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傳說范文
時間:2023-04-01 07:21: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節的傳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清明節一般是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的日期,不過最常見的日期是4月4號和4月5號,其中4月5日清明節最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由來傳說,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由來傳說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就是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為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并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并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
第二年清明,晉文公率眾臣到綿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以為柳樹是介子推轉化,他便賜柳樹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綿山踏青,抒發思念之情。并令寒食前一是為“炊熟日”,人們要做許多蒸餅,稱作“子推蒸餅”;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棗泥做成燕子狀餅,然后用柳條串起掛在門據上晾曬,稱作“子推燕”。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
清明節的來歷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節總是在公歷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地球公轉一周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后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歷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農歷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歷,它還結合了陰歷,即以月相29.5天為周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歷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布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歷中節氣的設置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復雜一點的推算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現在按陽歷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的古代習俗古代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篇2
關于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于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篇3
清明節吃雞蛋原因一、源于古代的上祀節
吃雞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順水沖下,等在下游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征圓圓滿滿。在農村的一些地區,還有兒童之間“撞雞蛋”的習俗。倘若要探究清明節里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征意義,其中應該還寄寓著人們對于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
清明節吃雞蛋原因二、和寒食節有關
寒食、清明節里斗雞子(卵)之戲,真正的源起,應該還是歸于先秦時代某些地區的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無疑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再者清明日的郊游踏青,熟雞蛋也是便攜的食品。事前的撞擊剝皮,難免引起孩童兩兩相撞的興趣。
清明節吃雞蛋原因三、源于對生命的尊崇
倘若要探究清明節里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征意蘊,其中應該還寄寓著人們對于對于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征。傳說,開天辟地的盤古在雞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藝文類聚》),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史記》)而生,秦始祖大業也是“玄鳥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記》)。民間習俗,婦女生孩子后,給四鄰八舍報喜訊,送的不也是雞蛋嗎?清明的祭祖掃墓,其中不也有慎終追遠的生命意識嗎?春季里萬物化育,是生命的季節,諸多民俗事象都在深層的生命意蘊上暗合。在掃墓時,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頭地。
清明節“碰雞蛋”的習俗
清明還有“碰雞蛋”的習俗,小孩子們在這天將煮熟的雞蛋互碰,誰的雞蛋先破,誰就算輸了。在今天的孩子們中間“碰雞蛋”是不太常見了。不過這小小的“碰雞蛋”,并非是一時一地窮壤僻野里的節俗,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表示“碰雞蛋”可溯及六朝時代。梁朝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就記載,荊楚之地(今湖湘)寒食日里有“斗雞、鏤雞子、斗雞子”的習俗,并轉載《玉燭寶典》句“此節,城市尤多斗雞卵之戲”。唐代詩人元稹在詩歌《寒食夜》中也載錄了這一民俗“紅染桃花雪壓梨,玲瓏雞子斗贏時。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秋千別有期”。可見“碰雞蛋”是大有來歷的。
篇4
中國是一個講究吃的國度,除了平常豐富的菜系之外,傳統節日也有特殊的吃食,人們通過準備這些美食,讓過節變得更加有意義,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2年清明節要吃青團子的原因,歡迎參閱。
清明節為什么要吃青團子這是一種節日的特有食物,既可以和家人一起吃,也適合用來祭祖,是很受歡迎的供品,在南方地區比較流行。家家戶戶通常會在節日的前幾天就開始制作,以糯米為原料,有圓圓形狀的,也有餃子形狀的,咸甜口味兼備,甜的以豆沙餡為主,咸的可以用炒熟的青菜做內陷,講究的人們還會用模具壓花,成品后很美觀,再用艾葉包裹起來,味道特別香。
吃青團子有什么寓意清明節與寒食節有關,源于周代的禁火舊制。在此期間不能生火,只能提前準備好冷食,青團就是其中一種實用的食物,易于保存不會短時間內壞掉。它的外觀大部分是圓形的,象征一家團圓,也代表著希望和生命,古時候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用它祭祀完祖先,意味著告別過去,過上全新的日子。
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蕩秋千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蹴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幞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于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于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清明節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
清明節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清明植樹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后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清明節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并相傳至今。
清明節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清明與柳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清明節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清明節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于《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
清明節蠶花會
篇5
關鍵詞:清明節;吃雞蛋;掃墓;蹴鞠
中圖分類號:K8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12-0180-02
清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我國農歷24個節氣的第五個節氣,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此時萬物經過冬天冰雪的洗禮已經很干凈清明了,萬物開始復蘇,春天來了。而其由來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節”。寒食節是是冬至后的第105天,正好在在清明的前一天。舊時民間每逢寒食節,家家戶戶不舉火煮飯,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們上墳燒紙,修墓添土,以表示對亡者的懷念。這些風俗大約始于周代。在古代,人們一般在這個節氣安排農事活動。清明節的時候,氣溫逐漸升高,天氣也慢慢變暖,農民開始耕種農作物,因此也就有了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的說法。清明節也是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一個節日,它牽動著中國人的內心情感,反映著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觀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
一、掃墓
1.掃墓的由來
在清明時節去掃墓,是為了表示對祖先的一種思念、敬重之情。臨淄掃墓,主要是鏟除墳墓的雜草,添上新土,把祭品供上,燒香奠酒,燒紙錢,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此來表示對死者的懷念。祭祀掃墓的日期,是清明節當天。據考,祭祀掃墓這種風俗習慣在秦代以前就已經形成了,但那時的掃墓不一定是在清明期間,演變成清明掃墓是在唐朝的時候。清明掃墓這種風俗習慣是傳承了寒食節的風俗。在唐朝以前,掃墓都是在寒食節期間進行,而把清明與寒食節相混淆,并將寒食掃墓定為清明節大約是從唐朝開始的。
2.清明掃墓之傳說
清明節作為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內容是掃墓。清明節的起源,有傳起源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被大眾紛紛效仿,在清明節這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下來,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有的習俗。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起源,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諸葛亮在三國時期由于治理蜀國的時候立下大功,深得人心,但是在他去世后朝廷卻沒有為他蓋廟祭祀他,老百姓為了祭祀他,都在道路上拜祭,而拜祭的時間就是寒食期間,而后,朝廷正式為他建了先祖廟,以表示對他的紀念。此時寒食拜祭的習俗已經形成,并逐步演變為個人祭掃祖先墳墓的習俗。第二種說法是寒食節與寒食掃墓的習俗都形成于春秋時期,因紀念介子推而慢慢興起。據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設計謀殺太子以便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太子死后,他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到處流亡,受盡百般屈辱,連飯都不吃上。在流亡期間,重耳有一次餓暈了,他的臣子介子推割下自己身上一塊肉并烤熟,去救重耳。19年后,重耳回國以后,做了晉文公。在他執政后,把他以前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加以獎賞,唯獨沒有給介子推一毫獎勵。之后有人在晉文公面前說起此事,晉文公這才猛然記起了以前的事情,心里倍感慚愧,馬上叫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而介子推卻多次避而不見,于是晉文公親自去請,而介子推已背著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派人搜尋也沒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主義,放火燒了大山,大火連續燒了三天三夜,也沒發現他們母子出來,最后發現他們母子被燒死在烤焦的大柳樹下。晉文公看到了介子推寫的血書,看后十分感動,痛哭不已,于是將介子推母子二人在這顆燒焦的大柳樹下安葬,同時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山名改換為介山,并在山上為他修建了祠堂,并把放火燒山這天稱為寒食節,以后的每年這天,禁止放煙火,只能吃生冷的食物。次年,晉文公親自登山去祭拜介子推,當晉文公走到介子推墓前時,發現那顆燒焦的柳樹已經死而復活了。晉文公望著這棵復活的老柳樹,慢慢地走到跟前,用柳條編了一個圈戴在自己頭上,這就像看到了介子推時刻在自己身邊一樣。祭祀完畢后,晉文公賜這顆復活的老柳樹為清明柳,并且下令把祭祀這天定名為清明節。第三種說法則是,寒食掃墓起源于上古先民祭祀高母的習俗。那時的高母就是祖先。而寒食節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母的時間是相同的,因此唐玄宗下令將寒食節定為祀祖節。慢慢的,寒食節與清明節相混淆,所以人們把寒食掃墓定為清明掃墓。
3.清明掃墓是承襲寒食的
寒食節的掃墓習俗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形成了,但祭祀禮節并不統一。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為一種風俗習慣,無論是官員或者平民,在寒食節都要前去祭祀掃墓。這種風俗習慣已經流傳很久,唐玄宗曾經下令把人們掃墓這種風俗習慣編人五種禮儀中,并且成為一種風俗常規。因此寒食節祭祀禮俗也就確定下來。后來人們把寒食與清明混淆在一起,于是在清明節也就形成了祭祀習俗。在清明節,人們非常重視對故人的祭祀,通過祭掃墳墓,來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臨淄傳統的掃墓習俗:在墓前供祭一些食物,例如酒、水果、餅干、紙錢等(食物一般都是生冷的),然后將紙錢焚化,叩頭、行禮、祭拜,最后把祭供的食物吃掉回家。
二、蹴鞠
1.蹴鞠的起源
“蹴鞠”是我國古代的體育項目,它又被稱為“蹋鞠”、“蹴球”、“蹴圓”、““筑球”等,相當于現在的足球。蹴鞠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它流傳了2300多年,一直延續至清末。根據《史記》和《戰國策》的記載,在當時的齊國故都臨淄,蹴鞠十分盛行,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體育娛樂項目。漢代的劉向在他的《新序》中就有“寒食踏青蹴鞠”的記載。蹴鞠在唐宋時期發展到頂峰,唐朝詩人仲無顏在其《氣球賦》中也記載了當時的人們在清明寒食期間蹴鞠嬉戲的場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了人們對蹴鞠這項體育活動的熱愛,在《清明》這首詩中,詩人杜甫也有提到蹴鞠,可見蹴鞠在當時十分受歡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項體育活動由對抗性逐漸演變為表演競技性比賽。到清代時期,有關蹴鞠活動的文字記載就慢慢減少了。蹴鞠本來是男人的體育運動項目,但女人也可蹴鞠。因為“寒食蹴鞠”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春日娛樂活動,多有文人雅士參與。蒙古人入主中原后,觀看女藝人表演蹴鞠就成了一種時髦,所以關漢卿的小令《女校尉》寫道:“茶馀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惟蹴鞠最風流。”到后來,蹴鞠成了那時用來接客的一種手段。
2.蹴鞠的習俗
作為當今“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既是一項體育運動,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產業,在全世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蹴鞠,就是用腳去踢球,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足球。相傳是黃帝發明的,而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訓練武士。作為世界足球起源地的臨淄,蹴鞠這項體育活動在當地十分流行。最初的蹴鞠是為了防止寒食傷身,因此人們參加一系列體育運動,從此蹴鞠在民間成為了一項鍛煉身體的體育活動。近年來,蹴鞠在臨淄再度興起,參與市民越來越多,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身體,而且使這種民俗活動得到傳承與發展。
三、吃雞蛋
1.清明節吃雞蛋的傳說
相傳吃了清明節這天煮的雞蛋,一年也不會頭痛。此說法源自于古代的孝感。孝感是一片水鄉澤國,那時的人們以打魚為生,由于人們每天都在湖里吹湖風,因此很容易得頭痛病。一天,嘗百草的神農路過此地,看到一些人因為頭痛在湖灘上打滾兒。神農非常可憐他們,于是到處找草藥,想為這些人治好頭痛病,最終吃了好多藥也無效。到了三月初三這一天,神農從山上撿來幾個野雞蛋,挖了一大把地米菜,拿到船上煮給大家吃。大家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雞蛋后,頭不痛了。此為清明節吃雞蛋的傳說。
2.清明節吃雞蛋的原因
清明節吃雞蛋的習俗源于古代的上祀節,一直延續到現在。其中的原因不僅僅只是習俗習慣而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清明這天吃雞蛋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還有,清明節踏青游玩,帶熟雞蛋既方便又有營養價值,因而廣受歡迎,久而久之便形成習慣,成為清明節必食之物也就不足為奇。
3.清明節“碰雞蛋”的習俗
篇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本周我們即將迎來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也是新假期制度實行后的第一個傳統節日。
清明既是節日也是節氣之一,這是唯一一個與二十四節氣重合的節日。每年4月5日前后,我國黃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10℃以上。這時我們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改變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有著密切的關系。
而清明節祭掃的起源,來源于中國傳統的土葬,由于土葬后的水土流失,因此每年定在清明節時祭掃祖先的墓地。同時結合清明節時的氣候特點又可以進行踏青活動,放風箏等等,可以說是一個既肅穆又輕松的節日。
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清明節這類產生于農耕文化下的傳統節日逐漸失去了產生時的文化背景,在現在的年輕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其實,清明節在古時有眾多的傳說和活動。比如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后逐漸清明節寒食節合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節時的活動也有掃墓、踏青、蕩秋千、蹴鞠、植樹、放風箏等。尤其是放風箏,傳統清明節時期,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的風箏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被稱為“神燈”。有些人還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現代的清明節也頗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掃墓踏青活動并且將一直持續到4月份。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不但我國有清明節,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類似于“清明節”的節日,例如日本的盂蘭盆節,機關企事業放假三天,讓遠離家鄉的人能夠回鄉祭祀。波蘭的“亡人節”更是全家出動,長者點燭,孩子敬獻,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篇7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清明節是什么時候 清明節是哪天呢?跟其他中國傳統節日用月亮歷法的農歷不同,其實清明節是一個太陽歷法的公歷日期,固定在公歷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有些同學問清明節是農歷幾月幾日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清明節的農歷日期每年都是不同的,他是太陽運行到特定位置上的公歷日期。比方說今年清明節是2012年4月4日,跟農歷沒有關系,大家可以看看在線電子萬年歷查詢。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于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于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篇8
清明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為法定節日。我國人民有“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那么關于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該怎么寫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關于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2021”,歡迎閱讀與借鑒!
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來歷與意義清明
據傳說,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時,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晉文公。即位后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鄙視爭功討賞,他打好行裝同母親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又發現一血書,上寫: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死而復活。便賜老柳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來歷正是感恩,我們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就是沿襲這種感恩的精神。然而,中國的清明節對感恩,好像專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卻沒有對活著的,對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將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一個充滿感恩的社會,明了自己艱難的民族,明白恩惠的個人才能珍惜現實,珍視歷史,敬重別人,敬畏公德。感恩節,在中國就是清明節,我們在感恩逝去的歷史和人的同時,更應該感恩那些有益于我們生存和發展的人。真希望清明節對于中國人,不僅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
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父母在世常孝順,勝過死后空祭墳。山珍海味滿靈桌,冥錢燒得滿天昏。君生一飯知冷暖,君死怎能聞腥葷。活著不給父母錢,死后燒錢更愚蠢。世間為人兒女輩,父母健在勤過問。烏鴉尚知反哺乳,羊兒跪乳懂感恩。為人在世孝為先,免得亡后假殷勤。請孝敬父母,善待活著的人。
清明節的來歷與意義,你知道嗎據傳說,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時,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晉文公。即位后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鄙視爭功討賞,他打好行裝同母親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又發現一血書,上寫: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死而復活。便賜老柳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來歷正是感恩,我們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就是沿襲這種感恩的精神。然而,中國的清明節對感恩,好像專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卻沒有對活著的,對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將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一個充滿感恩的社會,明了自己艱難的民族,明白恩惠的個人才能珍惜現實,珍視歷史,敬重別人,敬畏公德。感恩節,在中國就是清明節,我們在感恩逝去的歷史和人的同時,更應該感恩那些有益于我們生存和發展的人。真希望清明節對于中國人,不僅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
篇9
1、清明節的節日意義: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個節日。如何通過我們現有的生命延續過去的生命,用過去的生命激發今天的生命。緬懷的意義不單純是對親人的思念,更該成為一種民族的風俗,成為一個種族的繁衍儀式。我們對自己親人每年一次的掃墓就是一個典禮,是敬祖報本觀念的延續。
2、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蕩秋千、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3、清明節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寒食本來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節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那許許多多的傳說和人物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節日轉化而來的,從自然到人文,“感自然節律而成,蘊人文精神而豐”。
4、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安徽習俗徽州府于清明淘新泉釀酒。貴池縣清明節,婦女制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壽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懸紙錢于墓樹,稱為「贐野鬼。
清明節,時在4月4、5或6日。在清明節這天,合肥家家戶戶習慣在門頭上方懸柳枝、往墳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鄉踏青游春。清明節懸插柳枝的習俗由來很久,傳說以此可避邪御災,故有的婦女還習慣在這天將柳葉插于頭上。民諺曰:“清明不插柳,死后變黃狗。”此俗語雖屬無稽之談,但其卻印證了插柳俗是旨在避邪御災。在清明節踏青游春,多主要是為祭掃祖墳的,俗稱為上墳。
上墳活動在清明節前三天后三天均可,但必須在午后。上墳祭祀前,先給墳冢培土、加固、挑高,并在墳頭上加蓋碗狀土塊,共兩塊,小的一頭相對置,放于墳頭上,謂之“墳帽子”。其間壓一紅紙條,謂之“陰聯”。然后在墳冢前擺放祭品,通常為酒食及死者生前愛吃的菜肴、果品等。比較考究和富有的家庭,還以豬、羊、整雞、整魚等物作祭品,但多數以紙扎品代之。 老泗州網
真正的雞、魚、肉、蛋等食品,常在祭祀后取回,用以犒賞平日看墳的人和與先祖生前有交好的族人。祭祀開始時,焚燒“紙錢”、紙扎祭物,鳴放鞭炮,祭者按輩份先后向亡靈磕拜。動情者,常失聲慟哭,悲情難止。南宋詩人高翥《清明日對酒》詩曰:“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描寫的就是人們在清明掃墓時的悲涼情景。
山東習俗蕩秋千
清明這天,青島有蕩秋千的習俗,尤其是閨中女子,所以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說法。
秋千蕩得越高,就預示著將來的日子過得越好。于是,女子們便都放下矜持 ,興高采烈地蕩秋千。除此之外,在蕩秋千的過程中,男子們在幫忙推、送秋千時,容易獲得女子的好感 。因此,這個過程也為年輕男女交往創造了好機會。
據了解,秋千又稱“悠千”,是我國北方的一種傳統游戲。唐朝時,蕩秋千逐漸成為女子中流行的游戲娛樂方式。“這都是以前的習俗。”據姜館長介紹,由于當時青島人都住在庭院里,空間比較大,每到清明節來臨之前,都會在家里或者戶外比較寬敞的地方安置秋千,供家里的女士玩耍。但如今,這個活動就被人淡忘了。
吃面燕有種過年的感覺
早時青島就有在清明節做“面燕”的習俗。相傳為了紀念介子推,民間還將面燕稱為“介推燕”。
在過去,婦女們不僅做面燕的技巧嫻熟,而且還能做出各式各樣、神態各異的面燕。姜館長介紹,面燕的種類很多,有單頭的、雙頭的、平翅的、別翅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就是大燕背小燕。
以前人們的生活相對比較困難,平時很難吃到白面,因此吃面燕的時候就有種過年的感覺。除了吃面燕,每年清明期間青島還有做單餅的習俗。所謂單餅,就是一張用面做成的薄薄的小餅,上面放些大蔥、煮雞蛋等,卷起來吃。
放風箏期望除災祛病
據了解,自古以來,清明節前后,青島就有放風箏的習俗。“到了這個季節,村里的青年男女、少年兒童都結伴到山間、田野上,到比較空曠的地方放風箏。”家住滄口公園附近的王老漢今年74歲,回憶起以前清明的習俗,他首先想到了放風箏。
中國的放風箏習俗已有著20xx多年的歷史了。據史書記載,我國放風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當時稱為“紙鳶”。到了五代時,紙鳶乘風上天,鳶上系竹哨升空,迎風哨響,其聲如箏鳴,謂之風箏。沿襲至今,風箏在民間仍有鳶、鷂的稱呼 。有史書說,風箏最早的功能可能是與除災祛病有關。
臺灣習俗臺灣的清明節既有閩南、粵東祖居地的一些共同習俗,又有一些與大陸大并其趣的習俗。
清明節前三天為“上巳”原是“祓出不祥”的洗濯儀式之日,大陸清明日則是掃墓日。但臺灣所有漳州裔民繼承祖先傳統,皆是上巳是掃墓日,此俗與鄭成功“反清復明”有關。當年鄭成功認為“清明”二字是“清在上,明在下”下令廢除“清明節”,新定三月初三為掃墓日,至今臺灣有人仍稱此日為“新清明”。總之,臺灣同胞掃墓的時間不盡一致,但都集中在清明節前后。緬懷先祖,寄托哀思,是這個節日的主要內容,至于獨特的清明習俗主要有:
做清明稞:用清明的青菜或艾葉和堿或石灰粉,一起煮熟,漂去苦澀味后,搗爛;配上糯米、早米磨成的米漿,制成綠色的稞皮(習稱“紅龜”)內餡以花生、綠豆、大麥麩、芝麻仁、糯米甜飯等為料,然后用稞皮包之,做好后呈圓形如拳頭大小,放入稞模一按,便成為有各種氏族堂號花紋的清明稞。印模的氏族堂號是祖上傳下來的,如沈、姚、施、尤等姓刻有“吳興發祥”字紋;許、白、鄧、韓、翟等姓刻有“南陽郡”;王姓刻有“三槐堂”;梁姓刻有“梅鏡堂”柯姓刻有“靖山堂”……現在通行的清明稞模花紋多是梅花、、壽龜、如意、鯉魚等。稞模除圓形外,也有半球型、橢圓型等。這些清明稞在掃墓完畢后,按習慣分送墓地附近村落的牧童,期望他們放牧時不要破壞墓地,也有的送給親朋好友。
吃薄餅: 臺灣掃墓祭祖的物品,多用面粉和餡料做成薄餅(類似春卷)。據傳說:古時有個叫蔡莫一的文人是個跛足、眇目、歪口、只有一只攣縮手的殘疾人。他天資聰穎,滿腹經論,19歲時中狀元,皇帝破例重用他。他官很大,要理許多文書案件,常廢寢忘食。其妻想出一條妙計,將他那攣縮之手,用繩子懸在嘴邊,給予卷的薄餅,便他就餐方便。后來蔡官人在清明日去世,他的后代就用薄餅作為節俗來紀念他。后來閩、臺地區仿效之。