價值認同。本土作家要想獲獎,就必須要處理好不同文化體系的差異和沖突問題,否則就只能“羨慕嫉妒恨”了。

以鄉土民俗描寫見長的莫言,為何能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從未出過國門,也沒有專門研習西方哲學和價值觀的鄉土作家為何能在西方主流文化中獨辟蹊徑,摘得諾獎桂冠?在我看來,無外這幾個方面,一是夢幻般的情節和不羈的文字,二是中國式的魔幻現實和講故事的手法,三是作者筆下個性化的中國社會現實。

正是這三個方面的原因,讓莫言作品充滿了中國鄉村和中國社會的氣息,讓人在其作品中能體會到真實的中國社會的變革,以及在此變革中人性的拷問。

人與人性、人的價值,是西方主流文學中永恒的主題,而莫言的文字,恰好在這方面與西方主流文學價值取向趨同,從而更能被西方主流文學所接受。

入鄉隨俗,是一種主動融入,更是對他人價值的尊重

諾貝爾文學獎,是在西方價值體系和語境中產生的,帶有西方價值觀的烙印。諾獎得主多為西方人,也就在所難免。

從管理學視角看,諾獎就是以西方價值(或者他們以為的普世價值)作為評判尺度。這里沒有什么不公平(對其他語系而言)之說。既然我們承認諾獎,就得承認和接受諾獎的評判尺度。

莫言是一位以中文為母語、且以中文創作的作家,在以西方語境為主流的價值體系,要被其接受并認同,首先就必須克服因語言、語境和文化差異帶來的價值表述上的困難。作為一名在國內享有聲譽的創作者,要走向世界文學的大舞臺,并且在其中展現出強大的影響力,就必須要用西方主流世界能接受的方式來表達。

這種情形,與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市場所面臨的障礙并無二致。

過去我們常說諾獎情結,無非是因為國人自己培養的本土人才,沒能摘下諾獎桂冠而感憤憤不平罷了。這其中一個最具自我安慰的說辭就是諾獎是西方設的,為西方人操控,而我們的文學,直接脫胎于我們的文字、文化,而這又不能完全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因此盡管我們有一流的作家,但卻沒有機會走向諾獎的領獎臺。殊不知表達不平,恰恰是因為我們對諾獎放不下,是以承認諾獎在世界的影響力為前提的。

我們常說入鄉隨俗。在市場上就是要企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夠用消費者的價值觀來考察問題、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才能在不同區域謀得發展空間,成為地區市場上有力的競爭者。

不同文化背景中,人們的價值觀存在差異是客觀事實。在營銷過程中,必需面對文化差異時,我們要想找到市場的切入點,就必須先找到雙方重合的共鳴區間,只有在這個區間里,溝通和說服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入鄉隨俗的“俗”實質上就是交換雙方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重疊區間,是一種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值認同。這里的認同,并非遵循,而只是一種價值判斷上的尊重,如同“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維護你說話的權利”一樣。惟有尊重對方價值,認同對方價值,才有可能被對方所接受。

惟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獨特性才是核心競爭力

文化的演進和發展,是以各自文明的傳承和發揚為特色的。文化的魅力在于不同文化的多姿多彩。從時間軸上看,每一種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環境變化都不相同,因此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

在諾獎的聲明中,授予莫言文學獎的理由是“把幻想與現實、歷史和社會夢幻般地結合在一起,把中國傳統文學與口頭文學結合在一起,給人們呈現了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內心世界”??梢?,莫言獲獎在于他文字的獨特個性。

莫言的紅高梁系列、天堂蒜苔之歌、蛙,都受到作者個人經歷的影響,帶有濃厚的中國社會色彩。其文字讓人們看到其精神世界里中國傳統和現實的奇妙組合。沒有個性,就沒有特色。

同樣的道理在跨文化營銷中也是現實存在。產品的個性,與產品營銷的文化環境密不可分。在跨文化營銷環境中,企業必須堅守自身的特色,才有可能讓產品和服務顯著地區別于同類產品。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產品的技術參數,也不是產品的工藝水平,這些物理的或化學的指標,在后工業社會,特別是信息化智能化社會,被復制乃至被超越都是必然的。因而這些都不是,也不可能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通常只能是由企業文化為內核構成的軟實力。技術、工藝可以仿造,惟有企業文化不可復制,是企業所特有的。也正因如此,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只能是企業產品和服務的獨特個性。

對價值的認同,或者說,為了有效溝通,提升溝通效率,我們就必需在溝通雙方的共鳴區間里,找到共同的話題,從這一共同價值出發,才能在各自保持其原有的個性基礎上,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評判體系。

對價值的認同,不等于不要特色,更不是放棄獨特性而追求價值的一致。在跨文化營銷中,獨特性是不同文化必然的體現,但溝通要有效率,反而我們認為,可以從雙方的獨特性出發,來尋找共性、正視差異、承認差異。謀求價值協同,是跨文化營銷一個鮮明的特色。

全球化思考,本土化執行

在經濟全球化、市場全球化的大趨勢中,企業要發展,就必須有全球化視野。今日競爭早已突破地區市場界限,變成了在所有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的競爭。市場一體化,要求企業在進行發展規劃時,從全球化這一大趨勢出發思考問題。

然而全球化視野,并不等于在具體的運作上,可以不考慮地區差異。莫言的作品取材于中國民間,運用中國民間文學和口頭文學的表述風格和習慣,在荒誕中映射出現實的平淡和傳奇,給人以心靈的震憾和沖擊,讓人產生強烈的現實感。也許就是這被諾獎評委稱為魔幻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讓西方主流文學所接受,進而被其認可并推崇,最終將本年度諾獎收入囊中。

莫言的作品在借鑒西方文學創作手法的同時,以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和口頭文學的敘事手法,向全世界讀者描繪了多姿多彩的中國傳統社會以及現實社會的畫面,以其歷史的縱深感和強烈的現實融合感,折服了諾將評委。

從跨文化營銷的角度看,莫言的作品被西方主流文學接受的過程,恰好就是“全球化思考,本土化執行”的最好詮釋。

跨文化營銷強調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要具有全球化視野和意識。產品和服務面向全球大市場,就必須能夠滿足全球市場上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但是這個全球化思考,并不是虛擬的理論概念,相反,是建立在本土化執行基礎之上的。沒有本土化執行,所謂的全球化思考,就必然陷入一種虛無的抽象。

全球化思考,是一種哲學層面的思考,但營銷是一門以實用為特色的學科,營銷主體是人,是個體。溝通是具體的,是不同個體間發生的行為。

不同地區人們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交往習慣,因此營銷就應該是根據不同市場環境,來制定和推行不同的營銷方案。

本土化執行,是全球化思考落到實處的必須路徑。

諾獎之外的思索

莫言諾獎折桂,除了在世界文學上找回了中國本土文學的自信,更多的收獲是在西風日漸,甚至是以西方價值為尊的今天中國社會,提供了一個本土成功的范例。

在與西方世界交往過程中,具體到企業,在開拓國外市場,特別是開拓歐美市場時,要想掌握主動權,首先必須了解國外市場的游戲規則,必須遵從國外市場的價值觀。唯有在此基礎上,才能融入當地市場,才有可能被當地市場接受。如果一家企業不能遵從當地市場的規則,不能適應其價值取向,即使產品和服務再優秀,也無法獲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同。沒有認同就不可能尊重。

其次,跨文化營銷還需要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有足夠的自信。沒有自信,就不會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就不可能有產品和服務的個性。沒有個性的產品和服務,在后工業化社會中,就會淹沒在眾多的同質化產品的海洋中,最終被消費者所摒棄。

篇7

【關鍵詞】文化調研;文化建設;培養人才

“文化強院,學術興院”是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以下簡稱“勞人院”)保證學院建設和發展可持續性的指導思想。依據這一指導思想,勞人院不斷強化組織文化建設,積累出有特色的院(系)組織文化精神。為總結經驗,我們以高校院(系)基層組織文化建設為題開展了專題調研,歸納出勞人院以“三愛”精神為核心的院(系)學生組織文化工作模式。其突出的特色重在助力于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專門人才。

一、“三愛”精神助力持續發展

“三愛”精神,由“愛在勞人、學在勞人、國際勞人”為核心思想影響學生在學思想和行為的院(系)組織文化。這其中,“愛在勞人”強調師生互敬互愛,用團結和諧營造文化氛圍涵養學生的德行修養;“學在勞人”突出高校育人為本、教學為先的神圣使命,教育學生以應有的學習自覺性完成學業;“國際勞人”則切合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培養需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優質人才的遴選過程。它的作用重在助力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叭龕邸本竦淖C實主要源自文獻綜述和下述抽樣調查結果:

1.分析樣本

本次調研對象為勞人院在讀本科生、研究生和畢業生,共發放170份問卷,回收158份,回收率為88.2%。其中,性別分布中,男女比例為35.35%:64.41%;專業分布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占59.32%,社會保障專業占23.73%,勞動關系專業占15.25%,勞動經濟學專業占1.69%;和勞人院的性別、專業人數比例均較為接近。

2.認同度分析

調研數據顯示:多數受訪者對“三愛”精神都有明確的認知。首先,受訪者對“愛在勞人”的認知度最高,“國際勞人”的認知度較低,“學在勞人”則居中。以“愛在勞人”這一維度為例,根據畢業年份的不同,同學們對其知覺程度總體呈上升趨勢(圖表1)。其次,90%的受訪者認為院(系)文化對學院的可持續發展有積極的指導和宣傳作用,而87%以上的受訪者認為院(系)文化對學生個人的發展有幫助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隨著勞人院組織文化建設的推進,一方面, “三愛”精神在普及和認同度上已取得了較大進步。另一方面,受訪者對“三愛”精神實際意義的認識也不斷科學和清晰。

3.維度分析

(1)關于“愛在勞人”。在學院學生歸屬感調查中可見,80%的受訪者表示認同對學院有較強的歸屬感和自豪感。這說明:“愛在勞人”的文化氛圍營造和傳播已收效明顯。

(2)關于“學在勞人”。在學院教學情況及學風建設調查中可見:一方面,受訪者對學院在學術培養方面的重視和活動程度都有較一致的認同。一方面,受訪者對各類學術活動的需求度也在提高。這說明:學院“學術興院”方針的推進具有實效性。

(3)關于“國際勞人”。在學院的教學管理國際化情況調查中可見:多數受訪者對學院提升教學國際化的實踐和水平以及加強國際交流的措施等均表現積極關注和支持。調查數據顯示:有40%的同學表示參加過學院的各種國際交流活動,并反映出較高的參與和滿意度。這說明:“國際勞人”的文化建設擁有必要的群眾基礎。上述各點均說明:“三愛”精神的實施益于助力學院的可持續發展。

二、“三愛”精神有利教書育人

依據調研結果的分析:勞人院的組織文化建設已形成鮮明特色,它對當今高校的院(系)文化組織建設亦具有可借鑒的意義。其具體表現為:

1.文化理念敢為人先,與時俱進:

上世紀80年代,勞人院就率先提出了“愛在勞人”的理念。至2001年,勞人院又提出“學術興院”的建院思想。并進而提出了“學在勞人”的理念,以利倡導學術型人才培養,提升畢業生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近年來,為適應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需要,勞人院又提出“國際勞人”的育人理念,以利強化勞人院人才培養工作在國際間的競爭力。勞人院文化建院思想的形成過程體現了它敢為人先、與時俱進的意識,也保證了它組織文化建設工作的成熟。

2.文化語言系統完整,條理清晰:

勞人院組織文化的語言“精煉簡明、易于領悟”?!叭龕邸本袷€字,瑯瑯上口、易于記憶:“愛在勞人”凸顯師生友愛;“學在勞人” 強調學術氛圍;“國際勞人”表現國際化理念。調研證實:受訪者多能客觀表述這一語言文化的內涵,認為它符合“接軌早、國際化、兼容性”的勞人院文化特色。且由于它清晰地劃分了三個維度,有利于系統、明確地穩固學院文化體系,從而使之得以廣泛傳播,收獲實效。

3.文化形式豐富多樣,貼近實際:

勞人院的組織文化表現貼近現實,且形式豐富多樣。首先,師生間蘊含著一種濃濃的“大愛”。調研表明:占95%的被受訪者認為學院教學關系融洽。體現于“愛在勞人”的不是口號,而是師生間的情感紐帶。其次,“學在勞人”正以豐富的形式被師生認同。調查表明:有91%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學院教師的教學態度認真負責;83%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學院對人才培養是重視的;70%的受訪者認為學院的學術活動有益學業增進。諸如:定期舉行的“三人行”、“勞人杯書法大賽”、“勞人名家講堂”等類活動均已深入人心。再次,“國際勞人”已得到具體落實,且有近半數受訪者參加各類國際交流活動。調查表明:有80%以上的受訪者關注校院各類國際交流活動;近80%的受訪者認為在參與校院各項國際交流活動中收效明顯。近年來,越來越多有海外留學經歷的老師加入學院師資隊伍,越來越多的同學于在學或畢業后出國深造。同時,眾多國外一流大學已同勞人院簽署內容豐富的合作協議。

4.文化傳播形式多樣,深入人心:

現實中,勞人院文化傳播形式覆蓋全面,且細致到位。這類形式及內容,既包括學院組織的新生入學教育及以后的各種素質養成活動,學院編寫的宣傳資料、院刊,學院黨(團)、學生組織及班級舉辦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等,也包括師長間的口口相傳等。調查顯示:4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十分了解學院組織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故事?,F實中,勞人院組織文化傳播的著力點均能準確地作用于教書育人過程,從而使學院組織文化的理念能夠漸趨深入人心。

三、“三愛”精神培養特色人才

勞人院組織文化動態的構成特征可概括為:“三足鼎立,二輪驅動,全面拓展”。這其中,“三足鼎立”系指:“三愛”精神三個維度的均衡發展與協同作用;“二輪驅動”系指:“三愛”精神的正式與非正式傳播過程的有機結合;“全面拓展”系指:“三愛”精神于教學科研各個環節中的表現力、作用力和影響力等。這一構成,有益于使院(系)文化建設及時適應新時期的人才培養需求。其具體作法有如:

1.發展系統完善的文化體系

實施“三愛”精神,不斷完善院(系)組織文化體系。這其中需要分別明確的是:“愛在勞人”是構建院(系)組織文化的基石;“學在勞人”是構建院(系)組織文化的核心;“國際勞人”則是構建院(系)組織文化的方向。從這些特性看:構建院(系)組織文化既需要明確目標、統籌全局,又要有所側重、重點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弘揚精神文化,彌補教學管理工作的不足,也才能構建完善系統的院(系)組織文化體系。

2.建立有效文化的建設機制

實踐“三愛”精神,攜手建設院(系)組織文化機制。其具體做法為:(1)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指導學生系統認識和參與院(系)組織文化建設的內容;(2)在學業完成階段,鼓勵學生自覺感悟院(系)組織文化建設的作用;(3)在畢業教育階段,幫助學生科學掌握院(系)組織文化建設的意義??陀^地說,學生在學期間能夠懂得怎樣養成應有的文化素質,才可能有效構建院(系)組織文化機制。

3.做好關鍵環節的重點工作

實踐“三愛”精神,努力做好院(系)組織文化工作。落實這項方面工作的關鍵在于:(1)在教學管理環節中,無論課內外,作為教學管理者都應關注組織文化建設工作可能對學生的影響。(2)在文化傳承的每一關鍵點上,諸如:入學教育、課堂討論、學術活動、社會實踐、學(年)位論文寫作,畢業和就業等,都應注意幫助學生做到將自身的文化積累付諸實踐。(3)在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則應注意指導學生在文化素質發展過程的點面和縱深上做好工作。院(系)文化建設重在養成學生的綜合素質,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無論是在校生,還是在職生,也不論是在讀生,還是畢業生都是院(系)組織文化建設工作的主體對象,都應努力使其內心中流淌院(系)精神文化的血液,足跡上鐫刻院(系)發展的軌跡。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教授曾指出:在今天,“適應全球化時代和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需要,培養大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已然成為一項重大課題和使命擺在我們面前。”教授所以要提出“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一育才理念,是因為它是時代的需要。實踐表明:勞人院文化建院的思考和實踐,很好地適應了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培養需要。黨的十七屆七中全會決議指出:“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备咝M瓿扇瞬排囵B工作更需要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以利為高質量地培養人才鋪墊良好的育人環境。勞人院正是如此,《光明日報》刊載勞人院周石書記的談話說:“文化是一所大學的厚度,有厚重的文化積累,自然會有留馨行遠的文化影響。我們學院不僅為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輸送了大批研究能力強、外語水平高、具有國際視野的研究型人才,也為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各級政府及大中型企事業單位輸送了基礎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學院的本科生就業率連續12年名列全校第一。如今,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專家學者或企事業單位的中高層領導,隨著這些人才走向社會,學院的文化自然地影響著社會?!睆膭谌嗽鹤叱龅膶W生也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育人環境中,一批批地成長為具有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專門才。

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2010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調研項目。

作者簡介:

篇8

[關鍵詞]美術 跨文化

中圖分類號:J2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7-0002-01

引言

美術既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美術教育須緊跟時代,將美術放到文化中,使其得到優秀文化精神的支撐??缥幕佬g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具有跨文化的眼光,明白今天自己所處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環境和自己所能接觸的世界視覺文化資源,從中尋找到人類視覺藝術的發展之路,在跨文化教學的探索中,學習理解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文化沖突與文化融合、文化積累與文化創新,尋找我們這個時代本源性的東西,使學生建構起具有時代性和創造性的文化精神。

一、 美術教育與跨文化的核心概念

美術教育: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跨文化:以本民族文化熏陶為主,對與本民族文化有差異或沖突的文化現象理解和包容。

目前跨文化意識的提倡主要是在外語學習領域,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拋開文化學語言很難學到一門語言的精髓,也很難提高自己與對象國人的實際交際能力。

跨文化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具有跨文化的眼光,要明白今天自己所處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環境和自己所能接觸的世界視覺文化資源,從中尋找到人類視覺藝術的發展之路,跨文化賦予我們匯通中西的可能,但文化的生成并非簡單的一加一等于二。在跨文化的遨游中,尋找我們這個時代本源性的東西,使我們的學生建構起具有當代性和創造性的中國文化精神。

隨著時間的流變,地域的更移,文化被賦予不同的色彩,美術既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與其它藝術及科學、道德、宗教等文化層次密不可分,互為影響?!翱缥幕辈煌凇岸嘣幕保翱缥幕笨梢蕴接懚喾N不同的文化以及這些文化間彼此的互動,學生自身的文化只是其中之一,跨文化教育與新興的多元文化教學互為呼應,跨文化教育應地方社區的需求,調整教學內容以保存各自獨特的文化和價值。由于世界的飛速發展,帶來國際間文化的密切交流,跨文化與多元文化并存成為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必然態勢,為了適應這種狀況,美術教育須緊跟時代,將美術放到文化中,使其得到優秀文化精神的支撐。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開展跨文化美術教育

在歐洲,跨文化教育通常與多元文化教育劃上等號,但由于國家和語言眾多,分布密集,因而促成比較國際教育的課程。全球性議題,例如分享自然資源、科技、移民、經濟互賴、氣候轉變、社會沖突等都是跨文化課程中的重要議題。

全球各地,從尼泊爾到加納,從澳洲到美國,美術課程都強調本土題材、本土藝術家和工藝家的參與、傳統技巧與視覺資源,以及職業上和生活上的需求??缥幕佬g教學中,本土的美術作品與外來文化的美術作品,在學習及研究上的價值是相等的。美國的美術教師整合多元文化取向及社區取向開展視覺藝術教學,取得了值得推廣的經驗。

跨文化美術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從中小學教材中尋找不同文化比較、融合的課題,分步驟進行研究,組織教師定期進行案例分析和研究。?

如教授第18冊教材《凝固的音樂》課時,我選擇了格林童話的故鄉德國的建筑。德國文化資源豐富,誕生了許多知名的音樂家、文學家、藝術家,其中建筑設計,是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包豪斯”更是世界設計大師的搖籃。筆者將多方資源進行重組、融合,設計大欣賞、小練習的欣賞課,以“文化體驗之旅”為主線,品味各類建筑之美,著力將美術課上成文化課。筆者本節課的設計目的在于:開闊學生視野,品味異域文化帶來的不同體驗,初步培養學生跨學科、跨文化理解能力。在感悟探究部分,由德國的奧林匹克公園引向我國的奧運會場館。德國奧林匹克體育場創造出轟動一時的透明帳篷屋頂,構想奇特,造型別致,使它成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項奇跡。我國的“鳥巢”,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個搖籃,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鳥巢”采用最新技術,一系列輻射式鋼架旋轉、鋼梁編織在一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結構工程,讓人驚嘆。還有“水立方”,輕靈、寧靜、具有詩意,融會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集建筑學、結構力學、精細化工、材料科學與計算機技術等為一體,建造出具有標志性的空間結構形式,它不僅體現出結構的力量美,還充分表現出建筑師的設想,享受大自然的浪漫空間。這些都是由西方設計師、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共同完成的,雖然背景和文化不同,他們卻很好地把設計理念融合在了一起,共創建筑新奇跡。由“包豪斯”建筑引回我們身邊的建筑,一起分析自己學校的房屋設計特點,引導學生比較,并由此懂得汲取西方文化的精華為我所用,理解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益處。

三、 構建綜合立體環境,豐富跨文化美術課程內容?

1.走進世界各類展覽。

筆者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國的藝術博物館,看到如下動人景象:不管是推車里的孩子,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都在觀看展覽,浸潤文化,感覺特別幸福美好。所以筆者一有機會就帶學生參觀本市文化中心的展覽,如:博物院珍藏書畫展,讓學生在文明的遺跡、精彩作品面前感受到不同的內容,讓學生在自己的視覺文化數據庫里,儲存盡可能多的本土文化圖像資料,并初步整理出本民族文化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自覺成為本土文化的守望者。?

品書畫之韻:我們需要了解的不僅是一幅字畫的表面情況,更需要了解這幅字畫創作的真正的含義?!拔艺J為,這也是在提醒我們新一代的中國人,無論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根,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我們要了解中國文化,以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為驕傲!”(朱東昱)“在這些作品中比較特殊的大概就屬郎世寧的了。郎世寧是清朝的意大利傳教士,在中國為皇帝畫了50多年的畫,官至三品。他把西洋畫的筆觸與中國水墨畫的構思結合在一起,色彩艷麗寫實又有留白與暈染,讓人看后眼前一亮。與同學看了好久《八駿圖》,心中冉冉地升起了一絲對我國文化的驕傲?!保ㄥX玲)在這種??闯P碌膶徝肋^程中,學生的文化自信會與日俱增,他們的眼光會變得高雅、敏感和深邃。?

2.介入及參與現代影視媒體和網絡視頻的觀賞活動。

視覺文化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先進傳播技術的發展和對社會生活無所不在的滲透。如何欣賞影視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光與影的視覺效果,二維動畫的特色、三維數碼的魅力等,筆者都設法在美術課上向學生介紹。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展示就不再是手段,而成為了主體。筆者還利用網絡平臺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各類大師的故事和作品,組織學生準備各單元不同的資料展示,例如教授《變遷中的家園》一課,學生就準備了視頻新聞:世界上最新的建筑可以360度旋轉的房屋。大家一起直觀欣賞了解,進一步理解藝術和技術結合的妙處。

參考文獻

[1] 黃志成,魏曉明;跨文化教育 未來教育的一種發展趨勢[N];中國教育報;2010.

篇9

關鍵詞:口譯文化差異跨文化意識培養

口譯是人類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之一。它是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準確、得體、流利地為聽眾說明講話人的意思。但由于中西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口譯不只是把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還是把一種文化轉換成另一種文化。因此,口譯者除了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及流利的語言表達外,還應該注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提高對兩種文化差異的敏感度。這樣才能使源語與譯語在各自文化里的含義相當,促使跨文化交際順利實現。

一、口譯中存在的文化差異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語言和文化。英漢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哲學思想和價值觀念。他們各自所在的社會其經濟制度、教育體制等也有差異.這些差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的差異。下面筆者就從幾個方面分析產生文化差異的原因。

1.中西方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不同。英漢民族都有各自獨特的思維方式。思維模式的差異也是構成不同文化類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英語強調個體和邏輯,習慣于抽象思維和分析思維。漢語則強調整體和直覺,常運用形象思維和綜合思維。思維模式的不同決定了語言表達式的多樣性。漢英兩種語言在句法上就存在顯著的差別。因此口譯者在做語言轉換時,必須按譯語語言的習慣進行調整、排列、組合,這樣才能使譯語自然,交際成功。

在文化個性上.中國人崇尚群體價值觀念。而西方人推崇個人價值;中國人性格內向、表達含蓄,而西方人性格直爽,表達直接。因此,在中國,個人主義是個貶義詞,而在西方人心目中卻代表個人奮斗、進取向上的精神。因為就其文化而言,個人價值至上和中國人的集體主義是相沖突的。而西方人認為自己應該盡早獨立,他們崇尚獨立性和個人價值。如果在口譯中忽略了中西方價值觀念的差異,造成文化沖突也就在所難免了。

2.歷史文化背景不同。語言中的成語、諺語、俚語、歇后語等是以本民族的歷史、經濟、文化等為基礎形成的,它們一般都具有濃厚的民族傳統特色和深遠的社會歷史淵源。例如把“Talkofthedevil.andheissuretoappear.”譯成“說曹操.曹操就到”似乎過于歸化。因為“曹操”是帶有濃厚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文化意象,可能會使聽者產生錯誤的聯想。所以不如直譯為:“說到魔鬼,魔鬼就來?!睗h語中的“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若譯者注意到文化背景知識,只需譯為:“Insummerkeepex.ercisesduirngthehottestdays;inwinterdothesamethingduringthecoldestweather.”

3.生活習俗的差異。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民族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習俗。我們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會說:“干什么去?”“到哪里去?”這些并不是實質性的問候,只是一種表示關切親昵的問候方式。然而,如果直譯,英美人就難以理解和接受了。他們會覺得你是在干涉他們的行動自由。在英美國家.向不熟悉的人或陌生人打聽年齡、收入、婚姻狀況是不得體的,但中國人卻不這樣認為,特別是年長者向年輕人問這樣的問題.是對年輕人的關愛和體貼。

二、口譯中的跨文化意識

口譯是跨語言的交流活動,同時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動。對于口譯者而言,跨文化意識是指在跨文化交際中,譯者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的一種認知標準和調節方法,是口譯者所特有的思維方式、判斷能力以及對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谧g者具備這種意識就可以恰當把握翻譯尺度而不受文化差異的負面影響。在交際的過程中,這種意識會對譯者的翻譯予以啟發和指導;在無具體交際事務時,它仍然能夠對譯者的學習和思考起引導作用。文化因素的考慮與否決定著翻譯的準確性及翻譯質量.而跨文化意識的有無或程度強弱也成為衡量一名優秀的口譯者的重要準繩。

跨文化意識要求口譯人員不僅能了解雙方語言的文化內涵.更能充分考慮到交際需要,主動彌補說話人表達的失誤或對其話語進行合理的解釋,從而幫助雙方充分了解對方,建立成功的跨文化交際。譬如,在一次商務活動中,中方說了這樣一句話“建立‘一條龍’服務中心,為外國投資者提供審批業務”.議員譯為“setupthe‘one—dragon’servicecentertoprovideacoordinatedprocessserviceforforeigninvestorsinobtaining叩·proval”。“一條龍”譯成“onedragon”會令外方不知所云,因為,“龍”在西方表示邪惡的東西,在中國則表示“吉祥”,如不了解這一情況極易產生誤解。再比如“望子成龍”絕不能翻譯成“toexpectone’

Ssontobecomeadragon”,而應該意譯為“toexpectone’sson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

在口譯過程中.發言人有時會根據情景講一些笑話或開一些玩笑.以使氣氛更加輕松活躍,但這往往使口譯員措手不及。由于語言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點,有些笑話和玩笑,若直譯會引起誤解.若意譯則失去了可笑之處。這種情況下只能犧牲形式而存其內容了。例如,一個國際研討會在青島召開,閉幕式上一位發言人風趣地說:“別人都說青島遠看一朵花,近看豆腐渣.而在我看來……”當時在場的中國代表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口譯員將其譯為:

“ManypeoplesaythatQingdaolooksbeautifulfromafarbutfarfrombeautifulonceyouareinit.ButIbelieve…”聽到這兒.外國代表則感到沒什么好笑的。這里.形式和內容的矛盾是無法解決的?!岸垢痹谥袊说奈幕斜硎倦y看臟亂,而在外國人的聯想中也許是有益健康、干凈和美味的代名詞。所以如果真的把豆腐渣譯出來,反而會弄巧成拙。對于笑話的翻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決于譯員的理解能力。一個笑話可能會有好幾層意思,如果理解能力不強,翻譯得文不對題,不但起不到發笑的作用,反而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三、口譯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際的橋梁作用,口譯者要認識到跨文化意識在口譯過程的重要作用,積極主動地培養跨文化意識。

1.培養扎實的語言基本功。語言能力是口譯能力的核心,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是口譯者培養跨文化意識的基礎,也是克服口譯中文化障礙的前提??谧g者必須在獲得一定的翻譯理論知識基礎上,掌握一些口譯實際操作的技能與技巧。毫無疑問.培養口譯技能與技巧和獲得翻譯理論知識離不開對源語與目的語的習得與掌握,并對其進行比較分析,而這種對比分析離不開兩種語言所分別根植的文化土壤。

2.堅持“文化融入”的原則?!拔幕谌恕笔窃诔浞终J識異文化的基礎上,將自己置于對方的文化背景上觀察和思考問題。這是跨文化意識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譯者具備“移情”的本領,即設身處地地體會別人的苦樂和際遇,將自己帶入對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在跨文化溝通中,如果缺乏共鳴,不能正確理解和評價他人的價值觀,缺乏共同的背景,缺乏寬容的態度。來對待與我們所擁有的特定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導致溝通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口譯者要一直關注跨文化交際中異文化使用者及其現實的交際場景.注意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表達,理解對方自然的情感反應。而且,口譯者要提高對異文化價值觀和風俗習慣、思維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來解釋、評價異文化中他人的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另外,口譯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際雙方的交際目的和交際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觀察分析問題.真正達到“移情”的目的。

3.增強文化底蘊。比如廣泛地閱讀英文原著、觀看英文原聲電影、收聽英文廣播、與外賓直接交流等,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這種集數字、文字、聲音、圖形、動態于一體,并能讓傳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互相之間有信息實時交換的先進手段,立體式、全方位、互動地感悟其語言與文化.以及兩種語言文化間的差異,以提高文化敏感度,培養口譯者充分的跨文化意識。此外,我們還可以借鑒國外口譯培訓班開展異地或異域實際交流和采用其他學科進行案例分析的方法來積累口譯實戰經驗。

篇10

文化學家ClydeKluckhohn對于文化這個概念進行過很深入的研究。他的其中一個定義是:“所謂文化指的是歷史上創造的所有的生活樣式,包括顯型的和隱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談不上是合理或不合理的一切,它們在某一時期作為人們行為的潛在指南而存在”??_拉所見的就是當地的文化,不管外界的人說他們如何的野蠻,愚昧,這些都是無法因為一兩個人的力量而改變的。

除了生活方式上的不同,最根本的價值觀也存在著巨大差異?!皟r值觀是文化中最深層的東西,它是人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獲得的?!瓋r值觀一旦形成,它支配著人們的信念、態度、看法和行動,成為人們行動的指南”。卡羅拉與萊馬里安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文化環境不同,導致二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都有著相當大的差別。萊馬里安所生活的地方是一個還沒有完全開化的地方,一個“只有樹影及塵土,無法淋浴,沒有飲用水,而且居無定所”的地方,現代世界的文明還沒有傳播到那里。萊馬里安是一個勇士,那個世界的文化規定,一個勇士不可以和女人吃飯,不可以吃女人煮的東西,他也不可以忍受他的女人觸摸另一個勇士,她只可以觸摸他一個人。觸摸在巴司羅伊意義重大。一次萊馬里安陪著卡羅拉去取錢,卡羅拉與銀行職員有說有笑。剛從銀行出來,萊馬里安就問卡羅拉:你認識那個男人嗎?卡羅拉回答說不認識。他就問那你為什么沖他笑?她說因為我很高興。對于卡羅拉來說這個問題甚至不能算作一個問題。可萊馬里安卻是怒火中燒。這種在人與人交際方面的文化習俗也成為日后二人關系破裂的直接原因。

卡羅拉作為一個來自高度文明的世界的女人,自然不會愿意像當地的女性一樣,只靠大自然生活。因此她不顧萊馬里安的反對開了一個店。萊馬里安不懂得經營,無論是誰要賒賬,他都同意,因為他覺得大家都是鄰居,朋友。卡羅拉因為懷孕有時候把店鋪交個萊馬里安照看。只過了幾天她就發現店里竟然只有幾塊錢了,筆記本上記得滿滿的全是大家所欠的錢。當卡羅拉要求萊馬里安不要這樣做的時候,萊馬里安表示不解??_拉說我們需要錢,萊馬里安的回答則讓人哭笑不得:你可以從銀行提錢呀。這一次又一次的沖突都是由價值觀念的巨大差異導致的,這種差異大到沒有人能跨越??_拉在一件件事情發生之后開始變得不快樂,無助。這種情感上的變化在跨文化上面稱作“文化沖撞?!蔽幕瘜W家Adler對此的描述是:“文化沖撞是由于共享的感知、理解和社會交往符號的失去,而產生的一種焦慮。經歷文化沖撞的個人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自己由于文化差異而導致的焦慮和緊張,如反感、退縮、封閉和放棄。這些防范、自衛的態度說明其內心深處有一種不安全感,具體表現為孤獨、憤怒、挫敗感和對自己能力的懷疑等。由于原來文化理解中熟悉的提示和線索不復存在,他對那些能夠認識和理解的事情也變得茫然、恐懼和疏遠?!?/p>

卡羅拉作為一個獨自生活在非洲的歐洲女人,每天所面對的都是陌生的文化環境。在她周圍,只有神父一個人同樣來自歐洲。但是神父已經在那里生活多年,他已經能夠理解并適應當地的生活。因此,卡羅拉是孤獨的,她曾經很努力去接受,可是她終究無法做到。尤其讓她無法理解也無法忍受的是萊馬里安對她無休止的猜忌。在店鋪進貨賣貨的過程中,卡羅拉總是與其他男人說笑,萊馬里安便猜疑卡羅拉與別人有。無論她怎樣解釋,萊馬里安都不相信,最后在一次爭吵中,他差一點要殺了她。卡羅拉感到無助與徹底的絕望。她沒有辦法再在這里生活下去。所以她選擇了放棄接受當地的文化,回到自己的文化環境中去。

非洲經歷的一切讓卡羅拉的身心備受折磨。同樣男主人公也很痛苦。所以,雖然這段感情的開始很美好,但最終的分離也是必然的,可以預見的。就像那位牧師在卡羅拉舉行婚禮的那天警告她的一樣:從現在起,你的生活將不再單純。橫在兩個人之間的文化的鴻溝是無法跨越的。只是卡羅拉仍然會心痛,雖然她毅然選擇離開,永遠離開,可是她還是落淚了。已經結為夫妻且有了一個孩子的兩個人,腦海中存有的關于對方的回憶是無法抹煞的,這種回憶會像影子一樣一直跟著她,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