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民族傳統文化范文

時間:2024-03-29 16:55: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漢族民族傳統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漢族民族傳統文化

篇1

[關鍵詞]楚漢傳統服飾 美學 文化蘊涵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曠古悠久,服飾作為一個民族的文化象征,在長期的歷史沉淀中,形成了獨特的體系。楚漢時期的服飾在整個歷史長河中璀璨而耀眼,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在服飾文化中得以充分體現,這個時期出現的深衣更是確立為承上啟下的服飾,在深衣出現之前,中國的服飾一直是“上衣下裳”樣式,而深衣作為“上下連屬”樣式一直沿用至近代,可以說楚漢服飾奠定了中國一千多年的服飾造型觀和服飾審美觀,這些觀點為中國服飾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沒的貢獻。

一、楚漢文化及傳統服飾

楚漢文化指的是兩漢時期的湘楚文化,兩漢文化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里早已成為最為堅固的基礎,兩漢文化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都使東西方的現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羨慕。它是在百族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形成基礎則是以華夏文化為核心,還包括齊魯文化,關中文化,中原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兩漢時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對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里,“無為而治”、“獨尊儒術”、“龍鳳文化”為其主要思想,其中“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實行的封建思想統治政策,中央集權由此產生,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這些思想深深地影響著服飾藝術。

楚文化起源于長江流域,最早建于荊山一帶,文化遺跡集中在湖南、湖北,楚莊王時期不斷擴張疆土,在這期間楚文化不斷吸收、消化來自長江下游、東南淮水流域和華夏,巴蜀文化圈的一些藝術因素,并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馬王堆出土文物中就有各種絲織物,有絹、羅、紗、錦等,數量大,品種多,保存好,工藝高超,尤以絨圈錦最為珍貴,其中更有舉世聞名的素紗禪衣,衣長1.28米,重量僅有49克,織造技術非常之高,代表漢代紡織的最高水平。

楚漢時期服飾有兩種造型,上下連屬和上衣下裙,上下連屬的服飾為袍服,楚漢時期服飾以袍為貴,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袍服的主要款式是深衣,以寬袖為主,袖口有明顯的收口,領、袖緣花邊,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深衣是官吏的普通裝束,文武職別都可穿著。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曲裾深衣纏繞型的,主要為了遮擋無襠褲,當服飾逐漸完善后,便產生了直裾造型的深衣。除袍服外,還有b榆、襦、裙,上襦下裙是楚漢時期女子服飾的主要造型,上襦極短,直到腰間,下裙極長,垂至地面,這種裙形在之后一千多年里都為女性所穿著,除了長短胖瘦稍有不同外,基本形制始終如一,楚漢婦女的禮服主要有廟服,蠶服。楚漢時期重祭祀,男子祭祀時穿著冠服,主要有冕冠服、長冠服、委貌冠服、皮弁冠服,而等級地位的區分主要是體現在官式上,這個時期官式豐富,名目繁多,主要有冕冠、長冠、通天冠、進賢冠、卻非冠、法冠、武冠等,冕冠與長冠為祭祀時所戴的冠,通天冠為皇帝專用,進賢冠為文吏,儒士所戴的禮冠,卻非冠專用于宮殿門吏及仆射等人所戴。楚漢時期織繡工業很發達,所以富貴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粗布做的短衣。

二、楚漢服飾的民族文化蘊涵

(一)楚漢服飾中體現的傳統美學思想

楚漢文化不僅文學方面受“楚辭”影響,而且在服飾造型方面也偏向“楚衣”和“楚冠”,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服裝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研究材料,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其服裝的裁剪具有明顯的楚衣造型,服裝形制的變化就是統治者的思想的折射,傳統思想觀念對于禮儀制度有著很大的影響,而服飾文化正是學術文化的再體現。

春秋戰國時期,涌現出各種學派,主要有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為代表的法家等,各學派堅持自己的理論,產生了百家爭鳴的盛況,儒家提倡“君權神授”和“大統一”的思想,強調尊卑等級,并形成以此為核心的思想體系,道家提倡“自然而為”,“被褐懷玉”,墨家則提倡節儉,不必過分奢華,法家主張崇尚自然,反對修飾,各種不同的思想家以自己不同的視角對美作了定義,而人們在長期的熏陶中逐漸改變著自己的審美意識,著裝觀念隨之改變,楚漢時期從“黃老無為”到“獨尊儒術”,其美學思想深深影響著服飾的特征,“黃老無為”倡導的是無為而治,對人民的事物實行不干涉,這使得當時的政治氣氛很和諧,由此衍生的美學觀強調的是自然樸實的形象,不追求過分的色彩裝飾和奢侈的外裝飾,這種思想下看到的楚漢初期的服飾正是樸實、素雅,不追求華服造型。漢武帝時推崇儒術,儒家十分重視服飾之美,“惡衣服而美乎m冕”,強調的就是平時可以衣著樸實,但是到了祭祀時就必須要華服而出,這樣的服飾美學觀里不僅強調了禮儀服飾之美,也強調了服飾的社會性和功能性,冕服和冠服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在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里,有著很深的封建觀念,服飾美學的倫理方面體現的主要是隱蔽和包藏,這也與中國服飾美學觀點――閉合,內斂,含蓄,遮掩人體吻合,服飾美強調的是含蓄,空靈,在外觀上要遮掩體型,以巨大的平面結構來淡化人體的曲線,同時又要表達出獨特的東方美感,服飾造型上既符合含蓄的美學觀,又能明確地顯示人的身份,體現社會等級觀念。楚漢服飾正好汲取了儒家美學的精華,寬衣大袍,以純平面的結構覆蓋人體,長袖遮手,及地長擺蓋腳,體型曲線美被巨大的袍服完全掩蓋,這表現出來的正好是含蓄而內斂的美。

傳統美學思想中還強調一個重點就是均衡美,均衡,是一種物理狀態,是力的均衡與分配,是趨向于對等,相似的概念,《禮記?深衣》中記載:“古者深衣,以應規、矩、繩、權、橫。短毋見膚,長毋被土。”指的是衣服要有一定的制度,與圓規、曲尺、墨繩、稱垂、橫桿相應和,短不露體,長不覆地。這其實就是說的服飾的均衡性,楚漢時期袍服形制:上衣正裁四片,寬各大半幅,兩袖無胡,袖緣與領緣窄,呈現的就是結構上一種對等的均衡形態,其均衡性是靜態的。《中國美學思想史》中提到:“漢人繼承了道家美學的基本思想,舍棄了它消極出世的思想,吸取了儒家某些觀點,注意了自然規律與人目的的統一性。”這取舍中就是在尋找美學中的均衡性。楚漢服飾中不管是上衣下裳的襦裙還是上下連體的深衣都會在形制上強調其均衡的特征。

(二)楚漢服制中體現的禮制觀念

服飾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在人類裹著獸皮時,并沒有不穿衣服的羞恥感,在進入到禮制社會后,各種思想不斷洗刷著人類靈魂,服裝的作用不再是御寒保暖,在很大程度上有著更多的限制,最主要的就是等級限制,這就代表著服飾已經成為身份的一種表現,服是用來表現禮儀,禮儀用來推動社會,服飾思想已經深受時代的約束,君主的指導思想直接導致服飾的變化,這其中就蘊含著中華民族博大的知識文化,也使得楚漢服飾具有很濃的民族文化底蘊。

中國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各個時期都有其推崇的禮制,楚漢時期推崇儒學的道德觀念和審美體系,儒學思想最初指的是司儀,后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依儒家典章制度和秦法,可以看出隨著封建統治權利的集中和強化,儒家學越來越成為統治階層的思想,儒學強調的是禮,儒家認為,衣與裳的形制,主要是依據天地、男女、尊卑、陰陽等象征來構建的,衣取白乾,象征著天、尊和男,裳取白坤,象征著地、卑和女,因此,上衣下裳構成形制與天地宇宙是共通的。衣服穿在身上是表象,衣還應該體現人的精神,衣服在造型上要絕對符合禮制道德觀,“禮”在古代生活中占著重要的地位,吉禮用服,賓禮用服,兇禮用服以及軍禮用服都需要遵守當時的禮制觀念。祭祀在楚漢時期占著重要的地位,因此祭服就顯得尤為貴重,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長冠服,長冠是指漢高祖采用楚制之冠,名為劉氏冠或長冠,后漢書《輿服志》中說:“此冠高祖所造,故以為祭服”,定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冠服。祭服多用深衣,需要緣赤色邊,因為楚漢時期赤色為最尊貴的顏色,將之用在祭祀儀式上以顯其重視程度,從祭服形制上體現了明確的禮儀道德觀,其一,等級嚴明,尊卑有序;其二,服色明確,古樸端莊。

楚漢時期的墓葬是非常講究的,隆重的兇禮是對逝者的尊重,兼及對天災人禍的哀吊,因此陪葬品非常奢華,從出土墓葬中可以還原當時的服制特征。1972年轟動世界的馬王堆墓葬出土文物中就有12件袍服,曲裾九件,直裾三件,這些珍貴的文物直觀地呈現出來,從造型、用料、色彩、紋樣,清晰地展現了楚漢服飾的特征及其內在的文化意蘊,從造型上看,所有袍均為交須右衽,上衣下裳連為一件,在領口、袖口,下擺均有緣,緣的裝飾在服裝中體現為矩形,《禮記?深衣》中記載:“袂圓以規矩,曲袷如矩以應方”。緣的裝飾正好印證了古語中的“方”,有方即有圓,服飾中自然不會把“圓”忽略,服裝穿在身上,呈現出來的就是整體的圓,這是大方位的圓,小方位上的圓可以表現在衣袖,“袂圓以規矩”指的就是袖子的圓,在人的手臂部位縱向和橫向都表達了圓的造型,規矩方圓本來就是天地間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馬王堆漢墓中服飾中的“緣”與“曲袷”正好取喻于天和地,人類要求的圓滿與方正正好體現在了服飾上。色彩紋樣一直以來就是中國傳統服飾中重要的部分,如果說西洋服飾是在立體的三維空間里做外裝飾的變化,中國服飾則是在平面的二維空間里做色彩和紋樣的變化,由此可見其在中國服飾中的重要性。中國社會等級嚴格,復雜,服色在君主制度下呈現兩種功能:一為區別身份地位;二為表示所處的場合。《五德始終說》中把色彩與五行相生里下來聯系起來,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白青黑紅黃,居中的為土,因此,黃色為最尊貴的顏色,紅色其次,秦朝時期重黑色,因此在祭服中會緣黑色邊,楚漢時期重紅色,因此在服飾中多用紅色,馬王堆漢墓中的服飾中多見絳紅色的絲錦,而紅色在中國的傳統中也一直是吉祥色,重要的場合著紅色服裝以表喜慶和隆重,這些均符合當時的禮制觀念。

三、楚漢服飾文化的延續

篇2

本文分別闡述分析了黔中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數民族文化的淵源與特征,提出黔中民族文化是以多元民族文化交錯并存為主要特征的基本觀點。

【關鍵詞】

貴州安順;黔中;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錯落雜居的省份,眾多的民族造就了貴州千姿百態、古樸濃郁、絢麗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態環境。地處黔中的安順也是多民族聚居和雜居的地區,其文化生態環境亦同全省一樣的多元并存。

一、黔中民族文化結構

1、黔中布依文化

布依族是從先秦時期的“越”、“駱越”、漢晉時期的“僚”和唐宋時期的“蠻”衍變分化而來。其族自稱“布依”或“不越”,“布”是“人”或“民族”的意思,“依”、“越”是古越人對自己的稱謂。安順境內布依族多分布在鎮寧、紫云、關嶺三個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以及安順市的許多鄉鎮,主要居住于河谷和壩區,大多是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的產糧區。其村寨依山而建,聚族而居,住房多為“干欄”式建筑,舊州、雙堡一帶多為四合院。其族主食與漢族同,嗜糯食,婚喪、節日以及訪親拜友都需要糍粑和糯飯[1];喜酸食,俗語說:“三天不吃酸,行路打躥躥”[2];好酒,喜以酒待客。布依人的服飾隨著民族交往日益加強,民國時期已有很大變化,特別是男裝,基本與漢族相似,但在邊遠地區的婦女服飾仍然保持本民族的特點。鎮寧、關嶺、普定三縣有些上了年紀的婦女穿裙,保存古老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裙式為多種多樣的蠟染長裙,上著蠟染或刺繡的短衫,頭戴假殼。具有代表性的是鎮寧下慕役、江龍和扁擔山一帶的婦女穿著,式樣不但古老,而且端莊秀麗。布依語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布傣語支,沒有方言之分,只有土語之別。布依族有“二月二”、“三月三”、 “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傳統節日。

2、黔中苗文化

黔中苗族多自稱“蒙”,1951年國務院根據《共同綱領》的精神和“苗”的歷史淵源及苗族人民的意愿,將之統稱為苗族。安順境內苗族分布于安順市的7區47鄉鎮以及鎮寧、紫云、關嶺三個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等地區,苗族主要居住在森林茂密的高山深處,山高水低,飲水困難,有所謂的“山苗水布依”之說,少部分居住在壩子地帶。其住房大多依山而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是“吊腳樓”,“人居其上,畜養其下”的建筑。壩區苗族以大米為主食,山區苗族以玉米為主食。糯食是苗族的高貴食品,逢年過節要打糍粑吃并用以祭祀祖先,親友拜訪,婚姻往來都要用到糍粑。苗族喜歡喝酒,很早就掌握了釀酒的技術,許多農戶都能自制酒曲,自釀泡酒和烤酒。苗族服飾色彩斑斕,絢麗多姿。男子一般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束大腰帶,頭纏青色毛巾,冬天腳上多纏裹綁腿。婦女的服飾比較復雜化,大都穿著大領短衣,長的或短的各種百褶裙,裙罩有裙片,有的長裙長及腳背,有的短裙僅到膝蓋。婦女盛裝時一般都佩戴著多種銀飾。其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川黔滇方言第二土語區,各支系語音略有差異。苗族有跳花節[3]、四月八等民族傳統節日,具有別具一格的民族傳統文化特色。

3、黔中白族文化

白族是古代“龍國人”與部分明代遷黔的南京(應天)人的人們共同體,又稱“南龍”,是“南京”與“龍家”的合稱。安順境內的白族分布在安順市的蔡官、華嚴、二鋪、舊州、雙堡等地區以及其他各縣的部分地區。其村寨依山傍水,古代白族的部分寨子修筑有石墻,墻外有護“城”河,今安順市的討兌寨留存有遺跡。白族古代住房為木質結構,以雙間為一幢,從坐房對向的左右兩邊起,第二排柱頭上有不放穿方的雙托,托的兩端雕刻有龍頭圖案,名曰“龍頭獨架雙托”,目前在安順市的木頭、討兌二寨存有十多幢。現代建筑與漢族基本相同。白族服飾,男子多包頭纏白色或藍色包頭,身穿白色對襟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繡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系綴有繡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繡花的“百節鞋”,臀環扭絲銀鐲,指戴琺瑯銀戒指,耳墜銀飾,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于后或盤辮于頭,都纏以繡花、印花或彩色毛的包頭,現今白族的服飾基本與當地漢族無異。其語言無方言差別,只有土語區分,但今天僅有極少數老人能說出少量單詞。白族有七月初六和十月初一等民族傳統節日。

4、黔中伊斯蘭文化

回族在元代時隨元朝勢力的拓展進入貴州,安順境內的回族多從威寧遷入,其分布有兩大特點:一是大分散小聚居,二是山上多山下少。安順市境內回族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順著轎子山山脈和馬鞍山山脈聚族而居,或居山顛,或住山坳,很少臨河川居住。亦有少部分居住于城市,經營皮革等小手工業。其村寨多依山而建,寨內有供節日活動的公共場所“清真寺”,寺不論大小,常為四合樓建筑,內設“密窩”和經堂,是回族人民在節日請“阿訇”念經和禮拜的場所。住房同于漢族,不同的是堂屋不設“神龕”,有的只在正堂屋內放一香爐或掛伊斯蘭經文或經文對聯。其服飾城鎮同于漢族,但在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時候,主要宗教人士穿著潔白的長袍,頭戴白帽,而參加活動的人衣著也肅穆整潔。其農作物有玉米、蕎、麥、水稻等等。主食同于漢族,禁止吃豬肉或自死動物(如自死的牛、羊、雞、鴨)。其語言與當地漢族同。回族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等民族傳統節日。

5、黔中仡佬文化

仡佬族源于古代濮人中的“鳩僚濮”,自稱“仡”或“仡佬”。安順境內仡佬族分布在二鋪、華嚴、蔡官、舊州和紫云、關嶺、鎮寧等縣的許多地方。住房多是靠山而建,構造大多為石木結構,現今多被鋼筋混泥土的平房所代替。仡佬族服飾造型講究,式樣美觀,布料精湛,是本民族自制自織而成,歷史上叫“蘭干細布”,也叫“鐵迪布”。“改土歸流”以后,廢除了土司世襲制,在仡佬族地區實行了和漢族相同的政治制度,漢族大量遷入,使仡佬族古老傳統的服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今古式已經失傳。飲食習慣以大米為主,玉米、小米、高粱等雜糧為輔。嗜糯食,逢年過節、紅白喜事,要吃糯食,并以其作供品祭祀祖宗。好酒,有祖傳的釀酒技術,招待親友少不了酒。其語言屬于漢藏語系僚語族仡佬語支安順、普定方言,無文字。仡佬族有祭山節、嘗新節、牛王節等民族傳統節日。

6、黔中彝文化

彝族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其族遷入安順境內后與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生活在一起,建立了血肉相連的親密關系。彝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地勢較為平緩的山坡上或山間小盆地中。住房有石板房、瓦房,也有土木結構的雙斜面茅草頂平房。彝族以大米、玉米、蕎麥為主食,好飲酒喝茶,男子和老年婦女喜歡抽葉子煙。安順境內彝族男女通常包青、藍色棉布頭帕,頭帕較長,環繞多層,形成“大包頭”。男、女皆在短衣、長褲外加穿青、藍色長袍,系腰帶。解放前部分地區的彝族還穿長裙,解放后彝族服飾逐漸與當地的漢族或布依族服飾相同,但許多彝族女青年仍備有在節日或喜慶時穿戴的民族服裝和首飾。其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東部方言。彝族有火把節、豐收節、祭山節等民族傳統節日。

二、黔中民族文化特征―多元民族文化交錯并存

黔中安順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多種民族傳統文化并行發展、各種小傳統文化交錯并存的歷史相當悠久。安順在春秋戰國時期為、夜郎的屬地,主要有濮、越等土著居民。戰國楚頃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27年),莊西征,控制夜郎,部分楚人入住夜郎地。秦朝開道而置且蘭、夜郎二縣,始有華夏人零散遷入。漢武帝時置郡,漢人開始入境。蜀漢及南北朝以后,夜郎故地的土著不再稱為“濮”或“越”,而通稱為“僚”,他們與烏蠻和少量漢人雜居。唐、宋、元時為宋家、龍家、仡佬、苗人、仲家、羅羅等民族大雜居時期。明清兩代,中央政權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控制。特別是明朝初年,大量漢人隨軍涌入,就地建立衛所。據明代王士性的《廣志繹?西南諸省》載:“其開設初只有衛所,后雖漸漸改流,置立郡邑,皆建于衛所之中。衛所為主,郡邑為客,縉紳拜表祝圣皆在衛所。衛所治軍,郡邑治民。軍即尺籍來役戍者也,故衛所所治皆中國人(指當時遷入的中原漢族)。民即苗也,土無他民,止苗夷,然非一種,亦各異俗。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龍家,曰曾行龍家,曰羅羅,曰打牙仡佬,曰紅仡佬,曰花仡佬,曰東苗,曰西苗,曰紫苗。總之瓠子孫,椎髻短衣,不冠不履,刀耕火種,樵獵為生,殺斗為業。郡邑中但征賦稅,不訟斗爭,所治之民即此而已矣。”[4]可見當時民族關系之復雜和漢文化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之間的沖突之激烈。隨著漢文化的漸進和商業往來的頻繁,漢族與當地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大量的漢族官員、商賈、難民、移民進入貴州,漢族人口逐漸超過了少數民族人口,清代貴州各少數民族都視為“苗”,當時屯堡人也被目為“蠻夷”而以“苗”相稱。在現代社會,安順地區也交錯分布著許多民族,除漢族外,現在安順地區主要居住著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數民族,其中布依族和苗族是安順地區少數民族之主體。

相對于中華民族大傳統文化而言,各種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都是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各民族的小傳統文化。貴州是一個擁有17個世居民族的多民族錯落雜居的省份,眾多的民族造就了貴州千姿百態、古樸濃郁、絢麗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態環境。地處黔中的安順也是多民族聚居和雜居的地區,其文化生態環境亦同全省一樣多元并存,以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分布著許多少數民族,使得多種民族文化并存、各種小傳統文化分布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成為當代黔中地區民族文化之基本特征。

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總是在不斷發展和演變,因而文化的民族特征也會隨之演變。但是,文化的民族特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特別是凝聚民族群體的倫理道德、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作為民族群體文化的根本特征,作為民族文化的基本傳統,是不會輕易改變的。[5]同樣,從一個民族的分布情況、居住、飲食習慣、服飾、語言、傳統節日等方面依然可以追尋到各民族傳統的特色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另一個民族的文化,這也表明了文化與民族是不可分離的。文化與民族都是歷史的產物,人類在社會生產實踐中創造了文化的同時,也創造了民族。一個人們共同體在自身的生產活動與社會生活中,創造出了共同的文化并形成了民族;一個民族及其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也要形成獨特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世代影響著該民族群體及其每個成員,而一個民族群體又靠這種傳統文化緊緊凝聚在一起。因此,該傳統文化一方面表現為本民族全體成員所共有,一方面又與其他民族相區別。[6]黔中安順世代居住著眾多古老的民族,這些民族在文化上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點和個性。正因為各民族有著各自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或相對獨立,才使得黔中民族文化如此五彩繽紛,絢麗多姿。

【注釋】

[1]民謠云:“搖搖擺擺進城來,黃泥裹腳大花鞋;一進門來拜三拜,稗子粑粑滾出來。”(見《續修安順府志?風土志》)黔中各族人民都喜歡以粑粑作為禮物走親訪友,這首民謠生動地描述了鄉間婦女攜帶粑粑進城看望親友的情形.

[2]“躥躥”,讀陰平,與“川”同音,為走路不穩之意。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三天不吃酸食就會走路不穩,搖搖晃晃.

[3]《續修安順府志?土民志》(貴州省安順市志編纂委員會1983年點校翻印本)云:“跳花之俗最古,相傳始于楊六郎。時間大都在陰歷正月”.

[4](明)王士性.廣志繹[M].清康熙十五年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版),84-85.

[5]楊鏡江.論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的辯證統一載[J].北京師大學報,1992(4)73-78.

[6]林耀華.民族學通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400.

【參考文獻】

[1]黃義仁.布依族簡史[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9.

[2]何積全.苗族文化研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3]楊志仁,王永賢.安順地區民族志資料匯編(第一集)[M].安順:安順地區行署民委編印,1989.

[4]陳天俊,趙崇南等.仡佬族文化研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5]黃淑聘,龔佩華.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文化研究的歷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篇3

關鍵詞:少數民族;民族傳統哲學;民族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959(2007)05―0033―07

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具有時代性,同時,哲學又是民族精神的結晶,具有民族性。哲學作為與人類實踐相生相伴的精神現象,能夠長期存在、經久不衰,表明它能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某種特定的需要。云南各少數民族的傳統哲學之所以能夠被各民族傳承下來并經久不衰,同樣也是因其在各少數民族存在與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某些特定的功能,特別是在關于民族傳統宗教、傳統道德、傳統藝術的起源等方面,云南各少數民族的傳統哲學更是從獨特的視角對其加以解釋。

一、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及其總體特點

云南各民族在其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在生產斗爭和社會斗爭中,戰勝各種困難而生存、發展,并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宗教、以及科學知識,同時還有豐富多彩的哲學思想。當這些哲學思想形成體系后,就結晶上升為哲學。這些哲學思想(哲學)或是貫穿于各民族文學、藝術、道德、宗教和科學知識中深層的、核心的觀念;或是鼓舞各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和維系各民族群體團結一致的精神紐帶。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與漢族哲學相比,有著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表現為:

1、文史哲合璧。文史哲合璧是人類早期哲學的共性,云南少數民族的傳統哲學也不例外。云南的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大都居住在山區、半山區,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加之交通閉塞、生產落后,絕大多數少數民族生產力發展緩慢,各方面長期處于落后狀態。民族形成比漢族晚,使用文字的歷史較短,有些民族甚至還沒有文字,因此很難找到直接記載他們哲學思想的文獻史料,只有在神話傳說、史詩、諺語、格言中發掘他們的早期哲學思想,如納西族的《東巴經?崇搬圖》,彝族的《梅葛》、《阿細的先基》,傣族的《巴塔麻嘎捧尚羅》等都是包含深刻哲學思想的文史著作。這些著作,史學家從中發掘歷史素材,文學家從中搜尋文學題材,哲學家則從中搜索深邃的哲理,具有文史哲合璧的特點。

2、樸素直觀性。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多限于天才猜想和偏重于道德訓條方面的論述。這是由于他們生產力低下,經濟文化不發達,長期處于較低的歷史發展階段等原因所致。許多少數民族特別是那些沒有形成自己民族文字的少數民族,大多沒有形成較為成熟、完整、系統的哲學思想體系,只有一些早期哲學的萌芽或早期哲學,這些早期哲學思想主要表現為兩方面:其一,對宇宙的起源、天地萬物的產生以及人類的來源等做出一些天才和樸素直觀的猜測。如彝族先民在探索宇宙萬物起源方面提出的霧露說,拉祜族先民在探索人類的來源方面提出的“葫蘆生人”說等;其二,偏重于道德訓條的論述。如納西族崇尚勇武的品德,傣族樸素的男女平等觀等。

3、神話和史詩是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云南各少數民族的傳統哲學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他們往往通過神話和史詩的形式對宇宙的產生,萬物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類的起源作出極為生動的猜想和描述,并且內容之生動、形式之多樣、資料之豐富是漢族哲學所不及的。這是云南少數民族哲學的一大顯著的特點。如德昂族認為茶葉是宇宙本原的思想,彝族、傣族的云霧說(大霧說、霧露說),布依族和彝族的清濁二氣說以及形形的神創說等,舉不勝舉。也有一些少數民族運用哲理詩形式反映了本民族的社會倫理和政治觀點,如哈尼族的社會歷史觀在其史詩《哈尼阿陪聰坡坡》中就有著充分的體現。可以說,任何大民族早期哲學宇宙生成論和天地萬物演化觀都沒有像云南少數民族哲學這樣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以史詩和神話作為重要的表現載體,這是它的一個顯著特點。

4、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與宗教關系密切,受宗教的影響較深。這一點與漢族哲學有共同之處,只是有些少數民族的哲學思想受宗教影響比漢族更為明顯。比如云南境內的藏族,幾乎全民信仰藏傳佛教,所以除了苯教外,佛教哲學在藏族哲學中占有的地位也非常突出,這在藏族的道歌、格言、詩歌等當中都有所體現;同樣的,云南傣族也幾乎是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因而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一些基本觀念則貫穿于傣族的文學、藝術和道德之中,成為傣族哲學思想的重要部分。

二、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對民族傳統宗教、傳統道德、傳統藝術起源的解釋

宗教、道德、藝術和哲學都是文化這一復合整體中的不同層面,按照我國著名學者梁漱溟先生對“文化”的定義來看,宗教、道德、藝術和哲學都屬于文化的精神生活方面的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極為復雜的,宗教、道德、藝術和哲學往往相互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云南少數民族的傳統宗教、道德、藝術和哲學之間的關系也具有同樣的特征,但就宗教、道德、藝術的起源來看,都有著各少數民族對事物最普遍本質的思考,即哲學的萌芽。可以說,云南各少數民族對傳統宗教、道德、藝術起源的解釋是有著深刻的哲學內涵的。

1、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對傳統宗教起源的解釋

宗教是一種世界觀,但更主要是對人生價值以及最終歸宿的關懷。云南許多少數民族都虔誠地信仰宗教,即有較虔誠的對人生的終極關懷。同時,云南各少數民族信仰的宗教又是復雜多樣的。首先,各民族都有自己傳統的和宗教思想,它們從遠古的原始崇拜延續、發展而來,雖未發展成熟,卻滲透于本民族的整個文化之中,并一直延續下來。其次,世界各大宗教在云南少數民族中的傳播也較為廣泛,特別是佛教和伊斯蘭教,在云南的歷史更為久遠,并擁有眾多的信徒,因此,各大宗教傳播到云南后,與各民族的民族性緊密結合,帶有了濃厚的民族特色。但作為對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宗教起源的探索,我們可以將這一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即直接從云南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人手,尋找其發生的源頭。

云南少數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傳統的,但這些又不如佛教、伊斯蘭教等世界宗教那樣成熟,因而稱之為原始宗教,如納西族信仰的東巴教、彝族信仰的畢摩教以及白族的本主崇拜都屬于這類原始宗教。而這類原始宗教還可以向前追溯,即對自然物、靈魂、神靈及鬼神的原始崇拜。對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宗教起源的探索就可以從原始崇拜這一起始點切入。

(1)對世界本原的樸素認識形成了對自然物的崇拜。對自然物的崇拜是云南各少數民族原始崇拜中最初級的形式,是對某種自然物或自然現象的直接崇拜和迷信。對自然物的崇拜是源于各民族對世界本原的樸素、幼稚的思考,他們將那些同自己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物與其他的自然物區分開來,既看到這些自然物對自己的重要作用,但又不能理解這種重要作用為何產生、有何規律等,因此盲目地迷信和崇拜這些自然物本身,認為是這些自然物產生了世界上的其他事物。這種對自然物的 崇拜在云南的一些少數民族中尚有遺存。如彝族崇拜火、傣族崇拜水、白族崇拜巨大的石頭、苗族崇拜楓樹等。從各民族的自然崇拜中可以看出,凡對古人的生產、生活有重要作用的火、水、土、石、木等,在原始時代幾乎都被崇拜過。在這種崇拜中包含著對萬物本原的樸素認識,當認識不清時,就會因無知而產生神秘意識,因此會通向宗教和神秘主義;當正確認識了自然物的重要性時,又會走向唯物主義。

(2)對思維與存在關系的樸素認識形成了對靈魂的崇拜。在原始時代,云南各少數民族的先民出于對夢和生、老、病、死等生理現象的不理解,于是就萌發了靈魂觀念。他們用靈魂來解釋夢,認為夢是靈魂暫時離開了肉體;用靈魂來解釋病痛,如認為頭痛是頭的靈魂受到了損傷、腰痛是腰的靈魂受到了損傷;用靈魂來解釋死亡,認為死亡是靈魂離開肉體再也不回來了。出于對病痛和死亡的恐懼,人們產生了靈魂崇拜,力圖通過對靈魂的祈禱和祭祀,以及各種針對靈魂的巫術,來消除疾病、逃避死亡。因此,可以認為云南少數民族原始的靈魂觀念和靈魂崇拜,不僅是各民族先民虛幻的神靈觀念,而且是他們對于意識(感覺、情感、思維)和生理活動(生、老、病、死)的一種樸素、幼稚的認識。這正是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的萌芽。

(3)對事物發展動力的樸素認識產生了對神靈和鬼神的崇拜。由于認為人的行為、思想、意識是由靈魂支配的,云南各民族的先民就推想各種事物都是由它們的靈魂支配和推動的,把靈魂視為事物發展的動力。事物的這種“靈魂”,被稱為“神靈”或“鬼神”。如云南的佤族就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受各自的神靈支配的,這些神(鬼)數量繁多,而且互不統屬,要做什么事,就要求什么神。傈僳族也認為每一種自然物后面都存在著一種神靈――“尼”,不同的“尼”支配著不同的自然物或自然現象。云南少數民族先民的這種神靈崇拜說明了在遠古時代,他們就已經在探索事物發展的動因了,并認為人的行為是由靈魂所引導和推動的,由此設想風雨雷電、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疾病傷痛等的發作和運行也是由神靈支配的。因此基于對事物發展共同動因的探索。形成了神靈崇拜和鬼神的觀念。

原始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邏輯起點,找到原始崇拜的起源也就是找到了原始宗教的起源,即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宗教的起源。云南少數民族原始崇拜的形成有其哲學基礎,可以說,云南少數民族的傳統哲學對傳統宗教的起源作了較為豐富的解釋。

2、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對傳統道德起源的解釋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調節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關于道德的起源問題,倫理學的解釋是:以勞動為核心的人類活動,為道德的起源創造了第一個歷史前提;人與人之間的勞動、交往關系等社會關系,為道德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基礎;在人類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社會意識是道德發生的又一個前提。云南的各少數民族在其發展的歷史過程中,與其他民族一樣,也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豐富的道德思想。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道德的起源,除了倫理學在一般意義上的解釋外,它還受各少數民族價值觀念和價值判斷的影響,從這一角度上看,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對傳統道德的產生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云南少數民族的傳統道德與漢族的倫理思想相比較,它不僅豐富,而且古樸、多樣。云南的許多少數民族至今都還保持著比較樸素、原始的道德觀念,而且由于各民族的發展不一致,在解放前,云南的各少數民族分別處于不同的社會形態和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其道德思想也就有著多種的形式,并影響至今。鑒于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道德的這些特點,我們要探索其起源,就可以從其最初的形式人手即以云南少數民族的原始道德為切入點,探求傳統哲學對其起源的解釋。

(1)以民族生存為最高原則的價值觀念,促進了團結平等互助、集體利益至上的原始道德觀念的形成。生產力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的低下、生產工具和勞動手段的落后,使得云南各少數民族只有在共同活動、互相依賴、互相協作的基礎上才能抵御自然災害和獲得生活資料,維持本民族的生存。并且云南的許多少數民族還有著同一個氏族、同一個村社以至同一個部落、民族的人,都是同一個祖先的后代的傳說,出于以民族的生存為最高原則的價值觀念和同宗同源的傳統認識,團結平等互助、集體利益至上就成為了氏族內部人人都必須遵守的社會公德。例如在怒族、佤族和獨龍族中,人們認為,本家族的人所欠的債,就是大家共同欠的債,如果當事人無力償還,就應由大家共同來還,每人都有一份責任;如果本家族的人受了侮辱,即是大家都受到了侮辱,大家應當共同維護家族的威嚴,人人都要參與。傈僳族也有一種“瓦刷”的傳統,即在一塊地上共同勞動和互相幫助,平均分配勞動產品的形式。這種團結平等互助的道德觀念在哈尼族的史詩《哈尼阿培聰坡坡》中也有體現,其中說到“哈尼人啊!走到哪里也要記住,哈尼都是一個親娘養,一個哈尼遭了災難,七個哈尼都要相幫!”,要求每一個哈尼人都要負起責任,短短一段話就充分反映了哈尼先民的團結平等互助的道德原則。同時,為了民族的生存,云南的許多少數民族還推崇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觀念,如西盟佤族的習慣法規定:發生戰爭,全體成年男子都要參加戰斗,無故逃避者,要受頭人和群眾的責難,凡泄露軍事機密,并引起嚴重后果的,要受到全寨人的懲罰,把集體的利益放于至上的地位;哈尼族先民歷史大遷徙的事例也清楚地體現了集體至上的道德原則,哈尼族先民在與外族沖突時,為了氏族生存這一最高的集體利益,有時不得不拋棄家園和神靈,因為:“花鹿最寶貴的是角,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哈尼還想有后代,就要到遠遠的下方……只要哈尼沒有死光,總有一天會回到諾馬河旁。”正是受到以民族生存為最高原則的價值觀念的影響,云南少數民族團結平等互助、集體利益至上的傳統道德才能形成并代代相傳。

(2)對個人品質原始、古樸的價值判斷,促進了勤勞、謙讓友愛、不偷盜等原始道德的形成。勤勞是云南少數民族原始道德的重要內容,也是他們立身處世的一項重要準則。如納西族的東巴經《崇搬圖》在回答天地的起源時,就說到是眾神團結合作,經過幾番的勞作和艱辛才得以完成的,其中充滿了對勤勞的贊美;景頗族認為不做事情,成天閑游浪蕩的人是要受到歧視的;拉祜族認為如果懶惰,糧食不夠吃群眾也不給予幫助。謙讓友愛也是原始道德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哈尼族史詩《哈尼阿培聰坡坡》中就有謙讓友愛道德思想的體現,在遇到氏族糾紛時,氏族首領總是對其氏族成員說:“不要為了一棵稗子,踩爛長滿秧苗的大田。諾馬河的哈尼比河沙多,一人省一口,要把臘伯(外族人)的腰桿壓斷,……客客氣氣對他們吧:不喝夠酒不要讓他們上路。”謙讓友愛的道德思想還反映在云南少數民族好客的習俗中,如傈僳族認為即使主人不在家,客人也可以自己煮吃,主人不會責怪。景頗族也非常好客,認為“家里有打狗的棍子,沒有趕走客人的棍子”。不偷盜也是云南少數民族原始道德中對人品質的基本要求。云南的許多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傳統習俗,他們的頭腦中沒有偷盜的觀念。如傈僳族、獨龍族在拾到別人的失物時,無論是一袋糧食還 是一件生產工具,都會尋找和呼喊失者,若無人認領,就會把失物放回原處或掛在樹上醒目的地方,以示失主認領。外出時,家里的門也不上鎖,旅途中常將糧食掛在樹上,回來再吃也不會丟失;基諾族在每幢大竹樓旁都蓋有一個糧倉,倉門從來不鎖,也不會丟失一粒米;拉祜族外出生產時,只要用一根木棍將房門攔住,外人便不會入內。

原始道德是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道德的早期形式,從原始道德的形成來看,它受價值觀念和價值判斷的影響很深。價值觀念和價值判斷是哲學認識論的重要內容,可見,云南少數民族的傳統哲學對傳統道德的起源問題也是有著一定解釋的。

3、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對傳統藝術起源的解釋

藝術是文化最形象、最直接的表現符號,在藝術中往往蘊涵了文化較為重要的內容,藝術的表現主要是通過舞蹈、音樂、繪畫、書法、雕刻、建筑、神話、詩歌等形式實現的。對于藝術的起源問題,曾有過很多的探討,如模仿說、表現說、剩余精力說、游戲說、巫術說、勞動說等,都曾對藝術的起源作出了回答。云南各少數民族在其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曾經創造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藝術,并且這些傳統藝術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被代代延續,流傳至今。對云南少數民族傳統藝術起源的探索,可以一直追溯到各少數民族先民對宇宙、對人類起源以及人的本質的認識。即對世界的本原和思維與存在關系的哲學思索,很可能就是云南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產生的源頭。

對萬物起源的不理解、對世界本原的探索,使各少數民族以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關于萬物起源的各種神話(包括史詩、傳說、民間故事)。云南的許多少數民族都有一部自己的創世史詩,如彝族的《梅葛》、納西族的《崇搬圖》、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哈尼族的《奧色密色》、傣族的《巴塔麻嘎捧尚羅》等,這些創世史詩本身就是藝術形式的表現。同時這些創世史詩除了有些發達的民族是用文字記錄流傳下來外,大多數都是用頌唱的形式流傳的,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這種頌唱還形成了固定的音調,這些音調雖然簡單,但也是藝術的表現。由于對萬物起源的不同解釋,也就有了對一些自然物、自然現象和神靈的崇拜,并將這些崇拜物或是模仿的或是加工的描繪出來,加以祭祀,于是原始的繪畫、雕刻的藝術形式也就產生了。另一方面,對思維與存在關系的不理解,促使了一些少數民族產生了對靈魂和鬼的崇拜和敬畏,對靈魂和鬼的祈禱和祭祀,有祈禱靈魂和鬼的頌歌和舞蹈,有驅邪求安的符咒繪刻,幾乎藝術的形式在其中都有所體現。

對于云南少數民族傳統藝術起源的探討,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此就只能作以上簡略的論述,但對世界本原和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哲學思索,肯定對傳統藝術的產生具有重要的影響,從這一角度而言,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對傳統藝術的起源也是有一定解釋作用的。

三、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與族際文化交往

云南各民族文化在其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因其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總會或多或少地與其他民族文化進行交往,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要發生雙向或多向的族際交往,每一種民族文化都會或遲或早地選擇和接納外來文化,形成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如云南的傣族、彝族、納西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的文化就是一種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但云南各少數民族的文化體系或文化模式又各具自身特色,各民族的文化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自足性。這種既有與他民族融合的內容,又有自己個性的方面,即“和而不同”,是云南少數民族文化表現出來的特點。這一特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在族際文化交往方面所起的作用決定的。

1、對人類起源樸素、原始的哲學思考。是云南少數民族族際文化交往的思想、心理基礎。云南的許多少數民族都曾對人類的起源問題作過探索,并給予了不同的回答,大體上有物化說和神創說兩種。這些民族認為,人類是由某種自然物或是由某個神靈創造的,雖然有不同民族的劃分,但祖先卻是同一個。例如納西族的史詩《創世紀》在回答人類起源問題時說:“冬天降下白雪,春天青草發芽,就在秋天里,一母生三子,長子是藏族的始祖,他居住在昆侖山腳下,次子是納西族的始祖,他居住在玉龍山腳下,幼子是民家族(白族)的始祖,他居住在平原的地方。”彝族的創世史詩《梅葛》中也說到天神用金錐、銀錐來開葫蘆,戳開第一道,出來的是漢族;第二道,出來的是傣族;第三道,出來的是彝族;第四道,出來的是傈僳;第五道,出來的是苗家;第六道,出來的是藏族;第七道,出來的是白族;第八道,出來的是回族;第九道,出來的是傣族。哈尼族也有類似的神話傳說,認為躲在葫蘆里逃脫洪水的兄妹倆是人類的祖先,他們生了三男三女,大兒是后來的哈尼族、二兒是后來的彝族、三兒是后來的漢族。這些不同的民族關于人類起源的回答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認為各民族的思祖是相同的,這無疑對這些民族在面對其他民族及其文化時,產生了和諧、友愛、容納的思想和心理基礎。既然祖先是相同的,各民族都是兄弟,那么對他族文化的吸收也就順其自然了。如納西族的文化就是對漢族、藏族、白族等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白族文化也是對漢族、彝族、納西族等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同樣,彝族文化中也融合了白族、納西族、漢族的文化。另外,如云南的白、彝、傣、納西、怒、獨龍、傈僳、佤、景頗、拉祜、布朗等許多民族的民族起源神話都有本民族與其他民族從葫蘆、南瓜或山洞中誕生的傳說,而這些民族從族源和語言上看都有明顯的差異,而這些共同的認識絕非是偶然,只能是這些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往并產生影響的結果。

2、以價值觀、宇宙觀、方法論為核心的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加強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使各民族在與其他民族的文化進行交往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本民族所特有的內容,維持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任何一個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和其他民族發生交往,其中包括了文化的交往。這種文化交往有的是主動的,如民族大遷徙或部落的遷徙所帶來的文化的轉移和文化的重組與匯合,云南的爨文化就是中原漢人部族遷徙到南中(即今天云南地區),與南中土著(彝族先民、白族先民)的民族文化重組的結果。另外,這一民族與周邊民族長期相處,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部分進行主動選擇,并吸收、借鑒為本民族所有,這也會促進民族文化的融合,如白族、納西族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就屬于這種方式。有的文化交往則是被動的,在這種形式的文化交往中,處于強勢的民族借政治經濟的力量,強制同化弱勢的民族。這也是族際文化交往的一種形式。但是,無論是主動的文化交往,還是被動的文化交往,以價值觀、宇宙觀和方法論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認同感卻始終處于文化的核心地位,它決定了一個民族在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主動交往中如何選擇有益于自身的內容,也決定了一個民族在與其他民族的被動交往中如何保持自身特征的部分。正是在以價值觀、宇宙觀和方法論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的作用下,才使得各民族文化在族際文化交往中既有彼此融合的地方,又保存了自己的本色,體現出“和而不同”的特點。

至此,我們已經對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的特點,以及在民族傳統宗教、傳統道德、傳統藝術的起源和族際文化交往方面,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所發揮的解釋功能作了全面的論述,從中可以看出云南少數民族傳統哲學所起的重要作用即傳統宗教、道德、藝術產生的根源是傳統哲學;族際文化的交往同樣也受到傳統哲學的影響。可見云南少數民族的傳統哲學在整個文化體系中是處于核心地位的。

篇4

②當下,遇到危機的,又何止是傳統文化。當大批國內年輕人迷戀于《來自星星的你》《江南style》《大長今》里的韓國美食、音樂、服飾與韓風時,我們分明感到“細無聲”的文化侵略。記得曾看過這樣一個場景:某次聯歡會上,我們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穿著各自的民族服裝排成一個“56”的字樣。我努力地去尋找漢族,一開始發現一個穿旗袍的女孩,以為她是代表了漢族,后來發現不是。那個在中間穿著哈韓運動衫的男孩才代表漢族。

③在韓國經濟崛起的同時,文化同樣崛起,這與韓國民眾和政府對自己的傳統文化保護意識是分不開的。在韓國,傳統節日是全民族的盛大節日,是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傳統的人文氣氛的日子。而在中國,清明節本來是一個與農業播種有關的節日,現在通常的過法是給亡靈“燒紙錢”;端午節起源也很高雅,現在也不過是吃粽子、賽龍舟……

④另外,韓國民族傳統教育讓中國人汗顏。一位中國游客在韓國慶州一個地處偏遠的私人陶窯博物館看到,許多年輕的父母帶著他們的孩子,從遠處趕來,耐心認真地給孩子講解館里的韓國文物。那種諄諄之情,令人充分感受到韓國普通民眾對于民族歷史的自覺關切,以及對于下一代進行文化啟蒙的主動意識。在中國能夠見到嗎?

⑤韓國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的確值得我國政府和民眾深思:我們在發展經濟的時候,怎樣保護好我們燦爛的民族文化呢?

⑥“申遺”是讓國際社會了解一個民族文化的手段,但是最最根本的是要在國內繼續發揚好我們的文化,畢竟這是我們的根。我們不能單純地認為別國“申遺”是搶奪中國的文化遺產,關鍵是國人如何建立有效的機制,保護民族傳統文化。一個丟失了自己文化的民族無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無法感受、挖掘、發揚自己優秀文化的民族,永遠無法是站立的狀態。

⑦另外缺乏新意是傳統節日不受年輕人青睞的原因之一。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中國人,什么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以往的魅力。在傳統節日保護方面,我們應該有與時俱進的觀念。我們如果不重視自己的文化,不形成獨特的紀念風格,不賦予新時期新內涵,一些好的、民族的、傳統的東西就會慢慢消失,直至消亡。

⑧一個民族的文明是這個民族的靈魂,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底色”。

(選自《黨員文摘》2014年第10期)

【閱讀訓練】

1.本文以問句作為文題,在第①段中又連續提出兩個問題,這有何妙處?

2.文章第③段在論證上一正一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請在省略處再補上一個具體的事例: 。

3.第⑤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你認為應該怎樣保護好我們燦爛的民族文化?

5.近年來,各種洋節在國內越來越盛行,一些年輕人對此更是情有獨鐘,有人擔憂洋節會把傳統節日打敗,呼吁抵制洋節,對此你怎么看?請簡要表達自己的觀點。

篇5

[關鍵詞]彝族文化;民族團結;教育;大學生

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加強民族之間的團結有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大學生是中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大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對國家和民族都有著重要意義。民族院校大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和社會的進步,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研討出可行的改善方案,讓民族團結、互助互愛的思想扎根在民族院校大學生的心中。

一、 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價值

中國是由多民族組成的社會主義國家,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思想觀念都存在很大差異。民族團結是中國建設發展中最基本的一項國情,為了國家的統一,各民族要站在國家利益的同一起跑線上,真正的實現團結有愛、平等互助,應該不分領域、時間、社會面貌等因素,建立和睦、友好的生活環境,實現共同進步和發展的目標。大學生對于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學生有獨立自主創新的能力,走在時代最前沿的大學生是各民族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加深對大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完善民族院校的思想教育體系,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可以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中國全民團結一致的思想素質,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提供具有民族團結意識、知識水平高的全面性人才,為整個國家的全面發展做好堅實的基礎。

二、彝族傳統文化的特色

1.彝族傳統文化中的團結思想

彝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具有高寒特征的山區,河流縱橫交錯,森林一望無際,導致彝族居住的地方交通閉塞,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只有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否則在大自然中根本無法立足。相互團結,一起抵御大自然的張力,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彝族人民都向著共同利益的方向前進,依靠頑強堅韌的團結精神在山澗、河流中生存。

彝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區中,有自己的民族,彝族人信仰并且崇拜祖先,信仰的力量使彝族人民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即便是不熟識的彝族人相聚也可以席地而談,家族每隔幾年就要舉辦祭祖大典,這不是迷信思想,而是彝族人賴以生存的精神源泉。彝族是以父系血緣為中心,相鄰而居關系為輔的社會系統組成,生活環境是彝族人不得不團結的外在壓力,這種結鄰而居的生活方式就是彝族人有團結思想的基礎。

2.彝族傳統文化――彝族與漢族之間的聯系

彝族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從彝族的文化中,只有漢族、藏族、彝族三種族稱,可以看出漢族與彝族自古就有很深的聯系,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彝族開始逐漸與其他民族往來。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我國社會主義時期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民族院校的辦學宗旨,就是為少數民族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從而建立“漢彝是一家”的良好民族關系,民族院校中學生、老師都來自不同民族,這也是民族團結的一種存在形式,在彝族不斷與外界聯系中,促進了民族經濟共同發展。同時帶動了民族間的傳統文化交流,是民族團結良好的開始。

三、民族院校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育內容

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初級階段,民族的穩定是快速發展的根基,但是不可否認民族歧視等現象依舊存在,少數民族的經濟建設相對落后,在文化信仰,節日習慣等方面與漢族存在一定差異。最重要的是國際逐漸復雜化,一直有潛在勢力想要分裂中國的民族統一。大學生的心中要樹立正確的民族團結思想觀念,為維護民族統一,增強中國各個民族的凝聚力打下良好基礎。

1.樹立大學生心中正確的民族思想觀念

當代大學生要深知自己肩上所背負的重任,精確把握中國基本民族政策內容以及發展方向,大學生要擁有分辨民族矛盾是非的洞察力,正確樹立自己的民族觀,不盲目跟從,或被敵對勢力誘惑而做出有損國家利益的行為。認真鉆研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積極支持民族團結政策。民族院校應該注重科學性,注意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這一特殊性,尊重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民族問題。

2.進行“民族共家”的思想教育

“民族共家”的思想教育其實是指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之間要團結互助,不單單是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還是少數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聯系互動。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各民族之間的通力協作,只有堅持“合則共贏”的理念,才能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各民族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要互相尊重與理解,這是一種演變與發展,正確面對不同的文化模式,在從始至今的傳統文化發展歷程中總結自身民族的特點,以同樣的目光去看待其他民族的發展歷程,取長補短,相互了解,共同發展。

四、開展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途經

1.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提高大學生對民族團結思想觀念的重視程度

課堂是大學生最直接、最直觀獲得學習知識的地方,將民族團結思想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帶動大學生的求知欲,加強大學生對于民族概念的理解,正確引導大學生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看法。同時,教學者自身不能帶著個人民族觀點與情緒去教育大學生,各民族傳統文化存在差異,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接受程度都不盡相同,要以互相理解、尊重、團結友好的態度去讓大學生展開討論。思想政治的課堂教育可以使大學生明白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與作用,提高民族團結思想觀念在心中的地位。

2.加強有關民族團結教材的出版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

民族院校應該重視民族思想教育的師資隊伍,加強師資隊伍的科學水平和教學素養,對教師進行分期的民族思想觀念培訓,舉辦與民族團結相關的思想教育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以便提高教師的思想理念。民族院校應該努力完善學校的思想教育機制,多出版發行與民族團結有關的書籍,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民族團結思想的習慣,多方面為大學生提供民族文化的發展歷程等相關材料,培養大學生對民族的忠誠與熱愛,為中國未來的民族團結建設打好基礎。

3.運用多種形式開展民族團結思想教育工作

在課堂主觀學習之外,校方應該多舉辦一些實踐活動,讓大學生親身感觸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可以在校園中展開文化講座、主題班會等活動,讓學生對課堂上所學到的民族團結觀念有深層次的理解。開展一些與思想教育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就是走在民族團結思想觀念的第一線,在實踐中體會民族團結。開展與歷史相關的主題活動,讓大學生能直觀面對歷史,正面了解民族傳統文化的起源。引導學生對所學到的民族思想觀念做出總結,師資隊伍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單獨的開導,弘揚中華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堅持維護民族統一,實現“民族共家”。

民族院校應該綜合考慮每個民族的文化特點,彝族雖然經濟相對于社會整體而言較為落后,但是族中的團結品德卻是廣大民眾應該學習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未來是大學生共同努力奮斗的目標,集思廣益,團結發展才能推動中國的全面發展。民族院校應該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團結思想教育觀,對校園、學校、民族、國家的偉大復興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徐柏才,孫明福,鄧純余.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進展與成果[J]. 思想教育研究,2014,(12).

[2]李增添. 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的國家認同維度[J].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3]劉力量. 倡導“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家風[J]. 人民之友,2014,(05).

[4]王崇,任艷,任秀,時偉超,劉玉鵬,劉維麗斯. 教師在提升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實效性的途徑探析[J]. 科技視界,2016,(14).

篇6

【關鍵詞】歌曲教學 民族文化 滲透 學科育人

注:常州市朝陽中學課題組:《學科教學中滲透民族傳統文化的研究》[DB/OL]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8-0217-02

概念解釋:

民族傳統文化:民族傳統文化它是原生態的民族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是沉積著自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活化石”。民族傳統文化主要包括:民族歌舞、民族音樂、民族藝術、民族語言、文字、民族文學、民族工藝、民族文物、民族建筑、民族服飾、民族節慶、民族飲食、民族宗教,還有社交禮儀、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等。

本文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教學中滲透藏族傳統文化的實踐和嘗試,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與專家同行切磋。

首先,合理取舍和有針對性的選擇歌曲進行傳統民族文化滲透。

從民族傳統文化的概念中不難看出,民族傳統文化包括的內容比較豐富,如果什么文化都滲透,就會改變音樂課的特質,音樂課可能就變成一堂綜合文化教育課。加之小學音樂教材密度大,內容涉及廣而雜,音樂課每周才兩教時,扣除節假日和學校各類活動,每學期音樂課最多只有三十多節課,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歌曲教學中要滲透民族傳統文化只能合理取舍和選擇歌曲。比如14首歌曲中屬于同一類型和同一民族的歌曲,如果歌曲中未包括特別的知識(如音符、節奏、舞蹈等相關知識點)和隱含特殊的育人功能,可以壓縮這類歌曲的曲目數,留出適當時間進行適度民族文化滲透。另外、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中國少數民族有很多非常經典的歌曲,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和優秀的音樂、建筑、服飾、舞蹈等民族傳統文化。而對整個小學教材109首歌曲進行統計,漢族歌曲77首、占66%,外國歌曲28首,占26%,而中國少數民族歌曲只有9首,只占歌曲總數的8%,涉及7種民族的歌曲和文化。在舍棄類型雷同的漢族歌曲的一些曲目后,節省出的時間可選擇補充適當的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歌曲,盡可能選擇民族不雷同的歌曲,或者包含一定的知識點或特殊育人意義的歌曲。這樣既可以達到知識學習和拓寬學生對中國民族歌曲和文化的了解和傳承。

其次,歌曲教學中滲透傳統民族文化應體現音樂課的音樂性。

歌曲教學中進行民族傳統文化滲透時,首先考慮的是音樂課的音樂性問題、滲透的文化力求與教學內容有關聯、或者對完成教學內容有幫助的內容,與主題關系不是很密切的內容如果需要滲透簡單介紹,讓學生稍微了解即可。現就藏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中滲透藏族傳統文化的一些觀點和大家商榷。

我認為藏族在我國屬于一個人口較多,音樂文化比較有影響力的民族。在整個小學一至五年級中只有這么一首藏族歌曲,在該歌曲教學中滲透藏族民族文化我認為應該較普通歌曲做得更加到位。因此我在教學這首歌曲時,滲透的內容比較多。但是,我選擇滲透的重點為藏族語言演唱歌曲和藏族舞蹈,而這兩個內容屬于音樂課教學內容的重要元素,同時,兩個內容都是圍繞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進行,其他內容的滲透也力求為歌曲教學服務,如對藏族分布的地理位置、日喀則風光、建筑、民族服飾、藏族樂器欣賞等也是為了創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日喀則,啟發詮釋歌曲的情感,煥發學唱歌曲、唱好歌曲的激情。

具體教學課例如下:

一、情境創設及藏族文化滲透為學習歌曲做好情感鋪墊

1.多媒體出示卓瑪圖片,談話簡單回顧藏族分布地域。

2.多媒體出示中國地圖和日喀則地圖,向學生介紹在中國的地理位置和日喀則在的位置。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直觀了解藏族分布地域及和日喀則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3.日喀則介紹:多媒體出示一組日喀則圖片,圖片中有藏族服飾、樂器、冰雪、草原牧場、糧田、河谷等。學生邊欣賞圖片邊聽有所改變的《我的家在日喀則》旋律。

設計意圖:為學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創設情境,讓學生觸景生情,為演唱歌曲煥感,同時達到教學中滲透人文文化和初步感受有改變的歌曲旋律,為用藏語演唱歌曲做準備。

二、新授藏語版《我的家在日喀則》

1.復習第一、第二句藏語

設計意圖:藏語是學生比較陌生的語言,新接受一種語言需要不斷熟悉鞏固,特別第二句在歌曲中出現三次。通過接龍、對答、快速、慢速等多形式讓學生反復練習,為解決歌曲中的難點作充分準備。

2.按節奏學習后面樂句中藏語

設計意圖:為學唱藏語歌曲作準備。

3.學唱藏語歌曲

以跟琴學唱、師生對唱、生生對唱、學生獨唱等多種形式學習歌曲。

設計意圖:學習歌曲,特別用藏語演唱學生比較困難,要反復演唱才能掌握,而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才10-15分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采取多種形式趣化教法和學法、反復演唱。

三、為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創編藏族舞蹈

1.觀看合唱版《我的家在日喀則》與藏族舞蹈組合視頻。

設計意圖:學生經過緊張的藏語歌曲學習,穿插觀看視頻環節,讓學生調節放松;對教學適當拓展延伸,讓學生初步感受合唱版《我的家在日喀則》的音樂特點;為下一環節讓學生為歌曲創編藏族舞蹈和變化隊形啟發靈感。

2.分組為歌曲創編藏族舞蹈,可以遷移已學藏族舞蹈《賽吧小伙伴》中動作,也可以加入其它藏族舞蹈動作,要求有隊形變化。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舞蹈創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由于學生的創新必須建立在已有知識和積累之上,特別一年級學生積累貧乏,創新能力較低,因此在課前已教授簡單的藏族舞蹈動作組合。

3.分組展示和評價,分組進行展演,小組間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分組展演和相互評價,小組間可以相互學習借鑒,找出不足和改進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交往意識和鍛煉表達、觀察等能力。

四、簡單總結并結束教學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已學民族歌舞進行回顧、復習和串聯歸類,加深記憶。

篇7

關鍵詞:少數民族 習俗 女性

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通過敘述獨特的情節,不僅給觀眾展示民族地區迷人的自然風光、艷麗的民族服飾、特異的習俗內容,而且影片所塑造的典型少數民族女性角色也會向觀眾傳達出美麗、大膽、聰慧、自由、能干、奔放的形象和特質,這些可以滿足觀眾的娛樂和情感需求。可是影片中的女性不管以什么精神風貌出現在觀眾面前,她們對生活的理解,對自己民族文化的感悟會左右著觀眾的情感,會引起觀眾對她們生活狀況和行為方式的思考。

一、婚戀觀

愛情與婚姻作為千百年人類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電影產業反映的重要主題。無論是什么歷史背景,追求男女自由戀愛,襯托愛情曲折路途或者順暢的情節總在電影中若隱若現。當然,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中也存在著愛情故事的蹤影,從女性角度反映的婚戀觀帶有少數民族女性對情感歸宿的追求,對人格自由的向往,對民族文化的審視,大大增強了影片的觀賞性。

影片《獨龍紋面女》(導演 謝洪)描寫的是獨龍江峽谷中的獨龍族女性成年時要接受紋面習俗和永遠不與異族婚戀的族規。漂亮的獨龍族姑娘阿南在山林中偶遇藏族青年頓珠,他們一見鐘情。阿南為了拒絕紋面,為了自由的愛情,她沒有遵循族人的規定,沒有接受痛苦的紋面,渴望嫁給頓珠擺脫糟糕的命運。她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試圖打破受操控的女性命運,試圖沖破世俗的束縛,她積極與傳統的愛情觀念做斗爭。

《花腰新娘》(導演 章家瑞)以云南花腰彝族“歸家”的古老婚俗族規展開新娘鳳美與新郎阿龍的愛情婚姻歷程。片頭字幕介紹:“尼蘇人,俗稱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個支系。花腰彝有一個世代風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與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進新郎的家,此風俗稱之為‘歸家’。” 鳳美的新婚丈夫是個能歌善舞的青年并擔任村里舞龍隊的教練,雖然婚后族規是不允許夫妻單獨見面,但結婚當夜大膽的鳳美留宿阿龍家,為了天天見阿龍,以跑一萬米獲勝為由參與了舞龍隊。鳳美大膽、直率、無所畏懼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對待渴望的幸福不懼怕族人的恥笑與流言蜚語,可謂女性中的“勇士”。

《爾瑪的婚禮》(導演 韓萬峰)以羌族少女爾瑪感情的變化發展為主線,首先爾瑪與本族的追求者多巴有婚約,可后來她喜歡漢族老師劉大川后退掉了與多巴的訂婚。爾瑪妥善處理了與多巴的婚約,并與劉大川展開甜蜜的愛情之路,是她敢于追求自己所向往的愛情和婚姻,是她對幸福的理解。在爾瑪與劉大川取得彼此家長同意并決定十一舉行婚禮,此時針對婚禮是以漢族的,還是按羌族的習俗引起了二者的爭執、矛盾和困惑。劉大川主張在縣城上舉辦漢族婚禮,但爾瑪主張在羌寨中按羌族傳統文化舉辦,希望得到家人和村里人的祝福。

這三部影片雖然都取材于少數民族女子愛情與婚姻的發展變化,但表現的是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民族群體,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追求愛情、渴望自由婚姻的態度。充滿青春與活力的姑娘們大膽、執著地追求戀人,標志女性們新的婚姻觀念出現,并逐漸被人們接受和認可。阿南敢于向本族人表達對頓珠的真實情感,鳳美火熱追求與丈夫的朝夕相處,爾瑪在平淡而富有浪漫的愛情里尋找自己的幸福。三位女性都渴望在自己情感生活里化解一切的愛恨恩怨,與自己的愛人廝守一輩子,走完一生。她們情感關注點和結果的不同是影視藝術表現所致,但讓愛情與婚姻成為影片永恒的話題,使女性自然的特征得到表露,也使民族少女那種敢愛敢追求的思想和行為得到詮釋。

二、對本民族傳統習俗的態度

風俗習慣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它指的是一個特定民族在衣、食、住、行、生產勞動、婚姻、喪葬、節慶、禮儀等方面的風尚和習俗。[1]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少數民族地區也受到了外界各種各樣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風俗習慣中的一些東西可能會遭到本族人的懷疑、否定、背叛甚至拋棄,而另一些內容可能會得到本族人的繼承、保護、擴大、加強。電影作為一種藝術手法也在傳遞人們對古老習俗的看法和思考,通過角色的塑造告訴觀眾民族的習俗有哪些,哪些內容是值得保護或丟棄。

《獨龍紋面女》中女子的魅力面容似乎給她們帶來的不是開心,是傷痛,她們對自已婚姻和身體的掌控在強大的傳統習俗下顯得慘白無力。族規中最傳統、最慘烈的紋面習俗一直壓迫著獨龍女,阿南不愿一生在悲劇中哭泣,她抵制紋面并和頓珠遠離自己家園,這是她對紋面習俗爭取的“話語權”反叛。獨龍族的婚姻是在本族中進行,他們排斥外族,而阿南不想聯姻,她想嫁給頓珠。這兩點是故事發展的重點,反映了阿南與本族習俗之間的矛盾,也充分突出她對本民族傳統習俗的勇敢反抗。

《花腰新娘》塑造的鳳美可謂花腰彝族里的新女性形象,具有叛逆性,釋放著對傳統習俗的挑戰信號。盡管鳳美被族人認為做了丟人的事,但她絲毫不在乎。她熱情率真的追求自己的愛情,把族規習俗完全拋到九霄云外。影片舞龍隊的小七妹在訓練時偷偷坐上火車想離開村寨,而鳳美使勁地追趕火車,追到后小七妹用粉筆在墻壁上寫下“我不要歸家”。隨火車遠行也許是小七妹大膽反抗“歸家”習俗的行動。

篇8

關鍵詞:少數民族;民族文化;法律保護

一、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原因

(一)“民族融合”所引起的文化缺失

我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國家,比起少數民族,漢族人民生活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更快,人民生活的水平更高。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共同富裕目標的不斷向前推進,不同民族間的交往空前擴大,各民族間的交往增多,使得少數民族原有封閉的生活狀態被打破,同時這種交流也使得民族地區能夠了解外界的不同文化、訊息和事物,強烈的好奇心會促使他們對這些新鮮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去了解和追求,這對于本地文化產生了強烈的沖擊,使得人民對于本土文化的關注度極度下降,受眾群迅速減少。當為了發展經濟而促使少數民族和其他地區的人們交流增多時,必然會催生民族文化的融合,在這種情況下本民族文化必然會發生改變或是漸漸消失。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必然會促使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等隨著這樣的發展而發生變動,我們可以看到,在現在的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城市化特征非常明顯,民族文化的色彩逐漸被淡化,這在青少年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我們都知道,文化是體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他們的原有的生活方式、環境、思想觀念等發生改變的時候,原本體現在自身生活中的文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礎環境,這就必然會使得其原有的文化跟著發生改變或消失。

(二)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缺乏足夠的重視

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沒有認清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現在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許多青少年對于自己本地區的文化缺乏足夠的了解和關注,對本民族文化缺乏足夠的興趣,沒有學習本民族文化的想法和意愿,這使得民族文化的傳承面臨巨大的考驗。比如說,現如今許多的民族傳統的禮儀、習慣在生活中被逐漸淡化、一些民族手工藝和技藝很少有人關注。

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法律上的適用

(一)我國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對于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法律法規較少,主要體現在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5年加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以及散見于其他的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從此我們不難看出,我國并沒有專門的用于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法律法規。

(二)法律適用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我國法律對于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的現狀來看,我國現在還沒有一部專門的針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的法律,雖然眾多法律都有涉及,但都只是有所提及而已。而且這些法律的相關規定可執行性不強,阻礙了民族文化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現在急需制定有關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法律即涵蓋有關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各個事項的相關法律規范。

現有對于民族文化保護的相關法律規定不管是國家的還是地方的大多都只是原則性的規定,沒有對其進行細化,缺乏實施細則,不具有可操作性,這就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比如說,就憲法而言,我國《憲法》第四條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對于如何具體落實這一規定法律并沒有提出具體有效的措施,這就使得執行起來的難度性加大。還有對于如果因為民族文化方面的問題產生的糾紛,法官很難引用具體的法律條文作出判決,因為對于具體的法律責任并沒有作出規定,這也加大了法官裁量案件的難度。

三、完善相關法律,保護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

(一)國家要制定和完善保護民族文化的法律法規

國家應該根據目前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現狀和地區實際狀況,制定出一部全面的、能夠有效的保護民族文化的法律,這部法律要盡量的涵蓋到關于少數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只是原則性的規定出要對哪些方面作出保護,而且還要有具體的措施的和法律責任的規定,完善的法律規定才能有利于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要根據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對現有的相關法律規定適時的進行修改和完善。

(二)少數民族地區立法機關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去制定出符合地區實際的地方條例

我國少數民族眾多,地區間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不違背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加符合地區實際的條例,更有利于地方政府文化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對于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政府要加強對相關法律的宣傳和監督

一部法律出臺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建立一定的社會秩序,使社會能夠持續穩定的得到發展。當法律被頒布實施后,政府應該完善監督機制,加強監督,以便于在現實的工作中能夠真正做到有法必依,依法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要加強在民族地區普法宣傳的力度,使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能夠了解到相關法律的規定,認識到破壞民族傳統文化的行為的危害后果和所要受到的懲處,這樣有利于民眾更加積極地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保護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英龍.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篇9

【關鍵詞】少數民族;民族高校;傳統文化教育

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但我國民族文化眾多,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有可能會產生文化的碰撞或對抗,因此對少數民族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高校具有文化的多元性,是教育的重要園地,同時也是縮小多種文化差異的最佳場所。對在校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深化教育,是推動我國的文化建設的主要動力。

一、民族地區高校傳統文化的現狀

對少數民族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民族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文化建設意義重大。

(1)在民族高校內,大多數是本地民族,他們深受當地文化的影響,對他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同時,就縮小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使他們在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同時保留了當地文化,使文化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2)民族高校中出現了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其中漢文化形成了“文化強勢”地位,漢文化占據著主導地位,各種文化進行不斷的交流,使各民族的語言、文字、藝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3)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文化也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在校園文化教育中,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我國的文化品質得到提高,對消極文化我們也不能忽視,避免被消極文化的影響。

二、民族高校如何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教育

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是教育,主要場所是校園,主要對象是學生。那么,校方應該怎樣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1.對民族高校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手段

學校是教育的主要授源地,學生是教育傳承的主要對象,我國對學校課本不斷的進行改革,目的就是全面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培養人才的教育質量。對少數民族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我國教育部門的事,是政府部門的事,也是學校的事,因此,我國各方面的力量都應該注重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教育部門應該針對各民族的特色,進行教育改革,使學校課程更具有傳統文化色彩。民族地區的政府應該設立專門的教育經費,出臺專門的教育政策,將政府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并為新課程的快速實施創造有利條件,起到協調的作用。

學校是對文化教育的實施者,因此,學校更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學校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很多,以下就是學校可以采取的幾個途徑。

(1)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教師所傳授的課程不清晰,那么很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的逃課現象,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加強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例如,教師可以鼓勵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一幫一,結對子”,鼓勵學生互相理解不同民族間的傳統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以身作則,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習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2)開設傳統文化課程,樹立傳統文化進課堂的觀念。例如,在教學安排上,要增設公共課程,這些課程要針對不同的年級而開設,將“弘揚民族文化,倡導高雅藝術、振奮民族精神”作為公共課程的宗旨,并將本地區的民族傳統文化編寫進教材,加強文化教育。或者學校開設教授講座,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學校還可以鼓勵教師對民族傳統文化進行申報研究,并將研究結果穿插入課堂之上,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3)在校園創建民族傳統文化節,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在校園建設文化節,舉辦民族傳統文化活動,有利于渲染校園的文化氛圍,使學生更多的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可以利用校園媒體(校園廣播、校園海報等)進行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

(4)開展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寒、暑假期或休息期間對不同地域的文化進行調研,并寫出調研報告,使學生親身體驗本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更深刻的掌握民族傳統文化。學校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舉辦文化參觀、藝術展演等,讓學生參與其中,使他們受到傳統文化熏陶。

2.對民族高校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內容十分廣泛,它涉及的內容很多,在天文、科學、哲學、藝術等都體現著文化魅力。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最主要的是愛國主義教育,在我國的歷史上,出現過很多的外來侵略戰爭,在眾多的戰爭中,我國少數民族展現出他們飽滿的愛國熱情,與我軍團結一致,取得戰爭的勝利,保衛了我國的疆土。因此對少數民族進行愛國教育,有利于我國的勢力加強,更有利于我國的統一。另外,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觀念、婚戀觀念以及尊老愛幼的家庭觀念等教育也是傳統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對少數民族進行傳統教育的同時,要保留民族本身的傳統文化,并將他們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文化,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不足提供生動的素材。

三、結束語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們是一個大家庭,任何力量都不能把我們分開,因此我們要團結一致,加強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就成為了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傳統文化教育的最佳場地是學校,對高校的傳統文化教育需要來自多方面的支持,需要政府支持,需要教育部門協助,只有各方面的力量都朝著一個方向,那么,我國文化建設就會得到極大的推動。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有利于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們國家的統一,有利于維護我國的世界地位,所以,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陳興貴.多元文化教育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報),2011(9)

[2]羅康隆,黃貽修.發展與代價——中國少數民族發展問題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0(5)

篇10

[關鍵詞]火不思 歷史起源與傳承 藝術審美 蒙古族文化 發展前景

一、火不思的起源及其歷史淵源

“我國少數民族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 作為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遺產,火不思以其濃郁的音色和豐富的音樂表現力流傳至今,并歷經改良成為最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彈撥樂器是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創制的一種彈弦樂器。火不思主要流傳于我國內蒙古、新疆及甘肅北部、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等地。火不思一詞為土耳其共和國語qobuz的音譯,大約于唐代從中亞傳入中國,又名“渾不似”,“和必斯”、“虎撥思”、“琥珀詞”、“胡不思”和“胡撥四”等(均為蒙語音譯,即琴的意思)。四弦、長柄、無品(如今改良成有品有音位)。

關于火不思的起源,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西漢元帝時(前49―前33),南郡秭歸女子王昭君被選入宮廷,漢元帝竟寧元年(前33),匈奴王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朝見漢帝,漢元帝以禮相待,呼韓邪單于表示“愿婿漢室以自親”,永結盟親。王昭君自愿嫁到匈奴,漢元帝遂以昭君相許,呼韓邪單于冊封昭君為“寧胡閻氏”。王昭君在嫁往匈奴的路上,曾在馬背上彈奏琵琶,她的故事成為后世民間詩詞,戲曲,說唱和小說等的流行題材,繪畫中也有昭君的馬上撫琴圖。在匈奴期間,王昭君的琵琶深為胡人所珍視,并模仿它制作出新的樂器,與琵琶的外形和音色等相差甚遠,從此便有了“渾不似”之名。宋代古書上曾記載:“王昭君琵琶壞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今訛為‘和必斯’”。火不思的圖像最早見于唐代古畫中,后來在20世紀初在新疆吐魯番以西挖掘出九世紀初的唐代高昌古畫,畫中“一兒童抱彈長頸,勺形,四弦軸并列一側的彈撥樂器。可見,早在唐宋時期,火不思已廣泛流傳于我國西北廣大地區。在蒙古族建都北京的元代,火不思已經被列為國樂,是經常在宮廷盛大宴會或室內國宴上演奏的樂器之一。后來在民間廣為流傳,盛行于中原尤其是山西,陜西及河南一帶,在漢族人民的生活中也喜聞樂見。

流傳至清代,蒙古族的風尚再度盛行,這是由于后金時期滿族的文化受蒙古族文化影響較大,入關后清朝除繼承以漢族為主的中原文化外,又有意識地提倡蒙滿文化,因此許多元朝習俗又再度興盛起來。清朝將蒙古族音樂列為國樂之一,除了在歡宴蒙古族王公貴族的時候演奏外,每逢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大朝會等重要節日都會演奏。清朝文獻記載:“火不思,四弦,似琵琶而瘦,桐柄梨槽,半冒蟒皮,柄下腹上有棱,如蘆節,通長二尺七寸三分一厘一毫”;“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以皮為面。”此時的火不思,是蒙古族樂番部合奏樂器之一。而此時火不思的發展,恰恰說明了“藝術能啟迪智慧,拓寬思維,增長才干。” 充分地反映出先哲們對于美的深刻認識,以及智慧的體現。

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既有悠久的歷史,又有無限的生命力。火不思作為蒙古族民間樂器,也同我國其他民間器樂一樣,自始至終與民間聲樂藝術緊緊聯系在一起。特別是在宋代以后及明,清時期,民間器樂的形成,風格以及特定無不受到說唱音樂,戲曲音樂的極大影響。大量器樂曲牌來自蒙古族民歌或說唱音樂的結構,而其演奏手法和器樂語匯也與蒙古族民歌的音樂表現息息相關。此外,蒙古族歌舞音樂,說唱音樂中所使用的前奏,大小過門和獨立的器樂段落,也為火不思器樂的進一步獨立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蒙古族音樂與民族音樂文化的特征比較

盡管我國的民間器樂曲與民間聲樂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其獨立發展,使它具有了蒙古族歌曲無所不及的純器樂的獨立技巧和手段,例如巧妙利用火不思的演奏指法或按弦的特點進行調的轉換,以獨特而豐富的演奏技巧作為樂曲變奏,展開的手法,自如的運用多種節奏型構成樂曲的層次段落,等等,而這些正是受到人聲限制并負載著唱詞的聲樂藝術比較難做到的方面,也是純器樂作品在音樂的領域有更為廣闊的馳騁空間的體現。

另外,由于器樂曲沒有唱詞,情節以及曲種,劇種的局限,加上蒙古族民間人民超凡的音樂吸納和消化能力,他們在蒙古族民間器樂曲的傳承中不斷地進行創新,或廣泛采集,或融會貫通,或激發創造,或蘊蓄積淀,不僅妙筆生花的引申,展衍出許許多多優秀的蒙古族作品,也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不同歷史階段的音樂文化財富。

我國的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舞蹈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民間器樂,它們彼此聯系共同發展,鑄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歷時性的時代標志是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所顯示出來的一個重要特征。由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產生,發展及改良是在某一特定的歷史過程中逐步構成的,而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其改良,更新往往表現為局部的,量變的。“從工藝品的審美歷程來看,凡是產生年代久遠的物品往往帶有某種實用性。” 因此對于歷史悠久的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而言,火不思可以說是不同程度地存留有不同歷史時期的蒙古族歷史文化背景的沉積,以及后來歷經歷史發展不斷演變的蒙古族文化的代表。聆聽它渾厚的音樂,既是歷史的縮影,也是當代蒙古族文化欣欣向榮的寫照;在它今日的風貌中,追溯著過去時代的文化光彩。

作為一個民族的文化創造,總是連貫古今的,人類文化及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民族文化形成的歷史長河中,都伴隨著音樂文化的產生,發展,演變的過程。傳承性的運動規律是蒙古族音樂文化延續,生存的根本條件與特征。音樂文化是世代相傳的一種文化現象,因此在傳承過程中某些構成部分的遺傳基因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的相對穩定性,某些內核的不變易性,構成了各音樂文化品種在延續,生存中的基本運動規律特征,即它的主要內容和形式往往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內均可代代沿襲,傳承至今。這種傳承中相對穩定的遺傳基因,一脈相承,正是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在歷史演變中的一個重要特征。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是流動著的。中斷這個流動,中斷傳承,音樂文化現象就會自行消失,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也就是說,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在歷史傳承中,穩定性是相對的,變異性是絕對的。

變異性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傳承中所顯示出來的一個重要特征,而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變異性,更突出地表現在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在蒙古族漫長的音樂文化發展歷程中,正是由于其文化特質方面的兼容性特點,從而使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經久不衰,在不斷地吸收外來音樂文化中,消化容納,優勝劣汰,在歷史發展中不斷獲得文化的發展,改良與更新。

從總體上來講,中華少數民族音樂傳統音樂文化所呈現的特征既是多元化的,又是一體的。它是在世界音樂文化,我國各姊妹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中不斷更新自己,發展自己的結果。世界音樂文化的交流無疑是推動人類社會文明前進的重要動力之一。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各國音樂文化既是相對獨立的,又是彼此共生的。而蒙古族族傳統音樂文化也正是在這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潮流中,在正確評估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歷史發展的基礎上,更新民族思維方式,價值體系和流傳下來的歷史積淀,以建設具有現代意識的新的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體系,并使之具有獨樹一幟的蒙古族文化特色,自立于世界音樂文化之林。

三、蒙古族先民的音樂生活與當今流傳的經典作品

蒙古族先民居住在今額爾古納河流域,主要以游獵為生產生活方式。公元840年后,大部分蒙古族先民向西遷徙,從游獵的生產方式逐漸過渡到以游牧為主。公元1206年,蒙古族的首領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并展開大規模的軍事活動。經過多年的東征西戰,至13世紀中期,形成了橫跨亞歐兩洲的大汗國。1279年,蒙古族統一了全中國,結束了唐末,五代以來遼,宋,夏,金,吐蕃,大理等國長期并立,相互爭奪的混亂局面。

在元朝大一統的局面下,蒙古族的游牧經濟和全國的農業,手工業經濟之間逐漸加強交流;至清代,漢族農民不斷向蒙古族地區移動,蒙古族先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由游牧向半農半牧的形式過渡,出現較為豐富的經營生產模式。

有了扎實的經濟基礎,蒙古國的上層建筑也開始大力發展,以藝術形式為例,出現了長調,短調,呼麥等多種蒙古族歌曲藝術。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火不思也有了更加豐富多樣的演奏手法,以蒙古族題材為背景,大大增強了火不思的音樂表現力。以蒙古英雄史詩為例,有《諾恩吉亞》、《阿斯爾》、《森吉德瑪》、《金珠爾》等;以歌頌草原或懷念家鄉為例,有《敖包上的云朵》、《美麗富饒的烏珠穆沁》、《敖包上的云朵》、《烏珠穆情》、《察哈爾八旗》、《鄂爾多斯民歌》、《奈嘎麗河》、《色楞格河》、《錫林郭勒八音》等;還有大量表達對馬的喜愛之情的作品,如《黃驃馬》、《小黃馬》、《花馬》等。

四、火不思文化的發展前景

隨著祖國的發展,各族人民的生活逐漸改善,各民族文化也越來越呈現欣欣向榮、百花齊放的景象。蒙古族音樂文化也與時代一同進步,出現很多以歌頌新生活為主題的火不思音樂作品,如《牧民心向天安門》 ,《歡宴之樂》等。如今火不思音樂的題材越來越豐富,音樂家通過火不思獨特而渾厚的音色展現出美妙的與眾不同的音樂,出現很多改編自國外流傳下來的經典作品,如《達姆?達姆》、《土耳其進行曲》、《匈牙利舞曲》 ,《加沃特舞曲》、《小步舞曲》、《春天》等。

向往自由,追求更廣闊的精神世界,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之一。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是游牧民族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一個顯著特征,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為蒙古族提供了相對開闊的生活環境和自由開放的生活習性,這種人們在空間上的自由行動為其內在自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因而在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過程中自由開放的因子已然成為蒙古族先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深深熔鑄于其民族性格之中,無時無刻在蒙古族音樂中滲透出來。

自由廣闊的蒙古族長調在火不思身上同樣體現出悠長的氣息,耐人尋味。“藝術貴在創造性,這種創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態揭示更豐富的精神內涵”。同樣的散拍,同樣的顫音,火不思以其渾厚的音色闡述了茫茫草原的渾厚,與長調的高亢激昂形成鮮明對比,由此可見蒙古族文化在不同藝術載體上所體現的特點。

音樂本身是互通的,“只有體現了人類進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歷史發展趨勢、顯示客觀規律和必然性的社會生活才是美的”。對于器樂本身而言,器樂是借助樂器的性能特征,結合演奏技巧的運用所展現出來的一定意境的音樂作品。民族器樂是伴隨著民族樂器的出現而產生的,因而火不思音樂的產生可以說是伴隨著游牧民族的樂器而產生的,根源于游牧民族的自由性和精神的開放性。

隨著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在世界文化的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從蒙古族悠揚的音樂中去追尋這個馬背上的民族的淵源。不可否認的是,火不思作為這個少數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彈撥器樂,其文化性與藝術性并存的顯著特征將會在以后更加深入的探究中被更深層地挖掘,從而成為與馬頭琴并駕齊驅的蒙古族器樂之代表活躍在世界文化的舞臺上,成為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明星。它將使更多研究世界民族藝術文化的學者為之驚嘆,去感慨這個古老淵源的民族所具有的藝術與智慧。而在這個全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齊放的時代,火不思文化的傳承無疑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在盡量保留原生態的基礎上將其傳承與發展,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責任,以為后世蒙古族文化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和平.試述中國少數民族美術的發生與發展.蘭州: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4(5):P84-88;

[2]冰河.原名蘇和平.青年與藝術審美淺論.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6):P48-51;

[3]蘇和平.藝術人類學與藝術教育芻議.北京:民族教育研究,2008(2):P41-44;

[4]蘇和平.高校美育教學初探.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6):P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