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相關知識范文

時間:2024-03-26 17:43: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天文學相關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天文學相關知識

篇1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

這是著名的美國航空航天局網站中面向教育者的部分(圖1)。其中,按照不同年級以及非正規教育、高等教育等類別,為教育者提供了用于教學的活動方案、視頻、圖片資料以及相關資源鏈接和介紹等。此外,該網站還有面向學生的內容,按年級提供了豐富的視頻、圖片以及活動資料,可以幫助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了解有關航空航天以及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知識。

語言:英語

適用年級:小學至高中,以及非正規教育

適用人群:教師

資源使用:在線使用或直接下載

歐洲空間局(European Space Agency)

這是歐洲空間局網站面向教育者的部分,由歐空局教育辦公室制作,主要向教育者和學生提供四個方面的內容:動手做項目、教師支持資源、國際合作項目以及教育普及項目。“動手做”和“教師支持資源”部分提供了大量用于課堂以及課外學習航天知識、開展教學和動手實踐活動的課件和活動方案。

語言:主要歐盟國家語言,包括英語

適用年級:小學至大學

適用人群:教師、學生

資源使用:在線使用或直接下載

此外,歐空局還有專門面向小學生的網站(,)。

有趣的空間(Amazing Space)

這個教育資源網站由美國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正規教育團隊制作。根據哈勃空間望遠鏡發回的各種信息資料,該團隊開發出面向各個年級的、適合課堂的內容,幫助教師和學生了解和認識太空。

網站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面向全體公眾的和面向教育和開發人員的。面向教育和開發人員的內容包括教學工具(Teaching tools)、天文學基本知識(Astronomybasics)以及為訪問者自行開發教育項目而提供的相關資料(E/PO resource)。“教學工具”可以按主題或資源類型進行搜索。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工具”中提供的活動方案和資源來組織學生開展認識太空的活動。

語言:英語

適用年級:幼兒園至高中

適用人群:教師、學生及公眾

資源使用:在線使用或直接下載

斯坦福太陽中心(Stanford Solar Center)

這個網站致力于向公眾和教育者提供有關太陽的各種知識。由NASA資助,作為斯坦福大學太陽觀測項目(Stanford Solar ObservatoriesGroup)的公眾宣傳和教育團隊,該中心在網站中向教師提供了分年級的課堂活動方案,幫助學生學習有關太陽的各種知識。網站還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有關太陽的視頻、圖片以及小游戲等內容。

語言:英語

適用年級:小學至高中

適用人群:教師、學生及公眾

資源使用:在線使用或直接下載

科普活動資源服務平臺

這是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科協科普活動中心)制作的用于科普活動資源共享的網站。該網站提供了大量的掛圖、活動資源包等內容,以支持科普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開展相應的科普和教育工作,其中包含有關航空航天的內容,如天文活動資源包。資源包提供了面向學生和老師的天文活動輔導手冊、天文活動圖片資料以及由學生實施的簡單天文實驗。教師可以使用資源包里的背景材料進行知識擴展,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天文學的相關知識,引發學生對天文學的興趣;使用資源包提供的實驗設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改善教學形式,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體驗天文學的樂趣。

語言:中文

適用年級:小學、初中

篇2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不但應該是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的概論,而且也應該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歷史和規律的概論。離開現代科學技術發生、發展的歷史,靜止、孤立地介紹現代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成果,就會使現代科學技術概論這門課程變得零亂龐雜而不成體系。而如果把“史”與“論”有機地結合和統一起來,則不但能克服“零亂龐雜”的缺陷,而且還能為現代科學技術概論這門課程注入生機和活力。同時,把“史”與“論”結合起來,更是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開設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之所需。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概論課程的學習,不但要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成果、歷史演進和完整體系,而且要了解科學技術發生、發展的一般過程和規律,了解哲學產生的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以及對于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因此,只有做到史論結合,才能達到開課的目的和要求。

2現代科學技術概論的教學內容與體系

根據上述三原則,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現代科學技術概論課程的內容與體系可做如下安排。導言。概要介紹現代科學技術及其理論基礎、前沿陣地、中心內容和綜合體現。

第一章,現代物理學革命及其影響。介紹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基礎———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引言,概述近代物理學的輝煌成就及其所遇到的“兩朵烏云”。第一節,相對論的建立。根據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具體講授伽利略變換和力學相對性原理,邁克爾遜—莫雷實驗,洛倫茲變換的提出,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及其主要結論,廣義相對論及其驗證。第二節,量子力學的建立和發展。一、量子力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概要介紹黑體輻射理論和紫外災難。二、量子力學的建立與發展,具體講述普朗克的量子假說,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玻爾對原子結構的量子解釋,德布羅意的物質波,薛定諤的波動方程,海森伯的矩陣力學。第三節,現代化學理論的發展。主要講授元素周期理論的新發展和現代化學鍵理論。

第二章,原子物理學的開發研究及應用。主要講授從物質結構的研究到原子能的開發和應用。第一節,對微觀世界的探索和認識。一、物質結構初探,復習回憶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道爾頓的原子說,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二、向原子世界的進軍,主要講授X射線、放射性元素及電子的發現,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實驗和發現,原子核結構模型及其實驗和發現,對基本粒子家族的認識。第二節,原子能的開發研究及應用。一、原子能的開發研究:重點介紹原子能開發研究中的三大發現,即慢中子效應的發現、核裂變的發現和鏈式反應的發現。二、原子能的應用,包括能源方面的應用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能源方面的應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軍用三彈即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的研制;二是核電站的發展,主要介紹從慢中子反應堆到快中子增殖堆再到核聚變反應堆的歷史發展。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可概要介紹在生產、生活、科研、軍事上的應用及其成果。

第三章,生物學與生物工程技術。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的科學;生物工程技術是用人工的方法創造生命的技術。生命科學是現代科學的三大前沿陣地之一;生物工程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主要內容。第一節,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一、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歷程:從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從有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高分子物質;從有機高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多分子體系;從有機多分子體系演化成原始生命物質。二、生物進化論,主要介紹拉馬克的生物進化學說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第二節,現代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一、遺傳學:主要講授孟德爾的豌豆實驗及其遺傳學說;摩爾根的果蠅實驗及其遺傳學說。二、分子生物學:重點介紹蛋白質的性質、結構和功能;核酸的性質、結構和功能。第三節,生物工程技術。生物工程包括酶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四個部分的內容。因學時限制,可重點介紹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兩個部分。一、細胞工程,應首先講授細胞的全能性,然后在細胞全能性的基礎上具體介紹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細胞融合技術、細胞折合和胚胎移植技術、克隆技術等內容。二、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基礎研究,主要介紹限制性內切酶、連接酶和基因載體的發現和研制。(2)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獲取目的基因DNA、獲取載體基因DNA、目的基因DNA與載體基因DNA的重組、把重組的DNA轉入受體細胞進行增殖和篩選轉基因生物體五個步驟及方法。三、生物技術的應用前景。主要介紹生物醫藥的研制及應用、生化工業的迅速發展、轉基因動植物的大量出現,人類基因組計劃(HGP)及其廣闊的應用前景。

第四章,天文學和天體演化學說。天體演化學說是現代科學的三大前沿陣地之一,本章在重點講述天體演化學說之前,先把天文學的相關知識作一簡單介紹。第一節,天文學及其產生和發展。一、概要介紹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和分類;二、重點講授天文學的產生和發展:具體介紹古代天文學、近代經典天文學和現代天文學的發展情況。第二節,獲取天體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可分三個大問題來講述。一、獲取天體信息的渠道,主要介紹電磁輻射、宇宙線和中微子三條途徑;二、獲取天體信息的物質手段和儀器設備,主要介紹人眼的構造和功能、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和天體攝譜儀;三、天文觀測發展簡史:依次介紹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和空間天文學。第三節,天體的起源和演化。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主要介紹牛頓“無限無邊”宇宙模型及其疑難、愛因斯坦“有限無邊靜態”宇宙模型及其疑難、哈勃定律與大爆炸宇宙模型;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先對星系及其類型作一簡單的介紹,然后在此基礎上介紹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三、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具體介紹恒星的形成,表征恒星演化過程的赫羅圖,恒星演化過程的三階段,即主序星階段、紅巨星階段和恒星的三種歸宿(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四、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主要介紹太陽系的基本情況和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兩部分內容;五、地球的構造和演化:包括地球概況、地球的圈層構造和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第五章,信息技術和激光技術。人類歷史在經歷了6000年的農業社會和近300年的工業社會以后,現在正在迅速走向第三個文明社會———信息社會。所謂信息社會,就是信息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起主導作用的社會。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是信息社會的重要支柱。所謂信息技術,就是信息的獲取、傳遞和處理技術。信息技術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包括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光導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第一節,微電子技術。一、微電子技術的出現:具體介紹集成電路的誕生、集成電路的種類及其歷史發展和集成電路的制作工藝;二、微電子技術的應用。第二節,計算機技術。一、計算機概述:具體介紹計算機的結構與功能、計算機的特點和計算機的歷史發展;二、計算機的應用:主要包括數值計算或科學計算、數據處理或稱信息處理、實時控制或稱過程控制、計算機輔助系統、人工智能或稱智能模擬等;三、信息高速公路。第三節,通信技術。一、電氣通信:主要介紹電話通信和非電話通信及傳真;二、光纖通信:具體介紹光纖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纖通信的優點、光纖通信的應用和發展;三、衛星通信。第四節,激光技術。一、激光與激光器:具體介紹激光產生的基本原理、激光的特點、激光器的構造等內容。二、激光技術的應用:概要介紹激光加工(包括激光鑄模、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雕刻等)技術及其在農業、醫療、軍事上的廣泛應用。

篇3

但在蘇聯學習核科學知識的時候,我并不知道回國后要干什么,真正比我還敏銳的感知我以后回國要干什么的是一位蘇聯同學。我還記得,當時我在做畢業論文。答辯前的一個中午在食堂吃飯時,一個蘇聯同學問我:“杜,你學習原子核這么尖端的科學,回到中國有啥事兒可干呢?”那個時候蘇聯人想象中的中國是很落后的,是男人留著長辮子、女人裹著腳的落后封建社會。我沒有正面回答他提出的問題。又過了幾天,我們國家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們每天睡前都聽莫斯科廣播,那天廣播里就一句話:中同成功爆炸原子彈。第二天早上報紙上也只一句話:中國成功爆炸原子彈。就是這么一句話,那個同學跑過米興沖沖地跟我說:“杜,祝賀你!我知道你回去以后要干什么了,你回國有事情要做了。”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覺到祖國的進步,在海外引起的反響這么強烈,這是我始料未及的。聽到廣播,看到報紙,我們國家成功爆炸原子彈了,我作為一個留學生很激動,但我發現海外人比我們國家的人還激動,那個時候,我感覺到國家的一點強大,在國家地位上的一點進步,我們這些留學生被人尊重的程度就大大的進了一步。這一點,讓我感到:人,要是能做這樣的工作,能做強國強軍的工作,對 家的意義重大。于是,在那個年代,我將民族復興、強國夢植根于自己的內心。

回同后,我分配到二機部的九院,劉杰部長,跟我們說要集中力量突破氫彈科研。剛到九院的科研樓就看到樓的兩側有“三老四嚴”的標語:“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嚴肅、嚴密、嚴謹、嚴格”。我很幸運的是一回國就分配到這樣的科研院所,有一大批科學家帶領、指導我們工作。王淦昌、彭桓武、鄧稼先等科學家,在國外的基礎理論原理上已經有所建樹,事實上是可以在前沿科學的基礎研究上有更大的成就,但他們為了祖同的建設,放棄在同外的一切,毫無保留的全身心投入到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的科研上。王淦昌先生所言“我愿以身許同”,一句話便是一輩子的承諾。鄧稼先夫人給我講過,鄧稼先受命那天,回到家里沒說話,若有所思。夫人問他怎么了,你好像有心事,他說我要去執行一項重要的任務。夫人問他什么任務,他告訴夫人不能說,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夫人問他到哪里也不能告訴說嗎,他說是。后來夫人問他那能寫信嗎,他說恐怕不能。談到這里,兩個人就沒話說了,過了一會兒,鄧稼先蹦出一句:“這件事情很重要,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的時候,彭先生已經被靠邊站了。有一天,他遇到我,問我最近在研究什么,我說我們在啃彈塑性呢,彭先生就說要不要我給你們講一講啊,我就說那太好了。然后就召集了一屋子人在辦公室聽彭先生講,他不看稿子,拿著粉筆在黑板上推算彈塑性的方程式,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他們這代人,是大科學家,有真才實學又平易近人,很簡單,很真實,就那么實實在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原子彈突破后,如何突破氫彈,大家都一無所知。氧彈產生聚變,如何造就高溫高壓這個條件,一點線索都沒有。美國、蘇聯絕對保密,但當時有一個特點就是科學民主、學術民主,我們叫“鳴放會”,也就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大家在一起討論,確定了思想后,分幾路隊伍分別研究。我當時是跟著于敏先生在上海研究,那個時候計算機跟現在的不一樣,計算機計算會打印出很多紙帶,其中有從最中心到外面的每一點的溫度、壓力、速度等物理量都要被打印出一張紙,不一會就要打印出一大摞,叫做“紙帶”。你得時刻盯著這種變化,于敏先生很厲害,他有本事能從紙帶的這一刻變化跟下一刻的反常米發現機器故障。有一次,于敏發現了紙帶上的物理量有反常變化,就先讓物理組檢查參數對不對,又讓編程序的人員檢查程序是否正確,最后檢查完都沒有問題,那就讓搞計算機的人員來檢查,通過運算,發現計算機里的一個小元件壞掉了,元件一換,這個量馬上就正常了。我們跟著于敏先生在上海通過幾個月先推算出了原理。當時鄧稼先在北京聽到后,就立即準備氫彈原理試驗。試前,讓我們做試驗診斷理論計算的三個人先從上海到北京,再跟著朱光亞的專機到基地。我們先在21基地停了一下,再到羅布泊。到了那邊,我才知道那邊的條件那么艱苦。住在帳篷里,睡大通鋪,晚上特別冷,喝的水都是咸水,拉肚子。但那個時候,大家都憋著一口氣,要把氫彈搞出來。那個時代,大家都有一種信念,那就是以民族振興、強國強軍為己任。

篇4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跨學科教學;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7-0004

翻開高中英語課本不難發現,英語課文的內容涉及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人教版英語必修1中Unit 4“Earthquakes”的主題是地震,融合了相關的地理學知識;必修3中Unit4“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主題是天文學,話題涉及星系、物種起源、重力等,教材內容整合了生物、物理、天文等知識;必修4中Unit4“Body language”的主題是肢體語言,話題主要涉及跨文化交際。因此,英語知識的學習伴隨著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和探究,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時,不但要講授英語學科應知應會的知識技能,還要兼顧到課文中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的融會貫通。那么,英語教師應如何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進而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呢?本文就高中英語如何進行跨學科教學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一、高中英語進行跨學科教學的必要性

1. 新課程改革理念對高中英語課程設置的目標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強調:要加強學科的綜合性,提倡和追求不同學科之間的彼此關聯,相互補充。學習英語的過程,既是學生通過學習英語和活動實踐,逐漸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豐富自身知識和生活經歷以及提高自身素質修養的過程。教師應通過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英語充滿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之有效的學習計劃,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 普通高中現行教材的要求

為達成這些目標,《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材的編寫要能促進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教材應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提供具有時代氣息的語言材料。而以內容為本的教學超越了單一的語言學習目標,倡導教材內容的語言與跨學科內容的一體化。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較好地體現了教材編寫的“跨學科”性。在必修1-5冊書共25個單元中,有19個單元有明顯的學科導向,涉及語文、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生物、音樂、民族學、文學、天文學和醫學等11個學科。如必修2中Unit 4“Wildlifeprotection”的主題是野生動物保護,引出一個涉及生物學的問題,即野生動物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刻不容緩;必修5中Unit 4“Making the news”的主題是新聞,話題主要涉及新聞制作、報紙和電視節目。總體而言,此套教材的話題和內容,比較符合英語課程總目標提到的“加強學科的綜合性,提倡和追求不同學科之間的彼此關聯,相互補充”的基本宗旨。

3. 高考的要求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任務和目標要求我們要積極地參與國際競爭,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和技術,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因此,掌握一門國際間通用的語言,特別是英語,具有重要意義。高中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肩負著為國家培養新型、復合型人才的重任。通過研究近幾年的英語高考試卷,我們不難發現,高考卷中閱讀類的題目涉及的領域已經越來越廣:科技、歷史、文化、體育、文藝、娛樂等話題及內容已經越來越多地被引入到考試中。針對這一命題趨勢,教師應在日常組織教學時幫助學生掌握積累更多的知識。現在,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逐漸深化,教育的重心越來越趨向于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這種時代的要求下,英語教師要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地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即讓他們用學過的其他學科的知識,來豐富并促進英語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高中英語如何進行跨學科教學

1. 明確跨學科教學的任務及目標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自覺、有序、有意、有機地聯系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相關知識點、編織綜合知識。以素質教育和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為目的,采用跨學科教學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達到預期效果,而且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打好基礎、擴大知識面、優化綜合素質有很大作用。

2. 認清跨學科教學的實質

跨學科教學是利用英語這一工具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英語教材中涉及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識,如天文地理、植物動物、大氣污染等。教師不能把它作為一般的、簡單的自然知識講解,更不能將其設計成純粹的語言知識課,而要把它作為一個“點”,讓學生從這個“點”出發,將知識和思維的觸角向四面八方無限延伸。用英語對生活常識、科學常識和人生哲理進行理解、思考和交流。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學生應提高英語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把握跨學科教學的重點

教師應以文學、體育、音樂等學科為載體,以英語為媒介,讓學生學習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體現英語學以致用的工具性特征,使學生逐步養成用英語思維和交際的習慣。以任務為基礎、主題為線索、課堂活動為手段,輔以現代化教學技術,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跨學科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探索實現語言交際性本質的最佳途徑,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4. 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的能力

教師通過大量的信息輸入、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學科知識,使學生在更廣闊的學科領域中,在更豐富的語言層面上,擴展外語實踐的空間,拓寬外語學習的環境,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敏感度和英語思維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

5. 提升學生跨文化的意識

跨學科教學不僅是語言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文化的傳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著眼點不能僅僅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還要幫助學生了解并尊重不同的民族習慣、風俗文化。培養學生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能夠充滿自信地與人順暢交流并和諧共處。

三、跨學科教學的現實意義

英語是一門講授語言知識的學科。既然是對語言進行學習,就會涉及到該語言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以及與本國語言之間跨文化的異同之處,也就是說,英語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各學科之間又有它自身的縱向緊密聯系,還有與橫向關聯學科的聯系。因此,跨學科教學是英語學科教學所固有的特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必須加強知識間的滲透聯系與遷移運用,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

篇5

1986年,美國舒爾曼(Shulman)教授首次提出學科教學知識(PCK)概念,即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將其定義為“教師個人教學經驗、教師學科內容知識和教育學的特殊整合”.格羅斯曼(Grossman)作為該理論的繼承者,對PCK給予了更重要的闡釋,認為其應由四部分組成:“關于學科教學目的知識、學生對某一主題理解和誤解的知識、課程和教材的知識、特定課題教學策略和呈現知識”.

在格羅斯曼(Grossman)看來,PCK屬于一種靜態的知識體系,但科克倫(Cochran)、德魯特(Deruite)和金(King)根據建構主義理論,認為PCK應改進為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即學科教學認識(PCKg),因為“知識是靜態的,認識是動態的,學科教學認識是教師對教學法、學科內容、學習特征和學習情境等四個構成因素的綜合理解,總是處于連續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學科教學認識的發展,教師能夠依據他們的理解為學科中的特定內容創造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既定的情境中構建最有效的理解”.

自2005年以來,PCK日益成為我國教師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但僅有為數不多的研究者將PCK理論應用到學科教學問題中,更鮮有學者將PCKg應用于中學數學特定課題.鑒于此,筆者結合人教A版《必修4》課例“任意角三角函數的概念”,重點剖析該特定課題的教師PCKg內涵,希冀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推動中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

2 相關研究及主要結論

2.1 理論框架及研究問題

在PCKg理論體系的基礎上,根據建構主義的相關理論,結合實際研究需求,我們做了相關的改進,使之成為符合剖析中學數學教師關于特定課題的PCKg理論框架.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學科某一特定課題內容知識;(2)學科某一特定課題教學法知識;(3)關于學生學習學科某一特定課題的知識 ;(4)關于學科某一特定課題的學習情境知識.為此,學科某一特定課題的PCKg內涵就是中學數學教師對于以上四個方面的綜合理解、整合和建構的過程.

在上述理論框架下,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的PCKg內涵具體是研究如下四個問題:(1)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的具體內容及教育價值是什么?(2)學習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應采取什么教學策略?(3)關于學生在學習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時相關知識是什么?(4)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具體的學習情境是什么?

圍繞以上四個問題,通過綜合文獻分析,結合具體課例剖析,進行該課題的教育研究,最終達到高效教學和教師發展的目的.

2.2 課例PCKg內涵剖析

2.2.1 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的具體內容及研究價值

(1) 具體內容:設α是一個任意角,終邊與單位圓交于P(x,y),那么:

(2) 教育價值:三角函數是一個基本初等函數,它是描述周期現象的重要數學模型.它的基礎主要是幾何中的相似形和圓,研究方法主要是代數中的圖象分析和式子變形,是幾何與代數聯系的紐帶.它不僅是學習數學的基礎,還在物理學、天文學、測量學等學科中都有重要的應用,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是核心概念,是解決一切三角函數問題的基點.無論是研究三角函數在各象限中的符號、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還是同角三角函數間的關系,以及三角函數的性質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構建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體會到數與形結合、視覺理解、類比、運動、變化、對應等數學思想方法.

2.2.2 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的教學策略

根據認知發展理論分析,從銳角三角函數概念到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的學習,是一個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是屬于“下、上位關系”的學習,銳角三角函數概念是“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上是先復習包容性小、抽象概括程度較低的銳角三角函數概念,然后讓學生參與定義,視覺理解,“再創造”抽象程度高的上位概念,形成新的認知結構,讓原有的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類屬于抽象程度更高的任意角三角函數的概念之中.

(1) 遵循認知發展規律,先理解銳角三角函數定義

銳角三角函數概念是學習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的“先行組織者”.要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首先要理解銳角三角函數概念,下面采取問題驅動的策略.

問題1 任意畫一個銳角α,借助尺規作圖工具,找出sin α的近似值.

如圖1,要求學生自己任意畫一個銳角,利用手中的三角板畫直角三角形,度量角α的對邊長、斜邊長,計算比值.

設計意圖:復習初中所學習過的銳角三角函數,加深對銳角三角函數概念的理解,它是學習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的基礎.其中,重點突出兩方面問題:sin α與點的位置的選取無關;sin α是三角形中線段長度的比值(對邊比斜邊).

問題2 sin α是直角三角形中,角α的對邊長與斜邊長的比值.根據相似三角形性質,這個比值與所畫點的位置無關.你認為,哪條邊畫成單位長方便呢?

設計意圖:把斜邊畫成單位長比較方便,因為此時對邊的長度值就可以作為sin α了.這為后續任意角三角函數的“單位圓定義法”做準備.

(2) 進行主動視覺理解,“再創造”任意角三角函數定義

問題3 現在,角已經由銳角擴展到了0°~360°內的角,又擴展到了任意角.在直角坐標系中,使得角的頂點與原點重合,始邊與x軸的正半軸重合.在上述的條件下,對于任意角α,sin α應如何定義?

設計意圖:意在把定義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參與定義過程,視覺理解任意角,發散思維,利用單位圓定義法“再創造”出任意角三角函數定義.

上述問題會導致以下兩種可能:

可能2 (圖3)設角α的終邊與單位圓的交點為P(x,y).則:

這一定義取r為單位長,是可能1的特殊情況.

綜上所述,從認知結構發展的理論出發,從特殊到一般,參與定義,視覺理解,讓學生“再創造”任意角三角函數定義的策略,效果顯著,是普遍被采用的較好的教學策略.

2.2.3 關于學生在學習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時的相關知識

按照PCKg理論分析,關于學生的知識主要包括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策略、年齡和發展程度、態度、動機以及他們對所學學科擁有的前概念.

根據建構主義心理學,前概念產生的心理途徑很多,而學生學習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時的前概念主要受相關舊知識的影響.首先,因為過去在直角三角形中學習銳角三角函數,這對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數在認識上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學生在用角的終邊上的點的坐標來研究三角函數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其次,受函數概念、弧度制理解上的影響,理解“把角的集合與實數集建立一一對應”的真正含義也存在相當的難度.

另外,進入高中數學學習后,數學知識相比初中要更具抽象性,而任意角三角函數作為一種具體的、特殊的函數,相比其它常見函數要求也更高,所以學生在態度、動機等因素上也制約著新知識的學習.

2.2.4 關于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具體的學習情境

PCKg理論認為,關于學習情境的知識主要指教師對形成教與學過程的社會、政治、文化等外在環境的影響.

教師對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形成教與學時,主要受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1) 高考制度對中學數學教學起首要影響作用,考試大綱要求該節掌握定義、符號、三角函數,解讀上的差異必然導致教師有差異的、側重點不一致的教學策略,甚至會產生輕概念形成過程,重解題的舍本逐末的錯誤做法.當然,社會發展,時代潮流,教改要求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 受數學教育心理學的影響,在不同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對任意角三角函數概念會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就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倘若沒有恰當的教育心理學指導,更會產生教學的盲目性,最終失去教育教學的正確的方向.

(3) 鑒于任意角三角函數在物理學、天文學、測量學等其它學科上的重要應用,教師對上述學科的認識還直接影響到他對概念深度的準確把握和理解. 另外,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熱情、交流、表現等也會對教師產生直接的影響.

3 思考及建議

作為PCK的修正和改進理論,PCKg更強調學生的知識和學習情境這兩方面,教師對這兩方面知識的理解提供了教學的基礎,對于課堂有效教學有著更為突出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常立足于尋找可行的教學策略和呈示知識,從而忽略或者輕視了學生和學習情境的知識,這應引起我們中學一線教師的重視.

基于PCKg的理論觀點,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由知識向認知轉變,關注成長、強調合作、立足實踐.因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有在對學生和學習情境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很好地為特定課題選擇適當的、高效的教學策略, 進而促進學生在特定學習情境中構建最有效的理解,同時也提升自身的教學認知水平.

如何讓PCKg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如何準確界定特定課題的PCKg,如何讓PCKg理論在高效教學上發揮作用,今后還需做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Shulman,L.S.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J]. Educational Reseacher,1986.

[2] Grossman,P.L. The making of a teacher∶Th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 [M].NewYork: Teachers colldg Press,1990.

[3] 張建偉,陳琦. 從認識主義到建構主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

[4] 馮茁,曲鐵華. 從PCK到PCKg: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轉向[J].外國教育研究,2006.

篇6

一、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新課開始的時候簡單地講上幾句話,完成新課導入的環節,這種傳統的新課導入方式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他們的求知欲。許多教師不注重新課導入,只是簡單地認為它是上課的標識。久而久之,這一教學環節就變得程序化,失去了其應該起到的鋪墊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所有能提升教學成效的方式方法,在導入環節多做探究并嘗試革新,力求解決上述問題。在這一環節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形象生動的演示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三峽》新課導入時,教師摒棄以往的口頭導入,采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一段《三峽風光》的紀錄片,學生看到三峽如此美麗的風景,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課堂的教學氛圍也由沉悶變得活躍起來,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們的求知欲望也就強烈,為教學成效的提升打下堅實的情感基礎。

二、運用多媒體形象展示,增強學生直觀感知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材內容較之以往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材的內容和所蘊含的教學情感也豐富多彩。而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教師單純的口頭講解,大大抑制了語文教學的魅力,局限了教學成效的提升。教師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適當減輕甚至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開展《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教學活動時,因為大多數的學生都沒有去過北京,更沒有見過真正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只是憑課文和教師很難有效開展建筑說明文的教學活動。這時多媒體就可以發揮其演示作用,教師從網上下載介紹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影像和圖片,在學生觀看有關從各個角度拍攝的紀念碑的影音資料時,配以詳細的解說,使得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這一建筑物,解決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缺乏直觀感知的困境,也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

三、運用多媒體補充信息,增加語文信息容量

語文教材的教學信息容量非常有限,那是因為受到文章篇幅和教學手段的限制,而語文課堂教學又需建立在大量的信息基礎上。針對這一困境,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補充大量的教學信息,不但為整個教學活動增加了生動的素材,也增大了課堂知識容量,奠定了提升教學成效的基礎。例如教學《宇宙里有些什么》一課時,針對初中生對天文知識缺乏了解的實際狀況,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一些介紹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天文知識,使學生通過相關紀錄片掌握一定的天文學基礎知識,直觀感受宇宙的浩渺,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促進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再如進行《國寶――大熊貓》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網上搜集一些介紹熊貓生活習性的影音資料,提高學生對熊貓的認識,通過這樣靈活、生動的教學手段,使學生不僅對教學內容的相關知識增加了了解,也從根本上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四、運用多媒體拓展空間,深化思想教育成效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只有將課內外有機地結合起來,構筑立體的教學模式,延伸和拓展課堂教學活動,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語文教學成效。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拓展語文教學空間,促進相關教學活動的有效延伸。如對《始終眷戀著祖國》內容開展教學后,教師可以多媒體為輔助,向學生演示一些典型的具有強烈愛國情懷的事跡,促進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升華。演示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可以是文字、圖片和影音資料等等。教師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并組織學生進行愛國主題演講比賽或是專題征文等課外活動,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延伸和拓展,不但加強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也為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成效打下良好的基礎。再如在《背影》一文教學以后,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有關父母之愛的感人短片。如為了救活兒子,捐獻自己的腎臟;地震時,母親把孩子護在自己的身體下面等等。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通過這些介紹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無私的愛,對父母的逆反心理會有所改變,在深化思想教育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篇7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的生活價值,應該成為數學教育生命價值的核心價值之一。從數學教學活動的基本理念出發,通過“用數學”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才能通過數學生活價值的不斷挖掘,激起學生愛數學的興趣。

筆者在教授人教課標版教材第11冊“合理存款”時,就將教學目標鎖定為: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越是身邊的數學,越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課前,筆者布置學生收集有關人民幣儲蓄、教育儲蓄及國債的相關信息,并繪制成手抄報在課堂上展示,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即引入正題“如果媽媽打算給你存10000元供你上大學的話,怎樣存收益比較大”,把問題還原到生活中。

由于學生已有了儲蓄的知識基礎,對于存款方案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思考,在討論交流中,學生能感到,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存款方案。學生可能會停留在對存款方案的羅列中,這時教師要及時指導。本節課的計算量比較大。數據也比較復雜,所以,計算器的引入就顯得恰到好處。最后,教師與學生交流結果,并要學生說一說“你能給媽媽提出什么建議?你的根據是什么?”以此來結束本節課的教學,使教學內容在學生的反思中得以升華。

品味數學的情感價值

情感,在于教師的激發;品味,在于學生的融會貫通。狄爾泰從精神科學立場出發把人的精神生命看成是認知、情感、意志的完整統一。對于教育而言,生命“就是人,是具體的、現實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個體”,是認知、情感、意志的統一體。數學的生命價值,就在于其豐富的情感價值。

在教授《節約用水》之后,筆者圍繞“環保中的數學問題”這一主題延伸上了一節數學活動課,在強化學生學數學、用數學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環保責任感。

活動是這樣展開的,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充分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每人準備1~2分鐘的演講;同時,每人至少調查三種影響和破壞環境的因素或行為,并就其中的一種,用數學的方法加以統計和分析,填寫一份《環境污染情況調查表》,最后組織學生出一期《環保中的數學問題》的黑板報。

讓學生品味數學的情感價值,例子還有很多。讓學生了解數學的歷史、故事,了解數學家的成就及對人類生活的巨大貢獻,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愛國的熱情等。

提升數學的審美價值

數學其實也是一種美學,這從數學學科對于藝術發展的巨大貢獻可得以佐證。在教學中提升數學的審美價值,無疑也是在提升數學的生命價值。中世紀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開普勒曾經指出:“在幾何學中有兩件瑰寶,一是畢達哥拉斯定理,另一個是黃金分割率。”在六年級教授“比”和“比例”后,“黃金分割”是筆者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一次有效的實踐。

筆者收集、出示一組優美的黃金分割率的應用圖片,首先就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查找資料,了解什么是黃金分割,這個名字是誰取的,黃金分割率是多少,能否記住這個數。

接下來,讓學生利用查找的資料,說明什么樣的長方形(矩形)是黃金矩形,黃金矩形有哪些性質,通過量一些矩形的物件,如畫框、大小不等的課本,記錄它們的長和寬,比較所量的哪些矩形的寬和長的比值接近黃金分割數0.618。然后,請計算0.618的倒數,引導學生發現有什么有趣的結果。

“黃金分割數為何這樣被人看重,它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帶著這個問題,繼續引導學生探尋“黃金分割數是如何在數學、藝術、建筑方面發揮作用”“人體繪畫、雕塑中如何利用黃金比”。讓學生充分了解這個“神賜的比例”的同時,開始開展實踐活動,如“給一條線段,你是否能找到黃金分割點,試一試”。

篇8

一、四大發明及其影響

造紙術:西漢前期,中國已經有了紙。105年,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紙張開始取代竹帛。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唐宋時期,竹紙、皮紙成為主要品種。唐朝造紙術傳到阿拉伯,后由阿拉伯傳到歐洲。印刷術:隋唐之際,中國出現了雕版印刷術。這種方法優于手抄百倍,但是雕版印刷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刻板需很長的時間,存放刻版又要占據大量空間,如果一部書不再重印的話,刻版便成了廢物。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彌補了雕版印刷的不足。活字印刷是在北宋慶歷年間由平民畢升發明的。據《夢溪筆談》的記載,畢升以膠泥刻字,一字一印,火燒使之堅硬,存于木格之中。這種方法省時、省料,把印刷術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火藥: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制丹藥時發明了火藥。唐末,火藥開始用于軍事。最早的火藥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宋朝在軍事上已廣泛使用火藥。指南針: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戰國時期發明的“司南”。后來,人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針。北宋時,指南針開始應用于航海。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對歐洲的影響更為顯著,可以說,四大發明為歐洲文藝復興提供了物質、技術上的準備,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精神發明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廉價的紙張很快取代了歐洲人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火藥傳人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益衰落;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的實現,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歐洲人還借鑒中國的印刷術,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大大推進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二、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有如下幾個方面:(1)從科技內容看,應用性強,但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2)在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注重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缺乏實驗;(3)從用途上看,主要服務于封建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缺乏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并成為科技進一步發展的動力的意識;(4)從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與農業有關的農學、天文歷法及醫學等方面;(5)從成就上看,全面繁榮,多種成就領先世界。

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原因主要有:(1)國家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長期相對穩定的政治格局為科技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2)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不僅為科技進步奠定了基礎,也對科技發展提出了要求;(3)對外貿易的發展推動了造船業的進步和指南針在航海上的運用等;(4)各民族間的聯系和經濟文化交流的持續發展與不斷加強,也促進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明清以前,中國歷代統治者大都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繁榮,大量吸收外來先進文化,促進本國科技的發展;(5)教育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科技的發展。此外,我國古代科技發展與中華民族具有的勤勞、刻苦鉆研、重視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以及中國古代一些著名科學家的個人努力和不懈探索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三、“李約瑟難題”

學習中國古代科技史,不能回避“李約瑟難題”。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以研究中國科技史的杰出貢獻成為權威,編著了15卷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他在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進行研究后發現:16世紀之前,中國的科學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以中華文明為代表的東方文明遙遙領先于當時的西方文明,然而“為什么近代科學和科學革命只產生在歐洲呢?……為什么直到中世紀中國還比歐洲先進,后來卻會讓歐洲人著了先鞭呢?怎么會產生這樣的轉變呢?”換言之,“為何近現代科技與工業文明沒有誕生在當時世界科技與經濟最發達繁榮的中國?”這個疑問被學術界命名為“李約瑟難題”,并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近現代科技與工業文明沒有誕生在當時世界科技與經濟最發達繁榮的中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精確驗證和數理邏輯。傳統文化有形象思維和深奧模糊的混沌性特征,諸如道家學說的太極、元氣、經絡、風水、陰陽等,都普遍存在著“妙處難與君說”的特點;中醫雖然神奇靈驗卻沒有西醫的化驗驗證和精確數據。中國古代科學多為經驗總結性的應用科學,雖然注重記錄現象,也有直覺猜測,但缺少邏輯推理、數理分析和實驗驗證,因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中國有四大發明,但未能揭示其原理;有最早最全的太陽黑子和新星爆發記錄,卻陷入了“天人感應”的臆測而沒有建立科學的天文學體系。

其次,小農經濟基本不需要科學。幾千年來,中國都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沒有對科技的迫切需求。明清時代的農業科技和秦漢時代的農業科技基本相同。所以中國歷史上雖然科技人才輩出,但沒有社會利益驅動,也就失去了發展動力。因此,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方的不同命運,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次,中國古代以儒學為主的教育內容以及科舉制度阻礙了科技發明。孔子教學的“六藝”中也有算術,但后來的學校教育卻逐漸只剩下“四書五經”。明朝八股文則讓科舉徹底進入死胡同,沒有任何創新精神,造成無數儒生“讀死書”,醉心于儒家的義理,而蔑視科學研究。

篇9

[關鍵詞]互動宣傳突發事件溝通

1前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后,公眾對地震災難的恐懼、對地震局工作的疑惑以及對地震科普知識的需求,其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眾所周知,公眾對地震等突發事件的認識往往是依靠直覺進行判斷,容易產生情緒、認知、生理、行為和交往方面的異常(謝曉非等,2003;董惠娟等,2006),影響人們身心的健康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需要及時、正確地引導和溝通。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和普及,基于網站的宣傳與溝通日顯重要,尤其是地震事件或地震謠言等突發事件發生時。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至2009年底,中國互聯網普及率為28.9%,網民數達到3.84億,居世界第一。因此,基于網站進行地震科普宣傳將是今后宣傳的主要方向。

為了拓展公共服務領域,福建省地震局決定在門戶網站開通民眾留言欄目,嘗試籍此了解民眾所關心的問題,宣傳科普知識和進行答疑解惑,搭起一條與廣大網民溝通的橋梁。本欄目開放以來受到網民積極響應,僅2008年5月18日至2008年7月18日就收集了1400條的來自全省各地網民的留言。更由于這段時間經歷了汶川震后、連江蟾蜍事件、“李四光預測地震和天文大潮引發地震”等謠言和廈門-龍海間4.7級地震等事件,這些留言基本反映出了民眾在各種突發事件發生時的普遍心態和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總結與分析這些留言的特征,具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2留言量的時間分布特征

這1400條留言在時間分布上明顯呈現四次峰值,分別是5月21日178條、5月27日76條、6月3日81條、7月5日77條,如圖1。第一個峰值最大,后三個峰值很接近。這四次波動正好對應著“連江蟾蜍上路”事件、“李四光預測地震和天文大潮引發地震”等謠言和廈門-龍海間4.7級地震等事件。5月20日蟾蜍事件報道后,20日、21日、22日三天達到353條留言。

圖1留言數量的分布圖

一方面,“5.12”汶川大地震前曾出現蟾蜍大量上路現象,民眾很自然地聯想該現象是傳統宣傳中動物異常的地震前兆現象,因此引發極度恐慌。另一方面,由于我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信息滯后,也是導致留言量劇增的原因。及時權威的信息披露,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福建省地震局領導組織了由地震、氣象和生物學等專家進行實地調研和聯合會商,并于5月21日至5月23日在網站先后了《動物學專家談:黑眶蟾蜍的生態習性》( 瀏覽次數:9677人次)、《福建陸域尚不具備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構造條件》(瀏覽次數:12973人次)、《福建省陸域不具備孕育大震構造環境》(瀏覽次數:7760人次)和《福建連江、泉州兩地蟾蜍聚集上路與地震前兆無關》(瀏覽次數:11885人次)等專家文章。在網站上發表后效果明顯,23日的留言量明顯下降。隨后,“李四光的預測說” 加上廣東天文學會的“兩個天文大潮說”再度引發了一陣恐慌。僅5月25日至6月4日這10天期間的留言量達602條,占總數的43%,據網友反映,許多村民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觀點,甚至舉家逃到野外渡過那所謂的“危險期”,地震謠言的危害性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對任何謠言,真實信息的披露是最有力的回擊手段,是消除民眾恐慌的“定心丸” 。福建地震局組織多部門、多學科的專家及時調研、會商和撰寫相關報道,介紹分析了事件相關知識;及時、坦誠回復留言信息,耐心答疑解惑和宣傳引導,為平息謠言起到積極作用,其間留言量的最大峰值還不到5月20日最大峰值的一半。2008年7月5日在廈門―龍海交界發生4.7級地震后留言量盡管也有明顯表現,但沒出現恐慌,多為報告震感,說明了宣傳與溝通取得一定的成效。

3留言內容變化特征

3.1 民眾對地震局工作的理解

從留言內容可以看出,由于傳統的地震宣傳,廣大民眾認為地震預報是地震局工作的全部,于是就有了“地震預報不成功是失職,預測了但沒預報是瀆職”“相信專家還是動物?”“養專家不如養蛤蟆”等認為地震局沒有存在必要的比較偏激言語。產生這種偏差的原因主要與傳統宣傳和震后的心理傷害有關。傳統地震科普宣傳重點宣傳的是地震預報工作、地震前兆宏觀異常現象,容易讓人產生“地震都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報的,地震局的工作就是做地震預報的”這種認識偏差。事實上,地震局的工作是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宗旨,實行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御和地震應急救援以及科技創新的“3+1”工作體系。地震預報可以減少損失,震害防御和地震應急救援也同樣可以減輕災害的損失,而且更直接,更有效,因為地震預報目前還是世界難題。陳運泰院士在接受《科技導報》獨家采訪時強調:地震預報是困難的,但困難不能作為放松或放棄對地震預測研究的藉口,正是因為困難,才需要有地震學家去攻堅。本文從分析留言內容后認為,正確引導和加強地震應急救援和抗震設防工作的宣傳是今后我們應值得重視的工作。一位網名為史原柱的網友在留言中“……我想建議專家們,在當前地震預測預報難題還無法有效突破的時候,是否可以一方面普及地震和地震災害中緊急避險常識,另一方面組織進行災害避險的演習……”。 地震預報的目的是防災、減災,地震應急救援和抗震設防工作同樣是可以達到防災、減災目的。

3.2 留言內容與態度的轉變

分析留言內容與措辭,可以看出,隨著網站大量宣傳專家訪談、異常及時落實與、地震科普以及與網民的留言互動,留言內容和網民態度的轉變特征明顯。從開始的蔑視、漫罵轉變為理解與贊揚,主動要求學習科普知識,提出理性的合理化建議,積極報告有關宏觀異常信息。“我瀏覽了很多省地震局的網頁,只有這里開放了留言。但是很可憐,很多無知人還在責難!謝謝你們的工作,支持你們!”“開始看很多人在網站上出言不遜,以為你們會官僚作風,看來誤會了。”“ 這是我第一次上這個網,看到那么多人在這里留言,甚至包括外省的,作為一個普通民眾,我深深敬佩地震局工作人員的認真工作和真誠回復,從而換來的信任。”“謝謝福建地震局給大家一個交流平臺,我們支持你們,辛苦了!”等等,這些留言說明福建省地震網站開放留言欄目的嘗試是成功的,是正確的,保持與民眾的密切接觸與互動是有成效的,是必要的。民眾的緊張情緒和心理壓力得以有效釋放,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民眾的信任,盡管這種信任還是比較脆弱的(Slovic P.,1999)。同時,這些留言信息分析表明加強心理疏導,會減輕精神傷害,穩定社會,同樣也會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4留言互動的歸類

許多研究(Slovic P.,1987;Spencer J. W. 1992)表明,對突發事件,專家與公眾對問題的看法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可提供豐富的信息,了解公眾真實的心理狀態。對不同類型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干預(邱慧萍,2003)并建立相應資料庫可以在今后應急工作中取得明顯成效。在這1400條留言,歸納留言類型,主要有:

驚恐求助型。如“某某地方會不會地震?”“某某人某某機構說有地震,是真的嗎?”“感覺房子又搖了”等等。

求知型。如“房子能抗幾級地震?”“地震時應該躲在哪” “ 古田地震為什么那么頻繁?”“ 動物是否真能預測地震?”等等。

綜合型。主要有報告震感信息;反映觀察到的宏觀現象;表達個人想法等等。

針對不同類型,現有的主要措施有:組織多學科專家進行現場調查研究和綜合會商并及時撰寫發表相關論文;開辟地震專題,大量宣傳地震科普知識;實時震情信息,公開地震監測報告;建立信息聯絡員制度;及時、耐心解答民眾所提問題等等。社會心理學家提出了溝通的一些建設性參考建議:

(1)創立友好的氛圍。為溝通雙方建立一個人道的、互動的、有益的和容易接近的氛圍。

(2)保持謙恭。對溝通對象保持周到、謙恭的態度。

(3)公開與誠實。為溝通對象提供直接、完全的答復,減少術語的使用。

(4)承認自己對于一些事情并不了解,專家并非無所不知。

(5)兌現承諾。

(6)出錯時,要承認錯誤并道歉。

(7)尊重對方并設身處地考慮問題。

(8)強烈的社會和道德責任感。

不僅僅局限于本組織的權利與義務,還應強調社會和道德意識,使風險溝通在更宏觀的利益框架下進行(Kruk G.,1998)。

這些建議在我們的留言互動中基本都有涉及。全局各部門及鄭斯華研究員、丁學仁研究員、黃昭研究員、王洪濤研究員、黃宗林高級工程師等積極參與了留言互動與答疑解惑。正是這種團隊精神和集體智慧,留言互動得以開展順利,為今后的應急工作積累寶貴的資料和經驗。

5結論

2008年5月18日至2008年7月18日的這1400條留言信息中包含了民眾在經歷了汶川震后、連江蟾蜍事件、“李四光預測地震和天文大潮引發地震”等謠言和廈門-龍海間4.7級地震等事件后的普遍心態和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對留言量的時間分布特征、留言內容變化特征和進行歸類總結的分析表明,留言量變化大致是對一種突發事件的響應,及時發現留言量的變化可提前采取相應措施可有效抑制事態發展。留言的內容信息表明民眾對地震局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今后我們在宣傳地震預報知識的同時,應加強地震應急救援和抗震設防工作的宣傳。同時,從留言態度變化分析說明加強網站留言溝通的重要性,是防震減災宣傳的有效途徑。真實信息的及時與坦誠回復是互動宣傳的根本要求,有效的措施、集體智慧是留言互動成功的保證。另一方面,這些信息分析結果也表明了我們網站創新留言欄目是成功的,是正確的,該欄目是廣大民眾與地震工作者相互理解、相互溝通、有效互動的好平臺。防震減災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只有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的意識和能力,實現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謝曉非,鄭蕊.風險溝通與公眾理性[J].心理科學進展,2003,11(4):375-381.

[2] 董惠娟,顧建華,鄒其嘉,楊彥波.論重大突發事件的心理影響及本體應付―以印度洋地震海嘯為例[J].自然災害學報,2006,15(4):88-91.

[3] 邱慧萍.災難性危機事件的心理干預[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1):134-136.

[4] Slovic P. Trust, emotion, sex, politics and science: Surveying the risk-assessment battlefield Risk Analysis. 1999, 19(4):689-701

[5] Slovic P.Perception of risk [J]. Science, 1987, 236(4799): 280-285

篇10

關鍵詞:審定;校勘;注釋;影印;索引;今譯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保留下來的古籍,數量龐大。據不完全統計,現存的古籍約有8萬種左右。清代乾隆時官修的《四庫全書》所收至清初為止的古籍就有1萬多種,18萬卷。古籍的下限,一般斷至(1911),但近來有下延的趨勢,少數由清代進入中華民國時期的著作也歸入了古籍。古籍整理專指對中國古代書籍進行審定、校勘、注釋等加工整理工作,使新出版本便于現代人閱讀。古籍整理是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橋梁,是“存亡繼絕”的工作,它不僅向人們展示歷史、更重要的是要保留歷史,讓人們在紛繁蕪雜的現實中仍能把握住民族發展的脈絡,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參與世界文化交流。

為了便于現代人以及后代的閱讀、研究,古籍整理便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要求對古籍進行審定、校勘、標點、分段、注釋、今譯等專門工作。影印和索引工作,也屬于古籍整理的范圍。影印工作要求考證版本、檢查漫漶,配補描修等。索引工作要求編制人名、地名、書名和各種語詞、術語等的索引,以便于對古籍的檢索。文獻知識是古籍整理的基礎和必要工具,更是整理好古籍的前提與必要條件。說文獻知識是古籍整理的基礎和必要工具,是因為:沒有文獻上的歷史記載,古籍的整理用什么做依據,最基本的按朝代、按地區分類就不可能做到,沒有歷史依據的整理只可能是破壞,不可能達到保護性目的;一些古籍可能有缺損、殘缺,要修補、整理就要有相關知識,知道缺失了什么才能知道該補什么,又該到哪里去找這些可以補上的信息,這時候,文獻就是很好的查閱資料,沒有文獻,就好比航海中的船只沒有羅盤,它是指引古籍整理的必要工具。做同樣一項工作,不同的人來做也能區分出好壞,古籍整理也是這樣,要整理好古籍,沒有豐富的文獻知識做后盾,在碰到問題時不可能及時、準確地做出反應,甚至可能會破壞原有的古籍信息,因此文獻知識又是整理好古籍的前提與必要條件。

古籍的分類,傳統的分法是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每部下面再分門類,每類下面再分小類。現代則采用文學、語言、歷史、哲學、科技和綜合參考等新的分類法。整理古籍,需要專門的知識和專門的人才;出版古籍,也需要有專業的審稿和編輯人員。從事整理古籍的人,不但要知識基礎好,而且要有興趣。這對于出版古籍的出版社和古籍編輯來說,同樣也是重要的。而要做一個勝任的古籍編輯,第一要具備必要的基礎知識,練好基本功;第二要有從事這項工作的興趣與事業心。二者不可缺一。

經過整理和編輯加工的古籍,有兩種形式:排印本和影印本。

排印本:分標點本、點校本、箋校本、新注本、選注本等;今譯和索引也屬于排印本。

影印本:分線裝和平、精裝兩種形式。過去的影印本,大都采用線裝,保持中國古書古雅的特色;但當代的趨勢,要求影印的古書采用平裝、精裝的形式,這樣價格可以低廉,又便于插架。影印的古籍也可以加以斷句或校勘,有部分影印的古籍已是斷句本或校勘本。古籍的影印本主要是選好底本、配補缺頁、殘頁,描修或換字、補字,這幾項都是學術性與技術性密切結合的工作。影印書也常發生錯誤,原因主要出于學術性注意不夠。

排印古籍與影印古籍,一般說各不相涉。但是過去商務印書館創造了在一部叢書內排印與影印并舉的格式,這就是古籍愛好者所熟悉的《叢書集成》。它收錄100種叢書,去其重復,有的排印(加黑點斷句),有的影印。這個例子說明古籍整理出版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只要有一定的體例就行了。20世紀30年代的出版界,在這方面的創造性是應該肯定的。

標點、分段是古籍整理中最基本的一項工作,這就是將古籍加上新式標點,分出段落。標點中又分加專名線與不加專名線兩種。專名線指人名、地名,也包括書名。加有專名線的標點本,比不加專名線的要高一個層次,因為判斷一個人、地、書名該不該加專名線,需要較高的學識水平。從當前的古籍出版物來看,有直排與橫排兩種形式,采用橫排形式的大都不加專名線,書名線則用尖角號《》標明。

索引是研究與使用古書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所以也應視作古籍整理的一個組成部分。日本和美國的漢學家有專門的研究人員,從事中國古籍索引的編制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績。中國近年也開始重視古籍索引的編制工作。索引可以附在一部書的書后,篇幅大的則可以單行。古籍索引的檢索,一般采用筆劃方法和四角號碼方法。筆劃法:按照筆畫排序標準,首先按照漢字的筆劃排序,對于筆劃相同的漢字按照筆順先后排序。四角號碼索引:把漢字的筆畫分為十種,以號碼代表,因此每個字都有四角,都有號碼代表。遇到不會讀音的字,這種方法最好。

古書的今譯與傳承:古書的文字比較艱深難讀,特別是對于青少年,古書更是難以讀懂。為了祖國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延續,發揚光大,所以今譯也是當前古籍整理應該重視的工作。過去古詩方面的今譯較多,散文方面的今譯幾乎沒有,現在這種局面已經有所改變。當然今譯要求做到準確、優美,達到信達雅的標準,難度也是相當大的。“九年規劃”曾將部分近代和現代人對于古代文史哲的研究,包括對專書、專人、專題史的研究著作,列入古籍整理出版范圍,如《中國天文學史》、《中國通史》等。今后,古籍整理的工作還很龐大也很艱巨,希望能有更多古籍精華書籍能夠經過仔細的整理,注釋并發行,使更多的人能夠學習和體會中華文明的精髓,使更多的古代文史作品能夠真正得到繼承和發揚。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東昌學院)

參考文獻:

[1]《分類目錄主題索引編制法》肖自力等編譯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